一、古典小说发展速度三题(论文文献综述)
管毓婧[1](2021)在《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X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阅读始终是语文教学与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部编本教材的全面使用,结合中国传统文学评论特点和现代阅读策略特点的批注阅读策略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阅读策略的教学也逐渐向小学学段下移。批注阅读策略由中学、小学高学段向小学中学段的推广也引发出一些问题,教师自身对批注是否有充分了解与运用;教师如何结合小学中学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更有效地教学批注阅读策略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一线调查,发现目前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多的一线教师提供理论参考与教学帮助,促进小学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的发展。同时,批注阅读策略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际运用性,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探究能力,能够对学生批注阅读能力提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产生深远影响。笔者运用了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丰富对批注及批注阅读教学理论的认知,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选取南京市X小学中学段的学生和学校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对多名语文教师进行了访谈,同时,笔者作为小学中学段一线语文教师,对批注阅读教学的观摩、实践机会较多,因此还进行了批注阅读教学课堂观察,多角度了解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的现状,使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通过对数据、访谈内容和课堂观察的分析,发现批注阅读策略在小学中学段的教学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譬如教师和学生本身对于批注概念和方法的理解不充分,对于批注阅读策略的教学和学习不够系统,教师教学理念和手段的固化,批注阅读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受限,使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等。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复思考,归纳总结出批注阅读在小学语文中学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如做批注示范指导教学、转变批注传统评价方式等,同时符合小学中学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从而使研究的结果既丰富批注这一阅读策略的理解,同时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教学和运用批注阅读策略。
谢双宇[2](2021)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昆明2011-2020年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研究》文中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为适应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提出的语文课程新形式。但因发展时间较短,理论和教学研究还未能完善。而基于语文学科特点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发展困难的综合性学习提供了新思路。它不仅指导高中语文课程的具体展开,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昆明作为云南省会城市,中考试题严格遵照国家要求而命制,其综合性学习试题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综合性学习教学更好地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本论文以语文核心素养为视角分析2011-2020年昆明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对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与不足。首先,从综合性学习试题材料和试题考察任务对核心素养的体现中获得教学可借鉴的问题设计新路径:在快速读懂多样态文本中,促进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在复杂情境中梳理材料内容,调动多维度思维参与;引入当代文化热点,引导对身边文化的有意后注意。其次,从试题体现不足中警示教学实施的偏向问题,避免重审美感知,轻审美辨知的引导;重文化识记,轻文化理解的熏陶;重单一任务,轻跨学科综合的培养。因此,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应该以材料和问题情境为载体在语用中促思维发展、多途径多角度开展美育、用文化培养文化素养等,能更好落实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综上,针对所提策略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选择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三次综合性学习进行了教学设计,更为全面展示语文核心素养在综合性学习中的综合培养方式。
罗远梅[3](2020)在《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阅读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性作用,获得世界各国的重视。并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中考高考加重了语文阅读的比重,可知在信息化时代个人阅读能力是多么地重要。可是现有的语文教学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这就需要探索出一套信息化环境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而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推进,混合式教学契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目前,混合式教学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中的应用已渐趋成熟,于是,笔者借鉴前人经验,提出了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利用智慧课堂场景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实验研究,以期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爬梳了语文阅读能力与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的相关研究现状,在这些已有的文献研究基础上,以知识建构学习理论、联通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金字塔理论为指导,并借助实习学校已有的智慧课堂场景,基于尚景学习系统平台构建了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多元互融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前期分析、学习体验设计和学习评价三个模块,以好按需选取适宜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实践。再次,在实习学校初中部选定一个班为实验班,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混合式教学实践,选定另一个班为对照班,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从阅读能力下阶的三个维度上进行阅读理解的前后测试,并结合问卷调查、访谈等过程性评价方式以检验研究假设。最后,针对实验研究收集来的数据,采用SPSS和EXCLE数据软件进行相关处理,得出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基于尚景学习系统多元互融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确实能够提升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高品位的阅读品质;也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实现以深度阅读为导向的学习;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针对此次混合式教学实践存在的教学模式还不够完善、教师监督还不到位等问题,本研究也提出了相关建设性意见或建议,以为后续的混合式教学在K-12教育阶段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周晨围[4](2019)在《初中语文古典小说教学研究 ——以《智取生辰纲》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典小说是一个民族文化深厚的积淀,凝聚起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古典小说教学对于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了解社会风貌、提升审美情趣和加强人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本论文以初中语文古典小说教学为着力点,以《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选文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探讨初中语文古典小说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阐述了本论文问题的提出、古典小说教学现状和内容的相关研究、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相关的概念界定等。第一章首先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古典小说阅读、《水浒传》作品欣赏和《智取生辰纲》学习三方面考察了初中语文古典小说的教学现状,在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着不足与问题。第二章从教材的层面出发,对初中语文教材中《水浒传》选篇进行横纵两个方向的分析整理,横向方面,分析了现行各版本初中语文教材《水浒传》选编情况;纵向方面,整理了《水浒传》选文在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选编历史。然后从人物形象分析和艺术特色赏析两方面,分析比较《智取生辰纲》在各套教材中的教学价值。第三章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抽取十八个全国各地各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和备课参考进行分析,以这些案例为依据,来梳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智取生辰纲》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等多方面的情况,并评价其中的优缺点。第四章对《智取生辰纲》单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笔者发现该探讨内容不仅有利于《智取生辰纲》单篇教学,更对同类型古典小说阅读教学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故笔者尝试从“明确小说的主题倾向”、“关注小说的次要人物”、“鉴赏人物的语言描写”、“感知小说的叙事视角”、“把握典型物象丰富内涵”以及“回归整本书的阅读方式”六个方面给予古典小说阅读教学一些思考和建议。结语部分针对本论文研究的利弊得失做了小结,并对本论题研究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总结与展望。
史悠[5](2019)在《艾煊创作论》文中指出艾煊是出生在20年代的当代作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等重大时间节点和事件,同时也经历了几次文学范式的重大转变。本文试图对其生平经历和创作历程,在资料收集整理归纳之后进行系统梳理,对其部分作品运用历史的、美学的方法,结合文本细读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其作品的独特性。本文分为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论三部分,绪论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正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中第一次系统梳理了艾煊的生平经历和创作经历,用“赤子心”、“新闻气”、“归山林”、“金陵城”四个关键词,以关键年份为节点,将其人生分为四个部分。不但深入了解艾煊人生经历中的“大起落”更注重挖掘生活背后的“小确幸”,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通过掌握知艾煊其人,来了解时代和社会对他的影响;同时,也通过社会发展来推测对艾煊风格和格局的变化。第二章,是对艾叙事性散文作品的分析。在章节开头对其散文作品在内容和风格上的变化,做了简单的梳理。本章分为三节,从对美的发现和书写、充满哲理和忧思以及小说化的艾煊散文三个方面,分析了艾煊叙事性散文的特点,并揭示其在当时时代环境下的独特之处。第二章,是对艾煊“长篇革命历史小说”的分析。在章节开头,总体论述了艾煊四部长篇小说都是“革命历史小说”这一特点。第一节以小说中“事件”的时间线,串联起小说“故事”与作者“经验”,论述艾煊小说“新闻般”真实的特点;第二节以小说创作的历程为时间线,不但探究系列长篇革命历史小说特点和格局的变化,也分析其对于独特题材的坚守,探讨艾煊四部长篇的异同。第三节中分析艾煊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性格。经过详细资料梳理和文本分析之后。结论部分阐述了对于艾煊其人生平和创作历程的评价,归纳了对于艾煊散文和小说价值的分析和评价。
丁文[6](2018)在《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一体化的社会语境使中国乡村逐渐地发生了质的变化,经济发达的乡村趋同于城市,而落后地区则因为人员流失而呈现出空心化的状态。那些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农民为乡村注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同时也挥别了乡土文明转向了城市文明的麾下。哺育出中华民族的乡土文明在这场向城市趋同化的运动中走进了生命历程中的黄昏时分。本论文试图以乡土文明的失落为切入口进入到新世纪乡土文学中,以此透视出世纪之交时中国乡村的时代表情。首先要抛弃文化一元论的中心论思想,将乡土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去考察。因而在本论文的研究中,笔者选择了“现代文明”与“城市文明”为思考乡土文明的坐标系。考察乡土文明自身局限性与内在腐化性时,与之相比较的是在民主思想和科学进步中发展出来的现代文明。以自然、淳朴的视角去思考乡土文明时,选取的参照系则是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并不协调的城市文明。在进入新世纪乡土小说文本前,本论文首先以历时性的角度将乡土文明叙事进行了梳理,以求能对乡土文明的失落有着客观的认识。在梳理过程中即明确了乡土文明发生、发展即失落过程,因而也就得到了其内核与表征部分。接下来本论文通过对小说中乡土文明核心以及失落现状的分析,试图解答出乡土文明失效的原因及表现。在此之后,本论文以乡土文明余晖中的乡村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人物形象以及村庄剪影来作以关切,希望能够以此呈现出当下乡村的整体形态。乡土文明的失落叙事是文学潮流的集合,更是社会形态的一面镜子,因而本论文对这一题材的叙事方式进行了探究。通过对小说文体总结、内外视角分析和故事模式整理,不但能够从审美角度来对文本进行赏析,更能还原出这一时代的文学表情。这种进入文字缝隙之中的研究方式能够进一步贴近作家的创作思想,以此来感受作家对于时代变迁、历史进程的思考,这样才使文学作品倾向性研究更有意义。不同年代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因而笔者在论文的最后选取了三位不同代际的作家,希望能够展现出不同时代之下的乡土文明,并以此再现出乡土文学在新世纪的全貌与变化。在结语处,本论文对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出现的乡土文明叙事作以简单的评价,并对乡土小说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李耀鹏[7](2018)在《八十年代“五四话语”的征用与重构》文中研究表明“五四”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转型的重要时间节点和思想轴心已然成为了我们无法磨灭的精神印记,许多人的内心中都缔结着一份挥之不去的“五四情结”,“五四精神”和“五四传统”同样无可争议地对20世纪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跃迁产生着深刻的制导作用。伴随着时间的累积,“五四”已经逐渐地被凝固成一个伟大的“时间神话”和“思想图腾”,甚至有的论者指出,“整个20世纪都是五四的时代”。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们总是自觉地透过对“五四”的重新阐释来为自身的思想言说寻找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支点,因此,“五四”的阐释史也就形成了“五四”不断被历史化和寓言化的过程。本文主要以80年代历史语境中的“五四话语”作为研究对象,以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作为论述中心,意在通过阐明80年代回归“五四”的历史和思想诱因,以及80年代以何种内在方式回归了“五四”等思想和文化命题,进而相对清晰完整地呈现出80年代对“五四”进行重新阐释的历史状况。本文需要具体阐释的问题是:80年代重回“五四”的历史语境和缘由——80年代征用和重构“五四”的历史方式——80年代究竟建构了怎样的“五四”——揭示出其深层的时代及历史意义。之所以择取80年代的“五四话语”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其主要缘由在于80年代这一同时兼具着历史终结和开启意义的时间范畴中,无论是对50—70年代历史的反思亦或是在“全球化”的视野中考量80年代的历史和文化变革,80年代都鲜明地表征出“又一个五四时代”的特征。也就是说,80年代成功地借助了“五四”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中的“现代性起源”的神话地位为自身重新进入到“现代化”的历史秩序中找到了合法性依据。当然,强调和突显80年代历史意识的建构和文化变革对“五四传统”的继承,并不意味着将二者之间建立均质和透明的同构关系,及其作出表面化的覆盖式理解而忽略和遮蔽了差异性的存在。因此,本文作者以“征用和重构”作为叙述核心意在表明80年代与“五四”在思想和精神谱系上存在着历史“共振”,但又承认80年代历史语境中的“五四”与原初意义上的“五四”之间存在的历史距离和错位关系。论文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界说以及对80年代以来的“五四”研究现状进行历史性和宏观性的描述,从而阐释和确立了80年代“五四话语”研究的缘由和方法。论文第一章主要立足于从文学思潮的角度谈及80年代回归“五四”的思想动因和历史缘由。应该说,历史“祛魅”的时代契机促使人们产生整合“五四”与80年代之间内在历史联系的冲动和激情。一方面,“五四”的魂兮归来成为80年代反思历史和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的精神动力源,正是“五四”的精神感召使人们暂时淡忘了历史的创伤而重新进入到“现代化”的历史秩序中;另一方面,80年代又在“五四”的价值参照下有效地建构了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意识。论文第二章以80年代的文化论争作为思想聚焦点,通过对“五四”时期就纷争迭起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两个历史“元问题”的重新审视来看80年代的文化论者对“五四”持有的思想和文化立场。在80年代“文化热”的激烈论争中,“五四”时期形成的关于“传统”和“西化”的历史意识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和解构,而这种新的价值判断无疑包蕴和彰显着新的“五四观”。论文第三章至第六章则主要以启蒙、人道主义、国民性和科学主义四个“五四”时期的重要思想文化命题作为切入点,以此透视出80年代如何借由“五四”的力量完成了自身的历史建构和思想嬗变过程。其一,80年代在整体意义上是一个“启蒙时代”,80年代的“新启蒙”话语成为推动思想解放运动和历史变革的重要精神资源,“新启蒙”知识分子重新接续了“五四”的启蒙传统,但是却并未在80年代完成思想启蒙的历史使命。本文作者以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考证了“新启蒙”在80年代的发展图式,既强调了“潜在写作”中的启蒙思想对“新启蒙”形成的历史铺垫作用,同时又充分地意识到80年代的“新启蒙”话语在90年代的分化和瓦解。其二,对“人”的发现和书写构成了80年代文学最恒定的思想主旨,对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深情呼唤使80年代自觉地回归了“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传统。本文从8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两个层面谈及80年代人道主义话语实践的历史过程,在思想和审美的共融中解析人道主义话语构成的独特景观。在文化方面,通过对“异化”论、“主体性”以及美学中关于“人”的自由想象等问题的剖析读解80年代的文化论者对于“人”的历史姿态;在文学方面,通过对张贤亮和巴金等创作中“人性”修辞的建构审视80年代文学对“五四精神”的修复和重建。其三,历史的反思和“人”的再发现使80年代的文学叙事再次重提了“五四”时期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主题,“人”的现代化与国民灵魂的改造成为了80年代文化论者无法规避的现实难题。通过对韩少功、高晓声以及柏杨的文学创作中国民性主题的历史分析,既看到80年代对“五四”国民性批判传统的历史继承,又呈现出80年代文学叙事中国民性的独特面相。其四,80年代的历史转型和思想启蒙的现实需求使“五四”时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成为人们新的价值追求,科学不仅为80年代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对80年代的知识范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论文结语指出,“五四”在不断被征用和重构的历史进程中,其意义也在不断地衍生和增殖,“五四”并未真正地远离我们,当下时代仍旧需要“五四精神”。最后,需要指出和明确的是,面对80年代的“五四话语”这样厚重而极具历史感的研究对象,本文作者虽然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历史,但却无意于对其做出任何主观性的臆断和诗意化的阐述,而是试图打破那种在预设的秩序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场域中去解释历史的研究方法。尊重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研究的基本前提,让历史自己呈现出自身的效果是论文作者渴求达到的目的。
陆欣[8](2018)在《新世纪小说的叙事空间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后半期在人文社科领域“空间转向”思潮背景下,文学叙事空间的硏究越来越备受重视。面对纷繁复杂的空间话语和研究角度,笔者结合新世纪小说的叙事特征与载体新变,从空间存在的基本意义,即小说叙事的物理空间与虚构空间两个认知层面进行阐释。具体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新世纪小说叙事的媒介空间。文学叙事依靠语言来进行,必然会受到语言本身物理媒介的影响,所以应注重小说语言物理媒介空间(口语-印刷-屏幕)的研究;二是新世纪小说叙事的隐喻性空间。隐喻性空间是从读者接受角度提出,针对读者阅读接受的一种心里感知,小说叙事情节结构中的一种“结构隐喻”;三是小说叙事文本中所呈现的虚拟非现实存在但又与叙事主体密切相关的虚幻空间;四是小说叙事文本中呈现的现实可感知的实体空间。学界对叙事空间问题的关注源于1945年美国学者弗兰克提出小说“空间形式”的概念,20世纪末“空间形式”理论由学者秦林芳介绍到中国,此后在更新不断的理论热潮中一直持续发展。但是在文学批评中“空间形式”、“叙事空间”以及“空间叙事”等概念一直含糊不清,笔者在对概念进行区分的同时也对其在新世纪小说研究中的得失进行阐释。首先,笔者以文学叙事研究中媒介意识的觉醒为切入点,探讨在叙事中媒介空间变革带来的小说叙事的变革。新世纪网络的普及,屏幕空间与超文本小说—无论是网络纯文本型超文本小说还是多媒体超文本小说都为文学叙事开辟了另类途径;其次,分析新世纪小说叙事“隐喻性空间”呈现的方式。新世纪小说通过并置、碎片化、蒙太奇和多重情节取消和掩盖时间性或者简单地省略时间指示。“隐喻性空间”有两个突出特征,即时间空间化与并置结构。以“辞典体”小说为例,新世纪“辞典体”小说与实用文体互文,消解文本虚构,“零距离”叙事,突破线性时间叙事的常规,呈现叙事空间;再次,探讨虚拟空间与“乌托邦”叙事。主要内容是知识分子乌托邦空间理想的实践与乡土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叙事;最后,实体空间与“异托邦”叙事。新世纪小说中的“异托邦”空间主要表现在底层叙事中,城市“异托邦”主要指城市底层的生存空间,比如矿区、建筑工地、垃圾堆等。
潘素文[9](2017)在《小说教学中知识体系细化的尝试》文中研究指明部编教材聚焦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基于部编教材的教学理念,小说教学要有效落实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就要从小说教学学情及现状出发,立足部编教材的"潜在"知识体系细化初中小说知识体系。
梁洁[10](2017)在《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醒世姻缘传》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部长篇百回世情巨着,《醒世姻缘传》成书于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型的关键时期,它上承《金瓶梅》,下启《红楼梦》,肩负着白话小说发展中的过渡重任,在白话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或许就文学性而言《醒》难以匹敌四大名着,但《醒》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进行了真实的方言创作,其写实的手法真实地反映了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口语的基本面貌和社会时代特征。对于研究者来说,无论是借其研究语言,还是研究当时的社会,都具有重要的语料和史料价值,是研究明清语言与社会的富矿。《醒》作为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白话口语小说,在先天上就与社会语言学具有深度的契合性。在社会语言学理论下对《醒》进行专题研究,是符合研究规律的,且学术界对《醒》的研究虽也不短,但至今仍然没有一部专题性《醒》的社会语言学角度的研究。本文主要以《醒》的词汇研究为依托,在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研究明清时期的山东方言。本文主要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对《醒》进行专题性研究,通过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共变来研究当时的语言状况。本文着重分析了以下内容:在绪论部分,本文概述历代学者对《醒》的研究情况,介绍《醒》的作者、版本以及语言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其不足之处,随后介绍本文的研究价值以及研究的方法。正文部分讨论了《醒》在语言上所反映出的时代性、地域性及社会性。首先本文考察《醒》的时代特点,考查了一些具有特定时代感的语言文字避讳案例,以及词汇、语法现象所反映出的时代特色;其次我们从方言词汇、地名词汇、饮食词汇以及服饰词汇等方面,考察了《醒》的地域特色。最后我们从当时的民俗词汇,信仰词汇、谚语及詈语的情况考察了《醒》的社会性。《醒》中的种种语言现象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语言应用打开了一扇窗口。接着本文讨论了语言与阶层的共变现象,分析了不同阶层属性的人们在语言应用上的不同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醒》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阶级分层,然后对具代表性的职官体系进行简要的阶层分析。其次本文讨论了词汇、语法随社会阶层而变异的现象。不同的社会阶层对于词汇、句式的选择是不一样的,语用上也有明显差异。最后本文分析了导致阶层语言形式的不同步性的变量,在这种不同步性的理论下,讨论了一些《醒》中的阶层语言与标准语言不一致的情况。在语言与性别变异中,本文研究了《醒》中的语言与性别的共变情况。本文首先从概念上分析了什么是语言与性别的共变,然后分析了语言因性别而变异的原因,并以主要女性素姐为例,对典型人物语言进行了解析。其次本文分析了当时整个社会女性的受教育状况,并讨论了多数女性语言运用上的特点。最后本文对与女性密切相关的性别歧视类詈词进行归类分析。在语言与行业关系上,本文考察了《醒》的语言与行业的共变关系。行业常常影响着人们的语言应用,行业语言也成为从业者职业身份的“言语标记”。本文首先从概念上分析了什么是语言与行业的共变,分析了明清以来的行业用语以及行业分工。然后分析了《醒》中社会行业分工状况,并将之分为行政、工商、宗教、戏曲及科举等五个大类,对《醒》中的行业词汇进行了描绘与勾勒。最后本文考察了《醒》中的语言与称谓的关系。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关系或别的方面关系,如社会身份、地位、权势、职业和性别等等而得名的称呼语,它与社会语言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醒》中的各种称谓为研究对象,将《醒》中的称谓分为亲属称谓,官职称谓、性别称谓以及詈称称谓四个大类。从汉语史的角度分析其得名与流变,并以统计分析的方式确定这些称谓在《醒》所处的历史时期的主要形式,最后分析其背后社会文化内涵。总的看来,人们对《醒》的研究还远未达到《红楼梦》、《金瓶梅》等小说的程度,对《醒》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仍然大有可为。本文的研究是跨学科交叉型的,体现汉语史与社会语言学理论的结合;材料是历史的,以《醒》为主,并结合其它的明清近代白话小说;视角是的全方位的,既有微观词汇研究,也有宏观语言面貌概述。研究的方法是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既有本体的静态描写,也有历时的流变分析。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明清时期特定地域方言面貌,并能给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民俗学等交叉学科以语言实证。
二、古典小说发展速度三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典小说发展速度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小学语文批注阅读教学概念的研究 |
(二) 关于小学语文批注阅读教法的研究 |
(三) 关于批注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
(四) 关于批注阅读在理论与教学实践上存在的问题研究 |
(五) 文献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批注阅读教学的理论探析 |
一、批注阅读教学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批注及批注阅读 |
(二) 批注阅读教学 |
二、批注阅读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
(一) 批注阅读教学的一般意义与作用 |
(二) 批注阅读教学对小学中学段学生的特殊意义与作用 |
三、批注阅读的历史发展 |
(一) 批注的历史发展 |
(二) 批注阅读教学的发展 |
四、批注阅读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二) 对话理论 |
(三) 接受美学理论 |
(四) 新课程改革理论 |
第二章 小学中学段语文批注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方法 |
(四) 调查内容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实施现状 |
1. 教师对批注阅读的态度 |
2. 批注阅读的课堂教学和指导情况 |
3. 批注阅读的使用效果与评价 |
4. 学生在批注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情况 |
(二) 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1. 缺乏系统性、连贯性的认知 |
2. 教学理念和手段的固化 |
3. 批注阅读教学广度和深度受限 |
(三) 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1. 教师对批注阅读教学的重视和了解程度不够 |
2. 学校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培训工作 |
3. 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 |
第三章 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实施的有效对策 |
一、加强批注阅读教学的学习与实践 |
二、做批注示范指导教学 |
三、转变批注传统评价方式 |
四、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兴趣 |
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
(一) 克服畏难心理,养成做批注的习惯 |
(二) 做好课前预习批注和三次批注 |
(三) 注重日常自主批注阅读训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方法研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方法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三: 教师访谈调查提纲 |
附录四: 批注阅读教学课堂观察研究设计方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昆明2011-2020年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基本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语文核心素养与昆明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概述 |
第一节 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述 |
二、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
第二节 昆明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概述 |
一、试题命制依据 |
二、昆明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相关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 |
第三节 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影响 |
一、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影响 |
二、语文核心素养对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命制的影响 |
第二章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2011-2020 年昆明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分析 |
第一节 综合性学习试题分析 |
一、综合性学习试题的篇幅、题量及其分值 |
二、综合性学习试题的材料 |
三、综合性学习试题的考察任务及题型分析 |
第二节 综合性学习试题对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情况 |
一、语文核心素养在综合性学习试题材料中的体现 |
二、语文核心素养在综合性学习试题考察任务中的体现 |
第三节 综合性学习试题对语文核心素养考察的不足与反思 |
第三章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
第一节 以材料和问题情境为载体在语用中促思维发展 |
一、重视材料准备过程,在材料处理中提升思维品质 |
二、联系生活设计问题与任务,在问题探究中增强思维活性 |
第二节 多途径多角度开展美育,激发审美创造 |
一、开展丰富的审美体验活动,增进审美感知力 |
二、多角度进行审美训练,加强审美辨知 |
第三节 用文化培养文化素养,落实文化传承 |
一、强化文化视角,深入文化“里层” |
二、立足文化体验,增加文化“使命感” |
第四章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效仿文白之争,辩一辩网络词语能否成为书面用语——“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说明 |
二、教学设计 |
第二节 入云深处亦沾衣——“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说明 |
二、教学设计 |
第三节 昆明“过桥米线传统技艺”非遗申报——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与说明 |
一、教学设计说明 |
二、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昆明2011-2020 年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材料类型、来源、与教材对应内容统计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阅读能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1.1.2 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需求 |
1.1.3 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语文阅读能力研究现状 |
1.2.2 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1.2.3 混合式教学运用于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语文阅读教学 |
2.1.2 语文阅读能力 |
2.1.3 混合式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知识建构理论 |
2.2.2 学习金字塔理论 |
2.2.3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2.2.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 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
3.1 单一教学模式与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 |
3.2 现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混合类型 |
3.2.1 教学理论的混合 |
3.2.2 教学资源的混合 |
3.2.3 教学环境的混合 |
3.2.4 教学方式的混合 |
3.2.5 评价方式的混合 |
3.3 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
3.3.1 前期分析 |
3.3.2 学习体验设计 |
3.3.3 教学评价设计 |
3.4 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
3.5 教学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以人教版九年级(上)《智取生辰纲》为例 |
4 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验设计与实施 |
4.1 实验设计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假设 |
4.1.3 实验变量 |
4.1.4 实验对象 |
4.1.5 实验内容 |
4.1.6 实验方法 |
4.1.7 实验数据收集 |
4.2 实验过程 |
4.2.1 实验前期阶段 |
4.2.2 实验中期阶段 |
4.2.3 实验后期阶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调查问卷分析 |
4.3.2 学生测试成绩分析 |
4.3.3 访谈内容分析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初中语文古典小说教学研究 ——以《智取生辰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古典小说教学现状的研究 |
(二) 古典小说教学内容的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古典小说 |
(二) 古典白话小说 |
(三) 古典小说教学 |
第一章 初中语文古典小说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
一、古典小说的阅读情况 |
二、《水浒传》作品的熟悉程度 |
三、《智取生辰纲》的学习情况 |
第二章 《水浒传》选文梳理和《智取生辰纲》教学价值概述 |
一、各版本初中语文教材《水浒传》选编概述 |
(一) 各版本初中教材选编情况及分析 |
(二) 《水浒传》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编历史 |
二、《智取生辰纲》在各版教材中的教学价值比较与分析 |
(一) 关于人物形象分析的教学价值 |
(二) 关于艺术特色赏析的教学价值 |
第三章 《智取生辰纲》当前教学分析 |
一、《智取生辰纲》教学目标 |
(一) 教案教学目标展现 |
(二) 教学目标分析 |
二、《智取生辰纲》教学环节设计 |
(一) 导语引入 |
(二) 教学活动及方法 |
(三) 作业布置 |
第四章 《智取生辰纲》教学探讨及启示 |
一、《智取生辰纲》教学内容探讨 |
(一) 在历史背景下合理解读小说主题 |
(二) 从横向对比、纵向延伸中解读人物形象 |
(三) 从多种叙事方法和独特物象中鉴赏艺术特色 |
二、《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探讨 |
三、《智取生辰纲》教学对初中古典小说教学的启示 |
(一) 明确小说的主题倾向 |
(二) 关注小说的次要人物 |
(三) 鉴赏人物的语言描写 |
(四) 感知小说的叙事视角 |
(五) 把握典型物象的丰富内涵 |
(六) 回归整本书的阅读方式 |
结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参考文献 |
(5)艾煊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艾煊的生平及创作道路 |
第一节 一颗“赤子心”里的种子萌发(1922-1942) |
第二节 带着“新闻气”时的创作初期(1943-1956) |
第三节 两次“归山林”间的艺术拓展(1957-1977) |
第四节 重归“金陵城”后的新境界(1978-2001) |
第二章 散文论 |
第一节 对美的发现和书写 |
第二节 作品中的哲理与忧思 |
第三节 “小说化”的艾煊散文 |
小结 |
第三章 长篇革命历史小说论 |
第一节 新闻般的真实:创作与经验、历史与真实的交织 |
第二节 系列小说的突破与坚守 |
第三节 长篇革命历史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附录1 艾煊作品系年(部分) |
附录2 艾煊作品评论文章索引 |
致谢 |
(6)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时间的选取 |
2.新世纪乡土小说新变 |
二、乡土文明的失落 |
1.何为乡土文明 |
2.失落的乡土文明 |
3.乡土文明的黄昏 |
三、研究现状 |
1.具象化的“乡土文明”批评 |
2.乡土小说家的写作焦虑 |
3.乡土文学的价值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文学史中的乡土文明叙事 |
第一节 乡土文明叙事追溯 |
第二节 式微的题材与渐热的主题 |
第二章 时代夹缝中的乡土文明 |
第一节 空心化的乡土文明 |
一、乱伦与弑父——伦理的崩塌 |
二、失根与离开——土地的荒芜 |
三、脱离与交易——信仰的弥散 |
第二节 乡土文明的灰炽 |
一、卫道观念的禁锢 |
二、伦理的陈规与救赎 |
三、劳动叙事的“远观”化 |
四、怀恋与反思中的风俗 |
第三章 余晖下的村庄剪影 |
第一节 困境中的“第二性” |
一、他者/主体:叙事立场的选择 |
二、无言/失语:寻找“对话者” |
三、忠贞/欲望:留守的困惑 |
第二节 被遗忘的灵魂 |
一、孤独的“剩余者” |
二、角落里的“明天” |
三、从“智者”到“负累” |
第三节 城市化癔症中的乡土 |
一、文明交错的村庄 |
二、精神位移下的房屋 |
三、逐权的村长 |
四、乡村“能人” |
第四章 如何讲述乡土故事 |
第一节 故事的面孔——不同的文体选择 |
一、被弱化的“史诗” |
二、絮语式的“闲话体” |
三、失落后的寓言 |
第二节 从叙述到感知——内外视角交织下的乡土 |
一、知识分子视角:现代文明的审视 |
二、农民视角:乡村经验的怀恋 |
三、两种文明交织的视角:留恋与无奈 |
第三节 穿透肌理的骨骼探求——故事模式分析 |
一、“放纵+冲破”模式:失落的主因 |
二、“遭遇+坚守”模式:最后的余晖 |
三、“求生存+无视”模式:被忽视的“无用” |
第五章 不同代际作家的乡土世界 |
第一节 阎连科:灵魂的写实 |
一、“为生存”的苦难书写 |
二、“乌托邦”与“铁屋子” |
三.悲凉的“奇诡”性叙事 |
第二节 胡学文:在矛盾中坚守 |
一、西西弗式的执着 |
二、性别枷锁下的坚韧 |
三、思维差异的窘境 |
第三节 梁鸿:勇敢者的追问 |
一、乡愁置何处 |
二、“无药方”的追问 |
三、纪实与摹写之辩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八十年代“五四话语”的征用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想象“五四”的方法 |
一、研究对象的界说 |
二、选题的确立与研究方法的阐释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浮出历史地表的“五四话语” |
第一节 历史“祛魅”与“五四”的魂兮归来 |
第二节 80年代的历史和文化意识与“五四传统” |
第二章 80年代文化论争视域中的“五四” |
第一节 “五四”“全盘反传统”主义的论辩 |
一、“五四”反传统思想的历史探源 |
二、“文化寻根”与《河殇》:“回归传统”与“反传统”的对峙姿态.. |
三、80年代对“全盘反传统”主义的质疑和解构 |
第二节 别求新声:重构“西方”及其“西化”意识的重审 |
第三章 “启蒙”到“新启蒙”的历史变革 |
第一节 80年代思想启蒙的先声:“潜在写作”中的启蒙之光 |
一、鲁迅精神风骨与“七月诗派”的启蒙立场 |
二、用生命献祭“五四”:黄翔的“野兽”诗学 |
第二节 “新启蒙”话语的知识考古 |
第三节 王元化与《新启蒙》 |
第四节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与“五四”的历史重释 |
第四章 80年代的人道主义话语实践 |
第一节 人道主义复归的历史诱因 |
第二节 人归何处:“想象人的苍凉之美” |
一、两种“异化”观的争论 |
二、“主体性”与“人”的再发现 |
三、在“美的自由王国”中想象“人” |
第三节 “五四”“人的文学”传统的复活与生长 |
一、历史反思中的“人性”修辞 |
二、“反抗的诗魂”:“朦胧诗”与“一代人”的精神觉醒 |
三、“越轨的笔致”:身体介入历史的叙事 |
四、《随想录》:忏悔者的心灵独语与“五四精神”的修复 |
第五章 “人”的现代化与国民灵魂的改造 |
第一节 80年代的国民性话语焦虑 |
第二节 “阿Q主义”的幽灵:80年代文学的国民性话语面相 |
一、《爸爸爸》:文化劣根与国民性隐喻 |
二、“陈奂生系列”:高晓声的国民性想象 |
三、如何“现代”,怎样“丑陋”:柏杨的文化省思与国民性批判 |
第六章 “五四”科学精神的历史铸塑 |
第一节 思想启蒙与科学信仰的建构 |
第二节 科学精神的失落:80年代的唯科学主义倾向 |
第三节 金观涛与《走向未来》丛书的科学立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80年代以来“五四”研究书目辑要 |
二、《新启蒙》杂志文章列表(第1—6期) |
三、《走向未来》丛书书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新世纪小说的叙事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研究对象 |
二、选题意义与思路 |
第一章 叙事空间研究的背景与得失 |
第一节 空间理论研究的历史沿革 |
一、国外空间理论研究 |
二、空间理论的国内研究 |
第二节 小说叙事空间的研究及其反思 |
一、“空间形式”与“叙事空间” |
二、“空间叙事”与“叙事空间” |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的命名与空间转换 |
一、“新世纪文学”命名的合理性 |
二、“新世纪文学”命名的时间焦虑 |
三、新世纪文学的空间转换 |
第二章 新世纪小说叙事的媒介空间 |
第一节 媒介与叙事研究 |
一、媒介与媒介空间 |
二、网络媒介空间与小说叙事 |
第二节 屏幕空间与超文本小说叙事 |
一、网络纯文本型超文本小说叙事 |
二、多媒体超文本空间 |
第三章 新世纪小说叙事的隐喻性空间 |
第一节 时间空间化 |
一、时间流程的中止 |
二“晶体模式”与“百科全书”模式 |
第二节 空间并置叙事 |
一、微观并置:“意象”反复 |
二、主题一并置:一种空间叙事 |
第三节 实用文体互文的“辞典体” |
一、辞典与小说 |
二、消解文本虚构,“零距离”叙事 |
第四章 虚幻空间与“乌托邦”叙事 |
第一节 乌托邦空间与民族国家想象 |
一、“乌托邦”空间与“乌托邦”心态 |
二、从“普济”到“花家舍:民族乌托邦的寓言 |
三、孤独与退守: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
第二节 “乡土”乌托邦与“田园风光”乌托邦 |
一、乡土诗意的“桃源”乌托邦 |
二、开放的“乡土一田园”乌托邦 |
第三节 网络虚拟空间与乌托邦叙事 |
一、网络媒介与乌托邦情结 |
二、“架空世界”:玄幻与穿越 |
第五章 实体空间与“异托邦”叙事 |
第一节 城市“异托邦”与“底层” |
一、新世纪“底层”界定 |
二、底层文学与城市“异托邦” |
第二节 农民工小说中的“异托邦”生存空间 |
一、建筑工地 |
二、火车站 |
三、垃圾场及其它 |
第三节 城市异乡人的认同焦虑 |
一、城市异乡人 |
二、“漂泊”:群体的生存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醒世姻缘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醒世姻缘传》的作者研究 |
1.2.2 《醒世姻缘传》的版本研究 |
1.2.3 《醒世姻缘传》的语言研究 |
1.3 《醒世姻缘传》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从《醒世姻缘传》看明清社会的语言生活 |
2.1 《醒世姻缘传》语言的时代性 |
2.1.1 从语言文字避讳看作品的时代性 |
2.1.2 从词汇的潜与显看作品的时代性 |
2.1.3 从语法看作品的时代性 |
2.2 《醒世姻缘传》语言的地域性 |
2.2.1 方言类词汇的地域性 |
2.2.2 地名类词汇的地域性 |
2.2.3 饮食类词汇的地域性 |
2.2.4 服饰类词汇的地域性 |
2.3 《醒世姻缘传》语言的社会性 |
2.3.1 从民俗词汇看作品的社会性 |
2.3.2 从信仰词汇看作品的社会性 |
2.3.3 从节气词汇看作品的社会性 |
2.3.4 从俗语詈语看作品的社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醒世姻缘传》看语言应用的阶层变异 |
3.1 明清时期的社会阶级分层 |
3.1.1 《醒世姻缘传》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创作态度 |
3.1.2 《醒世姻缘传》中的社会阶级分层 |
3.1.3 《醒世姻缘传》的职官体系 |
3.2 社会阶层与词汇、语法的变异 |
3.2.1 阶层差异与词汇的选择 |
3.2.2 阶层差异与句法、语用的变异 |
3.3 阶层与语言的不同步性 |
3.3.1 不同步性概说 |
3.3.2 《醒世姻缘传》中的不同步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醒世姻缘传》看语言应用的性别变异 |
4.1 语言的性别变异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
4.1.1 语言的性别变异概说 |
4.1.2 语言性别变异的原因 |
4.1.3 女性语言变异例析 |
4.2 女性语言变异与詈词性别歧视 |
4.2.1 女性语言的变异 |
4.2.2 詈语与性别歧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醒世姻缘传》看行业语言应用 |
5.1 明清社会的行业用语 |
5.1.1 行业语言概说 |
5.1.2 明清以来的行业用语 |
5.1.3 《醒世姻缘传》与天下百工 |
5.2 《醒世姻缘传》的行业词汇 |
5.2.1 行政司法词汇 |
5.2.2 工商行业词汇 |
5.2.3 宗教信仰词汇 |
5.2.4 戏曲行业词汇 |
5.2.5 科举教育词汇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醒世姻缘传》看称谓词汇的社会性 |
6.1 亲属称谓 |
6.1.1《醒世姻缘传》的称谓概说 |
6.1.2 亲属称谓与势位 |
6.2 表敬称谓 |
6.2.1 与职业有关的尊称 |
6.2.2 与官职有关的尊谓 |
6.2.3 与势位有关的尊称 |
6.3 詈称称谓 |
6.3.1 与性别有关的詈称 |
6.3.2 与动物相关的詈称 |
6.3.3 与身份有关的詈称 |
6.3.4 与妖魔鬼怪相关的詈称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古典小说发展速度三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语文中学段批注阅读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X小学为例[D]. 管毓婧. 扬州大学, 2021(09)
- [2]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昆明2011-2020年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研究[D]. 谢双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证研究[D]. 罗远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初中语文古典小说教学研究 ——以《智取生辰纲》为例[D]. 周晨围.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5]艾煊创作论[D]. 史悠. 苏州大学, 2019(04)
- [6]乡土文明的黄昏映像 ——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D]. 丁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7]八十年代“五四话语”的征用与重构[D]. 李耀鹏. 吉林大学, 2018(01)
- [8]新世纪小说的叙事空间研究[D]. 陆欣. 兰州大学, 2018(08)
- [9]小说教学中知识体系细化的尝试[J]. 潘素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7(35)
- [10]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醒世姻缘传》研究[D]. 梁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