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速准同期系统中频率同步器脉冲传递函数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易树根[1](1983)在《快速准同期系统中频率同步器脉冲传递函数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论述了快速准同期系统中频率同步器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频率同步器在满足“有限拍性能指标”时的数控规律——脉冲传递函数D(Z);结合工程实践给出了数字实例.
沈文臣[2](2016)在《单轴并联混合动力系统换挡机理及协同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依托“典型电动汽车评价与试验研究(商用车动力总成)”和“福田欧辉中度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技术攻关”两个国家863项目,开展应用于单轴并联混合动力车辆的自动机械变速器换挡过程动态品质控制的研究,旨在提高单轴并联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综合性能。针对该系统中自动机械变速器不分离离合器换挡过程中同步器主/从动端转速同步后依然存在的进挡困难、挂挡失败等问题,从刚柔耦合建模、转矩估计与闭环控制、电机转矩与换挡力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入手开展相应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进而实现提高换挡可靠性、缩短总体换挡时间、抑制换挡冲击等目标。首先,采用机理法和试验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单轴并联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及解耦模型,并通过实车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文中分析了传动系统换挡过程轴系扭振产生的原因和特点,阐述了传动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和振动规律,为换挡过程中卸载阶段的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其次,设计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动力传动系统转矩估计器,对传动系统传递转矩进行有效估计。通过对传动系统传递转矩的准确“识别”,运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换挡过程卸载阶段动力传动系统转矩跟踪闭环控制算法,该算法在系统模型及外界负载参数不确定的情况下具有很好地鲁棒性。与换挡过程卸载阶段开环转矩控制相比,基于转矩的传动系统闭环控制能够更好地抑制摘空挡后变速器输出轴转速的振荡、降低车辆的冲击。然后,建立了发动机-电机-变速器直连系统的挂挡过程多体动力学数学模型,深入分析了带有同步器的混合动力自动机械变速器挂挡特性,并对同步器转速同步情况下挂挡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电机辅助同步和换挡力协同控制方法,提高挂挡可靠性的同时,保证良好的换挡品质。根据同步器接合过程中,接合套、锁环、齿圈之间在特定转速关系下的特定相位关系,提出了基于换挡位移、同步器主/从动端转速反馈的电机辅助同步与换挡力协同控制策略,保证了同步器接合过程的快速性与可靠性。最后,通过台架和实车试验,对所提出的基于转矩闭环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换挡品质控制策略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以各挡位最大冲击度为约束的驱动轴零转矩滑模变结构跟踪控制,可以实现卸载过程的快速性以及平顺性要求,同时抑制摘空挡后变速器输出轴转速的振荡,保证了良好的舒适性。试验结果还表明:基于换挡位移、同步器主/从动端转速反馈的挂挡过程电机辅助同步、换挡力协同控制方法可以提高基于“虚拟离合器”技术挂挡的可靠性。
曾彬[3](2018)在《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核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核电厂的汽轮机调节系统是核电厂自动控制系统中较为重要的系统,调节系统的可靠程度直接影响电厂的经济性。核电厂的汽轮机调节系统主要实现转速控制、功率控制、甩负荷控制、蒸汽流量限制和蒸汽压力限制、一次调频、二次调频功能和超速保护控制等功能。由于汽轮机的工作特性较为复杂,加上电网的扰动、主蒸汽压力的扰动、汽水分离再热器滞后及其他外界干扰的影响,采用PID这一控制方法在很多情况下已经难于满足静态和动态控制性能的要求,无法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且在工程项目中,PID参数的整定是比较困难的,基本上是依靠工程人员的工程经验,且调节品质会发生退化,PID参数整定会存在很多问题,使控制系统内外部抗干扰能力较弱,特别是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机组的稳定性和性能对电网的品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需要对控制方法进行改进。本文针对工程中实际遇到的调节系统超调大、不稳定、快速性差等问题,应用控制理论对核电厂汽轮机调节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应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一套模糊控制与PID相结合的模糊PID,通过模糊推理使PID参数能随着系统状态的改变而进行实时调整,即采用在线自整定PID的方法来解决汽轮机功率控制品质退化的问题。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模糊PID同时具备了PID稳态性能好以及模糊控制动态响应快的特点,在应对系统内部和外部产生的扰动时响应较快、超调量较小,有着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且无静态误差,控制品质优于PID。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核电厂汽轮机调节系统中采用模糊PID是初步可行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可供借鉴、研究结果可为同类核电厂控制性能的改进提供可行的参考。
赵鹏程[4](2019)在《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机理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汽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加,转子结构日趋复杂,此外我国电力资源大多需要远距离输电从而需要投入串补装置或采用高压直流输电形式,这些因素都使得汽轮发电机组发生扭振故障的风险加剧。机组发生扭振除造成功率振荡外,还会引起轴系的扭转疲劳损伤,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因此开展对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故障机理和轴系安全性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研究汽轮发电机组扭振发生的机理,对扭振中的小信号稳定性、暂态力矩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轴系疲劳损伤计算方法,开发面向工程实际的汽轮发电机组扭振在线监测与保护系统,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首先,按照扭振故障形式将其分为冲击类和共振类故障,对扭振故障发生机理和故障特性进行研究。其中针对冲击类扭振故障重点分析了轴系的暂态扭力矩响应特性;而次同步振荡发生机理复杂,涉及机电网多种因素,本文对次同步振荡的各种诱因及故障形成过程进行定性分析,并建立待研究系统的全系统线性化模型,利用复转矩系数法定量计算50Hz内系统的全频段阻尼,从负阻尼特性角度深入研究次同步振荡发生的机理,分析影响次同步振荡的主要因素。其次,采用基于多段集中质量轴系模型的机电网联合仿真方法,研究扭振故障的暂态力矩特性。目前在次同步振荡时域仿真中常用的是轴系的简单集中质量模型,其在描述机网间耦合振荡行为时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为此对简单集中质量轴系进行了扩展,采用多段集中质量模型,并分别利用传递矩阵-逐步积分法和解耦降阶方法计算轴系的扭振响应,实现基于PSCAD统一平台的机电网联合仿真,更准确反映机网之间的耦合振荡,并得到轴系局部的扭矩和应力信息。再次,基于扭振故障下轴系的扭转疲劳损伤计算结果,对机组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在轴系疲劳损伤计算中除考虑轴系的各个危险截面以外,还考虑了叶片和联轴器等薄弱环节的受力情况。通过建立转子-叶片的耦合分析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法计算机组扭振故障下叶片的响应;利用有限元法计算联轴器传递不同扭矩时,联轴器及其连接螺的剪切力。考虑平均应力、应力集中系数等因素的影响,对基于扭转疲劳试验数据获得的轴系材料S-N曲线进行修正。最后,将汽轮发电机组的扭振故障诊断和安全性分析方法用于工程实践,研发了轴系的在线监测与保护系统。根据中广核某核电厂的工程需求,结合扭振故障诊断和安全性分析理论,基于B/S模式开发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扭振状态实时监测、故障诊断等功能,并针对冲击类扭振故障和次同步振荡采用不同的响应计算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对轴系扭振安全性作出评价;基于C/S模式研发用于汽轮发电机组扭振的保护装置并用于工程实践,以疲劳损伤为主要依据,制定不同级别的保护逻辑,既能对机组实施及时的保护,又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保护动作。
范晓旭[5](2007)在《火电厂仿真培训系统电气部分的建模与实现》文中提出本文研究对象是火电厂电气部分的仿真培训系统。首先针对目前国内外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发展应用现状,从系统的配置、仿真对象及系统的主要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综述。接着在正文部分介绍了电厂电气部分的主要设备以及由这些设备组成的电气系统,并分析了它们的作用。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主要阐述仿真建模的理论和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发电机、励磁机、同期装置的数学模型。最后一章从工程的角度阐述了电厂仿真培训系统的实现问题,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本文研究的电站数字仿真培训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山西、新疆等地的火电厂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丁大业[6](2013)在《阳光发电厂300MW机组仿真机电气部分的开发》文中认为随着火电厂机组向高参数、大容量发展及电厂自动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系统的最重要指标。这无疑对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厂运行人员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及处理突发故障的应变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环境,所以进行充分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目前火电厂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运行人员操作机会相对减少。为进一步提高运行人员对事故状态的快速应变及处理能力,通过与单元机组逼真的仿真培训系统,运行人员可实现机组在各种工况下的启动、停止、正常运行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准确分析、判断、处理各种事故的能力,提高在事故情况下操作的正确率。火电厂培训仿真机包括锅炉、汽机、电气和热控四大部分,而电气部分是电厂仿真机模型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阳光发电厂一单元#2机组电气部分的建模与仿真系统做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电气系统的数学模型,对300MW机组电气部分仿真软件进行设计。所做的工作如下:对阳光发电厂电气系统主要设备的模型研究,以MSC2000为支撑系统采用流程图形模块化建模方法,将电气系统分为发变组系统、励磁系统、同期并网系统、厂用电系统等子系统,建立了主要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SC2000提供的组态工具对操作员站进行了仿真。通过运行证实了该仿真系统符合各项技术指标,能正确完成对运行人员的培训。
陈诚[7](2020)在《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算法的微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飞速发展,以分布式结构为主的微电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电力系统的终端用电模式,促进了源-网-荷系统间的友好互动与相互协调。由于微网逆变器数量的不断增加与其自身容量的限制,加之新能源发电的发展需求,对无互连线控制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的智能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种用逆变器模拟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SG)外特性的分布式无互连线微电网控制算法,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有助于提供微电网足够的惯性和阻尼支撑,激励各并联逆变器主动参与电网的暂态与动态调节。但逆变器并联单元的运行容易受到来自离网期间预同步、负载突变和并网时的电压跟随等方面影响,基于此控制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孤岛下VSG并联算法的二次调频问题、转动惯量自适应控制问题和并联单元离并网切换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传统VSG算法的基本原理,建立VSG并联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借鉴电力系统的二次调频过程,提出VSG并联运行的二次调频控制新方案。所提方案解决了微网逆变器并联瞬间的电压跌落和电流冲击问题。其次,根据并联系统小信号模型解出系统特征根,并由特征根轨迹分析推导出转动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对涉及参数进行优化整定。结合等效SG的基本原理,提出VSG并联运行的惯量匹配原则。所提方案在确保功率均分的同时,还能有效抑制并联系统的功频振荡问题。然后,根据准同期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条件、详细推导出基于级联积分的锁相环和对双闭环控制参数的优化,提出VSG并联系统的离并网柔性切换技术。该技术解决了切换过程中并联系统内部的功率耦合现象,并有效解决了并网瞬间的暂态不稳定因素,实现了电网故障期间对终端用户的不间断供电。最后,搭建基于VSG算法的微网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实验平台,并对有关VSG算法进行了实验检测评估,初步验证了VSG算法的有效性。
钟日平[8](2007)在《PCC微机型准同期装置的研究》文中提出准同期装置作为一种常用的自动装置在电力系统并列操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力系统容量以及发电机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系统结构的日益复杂,从而对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及电能的质量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准同期装置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它能控制发电机快速满足准同期条件,从而实现准确、安全并网。现在绝大多数电厂采用的都是微机型自动准同期装置,其性能是手动同期和模拟同期装置无法比拟的。高性能微机型自动准同期装置不仅给电厂运行人员进行同期操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为发电机组并网过程的安全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提供了保证,并大大地缩短了并网的时间,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本文详细讨论了发电机安全并入电网所需的准同期条件以及不同条件下的并网过程对发电机的影响,分析的结果为自动准同期装置的研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同时详细阐述了最新型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在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中的地位,阐述了同步系统的原理,并分析了过去手动同期方法以及模拟自动准同期装置的不足。基于以上理论研究了PCC微机型自动准同期装置。本装置采用B&R2003系列PCC构成的系统,应用模块化的输入输出电路,具有高可靠性、调试安装方便的特点。本装置能够自动检测待并发电机的电压、频率,并对发电机进行均频和均压控制,促使其迅速满足准同期条件,在条件得到满足时快速、准确地将发电机最小影响地投入系统;并且在每次成功并网能自动记录并网的时间供下次参考,允许在线修改导前时间。
马磊[9](2015)在《同步发电机同期并列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动并列装置是现代发电厂重要的自动装置之一,在发电厂的日常运行中负责发电机的并列操作,性能优良的自动并列装置不仅能够保证并列操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首先,本文从同步发电机并列原理出发,分析了由于并列条件不满足而产生的影响。然后,按照并列装置的调节需求,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分析了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最后,针对实验室的同步发电机,设计并制作了同步发电机自动准同期并列装置。在分析同步发电机并列原理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设计标准,设计了自动并列装置的硬件系统,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分析了部分检测电路的性能,制作了装置所需的硬件电路,并完成了相关硬件电路的调试。选用TMS320F2812作为微机型并列装置的控制核心,利用CCS集成开发环境,完成了软件系统的设计。本装置能够检测并调节同步发电机的电压和频率,在满足并列条件的情况下,完成并列操作。
邱长青[10](2016)在《四象限多电平变频器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可控电力电子器件及相关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种拓扑结构的中压大功率多电平变频调速系统在工业传动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都取得了显着的节能效果,降低了单位产值能耗。虽然各种多电平变频器的拓扑结构不尽相同,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网侧电能质量控制、并联模块的环流抑制、背靠背模块的瞬时功率协调控制和开关器件频率限制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共直流母线的多模块并联型(Multi-Module Parallel, MMP)变频器和独立直流母线的H桥级联型(Cascaded H-Bridge, CHB)变频器的若干关键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四象限变频器与两象限变频器相比,需要增加整流器前端的输入电抗器。在高电压接入的应用场合,可设计多绕组分裂式变压器来取代输入电抗器,既起到降压、隔离的作用,又起到储能、滤波的作用。为了分析多绕组变压器短路阻抗对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建立了与短路阻抗相关的多绕组变压器等值电路模型。整流器一般采用移相载波调制,既可以大幅减小输入电流畸变率,改善网侧电能质量,又可降低变压器谐波损耗,提高变频器工作效率。当MMP变频器采用移相载波调制时,变压器二次侧绕组之间存在基波环流、谐波环流和直流偏置电流。因此,MMP变频器需要增加均流控制,主要涉及到交流侧环流抑制、直流侧环流抑制和变压器直流偏磁抑制等。首先,采用基于功率下垂控制的环流抑制策略,分别调节q轴电压来分配有功功率、调节d轴电压来分配无功功率,有效地抑制有功环流和无功环流。其次,通过主回路上合理设计功率模块连接方式和杂散电感,选择合适谐振频率点来抑制直流侧环流。最后,针对功率模块输出电压直流偏置的问题,采用比例积分谐振(Proportion Integration Resonant, PIR)调节器消除偏置电压对系统的影响,抑制了变压器直流偏磁。在分析CHB变频器功率单元数学模型基础上,以输入和输出瞬时有功功率平衡为控制目标,给出了PWM整流电流指令。为保证各频率电流的准确跟踪,提出了复矢量PI (Complex Vector PI, CVPI)调节器,实现了各频率电流的完全解耦控制,论证了CVPI调节器相比传统调节器,对谐振频率变化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同时,建立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负载电流辨识模型,实时地辨识负载电流大小及其频率。提出的基于CVPI调节器的瞬时有功功率前馈控制策略,大幅减小直流母线电压两倍频的振荡分量,抑制了电机电流谐波和电磁转矩的拍频现象。中压大功率多电平变频器对开关器件的工作频率限制更加严格,采用多电平同步优化PWM (Synchronous Optimal PWM, SOPWM)技术可有效地解决低开关频率的电能质量、功率单元瞬时功率均衡等问题。基于谐波电流最小为评价函数的多电平SOPWM可应用于CHB变频器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首先,设定谐波电流最小的特定函数优化目标和H桥功率均衡的非线性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和约束优化计算,离线计算出开关角度,并在允许的特定函数指标内,连续化开关角度,确保同步优化PWM在实现整个调制比范围内的平滑切换。其次,研究了变频器变压变频时不同调制方式平滑切换问题。最后,利用定子磁链闭环系统仿真证明多电平SOPWM的可行性。多电平SOPWM为低开关频率的大功率交流电机驱动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二、快速准同期系统中频率同步器脉冲传递函数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快速准同期系统中频率同步器脉冲传递函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单轴并联混合动力系统换挡机理及协同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单轴并联混合动力系统关键问题 |
1.3 单轴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相关产品现状 |
1.3.2 换挡过程控制 |
1.3.3 起步过程控制 |
1.3.4 模式切换过程 |
1.4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2 课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本文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扭振模型与换挡过程动力学模型 |
2.1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子模型 |
2.1.1 发动机模型 |
2.1.2 离合器模型 |
2.1.3 电动/发电机模型 |
2.1.4 动力电池模型 |
2.1.5 自动机械变速器模型 |
2.1.6 其它传动组件模型 |
2.1.7 车辆纵向动力学 |
2.1.8 驾驶员模型 |
2.2 扭振特性约束的动力传动系统耦合模型 |
2.2.1 两自由度单扭转弹簧刚-柔耦合模型 |
2.2.2 三自由度双扭转弹簧刚-柔耦合模型 |
2.3 动力传动系统变速器解耦模型 |
2.4 动力传动系统模型试验验证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耦合传动系统传递转矩估计与目标跟踪控制 |
3.1 动力传动系统传递转矩估计的必要性 |
3.2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驱动轴传递转矩估计 |
3.2.1 扩展卡尔曼滤波理论及算法 |
3.2.2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的转矩估计器设计 |
3.2.3 传动轴传递转矩估计仿真验证 |
3.3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驱动轴传递转矩跟踪控制 |
3.3.1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原理 |
3.3.2 耦合传动系统传递转矩跟踪控制器设计 |
3.3.3 仿真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挂挡过程多目标并行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
4.1 挂挡阶段同步器耦合过程动力学研究 |
4.1.1 单轴并联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
4.1.2 同步器耦合过程多阶段动力学建模及分析 |
4.1.3 同步器接合过程仿真 |
4.2 挂挡阶段电机辅助与换挡机构多目标并行协同控制策略 |
4.2.1 混合动力系统换挡品质评价指标 |
4.2.2 多目标协同控制策略 |
4.2.3 换挡执行器特性分析 |
4.3 气动换挡机构抗积分饱和换挡力调控策略 |
4.3.1 气动换挡机构结构与工作原理 |
4.3.2 多物理场耦合气动挂挡机构动力学建模 |
4.3.3 换挡机构工作特性分析 |
4.3.4 换挡力抗积分饱和PI控制方法 |
4.4 挂挡过程多目标并行协同控制试验 |
4.4.1 降挡实车试验 |
4.4.2 升挡实车试验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混合动力AMT换挡过程分阶段协同控制策略试验验证 |
5.1 台架功能验证试验 |
5.1.1 台架平台搭建 |
5.1.2 气动机构性能及可靠性试验 |
5.1.3 换挡控制器功能验证 |
5.2 实车换挡试验 |
5.2.1 基于CAN总线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 |
5.2.2 多工况实车换挡试验结果分析 |
5.2.3 试验结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学术论文 |
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核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
1.2.1 核电汽轮机与常规汽轮机的差异 |
1.2.2 核电汽轮机控制现状 |
1.2.3 常规电厂汽轮机控制现状 |
1.2.4 汽轮机控制工程应用反馈 |
1.2.5 模糊控制应用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构成 |
第二章 核电厂汽轮机控制信号流分析 |
2.1 汽轮机调节系统 |
2.2 汽轮机保护系统 |
2.3 汽轮机监视系统 |
2.4 汽轮机与核岛的协调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理论简介及汽轮机调节原理分析 |
3.1 控制理论简介 |
3.1.1 控制的发展概况 |
3.1.2 经典闭环控制系统 |
3.1.3 模糊控制理论 |
3.2 汽轮机调节系统功能 |
3.3 汽轮机调节系统组成 |
3.3.1 阀门配置 |
3.3.2 控制系统架构 |
3.4 汽轮机调节控制原理 |
3.4.1 转速控制 |
3.4.2 负荷控制 |
3.4.3 限制模式 |
3.4.4 应力控制 |
3.4.5 汽轮机快速减负荷控制 |
3.4.6 甩负荷信号的检测及控制 |
3.4.7 带厂用电负荷运行模式 |
3.4.8 阀门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轮机控制测试问题分析 |
4.1 主调节阀频繁动作 |
4.2 瞬态试验转速超调 |
4.3 汽轮机并网时反应堆功率突增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5.1 总体设计简介 |
5.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5.2.1 模糊PID控制原理 |
5.2.2 模糊PID的设计过程 |
5.2.3 模糊PID输入输出变量 |
5.2.4 模糊PID控制器隶属度函数确定 |
5.2.5 模糊PID控制器的模糊规则库设计 |
5.2.6 反模糊化处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imulink仿真 |
6.1 汽轮机模型建立 |
6.1.1 汽轮机本体模型 |
6.1.2 其他模型 |
6.1.3 Simulink建模 |
6.2 仿真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4)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机理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扭振故障机理及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汽轮发电机组扭振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汽轮发电机组扭振监测与抑制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汽轮发电机组典型冲击类扭振 |
2.2.1 电力系统短路引起的机组扭振 |
2.2.2 非同期并列引起的机组扭振 |
2.3 汽轮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 |
2.3.1 汽轮发电机组次同步谐振 |
2.3.2 装置及其他扰动引起的次同步振荡 |
2.4 汽轮发电机组系统阻尼特性分析 |
2.4.1 机械子系统阻尼特性 |
2.4.2 电气子系统阻尼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电网耦合下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时域仿真 |
3.1 引言 |
3.2 基于多段集中质量模型的扭振联合仿真 |
3.2.1 多段集中质量模型扭振动力学计算 |
3.2.2 联合仿真思路和实现方法 |
3.2.3 仿真案例 |
3.3 基于轴系解耦降阶模型的扭振联合仿真 |
3.3.1 联合仿真思路及实现方法 |
3.3.2 仿真案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安全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响应计算 |
4.2.1 危险截面确定 |
4.2.2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应力计算 |
4.2.3 扭振作用下叶片应力计算 |
4.3 扭振作用下联轴器结构应力分析 |
4.4 轴系扭转疲劳损伤评价 |
4.4.1 转子疲劳-寿命曲线拟合 |
4.4.2 转子疲劳寿命曲线修正 |
4.4.3 轴系疲劳损伤累积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监测与保护系统开发 |
5.1 引言 |
5.2 汽轮发电机组扭振监测系统设计 |
5.2.1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
5.2.2 系统总体架构 |
5.2.3 扭振信号采集功能设计 |
5.2.4 扭振安全分析功能设计 |
5.3 汽轮发电机组扭振监测系统工程应用 |
5.4 汽轮发电机组扭振保护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火电厂仿真培训系统电气部分的建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系统仿真概述 |
1.2 数字仿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1.3 国内外电力仿真系统的研究应用现状 |
1.4 电厂仿真培训系统的基本构成 |
1.5 电厂仿真培训系统的功能和用途 |
1.6 本论文完成的工作 |
第二章 火电厂的主要电气设备 |
2.1 发电机 |
2.2 励磁系统 |
2.3 同期装置 |
2.4 变压器 |
2.5 断路器及隔离开关 |
2.6 母线 |
2.7 互感器 |
2.8 备用电源自投入装置 |
2.9 快切装置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火电厂主要电气系统 |
3.1 电气主接线系统 |
3.2 厂用电接线 |
3.3 直流系统 |
3.4 UPS系统 |
3.5 保护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电厂电气系统数学模型 |
4.1 建立电厂仿真模型的理论基础 |
4.2 变压器的数学模型 |
4.3 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4.4 励磁系统的数学模型 |
4.5 同期系统数学模型 |
4.6 其他设备的数学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电厂仿真培训系统的工程实现 |
5.1 上层 DCS系统 |
5.2 OPC通讯程序 |
5.3 电厂专用仿真支撑平台ECAM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成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6)阳光发电厂300MW机组仿真机电气部分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电厂仿真机的功能及用途 |
1.2.1 电厂仿真机的功能 |
1.2.2 电厂仿真机的用途 |
1.3 电厂仿真机的构成 |
1.3.1 硬件系统 |
1.3.2 软件系统 |
1.4 国内外电厂仿真机研究现状 |
1.5 电厂仿真机的发展前景 |
第二章 阳光发电厂的主要电气设备 |
2.1 发电机 |
2.2 励磁系统 |
2.2.1 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 |
2.2.2 静止励磁系统 |
2.2.3 励磁调节装置 |
2.3 同期装置 |
2.4 变压器 |
2.5 高压断路器及隔离开关 |
2.5.1 高压断路器 |
2.5.2 高压隔离开关 |
2.6 母线 |
2.7 互感器 |
2.7.1 电流互感器 |
2.7.2 电压互感器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阳光发电厂电气系统的数学模型 |
3.1 电厂仿真机建模的理论基础 |
3.1.1 数学模型概述 |
3.1.2 仿真模型的建模方法 |
3.1.3 仿真机建模的步骤 |
3.2 电气系统的数学模型 |
3.2.1 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3.2.2 励磁系统的数学模型 |
3.2.3 同期系统的数学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阳光发电厂 300MW 机组仿真内容 |
4.1 本仿真机仿真模型建立的基本要求 |
4.2 电气系统的仿真范围及仿真程度 |
4.2.1 发电机—变压器组 |
4.2.2 发电机励磁系统 |
4.2.3 同期系统 |
4.2.4 6KV 厂用电系统 |
4.2.5 380V 厂用电系统 |
4.2.6 直流系统、保安电源及不停电电源系统 |
4.3 电气系统故障仿真内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阳光发电厂电气仿真培训系统的实现 |
5.1 MSC2000 仿真系统 |
5.1.1 仿真系统概述 |
5.1.2 MSC2000 支撑系统的功能特点 |
5.1.3 支撑系统的运行环境 |
5.1.4 支撑系统的运行与退出 |
5.2 仿真机建模的基本理论 |
5.2.1 建模基本原理 |
5.2.2 算法 |
5.2.3 模块 |
5.2.4 模块和算法的对应准则 |
5.3 建模和调试方式 |
5.4 图形建模 |
5.4.1 图形方式的仿真模型开发和调试过程 |
5.4.2 不同仿真模型快速连接的方法 |
5.5 DCS 及就地操作仿真画面 |
5.5.1 DCS 操作站仿真画面 |
5.5.2 就地操作站仿真画面 |
5.6 故障情况下的仿真 |
5.7 结果分析 |
5.8 仿真机房的布置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算法的微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微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 |
1.2.1 有互连线控制技术 |
1.2.2 无互连线控制技术 |
1.3 VSG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VSG并联控制运行的研究现状 |
1.4.1 二次调频问题 |
1.4.2 转动惯量自适应控制问题 |
1.4.3 逆变器并联单元的离并网切换问题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VSG并联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二次调频控制策略 |
2.1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 |
2.1.1 有功-频率(P-f)控制 |
2.1.2 无功-电压(Q-V)控制 |
2.1.3 VSG电磁方程控制模块 |
2.1.4 VSG整体控制策略 |
2.2 VSG并联系统的运行分析 |
2.2.1 VSG并联的数学模型 |
2.2.2 VSG并联系统的二次调频分析 |
2.3 算例仿真分析 |
2.3.1 传统下垂控制的VSG并联仿真结果 |
2.3.2 VSG并联系统的二次调频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VSG并联系统的转动惯量自适应及其匹配控制策略 |
3.1 并联稳定性分析 |
3.1.1 核心参数对特征根的影响 |
3.1.2 角速度增量及其变化率对转动惯量J的影响 |
3.2 转动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 |
3.2.1 参数自调节原则 |
3.2.2 参数自调节优化控制设计 |
3.3 并联系统的功率均分研究 |
3.4 算例仿真分析 |
3.4.1 转动惯量J对有功响应的影响 |
3.4.2 转动惯量自适应控制仿真分析 |
3.4.3 惯量匹配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SG并联系统运行的离并网切换控制策略 |
4.1 基于VSG并联系统的准同期并网控制 |
4.1.1 准同期控制原理 |
4.1.2 准同期控制条件 |
4.1.3 VSG并联系统准同期并网的控制策略 |
4.2 软件锁相环 |
4.2.1 同步旋转坐标下的锁相环 |
4.2.2 基于级联积分器的锁相环(CIPLL) |
4.3 双闭环控制策略 |
4.3.1 双闭环控制 |
4.3.2 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 |
4.4 VSG并联系统的模式切换控制 |
4.5 算例仿真分析 |
4.5.1 基于孤岛状态的VSG并联运行仿真分析 |
4.5.2 离/并网切换下VSG并联系统的仿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SG并联系统的实验平台验证 |
5.1 并联系统主电路设计 |
5.2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5.2.1 智能功率板选型与接口电路 |
5.2.2 数字控制系统设计 |
5.3 控制系统算法程序设计 |
5.3.1 VSG并联算法程序设计 |
5.3.2 CPLD故障算法程序设计 |
5.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8)PCC微机型准同期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发电机并网概述及同期装置的发展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同期原理及同期装置简介 |
2.1 同期系统的分类 |
2.1.1 准同期并列 |
2.1.2 自同期并列 |
2.2 准同期并列条件的理论分析 |
2.2.1 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 |
2.2.2 并列条件对同期并列的影响 |
2.2.3 压差与频差对滑差的影响 |
2.3 自动准同期系统分析 |
2.4 新型自动准同期装置的要求 |
3 自动准同期装置的比较 |
3.1 模拟式准同期装置存在的问题 |
3.1.1 导前时间不稳定 |
3.1.2 同期操作速度慢 |
3.1.3 装置元器件参数不稳定 |
3.2 微机型自动准同期装置 |
3.2.1 微机型准同期装置的构成原理 |
3.2.2 微机型准同期装置的基本功能 |
4 PCC准同期装置的硬件设计 |
4.1 PCC准同期装置的介绍 |
4.1.1 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 |
4.1.2 本装置硬件总体结构 |
4.1.3 各功能模块 |
4.2 电压、频率和相位差测量电路 |
4.2.1 电压测量电路 |
4.2.2 测频测相电路 |
5 PCC准同期装置的软件设计 |
5.1 PCC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5.2 程序结构 |
5.3 测量计算模块 |
5.3.1 频率测量原理 |
5.3.2 相位差测量原理 |
5.3.3 电压测量原理 |
5.3.4 断路器合闸时间测量 |
5.4 电压频率调节单元 |
5.4.1 模糊逻辑控制的基本原理 |
5.4.2 模糊控制的均频均压 |
5.5 合闸控制单元 |
5.5.1 同期预测原理 |
5.5.2 合闸控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同步发电机同期并列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同步发电机同期并列装置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同步发电机同期并列装置的发展状况 |
1.2.1 同步发电机同期并列装置的发展 |
1.2.2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的发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同步发电机并列原理 |
2.1 同步发电机概述 |
2.2 同步发电机并列方法 |
2.3 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装置 |
2.4 并列装置的励磁控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装置的硬件设计 |
3.1 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装置的总体设计 |
3.2 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装置的实验平台设计 |
3.3 同期并列模块设计 |
3.4 励磁控制模块设计 |
3.5 硬件抗干扰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4 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装置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
4.2 并列装置的程序设计 |
4.2.1 数据采集处理 |
4.2.2 同步信号检测与脉冲触发 |
4.2.3 模糊PID算法的实现 |
4.2.4 其它程序 |
4.3 软件抗干扰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四象限多电平变频器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四象限多电平变频器拓扑的研究现状 |
1.3 系统关键控制技术综述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共直流母线并联型变频器的均流控制 |
2.1 电网同步锁相环 |
2.2 多绕组变压器励磁涌流 |
2.3 变压器等值电路模型 |
2.4 交流侧环流分析 |
2.5 直流侧环流分析 |
2.6 变压器直流偏磁的抑制 |
2.7 本章小结 |
3 独立直流母线H桥级联型变频器的功率前馈控制 |
3.1 功率单元PWM整流控制策略 |
3.2 CVPI调节器 |
3.3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直流母线输出电流辨识 |
3.4 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H桥级联型逆变器同步优化脉宽调制策略 |
4.1 SOPWM调制策略 |
4.2 基于SOPWM的定子磁链闭环控制 |
4.3 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四、快速准同期系统中频率同步器脉冲传递函数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快速准同期系统中频率同步器脉冲传递函数的研究[J]. 易树根. 华中工学院学报, 1983(S1)
- [2]单轴并联混合动力系统换挡机理及协同控制策略研究[D]. 沈文臣.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3]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核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研究[D]. 曾彬.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4]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机理及安全性分析[D]. 赵鹏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5]火电厂仿真培训系统电气部分的建模与实现[D]. 范晓旭.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7(03)
- [6]阳光发电厂300MW机组仿真机电气部分的开发[D]. 丁大业. 太原科技大学, 2013(09)
- [7]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算法的微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D]. 陈诚. 江苏大学, 2020(02)
- [8]PCC微机型准同期装置的研究[D]. 钟日平.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5)
- [9]同步发电机同期并列装置的研究[D]. 马磊.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2)
- [10]四象限多电平变频器控制技术研究[D]. 邱长青.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