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X染色质及Y染色质判定牙齿性别(论文文献综述)
徐宝福[1](2009)在《根据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进行个体识别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的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所显影的上颌牙影像特征,为建立健全牙齿个体识别技术及适应实际法医工作中个体识别工作的需要,尤其是为了能给对无名尸、碎尸案、白骨化尸体以及大型灾难性事件中罹难者等进行的个体识别提供一套逻辑严密、推理严谨的基础理论和一种简单便捷、迅速有效、成本低廉的个体识别方法。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可归纳如下:1.确立适用于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上颌牙影像)同一认定的观测指标;2.观测各观测指标在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中的分布概率;3.观测各观测指标测量值的变异系数,检验各观测指标的识别能力;4.建立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的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同一认定方法。5.初步建立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同一认定所用各观测指标的测量值原始数据、相应的分段赋值以及分布概率等的数据库。6.为法医工作人员实践中的牙齿个体识别工作提供一套逻辑严密、推理严谨的个体识别理论和一种简单便捷、迅速有效、成本低廉且相对可靠的个体识别方法。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出120例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的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对每张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所显影的14颗上颌牙影像进行精确测量和分析,每颗牙齿共选取10个观测指标,包括5个长度性指标和5个角度性指标。运用efilm Workstation 2.1软件进行测量,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和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适当处理、统计和分析,藉以考察不同测量人员和不同拍片时间等影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作用;统计同源全颌曲面断层片的匹配概率;运用个人识别能力公式计算所有适用观测指标的累计个体识别率。结果1.绝大多数观测指标的测量值在国人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中的分布概率有所不同,最大的可达99.166 7%,但有些指标的测量值在某些分段赋值区段里的分布概率极小,甚至为0。2.各观测指标测量值的变异系数大小不等。观测指标S415的测量值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16.098 8%;观测指标θ216的测量值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116 73%。3.综合不同测量人员和不同拍片时间两因素对观测指标测量值影响作用的统计检验结果,S116等21个观测指标测量值的统计学检验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宜用于同一认定,予以剔除;其余95个观测指标测量值的统计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测量人员和不同拍片时间两因素不会对其测量结果产生显着影响。4.两张同源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之间的分段赋值匹配概率:编号27353(女)的匹配概率最高,为98.947 368 42%;编号025(男)的匹配概率最低,为89.473 684 21%;都大于89.473 684 21%。非同源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之间的分段赋值匹配概率最高者仅为61.052 631 58%,远远小于89.473 684 21%。5.95个观测指标的累计个体识别率可达到1030-1050数量级。6.在30张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中,6张盲测片的盲测同一认定率达100%,效果满意。结论1.在选取长度性观测指标时,不宜选取测量值较小的指标。2.在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中,各颗牙齿的各观测指标在各不同分段赋值区段里的分布概率不尽相同。3.各观测指标测量值的变异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个体识别能力有所不同。4.S116等21个观测指标测量值受不同测量人员和不同拍片时间等因素影响显着,统计学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宜用于同一认定,予以剔除。其余95个观测指标受不同测量人员和不同拍片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小,重复测量稳定,适宜用作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同一认定的观测指标。5.建立了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上颌牙影像)的分段赋值匹配概率同一认定法和累计个体识别率同一认定法。6.初步建立起了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的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同一认定所用观测指标的测量值原始数据、相应的分段赋值以及分布概率等的数据库,并为之积累了一定量的数据。
吕梅励,吴梅筠,梁伟波,张林[2](2004)在《X染色体与性别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X染色体的遗传学特性 ,采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方法检测X染色体鉴定性别的原理、方法、利弊 ,并展望了X染色体应用前景和相关技术的发展。
吴文庆,金莹[3](2001)在《法医学中的性别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用形态学、细胞学、性激素检测、 DNA重组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等方法进行性别鉴定进行了概述,显示骨骼的性别鉴定以形态学方法为好;对能获得足够量基因组 DNA的人体组织,最好用 PCR检测牙釉基因。而检测性染色质因阳性率较低,检测性激素仅适用于血痕检材, DNA分子杂交技术需要复杂的仪器及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这些方法目前已较少应用。
韩晓华[4](1993)在《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原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近年来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出生性别比有逐年升高趋势,某些地区已呈现明显失衡状态。 为探讨我国东北农村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于1991.9~1993.7,在汉族人口占98.0%的吉林省扶余县和蒙族占34.8%内蒙东部的奈曼旗,对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现场调查,同时,在长春等市的医院内检索中期引产病历,并结合实验室研究方法对常规产前检查和人工流产孕妇的妊娠期胎儿性别比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妊娠早、中、晚期,出生和0岁组性别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与结果: 在上述两县(旗)内,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各随机抽取5个乡,对1989年1月至1992年6月间出生的全部婴儿(含死亡),入户调查。对1989年1月至调查开始之日闻出生的婴儿进行回顾调查,同时对调查开始之日至1992年6月30日间出生的婴儿进行前瞻调查。询问婴儿母亲婴儿的性别、出生时间、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并对婴儿生后一年内的医疗照顾进行回顾或前瞻调查,同时,对调查期间两县(旗)10个乡妇女有关引产等情况进行了调查。 本研究的调查员为村级卫生人员,在现场调查前,对之进行了培训,统一了调查方法和标准。在村调查员初查后,用各村的计划免疫登记婴儿名单和村内“知情人”提供的婴儿名单核实初查结果,对结果不一致者,再入户调查,结果如下:
王雄国[5](1991)在《X染色质》文中研究指明X染色质是X染色体在女性间期细胞核中的表现形式。自X染色质发现以来,人们对X染色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由于观察X染色质方法简便,在临床性剐鉴定和X染色体数量异常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董琮絜,郑淑贞,王文超[6](1989)在《绒毛膜细胞X染色质检查方法的探讨》文中指出绒毛膜细胞X染色质检查方法,是产前诊断中常规使用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也是阻断伴性遗传性疾病向子代传递的唯一简便、有效的方法,随着优生咨询、产前诊断技术的开展,应用日益广泛。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由于方法复杂和效果欠佳,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
周荣家[7](1989)在《胚胎性别鉴定及其遗传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自从1891年Heape首次报道了1只母兔的胚胎移植实验,直到1971年,胚胎移植一直作为一个研究繁殖过程的实验工具。可是当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出现饲养欧洲兼用型牛的热潮时,则急切需要扩大外来纯种母牛的繁殖力,从而刺激了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现在胚胎移植技术作为一种繁育手段已广泛地应用于畜牧生产之中。我国的胚胎移植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之中。为了在生产中获得高的经济效益,养畜者都希望胚胎移植后所生的是小母畜,而不是小公畜。因此胚胎的性别鉴定目前在世界上已成为一个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想就此作如下综述。
王芸庆[8](1989)在《中国乡村医生函授学院教学辅导《医用生物学》辅导材料之二》文中指出 一、基本要求:1.分离律的概念及其在人类遗传中的应用。2.自由组合律的概念及其在人类遗传中的应用。3.连锁与互换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人类遗传中的应用。二、内容提要:(一)分离律:
高履勋[9](1988)在《智力低下儿童的病因诊断》文中提出一.定义 智力亦称智能,是指人的聪明程度。它包括感知、记忆能力,观察、认识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也可以说是学习知识技能,用以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人的智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不同年龄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MR)是指低于同年龄小儿的平均发育程度者,智商均在70以下,亦称智能不足,智能落后,或精神发育迟滞。关于智力发育成熟的年龄,一般定为18岁。 二、患病率 全世界约有一亿五千万智
许溥博,张大安[10](1987)在《根据人发无根鞘毛根皮质细胞Y染色质判定性别的研究》文中认为无毛根鞘人发的性别鉴定,是法医物证检验的新课题。本文报导对无毛根鞘的毛发进行石腊包埋、纵行切片、盐酸阿的平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Y染色质。结果50名男性的毛发,有32名检出Y染色质,在可辨的细胞中,Y染色质的检出率为22.8%。20名女性的毛发,有18名显出皮质细胞核,但未见Y染色质,检出率为O%。
二、根据X染色质及Y染色质判定牙齿性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根据X染色质及Y染色质判定牙齿性别(论文提纲范文)
(1)根据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进行个体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X染色体与性别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检测X染色体与Y染色质鉴定性别 |
1.1 细胞学方法检测X染色体鉴定性别 |
1.2 细胞学方法检测X染色质鉴定性别 |
1.3 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X染色体甲基化程度的差异鉴定性别 |
2 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X染色体基因鉴定性别 |
2.1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DXZ1、DYZ3/DYZ1基因鉴定性别 |
2.2 同步扩增ZFP基因X及Y特异性片段鉴定性别 |
2.3 扩增Amelogenin基因X及Y特异性片段鉴定性别 |
2.4 检测X染色体的多态基因座鉴定性别 |
(4)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全文 |
前言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四、根据X染色质及Y染色质判定牙齿性别(论文参考文献)
- [1]根据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进行个体识别研究[D]. 徐宝福. 山西医科大学, 2009(03)
- [2]X染色体与性别鉴定[J]. 吕梅励,吴梅筠,梁伟波,张林. 刑事技术, 2004(01)
- [3]法医学中的性别鉴定[J]. 吴文庆,金莹. 法医学杂志, 2001(03)
- [4]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原因研究[D]. 韩晓华.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3(11)
- [5]X染色质[J]. 王雄国. 生物学通报, 1991(11)
- [6]绒毛膜细胞X染色质检查方法的探讨[J]. 董琮絜,郑淑贞,王文超. 优生与遗传, 1989(02)
- [7]胚胎性别鉴定及其遗传基础[J]. 周荣家. 中国畜牧杂志, 1989(04)
- [8]中国乡村医生函授学院教学辅导《医用生物学》辅导材料之二[J]. 王芸庆. 中国农村医学, 1989(02)
- [9]智力低下儿童的病因诊断[J]. 高履勋. 优生与遗传, 1988(00)
- [10]根据人发无根鞘毛根皮质细胞Y染色质判定性别的研究[J]. 许溥博,张大安. 刑事技术, 19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