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史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中国丝绸史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一、中国丝绸史学术讨论会在杭州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周娅婷[1](2017)在《明朝中后期女性服饰时尚消费 ——以江南地区为例》文中认为明朝中后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奢靡之风出现。服饰上,色彩由素雅转向鲜艳,质地由简朴的棉麻细葛转向华丽的绫罗绸缎,款式由千篇一律转向千姿百态。朝廷政治的宽松,人们在生活各方面能够僭越礼制,服饰也不例外。思想方面心学的推波助澜,老百姓们开始追求人格自由,注重自我表现,在服饰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服饰时尚消费之风兴起。其中特别以明中后期的江南地区为典型,成为当时引领全国服饰时尚潮流的中心。江南地区服饰时尚一旦产生,则引来全国上下的人们都来跟从,其人群上至皇室阶层下至平民老百姓。又以女性服饰为代表,对全国各地乃至国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以明中后期江南地区女性服饰的时尚消费为研究对象,主要就明中后期女性服饰时尚消费特点,时尚消费出现的原因和时尚消费所形成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通过这一研究让我们能够对400多年前的女性服饰时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王晨[2](2016)在《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文中研究指明合众蚕桑改良会作为近代中外蚕业改良合作中的代表性组织,其长期致力于蚕种的引进,制造以及推广,因生产原料的好坏是中国蚕业兴旺的源头所在,可以说,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相关活动,是近代中国蚕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它的身上,集中了一般民众、政府、商界人士及外国人士对于中国近代蚕业发展的认识与构想。而该组织的发展与演进的曲折历程,也是一个传统国家向近代转型过渡中在某个领域、某一具体事物中的微观写照。作为中国蚕业的近代转型与发展历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合众蚕桑会自身也随着这种趋势进行或主动或被动的调整,这无疑赋予了它鲜明的个性及时代特征,也使其成为研究“宏观”与“微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绝佳样本。在中国传统社会时期,蚕业是十分重要的副业生产项目,它的出现与发展,完美的契合了封建经济中“男耕女织”的生产分工。在明清时期,中国蚕业一度因国外需求大涨及江南整体经济环境的繁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但中央政府所施行的“禁海”及“闭关锁国”政策,不但压缩了蚕业终端产品扩展其海外贸易的空间,也断绝了中外蚕业技术交流与往来的可能性。因外销不畅,蚕业出现资金缺乏,行业回报降低等现象,并且在内需增长乏力,国内消费者购买欲未有明显变化之时,此类情形进一步加剧,造成蚕业发展后续无力的局面。此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大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由此导致的市场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等现象,无疑与中国蚕业的发展方向构成鲜明矛盾。以日本为首的新型蚕业产品提供者及贸易者的崛起,对中国蚕业的传统优势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在与外部对手的竞争中,以往尚能以独家生产者身份加以掩饰的缺点,此时被无限放大。中国在蚕业生产技术、行业管理水平、生产者素质及发展理念等多个蚕业生产及发展要素上,全面落后于日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完成了对中国蚕业的赶超,其生产规模与外贸水平在跃居世界首位的同时,还在一直蚕食中国仅有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蚕业的近代衰落,并非是个别现象,它也是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新体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准备不足及理念滞后,而出现的必然结果。以蚕业、棉业、茶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衰落及以草帽辫、猪鬃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畸形发展,也成为近代中国的经济“新常态”。为扭转蚕业颓势,早在清末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筹议蚕业的改良与转型,但受到政治气候及中外交流渠道闭塞的影响,这种改良尚未脱离“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朴素理论范畴。其具体活动的执行,不是依靠某些力图通过举办类似洋务来积攒政治资本及口碑的地方实力派官僚,就是被托付于任职于海关部门,在个人行动及资金支出方面不受官方监督的外籍职员。即便如此,相对零散与简单的早期蚕种改良活动,为后世该事业的继续发展积攒了可贵的实践经验,也使国人看到了利用外来技术、外来人员服务于中国蚕业改良的可行性。北洋政府成立后,政府对蚕业关注有所增强,但其总体的衰落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好转。欧战爆发后,欧洲蚕业因法国、意大利等蚕业生产国的相继参战,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几近消失,中国蚕业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与发展时间。但在战事引起的国际蚕业贸易格局动荡中,日本及美国得利最大,前者进一步巩固了其蚕业生产第一强国地位,后者则成为世界生丝的最大进口国,这无疑为中国蚕业改良带来了新的压力。作为蚕业的主要经营者,江浙地区丝商群体为自身生存及经济利益考虑,依靠逐步健全的团体组织,向政府方面提出了改良中国蚕业的倡议,这无疑与官方发展蚕业,增加税收的想法不谋而合。战后,欧洲经济亟待振兴,但其自身生产资料与生产力的缺乏使法、意等国不得不从发展本国蚕业考虑,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即是这种中外双边需求互相协调下的最终产物。美国、日本则各自从扩大原料来源及掌握中国蚕业状况的角度出发,对组织成立也持支持态度。受外交及贸易关系的影响,改良会中的政商势力、中外势力、外国势力,围绕组织成立初期的经费、管理及会员范围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与博弈,最终在各方的调和与妥协下,合众蚕桑改良会确立了以官方派驻监理员、丝茧总公所及法国人员三方在名义上共同掌权的初步组织体系。而北洋政府时期外人在华的特殊地位与商人势力的膨胀,使官方代表在会中地位尴尬,长期游离于政府监督管控体系的合众蚕桑改良会虽然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购种、发种业务,但其并未对中国蚕业的转型产生关键性、实质性的帮助。南京政府成立后,在“革命”意识与理论的指导下,国家公权力逐步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使旧有传统产业及社会团体组织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蚕业方面也不例外,政府方面首先对其宏观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且以官方力量为先导,一批隶属于政府管理的蚕业组织与机构相继建立。而作为旧政府时代,江浙地区规模最大的蚕业改良组织,合众蚕桑改良会在人员、组织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为此,国民政府通过积极对外交涉,派遣专员办理的方式,完成对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从而将其纳入以行政权力为保证与基础的整体蚕业改良体系中。此时,受政府推动及西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影响,中国蚕业改良体系也在理论研究及活动形式上发生着自主蜕变。以往单纯注重蚕种改良的相关组织,纷纷向育种、试验、销售、推广等方面拓展业务,这种变动在合众蚕桑改良会表现的较为明显,以设立蚕种推广所及镇江蚕种制造场为代表,会中的核心业务开始向盈利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政府经济支持力度降低后的现实需要,也是完成改组后,延续组织寿命,增强自身竞争性与生存能力的主动求变之策。南京政府成立后,随着国家公权力对行业深入及民族意识的高涨,合众蚕桑改良会不得不面临被官方接收与改组的命运,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有所提升,外国政府方面对政府旨在收回主权、削弱外籍人员地位的改组工作也予以积极配合。而随着外部经济形势、安全形势的急转直下,30年代中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陆续施行了“统制政策”,在这一轮的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中,合众蚕桑改良会逐步走向式微,这也是该时期无数类似组织的最终命运,这种“官强民弱”的相对失衡现象,也与北洋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国家角色缺失、整体经济社会环境未发生根本转变之际,单纯依靠某个组织来拯救蚕业积贫积弱的整体局面的做法并不现实,但其长达十余年的实践活动并非毫无作用。作为以沈联芳、葛敬中、何尚平等人为代表的各界人士参与近代蚕种改良的心血结晶,合众蚕桑改良会不但为日后中国蚕业的复兴与腾飞积蓄了力量,其发展经验与教训也为中国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对外合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温润[3](2011)在《二十世纪中国丝绸纹样研究》文中指出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丰富而精彩的百年。无论其间还是相比之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都发生了剧烈变革。举世闻名的中国丝绸也随之历经兴衰,在变革中前进,是20世纪不应忽视的重要现象。本文希图经由丝绸纹样阐释中国百年的丝绸发展与社会变迁。清末民初丝绸业的转型以及设计教育的革新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丝绸纹样的传统生态环境,不仅影响着丝绸纹样外部风格的演变,还促进了纹样内在性质的演进,摆脱了原有的封建属性而愈加具备现代性。民国女装是我们探究民国丝绸纹样演进的重要窗口。短短四十年左右,民国丝绸纹样面貌一新,既有对外来纹样的吸收,也有兼收并蓄后的推陈出新,不仅随女装的演变而变化,还大胆突破了古代纹样不少程式化的形式,具有明显的外来气质。民初延续清末纹样风格,外来纹样大量涌入,条格纹样盛行,纹样造型更加立体,色彩由浓艳趋于雅淡。新中国成立,与“灰”、“绿”、“蓝”的国内服饰现象不同,肩负出口创汇重任的外销丝绸展现出另外一番缤纷景象。随着丝绸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花色品种如春笋般涌现。创新成为打开销路的钥匙,设计的重要性被给予了未有的重视。经过各部门的精诚合作和设计人员的不断探索,外销丝绸既顺利完成了任务,更成为新中国丝绸发展最精彩的篇章。十年浩劫的终结,预示着新时期的到来。丝绸业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机器设备,改进生产工艺,一方面扩大与国际流行市场的交流,开拓视野,放开思路,新品种、新花色不断涌现,形成了内、外销两旺的局面。丝绸纹样设计思路拓宽,对抽象纹样的大胆应用,对服用性进行考量,并在工艺进步的推动下使更多好创意得以实现。从而外销纹样与国际流行接轨,内销纹样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重获追捧。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有丝绸企业转制上市,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原先生产型的发展模式被生产经营型取代,丝绸企业以市场变化为基准,随时调整经营策略。企业购买纹样和纹样设计公司、事务所等机构的出现,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下设计与生产的分工,反映出现代经营模式的特征。丝绸纹样作为一种独立的商品自民国以后再一次出现。然而,20世纪90年代盛行国内外市场的砂洗绸却导致过去引以为荣的真丝提花与印花技术无用武之地,以精美纹样取胜的新老花色品种因此遭到冷遇。

曾艳红[4](2010)在《唐诗丝绸物事及其意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自古被称之为“丝国”,丝绸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物质产品之一。古人在使用这些丝绸产品的同时,也以其聪明才智,创造了绚丽如霞的丝绸文化。中国自古又称之为“诗国”,人们创作了浩瀚若烟海的诗词歌赋,并以它们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桑蚕丝绸作为重要的生活内容,一直是历代诗词歌赋中的重要题材。在中国丝绸史上,唐代被称为“中国近世的黎明”,强盛的国力把唐代丝绸生产推到历史的一个高峰,兴盛的丝绸生产为唐人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也为唐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一方面,唐代的诗文直接取材于丝绸物事,如白居易的《缭绫》和《红线毯》、郑谷的《锦诗》、王建的《织锦曲》、张籍的《凉州词》、温庭筠的《捣衣曲》等,整首诗都咏唱着蚕桑丝绸的主题;另一方面,诗意的表达形求于“趣”。唐诗中如李商隐绮丽的诗风、温庭筠缕金错采的词风,韩偓“香奁体”的格调都表现了晚唐文学审美趣味中的雅兴与奢华,而以丝绸为代表的奢侈和繁华用品正是这种繁缛诗风出现的物质基础。笔者选取了唐诗中一些具有意象特点的丝绸物事,借鉴名物研究的方法,通过细部的解读,勾勒出唐人的生活情景,探讨其在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从而揭示其在唐诗中在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方面的一些特征,以期对唐诗获得一个新的解读方式。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论了本选题的缘起、本论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论述范围。正文部分共五章。第一章,唐诗中的丝织物。对唐诗中所提到的丝织物进行释义,并对唐诗中丝织物描写的三个层面:作为物质的丝织物、作为审美参照的丝织物及作为诗歌意象的丝织物描写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唐诗中的丝绸物品。对唐人生活中由丝绸所制成的帷、幕、衾、帐、屏、扇的几种物品进行探讨,以它们在生活中存在过的痕迹来印证唐诗中的描写,以诗歌中的描写来寻找它们在唐人生活中存在过的痕迹。第三章,唐诗中的丝绸服饰。丝绸是唐代女性美的重要载体,是唐代官员服饰等级制度的重要形式,是唐代发达的舞蹈艺术的物质基础。第四章,唐诗中的丝绸工艺。捣衣、纺织、刺绣是形成丝绸美的几道重要工序,也是诗人笔下经常被题咏的对象。在诗人笔下,它们早已超出了物质层面的含义而被赋与了丰富的情感和精神意蕴。第五章,作家作品中的丝绸物事。以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作品中的丝绸物事为例,分析了唐诗中丝绸物事的存在对作品风格的影响。结语,总结全文,并指出本论题研究可以拓展的领域。

詹志华[5](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阙静红[6](2008)在《明清江南丝织业技术理论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技术史学与历史文献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明清江南丝织业及刺绣业技术理论化的解释框架,着重阐述了江南丝织业及刺绣业历经文本化、数量化、图形化、学科化的过程,探讨江南传统丝织业及刺绣业技术理论化的过程和特点,并分析丝织业及刺绣业技术理论化与江南丝织业及刺绣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揭示江南早期工业化过程中工业技术现代转型与工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蒋国宏[7](2008)在《江浙地区的蚕种改良研究(1898-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养蚕业是江浙农民最重要的副业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全国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养蚕有五要素,蚕种排在首位。晚清以降,江浙地区对蚕种进行了改良。蚕种改良既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表征和橱窗,也是中国融入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它折射出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它的兴起与推进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考察现代农业科技引入、与农民结合以及农村社会变迁的新视角,也为我们开启了研究晚清和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新领域。本文试图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文献研究、个案分析等方法,以江浙地区为切入点,以当时国民政府着力最多、成效最着,又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影响极大的蚕种改良为研究对象,通过蚕种改良研究现代农业科技是如何逐步被引入国内并传播到农村的,农民是如何认知和接受现代农业科技的,社会各方对现代农业科技与农民的结合都有什么样的期盼,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达到了什么样的后果,在现代农业科技下乡的过程中面临什么样的阻力和困境,并就如何去化解这些矛盾提出自己的意见。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导言”部分简要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及史料来源。在第一章“江浙地区的蚕业生产与土种产销”中,作者考察了蚕种改良兴起的背景及其必然性,认为,蚕丝业不仅曾对江浙地区的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开埠后,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江浙地区的蚕桑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中国传统农学裹足不前的同时,西方农业科技日新月异。由于土种的缺陷,加之缫制技术的落后,建立在传统农业技术基础上的中国蚕丝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受到挑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日丝的较量中节节败退,在日益扩大的国际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断缩小,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国蚕丝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进行蚕种改良既是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民族工业,改变国际贸易状况,减少漏厄的当然要求。在第二章“从初识到并举——1898-1922年的江浙地区蚕种改良”中,作者提出,最初,由于对国际大势懵懂不清,对国际市场的变化缺乏了解,多数国人对蚕桑之利的丧失及应对之策浑然不知,置身对外贸易第一线的海关洋员康发达了解到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及中国蚕丝在其中所处的位置,找到了问题的结症,提出了学习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制造改良蚕种等主张。甲午战争使中国创深痛巨,民族危机的加深使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觉醒,他们对中国蚕丝外贸面临的严峻形势有了清醒的认识,日渐理解和开始接受康发达的建议。罗振玉等人的上海务农会首先进行实验,请来日本技师运用现代科技检测和去除蚕毒,制造改良蚕种。林启上书浙江巡抚要求建立新式学校,培育蚕种改良专门人才,并派青年赴日学习现代蚕业科技。他手创的蚕学馆和后来建立的江苏女子蚕业学校一方面运用现代科技制造改良蚕种,另一方面将现代制种技术传授给学生,并对毕业生在各地开办的新式蚕种场给予技术支持,为江浙地区蚕种改良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晚清光、宣之际,与日本积极改良蚕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腐败的清政府在蚕种改良方面殊少作为,丧失了大好的发展机遇。降至20世纪20年代,知识界、企业界以及政府对学习西方农业科技,进行蚕种改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并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蚕种改良,形成了多方并举的局面。其中教育机构和丝商团体成为推进蚕种改良的主力。政府虽也建立了育蚕试验场等机构,但经费短缺,管理滞后,因此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受国内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改良蚕种仍是纯种,本身质量尚待提高,与土种相比优势不太明显,农民因未受农业科技知识的洗礼,对改良蚕种了解不多,缺乏信任,尚处于观望阶段,加之落后的饲育方法,从而使改良的成效受到限制。在第三章“1923-1932年江浙地区的蚕种改良”中,作者指出,1923年,江苏女蚕校开始设立育蚕指导所,使之成为在农村灌输现代育蚕科技的基地。通过指导人员的努力,农民对改良蚕种的认同增加了,从内心开始予以接受。在此阶段出现了专业制种场,农业科技人员研制出了杂交蚕种,改良蚕种的抵抗力显着增强,而秋蚕种的制造也使农民从农业科技的发展中获益。原有的教育机关继续发展,新建的蚕业学校则为江浙两省蚕业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对科技下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农民不断增长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市场,改良蚕种制造人才的培育又使得蚕种场数量不断增加。随着产量上升,质量提高,价格下降,改良蚕种日益受到普通农民的欢迎。在这一时段的蚕种改良中,丝业资本家、地方绅士和国民政府均为蚕种改良做出了贡献。丝业资本家或者亲自设立蚕种场,制造改良蚕种,或者设立指导所,指导农民采用科学方法饲育改良蚕,或利用收购价格的杠杆来引导农民饲育改良蚕种。绅士则出钱出力,利用在农民中具有较高威望的优势,帮助在各地设立指导所,进行蚕业改良的宣传。南京国民政府以晚清和北洋政府前所未有的程度重视蚕种改良,不仅建立专门的蚕业研究试验和推广机关,而且颁布法律法规,明确改良蚕种的规格和技术标准,对改良蚕种的生产和销售,对改良蚕种制造商的资质提出要求,对不法制种商人进行打击,还对农民进行识别假冒伪劣蚕种的教育,逐步成为改良的主要力量。尽管国际市场依然变幻莫测,但在1923年至1931年间,江浙地区出现了改良种场纷纷创建,改良事业逐步推进的局面。第四章“危机与应对:统制经济下的蚕种改良”主要研究了1933-1937年间本地区的蚕种改良。文章认为,1931年后,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人造丝的冲击,加之天灾人祸的并发使中国蚕丝业陷入困境。为了应对危机,振兴丝业,复兴农村,缓和激烈的社会矛盾,南京国民政府自1933年起逐步实行了蚕业统制,希望运用行政手段推进蚕种改良。他们在江、浙两省设立了蚕桑改良模范区或改良区,在育蚕中心区域设立指导所,强制或引导农民使用改良蚕种,并用茧行统制来对农民施加影响。由于农民原先缺乏现代科技知识,因此从外部引入实属无奈之举,但却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在“科技下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农民的心理特点、思维习惯,并使农民在文化水平有所提高的同时,在经济上得到科技带来的实惠,从而由衷地认同新技术;与此同时,政府应切实履行行政职能,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政策环境。1933年在浙江发生的历时数旬,地跨三县的农民反对取缔土蚕种风潮充分说明了现代农业科技在农民中扎根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表明这是一个需要各方齐抓共管、协调努力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具备国际国内各方面的条件的长期的过程。在第六部分“余论”中,作者首先对蚕种改良的绩效进行了评估,认为蚕种改良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尽管我国改良种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但蚕茧的质量和产量均有所提高,品种混杂的问题得到解决,农民收入因此增加,也为民族缫丝业的发展和生丝出口的增长作出了贡献。从全国的情况看,江浙地区的蚕种改良走在了前列,为其他地区的改良提供了范例。接着,文章对1937年之后本区的蚕种改良进行了探讨,指出,正当江浙地区蚕种改良事业稳步推进之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江浙蚕区亦为战火殃及,农村经济趋于萎缩,改良种的生产与推广均受到严重破坏。8年抗战期间,日本在江浙沦陷区内实行了蚕种统制,国民政府在浙东山区整合原有蚕业改进力量,继续进行蚕种改良,但由于政局动荡,正常的蚕业生产和经营无法进行,科研活动缺乏应有的条件,改良种不能正规生产,于是,农民自制土种死灰复燃,蚕种改良事业出现了历史性的倒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恢复了蚕种统制,并采取了一些扶持措施,但由于多年战乱的摧残,国民经济近乎崩溃,各家蚕种场规模不大,改良蚕种产量很少,改良事业再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显然,农业科技下乡,走进农村,与农民结合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吴玉伦[8](2006)在《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学兴起和农工商实业发展的背景下,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由零散、不成系统的个别规章,逐步完善为全面、系统和法制化的学制体系。其生成机理既有与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相关联的“外生性”,又有与个人利益追求和教育自身规律相关联的“内生性”。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由于教育观念变革的不彻底、制度施行所需相应条件不具备、发育运作时间不充分等原因,实际成效与社会期望相差甚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以致被谑称为“失业教育”。 本文从两个维度对清末实业教育制度进行考察,一是以制度的演进脉络为线索,梳理制度的孕育、形成和补充、调整过程;二是以办学和教学活动为线索,分析制度对实践的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及实际的运行成效。其中第一章分前制度化,零散、非正式制度化和系统正式制度化三个阶段,考察实业教育制度产生的背景、机理和形成过程。对前制度化期的考察,重点寻求古代教育中的职业技术教育成分,对零散、非正式化期的考察在于分析正式制度孕育、形成的背景和实践基础。最后以文本分析的形式,从概念体系、目标体系、组织体系、结构体系、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等若干方面,对系统化的实业教育制度进行剖析。 制度设计和运行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论文第二章讨论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执行主体。执行主体应包括办学主体和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及管理者等。清末是实业教育初创期,当务之急是建立起一批实业教育的教学机构,故此期办学主体的实践活动和影响尤其重要。同时,论文试图从个人利益追求的角度分析清末实业教育制度产生的机理,特于此章分别对社会各阶层、群体和组织在实业教育领域中的实践活动和利益追求进行考察,以服务于文中有关实业教育制度具有“内生性”的论断。分析对象包括节制学务的巡抚、劝学助学的士绅、亦商亦儒的商人等阶层,及中央机关的商部、农部,地方会所和公司,教育会、商会等机构和团体;分析内容包括各主体对实业教育的态度、兴学活动概况、参与实业教育的动机、发挥的影响等。通过对诸内容的考察,寻求各办学主体在实业教育领域里的利益追求,并探讨这些利益追求在实业教育制度产生和运作中的促动作用。 第三章围绕实业教育的施教机构,对实业教育制度规定的各层次、各类型教学组织的教学活动和办学成效进行考察。考察对象分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商业学堂、铁路学堂、矿务学堂、商船学堂、艺徒学堂等,并对清末女子实业教育进行综述。内容包括,各类学堂与相应实业领

程勤,程长松[9](2002)在《楼(王+寿)《蚕织图》的创作意义及其在国内外的传播》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楼《蚕织图》的描述以及创作前后的介绍 ,表明《蚕织图》不仅是重要的技术文献 ,其艺术与社会价值更值得重视

魏佑功[10](1997)在《缅怀我国丝绸事业的开拓者──朱新予教授》文中研究表明

二、中国丝绸史学术讨论会在杭州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丝绸史学术讨论会在杭州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明朝中后期女性服饰时尚消费 ——以江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1.1 关于明代女子服饰的研究现状
        1.1.2 关于服饰作为物质文化消费方面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关键概念释读
        1.3.1 明朝中后期
        1.3.2 江南地区
        1.3.3 时尚
第2章 明中后期江南地区女性服饰时尚消费的特点
    2.1 明中后期江南地区女性服饰时尚消费种类的多样
    2.2 明中后期女性服饰时尚消费的普遍性
    2.3 明中后期江南地区女性服饰时尚消费的变化速度之快
第3章 明中后期女性服饰出现时尚消费的原因
    3.1 政治根源
        3.1.1 朝政的宽松
        3.1.2 社会流动加速
    3.2 商品经济的发展
        3.2.1 地域性商品经济的发展
        3.2.2 全国白银的大量流入
    3.3 思想文化的根源
        3.3.1 明初文化的单一性—程朱理学
        3.3.2 明中后期心学的兴起
    3.4 纺织品生产基地
        3.4.1 丝绸品生产基地
        3.4.2 棉纺织品生产基地
    3.5 青楼文化对时尚的带动
第4章 明中后期江南地区女性服饰时尚消费的影响
    4.1 对明代服饰等级观的巨大冲击
        4.1.1 整齐划一:明前期的服饰风格
        4.1.2 失序与纷乱:明中后期的服饰僭越之风
    4.2 对宫廷服饰的影响
    4.3 对地域性其他时尚之物的热衷
结论
参考文献
    明清及前朝典籍
    方志类
    近人专着
    论文
附录 图版注释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2、学术史回顾
    3、研究空间及概念界定
    4、本文主要研究路径及章节
第一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初创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蚕桑业及其困境
        1. 整体经济形势的萧条
        2. 蚕桑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盛极而衰
        3. 日本蚕业的崛起及与其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冲击
    第二节 晚清民末蚕桑改良事业的初步开展
        1. 清末民初振兴蚕业的论争与实践
        2. 清末民初蚕桑改良的进步与局限
    第三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筹组及其成立
        1. 外籍人员对于中国蚕丝业的担忧与扶植构想
        2.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正式成立
        3. 中心组织形式及主要负责人的确立
        4. 地方性组织网络的建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内部权力纷争
    第一节 欧战后各国在“华丝振兴”问题上的不同面相
        1. 美国、法国对华丝的扶植
        2. 日本独霸中国生丝厚利的企图
    第二节 国际关系变动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1. “有碍主权”问题
        2. 日本参会问题
        3. 经费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第一节 新政府对蚕业发展的全面介入
        1. 制定宏观发展规划
        2. 建立健全相关组织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1. “费由我出,政则他人”:外人掌控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2. 新政府社团改组政策的初步实施
        3. 围绕“交权”及“改组”的中外博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核心业务革新
    第一节 中国蚕桑改良系统与机制的西化倾向
        1. 对蚕业问题认识的趋新与深化
        2. 新型蚕业改良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合众蚕桑会蚕业改良思路与方式的嬗变
        1. 由“购买”到“制种”
        2. 由“分发”到“指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蚕业教育活动
    第一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介入蚕业教育的形式演进
        1. 合众蚕桑改良会自立教育机构早期设想及探索
        2. 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创办与发展
        1. 中国女子蚕业教育的兴起
        2. 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筹组与发展
        3. 职业去向与生源:镇江女子蚕业学校与蚕业近代化的双向互动
        4. 镇江女子蚕业蚕校的突破与独特性
        5. 合众蚕桑改良会科研事业的后续进行
    本章小结
结语 蚕桑改良组织的近代命运与传统农、蚕业的转型困境
附录(一)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章程暨监理员规程》
附录(二)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办事细则》
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
后记

(3)二十世纪中国丝绸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动机与意义
        (一) 课题的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与思路
第一章 清末民初中国丝绸纹样生态环境的转变
    第一节 帝制覆灭引起的突破
        一、从强调等级差别到彰显自由平等——纹样等级象征的弱化
        (一) 上层与黎庶,贵贱有章
        (二) 帝王与百官,尊卑有别
        (三) 百官之间,等第有分
        二、从重视道德观念到专注形式美感——纹样审美价值的转化
    第二节 丝绸业转型给予的推动
        一、丝绸生产中心:上海取代南京
        (一) 南京织造业的衰落
        (二) 上海丝绸业的崛起
        (三) 生产中心与时尚中心相得益彰
        二、丝绸生产资料:机器原料,更新换代
        (一) 生产工具由手工向机械化转变
        (二) 原料革新
        (三) 合成染料的应用
        三、丝绸生产关系:从“账房”到“绸厂
    第三节 设计教育模式的转变
        一、传统师徒制丝绸教育的局限
        二、学校式设计教育的建立与优势
        (一) 学校式设计教育的建立
        (二) 学校式教育更有利于染织设计的发展
第二章 兼收并蓄的民国女装丝绸纹样
    第一节 女装是民国丝绸纹样的主要载体
        一、女装是清末民初社会革命的先锋
        (一) 社会革命始于服饰
        (二) 服饰变革始于妇女
        二、女装是民国思想解放的外在显现
        (一) 女装突破社会地位的限制
        (二) 女装与妇女身体解放
        (三) 女装与性感
        三、女装是民国吸收外来纹样的最前沿
        (一) 崇洋——吸收外来纹样的源动力
        (二) 旗袍——中西合璧的完美契合体
        四、时装是民国丝绸纹样更迭的催化剂
    第二节 民国女装变革对丝绸纹样演进的影响
        一、女装款式改变的影响
        (一) 纹样装饰趋于简洁
        (二) 纹样布局的变化
        二、女装面料改变的影响
        (一) 女装面料趋薄促进织花纹样趋于简洁和印花纹样的更新
        (二) 女装面料品种激增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纹样形式
    第三节 民国丝绸纹样新风在女装上的体现
        一、民初沿袭清末纹样之风
        二、外来纹样大量涌入
        (一) 国外传统题材纹样
        (二) “新艺术”风格纹样
        (三) “装饰艺术”风格纹样
        (四) 带有外来元素的纹样
        三、条格纹样广为流行
        (一) 西方条格纹的影响
        (二) 娴雅与性感——女性气质与形象的彰显
        (三) 织造简便,价格低廉
        四、突破程式化的形式特征
        (一) 写实造型更加立体
        (二) 云勾状曲线装饰不再流行
        (三) “花大叶小”转向“花小叶大”
        (四) 纹样色彩由浓艳趋于雅淡
第三章 花色多样的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外销丝绸纹样
    第一节 时代的选择——纹样设计立足外销
        一、丝绸经营:“内销服从外销”
        (一) 力争出口,在逆境中起飞
        (二) 服用丝绸锐减,内销受限
        二、纹样设计:“设计、生产、贸易三结合”
        (一) 报样、选样机制应运而生
        (二) 服从外销、结合生产、促进外销的设计原则
    第二节 “以我为主”——20世纪50年代主销苏新国家的丝绸纹样
        一、协定贸易与纹样设计的“以我为主
        二、对“万紫千红”的两种解读
        (一) 丰富多彩
        (二) 千篇一律
    第三节 “投其所好”——出口对象转变后的丝绸纹样设计
        一、出口贸易的变化对纹样设计的影响
        (一) 纹样设计思路发生转变
        (二) 与国际流行市场间接接触
        (三) 不同销路形成不同纹样派路
        二、印花纹样蓬勃发展
        三、特殊时期的特殊纹样
第四章 多元缤纷的新时期丝绸纹样
    第一节 开放初期的多元与繁荣
        一、丝绸纹样设计思路的拓宽
        (一) 对抽象纹样的大胆应用
        (二) 对服用性的考量
        (三) 工艺革新给予的推动
        二、外销丝绸纹样融入国际流行大潮
        (一) 国际流行信息的传入更加及时丰富
        (二) 与国际流行的结合更加紧密
        (三) 20世纪80年代外销纹样的演变
        三、内销丝绸纹样重获新生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丝绸纹样设计面临的新变化
        一、经济体制之变——纹样设计走向市场
        二、产品结构之变——纹样设计遇到阻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4)唐诗丝绸物事及其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机罗杼绮满平川—唐诗中的丝织物
    第一节 唐诗中的丝织物
    第二节 唐诗中丝织物描写的文化意蕴
第二章 烛晃垂罗幕,香寒重绣衾--唐诗中的丝绸物品
    第一节 帷与幕
    第二节 衾与帐
    第三节 屏与扇
第三章 锦衣罗袂逐春风--唐诗中的丝绸服饰
    第一节 女性的“罗衣”
    第二节 男子的“紫袍”
    第三节 舞人的“罗袖”
第四章 婵娟越机里,织得双栖凤--唐诗中的丝绸工艺
    第一节 捣衣
    第二节 纺织
    第三节 刺绣
第五章 诗裁锦绣借光辉--作家作品中的丝绸物事
    第一节 白居易的丝绸题材
    第二节 温庭筠的丝绸物事
    第三节 李商隐的帘幕世界
结语
附录一 唐诗中的丝绸物事一览
附录二 图片资料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5)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明清江南丝织业技术理论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资料
    五、研究提纲
第一章 明清江南丝织业和刺绣业技术发展概况
    第一节 明清江南缫丝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明清江南制丝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明清江南染色技术的变化
    第四节 明清江南刺绣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明清江南丝织业发展的特点
第二章 明清江南丝织业及刺绣业技术理论化的内容
    第一节 明清时期江南丝织业及刺绣业技术的文本化
    第二节 明清时期江南丝织业及刺绣业技术的数量化
    第三节 明清丝织业技术的图形化 ——关于图片资料的考察
    第四节 清末丝织业及刺绣业技术的学科化
    第五节 明清江南丝织业及刺绣业技术理论化的特点
第三章 明清江南丝织业及刺绣业技术理论化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推动丝织业及刺绣业技术的革新与转型
    第二节 推动了丝织业人力资源开发
    第三节 促进了丝织业与刺绣业经济发展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详细摘要

(7)江浙地区的蚕种改良研究(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关于农业科技改良的宏观研究
        (二) 关于蚕种改良的研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及史料来源
第一章、江浙地区的蚕业生产与土种产销
    第一节、江浙地区蚕业生产的基本状况
        一、历史悠久的江浙蚕桑业
        二、近代以来江浙地区蚕桑业的发展
    第二节 江浙地区土蚕种的生产与局限
        一、江浙两省的土种产销
        二、土蚕种的不足
第二章 从初识到并举──1899-1922年的江浙地区蚕种改良
    第一节 蚕种改良兴起的背景考察
        一、中国传统农学的停滞与西洋实验农学的崛起
        二、现代蚕学的产生与传播
        三、蚕种改良势在必行
    第二节 蚕种改良的发轫
        一、康发达的条陈
        二、“夏夹季”的制造
        三、务农会的宣传与实验
        四、浙江蚕学馆的开办
    第三节 蚕种改良的推进
        一、制种场的设立与改良种的采用
        二、蚕种改良人才的培养
        三、丝商蚕种改良的实践: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成立及其成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23-1932年江浙地区的蚕种改良
    第一节、蚕业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一、教育机关的发展与蚕业人才的培养
        二、改良蚕种研究和推广机关的建立
    第二节、改良蚕种的生产与推广
        一、杂交种的生产与秋种的研制
        二、蚕业指导所的建立
    第三节、政府蚕种改良举要
        一、对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二、中央蚕业管理机构的设立
        三、改良种场的建立与监管的实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危机与应对:统制经济下的蚕种改良(1933-1937)
    第一节、蚕种统制的背景
        一、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二、人造丝的冲击
        三、20世纪30年代江浙蚕业的衰落
    第二节、蚕种统制的实施
        一、蚕种统制的实施
        二、蚕桑模范(改良)区的建立
        三、合作社的成立
        四、茧行统制的实施
    第三节 农民对现代科技的认知与回应──民国二十二年的浙江反对取缔土蚕种风潮
        一、风潮的发生
        二、风潮发生的原因
        三、风潮后的补救和改进
    第四节、蚕种统制的得失
    本章小结
余论
附录
    1、江苏省取缔蚕种业暂行办法
    2、江苏省蚕种统制办法
    3、修正江苏省蚕业改进管理委员会蚕种统制办法
    4、江苏省农矿厅关于提倡改良蚕种取缔劣种的布告
    5、关于加强蚕种管理的通知
    6、中华人民共和国蚕种管理暂行办法
    7、江苏省蚕种管理办法
    8、浙江省蚕种管理条例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后记

(8)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清末实业教育的制度化过程
    第一节 前制度化的职业技术教育
        一、古代教育中的职业技术教育成分
        二、学徒制中的职业技术教育
        三、前制度化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环境
    第二节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孕育、形成和调整
        一、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
        二、实业教育制度的实践基础
        三、实业教育制度文本的出台
        四、实业教育制度的补充与调整
    第三节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文本分析
        一、概念体系与目标体系
        二、结构体系与组织体系
        三、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第二章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执行主体
    第一节 权重一方、节制学务的总督巡抚
        一、督抚兴办实业教育的概况
        二、督抚参与的动因分析
        三、督抚兴学的特点
        四、督抚在实业教育中的作用
        五、周馥、端方个例分析
    第二节 劝学助学、造福桑梓的地方士绅
        一、士绅参与的活动概述
        二、士绅参与的动机分析
        三、士绅参与的历史作用
        四、孙诒让、熊希龄个例分析
    第三节 父实业、母教育的实业巨子
        一、周学熙的实业教育实践
        二、盛宣怀的实业教育实践
    第四节 亦商亦儒、热心向学的商人和商人组织
        一、商人和商人组织的兴学活动
        二、商人和商人组织的办学特色
        三、商人和商人组织兴学的动力来源
    第五节 实业教育的其他兴办主体
        一、中央机关之商部(农工商部)
        二、中央机关之邮传部
        三、地方局、所、会社及公司
        四、各地教育会
第三章 实业教育制度的施教机构
    第一节 农业教育: 教喻服田力穑、冀图地无弃才
        一、清末农业教育兴起的背景
        二、农业学堂兴办述略
        三、农业教育的总体规模与结构布局
        四、农业教育的成效与局限
    第二节 工业教育: 精研器物制造、造就局厂工师
        一、工业教育的兴起
        二、洋务时期的工业技术学堂
        三、癸卯学制前的工业教育
        四、实业学堂的工业教育
        五、工业学堂办学实例
    第三节 商业教育: 通晓商事商情、促进贸易繁盛
        一、新式商业教育兴起的背景
        二、商业教育体系的初创
        三、清末商业教育的特点和成效
    第四节 铁路学堂: 发达交通枢纽、蓄养铁路工师
        一、负笈游学,取石他山——清末铁路教育的开端
        二、诸校迭兴、体系初创——清末铁路教育的兴办梗概
        三、弃旧图新、求实通达——清末铁路教育的管理和教学
        四、微效初着、罅隙待补——清末铁路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第五节 矿业学堂、商船学堂和艺徒学堂概述
        一、研求矿脉矿质、培养矿工矿师的矿业学堂
        二、授以航海技艺、造就管带驾驶的商船学堂
        三、教授粗工浅技、裨益贫家子弟的艺徒学堂
    第六节 女子实业教育:传授劳动技术、养成自立资格
        一、女子实业教育的门类
        二、女子实业教育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第四章 清末实业教育的教学和管理
    第一节 实业教育行政管理
        一、实业教育中央行政管理
        二、实业教育地方行政管理
    第二节 实业教育学堂行政管理
        一、实业学堂行政组织机构
        二、总办和监督的人选及作用
    第三节 实业教育财政和财务
        一、实业教育财政
        二、实业学堂财务管理
    第四节 实业教育师资
        一、实业教育师资的来源
        二、实业教育师资管理
        三、实业教育师资的总体状况
    第五节 实业学堂学生
        一、学生数量
        二、入学资序
        三、学生管理
        四、学生出路
        五、学生“滋事”
    第六节 课程、教学和考试
        一、实业教育的课程
        二、实业教育的教学
        三、实业教育的考试
第五章 比较与鉴别
    第一节 清末实业教育的比较分析
        一、实业教育的内部比较
        二、实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师范教育的比较
        三、清末实业教育与同期国外同类教育的比较
    第二节 清末实业教育的历史定位
        一、实业教育的历史成就
        二、是“实业教育”还是“失业教育”
    第三节 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
        一、民初实业教育的发展
        二、实用主义教育的一度流行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联系与分野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9)楼(王+寿)《蚕织图》的创作意义及其在国内外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 作者楼及《蚕织图》的创作经过
2 《蚕织图》创作及流传的主要意义
3 《蚕织图》在国内外的广泛流传

四、中国丝绸史学术讨论会在杭州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朝中后期女性服饰时尚消费 ——以江南地区为例[D]. 周娅婷. 北京服装学院, 2017(03)
  • [2]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D]. 王晨.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 [3]二十世纪中国丝绸纹样研究[D]. 温润. 苏州大学, 2011(06)
  • [4]唐诗丝绸物事及其意象研究[D]. 曾艳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5]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6]明清江南丝织业技术理论化[D]. 阙静红. 苏州大学, 2008(11)
  • [7]江浙地区的蚕种改良研究(1898-1937)[D]. 蒋国宏.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8]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D]. 吴玉伦.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9]楼(王+寿)《蚕织图》的创作意义及其在国内外的传播[J]. 程勤,程长松. 丝绸, 2002(12)
  • [10]缅怀我国丝绸事业的开拓者──朱新予教授[J]. 魏佑功. 丝绸, 1997(09)

标签:;  ;  ;  ;  ;  

中国丝绸史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