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开创单炉长周期运行新水平

焦化开创单炉长周期运行新水平

一、焦化创单炉长周期运转的新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洪定一[1](2014)在《2013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进展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综述了我国石化行业2013年在高油价和经济减速条件下取得的一系列进展。一是全年石化行业运行态势平稳向好,石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两位数增加,炼油平稳,乙烯向好,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石化产业实现利润大幅增加。二是2013年石化生产取得良好业绩,原油加工量达到4.786亿吨,同比增加3.3%;生产成品油2.96亿吨,同比增长4.4%;乙烯产量1623万吨,增长8.5%,丙烯产量为1460万吨,年均增速11%;生产合成树脂5837万吨,增长11%;生产合成橡胶409万吨,增长6.3%,生产合成纤维3739万吨,同比增长7.1%;生产化肥7154万吨,同比增长4.9%。三是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取得新进展,原油加工能力保持世界第二,乙烯生产保持世界第二,芳烃产业链位列世界一流,三大合成材料生产位列前茅,大型炼油乙烯一体化装置首次实现"四年一修"。四是产业转型与产品升级取得新进展,现代煤化工顺利融入石油化工生产体系,国产生物航空煤油获得适航通行证。五是石化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200万吨/年高能效(SHEER)加氢成套技术开发获得成功,200万吨/年液相循环加氢装置生产出总硫含量为3mg/kg的精制柴油,第二代S-Zorb技术开发成功,将建成15套装置,首次采用拥有我国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烯技术建成的武汉石化80万吨/年大乙烯装置顺利投产,乙烯关键装备丙烯制冷压缩机组和CBL-R裂解炉双双取得突破,开发自主产权60万吨/年大型联合芳烃技术取得成功并在海南建成装置,节能二代苯乙烯技术开发成功,首套12万吨/年装置在巴陵石化运行,茂金属气相法耐热聚乙烯(PE-RT)管材料实现了工业生产并通过产品认证,我国首套3万吨/年溴化丁基橡胶生产装置在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建成,甲醇制芳烃流化床技术万吨级工业试验取得成功。六是高油价下石化产业降本增效模式取得新进展,我国石化产业采取降本增效措施,改进原油资源获取机制初见成效,调整装置结构,提高加工较低成本原油的能力,开展炼油全流程优化工程,提高渣油使用价值,渣油加工按效益分配,加大化工轻油的非油替代力度,降低乙烯原料成本。同时,也对2013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包括我国炼油产业显现产能过剩,需要爱护和坚持行之有效的中国特色石化运行模式,消除尾气排放、治理雾霾天气仍存软肋,页岩气重振美国石化产业对我国的启示以及PX焦虑事件折射出石化科普的重要及企业的责任。文章还分析了进入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逐步缓慢向好,国际油价走势受美国经济数据提振保持高位振荡,我国经济将持续稳步发展,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与上年持平或略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些宏观因素为包括成品油、乙烯、丙烯、芳烃、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在内的石化产品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催促石化产业加快向能源化工的转型进程。我国石化产业在2014年的实际运行中,将依托这些重要基础,遵循着重本质安全、重视节能减排、推行绿色低碳、加快结构调整的理念;继续创新运用行之有效的高油价下石化产业降本增效模式和经验,持续攻坚克难,克服产能过剩,决胜市场竞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取得新业绩;在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产品结构向基础加高端转变方面取得新进展;在践行可持续发展、加快原料结构向能源化工转变方面取得新突破。总之,石化产业2014年呈更加积极复苏态势几成定局,石化产业必将继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支柱产业应有的贡献。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焦化车间[2](1975)在《狠抓批林批孔 夺取焦化装置长周期生产》文中研究说明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车间广大职工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大大焕发了社会主义积极性,使整个车间呈现一派狠抓革命,猛促生产的生动景象。在夺取焦化装置长周期生产的战斗中,全体职工在厂党委和车间党支部的领导下,狠抓批林批孔,进一步发扬大庆会战的光荣传统,不断取得新的战果。去年1~8月份,

武月清[3](2016)在《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文中研究表明包头钢铁公司(简称包钢)是建国初期我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它的兴建与投产可视为我国现代钢铁工业早期技术发展的模式,是我国现代钢铁工业化的缩影。对包钢的研究是中国现代钢铁工业史、技术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挖掘档案史料,系统整理与包钢相关的文献,分析包钢建设初期(1953-1965年)在时政影响下的建厂举措,考察现在的炼钢厂、炼铁厂,对包钢铁从苏联引进的技术及受到技术决策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系统搜集相关档案资料及未公开发表的厂志,对包钢建设初期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立项建设包钢的原因,并对比当时中、苏及世界主要产钢国的冶炼技术水平,分析包钢建设初期从苏联引进冶炼技术的水平、所遇技术难题,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技术改造创新等问题。研究认为:包钢因白云鄂博存在稀土共生矿的特殊性,当时我方既无技术根基,又无参考经验,从苏方引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不适应,遇到了各种技术难题,包钢的技术创新之路围绕解决这些难题展开,包钢的冶炼攻关史就是一部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史。再者,包钢的大规模建设适逢“大跃进”时期,一系列政治运动导致的技术决策出现偏差和错误,使中国的钢铁行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本文对以包钢为中心的内蒙古“大炼钢铁”运动作进一步分析,总结包钢因没有遵循钢铁行业科学发展规律,技术发展受到重挫的经验教训。这些工作,弥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尤其是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分析政治干预对技术决策的影响,指出这是前人关注较少而对包钢技术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二、根据档案文献等资料,根据档案文献等资料,回顾包钢早期在技术能力本土化的进程中如何培养自己的工程师和工人;总结苏联工程师在包钢建设中的作用和特点;并以首任经理、技术专家型领导干部杨维做为个案进行研究,强调科学决策对人才培养、技术和事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本文文末还对包钢实际建设情况与原有设计规划及同期武汉钢铁公司的建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包钢因其矿源的特殊性及政治决策的影响程度大于武钢,致使其技术的发展落后于武钢,对后续的建设影响也比较大。第三、本文把包钢的发展置于现代钢铁技术体系下进行研究,表明包钢虽在建设初期遇到种种困难,未能按最初的规划如期建成,但在北方边疆地区,包钢平地起家,不仅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当时华北地区唯一的一家大型钢铁基地,后来又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对于全国钢铁工业合理布局的形成,尤其是带动整个自治区为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不能因包钢遭受的损失低估它对钢铁技术现代化的意义。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起步于从苏联引进的技术,然后逐步走上自力更生技术创新之路,其发展是在跌宕起伏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不同时期采用的技术政策对钢铁行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总结各个阶段技术发展的特点,可看出技术决策的决定性作用;包钢的技术路线反映出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发展的变迁,并对今天的技术创新,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於子方,郑伟中[4](2008)在《氮肥行业煤气化技术经济评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国内合成氨等生产已使用的各种煤气化工艺进行技术经济评述,以供各企业在进行原料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中作参考。特别是对我国于1935年引进的固定床间歇气化工艺经技术改进与研发创新而发展起来的提升型固定床间歇气化以及恩德、灰熔聚、水煤浆和壳牌5种气化工艺从煤种适应范围与对煤质要求、气化形式与工艺条件、气体组分、消耗指标与气化效率、单台设备生产能力、生产运转可靠性与技术成熟性、环境影响进行技术评论和经济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各种煤气化工艺都有其一定的适用煤种与对煤的各项要求;从各方面综合比较并结合中国国情,采用无烟煤为原料的气化工艺应首选提升型固定床间歇气化工艺。根据现代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的要求(加压与大型化),国内引进和正在开发的加压煤气化技术应尽快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并总结相关经验,以促进我国煤气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魏士忠[5](2018)在《乙烯裂解炉节能降耗改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吉林石化公司关于7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炉节能降耗改造的有关要求,拟对原裂解装置的F0101裂解炉对流段和急冷锅炉系统进行改造,降低裂解炉的排烟温度、提高裂解炉的热效率,并提高裂解炉高压蒸汽产量,从而实现节能降耗。本论文阐述目前各类裂解炉形式,然后在分析吉林石化乙烯装置F0101裂解炉对流段模块和急冷锅炉的结构、节能原理、设计过程等的基础上,针对乙烯裂解炉的工作特点,提取分析裂解炉的关键参数,相应对流段模块改造的设计条件、关键参数,提出并优化对流段和急冷锅炉的改造方案。本次节能降耗改造方案内容是新增原料预热段FPH、更换相同类型的换热面积更大的废热锅炉、抬高汽包的安装高度、相应改造上升下降管及其弹簧吊架、更换下混合过热段管束中上面两排换热管、对对流段管束外表面进行化学清洗。通过对改造后裂解炉的生产标定数据,分析对比了改造后的优缺点。改造后的裂解炉,通过实际投产运行,运行效果良好,节能降耗效果显着,证明该技术实用可靠,有效降低了裂解炉排烟温度,有效提高了裂解炉的热效率,有效提高了高压蒸汽产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于喜圣[6](1992)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动科技进步为搞好大中型氮肥企业而努力奋斗——在大中型氮肥企业厂长年会上的讲话》文中指出 今年大中型氮肥企业厂长年会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三届八中全会,以及全国化工厅局长会议情神;总结、交流大中型氮肥企业1991年在生产、经营、管理、学吉化和搞好搞活企业等方面的经验;安排部署1992年大中型氮肥企业的重点工作;讨论研究如何搞好大中型企业,以及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加速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促进化肥工业持续稳定发展,为支援农业生产多做贡献等问题。下面,我就大中氮1991年的生产完成情况及1992年的重点工作,谈以下几点意见。

二、焦化创单炉长周期运转的新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焦化创单炉长周期运转的新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3)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时间、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对中国现代工业史的研究
        1.3.2 对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史的相关研究
        1.3.3 对包钢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性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5 小结
2 建国初期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概况
    2.1 世界及苏联钢铁工业的发展
        2.1.1 世界钢铁工业生产概况
        2.1.2 苏联钢铁工业生产概况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钢铁技术与社会概况
        2.2.1 现代钢铁工业发展的概况
        2.2.2 冶炼技术的发展
        2.2.3 新中国钢铁技术发展的特点
    2.3 小结
3 包钢立项与建设的背景
    3.1 包钢建设的主要矿产资源
        3.1.1 白云鄂博矿的发现与勘探
        3.1.2 解放前日本对白云鄂博矿的勘察与开发计划
        3.1.3 包钢选矿工艺实验
        3.1.4 白云鄂博矿在中小高炉上的冶炼实验
    3.2 国家建设包钢的决策
        3.2.1 初期建设决策
        3.2.2 建设方针变更
        3.2.3 包钢做出“以铁为主,综合利用”方针的决策
    3.3 党的领导人对包钢建设与发展的决策
        3.3.1 周恩来总理对包钢建设的重视和决策
        3.3.2 朱德视察包钢的几点指示
        3.3.3 乌兰夫担负起建设以包钢为中心的包头工业基地的重任
        3.3.4 邓小平同志提出“以铁为主,综合利用”的方针
    3.4 小结
4 包钢冶炼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4.1 高炉建设与炼铁技术
        4.1.1 投产前的高炉冶炼
        4.1.2 投产后的高炉冶炼问题
        4.1.3 炼铁技术经济分析
        4.1.4 炼铁厂生产技术发展路线受到技术决策的影响
    4.2 投产初期平炉炼钢生产
        4.2.1 平炉生产工艺和主要炼钢技术攻关
        4.2.2 包钢与武钢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
        4.2.3 技术决策对包钢炼钢厂技术发展的影响
    4.3 小结
5 “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建设影响
    5.1 “大炼钢铁”运动的时代背景
    5.2 包钢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的热潮
        5.2.1 反浪费运动中包钢被动修改原初设计
        5.2.2 为国庆献礼提前出铁
        5.2.3 “大、中、小包钢”一哄而起强行上马
        5.2.4 包钢开展各种自力更生的技术活动
    5.3 内蒙古“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的影响
        5.3.1 掀起“土法炼铁、炼钢”的高潮
        5.3.2 呼和浩特钢铁厂的“快上快下”
        5.3.3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高炉遍地开花
    5.4 对“大炼钢铁”运动的评价与反思
        5.4.1 “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建设的积极作用
        5.4.2 美好愿望的主观政治倾向引导技术生产决策
        5.4.3 群众运动性的生产方式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5.4.4 科学家没有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力
        5.4.5 急功近利地追求产量忽视配套发展
    5.5 小结
6 包钢早期技术能力的培养
    6.1 苏联的工程师及其作用
        6.1.1 在包钢工作过的苏联工程师
        6.1.2 苏联工程师工作的特点
    6.2 本土工程师的培养
        6.2.1 技术专家领导者的培养
        6.2.2 成立各类研究机构培养高科研技术力量
    6.3 技术工人的培养
        6.3.1 包钢早期技术工人的概况
        6.3.2 技术工人的培养
        6.3.3 第一批民族特色钢铁工人的培养
    6.4 小结
7 首任经理杨维对包钢创建的贡献
    7.1 杨维担任包钢的首任经理
    7.2 杨维在包钢创建初期所做的工作
        7.2.1 负责领导筹备包头钢铁公司
        7.2.2 主持厂区选址、确立包头钢铁公司名称
        7.2.3 带领职工进入大规模建设
        7.2.4 对包钢1号高炉出铁的贡献
    7.3 杨维的科学精神受到批判
        7.3.1 杨维的科学精神
        7.3.2 杨维因反对修改设计受到批判
    7.4 小结
8 包钢与武钢技术发展的比较
    8.1 苏联设计的包钢初步规划与实施方案的对比
        8.1.1 包钢初步规划与实施结果
        8.1.2 包钢没有完成规划的主要原因
    8.2 包钢与武钢建设发展的比较
        8.2.1 武汉钢铁联合企业基本建设情况
        8.2.2 包钢与武钢建设的比较
        8.2.3 包钢与武钢建设的后续发展
    8.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氮肥行业煤气化技术经济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主要的煤气化技术
    1.1 国外主要的煤气化技术
    1.2 国内主要的煤气化技术
        1.2.1 固定床
        1.2.2 流化床
        1.2.3 气流床
2 技术评论
    2.1 煤种适应范围与对煤质要求
        (1) 提升型固定床间歇气化法
        (2) 恩德法
        (3) 灰熔聚法
        (4) 水煤浆法
        (5) 壳牌法
    2.2 气化工艺条件与形式
    2.3 气体组分
    2.4 消耗指标与气化效率
    2.5 单台设备生产能力
        (1) 提升型固定床间歇法:
        (2) 恩德法:
        (3) 灰熔聚法:
        (4) 水煤浆法:
        (5) 壳牌法:
    2.6 生产运转可靠性与技术成熟性
    2.7 对环境的影响
3 经济分析
    3.1 建设投资
    3.2 产品成本
4 结语

(5)乙烯裂解炉节能降耗改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裂解技术的进展
        1.3.2 裂解炉型式和炉管材料以及裂解原料的变化
第2章 乙烯裂解装置介绍
    2.1 裂解炉原料和产品
        2.1.1 产品和副产品
        2.1.2 主要原料
    2.2 生产方法和技术来源
    2.3 自动化控制水平、仪表和控制系统选型
    2.4 公用工程规格
    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3章 工艺和设备的设计
    3.1 工艺流程简述
    3.2 原料、产品和副产品技术规格
        3.2.1 原料规格
        3.2.2 产品和副产品规格
    3.3 公用物料、能量消耗定额和综合能耗
    3.4 主要设备选型
        3.4.1 对流段
        3.4.2 急冷锅炉
第4章 裂解炉改造设计
    4.1 裂解炉改造内容概述
    4.2 FPH-I模块的设计方案
        4.2.1 FPH-I管束构成
        4.2.2 FPH-I模块的具体实施说明
        4.2.3 HTC-II管束
        4.2.4 烟道改造
        4.2.5 增加低温跨管
    4.3 施工顺序及设备等的拆除
    4.4 裂解炉相关配管
        4.4.1 配管设计范围
        4.4.2 具体说明
    4.5 裂解炉相关结构
        4.5.1 工程概况
        4.5.2 结构形式描述
        4.5.3 改造内容
        4.5.4 改造注意事项
第5章 急冷换热器改造设计
    5.1 急冷换热器系统改造
        5.1.1 急冷换热器
        5.1.2 高压管系
        5.1.3 高压汽包
        5.1.4 急冷换热器的主要用材
第6章 裂解炉节能改造后的运行考核
    6.1 燃料燃烧时烟气的组成、烟气的生成量和空气的用量
    6.2 裂解炉全炉热平衡
        6.2.1 燃料的低发热值(?)
        6.2.2 空气带入的热焓H空
        6.2.3 燃料带入的热焓H燃
        6.2.4 裂解炉的热损失Q损及Q化损
        6.2.5 烟气带出的热焓H_(t_2)
    6.3 烟气的排放量和空气的消耗量
    6.4 裂解炉的热效率 η
    6.5 烟气离开辐射室的温度tp(℃)
    6.6 最高火焰温度tmax
    6.7 考核结果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焦化创单炉长周期运转的新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2013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进展回顾与展望[J]. 洪定一. 化工进展, 2014(07)
  • [2]狠抓批林批孔 夺取焦化装置长周期生产[J].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焦化车间.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75(02)
  • [3]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D]. 武月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12)
  • [4]氮肥行业煤气化技术经济评述[J]. 於子方,郑伟中. 化肥工业, 2008(01)
  • [5]乙烯裂解炉节能降耗改造的研究[D]. 魏士忠.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2)
  • [6]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动科技进步为搞好大中型氮肥企业而努力奋斗——在大中型氮肥企业厂长年会上的讲话[J]. 于喜圣. 中氮肥, 1992(05)

标签:;  ;  ;  ;  

焦化开创单炉长周期运行新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