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环境下输入事件的录制与回放

WINDOWS环境下输入事件的录制与回放

一、WINDOWS环境输入事件的记录与回放(论文文献综述)

李自然[1](2021)在《基于WPF的无人机地面管控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无人机在航拍、农业等领域的广泛发展与应用,对无人机自主作业的需求也日益提升。研究无人机地面管控系统,实现无人机飞行状态的实时查看、航迹规划、故障诊断等功能,对促进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设计了基于WPF的无人机地面管控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根据无人机实际作业场景,分析管控系统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提出系统结构设计方案和功能设计方案,并完成通信链路的搭建和主界面设计。接着开展管控系统监管平台设计与开发工作。在加载电子地图的基础上,采用多线程技术完成数据的接收和发送;设计航迹规划算法实现飞行任务的自主创建;基于飞行作业安全需求,开发限飞区域设置功能;为实现环境勘探和目标监控,完成视频显示模块的设计;开发轨迹回放功能模块,查看无人机历史飞行状态,以便查找作业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在完成监管平台开发基础上,设计管控系统数据分析平台来分析数据库中飞行数据和相关日志文件。在飞行数据方面,可以对导航、控制等数据进行读取,并可通过目标值与实际飞行数据的对比,分析判断无人机的飞行状态,还可通过批量导入飞行数据来进行作业统计。在日志文件方面,通过对图传及RTK日志文件的读取,自动计算图传上传照片失败的数量,诊断RTK丢星的原因。最后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无人机进行飞行测试,验证了本管控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系统需求。

翟伟良[2](2021)在《IVI自动化测试平台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车载娱乐信息系统在汽车上的普及和发展,其软件规模和功能也显着增长。为了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软件行业市场需要,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软件迭代速度普遍较快。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专门针对于车载娱乐信息系统进行测试的软件,大部分测试工作还是使用传统的人工测试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人员引入了自动化测试技术来实现一般情况下的系统测试,如针对于安卓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框架,但是这些自动化测试框架无法直接应用到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测试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引入了自动化测试技术来取代传统手工测试,实现在测试人员较少甚至不参与到测试活动中的基于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自动化测试平台,解决了测试脚本难以管理、测试bug难以溯源、测试结果报表统计难度大等问题。本文将研究并开发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开源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自动化测试平台。该平台针对传统对于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测试,提供了自动化支持与云端管理,主要包含云平台管理模块、UI操作自动化测试模块、语音自动化测试模块以及CAN总线自动化测试模块。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安卓自动化测试框架和基于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做了研究和对比,选择了更具优势的UIAutomator2自动化测试框架。基于此框架和系统的各个层面的需求,本文给出了系统架构和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并最终实现。最后,通过部署和运行该自动化测试平台,对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可靠性进行了测试和验证,证明了本文所述系统的可用性。验证表明,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化测试技术,本文所设计实现的基于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自动化测试平台可以完成对UI操作、语音操作、CAN总线操作的自动化执行,并提供了平台管理模块,减少传统测试人员的工作参与和测试成本,可以有效地提高测试效率和提升测试质量。

刘红日[3](2020)在《面向网络空间靶场的网络行为模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美国、日本、英国和欧盟各国政府以及有影响力的组织陆续开展以网络攻防演练和网络新技术验证为目标的网络空间靶场的建设。通过模拟真实的网络行为来构建网络场景以支持在靶场中开展各项活动,是网络空间靶场不可缺少的功能。网络中的人和设备的复杂交互给网络行为模拟在规模和逼真程度等方面带来诸多挑战。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网络行为中的交互角色,提出了HC-S网络行为模型,对面向业务和攻击场景的流量行为、用户应用行为的模拟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网络空间靶场的网络真实场景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考虑到真实的网络流量在网络空间靶场资源受限环境下流量回放问题,以实现真实的网络流量在指定数量的主机上回放为目标,研究多节点交互式网络流量回放算法,实现网络背景流量模拟。首先,研究原始网络与回放网络的IP映射算法,实现在目标网络中保持原有网络节点的交互关系;其次,针对回放的网络流量大小不均衡的问题,研究基于Multi-Way Number Partitioning的流量聚合算法,实现网络流量在各个主机上的均衡分配;再者,为降低回放过程中的包延迟,研究低延迟流量回放算法,实现了目标网络中的多节点的交互回放。最后,研究基于流量回放相似性的计算方法来评估背景流量模拟的相似性。第二、在群体用户行为模拟方面,基于已有的社交网络研究成果,研究社交网络的构建算法,实现虚拟社交关系的模拟;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传染病模型的消息传播机制来驱动个体用户的网络行为模拟,使模拟出的群体用户网络行为符合人类行为动力学规律。针对群体用户的网络行为无法直接获取和分析的问题,研究基于网络流量内容的群体用户行为计算方法,通过分析用户的HTML文件的title标签,实现群体用户的Web行为主题计算。第三、针对目前的个体用户行为模拟方法单一,不能模拟出用户应用行为过程的问题,提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用户行为模拟算法。在宏观行为模拟方面,研究用户应用行为序列生成算法;在中观行为模拟上,研究用户对单个应用的使用行为模拟;在微观行为模拟上,研究基于匹配—拟合模型的用户鼠标行为模拟算法,使用基于动力学的鼠标身份认证的准确率来评估鼠标行为模拟的相似性。实现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用户行为模拟。最后,研究面向基于虚拟化技术构建的网络空间靶场的网络行为模拟系统架构,在Open Stack下实现网络行为模拟系统。以靶场中的某次攻防演练为例,对假定的网络场景进行模拟,即,基于多节点交互式网络流量回放和软件发包器等方式实现网络背景流量模拟;基于群体用户行为模拟和多种网络协议的模拟,实现网络前景流量模拟;通过细粒度的个体用户操作行为模拟和基于用户行为的录制—拼接—回放,实现网络靶标模拟。通过在实际应用中的测试表明,本文设计的网络行为模拟系统实现研究目标。

任彦鹏[4](2020)在《深度学习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应用》文中认为安全运营是森林公园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公共安全和灾害事件频发,预警预防手段未完善,预警预防多依赖于视频监控,手段单一,视频监控多作为事后侦查依据,事前预防能力弱。视频监控覆盖不足,没有形成全方位布控。公园作为公共活动空间,对于潜在的犯罪分子,基于以往传统人工智能算法,缺乏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度,进而缺失精准的监控跟踪,未能实现高精准的快速打击。所以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及时预警,快速响应,精确打击,以解决公园安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需求。本文对森林公园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建设背景进行概述,指出系统开发对公园的安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对森林公园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指出了系统建设的总体需求,对公园现场管理人员、监控室监控人员、公园主管领导、系统管理员等不同用户功能用例、核心业务流程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度学习算法和智能安防需求、应用和作用进行分析。(2)提出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总体上构建了系统架构,从应用、技术和网络部署等方面进行了设计,明确系统应用功能构成、开发技术、硬件部署情况。对系统功能结构和核心模块设置监控画面数量、查询删除修改监控点位、监控录像回放等进行了详细设计,对深度学习的算法进行设计形成了人脸识别的技术、过程设计。通过E-R图和数据库表结构设计了系统数据库。(3)编码实现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具体功能,以及针对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的功能进行了实现。最后对系统进行功能、数据完整性、性能和人脸识别等方面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功能正常、性能稳定,能够发布上线。本课题开发森林公园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实现了公园安全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安全应急指挥决策能力,实现了安全运行智能化和保卫日常工作高效化,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公园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公园能够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张乐[5](2020)在《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近几年政府与行业机构颁布若干安防领域的相关政策与规范,表明安防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发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对于相关领域部门及社会各界具有积极的影响,其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空间。在深入分析课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数字化、一体化、智能化安防建设具体需求,设计了一套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需求分析对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包括系统软件功能设计、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系统总体拓扑结构设计和系统可扩展性设计。2)对系统的安防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包括视频监控子系统、环境监测子系统、门禁控制子系统、防区报警子系统、系统设备管理配置、系统日志查询等安防功能模块。3)阐述了系统集成扩展与协防机制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通过消息传输与组件化机制实现系统组件维护、扩展与管理,并有效提升了系统组件之间实时高可靠的消息传输能力;采用联动协防机制强化各监控子系统之间的资源整合共享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系统对关键区域的多维度实时监控能力与突发警情的处置效率。本文对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验证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系统架构与功能设计符合当前安防系统发展的趋势,对推动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平台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安防领域相关集成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朱海[6](2020)在《基于Xrdp的XWindow运维审计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网信息系统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外部攻击防御体系,但是系统运维工作中还缺乏对内部安全威胁的有效防范手段。随着图形界面系统的普及,使用远程桌面进行运维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运维审计系统可以有效地规范运维操作,追查运维责任。Xrdp是Linux操作系统下的RDP服务端,而XWindow系统为Xrdp提供图形化界面,并且大多数Linux操作系统中默认提供XWindow系统服务。本文对基于Xrdp的XWindow运维审计进行研究设计,并完成系统实现。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在于:基于RDP协议以及XWindow系统设计并实现了具备运维交互数据记录功能的代理模块。该模块无需在运维服务器上安装RDP服务端即可为运维人员提供远程桌面运维服务,并且有效的将运维服务器的账号密码与运维人员隔离,增强信息系统安全性。设计了包含时间参数的运维交互数据回放文件格式,并实现了能够播放该文件的回放程序,该程序通过可等待计时器实现流逝时间的计算,然后根据流逝时间控制播放速度,为审计人员提供运维操作审计服务。在运维服务与审计服务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Xrdp的XWindow运维审计的系统方案,将系统分为四个模块,包括系统管理模块、系统安全模块、运维功能模块以及审计功能模块。然后完成了该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为用户提供了易用可靠的运维审计系统,规范了远程桌面运维工作。

马胡伟[7](2020)在《2米超声速风洞导弹虚拟飞行半实物仿真控制系统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2米超声速风洞的导弹虚拟飞行半实物仿真控制系统,与风洞模型支撑装置一起构成导弹风洞试验系统。该系统集指令收发与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分析与显示于一体,为综合研究导弹飞行过程中的运动特性和气动特性提供重要保障。首先,在分析和论证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系统方案设计可行性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性能和技术指标要求,提出了导弹虚拟飞行半实物仿真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基于工业控制计算机和PXI扩展机箱构建硬件系统,选用高性能的测控板卡实现数据采集和通信;软件平台采用Windows7+RTX64实时扩展解决方案,充分利用Windows的GUI资源,实现人机交互友好的界面设计。采用该总体设计方案,有效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研制成本,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和控制的高精度。然后,论述飞行仿真控制台、动力学仿真计算平台和电源模块硬件的选择和设计。具体分析工业控制计算机、扩展机箱、程控电源和各测控板卡的性能,设计各模块之间的物理连接和通信方式。接着,详细阐述了在RTX64下开发PXI总线测控板卡实时驱动程序的基本流程;设计RTSS进程、链接Rt Api实时库的Windows进程和普通Windows非实时进程之间通信方式,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显示;针对风洞虚拟飞行试验对模型的控制要求,设计并简要分析舵机的三种执行模式;根据实际需求完成主控软件、电源监控软件、曲线显示软件和数据回放软件的设计。最后,给出系统的测试结果与分析。通过系统联试,各模块功能正常,能够按照导弹的工作时序实时同步采集天平、陀螺仪和编码器等传感器数据。针对不同的飞行模式,系统能正确控制舵机的偏转;试验结束时,通过对实时保存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正确性。

王卓[8](2019)在《基于互联网的轮机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现实技术与互联网通信技术发展迅速,结合了虚拟现实技术的轮机模拟器也日渐成熟并逐渐衍生出许多新的需求,其中互联网多人协作功能与程序运行稳定性及流畅度是需求重点。本文以上述需求作为课题重点,以现有的大连海事大学分布式轮机模拟器作为开发基础,开发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全新仿真实验平台:轮机虚拟实验室。首先综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及其在轮机模拟器领域的发展现状,根据轮机模拟器中硬件端的特点,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功能需求与性能需求。其次,阐述了搭建软件框架过程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并基于发布-订阅机制为轮机虚拟实验室三维端设计了可扩展的软件框架,利用Unity3D引擎及一些辅助工具对虚拟实验室的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与开发。研究并分析状态同步与帧同步两种网络同步模型,最终基于帧同步网络模型设计了基本的多人协作框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操作回放功能,并做到了操作记录的持久化保存。最后,针对项目中出现的性能问题进行分析。利用批处理、自定义遮挡剔除等优化方案进行优化,使项目的运行达到一个平稳流畅的状态。相较于传统的轮机模拟器,轮机虚拟实验室的多人协作能够做到不受地域限制,并提供不输于局域网协作模式的反馈体验,解决了传统轮机模拟器只能在本地协作的缺陷。操作回放功能可精确还原操作过程,准确定位培训者操作的不足之处。程序运行的稳定性及流畅度大大提升,提升了培训者的学习效率。

陈霄霄[9](2016)在《面向QualNet的仿真数据记录与回放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网络仿真技术可以在有限的资源下,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性能。而仿真数据记录与回放技术是网络仿真评估的重要方法。常用的网络仿真软件在记录仿真数据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多数网络仿真软件存放仿真数据的文件都只能用该软件打开,不具有通用性。面向仿真数据记录与回放的需求,本论文对面向QualNet的仿真数据记录与回放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个仿真数据记录与回放软件。首先,为QualNet网络仿真软件设计了一个接口,在仿真开始之前获取仿真场景的静态信息,在仿真过程中周期性的获取仿真场景的动态信息,并将其用Socket接口发送到数据库中。其次,为了解决数据库可视性较差,查看数据较为繁琐的问题,利用Qt图形化界面开发软件开发了一套用户交互界面,可以较为便捷的查看数据库中存储的仿真信息。最后,还利用二维地图,对仿真场景进行了回放。本文对设计的仿真数据记录与回放软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仿真数据记录与回放软件能准确对QualNet网络仿真软件中仿真场景的数据进行记录。所开发的用户交互界面可以接收用户对于数据库的命令,并作出正确的操作,优化了用户与数据库的交互体验。仿真回放模块利用2D地图还原仿真场景的地理信息,同时在仿真节点附近添加文本显示框以显示节点的基本信息。以上技术为网络分析和优化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支持。

苏玮[10](2016)在《基于Node-Webkit的功能性测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应用程序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演化,测试技术的更新换代表现出明显的滞后。为了跟上技术更新的步伐,适应软件测试市场的变化,需要立足于市场需求,探索适用于新技术条件下的测试软件开发方法和实现方式。在规避现有测试平台的缺点的同时,增强测试的能力与效率,降低开发与维护的成本。本文以当前市场需求及未来市场发展为切入点,分析了软件测试产品的发展历程、功能选择和主要优缺点等,参考了现有产品的实践经验。根据功能性测试工具的特点,采纳当前成熟的Web技术框架和开源项目作为基础进行设计。在具体的功能模块的实现中,借助技术平台的接口和特点,综合运用现有技术模块的能力,实现了功能性测试中的各种基础底层能力,最终形成了一个名为WebWayTest的完整的功能性测试软件。其中本文创新性的工作主要体现在:采用新颖的Node-Webkit为运行环境,摒弃传统应用程序运行平台。定义了一种以JavaScript为基础的测试脚本格式。通过DOM标准接口结合优先级实现元素的查找识别和全覆盖。在事件监听中筛选关键事件提高录制准确度和整体性能。通过脚本注入的方式实现脚本回放,提高执行效率。本文的研究成果表明,利用以纯Web技术为核心基础的新型应用程序构建平台,来实现Web应用程序的功能自动化测试工具是完全可行的。不仅能够实现传统非Web技术构建的测试工具所具备的完整功能,还能够给测试工具带来新的活力和改进。独特的技术特点可以弥补一些传统功能性测试软件的不足之处,并降低Web测试工具的实现难度和开发维护成本。在同类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WINDOWS环境输入事件的记录与回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INDOWS环境输入事件的记录与回放(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PF的无人机地面管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无人机地面管控系统总体设计
    2.1 管控系统需求分析
    2.2 管控系统整体结构与功能设计
    2.3 管控系统开发技术与理论
    2.4 管控系统通信链路与主界面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控系统监管平台设计与实现
    3.1 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3.2 飞行管理模块设计
    3.3 视频显示模块设计
    3.4 轨迹回放模块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控系统数据分析平台设计与实现
    4.1 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4.2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4.3 信息展示模块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管控系统验证与分析
    5.1 验证平台及环境介绍
    5.2 管控系统功能验证与分析
    5.3 管控系统非功能验证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IVI自动化测试平台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标
    1.4 研究主要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需求概述
    2.2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2.2.1 系统用例图
        2.2.2 业务用例图
    2.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系统设计
    3.1 系统架构设计
        3.1.1 物理架构设计
        3.1.2 逻辑架构设计
    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2.1 云平台管理模块
        3.2.2 UI操作自动化测试模块
        3.2.3 语音自动化测试模块
        3.2.4 CAN总线自动化测试模块
    3.3 数据库设计
        3.3.1 数据库ER模型
        3.3.2 数据库中各表说明及对应字段说明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动化测试平台具体实现
    4.1 系统开发环境
    4.2 系统框架整体流程
    4.3 系统架构的实现
    4.4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4.4.1 云平台管理模块的实现
        4.4.2 UI操作自动化测试模块的实现
        4.4.3 语音自动化测试模块的实现
        4.4.4 CAN总线自动化测试模块的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动化测试平台部署和评估
    5.1 系统部署运行环境要求
    5.2 自动化测试平台验证
        5.2.1 项目管理
        5.2.2 模块管理
        5.2.3 脚本管理
        5.2.4 脚本运行
        5.2.5 数据管理
    5.3 自动化测试平台评估
        5.3.1 易用性
        5.3.2 安全性
        5.3.3 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面向网络空间靶场的网络行为模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流量行为模拟
        1.2.2 用户行为模拟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多节点交互式网络流量回放算法研究
    2.1 引言
    2.2 相关工作
    2.3 问题描述
    2.4 基于Agent自选举机制的IP映射算法
    2.5 基于Multi-way number partitioning的流量聚合算法
    2.6 基于低延迟交互机制的流量回放算法
    2.7 实验分析
        2.7.1 流量聚合的均衡对比实验分析
        2.7.2 回放的相似性实验分析
        2.7.3 包延迟对比实验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群体用户应用行为分析及模拟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问题描述
    3.4 群体用户Web行为主题分析
    3.5 基于人类行为动力学的群体用户行为模拟算法
        3.5.1 基于改进PLOD的虚拟社交网络构建算法
        3.5.2 基于SIR模型的用户应用行为驱动算法
    3.6 实验分析
        3.6.1 Web主题计算准确率对比实验分析
        3.6.2 群体用户Web行为模拟实验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个体用户操作行为分析及模拟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2.1 用户应用软件行为分析研究
        4.2.2 用户鼠标行为分析研究
    4.3 问题描述
    4.4 用户连续多应用软件行为序列生成算法
        4.4.1 用户软件行为序列建模方法
        4.4.2 基于Seq Gan的用户软件行为序列生成算法
    4.5 基于Agent的用户单应用行为模拟模型
        4.5.1 学习过程—基于Agent强化学习的软件功能学习算法
        4.5.2 模拟过程—基于混合驱动的单应用行为模拟算法
    4.6 基于匹配—拟合模型的用户鼠标行为模拟算法
        4.6.1 基于静态匹配的鼠标模板生成
        4.6.2 基于动态拟合的鼠标轨迹生成
        4.6.3 鼠标移动轨迹生成算法
    4.7 实验分析
        4.7.1 实验数据获取
        4.7.2 用户软件行为序列模拟实验分析
        4.7.3 用户单应用行为模拟对比实验分析
        4.7.4 鼠标模拟相似性实验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网络空间靶场的网络行为模拟系统
    5.1 引言
    5.2 网络行为模拟系统架构
    5.3 基于网络流量回放的背景流量模拟分系统
    5.4 基于群体用户行为模拟的前景流量模拟分系统
    5.5 基于个体用户操作行为模拟的靶标分系统
    5.6 面向网络靶场的网络行为模拟
        5.6.1 环境构建
        5.6.2 网络行为模拟系统的部署
    5.7 实验分析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深度学习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1.2.2 深度学习安防应用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贡献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分析
    2.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2.2 系统功能用例分析
    2.3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2.4 深度学习与智能安防需求分析
        2.4.1 深度学习概述
        2.4.2 深度学习需求分析
        2.4.3 智能安防概述
        2.4.4 深度学习在智能安防的应用
        2.4.5 人脸识别在视频安防系统中的需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详细设计
    3.1 系统的设计原则
    3.2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3.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4 系统应用架构设计
    3.5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3.6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3.7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8 深度学习算法设计
        3.8.1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算法
        3.8.2 人脸识别技术设计
        3.8.3 人脸识别过程设计
    3.9 数据库设计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功能实现
    4.1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4.1.1 系统登录
        4.1.2 实时监控
        4.1.3 录像管理
        4.1.4 GIS地图管理
        4.1.5 报警管理
        4.1.6 综合查询
        4.1.7 运维管理
        4.1.8 资源管理
        4.1.9 黑名单库管理
    4.2 深度学习功能实现
        4.2.1 实时人脸抓拍
        4.2.2 人脸关联录像调看
        4.2.3 人脸动态比对预警
        4.2.4 人员轨迹分析研判
        4.2.5 人脸身份鉴别查询
        4.2.6 以脸搜脸功能
        4.2.7 实时预警功能
        4.2.8 人员布控功能
        4.2.9 预警推送功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功能测试
    5.2 数据完整性测试
    5.3 性能测试
    5.4 深度学习人脸识别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第二章 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2.1 需求分析
        §2.1.1 系统硬件监控设备需求分析
        §2.1.2 系统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2.2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2.2.1 系统设计原则
        §2.2.2 系统设计方法
    §2.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1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2.3.2 系统总体技术架构设计
        §2.3.3 系统总体拓扑结构设计
        §2.3.4 系统可扩展性设计
    §2.4 软件开发工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功能设计实现
    §3.1 视频监控子系统
        §3.1.1 视频监控子系统概述
        §3.1.2 实时监控功能设计与实现
        §3.1.3 云台控制功能设计与实现
        §3.1.4 在线录制功能设计与实现
        §3.1.5 录像回放功能设计与实现
        §3.1.6 录像下载功能设计与实现
    §3.2 环境监测子系统
        §3.2.1 环境监测子系统概述
        §3.2.2 子系统通信协议与方式
        §3.2.3 实时数据获取与显示功能设计与实现
        §3.2.4 数据存储与查询功能设计与实现
    §3.3 门禁控制子系统
        §3.3.1 门禁控制子系统概述
        §3.3.2 通信协议与流程设计
        §3.3.3 远程控制功能设计与实现
        §3.3.4 出入情况统计功能设计与实现
    §3.4 防区报警子系统
        §3.4.1 防区报警子系统概述
        §3.4.2 子系统通信协议与方式
        §3.4.3 防区部署功能设计与实现
        §3.4.4 电子地图功能设计与实现
    §3.5 系统组件与功能设计实现
        §3.5.1 系统传输与组件化机制设计与实现
        §3.5.2 系统联动协防机制设计与实现
        §3.5.3 系统验证登录设计与实现
        §3.5.4 系统设备管理设计与实现
        §3.5.5 系统设备配置设计与实现
        §3.5.6 系统日志查询设计与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测试
    §4.1 系统测试环境
    §4.2 系统功能测试
        §4.2.1 系统验证登录功能测试
        §4.2.2 系统设备管理功能测试
        §4.2.3 系统设备配置功能测试
        §4.2.4 系统日志查询功能测试
        §4.2.5 视频监控子系统功能测试
        §4.2.6 环境监测子系统功能测试
        §4.2.7 门禁控制子系统功能测试
        §4.2.8 防区报警子系统功能测试
    §4.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内容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最主要研究成果

(6)基于Xrdp的XWindow运维审计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选题意义及目的
    1.4 论文研究工作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关键技术研究
    2.1 RDP协议分析
        2.1.1 RDP协议总体分析
        2.1.2 RDP连接建立过程
    2.2 XWindow系统分析
        2.2.1 XWindow系统总体分析
        2.2.2 事件机制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Xrdp的XWindow运维审计的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
    3.2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3.3 系统安全模块设计
    3.4 运维功能模块设计
        3.4.1 典型代理模块结构
        3.4.2 X代理模块设计
    3.5 审计功能模块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Xrdp的XWindow运维审计的系统实现
    4.1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
        4.1.1 人员管理实现
        4.1.2 设备管理实现
        4.1.3 系统服务配置实现
    4.2 系统安全模块实现
        4.2.1 运维认证实现
        4.2.2 审计认证实现
    4.3 运维功能模块实现
    4.4 审计功能模块实现
        4.4.1 回放文件存储格式
        4.4.2 回放程序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完成的工作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7)2米超声速风洞导弹虚拟飞行半实物仿真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来源与意义
        1.2.1 选题来源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系统工作原理
    2.3 WTBVFT技术与仿真参数选择
        2.3.1 WTBVFT技术
        2.3.2 模拟参数范围确定
    2.4 飞行控制算法仿真与分析
        2.4.1 导弹弹体传递函数仿真分析
        2.4.2 开环飞行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2.4.3 闭环飞行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2.5 RTX64 性能分析
        2.5.1 RTX64 实时性保障策略
        2.5.2 RTX64 实时性分析
        2.5.3 RTX64 定时性能分析
    2.6 系统技术指标要求
    2.7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7.1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2.7.2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导弹飞行仿真控制台硬件设计
        3.2.1 硬件组成及功能
        3.2.2 硬件设计
    3.3 导弹动力学仿真计算平台硬件设计
        3.3.1 组成及功能
        3.3.2 硬件设计
    3.4 电源模块设计
        3.4.1 飞行控制组件供电电源选择
        3.4.2 舵机电路板和解锁供电电源选择
        3.4.3 舵机电机供电电源选择
        3.4.4 电压监测模块设计
    3.5 系统硬件设备整体布局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件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板卡实时驱动程序开发基本流程设计
        4.2.1 板卡从Windows到 RTX64 的转换
        4.2.2 板卡的查找和初始化
        4.2.3 板卡资源访问
        4.2.4 板卡资源释放
    4.3 板卡实时驱动程序开发实例
        4.3.1 惯测模拟板卡的驱动程序实现
        4.3.2 RS422 接口板的驱动程序实现
    4.4 导弹飞行仿真控制台软件设计
        4.4.1 载机模拟试验流程设计
        4.4.2 电源监控管理软件设计
        4.4.3 辅助保护模块设计
    4.5 导弹动力学仿真计算平台软件设计
        4.5.1 进程间关系概述
        4.5.2 进程间通信设计
        4.5.3 共享内存数据存储和读写设计
        4.5.4 信号编解码模块设计
        4.5.5 舵机执行模式设计
        4.5.6 动力学仿真计算平台软件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联调与测试结果分析
    5.1 系统概述
    5.2 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
        5.2.1 模块级调试
        5.2.2 系统级联调
    5.3 系统研制过程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3.1 BMK接口板寄存器访问问题
        5.3.2 SSI转换板程序下载问题
        5.3.3 定时器定时问题
        5.3.4 c PCI7432 数字量IO接口板发送指令问题
        5.3.5 舵机解锁标志量传递问题
        5.3.6 舵控指令发送问题
        5.3.7 电源状态监测问题
        5.3.8 继电器控制问题
        5.3.9 信号干扰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A:姿态角开环控制46s内舵指令和舵机反馈结果
附录 B:姿态角开环控制46s内导弹三通道角度变化采集结果
附录 C:姿态角闭环控制30s内舵指令和舵机反馈结果
附录 D:姿态角闭环控制30s内导弹三通道角度变化采集结果
附录 E:加速度闭环控制20s内舵指令和舵机反馈结果
附录 F:加速度闭环控制20s内导弹三通道角度变化采集结果
附录 G:加速度闭环控制20s内导弹三通道角速度变化采集结果

(8)基于互联网的轮机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1.3.1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1.3.2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
    1.4 虚拟现实技术在轮机模拟器上的应用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虚拟实验室系统概述与需求分析
    2.1 虚拟实验室系统概述
    2.2 系统需求分析
        2.2.1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2.2.2 系统的性能需求分析
    2.3 开发环境
3 客户端架构与功能模块的设计
    3.1 客户端架构设计
        3.1.1 满足功能需求的设计
        3.1.2 满足非功能需求的设计
        3.1.3 基于事件发布-订阅模型的软件框架设计
    3.2 客户端功能模块设计
        3.2.1 角色控制器与有限状态机
        3.2.2 交互模块
        3.2.3 数据管理模块
4 互联网多人协作模块的设计
    4.1 网络同步模型的分析与选择
        4.1.1 状态同步
        4.1.2 帧同步
        4.1.3 网络同步模型的选择
    4.2 帧同步网络架构的设计
        4.2.1 乐观帧锁定算法
        4.2.2 帧同步网络模型框架搭建
    4.3 技术要点
        4.3.1 操作信息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4.3.2 选择低延迟的UDP网络协议
    4.4 操作回放功能的实现
        4.4.1 操作记录存储与读取
        4.4.2 操作回放功能与加速播放
5 虚拟实验室的性能优化
    5.1 利用Unity Profiler进行性能分析
    5.2 渲染优化
        5.2.1 通过批处理技术减少Draw Call
        5.2.2 基于角色位置状态迁移的自定义遮挡剔除
    5.3 脚本GC优化
        5.3.1 基于角色位置迁移的交互点更新优化策略
6 虚拟实验室的功能与性能测试
    6.1 系统测试环境
    6.2 功能与性能测试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Json支持字典发送代码
附录B 人物状态机代码
附录C 移动操作封装代码
致谢
作者简历

(9)面向QualNet的仿真数据记录与回放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2章 面向QUALNET的仿真数据记录与回放框架设计
    2.1 面向QualNet的仿真数据记录与回放总体框架设计
    2.2 数据记录接口框架设计
        2.2.1 QualNet网络仿真软件离散事件处理机制
        2.2.2 数据记录接口
    2.3 仿真数据记录与回放交互软件框架设计
        2.3.1 主窗口界面框架设计
        2.3.2 仿真回放模块设计
    2.4 数据库结构设计
        2.4.1 仿真场景数据库命名规则
        2.4.2 仿真场景数据库各表结构
        2.4.3 仿真场景数据库表间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记录接口设计与实现
    3.1 数据记录接口模块分割
    3.2 数据记录接口交互报文格式
        3.2.1 DRP初始化请求报文格式
        3.2.2 DRP静态接口请求报文格式
        3.2.3 DRP静态子网请求报文格式
        3.2.4 DRP动态节点请求报文格式
        3.2.5 DRP应答报文格式
    3.3 数据记录接口实现原理
        3.3.1 数据记录外部接口使用条件
        3.3.2 数据记录接口注册
        3.3.3 数据记录接口回调函数注册
        3.3.4 数据记录外部接口工作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仿真数据记录与回放交互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Qt与 MySQL
        4.1.1 Qt
        4.1.2 MySQL数据库
        4.1.3 Qt编译MySQL驱动
    4.2 设计模式与软件结构
    4.3 软件设计与实现
        4.3.1 UML顺序图
        4.3.2 UML类图
        4.3.3 开发环境
        4.3.4 软件效果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与测试
    5.1 应用实例
    5.2 功能测试
        5.2.1 等待提示框功能测试
        5.2.2 打开数据库功能测试
        5.2.3 回放功能测试
        5.2.4 删除数据库功能测试
    5.3 时延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数据记录接口报文代码
附录 B 报文解析核心函数代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10)基于Node-Webkit的功能性测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互联网以及Web技术的发展
    1.2 Node-Webkit介绍
        1.2.1 Node-Webkit的优点与缺点
    1.3 相关基础技术
        1.3.1 AngularJS介绍
        1.3.2 CodeMirror介绍
        1.3.3 Devkit-Core介绍
    1.4 本文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软件测试平台研究和现状
    2.1 软件测试的背景
    2.2 测试市场的发展
    2.3 现有测试平台分析
        2.3.1 UFT/QTP
        2.3.2 Selenium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ebWayTest的结构与设计
    3.1 WebWayTest的建立
    3.2 整体结构及模块设计
    3.3 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3.4 测试脚本的设计
        3.4.1 测试脚本的需求和特点
        3.4.2 脚本的格式设计
    3.5 测试工程的结构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ebWayTest的详细实现
    4.1 脚本录制的实现
        4.1.1 浏览器事件的监听
        4.1.2 文档事件的监听
        4.1.3 目标元素的定位
        4.1.4 关键事件的识别
    4.2 脚本回放的实现
        4.2.1 代码注入及其传统方式
        4.2.2 WebWayTest的代码注入
        4.2.3 页面状态的同步
    4.3 工程管理和脚本管理的实现
        4.3.1 工程管理的实现
        4.3.2 文件管理的实现
        4.3.3 脚本编辑器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实践应用与测试
    5.2 研究成果及总结
    5.3 未来研究方向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WINDOWS环境输入事件的记录与回放(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PF的无人机地面管控系统设计[D]. 李自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IVI自动化测试平台设计与开发[D]. 翟伟良. 山东大学, 2021(12)
  • [3]面向网络空间靶场的网络行为模拟关键技术研究[D]. 刘红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深度学习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应用[D]. 任彦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5]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张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6]基于Xrdp的XWindow运维审计的研究与实现[D]. 朱海.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2米超声速风洞导弹虚拟飞行半实物仿真控制系统研制[D]. 马胡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8]基于互联网的轮机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开发[D]. 王卓.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9]面向QualNet的仿真数据记录与回放技术研究[D]. 陈霄霄.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10]基于Node-Webkit的功能性测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苏玮.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WINDOWS环境下输入事件的录制与回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