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募集资金支持重点项目

中国银行募集资金支持重点项目

一、Bank of China Raises Funds to Support Key Projects(论文文献综述)

陈彦彤,陈柯宇,娄钰波[1](2021)在《COP15展示亮眼成绩——云南金融动力全方位注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文中指出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召开,其间,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论坛同步举行。来自政府机构、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及高等院校的与会嘉宾围绕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地支持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智力支持。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在本次论坛上代表36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

陈骁,张明[2](2022)在《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特征事实、内生动力与现存挑战》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9月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将会促进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变,而这个过程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绿色债券作为其中的重要品种,未来也将迎来快速增长。海外绿色债券市场兴起较早,且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绿债标准和运作体系,其在项目评估、资金用途和管理、信息披露、政策激励等方面的制度安排都值得国内市场借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起步较晚但增长较快,其绿债品种、发行主体、投资者等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跨境绿色债券的发展相对缓慢。目前,绿色债券带来的良好声誉与政策支持带来的监管红利,是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内生动力,但后者的实施力度不足一定程度限制了绿债市场的发展;同时,中国的绿债市场存在多方面现实挑战,包括存在洗绿漂绿现象、发行者积极性不高、交投不活跃等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对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四点建议:尽快统一绿债标准,实施更大力度政策优惠,加强监管打击洗绿漂绿,促进绿债市场内外互通。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未来的发展与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刘楠,乔诗楠[3](2021)在《绿色债券市场升温,上半年发行规模超1.7万亿元》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迎来新机遇。今年上半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品种创新等均取得了突出进展。为进一步发挥绿色债券在支持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建议通过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品种创新、加强贴标绿色债券市场监管、完善绿色债券奖励激励措施等方式,强化绿色债券市场建设,更好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仁真,戴悦[4](2021)在《蓝色债券的目标、原则与发展建议》文中提出蓝色债券是一种由国际组织、政府等主体向投资者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涉海项目、资产或战略的债务工具。资金用途海洋导向性的特点,使蓝色债券与绿色债券相区分。实践中形成了超国家蓝色债券、主权蓝色债券、金融蓝色债券、非金融企业蓝色债券等类型。蓝色债券应当以海洋可持续发展和发展蓝色经济为主要目标,遵循海洋可持续发展原则、透明度原则、利益相关者参与原则。中国应当推动蓝色债券规则制定、促进多元市场主体协同配合、建立蓝色债券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发挥蓝色债券潜力,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张亚蕾,李红霞[5](2021)在《碳中和债券市场的实践与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绿色债券的子品种,碳中和债券具有创新性、先行性,对实现经济低碳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分析了碳中和债券的发行现状,将碳中和债券标准与国内外绿色债券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碳中和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吴瑶,顾鹏[6](2021)在《“30·60”目标背景下转型金融应用与实践》文中认为绿色金融可充分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的排头兵作用,然而传统行业特别是部分碳密集或高环境影响行业为了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资金需求迫切、资金缺口巨大,这就需要绿色金融以外的转型金融予以重点支持。欧盟在转型金融领域已经开展了工作,国际市场亦在探索转型金融的标准与模式,目标均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碳中和,目前国际上已发行包括气候转型债券(Transition Bond)、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等支持企业碳减排战略的金融产品。

张溢轩,徐以祥[7](2021)在《绿色债券的规范反思与制度完善》文中提出政府对绿色产业的激励措施中,绿色金融是能够通过较小政府资本投入撬动较大社会资本以实现充分涌流的有效手段。本文以绿色债券制度为视角,对现行规范及绿色债券市场进行梳理与观察,发现当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存在规范效力等级过低、制度体系碎片化、资格标准规定模糊以及惩戒措施缺乏等问题。结合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特点,通过制度目的分析、社会效果考量、域外经验借鉴等方式对现行规范缺陷进行反思,并提出倡导"负责任投资"理念,完善制度效力等级与体系化,通过制度设计发挥绿色债券的环保性与盈利性,弱化风险性,以及建立违规行为惩戒制度等一系列完善建议。

何忆烨[8](2021)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防范研究 ——以“飞驰建荣2019-1”为例》文中认为

杨凤华,李祖洪[9](2021)在《我国港口行业全市场“储架式”债券融资模式探索——以A港口集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资金需求也随之增加,在传统融资渠道基础上积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A港口集团为例,介绍其探索实现全市场"储架式"债券融资模式的成功经验,旨在助力港口行业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许嘉禾[10](2021)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要强、要兴,发展体育产业是主要途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体育产业要提质增效和持续高速发展,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持。然而当下,金融体系在体育产业中的效用功能尚未能够充分发挥。因此,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金融支持问题,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命题。本研究立足于体育产业的经营实践,综合运用体育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及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范式,以现代产业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按照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特征与机理、宏观效应、微观效率以及系统运行的次序,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展开工作。本研究的工作主要如下:一是梳理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发现体育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二是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剖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三是在宏观产业层面,以耦合协调的视角,审视体育产业与金融体系的关联关系。通过建立序参量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剪刀差以及灰色关联等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影响因素。四是从在微观企业的层面,以“黑箱”的视角,根据金融支持与体育产业的不同维度,测度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通过筛选体育企业样本,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性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及其演变特征。五是根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构建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体育产业金融支持,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着力点。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政府金融支持和市场金融支持均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随着体育产业金融需求的不断升级,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金融活动的认识持续深化,政策工具与国有资本逐步活跃。金融市场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各类体育产业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异军突起。体育产业嵌入金融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但同时,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二是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三是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四是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2)我国体育产业具有快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业态丰富的结构性特征、高不确定性的风险性特征和消费供需的不平衡特征。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特征进一步衍生出了独特的金融需求特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的是政策引导下的规模化金融支持、层次多元化的系统性金融支持、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以及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3)资本形成、创新推动和消费刺激是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功能组成。金融体系一是可以扩大资本积累,促进资本形成,缓解体育产业融资约束;二是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创新风险,推动体育产业技术、模式创新;三是可以实现跨期平滑、财富效应和风险保障,刺激体育产业消费发展。有效的金融支持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投资和消费两端,通过平衡产值结构、改善融资结构、变革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加快要素流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的要素生产效率;通过加速企业成长、优化公司治理、形成循环激励,促进产业的价值增值,精准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成长痛点,协助体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4)宏观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体系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内生耦合机理和外部耦合功能,具有双向耦合协调发展机制。二者不仅维持了长期、高度的耦合关联性,并且实现了耦合协调度的持续跃升,呈现出由低水平协调向高水平协调演化的动态趋势。金融体系对体育产业的短时间、爆发性增长起到了有效地支撑作用。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尚处于发展周期的前期,其交互胁迫作用远小于耦合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正向效应。与此同时,二者的耦合协调效应受到多种内生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风险投资市场、消费金融、政府扶持和金融创新等内生动力型因素,以及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变动等外生环境型因素,均与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密切关联。(5)微观企业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静态来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金融支持效率尚可,多数样本企业接近最优生产前沿面,但同时具有明显的技术制约特征。扩大金融资源投入规模前,需要着重改善金融技术水平。在金融支持效率内部,债权效率较好,股权效率欠佳,且股权效率呈现规模制约特征。在体育产业内部,体育企业板块、行业业态和空间地域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第二,动态来看,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动态效率水平并未产生良性改观,反而出现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产业金融技术创新水平难以支撑金融资源规模的快速增长。其中,股权动态效率下滑,技术进步水平下降明显,是导致整体金融效率下滑的主要原因。第三,动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表明,效率落后企业对领先集团具有追赶效应,但收敛速度较慢,且收敛速度存在体育产业内部的结构性差异,达到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均衡仍需要较长时间。(6)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实证研究说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视为由政府金融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宏观金融环境和体育产业发展所组成的动力学系统。第一,强化金融市场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相对而言,强化股权市场的效能略优于债权市场。股权市场更有利于体育产业规模扩张和要素生产率提升,债权市场则更有利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第二,政府干预会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影响。弱化政府干预无益于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维持一定强度的政府金融支持具有必要性。适度增强政府干预有利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但当政府干预过度时,会造成规模增长与要素生产率下降并存,仅能“做大”而不利“做强”体育产业,最终无益于产业发展质量。第三,宏观金融风险能够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显着的负面冲击。随着体育产业深度嵌入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损害力度可能进一步增大,需要审慎防范、积极应对金融风险。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政策体系,优化制度顶层设计;丰富金融服务市场,创新投融资渠道模式;推动金融技术创新,开发新型金融工具;优化企业金融管理,重视复合人才培养等策略建议。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探讨了金融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明确金融功能的作用支点,厘清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2)结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产业与微观企业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数理模型及相关评价方法,设计序参量体系,测度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测度并评价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特征及其变动规律。形成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的深层次认识,为优化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效能提供着力点。(3)构建了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设计模型变量及函数关系,并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仿真。探究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为企业部门的金融决策和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参考。

二、Bank of China Raises Funds to Support Key Projec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ank of China Raises Funds to Support Key Projects(论文提纲范文)

(1)COP15展示亮眼成绩——云南金融动力全方位注入生物多样性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金融力量护佑多样性生物家园
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贷”出高原碧波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为城市构建绿色出行
    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书写助农兴企、壮大产业“绿色文章”
    中信银行昆明分行: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招商银行昆明分行:为绿色能源提供多元支持
    富滇银行:紧跟绿色发展规划
践行绿色金融共绘绿色发展蓝图

(2)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特征事实、内生动力与现存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绿色债券的概念界定
    (一)国际主要绿色债券标准
        1. 两大国际权威绿色债券标准
        2. 国家和区域联盟的绿色债券标准
        3. 其他机构的绿色债券标准
    (二)国内主要绿色债券标准
    (三)国内外的标准差异
绿色债券发展的特征事实
    (一)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的特征事实
        1. 全球绿色债券的起源及发展
        2. 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的现状
    (二)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特征事实
        1.国内绿色债券的起源及发展
        2.国内绿色债券市场的概况
        (1)一级市场:发行数量上升,种类多样化,集中在高评级
        (2)二级市场:存量规模较小,投资收益波动较大
        (3)绿色债券的市场参与者
    (三)跨境绿色债券发行与投资状况
        1.中资企业在境外发行绿色债券
        2.外资企业在境内发行绿色熊猫债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对发行者的价值
        1.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低于一般债券
        2.绿色债券的发行要求更加宽松
        3. 绿色债券有助于企业获取声誉收益
    (二)对投资者的价值
        1.规避信用风险:绿色债券信用评级较高,且能够规避环保风险
        2.获取监管收益:严格的信息披露与多重外部审查,运作透明度高
        3.获取声誉收益:符合社会责任投资的要求
    (三)对其他主体的价值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绿色债券市场存在洗绿、漂绿现象
    (二)绿色债券市场规模较小,发行者积极性不高
    (三)绿色债券市场不够活跃,对投资者吸引力欠缺
    (四)国内外绿色债券市场现实挑战的对比
中国绿色债券发展的相关建议

(3)绿色债券市场升温,上半年发行规模超1.7万亿元(论文提纲范文)

上半年绿色债券政策利好
    取消债券信用评级强制性规定
    发布《绿债目录(2021年版)》
    出台绿色债券品种创新制度
绿色债券市场整体上行
    贴标绿色债券市场覆盖区域持续扩大
    发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化产品25只
    中资主体境外绿色债券发行积极性有所上升
    发行非贴标绿色债券198只
绿色债券市场推出创新品种
    碳中和债券
    可持续挂钩债券
绿色债券市场建议与展望
    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品种创新
    加强贴标绿色债券市场监管
    完善绿色债券奖励激励措施

(4)蓝色债券的目标、原则与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蓝色债券的概念与类型
    蓝色债券的定义
    蓝色债券的特点
    蓝色债券与绿色债券的区辨
    蓝色债券的类型
蓝色债券的目标
    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
    发展蓝色经济
    蓝色债券的原则
    蓝色债券的发展建议

(5)碳中和债券市场的实践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碳中和债券的发行现状
    (一)发行主体多为信用评级高且稳定的国有企业
    (二)资金用途主要集中于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
    (三)票面利率较低、发行期限较长
二、碳中和债券标准与国内外绿色债券标准的比较
三、碳中和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对各类碳中和债券的要求有待统一
    (二)评估认证服务的操作细则有待明确和细化
    (三)配套支持政策有待完善
四、政策建议
    (一)统一各类碳中和债券的标准和要求
    (二)明确碳中和债券第三方评估认证要求
    (三)提高碳中和债券市场参与主体积极性

(7)绿色债券的规范反思与制度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绿色债券的基本原理
    (一)绿色债券的性质
    (二)绿色债券的独特性优势
    (三)绿色债券的风险
        1. 绿色债券一般风险及其预防:
        2. 绿色债券特殊风险及预防:
二、我国绿色债券相关规范现状及其问题
    (一)规范的效力等级过低,缺乏权威性
    (二)各监管部门各自为政,制度体系碎片化
    (三)绿色债券种类不均、发行主体笼统,激励制度有效性亟待增强
三、完善我国绿色债券法律制度的路径
    (一)规则体系的权威性构建
    (二)规则体系的统一性设计
        1. 分类标准之厘定:
        2. 认定标准之统一:
        3. 程序标准之设计:
    (三)规则体系的激励性和有效性增强
        1. 保证绿色债券的环保性与盈利性:
        2. 对绿色债券的金融风险有效规制:
        3. 明确越矩责任:
        4. 需求侧投资理念的构建:

(9)我国港口行业全市场“储架式”债券融资模式探索——以A港口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A港口集团拓展全市场“储架式”债券融资模式背景分析
    (一)战略任务实施亟需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二)原有债券融资模式难以满足企业当前融资需求
二、A港口集团拓展全市场“储架式”债券融资模式的主要做法
    (一)建机制,深化银企合作,提高融资效率
    (二)谋突破,提升主体信用等级和优化经营财务指标
        1.提前谋划,提升主体信用等级
        2.聚焦经营,优化经营财务指标
    (三)抓机遇,打通全市场“储架式”债券融资渠道
        1.第一步:优先申报国家发改委“优质主体企业债”
        2.第二步:重点突破深圳证券交易所“储架公司债”
        3.第三步:全面达标,注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DFI)
三、A港口集团拓展全市场“储架式”债券融资模式取得的成效
四、A港口集团拓展全市场“储架式”债券融资模式的实践意义
    (一)良好的示范效应
        1.行业示范效应
        2.区域示范效应
    (二)重大的应用价值
        1.有助于实现资源互补和互利共赢,深化银企战略合作
        2.有助于融资服务建设,促进主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3.有利于实体企业拓展“储架式”债券融资模式,助力企业改革发展

(10)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1.1.2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
        1.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诉求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体育产业
        2.1.2 高质量发展
        2.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1.4 金融支持
    2.2 文献综述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2.2.2 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2.2.3 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2.2.4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认识
        2.2.5 文献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2 产业结构理论
        2.3.3 产业融合理论
        2.3.4 Schumpeter金融促进理论
        2.3.5 金融结构理论
        2.3.6 金融深化、金融约束与金融内生理论
        2.3.7 系统理论与经济效率理论
第3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与不足
    3.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3.1.1 政府金融支持现状
        3.1.2 信贷市场支持现状
        3.1.3 债券市场支持现状
        3.1.4 股票市场支持现状
        3.1.5 风险投资支持现状
        3.1.6 其他金融市场支持现状
    3.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不足
        3.2.1 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
        3.2.2 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
        3.2.3 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
        3.2.4 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尽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特征与机理
    4.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
        4.1.1 “支柱地位”与扩张趋势: 亟需政策引导的规模化金融支持
        4.1.2 丰富业态与结构演进: 亟需层次多元的系统化金融支持
        4.1.3 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 亟需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
        4.1.4 消费升级与供需优化: 亟需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4.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机理
        4.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组成
        4.2.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金融支持效应分析——基于耦合协调视角
    5.1 研究方案设计
    5.2 研究方法选择
        5.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杂系统特征
        5.2.2 耦合的应用
    5.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5.3.1 耦合机制的内涵
        5.3.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
        5.3.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5.4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5.4.1 耦合测度模型
        5.4.2 灰色关联模型
        5.4.3 序参量体系与数据选取
        5.4.4 熵值赋权处理
    5.5 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5.5.1 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5.5.2 耦合关联与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5.5.3 基于剪刀差的进一步讨论
    5.6 耦合协调效应的影响因素
        5.6.1 影响因素识别
        5.6.2 变量选取
        5.6.3 影响因素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金融支持效率评价——以上市公司为例
    6.1 研究方案设计
    6.2 研究方法选择
        6.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投入产出特征
        6.2.2 方法思路与适用性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6.3.1 模型构建
        6.3.2 样本选取
        6.3.3 指标测算与数据处理
    6.4 静态效率矩阵分析
        6.4.1 综合金融效率分析
        6.4.2 股权静态效率分析
        6.4.3 债权静态效率分析
    6.5 动态效率演变分析
        6.5.1 金融效率的动态演变
        6.5.2 股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6.5.3 债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6.6 效率收敛性分析
        6.6.1 金融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6.2 股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6.3 债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系统建模与仿真
    7.1 研究方案设计
    7.2 研究方法选择
        7.2.1 系统动力学原理
        7.2.2 系统动力学组成模块—基于Vensim实现
        7.2.3 系统动力学特点及适用性
    7.3 建模准备
        7.3.1 模型构建原则
        7.3.2 系统边界确定
        7.3.3 模型基本假设
    7.4 模型与变量关系构建
        7.4.1 子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7.4.2 总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7.4.3 系统流图设计及主要变量
        7.4.4 变量函数关系确定
    7.5 模型检验
        7.5.1 外观检验
        7.5.2 运行检验
        7.5.3 稳定性检验
        7.5.4 历史检验
        7.5.5 灵敏度检验
    7.6 策略仿真分析
        7.6.1 基础仿真结果
        7.6.2 市场金融策略仿真
        7.6.3 政府金融干预仿真
        7.6.4 金融风险情景仿真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Bank of China Raises Funds to Support Key Projects(论文参考文献)

  • [1]COP15展示亮眼成绩——云南金融动力全方位注入生物多样性保护[J]. 陈彦彤,陈柯宇,娄钰波. 时代金融, 2021(23)
  • [2]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特征事实、内生动力与现存挑战[J]. 陈骁,张明. 国际经济评论, 2022(01)
  • [3]绿色债券市场升温,上半年发行规模超1.7万亿元[J]. 刘楠,乔诗楠. 环境经济, 2021(17)
  • [4]蓝色债券的目标、原则与发展建议[J]. 李仁真,戴悦. 环境保护, 2021(15)
  • [5]碳中和债券市场的实践与建议[J]. 张亚蕾,李红霞. 金融纵横, 2021(07)
  • [6]“30·60”目标背景下转型金融应用与实践[J]. 吴瑶,顾鹏. 金融市场研究, 2021(07)
  • [7]绿色债券的规范反思与制度完善[J]. 张溢轩,徐以祥. 西南金融, 2021(07)
  • [8]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防范研究 ——以“飞驰建荣2019-1”为例[D]. 何忆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9]我国港口行业全市场“储架式”债券融资模式探索——以A港口集团为例[J]. 杨凤华,李祖洪. 财务与金融, 2021(03)
  • [10]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许嘉禾. 山东大学, 2021(11)

标签:;  ;  ;  ;  ;  

中国银行募集资金支持重点项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