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胞壁消化产物对果实细胞乙烯生成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程园[1](2021)在《活性氧和MAPK级联途径在ASM调控三季梨果实衰老中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衰老是果蔬采后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是引起果蔬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活性氧(ROS)是引起果蔬衰老的关键因素之一,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途径作为信号传导途径参与多种防卫反应。本研究以三季梨果实为材料,研究采后苯并噻重氮(ASM)和PD98059(MAPK级联途径阻断剂)处理对常温贮藏期间果实ROS代谢、MAPK级联途径、转录因子及色素代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ASM处理提高了梨果皮和果肉中过氧化氢(H2O2)、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 A)含量,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DPH氧化酶(NO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以及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及其基因表达,但抑制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而PD98059+ASM处理抑制了ROS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但促进了C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2)ASM处理还促进了梨果皮和果肉中PcMAPKKK1、PcMAPKK2、PcMAPKK3、PcMAPK4和PcMAPK6表达,抑制了果皮和果肉中PcMYC2和PcPIF4表达,下调了果皮中PcHY5、PcPIF1和PcPIF3基因表达,但促进了果肉中PcHY5、PcPIF1和PcPIF3表达。PD98059+ASM处理降低了ASM处理正效应,削弱了MAPK级联途径的激活以及相关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3)采后ASM处理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延缓了果皮和果肉中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抑制了果皮中β-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以及叶黄素的积累。ASM处理促进了果皮和果肉中PcLYCE表达,抑制了果皮和果肉中PcNYC1、PcHCAR、PcPPH、PcSGR1/2、PcPAO、PcPSY、PcLYCB、PcCRTZ2和PcCCS1表达。PD98059+ASM处理加速了乙烯释放,促进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及其代谢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综上所述,采后ASM处理促进了梨果实ROS代谢,并激活MAPK级联途径,从而磷酸化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代谢过程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抑制了乙烯的合成,延缓果实的后熟和衰老。
周琪[2](2021)在《GA3处理对葡萄果实水分及发育的调控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赤霉素(GA3)作为植物六大类激素之一,同时是果树生产中的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生产应用中,时刻都发挥着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鲜食葡萄的日常管理中,常采用含有GA3为主成份的生长调节剂处理果实,来实现无核化或增加果实大小的效果,以提高商品价值。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GA3处理葡萄果实后其水分参数发生了显着变化,但探讨GA3处理后水分和果实发育之间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在2018-2019两年的重复试验中,以鲜食品种‘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T1:40 mg/L;T2:70 mg/L)浸蘸处于第一次膨大期的果穗(果粒平均横径8-10mm),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分别在处理后一周内每天和间隔15天进行取样直至果实成熟,测定其水分参数和内源激素并采用编码和非编码RNA测序(mRNA,nc RNA-seq)和基因克隆技术,探讨GA3处理果实后,水分对其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GA3处理果实后水分和内源激素会对果实的生长发育产生显着影响;GA3处理果实后,其主要水分参数:自由水,水势,渗透势,膨压均显着升高,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结果在处理后很快(0-1 d)即得到了反馈,而且水分参数的变化趋势也随着葡萄的双“S”生长曲线进行改变,较CK而言,虽然变化趋势是相似的,但是处理1 d后直至成熟期,主要水分参数始终保持显着较高的水平。内源激素水平来看,外源GA3的介入显着提高了果实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ZT)的水平,且与水分参数变化趋势保持相似结果,均在处理1 d后显着升高,且保持较高水平直至成熟期,与此同时,ABA的变化与促进生长类激素(IAA,GA3,ZT)变化趋势呈现相反的情况;结合2018和2019两年中,果实水分参数和内源激素两个主要生理指标,利用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1,T2)GA3处理果实后,对果肉细胞长度,细胞大小,果实纵横径,单果重,体积和果穗紧密程度均有显着的增大影响。2.综合考虑不同浓度GA3处理果实后水分和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0-1 d即出现显着差异),选择高浓度(T2)处理后0 d(2 h)的果实进行转录组(mRNA和nc RNA)测序分析,在mRNA水平共得到436个差异表达的基因(DEGs),其中显着上调表达350个,显着下调表达86个。经过GO分类注释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参与最多的生物学过程为“刺激反应”,“生物调节”和“转运活动”;KEGG富集分类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类黄酮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等相关代谢途径为富集项。为进一步了解葡萄果实响应外源GA3而变化的生物学途径,绘制并分析了水分转运和激素类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筛选到与水分转运相关的VIT_12s0028g01810基因(Biological Process:water transport GO:0006833)和赤霉素相关的VIT_08s0007g5030基因(Biological Process:gibberellin GO:0009739)作为后续转化试验的候选基因,并且随机挑选了21个DEGs进行qRT-PCR验证,发现其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数据表达水平保持相似。3.对候选水分转运相关VIT_12s0028g01810(VvGSK-3)基因和赤霉素相关VIT_08s0007g5030(VvRAX2)基因进行功能鉴定与分析,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成功构建p CAMBIA1300-VvGSK-3-GFP和p CAMBIA1300-VvRAX2-GFP两个过表达载体,转入洋葱表皮和烟草叶片进行亚细胞定位发现,VvGSK-3和VvRAX2均定位于细胞核中,与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保持一致;为了进一步验证二者的生物学功能,转入葡萄愈伤组织(cv.Monastrell)和番茄(Micro-Tom)中,发现转VvGSK-3和VvRAX2基因愈伤组织中内源GA3含量显着升高,GA3含量排序为VvRAX2>VvGSK-3>WT(野生型);对转VvGSK-3和VvRAX2基因番茄果实的水分参数和果实表型测定发现,转基因果实中的总水含量,水势,以及单果重,纵横径,单果体积均较WT果实而言,显着提高,果实大小综合排序为:VvRAX2>VvGSK-3>WT。结合外源GA3处理果实后生理和分子水平结果,我们推测水分和内源激素共同调控了葡萄果实表型上的差异,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且水分和内源激素间可能存在相互调节或促进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系统的研究。4.通过对高浓度GA3(T2)处理后2 h的果实进行非编码RNA(nc RNA)测序分析发现,共鉴定到286个mirRNA,其中14个差异表达,9个显着上调,5个显着下调;2146个LncRNA,差异表达79个,46个显着上调,33个显着下调;CircRNA 2583个,差异表达12个,6个显着上调,6个显着下调。从该差异表达的编码(mRNA)和非编码RNA靶基因的GO分类和KEGG富集来看,主要富集在“激素信号转导”,“水转运”,“苯丙烷生物合成”,“碳代谢”和“生长”等通路中,表明外源GA3对葡萄果实生长发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并且以差异表达基因(DEmRNAs)的靶向mirRNA为中心,构建与mirRNA竞争结合的mRNA,LncRNA和CircRNA调控网络(CeRNA机制),表明不同RNA可以靶向多种RNA,它们之间存在相互调控和影响的关系。
沈家琪[3](2021)在《‘翠冠’梨单性结实诱导剂筛选及赤霉素诱导单性结实坐果分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是指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果实的现象,且所得到的果实通常无籽,是一项重要的农艺性状。梨树作为我国重要温带果树,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但大部分梨树具有自交不亲和性,在生产中需要配置授粉树或者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来保证其产量;其次,梨树开花较早,易遭受春季寒潮影响,导致授粉不良。前人研究表明,外源植物激素或者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能够有效诱导梨单性结实。但是单一施用植物激素如赤霉素会导致果形变长,萼片宿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品性,因此需改良原有诱导剂配方或开发新型诱导剂。此外,目前对于单性结实的研究仍多集中于幼果膨大后的生理变化及分子机理,对于坐果早期的分子机理及调控模式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以浙江地区广泛栽培的‘翠冠’梨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大田诱导剂的筛选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幼果转录组数据的早期坐果调控网络,挖掘了参与调控早期坐果的核心基因及转录因子。研究结果如下:1)多胺及硫酸铜处理能够诱导‘翠冠’单性结实,且乙烯抑制剂与赤霉素处理组合能够缓解果形拉长问题。赤霉素与多种乙烯抑制剂的处理组合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果形指数,缓解果形拉长;且GA4+7与亚精胺处理组合能够在保持较高坐果率的前提下,增加单性结实梨果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胺类物质(腐胺、亚精胺)及硫酸铜处理均能够诱导‘翠冠’产生单性结实,且腐胺及硫酸铜处理后得到的单性结实梨果实萼片自然脱落。2)通过转录组分析,初步构建GA4+7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坐果早期调控网络。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19.8Gb原始数据,使用‘翠冠’梨作为参考基因组且平均比对率高达87.76%。共有32512个基因发生表达,筛选后得到了26108个差异表达基因。WGCNA分析共得到了26个不同表达趋势的模块,将其分为GA上调类模块及清水对照上调类模块。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GA上调类模块基因主要富集在遗传信息传递、RNA转运、蛋白酶体过程、三羧酸循环(TCA-cycle)、氨基酸生物合成、糖酸代谢等过程。清水对照上调类模块中差异表达基因则主要富集在泛素化降解过程、转录过程、质膜转运、多种酶的生物合成过程等。初步构建了基于GO富集通路的‘翠冠’梨单性结实早期坐果调控网络及筛选了坐果早期上调模块中的核心基因。3)分析鉴定可能参与调控GA4+7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坐果早期的核心转录因子。共鉴定得到了2005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其中成员数目最多的转录因子家族依次为AP2/ERF、MYB、bHLH、NAC和C2H2。清水处理第14天时占绝对优势的转录因子家族数量最多。我们共鉴定得到了包括植物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细胞周期及细胞膨大、细胞壁水解及重构、光合作用及糖类合成转运在内的10条坐果相关调控通路的关键基因,并通过MEME在线工具富集并预测了这些通路中关键基因启动子上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合WGCNA手段分析得到了如HB-BELL、MADS-box等可能参与调控单性结实坐果早期的关键转录因子。
李志程[4](2021)在《壳聚糖采前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愈伤的影响》文中指出壳聚糖是几丁质的N-脱乙酰化衍生物,壳聚糖除了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外,还可维持果蔬的采后品质,诱导采后抗病性。然而采前壳聚糖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愈伤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用0.1%的壳聚糖浸泡“玛瑙”厚皮甜瓜种子,并在果实发育的幼果期、膨大前期、膨大后期和成熟期喷洒植株和果实,评价采前壳聚糖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愈伤的影响,并探讨部分机理。结果表明:1.壳聚糖浸种处理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加了苗粗、苗高和主根长。此外,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显着提高了生长期间植株的茎粗,增加了采收时果实的单果重和果形指数。2.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降低了采后果实贮藏期间的自然发病率、腐烂指数以及损伤接种果实的病斑直径。贮藏第14d时,复合处理的自然发病率、腐烂指数和病斑直径分别比对照低40%、43.2%和25%。此外,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降低了果实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和呼吸速率,延缓了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并提高了果实表面的亮度,延缓了表皮颜色的转变。3.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提高了愈伤期间果实伤口处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羟化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和肉桂醇脱氢酶的活性,显着提高了果实伤口处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含量。愈伤第5d时,复合处理的PAL、C4H和4CL活性分别高出对照26.2%、33%和29.7%。此外,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还促进了肉桂酸、咖啡酸、阿魏酸、p-香豆酸、松柏醇、芥子醇、和p-香豆醇的合成。4.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降低了愈伤期间果实伤口处的细胞膜透率和丙二醛含量,提高了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提高了NADPH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活性。愈伤第7d时,复合处理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分别高出对照21.4%、39.3%和20.6%。此外,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促进了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合成,抑制了脱氢抗坏血酸和氧化型谷胱甘肽的产生。5.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有效促进了果实伤口处的聚酚软木脂、聚酯软木脂以及木质素的沉积,从而降低了损伤果实的失重率以及损伤接种Trichothecium roseum果实的病情指数。愈伤第5d时,复合处理的SPP、SPA和木质素细胞层厚度分别高出对照40.1%、37%和34.7%,失重率和病情指数比对照低31.8%和32.8%。此外,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提高了愈伤组织的硬度、脆性、果肉硬度和紧实度。综上所述,壳聚糖采前处理促进了厚皮甜瓜种子萌发、幼苗和植株的生长,增加了果实的产量。壳聚糖采前处理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的发病率,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维持了果实的采后品质。此外,壳聚糖采前处理通过激活伤口处的苯丙烷代谢和活性氧代谢促进了厚皮甜瓜果实的采后愈伤。
王雪[5](2021)在《观赏海棠果实脱落相关酶活测定及转录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观赏海棠(Ornamental crabapple)为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植物,集观花观叶观果于一体的优良观赏树种,宿果期的长短对其果实观赏价值影响较大,探究观赏海棠果实脱落的内在原因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主要以果实脱落早的‘绚丽’海棠、‘火焰’海棠和脱落晚的‘唐纳德·怀曼’海棠、‘红宝石’海棠、‘糖美林’海棠五个观赏海棠品种为试材,通过木材切片观察确定果实脱落离层位置,测定离层中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4种酶活性变化,探究观赏海棠离层中相关酶活性与果实脱落之间的关系,对上述细胞壁降解酶的合成基因McPEM、McCEL、McBG、McGC在不同群体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测定,并通过转录组数据对参与调节观赏海棠果实脱落的其他相关基因和转录因子进行进一步筛选。为揭示观赏海棠果实脱落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为观赏海棠品种的选育以及进一步提高观赏价值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果柄离层显微结构观察表明,‘绚丽’海棠和‘火焰’海棠品种果实脱落前在果柄基部已经形成离层,且离层细胞体积较小,细胞质致密,同一时期的‘唐纳德·怀曼’海棠、‘红宝石’海棠、‘糖美林’海棠果柄基部未形成离层也未出现脱落。‘绚丽’海棠、‘火焰’海棠、‘唐纳德·怀曼’海棠、‘红宝石’海棠、‘糖美林’海棠短枝横切面中均发现了内含韧皮部和外韧维管组织两种特殊结构存在。(2)相关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4种酶活性在同一时期不同品种中存在明显差异。在果实脱落期间‘绚丽’海棠、‘火焰’海棠除纤维素酶活性略有下降外,果胶酯酶活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酶活性显着高于脱落相对较晚的‘唐纳德·怀曼’海棠、‘红宝石’海棠、‘糖美林’海棠。结果表明,海棠果实脱落和纤维素酶活性有关,并且果柄离层中的果胶酯酶活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升高对果实脱落有促进作用。(3)转录组结果显示,通过对观赏海棠果实脱落早与脱落晚两个群体对比,共筛选出了802条差异基因,差异基因显着富集到苯丙素生物合成、亚油酸新陈代谢、氰基氨基酸代谢等代谢途径。对差异基因进行分析,共筛选了29个候选基因,参与到观赏海棠果实脱落过程中,具体功能需进行进一步验证。利用RTqPCR技术对McPEM、McCEL、McBG、McGC四个基因在果柄离区相对表达量进行测定分析,表明McPEM、McCEL、McBG、McGC可能促进果实脱落。
杨瑞瑞[6](2021)在《热水处理对马铃薯块茎愈伤的促进及其MYB转录调控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愈伤是马铃薯重要的采后特性,但自然愈伤所需时间较长。本文采用45oC热水浸泡“陇薯7号”损伤马铃薯块茎10 min,后置于常温(20-25oC,RH 70-80%)黑暗条件下愈伤。测定处理块茎愈伤期间的失重率和病情指数,观察伤口处软木脂、木质素的积累,测定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产物含量。在热处理的基础上,利用转录组分析、双荧光素酶试验和酵母单杂交等鉴别参与块茎愈伤的关键MYB转录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并验证其在软木脂形成中的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热处理加速了块茎伤口处软木脂和木质素的沉积,降低了愈伤期间损伤块茎的失重率以及损伤接种块茎的病情指数。热水处理显着促进了块茎伤口处的StPAL1和St4CL基因表达,提高了PAL和4CL活性,增加了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含量。此外,热水处理还显着提高了伤口处的H2O2含量和POD活性。2.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到4个可能参与马铃薯块茎愈伤的候选MYB转录因子MYB168/144/24/48。进化分析表明,MYB168/144/24/48与其他物种中参与苯丙烷代谢、软木脂合成和木质素代谢的MYB转录因子同源性较高。此外,还筛选到3个苯丙烷代谢关键基因StPAL1/3和St4CL,上述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均含有MYB结合元件,表明它们可能是MYB调控块茎愈伤的下游靶基因。3.双荧光素酶结果表明,MYB168显着增强了StPAL1、StPAL3和St4CL的启动子活性,其上调倍数分别为3.70倍、4.93倍和5.76倍。相反,MYB144/24/48对上述启动子的活性无显着影响。酵母单杂结果表明,MYB168可直接结合愈伤靶标基因StPAL和St4CL的启动子,从而增强其活性。4.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MYB168定位于细胞核。烟草叶片过表达MYB168可以明显促进叶片中咖啡酸、芥子酸、肉桂酸等酚酸单体和芥子醇、松柏醇、肉桂醇等木质素单体的合成。此外,过表达MYB168还促进了烟草叶片中聚酚软木脂的沉积。综上所述,热处理可通过激活苯丙烷代谢、提高H2O2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加速软木脂和木质素在伤口处的沉积,促进马铃薯块茎愈伤。MYB168可直接结合并激活苯丙烷代谢关键靶标基因StPAL和St4CL的启动子,促进StPAL和St4CL基因表达,加速酚酸单体的合成以及聚酚软木脂的沉积。
蒋超男[7](2021)在《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贮藏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果梨属于秋子梨系统,是辽宁省特色水果之一。果实采后需要后熟才能达到最佳的食用品质,表现出特有的风味,但是果实不耐贮藏、易腐烂。因此开发能够延长果实贮藏期并保持品质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果梨为材料,研究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常温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细胞壁降解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活性氧代谢相关酶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无显着影响,但显着抑制了南果梨果实乙烯释放量,同时能改善果皮色泽,抑制了叶绿素降解,维持了果实较高的贮藏品质。2.褪黑素处理抑制了南果梨果实水溶性果胶的产生和水不溶性果胶的分解,抑制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β-葡萄糖苷酶(β-glu)和纤维素酶(Cx)活性,下调了Pc PG1、Pc PG2、Pc PME、Pcβ-glu13和Pcβ-glu40表达。3.褪黑素处理抑制了果实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了NADPH氧化酶(NO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同时促进了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提高了抗坏血酸(As 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此外,褪黑素处理下调了果实Pc CAT表达,上调了Pc SOD、Pc APX、Pc GR和Pc DHAR表达。综上所述,褪黑素处理能够维持较高的果实品质,延缓果实软化,并提高果实抗氧化系统,从而延缓南果梨果实的衰老,延长贮藏期。
蒲小剑[8](2021)在《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文中研究表明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是营养价值和草产量仅次于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该牧草用途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白粉菌(Erysiphales)作为一类普遍而重要的专性生物营养型病原菌,可严重降低红三叶草产量与品质,限制其在草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阐明白粉菌对红三叶生理生化、内源激素和细胞结构的影响并验证抗白粉病TpGDSL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首先对感白粉病品种(岷山红三叶)和×抗白粉病品种(“甘农RPM1”红三叶)的杂交F2代进行抗病性评价,并建立白粉病抗性分离群体,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测定白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群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结构变化;利用F2代群体的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克隆由转录组分析得到的红三叶抗白粉病相关候选基因TpGDSL,同时构建p HB-GDSL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白粉病病原菌为三叶草白粉菌(Erysiphe trifoliorum);人工接菌后抗病材料的电导率(EC)先升高后降低、感病材料持续升高,接菌15 d时感病材料EC较接菌前增加3.57倍。抗病材料的相对含水量(RWC)先降后升,感病材料持续降低,接菌15d时感病材料的RWC含量较接菌前减少了31.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分别在接菌后第7 d和11 d升高,随后降低,其最高值分别为534.43±10.07 U·g-1·min-1 FW、411.73±4.08 U·g-1·min-1 FW、136.53±1.00 U·g-1·min-1 FW和32.02±0.57 mg·g-1。接菌第15 d的丙二醛(MDA)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是接菌前的4.84和5.38倍。接白粉菌后第1和7 d,抗病材料的玉米素(ZR)、茉莉酸(JA)与水杨酸(SA)含量出现两个峰值,感病材料接菌第1d后增加,之后持续降低。抗病材料的ABA含量先升后降,感病材料的变化趋势相反。抗病材料的ZR、JA、SA与ABA含量的分别在接菌第7 d、1 d、7 d和1 d时最大,其值分别为12.23±1.27 ng·g-1、15.55±0.30 ng·g-1、124.82±1.68 ng·g-1、483.50±125.50 ng·g-1,分别较接菌前增加3.52、0.93、1.60和1.04倍。接菌后红三叶抗病材料内源激素变化幅度大于感病材料,表明抗病材料中白粉菌对红三叶体内内源激素的效应更明显。2.抗病红三叶单株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宽,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蜡质含量均极显着高于感病材料(P<0.01),分别高16.13%、22.29%、29.99%与85.90%;抗病材料的上表皮细胞宽度增大、栅栏组织加厚、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更紧密有序,感病材料的海绵组织厚度显着增加、海绵细胞排列松散混乱。白粉菌侵染增加了细胞壁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其中抗病材料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羟脯氨酸糖蛋白含量略高于感病材料。3.白粉菌侵染后抗性差异红三叶代谢中DEGs分别富集在苯丙烷途径、甲醛戊酸途径、木质素和木酚素途径与硫代葡萄糖苷等代谢途径。CHRs、C2H2、HAD、MYB、b ZIP和MADS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参与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SA与IAA通路中相关基因AXR1、CYP、CAND1和PPR-like可能在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中具有积极作用。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类、磷酸酶、腈水解酶及GDSL脂肪酶等家族中DEGs分别富集23、20、18、14与2条。木质素代谢途径中PAL、C4H、4CL和BGL、ABA调控路径中NAD(P)-binding Rossmann-fold、赤霉素代谢途径中2-氧戊二酸/铁(II)依赖双加氧酶及JA合成前体12-Oxo-PDA等基因均参与调控红三叶的防御过程。转录组分析显示红三叶GDSL同源基因有较高的本底表达和差异表达倍数,Log2(FC)为10.62,本研究选择GDSL基因进行研究。4.克隆得到编码366个氨基酸,全长1101bp的TpGDSL基因。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GDSL基因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6.47%。TpGDSL基因编码蛋白分子式为C1776H2704N470O561S15,相对分子量为40.9672kD,理论等电点(p I)为4.39,正、负电荷残基为20和35,不稳定系数为31.38,为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81.01。TpGDSL编码蛋白可能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TpGDSL蛋白主要包括36.34%α螺旋(Alpha helix,Hh)、4.10%β转角(Beta turn,Tt)、17.49%延伸链(Extended strand,Ee)、及42.08%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Cc)。该基因翻译的蛋白均由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覆盖,覆盖率和可信度分别达82%和100%。本试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过表达载体p HB-GDSL转入模式植物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16 lines T1代阳性转基因种子,为TpGDSL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刘娜[9](2021)在《外源褪黑素缓解黄瓜幼苗吡虫啉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文中指出在设施栽培生产中,高温高湿的环境造成黄瓜(Cucumis sativus L.)植株病虫害频发,在防治过程中农药施用量大、种类多,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污染环境,甚至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褪黑素(Mel)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调节物质,在响应逆境胁迫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目前,关于Mel在植物农药降解代谢方面鲜有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外源Mel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IMD)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As A-GSH循环、氮代谢、营养元素吸收以及转录组学的影响,探究外源Mel对IMD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理和分子调控机制,为设施黄瓜栽培中减轻IMD药害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2.75mM-IMD显着抑制了黄瓜植株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含量(Chl),影响了黄瓜幼苗的正常生长;外源根施50μM Mel显着提高了黄瓜幼苗气孔开放程度,降低了MDA含量,增加了叶绿素含量,有效缓解了IMD胁迫对植株造成的光合与膜损伤,并增加了黄瓜幼苗根系和叶片中的Mel含量,加速了IMD的降解。2.外源Mel显着提高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 L)及光系统II实际光量子产额(ΦPSII)。同时,外源Mel处理有助于修复IMD胁迫对叶片叶绿体结构造成的损伤,显着减少了嗜锇颗粒数量,维持了类囊体结构的相对完整。此外,外源Mel使叶片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和果糖1,6-二磷酸酶(FBP)活性显着提高2.4%和38.9%,减轻了IMD胁迫对叶片造成的光合损伤;并通过降低果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生物合成,维持黄瓜幼苗正常的碳代谢和渗透调节过程。3.外源Mel显着抑制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O2·-)的积累,提高了叶肉细胞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催化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还原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再生成;同时,Mel还增强了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接受GSH生成的电子,使脱氢抗坏血酸(DHA)还原生成抗坏血酸(As A),提高了As A-GSH循环系统清除自由基的效率,增强了黄瓜幼苗的ROS清除能力,进而缓解了IMD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另外,Mel显着诱导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及其编码基因GST1、GST2、GST3的表达,从而促进IMD的降解代谢,维持了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稳态。4.外源Mel明显改善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氮同化过程中的相关酶—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 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的活性,维持了植株对养分的正常吸收。同时,外源Mel促进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根、茎、叶中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微量元素(锌、铁、锰)的吸收,且在根系中的促进效果最为显着。5.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共有304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处理后的黄瓜叶片中得到鉴定。其中与IMD-Mel+IMD对比组合中有523个差异基因上调表达,118个下调表达。Gene Ontology(GO)分析表明大多数DEGs被注释到过渡金属离子结合、膜组件和次生代谢过程。Kyoto Encylopeid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主要涉及谷胱甘肽代谢、MAPK信号通路-植物、苯丙氨酸代谢、植物激素转导和植物-病原互作。对GO和KEGG项中DEGs进一步分析发现,外源Mel可能通过调控漆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呼吸爆发氧化酶同源蛋白、细胞色素P450基因、WRKY转录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乙烯响应因子、b HLH转录因子和MYC2转录因子等基因的表达促进黄瓜幼苗体内IMD降解。综上所述,外源Mel通过维持黄瓜幼苗光合系统稳定、调控氧化还原稳态、促进养分吸收以及诱导抗逆基因的表达,提高黄瓜幼苗对IMD的耐受性。本研究为设施黄瓜栽培中减轻农药药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叶梦婷[10](2021)在《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糖转化的协同调控作用》文中认为油桃因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油桃果实皮薄,组织含水量高,采后易软化腐烂,贮藏时间较短。果实中的糖含量是影响果实品质和果实风味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同时糖是水果重要的能量来源,与果实的发育、成熟和衰老密切相关。因此,调节果实糖转化对于延长果实贮藏时间,保持油桃果实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壳聚糖(CS)和硫氢化钠(NaHS)被广泛应用于果实的采后贮藏,而二者结合用于果实保鲜以及对采后果实糖转化调控作用的研究却未见报道。本文以“临朐黄油桃”作为实验材料,用5 g·L-1壳聚糖与不同浓度的NaHS溶液(0、0.3、0.4、0.5mmol·L-1)协同处理采后油桃果实,在检测贮藏期间油桃果实品质指标以及硫化氢生物合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协同处理对油桃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从蔗糖代谢、己糖代谢和细胞壁代谢的角度,结合能量代谢,探讨了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果实糖转化的协同调控作用。(1)与其他浓度相比,壳聚糖与0.4 mmol·L-1NaHS协同处理明显延缓了油桃果实硬度的下降,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的呼吸速率,提高了油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同时,通过提高L-半胱氨酸催化过程中相关酶活性以及代谢物含量,果实内源H2S含量升高,从而保持了采后油桃果实的贮藏品质。(2)壳聚糖与0.4 mmol·L-1NaHS协同处理通过提高油桃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合成活性促进了果糖和葡萄糖向蔗糖的转化,并通过抑制酸性转化酶(AI)、碱性转化酶(NI)和蔗糖合成酶(SS)的分解活性延缓了蔗糖的分解。同时己糖激酶和果糖激酶活性的升高加快了葡萄糖和果糖的分解速率,因而能有效地维持油桃果实中高蔗糖含量和低果糖葡萄糖含量,保持了油桃果实更高的品质,进而延缓油桃果实的衰老。(3)壳聚糖与0.4 mmol·L-1NaHS协同处理显着抑制了油桃果实中的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半乳糖苷酶(β-Gal)、纤维素酶(Cx)和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XET)等果实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因而有利于延缓细胞壁多糖的降解以及维持贮藏期间油桃果实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从而延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4)壳聚糖与0.4 mmol·L-1NaHS协同处理通过提高油桃果实中的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H+-ATPase、Ca2+-ATPase等能量合成酶的活性,维持油桃果实中较高的ATP、ADP含量及能荷水平,保证了线粒体结构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因而对于油桃果实的衰老具有延缓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壳聚糖与0.4 mmol·L-1NaHS协同处理对于采后油桃果实的保鲜效果最佳,通过调节多种代谢途径来调控果实的糖转化以维持采后油桃果实的贮藏品质。
二、细胞壁消化产物对果实细胞乙烯生成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胞壁消化产物对果实细胞乙烯生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活性氧和MAPK级联途径在ASM调控三季梨果实衰老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苯并噻重氮(acibenzolar-S-methyl,ASM)在果蔬防腐保鲜中的应用 |
1.1.1 采前处理 |
1.1.2 采后处理 |
1.1.3 ASM诱导果实抗性的机理 |
1.2 果蔬体内ROS代谢 |
1.2.1 ROS产生 |
1.2.2 ROS清除系统 |
1.2.3 ROS的功能 |
1.3 MAPK级联途径 |
1.3.1 MAPK级联途径功能 |
1.3.2 MAPK级联途径与ROS的关系 |
1.4 转录因子 |
1.4.1 MYC2 转录因子 |
1.4.2 光敏色素相互作用因子(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s,PIFs) |
1.4.3 下胚轴伸长5(elongated hypocotyl5,HY5) |
1.5 色素代谢 |
1.5.1 叶绿素代谢 |
1.5.2 类胡萝卜素代谢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ROS代谢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材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方法 |
2.3.1 处理和取样 |
2.3.2 ROS产生相关指标测定 |
2.3.3 ROS清除相关指标测定 |
2.3.4 ROS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2.3.5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ROS产生的影响 |
2.4.2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ROS清除系统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MAPK级联途径以及转录因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材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方法 |
3.3.1 处理和取样 |
3.3.2 MAPK级联途径和TF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MAPK级联途径的影响 |
3.4.2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TFs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色素代谢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材料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方法 |
4.3.1 处理和取样 |
4.3.2 乙烯释放量测定 |
4.3.3 叶绿素含量测定 |
4.3.4 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
4.3.5 叶绿素降解及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中相关酶的基因表达 |
4.3.6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果实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
4.4.2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中叶绿素代谢的影响 |
4.4.3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果皮和果肉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GA3处理对葡萄果实水分及发育的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赤霉素类概述 |
1.1 赤霉素类的种类及结构 |
1.2 赤霉素类的合成途径 |
1.3 赤霉素类的生理学功能 |
1.4 赤霉素类信号转导 |
1.5 赤霉素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果实发育的机理研究 |
1.6 果实细胞和果实发育的关系 |
1.7 果实细胞分裂和增殖生长与水分、膨压的关系 |
2.植物内源激素与细胞生长和果实发育的机理研究 |
3.全转录(编码/非编码RNA)组学在植物生物学中的研究 |
3.1 小RNA(microRNA)在植物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
3.2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植物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
3.3 非编码RNA与 mRNA的关系及竞争性内源RNA(CeRNA)的研究进展 |
5.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6.技术路线 |
第二章 GA_3处理后对果实水分参数的影响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材料处理方法 |
1.4 试验方法 |
1.4.1 果实中总水、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 |
1.4.2 果实中水势,渗透势和膨压的测定 |
1.4.3 果实发育指标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分析 |
2.1 赤霉素GA_3处理对果实水分参数的影响 |
2.1.1 赤霉素GA_3处理对果实总水含量的影响 |
2.1.2 赤霉素GA_3处理对果实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影响 |
2.1.3 赤霉素GA_3处理对果实水势的影响 |
2.1.4 赤霉素GA_3处理对果实饱和水势,渗透势,膨压的影响 |
2.2 赤霉素GA_3处理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
2.2.1 赤霉素GA_3处理对纵横径,体积及硬度的影响 |
2.2.2 赤霉素GA_3处理对单果重,果形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3.讨论 |
3.1 赤霉素GA_3处理对果实水分参数的影响 |
3.2 赤霉素GA_3处理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
第三章 GA_3处理后对果实内源激素的影响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
1.1.1 试验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内源激素测定 |
1.2.2 果实细胞数目和形态的观察 |
1.2.3 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赤霉素GA_3对果实中促进生长类激素的影响 |
2.1.1 赤霉素GA_3对果实中赤霉素(GA_3)的影响 |
2.1.2 赤霉素GA_3对果实中玉米素(ZT)的影响 |
2.1.3 赤霉素GA_3对果实中生长素(IAA)的影响 |
2.2 赤霉素GA_3对果实中抑制生长类激素(ABA)的影响 |
2.3 赤霉素GA_3对葡萄果实细胞生长的影响 |
2.4 相关性分析 |
2.5 聚类分析 |
3.讨论 |
3.1 外源赤霉素GA_3对果实中IAA,GA_3,ZT和果实发育的影响 |
3.2 外源赤霉素GA_3对果实中ABA和果实发育的影响 |
3.3 外源赤霉素GA_3处理葡萄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
第四章 葡萄果实响应外源GA_3的RNA-seq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RNA建库和RNA测序 |
1.3 GO注释和KEGG富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 |
1.4 qRT-PCR分析 |
1.5 统计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葡萄果实响应GA_3的转录谱分析 |
2.2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
2.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类 |
2.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分类 |
2.4.1 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水转运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 |
2.5 qRT-PCR验证 |
3.讨论 |
第五章 葡萄VvGSK-3和VvRAX2 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及所用主要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基因克隆 |
1.2.2 载体构建 |
1.2.3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
1.2.4 大肠杆菌转化和鉴定 |
1.2.5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
1.2.6 农杆菌转化和鉴定 |
1.2.7 洋葱表皮和烟草叶片的亚细胞定位 |
1.2.8 葡萄愈伤组织的转化鉴定和内源赤霉素GA_3的测定 |
1.2.9 番茄转化 |
1.2.10 转基因番茄果实的VvGSK-3和VvRAX2 表达量鉴定 |
1.2.11 转基因番茄果实生理指标的测定 |
2.结果分析 |
2.1 VvGSK-3和VvRAX2 基因扩增 |
2.2 VvGSK-3和VvRAX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1 VvGSK-3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2 VvRAX2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载体构建及测序鉴定 |
2.3 阳性单克隆农杆菌鉴定 |
2.4 洋葱表皮细胞和烟草叶片亚细胞定位 |
2.5 葡萄愈伤组织转化鉴定和内源激素的测定 |
2.5.1 葡萄愈伤组织的转化和鉴定 |
2.5.1.1 葡萄愈伤组织的转化 |
2.5.1.2 葡萄愈伤组织的鉴定 |
2.5.2 葡萄愈伤组织内源赤霉素GA_3的测定 |
2.6 番茄转化及鉴定 |
2.7 VvGSK-3和VvRAX2 基因在转基因番茄果实中的表达 |
2.8 转基因番茄果实总水含量和水势 |
2.9 转基因番茄果实表型 |
3.讨论 |
第六章 葡萄果实响应外源GA_3的非编码RNA鉴定 |
1.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与处理方法 |
1.2 仪器及试剂耗材 |
1.3 RNA的定量鉴定 |
1.4 mirRNA文库的构建及测序 |
1.5 LncRNA和 CircRNA文库的构建 |
1.6 上机测序 |
1.7 mirRNA的序列分析 |
1.8 LncRNA和 circRNA的序列分析 |
1.9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功能预测 |
2.结果分析 |
2.1 mirRNA鉴定与分析 |
2.1.1 mirRNA鉴定 |
2.1.2 mirRNA差异表达鉴定 |
2.1.3 差异表达mirRNA靶基因分析 |
2.1.3.1 差异表达mirRNA靶基因GO分类 |
2.1.3.2 差异表达mirRNA靶基因KEGG富集 |
2.2 LncRNA鉴定与分析 |
2.2.1 LncRNA差异表达鉴定 |
2.2.2 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GO分类 |
2.2.3 差异表达LncRNA靶基因KEGG富集 |
2.3 CircRNA的鉴定与分析 |
2.3.1 CircRNA的鉴定 |
2.3.2 CircRNA的差异表达鉴定 |
2.3.3 差异表达CircRNA来源基因的GO分类 |
2.4 LncRNA,mRNA和 mirRNA关系 |
2.5 mRNA,LncRNA,mirRNA和 circ RNA关系 |
2.6 CeRNA网络的构建 |
2.6.1 响应GA_3差异表达的 mRNA靶向的 mirRNA |
2.6.2 CeRNA中 mirRNA靶向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
2.6.3 响应外源GA_3的CeRNA网络构建 |
3.讨论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1.全文结论 |
2.创新点 |
3.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翠冠’梨单性结实诱导剂筛选及赤霉素诱导单性结实坐果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单性结实的定义及其机理 |
1.2 单性结实的诱导及生产应用 |
1.2.1 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单性结实 |
1.2.2 环境因素诱导单性结实 |
1.2.3 机械伤诱导单性结实 |
1.3 植物生长物质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1 赤霉素类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2 生长素类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3 细胞分裂素类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4 乙烯对单性结实的抑制效应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5 多胺类及其它化学物质对单性结实的诱导 |
1.3.6 激素间相互作用 |
1.4 坐果早期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1.4.1 细胞分裂、细胞扩张与细胞壁重塑调控果实早期发育 |
1.4.2 源库代谢与果实早期发育 |
1.4.3 转录因子调控单性结实的研究进展 |
1.5 立题依据及意义 |
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梨单性结实的诱导效果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果实单果重测定 |
2.1.2.2 果实横纵径及果心横径测定 |
2.1.2.3 果实硬度测定 |
2.1.2.4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
2.1.2.5 果实糖酸提取 |
2.1.2.6 果实可溶性糖及有机酸测定 |
2.1.3 试验数据分析及绘图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坐果率的影响 |
2.2.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2.2.2.1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形态及种子的影响 |
2.2.2.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横纵径及形态的影响 |
2.2.2.3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单果重的影响 |
2.2.3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2.2.3.1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硬度的影响 |
2.2.3.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2.2.3.3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可溶性糖的影响 |
2.2.3.4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有机酸的影响 |
2.3 讨论 |
3 GA诱导‘翠冠’梨单性结实早期调控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RNA提取、纯化和质量检测 |
3.1.2.2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
3.1.2.3 测序数据比对参考基因组及功能注释 |
3.1.2.4 基因表达量、样品相关性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识别 |
3.1.2.5 PCA主成分分析、GO富集分析及WGCNA网络构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GA诱导的‘翠冠’梨转录组基本情况分析 |
3.2.2 GA诱导‘翠冠’梨单性结实转录组中的基因表达情况 |
3.2.3 基于GA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转录本的坐果早期调控网络构建 |
3.2.3.1 基于GA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转录本的WGCNA网络构建 |
3.2.3.2 坐果早期模块中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 |
3.2.3.3 GA上调类模块GO富集通路网络的构建及分析 |
3.2.3.4 GA上调类模块中核心基因的挖掘 |
3.3 讨论 |
4 GA诱导‘翠冠’梨单性结实坐果早期的核心转录因子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RNA提取、纯化和质量检测 |
4.1.2.2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
4.1.2.3 测序数据比对参考基因组及功能注释 |
4.1.2.4 差异表达基因中转录因子识别及Mfuzz聚类分析 |
4.1.2.5 单性结实坐果有关通路关键基因识别及热图绘制 |
4.1.2.6 坐果相关通路基因启动子保守元件富集分析 |
4.1.2.7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GA诱导的单性结实‘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基本情况 |
4.2.1.1 GA诱导的单性结实‘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数量分布 |
4.2.1.2 GA诱导‘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家族动态表达 |
4.2.1.3 GA诱导‘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表达趋势 |
4.2.2 单性结实相关通路基因表达情况 |
4.2.2.1 植物激素通路基因表达情况 |
4.2.2.2 细胞周期及细胞扩展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
4.2.2.3 细胞壁水解重构、光合作用及糖代谢转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
4.2.3 转录因子下游通路筛选及关键转录因子调控网络构建 |
4.2.3.1 单性结实坐果调控通路基因启动子保守元件富集情况 |
4.2.3.2 单性结实坐果过程核心转录因子调控网络初探 |
4.3 讨论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壳聚糖采前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愈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甜瓜及其采后损失 |
1.1.1 甜瓜概述 |
1.1.2 甜瓜采后损失及其原因 |
1.2 壳聚糖对作物生长发育、采后病害及成熟衰老的影响 |
1.2.1 促进生长发育 |
1.2.2 对采后病害的控制 |
1.2.3 延缓成熟衰老 |
1.3 果蔬愈伤 |
1.3.1 愈伤的意义 |
1.3.2 愈伤过程 |
1.3.3 愈伤机理 |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壳聚糖采前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方法 |
2.3.1 壳聚糖溶液的配制 |
2.3.2 种子处理 |
2.3.3 发芽试验 |
2.3.4 苗期指标的测定 |
2.3.5 甜瓜种植 |
2.3.6 壳聚糖喷洒 |
2.3.7 株粗的测定 |
2.3.8 果实性状的测定 |
2.3.9 数据统计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壳聚糖浸种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
2.4.2 壳聚糖浸种对甜瓜苗粗、苗高和主根长的影响 |
2.4.3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甜瓜果实发育期茎粗的影响 |
2.4.4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甜瓜果实单果重和果形指数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采前处理对厚皮甜瓜贮藏特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主要仪器 |
3.3 方法 |
3.3.1 失重率的测定 |
3.3.2 自然发病率的测定 |
3.3.3 腐烂指数的测定 |
3.3.4 果实损伤接种和病斑直径的测定 |
3.3.5 呼吸速率的测定 |
3.3.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3.3.7 硬度的测定 |
3.3.8 色度的测定 |
3.3.9 数据分析 |
3.4 结果分析 |
3.4.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和腐烂指数的影响 |
3.4.2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贮藏期间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 |
3.4.3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贮藏期间果实TSS含量和硬度的影响 |
3.4.4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贮藏期间果实表皮色度的影响 |
3.4.5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贮藏期间果实自然发病率和病斑直径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壳聚糖采前处理对采后厚皮甜瓜愈伤期间苯丙烷代谢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3 方法 |
4.3.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 |
4.3.2 果实人工模拟损伤 |
4.3.3 生化测定取样 |
4.3.4 酶活性的测定 |
4.3.5 四种酚酸及三种木质素单体的含量测定 |
4.3.6 类黄酮、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4.3.7 数据统计 |
4.4 结果分析 |
4.4.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伤口处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4.2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伤口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4.4.3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伤口处四种酚酸含量的影响 |
4.4.4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伤口处醇单体及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壳聚糖采前处理对采后厚皮甜瓜愈伤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3 方法 |
5.3.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 |
5.3.2 果实人工模拟损伤 |
5.3.3 生化测定取样 |
5.3.4 细胞膜透率和MDA含量的测定 |
5.3.5 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的测定 |
5.3.6 ROS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5.3.7 As A-GSH循环代谢酶活性的测定 |
5.3.8 As A-GSH循环底物含量的测定 |
5.3.9 数据分析 |
5.4 结果分析 |
5.4.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伤口处细胞膜透率和MDA含量的影响 |
5.4.2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伤口处O_2~(·-)产生速率及H_2O_2含量的影响 |
5.4.3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伤口处NOX、SOD、CAT和 POD活性的影响 |
5.4.4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伤口处APX、MDHAR、DHAR和 GR活性的影响. |
5.4.5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伤口处ASA、DHA、GSH和 GSSG含量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壳聚糖采前处理对采后厚皮甜瓜果实愈伤及愈伤组织质构特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主要仪器 |
6.3 方法 |
6.3.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 |
6.3.2 果实人工模拟损伤 |
6.3.3 失重率及病情指数的测定 |
6.3.4 愈伤结构的观察 |
6.3.5 伤口表面色度的测定 |
6.3.6 愈伤组织质构特性的测定 |
6.3.7 数据分析 |
6.4 结果分析 |
6.4.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失重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
6.4.2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伤口处软木脂和木质素沉积的影响 |
6.4.3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伤口表面色度的影响 |
6.4.4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愈伤组织质构特性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5)观赏海棠果实脱落相关酶活测定及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观赏海棠特性 |
1.2 影响果树果实脱落因素 |
1.2.1 环境因子影响果实脱落 |
1.2.2 自身营养条件影响果实脱落 |
1.2.3 激素调节果实脱落 |
1.2.4 细胞壁降解酶调节果实脱落 |
1.3 果实脱落分子机制研究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离层解剖结构观察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试剂与仪器 |
2.2.1 试验试剂及配制 |
2.2.2 实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2.5 结果与分析 |
2.6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离层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试剂与仪器 |
3.2.1 试验试剂 |
3.2.2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多聚半乳糖糖醛酸酶测定 |
3.3.2 纤维素酶测定 |
3.3.3 β-葡萄糖苷酶测定 |
3.3.4 果胶酯酶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果胶酯酶活性 |
3.5.2 纤维素酶活性 |
3.5.3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 |
3.5.4 β-葡萄糖苷酶活性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荧光定量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试剂与仪器 |
4.2.1 试验试剂 |
4.2.2 试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RNA提取及检测 |
4.3.2 cDNA文库的制备 |
4.3.3 聚类及组装 |
4.3.4 基因功能注释 |
4.3.5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3.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3.7 数据处理 |
4.4 转录组数据分析 |
4.4.1 数据质控 |
4.4.2 基因功能及通路注释 |
4.4.3 果实脱落早晚的观赏海棠品种的差异表达基因 |
4.4.4 KEGG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
4.4.5 差异基因GO分类 |
4.4.6 差异基因的COG功能分类 |
4.4.7 差异基因的TF分析 |
4.4.8 WGCNA分析 |
4.5 荧光定量数据分析 |
4.6 小结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热水处理对马铃薯块茎愈伤的促进及其MYB转录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马铃薯及其采后损失 |
1.1.1 马铃薯概述 |
1.1.2 马铃薯采后损失 |
1.1.2.1 腐烂 |
1.1.2.2 发芽 |
1.1.2.3 失水 |
1.1.2.4 绿变 |
1.2 马铃薯块茎愈伤 |
1.2.1 愈伤过程 |
1.2.2 愈伤机制 |
1.2.2.1 信号与激素 |
1.2.2.2 糖代谢 |
1.2.2.3 脂肪酸代谢 |
1.2.2.4 苯丙烷代谢 |
1.2.2.5 活性氧代谢 |
1.3 果蔬采后热处理 |
1.3.1 热处理概述 |
1.3.2 热处理的作用机理 |
1.3.2.1 直接抑菌 |
1.3.2.2 诱导抗病性 |
1.3.2.3 延缓成熟衰老 |
1.4 MYB转录因子特点及其对苯丙烷代谢的调控 |
1.4.1 结构特征 |
1.4.2 MYB转录因子对苯丙烷代谢的调控 |
1.5 MYB对软木脂合成的调控 |
1.6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热处理对马铃薯块茎苯丙烷代谢及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2.1 材料 |
2.2 试剂与仪器 |
2.3 方法 |
2.3.1 块茎人工损伤 |
2.3.2 热水浸泡处理 |
2.3.3 取样 |
2.3.4 愈伤效果的评价 |
2.3.4.1 失重率的测定 |
2.3.4.2 病情指数的测定 |
2.3.5 软木脂及木质素沉积观察 |
2.3.6 StPAL和 St4CL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2.3.6.1 马铃薯块茎总RNA的提取 |
2.3.6.2 cDNA的合成 |
2.3.6.3 q-PCR |
2.3.7 PAL、4CL和 POD活性的测定 |
2.3.8 H_2O_2含量的测定 |
2.3.9 蛋白含量的测定 |
2.3.10 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2.3.11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热水处理对失重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
2.4.2 热水处理对块茎伤口处软木脂和木质素沉积的影响 |
2.4.3 马铃薯总RNA提取 |
2.4.4 热水处理对StPAL1、St4CL基因表达及PAL、4CL活性的影响 |
2.4.5 热水处理对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2.4.6 热水处理对H_2O_2含量和POD活性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马铃薯愈伤相关MYB转录因子和靶标基因的筛选 |
3.1 材料 |
3.2 试剂与仪器 |
3.3 方法 |
3.3.1 块茎处理及取样 |
3.3.2 转录组测序 |
3.3.3 总RNA的提取 |
3.3.4 cDNA的合成 |
3.3.5 q-PCR |
3.3.6 马铃薯愈伤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7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转录组测序筛选马铃薯愈伤相关MYB转录因子和靶标基因 |
3.4.1.1 转录组测序筛选马铃薯愈伤相关MYB转录因子 |
3.4.1.2 转录组数据筛选马铃薯愈伤相关StPAL和 St4CL靶标基因 |
3.4.2 候选基因的表达特征验证 |
3.4.2.1 候选MYB转录因子的表达特征分析 |
3.4.2.2 StPAL和 St4CL基因的表达特征 |
3.4.3 愈伤关键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3.1 马铃薯MYB转录因子序列分析 |
3.4.3.2 候选马铃薯MYB转录因子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 |
3.4.3.3 马铃薯MYB转录因子进化树分析 |
3.4.3.4 马铃薯StPAL和 St4CL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StMYB168对StPAL和St4CL的转录调控 |
4.1 材料 |
4.2 试剂与仪器 |
4.3 方法 |
4.3.1 双荧光素酶试验 |
4.3.1.1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
4.3.1.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4.3.1.3 目的基因克隆 |
4.3.1.4 双荧光素酶试验载体构建 |
4.3.1.5 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 |
4.3.1.6 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
4.3.2 酵母单杂交 |
4.3.2.1 酵母单杂交试验载体构建 |
4.3.2.2 验证MYB168与StPAL和 St4CL启动子的互作 |
4.3.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StMYB168对StPAL1、StPAL3和St4CL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
4.4.1.1 MYB转录因子全长和StPAL1/4CL启动子克隆 |
4.4.1.2 双荧光素酶试验载体构建 |
4.3.1.3 重组质粒成功转入农杆菌 |
4.3.1.4 MYB转录因子对StPAL1/3和St4CL启动子的调控效应分析 |
4.4.2 StMYB168 直接结合StPAL1和St4CL启动子 |
4.4.2.1 StMYB168 全长和StPAL1/St4CL启动子克隆 |
4.4.2.2 酵母单杂交试验载体构建 |
4.4.2.3 酵母单杂交分析MYB168对StPAL1/4CL启动子的结合能力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MYB168 转录因子的亚细胞定位及功能验证 |
5.1 材料 |
5.2 试剂与仪器 |
5.3 方法 |
5.3.1 MYB168 转录因子的亚细胞定位 |
5.3.2 烟草叶片瞬时过表达验证MYB168 的功能 |
5.3.2.1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
5.3.2.2 烟草叶片MYB168 基因表达分析 |
5.3.2.3 烟草叶片酚酸单体和木质素单体含量测定 |
5.3.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MYB168 转录因子亚细胞定位分析 |
5.4.1.1 MYB168 转录因子全长克隆 |
5.4.1.2 亚细胞定位试验载体构建 |
5.4.1.3 重组GFP-MYB168 质粒导入农杆菌 |
5.4.1.4 MYB168 的亚细胞定位 |
5.4.2 烟草叶片MYB168 基因表达分析 |
5.4.3 过表达MYB168 对烟草叶片酚酸单体和木质素单体含量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学术会议等 |
导师简介 |
(7)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贮藏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南果梨概述 |
1.2 褪黑素概述 |
1.2.1 褪黑素简介 |
1.2.2 褪黑素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3 果蔬采后生理特性的变化 |
1.3.1 果蔬采后品质变化 |
1.3.2 果实软化机制 |
1.4 ROS代谢 |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贮藏品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方法 |
2.3.1 处理与取样 |
2.3.2 失重率测定 |
2.3.3 色差测定 |
2.3.4 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
2.3.5 乙烯释放量测定 |
2.3.6 可滴定酸测定 |
2.3.7 叶绿素含量测定 |
2.3.8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
2.4.2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色泽的影响 |
2.4.3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2.4.4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
2.4.5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可滴定酸的影响 |
2.4.6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软化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方法 |
3.3.1 处理与取样 |
3.3.2 水溶性果胶和水不溶性果胶含量测定 |
3.3.3 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
3.3.4 细胞壁降解酶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3.5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水溶性果胶和水不溶性果胶含量的影响 |
3.4.2 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G和PME活性的影响 |
3.4.3 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Cx和 β-glu活性的影响 |
3.4.4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cPG1和PcPG2 表达的影响 |
3.4.5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cPME表达的影响 |
3.4.6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cβ-glu13和Pcβ-glu40 表达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方法 |
4.3.1 处理 |
4.3.2 H_2O_2含量测定 |
4.3.3 NOX活性测定 |
4.3.4 SOD活性测定 |
4.3.5 CAT活性测定 |
4.3.6 POD活性测定 |
4.3.7 APX活性测定 |
4.3.8 GR活性测定 |
4.3.9 MDHAR活性测定 |
4.3.10 DHAR活性测定 |
4.3.11 AsA含量测定 |
4.3.12 GSH含量测定 |
4.3.13 活性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4.3.14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H_2O_2含量的影响 |
4.4.2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NOX活性的影响 |
4.4.3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SOD活性的影响 |
4.4.4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CAT活性的影响 |
4.4.5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OD活性的影响 |
4.4.6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APX活性的影响 |
4.4.7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GR活性的影响 |
4.4.8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MDHAR和 DHAR活性的影响 |
4.4.9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AsA和 GSH含量的影响 |
4.4.10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cSOD和 PcCAT表达的影响 |
4.4.11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cAPX和 PcGR表达的影响 |
4.4.12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cDHAR表达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作物白粉病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
2.1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 |
2.2 白粉病研究进展 |
2.3 病原菌鉴定研究进展 |
3 寄主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3.1 转录组学 |
3.2 转录组学在寄主植物与病害研究中的进展 |
4 植物抗病机制与GDSL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
4.1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
4.2 植物结构抗性研究进展 |
4.3 植物内源激素抗病性响应研究进展 |
4.4 GDSL脂肪酶基因研究进展 |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
5.1 选题依据 |
5.2 主要研究内容 |
5.3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响应机制 |
前言 |
第一节 红三叶白粉菌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病害症状观察 |
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1.4 病原菌rDNA-ITS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害症状与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 |
2.2 rDNA ITS片段的扩增与测序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生理基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接菌后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生理生化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的选择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样品保留时间?回归方程和决定系数 |
2.2 单因素处理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
2.3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
2.4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红三叶响应白粉菌侵染的结构抗病性 |
前言 |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细胞结构变化规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粉病不同抗性红三叶叶片显微结构 |
2.2 不同红三叶抗性材料叶片组织结构特征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叶片细胞壁成份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及TpGDSL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
前言 |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转录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测序样品准备和RNA提取 |
1.3 建库、测序及信息分析 |
1.4 测序数据质控与转录组组装 |
1.5 Unigene的注释 |
1.6 差异表达基因数字分析 |
1.7 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 |
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
2.2 转录组组装与注释 |
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2.4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GO富集分析 |
2.5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KEGG富集分析 |
2.6 白粉菌侵染红三叶叶片诱导的 DEGs的 Map Man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TpGDSL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红三叶TpGDSL基因克隆 |
1.2.2 构建表达载体 |
1.2.3 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TpGDSL遗传转化拟南芥 |
1.2.4 拟南芥T_1代阳性植株鉴定 |
1.2.5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 |
2.1 TpGDSL基因阳性克隆鉴定 |
2.2 TpGDS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
2.3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 |
2.4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
2.5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
2.6 TpGDSL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
2.7 转基因拟南芥T_1阳性鉴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外源褪黑素缓解黄瓜幼苗吡虫啉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药概述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1 农药的概念与分类 |
1.1.2 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 |
1.1.3 农药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1.1.4 农药对作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1.5 吡虫啉的危害 |
1.2 农残的降解及植物解毒机理研究现状 |
1.2.1 农残控制与预防 |
1.2.2 环境中农药降解的技术与方法 |
1.2.3 农药在植物中的代谢降解过程 |
1.2.4 谷胱甘肽结合解毒途径 |
1.3 褪黑素(Mel)的合成与含量 |
1.3.1 Mel的生物合成 |
1.3.2 植物内源Mel含量及影响因素 |
1.3.3 Mel对植物生物胁迫的影响 |
1.3.4 Mel对植物非生物胁迫的影响 |
1.4 转录组学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中的研究 |
1.4.1 转录组学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
1.4.2 转录组测序在褪黑素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吡虫啉对黄瓜幼苗的影响及不同褪黑素浓度的缓解作用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黄瓜幼苗光合参数Pn、Tr、Ci、Gs的影响 |
2.2.2 外源施用褪黑素对黄瓜幼苗叶片和根系中褪黑素含量的影响 |
2.2.3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吡虫啉残留的影响 |
2.2.4 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中MDA的影响 |
2.2.5 不同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2.2.6 不同浓度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7 外源褪黑素对黄瓜幼苗吡虫啉降解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能力及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2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2.3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3.2.4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5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淀粉与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氧化还原稳态及解毒关键酶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O_2~(·-)及H_2O_2含量的影响 |
4.2.2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As A、DHA、GSH和 GSSG含量的影响 |
4.2.4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APX和 AAO活性的影响 |
4.2.5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MDHAR、DHAR、GR活性的影响 |
4.2.6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GST活性的影响 |
4.2.7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解毒基因的影响 |
4.2.8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降解中的作用模型 |
4.3 讨论 |
第五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氮代谢和营养元素积累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NR、Ni R活性的影响 |
5.2.2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GS和 GOGAT活性的影响 |
5.2.3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2.4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中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2.5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转录组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样品制备 |
6.1.4 RNA提取和纯化 |
6.1.5 RNA样本质量检测 |
6.1.6 mRNA文库的建立和测序 |
6.1.7 测序数据处理 |
6.1.8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6.1.9 qRT-PCR实时荧光定量验证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黄瓜叶片总RNA质控分析 |
6.2.2 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分析 |
6.2.3 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6.2.4 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 |
6.2.5 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注释 |
6.2.6 qRT-PCR(实时荧光定量)验证 |
6.3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10)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糖转化的协同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油桃 |
1.2 壳聚糖的研究现状 |
1.3 H_2S研究现状及内源H_2S代谢 |
1.3.1 H_2S简介 |
1.3.2 H_2S对采后果蔬冷害的影响 |
1.3.3 H_2S对采后果蔬生成乙烯的影响 |
1.3.4 H_2S对采后果蔬酶促褐变的影响 |
1.3.5 H_2S对采后果蔬软化的影响 |
1.3.6 内源H_2S代谢 |
1.4 果实糖代谢 |
1.4.1 果实中糖类型及积累特点 |
1.4.2 果实中的糖代谢途径及相关酶 |
1.5 细胞壁代谢 |
1.6 能量代谢 |
1.7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处理 |
2.2.2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
2.2.3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果实内源H_2S代谢的影响 |
2.2.4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果实糖代谢的影响 |
2.2.5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
2.2.6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果实能量代谢的影响 |
2.2.7 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果实品质以及内源H_2S代谢的影响 |
3.1.1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硬度的影响 |
3.1.2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3.1.3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呼吸速率的影响 |
3.1.4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内源H_2S含量的影响 |
3.1.5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活性的影响 |
3.1.6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O-乙酰丝氨酸硫裂解酶活性的影响 |
3.1.7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丝氨酸乙酰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3.2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果实糖代谢的影响 |
3.2.1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2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6-磷酸果糖含量的影响 |
3.2.3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6-磷酸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
3.2.4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2.5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2.6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7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果糖激酶活性的影响 |
3.2.8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己糖激酶活性的影响 |
3.2.9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葡萄糖磷酸异构酶活性的影响 |
3.3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
3.3.1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果胶含量的影响 |
3.3.2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3.3.3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影响 |
3.3.4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
3.3.5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果胶甲酯酶活性的影响 |
3.3.6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3.3.7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3.4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果实能量代谢的影响 |
3.4.1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ATP、ADP、AMP含量和能荷水平的影响 |
3.4.2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3.4.3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4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H~+-ATPase活性的影响 |
3.4.5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油桃果实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
4.2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果实糖代谢的影响 |
4.3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
4.4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果实能量代谢的影响 |
4.5 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果实内源H_2S代谢的影响 |
5 结论 |
6 创新之处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细胞壁消化产物对果实细胞乙烯生成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活性氧和MAPK级联途径在ASM调控三季梨果实衰老中的作用机制[D]. 程园. 渤海大学, 2021(09)
- [2]GA3处理对葡萄果实水分及发育的调控机理研究[D]. 周琪.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翠冠’梨单性结实诱导剂筛选及赤霉素诱导单性结实坐果分子机理研究[D]. 沈家琪. 浙江大学, 2021(01)
- [4]壳聚糖采前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愈伤的影响[D]. 李志程.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5]观赏海棠果实脱落相关酶活测定及转录组分析[D]. 王雪.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6]热水处理对马铃薯块茎愈伤的促进及其MYB转录调控机制[D]. 杨瑞瑞.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7]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贮藏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D]. 蒋超男. 渤海大学, 2021(09)
- [8]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D]. 蒲小剑.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9]外源褪黑素缓解黄瓜幼苗吡虫啉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D]. 刘娜.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10]壳聚糖与硫氢化钠对采后油桃糖转化的协同调控作用[D]. 叶梦婷.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