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好冬季体育课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胡庆军[1](2013)在《长春市初中女生冬季体育课兴趣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校体育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课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技能,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得到健康强壮的身体,并获得一些健康的运动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显的更为重要,应该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更多关注。然而,体育课质量的高低即要考虑到学校和社会的现实条件,也要顾及学生的体育兴趣。当然,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初中女生,他们正处于身体的生长发育高峰期,其生理、心理变化很快,也影响了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所以,如何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她们运用课上学到的体育技能主动的投入锻炼身体的能力,值得我们思索。长春市地处我国东北的中心,冬季冰雪期长,气温偏低,给冬季的体育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很多体育项目都是在室外开展的,这就给长春市中学的冬季体育课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怎样在寒冷的冬季即保证学生能有体育课上,得到锻炼的机会,又能达到体育教学目的,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几种研究方法,按长春市五个主城区各选取一所重点中学和一所非重点中学,共10所初中的600名女学生和每个学校4名一线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交流,并向有关方面的体育专家进行访谈。本文从长春市初中女生上冬季体育课的具体情况着手,搞清楚初中女生期待什么样的冬季体育课。掌握当前初中女生冬季体育课兴趣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和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得出以下结论:1、长春市初中女生冬季体育课兴趣,整体还算乐观但是存在很多问题,兴趣状况逐级递减。2、冬季体育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她们的兴趣,初中女生喜欢滑雪、滑冰、羽毛球、跳绳、慢跑等这类项目的居多,并不是她们上课开展的项目,体育课内容缺乏新意,很大一部分学生上体育课都是被动的,目的主要是应付老师和考试,并且人数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多。3、长春市初中室内体育场馆非常紧张,配套设施有限,严重限制了学校冬季体育课的质量和削弱了女学生的体育兴趣。4、影响长春市初中女生冬季体育课兴趣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因素,内因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外因有教师、家庭、学校、升学、环境等方面。5、要提高初中女生冬季体育课的兴趣,不仅要从学生自身出发,也需要学校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更需要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
刘阳[2](2014)在《佳木斯市区初中冬季体育课开展情况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教育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何让教育更好的为大众服务,如何使我国的中小学生更好的接受现代教育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冬季体育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教育形式,近年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步伐相比,冬季体育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佳木斯市区11所全日制初中冬季体育课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佳木斯市区初中冬季体育课开展情况的如下结论:佳木斯市区中学冬季体育课的授课内容比较单一,没有能够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大力开展冰雪体育项目的教学,致使在寒冷的冬季学生的体育课上锻炼不足或缺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佳木斯市区中学冬季体育课都采用班级授课制,而且在课堂上大部分老师不采用分组轮换,这就造成不管男生女生还是人多人少都一起学习锻炼的现状,结果造成教学中不能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学生对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参差不齐;佳木斯市区冬季体育场馆设施严重不足,很多中学多年没有浇过冰场,据调查分析结果看,佳木斯市区和郊区的冰场及雪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市区中学冬季体育教学的需要,但各学校对这些资源的利用明显不够;相对于其他方面而言,佳木斯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这得益于各个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合理布局,但体育教师的整体学历明显偏低,很多工作多年的教师还是中专学历,这与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有明显的差距;同其他地方一样,佳木斯市各级中小学冬季体育课也有或多或少的存在被挤占和挪用的现象,特别是初三阶段,冬季体育课几乎被无情的抛弃。在全社会都反思我国青少年学生为何体质不断下降的今天,如何在寒冷的冬季保证体育教学的数量和质量是体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北方中小学冬季体育课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的借鉴和实践上的参考。
徐大可[3](2008)在《长春市高校冬季体育课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高校体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和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而在寒冷的冬季体育课的教学给每一位体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在冰天雪地中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保证体育课的正常进行,有效地增强体质成为我们体育老师一个重要的课题。长春市地处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冰雪时期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影响了长春市各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学的开展,如何上好冬季体育课,保证学生能够在寒冷的冬天参加体育运动,从而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对长春市高校冬季体育课的组织形式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各高校冬季体育课开展状况不甚理想,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度不高;各高校都存在着体育场地器材严重短缺;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形式组织单一等问题。建议各高校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场地建设;采用多样化教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组织形式上要进行大胆的创新,因地制宜的搞好冬季体育课教学。
郭可雷[4](2019)在《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身体活动不足”已成为影响全球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棘手问题。学校是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提升的“主渠道”。锻炼意向是决定个体身体活动行为生成的核心因素。本研究以“场动力理论”为研究视角,整体探究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深入把握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深层次规律,为提升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支持。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样本抽取方面,采取分层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抽取陕西省29所初中2406名初中生。在数据分析方面,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和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运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运用相关分析对各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因果模型的路径,验证结构方程模型;运用线性回归分析,从整体上分析学校体育环境不同维度、锻炼意向与身体活动之间的定量关系、影响身体活动不同因素对身体活动影响力的大小,验证回归方程模型。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从相关系数来看,“教育制度”与身体活动的相关性高于“政策执行”。路径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的两个维度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7与0.14,且达到统计显着(p<0.001),表明“教育制度”对于身体活动的影响作用更大。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互相影响。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与“政策执行”均与锻炼意向之间具有相互影响作用,其影响值分别为0.15和0.19,“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大于“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锻炼意向与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以及路径系数均显示,锻炼意向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p<0.001),路径系数为0.34。(2)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与路径系数均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p<0.01)。其中,“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3个维度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更高。路径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各维度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4、0.04、0.23、0.17和0.15。“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3个维度对身体活动更具有预测作用。学校社会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分析显示,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同学朋友支持”、“教师支持”和“锻炼机会”三个变量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较“社会规范”和“体育课程”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更高。路径分析表明,“同学朋友支持”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最大,其余依次为“体育课程”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教师支持”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社会规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锻炼机会”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两两项目之间在统计学上均存在显着相关性(p<0.01),表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同学朋友支持”、“锻炼机会”和“体育课程”维度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更高。(3)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分析显示,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时空条件”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场地经费”更高。从路径分析来看,“时空条件”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大于“场地经费”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且都达到了十分显着水平。学校社会物质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与路径系数表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双向互相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更高。路径系数显示,“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和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初中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表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对初中生身体活动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系数较“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更高。(4)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皮尔森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和锻炼意向均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p<0.01)。相关系数显示,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性更大。学校体育环境和锻炼意向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显示: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互相影响。从相关程度来看,学校体育社会环境维度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大,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次之,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作用最小。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未加入交互项时,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力依次递减;加入交互项时,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之间具有交互影响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的交互作用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力依次递减,其路径系数均达到显着水平。从加入锻炼意向与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交互项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系数上看,模型拟合指标达到了统计学要求,说明该模型拟合结果较好,符合勒温的“场动力理论”,证实初中生身体活动由初中生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环境以及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人口学变量对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和初中生身体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年级、性别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学校位置与学校体育制度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性别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学校位置与锻炼意向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学校位置与身体活动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和性别与身体活动水平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年级、学校位置、性别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年龄与学校体育社会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年级、学位位置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性别和年龄与学校体育物质环境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学校体育环境和锻炼意向均对身体活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力高于“政策执行”;“同学朋友支持”、“体育课程”与“锻炼机会”对身体活动更具有预测作用;“时空条件”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影响大于“场地经费”。(3)学校体育环境与锻炼意向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路径系数显示,“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教育制度”;同学朋友支持”、“教师支持”和“锻炼机会”与锻炼意向的交互影响较大;“时空条件”与锻炼意向的相互影响大于“场地经费”。(4)学校体育环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可以显着正向影响身体活动。路径系数显示,“教育制度”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政策执行”与锻炼意向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更大;“同学朋友支持”、“锻炼机会”和“体育课程”较“教师支持”和“社会规范”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较高;“时空条件”较“场地经费”与锻炼意向的交互作用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更高。(5)在未加入交互项时,各变量对身体活动影响力大小表现为: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学校体育制度环境>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在加入交互项时,交互作用对身体活动影响力大小表现为: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学校体育制度环境,路径系数均显着。(6)“场动力理论”可有效解释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生成的内在机制。初中生身体活动由初中生锻炼意向、学校体育环境以及锻炼意向和学校体育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
赵景臣[5](2007)在《对抚顺市中学冬季体育课教学现状与适宜发展方向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学校体育进行全面系统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我国的体育教学正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巨大变革。尽管如此,由于当前中学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得到升入名牌大学的机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重压下,对学生的体育课较为轻视。北方冬季时间长而寒冷,家长们怕孩子挨冻受苦,学校怕影响学习,这便成了很好的借口,在他们眼里,冬季体育课就更可有可无了。而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一时期学生体育态度、能力和习惯如何,对于未来和终身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采用问卷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抚顺市20所初、高中的1200名学生和10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有关人事座谈,试图对抚顺市中学冬季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抚顺中学冬季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抚顺中学的冬季体育教学,基本能够按照《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了足够的课时。但许多学校存在着严重的挤占、挪用体育课的情况。有许多学生缺课现象比较严重。2.抚顺中学的冬季体育课内容缺少鲜明的冬季特色和地域特色,教学内容陈旧、枯燥,造成了许多学生对冬季体育课缺少兴趣。3.抚顺中学体育教师的职称、年龄结构不合理。工作量比较大,福利待遇偏低。认识水平、业务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有待提高。4抚顺中学有关领导对冬季体育课缺少检查和督促,班主任和家长对冬季体育课缺少支持。5.抚顺中学体育场地设施不能保障和满足冬季体育教学的需求。在冬季体育教学中,对周边体育设施、自然资源利用不够。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学校有关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家长应加强对冬季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各异、多种多样的冬季体育教学活动,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加强冰上课教学的普及。保证抚顺中学的体育教学质量,以此促进学生冬季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郑森[6](2012)在《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入研究场地器材、教师、学生各方面因素对体育课的影响。探索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体育课的特征和规律,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改进教师的教学、教法;加强学生的冬季体育锻炼意识,使三者有机的结合,促使相关部门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重视和关注冬季体育课,为体育课的良性发展提供指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乌鲁木齐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寻找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得出以下结论:(1)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学时间安排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教学内容上开展相对单一,没有形成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之一来进行开展;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各个学校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也都是按照各自的学校情况来进行组织教学,缺乏一定的规范性。(2)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由于特殊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在课程的设置以及开展方面与内地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教师在男女性别比例上呈现男多女少的现象;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之间,属于中坚力量;教师队伍逐步在朝高学历和高职称方向发展。由于场地器材、气候等一些原因学生对参加冬季体育课锻炼意识不强。(3)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场地器材设施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特别是室内场地、场馆的数量相对较少,器材相对比较陈旧对于冬季体育课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结果与建议:(1)建立统一的教学大纲、对乌鲁木齐市冬季体育课在教学课时的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组织形式上进行规范;(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学生参加冬季体育课意识,注重开发具有新疆少数民族冬季特色的传统项目,以丰富冬季体育课教学内容,形成新疆特色的冬季体育课精品课程;(3)相关部门应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场地器材的建设与补充,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同时借助社会场地器材资源,开展冬季体育课,以保证冬季体育课的顺利开展。
张欣禹[7](2010)在《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前进,社会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文化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为了适应新世纪社会主义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校必须培养出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为此,我国高等教育正进行着向全面素质教育的改革。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高校体育教学也必须进行改革。高校体育课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他们体育观念、体育习惯和运动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的体育教育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决定着他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也决定着能否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冬季体育课是高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然而,通过资料显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来,大部分学校都压缩了冬季上课时间,将每周一次的体育教学压缩到两周一次,提前结课。或者改变上课的方式以理论教学替代室外体育课。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冬季锻炼习惯的养成和冬季运动技能的掌握。也就无法达到发展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因此笔者通过对于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的现状调查和研究,找出了吉林省高校在冬季体育课上主要问题:1.冬季体育课安排在7.8节的学时占总调查的20.5%。说明学校对于冬季体育教学重视不够,直接影响冬季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对于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时限上,大部分教师认为冬季体育课教学时限应在60—70分钟左右,现在90分钟的体育教学时限过长,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2.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主要集中在室外进行,室外运动场地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但是室内场地较少,个别学校冬季体育课在室内进行,由于教学场地的限制,学生活动范围和运动量较小,室内空气质量也较差,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3.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学内容主要以足球、篮球、排球、武术、毽球、游戏为主。特色冬季项目冰雪运动开展较差,只有个别院校开设滑冰课。作为北方特色的滑雪课只有极少几所高校开设。本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建议:吉林省各高校应根据冬季的实际情况适时安排上课时间和合理调整教学时限,适应冬季体育课的实际情况,达到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吉林省各高校应加强室内场馆的建设和室外场地的管理,以满足学生冬季体育课教学的需要。应积极开展北方特色的冰雪运动。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利用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吉林省各高校应加强学生的健康知识教育,加强教师能力的培养。进而从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冬季运动兴趣。
王明亮[8](2019)在《网络延伸现场 平台助力成长——基于网络教研的名师工作室实施策略》文中指出以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为代表的网络教研新形式,对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络教研组织者在具体实施中,运用"基于活动主题,细化研讨方向""提供学习资料,扫清理论障碍""结合实践录像,进行微格分析""设立研讨主持,把控交流方向""及时总结提炼,促进专业发展"等策略,发挥网络延伸现场教研的作用,助力教师成长。
陈文[9](2004)在《上好冬季体育课的几点尝试》文中提出 体育课是以户外为主要教学场所的,季节的变化、气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冬季较长,气候寒冷,风沙比较大,给体育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葫芦岛地区地处辽西贫困山区,经济文化落后,场地器材不足,更增加了上课的难度。特别是农村中学,大部分冬季体育课还处在放任自由的状态。如不妥善处理这个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如何上好冬季体育课是
顾亚明[10](2017)在《长春市初中生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成因及预防措施研究》文中提出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保障。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和课外体育训练等组织形式,其中体育课是其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而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长春市气候特点都容易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调查长春市初中体育课发生伤害事故,总结出长春市初中体育课伤害事故成因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师、学生产生的影响,最后找出长春市初中体育课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以期对长春市初中学校在开展体育课时尽量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东北地区其他地市的体育课伤害事故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长春市初中体育课伤害事故进行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长春市初中体育教师与时俱进的意识不足,自身处理伤害事故的能力欠缺,同时对于体育课堂提高专注度不够,随环境(尤其是季节环境)改变而变换教学内容、方法方面能力不足。2、长春市初中学生具备的伤害事故的知识以及能力较为欠缺,具体的体育课安全注意事项较少做到。3、长春市初中其他班级学生和校医方面的其他人员对于体育课伤害事故也有很大的影响的,存在着上课班级人数较多,同时上课的班级个数较多以及校医的专业性不足等问题。4、长春市初中体育活动场地、器材数量不足,专门对场地、器材进行维护的人员过少,同时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整洁、平整也有待提高。5、长春市体育课冬季活动项目较少,同时在进行冬季项目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心理激励以及辅导不足。6、长春市体育课伤害事故要将预防放在首位,要倾尽各方力量对体育课伤害事故进行防范,同时对于突发事故要做好及时的救治,将伤害降到最低。根据以上结论,笔者提出相应的建议如下:1、体育教师对于伤害事故问题要常抓不懈。(1)提高体育课伤害事故关注度,不断丰富自身处理伤害事故的知识,提高处理伤害事故的能力。(2)根据季节情况调整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并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针对非冬季和冬季不同受伤类型进行区别对待。(3)全方位的进行体育课的检查,确保学生在各个项目都处于安全的环境。(4)加强体育课各个阶段对学生的提醒和注意,尤其是放松阶段。2、举办各类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安全的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育安全知识。(1)对学生加大体育安全宣传活动的力度(2)为学生举办体育安全知识以及基本急救操作技能的讲座3、加强对于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定各项政策并进行落实、监督。(1)建立学生健康档案。(2)增加学校体育课安全方面的经费投入。(3)加强师资建设,提升现有教师素质,引进优秀新人。(4)安排体育课要合理,并对体育课进行安全检查、评价4、做好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处理,将伤害降到最低。
二、上好冬季体育课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好冬季体育课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长春市初中女生冬季体育课兴趣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相关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概念界定 |
1.2.1 兴趣 |
1.2.2 体育兴趣 |
1.2.3 体育态度 |
1.2.4 长春市的冬季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长春市初中冬季体育课开展状况调查 |
3.1.1 长春市初中冬季体育课学时现状的调查 |
3.1.2 长春市初中冬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现状调查 |
3.1.3 长春市初中冬季体育课组织形式的现状调查 |
3.1.4 长春市初中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
3.1.5 长春市初中体育设施的基本情况 |
3.2 长春市初中女生冬季体育课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1 长春市初中女生冬季体育课兴趣的现状 |
3.2.2 长春市初中女生对冬季体育课程设置满意度现状 |
3.2.3 长春市初中女生希望冬季体育课开设项目的调查 |
3.2.4 长春市初中女生对体育教师的评价 |
3.3 影响长春市初中女生对冬季体育课兴趣的因素 |
3.3.1 影响初中女生冬季体育课兴趣的内在因素 |
3.3.2 影响初中女生冬季体育课兴趣的外在因素 |
3.4 提高长春市初中女生冬季体育课兴趣的对策研究 |
3.4.1 根据女生心理特征,给予正确的引导 |
3.4.2 根据初中女生兴趣及长春市冬季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并合理安排运动量 |
3.4.3 采用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
3.4.4 完善体育馆设施开展冬季室内体育项目 |
3.4.5 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
3.4.6 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她们的兴趣 |
3.4.7 学生也要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想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佳木斯市区初中冬季体育课开展情况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对北方冬季体育课上课出现问题方面的研究分析 |
1.2.2 有关北方冬季体育课上课内容的研究分析 |
1.2.3 有关北方冬季体育课上课组织形式及其创新的研究分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 |
1.3.2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分析 |
3.1 佳木斯市区初中冬季体育课现状调查情况 |
3.1.1 佳木斯市区初中冬季体育课开设情况 |
3.1.2 佳木斯市初中学校对冬季体育课的重视程度 |
3.1.3 佳木斯市初中学生冬季体育课授课内容情况 |
3.1.4 佳木斯市初中冬季体育场馆设施情况 |
3.2 佳木斯城市初中冬季项目体育师资现状分析 |
3.2.1 体育教师年龄、教龄结构分析 |
3.2.2 体育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分析 |
3.2.3 佳木斯城市初中教师性别、专业比例分析 |
3.2.4 佳木斯市初中冬季体育课教师综合情况 |
3.2.5 佳木斯市初中体育教师具有滑冰滑雪专项技能情况 |
3.2.6 佳木斯市区初中冬季体育授课保障情况 |
3.3 佳木斯市市区初中冬季体育课有效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
3.3.1 佳木斯市市区初中冬季体育课有效开展的有利条件 |
3.3.1.1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 |
3.3.1.2 中学学生对冬季体育运动的兴趣 |
3.3.1.3 佳木斯初中学生对冬季体育课的学习态度的状况 |
3.3.1.4 良好的社会基础 |
3.3.1.5 冬季体育锻炼良好的健身作用 |
3.3.2 佳木斯市市区中学冬季体育课开展的有效对策 |
3.3.2.1 加强在职培训,大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冰雪体育教学技能 |
3.3.2.2 广泛筹集资金、建设冰雪体育设施 |
3.3.2.3 扩展冬季体育教学内容、创新冬季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
3.3.2.4 倡导阳光体育运动,形成冰雪体育教学的联动机制 |
3.3.2.5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进行资源共享 |
3.3.2.6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冬季体育教学的领导、监督和管理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长春市高校冬季体育课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北方冬季体育课组织形式的调查研究分析 |
1.2.2 冰雪项目作为高校冬季体育课内容的研究现状分析 |
1.2.3 有关冬季体育课程组织形式创新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对长春市高校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3.1.1 高校体育教师对现代冬季体育教学目标的认识 |
3.1.2 长春市高校冬季体育课的组织形式 |
3.1.3 冬季体育教学场馆器材现状调查 |
3.1.4 高校体育教师学历、技能结构的调查 |
3.1.5 对长春市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学效果的评价 |
3.2 对长春市高校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3.2.1 长春市大学生对冬季体育课满意度调查分析 |
3.3 长春市高校冬季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对策分析 |
3.3.1 高校体育课开展冰雪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3.3.2 加强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冬季室内体育项目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问题突出 |
1.1.2 学校体育环境没有更好地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 |
1.1.3 初中生的锻炼意向有待提高 |
1.1.4 从系统层面解释青少年身体活动机制的研究有待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身体活动 |
1.3.2 学校体育环境 |
1.3.3 锻炼意向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模型构建 |
2.1 学校体育环境对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
2.1.1 学校体育制度政策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2 体育课程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3 人际支持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4 社会规范、锻炼机会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1.5 学校体育物质因素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
2.2 锻炼意向对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
2.3 学校体育环境对锻炼意向的影响研究 |
2.4 对前期文献的总体评述 |
2.5 本研究理论模型的构建 |
2.5.1 理论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2.5.2 本研究理论模型的因素结构 |
2.5.3 变量选取的理由 |
2.5.4 研究假设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访谈法 |
3.3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3.3.1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 |
3.3.2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 |
3.3.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 |
3.3.4 锻炼意向问卷 |
3.3.5 身体活动问卷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1.1 描述性分析 |
4.1.2 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4.1.3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1.4 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路径分析 |
4.1.5 讨论 |
4.1.6 小结 |
4.2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2.1 描述性分析 |
4.2.2 人口统计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4.2.3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2.4 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路径分析 |
4.2.5 讨论 |
4.2.6 小结 |
4.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3.1 描述性分析 |
4.3.2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4.3.3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3.4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路径分析 |
4.3.5 讨论 |
4.3.6 小结 |
4.4 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 |
4.4.1 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相关分析 |
4.4.2 学校体育环境各维度、锻炼意向对初中生身体活动影响的路径分析 |
4.4.3 讨论 |
4.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建议 |
5.1.1 结论 |
5.1.2 建议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人口学变量信息 |
附件2:锻炼意向问卷 |
附件3:身体活动问卷 |
附件4:学校体育制度环境问卷 |
附件5:学校体育社会环境问卷 |
附件6:学校体育物质环境问卷 |
附件7:访谈提纲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5)对抚顺市中学冬季体育课教学现状与适宜发展方向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抚顺中学冬季体育课的现状调查 |
3.1.1 抚顺中学冬季体育课每周计划教学时数 |
3.1.2 抚顺中学冬季体育课被挤占、挪用情况 |
3.1.3 抚顺中学冬季体育课的授课内容 |
3.1.4 抚顺中学冬季体育课的组织、管理情况 |
3.2 影响质抚顺中学冬季体育课质量的原因 |
3.2.1 学生对冬季体育课的态度 |
3.2.2 体育教师的现实状况 |
3.2.3 学校领导对冬季体育课的认识与态度 |
3.2.4 班主任和家长对冬季体育课的认识与态度 |
3.2.5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状况 |
3.2.6 对周边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 |
3.3 抚顺中学冬季体育教学的发展策略 |
3.3.1 提高学生对冬季体育课的参与意识 |
3.3.2 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
3.3.3 学校领导要重视冬季体育教学工作 |
3.3.4 端正班主任和家长对冬季体育课的态度 |
3.4 抚顺中学冬季体育教学发展方向的探索 |
3.4.1 大力开展冰上课体育教学 |
3.4.2 开展小型多样的民间传统冬季体育项目 |
3.4.3 适当地开展室内体育教学 |
3.4.4 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上好冬季体育课 |
4.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致谢 |
6.参考文献 |
7.附件 |
(6)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冬季体育课组织形式的研究综述 |
1.2.2 有关冬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研究综述 |
1.2.3 有关冬季体育课程设置的研究综述 |
1.2.4 有关新疆冬季体育课现状研究的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现状调查 |
3.1.1 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学时间的现状调查 |
3.1.2 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现状调查 |
3.1.3 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室内外场地的现状调查 |
3.1.4 乌鲁木齐市冬季体育课教师现状调查 |
3.1.5 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学生现状调查 |
3.2 影响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开展的因素分析 |
3.2.1 影响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有关教学的因素 |
3.2.2 影响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运动项目特点的因素 |
3.2.3 影响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师方面的因素 |
3.2.4 影响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学生方面的因素 |
3.2.5 影响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场地器材、气候环境的因素 |
3.3 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的对策研究 |
3.3.1 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学的科学化发展 |
3.3.2 发展具有新疆冬季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
3.3.3 注重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学生意识的培养 |
3.3.4 加强场地器材利用与补充 |
4 结论及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冬季体育课的现状的研究 |
1.2.2 冬季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
1.2.3 冬季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现状调查 |
3.1.1 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学时间的现状 |
3.1.2 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室内外场地的现状 |
3.1.3 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师和学生的现状 |
3.1.4 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现状 |
3.2 影响吉林省冬季体育课教学效果因素分析 |
3.2.1 学生方面的因素 |
3.2.2 教师方面的因素 |
3.3 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的对策研究 |
3.3.1 加强领导对于冬季体育课的认识,改善场地条件 |
3.3.2 加强学生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教师能力 |
3.3.3 积极开设北方特色冰雪课,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网络延伸现场 平台助力成长——基于网络教研的名师工作室实施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活动主题,细化研讨方向 |
二、提供学习资料,扫清理论障碍 |
三、结合实践录像,进行微格分析 |
四、设立研讨主持,把控交流方向 |
五、及时总结提炼,促进专业发展 |
(10)长春市初中生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成因及预防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 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国外相关研究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现实意义 |
3.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长春市初中生体育课伤害事故的调查及成因分析 |
4.1.1 长春市初中生体育课伤害事故--人的现状分析 |
4.1.2 长春市初中生体育课伤害事故—物的现状分析 |
4.1.3 长春市初中生体育课伤害事故—环境的现状分析 |
4.1.4 长春市初中生体育课伤害事故—其他方面现状分析 |
4.2 长春市初中生体育课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
4.2.1 体育教师方面 |
4.2.2 学生方面 |
4.2.3 学校方面 |
4.2.4 突发事故处理方面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四、上好冬季体育课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春市初中女生冬季体育课兴趣现状及对策研究[D]. 胡庆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2)
- [2]佳木斯市区初中冬季体育课开展情况调查与研究[D]. 刘阳.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4(01)
- [3]长春市高校冬季体育课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 徐大可. 东北师范大学, 2008(05)
- [4]学校体育环境、锻炼意向与初中生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D]. 郭可雷.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5]对抚顺市中学冬季体育课教学现状与适宜发展方向的探索[D]. 赵景臣. 北京体育大学, 2007(04)
- [6]乌鲁木齐市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 郑森. 新疆师范大学, 2012(03)
- [7]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张欣禹.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
- [8]网络延伸现场 平台助力成长——基于网络教研的名师工作室实施策略[J]. 王明亮.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9(12)
- [9]上好冬季体育课的几点尝试[J]. 陈文.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08)
- [10]长春市初中生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成因及预防措施研究[D]. 顾亚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4)
标签:体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