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凝集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

乳酸凝集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

一、乳酸凝集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效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比力克孜·买买提[1](2021)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血CRP、D二聚体、血清铁蛋白及IL-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CRP、D-二聚体、铁蛋白、IL-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69例为研究对象,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评估患儿病情,按照病情轻重,将其分为重症MPP组及轻症MPP组。将同期入院的非感染性疾病儿童64例为对照组,收集患儿基础信息、病史资料,测定D-二聚体、铁蛋白及IL-18水平,同时收集相关感染及生化指标,包括WBC、CRP、PCT及LDH,比较三组患儿D-二聚体、铁蛋白及IL-18水平变化,并对以上指标对SMPP诊断的ROC曲线分析,进一步明确D-二聚体、铁蛋白及IL-18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识别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指导临床诊治。结果:1.病例组及对照组患儿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P轻症组、重症组患儿CRP、D-二聚体、铁蛋白水平分别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1),且重症组CRP、D-二聚体、铁蛋白水平显着高于轻症组(P<0.001);MPP轻症组、重症组患儿PCT、LDH水平分别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1),但轻症组与重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病例的IL-1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及重症组IL-18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轻症组与重症组IL-1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MPP患儿中CRP与D-二聚体、PCT、FER呈正相关,且均P<0.05,其中CRP与铁蛋白相关系数较高,为0.41;D-二聚体与LDH、铁蛋白与呈正相关,且均P<0.05,其中D-二聚体与铁蛋白相关系数最高,为0.53;PCT与LDH、铁蛋白不存在相关性(P>0.05);3.以CRP、D-二聚体、PCT、LDH、铁蛋白的水平为检验变量,MPP重症(1=MPP重症组,0=对照组)为效应变量,ROC曲线提示D-二聚体、铁蛋白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其中,D-二聚体的截断值为0.95,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93.75%,AUC为0.940(CI:0.881-0.998);FER的截断值为123.65,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76.56%,AUC为0.940(CI:0.805-0.975)。结论:1.血CRP,D-二聚体,铁蛋白、PCT、LDH水平均对重症MPP的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2.在MPP患儿中,CRP、D-二聚体、铁蛋白水平三者两两之间存在正相关,D-二聚体与铁蛋白的相关性最强,均可用于MPP的早期诊断及重症MPP的病情评估。3.重症MPP患儿的相关指标中,D-二聚体、铁蛋白曲线下面积最大,在诊断重症MPP方面价值最高。4.IL-18水平在MPP病情评估中可能有辅助作用,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陈彦蓉[2](2020)在《抗人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荧光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的开发》文中研究指明D-二聚体是纤溶酶裂解纤维蛋白时经活化的凝血因子XIII(FXIIIa)交联产生的特异性产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DIC等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本课题研究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研制抗人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并将其应用于开发D-二聚体荧光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具有操作简单、快速诊断等优点,以期望能有效满足中小基层医院里D-二聚体的检测需求,促进医疗资源均衡。以天然的D-二聚体蛋白为免疫原,采用杂交瘤技术成功研制出16株分泌抗人D-二聚体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4B6、4A6、1E12、4D3、2A7、3C4、4E12、2C8、2C3、3H10、2F9、4H3、1C11、1B12、3E5、4H9;且亚型均为Ig G1。通过体内诱生法制备腹水,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纯化,得到抗体纯度约为70%~80%,再经Protein G柱进一步纯化使抗体纯度可达90%以上。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表明,16株抗体效价都大于105。利用初步建立的荧光免疫层析产品设计方案,从效价最高的10株单克隆抗体中筛选出最优抗体搭配为2F9与3C4。以该抗体搭配为基础,对试剂盒的反应体系进一步优化,根据检测限、灵敏度、线性范围等参数指标确定16#抗体喷垫浓度为0.1mg/m L,4#抗体包被浓度为1.5mg/m L,加样量为100μL,检测时间为10分钟。通过评估分析性能,自制试剂盒精密度可控在10%以内,检测限小于0.100mg/L,线性范围可达0.100~5.000mg/L,且检测人血浆D-二聚体时不受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游离胆红素的干扰物影响,准确度高。与已上市且方法学相同的试剂盒比较,评价自制试剂盒的临床性能,结果显示自制试剂盒阳性符合率为100.00%,阴性率符合为95.36%,总符合率为98.56%;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278例有效样本的检测结果进一步分析,超过95%的样本在一致性界限内,两种试剂盒的相关系数r=0.996>0.975,回归分析与配对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试剂盒检测结果相关性显着,直线关系成立且无显着差异。本课题应用研制的抗人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成功地开发D-二聚体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盒,该试剂盒的分析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且与已上市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上是等效的,可满足临床的检测需求。

叶玲飞[3](2020)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感染流行现状,分析并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损害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提高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治疗。方法:以被动凝集法检测安庆市立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血清MP抗体,对合并肺外损害的患儿的起病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预后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29例患儿共检出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369人,阳性率为27.8%。夏秋季节检出率37.1%,比春冬季节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4,p值<0.05)。不同性别支原体感染率无差异。(χ2=0.025,p值>0.05)。(2)369例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合并肺外损害者166人,阳性率为44.9%。不同性别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发生率无差异(χ2=2.48,p值>0.05),同时合并两项肺外损害者为24人,阳性率为6.5%。同时合并3项肺外损害者为4人,阳性率为1%。(3)<3岁组、3-6岁组、>6岁组中肺外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9%、39.5%、41.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63.12,p值<0.05)。(4)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多脏器、系统损害,以心血管系统损害最为常见(23.2%),其余为皮肤(11.4%),血液系统(20.3%),消化系统(19.9%),泌尿系统(4.7%),中枢神经系统(18.5%),其他(1.9%)。(5)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损害患儿Ig G、Ig M、Ig E、D-二聚体明显高于无肺外损害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1.支肺炎原体感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儿童,男女性别之间无差异。2.不同季节支原体感染发生率不同,夏秋季节高发。3.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多个肺外系统损害,总体而言,其中以心血管系统损害更常见。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男性和女性发生率无差异,但不同年龄有差异,3岁以上儿童肺外损害发生率更高。4.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但不同年龄段儿童易出现损害的系统不同,婴幼儿以心血管系统最常见,学龄前儿童以血液系统最常见,学龄儿童以消化系统最常见。

郑钦钦[4](2020)在《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10例(病例组),按照心脑血管疾病类型分为冠心病心绞痛亚组、心梗亚组和脑梗亚组,每组70例;选取同一时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体检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医院采用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指标并比较检验结果。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的3亚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t=317. 176,P <0. 01); 3亚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D-二聚体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结论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可有效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及健康状况与健康者的差异,对临床进一步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海芳[5](2020)在《PSI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前白蛋白对CAP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旨在研究PSI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及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在CAP中的预后评估价值,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快速准确对结局进行预判,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方法依据入选及排除标准,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呼吸内科和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4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死亡为预后指标,其中死亡组42例,存活组35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SI评分、NLR、PA与CAP预后关系。采用ROC曲线筛选各项指标评价CAP预后的界值,通过灵敏度、特异度、Kappa值评价PSI评分、NLR、PA及联合试验对CAP预后评估的真实性、可靠性。结果1死亡组与存活组中位年龄、出现低血压的比例、多肺叶浸润的比例、白细胞、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出现呼吸衰竭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吸烟、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比例、出现体温≥37.3℃、脉搏≥125次/分、呼吸频率≥30次/分的比例、出现胸腔积液、肺结节的比例、尿素氮、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死亡组患者的PSI评分、NLR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A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CAP预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白细胞、D-二聚体、呼吸衰竭、PSI评分、NLR、PA与CAP患者死亡风险的密切相关(P<0.05)。PSI评分、NLR、PA是CAP患者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3 ROC曲线结果显示,PSI评分、NLR和PA预测CAP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50%(P<0.05)。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值结合临床上需要提高灵敏度、减少漏诊,筛选出PSI评分、NLR和PA预测界值分别为94.50分、4.87、102.50mg/L。4 PSI评分、NLR、PA预测CAP死亡效果分析:PSI评分预测结果与实际的一致性最高(Kappa=0.45),且灵敏度(88.10%)与特异度(83.50%)高于NLR、PA。5采用以PSI评分为基础的并联实验,结果显示PSI评分与NLR的联合试验、PSI评分与PA的联合试验预测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均低于PSI评分的单独使用,但PSI评分联合NLR具有极高灵敏度,可杜绝预测的漏诊,但一致性较低,临床应用会有一定误差。结论1 PSI评分、NLR及PA与CAP预后有关。PSI评分、NLR水平升高,PA水平降低,CAP患者的预后较差。2 PSI评分、NLR及PA均有一定预测CAP患者预后的作用。3 PSI评分联合NLR具有极高灵敏度,有可能早期预测CAP患者预后。图3幅;表14个;参183篇。

聂纯[6](2020)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后动态监测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作为治疗大咯血的有效手段,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D-二聚体是凝血和纤溶系统的两个常用指标。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大咯血患者行BAE治疗前后的FIB及D-二聚体的浓度进行检测,探讨二者是否可用来评价大咯血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及术后再咯血的风险,能否为防控术后再咯血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大咯血患者203例,年龄在45-8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行BAE治疗。根据患者行BAE后24h的止血效果分为4个疗效组,分别为优效组(57例)、良效组(56例)、中效组(51例)和差效组(39例)。对患者手术前0.5h和手术后24h的FIB及D-二聚体浓度进行检测,比较两种物质在手术前后浓度的变化。同时将患者按咯血原因(肺结核组、支气管扩张组、血管畸形组和肺部肿瘤组)分组后再分别按优效、良效、中效和差效4个疗效组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患者手术前后FIB及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对于优效组患者在术后1天、2天、3天、4天和5天的FIB及D-二聚体浓度进行连续测定和比较。同时对优效组患者在BAE手术后的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手术疗效组进行分析,患者术前的FIB浓度与手术疗效有显着关系,手术效果越好的组FIB浓度越高。4组患者手术后的FIB浓度与术前相比都有所升高,且优效组的FIB浓度显着高于差效组(P<0.05)。4组患者手术后24h的D-二聚体浓度均高于术前,且术后24h的D-二聚体浓度与手术效果呈正相关,优效组与中效组、差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咯血病因组进行分析,同一病因组在手术后FIB和D-二聚体浓度较术前都有所升高,4个病因组之间的FIB浓度和D-二聚体浓度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都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203例患者在行BAE后24h止血的总有效率为80.79%。4种大咯血的病因组中,血管畸形组的止血效果最好,肺部肿瘤组的止血效果最不理想。对优效组患者在术后第2天、第3天、第4天和第5天的FIB及D-二聚体浓度进行检测。D-二聚体在手术后的4天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在手术后第4天达到最高,第5天浓度有所下降。FIB浓度在术后的5天变化不明显。BAE术后不良的反应率为11.6%(5/43)。6个月内复发率为16.3%(7/43),其中肺癌患者占比为71.4%(5/7)。结论:FIB及D-二聚体浓度与手术疗效有显着关系,可以作为评价手术效果的指标。D-二聚体在手术后的浓度变化可以提示血栓的形成,对于手术效果的评价具有指示意义。

胡利萍[7](2020)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与FCGR2A、SNAP23相关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组和肝硬化非血栓组的临床指标、FCGR2A、SNAP-23相关ELISA验证和代谢组学进行分析,FCGR2A、SNAP-23可能成为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中的潜在标志物,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风险预测。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被诊断为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组和肝硬化非血栓组各178例患者,首先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数据处理,计量数据应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应用单因素法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组和肝硬化非血栓组的相关危险因素,且对其进行Wald检验,并对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其次通过ELISA验证FCGR2A和SNAP-23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组和肝硬化非血栓组的相关表达,及通过ELISA验证FCGR2A和SNAP-23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组抗凝治疗后的相关表达,对临床相关指标、FCGR2A和SNAP-23进行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最后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组和肝硬化非血栓组血清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检测,用SIMCA-P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分析,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PLS-DA)对门静脉血栓组分析,找出差异性代谢物。结果:对肝硬化合并PVT组(178例)与肝硬化非PVT组(178例)患者完成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民族、病因、吸烟史、高血压史及糖尿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既往有行脾脏切除术史(χ2=11.237,P=0.001)、口服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NSBB)史(χ2=14.126,P=0.001)、Child-Pugh分级(χ2=18.28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合并PVT组与肝硬化非PVT组临床症状相比,腹痛(χ2=4.791,P=0.021)、腹胀(χ2=3.275,P=0.041)、纳差(χ2=3.578,P=0.034)、呕血/黑便(χ2=4.292,P=0.046)、发热(χ2=7.251,P=0.005)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合并PVT组与肝硬化非PVT组影像学检查相比,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t=3.239,P=0.001)、脾脏长度(t=2.731,P=0.003)、脾脏厚度(t=3.012,P=0.040)腹水量(t=3.15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合并PVT组与肝硬化非PVT组并发症比较,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χ2=15.261,P=0.000)、上消化道出血(χ2=13.347,P=0.000)、自发性腹膜炎(χ2=16.282,P=0.000)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dimer、FDP、ALB、PLT、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切除术、Child-Pugh分级是肝硬化合并PVT患者形成的独立的危险因素(OR=1.029,5.321,0.836,1.985,0.514,10.283,1.875),(P=0.040,0.045,0.010,0.002,0.045,0.005,0.008)。通过ELISA验证FCGR2A和SNAP-23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组(72例)和肝硬化非血栓组(72例)患者的变化,FCGR2A、SNAP-23是肝硬化合并PVT患者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83,1.015),(P=0.001,0.000)。对FCGR2A进行ROC曲线分析,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87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06和0.806。对SNAP-23进行ROC曲线分析,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86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667和0.958。对FCGR2A、SNAP-23联合D-dimer、FDP、PLT对PVT进行ROC曲线分析,可直观看到曲线下面积更大,提示FCGR2A或SNAP-23联合D-dimer、FDP、PLT对PVT诊断较单个检测提高。两种统计方法比较,FCGR2A约登指数法敏感度(Se)高,但黄金分割优选法(0.618法)特异度(Sp)高。SNAP-23则相反。并通过两种方法计算出FCGR2A和SNAP-23临界值。通过约登指数法计算,人数均高于黄金分割优选法(0.618法)所计算的人数,假阳性(FP)较高,而黄金分割优选法(0.618法)真阴性(TN)较高,如果通过约登指数法计算,则可能发生因误诊而导致的无效费用,故黄金分割优选法(0.618法)临床价值更高。肝硬化合并PVT组患者治疗前后辅助检查相比,血小板计数、白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CGR2A、SNAP-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合并PVT组(72例)与肝硬化非PVT组(72例)患者、肝硬化合并PVT组中FCG2A升高明显组和升高不明显组、肝硬化合并PVT组中SNAP-23升高明显组和升高不明显组相比较后分别进行1H-NMR检测后,根据各组数据进行多元分析结果发现各组件均存在显着差异,随机排列模型产生的解释率等发现模型文件存在显着差异,并通过差异找寻各组件存在的差异性代谢物,根据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找到含量明显升高的代谢物。结论: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是13.05%,临床症状增加明显且更严重,并发症发生程度更严重。肝硬化合并PVT组患者血栓的多发生在门静脉主干,FCGR2A、SNAP-23、D-dimer、FDP、ALB、PLT、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切除术、Child-Pugh分级均是肝硬化合并PVT患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FCGR2A、SNAP-23联合D-dimer、FDP、PLT对PVT诊断较单个检测提高,肝硬化患者FCGR2A明显上调、SNAP-23明显下调可能提示门静脉血栓,FCGR2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升高。SNAP-23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特异性升高更明显,提示SNAP-23是一个高度特异性的参数。通过约登指数法和黄金分割优选法(0.618法)计算出FCGR2A、SNAP-23临界值,并期望应用于临床。约登指数法计算后人数均高于黄金分割优选法(0.618法),假阳性(FP)较高,而黄金分割优选法真阴性(TN)较高,故黄金分割优选法(0.618法)更优化,临床实用价值更高。使用代谢组学的检测分析肝硬化合并PVT存在的差异性代谢物,国内外目前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中尚缺乏关于FCGR2A或SNAP-23研究,则为FCGR2A或SNAP-23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提供了研究基础。这些均表明FCGR2A、SNAP-23可能成为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独立的潜在标志物。

郑乐育[8](2020)在《21例成人乙脑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2018年8月至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第一医院共收治成人乙脑患者2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21例患者中极重型6例(28.6%),重型9例(42.8%),普通型6例(28.6%)。发病年龄18-82岁,中位数52岁,男女比例4:3,发病时间集中于9月份17例(81.0%)。临床症状为高热21例(100%),意识障碍20例(90.5%),血压升高19例(90.5%),呼吸衰竭11例(52.4%),抽搐发作4例(19.0%),肺栓塞2例(9.5%)。实验室化验可见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者18例(85.7%),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大于45mg/dL 21例(100%),血浆D-二聚体升高20例(95.2%)。不同临床分型之间,极期D-二聚体数值存在差异(p<0.05)。嗜睡为表现的乙脑患者多为普通型,而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多为极重型。脑脊液糖含量较正常水平升高提示病情严重,临床分型为极重型。经治疗,最终死亡4例(19.0%),1例(4.8%)患者遗留重度功能障碍,存活者中有12例(70.6%)患者出现记忆力障碍。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之间的极期D-二聚体数值、发病至意识出现障碍加重间隔时间,是否出现呼吸衰竭、脑脊液的糖含量之间均存在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脊液糖含量是影响预后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成人乙脑患者死亡率高,存活者多出现记忆力障碍。极期时血浆D-二聚体数值较高、脑脊液糖含量升高、从发病至意识障碍加重间隔时间较短、出现呼吸衰竭提示预后不良,应予以重视并及时治疗。

任静[9](2019)在《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队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生理情况下,血液中的凝血、抗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等多个系统间的动态平衡是防止血管内发生血栓的关键,而凝血紊乱在本质上则是各个系统间发生多维度的功能异常和失衡,最终形成大量纤维蛋白,堵塞血管,是导致血栓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另一方面,罹患变应性炎症或严重肝脏疾病的病人同样会发生凝血紊乱,不但加重病情、影响生存质量,还会导致严重临床后果。目前,临床逐渐利用生物标志物对发生凝血紊乱的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和疗效预测,为药物治疗和长期预防提供依据,但是由于既往临床研究不足,医生们对在不同类型凝血紊乱时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特征以及与主要病理因素、临床结局的关联性缺乏了解,常出现不合理使用或错误使用的情况。基于此,本研究对多种病理状态下的血液样本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同时通过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随访,借助队列研究阐释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临床价值和诊断性能。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采用VIDAS荧光免疫系统检测血浆D-二聚体,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U检验、χ2检验、Friedman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年龄而增高,其排除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界值存在同样的趋势,但诊断敏感性随年龄而降低(从100%降至73.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D-二聚体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人,其中STEMI、多支病变血管以及左前降支(LAD)堵塞时,D-二聚体水平增高最为显着,并且与病人不良预后相关。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后,恢复不良病人D-二聚体在手术后第14天达到峰值,此时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能反映90天内严重心脏缺血事件的风险,但不能预测手术后1年内严重心脏缺血事件的风险。2、采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vWF:Ag水平,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U检验、ROC、χ2检验、Friedman秩和检验、Kaplan-Meier曲线、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与OPCAB病人多种病理因素相关,在OPCAB术后第30天的血浆vWF:Ag临界值可预测OPCAB手术后1年内的严重心血管缺血事件的风险。发现了vWF:Ag与冠脉介入(PCI)病人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相关,将临界值设定为312.0%时,血浆vWF:Ag预测PCI术后病人发生房颤相关缺血性卒中风险的诊断敏感性为94.4%,并能反映抗栓治疗后的凝血紊乱的缓解状态。3、采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血浆蛋白C活性(PC:A),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利用方差分析、q检验、ROC、χ2检验、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曲线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哮喘病人的PC:A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病情未得到控制病人血浆中PC:A水平高于病情被控制的患者,利用PC:A评价病情是否得到完全控制的敏感度为94.7%,特异度为80.7%。哮喘病人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TNF-α、IL-8和ECP水平高于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均显着降低,可敏感反映治疗效果,对病人疾病发展和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4、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颗粒过滤法和Acu Star发光分析仪测定不同类型的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HIT-Ab),用U检验、ROC、χ2检验和Kaplan-Meier曲线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混合HIT-Ab(定量)和IgG型HIT-Ab诊断HIT的敏感性均为100%,上调临界值均可提高两个试验的诊断特异性。合并血栓栓塞的HIT病人的IgG型HIT-Ab水平显着高于孤立性HIT病人,以2.32 U/ml为临界值,高于此水平的病人在15天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概率显着增高(Log-rankχ2=56.577,P<0.001),诊断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80.0%。在HIT高风险病人中,混合HIT-Ab(定性)阳性率>混合HIT-Ab(定量)>IgG型HIT-Ab;在非HIT病人中,IgG型HIT-Ab的特异性优于混合HIT-Ab(定量),混合HIT-Ab(定量)优于混合HIT-Ab(定性)。5、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检测各项止血指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用VIDAS荧光免疫系统检测血浆D-二聚体,用U检验、ROC、Kruskal-Wallis H检验、Kaplan-Meier曲线和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肝癌病人抗凝血蛋白质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t-PA:A、PAI:A、vWF:Ag、FⅧ:A、FIB、PT和APTT显着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肝癌病人存在多系统失衡。在临床监测中,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可作为监测肝癌疗效的敏感指标;血浆D-二聚体预测肝癌病人发生门静脉血栓(PVT)风险的临界值为549.5μg/L时,敏感度为100%,特异度67.1%,可用于对门静脉血栓风险做排除诊断。

宁超[10](2019)在《脓毒症治疗中联合检测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的价值》文中指出背景:脓毒症现已发展为重症医学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2016年2月发布的脓毒症3.0,将脓毒症定义为“因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从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近些年来,脓毒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全世界每年有近2000万脓毒症病例。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脓毒症的治疗水平虽然发展很快,但其死亡率却一直未见明显下降,与ICU住院率、住院时间延长也密切相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降钙素原作为可靠的的感染监测指标,其在感染的早期诊断、鉴别病原微生物以及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抗感染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脓毒症发生时,降钙素原和脓毒症的严重性有明显相关性,能直接反应病情发展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降钙素原虽然对感染的灵敏度较高,但因其特异度较低,很容易出现假阳性而误诊,临床上如单独应用降钙素原指导脓毒症治疗,很可能导致过度诊疗的发生。D-二聚体是反应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的重要指标,而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在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血浆D-二聚体在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判断其预后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但若单独参考D-二聚体水平,因其灵敏度较低,很容易出现假阴性而导致漏诊,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乳酸由机体无氧代谢产生,能够反应机体的氧代谢和组织灌注情况,尤其在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很容易发生氧供与氧耗的失衡,同时合并组织灌注异常。因此,乳酸的监测在危重症患者中是非常必要的。脓毒症患者中有很多存在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所以乳酸的监测对脓毒症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但是考虑到乳酸并非感染的直接监测指标,单独检测乳酸对脓毒症的指导价值较低。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降钙素原、D-二聚体及乳酸进行联合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判断脓毒症病情及预后的水平,指导临床治疗从而降低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临沂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均符合SEPSIS 3.0的诊断标准,即:感染或可疑感染合并SOFA评分在原基础值上增加≥2分。其中普通脓毒症58例,感染性休克32例。选择同期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排除标准:年龄<18岁或>80岁;有外伤因素患者;肿瘤或免疫缺陷疾病患者;1个月内使用过丙种球蛋白或糖皮质激素者;有血液系统疾病或长期使用抗凝药物者。研究组在诊断脓毒症后分别于12h、24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含量,动脉血测定乳酸含量。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含量,动脉血测定乳酸含量。测量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检测降钙素原(PCT),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采用比色法检测乳酸。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在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测定值的差异,分析其统计学意义。根据患者进入研究组28d后生存情况,分为两个亚组,即生存组75例,死亡组15例。通过12h和24h两个时间点,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在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测定值的差异,分析其统计学意义。并将上述三项指标进行联合,研究联合指标相比于各单项指标在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等方面有无优势。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基础状况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诊断脓毒症后12h、24h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测定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在诊断脓毒症后12h、24h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测定值显着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诊断脓毒症12小时数据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以及三者的乘积项合成联合检测指标,各检测指标均具有较强准确性,但联合检测的准确性优于各单项指标。另外,各单项指标灵敏度、特异度无法兼顾,联合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兼顾,优于单项指标。4、诊断脓毒症24小时数据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以及三者相加合成联合检测指标,各检测指标均具有较强准确性,但联合检测的准确性、灵敏度均优于各单项指标,特异度与各单项指标基本持平。联合指标兼顾灵敏度、特异度,是更好的判断指标。5、动态分析12h、24h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数据,每一指标的准确性均有所升高。分析联合指标12h、24h数据,24h的准确性、灵敏度较12h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特异度基本持平。结论: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具有明显相关性。结合临床情况,联合检测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比单一指标检测更具优势,可以指导临床医师准确判断脓毒症病情,在脓毒症的治疗中有重要价值。

二、乳酸凝集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效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酸凝集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血CRP、D二聚体、血清铁蛋白及IL-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实验内容与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学处理
    5.技术路线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不同组别患儿血CRP、D-二聚体、FER、IL-18、LDH、PCT水平比较
    3.3 MPP患儿血CRP、D-二聚体、FER、IL-18、LDH、PCT相关性分析
    3.4 CRP、D-二聚体、PCT、FER、LDH对 MPP重症诊断的ROC曲线分析
讨论
    4.1 MPP的发病机制
    4.2 MPP患儿的一般情况分析
    4.3 MPP患儿的CRP水平变化分析
    4.4 MPP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分析
    4.5 MPP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分析
    4.6 MPP患儿血清IL-18 水平变化分析
    4.7 MPP患儿血WBC、PCT、LDH水平变化
    4.8 各研究指标间相关性及ROC曲线分析
    4.9 本研究的优点及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导师评阅表

(2)抗人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荧光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D-二聚体简介
        1.1.1 纤维蛋白原
        1.1.2 D-二聚体的形成与性质
    1.2 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1.2.1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排除诊断
        1.2.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2.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
        1.2.4 恶性肿瘤
        1.2.5 心脑血管疾病
        1.2.6 肝脏疾病
        1.2.7 其他
    1.3 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
        1.3.1 胶乳凝集法
        1.3.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1.3.3 免疫比浊法
        1.3.4 免疫层析法
    1.4 单克隆抗体研究现状
        1.4.1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1.4.2 嵌合抗体单抗制备技术
        1.4.3 其他单克隆抗体技术
    1.5 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技术
        1.5.1 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
        1.5.2 荧光免疫分析仪
    1.6 本课题的研究说明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抗人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制备
    2.1 材料与仪器
        2.1.1 细胞及实验动物
        2.1.2 主要原料与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所需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间接ELISA法建立
        2.2.2 动物免疫
        2.2.3 三免后血清效价测定
        2.2.4 细胞融合
        2.2.5 阳性杂交瘤细胞筛选
        2.2.6 阳性杂交瘤细胞亚克隆
        2.2.7 定株细胞扩大培养
        2.2.8 单克隆抗体腹水制备
        2.2.9 抗体亚型鉴定
        2.2.10 单克隆抗体腹水纯化
        2.2.11 纯化抗体鉴定
    2.3 实验结果
        2.3.1 间接ELISA法建立
        2.3.2 三免后血清效价测定
        2.3.3 细胞融合
        2.3.4 融合板检测
        2.3.5 初筛细胞株扩大培养
        2.3.6 阳性杂交瘤细胞亚克隆
        2.3.7 定株细胞扩大培养
        2.3.8 抗体亚型鉴定
        2.3.9 抗体效价鉴定
        2.3.10 抗体纯度鉴定
        2.3.11 抗体稳定性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二聚体荧光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开发
    3.1 材料与仪器
        3.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1.3 所需溶液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3.2.2 试剂盒溯源情况说明
        3.2.3 内质控参考品制备
        3.2.4 抗体配对筛选
        3.2.5 反应体系优化
        3.2.6 拟合曲线绘制
    3.3 实验结果
        3.3.1 抗体对初步筛选
        3.3.2 抗体对进一步确认
        3.3.3 16#抗体喷膜浓度选择
        3.3.4 4#抗体包被浓度选择
        3.3.5 加样量选择
        3.3.6 反应时间选择
        3.3.7 拟合曲线绘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二聚体荧光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性能评估
    4.1 材料与仪器
        4.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4.1.2 主要设备
        4.1.3 所需溶液的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分析性能评估
        4.2.2 临床评价
    4.3 实验结果
        4.3.1 精密度
        4.3.2 准确度
        4.3.3 检测限
        4.3.4 线性范围
        4.3.5 干扰实验
        4.3.6 加速稳定性
        4.3.7 实时稳定性
        4.3.8 临床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检测方法
    2.3 诊断标准
    2.4 排除条件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不同年龄儿童支原体感染构成比的比较
    3.2 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率的比较
    3.3 不同性别支原体感染感染率的比较
    3.4 不同性别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发生率的比较
    3.5 不同年龄阶段患儿肺外损害构成比的比较
    3.6 不同系统肺外损害发生率的比较
    3.7 不同年龄组肺外损害各系统分布的比较
    3.8 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损害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3.8.1 皮肤
        3.8.2 心血管系统
        3.8.3 血液系统
        3.8.4 消化系统
        3.8.5 泌尿系统
        3.8.6 中枢神经系统
        3.8.7 其他
    3.9 MP感染合并肺外损害患儿与无肺外损害患儿免疫球蛋白、D-二聚体、CRP的比较
    3.10 MP感染合并肺外损害患儿与无肺外损害患儿肺部影像学特征的比较
4 治疗
5 预后
6 讨论
7 结论
参考文献
本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综述 肺炎支原体肺外损害的诊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D-二聚体检测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
    2.2 亚组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
3 讨论

(5)PSI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前白蛋白对CAP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资料收集
        1.1.6 实验室检测
        1.1.7 数据收集处理程序
        1.1.8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CAP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2 PSI评分、NLR、PA与CAP预后的关系分析
        1.2.3 PSI评分、NLR、PA与CAP预后关系的多因素分析
        1.2.4 PSI评分、NLR、PA评估CAP预后的界值筛选
        1.2.5 PSI评分、NLR、PA 预测CAP患者死亡的效果分析
        1.2.6 联合试验
    1.3 讨论
        1.3.1 评分系统
        1.3.2 生物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
        1.3.3 生物标志物:前白蛋白(Serum prealbumin, PA)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1 降钙素原
    2.2 C反应蛋白
    2.3 炎性细胞因子
    2.4 肾上腺髓质素
    2.5 利钠肽
    2.6 和肽素
    2.7 皮质醇
    2.8 D-二聚体
    2.9 血红蛋白
    2.10 乳酸
    2.11 红细胞分布宽度
    2.12 维生素D
    2.13 甲壳质酶蛋白40
    2.14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
    2.15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2.16 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
    2.17 晚期糖化产物受体
    2.18 肺表面活性蛋白D
    2.19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2.20 脂蛋白 a
    2.21 趋化因子配体 18
    2.22 过氧化脂质
    2.23 可溶性 E-选择素
    2.24 颗粒蛋白前体
    2.25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
    2.26 酸性鞘磷脂酶
    2.27 1-磷酸鞘氨醇
    2.28 炎性小体和抗菌肽
    2.29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肺炎严重指数评分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6)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后动态监测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咯血
        1.1.2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1.1.3 纤维蛋白原
        1.1.4 D-二聚体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以及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内容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材料
    2.2 方法
        2.2.1 分组情况
        2.2.2 处理方法
        2.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4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研究对象的手术疗效统计
        2.3.2 手术前0.5h与手术后24h的 FIB浓度比较
        2.3.3 手术前0.5h与手术后24h的 D-二聚体浓度比较
        2.3.4 术后5 天连续监测的变化结果
        2.3.5 优效组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2.4 讨论
第3章 结论
    3.1 研究结论
        3.1.1 不同病因组BAE手术效果比较
        3.1.2 手术前后的FIB浓度比较
        3.1.3 手术前后的D-二聚体浓度比较
        3.1.4 手术后连续监测FIB和 D-二聚体的浓度变化
        3.1.5 优效组的不良反应与复发率
    3.2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3.3 应用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英语缩略语名词对照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与FCGR2A、SNAP23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
        1.4 检查项目及方法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与FCGR2A、SNAP23 临床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对象
        1.3 检测项目
        1.4 实验方法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与FCGR2A、SNAP23 的代谢组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对象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8)21例成人乙脑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流行病学史采集
        2.2.2 抗体检测
        2.2.3 实验室检查
        2.2.4 临床分型标准
        2.2.5 随访和预后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临床特点
        3.2.1 临床症状
        3.2.2 临床化验
        3.2.3 脑脊液
        3.2.4 影像学检查
    3.3 治疗及预后
    3.4 预后因素分析
    3.5 影响预后不良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用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意义
    1.2 凝血紊乱相关生物标志物
        1.2.1 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1.2.2 主要的生物标志物类型
    1.3 临床研究方法
        1.3.1 病例对照研究
        1.3.2 队列研究
    1.4 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1.4.1 研究现状
        1.4.2 发展前景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2章 血浆D-二聚体的基线水平与血栓诊断临界值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实验方法
        2.2.3 统计学方法
    2.3 D-二聚体的健康人基线水平
    2.4 D-二聚体对VTE的排除诊断
    2.5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D-二聚体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2.5.1 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D-二聚体变化特征
        2.5.2 D-二聚体诊断各型心肌缺血的ROC
        2.5.3 D-二聚体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临床预后
    2.6 冠脉搭桥病人D-二聚体变化特征与血栓复发风险
        2.6.1 冠脉搭桥病人围手术期的D-二聚体测定结果
        2.6.2 D-二聚体诊断术后31~90天心血管缺血事件的ROC
        2.6.3 术后第14天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2.6.4 D-二聚体评估术后1 年内心血管事件风险
    2.7 小结
        2.7.1 健康人参考区间与静脉血栓排除诊断临界值初探
        2.7.2 D-二聚体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2.7.3 D-二聚体反映冠脉搭桥术后90天内病情发展的趋势
第3章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预测冠心病病人血栓风险
    3.1 引言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实验方法
        3.2.3 统计学方法
    3.3 用vWF:Ag预测冠脉搭桥术后缺血事件风险
        3.3.1 病人在冠脉搭桥围手术期血浆vWF:Ag测定结果
        3.3.2 血浆vWF:Ag诊断缺血性事件的ROC
        3.3.3 评估vWF:Ag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3.3.4 用vWF:Ag评估冠脉搭桥术后1 年内缺血事件风险
    3.4 血浆vWF:Ag评估冠脉介入术后新发房颤病人的卒中风险
        3.4.1 血浆vWF:Ag测定结果
        3.4.2 用vWF:Ag预测冠脉介入后房颤病人卒中风险的ROC
        3.4.3 用vWF:Ag评估冠脉介入后房颤相关卒中的生存分析
        3.4.4 评估vWF:Ag水平与房颤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3.4.5 不同抗凝药物治疗7天时房颤病人vWF:Ag测定结果
    3.5 小结
        3.5.1 血浆vWF:Ag预测冠脉搭桥术后缺血事件风险
        3.5.2 用vWF:Ag评估冠脉介入术后新发房颤病人的卒中风险
第4章 用蛋白C、TNF-α和IL-8 监测变应性炎症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实验方法
        4.2.3 统计学方法
    4.3 血浆PC:A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病情和预后的评估
        4.3.1 哮喘病人和对照组血浆PC:A水平
        4.3.2 治疗6个月后的PC:A水平
        4.3.3 治疗6个月后的ROC
        4.3.4 哮喘病人PC:A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4.3.5 PC:A评估病人在随访期哮喘急性发作风险
        4.3.6 PC:A预测哮喘发作的风险分析
    4.4 用TNF-α、IL-8、ECP监测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
    4.5 小结
        4.5.1 用PC:A评估支气管哮喘病人病情和预后
        4.5.2 用TNF-α、IL-8、ECP评估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
第5章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的临床研究
    5.1 引言
    5.2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5.3 HIT的主要检测技术
        5.3.1 主要的HIT功能试验
        5.3.2 主要的HIT-Ab检测方法
    5.4 研究对象与方法
        5.4.1 研究对象
        5.4.2 实验方法
        5.4.3 统计学方法
    5.5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
        5.5.1 肝素暴露病人的HIT-Ab检测结果
        5.5.2 两种HIT-Ab诊断HIT的ROC
        5.5.3 混合HIT-Ab(定量)和IgG型HIT-Ab的阳性率
        5.5.4 孤立性HIT和HITT病人两种HIT-Ab血浆浓度的比较
        5.5.5 用IgG型HIT-Ab评估血栓风险的ROC
        5.5.6 用IgG型HIT-Ab评估血栓事件的生存分析
    5.7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的方法学比较
        5.7.1 中、高度临床可能性病人的HIT-Ab阳性率比较
        5.7.2 不同治疗分组病人的HIT-Ab阳性率比较
        5.7.3 三种HIT-Ab检测方法的阳性特征比较
    5.8 小结
        5.8.1 两种HIT-Ab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
        5.8.2 三种HIT-Ab的诊断性能研究
第6章 凝血-炎性标志物在肝癌诊疗中的监测价值
    6.1 引言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实验方法
        6.2.3 统计学方法
    6.3 肝癌病人止凝血试验的变化特征
    6.4 用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监测肝癌疗效的体外试验
    6.5 用D-二聚体监测肝癌相关门静脉血栓
    6.6 小结
        6.6.1 肝癌病人止凝血试验的变化特征
        6.6.2 体外试验验证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监测肝癌疗效
        6.6.3 用D-二聚体监测肝癌病人的门静脉血栓风险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的总结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
    7.3 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脓毒症治疗中联合检测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
    2 研究方法
        2.1 脓毒症的诊断
        2.2 血液标本的收集
        2.3 降钙素原的检测
        2.4 D-二聚体的检测
        2.5 乳酸的检测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2 生存组与死亡组各检测指标比较
        2.1 两组患者降钙素原比较
        2.2 两组患者D-二聚体比较
        2.3 两组患者乳酸比较
    3 脓毒症患者联合指标与单项指标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乳酸凝集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效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血CRP、D二聚体、血清铁蛋白及IL-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 比力克孜·买买提.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抗人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荧光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的开发[D]. 陈彦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的分析[D]. 叶玲飞.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4]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 郑钦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17)
  • [5]PSI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前白蛋白对CAP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D]. 张海芳.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后动态监测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D]. 聂纯. 江汉大学, 2020(08)
  • [7]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与FCGR2A、SNAP23相关临床研究[D]. 胡利萍.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8]21例成人乙脑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D]. 郑乐育.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9]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队列研究[D]. 任静. 天津大学, 2019(01)
  • [10]脓毒症治疗中联合检测降钙素原、D-二聚体、乳酸的价值[D]. 宁超. 青岛大学, 2019(02)

标签:;  ;  ;  

乳酸凝集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