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背式太阳能电池组(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棠[1](2021)在《电加热医疗救援服的研制与舒适性评价》文中认为为缓解低温环境对医疗救援人员的冷损伤,提高救援服的穿着舒适性,本文基于个体防寒系统,设计开发出一款电加热医疗救援服,通过人体穿着实验对其性能进行评价,并探究间歇加热模式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本文首先设计制作了电加热医疗救援服,从发热元件材料、加热部位、面辅料、款式结构等方面进行选择、设计。最终选择电热性能更优异的石墨烯电加热片作为医疗救援服的发热元件。根据人体局部热需求、热传递的特点,选择将石墨烯电加热片放置在胸部、背部和大腿部位。面辅料方面选择舒适度和耐用性更好的锦纶牛津布作为电加热医疗救援服的面料,绗缝夹棉作为隔热保暖层,纯棉布作为内层面料。从服用需求及电加热系统的特征方面考虑,确定电加热医疗救援服的款式结构以及收纳设计。其次,通过人体穿着实验评估持续加热模式(加热功率7.5 W)下的电加热医疗救援服对人体热舒适性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空气温度为-5±0.5℃,相对湿度为50±5%,风速小于0.1 m/s的人工气候环境仓中,对比持续加热模式和不加热模式下的电加热医疗救援服的保暖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持续加热模式下的医疗救援服比不加热时的人体平均皮肤温度最多提高了1.7℃,但胸部、肩胛和大腿部位的局部皮肤温度一度达到34℃以上,胸部最高温度达36℃以上,局部温度过高使得整体热舒适性降低。最后,对比三种间歇加热模式下的人体热舒适性程度以及服装耗电量情况,以选择出既节能,又可以提高热舒适性的加热模式。三种间歇加热模式分别为阶梯式间歇加热模式(Intermittent heating protocol,缩写为IP-1);循环式间歇加热模式(缩写为IP-2),每隔2 min加热功率从10 W到5 W再到10 W,无限循环;开关式间歇加热模式(缩写为IP-3),每隔2 min加热功率从10 W到0 W再到10 W,无限循环。利用灰色聚类法对不同加热模式的医疗救援服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发现IP-1和IP-2间歇加热模式下的电加热医疗救援服综合性能最好,且IP-1最节能(IP-1的功耗仅为CP的0.54倍,仅为IP-2的0.56倍)。此外,本研究还评价了电加热元件对活动舒适性的影响,模拟灾害现场的医疗救护动作,通过人体穿着实验对比穿着电加热医疗救援服和穿着普通医疗救援服时的活动舒适性。结果证实医疗救援服中的电加热元件并没有对人体活动产生强烈的束缚感和不适感。综上所述,本课题设计开发的电加热医疗救援服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较高的舒适性。课题提出的间歇加热方案有效改善了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其中IP-1间歇加热模式下的电加热医疗救援服综合性能最好,且与持续加热相比,节约近50%的能耗。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防护服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王宏付,张海棠,柯莹[2](2021)在《智能防寒服装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为探究智能防寒服装在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从电加热防寒服、流体加热防寒服、化学加热防寒服、相变材料加热防寒服、太阳能防寒服5种类型,介绍智能防寒服的加热原理、研究现状及各自优缺点。归纳总结智能防寒服装在织物层面和服装层面的评价方法,包括电热性能测试、暖体假人实验和人体穿着实验;预测了智能防寒服装在个性化需求、电子元件与服装一体化集成、安全舒适性3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包玉秀[3](2019)在《导热纤维及织物在加热服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研究加热服装中各层的作用来优化服装整体的导热保暖性能,减少电池能源消耗。首先选用导热系数较高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和石墨烯原位聚合PA6织物,通过控制变量法织造不同纱线种类、纱线粗细、织物组织结构和织物密度的布样,研究结构参数对导热织物热传导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纤维原料对织物热传导有一定的影响,石墨烯原位聚合PA6织物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的热传导性能较好;且纱线越粗,织物越密,组织交织次数越少,热传导性能越好,因此可选用纱线较粗、织物较密、组织结构为缎纹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或石墨烯原位聚合PA6织物作为加热服的导热层。其次,通过比较市场上选购的含气凝胶的单面磨毛织物与普通纯棉织物的导热系数,可知“气凝胶织物”导热率仅为0.0415W/m·℃,而普通纯棉针织织物导热率为0.0647W/m·℃,说明“气凝胶织物”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作为加热服的保温隔热层,防止热量散失;此外,通过布料烫金工艺,在“气凝胶织物”上涂覆金属铝层,可以减少红外辐射的散失,提高面料的红外反射率,通过设计金属层图案,提高面料的透气率;并比较不同涂层面的导热率和红外反射率,确定两层的位置,得出当在无磨毛面涂层并使涂层面向外时,导热率最低,红外反射率最高。最后通过拍摄各层面料的红外热成像图,比较了导热层、保温隔热层和红外反射层在加热服中所起的效果,并对受试者背部穿着普通T恤加热和各层组合式加热服进行红外热成像对比。此外,本文对加热服面料组合进行了设计。加热服外层采用市场上选购的马甲,里衬面料为涂覆金属铝点的“气凝胶织物”,里衬边缘加魔术贴,便于拆卸和马甲的日常清洗。里衬内在胸、腹、背、腰部位缝制口袋用于放置加热片,口袋面料为石墨烯原位聚合PA6织物。在马甲前端设置口袋,内设电源,对各个部位的石墨烯加热片进行加热。结果表明通过对加热服的材料和各层进行优化,可使产生的热量尽可能传递到更大的面积,并且防止了热量的散失,将有助于加热服装的优化和发展。
黄梓亮[4](2019)在《电液外骨骼机器人电源能量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可穿戴式助力机电设备,在医疗康复、军事作战、物流搬运等多种领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目前,外骨骼机器人还没有大规模投入市场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能源动力系统能量密度低和功率密度低,无法满足其长时间高强度工况下续航时间和动力输出。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复合电源系统,制定了合理的复合电源能量管理策略,实现能量的优化管理。针对课题组自主研发的电液外骨骼机器人,本文对复合电源能量管理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电液外骨骼机器人能耗分析。从能量消耗与优化的角度,详细分析了电液外骨骼机器人机械系统、能源动力系统以及传感与控制系统优化设计的特点;进行了人-机系统执行末端和电源+驱动部分的能耗分析,获得了系统的能量流动耗散规律,进行了电源部分的参数设计,提出了电源系统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锂电池+超级电容的复合电源设计。分析了锂电池、超级电容和双向DC/DC变换器的工作特性,建立了仿真模型,为能量管理策略仿真平台打下基础;选择了合理的复合电源拓扑架构,进行了锂电池、超级电容的参数匹配,完成了双向DC/DC变换器理论上的详细参数计算与相应的仿真分析。基于双模糊控制器的复合电源能量管理策略研究。根据锂电池+超级电容的复合电源混合供电的特点,既要保证外骨骼机器人动力性能也要考虑复合电源的能量利用效率,设计了基于电液外骨骼机器人工况及其复合电源系统多状态量的双模糊控制器,建立了复合电源能量管理验证模型,分析了锂电池、超级电容功率的动态分配效果,验证了双模糊控制器的能量管理策略的合理性。基于OCV-AH-EKF的电源SOC融合估计算法开发。详细分析了开路电压法、安时法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等几种常规电源SOC估计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OCV-AH-EKF的电源SOC融合估计算法,建立了算法的仿真模型,搭建了电液外骨骼机器人多工况SOC估计算法验证试验台。分析结果表明了融合算法的有效性。
周澳[5](2019)在《蓄电发热太阳能服装研发及测评》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得到利用,而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应用。服装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是接触阳光的良好载体,将服装与太阳能一体化,是将高科技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开辟绿色环保新能源的一条新途径。在纺织服装领域,对太阳能的研究利用主要集中在开发太阳能发热服和太阳能蓄电发电服两个方面,而关于这些功能各异的太阳能服装的实际使用表现却未可知。且在考虑的太阳能电池安装位置时,大多基于美学角度,没有针对太阳能电池自身转化效率较低的问题进行研究选择,这大大阻碍了太阳能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利用。针对太阳能在服装上的应用有待深入、太阳能电池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本文采用人体工效学的思维方法,利用人台为载体,在非稳态环境中对太阳能电池安装位置进行探索,进而将研究结果与服装面料和结构及电子器件进行综合优化设计,制作出一款太阳能蓄电发热服,并对其发热能力进行测试研究。最后对服装整体性能进行提升,基于单片机技术整合加入心率检测和GPS定位功能,使服装不仅可以用于发热充电,还具有健康管理的功能,使太阳能的利用更加广泛,且手机APP的设计提升了用户使用感。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对比现有三种太阳能电池的性能,选择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进行太阳能电池安装位置实验。在女装人台上选择左肩线与胸围线二分之一处于左公主线交叉点、右肩线与胸围线二分之一处于右公主线交叉点、腰围线与前中心线交叉点、腰围线与臀围线二分之一处于左公主线交叉点、腰围线与臀围线二分之一处于右公主线交叉点、后颈点下方于后中心线交叉点、胸围线与后中心线交叉点、腰围线与后中心线交叉点这8个关键点,对太阳能电池在服装上的安装位置进行模拟,分析所得环境因素实验数据,选定太阳能辐射量为后续研究的影响因素。分析这8个关键点处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得出在非稳态环境中,人体左右胸部上方位置太阳能电池功率显着好于其他位置,因此选定人体左右胸部上方位置为太阳能电池的最佳安装位置。(2)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后续服装的设计与制作中,首先对充放电电路和蓄电电路进行设计与焊接,然后选择合适的服装面辅料,对服装各部位细节进行合理设计,最终制作出一套穿着舒适、符合人体工效学、太阳能利用效率高的太阳能蓄电发热服装。该款服装由外套和马甲组成,太阳能电池位于外套胸部口袋内,马甲夹层内置碳纤维发热片,所有电路均可拆卸。(3)采用红外热像仪和EP-TA20CBC充电器对制作出来的太阳能蓄电发热服装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数据显示,此款太阳能服装利用太阳能电池充电时长平均为13.14小时,使用充电器充电时长平均为6.97小时;蓄电池理论放电时长为3.75小时,实际不到3小时,数据的误差在合理范围内,服装整体充放电效果良好。服装前片的最高温度为42.62℃,平均温度为37.02℃;服装后片最高温度为39.42℃,平均温度为34.96℃,且180min后在距离发热片10cm的位置,服装的表面温度尚有26℃多,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整体发热性能良好。(4)通过前期的研究成果,总结上述服装的不足,对太阳能服装的功能进行了升级优化,在后背增加两块柔性太阳能电池,服装的设计不做过多改变,基于单片机技术开发出一套太阳能服装系统,加入心率检测和GPS定位功能,使服装不仅可以用于发热充电,还具备初步的健康管理功能,将这些功能集成在手机APP上,方便操控且更加智能。
肖俊彦[6](2018)在《光伏储能微网系统控制与能量管理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步增加,尤其太阳能在各国的政府优惠政策支持下,光伏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太阳能的清洁,易安装,可使用区域广的特点,使得太阳能越来越受到电站投资者的欢迎,尤其它适合分布式安装,可使居民轻易在家用屋顶或空闲地块,建立自己的光伏电站。但分布式发电具有发电随机性,系统惯性小,容量小的特点,尤其太阳能只在白天进行发电,给光伏使用者和电站运营商带来了很多困扰。光伏发电配合储能电池构成的微网系统,就为平抑分布式发电的缺点提出了新的方向,以可存储能量的储能电池作为发电系统的后备能源,在白天本地负载无法完全消耗光伏产生的电能时,将多余的电能存储在储能电池中,在光照资源多时,降低光伏发电对电网系统的冲击,在夜间,系统又可调用储能电池的化学能,通过DC/DC转换器和DC/AC逆变器转换为本地负载可用的交流电输出,补充夜间用电,降低用户从公共电网购电需求,削峰填谷,平抑电网用电量纹波。本文介绍了光伏储能微网系统中需要使用的技术,介绍了光伏组件的种类,基本原理并在Matlab/Simulink中根据光伏电池数学模型,模拟并仿真I-V,P-V输出曲线,分析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原理和方法,对常用逆变电路拓扑工作原理,DC/DC常用电路拓扑的工作和控制进行介绍描述,分析三相并网系统数学模型,并介绍了分布式电源的PQ控制,V/F控制和Droop控制。分析并提出了微网中具有并网,离网,储能充电,放电等不同模式,微网系统的能量调度和工作状态根据需要或经济效益进行模式切换。最后实际搭建一个6KVA三相并/离网储能混合微网系统软硬件平台,进行验证不同功率变换模块的工作特性,并测试白天,夜间,系统并网发电,储能充电,储能放电,离网输出等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系统运行情况。实际验证该光伏储能微网系统在实验室可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马文胜[7](2017)在《燃油教练车电动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驾校在培训驾驶员过程中,绝大部分的科目训练是在场地上进行的,在训练过程中,传统内燃机基本上工作在怠速状态,消耗大量的汽油,增加了培训成本,并且对驾校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在道路运输行业中驾培行业具有重要的地位,既占用资源同时又属于能源消耗行业,所以在驾驶员培训中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在不影响科目训练的前提下,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目前,电动汽车可以满足场地训练的要求,在行驶过程中没有排放,噪音也比较低,得到不少驾校的青睐。因此,将燃油教练车改造为纯电动教练车既有经济意义同时又特别环保。着眼将学校常用的教练车改造为纯电动教练车,通过实际调研,广泛收集资料,结合场地训练的工作特点,在不影响场地使用和降低成本前提下,完成了电动训练车的总体设计。为了完成培训任务,传统汽车的操作和传动不能改变,只是把传统发动机变成了电动机。通过分析研究,确定了连接方式,确定了电机的类型及参数,确定了电池的类型与容量、数目,确定了完成项目训练下的工况参数。
李进[8](2016)在《新型可造氧功能性服装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服装早已不是单纯的美观和实用,服装功能上的研究已经成为市场探讨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功能性服装呈现服装智能化科技化。我国智能服装产品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造成这个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对国内政策倾向不强,相关服装类院校学科交叉不足、企业急功近利等,最终导致了相关功能性服装的研发与生产停滞落后。在世界经济大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渐渐成为各个国家重视的首要问题。目前,在全球各大中型城市中,由于大气被严重污染,城市中90%以上的人群处于缺氧的状态中。人类缺氧必然会引发新陈代谢紊乱,不同缺痒症状的体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很多城市人在生活中表现出:食欲不振、头昏眼花、面色苍白、头疼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抵抗力下降容易疲劳等问题。结合上述提出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一款可制氧功能性服装,并借此文论证此构想的可行性。其主要依据如下:1、制氧能源解决办法——太阳能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能源,是清洁能源,发展的潜力巨大。在众太阳能电池中,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最具优势,首先,其光热转化率较高,光吸收的系数是目前已知的半导体材料中吸收系数最高的,已经达到了105/cm;其次,作为一种直接带隙的半导体材料,它更加适合薄膜化;第三,由于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存在的薄膜的晶体结构、化学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目前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迄今为止并为出现光致衰退的现象,可见其使用寿命将大大增加。最后,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能够在玻璃基板上形成较少的缺陷,并具有高品质的大晶粒,同时,在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中尚未发现存在污染性的化学物质,因此,非常有利于环保。适合于人体结合2、制氧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制氧机发展到采用富氧膜技术.它的原理是利用氧氮分子在富氧膜内的溶透速度不同.从而实现从空气中把氧气富集把部分氮气排斥.因此,能够从中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富氧。通过对这种膜的使用,能够分离90%以上的氧气和空气。目前,在医疗卫生界、化学工业界、发酵工业界中富氧膜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富氧燃烧方面的应用更为实用。它突破了传统制氧难题.无需添加剂也不用加水.插上电源就能吸氧.每小时耗电25W-28W.一天吸5个小时成本才一毛钱.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上。通过分析表明,富氧膜制氧机具有安全环保;低消耗;低沉本的特点,可以很好的跟薄膜太阳能光伏结合供养,很适合植入服装,完成一款可制氧功能性服装的设计生产。3、太阳能服装设计原则结合系统论设计原则,在太阳能板和服装结合方面,既不能妨碍人体的正常活动也不能影响服装的舒适美观,大都选择在活动量较少又可充分接受太阳光的部位,如,背部、肩部肩爿,前胸口袋,帽顶等部位。同时为了节约服装上有限的空间,采用镂空式工艺,将太阳能板镶嵌在服装中,使太阳能板的采光面积发挥到最大,使其得到充分利用,并且镂空做成口袋式,可以使太阳能板轻松拆卸,不妨碍服装的洗涤与保养。
管晓栋[9](2016)在《可展开抛物柱面天线与分离载荷结构总体设计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探测是空间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空间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更是空间大国逐鹿中原的一个前沿领域。目前各个国家持续对空间探测手段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在不断发展传统探测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尝试新兴的探测技术手段,争先抢占空间探测技术的制高点。本文针对空间探测飞行器的需求和应用,紧紧围绕我国两项具体的空间科学探测计划:某空间环境探测卫星任务和地球物理场多尺度探测的分离载荷与组网探测任务,对可展开天线结构与分离载荷设备布局与总体结构的设计与分析展开论述。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为辅助手段,本文以航天器结构设计与分析的方法为主要内容,重点研究两部分内容:可展开天线的反射面结构设计与分离载荷总体结构及设备布局设计。第一,根据可展开天线反射面的设计要求,论文首先对反射面背架结构进行了初步设计,主要从背架的结构和机械接口两方面展开,对背架的结构构型、选材、尺寸以及机械接口进行了设计。通过对设计结果的结构动力学分析,验证了设计结果满足设计要求,仔细观察分析结果后发现,设计结果仍然存在优化空间。因此,对初步设计结果在整体质量、结构形式及尺寸和机械接口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设计。最后对优化后的设计结果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包括结构模态分析、结构过载分析、正弦振动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分析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在结构刚度与强度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第二,针对国内外纳型卫星调研所得出的问题,为满足各方各项设计需求,文章对分离载荷设备布局和结构进行了设计。设计从设备布局设计和主承力结构结构设计两方面展开,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首先在尽量满足各分系统需求的前提下进行了设备布局设计,然后结合设备布局设计对主承力结构展开设计,并相应地对设备布局进行细节调整。在得到主承力结构设计结果后,对其进行了结构模态分析与结构过载分析,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一定可行性。本论文对于航天器结构设计方法研究主要涵盖了以下创新点:①为较大尺寸、高精度、低质量反射面背架结构提供了一种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材料选择、结构形式、筋板尺寸、机械接口等。②为反射面背架结构设计方案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优化思路,并通过这一思路得到了优化方案,且优化程度较好。③在多载荷强约束条件下,为纳型卫星的设备布局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布局方案满足各项要求,而且设备安装便捷,线缆链接空间充足。④在强质量约束条件下,为纳型卫星的主承力结构提供了一种较为完备的解决方案,使结构质量仅占整星质量的20%,保证了能源供给,且结构刚度强度较好。
安迪·威尔,陈灼[10](2016)在《火星救援》文中认为六天前,宇航员马克·沃特尼成为了第一批在行走火星上的人。如今,他也将成为第一个葬身火星的人。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阿瑞斯3船员被迫放弃任务。在撤离的过程中,沃特尼遭遇意外,被孤身一人丢在了这片寸草不生的红色荒漠中,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火星上的沃特尼面临着两大问题:如何和地球上的人联络,告诉他们他还活着,等待他们的救援;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补给,坚持到救援抵达的那一天,否则他就会被饿死。不过,他也许都没有机会饿死在这颗星球上,因为随时可能发生的机器故障、环境灾难、人为失误,凡此种种,都有可能抢在饥饿之前要了他的命。但是,沃特尼不会坐以待毙。凭借着植物学家和机械工程师的专业背景,敢于冒险的精神和永不放弃的决心,沃特尼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自己种土豆,解决了粮食问题。之后,他又制定了一个近乎疯狂的计划,成功地和地球上的NASA取得了联系。在战胜了重重困难之后,沃特尼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坐等NASA的救援?这场火星版的现代鲁滨孙漂流记,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
二、后背式太阳能电池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背式太阳能电池组(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加热医疗救援服的研制与舒适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冬季医疗救援服的研究现状 |
1.2.1 冬季医疗救援服的面料研究 |
1.2.2 冬季医疗救援服的结构设计 |
1.2.3 冬季医疗救援服的发展趋势 |
1.3 主动式防寒服的研究现状 |
1.3.1 主动式防寒服的概述 |
1.3.2 电加热防寒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人体热舒适的概念 |
1.4.1 人体热舒适的定义 |
1.4.2 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因素 |
1.4.3 皮肤温度与热舒适的关系 |
1.5 舒适性评价方法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创新点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加热医疗救援服的研制 |
2.1 加热方式的选择 |
2.2 电加热片的选择和设计 |
2.2.1 电加热片的选择 |
2.2.2 电加热片的位置设计 |
2.2.3 加热模式设计 |
2.3 面辅料设计 |
2.3.1 电加热医疗救援服的面料选择 |
2.3.2 电加热医疗救援服的辅料选择 |
2.4 电加热医疗救援服的结构设计 |
2.4.1 规格设计 |
2.4.2 层间配置设计 |
2.4.3 款式结构设计 |
2.4.4 收纳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加热医疗救援服舒适性实验方案 |
3.1 实验器材 |
3.2 实验条件 |
3.2.1 实验环境 |
3.2.2 实验服装 |
3.2.3 实验对象 |
3.3 实验步骤 |
3.3.1 舒适性评价实验 |
3.3.2 活动舒适性评价实验 |
3.4 指标计算方法 |
3.5 数据分析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结果 |
4.1.1 舒适性评价实验结果 |
4.1.2 活动舒适性评价实验结果 |
4.2 分析与讨论 |
4.2.1 基于灰色聚类的电加热医疗救援服的综合评价 |
4.2.2 电加热医疗救援服的保暖效果 |
4.2.3 三种间歇加热模式比较 |
4.2.4 电加热元件对活动舒适性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部分实验数据 |
(2)智能防寒服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防寒服的分类 |
1.1 电加热防寒服 |
1.2 流体加热防寒服 |
1.3 化学加热防寒服 |
1.4 相变材料加热防寒服 |
1.5 太阳能加热防寒服 |
2 智能防寒服性能评价 |
2.1 织物性能评价 |
2.2 服装舒适性评价 |
3 智能防寒服发展趋势 |
3.1 符合个性化需求 |
3.2 电子元件与服装一体化集成 |
3.3 更高的安全舒适性 |
4 结语 |
(3)导热纤维及织物在加热服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保暖服装的分类 |
1.2.1 被动保暖服 |
1.2.2 主动加热服 |
1.3 纤维及织物导热性的研究现状 |
1.3.1 纤维的影响 |
1.3.2 织物结构参数的影响 |
1.3.3 环境温度的影响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纤维、纱线、织物的基本性能及热传导性能的测量 |
2.1 试验方案设计 |
2.2 石墨烯原位聚合PA6纤维及纱线基本性能的研究 |
2.2.1 石墨烯原位聚合PA6纤维的表面形态 |
2.2.2 纱线的力学性能 |
2.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和石墨烯原位聚合PA6织物热传导性能的测量 |
2.3.1 铂电阻测温仪测温法 |
2.3.2 KES-F7测量织物导热率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保温隔热层及热辐射反射层的设计与评价 |
3.1 保温隔热层的性能测试 |
3.1.1 气凝胶长纤的表面形态 |
3.1.2 导热系数测量 |
3.2 热辐射层的设计与性能测试 |
3.2.1 试验方案设计 |
3.2.2 红外辐射层的制备 |
3.2.3 红外辐射层的性能测试 |
3.3 辐射反射层与保温隔热层的位置对比 |
3.3.1 通过导热系数分析两层位置关系 |
3.3.2 通过红外反射率分析两层位置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热服装的性能评价 |
4.1 电加热服各层效果评价 |
4.1.1 试验方案设计 |
4.1.2 实验器材 |
4.1.3 加热服性能评价测试 |
4.2 电加热服整体效果评价 |
4.3 加热服结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电液外骨骼机器人电源能量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 |
1.2.1 外骨骼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复合电源研究现状 |
1.2.3 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
1.2.4 电源SOC估计方法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电液外骨骼机器人能耗分析 |
2.1 电液外骨骼机器人系统 |
2.1.1 机械系统与仿生构型 |
2.1.2 能源动力系统 |
2.1.3 传感与控制系统 |
2.2 人-机系统能耗分析 |
2.2.1 人-机系统执行末端能耗分析 |
2.2.2 电源+驱动部分参数设计与能耗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锂电池+超级电容的复合电源设计 |
3.1 复合电源拓扑架构分析与选型 |
3.1.1 并联主动控制式拓扑架构 |
3.1.2 电池主动控制式拓扑架构 |
3.1.3 超级电容主动控制式拓扑架构 |
3.1.4 复合电源拓扑架构综合选型 |
3.2 锂电池特性分析与建模 |
3.2.1 锂电池特性分析 |
3.2.2 锂电池建模与验证 |
3.3 超级电容特性分析与建模 |
3.3.1 超级电容特性分析 |
3.3.2 超级电容数学模型推导与验证 |
3.4 双向DC/DC变换器特性分析与建模 |
3.4.1 双向DC/DC变换器特性分析 |
3.4.2 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与模式分析 |
3.4.3 双向DC/DC变换器建模 |
3.5 复合电源参数配置及特性分析 |
3.5.1 锂电池参数匹配 |
3.5.2 超级电容参数匹配 |
3.5.3 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及仿真 |
3.5.4 复合电源仿真与特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双模糊控制器的复合电源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
4.1 模糊逻辑控制理论基础 |
4.1.1 模糊化 |
4.1.2 模糊知识库 |
4.1.3 模糊逻辑推理 |
4.1.4 去模糊化 |
4.2 基于双模糊控制器的能量优化管理策略 |
4.2.1 能量管理策略基本控制原理 |
4.2.2 双模糊控制的总体架构设计 |
4.3 双模糊控制器设计 |
4.3.1 模糊控制器FCA设计 |
4.3.2 模糊控制器FCB设计 |
4.4 双模糊控制策略仿真验证结果分析 |
4.4.1 单模糊控制器模型仿真 |
4.4.2 双模糊控制器模型仿真 |
4.4.3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OCV-AH-EKF的电源SOC融合估计算法研究 |
5.1 复合电源SOC定义及影响因素 |
5.1.1 复合电源SOC定义 |
5.1.2 SOC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5.2 基于融合算法的SOC估计方法 |
5.2.1 开路电压法分析 |
5.2.2 安时积分法分析 |
5.2.3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分析 |
5.2.4 融合算法设计 |
5.3 融合估计算法仿真与试验 |
5.3.1 融合算法仿真验证 |
5.3.2 融合算法试验验证 |
5.3.3 仿真与试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工作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5)蓄电发热太阳能服装研发及测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适用于服装的太阳能电池研究现状 |
1.2.2 太阳能服装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太阳能电池安装位置实验 |
2.1 太阳能电池的选择 |
2.1.1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2.1.2 太阳能电池的选择 |
2.2 太阳能电池安装点的选择 |
2.3 环境参数及实验仪器 |
2.3.1 环境参数 |
2.3.2 实验仪器 |
2.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2.4.1 实验步骤 |
2.4.2 实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充放电与碳纤维发热电路设计 |
3.1 电路整体设计 |
3.2 充电电路选择与升压稳流模块 |
3.2.1 充电电路选择 |
3.2.2 升压稳流模块 |
3.3 蓄电供电用锂电池和碳纤维发热片 |
3.4 导线及焊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服装设计制作与性能测试 |
4.1 服装设计与制作 |
4.1.1 面辅料选择 |
4.1.2 衣身版型设计 |
4.1.3 服装功能性设计要点 |
4.2 太阳能服装的性能测试 |
4.2.1 服装上蓄电池充电时间 |
4.2.2 太阳能服装的发热性能 |
4.2.3 蓄电池可供发热时长和手机充电次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服装性能优化及系统开发 |
5.1 太阳能服装系统软硬件平台概述 |
5.2 系统功能模块的硬件设计 |
5.2.1 功能设计 |
5.2.2 PCB绘制与焊接 |
5.2.3 单片机的编程 |
5.3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5.3.1 系统整体框架 |
5.3.2 嵌入式软件设计 |
5.3.3 APP端软件设计 |
5.4 太阳能服装与手机通信的实现 |
5.5 太阳能服装系统软硬件封装与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太阳能电池安装位置实验数据 |
附录二 面料性能试验 |
附录三 红外热像仪试验数据 |
附录四 单片机编写代码(以其中一部分为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光伏储能微网系统控制与能量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可再生能源及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
1.1.2 光伏储能及微网系统发展现状 |
1.1.3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光伏储能微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光伏发电系统及储能技术 |
2.1 光伏电池介绍 |
2.1.1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
2.1.2 光伏电池的数学建模及仿真 |
2.1.3 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特性 |
2.1.4 光伏电池的分类 |
2.2 光伏系统MPPT |
2.3 光伏并/离网发电系统 |
2.3.1 光伏单相并/离网常用逆变拓扑结构 |
2.3.2 光伏三相并/离网常用逆变拓扑结构 |
2.4 储能系统介绍 |
2.4.1 储能技术的分类及特点 |
2.4.2 储能用锂电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伏储能微网系统结构及控制 |
3.1 光伏储能微网系统的结构 |
3.1.1 交流母线系统 |
3.1.2 直流母线系统 |
3.1.3 交直流混合母线系统 |
3.2 光伏储能微网系统逆变器架构及控制策略 |
3.2.1 PQ控制 |
3.2.2 V/F控制 |
3.2.3 Droop下垂控制 |
3.3 三相系统逆变器的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
3.4 储能电池充放电双向变流器结构及控制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伏微网系统的并离网控制与能量管理 |
4.1 微电网的并/离网运行控制 |
4.2 微电网的并/离网切换控制 |
4.3 微电网储能系统能量调度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伏储能微网系统实验平台 |
5.1 光伏储能微网平台总体方案介绍 |
5.2 光伏储能微网平台的硬件部分设计 |
5.2.1 微网系统主控制部分硬件 |
5.2.2 双路MPPT接入 |
5.2.3 三相逆变并网/离网输出模块 |
5.2.4 储能电池隔离双向充放电模块 |
5.3 光伏储能微网平台的运行试验 |
5.3.1 双向隔离DC-DC充放电模块 |
5.3.3 光伏储能并/离网系统工作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6.2 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燃油教练车电动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概述 |
1.2.1 国外电动汽车发展概述 |
1.2.2 国内新能源发展概述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课题关键技术 |
1.4.1 电池技术 |
1.4.2 电机技术 |
1.4.3 控制器技术 |
第2章 电动汽车基本原理及驱动系统简介 |
2.1 电动汽车特点与类型 |
2.2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3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布置形式 |
2.4 核心技术分析 |
第3章 电动场地教练车动力系统匹配设计 |
3.1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类型 |
3.1.1 直流电动机 |
3.1.2 无刷直流电动机 |
3.1.3 异步电动机 |
3.1.4 永磁同步电动机 |
3.1.5 开关磁阻电动机 |
3.2 电动汽车对电动机的要求 |
3.3 电动场地教练车方案验证 |
3.4 场地教练车动力性能要求 |
3.5 驱动电机的相关参数计算 |
3.5.1 电机功率计算 |
3.5.2 电机的最大扭矩 |
3.5.4 电机电压 |
第4章 电动场地教练车电机控制器选择方案 |
4.1 电动场地教练车控制要求 |
4.2 电机控制器选择 |
第5章 电动教练车用动力电池的匹配与布置 |
5.1 电动车中电池的类型 |
5.1.1 电池主要类型如下 |
5.1.2 电动车中用电池性能指标 |
5.1.3 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主要要求 |
5.1.4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介绍 |
5.2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工作特性 |
5.2.1 电池端电池特性 |
5.2.2 电池充放电特性 |
5.2.3 电池容量特性 |
5.2.4 电池的内阻特性 |
5.3 电动教练车用动力电池的选择 |
5.4 电动教练车用动力电池的布置设计 |
5.4.1 电动车用动力电池布置的原则 |
5.4.2 电动教练车用动力电池的布置设计 |
5.5 动力蓄电池相关参数计算 |
5.5.1 动力蓄电池组电压 |
5.5.2 电池数目 |
5.5.3 电池的能量 |
5.5.4 电池容量 |
5.5.5 循环次数 |
5.6 主、从带轮和皮带的设计 |
第6章 燃油教练车电动化的实现 |
6.1 燃油电动教练车电动化的实现流程 |
6.2 发动机的拆卸 |
6.3 电动机的安装 |
6.4 电池的安装 |
6.5 控制器的安装 |
第7章 电动教练车的综合分析 |
7.1 燃油与电动教练车的性能对比 |
7.2 经济使用成本 |
7.2.1 使用成本 |
7.2.2 维修成本 |
7.2.3 折旧成本 |
7.2.4 综合成本 |
7.3 经济性使用的分析 |
第8章 电动场地教练车动力性能试验 |
8.1 场地电动教练车试验条件 |
8.1.1 试验需要的环境条件 |
8.1.2 试验的车辆条件 |
8.1.3 试验所用仪器条件 |
8.1.4 试验道路条件 |
8.1.5 动力电池条件 |
8.2 电动场地教练车相关试验步骤 |
8.2.1 最高车速试验维持 30min |
8.2.2 动力电池完全放电试验 |
8.2.3 最高车速试验 |
8.2.4 动力电池 40%的放电试验 |
8.2.5 试验车辆爬坡性能试验 |
8.2.6 试验车辆坡道起步试验 |
8.3 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9章 电动教练车产业推广分析与应用方案 |
9.1 电动教练车产业推广分析 |
9.2 电动教练车应用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新型可造氧功能性服装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功能性服装设计 |
1.2.2 制氧技术发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功能性太阳能服装的概念与现状 |
2.1 功能性服装的概念 |
2.2 功能性服装的研究现状 |
2.3 功能性服装发展趋势 |
2.4 太阳能服装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内容可行性分析 |
3.1 可穿戴智能服装的分类 |
3.2 人体器官的承载面积与承载能力 |
第四章 可制氧功能性服装制氧系统设计 |
4.1 能量输出单元 |
4.1.1 薄膜太阳能电池概述 |
4.1.2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 |
4.1.3 CIGS薄膜 |
4.1.4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前景 |
4.2 制氧机设计单元 |
4.2.1 富氧的作用 |
4.2.2 富氧膜制氧的原理 |
4.2.3 富氧膜制氧机的特点 |
4.2.4 膜制氧技术的分类 |
4.3 串联系统设计单元 |
4.3.1 稳压器在课题当中的作用 |
4.3.2 系统当中的线路布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服装设计单元 |
5.1 设计调研 |
5.1.1 调研讨论 |
5.1.2 流行趋势调研 |
5.2 本课题设计方法 |
5.3 研究课题款式设计 |
5.4 设计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发展趋势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可展开抛物柱面天线与分离载荷结构总体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某卫星可展开天线 |
1.1.2 分离载荷与组网探测项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展开天线研究现状 |
1.2.2 纳型卫星结构及载荷布局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可展开天线的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
1.3.2 分离载荷结构及布局总体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
1.4 本章小结 |
2 结构动力学分析有限元方法理论及软件环境简介 |
2.1 动力学分析有限元方法理论简介 |
2.1.1 结构模态分析 |
2.1.2 结构频率响应分析 |
2.1.3 随机振动分析 |
2.2 软件环境简介 |
2.3 本章小结 |
3 卫星可展开天线结构设计分析及优化 |
3.1 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 |
3.2 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
3.2.1 可展开天线反射面背架结构设计 |
3.2.2 可展开天线反射面背架结构动力学分析 |
3.2.3 结论 |
3.3 方案优化设计 |
3.3.1 可展开天线反射面背架结构优化 |
3.3.2 优化方案的结构动力学分析 |
3.3.3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分离载荷结构及布局总体设计与分析 |
4.1 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 |
4.2 结构及布局总体设计 |
4.2.1 总体设计思路 |
4.2.2 设备布局设计 |
4.2.3 主承力结构设计 |
4.3 主承力结构动力学分析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结构模态分析 |
4.3.3 结构过载分析 |
4.4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可展开天线结构设计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1 研究总结 |
5.1.2 研究展望 |
5.2 分离载荷结构及布局总体设计研究总结与展望 |
5.2.1 研究总结 |
5.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10)火星救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日志:SOL6[1] |
第二章 |
日志:SOL7 |
日志:SOL10 |
日志:SOL11 |
日志:SOL14 |
日志:SOL15 |
日志:SOL16 |
日志:SOL22 |
第三章 |
日志:SOL25 |
日志:SOL26 |
日志:SOL29 |
日志:SOL30 |
第四章 |
日志:SOL32 |
日志:SOL33 |
日志:SOL33( 2) |
日志:SOL34 |
日志:SOL37 |
第五章 |
日志:SOL38 |
日志:SOL38(2) |
日志:SOL39 |
日志:SOL40 |
日志:SOL41 |
日志:SOL42 |
第六章 |
日志:SOL61 |
第七章 |
日志:SOL63 |
日志:SOL64 |
日志:SOL65 |
日志:SOL66 |
日志:SOL67 |
日志:SOL68 |
日志:SOL69 |
日志:SOL70 |
日志:SOL71 |
第八章 |
第九章 |
日志:SOL79 |
日志:SOL80 |
日志:SOL81 |
日志:SOL82 |
日志:SOL83 |
第十章 |
日志:SOL90 |
日志:SOL92 |
日志:SOL93 |
日志:SOL95 |
日志:SOL96 |
第十一章 |
日志:SOL97 |
日志:SOL97(2) |
日志:SOL98 |
日志:SOL98(2)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日志:SOL114 |
日志:SOL115 |
日志:SOL116 |
日志:SOL117 |
日志:SOL118 |
日志:SOL119 |
第十四章 |
语音日志:SOL119 |
语音日志:SOL119(2) |
语音日志:SOL119(3) |
语音日志:SOL119(4) |
语音日志:SOL119(5) |
语音日志:SOL119(6) |
语音日志:SOL119(7) |
语音日志:SOL119(8) |
语音日志:SOL120 |
日志:SOL120 |
日志:SOL121 |
日志:SOL122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日志:SOL192 |
日志:SOL193 |
日志:SOL194 |
日志:SOL195 |
日志:SOL196 |
第十八章 |
日志:SOL197 |
日志:SOL198 |
日志:SOL199 |
日志:SOL200 |
日志:SOL201 |
日志:SOL207 |
日志:SOL208 |
日志:SOL209 |
日志:SOL211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日志:SOL376 |
日志:SOL380 |
日志:SOL381 |
日志:SOL383 |
日志:SOL385 |
日志:SOL387 |
日志:SOL388 |
日志:SOL389 |
日志:SOL390 |
第二十一章 |
日志:SOL431 |
日志:SOL434 |
日志:SOL435 |
日志:SOL436 |
日志:SOL439 |
日志:SOL444 |
日志:SOL449 |
第二十二章 |
日志:SOL458 |
日志:SOL462 |
日志:SOL466 |
日志:SOL468 |
日志:SOL473 |
日志:SOL474 |
日志:SOL475 |
第二十三章 |
日志:SOL476 |
日志:SOL477 |
日志:SOL478 |
日志:SOL479 |
日志:SOL480 |
日志:SOL482 |
日志:SOL484 |
日志:SOL487 |
日志:SOL492 |
日志:SOL497 |
第二十四章 |
日志:SOL498 |
日志:SOL498(2) |
日志:SOL499 |
日志:SOL500 |
日志:SOL501 |
日志:SOL502 |
日志:SOL503 |
日志:SOL504 |
第二十五章 |
日志:SOL505 |
日志:SOL526 |
日志:SOL529 |
日志:SOL543 |
日志:SOL549 |
第二十六章 |
日志:任务日687 |
四、后背式太阳能电池组(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加热医疗救援服的研制与舒适性评价[D]. 张海棠. 江南大学, 2021(01)
- [2]智能防寒服装研究进展[J]. 王宏付,张海棠,柯莹. 服装学报, 2021(01)
- [3]导热纤维及织物在加热服装中的应用研究[D]. 包玉秀. 北京服装学院, 2019(02)
- [4]电液外骨骼机器人电源能量管理技术研究[D]. 黄梓亮. 浙江大学, 2019(05)
- [5]蓄电发热太阳能服装研发及测评[D]. 周澳.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6)
- [6]光伏储能微网系统控制与能量管理技术研究[D]. 肖俊彦.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燃油教练车电动化技术研究[D]. 马文胜. 河北科技大学, 2017(02)
- [8]新型可造氧功能性服装的设计与研究[D]. 李进. 大连工业大学, 2016(05)
- [9]可展开抛物柱面天线与分离载荷结构总体设计与分析[D]. 管晓栋.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16(08)
- [10]火星救援[J]. 安迪·威尔,陈灼. 译林,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