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措施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婉然[1](2021)在《我国政府行为对医药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 ——基于资源错配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巨轮一直保持着高速一往无前地行驶,但长期粗犷式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有以下特点:首先,经济增长速度正在逐渐放缓,继续推动供给侧改革、优化制造业供给结构,进而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其次,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也越发明显,推动市场化改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人口老龄化、城乡医药卫生配置失衡等是现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解决求医难、医疗支出居高不下的问题,是百姓茶余饭后时常会提起的话题。提高医药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不仅能为我国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还能缓解地区间医药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本文以中国31个省区市的医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2010—2016年为研究区间,就医药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探究了各种政府行为对医药制造业错配的影响。文章首先确定了医药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方法,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进行了测算;其次,对我国各地区的医药制造业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解读;再次,归纳分析了政府干预地区资源配置的几种途径和作用机理,并通过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最终,以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为立足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有:(1)从时空角度来看,从2010年到2016年间31个省市中的大多数省市的医药制造业资源配置情况在整个研究区间内变化幅度不大,个别省市出现大幅度的波动。(2)从地区差异角度来看,在这七年间,地区之间医药制造业的资源错配情况存在着显着差异,然而资本配置和劳动力配置的实际情况与理想情况之间存在的偏移却是各地区共有的痛点。整体而言,西部地区的医药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比东中部地区要略逊一筹。(3)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参与、金融抑制、贸易开放、创新投入和产业集聚水平这5个影响因素对地区的医药制造业资源配置有显着影响,但具体情况各有所不同。其中,政府参与和金融抑制对于医药制造业的资源错配存在的不同影响效果,说明不同形式的政府调控资源配置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也有所差异。
唐厚权[2](2021)在《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研究 ——以村民从业选择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整合桂东北民族村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聚焦桂东北民族村寨20世纪前、1900-1949年、1949-1978年、1979-2000年这四个重大历史时期,分析桂东北民族村寨从业选择的演变趋势,从而理顺从业选择与乡村产业转型的关系。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将桂东北民族村寨划分为山区民族村寨和坝区民族村寨。在20世纪前,山区民族村寨以“刀耕火种”的粗放型农业经营方式为主,辅以杉、松、竹木、茶等林木种植,培育林副产品,形成了农林兼具的产业结构。坝区民族村寨立足稻米为主的粮食生产,手工业和商业仅有零星发展,形成了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这两种类型的产业结构为桂东北民族村寨的产业变迁奠定了基础。进入20世纪后,国际国内市场的力量促使村民从业分途。山区民族村寨和坝区民族村寨从业选择朝着三个方向转变:一是出现林农、粮农、糖农等专业型农户、手工专业户和商贩;二是村民身兼多职,在市场导向下组织生产;三是地主、富农和商人合股投资手工业和矿业。民族村寨村民从业选择的三重转变,激发了民族村寨产业结构的三重初变。产业三重初变,具体表现为桂东北民族村寨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趋势加强,以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和纺织为中心的特色手工业获得发展,农村地区商贸经济繁荣。尽管山区民族村寨和坝区民族村寨都历经产业初变,但是坝区民族村寨转型力度强于山区民族村寨。新中国成立以来,桂东北民族村寨通过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最终形成了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集体化经济体制。村民成为人民公社的一员,其从业选择完全受到人民公社的管理和调配。从业选择由此激变为从业改造,并连锁引发产业激变,突出表现在农村经济集体化和村民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化。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活力得到充分迸发,打破了限制村民自由从业的枷锁。桂东北民族村寨村民从业多元化和自由化,村民务农、外出务工、从事“非农”职业以及回乡创业构成了村民的从业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促使村民从业选择带动村寨产业转型。村民脱离传统农业,逐渐从事旅游业,村寨由传统农业向旅游业转型;扎根于本土的村民,从事现代生态农业,村寨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生态农业;村民从农村流向城市,从事各种“非农”职业,村寨由传统农村经济转向城镇化;村民“离土不离乡”,村民进入乡镇企业谋生,村寨由传统农业转向乡镇企业。回望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之路,可以归纳为四条发展路径,即从传统农业走向旅游业;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生态农业;从传统农业转向城镇化;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工业。这四条路径是由历史上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动、市场对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以及劳动生产力的解放所驱动而形成的。同时,百年来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任务艰巨,劳动力专业化水平低、劳动力市场流通不活跃以及劳动生产力的萎靡仍然制约着产业转型。笔者认为,传统时代农业或农林兼具的产业结构,在很长时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了桂东北地区传统产业结构的基础。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三重变迁,分别体现在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农村特色手工业发展和农村商贸经济逐渐兴旺。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集体化运动,展现了制度安排对农村劳动力的管控,延缓了劳动分工和产业转型,产业激变为农村经济集体化和村民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化。1978年以后,桂东北民族村寨传统农业或农林兼具的产业结构分别向现代产业转型,传统农村经济向现代城市经济转型。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的历史进程,揭示了传统产业虽在当代仍然延续,但随着村民从业选择的改变,呈现出渐次衰败的状态,而现代产业则踏着时代浪潮,迎头赶上,呈现出繁荣兴旺的状态。
冷琴[3](2021)在《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经济发展规划必须考虑环境污染带来的后果,政府要采取措施进行管制,才能保障经济发展的质量。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一方面,要放弃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发展方式,保证经济质量,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规制政策减少污染的产生。回顾中国经济的转型历史,由于劳动力规模庞大、户籍制度存在限制、劳动力处于弱势地位等影响,劳动力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较低,导致其工资收入远远小于劳动产出,存在劳动力配置扭曲现象,如何实现劳动力的有效配置令人关注。因此,本文将环境规制作为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变动的重要因素进行讨论,分析环境规制的影响途径,为解决劳动力配置问题提出新思路。本文旨在探究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通过区分环境规制、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深入分析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然后分别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外商投资作为门槛变量,讨论了不同条件下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采用我国2003—2018年2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验证了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在归纳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四点。(1)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着的直接影响,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逐步增强,环境规制对劳动边际产出和实际工资均表现出倒U型影响特征,而二者的偏离度却逐渐缩小,从而促进了劳动力的有效配置。(2)技术创新视角下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再促进的N型特征。此时技术创新的门槛值表明,若要提高劳动边际产出和实际工资水平,其偏离度也将增大,则不能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正向增长。(3)外商投资视角下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特征。此时外商投资的门槛值表明,若要提高劳动边际产出和实际工资水平,二者之间的偏离度也将增大,则不能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正向增长。(4)考虑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存在间接的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特征。环境规制的总效应则表现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负向影响。另外,空间异质性分析中,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与全区域回归结果基本一致,东部地区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西部地区的空间溢出不显着。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分别从采用差异化的环境规制策略、鼓励和补贴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发挥邻近城市的区位竞争优势四个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体来说,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发达城市应实行较严格的环境规制,吸引优质外资进入,提高技术水平,欠发达城市应实行较宽松的环境规制,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资金补贴,大力支持企业转型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良好的环境标准和合理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质量,吸引优质外资企业进入;邻近城市可以承担发达地区污染企业“避难所”的作用,承接更多发达城市的产业转移,吸收邻近城市FDI流入和技术外溢。
鄂义强[4](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提出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王亚琪[5](2020)在《马克思失业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失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马克思在生前并没有专门论述失业问题的着作,但是在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许多重要作品中都有论述资本主义社会失业问题的内容。在研究了马克思经典的理论着作中关于失业问题的阐述以后,本文从两方面入手展开了研究,一方面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吸纳了马克思失业理论中先进的、科学的理论和观点,为解决我国当今社会的失业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另一方面也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了当今社会我国的现实失业问题,归纳总结出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当代价值。本篇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归纳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马克思失业理论进行了系统科学研究和论述,本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马克思失业理论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通过这一部分的论述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第二部分:马克思失业理论的背景和渊源,本部分概括了马克思失业理论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一理论的思想来源,对马克思失业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第三部分则从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内容及研究方法入手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的本质、失业的原因以及马克思对理想社会就业模式的构想等,并系统的对马克思失业理论进行了分析,把握了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部分: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历史地位,这一部分论述了马克思失业理论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这一理论对无产阶级斗争的帮助,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提出和应用对于推进我国社会发展进程有着重要意义,正确理解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对于发展和研究马克思失业理论也有着重要作用;第五部分: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当代实践路径,本部分结合了我国当今的失业问题进行论述,将马克思失业理论作用于当前的实际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探寻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相关思路和路径。
王宏宇[6](2020)在《考虑资源配置的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成本处于调整的重要时期,要素成本的上升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经济开放和共享程度的不断增加,要素资源具有从低价值区域到高价值区域转移的倾向。区域经济差异和资源日益紧缺,粮食主产区的各要素资源成本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总体上存在着生产效率低、生产利润低以及经济效益低的弱质状态尚未彻底改变的问题,产业升级面临着巨大挑战。要素成本的上升将会影响粮食主产区的产业升级,然而对于这种影响国内外学者尚未有统一定论。因此,如何在综合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推动产业升级是粮食主产区发展的重要挑战。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识别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战略制定和政府引导对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识别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现状,判断综合成本上升趋势。在界定综合成本、资源配置与产业升级的概念的基础上,理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和效益、效率测度,识别综合成本上升的趋势,判断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识别综合成本上升背景下粮食主产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和必然趋势。其次,在识别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我国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的合理性。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能够综合反映地区资源禀赋特点及其约束下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综合分析模型,进一步测度我国三次产业的技术效率、效益和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合理性,对综合成本上升的趋势下,粮食主产区产业发展现状做出判断。第三,通过产业边界模型,探索综合成本上升背景下的产业升级目标。根据厂商理论,将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联系在一起,探索综合成本对产业边界、最优资源配置和最优产业配置比例的影响机制,能够识别综合成本上升背景下的最优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粮食主产区的数据,分析得出综合成本上升与产业升级目标之间的变动关系,识别综合成本变动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及相应最优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第四,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识别综合成本对产业升级的两种主要的影响路径,为政府制定调整对策提供依据。首先,识别“要素资源流动-产业升级路径”,通过构建综合成本驱动的资源流动与产业结构演化模型,识别综合成本上升对资源流动的驱动下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其次,识别“创新拉动-产业升级路径”,构建综合成本驱动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化模型,识别综合成本、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探索综合成本对创新的影响传导下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的路径。最后,根据综合成本上升对产业升级目标的影响及影响路径,分析总结我国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问题和升级偏差,从路径优化的角度对粮食主产区的产业升级提出具体政府引导对策,提高粮食主产区产业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应。研究以综合成本上升为切入点,从粮食主产区的资源约束和成本推动的角度确立我国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目标和定位,充分考虑了粮食主产区产业转移和升级中的资源约束和系统约束,从综合成本上升和资源配置的视角研究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不仅可以维持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优势,保障国家长期粮食安全,同时可以促进第一产业为主要规模产业的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协同优化,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又能提高粮食主产区经济战略地位,提高相关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武玉环[7](2020)在《要素投入视角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蛋鸡养殖历史悠久,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散户养殖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村闲散资金及劳动力,极大提高了鸡蛋产量,有效满足了国内鸡蛋需求。随着蛋鸡养殖成本不断攀升、突发性疫情疫病时有发生、环保规制日趋严格等问题的出现,散户养殖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已不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素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仍然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为此,如何优化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使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效能,是蛋鸡适度规模养殖的首要目标和必经之路。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蛋鸡养殖规模在2000只以上的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国八省实地调研数据,为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投入及适度规模构建较为系统完整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建立经济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详细分析蛋鸡养殖过程中生产要素变化及其对规模的影响,并从利润最大化、要素生产率、成本效率、要素禀赋等多个层面测算不同规模及不同区域农户养殖的适度规模,揭示蛋鸡产业发展路径,厘清要素禀赋变迁对蛋鸡产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影响,为蛋鸡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聚集、效率提升、区域合理布局以及农户增收等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证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重要结论如下:第一,要素结构、要素替代及其与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之间的关系。利用调研所得第一手农户数据,根据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及成本函数估计结果,构造最优生产模型,利润最大化模型测算农户蛋鸡养殖的适度规模。研究结果表明:(1)在利润最大化前提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约为实际养殖规模的4倍,农户蛋鸡养殖规模还存在较大扩展空间;(2)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将成为农户蛋鸡适度规模养殖的实现路径。目前,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上涨推动农户使用机械实现对劳动力的替代,规模化蛋鸡养殖户对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蛋鸡产业规模养殖与机械化协调并进的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机械化养殖将成为我国农户规模化蛋鸡养殖的发展方向;(3)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程度对不同规模分布下的农户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存在差异。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可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对养殖规模在1万只以上农户的促进作用大于其对养殖规模在1万只以下农户的促进作用,从侧面反映出机械化养殖是产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必经之路,1万只以上存栏量的规模化蛋鸡养殖户是未来蛋鸡产业发展的主体。第二,要素生产率、前沿成本、效率损失及其与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的关系。同样使用调研所得第一手农户数据,将农户按不同规模区间及不同区域进行划分,对农户蛋鸡养殖的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及成本利润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农户前沿成本及成本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从要素生产率角度看,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将朝着1万只以上发展;蛋鸡产业区域布局相对稳定,东部地区仍然是蛋鸡养殖的优势区域,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由于机械化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农户蛋鸡养殖在劳动生产率及成本利润率存在优势,西部地区成本效率损失较小,产业发展将呈现以东部地区为主,但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2)从前沿成本角度看,农户蛋鸡养殖的成本效率与养殖规模呈现倒U型分布,即随着养殖规模扩大,成本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当养殖规模超过17405只时,成本效率开始下降,养殖规模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成本效率的提升,蛋鸡适度规模养殖是产业成本效率提升的关键。第三,要素禀赋对蛋鸡产业及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的影响。该部分结合蛋鸡产业发展面临的要素禀赋变迁历程,实证分析农户要素禀赋对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蛋鸡养殖呈现明显的诱致性偏向,产业增长路径朝着“资金密集型”发展。机械作为典型的“劳动节约型”生产要素,农户蛋鸡养殖的机械投入逐年增加,蛋鸡产业发展正在突破“过密化”困境,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变化,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产业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化规模养殖发展,产业增长动力也从传统的依靠劳动动力转变为依靠资金、技术等要素上来,产业资本深化程度不断提高;(2)资金禀赋是影响农户蛋鸡养殖规模最重要的因素,农户蛋鸡养殖规模扩大的关键在于突破资金约束,实现蛋鸡养殖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蛋鸡适度规模养殖。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提出了要素投入视角下实现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的政策建议:提高蛋鸡养殖机械化水平;完善发展农业信贷政策,为农户规模化养殖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和发展蛋鸡产业要素市场供应机制,稳定要素价格,降低养殖成本;规范简化养殖用地审批程序,合理布局蛋鸡养殖区域;培育新型生产经营服务组织;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蛋鸡产业适度规模发展。
马慧[8](2020)在《户籍制度改革与公司会计财务行为》文中研究指明识别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但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劳动力个体层面或宏观总体层面,而较少关注对微观企业行为决策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研究,本学位论文充分利用我国户籍制度渐进式改革背景所提供的准自然实验情境,借鉴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围绕劳动、资本、全要素生产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动关系,为劳动力流动如何作用于公司的会计财务行为提供逻辑一致的分析路径,并执行相应的实证检验予以论证。这不仅有助于为劳动力流动经济效应的相关文献提供来自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同时有助于厘清户籍制度改革创造制度红利并由此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经济逻辑。具体而言,本学位论文所关注的是户籍制度显性障碍及隐性障碍得以缓解的两个标志性改革事件:户籍一元化改革和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其中,户籍一元化改革旨在增强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空间流动性,通过消除户籍制度设置的显性障碍来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则是首次从顶层设计上缓解户籍身份所设置的隐性障碍,旨在充分释放劳动力在城市之间的空间流动性。借助户籍制度改革对劳动力流动性从辖区内至辖区间逐步增强的改革路径,本学位论文首先考察当劳动力的辖区内流动性增强而辖区间流动性较低时,在面临劳动力无法通过空间流动来匹配用工单位劳动力需求的情形下,辖区外的用工单位——公司是否会通过并购活动使资本在辖区间进行流动以匹配其劳动力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当一元化改革对劳动力城乡空间流动性增强进而促进城市劳动力供给增加时,未改革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公司在改革地区执行并购活动的概率显着提升,其并购业绩显着更好。进一步检验发现,当并购公司本身的成长性较高、所需劳动力资源更多为低层次劳动力,当改革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竞争较低、市场化水平较高时,公司通过并购活动进入改革地区获取劳动力资源的概率更高、并购业绩更好。此外,经验证据也显示公司在并购之后其低层次劳动力占比显着提高、劳动力平均成本得以降低,这从事后的角度为公司通过并购活动获取劳动力资源的经济动机提供了支持。最后,结果也发现当劳动力流动性增强使其能够主动匹配用工企业的劳动力资源需求时,公司为获取劳动力资源而执行并购活动的行为随之降低。总之,实证经验结果支持:劳动力流动受限情形下,公司有动机通过并购活动跨区获取劳动力资源以优化其劳动资本要素配置。进一步地,随着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对劳动力辖区间空间流动性的增强,在面临劳动力通过空间流动以匹配就业机会的主动性及灵活性得以增强的情形下,如何调整其员工激励方案来应对劳动力流动性从而实现员工保留和员工吸引的既定目标是公司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在区分劳动力流动方向的基础上,本论文检验结果表明户籍制度改革之后,劳动力流出地的劳动密集型公司显着提升了员工薪酬水平等显性激励,而在员工隐性激励方面则没有调整;与之相反,劳动力流入地的劳动密集型公司主要通过会计行为来增大员工隐性激励,并没有调整员工显性激励。进一步检验发现,公司调整员工显性激励或隐性激励以应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主要存在于那些劳动力流动可能性较高及调整员工激励方案可能性较大的样本公司中。最后,经验证据也显示员工激励方案的调整有助于公司实现其保留员工与吸引员工的目标。在分析不同劳动力市场摩擦情形下公司如何使用不同的会计财务决策以优化内部劳动与资本要素配置的基础上,本学位论文接下来从全要素生产率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资源配置效率及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对劳动力空间流动性在微观企业层面的经济效应进行估计。具体而言,基于资源调整成本的思路,本学位论文借助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粘性特征识别员工流动性增强对用工单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后劳动力总资源粘性得以减弱,而且这种影响主要存在于劳动力逐利动机较强及公司调整成本受益较大的样本公司中。此外,证据也表明通过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户籍制度改革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和公司价值。本学位论文最后部分考察了劳动力流动对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力流动对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随劳动力流动方向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而言,劳动力流出地劳动密集型公司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在户籍管制放松后显着增加,劳动力流入地劳动密集型公司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在户籍管制放松后显着减少。而且,公司技术人员配置在户籍管制放松随之进行调整:劳动力流出地公司会随之增加技术人员配置,而劳动力流入地公司则会随之减少技术人员配置。本学位论文借助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独特情境识别低层次劳动力流动对微观企业会计财务决策的潜在影响,研究贡献主要在于:首先,通过考察低层次劳动力流动性对微观企业会计财务决策的影响,从劳动力类型、流动方向及微观分析视角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通过提供更具全局观的实证检验与分析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借助国家之间移民流动考察劳动力流动性的相关研究(Card,1990;Kerr和Lincoln,2010;Hunt和Loiselle,2010;Peri,2012)。其次,已有研究主要是利用模型推导的方法考察户籍制度对城市层级体系(梁琦等,2013)、区域经济格局(朱江丽和李子联,2017)、国家经济增长(都阳等,2014)等方面的影响。本学位论文基于微观企业数据从会计财务视角来解读户籍制度改革对公司行为决策的影响,通过提供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能够补充有关户籍制度的相关文献,也为理解户籍管制度改革释放制度红利、影响经济增长的中间传导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第三,本学位论文从劳动力流动性视角对公司并购决策、员工激励方案、劳动力资源配置及技术创新活动进行解读,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公司会计财务领域相关研究。
芦芳芳[9](2020)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的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引FDI最大的东道国,虽然当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了FDI的发展,但中国仍然是对FDI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改革开放至今,FDI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面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FDI大量流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就业,但随着FDI在我国的地区分布、投资结构的不断变化,相应地,FDI对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产生的影响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为了更好的认识FDI与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关系以及更好的促进FDI对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产生的积极影响,本文展开研究FDI对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本文以FDI、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理论界定及FDI的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为基础,以探究FDI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效应为核心,以如何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为主线;从理论、现实和实证层面分析揭示FDI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理论方面,归纳FDI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机制,现实方面,分析我国实际利用FDI及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实证方面,利用2003-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FDI对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异质性作用。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实际利用FDI的特点表现为规模逐年增大、来源地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地区分布不均衡等。第二,全国劳动力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从当地产业发展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来看,东部地区表现为劳动力资源配置不足,中、西部地区表现为劳动力资源配置过度;第三,全国来看,FDI对我国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有改善作用,但分地区后,FDI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源配置有负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配置有正向影响。
黄玛兰[10](2019)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作为特征变化显着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变化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流动特点,并且区域之间差异非常大。而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决定了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仍将是我国主要农业经营方式,劳动力资源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过去几十年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众多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因素中,农村劳动力数量及其价格上涨变化是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变化的阶段化趋势,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而深入研究了:(1)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全国整体层面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以及其省际差异性影响;(2)宏观省级层面上,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区域性影响差异分析;(3)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交互效应与作用水平。(4)微观农户层面上,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下的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其价格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及其差异。文章通过系统地研究论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中国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呈现出以下时空演变特征:农作物生产重心具有波动性,但生产重心在不断强化,农作物生产区域分工水平以及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省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存在显着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不同模式的集聚特征。玉米和蔬菜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小麦相对稳定;水稻略有下降;大豆在波动中下降;而粮食作物的集聚程度在波动中上升。粮食作物强优势产区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蔬菜强优势产区聚集在华东地区,弱优势产区主要集聚在东北地区;大豆强优势产区集聚在东北地区;水稻强优势产区在华中和华南地区;小麦强优势产区在黄淮海平原;玉米强优势产区在东北地区。第二,(1)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显着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劳动力转移趋势与宏观经济走势和波动特征基本一致,主要分为:1978-1989前工业化时期的劳动力就地转移、1990-1999工业化初期的劳动力异地转移、2000-2010工业化中期的劳动力公平有序转移、2011年以来的工业化后期劳动力转移。(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工资水平以及农村内部劳动力雇工工价均呈不断上涨趋势。(1)转移劳动力薪资水平不断提升,呈现出不同行业间工资差距不断扩大而地区间差距缩小的趋势,且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比例不断提高。(2)主要作物的雇工工价整体上呈现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趋势。从不同类别作物来看,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都较为集中的水稻、大豆和棉花的雇工价格高于劳动周期较长但平均劳动较轻的蔬菜和油料作物。第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具有省际差异性。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由于农业劳动量约束,农户会倾向于种植劳动力投入少、机械化替代程度较高的农作物。但是,劳动力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面临要素替代难易程度(例如,农机对劳工的替代)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现状等现实农情的约束。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者用出售高附加值产品所获得的相对较高的价格和收入来平衡生产成本上涨,是一种理性生产行为。除此之外,工业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率、人均耕地面积、农业补贴、化肥、灾害率均对作物种植结构的形成及变化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第四,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从宏观省级视角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3个不同分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中,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不同区域农作物种植比例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对3个分区的蔬菜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粮食作物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入和流出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具有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3个分区的蔬菜、油料作物及小麦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出和流动持平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劳动力流入区水稻生产具有正向影响。第五,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探讨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劳动力流动分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上涨交互效应的贡献强度和水平呈现出显着差异。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劳动力流入区倾向于扩大附加值高的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劳动力投工多的作物种植面积;在劳动力流出区,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不利于传统粮棉作物种植比例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劳动力投工少的玉米、小麦种植比例增加,不利于耗工费时的水稻种植比例增加;在劳动力持平区,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有利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抑制了传统粮棉作物种植比例。劳动力非农转移有利于用工投入少的农作物小麦种植比例增加,抑制了劳动投工多的作物蔬菜种植比例。第六,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从农户微观视角研究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劳动力价格水平对不同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水平对3个分区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呈现出显着差异性,并且其因子作用方向与相应区域上的宏观研究结论一致。同时,3个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还受农户个体异质性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地貌类别、农作物净利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依据得出的基本结论,本研究建议在不同的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依据各地农业生产优势,深化作物种植的区域化与专业化分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深化、提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素质;加大农业机械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并提出相关具体的政策建议。
二、关于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措施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措施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政府行为对医药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 ——基于资源错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资源错配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资源错配测度方法的研究 |
1.2.3 关于资源错配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4 关于政府行为对资源错配影响的研究 |
1.2.5 关于地区间资源错配的研究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及不足 |
第2章 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资源配置 |
2.1.2 资源错配 |
2.1.3 政府行为 |
2.2 基本理论 |
2.2.1 资源错配指数 |
2.2.2 绝对扭曲系数 |
2.2.3 相对扭曲系数 |
2.3 影响机理 |
2.3.1 金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2.3.2 劳动力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2.3.3 政府行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医药制造业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 |
3.1 中国及各省市要素资源配置现状 |
3.1.1 资金配置现状 |
3.1.2 劳动力配置现状 |
3.2 错配的测算 |
3.2.1 测算方法的选择 |
3.2.2 错配测算的结果 |
3.2.3 错配测算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府行为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分析 |
4.1 变量选取与模型结构 |
4.1.1 综合资源错配影响因素模型 |
4.1.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4.2 计量模型概述 |
4.2.1 分位数回归模型相关理论 |
4.3 分位数模型实证分析 |
4.3.1 回归结果 |
4.3.2 稳定性检验 |
4.3.3 异质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研究 ——以村民从业选择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现实及理论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百年来职业结构研究 |
(二)百年来产业转型和发展 |
(三)对目前研究动态的述评 |
(四)本文的创新 |
三、概念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空间界定 |
(三)从业选择和乡村产业转型 |
四、资料来源 |
(一)调查资料 |
(二)文史资料 |
(三)地方志 |
(四)年鉴 |
(五)档案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前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类型 |
一、山区民族村寨的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类型 |
二、坝区民族村寨的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类型 |
第二章 1900-1949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多元化与产业初变 |
一、1900-1949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多元化 |
(一)市场型专业户 |
(二)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的兼业性农民 |
(三)合股投资企业 |
二、1900-1949 年桂东北各民族村寨产业三重变迁 |
(一)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 |
(二)特色手工业获得发展 |
(三)农村地区商贸经济的发展 |
第三章 1949-1978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改造与产业激变 |
一、1949-1978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改造 |
(一)土地改革时期劳动力从业改造 |
(二)三大改造时期劳动力从业改造 |
(三)人民公社化时期劳动力从业改造 |
二、1949-1978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激变 |
(一)农村经济集体化 |
(二)农民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化 |
第四章 1978-2000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转型 |
一、1978-2000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自由化和多元化 |
(一)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务农 |
(二)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外出务工 |
(三)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非农”化 |
(四)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回村创业 |
二、1978-2000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 |
(一)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为旅游业 |
(二)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升级为生态农业 |
(三)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为乡镇企业 |
(四)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为城镇化 |
第五章 回望历史: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转型的启示 |
一、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的路径 |
二、以从业选择透视百年产业转型历程的驱动因素 |
(一)劳动力大规模流动推动产业发展 |
(二)劳动力合理配置推动产业发展 |
(三)劳动生产力的解放推动产业发展 |
三、以从业选择透视百年产业转型历程的制约因素 |
(一)劳动力专业化水平低效制约产业转型 |
(二)劳动力市场流通不活跃制约产业转型 |
(三)劳动生产力的萎靡制约产业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 |
1.2.2 关于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 |
1.2.3 关于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环境规制的内涵 |
2.1.2 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 |
2.2 相关理论 |
2.2.1 “波特假说” |
2.2.2 “污染避难所”假说 |
2.2.3 科斯定理 |
2.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机理分析 |
3.1 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直接影响 |
3.2 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间接影响 |
3.2.1 技术创新视角下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间接影响 |
3.2.2 外商投资视角下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间接影响 |
3.3 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规制与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 |
4.1 环境规制的测度 |
4.1.1 环境规制测度方法 |
4.1.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4.1.3 环境规制测度结果分析 |
4.2 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 |
4.2.1 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方法 |
4.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4.2.3 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门槛效应分析 |
5.1 模型设定 |
5.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5.3.2 门槛效应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空间效应分析 |
6.1 模型设定 |
6.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6.3 空间相关性检验 |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4.1 空间杜宾回归模型回归结果 |
6.4.2 空间效应的分解 |
6.4.3 稳健性检验 |
6.4.4 空间异质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马克思失业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2.马克思失业理论的背景与渊源 |
2.1 马克思失业理论的产生背景 |
2.1.1 时代背景 |
2.1.2 理论背景 |
2.2 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思想渊源 |
2.2.1 威廉·配第关于失业的理论 |
2.2.2 亚当·斯密关于失业的理论 |
2.2.3 大卫·李嘉图关于失业的理论 |
3.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内容与方法 |
3.1 马克思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
3.1.1 资本主义失业的本质是劳动异化 |
3.1.2 资本主义失业的原因是资本积累 |
3.1.3 失业人口的存在形式是社会人口过剩 |
3.1.4 失业问题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矛盾 |
3.1.5 理想的社会就业模式是劳动力合理配置 |
3.2 马克思失业理论的研究方法 |
3.2.1 矛盾分析法 |
3.2.2 阶级分析法 |
3.2.3 历史分析法 |
4.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历史地位 |
4.1 马克思失业理论是揭示失业本质的科学理论 |
4.1.1 从资本主义的制度本身来揭示失业本质 |
4.1.2 从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来分析失业问题 |
4.2 马克思失业理论是阐明阶级剥削的正确理论 |
4.2.1 阐明资本积累加剧了无产阶级的贫困 |
4.2.2 阐明资产阶级攫取广大无产阶级的福利 |
5.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当代实践路径 |
5.1 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带动就业 |
5.1.1 合理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 |
5.1.2 合理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 |
5.2 通过健全劳动者保障制度保障就业 |
5.2.1 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
5.2.2 建立健全劳动者保障制度 |
5.3 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引领就业 |
5.3.1 改革教育制度进而提升劳动者综合能力 |
5.3.2 重视企业教育进而提升劳动者专业能力 |
5.3.3 加强职业教育进而提升劳动者再就业能力 |
结语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成果 |
参考文献 |
(6)考虑资源配置的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和综合成本上升趋势分析 |
2.1 综合成本、资源配置与产业升级 |
2.1.1 概念界定 |
2.1.2 资源配置在综合成本对产业升级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2.2 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2.2.1 基本模型与变量设计 |
2.2.2 资源配置的效率、效益测度 |
2.2.3 结果分析 |
2.3 综合成本识别与上升趋势分析 |
2.3.1 综合成本构成 |
2.3.2 综合成本的影响因素识别 |
2.3.3 综合成本趋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与资源配置协同性分析 |
3.1 基本模型 |
3.2 粮食主产区第一产业与资源配置的协同性分析 |
3.2.1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
3.2.2 随机前沿的第一产业技术效率测度 |
3.2.3 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分析结果 |
3.2.4 结果分析 |
3.3 粮食主产区第二产业与资源配置的协同性分析 |
3.3.1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
3.3.2 随机前沿的工业技术效率测度 |
3.3.3 工业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
3.3.4 工业对区域资源使用效益测度 |
3.3.5 结果分析 |
3.4 粮食主产区第三产业与资源配置的协同性分析 |
3.4.1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
3.4.2 相对前沿的服务业技术效率测度 |
3.4.3 各地服务业发展形态分析 |
3.4.4 粮食主产区服务业发展与区域资源的协同性分析 |
3.4.5 结果分析 |
3.5 三次产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综合成本上升的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识别 |
4.1 基本模型 |
4.1.1 产业升级目标与产业边界 |
4.1.2 产业边界模型 |
4.1.3 模型分析 |
4.2 综合成本上升对产业升级目标及最优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机理 |
4.2.1 综合成本对产业升级目标的驱动机理分析 |
4.2.2 综合成本对资源配置最优结构的驱动机理分析 |
4.2.3 综合成本对产业资源配置最优比例的驱动机理分析 |
4.3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的影响 |
4.3.1 数据获取及主要指标计算 |
4.3.2 基于当前综合成本现状的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 |
4.3.3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基于资源流动路径 |
5.1 相关理论分析 |
5.2 基本模型 |
5.3 综合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 |
5.3.1 资源成本对产业产出的驱动作用 |
5.3.2 资源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 |
5.4 粮食主产区仿真分析 |
5.5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作用——基于技术创新路径 |
6.1 相关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6.1.1 概念界定 |
6.1.2 研究假设 |
6.2 基于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设计 |
6.3 技术创新路径的数据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6.3.2 结构方程模型 |
6.3.3 路径系数分析 |
6.3.4 各变量之间的效应 |
6.3.5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考虑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影响的引导策略分析 |
7.1 考虑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影响的对策设计 |
7.2 考虑资源流动影响路径的引导对策 |
7.2.1 提升劳动力素质 |
7.2.2 加强金融创新力度 |
7.2.3 引导资源有序流动 |
7.2.4 推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创新转型 |
7.3 考虑创新影响路径的引导对策 |
7.3.1 发挥成本上升对创新的正面作用 |
7.3.2 鼓励技术创新 |
7.3.3 规范产品创新制度和新产品发展保障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要素投入视角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的研究 |
1.2.2 农户要素投入与生产规模的研究 |
1.2.3 我国蛋鸡养殖要素投入与适度规模养殖的研究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2.1.2 农业生产要素 |
2.1.3 蛋鸡规模养殖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最优化农户理论 |
2.2.3 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 |
2.3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投入与适度规模的分析框架 |
2.4 总结 |
第三章 我国蛋鸡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分析 |
3.1 蛋鸡规模化养殖的共性与特性 |
3.1.1 畜禽规模化养殖的一般特征 |
3.1.2 蛋鸡规模化养殖的特性 |
3.1.3 农户蛋鸡养殖的经济学属性 |
3.2 我国蛋鸡产业规模化发展趋势 |
3.2.1 蛋鸡养殖规模的变化 |
3.2.2 蛋鸡养殖区域布局 |
3.2.3 规模化蛋鸡养殖现状 |
3.2.4 蛋鸡养殖要素投入结构变动趋势 |
3.3 我国农户蛋鸡规模化养殖特征 |
3.3.1 调研户区域分布 |
3.3.2 调研户养殖规模分布 |
3.3.3 调研户养殖基本情况 |
3.3.4 调研户投入及产出基本情况 |
3.4 简要结论 |
第四章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结构与适度规模分析 |
4.1 分析框架 |
4.2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产出弹性 |
4.2.1 理论模型 |
4.2.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2.3 基于要素产出弹性的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 |
4.3 农户蛋鸡养殖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 |
4.4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结构调整 |
4.5 简要结论 |
第五章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替代对规模的影响分析 |
5.1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替代对养殖规模影响的理论分析 |
5.2 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替代弹性 |
5.2.1 农户蛋鸡养殖的直接替代弹性 |
5.2.2 要素价格与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替代弹性 |
5.3 要素替代弹性对农户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 |
5.4 简要结论 |
第六章 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生产率、成本效率与适度规模 |
6.1 生产效率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作用机理 |
6.2 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生产率与适度规模 |
6.3 农户蛋鸡养殖成本效率与适度规模 |
6.4 简要结论 |
第七章 要素禀赋变迁与蛋鸡养殖适度规模发展 |
7.1 分析框架 |
7.2 蛋鸡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7.2.1 非农就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
7.2.2 饲料产业发展 |
7.2.3 机械化养殖 |
7.2.4 蛋鸡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7.3 农户要素禀赋对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 |
7.3.1 劳动力禀赋 |
7.3.2 资金禀赋 |
7.3.3 社会资源禀赋 |
7.3.4 实证分析 |
7.4 简要结论 |
第八章 农户蛋鸡养殖规模调整意愿与行为分析 |
8.1 分析框架 |
8.2 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决策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8.2.1 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决策及影响因素 |
8.2.2 农户规模化蛋鸡养殖风险认知 |
8.3 农户养殖规模调整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8.3.1 模型构建 |
8.3.2 变量选取 |
8.3.3 结果分析 |
8.4 简要结论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户籍制度改革与公司会计财务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动机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户籍一元化与公司并购 |
二、户籍制度改革与员工激励 |
三、户籍制度改革与劳动力成本粘性 |
四、户籍制度改革与公司创新活动 |
第三节 研究结论和主要贡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贡献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安排 |
一、章节安排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后果研究 |
第四节 劳动力资源与公司会计财务决策 |
一、劳动力资源与公司并购 |
二、劳动力资源与公司员工激励 |
三、劳动力资源与公司成本粘性 |
四、劳动力资源与公司创新 |
五、相关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制度背景 |
第一节 户籍制度及其改革 |
第二节 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及其经济后果 |
第四章 户籍一元化与公司并购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第二节 样本选择、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
三、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一元化改革与公司并购概率 |
二、一元化改革与公司并购业绩 |
第四节 进一步检验 |
一、公司员工结构和员工薪酬的变化 |
二、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劳动力空间流动性增强 |
第五节 本章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贡献 |
第五章 户籍制度改革与公司员工激励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第二节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
二、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三节 实证检验结果 |
一、户籍制度改革对员工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的影响 |
二、进一步检验:横截面差异 |
第四节 经济检验结果 |
第五节 本章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贡献 |
第六章 户籍制度改革与劳动力成本粘性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第二节 样本选择、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
三、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
第三节 实证检验结果 |
一、户籍制度改革与公司劳动力资源粘性 |
二、横截面差异检验 |
第四节 经济后果检验 |
第五节 本章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贡献 |
第七章 户籍制度改革与公司创新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第二节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
三、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户籍管制放松与公司创新活动 |
二、横截面差异检验 |
第四节 技术人员配置 |
第五节 本章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贡献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第一节 主要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研究贡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9)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评价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框架图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劳动力资源配置 |
2.1.2 外商直接投资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劳动力资源配置相关理论 |
2.2.2 FDI相关理论 |
2.3 FDI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机制 |
2.3.1 竞争效应 |
2.3.2 示范效应 |
2.3.3 关联效应 |
第3章 我国利用FDI及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现状 |
3.1 全国、分地区和分产业利用FDI的现状 |
3.1.1 全国利用FDI的现状 |
3.1.2 分地区利用FDI的现状 |
3.1.3 分产业利用FDI的现状 |
3.2 全国、分地区和分产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现状 |
3.2.1 全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现状 |
3.2.2 分地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现状 |
3.2.3 分产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现状 |
3.3 FDI对我国劳动力资源就业的贡献 |
第4章 FDI对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模型构建 |
4.1.2 变量选择 |
4.1.3 数据来源 |
4.2 基准回归结果 |
4.2.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4.2.2 基准回归结果 |
4.3 分样本检验 |
4.4 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 |
4.4.1 内生性检验 |
4.4.2 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优化引资环境,继续加大引资力度 |
5.2.2 利用好FDI的行业导向,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 |
5.2.3 引导FDI向中西部地区流动,提高劳动力资源整体素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硕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成果 |
(10)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1.5.3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劳动力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种植制度与种植结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劳动力转移经典理论 |
2.2.2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及其演变驱动力研究 |
2.3.2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研究 |
2.3.3 农村劳动力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4 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分析框架 |
2.4.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4.2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理论依据 |
2.4.3 农村劳动力变化与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关联和区域差异 |
2.4.4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驱动因素的综合考量 |
第3章 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
3.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简析 |
3.1.1 农作物种植结构比例变化 |
3.1.2 农作物种植集中度与区域变化 |
3.2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时空特征 |
3.2.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3.2.2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时间变化特征 |
3.2.3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空间变化特征 |
3.3 农作物种植面积与空间集聚形成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变化 |
4.1 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性变化特征 |
4.1.1 前工业化时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2 工业化初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3 工业化中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4 工业化后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2 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 |
4.2.1 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工资水平变化 |
4.2.2 农村内部劳动力雇工工资水平变化 |
4.2.3 农村劳动力价格阶段性变化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
5.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驱动因子模型构建 |
5.1.1 实证模型设定 |
5.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2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 |
5.3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影响的省际差异检验 |
5.3.1 线性混合模型 |
5.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3.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5.4 农业机械与劳动力要素替代的影响 |
5.4.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机械化发展现状 |
5.4.2 农业机械与劳动力替代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 |
6.1 中国劳动力流动类型区域划分 |
6.2 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与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 |
6.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变化特征 |
6.2.2 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 |
6.2.3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 |
6.3 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6.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 利润、技术与政策对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交互作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
7.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交互效应模型构建 |
7.2 全国及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的实证分析 |
7.2.1 全国层面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2 劳动力流入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3 劳动力流出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4 劳动力流动持平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典型省份的分析 |
8.1 农户行为理论及其应用 |
8.2 劳动力流出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湖北农户的验证 |
8.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2.2 样本农户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
8.2.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3 劳动力流入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浙江农户的验证 |
8.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4 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山东农户的验证 |
8.4.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研究展望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农村劳动力资源变化与农作物种植结构研究展望 |
9.2.1 中国工业化后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变化展望 |
9.2.2 未来劳动力转移与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可能影响 |
9.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关于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措施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政府行为对医药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 ——基于资源错配视角[D]. 李婉然.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研究 ——以村民从业选择为视角[D]. 唐厚权.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环境规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 冷琴.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马克思失业理论研究[D]. 王亚琪.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0(01)
- [6]考虑资源配置的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 王宏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7]要素投入视角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D]. 武玉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8]户籍制度改革与公司会计财务行为[D]. 马慧.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9]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D]. 芦芳芳. 新疆大学, 2020(07)
- [10]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D]. 黄玛兰.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