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8洪水告诉我们(论文文献综述)
李之文[1](2020)在《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对美国当代电影所进行的生态批评研究,旨在从生态批评的视野展开电影批评,在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语境中考察电影的生态表达,解析电影意识形态腹语术下的生态意识,剖析电影结构性的生态表达缺失。绪论部分概括了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及创新;第一章对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分析现阶段电影生态批评的成果;第二、三、四、五章分别对美国当代电影中所关注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动物关怀、环境公正四个选题(主题)展开具体的电影个案批评,试图将理论与个案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对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结语部分总结美国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成果及其对我国电影生态批评的启示。具体研究内容概括如下:绪论概述全文。首先指出本文生态批评的对象主要以1939年以后的美国当代电影为主,研究背景是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理论基础是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人类生存范式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以及生态批评由文学向电影的渗透。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作品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对美国当代电影进行生态批评分析研究,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去寻找影像文本中规律性的东西,以生态表达的主题为标准将美国当代电影分为环境危机电影、资源危机电影、动物电影、环境公正电影四个生态主题展开论述,梳理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框架。本文从整体上把握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对构建我国电影的生态批评有着借鉴意义;同时,有助于推动中西电影的生态批评交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在电影批评中运用生态哲学、生态批评理念,有利于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普及生态意识、构建生态文明,有利于强化电影生态批评的自然使命和社会使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的跨学科性,尝试系统梳理和研究美国电影生态批评的前沿观点,通过阐述电影艺术的生态内涵,让电影在重构人类生态文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一章对现阶段电影生态批评的三种理论分别进行阐述。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尝试将生态哲学的理论用于对电影的生态批评中,认为电影用一系列移动的图像记录着各种事物的出现、发展、互动并影响周围世界的活动与交会;电影世界通过地理形态、生物形态和拟人形态三种形态,承载、影响着电影外的世界;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产生一级存在、二级存在和三级存在三种电影体验,电影体验连接着电影构建的世界和电影外的世界。伊瓦克伊夫认为,认识电影世界与电影外世界之间的关系,要遵循“生态系统”分析模式,研究电影的形式与意义是如何在电影的三重生态(物质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感知生态)中循环的。伊瓦克伊夫认为电影是与真实世界互动的结果,电影对建构和改变世界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旨在分析不同的生态审美成分是如何在电影的生态表达中分工协作的。英格拉姆认为,从审美多元化角度来看,艺术和大众、现实和通俗、道德和不道德,各种认知和情感策略都可以激发环保意识和生态辩论,任何一部电影都可以激发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讨论。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旨在从电影中解读出反映文化、社会及人类自身内部矛盾的信息。哈格曼认为所有电影都具有意识形态,分为内容层面的被建构意识形态和形式层面的建构意识形态。哈格曼通过对同一主题、但表达方式不同的三部电影展开辩证意识形态批评,指出影片中的意识建构和被建构是矛盾的,它们完全采用了自己理应反对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就会破坏生态。电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不能摆脱意识形态,但电影生态批评可以通过辩证的意识形态批判来辨别我们复杂的欲望,并从生态和意识形态角度重新思考存在。综上所述,现有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分别从生态哲学、生态审美、辩证的意识形态等角度肯定了电影对生态表达、生态认知和生态意识的重要作用。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将生态哲学的理论用于对电影的生态批评中,指出电影是与真实世界的互动,那么在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展开电影的生态批评可以正确解读电影的生态表达;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认为所有的电影都能促进对生态的关注,那么各种类型的电影通过生态批评就可以剖析出电影意识形态腹语术下的生态意识;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对电影中辩证意识形态的分析,提醒我们在做电影的生态批评时,要剖析电影结构性空白中的生态表达缺失。现阶段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对本文以下章节所研究的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动物关怀、环境公正等四个主题,提供了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和阐释视野。第二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危机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环境危机电影主要以纪实或预言式的视听语言,展示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导致的各种类型的环境退化。环境危机电影镜头中的水土流失、沙尘暴、海洋污染、世界末日,让人们意识到人类中心主义所带来的生态崩溃,进而有效激发人类的生态意识,从生态中心主义的角度考虑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建生态和谐的社会。但将环境危机电影中放入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语境中解读,可以看出影片的生态表达是有限的,虽然电影承认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人类造成的,但认为这一切是可以修复的,而且环境的修护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的。该类型影片最大的结构性空白是没有指出造成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疯狂掠夺,资本主义制度才是生态破坏的罪魁祸首。影片只是将责任归结到某个人、某类人的行为之上,所以其生态表达是有限的。第三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资源危机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资源危机电影主要以情节剧为主,影片通过震撼的镜头语言、善恶二元论、复线叙事结构,展示铁路建设、石油开采、黄金采矿、核能开发所造成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电影的生态表达是客观的,镜头中土地的掠夺、石油的大火、采金后的水土流失、核能泄漏对人与自然的污染,虽然只是暗线表述,但仍给人类以生态警示。同时,情节剧的设置易于让人们感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电影指出人类的进步是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的,揭示了生态危机中人类生存的窘态,有效地激发人们的生态意识。但将资源危机电影放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语境中解读,可以发现其生态表达的空白。电影对资源开采的表达是肯定的,是对资本主义的歌颂;生态危机的责任被模糊化、简单化、片面化,将生态危机的责任归咎到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上,至于对生态问题的解决依旧是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电影没有对资源危机的根本原因进行讨论,试图掩盖资源危机的原因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观,是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生态必须让位于资源开发,所以电影不可能提供解决环境危机的真正途径。第四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动物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动物电影分别从人类视角、动物视角探索动物形象的转变、狩猎态度的更正、人类对动物的消费以及人类虐待动物的真相四个主题,阐述动物与人类、动物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动物电影的生态表达在于电影中对动物主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动物中心主义再到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意识转变。电影中反狩猎、反消费生态意识的表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焦虑的客观对应物,也是生态意识提高的见证和促进,同时也促进了人类对动物保护主题的关注以及解决动物危机途径的探讨。美国动物电影生态表达的缺失性在于其生态乌托邦的设想和商业性,即是动物视角的叙事也是对人类社会焦虑的映射,旨在从自然中探寻涉及性别、家庭等意识形态信仰的证据,同时认为原住民的生态智慧是可以解救美国白人堕落的灵魂、拯救生态危机的。动物电影的生态表达应该对引发生态焦虑的社会生态进行深入、全面的再现与剖析,应该从“为何为动物说话”转向“如何为动物说话”,并走向真正的生态中心主义。第五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公正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环境公正电影主要对城市发展、资源垄断所造成的阶级压迫,美国西进过程中对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所造成的种族迫害,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在电影中的失语状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殖民进行了生态剖析。相对于前三章对于人之外的自然、资源和动物的生态表达,本章的电影主题转向人类本身,认为根除生态危机必须要先解决环境剥削与环境压迫。环境公正电影的生态表达强调对人性、阶级、种族、生物殖民议题的建构,旨在揭示导致环境公正缺失和全球生态危机的历史、文化、现实根源;同时发掘、阐发弱势民族文化、弱势阶级生存方式中所蕴含的深层生态智慧,为探寻生态可持续的生存方式提供启示。环境公正电影的结构性空白在于对阶级压迫、种族剥削等社会不公正问题的非政治化和非历史化处理,规避环境公正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现实根源。电影没有去讨论其原因在于资本的私有化,是西方意识形态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恶果,而试图用电影中的和平共处替代真正的平等。阶级压迫、种族剥削需要群体的自我反抗来结束新形式的殖民主义,阶级、种族只有自己夺回话语权,才是探寻生态可持续生存方式的关键。结语,总结对美国当代电影所进行生态批评研究的成果,指出对我国电影生态表达和生态批评研究的启示及意义。研究美国电影生态批评,为中国电影生态批评提供了生态哲学、生态批评的理论借鉴。美国当代电影在电影类型、结构运用、视听表达、情节设置上对生态理念的表达对于我国生态类型电影的创作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中国电影在生态表达上要避免美国当代电影中存在的问题,如人类中心主义的叙述视角、商业化对生态意识的淡化、对生态危机的责任模糊化、对生态问题解决的理想化等。中国电影的生态表达应汲取中西方的生态智慧,阐释电影与中国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国电影生态批评应放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背景下去分析,构建中国特色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
吴礼敬[2](2017)在《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从诠释学的角度整理和描述英语世界理解和解释《易经》的历史,重点关注《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以《易经》的流行英译本作为切入点,选取英语世界中具有典范意义的三种《易经》诠释方式:把《易经》看成异教经典或儒教典籍的宗教诠释范式、把《易经》看成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智慧之书的哲学诠释范式、把《易经》看成其产生时期的历史文献或把《易经》注疏看成其产生时期的历史文献的历史主义诠释范式。本文将分析这些诠释范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它们诠释《易经》的具体特征以及对后续的《易经》诠释产生的影响,以期回应诠释学上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应以作者、文本还是读者为旨归的争论,同时探讨“前见”、“视域融合”、“效果历史”、“诠释的循环”等诠释学核心概念在经典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的适用性问题。具体说来,麦格基译本把《易经》看成异教经典,理雅各译本把《易经》看成儒教典籍,卫-贝译本把《易经》看成一部智慧之书,孔理霭、茹特等人的译本把《周易》看成西周时期的历史文献,林理璋翻译的《周易》王弼注则把《周易》看成魏晋时期的历史文献,最后司马富的《易经》诠释把《易经》当成一部全球化的经典。这些诠释范式的生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们也适应了各自阶段的历史需要。本文即以这些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的成因、特点和影响。本文共6章:第1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起、理论依据、术语说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创新点等内容。《易经》传入英语世界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因为对《易经》性质和特征的不同认识,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既往研究从译本评价、译文比较和易学史等不同角度切入,本研究则打算从诠释学的角度,探讨《易经》主要英译本中体现的诠释范式及其与生存时代、译者和环境间的互动关系。第2章: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主要范式,以《易经》卫-贝译本的出现作为主要标志,把英语世界的《易经》译本分为卫-贝译本出现以前和卫-贝译本出现以后,分别介绍英语世界中有代表性的《易经》译本:卫-贝译本出现以前的主要译本有麦格基译本和理雅各译本,它们分别体现了基督教文明与以《易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之间的对立和融合;卫-贝译本的产生是《易经》英译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体现了卫礼贤力图用东方文化来补充和救济西方文明的立场,因此《易经》中的智慧和卜筮传统都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卫-贝译本后兴起的孔理霭、茹特、林理璋等人的译本则体现了把《易经》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的视角,译者特别偏重文本和时代的结合。本章简单分析了这些译本中体现的不同诠释方式,并举例说明不同诠释方式对《易经》卦爻辞理解和解释产生的影响。第3章:从异教经典到儒教典籍,主要讨论麦格基译本和理雅各译本,分析二人的《易经》译本产生的历史背景,他们的不同易学观、译本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突出麦格基把《易经》当作异教经典理解和解释时秉持的“前见”和理雅各以文王、周公的作者原意为旨归的翻译策略及影响。整体看来,麦格基和理雅各所处的19世纪正是西方文明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无论是麦格基采用比较神话学的视角把《易经》看成与基督教迥然不同的异教经典,还是理雅各采用比较宗教学的立场把《易经》当成“东方圣书”体系下的儒教典籍,他们在整体上都秉持着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优越论思想,麦格基在译本中突出中国人的“生殖器崇拜”思想和儒家的“宇宙生成论”、“宇宙周期循环说”,理雅各的译本突出经传分离的解释原则,要以自己之“意”去逆周公、文王之“志”,体现出他们在诠释《易经》之前根深蒂固的“前见”。第4章:从儒教典籍到智慧之书,主要研究《易经》卫-贝译本,分析该译本在英语世界确立经典地位的原因:卫礼贤和劳乃宣的合作、卫礼贤《易经》讲座的推动、荣格对《易经》的推介、贝恩斯夫人的转译、卫德明《易经》讲座的阐发、美国反文化运动的潮流乃至出版社的积极推动和媒体的普遍赞誉,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易经》卫-贝译本的流行。本章总结了卫-贝译本自身的三个主要特征:独特的结构安排、把译文剥离具体的历史语境,强调《易经》的卜筮功能,然后介绍卫-贝译本在当时和以后产生的重要影响,突出诠释者和《易经》文本间的“视域融合”是新的理解和解释不断生成的条件。整体来看,《易经》从19世纪末的儒家典籍转变成20世纪中期的智慧之书,一方面是由于西方文明发生的重大转变,经历“一战”和“二战”的摧残和毁灭,西方人对向来自信的机器文明、工具理性和科学崇拜产生怀疑和动摇,不少知识精英开始转向古老的东方文化,向东方文明寻找借鉴和慰藉,《易经》卫-贝译本从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西方世界的需求,因此在美国乃至欧洲掀起一股“易经热”。另一方面,卫-贝译本的独特结构,卫礼贤对《易经》作为“智慧之书”和“卜筮之书”的双重色彩的强调,荣格在序言中利用心理学上的“同时性”概念对《易经》占筮功能所作的分析,以及贝恩斯夫人流畅生动的现代英文,都为实现《易经》诠释范式的转变创造了条件。第5章:从智慧之书到历史文献,主要研究孔理霭、夏含夷、林理璋、司马富等人诠释《易经》的方式,分析英语世界采用历史主义方法诠释《易经》的内外部原因,重点介绍以孔理霭、夏含夷、茹特等人为代表的还原《周易》》本经在商周时期的历史含义和以苏德凯、林理璋等人为代表的还原不同《易经》注疏在各自所处时代语境中的历史含义这两种不同取向的历史主义诠释范式的特征,同时还分析了以司马富为代表的把《易经》诠释和各国历史文化语境相结合的全球化的诠释方式,重点突出从文本和文本产生的历史语境出发来探寻文本原意的诠释旨趣。从根本上来说,英语世界对《易经》诠释的这种范式转变,是以新历史主义的产生和“中国中心论”思潮的兴起为背景的,是《易经》翻译和诠释领域内“回到中国”的一种具体尝试,虽然这种诠释范式的转变特征异常明显,但历史主义诠释范式下产生的《易经》译本并未像卫-贝译本一度取代理雅各译本那样取代卫-贝译本。第6章:结论,主要讨论《易经》文本产生过程中卦爻辞解释的“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认为这种“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的过程同样体现在异文化语境中人们对《易经》的翻译和解释上。结论还总结了本文讨论的三种诠释范式中分别体现的“’照原意’或’照原样’理解”、“较好地理解”和“不一样的理解”这三种主张,指出“不一样的理解”才是《易经》在其他文化语境中接受和理解的关键,但“不一样的理解”并非不受任何制约,文本、诠释传统、后起的诠释方式、以及时间和读者,共同筛选并决定对《易经》卦爻辞的具体理解和解释。
杨金戈[3](2017)在《鄂伦春族神话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搜集整理的鄂伦春族神话文本为研究基础,结合与鄂伦春族神话研究密切相关的国内外着作、论文等学术资料,对鄂伦春族神话进行专题研究,运用类型学研究、比较研究、母题分析以及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借鉴民俗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鄂伦春族神话进行类型、情节结构、母题、内涵等分析,并与其他民族神话进行比较,从而对鄂伦春族神话作出系统的深入探讨。本论文分绪论、正文两大部分,正文由五章内容组成。绪论部分首先从民族名称的来源、社会沿革、经济生活与社会组织、萨满崇信观念四个方面概述鄂伦春族历史文化;其次从神话学学术史、文学、民间文艺学和现实的角度叙述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并阐释研究方法;再次是研究综述部分,重点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以文献检索为依据,总结目前学界对鄂伦春族神话研究的综合状况,按照时间顺序,对鄂伦春族神话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概括;最后按照类型学研究方法将纷繁复杂的鄂伦春族神话分为创世神话、人类起源与族源神话、英雄神话和萨满神话五种类型进行研究。第一章为鄂伦春族创世神话研究。本章将鄂伦春族创世神话研究限定在宇宙起源神话和自然现象起源神话范围内,重点阐述了鄂伦春族关于宇宙三界的观念、创世前天地的"混沌"状态、天帝/神如何创造大地,以及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和其他万事万物的产生,并分析其基本内涵,同时通过与其他民族创世神话主题、情节结构、母题类型等比较,进一步突出鄂伦春族创世神话的民族性特征。第二章为鄂伦春族人类起源与族源神话研究。本章主要借鉴《民间文学母题索引》、《中国各民族神话母题研究》等神话理论与主张,将鄂伦春族人类起源与族源神话分为人类起源神话、人类再生神话和族源神话母题类型。同时,每一母题类型又分为若干小类,作为二级类目,二级类目下又分若干小类,作为三级类目,依此类推。人类起源神话侧重于宏观上的整体的人类的诞生,即人类的初次诞生。人类再生神话主要讲述洪水、火灾或其他劫难过后人类的再生和繁衍,它重在强调人类的第二次产生。在人类再生神话和族源神话中,除采用人类起源神话的母题类型分类外,还进行了相应的文化和叙事结构方面的深入分析。整体上,本章主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运用哲学思维,采用历史和考据的方法,发掘某一类型神话的产生和演变,讲述的内容都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状态,不涉及文明社会所具有的人伦关系和道德标准。第三章为鄂伦春族英雄神话研究。本章首先对本文涉及到的"英雄"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界定:一是在时间上,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时期,人类自我意识已觉醒,部落意识出现并成为传统;二是呈现的状态是半人半神,或者是受到了神支持的人;三是氏族或部落的始祖神、保护神已从动物身上转移到男性身上,这些英雄行为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生活,带有较多的社会属性;四是上述时间段内,一切对氏族、部落,或者是对鄂伦春族历史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有一定的影响,包括那些在拯救氏族、部落,为人们争取生存环境、空间,扞卫民族尊严过程中获得爱情和婚姻的人,都在本文的"英雄"之列,他们的故事同样视为英雄神话故事。据此,将鄂伦春族英雄神话分为英雄拯救氏族或部落神话、英雄的爱情与婚姻神话以及其他英雄神话等类型,并对英雄神话中的母题、英雄形象、恶魔形象、宝马形象等进行了分析解读与比较。第四章为鄂伦春族萨满神话研究。在鄂伦春族民间信仰世界里,"萨满"是有着能够沟通人与神、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特异能力的"特殊人"。本章主要研究鄂伦春族萨满治病救人、彼岸追魂、斗恶魔等神异能力和萨满神灵基本情况,从而探索建立在萨满崇信基础上的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鄂伦春族萨满神话故事的情节结构特征、程式化特征、世俗化特征和精神内涵,并通过与其他民族萨满神话的比较,揭示鄂伦春族传统萨满教思想的文化特征。第五章为鄂伦春族神话的社会文化价值与当代传承。本章对鄂伦春族神话蕴含的主要社会文化价值,即古朴的哲学思想、唯美的人文精神、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价值观等进行了总结,并以审视的角度考察神话在当代的传播。利用鄂伦春族神话中积极健康的因素进行民族舞台剧展演、动漫、电影、电子游戏、产品广告等神话创意,拓展神话在当代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将神话进行传统与现代的追溯和对接。本论文通过以上五章的研究与论述,通过类型、典型母题和结构分析及其内涵挖掘,通过鄂伦春族神话同其他民族神话的母题、情节构成等方面的比较,对鄂伦春族神话的体系、类型、结构模式和神话的象征意义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刘明[4](2007)在《环境变迁与文化适应 ——以阿依克日克村塔吉克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学是以民族共同体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产生、发展、变化与消亡规律的科学。任何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进程,但作为某个具体民族,其产生的早晚、发展的快慢,却与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关系极大。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传统的生计方式、思想文化等经济文化特征,而这些特征与传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其居住的地理、生态环境影响与制约的。民族学对任何民族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其所依附的生态环境的考察。由于地处高寒山区,交通、信息闭塞,生态环境恶劣,农牧业生产条件极差,雪灾、地震、寒流、泥石流、洪水等各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农牧区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致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各项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2000年3月至11月,将203户塔吉克农牧民搬迁到气候、环境、土地条件好的塔吉克阿巴提镇,至2001年这项搬迁工作计划完成“四通四有五配套”后,将有1万人在这里定居。民族学、人类学始终关注小型社会中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在经济、社会与文化变迁过程中,人类学对于变迁的关注点常常在于怎样转变和向什么方向转变。学科关怀常常直指现代背景中“非主流”群体,企望追求一种反思,获得一种特别的历史深度和一种相对的文化立场,来理解人类生活不同的可能性,希冀在这种理解中揭示我们所处时代的问题。本项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爬梳,基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学科环境与社会方向的视野内,以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大同乡阿依克日克村和岳普湖县境内塔什库尔干塔吉克阿巴提镇为田野调查点,对世代居住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移民前后进行对比,就环境与文化的适应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试图探讨文化变迁的轨迹。论文主要由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即导论,主要介绍生态人类学、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适应理论、文化变迁理论研究概况和塔吉克族的研究,及本论文研究的缘由、意义、方法和选点依据。第二部分即自然环境的变迁情况,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之一。主要以阿依克日克村塔吉克人的“水”文化适应为例,进行比较分析:包括生活中的水和观念中的水文化。这一章的内容是笔者根据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阿依克日克村和塔吉克阿巴提镇)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采用比较的方式找出其不同自然环境中文化适应的脉络和深层观念。第三部分即生产方式的变迁,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之一。主要以塔吉克人的农业和牧业进行异地比较分析:包括对大同乡阿依克日克村农牧业发展情况(劳动力、劳动工具等)、塔吉克阿巴提镇的阿依克日克村塔吉克人进行农牧业发展的状况。这一章的内容是笔者根据田野调查的资料采用比较的方式试图找出其不同生产方式下文化适应的动力。第四部分即社会环境的变迁,也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之一。主要包括:阿巴提镇塔吉克人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这一章的内容是笔者根据塔吉克阿巴提镇的调查资料获得的,试图找到其文化在新环境中所产生的作用和适应情况。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通过对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环境变迁的描述与分析,考察在以时空为研究常量的基础上,特别是对社会和文化在同时异地变迁的形式中,探讨文化适应的状况。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一个族群的环境改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可能引起文化的变迁;因此,一部分人群可能会引起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即文化适应;第二,基于改善自然环境的任何迁移,都是以环境的差与好为原因的;但这一项目的成功与否,除了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关之外,民族文化的适应策略也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
陈建宪[5](2005)在《论中国洪水故事圈 ——关于568篇异文的结构分析》文中指出“洪水再殖型故事”(通称“洪水故事”)是一个世界性的着名故事类型。故事内容为一场大洪水毁灭了整个世界,只有极少数人幸存,他们经过许多曲折又重新繁衍出新的人类。目前世界上已有180多个国家或民族发现了这类故事。在中国,这类故事也广泛流传,仅笔者搜集到的洪水故事文本就有568篇,分布于41个民族之中。19世纪以来,洪水故事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相关着述汗牛充栋,有关中国洪水故事的论着也多达400多篇。 要解开洪水故事之谜,首先必须对世界各地洪水故事进行形态分析,比较它们在内容上的异同,解析其差别与联系,像打造链环一样将它们环环相扣起来。但至今为止,中国洪水故事尚未得到全面、科学的整理与描述。本论文的目标,就是试图从形态学角度,以微观分析与宏观描述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中国洪水故事圈与故事层的客观面貌,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在历史地理学派基础上加以改进的母题分析法。具体操作方式是: 首先,笔者将560多篇洪水故事的结构归纳为四个情节段,解析出每一段的不变母题与可变母题:1、由于A原因,天神发洪水毁灭了人类;2、由于B原因C得到神的护佑或其它帮助,用D法在洪水中幸免于难;3、在神的护佑或帮助下,C通过E考验而结成家庭;4、C以F方式使人类得到再繁衍,这成为G事物的由来。 第二,制作出主题词表和数据库。将上述7个可变母题的变化值,分别以母题代码加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如A1原始之水、A2天灾、A3天神相争……。如果这一级变量中还有变化,则在代码后以数字层累,如A21暴雨、A22地下水、A23天崩地裂……,形成一个可以无限展开的主题词表。将每篇异文中具体变化值的代码,输入电脑办公软件OFFICE中的数据库ACCESS中,形成一个可以任意添加、修改的中国洪水故事数据库。以便进行任意组合的检索,从取得的不同数据来对故事特点进行不同深度的形态描述。 第三,对各情节段中母题的变化形态进行描述。并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母题的数量、分布、族属、时间深度、文化蕴涵等进行分析,作出相关判断。同时对以母题为逻辑起点的民间叙事理论,如母题的内在矛盾性、母题的内在价值观、母题与集体心理原型的关系、母题的普同性与特殊性等问题,以洪水故事中的母题为例作了相应的阐发。 第四,根据上述对不同母题的数量、地域、族属、文献记录与历史考证等因素的分析,研究不同母题间的组合关系,对中国洪水再殖型故事的亚型与变式作出概括与描述。 根据本文研究的结果,中国洪水故事的存在形态主要有如下亚型: 1、汉族亚型。故事基干为:天灾+石龟(石狮)避水+兄妹占卜结婚+捏泥人(或畸形子切碎)再殖人类+百家姓的来源。代码组合为:A2+B2+C2+D12+E1+F31(或F51)+G12。这个亚型分
黄若然[6](2020)在《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和音乐自古互渗,民间音乐故事是一条贯连两者的重要通道。作为以音乐事象为主题的散文体叙事作品,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当中广泛流传。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学研究尚需拓展,民间叙事中的音乐内容尤待垦拾。本文通过整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省卷本所收录的民间音乐故事,辅以部分县卷本、各类民间文学选集和古籍文献,结合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力图以故事类型及其结构的研究作为文化透视的基础,对中国民间音乐故事进行内部文本和外部语境的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两千余篇音乐故事中按重复情节序列抽取出212个类型,主类含“音乐创制类”“音乐传承类”“音乐表演类”“音乐风俗类”共四种,下设20个系列,分为199个主型和13个亚型。在212个类型中有60个复合类型以因果、并列、条件、转折、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产生顺序连缀、乱序连缀、叠缀或混合连缀的样态。音乐故事和宝物、禁忌、机智人物等其他主题故事的交集形成了叙事母题的异类互融,显出音乐故事的兼容性和独特性。各个故事类型可按故事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析出三重结构,展现出民间音乐故事的本质内涵——音乐是通向新生活的舟楫。由此可导出后四章的研究方向,包括故事的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应用。第二章,探讨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包含音乐认知、音乐审美、音乐伦理和音乐信仰。首先,民众的乐感基于时空形式和想象力,以有限的数字探求音乐的无限,并借助五感的联觉达到听觉与视、味、嗅、触觉的融通。其次,音乐生成了合于人“心”的自然之“象”,依靠“感官宣泄”“超越功利”和“悬置雅俗”的审美体验得以与音声相区别,并通过“疯癫”“知音”和“热闹”回旋出主体间的情感共鸣。再次,音乐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发出乐音且避免噪音,这一义务惠及了目的性的欲望和功利,从自发和自觉进往无限的自由追求。最后,音乐作为巫术的媒介,以“乐风孕世”“音乐通天”和“乐人升仙”的途径从信仰载体上升至信仰对象。该章在分析民众音乐观点之余,也隐证着第一章的结论,即音乐是助人从物质到情感、从个体到社会、从功利到义务、从生存到道德过渡的一条舟楫。第三章,阐释民间音乐故事中的主题文化,基于音乐创制、音乐传承、音乐表演和音乐风俗这四大类故事探讨相关活动的运作秩序及意义。从农耕到游牧的创制环境、从帝王到平民的创制人物、从物质到精神的动机,各种多维的创制条件归于民众对音乐的融通性共赏。传承作为一种再创造需遵循社会秩序,这既影响了行业秩序中相互转化的师徒之“义”和同行之“利”,也对表演方式的革新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音乐的传统生成于现场表演的过程中,乐人和听众凭借情感互动而体会音乐之“美”,由彼此会意而敞开关系之“真”,且以情补技地收获现实之“善”。音乐表演既助益也遵循着各地的风俗活动,音乐的异能感为音乐仪式、音乐行规和音乐禁忌平添了权威的力量并强化认同。该章从民间文本剖析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民众渴望搭乘音乐之舟以通往理想的生活。第四章,分析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在时间和空间、群体和个体、本土和他者的关系中,历史、地域、族群和口承主体是四项主导性的文本生成要素。首先,个人讲述的故事需要与时代或人物的特征相符合,而不同时期的民众对乐人存有主观认知,所以口头叙事、文人书写和史家记录共同构建出层累性的互文记忆。其次,民间音乐故事类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共七大圈层,每一类型在不同地区弥散出异文,而文本内部衍生出有别于真实地域情貌的本土想象,展现了空间区隔和地方认同对故事文本的影响。再次,民间音乐故事的地域性伴随着族群性,演化出以英雄制乐为代表的叙事情节,体现着主观塑形的族群记忆。最后,以“唱歌的心”型故事的25篇异文为例,讲述者的性别、阅历和所处环境使口承主体对同类故事进行各异的陈述。音乐故事作为目的由客观素材和主体意识合力铺陈,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从何而来”。第五章,考察民间音乐故事在城市建设、乐曲创作、义务教育、行业信仰四个层面的实践应用。首先,湖北汉阳区和蔡甸区将“知音”故事打造为城市名片,依托于当地景观记忆而分据市场,促进了民众对知音文化的认知,但制衡关系束缚了双方的发展前景,而突破掣肘且维护稳定的合理方式是共建记忆。其次,童年记忆和故里情怀被谱写出乡愁音乐,齐·宝力高的马头琴曲《苏和的白马》表达了对草原家国的乡愁,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传说的扩展和再造。再次,《伯牙鼓琴》和《月光曲》进入部编版小学课文,通过文本探源以及对安徽宿州瓦坊乡中心学校的问卷调查,可知两篇课文具有通识和伦理两方面的教育意义。最后,音乐产业离不开行业信仰,田公元帅是戏曲界的通行神只,它在闽西一带粘附于口头传说、田公堂庙宇和田公戏偶的互动关系中,衍生出整顿行业秩序和保障艺人权益的戏班组织田公会,至今仍对当地不同唱腔的傀儡戏艺人具有精神规束和交流维系的双重效力。音乐故事作为手段以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通往何方”。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故事在文本的内外都表现为一条通向彼岸的舟楫,显示出故事主人公以及现实中的讲述者和听众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关于音乐故事的各个类型、异文和主题文化均可供深入剖析,而民间故事的涉乐母题也待于搜集补阙。本文仅从故事的类型结构、音乐观念、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实践这五个方面大致探讨民间音乐故事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为民间故事学和民族音乐学拓宽研究视野并提供相关例证,以此助力于凿通文学研究和音乐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推进两门学科的交汇繁荣。
裔兆宏[7](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研究指明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李娜[8](2019)在《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村落、社区为基点,以民族志书写为基础,运用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彝族宗教研究的成果,通过对云南省开远市碑格乡的彝族濮拉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类民间信仰的深入研究,籍此对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加以呈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碑格彝族濮拉人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以及这些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如何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等问题。首先,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旱作农耕的社会生活。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濮拉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常把自然界的事物人格化,崇拜着天地日月等各种自然神灵,这些神灵与人们旱作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山区绝大部分仍以旱作农耕作为主要生计来源的濮拉村民来说,土地、阳光、雨水对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这是他们崇拜天地日月等自然神灵的根源所在。至今濮拉人还保留着传统的祭年和祭龙仪式,仪式中的年树(年神)和龙树(树神)是天地的象征,其整个祭祀过程是人们崇天敬地的仪式反映,同时也是他们旱作农耕社会生活的一种符号表达。从濮拉人的生存状况出发,人们对自然神明的心态和行为可归结为一种民间宗教,其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互为依存的初步认知和信仰习俗。祭年和祭龙仪式是濮拉人协调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生存智慧,其仪式行为背后蕴含的是人们对丰产丰收和人畜增殖的期盼和诉求,同时也是辛勤耕作的濮拉人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其次,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父系血缘的延续。濮拉人的祖灵崇拜建立在父母灵魂不灭的信念基础之上,人们认为父母生前是世上对自己最关怀的人,死后必定会处处保佑着自己的子孙。基于这样的观念,濮拉人产生了一套严密的丧葬仪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一,葬礼具有随地点、状态、身份变化的过渡意涵。其二,葬礼中的象征符号承载着濮拉人的历史信息,是人们族群记忆的重要体现。其三,葬礼中仪式主体的性别分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家男性成员在整个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以死者儿子为主体的仪式行为,还是葬礼中实质性的礼物流动,都在发挥着维系父系血缘社会结构的文化功能。另从家族的外部来看,葬礼中村民们的相帮互助多以男性家长的名义进行,由此也强化各父系血缘家族与社区的整合,增强了村寨社区的凝聚力。在祖灵的关照下,父系血缘纽带是维持濮拉家庭、家族乃至村落社会运转的内部机制。最后,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的抉择。鬼魂在碑格濮拉人的疾病观念居于主导地位。濮拉人鬼与魂的区别是,魂指活人,鬼指死人;如果魂离开了人体,人就要生病;如果鬼附着在活人身上,人也要生病。为解除疾病带来的困扰,濮拉人叫魂和驱鬼仪式一直盛行不衰,这种需求使通过驱除鬼魂为人治病的仪式专家(贝玛和锁斋)应运而生。日常生活中,濮拉人遇到身体不适,请贝玛和锁斋治病是他们疾病治疗的首选,在其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去医院就医,对传统治疗的依赖反映出他们对地方知识和信仰体系的认同,这也是濮拉人求医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濮拉人在依赖传统治疗的同时,并没有对现代医疗拒而远之,而是将两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在“神药两解”中交替选择是人们在解决生命困扰的疾病治疗实践中发展出来的较为明智的抉择方式。
和丹清[9](2019)在《遗产化视角下的纳西族《创世纪》重述研究》文中认为纳西族的《创世纪》在纳西族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解释了天地万物的形成和纳西族的起源,还对纳西族的祭天文化进行了阐释。纳西族的创世神话在被发现、保护和应用的“遗产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形态,本文以“纳西创世纪”纳西文化体验中心为例,探讨神话在遗产化的进程中经过电子媒介和导游词的重述后发生的改变,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首先,纳西族创世神话在整理出版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特征的书面文本,云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版《创世纪》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本,为遗产旅游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纳西创世纪”纳西文化体验中心将纳西族的传统文化提取出来集中呈现,以神话《创世纪》为基础,用不同方式进行表现,在VR动画的情节选择和形成中包含神话重述的规律,导游讲解词则体现了重述后的书面文本与口头文本的融合。将遗产旅游中经过重述的神话文本与传统的书面文本进行对比,发现重述后的神话有稳定的核心情节,神话情节的丰富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旨更加凸显,但神话情节删减则导致人物形象扁平化。最后,笔者对神话重述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除神话自身的特性外,神话的重述还受到“遗产化”的推动和政府的主导,重述后的神话在强化民族认同和宣传民族文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重述带来的错误也会对神话本身产生负面影响。
陈鹏程[10](2006)在《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历史行程的推进,各民族文明的交流日趋加强,并呈现出一种汇融的态势。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各文明之间的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长期存在,如果各文明主体不能以一种“多元共荣”的文明观来看待和处理彼此的关系,那么相互之间就会形成对立甚至是冲突,这就会带来人类的悲剧。因此,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加强中西两大文明的比较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受中西民族历史实践活动的决定,中西文明各自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同时也有着一致性,即如庞卓恒先生所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中西文明的特色在其形成初期——先秦和古希腊时期就已形成,并表现于他们的精神产品——神话传说中。先秦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体现出这个两个民族在初期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本文就拟对先秦与古希腊民族神话中所体现的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此为切入点来观照中西文明的异同。 全文共分“绪论”“上编”“中编”和“下编”四个部分。 由于笔者的着眼点是透过先秦与古希腊神话比较研究来考察中西文化的异同。这就决定了在“绪论”中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学科研究现状溯源工作:一是先秦与古希腊神话各自的研究及二者比较研究的状况;二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进程及现状。在第一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中,作者得出这样的认识:先秦与古希腊神话的比较研究或者更宽泛地说中西神话的比较研究正在成为神话研究的主战区,并且研究者呈现出明确的、自觉的中西文化比较意向性;但由于缺乏一种科学的理论基础,这种比较研究带有强烈的主观印象式认识、琐碎性和穿凿附会等局限。在第二个方面笔者着重分析了近代中国以来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两次高潮的得失,并指出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一个根本弊端是二元对立的文化分析模式,而没有从中西民族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去比较中西文化。 “上编”部分笔者集中探讨了古希腊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本编共分五章。第一章集中探讨了克里特文明残余的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奥林匹斯诸神形象及其故事所体现的价值观。第三章集中探讨了古希腊英雄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第四章则对作为古希腊神话传说最高范本的荷马史诗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文本考察,来探讨它所体现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第五章则在前四章的基础上,对古希腊神话传说所体现的希腊先民价值观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我们认为,“尚争”与“神本”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价值观的本质内容。 “中编”部分笔者集中探讨了先秦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本编亦共分五章。第一章和第二章重点探讨作为先秦神话传说主体的古史圣王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第一章集中分析了“三皇五帝”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第二章集中分析了夏商周部族祖先的神话传说。第三章探讨了后羿神话、夸父逐日神话、精卫填海神话和共工神话等英雄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第四章则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对先秦神话传说所体现的社会价值观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第五章探讨分析了先秦神话传说所体现的自然价值观。 “下编”部分是在上编和中编的基础上对先秦神话传说和古希腊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进行了集中的比较研究。第一章对先秦和古希腊神话传说的所体现的价值观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中西民族的社会历史实践去分析其原因。第二章对先秦和古希腊神话传说的所体现的价值观的相同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从中西民族的社会历史实践去分析其原因。第三章则是对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
二、1998洪水告诉我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8洪水告诉我们(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 |
一、电影世界的三种形态:电影对世界的构建 |
二、电影体验的三级存在:电影对世界的作用 |
三、电影的三重生态:电影与世界的关系 |
第二节 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 |
一、艺术电影的生态批评 |
二、大众电影的生态批评 |
三、道德中立电影的生态批评 |
第三节 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 |
一、资本与生态的不可调和 |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态危机 |
三、社会生态问题的解决 |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环境危机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生态视域下的沙尘暴 |
一、沙尘暴的首次揭露 |
二、沙尘暴元凶的生态讨论 |
三、沙尘暴的生态原罪 |
第二节 洪水危机与环境治理 |
一、洪水的记录者:《大河》 |
二、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与洪水治理 |
三、《大河》与生态 |
第三节 海洋殖民与生态危机 |
一、海洋环境初探 |
二、海洋空间殖民 |
三、海洋资源开采与生态危机 |
第四节 电影中的气候变化 |
一、《后天》的预言式生态解读 |
二、《难以忽视的真相》的生态表达 |
三、气候变化与生态关注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资源危机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铁路建设与环境退化 |
一、铁路对美国生态环境的改变 |
二、《和平联盟》:水牛因铁路而消失 |
三、《荡寇志》:对土地资源的掠夺 |
第二节 石油工业的壮观与生态 |
一、《塔尔萨》:石油大火与环境 |
二、镜头下的生态 |
三、石油开采与生态的让步 |
第三节 黄金采矿业与水土流失 |
一、《苍白骑士》中的水力采矿 |
二、《苍白骑士》中的二元论:生态的维护与破坏 |
三、对生态可持续的探讨 |
第四节 核能:隐形的污染 |
一、核传记电影:《丝克伍事件》 |
二、核类恐怖片:《危机》 |
三、核污染引发的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动物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海洋动物与生态 |
一、电影中的恶魔:大白鲨 |
二、人类的朋友:海豚 |
三、逆戟鲸:回归自然 |
第二节 反狩猎电影的生态陈述 |
一、水牛狩猎:《水牛比尔》 |
二、《最后的狩猎》:对水牛的疯狂屠杀 |
三、反羽毛运动:《穿过沼泽》 |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 |
一、《小鹿斑比》:森林生态的破坏 |
二、《海底总动员》:海洋生态的破坏 |
三、生态与消费主义 |
第四节 地球人的人性维度 |
一、《地球公民》 |
二、惨绝人寰的虐杀 |
三、人性维度与地球生态 |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环境公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
第一节 城市的发展与人性的消失 |
一、农民的抗争与消失 |
二、城市化与人性的腐败:《唐人街》 |
三、人性的泯灭:《超世纪谍杀案》 |
第二节 印第安人与环境公正 |
一、印第安人的眼泪之路 |
二、印第安人银幕形象的转变 |
三、《烟火讯号》中的印第安保留地 |
第三节 银幕中的墨西哥裔美国人 |
一、无能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形象 |
二、墨西哥裔与土地的持续分离 |
三、墨西哥裔银幕形象的改观 |
第四节 生物殖民——可以随意处置的身体 |
一、生物殖民 |
二、药物试验体:《不朽的园丁》 |
三、跨国器官交易:《美丽坏东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理论依据 |
1.1.3 术语说明 |
1.1.4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译本评析 |
1.2.2 译本或译文比较 |
1.2.3 易学西传史研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主要范式 |
2.1 英语世界的《易经》译本概述 |
2.1.1 《易经》卫-贝译本出现以前 |
2.1.2 《易经》卫-贝译本 |
2.1.3 《易经》卫-贝译本出现以后 |
2.2 《易经》英译本中体现的不同诠释方式 |
2.2.1 儒教典籍 |
2.2.2 智慧之书 |
2.2.3 占筮手册 |
2.2.4 历史文献 |
2.2.5 心理学视角 |
2.2.6 女性主义视角 |
2.3 不同诠释方式对卦爻辞译文产生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从异教经典到儒教典籍 |
3.1 麦格基理解的《易经》:异教经典 |
3.1.1 麦格基译本产生的背景 |
3.1.2 麦格基对《易经》的理解 |
3.1.3 麦格基译本的特征 |
3.1.4 麦格基理解和解释《易经》的“前见” |
3.2 理雅各理解的《易经》译本:儒教典籍 |
3.2.1 理雅各译本产生的背景 |
3.2.2 理雅各《易经》译本的特征 |
3.2.3 理雅各《易经》译本的影响 |
3.2.4 理解和解释作者之意:理雅各诠释《易经》的取向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从儒教典籍到智慧之书 |
4.1 卫-贝译本经典地位的确立 |
4.1.1 卫礼贤的《易经》德译本及《易经》系列讲座 |
4.1.2 荣格对卫礼贤《易经》译本的运用及评价 |
4.1.3 贝恩斯夫人和她的英文转译本《易经》 |
4.1.4 卫德明《易经》系列讲座的推动 |
4.1.5 美国反文化潮流的兴起与《易经》卫-贝译本地位的最终确立 |
4.2 卫-贝译本的主要特征 |
4.2.1 结构安排独特,经、传同样重视 |
4.2.2 剥离历史语境,融合中西智慧 |
4.2.3 重视卜筮功能,强调实用色彩 |
4.3 卫-贝译本的影响 |
4.4 诠释者与《易经》文本的“视域融合”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从智慧之书到历史文献 |
5.1 历史主义诠释范式产生的背景 |
5.1.1 外部因素 |
5.1.2 内部因素 |
5.2 《周易》作为商周时期的历史文献 |
5.2.1 孔理霭的《易经》诠释 |
5.2.2 夏含夷的《周易》诠释 |
5.2.3 茹特、高厦克、玛格丽特等人的《周易》诠释 |
5.3 《易经》作为具体时期的历史材料 |
5.3.1 苏德凯等人的《易经》诠释 |
5.3.2 林理璋的《易经》诠释 |
5.3.3 韩子奇的易学研究 |
5.4 《易经》作为融合世界文化的历史文本 |
5.4.1 卫德明、哈克尔等人的易学研究 |
5.4.2 司马富的易学研究 |
5.5 文本原意:从文本和文本生成的历史语境出发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3)鄂伦春族神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鄂伦春族历史文化概述 |
二、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对象的分类 |
第一章 鄂伦春族创世神话研究 |
第一节 宇宙起源神话研究 |
一、关于宇宙三界 |
二、天地之"混沌" |
三、神创造大地 |
第二节 自然现象起源神话研究 |
一、日月星辰的产生 |
二、山川河流的产生 |
三、其他事物的产生 |
第三节 鄂伦春族与其他民族创世神话比较研究 |
一、创世神话的主题 |
二、创世神话情节结构及母题 |
小结 |
第二章 鄂伦春族人类起源与族源神话研究 |
第一节 人类起源神话 |
一、天神造人神话 |
二、生人神话 |
三、化生与变形神话 |
四、婚配生人与感生神话 |
第二节 人类再生神话 |
一、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 |
二、人类再生神话的文化阐释 |
第三节 族源神话 |
一、氏族起源神话 |
二、部落起源神话 |
三、鄂伦春族起源神话 |
第四节 鄂伦春族与其他民族人类起源与族源神话比较研究 |
一、典型母题分布 |
二、共性与个性 |
小结 |
第三章 鄂伦春族英雄神话研究 |
第一节 鄂伦春族英雄神话类型 |
一、英雄拯救氏族或部落神话 |
二、英雄的爱情与婚姻神话 |
三、其他英雄神话 |
第二节 鄂伦春族英雄神话母题与典型形象分析 |
一、英雄神话中的母题 |
二、英雄神话中的英雄形象 |
三、英雄神话中的恶魔、宝马形象 |
第三节 鄂伦春族与其他民族英雄神话比较研究 |
一、英雄同自然斗争 |
二、英雄同恶魔等恶势力斗争 |
三、英雄神话中的典型形象 |
小结 |
第四章 鄂伦春族萨满神话研究 |
第一节 鄂伦春族萨满神异能力神话研究 |
一、第一个萨满的神话 |
二、萨满治病救人神话情节结构及程式化 |
三、萨满彼岸追魂神话情节构成及世俗化 |
四、萨满斗恶魔神话及角色分析 |
五、体外灵魂神话及文化透视 |
第二节 鄂伦春族萨满神灵神话研究 |
一、鄂伦春族萨满神灵基本概况 |
二、鄂伦春族萨满精灵神话类型及内涵阐释 |
第三节 鄂伦春族与其他民族萨满神话比较研究 |
一、情节结构与母题 |
二、传承与变异 |
小结 |
第五章 鄂伦春族神话的社会文化价值与当代传承 |
第一节 鄂伦春族神话的社会文化价值 |
一、古朴的哲学思想 |
二、唯美的人文精神 |
三、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价值观 |
第二节 鄂伦春族神话的当代传承 |
一、神话在当代的传播价值 |
二、鄂伦春大型民族舞台剧展演及神话创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环境变迁与文化适应 ——以阿依克日克村塔吉克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选点依据 |
2. 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塔吉克人水文化的适应为例 |
2.1 阿依克日克村塔吉克人生存的自然环境 |
2.2 阿依克日克村塔吉克人水文化的适应 |
2.3 塔吉克阿巴提镇塔吉克人水文化的适应 |
2.4 小结 |
3. 生产方式的变迁:以塔吉克人农业和牧业文化的适应为例 |
3.1 阿依克日克村生产方式的适应 |
3.2 塔吉克阿巴提镇生产方式的适应 |
3.3 小结 |
4. 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塔吉克阿巴提镇生活文化的适应为例 |
4.1 塔吉克阿巴提镇的基本情况 |
4.2 经济生活的适应 |
4.3 社会生活的适应 |
4.4 小结 |
5.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论中国洪水故事圈 ——关于568篇异文的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多维视角的聚焦——中外洪水故事研究回顾 |
第一节 小人物的大发现 |
第二节 世界洪水故事圈 |
第三节 国际洪水故事研究 |
第四节 中国洪水故事研究 |
第五节 故事学皇冠上的明珠 |
第二章 立足于故事本体——故事学方法整合尝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目的 |
第二节 理论范式的整合 |
第三节 母题是故事的细胞 |
第四节 洪水故事描述方法 |
第三章 人与自然的冲突——洪水起因母题论析 |
第一节 雷公报复母题 |
第二节 动物致洪母题 |
第三节 其他洪水起因母题 |
第四节 母题的内在矛盾性 |
第四章 神助与自救——遗民获救母题论析 |
第一节 葫芦避水母题 |
第二节 动物救助母题 |
第三节 器具避水母题 |
第四节 母题的内在价值观 |
第五章 神圣与世俗的考验——难题求婚母题论析 |
第一节 伏羲女娲兄妹婚母题 |
第二节 卜婚母题 |
第三节 难题考验母题 |
第四节 母题与集体心理原型 |
第六章 草根话语的权力——再殖与释源母题 |
第一节 人类再殖母题 |
第二节 事物释源母题 |
第三节 母题的普同性与特殊性 |
第七章 多元与交叉——中国洪水故事的圈与层 |
第一节 几个代表性的形态学描述 |
第二节 中国洪水再殖型故事圈 |
第三节 中国洪水故事层蠡测 |
第四节 未结束的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
第一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概况 |
第一节 音乐故事的类型简目 |
一、音乐创制类 |
二、音乐传承类 |
三、音乐表演类 |
四、音乐风俗类 |
第二节 复合类型的连缀规则 |
一、连缀结构的四种形态 |
二、连缀形态的逻辑关系 |
三、连缀组频和类型属性 |
第三节 叙事母题的异类融合 |
一、宝物与妙音 |
二、禁忌与沉默 |
三、乐人与智者 |
第四节 故事类型的三维结构 |
一、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 |
二、212个型式结构 |
三、结构的意义 |
第二章 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 |
第一节 音乐认知:乐感的要素 |
一、时空:感官的形式 |
二、数字:有限代无限 |
三、联觉:五感的相通 |
第二节 音乐审美:情感的复调 |
一、心象:人化的自然 |
二、悲欢:合情的奏听 |
三、共鸣:主体间对话 |
第三节 音乐伦理:理欲的扬弃 |
一、自发:为人欲而音乐 |
二、自觉:为社会而音乐 |
三、自由:为音乐而音乐 |
第四节 音乐信仰:神圣的话语 |
一、孕世:乐风贯生息 |
二、通天:天道和天意 |
三、升仙:乘乐往永生 |
第三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音乐创制:多维的融通 |
一、创制环境:农耕与游牧 |
二、创制人物:乐者无贵贱 |
三、创制动机:生存与生活 |
四、创制结果:乐归于民众 |
第二节 音乐传承:变动的秩序 |
一、行业秩序:师徒义与同行利 |
二、表演秩序:守正统和翻花样 |
三、社会秩序:天下平与美名扬 |
第三节 音乐表演:真与善归美 |
一、真:以情达意 |
二、善:由情生益 |
三、美:唯情而已 |
第四节 音乐风俗:权力的声麦 |
一、认同:权力的话语 |
二、权力:歌颂的对象 |
三、音乐:至高的权柄 |
第四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 |
第一节 乐人形象的互文层累 |
一、乐人形象的四重阶段 |
二、乐人形象的互文叙事 |
三、乐人形象的历时层累 |
第二节 空间区隔与地方认同 |
一、故事类型的分布圈层 |
二、故事异文的空间弥散 |
三、故事情节的地方想象 |
第三节 英雄制乐与族群塑形 |
一、族群英雄的分工制乐 |
二、族群分界与英雄选择 |
三、族群形象的音乐基调 |
第四节 口承主体的表演视域 |
一、讲述者的性别分界 |
二、讲述者的个人阅历 |
三、讲述者的地域视角 |
第五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转化应用 |
第一节 知音名片:故里之争与记忆重构 |
一、知音景观的记忆再造 |
二、品牌博弈的记忆分据 |
三、制衡发展与记忆共建 |
第二节 乡愁作曲:齐·宝力高与《苏和的白马》 |
一、草原家国:乡愁的过去式 |
二、曲式结构:乡愁的现在式 |
三、现场互动:乡愁的进行式 |
四、传统再造:乡愁的未来式 |
第三节 寓教于乐:《伯牙鼓琴》和《月光曲》的教学实践 |
一、民与士:课文的来源 |
二、古和今:教学的策略 |
三、学与乐:问卷的分析 |
四、伪与诚:社会的反响 |
第四节 行会凝聚:闽西傀儡戏的田公信俗 |
一、两派唱腔的田公传说 |
二、庙宇戏偶的互文叙事 |
三、田公会及行业规约 |
四、诞辰仪式与行会共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间音乐故事类型(212个) |
一、音乐创制类(1-4系列) |
二、音乐传承类(5-8系列) |
三、音乐表演类(9-17系列) |
四、音乐风俗类(18-20系列) |
附录二 《伯牙鼓琴》和《月光曲》教学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8)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点理由 |
(三)田野过程与方法 |
二、相关文献回顾 |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 |
(二)彝族宗教研究 |
(三)关于濮拉人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 |
(二)彝族宗教研究成果的借鉴 |
(三)宗教民族志的方法论 |
(四)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结合 |
第一章 濮拉人的生存世界 |
第一节 开远的自然人文背景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区位背景和历史沿革 |
三、人口民族和彝族支系 |
四、彝族传统文化 |
第二节 调查点碑格彝区概况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区域历史背景 |
三、村落构成及族群归属 |
四、濮拉人的经济状况与生存境况 |
第三节 濮拉人的文化习俗 |
一、语言服饰 |
二、饮食起居 |
三、婚恋家庭 |
四、岁时节日 |
小结 |
第二章 濮拉村落社会中的仪式专家:贝玛与锁斋 |
第一节 贝玛溯源 |
第二节 碑格贝玛的现状 |
一、贝玛的产生及传承 |
二、贝玛的社会职能 |
三、贝玛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神秘诡异的锁斋 |
小结 |
第三章 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生产实践 |
第一节 濮拉人的自然神灵与信仰习俗 |
一、天地、日月和四季的由来 |
二、山、石、火、树崇拜 |
三、其他信仰习俗 |
第二节 濮拉人的生产实践 |
一、濮拉人的一天 |
二、濮拉人的生产实践方式 |
三、濮拉人生产实践方式的结构与特点 |
第三节 崇天敬地的仪式实践 |
一、祭年仪式 |
二、祭龙仪式 |
小结 |
第四章 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丧祭实践 |
第一节 濮拉祖先的由来 |
一、洪水神话叙事 |
二、叙事结构 |
第二节 灵魂不灭的观念 |
第三节 取悦祖先灵魂的葬仪 |
一、葬礼的基本要素 |
二、葬礼的程序 |
第四节 濮拉人丧葬仪式文化内涵分析 |
一、仪式的过渡意涵及象征意义 |
二、仪式象征符号与族群记忆 |
三、仪式中的性别分工与父系血缘的延续 |
第五节 对祖先灵魂的祭祀 |
一、春节祭祖 |
二、清明祭祖 |
三、七月半祭祖 |
四、冬至祭祖 |
小结 |
第五章 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实践 |
第一节 濮拉人的疾病观念 |
一、自然因素病因 |
二、超自然因素病因 |
三、锁斋的“病” |
第二节 濮拉人的疾病治疗实践 |
一、忙碌的锁斋 |
二、贝玛和锁斋的治疗经验 |
三、濮拉民众的治疗体验 |
四、濮拉人的治疗抉择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疾病治疗的仪式调解 |
一、叫魂仪式 |
二、驱鬼仪式 |
三、叫魂和驱鬼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遗产化视角下的纳西族《创世纪》重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来源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纳西族《创世纪》研究现状 |
2. 丽江遗产旅游相关研究 |
3. “遗产化”相关研究 |
4. 神话主义相关研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关键概念界定 |
一、纳西族《创世纪》概述 |
(一) 搜集整理和出版情况 |
(二) 主要内容和主题 |
1. 主要内容 |
2. 主题分析 |
3. 《创世纪》的综合性 |
(三) 在东巴文化中的地位 |
(四) 传承现状 |
二、神话《创世纪》遗产旅游重述研究 |
(一) 纳西文化体验中心的代表性 |
(二) 神话在导游词中的重述 |
(三) 神话在VR动画中的重述 |
(四) 神话在遗产旅游中重述的特征 |
1. 核心情节稳定 |
2. 次要情节的丰富 |
3. 次要情节的删减 |
三、神话重述产生原因及影响 |
(一) 神话被重述的原因 |
1. 神话自身的特性 |
2. 遗产化的推动 |
3. 政府的主导 |
(二) 神话重述的影响 |
1. 有利于神话传承 |
2. 重述带来的讹误 |
3. 有利于遗产旅游的推广 |
四、结语 |
附录一: 调查问卷样卷 |
附录二: 纳西文化体验中心导游词底本 |
附录三: 《创世纪》口头文本 |
(一) 纳西族热美蹉的由来 |
(二) 开天辟地和狗带来粮食的故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走进中西先民的精神世界——先秦与古希腊神话比较研究又一维度 |
第一节 中西神话研究的简单回顾 |
一、西方学者神话研究的简单回顾 |
二、中国现代神话学者神话研究的回顾 |
三、中西神话研究的认识与思考 |
第二节 “文化”的概念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简略反思 |
一、中西前贤对“文化”概念的探讨以及我们对“文化”概念的归纳 |
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简单回顾 |
三、先秦神话和古希腊神话的考察范围 |
上编:古希腊神话价值观研究 |
第一章 克里特文明的古神话遗响及其价值观研究 |
第一节 克里特文明的宗教神灵信仰及其所折射的价值观 |
一、克里特文明概况 |
二、克里特文明的神话印记及其价值观 |
第二节 米诺斯王神话传说的价值观研究 |
一、米诺斯王的身世功业传说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二、迷宫和米诺牛(mino-taur)传说故事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三、忒修斯与阿里阿德涅(Ariadne)故事所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四、米诺斯王传说中工匠代达罗斯的故事及其折射的价值观 |
第二章、奥林匹斯神系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研究 |
第一节 以奥林匹斯神系为核心的希腊神话传说形成与发展 |
一、迈锡尼文明时期是希腊神话的萌生阶段 |
二、《荷马史诗》 |
三、赫西俄德的《神谱》 |
四、城邦时代古希腊神话的广泛流传和发展 |
五、城邦后期的秘仪宗教神话的价值观 |
第二节 奥林匹斯神系形成以前旧神故事所体现的价值观研究 |
一、提坦神系简介 |
二、提坦神系创世神话极其所折射的自然观 |
三、提坦神系诸神斗争神话所折射的社会价值观 |
第三节 奥林匹斯神系主神故事所反映的价值观 |
一、宙斯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二、赫拉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三、雅典娜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四、阿波罗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五、波塞冬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六、赫淮斯托斯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七、阿弗洛狄忒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八、阿瑞斯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九、德墨忒耳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十、赫耳墨斯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十一、阿耳忒弥斯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十二、赫斯提亚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十三、哈得斯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第三章 古希腊英雄神话传说所折射的价值观 |
第一节 赫拉克勒斯的故事传说所折射的价值观 |
一、赫拉克勒斯形象所体现的价值观 |
二、赫拉克勒斯神话中所反映的人际交往价值观 |
第二节 其他英雄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 |
一、忒修斯神话故事所体现的价值观 |
二、阿耳戈英雄故事所体现的价值观 |
三、坦塔罗斯家族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 |
第三节 英雄神话传说价值观总论 |
一、敬畏神灵、礼敬神灵的价值观 |
二、古希腊英雄神话中所体现的社会政治交往价值观 |
三、古希腊英雄神话传说的爱情家庭伦理价值观 |
第四章 荷马史诗所体现的价值观研究 |
第一节 荷马史诗中人神关系与神神关系所体现的价值观 |
一、荷马史诗中人神关系所体现的价值观 |
二、荷马史诗中神与神之间关系所体现的价值观 |
第二节 从生产生活实践角度来看荷马史诗所体现的价值观 |
一、荷马史诗经济生产生活领域所体现的价值观 |
二、荷马史诗政治社会生活领域中所体现的价值观 |
三、荷马史诗中所反映的婚姻家庭伦理价值观 |
四、社会人际交往中所奉行的伦理价值观 |
第三节 荷马史诗中英雄形象所折射的价值观 |
一、阿基琉斯形象所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二、阿伽门农形象所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三、赫克托耳形象所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四、奥德修斯形象所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五、奈斯托耳形象所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六、狄俄墨得斯和大埃阿斯等英雄形象所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第五章 古希腊神话传说价值观总论 |
第一节 古希腊神话传说社会价值观概论 |
一、古希腊神话传说反映的人神关系观 |
二、古希腊神话传说反映的个人与共同体的政治伦理价值观 |
三、古希腊神话传说所反映的家庭家族伦理观 |
第二节 古希腊神话传说的自然观概论 |
一、古希腊创世神话中关于宇宙形成的观点 |
二、古希腊星座神话所折射的价值观 |
三、其他自然神话的价值观 |
中编:先秦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第一章 “三皇五帝”神话传说的价值观研究 |
第一节 女娲神话 |
一、作为创世神话的女娲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 |
二、作为洪水神话的女娲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 |
三、作为文化起源神话的女娲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 |
第二节、黄帝神话传说所折射的价值观 |
一、黄帝的神性 |
二、黄帝的功业 |
第三节 尧舜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一、尧舜神话传说所体现的政治价值观 |
二、尧舜神话传说所体现的家庭成员交往伦理观 |
三、尧舜神话传说所体现的和谐宇宙观 |
第四节 “三皇五帝”中其他古帝王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一、有巢氏、燧人氏和神农氏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二、炎帝神话传说系列价值观研究 |
三、颛顼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四、帝喾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五、太昊神话传说的价值观研究 |
六、少昊神话传说的价值观研究 |
第二章 三王时代夏商周祖先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第一节 鲧、禹、启神话价值观研究 |
一、鲧神话所体现的先秦初民价值观研究 |
二、大禹神话传说所体现的先秦初民价值观研究 |
三、启神话价值观研究 |
第二节 商周先祖神话传说所折射的价值观研究 |
一、殷商先祖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二、有关后稷的神话传说 |
第三章 英雄神话的价值观研究 |
第一节 羿神话价值观研究 |
一、羿与后羿的辨析 |
二、作为为民除害英雄的羿神话所反映的价值观 |
三、作为有穷君主的后羿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 |
四、嫦娥奔月神话所折射的价值观 |
第二节 其他英雄神话价值观研究 |
一、夸父逐日神话价值观研究 |
二、精卫填海神话价值观研究 |
三、共工神话 |
第四章 先秦神话传说社会价值观综论 |
第一节 先秦神话传说所折射的物质生产生活领域的价值观 |
一、先秦神话传说所反映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 |
二、先秦神话传说所反映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极其折射的价值观 |
三、能工巧匠的神话传说及其折射的华夏先民价值观念 |
第二节 先秦神话传说所折射的社会政治伦理观 |
一、先秦神话传说所折射的人神关系价值观 |
二、先秦神话传说所折射的君、臣、民关系价值观 |
三、先秦神话传说所折射的部族关系价值观 |
第三节 先秦神话传说所折射的家族伦理观 |
一、先秦神话传说所折射的夫妻关系价值观 |
二、父慈子孝、兄弟友爱的伦理观 |
第五章 先秦神话传说的自然观 |
第一节 先秦创世神话所反映的自然观 |
一、盘古神话的价值观研究 |
二、混沌母题神话 |
第二节 先秦其他自然神话所折射的自然观 |
一、先秦太阳月亮神话所反映的自然观 |
二、先秦星辰神话所反映的自然观 |
三、先秦气象神话及神灵形象所折射的自然观 |
四、先秦山川神话所反映的自然观 |
五、烛龙神话所反映的自然观 |
下编: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综论 |
第一章 同中有异:先秦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的差异性考察 |
第一节 先秦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的差异 |
一、神本与民本 |
二、和合与分争 |
第二节 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差异的探因 |
一、古希腊先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及古希腊神话尚分争神本价值观的形成 |
二、华夏先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及先秦神话尚和合价值观与民本价值观的形成 |
第二章 异中有同: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的相同点 |
第一节 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的相同点概括 |
一、个体对群体的从属与依附 |
二、女性世界对于男性世界的从属 |
三、个体对于家庭的从属 |
第二节 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相似探因 |
一、自然经济状态的小农经济是人身依附性价值观产生的最终根源 |
二、从社会政治实践层面上看,无论是先秦社会还是古希腊社会其阶级关系与政治体制中都体现与强化了以等级身份和人身依附为核心的价值观。 |
第三章 先秦文化与古希腊文化比较 |
第一节 中西文化比较的方法论问题 |
一、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二元论”的学理分析 |
二、我们对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认识和主张 |
第二节 先秦与古希腊文化比较的有关结论 |
一、物质生产实践活动领域的价值观 |
二、经济交往领域的价值观 |
三、社会政治实践活动领域的价值观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1998洪水告诉我们(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D]. 李之文. 山东大学, 2020(01)
- [2]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D]. 吴礼敬.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3]鄂伦春族神话研究[D]. 杨金戈.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4]环境变迁与文化适应 ——以阿依克日克村塔吉克人为例[D]. 刘明. 新疆师范大学, 2007(04)
- [5]论中国洪水故事圈 ——关于568篇异文的结构分析[D]. 陈建宪. 华中师范大学, 2005(06)
- [6]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D]. 黄若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8]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D]. 李娜.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9]遗产化视角下的纳西族《创世纪》重述研究[D]. 和丹清. 云南大学, 2019(03)
- [10]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研究[D]. 陈鹏程. 天津师范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