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提高科学桑蚕育种水平

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提高科学桑蚕育种水平

一、总结交流经验 进一步提高科学种桑养蚕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祁广军[1](2013)在《“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种桑养蚕的发源地,至今仍是世界茧丝绸生产、加工与贸易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蚕丝业主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我国东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逐步缩减,桑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逐步下降。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有关部门顺势提出了“东桑西移”产业发展战略。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蚕丝业发展,短短10年异军突起,用两个5年迈出了坚实的两大步。即第一步“十五”末桑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第二步“十一五”末桑蚕丝产量登上全国首位,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茧丝生产与加工基地。本研究以“东桑西移”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即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比较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蚕丝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综合产业结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广西蚕丝业发展研究理论框架。围绕经济效益、政府政策、科学技术三大关键要素,重点研究广西在承接东部蚕丝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取得的实质性发展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各大要素对推动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讨推进广西蚕丝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一)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存在其必然性,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有效有序的承接了东部产业转移。蚕丝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出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2000年以来,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占全国比重逐年加大,规模效益迅速扩大,并连年位居全国总量第一,在我国乃至世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广西首先承接第一产业种桑养蚕的转移,随后第二产业茧丝加工再转向广西,成功实现了“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同时“东桑西移”以来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处在快速成长阶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与全国蚕丝业发展进入一个衰退期相比,广西蚕丝业表现出一个朝阳产业的基本特征,成为现阶段促进广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二)经济效益、政府政策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广西蚕丝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经济效益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推手,政府政策是引导产业发展的关键。在自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政府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公平竞争、放开蚕茧市场,同时加大政策引导和财物扶持,组织发动蚕农种桑养蚕,鼓励企业投资办厂;广大蚕农和加工企业在较高经济效益驱动下,转变为自主发展生产的行为意愿,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增、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经济效益驱动和政府政策引导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广西蚕丝业科技创新注入了动力,有力的支撑了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在理论和实证上阐明了我国“东桑西移”花落广西的根本所在。(三)现阶段广西蚕丝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内部优势和一定的内部劣势,同时发展机遇与威胁挑战共存。突出表现的优势为资源禀赋优、比较效益高、科技创新强、市场机制活、政府支持大、管理体制顺等;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脆弱、茧丝质量欠佳、精深加工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紧缺、经营组织松散等劣势。另现阶段广西蚕丝业的主要发展机遇表现在国家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区域产业中心正在形成等;但市场价格变化多端、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其他替代品构成威胁、其他高效农作物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等多种威胁与挑战无时不在。鉴此,本研究构建了SWOT分析矩阵,通过产业发展战略对策模型,提出了广西蚕丝业发展应坚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选择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对策,进一步做大、做强、做长、做优广西蚕丝业,全面提升广西蚕丝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迈进,续写我国“丝绸之路”新篇章。

左素萍[2](2014)在《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我国传统种桑养蚕为主线,以校本课程建设、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要求为依托,结合云南省种桑养蚕的资源优势与当地学生的特点与发展需求,以借鉴威斯康星速生植物(Wisconsin Fast Plant)研究体系的结构框架为模式,应用教学设计理论对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进行了系统的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分析课程建设的环境,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实施并评价该校本课程等几个方面。旨在实现传承民族文化、主动参与合作、培养探究方法、普及生物学知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达成生物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建设。在小组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背景下,以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与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以及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研究结果表明:在义务教育阶段现行的生物教学内容中,利用身边的生物课程资源建设并实施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以此为载体,在生物学教育中渗透传统民族文化教育是可行的;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建设能够达到《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及内容要求;通过对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的探究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得到明显的提高,结合当地课程资源的教学内容受到学生的欢迎,得到学生的支持,且能提高教学质量;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乐锐锋[3](2015)在《桑史—经济、生态与文化(1368-1911) ——基于环境史的视野》文中研究指明桑树是自古以来在中国广泛栽培的植物。它的广泛种植,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并且对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要选一种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植物,可能非“桑”莫属了。本文依据新兴的环境史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桑与明清社会的关系。通过呈现出明清时期一幅幅生动的关于“桑”的画卷,来了解到一种不一样的过去,从中窥见当时的经济、生态与文化。因桑树种植的广泛,限于篇幅,本文侧重于对南方特别是杭嘉湖和珠三角等典型植桑区的研究,而以其他地区为辅。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明清时期植桑分布的形成”。分别评述了明清时期的种植业情况;明清以前的种桑情况;明清时期的植桑分布情况。以助于了解植桑在整个种植业的大背景中的地位;明清时期蚕桑业“南盛北衰”的格局是怎样渐渐形成的;其分布状况又是怎样的。第二章“桑与经济”。考察农业商业化背景下有关桑的经济现象。其中的“植桑与社会经济”从宏观上讲述植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植桑与政府税收,植桑与经济链,植桑与人民生活水平等;“专业化桑园”则对明清时期杭嘉湖,珠三角等地专业化桑园的出现,分布,收入,经营等情况做介绍和描述。“桑叶贸易”对杭嘉湖等地的出现的“桑叶贸易”这一有趣的经济现象做细致考量,它是怎样出现的;桑叶的价格波动何以如此之大;为何桑叶贸易会呈现出一种远期交易的态势;“桑争稻田”讲述为什么会发生“桑争稻田”;它的进程是怎样的;又有哪些影响。第三章“植桑与生态”。论述了明清时期植桑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以南方的杭嘉湖和珠三角地区为考察对象,兼及北方。对于杭嘉湖地区而言,日益增多的桑植小生境,造成了地形和地貌的某些改变,沼泽消失,河网破碎,小池塘和桑竹景观愈发常见,杭嘉湖地区的生态农业,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在这一过程中,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其总量却增加了;珠三角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条件,植桑几乎都采用桑基鱼塘这一模式,桑基鱼塘是一种极好的生态农业,对于维持珠三角地区几百年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土壤变得肥沃,水乡景观逐步形成,桑园围水网系统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与此同时,广西却因持续往珠三角桑基鱼塘区输入稻米,陷入了生态上的贫困。与南方相比,明清时期北方缺少桑树种植,造成了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降低的结果。第四章“桑与文化”。论述明清时期桑与文化的关系。首先对明清以前的桑文化做了简要回顾,如“扶桑”的传说,桑间的风流,多情而美丽的采桑女,明媚婉转的采桑诗。然后论述桑在明清皇室与宫廷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国家上层的统治者如何看待桑;又和桑发生了哪些联系。再次论述桑与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分为两个小专题,分别是文人与桑之诗,桑与明清小说。明清的采桑诗风格多变,小说里的桑则体现了上古的风流,这体现了世风的变化,也体现了文人对桑的态度。最后则论述明清民间的关于桑的崇拜和风俗信仰,一窥那时的民情民风。

李富强[4](2010)在《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及其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在数千年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桑立国一以贯之。近世社会转型之际,蚕桑业依然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其间,蚕桑科技是如何传承的?其传承模式如何?这些模式是如何演变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等方法对此展开研究。由于研究对象在时间、空间以及其跨学科的特点,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历史研究、考古研究等方法及相关成果。在调查过程中,根据论文选题、我国蚕桑生产历史及现状,选择了浙江杭州,江苏苏州、南通,山西省晋城、运城地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进行实地调查访谈。本论文主要分“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研究”及“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演变研究”两部分对“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及其演变研究”进行展开。在研究一“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研究”中,首先在理论上梳理出科技传承模式的内涵,指出科技传承模式应由施教者、受教者、传承内容、传承方式、传承目的等五个维度构成。进而以此为依据并结合相关材料归纳出家庭传承、劝课农桑传承、作坊及工厂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农业推广传承以及民俗器物传承等六种不同的模式。接下来根据大量文献研究及调查访谈的材料对各传承模式从五个维度分别进行论证并指出各模式的特点。最后,根据论证结果对理论推导的传承模式进行修正,得出相应结论。研究二“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演变研究”首先分析了六种传承模式间的相互关系,发现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是传承模式演变的转折期,而这一时期也正是我国社会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时期,据此,本文将传承模式分为传统传承模式及现代传承模式两大类。接下来分别研究了不同时期蚕桑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蚕桑科技传承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各类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的特点。最后,通过对比,得出相应结论。本论文研究总结论如下:1)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主要有“家庭传承模式”、“劝课农桑传承模式”、“作坊及工厂传承模式”、“学校教育传承模式”、“农业推广传承模式”、“器物民俗传承模式”等;2)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前半叶,开始出现专业蚕桑科技传承机构——蚕桑学校,蚕桑科技农业推广模式逐渐代替了劝课农桑传承模式,家庭传承模式开始式微,手工作坊技术传承逐渐过渡成工厂中的车间传承;3)传承内容逐渐由传统的经验农学范畴过渡到实验农学范畴,蚕桑科技传承趋于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4)经济效益逐渐演变成蚕桑业生产的主要目的,继而也成为蚕桑科技传承的主要目的之一;5)传承科技内容的变化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从“天人合一”到“戡天役物”的转变;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的演变反映了人类在思考蚕桑问题时从整体到分析的转变。本论文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首先,本论文首次从科学教育的视角入手,对我国蚕桑科技的传承及其演变进行研究,并得出相应的启示,弥补了蚕桑研究中的相关空缺;其次,本论文首次对我国蚕桑科技传承进行归类研究。通过研究认为:我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的演变同我国社会演变同步,中国蚕桑科技发展趋势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同步;

刘早辰[5](2019)在《广西靖西市达腊村的桑蚕经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达腊地处广西靖西,靠近中越边境,自古以来就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而桑蚕养殖是广西的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桑蚕产业则是广西扶贫攻坚战中的重要手段,在广西的全面脱贫战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桑蚕产业就借着扶贫攻坚这一春风,在达腊迅速发展。本文主要使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等多种方法,总结归纳了国内外有关桑蚕养殖,扶贫攻坚以及后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以后发展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结合达腊当地的历史和现状,介绍达腊当地的桑蚕养殖产业,分别从政府官员以及村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桑蚕养殖的发展所获得的成果和所存在的问题,思考蕴含其中的种种“经济”和“不经济”的现象。笔者认为,从当地的地方政府和村民的角度出发,这些现象都拥有着其存在的合理性的。村民们更注重眼前看得到的利益,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他们经常会做出一些非常经济化的选择;而地方政府看重的是长远的社会效益,追求的是整个达腊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一些看起来不符合传统经济效益的“不经济”的政令事实上却隐藏着我们一般人所想不到的深意。因此,在达腊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对于这种伴随着扶贫攻坚发展起来的特殊的桑蚕养殖产业,应当更多地以人文关怀的眼光,去理解存在其中的种种政治经济现象,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尽管达腊的桑蚕养殖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地方官员和村民们本质上是在向着同一个目标奋斗,这也正是政策制定者的愿望:构建一个和谐而又富裕的达腊。

米婧玮[6](2020)在《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是基于中国传统种桑、养蚕、缫丝、丝织技艺等与蚕桑相关的生产活动,并以物质或非物质遗存的方式来表现其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思想观念的总和。在当代,文创产品已经成为了传统蚕桑文化新的呈现方式,并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之一,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产品设计现状不成匹配。合理有效地展开相对应的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本文将民俗艺术学与图像学作为研究方法,着手从历史文献、民俗生活、科技制度、艺术图像四个方面分别对中国传统蚕桑文化进行文脉梳理、要素归纳与内涵剖析,以探究其文化意义并明确设计价值;对国内外相关文创产品案例进行整合分析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设计研究相结合分别从其所涉及的出版物、影视与动漫、文博与艺术衍生品、体验式游戏、食物饮品五大类文创产品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设计方向与策略;最后基于传统蚕桑文化的资源要素分析,对文化价值进行再认识、再表达,明确设计价值与定位,提出多元化、多感官、互动式、品牌化、系列化的设计建议并以案例验证可行性。旨在以小见大,以期许对我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开发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周红月[7](2019)在《传统产业变迁与村落认同 ——浙东辑里村蚕桑产业发展的社会学考察》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乡村普遍面临着凋敝的困境。在此情景下,传统产业作为村落发展的原生动力,对乡村的重振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不仅如此,传统产业还是构成村庄本身的整合力量之一,这也会对村庄的凝聚力和村落认同产生影响。本研究试图以浙东辑里村蚕桑产业发展为例,运用非结构访谈的方法,探究建国以来当地蚕桑产业发展与村落认同变化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蚕桑产业对村落认同的影响可以分为经济、情感、文化三个方面。政府政策不仅直接影响到蚕桑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空间布局,而且政府的技术指导、物资支持、方向引导也对蚕桑产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过程中,生产模式的变化使得以村落为单位的经济共同体取代了原本分散的小家庭经营模式。集体经济下,蚕桑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村民的集体荣誉感,村民融入围绕着蚕桑的日常生活,与蚕桑的情感联系紧密。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影响着传统产业-村落认同这一关系链。具体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蚕桑生产从集体经济中分离出来,进一步释放了产业活力。由于这一时期蚕桑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人们的村落认同主要体现为对产业效益的认同。由蚕桑引发的情感互动,增进了村民凝聚力。这段时期,蚕桑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地正向促进村落认同的产生。90年代中期后,中国的市场经济加速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工业转移,蚕桑产业因收入的比较劣势进入持续的衰退过程。村内人口流动频繁,蚕桑认知缺乏,情感缺失。这一趋势促使国家于2006年作出“东桑西移”的产业调整,此后,辑里村开始培育蚕桑相关的文化品牌,以延续蚕桑文化。文化认同在村落精英的推动下开始反作用促进蚕桑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产业和认同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总体来说,此次研究为产业升级转型,重振乡村文化,提高村民们的村落认同感提供了借鉴意义。

向仲怀,顾国达,李建琴,封槐松,李龙,夏庆友,任永利,袁联伟[8](2012)在《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蚕业是我国具有5500多年悠久历史、广泛地域适应性、深厚文化底蕴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主导地位的传统种养殖业。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扶持、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蚕业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明显扩大,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国蚕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科学技术持续创新、产业结构有待改善、整体生产效率急待提高、品种资源日益短缺、蚕桑病虫害威胁加大、蚕业转移加快、国内外竞争加剧等巨大挑战。因此,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

杨和荣[9](2005)在《我国茧丝绸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茧丝绸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功勋产业”,是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的优势产业。目前,全国涉及种桑养蚕农民达2000多万户,拥有丝绸工人100多万,丝绸产品的70%以上用于出口,出口贸易占世界贸易量的70%,蚕茧和生丝出口占世界的8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茧丝绸业曾多次出现大起大落,波动很大,每次起伏都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影响。近几年,印度、巴西、泰国、越南等国家茧丝绸业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对我国茧丝绸业在世界处于主导地位构成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茧丝绸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1.茧丝绸业发展与国家兴衰密切相关。回顾我国茧丝绸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国家强盛、社会安定茧丝绸业就兴旺发达,国家衰落茧丝绸业必遭重创。如西汉初期和唐朝,国家强盛,茧丝绸业空前繁荣、业绩辉煌;清朝末期,国家衰落,茧丝绸业日渐萎缩,茧丝绸生产中心地位由日本取代,结束了我国茧丝绸业数千年领先于世界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茧丝绸业快速发展,自1970年至今,我国茧丝生产又恢复到世界第一。 2.茧丝绸行业产业链长,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茧丝绸业,包括育桑苗、种桑、育蚕种、养蚕、收烘、缫丝、织造、精炼、印染、制成品加工、丝绸流通贸易等20多个环节,产业链相当长,跨越一、二、三产业。各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形成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3.管理体制不顺是产生茧丝绸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在过去很长时期内,茧丝绸管理体制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蚕茧生产、丝绸生产、内外销和蚕茧收购,分归农业部、纺织部、商业部、外经贸部负责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容易出现只顾各自部门的利益,不顾全局利益,政出多门、管理分散和工作效率低下,以致出现宏观失控,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 4.要避免茧丝绸行业大起大落,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和茧丝绸行业运行都带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周期性波动振幅与宏观调控有关。没有宏观调控,就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如1995年蚕茧产量达1520万担,达历史最高峰。但到1996年骤然跌入谷底,产量为860万担,减产43.4%。针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外向型茧丝绸行业的冲击,国家采用了厂丝储备等宏观调控手段,有效遏制了茧丝绸行业下滑。 5.技术进步是推动茧丝绸业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上,桑树各种载培方法的成功,特别是嫁接桑的出现,促进了桑蚕业的优质高产。缫丝车从手摇到脚踏,型板印花取代手工描绘等等,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进步使我国茧丝绸业数千年领先于世界。但目前我国丝绸加工技术落后于意大利和法国等,我国丝绸产品价格只是意大利和法国的1/6。因

张晴[10](2018)在《中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蚕桑产业的发源地,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同时,桑蚕产业也是我国传统涉农优势产业,是不少地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脱贫、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桑蚕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2013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作为古丝绸之路代表产品的桑蚕丝绸迎来了新的历史使命和历史机遇。随着桑蚕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也正发生急剧变化,系统研究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与区域比较优势变化的规律性特征,对优化我国桑蚕空间布局、促进桑蚕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为研究对象,集成应用比较优势分析方法、空间重心及空间自相关统计分析方法,揭示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探讨桑蚕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提出我国桑蚕空间格局优化方案。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揭示了近年来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进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定量测算结果显示,我国桑蚕产业重心“自东向西、自北向南”移动,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呈现“东桑西移”态势。桑蚕产业集中度在不断提高,CRn1指数和HHI指数和分别从2003年的0.19和0.131上升至2015年的0.46和0.243;桑园种植面积重心从2003年的东经111.09°E、北纬30.34N°移至2015年的东经109.37°E、北纬28.89°N,分别向西偏移1.72°,向南偏移1.45°;种植重心标准距离值从769.15千米缩短至761.33千米。同时初步阐明了资源、经济、市场、技术和政策五要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迁的系统影响及其作用机制。2.从综合比较优势和全要素生产率角度,定量评价了近年来我国桑蚕产业空间转移的经济合理性。运用比较优势分析方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揭示我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的经济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5年间广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C)从0.75快速上升为3.28,而传统主产区江苏则从2.05下降至1.17;2006-2015年间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平均上升了5.28%,东部地区则下降了3.13%。3.构建了桑蚕产业区域优势评价方法体系,初步提出了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优化方案。以生态条件适宜、规模优势、区域比较优势、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为蚕桑优势区判定标准,从规模优势、效率优势、产业优势角度构建一套3类12项的桑蚕产业区域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组合权重模型的桑蚕区域优势综合评价模型,提出我国桑蚕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方案,分别阐述华东优势区、华南优势区、西南优势区和西北优势区的发展方向与策略。4.提出了“发展西部、优化中部、稳定东部”的政策建议。以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持续优化,进而实现整个产业提质增效、长久保持竞争优势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顺应“东桑西移”的规律,稳定及适度扩大我国蚕桑生产规模,在东部加工,中西部为原料产地,通过跨区域产业链整合,实现桑蚕产业的东西部互动发展格局。主要任务是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桑蚕生产效益;鼓励综合开发利用;加强区域专业化发展力度,推进桑蚕生产基地县建设;因势利导,加强西部茧桑蚕产业链建设,实现蚕桑资源的多层次利用;加大桑蚕产业宏观调控力度,促进桑蚕产业稳定协调发展。

二、总结交流经验 进一步提高科学种桑养蚕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总结交流经验 进一步提高科学种桑养蚕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产业含义和产业分类的研究
        1.2.2 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
        1.2.3 关于蚕丝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特征的研究
        1.2.4 关于蚕丝业产业转移与“东桑西移”的研究
        1.2.5 关于蚕丝业发展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产业结构理论
        2.1.2 竞争优势理论
        2.1.3 生命周期理论
        2.1.4 创新理论
        2.1.5 相关理论的启示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2 研究理论框架
    2.3 研究设计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过程
        2.3.3 研究内容
        2.3.4 论文结构
第三章 广西蚕丝业发展进程与“东桑西移”成效
    3.1 我国蚕丝业发展历史回顾
        3.1.1 蚕丝业的起源与发展
        3.1.2 新中国蚕丝业的复兴
    3.2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与发展进程
        3.2.1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
        3.2.2 建国后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3.3 广西蚕丝业生产发展现状
        3.3.1 种植规模稳步扩展
        3.3.2 蚕种饲养量稳定增加
        3.3.3 蚕茧生产量持续增长
        3.3.4 桑蚕丝产量快速递增
    3.4 “东桑西移”实施成效
        3.4.1 “东桑西移”花落广西
        3.4.2 “东丝西移”已成定局
    3.5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5.1 我国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5.2 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效益的驱动效应
    4.1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4.1.1 自然资源优势突出
        4.1.2 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4.1.3 生态环境较为适宜
    4.2 区域布局与规模效益
        4.2.1 区域布局趋向合理
        4.2.2 规模效益日趋凸显
    4.3 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
        4.3.1 蚕桑生产成本构成
        4.3.2 广西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4.3.3 广西与全国主产区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4.3.4 与广西特色经济作物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4.3.5 蚕桑生产效益对蚕农生产生计的影响
    4.4 工农业产业结构效益
        4.4.1 加工企业规模效益突显
        4.4.2 工农业结构效益日趋合理
    4.5 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
        4.5.1 国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4.5.2 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的管理体制与政策引导
    5.1 组织管理体制
        5.1.1 政府组织机构及其作用
        5.1.2 行业组织及其效用
    5.2 政府的行为定位与公共政策
        5.2.1 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5.2.2 实施产业扶持政策
        5.2.3 建立公平交易制度
    5.3 蚕茧开放市场的效应分析
        5.3.1 我国蚕茧主要收购模式
        5.3.2 广西蚕茧市场的机制创新
        5.3.3 蚕茧市场的开放效应
    5.4 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的探索
        5.4.1 商品小蚕共育模式的推广应用
        5.4.2 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
        5.4.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6.1 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
    6.2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6.2.1 科研教育机构及其作用
        6.2.2 科技队伍的建设与提升
        6.2.3 科技交流合作与重大项目实施
    6.3 蚕桑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
        6.3.1 蚕桑品种创新研究
        6.3.2 蚕桑生产技术的创新集成
        6.3.3 科技进步对蚕桑生产的贡献
    6.4 蚕农的技术参与效应
        6.4.1 蚕农的技术需求
        6.4.2 蚕农的首创技术及其效用
        6.4.3 妇女在蚕农家庭中的地位
        6.4.4 蚕区环境卫生的变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发展策略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果
        7.1.1 广西成功承接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
        7.1.2 三大要素共同推进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7.1.3 广西蚕丝业发展历程的启示
    7.2 广西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策略讨论
    7.3 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7.3.1 研究的局限性
        7.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目的和意义
    三 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
第1章 桑蚕文化、校本课程建设与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理论概述
    1.1 桑蚕文化概述
        1.1.1 桑树的生物学特征
        1.1.2 蚕的生活史
        1.1.3 蚕文化概述
        1.1.4 桑蚕价值简介
    1.2 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概述
        1.2.1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
        1.2.2 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1.3 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概述
        1.3.1 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1.3.2 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历史与现状
        1.3.3 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与目的
第2章 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建设的环境分析
    2.1 环境分析
        2.1.1 校外环境分析
        2.1.2 校内环境分析
    2.2 学生需求状况调查分析
第3章 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建设过程
    3.1 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3.2 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课程方案
        3.2.1 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建设的课程理念
        3.2.2 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3.2.3 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
        3.2.4 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议
    3.3 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课程方案总结
第4章 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实施及其结果分析
    4.1 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实施
        4.1.1 案例 1
        4.1.2 案例 2
    4.2 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实施的结果分析
        4.2.1 学生学业评价
        4.2.2 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5.1 结论
    5.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调查问卷
    附录 B 实验班前测试卷
    附录 C 实验班后测试卷
    附录 D 访谈记录
    附录 E 学生的学习收获
    附录 F 探究性实验活动成果图片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桑史—经济、生态与文化(1368-1911) ——基于环境史的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 专着
        (二) 论文
    三、研究思路
    四、本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明清时期植桑形成的背景和演变
    第一节 种植业的分布与结构
        一、分布状况
        二、种植结构
    第二节 明清之前种桑回顾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隋唐宋元时期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植桑分布
        一、杭嘉湖平原
        二、珠江三角洲
        三、其他地区
第二章 桑与经济
    第一节 植桑与社会经济
        一、不植桑则会如何?
        二、杭嘉湖和珠三角的植桑与经济发展
        三、植桑收入的探讨:以江南小农家庭为例
    第二节 桑叶贸易
        二、桑叶价格的波动
        三、桑叶交易的方式:远期交易
    第三节 专业化桑园
        一、地理分布的形成
        二、专业化桑园相关事宜
        三、专业化桑园经营三例
    第四节 桑争稻田
        一、种桑与种田收入之比较
        二、桑争稻田过程略述
        三、后果和影响评介
第三章 植桑与生态
    第一节 杭嘉湖平原的桑基农业生境
        一、地形地貌的变化
        二、物种的变化
    第二节 珠江三角洲的桑植生态
        一、以桑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桑基鱼塘
        二、土壤的变化
        三、地貌的改变
    第三节 植桑造成的生态困境:北方与南方的实例
        一、北方的桑与生态
        二、桑基鱼塘对广西之影响
第四章 桑与文化
    第一节 明清之前的桑文化
        一、桑林
        二、采桑女
        三、采桑诗
    第二节 桑与明清皇室文化
        一、先蚕礼
        二、桑乐
        三、桑主
        四、明清皇家园林里的桑树
    第三节 桑与明清文学作品
        一、桑与诗
        二、桑与小说
    第四节 桑与明清民俗
        一、占叶
        二、桑之杂俗
        三、桑与情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及其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结构及研究框架
    1.4 考察地点的选择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蚕桑科技研究综述
    2.3 科技传播及传承模式研究综述
第三章 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研究
    3.1 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理论研究
    3.2 家庭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3.3 劝课农桑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3.4 作坊和工厂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3.5 学校教育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3.6 农业技术推广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3.7 器物风俗传承模式及其特点
    3.8 本研究结论
第四章 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演变研究
    4.1 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间的关系研究
    4.2 中国传统蚕桑科技传承模式
    4.3 中国现代蚕桑科技传承模式
    4.4 传统传承模式与现代传承模式的比较
    4.5 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演变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4.6 本研究结论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总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广西靖西市达腊村的桑蚕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广西桑蚕养殖的研究回顾
        二、关于扶贫攻坚的研究回顾
        三、相关发展理论的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的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的框架
        二、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石旮旯里的达腊村
    第一节 边境山村:达腊
        一、达腊由来
        二、历史沿革
        三、乡村见闻
    第二节 民俗民风
        一、民族来源
        二、民间信仰
        三、节日纪念
    第三节 经济生活
        一、达腊产业
        二、衣食住行
    小结
第三章 达腊村的桑蚕养殖
    第一节 桑蚕养殖的历史由来
        一、历史回顾
        二、现实状况
    第二节 种桑养蚕
        一、桑树种植
        二、蚕的养殖
        三、桑蚕销售
    第三节 养殖桑蚕的比较优势
        一、比较优势
        二、不足之处
    小结
第四章 桑蚕养殖中的干部和村民
    第一节 “表格化”的桑蚕养殖
    第二节 村支书谈桑蚕
        一、村支书的生活
        二、书记的见解
    第三节 基层干部在达腊
        一、扶贫攻坚中的N哥
        二、N哥的主要工作
    第四节 村民的收获
    第五节 配合默契的干部和村民
    小结
第五章 达腊桑蚕的地方逻辑
    第一节 桑蚕养殖的经济与“不经济”
        一、达腊桑蚕的经济特点
        二、“不经济”的政策指标
    第二节 “经济人”与“社会人”
        一、村民的经济化行为
        二、高瞻远瞩的政府
    第三节 桑蚕养殖与地方社会的扶贫攻坚
        一、作为扶贫攻坚任务的桑蚕养殖
        二、政府权力的扩散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6)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传统蚕桑文化
        3.2 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
    4.研究内容与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范围
        4.4 研究流程框架
第1章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的内涵剖析
    1.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的概述
        1.1.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的范畴
        1.1.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的特征
        1.1.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1.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的文脉发展
        1.2.1 历史文献中的传统蚕桑文化
        1.2.2 民俗生活中的传统蚕桑文化
        1.2.3 科技制度中的传统蚕桑文化
        1.2.4 艺术图像中的传统蚕桑文化
    1.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中的记忆符号与情感共鸣
        1.3.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中的生活情感
        1.3.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中的时代情感
        1.3.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中的民族情感
第2章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现状分析
    2.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发展现状
        2.1.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类型
        2.1.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活动的开展
    2.2 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案例分析
        2.2.1 国内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案例分析
        2.2.2 国外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案例分析
    2.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
        2.3.1 题材形式单一,实用性不足
        2.3.2 缺乏时代创新精神
        2.3.3 地域性特征不明显
        2.3.4 部分民俗文化挖掘欠缺
    2.4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方向与策略
        2.4.1 出版物类的方向与策略
        2.4.2 影视与动漫作品类的方向与策略
        2.4.3 文博与艺术衍生品类的方向与策略
        2.4.4 体验式游戏类的方向与策略
        2.4.5 食物饮品类的方向与策略
第3章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初探
    3.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资源要素
        3.1.1 形式功能的要素
        3.1.2 情感需求的要素
        3.1.3 地域差异的要素
        3.1.4 文化传承的要素
    3.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开发探讨
        3.2.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多元化
        3.2.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多感官
        3.2.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互动式
    3.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延伸
        3.3.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品牌化
        3.3.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系列化
第4章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
    4.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背景
        4.1.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的目标确定
        4.1.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的市场调研及分析
        4.1.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定位
    4.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案
        4.2.1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元素提取
        4.2.2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设计
        4.2.3 中国传统蚕桑文化文创产品衍生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传统产业变迁与村落认同 ——浙东辑里村蚕桑产业发展的社会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文献回顾
        1.文化认同与产业
        2.村落认同
        3.相关认同形式
        4.文献评述
    (四)研究设想
        1.研究框架
        2.研究方法
二、辑里村背景
    (一)辑里村概况
        1.辑里村历史
        2.辑里村产业
    (二)辑里村的蚕桑产业
        1.辑里村的蚕桑“天赋”
        2.辑里村的蚕桑“智慧”
        3.辑里村的蚕桑“价值”
三、辑里村蚕桑产业发展的简要过程
    (一)恢复发展时期
    (二)加速发展时期
    (三)调适发展时期
四、蚕桑产业变迁与村落认同
    (一)蚕桑产业变迁下的经济因素
        1.政府政策与村落认同
        2.生产模式与村落认同
    (二)蚕桑产业变迁下的情感因素
        1.集体荣誉感与村落认同
        2.情感互动与村落认同
    (三)蚕桑产业变迁下的文化因素
        1.产业发展正向作用促成文化认同
        2.文化认同反向作用促进产业发展
五、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总结
    (二)对已有研究的回应
    (三)研究思考与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蚕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 蚕业发展现状
        1. 蚕业生产在波动中扩大, 规模渐趋于稳定
        2. 蚕茧价格波浪式上升, 具有鲜明的发散趋势
        3. 蚕桑生产区域较集中, “东桑西移”渐趋稳定
        4. 蚕业产业化经营, 一批蚕业龙头企业不断成长
        5. 蚕业效益明显提高, 资源综合利用增强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蚕业生产规模较小, 生产效率较低
        2. 蚕桑生产自然风险加大, 蚕茧市场风险加剧
        3.“东桑西移”较快, 优质茧生产基地萎缩严重
        4. 蚕业实用技术进步缓慢, 技术推广体系薄弱
        5. 蚕种生产经营落后, 蚕种质量不稳定
        6. 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规模小, 产业化程度弱
        7. 管理体制不畅, 产业链各环节割裂
二、国际蚕业演变规律与国外蚕业发展模式
    (一) 国际蚕业的演变规律
        1. 世界茧丝生产具有鲜明的寡头垄断特征
        2. 世界茧丝市场供求基本稳定
        3. 蚕业具有不断转移的特征
        4. 蚕业转移速度取决于多重因素
        5. 产业链各环节的转移度存在差异
    (二) 国外蚕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1. 日本蚕业发展模式
        (1) 发展兴盛期 (1868—1939年)
        (2) 战时危机期 (1939—1949年)
        (3) 战后恢复期 (1950—1970年)
        (4) 衰退萎缩期 (1970年以后)
        2. 印度蚕业发展模式
        第一, 丰富的资源优势。
        第二, 传统的丝绸消费习惯
        第三, 高度市场化的茧丝流通体制
        第四, 印度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
        第五, 抓住了良好的外部机遇
        3. 巴西蚕业发展模式
    (三) 国外蚕业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1. 加快市场化进程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2. 改革管理体制, 明确管理职能
        3. 进行科学的政府干预和适度的政策保护
        4. 理顺科研体制, 强化蚕桑科研机构
        5. 重视蚕业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推广
        6. 充分发挥蚕农组织的作用
        7. 加强高等专业教育, 培养蚕桑专业人才
三、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分析
        1. 国际市场需求演变与趋势
        (1) 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
        (2) 出口市场结构变化
        (3) 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4) 国际市场需求演变的趋势与前景
        2. 国内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1) 国内丝绸消费市场的需求特点
        1) 国内消费者对丝绸的认知水平和喜好程度与职业、收入、社会阅历、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
        2) 国内消费者的丝绸消费行为和消费意愿存在较大差异
        3) 现行居民丝绸消费水平还比较低, 家庭丝绸拥有量较少, 存在着一定的需求空间和潜在商机
        4) 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是棉纤维, 其次是蚕丝, 第三是麻、毛类, 最不受欢迎是化纤
        5) 消费者对丝绸服装期望选择最高, 其次是蚕丝被, 丝绸面料和其它丝绸制品的选择较少
        (2) 影响国内丝绸消费的主要因素
        1) 丝绸产品本身的价格
        2)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3) 替代品
        4) 消费者偏好
        (3) 国内丝绸市场发展趋势与潜力
        3. 由外贸依赖型向内外需双驱动型增长方式转变
    (二)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供给分析
        1. 蚕业生产能力分析
        2. 蚕业供给结构分析
        (1) 产业结构
        (2) 区域结构
        (3) 产品结构
        (4) 由单一产业链向多元辐射增长方式转变
    (三)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分析
        1. 世界蚕业科技发展趋势
        (1) 蚕桑遗传育种技术研究发展
        (2) 桑树养育技术发展
        (3) 蚕桑病虫害防控技术发展
        (4) 蚕桑设施与设备技术发展
        (5)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
        2. 国内蚕业科技发展趋势
        (1) 蚕桑遗传育种研究
        (2) 栽桑、土肥管理和养蚕技术研究
        (3) 蚕桑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
        (4) 设施与设备技术研究
        (5)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3.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四、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蚕业的必然选择
        1. 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成为蚕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2. 长而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3. 中国蚕丝业在世界蚕丝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难以撼动
        4.“东桑西移”下的产业区域转移保障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
        5. 蚕丝的优良特征形成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消费前景
        6. 技术与市场互动将推动蚕业生产和消费向多元化发展
        7. 蚕业产业发展特征符合绿色环保和循环经济发展原理
    (二)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1.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
    (三)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 满足消费需求, 提高人们生活品质
        2. 调整农业结构,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3. 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4. 提升国际竞争力, 成为蚕业强国
    (四)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五) 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1. 总体思路
        2. 基本思路
        (1) 稳定蚕桑生产规模, 提高茧丝质量与生产效益
        (2) 加强东西部分工与合作, 整合发展蚕桑产业
        (3)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提升蚕桑生产的科技水平
        (4) 加强蚕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5) 因地制宜, 推进蚕业产业化经营
        (6) 加强蚕桑资源循环综合利用, 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
        (7) 拉动国内市场需求,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五、促进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高度重视蚕业发展意义, 巩固我国蚕业大国地位
    (二) 构建支持保护体系, 保持蚕业可持续发展
    (三) 理顺科研体制, 提升蚕业科技水平
    (四) 改革蚕桑产业体制, 提高宏观调控成效
    (五) 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六) 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攻克蚕业发展的瓶颈

(9)我国茧丝绸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及基本思路
        一、研究的目标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二、关于国内的研究情况
    第五节 论文框架设计
第二章 茧丝绸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借鉴
    第一节 系统理论
        一、内涵及内容
        二、系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制度创新理论
        一、内涵及内容
        二、制度创新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 技术创新理论
        一、内涵及内容
        二、技术创新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节 区域经济理论
        一、内涵及内容
        二、区域经济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五节 贸易理论
        一、国际产业分工与协作
        二、贸易与经济发展
        三、市场竞争
第三章 茧丝绸产业系统概述
    第一节 茧丝绸产业系统构成
        一、种桑业
        二、养蚕业
        三、丝绸加工业
        四、茧丝绸贸易业
    第二节 茧丝绸产业系统功能
        一、产业功能
        二、就业功能
        三、换汇功能
        四、生态环保功能
    第三节 茧丝绸产业系统的特征
        一、产业链长
        二、产业关联度高、协调管理难度大
        三、对市场依赖性很强
        四、对技术依存度高
        五、市场空间处于狭小状态,有待开发
    第四节 茧丝绸产业发展前景
        一、传统丝绸产品的广阔市场前景
        二、高精丝绸产品开发的前景广阔
        三、新兴产业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第四章 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我国茧丝绸业的起源
        一、民间传说
        二、文献的记载
        三、考古的发现
    第二节 我国茧丝绸业的兴衰历程
        一、两汉时期我国茧丝绸业的兴盛
        二、盛唐时期我国茧丝绸业的兴旺
        三、宋元明及清前期我国茧丝绸业的发展
        四、近代(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我国茧丝绸业的衰落
        五、新中国成立后茧丝绸业的复兴
    第三节 茧丝绸业与我国农耕文明
        一、数千年领先世界的茧丝绸技术
        二、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贡献
    第四节 “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
        一、促进了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传播
        三、促进了国际贸易
        四、推进了中国对世界的了解
    第五节 茧丝绸业与国运同兴衰
        一、茧丝绸业发展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
        二、国家强盛为茧丝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国家衰落使茧丝绸必遭重创
        四、国家农商政策对茧丝绸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第五章 世界茧丝绸业发展格局及变迁
    第一节 我国茧丝绸业的复兴
        一、由衰落到复兴的历程
        二、我国茧丝绸业以出口为主导
        三、我国茧丝绸业的科技
    第二节 日本茧丝绸业的鼎盛与衰落
        一、日本茧丝绸业的发端与振兴
        二、日本茧丝绸业的衰落及原因
        三、日本的茧丝绸科技研发
    第三节 印度茧丝绸业的发展
        一、印度的茧丝绸发展历程
        二、印度的茧丝绸业生产规模和水平
        三、印度的茧丝绸贸易
        四、印度的茧丝绸发展前景
    第四节 巴西茧丝绸业的发展
        一、巴西的茧丝绸发展历程
        二、巴西的茧丝绸业生产规模和水平
        三、巴西的茧丝绸贸易
        四、发展前景
    第五节 世界茧丝绸生产消费格局
第六章 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成因
    第一节 我国桑蚕生产现状
        一、桑园面积、养蚕规模及产量
        二、桑蚕生产布局及变动趋势
        三、桑蚕生产组织结构及生产方式
    第二节 我国丝绸工业生产现状
        一、主要丝绸产品及生产规模
        二、丝绸工业的行业分布与地域分布
        三、丝绸工业生产效率及效益
    第三节 我国茧丝绸贸易业发展现状
        一、贸易情况
        二、国内茧丝绸贸易体制与运行方式
        三、茧丝绸进出口贸易体制与运行方式
    第四节 我国茧丝绸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发展的剧烈波动与反复震荡
        二、生产规模低水平盲目扩张
        三、农、工、贸利益尖锐对立
        四、生产主体间恶性竞争
        五、产品市场拓展不开,发展受限
        六、总体效益不高,一度陷入恶性循环
    第五节 我国茧丝绸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管理体制的缺陷
        二、调控手段的陈旧与操作上的失灵
        三、生产经营组织体系的松散无序
        四、蚕茧生产、丝绸加工、茧丝绸贸易的严重脱节
        五、利益分配关系的失衡
        六、技术瓶颈带来的重大影响
第七章 新时期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目标与思路
    第一节 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机遇
        一、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强大的竞争优势
        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会
    第二节 我国茧丝绸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国内经济转型对茧丝绸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二、面临技术突破与市场开拓的难题
        三、与新兴生产国的竞争
    第三节 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目标
        一、蚕茧生产强国
        二、丝绸加工强国
        三、茧丝绸科技强国
        四、茧丝绸消费大国
        五、茧丝绸出口强国
    第四节 我国茧丝绸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创建与现代茧丝绸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
        二、构建与现代茧丝绸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模式
        三、创建我国茧丝绸科技创新体系
        四、构建协调发展、高效运行的现代茧丝绸生产经营体系
        五、完成茧丝绸业的布局结构调整
    第五节 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市场导向
        二、效益优先
        三、稳步推进
第八章 我国茧丝绸业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 茧丝绸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一、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取向
        二、对茧丝绸产业链的一体化管理
        三、管理部门与生产经营的彻底分离
    第二节 茧丝绸产业一体化管理模式
        一、构建一体化的产业管理机制
        二、建立统一有序的全国茧丝绸市场
        三、统一全国茧丝绸产业发展政策
    第三节 管理机构的职能界定
        一、制定茧丝绸业发展规划
        二、制定并实施茧丝绸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三、对茧丝绸业发展实施宏观管理与调控
        四、建立与维护茧丝绸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
        五、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
    第四节 茧丝绸业市场化管理方法选择
        一、市场诱导
        二、对市场经营行为的监测与管理
        三、信息收集与传递
    第五节 丝绸业宏观调控手段应用
        一、政策的激励与约束
        二、信贷与税收手段
        三、建立厂丝储备制度
        四、设立茧丝绸发展基金
        五、必要的行政干预
第九章 我国茧丝绸生产经营模式构建
    第一节 蚕茧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
        一、由“满天星”向重点产区集中
        二、由“副业”向专业蚕农的转变
        三、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四、蚕茧稳定生产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蚕茧生产组织结构变革
        一、蚕茧生产主体由分散无序到组织化——新的生产主体塑造
        二、蚕茧生产组织模式
        三、蚕茧生产组织的运行
    第三节 丝绸生产经营企业改革
        一、丝绸生产经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二、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塑造
        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与决策创新
    第四节 丝绸生产经营企业的组织与联合
        一、丝绸生产经营企业的并购与重组
        二、丝绸生产经营企业的联合与合作
        三、丝绸生产经营行业协会
        四、丝绸生产经营集团(或公司)的培育
    第五节 茧丝绸生产经营的系统协调
        一、蚕茧、丝绸、丝绸制品生产及经营行业组织构建
        二、茧丝绸产业组织构建
        三、蚕茧、丝绸、丝绸制品生产行业内部的协调
        四、蚕茧、丝绸、丝绸制品生产行业之间的协调
        五、蚕茧、丝绸、丝绸制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协调
第十章 我国茧丝绸业的布局调整
    第一节 茧丝绸产业布局调整的必然性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引发的产业转移
        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客观需要
        三、区域资源秉赋造成的必然结果
    第二节 实施蚕茧生产“东桑西移”战略
        一、东部蚕茧生产的颓势
        二、西部蚕茧生产的比较优势
        三、西部蚕茧生产基地建设
    第三节 丝绸加工业布局调整
        一、东部丝绸加工业的稳定与整合
        二、西部丝绸加工业的改造与发展
        三、东西部丝绸加工业的分工与协作
        四、全国丝绸加工业的重心转移
第十一章 我国茧丝绸市场体系建设
    第一节 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一、消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封锁
        二、促进茧丝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形成全国统一的茧丝绸市场
    第二节 构建茧丝绸市场体系
        一、构建完善的茧丝绸交易市场体系
        二、构建完善的茧丝绸市场设施体系
        三、建设便捷的茧丝绸市场信息体系
    第三节 加强茧丝绸市场制度建设
        一、市场主体行为规则
        二、市场运行制度
        三、市场秩序的规范与整顿
    第四节 茧丝绸市场准入
        一、蚕种生产经营准入制
        二、鲜茧收购准入制
    第五节 茧丝绸出口贸易的组织与管理
        一、组建全国统一的茧丝绸出口行业协会
        二、构建丝绸价格协调机制
        三、对传统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拓展
        四、对新兴出口市场的开辟
        五、与国外生产者的竞争
第十二章 我国茧丝绸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第一节 重构我国蚕桑技术推广体系
        一、公共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及效能发挥
        二、公司(企业)技术推广机构创建与职能发挥
        三、蚕农组织技术推广机构创建与职能发挥
    第二节 加强我国茧丝绸产业人才培养
        一、科研人才的培养
        二、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
        三、生产经营人才的培养
    第三节 我国茧丝绸产业科技发展的重点
        一、桑、蚕品种技术
        二、丝绸印染及产品成型(防皱、防缩、防变形)技术
        三、高、精、尖丝绸产品生产技术
        四、茧丝绸业生产设备技术
    第四节 我国茧丝绸产业科技发展的推进
        一、科技研发机构的改制
        二、茧丝绸企业集团科技研发的开展
        三、科技研发投入新机制的形成
        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形成
        五、茧丝绸产业科技的国际合作
第十三章 我国丝绸强国地位的重塑
    第一节 茧丝绸科技强国地位的塑造
        一、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的茧丝绸专家
        二、建设世界一流的茧丝绸科研基地
        三、开发一批世界领先的茧丝绸科技成果
        四、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茧丝绸生产
    第二节 巩固和提升茧丝生产大国地位
        一、大幅提高茧丝单产与品质
        二、进一步提高茧丝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三节 丝绸加工强国地位的塑造
        一、传统丝绸产品加工质量的显着提高
        二、丝绸新产品的开发
        三、高精尖丝绸产品的开发
        四、丝绸知名产品的品牌创造
    第四节 茧丝绸贸易大国的重塑
        一、巨大国内市场的有效开拓
        二、对国际茧丝市场的垄断
        三、对国际丝绸市场的有效占领
        四、对国际丝绸服装市场的开拓与占有
    第五节 茧丝绸产业拓展强国地位构建
        一、桑产业的深度综合开发
        二、蚕业的深度综合开发
        三、丝业的深度综合开发
        四、蚕桑循环经济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世界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动的相关研究
        1.2.2 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的相关研究
        1.2.3 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方法
        1.2.4 关于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动成因的研究
        1.2.5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理论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蚕桑
        2.1.2 桑蚕产业
        2.1.3 产业转移
        2.1.4 空间格局和空间格局演变
    2.2 相关理论述评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区位选择理论与区位结构理论
        2.2.3 农业生产力布局优化理论
        2.2.4 梯度转移发展理论
    2.3 中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及其优化理论假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桑蚕产业格局历史变迁
    3.1 世界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简述
        3.1.1 世界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历史
        3.1.2 世界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现状特征
        3.1.3 世界桑蚕产业发展演进基本规律
    3.2 世界桑蚕产业主产国及其地位
        3.2.1 中国:具有优势地位的生产大国
        3.2.2 意大利和法国:世界的加工和消费中心
        3.2.3 日本:曾经的生产大国、现在的消费大国
        3.2.4 印度:日趋重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3.2.5 巴西:新兴的生产大国
    3.3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历史变迁
        3.3.1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桑蚕产业发展历程
        3.3.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桑蚕产业的复兴及主产区迁移
        3.3.3 我国桑蚕产业主产区的迁移及演变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4.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来源
    4.2 我国桑蚕产业生产集中度分析
        4.2.1 我国桑蚕生产CRn指数分析
        4.2.2 我国桑蚕生产HHI指数分析
        4.2.3 我国桑蚕生产LQ系数分析
    4.3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重心变化分析
    4.4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聚集度分析
    4.5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5.1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的分析框架
        4.5.2 资源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4.5.3 经济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4.5.4 技术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4.5.5 政策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4.5.6 生态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4.5.7 市场因素对桑蚕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桑蚕产业格局演变的合理性评价
    5.1 我国桑蚕产业主产区比较优势分析
        5.1.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1.2 蚕茧生产区域生产规模优势指数分析
        5.1.3 蚕茧区域生产效率比较优势分析
        5.1.4 蚕茧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5.1.5 比较优势与布局变迁关系分析
    5.2 我国桑蚕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全国及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5.2.3 中国蚕茧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要素的总体变化
        5.2.4 2006 -2015年间东、中、西部地区蚕茧TFP均值及其分解
        5.2.5 全国及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结果启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优化分析
    6.1 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优化的SWOT分析
    6.2 中国桑蚕产业空间优化方案设计
        6.2.1 蚕桑优势区的判定标准
        6.2.2 桑蚕产业区域优势评价方法体系
        6.2.3 我国桑蚕产业空间格局优化方案
    6.3 政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总结交流经验 进一步提高科学种桑养蚕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 祁广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2]以种桑养蚕为主线的初中生物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D]. 左素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3]桑史—经济、生态与文化(1368-1911) ——基于环境史的视野[D]. 乐锐锋.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5)
  • [4]中国蚕桑科技传承模式及其演变研究[D]. 李富强. 西南大学, 2010(08)
  • [5]广西靖西市达腊村的桑蚕经济研究[D]. 刘早辰.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6]中国传统蚕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研究[D]. 米婧玮. 西南大学, 2020(02)
  • [7]传统产业变迁与村落认同 ——浙东辑里村蚕桑产业发展的社会学考察[D]. 周红月.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8]中国蚕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 向仲怀,顾国达,李建琴,封槐松,李龙,夏庆友,任永利,袁联伟. 中国蚕业经济管理学术研讨会材料汇编, 2012
  • [9]我国茧丝绸业发展问题研究[D]. 杨和荣.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10]中国桑蚕空间格局演变及其优化研究[D]. 张晴.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标签:;  ;  ;  ;  

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提高科学桑蚕育种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