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镍—硅“聚晶体”多粒合成工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1](1977)在《镍—硅“聚晶体”多粒合成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地质钻头和扩孔器用的镍——硅“聚晶体”国内已研究成功好几年了,并在钻探工作中不断取得好的效果。如在广西215队,用镍——硅“聚晶体”钻头钻进5——6级岩层,最高寿命达308米。另外生长“聚晶体”做成扩孔器,在矽化灰岩中工作(其中通过了70米的矽化破碎带),寿命超过了350米。四川石油管理局“敢于攀高峰的7002深井钻井队”用生长“聚晶体”在6001米——中国第一口超深井中打出了好效果。这些情况表明“聚晶体”在中砂岩层的地质钻探工作中具有很大作用。
刘晓兵[2](2011)在《高温高压下合成金刚石单晶用新型触媒材料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金刚石是集多种优异性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超硬材料。目前,我国是世界金刚石的主产国,但高端产品稀缺,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合成金刚石的触媒材料研究和开发力量薄弱。本工作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在高于7.0 GPa的压力条件下对合成金刚石单晶用新型触媒材料研究,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重要领域的空白。获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确定了稳定的金刚石合成技术:首先,通过对传压与保温介质的进一步选择与优化,设计出了在高于7.0GPa,2000℃条件下合成金刚石单晶稳定的材料组装方式;其次,通过对合成工艺进一步改善,得到了适合高质量金刚石单晶合成的成熟工艺。2.考察了低熔点金属材料合成金刚石的触媒特性:通过在传统触媒体系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低熔点金属,详细地考察了对合成金刚石的触媒特性的影响。我们发现通过适当比例低熔点金属的添加,金刚石的合成压力与温度条件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金刚石的成核密度和生长速度也可以得到显着提高。3.考察了触媒材料中的微量杂质元素对合成金刚石的影响:我们在羰基铁粉触媒体系中成功地合成出了高氮含量金刚石单晶,最高氮含量可以达到1438 ppm,金刚石内部氮原子主要以A心与C心形式并存。在羰基镍粉触媒体系中利用膜生长法首次合成出了无色透明的IaB型金刚石晶体,这为揭示天然金刚石的成因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4.合成出了多种“硼氮”共掺杂的金刚石单晶:目前对“硼碳氮”材料的研究吸引着人们的极大的兴趣,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未真正合成出值得信赖的立方相“硼碳氮”晶体。本文中,我们提出并成功合成出了多种优质“硼氮”共掺杂金刚石单晶,这为进一步寻找新型超硬-导电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5.考察了高温高压下金刚石单晶的生长机制:本文中利用黑色含硼金刚石作为晶种生长黄色的金刚石,为研究金刚石的成核、生长等机理方面的物理问题提供了便利的观察条件。我们通过对金刚石晶体在成核后期的生长方式以及晶形形成过程的一系列研究,为金刚石合成的溶剂理论做了一些有益补充,这为建立新的金刚石合成理论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吕可文[3](2013)在《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区域经济在全球化时代的复兴,美国硅谷、德国巴登—符腾堡、台湾新竹等一些创新高地的成功实践,使得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一系列促进区域创新与发展的政策成为后发地区与国家增强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议题。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区域技术学习创新已经成为研究和争论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领域,围绕技术学习、创新与空间、地方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从不同层面强调了地方网络与地方根植性、地理接近与空间集聚、跨国社区与跨区联系、全球网络及非本地关系与知识流动等对于创新发生的重要性,并认为创新是一个地方化力量和全球化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不同空间尺度上各个关键行动者之间持续的关系构建和战略协同的演化过程,具有强烈的时空异质性和敏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后发地区与国家的技术追赶绩效与创新模式在行业间差异明显,产业的技术体制有着不同的特征,并且有关产业知识基础的研究表明,产业中知识来源、组织和创新模式依知识基础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关创新的理论讨论与政策设计,需要考察产业特殊性与技术/知识异质性。那些成功区域的创新政策与经验,并不能被后发地区不加改变的模仿和使用。基于此,文章把知识/技术异质性纳入到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的建构中,试图形成一个技术/知识基础、产业、空间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把技术/知识的属性、产业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统一起来进行考虑,来研究不同的技术/知识属性、产业属性对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的影响,并从知识基础的角度出发,结合“学习场”理论,探讨知识复杂性与学习场的理论构建。以此为基础,选择超硬材料产业作为案例,重点研究分析性知识基础与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全文内容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引言。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一些成功地区有关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的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创新政策日益被后发地区与国家推崇与模仿,而这些挑选赢者与最佳实践模式的区域创新理论和政策,实践中并没有在模仿者那里取得预期的成功。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国际主流的空间化学习与创新的理论与政策。有关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研究发现,由于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差异,技术创新的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在不同的产业具有很大差异。基于此,本文认为,有关创新机制与模式的理论与政策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技术/知识特征来讨论,这对于构建更加综合和精细化的技术学习与创新的理论模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改变不加区别的拷贝成功区域创新政策的实践误区,从而制定出量体裁衣的创新政策。第二章:研究综述。围绕论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从创新思想的演变、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研究视角的变迁、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知识基础与创新等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得出以下结论: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经济活动内在紧密交织的复杂网络,是一个多元主体及其在多种空间尺度上战略协同的过程,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技术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这种复杂性表现为技术机会、创新独占性与累积性等因素的特定组合——技术体制,而技术体制的不同影响着技术追赶与创新的绩效与模式;知识基础具有多元性,表现为编码与非编码知识的组合程度、知识正式化以及情景特殊的程度等,而产业知识基础的差异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机制与组织、地理模式。由此,有关从地方与全球、内部与外部力量对于创新发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各种空间学习创新理论,需要把技术/知识异质性考虑进去,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学习创新的机理。第三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这一部分首先对新产业区理论、全球生产网络与价值链理论等各种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在此基础上,引入本研究的两个核心理论:学习场理论与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由于学习创新的空间异质性与知识技术复杂性,有必要把知识基础的复杂性纳入到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中去,有关空间创新的理论研究需要从空间/关系、技术/知识两个角度,结合具体的产业进行讨论。基于此,文章设计了空间、产业、技术/知识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强调把研究的焦点放在创新的主体、机制与地理模式三个方面。第四章,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理论建构。本章首先阐述了物理场-信息场-知识场-创造场-学习场的思想演变,并从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其次,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的研究脉络与逻辑;第三,从知识创造的角度,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转化与场的关系,特定的知识转化阶段与不同的场密切相关。基于这些研究,文章分析了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内在联系,区分了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解析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以及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几种类型,并对相应类型的创新机制与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第五章,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理论的研究,选取超硬材料行业为案例进行研究,首先在全球尺度上,探讨科学驱动型产业技术创新的一般特征,行业创新具有全球化的特征。本章主要介绍了超硬材料的行业特征、全球格局以及技术创新与发展。研究发现,超硬材料行业具有专业化分工程度高、对经济发展依赖性强以及各环节附加值、地理分布不同等特征。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对基于know-what、 know-why的分析性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科学技术与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是推动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如近代科学知识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合成,并推动了人造金刚石的工业化生产;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研究带来了“金刚石薄膜”的兴起,拓展了金刚石的应用领域;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促进了纳米金刚石的问世,使金刚石特殊性能得以发挥,引发了金刚石时代的到来。第六章,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国家尺度是学习场分析常用的尺度。中国金刚石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并且政府、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力量的作用十分明显。中国第一个金刚石成功合成得益于早期学者、专家对超高压高温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对金刚石合成机理、工艺及相关原理等科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则引发了20世纪80、90年代我国金刚石行业的突破创新,并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生产国;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压机大型化与合成工艺的进步,更是引发了行业的突破发展,金刚石行业开始向超硬材料强国迈进。总体上,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十分依赖于科学研究与突破,行业创新具有科学驱动型特征,基于科学基础的分析性知识、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及科研院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区域集聚与行业集中度较高。但整体上,国内产品同质化严重,还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第七章,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选取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为案例,对小尺度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组织与地理模式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与形成得益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这一技术极的力量,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从人才培养、技术溢出与扩散以及企业衍生等方面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产业园区的技术创新十分依赖于正式的研发,通过研发、技术进步来学习是企业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科研机构、行业知名专家(明星科学家)在企业的技术进步升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加强与大学、科研院以及行业的知识社区联系是这类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重点;产业园区的创新网络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可以通过专家知识社区运行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企业研发的合作网络也具有跨越本地的特征;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与专利转让也不仅限于本地,在省外与国内都有分布,多尺度关系建构的特征十分显着。第八章,结论及展望。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不仅具时空情景敏感性的特征,更具有技术知识异质性的特征,有关地理空间对于创新发生的机制影响的研究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基础进行讨论;创新政策的设计需要谨慎的根据不同的产业知识基础而进行;(2)从知识创造的视角出发,知识创造与具体的场紧密相连,不同的知识类型的转化过程与不同的场联系在一起;(3)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多元学习场密切相关,不同的知识基础与不同的学习场一一对应。理论上,存在着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拓扑联系。(4)超硬材料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较强的依赖于分析性知识,具有科学驱动型行业的特征;(5)科研院所等技术极是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在技术扩散、衍生企业、培训专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属于一个以分析性知识基础为主导的科学驱动型学习场,正式研发、依托科研院所的成果并与其保持紧密联系是其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并且创新的地理具有多尺度的特征。同时并针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要开展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苏莉[4](2006)在《铁基触媒合成含硼金刚石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分析》文中认为金刚石的人工制造及其应用是人类的一大创造。它不仅具有硬度高、抗腐蚀、耐磨性等优异性能,还具有优良的光学、声学、热学性质。当金刚石中掺入硼原子后可使其电阻率下降,成为典型的半导体材料。随着工业与科技的日益发展,含硼金刚石在各个领域都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展现了其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开发新型的优质金刚石单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掺杂碳化硼的铁基触媒,配以石墨为碳源,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出含硼金刚石单晶。利用现代化的分析手段,研究了含硼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并通过测试金刚石的静压强度、(热)冲击韧性、抗氧化性等指标,对含硼金刚石与普通金刚石的性能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利用体视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比观察普通金刚石与含硼金刚石的形核率、单晶颗粒的大小、晶型、颜色以及晶面的微观组织形貌,发现金刚石的形核率因硼元素的掺入而增大,其颜色也变为不透明的黑色。对晶型的差异进行分析,当金刚石的碳源、温度和压力相同时,触媒会对金刚石的晶形产生影响。同样合成条件下普通金刚石以六—八面体为主,而含硼金刚石的八面体较多。这是因为硼原子能促进金刚石(111)晶面的生长速率所致。普通金刚石表面发育较好,而含硼金刚石晶体表面具有明显花纹图样,主要有锯齿状台阶、螺旋台阶、阶梯状生长台阶及颗粒状花样。X射线谱和拉曼谱分析表明,普通金刚石与含硼金刚石均为立方结构,且结晶程度较好。硼元素掺入,金刚石的拉曼峰位移逐渐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半峰宽也相应增加。 差热分析结果表明,含硼金刚石的抗氧化性优于未掺硼金刚石。热重分析含硼金刚石在整个加热过程中质量变化较为平稳,没有较大的起伏。磁化率分析知,普通金刚石的磁化率较高,而含硼金刚石相对较低。根据抗压强度,两种金刚石的强度等级均为MBD8型,金刚石的强度与粒度和晶形都有关,金刚石粒度越小,晶形越好,对应的强度越高。抗冲击韧性实验表明,TI与TTI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TI高时
于艳妍[5](2012)在《新型微晶金刚石磨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选择低温陶瓷结合剂有效地将微米级别的金刚石磨料微粉粘结在一起制备成一定形状和粒径的新型微晶金刚石磨料。本实验分别探讨了基础体系为R2O–B2O3–SiO2的陶瓷结合剂其组成及特定添加剂(Li2CO3、Na3AlF6、SnO、CeO2、Cu、Co)对陶瓷结合剂及金刚石磨料性能的影响,并对陶瓷结合剂的耐火度、流动性等进行测定,利用金刚石单颗粒抗压强度测定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方法对所制备的新型微晶金刚石磨料进行研究。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结合剂加入量、原料初始粒径等对微晶金刚石磨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陶瓷结合剂的性能是影响金刚石磨料的关键因素。要实现微晶金刚石磨料的低温烧成,陶瓷结合剂的耐火度一般应低于700℃。结合剂流动度直接关系到微晶金刚石磨料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另外,金刚石磨料的单颗粒抗压强度与其显微结构也是密切相关的,流动度相对高的结合剂所制备的磨料显微结构均匀致密其单颗粒抗压强度会相应提高。(2)不同的添加剂对结合剂和微晶金刚石磨料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Li2CO3、Na3AlF6、SnO、CeO2、Cu、Co等能不同程度地改变结合剂的性能,从而使微晶金刚石磨料的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得到不同幅度的改善。(3)烧成制度对金刚石磨料的性能影响极为明显,适量提高烧结温度,延长保温时间都有利于提高微晶金刚石磨料的性能。本实验最佳的烧成制度是:烧结温度为800℃,保温时间为120min。结合剂的加入量也会影响金刚石磨料的性能,适当增加结合剂加入量可以提高金刚石磨料的性能,但如果加入量过多反而会降低磨料的性能,一般以结合剂的添加量为30wt.%为宜。此外,金刚石原料的初始粒径越小,所制备的微晶金刚石磨料的结构越致密,其具有的力学性能越好。
郭龙锁[6](2019)在《肼类有机物掺杂金刚石大单晶的高温高压合成及退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交代矿物,其主要来源于地下120-200千米深的上地幔层,经过火山喷发随地幔岩浆被带到地表。由于金刚石形成条件的苛刻及形成环境的多样性,在金刚石形成过程中捕获了环境中的物质成分并保存于金刚石内部形成金刚石包裹体。这些包裹体为我们研究金刚石形成机制提供了直观的素材,也为研究地球地幔物质循环的提供素材。天然金刚石形成环境的探索是研究金刚石形成机制至关重要的一步,碳素来源、形成条件、如何结晶成金刚石晶体等问题的线索均可以通过金刚石内部的包裹体中寻找蛛丝马迹。研究发现,金刚石其内部含有的杂质元素有氮、氢、氧、硼、硫等50多种,但是广泛存在于金刚石中的只有氮、氢、氧三种元素。氮元素是最早被发现的,也是研究最广泛的杂质元素。其次,氢元素作为仅次于氮的另一重要元素,近年来也越来越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还有就是氧元素,氧存在于金刚石晶体中的认识由来已久,而且金刚石包裹体的物质成分绝大部分都含有氧,氧在地球内部的含量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关于氧掺杂金刚石的研究国际上很少。对天然金刚石来说,氮、氢、氧在金刚石成核、生长过程中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研究金刚石形成机制的过程中不能将三者割裂开来研究,应该将他们同时存在于金刚石生长环境中,这对于研究金刚石形成机制以及研究地球地幔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借助于高压设备—国产六面顶液压机,采用温度梯度法,在NiMnCo-C体系中通过添加含氮、氢、氧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添加剂成功合成出了氮氢氧共掺杂大尺寸金刚石单晶;并对氮氢氧共掺杂金刚石单晶进行高温高压退火制备出了IaA型金刚石单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添加C3H5N3O、C3H8N4O2和CH6N4O作为添加剂为金刚石合成环境提供氮、氢、氧成分进行高温高压金刚石单晶合成实验,分别研究了合成环境中氮、氢、氧不同原子比对金刚石生长的影响。2、首次对氮氢氧共掺杂体系中合成的金刚石进行高温高压退火实验,成功制备出类“天然”IaA型金刚石单晶。
许世超[7](2003)在《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合成及催化窄分布聚醚研究》文中指出添加第三种金属离子到水滑石中,得到了HD、HT和HA系列的改性水滑石,通过XRD、DSC和IR等分析方法考察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发现三元离子复合金属氧化物具有类水滑石的结构,经过高温煅烧后在晶体表面存在碱性活性中心,晶体结构也发生变化,有类似分子筛结构的大量纳米级微孔存在,可以作为具有择形催化功能的固体碱催化剂。 研究了不同合成方法对催化剂晶体结构的影响,以及不同合成方法合成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发现双滴法合成的催化剂(HD系列)的表面和内部的晶体结构都不如水热法合成的催化剂(HT系列)的完好,但同时发现双滴法合成的催化剂(HD系列)中含有过渡金属Co或是稀土金属Dy的类水滑石煅烧产物对醇的催化效果较好,有很高的乙氧基化活性,其催化反应速度可达3.2g/5min左右(KOH的为2.2g/5min);反应温度较低于160℃;催化剂的窄分布效果十分明显,分布指数达到了100%(KOH工艺为50%左右)。 分别以丁酸和辛醇为起始剂,考察了复合金属氧化物及其脂肪酸表面改性催化剂的适用范围:对于醇起始剂,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窄分子量分布性,有望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酸起始剂,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所得产品的颜色、气味以及分子量分布比KOH催化所得产品要好,但是活性稍差。 研究了以生物酶为催化剂催化脂肪醇乙氧基化的活性,初步进行了酶催化的试验,通过磷酸裂解试验、红外光谱检测等方法对酶催化产品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为阴性,但是这一步研究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镍—硅“聚晶体”多粒合成工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镍—硅“聚晶体”多粒合成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高温高压下合成金刚石单晶用新型触媒材料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硬材料 |
1.2 金刚石 |
1.2.1 金刚石的结构 |
1.2.2 金刚石的性质 |
1.2.3 金刚石的分类 |
1.2.4 天然金刚石与人造金刚石 |
1.2.5 金刚石的合成方法 |
1.3 人造金刚石发展历史 |
1.4 静高压法合成金刚石的基本原理 |
1.4.1 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的溶剂理论 |
1.4.2 工业金刚石合成的一般规律 |
1.5 人工合成金刚石触媒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实验设备、原辅材料、组装和工艺 |
2.1 高温高压设备 |
2.1.1 铰链式六面顶压机简介 |
2.1.2 超高压的获得 |
2.1.3 压力与温度的控制 |
2.1.4 腔体内实际温度和压力的标定 |
2.2 传压保温介质 |
2.3 高温高压下合成金刚石的实验组装 |
2.3.1 直热式实验组装 |
2.3.2 稳定的旁热式腔体组装 |
2.3.3 重要组件的制备与改进 |
2.3.4 合成工艺改善 |
2.4 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单晶的基本特征 |
第3章 添加低熔点金属体系合成金刚石触媒特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3 添加金属锌体系合成金刚石单晶的触媒性能 |
3.3.1 金属锌的性质与用途 |
3.3.2 金刚石在Fe-Ni-Zn-C 体系中的合成 |
3.3.4 金刚石在Fe-Zn-C 体系中的合成 |
3.3.5 小结 |
3.4 添加金属铜、铝、镁体系合成金刚石单晶的触媒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羰基铁(镍)粉触媒体系中金刚石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羰基铁粉触媒体系中金刚石单晶的合成 |
4.2.1 羰基铁的简介 |
4.2.2 羰基铁粉的制备 |
4.2.3 金刚石的合成 |
4.2.4 金刚石生长V 形区 |
4.2.5 羰基铁粉体系中合成金刚石形貌与表征 |
4.2.6 羰基铁粉体系中合成金刚石的红外光谱 |
4.2.7 小结 |
4.3 羰基镍粉触媒体系金刚石单晶的合成 |
4.3.1 羰基镍粉的简介 |
4.3.2 羰基镍粉体系中金刚石的合成 |
4.3.3 羰基镍粉体系中合成金刚石形貌与表征 |
4.3.4 羰基镍粉体系中合成金刚石的红外光谱 |
4.3.5 天然金刚石成因的讨论 |
4.3.6 小结 |
第5章 铁镍触媒体系中“硼氮”掺杂金刚石的合成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3 金刚石的合成 |
5.4 在Gr_(0.98)(h-BN)_(0.02) 与Gr_(0.9)(h-BN)_(0.1)体系中合成的晶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触媒体系中金刚石单晶的生长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高温高压下金刚石成核机制 |
6.2.1 利用不同合成工艺的金刚石合成 |
6.2.2 金刚石合成V 形区 |
6.2.3 分析与讨论 |
6.3 高温高压下金刚石晶形的形成过程 |
6.3.1 金刚石在不同晶种上的合成 |
6.3.2 合成金刚石晶形与晶种原始形貌的对应关系 |
6.3.3 对合成金刚石晶体断面的观察与分析 |
6.4 金刚石晶体{100}与{111}晶面上不同生长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获奖情况及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形势下知识经济和创新成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
1.1.2 技术学习与创新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 |
1.1.3 技术追赶与创新模式表现出较强的技术知识异质性特征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搜集 |
1.5.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综述 |
2.1 创新思想的演化 |
2.2 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的视角变迁 |
2.2.1 新区域主义的兴起与地域创新模型 |
2.2.2 外部/全球联系、跨区网络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
2.2.3 全球-地方联结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
2.2.4 小结 |
2.3 技术、技术体制与创新 |
2.3.1 技术与技术体制 |
2.3.2 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 |
2.3.3 技术体制与技术追赶 |
2.3.4 小结 |
2.4 知识基础与创新 |
2.4.1 知识基础 |
2.4.2 知识基础与创新 |
2.4.3 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主流的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 |
3.1.1 区域(空间)视角下的新产业区及相关理论 |
3.1.2 网络视角下的全球价值链/生产网络及相关理论 |
3.2 学习场理论 |
3.3 知识基础理论 |
3.4 理论整合与分析框架 |
3.4.1 框架构思 |
3.4.2 分析的维度 |
3.4.3 分析的焦点 |
3.5 本章小结 |
4 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理论建构 |
4.1 从物理场到学习场:场的思想演变 |
4.2 学习场:多尺度性与多元性 |
4.3 知识基础与创新 |
4.3.1 意会知识与地域创新模型 |
4.3.2 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 |
4.4 知识创造与场理论 |
4.4.1 SECI 过程与知识创造 |
4.4.2 知识创造、SECI 与 Ba |
4.5 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多尺度性 |
4.5.1 符号性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 |
4.5.2 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 |
4.5.3 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 |
4.5.4 知识复杂性与混合型学习场 |
4.6 本章小结 |
5 世界超硬材料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
5.1 超硬材料产业的行业特征 |
5.1.1 典型单一的产业链类型,各环节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高 |
5.1.2 小行业、大用途,具有工业的牙齿之称 |
5.1.3 行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
5.1.4 各环节附加值与地理分布不同 |
5.2 超硬材料行业的全球格局 |
5.3 超硬材料合成技术发展史与世界超硬材料产品创新 |
5.3.1 近代科学知识与人造金刚石合成 |
5.3.2 气相沉积合成技术与金刚石薄膜的兴起 |
5.3.3 纳米技术与纳米金刚石的问世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
6.1 科学研究与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 |
6.1.1 科研院所与中国人造金刚石合成及工业化生产 |
6.1.2 科学研究全方位展开与超硬材料行业产品创新 |
6.1.3 合成设备、工艺进步与金刚石行业突破创新 |
6.2 超硬材料行业发展的国内图景 |
6.2.1 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 |
6.2.2 较为完善的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
6.2.3 区域集中与集聚现象明显 |
6.2.4 行业集中度高,呈现寡头竞争格局 |
6.2.5 产品同质化严重,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 |
6.3 本章小结 |
7 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技术创新 |
7.1 郑州高新区概况与发展 |
7.1.1 地理与区位 |
7.1.2 高新区建立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
7.1.3 高新区的发展现状与成就 |
7.2 郑州超硬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7.2.1 技术极的推动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 |
7.2.2 初级要素优势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 |
7.2.3 市场需求拉动与超硬材料行业的飞速发展 |
7.2.4 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超硬材料行业的壮大 |
7.3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发展 |
7.3.1 区内企业聚集及规模优势明显 |
7.3.2 区内企业各具特色,产业链条完善 |
7.3.3 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区域创新环境初显 |
7.3.4 中心地位突出,信息资源丰富 |
7.4 科学型学习场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研究 |
7.4.1 大学(科研机构)、解析知识与创新 |
7.4.2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极 |
7.4.3 技术极-企业知识流动机制与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 |
7.4.4 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 |
7.4.5 科学型学习场的地理模式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4)铁基触媒合成含硼金刚石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刚石合成机理的研究 |
1.2.1 直接转变理论 |
1.2.2 溶剂理论 |
1.2.3 溶剂-催化理论 |
1.3 人造金刚石的合成技术 |
1.3.1 高温高压合成人造金刚石 |
1.3.2 II_b型金刚石合成方法 |
1.3.3 合成工艺研究 |
1.3.4 金刚石合成触媒的研究 |
1.4 含硼金刚石的结构与性能 |
1.4.1 金刚石的结构 |
1.4.2 含硼金刚石的性能 |
1.5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内容方法 |
2.1 铁基含硼触媒制备 |
2.2 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选择 |
2.2.1 石墨的选择 |
2.2.2 叶蜡石的选择 |
2.2.3 导电钢圈的选择 |
2.3 含硼金刚石的合成 |
2.3.1 合成块组装 |
2.3.2 高温高压合成试验 |
2.3.3 金刚石的提纯 |
2.4 含硼金刚石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2.4.1 金刚石的形貌观察 |
2.4.2 金刚石的 FESEM观察 |
2.4.3 含硼金刚石的 XRD分析 |
2.4.4 含硼金刚石的 Micro-Raman分析 |
2.5 金刚石的性能检测 |
2.5.1 金刚石的差热分析 |
2.5.2 金刚石的热重分析 |
2.5.3 金刚石的磁化率测量 |
2.5.4 含硼金刚石的静压强度检测 |
2.5.5 金刚石的(热)冲击韧性测量 |
第3章 含硼金刚石的结构与表面形貌 |
3.1 两种金刚石的形核密度及其单晶颗粒的形貌观察 |
3.2 两种金刚石的粒度与晶型 |
3.3 金刚石的FESEM 分析 |
3.4 含硼金刚石的XRD 分析 |
3.5 含硼金刚石的Raman 光谱分析 |
第4章 含硼金刚石与普通金刚石的性能比较 |
4.1 金刚石的热稳定性 |
4.2 金刚石的热重分析 |
4.3 金刚石的磁化率 |
4.4 金刚石的抗压强度 |
4.5 金刚石的冲击韧性测量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新型微晶金刚石磨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磨料 |
2.1.1 磨料的概念及分类 |
2.1.2 磨料的基本性能及用途 |
2.2 金刚石磨料 |
2.2.1 金刚石分类、晶体结构及其特性 |
2.2.2 金刚石特性 |
2.3 陶瓷结合剂 |
2.3.1 结合剂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
2.3.2 陶瓷结合剂的基本概念 |
2.3.3 陶瓷结合剂的基本性能 |
2.3.4 陶瓷结合剂的作用 |
2.3.5 低温陶瓷结合剂 |
2.4 新型微晶金刚石磨料 |
2.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三章 实验方案设计与研究方法 |
3.1 实验思路 |
3.2 制备工艺 |
3.3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4 性能测试与分析 |
3.4.1 陶瓷结合剂耐火度的测试 |
3.4.2 陶瓷结合剂流动性的测试 |
3.4.3 单颗粒抗压强度分析 |
3.4.4 显微结构分析 |
第四章 基础结合剂化学组成对微晶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
4.1 基础结合剂性能的研究 |
4.1.1 基础结合剂耐火度的研究 |
4.1.2 基础结合剂流动度的研究 |
4.2 基础结合剂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
4.2.1 基础结合剂对微晶金刚石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2 基础结合剂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显微结构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添加剂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性能的影响 |
5.1 碳酸锂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性能的影响 |
5.1.1 碳酸锂对结合剂耐火度的影响 |
5.1.2 碳酸锂对结合剂流动度的影响 |
5.1.3 碳酸锂对微晶金刚石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4 碳酸锂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显微结构的影响 |
5.2 冰晶石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性能的影响 |
5.2.1 冰晶石对结合剂耐火度的影响 |
5.2.2 冰晶石对结合剂流动度的影响 |
5.2.3 冰晶石对微晶金刚石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4 冰晶石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显微结构的影响 |
5.3 氧化锡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性能的影响 |
5.3.1 氧化锡对结合剂耐火度的影响 |
5.3.2 氧化锡对结合剂流动度的影响 |
5.3.3 氧化锡对微晶金刚石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4 氧化锡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显微结构的影响 |
5.4 二氧化铈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性能的影响 |
5.4.1 二氧化铈对结合剂耐火度的影响 |
5.4.2 二氧化铈对结合剂流动度的影响 |
5.4.3 二氧化铈对微晶金刚石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4 二氧化铈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显微结构的影响 |
5.5 不同金属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性能的影响 |
5.5.1 铜、钴对结合剂耐火度的影响 |
5.5.2 铜、钴对结合剂流动度的影响 |
5.5.3 铜、钴对微晶金刚石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4 铜、钴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显微结构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备参数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性能的影响 |
6.1 结合剂添加量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性能的影响 |
6.1.1 结合剂添加量对微晶金刚石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6.1.2 结合剂添加量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显微结构的影响 |
6.2 温度制度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性能的影响 |
6.2.1 烧结温度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性能的影响 |
6.2.2 保温时间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性能的影响 |
6.3 磨料粒度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性能的影响 |
6.3.1 磨料粒度对微晶金刚石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6.3.2 磨料粒度对微晶金刚石磨料显微结构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肼类有机物掺杂金刚石大单晶的高温高压合成及退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刚石晶体结构及性质 |
1.2.1 金刚石晶体结构 |
1.2.2 金刚石晶体性质 |
1.3 金刚石的分类 |
1.4 本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金刚石的光谱学特征 |
2.1 引言 |
2.2 光学显微镜 |
2.2.1 光学显微镜简介 |
2.2.2 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 |
2.2.3 光学显微镜的应用 |
2.3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 |
2.3.1 基本原理 |
2.3.2 物质原子间常见的振动类型 |
2.3.3 红外图谱的在金刚石方面的应用 |
2.3.4 金刚石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解析 |
2.3.5 金刚石中氮含量的计算方法 |
2.4 拉曼散射光谱 |
2.4.1 基本原理 |
2.4.2 拉曼光谱在金刚石表征中的应用 |
第三章 金刚石发展历程 |
3.1 引言 |
3.2 天然金刚石的探索历程 |
3.2.1 天然金刚石的起源 |
3.2.2 天然金刚石的颜色 |
3.2.3 金刚石包裹体的研究 |
3.3 人造金刚石的发展历程 |
3.3.1 人造金刚石的探索历程 |
3.3.2 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的理论基础-溶剂理论 |
3.3.3 人造金刚石高压设备 |
3.3.4 实验组装的确定 |
3.3.5 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的生长环境的研究进展 |
3.4 金刚石的高温高压退火研究 |
3.4.1 金刚石高温高压退火的研究历程 |
3.4.2 金刚石高温高压退火研究的意义 |
第四章 以C_3H_5N_3O为有机添加剂的高温高压金刚石的合成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C_3H_5N_3O简介及实验过程 |
4.2.1 C_3H_5N_3O简介 |
4.2.2 实验过程 |
4.3 C_3H_5N_3O环境中合成金刚石的光学照片 |
4.4 C_3H_5N_3O环境中合成金刚石的红外表征 |
4.5 C_3H_5N_3O环境中合成金刚石的拉曼表征 |
4.6 C_3H_5N_3O环境中合成金刚石的XPS能谱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C_3H_8N_4O_2为有机添加剂的高温高压金刚石的合成及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2.1 C_3H_8N_4O_2简介 |
5.3 实验过程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添加C_3H_8N_4O_2 后的金刚石合成实验条件 |
5.4.2 添加C_3H_8N_4O_2后合成的金刚石晶体的红外表征 |
5.4.3 添加C_3H_8N_4O_2后合成的金刚石晶体的拉曼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CH_6N_4O为有机添加剂的高温高压金刚石的合成及表征 |
6.1 引言 |
6.2 CH_6N_4O简介与实验过程 |
6.2.1 CH_6N_4O简介 |
6.2.2 实验过程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NiMnCo-C体系中添加不同含量CH_6N_4O后的实验结果 |
6.3.2 添加CH_6N_4O后合成金刚石晶体的红外表征 |
6.4 {NaN_3~+ CH_6N_4O}复合添加剂合成金刚石及表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N-H-O共掺杂金刚石中出现的“毛刺”现象 |
7.1 引言 |
7.2 实验过程 |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3.1 氮、氢、氧共掺杂金刚石的合成条件及结果 |
7.3.2 以C_3H_5N_3O为添加剂合成金刚石晶体的“毛刺”现象 |
7.3.3 以C_3H_8N_4O_2为添加剂合成金刚石晶体的“毛刺”现象 |
7.3.4 以CH_6N_4O为添加剂合成金刚石晶体的“毛刺”现象 |
7.3.5 加入NaN_3后氮、氢、氧共掺杂金刚石的“毛刺”现象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对N-H-O共掺杂金刚石的高温高压退火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过程 |
8.3 N-H-O掺杂金刚石高温高压退火条件及实验结果 |
8.3.1 退火条件及实验结果 |
8.3.2 退火前后晶体的光学分析 |
8.3.3 退火前后金刚石的拉曼表征 |
8.3.4 高温高压退火前后氮、氢、氧共掺杂金刚石的红外光谱表征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合成及催化窄分布聚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窄分布聚醚合成工艺 |
1.1.1 反应器 |
1.1.2 催化剂 |
1.1.3 反应条件 |
1.1.3.1 温度 |
1.1.3.2 压力 |
1.1.4 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 |
1.1.5 其它影响因素 |
1.1.5.1 起始剂 |
1.1.5.2 水分的影响 |
1.2 窄分布聚醚及其催化剂 |
1.2.1 催化剂的历史以及窄分布聚醚用催化剂 |
1.2.1.1 双金属氰催化剂 |
1.2.1.2 固体酸催化剂 |
1.2.1.3 碱土金属催化剂 |
1.2.1.4 碱土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 |
1.2.1.5 其他类型催化剂 |
1.2.2 合成窄分布聚醚催化及发展方向 |
1.2.2.1 生物催化剂 |
1.2.2.2 改性水滑石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课题的意义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2.1 聚醚的合成机理 |
2.1.1 碱性催化剂催化机理 |
2.1.2 酸性催化剂催化机理 |
2.1.3 碱土金属催化剂催化机理 |
2.1.4 生物制剂催化机理 |
2.2 与复合金属氧化物相关的名词概念 |
2.2.1 固溶体 |
2.2.2 择形催化 |
2.2.3 尖晶石与反尖晶石 |
2.2.4 水滑石 |
第三章 试验部分 |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1.1 主要仪器 |
3.1.2 主要试剂 |
3.2 催化剂的合成及表征 |
3.2.1 前体的合成 |
3.2.2 水滑石的表面改性 |
3.2.3 水滑石煅烧温度的确定 |
3.2.4 X射线衍射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及组成物相的表征 |
3.3 生物催化剂的合成 |
3.4 聚醚的合成 |
3.4.1 以复合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的聚醚合成 |
3.4.2 以生物酶为催化剂的聚醚的合成 |
3.5 聚醚产品的组份分析 |
3.5.1 标准样品的合成 |
3.5.2 利用薄层色谱对聚醚产品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 |
3.5.2.1 薄层板的制备 |
3.5.2.2 薄层分析 |
3.5.2.3 产品的定性分析 |
3.5.2.4 产品组份的定量分析 |
3.5.3 产品的分子量分布(分布指数) |
3.6 性能测试 |
3.6.1 HD、HT和HA系列催化剂催化所得聚醚产品的性能测试 |
3.6.1.1 分子量测试-邻苯二甲酸酐法 |
3.6.1.2 浊点 |
3.6.1.3 反应速率 |
3.6.1.4 临界胶束浓度 |
3.6.1.5 表面张力 |
3.6.1.6 渗透性 |
3.6.1.7 乳化性 |
3.6.2 生物催化剂催化聚醚产品的检测 |
第四章 复合金属氧化物结构表征及催化乙氧基化 |
4.1 DSC谱图的分析对比 |
4.2 复合金属氧化物结构表征及催化乙氧基化 |
4.2.1 HD系列催化剂 |
4.2.1.1 HD系列催化剂催化乙氧基化反应性能分析 |
4.2.1.2 HD系列催化剂催化乙氧基化产品窄分布性能分析 |
4.2.2 HT系列催化剂 |
4.2.2.1 HT系列催化剂催化辛醇乙氧基化反应的温度和速度 |
4.2.2.2 有机酸对Mg/Al水滑石进行改性 |
4.2.2.3 HT系列催化剂催化醇的乙氧基化 |
4.2.3 HA系列催化剂催化脂肪酸为起始剂的乙氧基化 |
4.2.3.1 HA系列催化剂具有催化丁酸乙氧基化活性 |
4.2.3.2 含有同周期元素的HA1和HA3、HA4的比较 |
4.2.3.3 含Ti水滑石催化剂(HA2)的催化性能 |
4.2.3.4 HA1和HA5、HA6、HA7的性能比较 |
4.2.3.5 酯醚产品分子量分布的考察 |
4.2.3.6 HA系列聚醚的红外光谱 |
4.2.4 离子半径比、元素价态、成键性质等综合因素分析 |
4.3 复合金属氧化物与其它催化剂的对比 |
第五章 生物催化剂催化聚醚合成的初步研究 |
5.1 聚醚反应 |
5.2 磷酸裂解试验和浊点测定 |
5.3 红外光谱(IR)分析 |
第六章 窄分布催化产品的性能分析 |
6.1 窄分布产品对应用性能的影响 |
6.1.1 窄分布对浊点的影响 |
6.1.2 窄分布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
6.1.3 窄分布对渗透性的影响 |
6.1.4 窄分布对乳化性的影响 |
6.1.5 窄分布对CMC的影响 |
6.2 产品中催化剂的分离 |
6.3 产品中PEG来源分析 |
第七章 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可行性的初步分析 |
7.1 催化剂的适用范围 |
7.2 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
7.3 催化剂的实验室成本估计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镍—硅“聚晶体”多粒合成工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镍—硅“聚晶体”多粒合成工艺的研究[J]. 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 人造金刚石, 1977(S4)
- [2]高温高压下合成金刚石单晶用新型触媒材料的研究与设计[D]. 刘晓兵. 吉林大学, 2011(05)
- [3]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D]. 吕可文. 河南大学, 2013(12)
- [4]铁基触媒合成含硼金刚石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分析[D]. 苏莉. 山东大学, 2006(05)
- [5]新型微晶金刚石磨料的研究[D]. 于艳妍. 天津大学, 2012(07)
- [6]肼类有机物掺杂金刚石大单晶的高温高压合成及退火研究[D]. 郭龙锁. 吉林大学, 2019(11)
- [7]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合成及催化窄分布聚醚研究[D]. 许世超. 天津工业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