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MSS样品中活动星系核的X射线流量计数(论文文献综述)
朱柯睿[1](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Fermi源类别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体高能辐射机制的理论和统计分析研究需要大样本的伽玛射线源。到目前为止,Fermi伽玛射线望远镜发现了5787颗伽玛射线源,其中主要是活动星系核(AGN)和脉冲星。伽玛射线源的分类多样性与源的海量观测数据信息增大了数据处理难度,大量暗弱的伽玛射线源不能被准确证认而破坏了伽玛射线源样本的完备性,因此,亟需简单、高效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手段。论文简要介绍了GeV-TeV伽玛射线观测结果,机器学习分类方法和Fermi数据处理过程,并利用机器学习对Fermi-LAT第四期伽玛射线源目录(4FGL)中的伽玛射线源进行分类评估研究。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K-S检验和随机森林(RF)特征重要性检验方法分别从4FGL中筛选出3207个活动星系核,239个脉冲星和190个已证认为其他类别的伽玛射线源的特征参量,并把这些特征参量分别用于人工神经网络(ANN)和RF两种非监督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的训练、优化和测试,对1336个未关联源的类别进行评估,寻找可能的AGN和脉冲星候选体。为了减少样本数差异较大而导致的分类误差,我们先从1336个未关联源样本中选择AGN候选体,模型准确率约为95%;然后再从剩下的样本源中选择脉冲星候选体,模型准确率约为80%。综合考虑两种模型分类的结果,确定583个AGN候选体,115个脉冲星候选体和154个其他类别伽玛射线源候选体。(2)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逻辑回归(LR)两种监督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建立了SVM和LR分类模型。收集了Fermi-LAT第四期活动星系核目录(4LAC)中的180个有红移参量的高同步辐射峰频蝎虎天体(HBL),与射电基础源目录(RFC)和Gaia第二期光学源目录(Gaia-DR2)进行交叉匹配,获得射电,光学和GeV伽玛射线波段的观测量。利用180个HBL的多波段观测量对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根据两种分类模型对样本的评估结果构建似然概率空间,获得24个可能的TeV候选体(PTC)。另外,在Fermitools数据处理软件环境下获得24个PTC源12年的费米平均能谱,并对能谱进行EBL修正。结果表明,20个PTC源的预测TeV流量在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CTA)50 hrs/1yr的灵敏度曲线以上,而坐标位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视场范围内的14个PTC源仅有9个源的预测TeV流量在LHAASO一年运行的灵敏度曲线以上。
龚云露[2](2021)在《耀变体多波段的流量相关性及光变准周期研究》文中认为耀变体(Blazar)是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AGN)中比较稀有的一种,是最活跃的天体之一。耀变体的光变研究能探索耀变体内部辐射过程和物理机制,因此研究耀变体的光变,对了解活动星系核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目前的地面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已经实现了对天体的全波段观测,这使得光变研究是切实可行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运用标准的准周期检测技术对耀变体的多波段准周期进行搜寻以及Te V耀变体中光学和伽玛射线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我们的第一项研究工作是对耀变体CGRa BS J0835+6835进行光变分析。首先,我们从欧文斯谷射电天文台(Owens Valley Radio Observatory,OVRO)40米望远镜获得观测数据,并简单地对其活跃程度进行评估;其次利用Lomb-Scargle periodogram(LSP)和加权小波Z变换(Weight Wavelet Z-transform,WWZ)方法检测准周期。结果我们检测到了耀变体CGRa BS J0835+6835可能存在一个约560天左右的准周期震荡(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QPO)。超大质量双黑洞系统中的螺旋喷流模型可能是其准周期震荡的起因,因此我们运用此模型估算了它的主黑洞质量M约为3.5 X 109M⊙。为了探究此源是否存在聚束效应,我们使用双指数函数拟合6个爆发过程,发现光变多普勒因子δV的平均值约为10.76,这个结果表明此源的射电辐射存在明显的聚束效应。我们的第二项研究工作是对BL Lac 4FGL J0112.1+2245的多波段光变进行分析。首先从OVRO、卡特琳娜天文台(CRTS)和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分别获得15 GHz射电、光学和0.1-300Ge V伽玛射线波段的光变数据。其次,也同样的运用标准的LSP和WWZ技术去检测准周期。结果在三个波段都检测到了一个约876天的准周期痕迹,产生QPO的原因假设是一个正在合并的超大质量双星黑洞系统中的螺旋运动喷流所导致,基于这个假设估算了主黑洞的质量M~2.2×109M⊙。离散相关函数(Discrete Correlation Function,DCF)是被用于对多波段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的方法,结果发现了伽玛射线和光学波段之间是存在强相关的并且这个结果同之前的研究者的结果是不一致的,特别是近三年的数据显示三个波段的光变几乎一致,这意味着三个波段在某些时候其辐射区域或辐射机制可能是一致的。我们的第三项研究工作是探究Te V耀变体中伽玛射线和光学波段之间的相关性。其中收集到了54个源的两波段数据,并运用DCF方法计算两波段的相关性强弱,最后发现22个源具有强相关性。同步自康普顿(Synchrotron Self-Compton,SSC)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这种强相关性,而弱相关性可以用“孤立”耀发来解释。两波段之间的时间延迟范围是0到2.6年。
蒋维[3](2020)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在轨模拟及相关校准研究》文中指出暗物质作为人类科学研究的一个未解之谜,是现代天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前沿,无数科学家为穷尽毕生心血都想探究暗物质的本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是我国第一颗空间天文卫星,也是目前国际上高能量分辨率和宽能段的空间粒子探测器之一。DAMPE的主要科学目标是精确测量宇宙线中的电子、质子和核素,以及伽马射线,来间接搜寻暗物质可能存在的信号。DAMPE非常高的能量分辨使其在暗物质粒子间接探测,尤其是在伽马射线线谱搜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作者在DAMPE合作组内主要负责离线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探测器相关模拟和重建算法研究,以及伽马射线数据的分析和相关标定。本文介绍了本人在DAMPE合作组内的一些相关研究进展和结果。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本文围绕DAMPE开展数据分析工作的研究背景,首先叙述了暗物质的存在证据、相关理论模型和探测方法,引入以暗物质间接探测为主要科学目标的DAMPE卫星项目,并简要介绍了 DAMPE的有效载荷的设计原理和相关指标参数。在轨运行中对仪器性能指标的标定的数据分析工作不仅表明探测器良好的工作性能,也是本文的研究基础。第二章介绍了 DAMPE在轨运行期间,我主要参与的离线数据处理软件和以此软件为基础的探测器模拟。离线数据处理软件是协调整个合作组数据分析的关键,我在早期就参与开发了离线数据处理软件框架,在卫星在轨运行后,一直独立负责后续的维护和优化工作。同时也作了很多基于软件框架的探测器模拟,在质子能谱的分析过程中,我分析了基于FLUKA和GEANT4两种不同模拟软件的数据,根据其在量能器中的强子簇射过程的对比,估计了 DAMPE对质子能谱的测量中,由强子模型的不确定性的系统误差总体上约为10%。第三章介绍了我在根据前面的探测器模拟以及国际上其他同类卫星的相关经验独立开发的一套DAMPE伽马射线巡天模拟程序。此程序能够准确地模拟DAMPE对伽马射线巡天观测的具体过程,在DAMPE的伽马射线天文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文中详细展示了模拟的随机过程原理和具体的算法实现,并且也给出了相关校验结果,同时也能和其它独立的伽马射线分析程序以及观测数据交叉验证。第四章介绍了我基于伽马射线的观测结果,提出一种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校准了探测器有效载荷与卫星平台大约0.15°的角度偏差。同时应用第三章所述的模拟程序很好的验证了这种校准的方法。这种校准有效提高了 DAMPE对伽马射线的测量精度,为后续的物理结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一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刘欣[4](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时雪草[5](2018)在《类星体SDSS J091613.59+292106.2的消光与吸收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类星体具有极大的宇宙学红移,为研究者研究早期宇宙提供了重要线索,如星系的形成过程等。随着发现的类星体数量的增多,研究者有了足够的样本来研究类星体的红移分布、空间密度,以及活动星系核的演化过程等课题;类星体非常亮,因此可以作为研究类星体视线方向上的星体的背景光源,例如,类星体辐射的光线在被观测仪器接收的途中,可能会被星云、星系、尘埃等吸收,从而产生吸收光谱。通过分析吸收光谱的特征,我们可以了解吸收物质的组分、密度、位置等特征。其中,2175(?)吸收坑是尘埃吸收的显着特征,我们发现SDSS类星体J0916.60+292106.1的光谱有明显的2175 (?)吸收特征,并随后在6.5米的MMT上确证了它。另外,XMM-Newton对J0916进行了 X射线波段观测。我们通过拟合J0916的2175(?)吸收坑,得到其消光曲线,并通过表面光深法和生长曲线法测量吸收线元素的柱密度,并结合X射线的光谱特征,我们推测(1)J0916光谱有显着的尘埃耗散,且尘埃颗粒的直接须大于10(?);(2)尘埃可能是碳化物,位于类星体宿主星系内高能光子被遮蔽或者高能光子密度足够低的区域。
钟微[6](2018)在《BL Lac天体GeV-TeV能谱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来自于BL Lac天体的TeV伽玛光子在传播到达观测者过程中可能与星际红外—紫外光子相互作用产生正负电子对(γ+ γ→e++e-)而导致观测到的TeV伽玛光子谱变软。而在更低能的GeV伽玛射线能段,光子能量较低而不能被河外星系背景光吸收。因此,观测到的BLLac天体GeV-TeV伽玛射线能谱可能表现出明显的“拐折”特征,即GeV伽玛射线能谱曲度与TeV伽玛射线能谱曲度不同(谱指数不同)。然而,除了喷流辐射区内的逆康普顿散射,BLLac天体的GeV-TeV伽玛射线能谱也可能产生于各种电磁级联过程,这给GeV-TeV伽玛射线能谱“拐折”产生原因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为了确定河外星系背景光吸收是否是导致高红移BL Lac天体GeV-TeV伽玛射线能谱“拐折”产生原因,我们进行了如下工作:(1)建立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Γobs = +β。该模型把TeV伽玛射线能谱指数与GeV伽玛射线能谱指数之间的差异AΓobs分为两部分:αz与红移相关,β与红移无关。该模型表明:如果α≠0,β=0时,河外背景光吸收随红移增大;如果α≠0,β≠0时,这时研究观测谱拐折,它与河外背景光吸收和其它物理过程(内禀曲率)有关;如果α=0,β≠0时,研究内禀谱拐折,它仅与其它物理过程(内禀曲率)有关。(2)收集了 126个红移量已知的BLLac天体在高能段和甚高能段的观测谱指数,并分析了样本的△Γobs与红移z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α≠0,β≠O;(3)排除了样本中没有观测到TeV伽玛射线辐射的源,分析了样本的△Γobs与红移z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α≠0,β≠O。我们的统计结果表明,BL Lac天体的GeV-TeV伽玛射线能谱“拐折”不仅起源于河外星系背景光吸收,还与其它物理过程有关。
曾玮[7](2018)在《耀变体多波段观测及光变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耀变体是活动星系核中光变最为剧烈的一个子类,包括蝎虎状天体(BL Lacs)和平谱射电类星体(FSRQs)。具有涵盖整个电磁波段的剧烈光变,通常认为各种剧烈光变是指向观测者视线方向的相对论性喷流内部的非热辐射产生,因此光变也成为研究耀变体物理机制的重要手段。光变幅度、光变时标,多波段光变的相关性以及能谱变化等相关信息与辐射区位置,大小,喷流结构以及辐射机制密切相关。同时耀变体作为主要的河外高能伽马射线源,结合光学多波段观测开展耀变体高能伽马射线辐射研究,对河外背景辐射、星系际磁场以及宇宙线起源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我们利用光学望远镜对蝎虎状天体S5 0716+7141、OJ 287、Mrk 501和平谱射电类星体3C 273进行了长期的光学多波段测光观测,并分析了同时期Fermi-LAT高能伽马射线数据,通过结构函数、离散相关函数、小波法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耀变体的多波段光变行为、能谱演化特征,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三个蝎虎状天体S5 0716+714、OJ 287以及Mrk 501在光学波段始终处于耀发态,观测期间最大星等变化分别为,对S5 0716+714,ΔB = 1.m834、ΔV =2 m167、ΔR=2.m148 和ΔI = 1.m902。OJ 287,ΔV = 1.m335、ΔR = 1.m237和ΔI= 1.m594,Mrk 501,ΔB = 0.m566、AV = 0.m582、ΔR = 0.m698 和ΔI =0.m713。我们发现S5 0716+714在光学波段存在周期为10天的短周期光变,基于这个周期我们估算了中心黑洞的质量上限分别为MB= 4.4 × 1010M☉(克尔黑洞)和MBH = 1.1 × 1010M☉(史瓦西黑洞)。伽马射线波段与光学波段相关性分析结果更倾向于支持轻子模型。OJ 287主要的光变发生在2016年1月期间,这与双黑洞模型所预言的爆发时间相吻合。Mrk 501在光学波段找到的最小光变时标为2分钟,这就要求对应的磁场强度不能小于52G(δD~3),这一结果更倾向于支持强子模型。小波分析法对伽马射线光变曲线的周期分析显示存在一个置信度超过95%的25天的短周期,这与X射线以及TeV波段23天的准周期振荡相仿。耀变体3C 273在光学波段始终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最大星等变化为ΔB = 0m799、ΔV = 0m816、ΔR = 0m818 和ΔI = 1 m129,各波段星等的变化幅度不超过0.5%(fvar<0.5%)。在伽马射线波段,Fermi-LAT观测3C 273存在两个极端流量的耀发。其最短光变时标为4.9小时,在多普勒因子取δγ>4.784时,对应的辐射区大小约为2.19 × 1015 cm。通过分析不同时标的亮度与色指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4个研究对象的光学能谱变化显示不同的特征。其中S5 0716+714无论是天以内短时标,中长时标还是年量级长时标均呈现出源变亮谱变蓝的趋势,OJ 287和Mrk 501分别观测到变暗变蓝和变亮变红的趋势。3C 273色指数与光变的相关性相对复杂。当流量低于Fv= 30.201 ± 0.026 mJy时,源呈现变亮变蓝的趋势,当源持续变亮且流量超过这个临界值时,源呈现出变亮变红的趋势,我们认为3C 273光学波段辐射存在两种成分,可以被一个几何厚的吸积盘模型所解释。而Mrk 501光学波段有很强的寄主星系成分影响。对四个耀变体伽马射线波段光子谱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平谱射电类星体,蝎虎状天体在100MeV-300GeV波段有更硬的谱指数,这也说明蝎虎状天体的辐射能谱可以延伸到更高能段的区域,是更可能产生TeV辐射的高能天体。
杨欢[8](2017)在《利用豌豆星系研究莱曼阿尔法逃逸》文中认为氢Lyα发射线对搜寻高红移星系与研究宇宙再电离非常重要。由于氢Lyα是共振散射线,为了使用Lyα来研究星系和再电离,我们需要理解Lyα光子经过共振散射并逃逸出星系的过程。Green Pea星系是近邻宇宙中有极强[OⅢ]λ5007发射线的星爆星系。在本论文中,我们用Green Pea星系来研究了 Lyα逃逸的物理过程。另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极宽线翼的红移5.7的Lyα发射线星系,并探索了用Lyα发射线轮廓的极宽红翼来示踪气体外流。我们用哈勃望远镜对一些Green Pea星系进行了紫外光谱观测,建立了一个有Lyα观测的Green Pea统计样本。该样本的43个Green Pea星系中,约2/3有强Lyα发射线,这些有强Lyα发射线的Green Pea的Lyα等值宽度分布与高红移Lyα发射线星系(LAE)的是一致的。这些Green Pea是近邻宇宙中最好的高红移LAE的类似星系。结合紫外光谱和SDSS光谱,我们测量了 Lyαα的逃逸比例,并研究了 Lyα逃逸与高分辨率的Lyα谱线轮廓的关系。Lyα逃逸比例反相关于几个Lyαα谱线运动学特征-蓝峰速度、红峰速度、峰值速度差、Lyαα红峰的半高全宽。这些Lyα运动学特征主要依赖于中性氢(HI)气体的柱密度和运动学。因为HI气体中更多的Lyα散射可以使Lyα速度偏移更大,并且使Lyαα轮廓更宽,这些相关性表明低NHI和更少的散射有助于Lyα光子逃逸。利用光学和紫外的图像及光谱,我们测量了 GreenPea的星系特性,并探索了 Lyα逃逸如何依赖于星系的其它性质。我们发现Lyα逃逸比例随着较低的尘埃消光、较低的金属丰度、较低的恒星质量、更高的[OⅢ]/[OⅡ]线比、较弱的低电离吸收线等值宽度、和更强的气体外流速度而增加。Lyα逃逸比例与Green Pea的紫外形态没有明显的关系。我们拟合了 Lyα逃逸比例、尘埃消光和Lyαα红峰速度之间的经验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于预测LAE的Lyα逃逸比例,进而区分Lyα逃逸过程与星系际介质散射对Lyα线的影响。由于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可以测量一些z>7的LAEs的尘埃消光和Lyα红峰速度,这个关系使得我们可以沿着每个LAE的视线方向测量星系际介质的中性氢柱密度,并探测再电离过程。我们研究了 Green Pea星系的Lyα和紫外连续谱辐射(UV)的空间分布,用二维光谱和一维空间分布轮廓来比较了 Lyα和UV的尺寸,发现大多数Green Pea都有比UV连续谱更延伸的Lyα辐射。该样本中的大多数Green Pea的Lyα空间尺度是紫外连续谱的2至4倍,当Lyα经历的散射较少时,Lyα的空间尺度倾向于更延展。我们还首次研究了 Lyα的蓝峰和红峰光子的空间分布,发现了蓝峰和红峰空间分布与Lyα谱线轮廓的联系。
陈茜[9](2015)在《COSMOS天区星系群中活动星系核比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简称AGN)是一类中央核区活动性很强的河外星系,其主要特征为核活动,能量来自与中心黑洞的物质吸积。AGN在星系形成和演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星系团是宇宙中最大的自引力束缚系统,是研究星系演化过程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实验室”。对星系团内AGN的统计研究可以在团内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生长、AGN的供燃(fueling)机制、以及AGN对团内介质(Intra-Cluster Media,简称ICM)的长期影响等方面给出重要的线索。COSMOS巡天是哈勃空间望远镜巡天中一个重要观测计划,覆盖了赤道附近两平方度的天区。本文主要利用COSMOS深场中星系群及其成员星系样本,结合被光谱证认的X射线选AGN样本,研究星系群中AGN比例随红移演化问题。我们采用的X射线选AGN样本来自Brusa et al. (2010),其中的AGN满足X射线流量限制,并已经被光学光谱所确认。根据AGN吸积过程演化模型,这一类AGN可能尚处于黑洞显着增长的高吸积率演化阶段,因而具有明显的光学发射线特征。本文采用的星系群样本来自George et al. (2011)的X射线选星系群样本,包含了211个z<1的X射线选星系群,其成员星系满足F814W<24.2,且在3a显着度水平上在磁波段被探测到。我们将AGN样本和X射线选星系群样本进行交叉证认,只在其中的26个星系群中发现了27个AGN,其中绝大部分(96%)是窄线AGN。计算这26个群的AGN占比fAGN,发现其随红移有非常微弱的上升趋势,其线性相关系数很低。我们还对所有211个z<1的星系群的成员星系按红移间隔Δz=0.1进行进行计数,发现AGN比例普遍低于1%,随红移的上升趋势变得更加微弱。此外,如果将星系群成员样本按照z<0.5和z>0.5两个区间进行计数,其AGN比例随红移上升的趋势更加显着。作为对比,我们还研究了场中的AGN比例随红移的变化,发现与群中AGN比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星系群环境似乎对这类AGN的探测概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王芳[10](2011)在《基于SDD的空间X射线探测器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研究了基于硅漂移室探测器(SDD)的空间X射线探测器的性能。论文由五部分组成,工作主要包括2个主要方面:1)SDD型探测器特性研究;2)SDD型探测器测试能谱的研究。本论文主要针对基于硅漂移探测器的空间探测器性能研究。介绍了硅漂移探测器的工作原理、SDD系统设计(测试系统包括:放射源、电源、电路的连接情况、MCA-8000A多道分析仪、探测器)、前端电路设计、成形电路设计以及电源系统设计。对SDD系统进行长时间测试,试验结果如下:(1)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试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得到能量分辨率(FWHM)随温度变化曲线图。可以清楚的观察到随着探测器温度的升高,通过示波器观察噪声水平变差,分辨变差。把能量分辨率随温度变化曲线进行指数拟合,可以得到能量分辨率随温度变化曲线符合指数变化。(2)在不同计数率下测试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试验结果分析得到,随着计数率的增加,分辨逐渐变差。通过拟合可以得到,不同计数率下能量分辨率变化趋势符合负指数变化。(3)X射线光管激发射线对不同元素的靶材进行打靶试验。对不同靶材分别测试能谱,得到能量分辨率,通过整理实验数据得到能量分辨率随能量的变化关系。以及对测试能谱进行了分析。通过反复的试验,对比各种X射线探测器的性能,可以得出SDD探测器各方面性能都优于其他几种,结合当前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考虑资源约束及科学目标的需求,在嫦娥三期探月工程中继续采用SDD探测器技术。另外,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探测技术上我国还赶不上国际上的领先水平。主要是在国内半导体探测器的制作工艺上还难以满足空间探测应用的需要,所以探测器的制作技术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EMSS样品中活动星系核的X射线流量计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MSS样品中活动星系核的X射线流量计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学习的Fermi源类别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GeV伽玛射线观测 |
1.2 TeV伽玛射线观测 |
第2章 机器学习 |
2.1 监督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简介 |
2.2 分类算法 |
2.2.1 决策树(Decisiontree,DT) |
2.2.2 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 |
2.2.3 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Multi-layerperceptronneuralnetwork,MLP) |
2.2.4 逻辑回归(logisticregression,LR) |
2.2.5 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SVM) |
2.3 分类模型优化方法 |
2.3.1 交叉验证 |
2.3.2 特征参量预处理 |
2.3.3 超参数选择 |
2.4 分类模型性能评估标准 |
2.4.1 常用的性能参数 |
2.4.2 混淆矩阵 |
2.4.3 ROC曲线 |
第3章 Fermi数据处理 |
3.1 光子文件和航天器文件 |
3.2 Fermi科学工具包 |
3.3 光变分析 |
3.3.1 孔径测光 |
3.3.2 似然分析 |
3.3.2.1 unbinned分析 |
3.3.2.2 binned分析 |
3.4 谱分析 |
3.5 Fermipy程序库 |
第4章 在Fermi四期未关联源中寻找活动星系核和脉冲星候选体 |
4.1 背景介绍 |
4.2 样本选取 |
4.3 机器学习分类与结果 |
4.3.1 机器学习分类器创建与优化 |
4.3.2 机器学习分类结果 |
4.4 总结与讨论 |
第5章 在Fermi四期HBLs寻找TeV候选体 |
5.1 背景介绍 |
5.2 样本介绍 |
5.3 机器学习筛选可能的TeV候选体 |
5.3.1 机器学习分类器创建与优化 |
5.3.2 机器学习分类结果 |
5.4 费米谱分析与EBL修正 |
5.5 与CTA和 LHAASO灵敏度对比 |
5.6 总结与讨论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耀变体多波段的流量相关性及光变准周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活动星系核 |
1.1 活动星系核的基本特征 |
1.2 活动星系核的分类 |
1.2.1 塞弗特星系(Seyfert) |
1.2.2 射电星系 |
1.2.3 耀变体(Blazar) |
1.2.4 类星体(QSO) |
1.2.5 LINERs |
1.3 活动星系核(AGN)的统一模型 |
1.4 活动星系核中的超大质量双黑洞 |
1.5 耀变体的辐射机制 |
1.5.1 黑体辐射 |
1.5.2 轫致辐射 |
1.5.3 同步辐射 |
1.5.4 逆康普顿散射 |
1.5.5 SSC和EC |
第2章 Fermi数据处理 |
2.1 LAT的一些信息 |
2.2 Fermitool的安装 |
2.3 数据处理前的准备工作 |
2.4 数据处理过程 |
2.4.1 执行事件选择 |
2.4.2 实时多维数据集和曝光图 |
2.4.3 XML模型文件和扩散源响应 |
2.4.4 运行gtlike |
第3章 光变周期及相关性的算法 |
3.1 Lomb-Scargle periodogram |
3.2 加权小波Z变换 |
3.3 离散相关函数 |
第4章 耀变体CGRaBS J0835+6835 的射电QPO及多普勒因子分析 |
4.1 光变曲线 |
4.2 光变曲线的周期分析 |
4.3 多普勒因子分析 |
4.4 讨论与结论 |
第5章 TeVBLLac4FGL J0112.1+2245 多波段光变分析 |
5.1 数据处理 |
5.1.1 射电和光学数据 |
5.1.2 γ-ray数据 |
5.2 准周期搜索方法及结果分析 |
5.3 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与结论 |
第6 章 TeV耀变体中伽玛射线与光学的光变相关性研究 |
6.1 数据来源 |
6.2 相关性分析及结果 |
6.3 讨论与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在轨模拟及相关校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暗物质 |
1.1.1 暗物质的存在证据 |
1.1.2 暗物质的性质和理论模型 |
1.1.3 暗物质的探测方法 |
1.2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
1.2.1 项目背景 |
1.2.2 有效载荷 |
1.2.3 卫星平台 |
1.2.4 在轨运行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在轨运行中的探测器模拟 |
2.1 DAMPE的GEANT4模拟 |
2.1.1 GEANT4简介 |
2.1.2 几何建模 |
2.1.3 模拟过程 |
2.2 DAMPE离线数据处理软件 |
2.2.1 软件基础框架 |
2.2.2 GEANT4模拟集成 |
2.2.3 在轨运行期间的优化 |
2.3 自定义粒子源的模拟 |
2.4 高能质子事件模拟 |
2.4.1 质子的FLUKA模拟 |
2.4.2 FLUKA和GEANT4在量能器簇射对比 |
2.4.3 质子能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DAMPE伽马射线巡天观测模拟 |
3.1 模拟简介 |
3.2 DAMPE的伽马射线天文 |
3.2.1 光子挑选 |
3.2.2 DAMPE伽马射线分析软件 |
3.3 DAMPE伽马射线巡天观测的随机过程 |
3.3.1 模拟流程 |
3.3.2 天体物理源伽马射线辐射的泊松过程 |
3.3.3 轨道信息采样 |
3.3.4 仪器响应 |
3.4 模拟结果 |
3.4.1 数据格式 |
3.4.2 伽马射线天图 |
3.4.3 模拟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DAMPE的定向校准 |
4.1 简介 |
4.2 角度偏差 |
4.3 定向校准的极大似然分析 |
4.4 标定方法的模拟校验 |
4.5 在轨数据的定向标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类星体SDSS J091613.59+292106.2的消光与吸收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活动星系核及其宿主星系 |
1.2 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 |
1.3 类星体及其吸收线系统 |
1.3.1 类星体 |
1.3.2 类星体吸收线 |
1.4 相关概念介绍 |
1.4.1 光深 |
1.4.2 柱密度 |
1.4.3 线宽 |
1.4.4 尘埃的消光与红化 |
1.4.5 消光曲线 |
1.4.6 生长曲线 |
1.4.7 金属丰度 |
第2章 类星体在静止波长2175(?)处的尘埃吸收 |
2.1 类星体光谱在静止波长2175(?)处的吸收特征 |
2.2 2175(?)处尘埃吸收的研究现状 |
第3章 类星体SDSS J0916吸收光谱的研究介绍 |
3.0 观测 |
3.1 光学及紫外波段的观测 |
3.1.1 X射线波段的观测 |
3.2 数据处理 |
3.2.1 J0916合并光谱 |
3.2.2 消光曲线和红化 |
3.2.3 柱密度和气相丰度 |
3.2.5 X射线波段的光谱处理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尘埃尺寸分布 |
3.3.2 尘埃位置 |
3.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BL Lac天体GeV-TeV能谱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耀变体 |
1.1 耀变体基本概念 |
1.1.1 耀变体的结构 |
1.1.2 耀变体的分类 |
1.2 BL Lac天体的能谱分析 |
第2章 耀变体伽玛射能段研究 |
2.1 伽玛射线、能谱分布以及伽玛射线发射后的物理机制 |
2.2 伽玛射线探测 |
2.3 高能段 |
2.4 甚高能段 |
第3章 辐射机制 |
3.1 同步辐射 |
3.2 逆康普顿散射 |
3.2.1 逆康普顿散射 |
3.2.2 单一电子的逆康普顿散射 |
3.2.3 电子系的逆康普顿散射 |
3.3 同步自康普顿散射 |
3.4 外康普顿散射 |
3.4.1 吸积盘辐射 |
3.4.2 BLR辐射 |
第4章 伽玛射线的河外背景辐射和硬谱形成 |
4.1 EBL |
4.1.1 伽玛射线湮灭 |
4.1.2 非内禀的BLLac光谱 |
4.1.3 EBL模型 |
4.1.4 EBL对能谱的影响 |
4.2 硬谱形成 |
第5章 GeV-TeV能谱“拐折” |
5.1 能谱介绍 |
5.2 样本选择 |
5.3 观测谱和内禀谱的比较 |
5.4 分析光谱拐折 |
5.5 更高能段能谱分析 |
5.6 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耀变体多波段观测及光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活动星系核简介 |
§2.1 活动星系核多波段观测 |
§2.1.1 光学-紫外波段 |
§2.1.2 红外-亚毫米波段 |
§2.1.3 X射线波段 |
§2.1.4 射电波段 |
§2.1.5 伽马射线波段 |
§2.2 活动星系核分类和统一模型 |
§2.3 耀变体的能谱特征 |
第三章 多波段观测及数据处理 |
§3.1 主要的观测设备简介 |
§3.2 光学波段长期监测 |
§3.3 数据处理简介 |
§3.3.1 IRAF光学波段测光数据处理 |
§3.3.2 Fermi-LAT伽马射线数据处理 |
§3.4 数据分析方法简介 |
§3.4.1 光变检验 |
§3.4.2 光变幅度计算 |
§3.4.3 光变时标计算 |
§3.4.4 相关性分析 |
§3.4.5 周期分析 |
第四章 耀变体光变特征 |
§4.1 长期光变监测与光变检验 |
§4.1.1 S5 0716+714 |
§4.1.2 OJ 287 |
§4.1.3 Mrk 501 |
§4.1.4 3C 273 |
§4.2 快速光变 |
§4.2.1 光学波段 |
§4.2.2 伽马射线波段 |
§4.3 周期光变 |
§4.4 光变的相关性分析 |
§4.5 小节与讨论 |
第五章 耀变体能谱变化特征 |
§5.1 光变与色指数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5.1.1 S5 0716+714 |
§5.1.2 OJ 287 |
§5.1.3 Mrk 501 |
§5.1.4 3C 273 |
§5.2 伽马射线流量与谱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
§5.3 小节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文章列表 |
致谢 |
(8)利用豌豆星系研究莱曼阿尔法逃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探测Lyman-α发射线星系 |
1.1.1 对Lyman-α发射线的早期探索 |
1.1.2 近20年内对高红移LAE的观测 |
1.1.3 近20年内对低红移Lyα发射线的观测 |
1.2 用Lyα发射线探测宇宙再电离 |
1.3 用Lyα研究星系周围的气体 |
1.4 Lyα逃逸出星系的过程 |
1.4.1 基本的物理过程 |
1.4.2 对Lyα逃逸的观测研究 |
1.5 宇宙再电离与莱曼连续谱逃逸 |
1.6 "Green Pea"星系 |
第2章 Green Pea星系与Lyα逃逸 |
2.1 引言 |
2.2 Green Pea星系样本与光谱数据 |
2.2.1 Green Pea星系样本 |
2.2.2 紫外与光学光谱 |
2.3 Green Pea星系是高红移LAE的类似体 |
2.4 Lyα谱线轮廓分析与Lyα逃逸 |
2.5 Lyα逃逸、尘埃消光与金属丰度 |
2.6 Lyα辐射转移模型 |
2.7 讨论 |
2.7.1 f_(esc)~(Lyα)与Lyα谱线轮廓的相关性 |
2.7.2 HI气体壳层外流模型的困难 |
2.7.3 金属丰度与Lyα逃逸 |
2.8 总结 |
第3章 预测Lyα光子逃逸比例 |
3.1 引言 |
3.2 观测与数据分析 |
3.2.1 样本 |
3.2.2 SDSS光谱 |
3.2.3 HST/COS观测 |
3.3 Lyα等值宽度与逃逸比例 |
3.3.1 测量Lyα流量、等值宽度与逃逸比例 |
3.3.2 Green Pea的Lyα等值宽度分布 |
3.4 Lyα逃逸与Lyα谱线轮廓 |
3.4.1 Lyα谱线轮廓的运动学特征 |
3.4.2 Lyα逃逸比例与Lyα谱线运动学的关系 |
3.5 Lyα逃逸比例与其它星系性质 |
3.5.1 尘埃消光、恒星质量、气体金属丰度 |
3.5.2 [OⅢ]/[OⅡ]线比 |
3.5.3 星系形态与大小 |
3.6 气体外流 |
3.6.1 吸收线等值宽度 |
3.6.2 气体外流速度 |
3.7 Lyα谱线轮廓拟合 |
3.8 预测Lyα逃逸比例 |
3.9 总结 |
第4章 Green Pea星系的Lyα与紫外空间尺度 |
4.1 引言 |
4.2 观测与数据分析 |
4.2.1 提取空间轮廓 |
4.3 比较Lyα与紫外连续谱辐射的空间尺度 |
4.3.1 Lyα和紫外辐射的本征空间大小 |
4.4 比较不同频率的Lyα光子的空间轮廓 |
4.5 讨论 |
4.5.1 与之前的结果比较 |
4.5.2 Lyα与LyC逃逸 |
4.6 总结 |
第5章 一个有极宽线翼的红移5.7的莱曼α发射线 |
5.1 引言 |
5.2 观测与数据分析 |
5.2.1 测光候选体 |
5.2.2 光谱观测 |
5.3 谱线轮廓分析 |
5.4 讨论和总结 |
5.4.1 活动星系核或星暴星系 |
5.4.2 阐释有宽红翼的Lyα谱线轮廓 |
5.4.3 高红移LAE中有宽红翼Lyα谱线的比例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6.2.1 Green Pea星系的统计性质 |
6.2.2 研究极小质量端的强发射线星系 |
6.2.3 利用Green Pea来研究LyC逃逸 |
6.2.4 在Green Pea中搜寻中等质量黑洞 |
附录A 其它工作:活动星系核中红外辐射的各向异性 |
A.1 引言 |
A.2 样本选择 |
A.3 中红外各向异性 |
A.3.1 与"团块尘埃环模型"比较 |
A.4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9)COSMOS天区星系群中活动星系核比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星系团 |
1.1.1 星系团的分类 |
1.2 活动星系核(AGN) |
1.2.1 AGN的观测特征及其分类 |
1.2.2 AGN巡天样本 |
1.3 星系团中AGN的比例研究 |
1.3.1 研究意义 |
1.3.2 不同AGN选择判据下的AGN比例 |
第2章 COSMOS天区观测数据介绍 |
2.1 COSMOS巡天 |
2.2 X射线选AGN样本 |
2.3 X射线选星系群样本 |
第3章 COSMOS天区群成员AGN的比例研究 |
3.1 星系群的成员AGN |
3.2 星系群中AGN比例估计 |
3.3 星系群成员AGN比例随红移的演化 |
3.4 场中AGN比例随红移的演化 |
3.5 讨论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SDD的空间X射线探测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绪论) |
2 空间X 射线探测方法与技术 |
2.1 空间X 射线天文学的发展与回顾 |
2.2 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2.2.1 X 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 |
2.2.2 X 射线在物质中的散射 |
2.3 X 射线探测器 |
2.3.1 探测原理 |
2.3.2 探测器的基本参数 |
2.3.3 几种常用的 X 射线探测器 |
2.3.4 几种探测器优缺点对比 |
3 SDD 探测器性能研究 |
3.1 SDD 探测器工作原理及几何结构 |
3.2 SDD 测试系统设计 |
3.2.1 测试系统介绍 |
3.2.2 前端电路设计 |
3.2.3 成形电路设计 |
3.2.4 电源系统设计 |
3.2.5 读出系统和连接板 PCB 设计 |
3.4 SDD 探测器特性研究实验 |
3.4.1 SDD 探测器温度特性试验 |
3.4.2 不同计数率下探测器能量分辨率变化情况 |
4 SDD 探测器的能谱分析 |
4.1 X 射线物理学基础及实验设计 |
4.1.1 X 射线物理学基础 |
4.1.2 试验设计 |
4.2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4.3 能谱定标结果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EMSS样品中活动星系核的X射线流量计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学习的Fermi源类别评估研究[D]. 朱柯睿.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耀变体多波段的流量相关性及光变准周期研究[D]. 龚云露.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在轨模拟及相关校准研究[D]. 蒋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5]类星体SDSS J091613.59+292106.2的消光与吸收特征研究[D]. 时雪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02)
- [6]BL Lac天体GeV-TeV能谱形成机制研究[D]. 钟微.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耀变体多波段观测及光变特性研究[D]. 曾玮. 云南大学, 2018(01)
- [8]利用豌豆星系研究莱曼阿尔法逃逸[D]. 杨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9]COSMOS天区星系群中活动星系核比例的研究[D]. 陈茜.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10]基于SDD的空间X射线探测器研究[D]. 王芳. 河北师范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