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三性”大力发展县级博物馆事业(论文文献综述)
汤铭明[1](2017)在《鲁西南县级博物馆现状调查与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博物馆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其与行政体系相互关联,即省级博物馆、市级博物馆和县级博物馆是我国独有的博物馆概念。而目前在我国博物馆体系中,县级博物馆是数量最多、最基层的博物馆,也应该是我国博物馆体系的主体。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当今我国县级博物馆相对于省市级博物馆来说,其发展较为缓慢,各方面建设也相对落后,更有一些县级博物馆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一穷二白。本文从我国县级博物馆的现状出发,以鲁西南地区县级博物馆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深入调查访问,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简单分析县级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及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初步的措施与建议,一方面为县级博物馆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资料,另一方面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为县级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一些理论支持。本文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我国县级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山东省县级博物馆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主要是根据调查所获资料分析鲁西南地区县级博物馆在藏品、陈列和宣传教育三个大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结合笔者所学理论知识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建议与措施。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共三节。笔者翻阅大量关于博物馆以及县级博物馆的文献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出我国县级博物馆发展历程,将其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第二节简单介绍了山东省县级博物馆2009年至2014年间的发展状况,并在第三节具体介绍了鲁西南地区县级博物馆整体的现状。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分为鲁西南地区县级博物馆的藏品征集、藏品保护管理、陈列展览和宣传教育四个部分,基本是按照调查现状、分析归纳问题及原因、提出建议与措施的顺序进行论述。其中藏品保护管理部分分为藏品的信息管理和藏品库房管理两个小部分。但是,目前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在进行,藏品无卡无档的情况基本得到解决,因此本文主要侧重于研究藏品的库房管理。宣传教育方面主要是从参观人数以及问卷调查两个方面入手,侧面分析县级博物馆在宣传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闻洁璐[2](2020)在《红色文化视域下浙江省革命纪念馆展陈事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是全国最早建立中共地方组织的省份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在浙江的斗争史给这片大地留存了众多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印迹。依托于革命重大事件、人物等而建的革命纪念馆,既是革命遗址、文物资料等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收藏和展陈机构,是开展红色教育的宣传教育机构,也是红色文化的科学研究机构。因此,充分发挥其记忆、传承的纽带作用,有利于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宣传和发扬。浙江省革命纪念馆及其展陈事业的创建与发展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铺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创新,展现出了主题始终以红色教育为核心,内容实事求是,形式贴近群众等红色特点,呈现出未来愈发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浙江省革命纪念馆展陈事业依旧存在着发展有失平衡、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宣教效果有待加强等缺陷。以“红色文化视域下浙江省革命纪念馆展陈事业发展研究”为题,摸清浙江省革命纪念馆及其陈列展览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之路,为其进一步发挥育人、引领和价值导向等积极作用提供对策和建议。通过文献综述法、定量分析结合具体评价的方法,梳理浙江省革命纪念馆展陈事业的经验,肯定其成效;同时,剖析当前全省革命纪念馆展陈事业发展过程中有待改善之处。由此,以红色文化理念为引领,提出聚焦纪念馆发展潜力、扩大展陈事业发展空间,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和多方力量增强展陈宣教效果、培养多层次高质量人才补足展陈后劲等中肯建议,藉以促进浙江省革命纪念馆更好发挥红色文化宣扬作用。新时代依旧需要红色文化的精神滋养,坚定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文化自信。革命纪念馆作为红色文化重要资源,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切实发挥其红色教育基地和平台作用,既可以加强红色文化的宣扬,也有利于浙江省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
李玉林[3](1985)在《明确“三性”大力发展县级博物馆事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国家文物局颁布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指出: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博物馆的“三性”是社会主义各类、各级博物馆的“共性”。清江县博物馆建馆二十二年的实践过程也是我们对博物馆的“三性”逐步认识、渐次明确的过程,并根据不同时期,对收藏、陈列、科研三者,各有侧重,又互为促进,从而使清江县博物馆事业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
王聪丛[4](2019)在《新中国美术馆:历史、身份、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研究阶段,“美术馆学”通常被看作是博物馆学的子系统。学者常借用博物馆学的方法及理论开展美术馆研究。但相比较博物馆学而言,美术馆从诞生及历史发展、运营管理以及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都有着特殊性。本文将美术馆作为文化研究的对象,通过对美术馆历史脉络和社会语境考察,试图厘清建国后我国美术馆诞生时的内在逻辑。本文认为在“意识形态与专业建构”这双重权力规则下,中国的美术馆并非我们通常概念下的“艺术博物馆”和“非营利机构”,而有着身份独特性。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混杂身份中,美术馆不仅面临着管理难题和改革之困,当以公共价值标准去衡量美术馆时,典藏、公教、研究、策划等基本职能暴露出多重矛盾和问题。但笔者认为,这种问题不仅指涉美术馆自身功能和合法性,更是将美术馆视为文化的社会表征,呈现建国后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本文从宏观历史与权力、中观的体制与身份、微观的价值与功能,以层层递进的问题“聚焦”方式展开论述,从而构建建国后美术馆的整体面貌。在引言中阐明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方法、路径、现状。第一章梳理了建国后我国美术馆发展的基本脉络,着重沿着“意识形态”、“专业建构”线索,以中国美术馆的诞生为例,分析影响美术馆发展的外部与自身逻辑,希望进一步揭示影响中国美术馆行业的权力和制度要素;第二章通过进一步概念对比、全国100多位美术馆的调研,呈现我国美术馆独特身份,指出它非通常概念中的“艺术博物馆”和“非营利机构”,并揭示在其混杂身份下面临的改革之困;第三章通过“公共性”概念的对比研究,指出当以“公众为中心”的价值标准来分析美术馆典藏、公教、研究、策划等功能,呈现美术馆具体问题和合法性危机。为了形成合理清晰的论证,本文涉及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运用一手档案、数据等材料,采用历史研究、对比研究、实证调研等方法,希望通过研究,建构起符合中国实践状况的美术馆视角,并揭示当前文化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苏超[5](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季晨[6](2018)在《苏南农村博物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农业文明大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农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农村博物馆应运而生,担起保护农村文化遗产,促进农村社会繁荣的使命。我国已建成的农村博物馆虽然形式多样,但是良莠不齐。博物馆学界对西南民族生态博物馆研究较多,而对广大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博物馆研究较少,尚存在许多空白。近年来,农村博物馆建设方兴未艾,研究现有农村博物馆案例,发现问题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十分必要。本文以国内经济文化较发达、农村博物馆建设案例丰富的苏南农村地区为研究范围,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农村博物馆建设发展的经验,剖析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解决农村博物馆建设存在的问题。论文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阐述选题缘由、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梳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研究思路与创新。第一章:从农村地区遗产保护、博物馆事业发展、农村社会发展三个角度阐明建设农村博物馆的重要性。再从博物馆概念的变迁引出中国农村博物馆的概念,并提出农村博物馆研究适用的分类方法。第二章:介绍为何选取苏南地区作为研究地域,梳理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发展历史。第三章:对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着重从“三农”视角下进行分类研究,以及对博物馆社会功能实现情况的分析。第四章:总结苏南农村博物馆建设中的三种典型经验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有益于苏南农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结论:对苏南地区农村博物馆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回顾、总结、评述。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成果:一是多方面分析中国农村博物馆产生的背景,深入思考了发展中国农村博物馆的必要性;二是首次界定农村博物馆的概念及特征;三是较为全面的调查了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历史和建设现状,分析了当前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从推动农村博物馆建设方面可调动的外力以及内在变革的角度提出对策,对今后农村博物馆的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石雪梅[7](2021)在《济宁区县级博物馆发展现状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我国博物馆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区县级博物馆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研究、展示、传播地方文化、娱乐地方百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事实上,从目前来看,我国基层博物馆相较于省、市级的博物馆而言,各方面发展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无论是基础设施、藏品管理还是陈列展览、社会服务等均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本文以济宁区县级博物馆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济宁地区内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状况进行实际调研,发现济宁市非国有博物馆虽数量多,门类齐全,但是总体上发展状况不佳,由于人才、资金匮乏而导致藏品管理水平低下、陈列老旧、知名度不高、社会公共服务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制约着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区县级博物馆的发展之路迫在眉睫。虽然各区县有各自的地理文化差异,但总体相差不大,因此笔者希望学习通过前人的理论研究和国内发展比较好的博物馆经验,结合济宁地区地域文化,探索出一套济宁地区特有的博物馆发展策略,对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提供借鉴,给予非国有博物馆更清晰的定位,也为国内其他地区区县级博物馆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本文主要从博物馆基础设施、藏品管理、陈列展览、公共服务四个方面介绍济宁地区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找出一条适合济宁区县级博物馆特有的发展之路。
张心[8](2016)在《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文中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城市问题频发的时期:城镇规模的扩大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社会矛盾加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特色和民俗文化严重流失;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大量见证城市发展、塑造城市风貌并维系市民认同感的城市遗产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存的时代。一方面,从总体上来说,社会各界对城市遗产价值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都有所提升,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遗产保护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明显加大,各项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有序进行,城市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稳步提高。另一方面,过度追求规模与速度、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急进式”建设和改造加速了城市中承载集体记忆的场所的大量消失,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日渐被通俗化、雷同化的城市风貌所取代:缺乏人文关怀的保护手段和过度消费的利用方式将城市遗产隔离于绝大多数公众的生活之外,日益严重的“孤岛化”“绅士化”现象加剧了蕴含于城市遗产中的传统人文生态的丧失和社会适应性的衰退。以人为核心、注重文化内涵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使城市遗产保护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被赋予了缓解城市特色危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使命。本论文基于人本视角对城市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回答“什么是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以及“怎样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三个问题,结合实例为处理好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探索可行的途径与方式。在城市遗产保护中,以人为本意味着坚持保护的公益属性,尊重公众的主体地位,突出公众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满足公众全面发展的合理需求,推动遗产保护与公众生活的衔接,促进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基于对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的这一解读,本论文主体内容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主题与选题背景进行介绍,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论文中的第一、二章内容,分析了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的应然性与现实意义,回答了“为什么要以人为本”这一问题。首先,城市遗产保护是城市治理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人为本作为国家层面所明确的社会发展战略核心,理应成为开展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准则。其次,城市遗产是当代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由人创造、传承,并能够反作用于人。其所具有的“城市”属性体现在分布的集聚性、价值的公共性、功能的日常性以及应对外界冲击的脆弱性,历史信息价值、文脉传承与情感寄托价值、科学教育价值、可持续发展价值等也都与人的生活和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对城市遗产进行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关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以人为本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保护城市遗产的应然要求。第三,当前我国城市遗产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既由于历史遗产所不得不经受的自然损耗和寿命时限,更在于一些“人为”的毁损行为。“建设性破坏”、扭曲遗产价值的利用及不当的保护方式即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城市建设与遗产管理中的人本观念薄弱,特别是忽视广大普通民众在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作用和全面发展需求。因此,以人为本也是破解现实困局、实现“遗产保护-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多赢的现实抉择。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四章,论述了如何在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及城市遗产保护机制中针对现实问题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即回答了“怎样实现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城市遗产保护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企业、民间非营利组织和广大普通民众,这些群体或个人的立场、诉求和参与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产生的作用和受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相对来说,普通民众在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参与较少且缺乏实质性参与,保护意识和能力仍待提升,合理需求与合法权益时常难以得到保障。增强普通民众与政府部门的良性、有效互动是尊重民生诉求、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并协调各相关者利益冲突的具体方式。针对现阶段存在的规则不明、政府态度模糊及民众无力的症结,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到实处有赖于完善公众参与的机制、动力保障,适度“授民以权”并吸收第三部门的力量引导、规范公众的参与行为。同时,灵活开展文化遗产教育,通过媒体、文物展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及文化遗产日活动等培养、提升公众的参与意愿和能力,推动城市遗产保护真正成为文化惠民的重要部分。论文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总结。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并非一味地只讲保护不讲发展,或是消极、笼统地对城市范围内的历史遗存进行保存,而是促进城市遗产保护与公众生活真正衔接,使“活起来”的城市遗产服务社会、惠及民生,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鲁静[9](2017)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空间评价与空间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指出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保障文化民生的战略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一直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 "以人民为中心"、均等化、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要求,实质是强调供给必须重视有效性。高投入与低效用之间的现实矛盾,为实现有效性提出了难题。"权威决定论"、"供需互动论"对于有效性的决定主体持截然不同的观点。资源布局、效能评估和治理机制的现有研究,总体呈现对公共文化服务特性价值结合不足的态势。基于文化的特性和空间的视角,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应当如何衡量、如何实现,是本研究的主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阶段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论",从不同角度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阶段性分析提供了依据。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全国领先,现正处于已实现基本设施均等布局、向中高级阶段发展的时期。以上海市为例,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中高级发展阶段供给有效性的空间研究,或可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前瞻研究。与其他公共服务不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有效性,不能简单以服务载体数量的供给与产出比来衡量,而应当以供给和使用对价值目标的体现程度来分析。以公共服务的共性价值、文化空间生产的特性理论为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价值目标在内涵上表现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协调一致的前提下,满足基本文化需求、适应区域特色文化需求、实现价值引领三个层次;在程序上表现为供给过程与使用过程的空间耦合和同向发展。本文以此目标为导向,从分析供给与使用的水平及其空间关系切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空间分析理论与模型。运用GIS空间分析法,社会调查法,相关分析、层次分析等统计分析法,正式评价法等,结合上海市768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四类公共文化设施的调研数据,研究公共文化设施的总体布局规律。重点对抽样四个区46个街道、乡镇相关的163处公共文化设施的供给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对抽样区域1100位居民的使用感受进行调查研究,基于空间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供给有效性的现实表现、深层问题,供给的空间机制及优化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有效性,从空间视角,体现于一定目标导向下,供给能力与使用感受及其空间耦合有效性。基于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多学科的渗透性,本文以文化地理学的空间分析理论为主线,借鉴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论,构建了体现从社会结构、个体特征、文化消费与供给的特殊关系分析文化与空间关系的理念,包含事实、价值,以及两者契合度三个层面的空间评价模型。具体为:事实层面,是以设施布局的标准化,综合评价以布局为表现的供给能力;价值层面,是以设施服务的认受度,综合衡量受众的使用感受;事实与价值的关联层面,为两者的空间耦合有效性,即供给有效性的综合评价。依据服务供给的保障空间正义、满足分异需求、实现空间认同三个维度的空间目标,结合相关政策规定,确定了针对不同层级区域、不同类型设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此为本文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理论建构部分的核心内容。(2)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综合评价结果为,抽样区域服务供给有效性总体不足,使用效能较低为主要表现。此为第三章、第四章实证研究部分的主要内容。基于地理学与其他学科偏重于布局或效能机制单方面研究的不足,本研究的空间评价,综合体现各相关要素的空间作用,从三个层面展开。设施布局的标准化层面,总体评价结果为中心城区远远高于郊区,但是,设施布局的非均衡性存在不同规律。同时,对不同类型设施、不同层级区域评价结果的影响要素不同。设施服务的认受度层面,总体评价结果为抽样四区均不合格,主要原因为使用率低。具体包含对不同类型设施,"显性要素" "隐性要素"的评价差异,基于年龄、定居时间、家庭情况、家庭年收入分类的人群评价结果的区际差异,以及不同人群对不同设施的偏好差异。空间耦合有效性即供给有效性的综合评价结果为,抽样四区供给有效性总体水平均不足,46个抽样街镇中,仅4个街道供给基本有效。供给不足、与使用匹配度不高,特别是需求不高是直接原因。布局的效率与公平的均衡难题,供给与需求的外在结构差异,价值凝聚与促成认同作用的区域差异则是深层次的问题。(3)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空间机制,表现为供给—需求—动力三个维度。从上海的现实情况来看,供给机制,主要表现为被动式供给、主动式服务两种理念,政区调整主导型与市场作用型两种机制的多重空间作用,以及市场化发展的体制掣肘。需求机制,主要表现为以"私"为本位的传统公私观念的现代影响,文化消费、特别是发展性文化消费的分层和空间分异作用。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现行评估标准的同域化、高端化、投入性、总结性导向,与公众对服务的地域化、大众化、体验化、发展性要求之间的差异影响。由此,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经验,本文提出以互动式服务、公共性重塑的人本精神空间治理理念为线索,构建强调日常化关照、需求引导,体现利益各方互动与协调的优化策略。此为第五章的核心内容。第六章在对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升华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鲁宇[10](2020)在《宝鸡地区博物馆现状调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公众教育、文化传播的重任。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良好,数量增长迅猛,从1978年的349家,增长到现如今的5535家,其中,中小型博物馆在整个博物馆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实践中,博物馆数量的不断增长并没有带动质量的同步上升,中小型博物馆由于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不足,存在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中小型博物馆自身发展缓慢,同时对于博物馆的整体发展也存在影响。宝鸡位于陕西省关中地区西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宝鸡地区的博物馆类型丰富,对于研究区域内中小型博物馆发展而言,该地区的博物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论文以宝鸡地区的博物馆作为研究主体,对该地区博物馆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和研究,首先是宝鸡地区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调查,主要从数量分布、陈列展览、人才队伍、社会服务等几方面对该地区博物馆的现状进行调查;其次是宝鸡地区博物馆的现状分析,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途径,获取资料,分析该地区博物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是对宝鸡地区博物馆的发展与展望,针对该地区的具体现状和问题,从不同角度对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宝鸡地区博物馆的进行实地调研,获取一手资料,以期对中小型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明确“三性”大力发展县级博物馆事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确“三性”大力发展县级博物馆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1)鲁西南县级博物馆现状调查与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定义与研究方法 |
四、缺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县级博物馆发展历程以及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县级博物馆沿革 |
第二节 山东省县级博物馆发展现状 |
第三节 鲁西南地区县级博物馆发展现状 |
第二章 鲁西南县级博物馆藏品征集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鲁西南县级博物馆藏品征集现状 |
第二节 加强藏品征集工作的建议与措施 |
第三章 鲁西南县级博物馆藏品保护状况分析 |
第一节 鲁西南县级博物馆藏品保护现状 |
第二节 促进藏品科学保护的建议与措施 |
第四章 鲁西南县级博物馆陈列展览状况分析 |
第一节 鲁西南县级博物馆陈列展览问题分析 |
第二节 提升陈列展览水平的建议与措施 |
第五章 鲁西南县级博物馆宣传教育状况分析 |
第一节 鲁西南县级博物馆宣传教育问题分析 |
第二节 扩大县级博物馆影响力的建议与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红色文化视域下浙江省革命纪念馆展陈事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思路、方法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2 红色文化与革命纪念馆概述 |
2.1 红色文化 |
2.1.1 红色文化的概念、价值 |
2.1.2 红色文化资源 |
2.1.3 红色文化展陈与弘扬 |
2.2 革命纪念馆 |
2.2.1 革命纪念馆的概念 |
2.2.2 革命纪念馆的特征 |
2.2.3 革命纪念馆存续基本形式:展陈 |
2.3 红色文化与革命纪念馆发展 |
2.3.1 革命纪念馆的红色渊源 |
2.3.2 革命纪念馆的红色价值 |
3 浙江省革命纪念馆及其展陈事业的创建与发展 |
3.1 浙江省革命纪念馆概况 |
3.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铺垫 |
3.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尝试与探索 |
3.3.1 政治运动影响下浙江省革命纪念馆的建设与发展 |
3.3.2 浙江省革命纪念馆探索红色文化传播途径 |
3.3.3 浙江省革命纪念馆展陈事业的红色特点 |
3.4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创新与进步 |
3.4.1 物质精神两手抓,浙江省革命纪念馆迎来发展的春天 |
3.4.2 浙江省革命纪念馆打造新型红色展陈形式 |
3.4.3 浙江省革命纪念馆展陈事业的红色特点 |
4 浙江省革命纪念馆展陈事业现状与评估 |
4.1 浙江省革命纪念馆展陈发展的成效与经验 |
4.1.1 相辅相成推进红色文化传播 |
4.1.2 规范革命纪念馆展陈的内容与形式 |
4.1.3 走好革命纪念馆展陈事业的群众路线 |
4.2 浙江省革命纪念馆展陈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
4.2.1 点线面多方位,纪念馆发展有失平衡 |
4.2.2 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4.2.3 立足宣传阵地,宣教效果有待加强 |
5 以红色文化发展理念统贯浙江省革命纪念馆展陈事业发展 |
5.1 聚焦纪念馆发展潜力,扩大展陈事业发展空间 |
5.1.1 严守红色底线,打造展陈品牌 |
5.1.2 全方位统筹推进,实现展陈事业“百花齐放” |
5.1.3 完善管理体制,让展陈“有法可依” |
5.2 用足信息技术资源,扩大展陈宣传影响 |
5.2.1 完善新媒体平台,拓宽红色宣传渠道 |
5.2.2 优化红色文创,满足观众精神需求 |
5.2.3 丰富上门展陈,突破展陈地域局限性 |
5.3 凝结多方力量,增强展陈宣教力度 |
5.3.1 文化部门丰富展陈内容 |
5.3.2 研发人员创新展陈形式 |
5.3.3 馆内工作者增强展陈时效 |
5.4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保障红色展陈后继有人 |
5.4.1 加强红色文化理论学习,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
5.4.2 开展多种红色实践培训,提升讲解宣教素质 |
5.4.3 重视多角度的研究工作,增强展陈学术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中国美术馆:历史、身份、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历史脉络与权力规则 |
第一节 美术馆的历史脉络 |
一、美术馆事业的萌芽(1905年—1949年) |
二、中国美术馆的诞生与地方美术馆的兴建(1949年—1977年) |
三、美术馆的初步发展(1977年—2000年) |
四、美术馆的多元化发展(2000年至今) |
第二节 支配美术馆的权力要素 |
一、意识形态与权力规则 |
二、理想范本与专业建构 |
第二章 身份失焦与改革之困 |
第一节 美术馆的身份辨析 |
一、“美术馆”和“艺术博物馆”辨析 |
二、“事业单位”与“非营利机构”辨析 |
第二节 美术馆管理问题 |
一、美术馆的人事管理问题 |
二、美术馆的财务管理问题 |
第三节 美术馆的改革之困 |
一、美术馆的改革背景 |
二、美术馆改革中的权力问题 |
三、美术馆改革中的实践困境 |
第三章 价值目标及功能建构 |
第一节 美术馆“公共性”及价值目标 |
一、西方学术语境中的“公共性” |
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公私”与“公共” |
三、“公共性”错置与重建 |
第二节 美术馆的功能建构 |
一、以“公开”显现为基础的藏品管理 |
二、以“公众为中心”的教育实践 |
三、“面向公众”的研究与策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苏南农村博物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农村博物馆概念的形成与初探 |
第一节 农村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
一、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 |
二、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趋势 |
三、中国农村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农村博物馆的概念的提出 |
一、博物馆概念的变迁 |
二、农村博物馆的概念 |
三、农村博物馆的分类 |
第二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的社会环境与历史 |
第一节 有利的社会环境 |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 |
二、经济文化 |
三、科学教育 |
第二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历史 |
一、波折的起步阶段(1949-1977) |
二、有序的调整时期(1978-1999) |
三、蓬勃的发展阶段(2000-至今) |
第三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分类分析 |
第一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统计分析 |
一、社会环境 |
二、数量与分布 |
三、建设主体 |
四、藏品内容 |
第二节 “三农”视角下的苏南农村博物馆分类 |
一、“三农”视角下的苏南农村博物馆分类方法 |
二、分类数据统计 |
三、反映“农民”的博物馆 |
四、反映“农村”的博物馆 |
五、反映“农业”的博物馆 |
第三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功能实现情况 |
一、苏南农村博物馆收藏情况 |
二、苏南农村博物馆展示陈列情况 |
三、苏南农村博物馆社会教育情况 |
四、苏南农村博物馆休闲娱乐情况 |
五、苏南农村博物馆科研情况 |
第四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的经验与问题 |
第一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主要建设模式 |
一、经济为王的华西模式 |
二、政府统筹的吴江模式 |
三、优胜劣汰的锦溪模式 |
第二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的主要问题 |
一、“物”的问题:藏品与展陈 |
二、“人”的问题:馆员与观众 |
三、“环境”的问题:社会发展与文化 |
第五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第一节 国外农村博物馆发展的优秀实践 |
一、露天博物馆 |
二、生态博物馆 |
三、乡村博物馆 |
第二节 中国农村博物馆发展的典型案例 |
一、花园村的中国农村博物馆 |
二、安吉县的生态博物馆聚落 |
三、山东省的“乡村记忆工程” |
第三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对策 |
一、“博物馆新思潮”打破农村办馆局限 |
二、开拓路径培育农村博物馆受众 |
三、鼓励农村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
四、引入多方参与机制共建农村博物馆 |
结语 |
附表1 苏南农村博物馆名录 |
附表2 原始数据矩阵表 |
附表3 各指标得分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济宁区县级博物馆发展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理论方法 |
第二章 济宁区县级博物馆发展现状概述 |
第一节 济宁地区文化资源概况 |
第二节 博物馆数量及空间分布 |
第三节 类型划分 |
第三章 济宁区县级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建筑与环境 |
第二节 博物馆安全 |
第三节 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思考 |
第四章 济宁区县级博物馆藏品管理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博物馆藏品管理现状 |
第二节 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建议 |
第五章 济宁区县级博物馆陈列展览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博物馆陈列展览现状 |
第二节 博物馆陈列展览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关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建议 |
第六章 博物馆教育和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服务现状 |
第二节 博物馆教育和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提高各类博物馆社会服务水平的建议 |
结语 |
附录 博物馆陈列展览观众满意度调査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文化遗产生存危机 |
二、 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诉求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成果概述 |
二、 国内研究成果概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以人为本: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要求 |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与当代内涵 |
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 |
二、 以人为本的当代内涵 |
第二节 城市遗产属性的人本特征 |
一、 城市遗产的分类 |
二、 “城市”属性的具体内涵 |
三、 “城市”属性的人本特征 |
第三节 城市遗产价值的人本解读 |
一、 历史信息价值 |
二、 文脉传承与情感寄托价值 |
三、 科学、艺术与教育价值 |
四、 使用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价值 |
第二章 以人为本:城市保护与发展的现实抉择 |
第一节 城市遗产保护的当代发展 |
一、 保护视野不断扩大 |
二、 保护内涵日益深化 |
三、 保护方式和成果逐渐与公众生活衔接 |
第二节 城市遗产保护的现实困境 |
一、 城市遗产管理机制亟待完善 |
二、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尖锐 |
三、 城市遗产保护方式存在误区 |
四、 城市遗产保护困境背后的人本缺失 |
第三章 以人为本与城市遗产保护利益相关者 |
第一节 政府 |
第二节 营利性组织 |
第三节 非营利性组织 |
第四节 公众 |
一、 “本地型”公众 |
二、 “外地型”公众 |
第四章 走向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 |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兴起、内涵与目标 |
一、 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兴起 |
二、 公众参与的目标 |
第二节 公众参与的基本形式及特征 |
一、 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 |
二、 舆论参与 |
三、 志愿服务参与 |
四、 民间资本的投资参与 |
第三节 公众参与的未来发展 |
一、 增强公众的实质性参与 |
二、 适度“放权”与“维权” |
三、 灵活开展文化遗产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空间评价与空间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既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主要特色和创新 |
第二章 模型建构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空间评价体系:以发展性为导向 |
2.1.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空间分析的相关理论 |
2.1.2 空间评价体系构成 |
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价值取向 |
2.2.1 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 |
2.2.2 需求分异与空间适应 |
2.2.3 价值凝聚与空间认同 |
2.3 事实层面:设施布局的标准化 |
2.3.1 体现公平与需求适应度的评价指标 |
2.3.2 共性与个性评价指标及政策参考 |
2.3.3 不同类型设施布局的标准化评价方法及实现路径 |
2.4 价值层面:设施服务的认受度 |
2.4.1 体现权益保障与价值引领度的评价指标 |
2.4.2 评价指标的政策参考 |
2.4.3 评价方法及实现路径 |
2.5 事实-价值关联:空间耦合的有效性 |
2.5.1 体现供给与使用空间关联的评价要素 |
2.5.2 评价方法及实现路径 |
2.6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空间评价模型的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分析(上) |
3.1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要措施 |
3.1.1 发展进程 |
3.1.2 主要措施 |
3.2 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的标准化评价与分析 |
3.2.1 整体布局特征:多核集聚与形式均等 |
3.2.2 资源主导型设施布局特征及其评价 |
3.2.3 行政主导型设施布局特征及其评价 |
3.2.4 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的总体评价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空间评价模型的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分析(下) |
4.1 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的认受度评价与分析 |
4.1.1 基于不同类型的设施服务认受度的空间分异 |
4.1.2 基于不同内容的设施服务认受度的空间分异 |
4.1.3 基于不同人群的设施服务认受度的空间分异 |
4.1.4 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认受度的总体评价 |
4.2 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空间耦合的有效性评价 |
4.2.1 综合评价结果 |
4.2.2 空间耦合程度与水平分析 |
4.3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深层问题 |
4.3.1 效率与公平的均衡困境 |
4.3.2 供给与需求的适应困境 |
4.3.3 凝聚与认同的区域差异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空间机制及优化策略 |
5.1 供给—需求—动力的空间机制 |
5.1.1 供给机制:管理惯性与治理转型的空间作用 |
5.1.2 需求机制:公私观念与消费习惯的特性影响 |
5.1.3 动力机制:政府评估与文化需求的空间错位 |
5.2 空间机制的优化策略:从"物的关注"转向"人的关怀" |
5.2.1 从被动式供给到互动式服务的人本化空间治理理念 |
5.2.2 从行业化到日常化的空间构建机制 |
5.2.3 从生产本位到需求本位的空间联动机制 |
5.2.4 从投入型到体验化的有效性评估机制 |
5.2.5 从政府主导到多主体共治的多元协商机制 |
5.3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宝鸡地区博物馆现状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相关界定及研究方法 |
三 相关研究述评 |
四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宝鸡地区博物馆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宝鸡地区文化资源分布 |
一 宝鸡概况 |
二 宝鸡地区文化资源 |
第二节 宝鸡地区博物馆基本情况 |
一 宝鸡地区博物馆发展历程 |
二 宝鸡地区博物馆基本情况 |
第三章 宝鸡地区博物馆的现状分析 |
一 博物馆分布与馆址 |
(一)博物馆分布特点 |
(二)博物馆选址特点 |
二 博物馆专业人员与基础设施 |
(一)专业人员缺乏 |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 |
三 博物馆展览教育与宣传 |
(一)陈列展览不规范,社教活动欠缺 |
(二)线上宣传及信息公开度低 |
四 非国有博物馆建设 |
(一)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欠缺 |
第四章 宝鸡地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
第一节 宝鸡地区博物馆发展优势分析 |
第二节 宝鸡地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一 针对博物馆数量与分布的思考 |
二 针对博物馆专业人员的思考 |
三 针对博物馆展览与宣传教育的思考 |
四 针对非国有博物馆建设的思考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记录 |
附录 B |
后记 |
四、明确“三性”大力发展县级博物馆事业(论文参考文献)
- [1]鲁西南县级博物馆现状调查与初步分析[D]. 汤铭明. 山东大学, 2017(01)
- [2]红色文化视域下浙江省革命纪念馆展陈事业发展研究[D]. 闻洁璐.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3]明确“三性”大力发展县级博物馆事业[J]. 李玉林. 江西历史文物, 1985(01)
- [4]新中国美术馆:历史、身份、功能[D]. 王聪丛.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5]“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6]苏南农村博物馆研究[D]. 季晨.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7]济宁区县级博物馆发展现状研究[D]. 石雪梅. 山东大学, 2021
- [8]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D]. 张心. 山东大学, 2016(10)
- [9]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空间评价与空间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鲁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10]宝鸡地区博物馆现状调研[D]. 鲁宇. 郑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