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炭纪古生物迁徙研究

中国石炭纪古生物迁徙研究

一、中国石炭纪古生物迁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炳川[1](1983)在《中国石炭纪古生物迁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本文试图通过古生物迁移这一途径去探索古生物、环境、海水运动、地壳运动可能的联系。主要出发点是:生物这种大自然造化之功,首先是环境的产物。环境促使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也控制着生物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塑造了地球表面多样性的大千生物界。但是, 古生物环境的研究现在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一方面在于环境本身异常复杂而又时刻变化,一方面更在于年代越久远的生物,当依据其仍然活着的孑遗分子来推测它们当时的

卢苗安[2](2007)在《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文中认为天山东段地区以其典型的盆山构造格局成为理解地处大陆腹部的新疆及中亚地区大陆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及其两侧的准东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演变的全面综合研究,本论文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天山东段及其邻区盆山相间的大陆地质构造格局在晚古生代即已基本建立,这是古亚洲洋主体的闭合所导致的独特而复杂中亚型造山作用的结果,其后这种盆山构造格局又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演变。运用构造沉积单元分析的方法,根据13个构造层的等厚图和沉积相图等原始资料,很好地恢复了准东盆地不同时期的盆地原型,并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具不同沉积建造和构造改造特点的阶段。准东盆地原型的重建工作揭示准东盆地块次级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尤其以吉木萨尔凹陷表现最为显着,对基底、盖层沉积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这与块体的连续旋转有关,尤其是在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海西末期—印支期。隆、凹呈棋盘格状相间是准东地区构造格局最主要的特点。不同的构造组合还在准东地区形成了克拉美丽断裂带、奇台凸起基底深大断裂、三台凸起边界断裂和帐北断褶带等几个典型的构造样式和构造变形带,它们是准东盆地复杂构造演变的重要几何学动力学边界和应变记录。印支—燕山期在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南北汇聚形成亚洲大陆的过程中,位于挤压前缘西端的准东地区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和两侧以扭压变形为主的克拉美丽断裂带和博格达山前断裂带夹持下,近三角形的准东地块发生了向西的构造逃逸,逃逸前缘的挤压则形成了帐北断褶带这一大型逆冲—后冲型断展复合褶皱。至于准东逃逸构造于中晚侏罗世表现最为强烈并得以定型的原因,这可能与东部鄂霍茨克洋的最终关闭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联合板块的会聚碰撞的触发有关。根据对现今博格达造山带内出露的古生代沉积物的层序划分对比研究,重建了晚古生代以来各地史期博格达地区的古地理格局,认为可以划分为地球动力学特征完全不同的西大构造演化阶段,即海西期的古博格达陆内裂谷和印支期以来近周期性复活再隆的(古)博格达板内造山带。海西期博格达地区的沉积层序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裂谷沉积体系组成及其三维展布模型相类似,自下而上逐渐由滨浅海相火山喷发—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过渡为深水海盆复理石建造至顶部的海陆交互相—近海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古博格达裂谷从初始断陷→强裂陷→收缩的演化历程。古博格达裂谷的展布大体与今博格达山体叠合,其形态特征与世界典型的大陆裂谷也较相似,在横剖面上表现为半地堑形态,南、北两坡出现地形和沉积的分异,但具对应可比性。沿其走向裂谷可划分为极性交替、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具明显差异的乌鲁木齐—奇台一带的西段和木垒—七角井一带的东段,东西分段间以大河沿—木垒转换带为过渡。根据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向西与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没有沉积建造演化直接对应性、向东受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碰撞造山带阻截终止,裂谷启动东段比西段早、裂陷更复杂强烈等特征,论文研究认为古博格达裂谷属于碰撞谷类型,是石炭纪准噶尔—吐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强烈会聚碰撞时在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板块缝合造山带前缘形成的剪刀状开口伸入准噶尔—吐哈陆块内部的张裂。根据露头层序分析,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回返隆升形成造山带以来,博格达地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这三个阶段的复活再隆及伴随的剥蚀夷平作用。从盆山耦合角度出发,论文中先后采用了盆地充填地层格架、不整合面、粗碎屑楔状体、沉积型式、水系型式、碎屑组分、沉积速率、地层磁性以及岩浆活动等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沉积响应标识反演了造山带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特征,并强调指出构造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变和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完整横跨博格达山的鄯善—高泉达坂—木垒公路地质剖面为基础,结合沿造山带其它十余条短程横剖面的观测成果,认为现今巍峨隆起的博格达造山带构造样式总体表现为以一系列纵向大断裂(带)为骨架,不同断块自造山带轴部分带、分层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叠置的双向背冲推覆构造,它和山前坳陷的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逆冲系统。上述双向背冲推覆构造是由古博格达半地堑型裂谷演化成的大型厚皮反转构造,并非简单地仅形成于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一期构造变形中,其主体结构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而在喜山运动中得到最终强化定型,是古生代末期以来博格达地区多阶段构造复活造山作用的最终记录。根据博格达造山带在挤压隆升同时往往同步叠加有走滑作用、山前盆地次级沉积中心往往具定向迁移等特征,发现博格达地区存在丰富的应变分配现象,博格达造山带地史期间多期复活造山的主导机制是构造扭压作用,因此是典型的扭压造山带,具狭窄的带状山链地貌。进一步分析并认为右行构造扭压作用是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闭合反转造山的主要机制,而燕山—喜山期则表现为左行扭压造山作用。天山东段的盆山构造格局自晚古生代开始出现以来,长期处于区域构造会聚挤压状态和板内构造环境,历了复杂的多期多旋回演化,论文将该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如下五点:1)、与板块聚散直接相关的构造作用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二、盆/山的地理展布往往长期继承而相对稳定;三、位于块体边缘的深大断裂(带)往往是制约盆山构造演化的重要变形边界条件;四、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是盆山构造演化中块体间调整与相对运动的重要形式;五、盆山构造的多期演变是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研究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特征,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演化的具体过程,更是为了认识控制这一过程尤其是多旋回复杂板内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与机制,这对进一步认识中亚及亚洲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也是极好的补充与借鉴。将论文研究区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置于更大范围的北疆甚至更广阔的中亚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内,可以很好地帮助鉴别其主要特征及其背后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甚至进一步指导区域地质及类似构造区的地质研究。论文最后即以此法尝试着对盆山构造演化的5个不同阶段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两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结论:A、早印支期,与今类似的陆内盆山构造格局在北疆地区开始出现,在北疆及更广阔的中亚甚至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大规模的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及其夹持下的块体旋转作用,这些现象可能都与当时南北大陆间相对运动所导致的泛大陆巨型剪切作用有关(the Pangea megashear)。B、中侏罗世晚期,在北疆地区普遍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盆山格局变革,尤以准东地区的构造逃逸为着。已有研究多认为其动力源自亚洲大陆南缘的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洋的闭合有关;但是论文作者强调指出北部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和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构造挤压是当时重大变革的构造驱动,根据当时在北疆—兴蒙地区有规律展布有一系列与北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Amuria板块随其间的鄂霍茨克洋闭合而发生的强烈碰撞汇聚作用具成因联系的逆冲、走滑、逃逸、岩浆活动、造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等强烈复杂的构造地质现象,作者提出动力学模式认为当时在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育有一个与今青藏高原相类似的古蒙古高原。

李涤[3](2016)在《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文中研究指明准噶尔盆地及邻区隶属古亚洲洋构造域,记录了中亚增生造山带的俯冲、增生、碰撞以及后期陆内改造过程。石炭纪是古亚洲洋由俯冲到闭合的关键转折期,该时期复杂的洋-陆演变过程造就了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的油气成藏实例。然而,石炭纪原型盆地研究目前仍比较薄弱,抑制了对石炭系生储条件和有利区带的评价。因此,开展准噶尔地区石炭纪构造格架和充填演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对中亚增生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的认识,同时也对推进深层含火山岩盆地油气勘探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系统应用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法,综合利用钻井、野外露头、地震和重磁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年代地层格架、地质结构、大地构造环境、沉积充填序列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以及多期构造背景下的构造-沉积环境演变特征。盆地钻井火山岩年代学结果显示准噶尔地区石炭纪发育5期火山活动,包括早石炭世3期(359-347Ma,347-331Ma和331-324Ma),晚石炭世2期(323-307Ma和307-300Ma)。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将石炭系划分为上、下石炭统两个构造地层层序。下石炭统以挤压构造变形为主,发育大量的钙碱性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而上石炭统多受伸展断裂控制,火山岩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局部地区存在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基于火山岩构造环境分析结果及构造变形研究,并结合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带的划分方案,厘定了萨乌尔-福海-杜拉特、和什托洛盖-乌伦古-野马泉、达尔布特-陆梁-卡拉麦里、中拐-莫索湾-白家海-奇台等4个石炭纪弧盆带,并识别了弧前盆地、弧后盆地、弧内断陷盆地、前陆盆地、被动边缘盆地等多种类型盆地。在构造格架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对石炭纪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的解剖,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早石炭世早-中期俯冲作用相关挤压挠曲阶段、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中期俯冲相关的伸展裂陷阶段和晚石炭世晚期陆内断坳陷阶段。研究结果不仅揭示准噶尔盆地下伏年轻陆壳基底,而且表明准噶尔盆地及邻区乃至整个中亚增生造山带是在多列南向增生的弧盆系统依次向北碰撞拼贴过程中形成的。

徐炳川[4](1983)在《中国石炭纪古生物迁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言本文试图通过古生物迁移这一途径去探索古生物、环境、海水运动、地壳运动可能的联系。主要出发点是:生物这种大自然造化之功,首先是环境的产物。环境促使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也控制着生物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塑造了地球表面多样性的大千生物界。但是, 古生物环境的研究现在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一方面在于环境本身异常复杂而又时刻变化,一方面更在于年代越久远的生物,当依据其仍然活着的孑遗分子来推测它们当时的

徐炳川[5](1999)在《古生物迁移理论的历史、现状及研究方法》文中认为古生物迁移与古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它既是古地理环境变迁的结果,又是古地理环境变迁的标志.古生物迁移研究是当今古生物地理学与进化论结合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外此项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尚未见他人从事此项工作.系统阐述迁移概念的第一个人是Darwin(1859).他认为,每个物种都仅有各自的一个起源中心,他称为“创造的单一中心”.只要环境允许,它会从这个中心尽可能地向外迁移.此后,迁移研究经历了曲折漫长的发展之路,也显示出这一命题的生命力.迁移可分为3类:扩散、转移和隔离.迁移的研究方法可归纳为:最低层位的地理追索方法,演化程序的地理追索方法和相应环境的追索方法.70年代问世的离散学说向传统的迂移理论提出了挑战.古生物迁移理论可能将发展成为古生物地理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

卜建军,何卫红,张克信,于洋,王嘉轩,吴俊[6](2020)在《古亚洲洋的演化:来自古生物地层学方面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亚洲洋的南缘跨越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对位于中国境内的古亚洲洋构造格局及其演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总结,并归纳出存在的主要分歧.通过分析古亚洲洋构造域地层出露情况和古生物(放射虫、腕足类和古植物)地理分布,提出了2点认识:(1)早古生代,古亚洲洋西段在中国境内的主洋盆可能位于天山地区,东段的主洋盆可能位于艾力格庙-贺根山-林西-黑河一线;晚古生代,古亚洲洋西段的主洋盆位于南天山,东段的主洋盆位于索伦-温都尔庙-西拉木伦-延吉一线.(2)古亚洲洋西段洋盆关闭的时间大概是早石炭-中二叠世,东段洋盆关闭的时间是晚二叠世;其中,北山北部和南天山西南段的洋盆延续至晚二叠世,洋盆关闭的时间可能在二叠纪末或更晚.此外,针对古亚洲洋构造域上古生界地层出露及其研究现状,提出了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在未来古亚洲洋演化研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及其具体方法 .

宋俊俊[7](2017)在《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文中认为介形类(或介形虫)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的一个亚纲,自早奥陶世一直繁盛至今,分布于全球自然界的各类水体当中。本文基于西准噶尔和华南地区晚泥盆-早石炭世7条剖面、816件样品、15000余枚介形类壳体,对介形类的生物地层、古生态、生物古地理、个体发育和演化及其对晚泥盆世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事件的响应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鉴定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59属145种,包括1新属和10新种;建立洪古勒楞组介形类2带2亚带;建立了活动板块边缘岛弧区介形类三类生态组合。讨论了介形类对晚泥盆世F-F之交古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底栖介形类受到事件影响的程度随着水深加大而逐步降低;严重缺氧和快速的温度波动会导致底栖介形类丰度、分异度降低。总结了古生代速足介目Cribroconcha属两条演化谱系,其总体模式是由不具刺到具刺演变;该属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具有生态变迁特点。建立了全球晚泥盆世弗拉期和法门期底栖介形类数据库,运用定量生物学方法将弗拉期介形类划分为四个生物地理单元,法门期介形类划分为五个生物地理单元;影响弗拉期生物古地理分区的首要因素是气候分带,而法门期生物古地理分区的主控因素是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理格局调整。该研究填补了西准噶尔晚古生代介形类研究的空白,丰富了华南地区古生物资料,对古生代介形类的古生态、生物古地理、谱系演化及晚泥盆世F-F事件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认识和新思路。

纪占胜[8](2006)在《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西藏及滇西地区石炭纪一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的时空演化规律、讨论了成因及其地质学意义,最终对羌塘盆地油气地质勘探的区域和层系提出了建议。在地层学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拉萨地区旁多群的地层序列、厘定了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岩石地层序列、在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发现了三叠系的碳酸盐岩地层剖面,新建了三叠系江让组、指出敌布错组和坚扎弄组的地层时代不是晚二叠世,而是晚三叠世一早中侏罗世。在青藏高原和滇西地区,共考察10余条剖面,通过系统分析,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了石炭系一三叠系的地层格架。在古生物学方面,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晚石炭世一晚三叠世的牙形石序列。发现了晚石炭世的Neognathodus动物群、中二叠世Vjalovognathus动物群和Rabeignathus动物群、中二叠世中后期的Mesogondolella动物群、晚二叠世长兴阶的Clarkina动物群,在阿里狮泉河地区的左左剖面的左左组中上部发现了早三叠世的牙形石化石。此外,在措勤敌布错的江让组中识别出了早三叠世一晚三叠世的多个牙形石带。在微古植物学上,在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永珠组下部发现了混生孢子组合、在敌布错组和坚扎弄组中发现了晚三叠世一早侏罗世的孢粉组合。系统采集了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腕足类化石,首次建立了腕足类和牙形石化石带的对比关系。发现了牙形石和腕足类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地层划分的意见分歧,指出现在的冈瓦纳相和特提斯相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地层划分的主导门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矛盾,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并在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存在矛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对冰海相杂砾岩、含砾板岩的特点、成因、大地构造背景和时空演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一下拉剖面的珊瑚、腕足类和牙形石类在形态、结构和古生物地理区系的分析,总结出早石炭世一中二叠世生物群性质暖一冷暖混生一冷一冷暖混生一暖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沉积特征、沉积相的分析得出了相同的规律。在沉积和古生物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石炭一二叠纪冰期和冈瓦纳大陆冰川、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谷系、生物群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冈瓦纳一特提斯过渡相区是在早石炭世末期冈瓦纳大陆北缘形成的裂谷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为大陆边缘裂谷,在中二叠世时期裂谷作用增强,发展成陆表浅海,一直持续到晚二叠世末期,而羌南和羌北在晚二叠世末期已经拼合到劳亚大陆,三叠纪早中期,又一次大规模伸展,三叠纪末期受喜马拉雅块体的俯冲碰撞,冈底斯以北隆升成陆地。构建了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构造演化模型。在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分布规律的研究基础上,指出羌南和羌北地区在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时期,隶属于冈瓦纳大陆的北缘,经过中二叠世和晚二叠世的冈底斯以南地区的裂谷作用的加强和强烈的伸展运动,在晚二叠世末期已经拼贴在劳亚大陆的南缘,在三叠纪时期羌南和冈底斯以南地区又一次强烈的伸展,在雅鲁藏布江一带形成具有洋盆性质的深水盆地,在班公湖一怒江断裂带在附近拉伸出大陆边缘的裂谷,晚三叠世末期,雅鲁藏布江一线俯冲碰撞,冈底斯及以北地区强烈隆升,形成陆地。通过三叠纪时期的沉积体系的时空演化序列,分析出三叠纪在冈底斯北缘、羌南地区形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的岩相配置,通过盆地热演化史和牙形石有机变质成熟度的分析,指出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地层区北缘和羌南的三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陈晓红[9](2015)在《广西石炭纪生物礁的发育特征及其古海洋环境研究》文中认为纵观全球生物礁的发展和演化,受生物灭绝事件和全球气候环境的影响,石炭纪生物礁处于造礁生物群落的逐渐恢复阶段。在全球范围普遍缺失后生动物格架礁的背景下,中国石炭纪发育有较大型的后生动物格架礁。中国南方石炭纪海域普遍发育碳酸盐岩台地,其上的浅水环境适宜生物生长发育,底栖生物群落大量繁盛,生物礁、丘、滩广泛发育。尽管如此,中国石炭纪的生物礁成熟度仍较低,造礁生物单调,规模小。本文对广西浪平地区石炭纪生物礁的发育特征、演化趋势及其古海洋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全球同时期生物礁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总结。广西浪平地区发育有多处石炭纪的后生动物格架礁,包括维宪期的下垌珊瑚礁,巴什基尔期的龙江垌珊瑚礁、龙江垌点礁以及新寨底栖生物群落,其中龙江垌点礁略早于龙江垌珊瑚礁。这些碳酸盐岩建造的主体部分是由群体四射珊瑚建造而成,主要包括Diphyphyllum、Siphonodendron、Lithostrotion、Antheria、Thysanophyllum、Paralithostrotion、 Palastraea、Lonsdaleia、以及Caninia。此外,横板珊瑚Syringopora和微生物岩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从维宪期到巴什基尔期,研究区内的造礁生物呈现出继承性和延续性,但造礁生物群落的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多以一种或两种主要造礁生物为优势种或关键种。其中,维宪期下垌珊瑚礁规模大,结构发育较为完整,礁内生物丰富,造架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相对高。该礁体受海平面逐渐下降、水动力逐渐增强所控制,由Diphyphyllum群落、Siphonodendron-Lithostrotion群落和Diphyphyllum-Syringopora群落等三个连续发育的生物群落建造。龙江垌珊瑚礁的造礁生物群落分异度很低,仅由Diphyphyllum群落所建造而成,其生长环境相对复杂,受海平面波动和营养水平的共同控制。龙江垌点礁的生长发育基本上属于龙江垌珊瑚礁的不完全部分,同样受海平面波动和营养水平的共同控制,是由Diphyphyllum群落和Diphyphyllum-Caninia-Lithostrotionella群落先后参与礁体建造。但新寨的底栖生物群落零散发育,处于努力尝试造礁的阶段并未形成典型的礁体。在这些生物礁和底栖生物群落内,普遍发育有种群内部个体之间对空间的竞争和造礁珊瑚与海百合之间对基底的竞争。珊瑚个体通常以出芽生殖和躲避生长的策略在空间竞争中获胜;对基底的竞争为一种受环境控制的竞争关系,海百合和造礁珊瑚在数量上呈现此消彼长。通过对礁相碳酸盐岩同位素测试研究分析,δ18 OPDB和δ18 CPDB值的范围首先符合石炭纪碳氧稳定同位素历史演化的客观规律;其次表明研究区当时处在温暖炎热的气候环境,礁体发育的水体温度在17.1℃~30.8℃之间,平均温度在22℃。维宪期下垌珊瑚礁礁相水体温度偏高而利于造礁珊瑚生长,而巴什基尔期的水体温度偏低,仅仅能满足珊瑚生长和礁体发育的最低要求,这可能是受冈瓦纳大陆冰期的扩散所影响。此外,也表明了研究区石炭纪生物礁区处于正常盐度的海相环境。通过对全球同时期生物礁的对比、归纳和总结分析,维宪期的珊瑚格架礁主要发育在古特提斯洋构造域范围内,四射珊瑚是礁体中的重要分子,具有建造大型生态礁的潜能;巴什基尔期的生物礁可能继承了维宪期的古地理环境,零散地发育在古特提斯洋构造域及其延伸的地区。此外,它们都具有发育时间短、厚度小、礁体形态简单、造礁生物种类少以及礁体隆起幅度小等共同特点。研究区石炭纪生物礁在造礁生物、构造背景以及古地理环境等方面,巴什基尔期的礁体基本上具有维宪期礁体的继承性和发展性;而在水体环境方面,巴什基尔期礁体的水体环境却不及维宪期的环境条件优越。

黄兴[10](2018)在《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及生物建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连接处,南北以卡拉麦里缝合带和星星峡-卡瓦布拉克断裂为界,夹持于准噶尔地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由南至北可分为中天山地块、觉罗塔格造山带、博格达-哈尔里克造山带。其中,觉罗塔格造山带由雅满苏断裂、康古尔塔格断裂分为南部阿奇山-雅满苏带、中部康古尔塔格带和北部小热泉子-镜儿泉带。觉罗塔格造山带中的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非常发育,尤其是南部阿奇山-雅满苏带。而关于该时期造山带内各地层单位的时代归属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建立完整、准确的石炭纪地层格架,对区内开展矿产地质调查以及讨论中亚造山带南缘的构造演化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重点针对阿奇山-雅满苏带的下石炭统南北大沟组、下石炭统-上石炭统雅满苏组、上石炭统沙泉子组、上石炭统土古土布拉克组、下石炭统-上石炭统苦水组;小热泉子-镜儿泉带西部上石炭统底坎尔组和东部上石炭统企鹅山组灰岩段,开展古生物学、岩石学、沉积学以及年代地层学工作。(1)在以上各地层单位中发现了丰富的(虫筳)类和四射珊瑚化石,包括南北大沟组四射珊瑚15属35种;雅满苏组四射珊瑚33属88种,(虫筳)类2属8种;苦水组四射珊瑚2属6种;土古土布拉克组四射珊瑚1属1种;沙泉子组四射珊瑚2属2种,(虫筳)类5属18种;底坎尔组(虫筳)类2属5种;企鹅山组四射珊瑚18属19种,(虫筳)类4属7种。除此之外,在南北大沟组中还有异珊瑚1属1种;雅满苏组中有孔虫11属18种,以及刺毛珊瑚1属1种;企鹅山组中床板珊瑚1属1种。以往在觉罗塔格带早石炭世地层中珊瑚报道较多,但晚石炭世地层中的生物很少被发现。本次工作中,雅满苏组、沙泉子组、企鹅山组的(虫筳)类为首次正式报道,企鹅山组的四射珊瑚也是首次详细报道。(2)在雅满苏组二段上部发现牙形刺Gnathodus postbilineatus Nigmadganov and Nemirovskaya,Hindeodus sp.,Neognathodus symmetricus Lane;三段牙形刺Hindeodus sp.;沙泉子组牙形刺Diplognathodus coloradoensis Murray and Chronic,Streptognathodus parvus Dunn,Mesogondolella clarki(Koike),Idiognathodus sp.;苦水组牙形刺Declinognathodus noduliferus(Ellison and Graves),Neognathodus medexultimus Merrill。尽管此次发现的牙形刺化石很少,但它们多为早石炭世谢尔普霍夫期至晚石炭世莫斯科期早期的典型分子,对确定相应地层时代意义重大。(3)基于以上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在觉罗塔格造山带的石炭系中建立了7个四射珊瑚组合:南北大沟组Zaphrentites-Meniscophyllum组合;雅满苏组二段Gangamophyllum-Palaeosmilia组合;Siphonodendron irregulare-Aulina rotiformis组合;Lithostrotionella组合;雅满苏组三段Koninckophyllum-Bothrophyllum组合;土古土布拉克组Psedozaphrentoides zhaoi组合;企鹅山组Cystophora-Vesiorionastraea组合。4个(虫筳)带:雅满苏组三段Profusulinella priscoidea-Profusulinella parva带;沙泉子组Paraeofusulina imporplana-Eofusulina trianguliformis带;底坎尔组Fusulinella-Fusulina带;企鹅山组Triticites带。(4)结合在雅满苏组一段、二段和土古土布拉克组中获得的336.3±3.0 Ma、331.3±2.1 Ma、322.6±1.5 Ma、311.0±1.7 Ma等有效锆石U-Pb年龄,本文认为南北大沟组为杜内期晚期-维宪期早期,雅满苏组为维宪期-巴什基尔期,沙泉子组为莫斯科期早期,土古土布拉克组为莫斯科期中晚期,苦水组为维宪期晚期-莫斯科期中期,底坎尔组为莫斯科期中期,企鹅山组灰岩段为卡西莫夫期-格舍尔期早期。本次研究对雅满苏组的时代延续有了更新的认识,以往由于对建组地区该组上部的沉积间断认识不充分而将其归为早石炭世,此次工作发现了其与上覆沙泉子组平行不整合接触证据,并依据产出的(虫筳)类、牙形刺等古生物化石将其时代准确的限定在维宪期-巴什基尔期。另外,企鹅山组灰岩段中丰富的(虫筳)类和四射珊瑚动物群对本组的时代延续也有了更准确的约束,即可以延续至晚石炭世格舍尔期。(5)从目前发现的生物面貌上来看,早石炭世的四射珊瑚动物群特征为北方型(如Gangamophyllum)、特提斯型(如Kueichouphyllum)混生,世界性的分子(Palaeosmilia,Lithostrotion,Siphonodendron,Dibunophyllum等)较多,单体四射珊瑚为主;而到了晚石炭世,研究区占优势的生物群主要为块状复体四射珊瑚,以北方大区俄罗斯地区的生物(Cystophora,Vesiorionastraea),混有我国华南地区的分子(Huananophyllum,Nephelophyllum)为特征,世界性分子(Caninia,Koninckophyllum,Timania)较少,总体显示该时期生物群特征更接近北方大区,与莫斯科盆地、顿涅茨盆地有着很强的生物交流。(6)综合东天山北部博格达-哈尔里克造山带石炭纪沉积资料,本文建立了东天山地区觉罗塔格造山带和博格达-哈尔里克造山带详细的石炭纪地层对比。石炭纪东天山地区存在明显的南北沉积分异的特征。早石炭世杜内期晚期至格舍尔期,觉罗塔格造山带总体为海相沉积(南北大沟组,雅满苏组,沙泉子组,土古土布拉克组,底坎尔组,梧桐窝子组和企鹅山组),局部有海陆交互相沉积(苦水组下部)和陆相沉积(脐山组)。博格达-哈尔里克带的博格达地层小区古地理演化相对复杂,早石炭世东部局部存在陆相沉积(七角井组上部和柳树沟组),但总体为滨浅海相沉积。晚石炭世时,海水已完全从东部退去,仅在中西部存在残留的滨浅海沉积(祁家沟组)。(7)在早石炭世维宪期晚期的雅满苏组中发育丛状四射珊瑚Siphonodendron生物层;晚石炭世卡西莫夫期-早格舍尔期企鹅山组中发育叶状藻礁。后者生物分异度和丰度远高于前者,并且代表了觉罗塔格造山带,乃至东天山地区最晚的正常海相沉积记录。以往报道的生物建隆一般都发育在相对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或台地边缘地区,相较于本例明显不同。与全球其他地区同期的同类生物层相比,雅满苏组中的Siphonodendron生物层生物组成相对单一,受当地的构造-火山作用控制明显。企鹅山组中的叶状藻礁在全球其他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分布,但研究区的建造发育同样也主要受到局部的构造-火山作用控制。觉罗塔格造山带早、晚石炭世造礁生物及其生物建隆的变化和全球其他地区石炭纪的演替一样,早石炭世为珊瑚动物,晚石炭世晚期为叶状藻类,表明石炭纪的造礁生物及其相关的生物建隆在不同构造背景下的演化是一致的。这种演替变化可能和石炭纪南半球的冈瓦纳冰川活动有关。

二、中国石炭纪古生物迁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石炭纪古生物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 北疆区域构造演化史
    一、前震旦纪——大陆基底及新疆联合古陆形成演化阶段
    二、震旦纪—石炭纪——新疆联合古陆解体、古亚洲洋洋陆转化阶段
    三、大陆板内演化阶段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沉积演化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研究区位置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准东地区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演化的差异性
    一、地球物理场特征
    二、地壳结构和基底埋深
    三、盖层沉积构造特征
第三节 准东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第四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一、主要不整合面的分布与特征
    二、构造层序
第五节 准东地区沉积格局的演化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二、准东地区沉积建造演化
    三、准东地区沉积演化的主要特征
第六节 准东地区间歇性的抬升剥蚀和沉积埋藏
第七节 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向的变化与块体的旋转
    一、现象的存在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
    三、块体旋转的研究简史
    四、海西末期—印支期吉木萨尔凹陷的旋转
第八节 中晚侏罗世沉积构造的异常表现与构造逃逸
    一、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构造异常表征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构造逃逸
    三、构造逃逸的定义及研究简史
    四、准东地区构造逃逸的特点 第四章 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的演化
第一节 现今构造特征
    一、盖层断裂发育特征
    二、局部构造类型
    三、构造样式与构造变形带
第二节 构造发育史和棋盘格构造格局成因
    一、东西向构造剖面
    二、南北向构造剖面
    三、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四、棋盘格构造格局的成因初探
第三节 克拉美丽断裂带
    一、克拉美丽断裂带结构
    二、克拉美丽断裂带的演化
    三、克拉美丽断裂带对准东盆地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
第四节 奇台凸起是大型扭压性构造转换带
    一、奇台凸起是大型构造转换带
    二、奇台凸起扭压性构造转换带的形成与演化
    三、近平行于奇台凸起的大1井—将军庙构造线
第五节 对三台凸起认识的深化
    一、三台凸起早期的展布当进一步向东向西扩展
    二、三台凸起的边界断裂显示为早正晚逆的反转构造
    三、三台凸起的构造演化
    四、三台凸起的张扭/压扭性活动
第六节 帐北断褶带——构造挤压前缘的后冲与大型复合断展褶皱
    一、帐北断褶带目前的构造格局与分段性
    二、帐北断褶带的剖面结构——后冲断裂作用与大型断展褶皱
    三、帐北断褶带的压扭性构造活动特点
    四、帐北断褶带的持续变形和生长地层
第七节 再论准东地区逃逸构造——从构造角度的厘定
    一、区域构造背景
    二、准东逃逸构造的主要组成要素
第八节 盆地原型的恢复
    一、海西期克拉美丽前陆盆地——前陆碳酸盐缓坡与周缘前陆盆地
    二、晚海西期克拉美丽山前坳陷是扭压盆地而不是前陆盆地
    三、晚海西期时吉木萨尔凹陷是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断陷
    四、古城凹陷和木垒凹陷——由海西期扭张盆地向印支—燕山期扭压盆地的转化
    五、扭旋盆地——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准东盆地原型
    六、侏罗纪聚煤盆地反映构造挤压还是拉张环境?
    七、喜山期博格达山前前陆盆地
第九节 准东盆地构造演化简史
    一、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北部强烈挤压南部张裂的构造分异阶段
    二、晚二叠世——三叠纪扭旋作用下的构造格局改造阶段
    三、早中侏罗世压扭作用下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四、中晚侏罗世构造逃逸中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五、白垩纪的挤压调整与掀斜阶段
    六、新生代天山山前前陆盆地阶段 第五章 海西期的古博格达裂谷
第一节 博格达山研究现状
    一、晚古生代区域构造属性——是裂谷还是岛弧?
    二、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多期复活再降
    三、晚新生代博格达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一、地层与不整合
    二、构造层序
第三节 早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开始张裂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四节 中晚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发育顶峰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五节 早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再次张裂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再次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六节 中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拗陷萎缩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七节 古博格达裂谷演化的主要演化特征
    一、古博格达裂谷的横剖面形态——半地堑式裂谷
    二、古博格达裂谷的东西分段性
    三、古博格达裂谷的延伸范围及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
    四、古博格达裂谷的动力学性质——碰撞谷 第六章 印支—燕山期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周期复活再隆
第一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Ⅰ:印支期构造层
    一、仓房沟群构造亚层
    二、小泉沟群构造亚层
第二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Ⅱ:燕山期构造层
    一、水西沟群构造亚层
    二、石树沟群构造亚层
    三、白垩系构造亚层
第三节、博格达山地区盆山沉积耦合作用的特征
    一、沉积物碎屑组分及磁化率的系统变化指示古博格达山的逆序蚀顶过程
    二、粗碎屑楔状体近周期性向盆地内进积指示古博格达山的准周期性复活造山
    三、与造山带的幕式复活再隆相伴的岩浆活动
    四、盆地沉积型式和水系几何形态的变化反映造山带隆升机制的不断调整
    五、盆地沉积中心的定向迁移等现象指示与造山带的挤压同步叠加的走滑作用
    六、盆地演化与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作用
    七、盆山构造演化的阶段性
    八、造山运动的极性与反转
第四节、今博格达造山带构造变形样式的启示
    一、山体南北坡地貌的不对称性
    二、山体的块断隆升造山
    三、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分带性与层次性
    四、博格达双向背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五、博格达造山带是大型厚皮反转构造
第五节、古博格达山是扭压造山带
    一、构造扭压作用(transpression)及其应变分解
    二、博格达造山带是扭压造山带
    三、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的闭合回返与右行扭压造山
    四、燕山—喜山期博格达地区左行扭压造山
    五、古博格达山属于以纯剪作用为主的扭压造山带
    六、古博格达山到底有多宽、多高? 第七章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及机制
第一节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
    一、板块构造背景内的盆山格局演化
    二、盆山格局的的继承性与相对稳定性
    三、变形边界条件是控制盆山差异演化的重要因素
    四、以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为主要形式的块体间不断的调整与相对运动
    五、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多阶段性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
第二节 早二叠世北疆地区是否存在普遍的拉张
    一、早二叠世的构造拉张现象
    二、早二叠世是区域挤压而不是构造拉张
    三、早二叠世独特构造现象的成因解释
第三节 中二叠世存在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吗?
    一、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存在吗?
    二、中二叠世湖盆持续沉降的机制
第四节 早印支期强烈的构造扭压与泛大陆巨型剪切带
    一、北疆地区陆内盆山构造格局的快速奠定
    二、北疆地区大型走滑韧剪断裂带及构造扭压作用的普遍发育
    三、大型走滑断裂及构造扭压作用在整个中亚造山带的普遍发育
    四、再探泛大陆巨型韧剪带模式(the Pangea megashear)
第五节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北疆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还是伸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北疆及邻区中生代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环境
    三、中生代北疆地区构造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
第六节 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蒙古高原的隆起、垮塌与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
    一、问题的提出——构造驱动来自南部吗?
    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三、燕山期环西伯利亚地区强烈的构造表现
    四、古蒙古高原的隆起与垮塌
    五、两个高原的对话:古蒙古高原vs青藏高原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总结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
    二、创新与特色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进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大陆造山理论研究进展
        1.2.2 大陆造山带研究的方法学进展
        1.2.3 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研究现状
        1.2.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案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2.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
        2.1.1 阿尔泰地区岩石地层
        2.1.2 西准噶尔地区岩石地层
        2.1.3 东准噶尔地区岩石地层
        2.1.4 北天山-博格达地区岩石地层
    2.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
        2.2.1 准噶尔露头区下石炭统古生物地层
        2.2.2 准噶尔露头区上石炭统古生物地层
        2.2.3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2.2.4 小结
    2.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
        2.3.1 双井子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形成时代
        2.3.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年龄结果
        2.3.3 准噶尔地区外围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年龄结果
        2.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年代地层格架
    2.4 准噶尔盆地地震地层
        2.4.1 盆地下石炭统分布特征
        2.4.2 盆地上石炭统分布特征
    2.5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等时年代地层格架
第3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构造背景
    3.1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地球物理场特征
        3.1.1 重力异常特征
        3.1.2 磁异常特征
    3.2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深部构造背景
        3.2.1 大地电磁测深剖面(MT)
        3.2.2 天然地震转换波测深和二维(2D)密度剖面
        3.2.3 地壳厚度及分带特征
    3.3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基底性质
    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构造带划分
        3.4.1 准噶尔盆地构造地质单元
        3.4.2 准噶盆地及邻区构造带划分
    3.5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构造演化历史
第4章 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洋盆及闭合过程
    4.1 准噶尔地区蛇绿岩分布及地质特征
        4.1.1 额尔齐斯蛇绿混杂岩带
        4.1.2 库吉拜-洪古勒楞-扎河坝蛇绿混杂岩带
        4.1.3 达尔布特-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
        4.1.4 北天山(巴音沟)蛇绿混杂岩带
        4.1.5 南天山蛇绿混杂岩带
    4.2 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洋盆发育时限和闭合模式
        4.2.1 中泥盆世-早石炭世额尔齐斯洋
        4.2.2 中泥盆世-石炭纪达尔布特-卡拉麦里洋
        4.2.3 早石炭世北天山洋
        4.2.4 志留纪末-早石炭世南天山洋
        4.2.5 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洋盆闭合时代对比
第5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地质结构
    5.1 石炭系不整合发育特征
        5.1.1 石炭系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5.1.2 石炭系内部不整合
        5.1.3 石炭系与上覆地层不整合
    5.2 石炭系构造地层层序
        5.2.1 下石炭统构造层
        5.2.2 上石炭统构造层
    5.3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5.3.1 斋桑-吉木乃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5.3.2 塔城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5.3.3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第6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各构造带的地质属性及演化过程
    6.1 萨乌尔-福海-杜拉特构造带
        6.1.1 斋桑-吉木乃盆地石炭纪构造演化
        6.1.2 扎河坝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构造演化
    6.2 和什托洛盖-乌伦古-野马泉构造带
        6.2.1 乌伦古坳陷泥盆-石炭纪构造演化
    6.3 达尔布特-陆梁-卡拉麦里构造带
        6.3.1 陆梁隆起石炭纪构造演化
    6.4 准南-博格达-吐哈构造带
        6.4.1 中拐凸起石炭纪构造演化
        6.4.2 莫索湾凸起石炭纪构造演化
        6.4.3 准东-博格达地区石炭纪构造演化
    6.5 北天山构造带
    6.6 小结
第7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沉积充填演化
    7.1 吉木乃-布尔津弧前盆地石炭纪充填演化
    7.2 乌伦古弧后盆地石炭纪充填演化
    7.3 陆梁弧内断陷石炭纪充填演化
    7.4 西准噶尔残余洋盆石炭纪充填演化
    7.5 准东-博格达盆地石炭纪充填演化
    7.6 小结
第8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演化的时空格架
    8.1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演变特征
        8.1.1 盆地基底的形成与演化
        8.1.2 早石炭世早-中期俯冲相关挤压挠曲阶段
        8.1.3 早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早-中期俯冲相关伸展阶段
        8.1.4 晚石炭世晚期陆内断坳陷阶段
        8.1.5 小结
    8.2 对中亚地区的造山作用和过程的启示
        8.2.1 中亚造山带的组成和结构
        8.2.2 造山持续时间
        8.2.3 造山过程
第9章 认识和结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分析测试数据表
附录2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录3 作者简介

(6)古亚洲洋的演化:来自古生物地层学方面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古亚洲洋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1.1 阿尔泰地区
    1.2 准噶尔地区
    1.3 北天山
    1.4 中天山
    1.5 南天山
    1.6 北山
    1.7 新林-喜桂图
    1.8 艾力格庙-贺根山-林西-黑河
    1.9 索伦-温都尔庙-西拉木伦-延吉
    1.1 0 嘉荫-牡丹江
2 古亚洲洋分布区晚古生代地层分布
3 晚古生代古亚洲洋的古生物和古亚洲洋演化
    3.1 腕足类
    3.2 放射虫
    3.3 古植物
    3.4 珊瑚和蜓类
4 有关古亚洲洋演化的重点和疑难问题以及古生物学的应用前景
5 结论

(7)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简短摘要
详细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1.1 介形类及其研究历史
        1.1.2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研究现状
        1.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方法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与工作量
        1.3.1 创新点
        1.3.2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古生物与古生态
    2.1 地质背景
        2.1.1 西准噶尔古地理背景
        2.1.2 西准噶尔沙尔布尔提山-谢米斯台山晚泥盆世古地理演化
        2.1.3 西准噶尔沙尔布尔提山-谢米斯台山的上泥盆统
    2.2 研究剖面
        2.2.1 乌兰柯顺剖面
        2.2.2 布龙果尔剖面
    2.3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介形类生物地层
        2.3.1 洪古勒楞组下段介形类生物地层
        2.3.2 洪古勒楞组下段介形类地层时代意义
    2.4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介形类生态组合
        2.4.1 洪古勒楞组下段沉积环境划分
        2.4.2 洪古勒楞组下段介形类生态组合
        2.4.3 影响洪古勒楞组介形类分布的主控因素
    2.5 小结
第三章 华南晚泥盆世介形类对F-F事件的响应
    3.1 区域地质背景
    3.2 研究剖面
        3.2.1 杨堤剖面
        3.2.2 南峒剖面
    3.3 介形类对F-F事件的响应
        3.3.1 杨堤剖面
        3.3.2 南峒剖面
        3.3.3 介形类对F-F事件的响应(基于全球底栖介形类数据库)
    3.4 华南F-F之交介形类演替与海洋环境演变的关系
    3.5 杨堤剖面F-F之交滤食性底栖介形类与古海洋环境变化
        3.5.1 “FFS(Filter-feeders Signal)”现象
        3.5.2 杨堤剖面滤食性底栖介形类
        3.5.3 滤食性介形类对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
    3.6 小结
第四章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演化
    4.1 古生代介形类的起源与演化
    4.2 Cribroconcha属种的个体发育与演化
        4.2.1 Cribroconcha honggulelengensis的形态功能和个体发育
        4.2.2 Cribroconcha Cooper, 1941 的时空演替
    4.3 小结
第五章 晚泥盆世介形类生物古地理
    5.1 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5.1.1 研究区和数据收集
        5.1.2 研究方法
    5.2 晚泥盆世介形类生物地理分区
        5.2.1 弗拉期(Frasnian)
        5.2.2 法门期(Famennian)
    5.3 晚泥盆世介形类生物群的迁移特点
    5.4 晚泥盆世介形类古地理分布的主控因素
        5.4.1 气候
        5.4.2 古地理
        5.4.3 海平面变化
    5.5 小结
第六章 介形类系统古生物学
第七章 结束语
    7.1 成果与认识
    7.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附表

(8)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三、主要实物工作量
第一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第一节 西藏石炭-二叠系的研究历史
    第二节 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古生物地层区系划分
    第三节 西藏石炭纪和二叠纪的地层和古生物特色
    第四节 冈瓦纳-特提斯过渡相区的石炭-二叠系研究意义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主要研究剖面和工作重点介绍
第二章 拉萨地区旁多群形成环境与时代的研究
    第一节 拉萨地区石炭-二叠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二节 旁多群地层层序的完善
    第三节 旁多群的沉积构造、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解释
    第四节 坠石在旁多群中的发现及意义
    第五节 生物地层和地层年代
    第六节 旁多群的划分和对比
第三章 申扎地区石炭系和二叠系的研究及其意义
    第一节 申扎地区石炭-二叠系的地层划分
    第二节 沉积特征和环境解释
    第三节 古生物及地层时代的研究现状及争论焦点
    第四节 永珠组下部的混生微古植物群
    第五节 腕足类和牙形石时代意见的分歧
    第六节 德日昂玛-下拉剖面的研究意义
    第七节 扎杠-木纠错剖面中上二叠统的地层和古生物研究
第四章 夏岗江混生植物群及其地层时代新解
    第一节 研究历史及现状
    第二节 坚扎弄组和敌布错组的孢粉学研究
    第三节 敌布错组下伏地层中三叠纪牙形石的发现
第五章 狮泉河地区中、上二叠统牙形石的发现
    第一节 羊尾山剖面那子夺波组顶部的牙形石动物群
    第二节 左左地区羊尾山组和左左组的牙形石动物群
第六章 羌南-保山地层区石炭-二叠系的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羌南地层小区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序列
    第三节 保山地层小区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序列
    第四节 Rabeignathus 牙形石动物群发现的意义
    第五节 丁家寨组时代下限的新认识
第七章 石炭-二叠纪古生物群和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成因及其意义的探讨
    第一节 古生物群时空演化规律
    第二节 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
    第三节 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的成因
    第四节 地层古生物学和构造学意义
第八章 青藏高原三叠系时空格架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第一节 西藏三叠系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节 夏岗江植物群时代修订和江让组发现的意义
    第三节 三叠系的时空格架及其演化过程
    第四节 西藏三叠系研究的地质意义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实测剖面描述
图版说明
图版

(9)广西石炭纪生物礁的发育特征及其古海洋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石炭纪生物礁的发育及研究概况
    1.1 石炭纪生物礁的发育背景
    1.2 石炭纪生物礁的时空分布特征
        1.2.1 早石炭世生物礁的时空分布
        1.2.2 晚石炭世生物礁的时空分布
    1.3 石炭纪生物礁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3.1 石炭纪生物礁研究的现状
        1.3.2 石炭纪生物礁研究的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第2章 研究区石炭纪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岩相古地理格局
    2.3 地层简介及礁体产出时代
第3章 研究区石炭纪造礁生物的古生物学特征
    3.1 研究区石炭纪造礁生物的种类及其分布特征
    3.2 研究区石炭纪礁内生物的基本特征
        3.2.1 珊瑚类
        3.2.2 Microbial丝状体
        3.2.3 微生物岩
        3.2.4 附礁生物
        3.2.5 毁礁生物
第4章 研究区石炭纪生物礁的基本特征
    4.1 下垌珊瑚礁
        4.1.1 礁体的基本特征
        4.1.2 造礁群落的基本特征
        4.1.3 微相特征
        4.1.4 成礁过程
    4.2 龙江垌珊瑚礁
        4.2.1 礁体的基本特征
        4.2.2 造礁群落的基本特征
        4.2.3 微相特征及环境变化
        4.2.4 成礁过程
    4.3 龙江垌点礁
        4.3.1 礁体的基本特征
        4.3.2 造礁群落的基本特征
        4.3.3 微相特征及环境变化
        4.3.4 成礁过程
    4.4 新寨底栖生物群落
        4.4.1 底栖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4.4.2 生物组成的基本特征
        4.4.3 群落演化及环境变化
第5章 研究区石炭纪生物礁的古海洋环境及古生态特征
    5.1 研究区石炭纪生物礁礁区的古海洋环境
        5.1.1 研究区石炭纪礁相碳酸盐岩的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5.1.2 碳、氧稳定同位素的原理
        5.1.3 研究区石炭纪礁区的古水体温度特征
        5.1.4 研究区石炭纪礁区的古水体盐度特征
    5.2 研究区石炭纪礁区的古海洋环境探讨
    5.3 造礁群落内的古生态关系
        5.3.1 造礁生物群落内的种内竞争
        5.3.2 造礁珊瑚与海百合之间的生态关系
第6章 与研究区同时期的全球生物礁发育特征
    6.1 生物礁的形成条件和控制因素
        6.1.1 生物礁的生长因素
        6.1.2 古地理格局与构造环境
        6.1.3 海平面变化
        6.1.4 造礁生物的兴衰
        6.1.5 生物礁的破坏因素
    6.2 维宪期全球后生动物格架礁的发育概况
        6.2.1 礁体的基本特征
        6.2.2 构造环境
        6.2.3 古地理位置
        6.2.4 造礁生物群落
        6.2.5 礁体规模特征
    6.3 巴什基尔期全球生物礁的发育概况
        6.3.1 礁体的基本特征
        6.3.2 构造环境和古地理位置
        6.3.3 造礁生物群落
        6.3.4 礁体规模特征
    6.4 研究区石炭纪生物礁的演化特征
第7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作者简介

(10)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及生物建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地层研究现状和进展
        1.1.1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
        1.1.2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地层划分沿革
        1.1.3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古生物学及生物地层研究进展
        1.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2 选题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方案和工作量
    1.4 创新点
第二章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区域地质背景
    2.1 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2.2.1 觉罗塔格造山带大地构造背景
        2.2.2 觉罗塔格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
    2.3 研究区地层区划及地层出露
第三章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岩石地层序列
    3.1 下石炭统南北大沟组(C_(1n))
    3.2 下石炭统-上石炭统雅满苏组(C_(1-2y))
    3.3 上石炭统沙泉子组(C_(2s))
    3.4 上石炭统土古土布拉克组(C_(2t))
    3.5 下石炭统-上石炭统苦水组(C_(1-2k))
    3.6 上石炭统企鹅山组(C_2q)和底坎尔组(C_2d)
第四章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
    4.1 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主要生物门类
        4.1.1 牙形刺
        4.1.2 有孔虫
        4.1.3 (虫筳)类
        4.1.4 四射珊瑚
    4.2 生物地层及地质年代
        4.2.1 (虫筳)带
        4.2.2 四射珊瑚组合
    4.3 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各岩石地层单位时代归属
        4.3.1 锆石测年结果
        4.3.2 觉罗塔格造山带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地质时代
第五章 东天山地区石炭纪地层对比
    5.1 东天山各地层分区的石炭系
        5.1.1 博格达地层小区
        5.1.2 莫钦乌拉地层小区
    5.2 东天山各区石炭系对比
第六章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建隆
    6.1 阿奇山-雅满苏带下石炭统-上石炭统雅满苏组Siphonodendron生物层
        6.1.1 Siphonodendron生物层类型
        6.1.2 Siphonodendron生物层组成
        6.1.3 Siphonodendron生物层所在灰岩段的沉积相分析
        6.1.4 控制Siphonodendron生物层生长的因素
        6.1.5 Siphonodendron生物层对比
    6.2 小热泉子-镜儿泉带上石炭统企鹅山组叶状藻礁
        6.2.1 造礁生物
        6.2.2 企鹅山组叶状藻礁中的微相类型
        6.2.3 晚石炭世企鹅山组藻粘结灰岩生物建隆的发育模式
        6.2.4 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叶状藻生物建隆的对比
    6.3 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建隆发现的意义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中国石炭纪古生物迁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石炭纪古生物迁移研究[J]. 徐炳川. 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 1983(00)
  • [2]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D]. 卢苗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3]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D]. 李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4]中国石炭纪古生物迁移研究[A]. 徐炳川. 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4), 1983
  • [5]古生物迁移理论的历史、现状及研究方法[J]. 徐炳川. 古地理学报, 1999(02)
  • [6]古亚洲洋的演化:来自古生物地层学方面的证据[J]. 卜建军,何卫红,张克信,于洋,王嘉轩,吴俊. 地球科学, 2020(03)
  • [7]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D]. 宋俊俊.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8]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D]. 纪占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6(01)
  • [9]广西石炭纪生物礁的发育特征及其古海洋环境研究[D]. 陈晓红. 东北大学, 2015(06)
  • [10]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石炭纪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及生物建隆研究[D]. 黄兴.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中国石炭纪古生物迁徙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