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几何证明的逻辑联系

浅谈几何证明的逻辑联系

一、略談几何証明的邏輯联系(论文文献综述)

西峰山[1](2015)在《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依据教学论和课程论,把教学活动分成“教”和“学”两个维度,从每个维度的各个环节(即前期准备、内容分析、方法的选择、遵循的原则、计划与实施、评价与反思)对《数学通报》中的有关平面几何教学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我国建国初期15年间的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具体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数学通报》中文章的体现将该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即1951—1957,学习苏联时期;1958—1960,教育改革时期;1961—1966,自我完善时期。其次,对每一阶段从背景的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和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等三个层次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背景概述主要对该阶段的数学教育政策和当时的教学大纲两个方面进行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对该阶段发表的平面几何文章在总体文章中所占比重和对它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先从教学的六个环节对这些文章进行进一步分块统计,再对每一块(环节)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先对每环节进行类化,再深入探究)。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建国初期平面几何教学的如下特点:1.教学准备:备学生方面,了解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并注意个体差异;备教材方面,选材注重数学在历史上的贡献;教师能力方面,主要是注重教育实习。当时为了提高备课质量,还注意到了集体备课方面的问题。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苏联时期受到苏联的影响,教材的选择和编排非常重视系统性和严密性;教学改革时期更注重与实际的结合;自我完善时期,意识到改革的极端性,教学内容方面在不损坏内容系统性的和适当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核心对教材进行筛选和精简。3.教学方法选择:当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等。练习法中有案例分析法和复习法;而案例分析法可分为定理的证明方法、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法等三种。4.教学原则:当时遵循的教学原则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顺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启发式原则等。培养学生能力时初级阶段遵循直观性原则,有一定知识储备能力时再以启发式原则为主,并且教学过程中注意对这些知识与方法的即时巩固与练习,因此要用巩固性原则。5.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的目的从“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相结合的理念。1963年第一次通过大纲提出“三大能力”的培养。教材的编排方面:学习苏联时期主要侧重知识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育改革时期主要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自我完善时期主要围绕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进行编排。6.教学评价与反思:当时数学教育者们已经开始关注教学评价与反思,并组织发表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章。通过分析《通报》上的文章可以了解到:当时已经关注到了教学的每个环节,即教前反思、教学内容的反思、有教学过程的反思(方法、设计、原则)等。

毋晓迪[2](2019)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数学试题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数学教育界的热词,数学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数学特征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就高中数学而言,无论是新课教学还是复习备考,评价的风向标早已成为是否具备六大核心素养的潜质,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从核心素养考查的视角出发分析研究高考数学试题,对于今后的数学教育教学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各地数学高考试题既注重基础又兼顾选拔梯度,充分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学习潜能,彰显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要求。以2017年、2018年文理科数学高考数学共12套试卷为研究对象,从试题对六大核心素养中每种素养所对应三种水平的考查统计以及试题涉及到知识点考查的SOLO层次划分这两个视角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最新版课程标准,按照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三大主题内容分析试题,得出一些如下结论:(1)试题内容分析与研究:发现近两年文理科试题呈现出了“Y”字形排列,即文理科中低档难度试题相同,在试卷中后部分理科数学试题难度高于文科,进而提高文科数学试卷的得分率,同时增强理科数学试卷的区分效果。(2)数学核心素养的分析与研究:这12套试卷对数学六大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明显,每套试卷中数学运算素养考查比例最大,逻辑推理素养占比次之,其余核心素养占比例都较低,尤其是数学建模素养所占比最低。另外一个明显特点是,每种素养中水平二考查比例最高,水平一次之,水平三最低。(3)知识点考查的SOLO层次划分分析与研究:每个知识模块对多元结构(M)和关联结构(R)考查比例最大,单一结构(U)次之,拓展关联结构(E)最低,也由此可以推断出每个知识主线在高考试卷中主要是以中低档难度试题呈现。基于以上所做的分析与研究,提出高考命题预测与教学建议。

王瑞芳[3](2019)在《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发展史(1949-2012) ——基于《数学通报》文献分析》文中指出在平面几何学习中,作为几何学根基的作图一直处于核心地位,这不仅因为作图是平面几何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初中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严谨逻辑思维的形成阶段。因此无论是从初中生对作图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是为后续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角度出发,探寻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一方面能够丰富几何教育史的研究,为今后中国数学课程改革及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另一方面能为几何课堂教学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数学教育处于转型阶段,随着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逐渐融入,学校教育中的作图以及对其进行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随着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数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提出的作图要求无论是在作图设备还是具体学习要求都在逐渐降低,随之对作图的研究亦减少。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依据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的作图要求,以发表在《数学通报》和《中学数学》的作图研究文章为主要研究素材,将1949-2012年的发展历程分为1949-1957年、1958-1966年、1978-1985年、1986-2000年以及2001-2012年(其中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十年不做研究)五个时期,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分别从作图理论、作图解决问题、单具作图、作图与代数间联系、作图教学、作图争论及作图谬误性问题七个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具体作图实例做进一步阐释,以期清晰地再现1949—2012年间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的发展历程。本研究得到如下发展特点:(1)在初中平面几何的学习过程中,作图的范围及难度逐渐缩小,许多作图要求被放宽甚至淡出人们的视野;(2)作图研究背景逐渐趋向多元化;(3)作图题的解题程序虽在弱化,但逐渐重视挖掘作图过程中蕴含的思维方法。本研究总结结论如下:(1)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一线教师在作图研究中的参与度逐渐增强。(2)作图研究文章的重心逐渐发生变化,1949-1960年间侧重于对作图理论的介绍,1960-1966年对之前数学教育进行调整,以作图教学为主,1978-1985年虽然作图教学研究仍然占据研究主流,但此时更侧重于作图基础的教学;1986-2000年间作图教学及作图解决问题成为研究主流;而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2001-2012年间作图研究的重心开始转向研究初中数学课堂中使用计算机等进行作图的理论研究。(3)虽然在1949-2012年间都比较重视对作图理论方面的研究,但研究重心各有不同。1949-1957年间侧重于翻译和引进,1958-1966年以及1978-1985年间更侧重于作图教学建议以及教学经验,1986年之后作图理论的研究重心转向作图的变式教学以及几何画板在数学课堂的融入。

宋晋凯[4](2020)在《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学术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座高峰。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中国现代数学在民国后期(1936-1949年)出现了一次研究的高潮,许多数学家逐渐进入了世界数学舞台的中央,一些研究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审视民国后期的数学发展成就,不可不追溯民国前期(1912-1935年)的数学现代转型。民国前期,文化变革剧烈,社会思潮汹涌,在科学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数学伴随着“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学术转向,逐步完成了体制化进程,现代转型初步完成。民国前期的数学现代转型,使中国传统数学在学术、学科、学人、学会等建制建设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至为重要的是,在民国学术现代转型的浪潮中,学界对数学本质、数学价值、数学真理等数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和哲学审视,构筑起具有独特时代文化特质的数学思想文化形态。民国前期的数学思想文化颠覆了中国传统数学的观念认知,与数学现代转型相互耦合、互为促进,也为国民政府时期数学研究的高潮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本文遵循学术现代转型的史学研究路径,以“契机→内容→主体→途径”为主线牵引通篇,分为绪论、正文(共七章,首章为契机,中间四章为内容,后二章分别为主体和途径)、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围绕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以及概念释名等内容进行阐释,重点对选题研究的合理性、可行性给予论证。第一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背景及基本概况的相关内容。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研究,必须将其置放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也必须通晓国外数学潮流的发展情况。本章简要介绍了民国科学文化、世界数学思想潮流的相关情况,重点对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和体制化完成的重要节点给予着墨论述,为正文后续部分的展开进行铺垫。第二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本质探讨的内容。事物的本质最可从其定义中体现,从定义出发也可探寻事物本质的“元问题”。本章围绕数学界说在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历史演变、民国前期数学界说的形态等内容,重点从数学基础研究、实在论的视角进行数学本质属性的挖掘。民国前期的数学本质体现出自然属性、哲学属性以及实在论等方面的特征。第三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认识论的内容。认识论是对事物本质探寻的纽带。围绕数学知识能否被人类所认知这一问题,民国学界进行了激烈的论争,其中,尤以罗素的数学不可知论影响最为深远。受罗素来华带来的文化效应影响,数学不可知论成为这场论争的焦点。本章重点讨论数学不可知论的历史演变及传播概况,系统梳理了数学不可知论自身体现出的“空洞无物”“不辨真妄”的典型特征,并对民国学者利用唯物辩证法对其发起诘难的情况进行了回溯。第四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价值观嬗变的内容。价值观是数学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传统数学为“六艺之末”,体现出鲜明的实用主义导向。进入民国之后,现代数学的价值被学界重新认知,此时的数学被理解为是“科学之基”“科学之母”,数学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围绕数学的价值,民国学界对数学之于社会、文化和人生的作用,以及数学与统计学、经济学、艺术学等现代学科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第五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真理性研究的内容。真理性研究是数学哲学关注的重要主题。民国学界对数学真理所体现出的保守性、递进性、自足性等特点进行了总结。实证主义思潮传入使数学真理的特性受到了挑战,数学真理的相对性以及数学公理主义倾向成为学界论争的重点。康德哲学、实证主义、公理主义等哲学理论与非欧几何学、极限理论等数学学说相互交织、相互援引,成为民国学界真理性探讨的特色。第六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主体寻源的内容。留学生是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建构的主体。民国以前,实业是留学生学科选择的主要方向,数学留学生的数量极少。及至民国,西学被大规模建制化的持续引入,学界对数学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数学留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不仅是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骨干,更是数学思想文化变革的中坚,引领了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的发展。本章还以数学留学生的典型代表——胡明复为对象进行具体研究,点面结合勾勒数学留学生在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构建中的重要作用。第七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传播途径的内容。期刊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现代意义期刊的创办受益于来华传教士群体。在民国以前的期刊中刊载过一些数学文化方面的文章,但数量较少,并未产生特别的影响。数学思想文化在民国前期的传播途径体现出综合性期刊→大学期刊→专业期刊的典型特点。《科学》《少年中国》《学生杂志》等综合类期刊成为数学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播平台。外国名哲来华访学,促进了民国数学思想文化的发展,人物学说研究类专门期刊开始出现。《罗素月刊》是此类期刊的嚆矢,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以《罗素月刊》为研究素材,可以管窥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经由期刊传播之原貌。结束语是对本文的总体回溯。主要包括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特点的归纳总结、本文研究的不足与仍需努力的方面、本文研究的展望及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等内容。

杨于卓[5](2018)在《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化、信息化日益加速的今天,传统藏戏和我国其他传统戏曲一样面临着观众群逐渐萎缩、传承人青黄不接、技艺失传、民间戏团生存艰难等诸多难题,但藏戏和那些戏曲艺术又不一样,她至今仍然是藏民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力图解决的问题是:传统藏戏阿吉拉姆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如何走下去?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途径,比如立足于非遗保护理论结合阿吉拉姆的特殊性进行逻辑思辨,抑或借鉴其他传统戏曲现代转换的成功经验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选择了一条更为踏实的路径,将阿吉拉姆放回她原本所在的社区,观察她在当代社会中是如何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她发生了哪些变迁以及这些变迁的细节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并深究这些变迁的动力来自哪里?又是如何作用于阿吉拉姆的?相信随着以上问题的解决,我们将知道,如何合理地利用一些有利因素,又如何避开一些不利因素而推动实现阿吉拉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发展。论文以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贾热村觉木隆藏戏团为主要田野点,考察演剧形式和内容,戏团经营模式,拉姆娃的生活境遇和观念,戏团与村落关系等各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变迁现象,结合其他田野点观察到的不同现象的对比总结,探寻阿吉拉姆变迁的支配力量和原动力。除对田野点的共时性考察,还从阿吉拉姆产生发展的历史中去寻找它的不断变化的痕迹,这种历史探寻有利于通过前后对比,更好地揭示出那些变化的影响因素或变化的作用方式,力图从社会文化表象发掘其背后的文化逻辑。本文的结论在于阿吉拉姆不是藏区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遗存,她一直在随着藏区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迁发展的支配力量来自社会结构,原动力则来自于不断变化的人的观念和人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影响阿吉拉姆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力量、市场经济、文化互动与人的观念,当然在不同地域,各股力量的大小和作用方式有别,但正是在这些力量的博弈、弥合的此消彼长的过程中,阿吉拉姆得以不断地自身再创造。本文最主要的贡献在于通过田野调查,在一个具体可资的个案的基础上得出以上结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阿吉拉姆的未来发展可能有多种走向,笔者认为,各种走向无所谓对与错、好与坏,它们本身就是变动不居的历史的一部分。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统”的那一部分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但“变”才是永恒的主题!

张婷婷[6](2020)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素养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意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几何直观作为数学的10个核心素养之一,足以见得其重要性。已有研究表明,教育技术理论对解决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本研究聚焦于小学生几何直观素养的培养问题,以教育技术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设计教学方案并实施,开展实证研究。本研究首先从S学校几何直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戴尔“经验之塔”、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等为指导,探索能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几何直观素养的教学策略。选择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单元的学习内容,在分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综合运用多元表征策略和联系生活策略的教学应用方案,在实施方案过程中多方面、多角度、持续地收集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检验研究假设,验证所选策略对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素养的有效性并给出相关教学建议。本研究采用课堂观察法、访谈法等,了解S学校几何直观教学现状。在前期准备阶段,在CNKI上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研究现状,梳理几何直观能力行为表现水平编制相关评价工具,研读相关文献以探索培养策略。在教学设计与实施阶段,选取六年级两个班级(三班、四班)作为实验班,同时选取另两个与之平行的班级(一班、二班)作为对照班开展实验研究,在实验班应用多元表征和联系生活策略实施教学。一段时间后,通过在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问卷调查、测验等收集相关数据,并通过t检验、四格表检验、相合性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式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对实施效果进行对比、评价。实践表明,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对同一教学内容设计多种表征方式,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表征顺序,这样的多元表征策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迁移,利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教学中注意把现实生活事例合理引入到数学课堂,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的联系生活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多元表征和联系生活等教学策略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同时也发现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成绩、几何直观意识、几何直观能力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性。

李业法[7](2020)在《安徽地区商周时期几何印纹硬陶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周时期的安徽地区紧邻江西和浙江两大原始瓷和印纹硬陶产地,是古代南北方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安徽地区历年出土的几何印纹硬陶资料较多,但是研究相对较为薄弱。研究本地区所出几何印纹硬陶有助于探寻本地几何印纹硬陶的发展历程以及加强对几何印纹硬陶的科学认知。本文拟对安徽地区历年出土资料进行整理和初步研究,对出土的典型器物进行类型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本地所出几何印纹硬陶进行初步分期。通过与周围地区出土材料的对比,探讨安徽地区几何印纹硬陶的来源和流向以及与周围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内容阐述研究背景并回顾几何印纹硬陶学术史和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空间和时间范围以及研究的具体对象。拟运用数据统计、类型学、地层学等方法,科学分析本地所出器物以期达到研究目的。由于江淮地区与皖南地区所出器物的数量和种类较为悬殊,文化面貌也有一定差异,故对两地分别展开研究和讨论。第二章首先对出土器物数量较多的皖南历年出土情况进行统计,对典型的器物进行分型分式和纹饰分析,探寻器型演变规律和纹饰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对几何印纹硬陶进行分期和年代论述。江淮地区所出的几何印纹硬陶器,尤其是完整器较少,但地层关系较多或伴有出土土著文化特征的典型器。第三章首先对江淮地区历年出土发现进行统计整理,对罐类进行类型学分析和纹饰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辅助以地层学,对几何印纹硬陶进行分期和年代论述。第四章通过与宁镇地区、环太湖地区、赣鄱地区所出几何印纹硬陶情况进行器型纹饰对比,探讨本地区同上述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而讨论本地区的文化因素构成。研究表明,本地所见几何印纹硬陶绝大部分当是来自南方地区,属于文化交流或贸易所得。第五章在前四章论述的基础上,对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对安徽地区的几何印纹硬陶的分布特征进行论述。从年代上看,安徽地区几何印纹硬陶在商代晚期开始发展由弱趋强,及至西周达到顶峰,并最终于东周开始走向衰亡。地域上自皖南向江淮地区逐渐减弱,至淮河以北地区已是强弩之末。其次,探讨与几何印纹硬陶关系紧密的土墩墓和原始瓷器。

陆晗昱[8](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李春[9](2019)在《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文中认为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并与现代主义建筑核心脉络直接相承,1983年获得普利兹克奖,被誉为“现代主义泰斗”“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现代主义建筑是建筑风格历史上的重大革命,从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工业化、民主化的理想实验和探索开始,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构成了当今世界主要的视觉景观。作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体系完全异质的形式,现代主义建筑被视为舶来品,始终与政治意识形态、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纠葛不清,中国基本被排除在世界现代主义运动之外。当“国际式”无个性的现代技术与对归属感、认同感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现代主义建筑出现表征的危机,其合法性和正统性受到后现代主义之后各类思潮的普遍质疑。中国建筑界所面临的,则是如何从前工业时代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和如何从现代工业社会步入知识经济的后工业或后现代的双重问题。贝聿铭将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一个未完成的理想”和“未竞的事业”,用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创作,坚持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衣钵,把“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为精髓的东方智慧和中和、温润、诗化的独特美学效果融入现代主义建筑。推动现代主义成为官式建筑的主流,向着雅致化和多元的文化适应性发展,同时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之路带来深刻的启示。本文吸收建筑语言学、符号学、现象学等理论众长,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文献资料与实例分析相应照、田野调查与跨文化比较相结合,采用形式分析方法,以审美的现代性视野,力图全面梳理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脉络、精神实质和审美特征,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对贝聿铭完整的创作生涯、创作手法和美学特质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考察。通过精微的纵向分析、横向对比,在现代主义建筑的总体发展框架和中国建筑现代转型这一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汇点上,揭示贝聿铭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继承与发展,以新的视角和策略扩大贝聿铭建筑美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论文框架如下: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进而明确研究的对象、视点、目的和方法。贝聿铭创作丰富、享誉世界,但受文化和身份的偏见,纵观国内外缺乏对其创作全面而深入的美学研究。在对目前建筑研究趋势辨析的基础上,确定借鉴艺术史研究的形式分析法,聚焦贝聿铭凝聚的东西方双重建筑文化精华,以期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演变的整体图景中深入阐释他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贡献的中国智慧。第一章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渊源及特征:从美学的视域,系统梳理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想谱系、发展阶段和精神实质,通过与新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深入比较,总结提炼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基本特征。现代主义建筑以功能原则批判复古主义,抛弃柱式、细部之间的的传统规范和先例旧习。拒绝装饰,对结构和材料的真实、简洁带有清教徒式的推崇。玻璃的透明性表明建筑表皮摆脱了承重功能及重力主导的形式法则,打破了古典砖石建筑厚重、封闭、光线昏暗的状态,改变了内外空间之间截然分开的局面,也暗含了民主政治的社会透明度对促进社会和精神变革具有特殊的作用。三维反透视的新视觉和构造方法探究现代空间关系,由古典各种量体形式的封闭关系,迈向更为动态的时空观念。并将建筑比作居住的机器,彻底告别传统建筑手工业,彰显工业化的机械美学。现代主义建筑的通用性、独立于历史和自然所导致的文化内涵和归属感的缺失,招致后现代主义从统一到差异、从精英到大众、从功能到形式、从审美到游戏的全面挑战。第二章贝聿铭建筑美学的东西方资源:回顾贝聿铭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展现东西方双重的建筑美学精神对他的滋养,剖析其具有恒久的典雅品质和东方文化底蕴的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根源。官商、官绅结合的显赫家世、金融新贵的富足生活,培养了他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和贵族阶层拥有的精英意识、审美趣味,奠定了他关于世界、生活和建筑之间关系的最初理解。生活在浓缩了中国传统建筑精华的苏州园林之中,贝聿铭形成了最初的建筑时空观和理想化的建筑原型。立足中华古老文明和深厚的传统,汲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儒家伦理、中庸、包容等思想和诗词、绘画、园林等传统艺术的灵感源泉,贝聿铭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本质观和审美理想。深刻剖析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和阿尔瓦·阿尔托的思想及创作,重点论述他们对贝聿铭建筑设计观念和技法产生的教育和影响。由此阐明作为“正宗的包豪斯的接班人”贝聿铭基于现代主义大师各具张力的作品的启示,继承和延续现代主义建筑内在、经典的形式法则,及其简洁、抽象、理性的现代精神,成为这一新传统的忠实发展者。第三章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赋形与嬗变:贝聿铭属于埋头建筑设计而无理论建树的实践型建筑师,他的作品类型丰富、覆盖地域广阔。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对贝聿铭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及其50余件作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美学考察。以微观视角对每一件个案的特定意图、独特场景、艺术形式与象征层面深入解读,完整展现其创作历程、梳理手法嬗变的逻辑形态和基本规律。贝聿铭始终秉持着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凭借作为形式创造者的直觉与才能,逐渐从对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模仿,转向空间的创造以及个人风格的建立。运用几何造型、中庭式布局、材料本性、雕塑性景观、精细化工艺、对光的空间表达等独特的创作手法,现代主义建筑基本语汇在贝聿铭的手里具有功能和表现的双重作用,挣脱了传统手法、流行模式的控制,为未来定义了新建筑。第四章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特质:深入贝聿铭建筑作品空间与形式背后的深邃思想、价值理念及表达方式,进行美学的审视和提炼。从贝聿铭致力于探求现代主义形式如何被接受、被拒绝、发展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使之服从于不同的文化特征的视角出发,阐述其建筑作品表层语言的风格与深层的精神本质、价值取向、构思方式和审美特征。伦理化的价值诉求、和谐统一的审美理想以及中国传统美学独具的致思和传达方式,使贝聿铭在个体创新和技术惯例、形式表现与内在统一、时代精神与文化传统之间实现了新的平衡,呈现中西两大传统交融产生的新建筑美学特色。第五章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演变的整体框架下客观评价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美学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当现代主义建筑全面进入的自身转型和重构,作为第二代现代主义大师,贝聿铭坚守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思想,以美国肯尼迪图书馆、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卢浮宫金字塔、德国历史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一系列经典的作品,推动现代主义获得广泛的历史认同、成为官式建筑的主流。通过与路易斯·康、迈耶、丹下健三等新现代主义大师集体诉求和个人路径的对比分析,凸显贝聿铭在实现现代主义建筑雅致化发展中象征性、技术性和诗意性的艺术特色,以及通过与基督教、中华文明、伊斯兰等不同文明的融合,丰富了现代主义建筑这一新传统的适应性和生命力。第六章贝聿铭对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推动与启示: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一种异质文化渗透到中国,导致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全面解体,背后暗含着西方中心和进步假设以及寻求一种新的国家身份认同,引起技术体系、制度体系、教育体系、审美观念等广泛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对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引进与吸收伴随着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反思与更新,审美与政治领导权的争夺、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外来影响与本土建筑文化内在转变始终纠葛不清,先后出现了三次“古典复兴”浪潮。市场经济时代在全球化浪潮及功利主义的商品化逻辑冲击下,中国建筑步入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并日益成为全球建筑师角逐、实验的场所,随着历史纵深的消失和建筑美学话语的缺席,在一味模仿、横向移植、商业媚俗、逞奇眩异的建筑生产和形象竞赛过程中,中国建筑的独特性、审美性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冰冷坚硬的功能空间和千城一面的尴尬。贝聿铭坚持“中而新”,通过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三次卓有成效的实践,以富有东方哲理、硕儒品性、精美雅致的个人化的深刻表达,致力于探索一条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为中国当代建筑如何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到自身古老而伟大的传统指明了道路。结语:简要回顾贝聿铭将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想和精髓,在当代以新的方式进行继承和阐释所具有深远的意义,并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未来发展和中国以独特的美学形象融入世界建筑之林进行了展望。

产斯友[10](2014)在《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文中提出建筑与具体地域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材料于其中所起的作用曾经不言自明:前工业时代材料直接取之自然,建筑与所处地域有着天然的关联性;而工业革命带来了由机械生产的钢、混凝土、玻璃等工业材料,由其建造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因材料的抽象化应用与设计态度上对地域性差异的漠视,与环境多存隔膜;就此流弊,“二战”后的反思与修正一直持续至今,设计结合环境已逐渐成为当代建筑师的文化共识,具体操作中对材料表现力的挖掘亦已成为融合建筑与环境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今发达的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强化了以视觉主导的思维模式,受此影响,建筑学领域“表皮”热兴起,图像化拼贴、数字化炫技与单纯视觉性的材料迷恋倾向日趋严重,这种对建筑自身表象的过度关注,很大程度上再次割裂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有鉴于此,重新树立环境意识,回归建筑基本问题,在“地域性”视野下审视和发展建筑材料研究,探寻表皮材料表现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关联途径,以促成建筑顺利地融合环境,将有助于超越单纯的形式审美,丰富建筑的多重内涵。建筑创作中,材料的“地域性表现”,指向于一种通过对材料能够引起身体体验、心灵感动以及情感与文化共鸣的表现性内容的强化与表达,以回应建筑所处“地域”环境的设计策略。以此为研究内容,本文突破以往针对材料具体类别的研究视角,通过梳理回顾中西方传统与现当代建筑中材料应用的演进历史,探究其中“材料表现”的具体内容与主要手法,并结合对“地域”环境构成要素的剖析,力图以建筑表皮的材料表现为手段,使建筑适应地域气候,回应地域景观,承载地域文化,由此构建建筑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多层次关联。论文从以下三部分逐次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对应于第一章的内容。第一章绪论,首先论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时代与学科背景,指出材料之于建筑与文化的意义,并由此提出本文的核心议题:如何实现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使材料更好地诠释建筑,使建筑得体地楔入环境?继而综述了本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本课题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继续拓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后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方法与框架,以及主要创新点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对应于第二、三章的内容。第二、三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以工业革命为时间节点,按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顺序,分别对“地域各异的前工业时代”与“全球趋同的机械与信息时代”的“材料表现”内容进行了详尽梳理与史学分析,并加以概括提炼,为后续论文主体部分的立论研究,提供言之有据的史论支撑。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对应于第四至第八章的内容。第四章是论文的理论核心建构,以前文的史论回顾成果为基础,分析了表皮的两种典型建造逻辑,阐明了表皮材料表现的技术、艺术与人文层面的详细内容,继而探讨了表皮材料表现的主要手法,最后依据“地域性”的要素构成,提出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三大主要途径:适应地域气候、回应地域景观、关联地域文化,由此开启下文实践指向的理论应用研究。第五、六、七章紧承上文,依次从“地域气候”、“地域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角度展开论述,结合典型案例的深入解读与细致剖析,尝试将前文的理论思考,落实为“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具体创作思路与方法。第八章是对上述展开部分的综合论述,以“‘整体观’观照下表皮材料的地域性综合表现”为题,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全面阐释,分别对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三大途径,以及材料的地域性、文化性与时代性表现加以综合概述,是对上文理论应用部分的进一步概括总结。最后为本研究的结论,总结得出论文的主要理论成果,指出本研究尚待完善之处,并对本课题后续研究作出展望。材料离不开“建造”,侧重于审美与文化范畴的材料“表现”,同样离不开具体的技术支撑,限于篇幅与学识,笔者此文未就微观层面的材料构造技术细节,及其与材料表现的关联性展开细致分析,容后续研究再作深入探讨。

二、略談几何証明的邏輯联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談几何証明的邏輯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1)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历史研究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平面几何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2.1 关于“教”的理论基础
        2.1.1 教的准备
        2.1.2 教的内容分析
        2.1.3 教学方法选择
        2.1.4 教学原则
        2.1.5 教学设计与实施
        2.1.6 教的评价与反思
    2.2 关于“学”的理论基础
        2.2.1 学的准备
        2.2.2 训练内容分析
        2.2.3 学习方法选择
        2.2.4 学习策略
        2.2.5 学习计划与实施
        2.2.6 学习评价与反思
    2.3 平面几何教学概述
        2.3.1 平面几何教学基本概念
        2.3.2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
第3章 学习苏联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3.1 背景的概述
    3.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3.3 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
        3.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3.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第4章 教育改革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4.1 背景概述
    4.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4.3 平面几何教学发展脉络及特点
        4.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4.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第5章 自我完善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5.1 背景概述
    5.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5.3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
        5.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5.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历史背景
        6.1.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
    6.2 教学启示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2)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数学试题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课程改革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高考数学学科考查方向改革
    第二节 选题缘由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性
        二、高考数学试题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文献研究法
    第二节 知识点考查的SOLO层次分析法
    第三节 对比分析法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高考数学试题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数学核心素养与高考数学试题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对以上研究的简评及本研究的问题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APOS理论
        二、SOLO分类理论
        三、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四、数学核心素养三水平与SOLO分类理论之间的关联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试题分析
    第一节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学科课程改革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三节 核心素养划分的水平
    第四节 知识点所考查的SOLO层次划分
    第五节 示例剖析
    第六节 高考试题的分析
        一、2017 年全国理科数学Ⅰ、Ⅱ、Ⅲ卷的分析
        二、2017 年全国文科数学Ⅰ、Ⅱ、Ⅲ卷的分析
        三、2018 年全国理科数学Ⅰ、Ⅱ、Ⅲ卷的分析
        四、2018 年全国文科数学Ⅰ、Ⅱ、Ⅲ卷的分析
    第七节 全国卷高考数学试题的追溯与演变
        一、旧题新现题根不变
        二、演变思路新题出炉
        三、创新传承推陈出新
    第八节 有效的试卷分析方法
        一、做好试卷统计工作
        二、对试卷所考知识点细化分析
        三、试卷中对学科素养考核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试题内容的分析与研究结论
    第二节 数学核心素养的分析与研究结论
    第三节 知识点考查的SOLO层次划分分析与研究结论
第六章 全国卷试题的命题趋势
第七章 教学启示
    第一节 教学启示
        一、重视解题教学,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二、重视核心概念教学,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三、重视教材的研究和学习,完善数学核心素养
        四、重视教学模式的合理选择,升华数学核心素养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二、课题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荣获奖励与学术成果

(3)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发展史(1949-2012) ——基于《数学通报》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几何作图历史简介及相关概念
    2.1 几何作图历史简述
    2.2 三大作图难题历史及解决历程简述
        (1)化圆为方
        (2)倍立方体
        (3)三等分角
    2.3 研究对象简介
    2.4 作图研究分类
        (1)作图理论
        (2)作图解决问题
        (3)单具作图
        (4)作图与代数间联系
        (5)作图教学
        (6)作图争论
        (7)作图中的谬误性问题
第3章 1949-1966 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及其特点
    3.1 1949-1957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3.1.1 教学大纲中初中几何作图要求变迁概述
        3.1.2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者群体
        3.1.3 作图专有名词
        3.1.4 平面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3.1.5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整体概况及其原因分析
    3.2 1958-1966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3.2.1 教学大纲中初中几何作图要求变迁概述
        3.2.2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者群体
        3.2.3 平面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3.2.4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整体概况
    3.3 小结
第4章 1978-2000 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及其趋势
    4.1 1978-1985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4.1.1 教学大纲中初中几何作图要求变迁概述
        4.1.2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者群体
        4.1.3 作图专有名词
        4.1.4 平面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4.1.5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整体概况及其原因分析
    4.2 1986-2000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4.2.1 教学大纲对初中几何作图要求变迁概述
        4.2.2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者群体
        4.2.3 平面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4.2.4 作图研究整体概况
    4.3 小结
第5章 2001-2012 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及其特点
    5.1 课程标准对初中几何作图要求的变迁
    5.2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者群体
    5.3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1.1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作图要求之变迁
        6.1.2 初中平面几何各类作图研究之变迁
    6.2 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发展特点
    6.3 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影响因素
    6.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重点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六、概念释名
第一章 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背景及演进情况
    1.1 民国前期科学文化的发展
    1.2 民国前期现代数学思想的发展
    1.3 民国数学之现代转型
        1.3.1 数学教育制度的发展
        1.3.2 大学数学系的创设
        1.3.3 数学学会制度的发展
        1.3.4 国外著名数学家来华交流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体论追问:民国前期数学界说及其哲学意蕴
    2.1 数学界说的历史演变
    2.2 民国前期数学界说之形态
        2.2.1 数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2.2.2 数学具有哲学学科的属性
        2.2.3 数学基础论争视角下的数学界说
    2.3 实在论视域下的数学界说
        2.3.1 数学对象的实在性
        2.3.2 数学对象的非观念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认识论探讨:民国前期数学不可知论的传播
    3.1 数学不可知论溯源
    3.2 不同视角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2.1 民国前期数学不可知论的译介
        3.2.2 数学不可知论的数学之极善界说
        3.2.3 空洞无物:观念论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2.4 不辨真妄:公理系统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2.5 数学基础构建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3 “虚”“妄”之辩:唯物辩证法对数学不可知论的批驳
        3.3.1 数学概念的实在性
        3.3.2 数学公理的真理性
    3.4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对数学不可知论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价值观嬗变:民国前期“六艺之末”到“科学之母”的数学
    4.1 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数学
        4.1.1 实践导向,实用为尚
        4.1.2 儒学为本,数学为末
    4.2 民国前期的数学价值
        4.2.1 数学之于科学
        4.2.2 数学之于社会
        4.2.3 数学之于人类精神世界
    4.3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3.1 数学与统计学
        4.3.2 数学与经济学
        4.3.3 数学与艺术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真理性探究:民国前期数学真理的特征及其意义
    5.1 数学真理的特征
        5.1.1 数学真理的保守性
        5.1.2 数学真理的递进性
        5.1.3 数学真理的自足性
    5.2 实证主义视域下的数学真理观
        5.2.1 实证主义真理观的内容
        5.2.2 实证主义真理观的诘难
        5.2.3 康德哲学真理观的佐证
    5.3 民国前期对数学公理的诘难
        5.3.1 对公理自明性的批驳
        5.3.2 对公理主义的批驳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体寻源:留学生与民国前期的数学文化
    6.1 留学生学科专业选择之变迁
    6.2 数学留学生群体
        6.2.1 民国以前的数学留学
        6.2.2 民国前期的数学留学
        6.2.3 数学博士群体分析
    6.3 留学生与民国前期的数学文化
        6.3.1 留学生对科学的传播
        6.3.2 留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传播
    6.4 数学文化传播主体的个例分析
        6.4.1 胡明复的数学贡献
        6.4.2 胡明复的数学思想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途径审视:民国前期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1 民国以前的报刊及数学文化
    7.2 民国前期的期刊与数学文化
        7.2.1 综合类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2.2 大学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2.3 数理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3 数学文化传播途径的个例分析
        7.3.1 《罗素月刊》刊创
        7.3.2 《罗素月刊》概貌
        7.3.3 《罗素月刊》中的数学文化
        7.3.4 《罗素月刊》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阿吉拉姆与藏戏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一、相关概念在《辞海》等工具书上的最新释义
        二、藏戏相关名称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阿吉拉姆在藏戏剧种流派体系中的位置
        一、学界对藏戏及其分类相关名称的讨论、分歧与弥合
        二、建构一个新的藏戏系统
第二章 变迁的表象:田野中的故事
    第一节 田野点概况
        一、选择觉木隆藏戏团的依据
        二、觉木隆藏戏团的基本情况
        三、开发热潮之中的传统村落——贾热村
    第二节 阿吉拉姆演剧形式与内容的变迁
        一、阿吉拉姆展演的舞台化
        二、形式与内容的“现代化”
    第三节 拉姆娃生活境遇与观念的变迁
        一、两重命运两重天:老一代拉姆娃的感慨
        二、突发事件中的团队意识的变化
    第四节 戏团与村落关系的变迁
        一、觉木隆藏戏团与贾热村的关系的变迁
        二、觉木隆藏戏团与作为“邀请方”的村落关系的变迁
第三章 变迁的支配力量:社会结构
    第一节 社会总体倾向性
        一、阿吉拉姆的形成与十四、十五世纪藏地的发展
        二、十七、十八世纪阿吉拉姆的第一次发展高峰期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阿吉拉姆的发展
    第二节 生产方式
        一、引子:没有阿吉拉姆的望果节
        二、藏区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
        三、生产方式的变迁与阿吉拉姆的变迁间的关系
    第三节 政治力量
        一、思想观念与阿吉拉姆的变迁
        二、国家地方政策与阿吉拉姆的变迁
    第四节 市场经济
        一、引子:不断更换的负责人
        二、关于琼达的誉与毁
        三、觉木隆藏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
        四、新的经营模式及其成效
        五、藏戏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第五节 文化互动
        一、引子:一个剧目的流布
        二、内部的文化互动
        三、外部的文化互动
        四、觉木隆藏戏团的初步尝试:走出西藏
    第六节 技术发展
        一、引子: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来贾热村
        二、媒体技术的介入与阿吉拉姆的发展
        三、技术对阿吉拉姆变迁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变迁的原动力:不断变化的双重需要
    第一节 能动的个体
        一、历史上的“疯狂者”
        二、拉姆娃
        三、地方政府官员
    第二节 “适者生存”的现实利益的驱动
        一、在仪式的神坛上:从驱鬼到许愿
        二、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第三节 “道”变而“形”变
        一、阿吉拉姆:一出解说人生和世界的戏剧
        二、美学观念的变迁
第五章 新时代阿吉拉姆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推进阿吉拉姆普及的多种形式
    第二节 站在历史的分水岭上:阿吉拉姆未来发展的几种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青海省藏剧团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巡演安排(部分)
附录二 :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关于藏戏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第三届“雅顿”文化艺术节暨2018中国藏戏艺术周材料
附录四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藏戏》
附录五 :非遗(藏戏)保护动画公益广告《巴珠的选择》相关材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素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几何直观素养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素养
        1.1.2 关注小学生几何直观素养培养是落实数学新课标的必然要求
        1.1.3 教育技术理论对解决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过程与方法
        1.4.1 研究过程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几何直观”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几何直观
        2.1.2 数形结合与几何直观
    2.2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研究现状
        2.2.1 研究趋势分析
        2.2.2 研究内容分析
        2.2.3 研究领域分析
        2.2.4 研究学段分析
        2.2.5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研究现状述评
    2.3 几何直观能力的行为表现研究
第3章 教学策略及理论依据
    3.1 多元表征教学策略及其理论依据
        3.1.1 理论依据
        3.1.2 多元表征教学策略的确定
    3.2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及其理论依据
        3.2.1 理论依据
        3.2.2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的确定
第4章 教学设计
    4.1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4.2 实验对象与教学内容选取
        4.2.1 实验对象的选择
        4.2.2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分析
    4.3 教学策略设计
        4.3.1 多元表征教学策略设计
        4.3.2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设计
    4.4 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素养的教学设计方案
        4.4.1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4.4.2 教学策略及多媒体课件使用分析
第5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假设
    5.3 实验设计
    5.4 实验变量
    5.5 评价工具
        5.5.1 数学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5.5.2 几何直观意识调查问卷
        5.5.3 几何直观能力测试题
    5.6 实验流程
第6章 实验效果分析
    6.1 课后作业情况分析
        6.1.1 集中趋势分析
        6.1.2 离散程度分析
    6.2 单元测试成绩分析
        6.2.1 平均分数差异性分析
        6.2.2 优秀率差异性分析
    6.3 几何直观意识分析
        6.3.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6.3.2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6.4 几何直观能力分析
        6.4.1 测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效度分析
        6.4.2 测试成绩的基本情况分析
        6.4.3 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定性分析
    6.5 数学学习兴趣分析
        6.5.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6.5.2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6.6 几何直观能力、意识、学习兴趣、成绩关联性分析
        6.6.1 几何直观意识与几何直观能力相关性分析
        6.6.2 数学学习兴趣与几何直观能力相关性分析
        6.6.3 数学学习成绩与几何直观能力相关性分析
        6.6.4 几何直观能力、意识、数学学习兴趣、成绩回归分析
第7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教学建议
    7.3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几何直观教学”访谈提纲(教师)
    附录2 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附录3 六年级学生几何直观意识调查问卷
    附录4 六年级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测试题
    附录5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附录6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设计
    附录7 “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设计
    附录8 “和(差)倍问题”教学设计
致谢

(7)安徽地区商周时期几何印纹硬陶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几何印纹硬陶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
        1.3.1 研究的对象
        1.3.2 研究的时间范围
        1.3.3 研究的空间范围
    1.4 研究目的与方法
第二章 皖南地区出土几何印纹硬陶研究
    2.1 历年发现情况
    2.2 皖南地区出土几何印纹硬陶的分期
        2.2.1 皖南地区器物的型式与演变
        2.2.2 皖南地区器物分期
    2.3 皖南地区出土几何印纹硬陶的年代
第三章 江淮地区出土几何印纹硬陶研究
    3.1 历年发现情况
    3.2 江淮地区出土几何印纹硬陶的分期
        3.2.1 江淮地区器物的型式与演变
        3.2.2 江淮地区器物分期
    3.3 江淮地区出土几何印纹硬陶的年代
第四章 文化构成分析
    4.1 与宁镇地区比较
    4.2 与太湖流域地区比较
    4.3 与赣鄱地区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相关问题讨论
    5.1 安徽地区几何印纹硬陶的分布特征
    5.2 几何印纹硬陶与土墩墓的关系
    5.3 几何印纹硬陶与原始瓷的关系
    5.4 几何印纹硬陶的去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岷江地区
    第二节 峡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荆江地区
    第二节 湘江地区
    第三节 赣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皖江地区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9)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小结
第一章 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渊源及特征
    第一节 建筑审美的现代性
        一、现代性
        二、审美的现代性
        三、建筑审美的现代性
    第二节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脉络
        一、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兴起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实质及美学特征
        一、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实质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特征
    小结
第二章 贝聿铭建筑美学的东西方资源
    第一节 贝聿铭建筑美学的东方底蕴
        一、东方贵族:儒家伦理与雅致化审美观
        二、苏州园林:建筑时空观与建筑理想原型
    第二节 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对贝聿铭的影响
        一、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功能与形式
        二、马歇尔·布劳耶:设计与生活
        三、勒·柯布西耶:材料与雕塑
        四、密斯·凡·德·罗:简洁与抽象
        五、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自然与有机
        六、阿尔瓦·阿尔托:人情与地景
    小结
第三章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赋形与嬗变
    第一节 贝聿铭建筑创作的历程
        一、早期现代主义风格的典范:1950 年代
        二、探索形体和空间:1960 年代
        三、真正声名远扬:1970 年代
        四、成为空间艺术大师:1980 年代
        五、发现之旅:1990 年代以来
    第二节 独特的建筑创作手法
        一、光线
        二、庭院
        三、几何
        四、材料
        五、雕塑
        六、工艺
    小结
第四章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特质
    第一节 伦理化的建筑审美价值观
    第二节 和谐统一的建筑审美理想
    第三节 东方化的建筑创作构思方式
        一、整体思维
        二、立象尽意
        三、中庸适度
    第四节 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继承与超越
        一、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合理内核
        二、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拓展路径
    小结
第五章 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推动现代主义成为官式建筑风格
        一、新古典主义的霸权
        二、现代主义的突围
    第二节 引领现代主义建筑走向雅致化
        一、路易斯·康:空间哲学
        二、理查德·迈耶:白色主义
        三、丹下健三:内在的日本
        四、贝聿铭:东方智慧
    第三节 拓展现代主义建筑文化适应性
    小结
第六章 贝聿铭对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推动与启示
    第一节 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二节 中国现代建筑体系的变迁
        一、技术体系
        二、管理体系
        三、教育体系
    第三节 中国现代建筑审美观念的演进
        一、“仿洋风”
        二、“中国固有形式”
        三、“摩登建筑”
        四、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的“民族形式”
        五、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新民族形式”
    第四节 贝聿铭“中而新”的探索与启示
        一、根植传统
        二、审美至上
        三、工匠精神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中国大拆大建中的文化迷失
        1.1.2 全球化时代地域文化的价值凸显
        1.1.3 建筑形态中材料表现趋势的兴起
        1.1.4 “两观三性”创作理念的理论指引
    1.2 研究目的:探寻表皮材料表现与地域环境间的关联途径
    1.3 研究意义:超越单纯的形式审美,丰富建筑的多重内涵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表皮材料的概念
        1.4.2 地域性表现的涵义
        1.4.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5 文献综述
        1.5.1 地域性建筑研究
        1.5.2 材料与表皮研究
        1.5.3 研究现状总体评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1.8 创新点
第二章 地域各异的前工业时代建筑中的材料表现
    2.1 西方古典建筑中的材料表现
        2.1.1 材料选择上的砖石传统及其成因
        2.1.2 风格演进中隐现的材料“结构表现”
        2.1.3 砖石的结构理性:风格变迁的重要驱动
    2.2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材料表现
        2.2.1 材料选择上的木构传统及其成因
        2.2.2 风格渐变中显现的材料“结构表现”
        2.2.3 木构的结构理性:“标准化”设计的核心建构
    2.3 结构理性:中西方传统建筑中材料表现的潜在共性
    2.4 取之自然,归于文化——传统建筑中材料表现的总体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球趋同的近现代以来建筑中的材料表现
    3.1 新旧转型期:结构理性主流话语中材料表层知觉表现的意识觉醒
        3.1.1 理论探索中材料表现的两大倾向
        3.1.2 转型期建筑实践中的材料表现
    3.2 早期现代建筑:材料结构与表层知觉表现的并进
        3.2.1 抽象艺术对材料表现的显著影响
        3.2.2 早期现代建筑实践中的材料表现
    3.3 当代建筑:材料表层知觉表现渐成主流
        3.3.1 技术与观念对材料表现的双重作用
        3.3.2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材料表现
    3.4 技术理性与信息传达——近现代以来建筑中材料表现的总体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理论建构
    4.1 建筑表皮材料表现的理论基础:表皮的建造逻辑解析
        4.1.1 实体建造的“结构性”表皮
        4.1.2 层叠建造的“非结构性”表皮
    4.2 建筑表皮材料表现的主要内容
        4.2.1 表皮材料的技术表现
        4.2.1.1 “结构性表皮”材料的技术表现
        4.2.1.2 “生态表皮”材料的技术表现
        4.2.2 表皮材料的艺术表现
        4.2.2.1 表皮材料的色彩表现
        4.2.2.2 表皮材料的透明性表现
        4.2.2.3 表皮材料的质感/肌理表现
        4.2.3 表皮材料的人文表现
        4.2.3.1 表皮材料的文化表现
        4.2.3.2 表皮材料的情感表现
    4.3 建筑表皮材料表现的主要手法
        4.3.1 对比与调和
        4.3.2 抽象与再现
        4.3.3 隐喻与象征
    4.4 建筑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主要途径
        4.4.1 适应地域气候
        4.4.1.1 适应“保温优先”型气候
        4.4.1.2 适应“隔热优先”型气候
        4.4.2 回应地域景观
        4.4.2.1 回应自然景观
        4.4.2.2 回应城市景观
        4.4.3 关联地域文化
        4.4.3.1 显现传统文化
        4.4.3.2 契合场所情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顺乎天时:适应地域气候的表皮材料表现
    5.1 适应“保温优先”型气候的材料表现
        5.1.1 结构性表皮中传统保温材料的当代演绎
        5.1.2 非结构性双层表皮兼顾保温的材料表现
    5.2 适应“隔热优先”型气候的材料表现
        5.2.1 结构性表皮以形体遮阳的隔热表现
        5.2.2 非结构性表皮界面遮阳的隔热表现
        5.2.2.1 固定遮阳表皮融合艺术表现的生态处理
        5.2.2.2 分层可控表皮融合技/艺表现的遮阳设计
        5.2.2.3 植被表皮融合生态/情感表现的遮阳设计
        5.2.2.4 整合太阳能利用型表皮的生态/艺术表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地景:回应地域景观的表皮材料表现
    6.1 回应自然景观的表皮材料表现
        6.1.1 结构性表皮材料的技术美学表现回应自然景观
        6.1.1.1 原生材料的天然协调
        6.1.1.2 结构形态的地景摹写
        6.1.1.3 结构形态的自然仿生
        6.1.1.4 夸张结构的强烈对比
        6.1.2 非结构性表皮材料的表层艺术表现回应自然景观
        6.1.2.1 色彩的对比/调和
        6.1.2.2 透明的体量消隐
        6.1.2.3 肌理的环境融合
    6.2 回应城市景观的表皮材料表现
        6.2.1 结构性表皮材料的技术表现回应城市景观
        6.2.1.1 结构形态的整体融入
        6.2.1.2 结构形态的新旧对话
        6.2.2 非结构性表皮材料的表层艺术表现回应城市景观
        6.2.2.1 色彩的互补/相融
        6.2.2.2 透明的以虚就实
        6.2.2.3 肌理的类比/对比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诉诸人文:关联地域文化的表皮材料表现
    7.1 显现传统文化的表皮材料表现
        7.1.1 结构性表皮形态显现地域文化
        7.1.1.1 西方券拱的当代表皮形态再现
        7.1.1.2 东方木构的当代表皮形态转译
        7.1.2 非结构性表皮表层属性显现地域文化
        7.1.2.1 地方色彩的抽象沿用
        7.1.2.2 当代透明的信息关联
        7.1.2.3 今古肌理的文化表现
    7.2 契合场所情感的表皮材料表现
        7.2.1 以结构隐喻契合场所情感
        7.2.2 以表层象征契合场所情感
        7.2.2.1 色彩象征的情感表现
        7.2.2.2 透明演绎的情感表现
        7.2.2.3 肌理营造与情感表现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整体观”观照下表皮材料的地域性综合表现
    8.1 综合回应地域气候、景观与文化的表皮材料表现
    8.2 综合地域性、时代性与文化性的表皮材料表现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略談几何証明的邏輯联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D]. 西峰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2]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数学试题分析研究[D]. 毋晓迪.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7)
  • [3]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发展史(1949-2012) ——基于《数学通报》文献分析[D]. 王瑞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4]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D]. 宋晋凯. 山西大学, 2020(12)
  • [5]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D]. 杨于卓. 西南民族大学, 2018(03)
  • [6]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素养的实证研究[D]. 张婷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安徽地区商周时期几何印纹硬陶初步研究[D]. 李业法. 安徽大学, 2020(07)
  • [8]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9]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D]. 李春.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10]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D]. 产斯友.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浅谈几何证明的逻辑联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