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步骤以指导过渡

添加步骤以指导过渡

一、增设梯级 引导过渡(论文文献综述)

杜凌霄[1](2018)在《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设计手法图解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的提出基于以下1个现实问题和2个学科问题:(1)20世纪初期,城市化进入稳步发展的成熟时期,在取得城市化所带来的建设成就的同时,也导致了诸多弊端,城市河流生态问题当属其一。在城市化无法避免的前提下,如何有效简单地应对河流生态问题?这成为能否促进城市河流永续发展的主要因素。(2)20世纪30年代末期,风景园林学兴起。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境域和户外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任务是保护和营造高品质的户外空间,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1]。如何在空间设计上有效地恢复和保护人类生活所存在的户外自然境域?这成为能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因素。(3)景观生态学由现代景观学与现代生态学结合产生。现代景观学本质是空间的规划设计,而现代生态学本质是书面的生态语言。如何将书面的生态语言转化为空间的规划设计?这成为能否促进学科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3点问题,以实现生态修复简单有效化和生态原理空间格局化为目的,提出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设计手法图解研究。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提出研究问题、界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目的、梳理研究综述、表明研究方法、概述研究内容;第二章,阐述生态设计手法图解、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及案例分析法的相关基础理论;第三章,确立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设计目标体系;第四章,提炼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设计手法;第五章,图解并归纳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设计手法;第六章为结论,总结及展望本研究提出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设计手法。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采用典型个案深度解析及跨案例补充验证的方法,通过较为严密的操作步骤进行图解研究,最终提炼出较为普适性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设计手法30条,为该类型研究提供指导。

冀莎菲[2](2020)在《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研究》文中指出广州是中国近代开放最早、受西方影响最大的省会城市,广州近代建筑是岭南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相融合的产物。近代以来,楼房逐渐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形式,楼梯因此成为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形式、尺度、材料、装饰等特色以及设计法规、保存现状和保护利用等都值得我们进行研究。论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等方式,梳理了民国时期广州建筑楼梯的相关法规,详实记录了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的基本情况,其集交通、疏散、交流、装饰、展示功能于一体;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新型结构;出现了弧形、双分、双合等平面形式;疏散设计大都较为合理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五个特点:多样性、装饰性、科学性、先进性及地域性,进而揭示现存近代建筑楼梯的使用问题,并尝试总结其解决措施,为保护修缮实践提供借鉴。论文共分五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目标,并梳理了相关现状研究。通过限定研究对象和时间,确定了后续展开实地调研的范围。第二章主要是广州民国时期建筑楼梯的相关法规研究,首先梳理了民国时期广州市政建设管理机构及其颁布的法规,在此基础上对涉及楼梯的七部建筑法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建筑法规对楼梯设计的规定,包括尺度、材料、数量及平面形式等。其次,以近代上海、南京和现行建筑法规中的楼梯条款进行对比,探讨广州近代建筑楼梯条款的先进性与局限性。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基于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查询,第三、四章从楼梯的功能、平面形式、平面布局、造型、结构、尺度、空间以及细部装饰八个方面对广州近代楼梯展开分析研究并总结特点。第五章基于对楼梯价值的分析,从安全疏散和一般损坏情况两个角度,揭示楼梯的现状问题,包括楼梯数量不足、栏杆高度不够、栏杆立柱间距过大、梯段靠窗的防护以及踏步、栏杆等磨损、开裂等,并结合具体案例尝试给出解决措施。

王荷池[3](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指明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刘练[4](2019)在《我国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高铁客站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由于立体分流、换乘距离短等优势逐渐成为高铁客站建设的主体形式。但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空间构成和流线组织都比较复杂,特别是入站空间,作为城市空间与客站之间的过渡性空间,功能复合性强,同时还需解决水平和垂直交通的分流问题,稍有处理不当,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增加换乘时间,造成出行障碍。如何塑造成功的入站空间是高铁客站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的入站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建设、科研成果研究的基础上,从案例分析、旅客行为需求两条线索出发,梳理出入站空间的基本功能构成,再将其反射到建设现状中,进行旅客行为导则下的入站空间研究,分析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设计中的不足,最后尝试提出相应的建设、管理方面的建议。本文的前两章主要是对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等的概述,确定基本的研究框架;同时对高速铁路和高铁客站的发展方向进行简单介绍,同时限定了研究对象及范围,并将其与其他交通建筑的入口空间进行比较,提取出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设计中可以借鉴的地方。第三章通过实际案例的现状调研,结合笔者自己的出行经验和体验,对国内10座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与城市交通的衔接情况、进站流线、功能布局等方面具体分析,了解目前的建设现状,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基础。按照“行为决定功能,功能产生空间”的思路,第四章对入站空间的客流构成、客流量、到站交通工具的选择、行为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推导出旅客对入站空间的基本功能需求,将其投影到空间上,在第五章梳理出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的功能构成,再反射到前面的调研案例上,总结现状建设运营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第六章节进入解决问题的阶段,对前文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回应。首先对入站空间与城市交通的衔接提出优化建议,然后结合第四章入站空间旅客的行为特征和对空间需求提出售票空间、商业空间、卫生间、进站集散厅、落客平台等功能空间和自动扶梯、自助售取票、验票与安检等设备空间的设计策略,最后对内外空间转换界面、标识系统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文章的最后一章,总结了前文论点,同时回答了本文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马亚男[5](2020)在《基于雨洪管理的城市公规划设计研究 ——以深圳洪湖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雨洪管理是通过雨水收集、滞留、净化、渗蓄过程,达到防洪排涝和雨水资源再利用的目的,尤其在城市蓄滞洪区内,利用雨洪公园融合雨水管理措施和城市综合公园构建方法,在保障洪涝安全的同时,推进城市公园绿地生态化建设。本文以深圳市洪湖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在罗湖区更新和海绵城市规划背景下,探究基于雨洪管理的城市公园设计方法,期望从风景园林角度出发,维护城市雨洪安全、重整雨水资源、优化城市蓄滞洪区景观风貌,并探究兼具防洪功能和休闲游憩功能的雨洪公园景观设计方法。本文旨在探究雨洪管理下城市公园设计方法及要点。首先通过梳理雨洪管理、雨洪公园相关研究,包括雨洪管理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雨洪公园概念特点,功能与防洪工程,提出在城市蓄滞洪区内,兼顾洪涝安全和游憩功能的雨洪公园设计研究方向,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研究,归纳总结设计要点。将设计要点运用到深圳洪湖公园设计实践中,提出保障水安全、修复水生态、构建水景观和共享水休闲的设计理念,并总结雨洪公园设计步骤,首先明确雨洪淹没范围并划分防洪等级,再配置耐水湿程度不同的植物、建设生态驳岸和修复水生态环境,营建适宜性景观。然后根据实际径流特点布置雨洪设施进行雨洪调蓄。最后结合雨洪安全和游憩安全合理布置功能分区,满足公园复合功能的多重需求,以探究当前城市防洪排涝与景观构建和谐发展的生态化途径和方法。总结出城市洪涝问题依赖多学科综合技术和法律法规等政策,城市雨洪公园体系建设应以实际洪涝问题为主,通过景观手法发挥雨洪公园防洪功能,逐步解决雨洪调蓄、适应性景观、水生态净化和休闲游憩问题。

曾怡[6](2020)在《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中轴景观梯道空间特征及优化更新研究》文中提出很多城市都有城市中轴线,这种规划方式是对千百年城市格局的继承和延续,中轴线不仅起到引领城市空间的作用,还是体现城市文化和精神的最好载体之一。三峡库区古代城市在传统营城思维影响下形成了城市中轴,并在三峡工程迁建城市的新城建设中继承这种历史空间,最终形成了以梯道形式体现的城市中轴线——中轴景观梯道。其规模宏大、形式独特,是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中具有标志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在承载城市精神文化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活动场地,其鲜明的地域性具有较大研究价值。但是在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需求变化对它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中轴景观梯道需要调整以适用于时代的需求。将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作为研究范围,以忠县东坡梯道、奉节县青云街梯道、云阳县登云梯道三条中轴景观梯道为典型案例。从宏观层面——在城市中的控制作用、中观层面——内部功能、微观层面——微观品质三个层面来探究中轴景观梯道的空间特征及使用现状,并通过三条梯道三个层面的对比分析来发现城市发展、市民生活的需求与中轴景观梯道现状空间之间的矛盾,从而提出优化策略方法来延续中轴景观梯道的价值、构建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活力空间。首先通过对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中轴景观梯道历史生成脉络的梳理,发现其生成过程受到传统营城思维、经济贸易影响和交通运输因素的影响,提炼出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中轴景观梯道具有延续城市脉络、联系上下交通、丰富空间格局、完善人文内涵的价值。其次通过对三条典型中轴景观梯道在城市中的控制作用、内部功能、微观品质三个层面的现状调研和对比分析,来发现城市发展对梯道的需求、使用者功能需求、使用者微观感受与现状空间之间的矛盾。发现其主要存在:控制作用方面的中心性变弱、地位下降、作为轴线发展力不足、未融入城市成长洪流等问题;内部功能方面的交通尺度超过实际使用、休闲活动场地混杂缺失、商业服务内向低端等问题;空间品质层面的形态单一、界面开放度低、细部设施数量少等问题。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提出针对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中轴景观梯道优化策略,包括整体控制层面提升地位、清晰定位、重塑特色、融入文化的策略;内部功能层面构建安全交通路径、创新升级业态、全面提升活动功能的策略;空间品质层面的激活节点、优化界面、升级设施的策略。并以巫山神女百步梯道作为实例尝试进行优化设计,提出重塑轴线定位、功能改造、品质提升三方面的具体设计方法。

陆遥[7](2019)在《溢流坝启门泄流过程瞬态水力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真实的溢流坝启门泄流过程中,受水库调度指令与河道天然来流的影响,必然会面对闸门开度和堰上水头随时间持续变化的情况。然而,目前的水利工程领域依然以稳态流动理论和模型实验作为泄流过程水力特性的主要研究方法。这不仅限制了我国相关行业规范的长足发展,更因为对瞬态工况下泄流能力和立轴旋涡等水动力学问题的研究不足,诱发了诸多工程事故,给下游企业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数值与原型、模型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思想,在OpenFOAM平台开发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偏移动态分层法的动态拓扑两相流求解器,揭示了瞬态工况下溢流坝泄流能力与立轴旋涡的流动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文献索引工作,回顾了实用堰孔口流量公式和自由表面立轴旋涡模型的理论假设、应用范围、控制方程推导过程以及模型实验实施方法。发现上述研究方法均没有考虑闸门开启过程对流场产生的瞬态影响。考虑到计算流体力学中的自由水面追踪和动网格技术,本文确立了以流体体积法和自适应偏移动态分层法为核心的闸门开启过程数值模拟研究手段。2)分析水工闸门的运动特点,通过在传统动态分层法基础上引入自适应偏移矩阵的方式,提出了平板、弧形闸门启门过程的离散化开度模拟方案——自适应偏移动态分层法。然后,将该算法植入二次开发的动态拓扑两相流求解器topoDyMFoam中,并以某示例阐明了 topoDyMFoam的工作原理与流程。3)为证明topoDyMFoam的功能完整性和计算准确性,本文设计了三个验证性实验。从定性、定量分析两个方面,考察了求解器对自由水面形态、压力、水位、流量、水体积分数等变量的瞬态求解能力。结果显示,topoDyMFoarn不仅能够实现平板、弧形闸门的启门运动过程模拟,而且对水面激波、闸前涌浪、闸后水跃、水力坡降、立轴旋涡等现象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4)以松江河梯级水电站的双沟、石龙水库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实施了弧形闸门启门泄流过程的原型实验方案。通过测量待测点位静水、总压力水头的差值,间接求得测点的水流速度,联合测点控制的过流面积,计算出弧形闸门的泄流能力曲线。运用topoDyMFoam求解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启门速度修正系数,改进了实用堰孔口流量公式,进而推演出两水库在正常蓄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下的泄流能力曲线。5)以瀑布沟、双沟、石龙水库的溢流坝启门泄流算例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由水面法、流线法、涡量法、速度分量法、特征向量法以及λ3准则等旋涡识别算法,详细展示了各算例的水面及水下瞬态流动现象。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立轴旋涡的触发、发展与消亡机制。其中,触发机制为边界条件、来流攻角和Reynolds数(Re)共同诱导时,闸室内墩头涡于逆压梯度条件作用下的流动分离;发展机制为涡量输运方程控制下的立轴涡管伸缩变形、剪切变形及涡量扩散过程;消亡机制为涡量拟能控制下的流体动能耗散过程。

赵炜[8](2005)在《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探索在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以“流域”为区域单元的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的框架构成、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基础理论及典型案例,丰富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体系,并为相关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论文借鉴了人居环境科学“融贯综合”的研究方法,探索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研究内容。采用史论文案法,对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纵向研究。运用观察法与统计研究方法横向地进行了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归纳出研究的三大关键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了“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形态”三个方面问题的研究,前两者的研究采用了推理预测的演绎方法,后者的研究运用了个案研究的归纳方法。 在历史研究的部分,探寻了元末明初以前的早期聚居形态、文化多样性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论证地理障碍与资源开发是影响上述规律的主要因子。在其后的历史时期中挑出明清、抗战、三线建设三个大开发阶段,论述了各阶段建设的进步及其弊端。研究认为,从开发效益的分配上可以看出开发行为的本质是否具有掠夺性,由此判断出历史上的开发行为曾有过较强的掠夺性,提出对当代开发建设的警示。 在现状研究的部分,指出逆向演替是该区的自然生态演化趋势,而当前的开发建设加速了逆向演替的进程。调查了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状况,阐明乌江梯级开发对城镇化进程具有较大的推动力。量化分析了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之关系。描述了城镇群体空间的现有格局。调查了城镇空间形态类型与特征。系统分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炼出论文关注的三大关键问题。 在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研究的部分,提出城镇化是乌江流域综合发展的必要途径。以城镇化的第一宏观判据(工业化水平指数分布曲线)为对象,量化分析了乌江流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特征,研究认为,乌江流域城镇化还处在传统的工业化带动模式中,工业化水平高但工业化质量差,工业化水平极不均衡,这样的状况不能支撑城镇化持续高速、高质的发展;就动力机制的改善提出了建议,并指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重点培育几个城镇化动力状况和发展前景比较好的市县,作为区域城镇化发展的极核。文章认为,以大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的城镇体系研究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乌江流域的城镇体系,提出以城镇群集合布局,而不是某个城市独大,来形成城镇化发展极核的思路,并从流域关联发展的角度,提出与三峡库区协调的,规模与职能结构有所改善的城镇体系构成模式及其空间

朱三立[9](2019)在《风电场复合型储能系统控制运行与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十年来,国内风力发电系统向着规模化、高效能、低成本的方向迅猛发展。然而,受风能自身不稳定性和电力传输能力的制约,风电出力的消纳十分有限。因此,科研人员提出并实践了各种形式的储能技术手段,试图将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风能转变为可控、可调度的能源形式,在消除大容量风电机组并网冲击的同时,提高风电可调度性置信度水平,从而增加风电投资者的经济收益。现有的储能系统按照功率交换水平和能量储放空间两大指标进行甄别,可较清晰的划分为功率型储能和能量型储能。通常,复合型储能系统对风电功率波动所起的抑制作用较单一储能系统更为显着。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几种典型的储能系统技术特点,选取了以能量型相变储能为主,功率型超级电容为辅的复合型储能系统对风电出力进行平稳控制,并围绕其关键技术问题展开了研究。涉及的问题包括基于传统PI控制算法的相变储能和超级电容协调控制问题,基于先进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梯级相变储能系统优化运行模式和超级电容线性化充放电能量管理问题,以及电制热储热、蒸发换热、膨胀发电环节和超级电容的最优功率交换水平、最优能量储放空间的选择问题,形成了从复合型储能系统在线控制到优化运行再到配置规划的研究体系。研究目的在于建立和完善包含相变储能和超级电容的风电场输出功率平稳控制体系,论证其可行性、经济性,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在在线控制方面,强调系统同步对风电波动功率的变化进行控制。首先,提出了兼具能量型和功率型储能技术优势的相变储能-超级电容复合型储能系统,按照从机组级、功能级、设备级到控制量的分层控制结构对系统在实现风电功率补偿作用时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控制机制进行重点阐述。然后,结合热力学和控制学原理分别对相变储能和超级电容的PI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中,针对相变储能的研究主要围绕电制热储热、蒸发换热和膨胀发电环节的迟滞特性以及稳态增益误差进行建模分析;针对超级电容的研究则主要基于瞬时功率平衡理论和储能-并网变流器传输特性,制定了综合考虑风电机组输出特性、负荷特性的超级电容瞬态功率快速补偿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超级电容有助于消除相变储能的功率偏差,协调控制作用下复合型储能系统跟踪补偿风电波动功率的实时性得到了明显改善。(2)在优化运行方面,强调系统在快速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的基础上采用更高效的运行模式和更先进的控制方法改善系统动态性能。首先,对以水蒸汽和有机蒸汽为工质的双螺杆膨胀机在不同串、并联运行模式下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影响复合型储能系统能源品位、储能利用率和发电效率的关键因素。然后,根据单级膨胀发电机阶跃响应特性建立梯级相变储能系统等效模型,该模型能够直观反映相变储能系统在各种优化运行模式下的时变特性、迟滞特性和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按照动态矩阵控制的基本思想将相变储能系统频域模型转化成非参数形式的矩阵预测模型,利用与该模型特性一致的输出功率平滑受控轨迹离线计算超级电容交换功率的参考值,结合初始荷电状态和三种与工程实际相关的外部约束对超级电容进行线性化充放电能量管理。同时,利用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机制在线计算相变储能系统最优输入控制增量序列。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对梯级相变储能系统和超级电容施加动态矩阵控制能够有效消除膨胀机热力学模型失配引起的功率偏差,复合型储能系统跟踪补偿风电波动功率的准确性得到了明显改善。(3)在配置规划方面,强调系统最优功率交换水平和最优能量储放空间的选取应当面向具体的储能对象、控制方法和优化运行策略。首先,对特定风电场波动功率进行分解,根据风电功率脉动分量的概率密度特性计算相变储能系统在满足一定风电功率可调度性置信度水平下的最优功率交换水平。然后,定义复合型储能系统可持续运行能力评价指标,以计入功率投资成本、能量投资成本和保障系统可持续运行投资成本在内的综合经济学模型作为目标函数,采用梯度下降法确定了相变储能系统最优能量储放空间。同时,考虑梯级膨胀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和爬坡速率对超级电容在遵守系统长期能量供需平衡原则下的最优功率交换水平和最优能量储放空间作了优化选取。在此基础上,定义储能对于提升风电保证上网功率评价指标,研究了给定配置结果下储能转换率与风电保证上网功率提升量之间的影响关系。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选择合理的功率交换水平和能量储放空间,即使配置了储能转换率较低的储能系统也可以换取风电出力平稳性的显着提升。

靳芳菲[10](2014)在《新公共服务视角下香港区议会治理研究 ——以中西区为样本》文中认为在治理理论形成与演进的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治理理论出现了众多流派,如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等。在诸多治理理论之中,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治理模式吸收了民主治理理论,将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效率、生产力理论与民主、社区及公共利益理论有机融合,突破公共管理传统的思维模式,对于现代公共治理研究的理论建构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变革均具有方法论意义和较高的价值。在目前学界,对新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较多,而对以理论为依据的个案治理研究较少。香港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之一,从其治理的发展轨迹和治理的效果来看,都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运用罗伯特·丹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这一研究工具,以香港区议会为研究主体,对区议会治理过程进行研究。导论部分介绍了该研究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等;第二章论述了香港治理网络中的区议会,对港英政府时期的区议会、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区议会的产生与发展,及两个时期内区议会在香港政治架构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梳理,同时对中西区区议会的架构进行描述:第三章分析区议会治理的财政基础,明晰公共治理的财政来源和拨款去向的分配情况;第四、五章分别从治理的方式和治理的绩效等方面,运用新公共服务的多个维度,对中西区区议会的治理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公共治理的主要方式是提供公共服务,因此作者着重阐述了中西区区议会公共服务供给的类型与方式,并通过“改善中西区无障碍通道设施”这一个案,对其治理过程进行论述,对治理投入与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其优势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行政体制改革与公共治理的实际,提出了香港区议会治理经验对现代治理体系变革中治理主体的服务化、治理的民主化、合作治理的多元化趋势等几个方面的启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和研究主体的创新。学术界对新公共服务的治理模式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个案研究较为鲜见。在研究主体的选择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治理模式较为成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资料的采集和便利的互联网搜索,对香港区议会年度报告、区议会条例、区议会常规、区议会财务守则、中西区区议会工作报告、中西区区议会讨论文件、中西区社区重点项目计划公众咨询文件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从个案研究的角度,对新公共服务的治理情况进行考察和分析。

二、增设梯级 引导过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设梯级 引导过渡(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设计手法图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现实问题
        1.1.2 学科问题
        1.1.3 核心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对象界定
        1.2.2 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工程技术研究综述
        1.5.2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设计研究综述
        1.5.3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评述
    1.6 研究方法
        1.6.1 案例分析法
        1.6.2 空间映射推理法
    1.7 研究内容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的相关理论
        2.1.1 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的基本概念
        2.1.2 生态设计的相关理论
        2.1.3 生态设计理论的应用途径
    2.2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相关理论
        2.2.1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基本概念
        2.2.2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相关理论
        2.2.3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理论的应用途径
    2.3 案例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2.3.1 案例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2.3.2 案例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2.3.3 案例分析法理论的应用途径
    2.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2.4.1 分析框架
        2.4.2 技术路线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设计目标确认
    3.1 城市河流的主要生态问题
        3.1.1 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问题
        3.1.2 自然环境导致的生态问题
    3.2 河流健康评价
        3.2.1 河流健康的内涵
        3.2.2 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的方法及指标
    3.3 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目标
        3.3.1 设计目标的归纳原则
        3.3.2 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目标体系
    3.4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设计目标
        3.4.1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一级目标确认
        3.4.2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二级目标确认
        3.4.3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三级目标确认
        3.4.4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设计目标体系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设计手法提炼
    4.1 生态案例选取
        4.1.1 生态案例库的建立
        4.1.2 典型案例的特性
    4.2 生态案例分析
        4.2.1 新加坡加冷河道修复和碧山宏茂桥公园景观设计项目
        4.2.2 美国圣安东尼奥河改造项目
        4.2.3 德国伊萨河慕尼黑河段自然化修复项目
        4.2.4 中国迁安三里河绿道项目
    4.3 设计手段检验
        4.3.1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生态原理解析
        4.3.2 生态原理与设计目标的关系
        4.3.3 设计手段验证
    4.4 设计手法补充
        4.4.1 设计手段剖析
        4.4.2 设计手段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设计手法图解归纳
    5.1 设计手法图解的目标化归纳
        5.1.1 调蓄雨洪的设计手法
        5.1.2 提高水量的设计手法
        5.1.3 净化水质的设计手法
        5.1.4 增加生物多样性的设计手法
    5.2 设计手法图解的空间化归纳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图录
    表录
致谢

(2)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研究时间界定
        1.2.3. 研究空间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广州近代建筑史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楼梯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工作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民国时期广州建筑楼梯的法规
    2.1. 市政建设管理体制
    2.2. 广州八部建筑法规与现行法规的对比
        2.2.1. 概况
        2.2.2. 对楼梯数量的规定
        2.2.3. 对楼梯尺度的规定
        2.2.4. 对楼梯材料的规定
        2.2.5. 对楼梯平面形式的规定
    2.3. 近代其他城市建筑法规
        2.3.1. 上海
        2.3.2. 南京
    2.4. 民国时期广州法规的先进性与局限性
        2.4.1. 先进性
        2.4.2. 局限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的设计内容
    3.1. 功能与平面形式
        3.1.1. 功能多样化
        3.1.2. 平面形式
    3.2. 平面布局
        3.2.1. 楼梯布局影响因素
        3.2.2. 不同建筑类型中楼梯布局特点
        3.2.3. 小结
    3.3. 造型
        3.3.1. 楼梯间体块处理
        3.3.2. 楼梯间外墙饰面
        3.3.3. 楼梯间窗洞
        3.3.4. 开敞楼梯造型
    3.4. 结构、材料与尺度
        3.4.1. 结构类型
        3.4.2. 结构材料
        3.4.3. 尺度
        3.4.4. 小结
    3.5. 空间组织与利用
        3.5.1. 楼梯组织建筑空间
        3.5.2. 楼梯的空间利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的细部装饰
    4.1. 踏步饰面
        4.1.1. 水泥砂浆饰面
        4.1.2. 水磨石饰面
        4.1.3. 花阶砖饰面
        4.1.4. 其他饰面
    4.2. 栏杆
        4.2.1. 材质
        4.2.2. 栏杆起始处形式
        4.2.3. 扶手转角连接方式
        4.2.4. 铁艺栏杆装饰形式
        4.2.5. 木栏杆装饰形式
        4.2.6. 其他特点
    4.3. 楼梯特征总结
        4.3.1. 多样性
        4.3.2. 装饰性
        4.3.3. 科学性
        4.3.4. 先进性
        4.3.5. 地域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的现状问题与保护利用
    5.1. 疏散问题与解决措施
        5.1.1. 楼梯数量不足
        5.1.2. 栏杆高度不足
        5.1.3. 栏杆立柱间距过大
        5.1.4. 梯段靠窗洞时的防护问题
        5.1.5. 其他问题
    5.2. 一般损坏情况与修缮措施
        5.2.1. 结构问题
        5.2.2. 楼梯饰面问题
        5.2.3. 踏步问题
        5.2.4. 栏杆问题
    5.3. 若干保护思考
        5.3.1. 定期监测机制
        5.3.2. 修缮措施的可识别性与可逆性
        5.3.3. 工程期间的楼梯防护
    5.4. 本章小结
结语
    研究成果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近代资料
    学术着作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其他资料
附录
    附录1:近代建筑法规中楼梯相关内容的摘录
        广州
        上海
        南京
    附录2:铁艺栏杆样式
    附录3:木质栏杆样式
    附录4:“中国古典复兴”部分建筑平面分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时空范畴界定
        三、相关概念解释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一、学堂数量比较
        二、学堂建设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一、学校数量比较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我国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高铁客站的快速发展
        1.1.2、现有高铁客站入站空间功能流线设计不足,无法满足旅客需求
        1.1.3、理论研究成果不成熟
    1.2、选题来源
    1.3、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1.3.2、实践意义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国内研究现状
        1.4.2、国外研究现状
        1.4.3、国内外研究分析
    1.5、研究方法
    1.6、研究框架
第二章 高铁客站基本概况
    2.1、高速铁路基本概述
    2.2、高铁客站基本概述
    2.3、高铁客站的基本类型和运营特点
        2.3.1、基本类型
        2.3.2、运营特点
    2.4、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2.4.1、研究对象界定
        2.4.2、相关概念界定
    2.5、入站空间的特性
        2.5.1、流程的特殊性
        2.5.2、功能的复合性
        2.5.3、空间的易达性
    2.6、其他交通建筑入站空间分析
        2.6.1、普速列车客站入站空间
        2.6.2、机场建筑入口空间
第三章 我国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现状调研及分析
    3.1、调研简述
        3.1.1、调研目的
        3.1.2、调研范围
        3.1.3、调研对象
        3.1.4、调研内容及方法
        3.1.5、调研模板建立
    3.2、调研案例与分析
        3.2.1、上海虹桥站
        3.2.2、北京南站
        3.2.3、武汉站
        3.2.4、广州南站
        3.2.5、成都东站
        3.2.6、杭州东站
        3.2.7、重庆西站
        3.2.8、合肥南站
        3.2.9、西安北站
        3.2.10、南京南站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入站空间客流特征分析
    4.1、客流构成
        4.1.1、按年龄分
        4.1.2、按性别分
        4.1.3、按出行目的分
    4.2、客流分布特征
    4.3、旅客到站的交通方式选择
        4.3.1、地铁
        4.3.2、公交车
        4.3.3、出租车、社会车辆
        4.3.4、其他交通方式
    4.4、旅客行为分析
        4.4.1、票务活动
        4.4.2、商业消费
        4.4.3 .、去卫生间
        4.4.4、验票和安检
        4.4.5、垂直空间转换
        4.4.6、其他行为
    4.5、旅客空间需求与体验
        4.5.1、旅客的空间需求
        4.5.2、旅客的体验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基于现状调研与人群需求的入站空间分析
    5.1、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功能构成
        5.1.1、售票空间
        5.1.2、商业空间
        5.1.3、卫生间
        5.1.4、进站集散厅
        5.1.5、站房平台空间
        5.1.6、其他
    5.2、我国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5.2.1、与城市交通衔接不合理
        5.2.2、功能空间设计不合理
        5.2.3、通行能力不足
        5.2.4、内外空间转换界面设计不足
        5.2.5、标识系统设计不足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我国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设计要点
    6.1、与城市交通的衔接
        6.1.1、与城市交通空间上的衔接
        6.1.2、与城市交通时间上的衔接
    6.2、功能空间设计
        6.2.1、售票空间
        6.2.2、商业空间
        6.2.3、卫生间
        6.2.4、进站集散厅
        6.2.6、站房平台
    6.3、设备空间设计
        6.3.1、自动扶梯空间
        6.3.2、自助售取票空间
        6.3.3、验票与安检空间
    6.4、内外空间转换界面设计
        6.4.1、通透性
        6.4.2、地域性
        6.4.3、绿色节能设计
    6.5、标识系统设计
        6.5.1、标志系统的设置方式
        6.5.2、标志系统的设计原则
    本章小节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基于雨洪管理的城市公规划设计研究 ——以深圳洪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1.1.2 城市雨洪管控的必要性
        1.1.3 蓄滞洪区生态化建设的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述
        1.3.2 国内研究概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雨洪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
    2.1 雨洪管理的理论体系
        2.1.1 相关概念
        2.1.2 相关理论体系
    2.2 雨洪管理的工程技术体系
    2.3 本章小结
3 雨洪公园
    3.1 雨洪公园的概念与特点
        3.1.1 雨洪公园的概念
        3.1.2 雨洪公园的特点
    3.2 雨洪公园的功能
        3.2.1 雨洪公园的防洪功能
        3.2.2 雨洪公园的游憩功能
        3.2.3 雨洪公园的生态功能
    3.3 雨洪公园的防洪工程
    3.4 本章小结
4 相关案例研究
    4.1 渭柳湿地公园
        4.1.1 项目概况
        4.1.2 借鉴意义
    4.2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4.2.1 项目概况
        4.2.2 借鉴意义
    4.3 中国台湾高雄市本和里滞洪公园
        4.3.1 项目概况
        4.3.2 借鉴意义
    4.4 浙江黄岩永宁江生态防洪公园
        4.4.1 项目概况
        4.4.2 借鉴意义
    4.5 金华燕尾洲公园
        4.5.1 项目概况
        4.5.2 借鉴意义
    4.6 美国富士沃德公园
        4.6.1 项目概况
        4.6.2 借鉴意义
    4.7 本章小结
        4.7.1 防洪布局
        4.7.2 游憩体验
        4.7.3 雨洪设施
        4.7.4 生态修复
5 雨洪管理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5.1 设计目标
        5.1.1 地表径流控制
        5.1.2 雨水资源化利用
        5.1.3 防洪排涝目标
        5.1.4 生态安全服务
    5.2 设计原则
        5.2.1 流域统筹原则
        5.2.2 科学技术原则
        5.2.3 自然生态原则
    5.3 设计要点
        5.3.1 收集基础资料,充分分析现状
        5.3.2 模拟淹没范围,建立防洪体系
        5.3.3 建立适应性景观,提高生态功能
        5.3.4 分布雨洪设施,完善管理流程
        5.3.5 结合游憩安全,合理布置分区
        5.3.6 相关计算
6 深圳洪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城市概况
        6.1.2 自然资源
        6.1.3 人文资源
        6.1.4 历史暴雨
    6.2 项目概况
        6.2.1 区位概况
        6.2.2 城市上位规划
        6.2.3 现状分析
    6.3 设计导则
        6.3.1 项目定位
        6.3.2 设计目标
        6.3.3 设计策略
        6.3.4 设计依据
    6.4 总体设计
        6.4.1 规划布局
        6.4.2 景观结构
        6.4.3 景观分区
    6.5 分区与节点设计
        6.5.1 科普展示区
        6.5.2 溪林漫步区
        6.5.3 湿地景观区
        6.5.4 水畔休闲区
        6.5.5 湖滨游览区
    6.6 专项设计
        6.6.1 竖向设计
        6.6.2 雨洪管理设计
        6.6.3 交通设计
        6.6.4 种植设计
        6.6.5 驳岸设计
        6.6.6 铺装设计
        6.6.7 服务设施
        6.6.8 标识系统
    6.7 经济技术指标
7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图纸目录
附件

(6)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中轴景观梯道空间特征及优化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中轴景观梯道的生成及价值探讨
    2.1 三峡库区城市中轴景观梯道的历史源流
    2.2 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中轴景观梯道建设传承
    2.3 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中轴景观梯道研究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中轴景观梯道空间特征及使用现状调研
    3.1 忠县东坡梯道
    3.2 奉节青云街梯道
    3.3 云阳登云梯道
    3.4 本章小结
4 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中轴景观梯道现状分析评价
    4.1 整体控制层面
    4.2 内部功能层面
    4.3 微观品质层面
    4.4 本章小结
5 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中轴景观梯道空间优化策略
    5.1 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中轴景观梯道空间优化原则
    5.2 中轴景观梯道空间优化策略和方法——整体控制层面
    5.3 中轴景观梯道空间优化策略和方法——内部功能层面
    5.4 中轴景观梯道空间优化策略和方法——微观品质层面
6 巫山县神女百步梯道景观提升改造研究
    6.1 神女百步梯道概况
    6.2 神女百步梯道轴线定位
    6.3 神女百步梯道功能改造
    6.4 神女百步梯道品质提升
7 结语
    7.1 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溢流坝启门泄流过程瞬态水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溢流坝启门泄流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进展
        1.2.1 下泄流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进展
        1.2.2 立轴旋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进展
    1.3 溢流坝启门泄流的数值研究进展
        1.3.1 自由水面形态的数值模拟进展
        1.3.2 闸门运动过程的数值模拟进展
    1.4 OpenFOAM软件简介
    1.5 问题的提出
    1.6 本文研究主要工作
2 动态拓扑两相流求解器topoDyMFoam的开发
    2.1 OpenFOAM不可压缩气液两相流控制方程
        2.1.1 控制方程
        2.1.2 数值离散及迭代求解
    2.2 动态拓扑两相流求解器topoDyMFoam
        2.2.1 自适应偏移动态分层法(SAO-DLM)
        2.2.2 SAO-DLM在topoDyMFoam中的实现
        2.2.3 topoDyMFoam的工作原理与流程
    2.3 本章小结
3 动态拓扑两相流求解器topoDyMFoam的验证
    3.1 平板门溃坝实验
        3.1.1 模型实验设置
        3.1.2 数值算例设置
        3.1.3 结果分析
    3.2 瀑布沟堰流实验
        3.2.1 边界条件与算例设置
        3.2.2 初始条件与数值离散格式
        3.2.3 结果分析
    3.3 瀑布沟启门实验
        3.3.1 模型实验设置
        3.3.2 数值算例设置
        3.3.3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松江河梯级水电站泄流原型实验及流量修正研究
    4.1 松江河梯级水电站泄流原型实验
        4.1.1 实验目的及工程概况
        4.1.2 实验设置
        4.1.3 实验结论
    4.2 松江河梯级水电站流量修正研究
        4.2.1 双沟、石龙水电站启门泄流数值分析
        4.2.2 双沟、石龙水电站流量修正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溢流坝启门泄流立轴旋涡现象及流动机制研究
    5.1 松江河梯级水电站原型实验中的立轴旋涡
    5.2 溢流坝启门泄流立轴旋涡现象研究
        5.2.1 旋涡的识别与可视化方法
        5.2.2 溢流坝闸室内旋涡流动现象
    5.3 溢流坝启门泄流立轴旋涡机制研究
        5.3.1 立轴旋涡的触发机制
        5.3.2 立轴旋涡的发展与消亡机制
    5.4 工程消涡措施探讨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OpenFOAM软件架构及本文通用算例设置
    A.1 OpenFOAM软件架构
    A.2 本文通用算例设置
附录B topoDyMFoam动网格模块数据接口
附录C 旋涡识别方法简介
    C.1 特征向量法
    C.2 λ_2准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关于题目
        1.1.1 选题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重要概念界定
        1.1.5 研究范围
        1.1.6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1.2 “流域综合发展”研究与“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1.2.1 关于“流域综合发展”
        1.2.2 “流域综合发展”研究内容构想
        1.2.3 关于“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1.2.4 “山地流域”研究的特定环境类型
    1.3 国内外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述评
        1.3.1 国外的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1.3.2 国外流域开发与管理法规
        1.3.3 国内的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1.3.4 国内的流域规划与管理法规
        1.3.5 前沿课题与研究方法小结
    1.4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述评
        1.4.1 三峡工程论证时期的研究
        1.4.2 三峡工程建设定论后的研究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5.1 关键问题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的历史发展过程
    引言
    2.1 早期聚居形态
        2.1.1 原始聚居形态
        2.1.2 历史建置变迁
        2.1.3 聚居布局与自然环境之关系
    2.2 早期聚居文化
        2.2.1 部族分布及其聚居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2.2.2 影响聚居文化空间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
        2.2.3 地理障碍的影响
        2.2.4 资源开发的影响
    2.3 明清时期的开发建设
        2.3.1 行政建置变迁
        2.3.2 人口结构变迁
        2.3.3 区域交通与城镇布局
        2.3.4 经济发展与城镇形态
        2.3.5 军事布点与囤堡聚居
        2.3.6 民族分布与村寨聚居
    2.4 抗战时期的开发建设
        2.4.1 抗战前夕
        2.4.2 抗战爆发的影响
        2.4.3 汽车交通与公路修建的影响
        2.4.4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
        2.4.5 聚居形态变化特征小结
    2.5 三线建设时期的开发建设
        2.5.1 三线建设时期的大发展
        2.5.2 三线建设时期的缺陷
    2.6 历史的掠夺性建设及其现实警示
        2.6.1 历史上开发行为的掠夺性
        2.6.2 对掠夺性问题的历史评述
        2.6.3 警示及思考
3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的现状及问题调查
    引言
    3.1 自然背景调查
        3.1.1 自然资源禀赋
        3.1.2 生态环境的自然演化趋势
        3.1.3 人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4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3.2 区域发展背景调查
        3.2.1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
        3.2.2 能源工程开发建设情况
        3.2.3 乌江梯级开发对城镇发展的带动情况
        3.2.4 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情况
    3.3 城镇化情况及城镇群体格局调查
        3.3.1 城镇化的现状水平
        3.3.2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3.3.3 重点城镇的发展指标与城镇竞争力
        3.3.4 城镇群体空间分布及其组群关系
    3.4 城镇形态类型与空间特征调查
        3.4.1 城镇选址、总体形态与地形环境的类型关系
        3.4.2 建筑空间特征
        3.4.3 街道空间特征
        3.4.4 广场空间特征
        3.4.5 历史建筑遗存
    3.5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5.1 问题的系统分析
        3.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 乌江流域的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构
    引言
    4.1 乌江流域的综合发展与城镇化
        4.1.1 综合发展的必要性
        4.1.2 综合发展的可行性
        4.1.3 国内外大河流域开发的经验借鉴
        4.1.4 综合发展的基本思路
        4.1.5 城镇化——乌江流域综合发展的必要途径
    4.2 乌江流域城镇化的基本问题
        4.2.1 “城镇化”概念
        4.2.2 城镇化的战略目标预测
        4.2.3 城镇化动力的量化分析
        4.2.4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改善建议
        4.2.5 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4.3 乌江流域城镇化的两个特殊矛盾
        4.3.1 土地需求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
        4.3.2 非自愿移民的安置问题
    4.4 乌江流域城镇体系研究的综合关系
        4.4.1 与现行城镇体系规划的关系
        4.4.2 在全国城镇体系中的定位
        4.4.3 与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5 对乌江流域城镇体系建构的思考
        4.5.1 区域协调问题
        4.5.2 建构区域发展极核的思路
        4.5.3 区域空间开发管制
        4.5.4 空间格局图示
        4.5.5 规模结构调控
        4.5.6 职能组合结构
5 乌江流域城市的形态扩展及其规划调控
    引言
    5.1 山地城市的结构形态及其扩展模式
        5.1.1 结构形态的基本类型
        5.1.2 形态扩展的典型模式
    5.2 乌江流域城市结构形态变迁的典型类型分析
        5.2.1 小城镇: 龚滩镇交通条件变化导致城镇形态几度变迁
        5.2.2 中等城市: 遵义市围绕凤凰山发展成为环形绿心城市
        5.2.3 特大城市: 贵阳市摆脱岩溶盆地局限扩展卫星组团
    5.3 当前乌江流域城镇形态扩展的动力机制综析
        5.3.1 形态扩展的内因
        5.3.2 形态扩展的外因
        5.3.3 形态扩展的导向
        5.3.4 形态扩展中的结构转型
    5.4 乌江流域城市形态扩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5.4.1 喀斯特山地用地条件的局限
        5.4.2 城市水资源利用条件的限制
        5.4.3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问题制约
    5.5 乌江流域城市形态的规划案例研究
        5.5.1 簇群城市形态的塑造——以龚滩古镇规划为例
        5.5.2 山地城市的道路规划布局——以彭水县城规划为例
        5.5.3 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以龙潭古镇规划为例
        5.5.4 针对山地城市防灾的城市形态调控——以武隆县城规划为例
        5.5.5 资源短缺型城市形态的调控——以贵阳市为例
6 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引言
    6.1 人居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6.1.1 应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6.1.2 科学的建设方法有益于的生态环境保护
    6.2 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框架建构
        6.2.1 系统框架构成设想
        6.2.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子系统
        6.2.3 生态保护策略决策子系统
    6.3 区域生态格局优化构想
        6.3.1 森林防护体系建设
        6.3.3 河流景观生态格局优化
        6.3.4 农地景观生态格局改善
        6.3.5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建构思路
    6.4 城市与矿区建设的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法
        6.4.1 基于地域生态建设经验的城市布局要点
        6.4.2 绿地系统规划中的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构想
        6.4.3 城市河流的整治
        6.4.4 以雨水利用促进城市水循环改善
        6.4.5 工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乌江流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规划一览表
    附录2: 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
    附录3: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4: 已发表的两篇论文
致谢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9)风电场复合型储能系统控制运行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风力发电系统发展态势和弃风问题
        1.1.2 风储发电系统技术特点和改进思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合型储能系统在线控制的研究现状
        1.2.2 复合型储能系统优化运行的研究现状
        1.2.3 复合型储能系统配置规划的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1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2 后续章节安排
2 复合型储能系统在线控制
    2.1 引言
    2.2 相变储能和超级电容控制基础
        2.2.1 功率补偿分层控制结构
        2.2.2 功率补偿协调控制策略
    2.3 相变储能在线控制方法
        2.3.1 相变储能系统建模分析
        2.3.2 相变储能系统PI控制
    2.4 超级电容在线控制方法
        2.4.1 超级电容工况识别
        2.4.2 储能-并网变流器控制
        2.4.3 超级电容充放电越限管理
    2.5 仿真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复合型储能系统优化运行
    3.1 引言
    3.2 膨胀发电环节优化运行模式
        3.2.1 模式一:两级水蒸汽螺杆膨胀机串联运行
        3.2.2 模式二:水蒸汽螺杆膨胀机和ORC螺杆膨胀机串联运行
    3.3 相变储能和超级电容动态矩阵控制方法
        3.3.1 梯级相变储能系统预测模型
        3.3.2 梯级相变储能系统滚动优化
        3.3.3 超级电容线性化充放电能量管理
        3.3.4 复合型储能系统反馈校正
    3.4 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复合型储能系统配置规划
    4.1 引言
    4.2 相变储能系统功率交换水平规划
        4.2.1 风电功率波动特性分析
        4.2.2 脉动功率降序拟合函数
        4.2.3 风电功率可调度性置信度水平
    4.3 相变储能系统能量储放空间规划
        4.3.1 储能可持续运行能力评价指标
        4.3.2 储能综合经济学函数
    4.4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配置规划
        4.4.1 超级电容功率交换水平规划
        4.4.2 超级电容能量储放空间规划
    4.5 复合型储能系统功率调节能力评价方法
    4.6 仿真分析
        4.6.1 论证功率交换水平规划方法
        4.6.2 论证能量储放空间规划方法
        4.6.3 论证储能对于提高风电出力平稳性的促进作用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新公共服务视角下香港区议会治理研究 ——以中西区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研究香港区议会新公共服务治理模式
    二、本研究的现状描述
        (一)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文献
        (二) 区议会的研究文献
    三、研究方法
    四、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新公共服务理论
        (一)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概念与内涵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本研究中的作用
    五、本文的研究对象:香港中西区简介
第二章 治理网络中的香港区议会
    一、区议会的产生与发展
        (一) 港英政府时期的香港区议会
        (二)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议会
    二、区议会的地位与作用
    三、区议会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一) 区议会与特区政府的关系
        (二) 区议会与民政事务署的关系
        (三) 区议会与地方管理委员会的关系
        (四) 区议会与其他组织团体的关系
    四、中西区区议会的架构
第三章 治理的支撑:中西区区议会治理的财政基础
    一、治理的财政来源与用途
    二、中西区财务委员会
    三、中西区区议会拨款的申请与标准
        (一) 区议会拨款的用途限制
        (二) 采购物品及雇用服务的程序
        (三) 中西区区议会合办或赞助活动的安排
第四章 治理的方式:公共服务的供给
    一、中西区区议会公共服务供给的类型与方式
    二、案例分析:“改善中西区无障碍通道设施”
        (一) 中西区无障碍设施调查
        (二) 改善中西区无障碍通道设施的跟进
第五章 治理的绩效:中西区区议会的治理评估
    一、治理投入与治理效果
    二、治理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一) 区议会治理的优势
        (二) 新公共服务性质的治理模式
        (三) 区议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香港区议会治理经验的启示
    一、治理主体的服务化与治理的民主化
        (一) 服务型的治理主体
        (二) 治理的民主化趋势
    二、公共治理应以人为本,坚持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
        (一) 治理的出发点:以人为本
        (二) 治理的目标:公共利益
    三、顺应公共治理的多元化趋势,效率兼顾公平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增设梯级 引导过渡(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设计手法图解研究[D]. 杜凌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2]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研究[D]. 冀莎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 [4]我国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设计研究[D]. 刘练.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基于雨洪管理的城市公规划设计研究 ——以深圳洪湖公园为例[D]. 马亚男.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中轴景观梯道空间特征及优化更新研究[D]. 曾怡. 西南大学, 2020(01)
  • [7]溢流坝启门泄流过程瞬态水力特性研究[D]. 陆遥.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8]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赵炜. 重庆大学, 2005(03)
  • [9]风电场复合型储能系统控制运行与规划研究[D]. 朱三立. 重庆大学, 2019(01)
  • [10]新公共服务视角下香港区议会治理研究 ——以中西区为样本[D]. 靳芳菲.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添加步骤以指导过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