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思考——兼论大连大学医学院的办学特色

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思考——兼论大连大学医学院的办学特色

一、对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思考——兼谈大连大学医专的办学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方梦[1](2019)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正大力推行“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明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实力。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提高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质量,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优秀师范人才,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发展师范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本论文立足于“双一流”建设这一大背景,采取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深入了解“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提出时代背景与意义,通过对“双一流”建设的内涵进行解读,明确“双一流”建设的实施与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发展的内在关系,然后梳理出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选取案例,对当前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借鉴国际一流综合性大学举办师范教育的相关经验,从而提出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发展出路。本论文认为“双一流”建设可以推动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出一流的师范教育,一流师范教育的发展可以促成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双一流”建设;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办学模式动态化、培养模式特色化以及培养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师范教育整体地位不高,组织体系破碎,目标定位不明,以及培养特色缺失;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师范教育要坚持以一流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为地方教育的发展提供一流服务为导向。为此,可以借鉴国外一流综合性大学举办师范教育的相关经验,从政府、社会以及地方综合性大学本身三个层面出发,来探寻今后地方综合性大学改进和加强师范教育的出路。具体包括政府层面:以质量为核心,建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动态调整机制;尝试将“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推广到地方综合性大学。社会层面:在思想观念上认同地方综合性大学举办师范教育;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地方综合性大学开展师范教育。高校层面:建立专门负责师范教育的机构;引入分流机制,进行二次选拔;增设教师技能课程,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改进培养方式,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林琳[2](2020)在《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工智能、区块链与物联网等技术对各领域的全谱渗透,前现代、现代、解构性后现代与建设性后现代的交汇通融,科学与人文在长期的对垒后趋向有机融合等,都对教育包括本科教育产生着持续而深远的影响。自201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如何在扩大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和水平,这是普及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当下,在中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技术的打压,人才交流的封锁等都要求中国更加急迫地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真正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质量监测与保障举措,对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关乎我国本科教学的定位与本科教学改革的价值导向。由此,基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重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对于确立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新使命、新方案、新标准、新策略,具有重要的先导性意义。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有机哲学家小约翰·柯布在人民日报《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中论述到中国的确在走向生态文明,并提出怀特海的思想极富启迪。“怀特海的全集翻译与研究”被列为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选题的研究方向,可见怀特海有机哲学思想的深刻性与洞见性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本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与怀特海都立足有机、整体与过程,他们都诉诸感性活动主体。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在主体性方面颇具特色,其根植于自身融合式的哲学体系,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具有启示意义。本研究的内容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和研究综述主要从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概念界定以及创新之处进行阐述。从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综述、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综述、国外内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综述三大方面梳理相关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以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出发,阐释怀特海本人的“是其所是”及其价值理论的“在其所在”,即怀特海价值理论产生的背景。其次,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本体意义,即价值是事件的内在实在性;价值尺度涉及“强度”、“满足”与“秩序”价值包含一种对“重要性”的判断;价值存在于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之中;价值具有具体性;道德价值:道德在于支配过程;价值的三重图式包括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价值的多重维度包括:善、真、美、冒险及平和;在其评价理论中认为评价是价值世界的内在活动,并具有三重特征。最后阐述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及局限。第三部分,在对怀特海的价值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文本进行分析,通过Nvivo12软件对国家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进行词频分析、对国家审核评估标准中的要素进行一级编码并标明参考点。对29个地方政府的审核评估标准中与教育部颁发文件不同的8个省份的审核评估标准进行文本分析,阐释其特点。对随机抽样的33所高校的审核评估标准及其自评报告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四个自编问卷《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求《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所调查内容之间的关系。基于怀特海的价值理论对调查问卷的现状及各人口学变量进行差异分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教学评估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上存在极其显着的相关。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对于本科教学评估认知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之间的关系机制产生调节作用。即高需求水平下本科教学评估认知对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预测作用强于低需求下本科教学评估认知对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预测作用。针对问卷的不足采用访谈研究法,对25名被访者按照审核评估标准的科学性、人文性与关系性等问题进行访谈,基于Nvivo12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对审核评估标准文本的内容研究及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现状的调查研究,在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对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取向问题包括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的实用倾向对情感的忽视、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选择技术化倾向对伦理性的忽略;学生、教师主体的缺位;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的混淆、审核评估标准中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错位使得审核评估标准制定的价值主体缺位;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内在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内容本身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对价值的分割,即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割裂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的分野、体美劳三育维度与德智维度的疏离。第五部分,在怀特海价值理论视域下,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整合旨趣。其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应重视价值理性;其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的选择应有机结合技术性与伦理性。第二,本科教学审核标准价值关系应走向有机追求。首先,融入审核评估标准以多元价值主体,包括学生、学生家长、教师、高校管理者、政府机构人员、社会第三方评估人员等审核评估利益相关者。其次,重梳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价值关系。最后,尊重审核评估标准变革中的逻辑。通过研究学校标准变革的逻辑,有利于确立理性化的标准变革目标与对策,同时这也是确保审核评估标准变革有效性的前提。第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矛盾的化解。在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中,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矛盾应达到有机的统一。具体包括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接纳;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接受。第四,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包括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融合;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以及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德智体美劳五育评估维度的交融。

李素芹[3](2010)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地方高校参与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数、学位点数、研究生规模也快速增长,但在这些外延发展的数量背后,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却存在着从招生到就业的全方位困境,这些困境涉及的是研究生教育结构、效益、质量的内涵发展问题,如果不认真对待并解决这些问题,数量大、分布广、差异性明显、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将面临更大的困境,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存亡。了解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究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对于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以地方高校或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着和论文不少,但大多都集中在现象层面或宏观层面,关注引起问题的制度因素以及制度背后的原因的研究不多。然而,制度应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核心变量,尤其是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制度甚至就是发展本身。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是“制度”,采用的是美国经济史学家诺思的定义,即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包括正式法规、非正式约束和制度实施机制。本研究中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是指与研究生教育有关的管理体制、正式法规、非正式约束和制度实施机制。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我国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制度为核心变量,从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透视影响我国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形成和僵化的原因。本研究从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切入,推演出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差异性期待;通过分析实地考察、访谈、问卷等途径收集到的资料,暴露出导致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趋同性发展的现实问题;随后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制度主义理论探析导致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趋同发展的制度体系及其背后的原因,并从三个层次的地方高校中各选取一所进行案例剖析和比较,用微观层面的数据验证和充实整个分析框架;最后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变迁路径。本研究围绕着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差异性期待和制度的趋同性导向之间的矛盾进行。本研究的立论基础是:我国地方高校的大量出现是在1995-2000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改革时期,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在规模上获得大发展是在1999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而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基本框架和核心制度体系的确立却是在1997年以前,这一制度体系是以部(委)属高校为蓝本、以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为目标制定的,制度体系是一元化、精英式的,其导向是趋同的,与我国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性期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为廓清差异性期待的内涵,本研究在分析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管理体制等与部(委)属高校存在着现实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差异性是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性期待。在差异性的角色定位方面,政府希望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成为研究生教育区域布局均衡化的主角,同时充当研究生培养机构类型均衡化的主体、培养开发应用型研究生的主体和实现硕士生教育去精英化的主体。在差异性的价值期待方面,本研究认为,地方高校应具有差异性的文化价值、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些差异性的价值期待是研究生教育的普遍价值与本区域文化、政治和经济需求的结合。然而,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性期待并没有导致实践中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化发展,这种理想期待与现实表现的反差是由于各级政府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性角色定位缺乏强制性,政府和市场也没有按照差异性角色定位和差异性价值期待配置教育资源所造成的,因为,为了获得资源,地方高校不得不在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学科建设、导师遴选、招考标准、培养模式等各个方面向部(委)属高校看齐,导致现实与差异性期待的偏离和与部(委)属高校的发展趋同。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部(委)属高校趋同,既有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制度的客观因素,但归根到底,主观原因也是由制度的客观因素引起的,即制度是导致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同最根本的因素。本研究在梳理我国主要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基础上,指出:导致地方高校选择趋同发展道路、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因素包括:名为三级管理实为中央集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国家主导并统一制定的、以科学学位为主的一元化的学位制度;产生于精英教育时期、主要以部(委)属高校为蓝本的精英式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与一元化和精英式制度配套的制度实施机制。制度是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使这些制度产生并得以延续的并不是制度本身,对于制度背后深嵌的原因,本研究从制度主义理论视角进行了探寻。本研究指出:我国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的大一统思想、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重学轻术的观念等非正式约束的存在及其制度化是使现有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形成并得以延续的文化传统因素;路径依赖的存在既能解释中央政府对一元化、精英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固守,也能解释省级政府权力虚置从而移植中央政府的制度体系,还能解释地方高校攀高求大地模仿部(委)属高校的行为,即路径依赖导致了一元化、精英式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在各个层面的僵化,进而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陷入了低效循环;制度成本的压力将制度障碍扩展到制度的实施机制中,使得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多样化制度、分类分层办学制度、独立的专业学位制度、对应用性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倡导制度等均难以实施。本研究的重点是发现、分析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产生趋同导向的制度因素,并透视深嵌于制度背后的原因。透视是为了改进,在层层追溯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变迁路径。对于未来的制度体系,本研究指出:应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高校自身三个层面进行制度变迁,特别是中央层面的制度变迁,应建立与国家学位并存的高校学位、改变专业学位的依附地位、扩大学科建设的覆盖面、引导实施研究生教育分层发展机制、引导建立和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中观层面则主要是落实省级政府的统筹权,微观层面主要是加强本校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特色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只有实施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制度变迁,才能为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化发展创造必要的制度环境,使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多样化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蒋华林[4](2015)在《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短时间内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呈现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奇迹”。与解释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一样,学术界出现了若干关于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或因果解释。但现有研究更多是在中央政府管理体制的宏观层面进行的,对地方政府(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关注不够。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社会转型),使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可以说,如果离开了对地方政府的考虑,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解将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准确的,可能也是难以想象的。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制度分析法、博弈论方法和方法论个人主义等研究方法,围绕为什么要从地方政府来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化历程);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表现及效应):是什么原因导致地方政府采取块块分割策略行为(制度分析);以及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调整地方政府行为模式(规范竞争秩序)等问题展开研究。其根本目的旨在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形成的演化路径、表现及效应,并给予其生成与存在的制度性因素解释,为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一个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的新的解释框架。我国高等教育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的演化,从根本上说是地方分权的结果。经过多次放权—收权反复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持续推进地方分权,地方政府的权限持续扩大。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实施以来,“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正式确立并不断强化,地方政府获得了越来越大的高等教育管理权限,形成了以省级行政区为边界的高等教育块块化发展格局。高等教育逐步由以中央政府的条条管理为主、条块分割体制,演化为以地方政府的块块管理为主、块块分割格局。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克服了“条块分割”的弊端,但其本身又存在“诺斯悖论”和“双重效应”:一方面,高等教育“块块分割”激励地方政府重视辖区高等教育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创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奇迹”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一,各省区基本形成了各自比较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第二,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各省区高等教育规模显着增长;第三,区域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空前紧密;第四,区域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取得积极成效。但另一方面,“块块分割”又产生若干新的问题和矛盾:第一,区域高等教育差距不减反增,高等教育公平受到极大威胁;第二,存在大量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明显损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第三,高等教育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极大阻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第四,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下降,高等教育国家能力受到损害。高等教育“块块分割”格局形成的根本制度因素在于政治集权下的地方分权改革、地方政府为晋升而博弈、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制度建设滞后的三重作用。在三重作用之下,地方政府之问展开了囚徒困境式的激烈高等教育竞争。首先,政治集权下的地方分权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承包人,成为与地方利益直接相关的独立利益主体,集辖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利益主体和管理主体于一身,直接管控和介入辖区高等教育发展,成为辖区高等教育竞争主体;其次,只有晋升才是地方政府官员利益的最大化。参加晋升锦标赛的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成为中央政府的晋升候选人并在零和博弈的晋升中胜出,只能理性地采取非合作标尺竞争搏取高等教育发展政绩,机会主义地追求自我利益,阻碍高等教育区域专业分工与合作:第三,中央政府关于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相关制度建设滞后,协同乏力,不能有效规制地方政府进行块块分割的消极竞争行为,从而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式发展模式。可以说,正是地方分权、晋升博弈与约束乏力的联合打破了“条块分割”,催生了“块块分割”。事实上,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具有深刻的博弈内涵。运用囚徒困境机制设计的晋升锦标赛,使地方政府只能理性地选择分割而不是协调发展策略。数学模型分析表明,高等教育投资高速增长、规模过快扩张等现象,实质上是地方政府之间基于理性决策和晋升锦标赛而采取块块分割策略的博弈结果。中央政府的调控是否有效,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是否采取块块分割的博弈策略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地方政府竞争与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逻辑联系,要克服块块分割弊端,处理好块块高等教育发展关系,必须规范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秩序。为此,要在把握效率与公平兼顾、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和保障高等教育国家能力三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加强块块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制度建设,加快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政府治理体系,以及在深化联合开放中构建起新型的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合关系等制度建设举措,使协调而不是分割成为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占优策略,成为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从而形成有助于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地方政府关系及区域高等教育关系新格局。高等教育块块化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常态”,地方政府之间将面临着更加尖锐的竞争搏斗。但“块块分割”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恒常态”,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实现政校分开,落实高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破除对各区域、各层次高等教育内在联系的分割。

唐芳[5](2014)在《湖南省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强化办学特色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也将“特色项目”作为一个重要评估指标。可见办学特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但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处于有限竞争状态,办学趋同现象愈演愈烈,我国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历史办学传统以及学校领导者等成为制约和影响高等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主要因素。虽然以往国内学者在有关高等学校办学特色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对办学特色的概念、内涵、特征、主要内容、影响因素以及办学特色建设措施方面的探讨,许多理论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因此,加强省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方面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高等院校办学特色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法、政策文本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萌芽阶段和发展阶段的特征予以了分析,并分析了大学办学特色建设与形成的3种主要模式:自发模式、核心领导人模式和外力作用模式,进而提出和分析了大学办学特色的主要影响因素、考察标准;然后,选取4所湖南省属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从办学理念、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文化四个维度对其办学特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其在形成办学特色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及不足,并从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传统、学校领导者三个方面分析了其缺乏办学特色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凝炼独特的办学理念、培育学科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四个方面提出加强湖南省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建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其成果可为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吴蕊[6](2013)在《辽宁省地方行业特色型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文中指出解放初,国家工业化发展对人才培养到人才应用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为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求,国家兴建一批具有行业背景的院校,这批院校因行业而生,也伴随着行业发展逐步扩大规模,稳步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也逐步调整,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行业院校,其管理体制也发生巨大变化。原隶属于中央各部委管理的高等院校逐渐划归到地方政府管理,并逐步实行了省部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新体制。转制后的高校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普遍拥有相对较高的行业资源优势和雄厚的办学实力,更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211”工程、“985”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行业院校划转后的发展问题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辽宁省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是在高等教育体制变革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中进行的。本论文拟通过辽宁省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历程以及阶段特征进行梳理,同时对当前地方行业特色型大学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认识到行业特色高校坚持战略管理以及制定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并通过对3所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战略规划文本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对地方行业特色型大学战略规划方案中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以及办学目标定位和战略重点、各项战略举措的特点,同时也分析地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战略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改进之处,最后提出一些制定战略规划的合理化建议,希望对辽宁省地方行业特色型大学之后的战略管理和战略规划方案的制定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李加林,周殿运[7](1991)在《对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思考——兼谈大连大学医专的办学特色》文中研究指明 大连大学是1986年11月经国家教委批准由大连大学工学院、师范学院、医学专科学校组成的一所工、医、师、文、理、财、体等多科类的市属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而医学专科学校作为大连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为辽宁省和大连市培养中、高级医学专科人才的任务,对辽宁省和大连市医学人才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结合我校实

张丽丽[8](2020)在《高校行政化表征及其适度行政化调节策略研究 ——基于东北地区高校官方网站的分析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议题,是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在大学办学中就存在的一对相互矛盾的关系。虽然相比2009—2013年这一时间段而言,目前学界对于高校行政化这一研究议题的关注度已经有所减弱,但不可否认高校仍然面临着行政化的现实处境。在我国正努力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以及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发展面临着重大转折。因此,对于高校行政化问题的研究是适切的,更是迫切的。有关高校行政化议题的研究不乏深度,但此类研究存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即大多数的研究是基于研究者主观的体验和感悟,在研究方法上多是以思辨的研究方法展开。不可否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主题的亲身体验与感悟对于研究的展开是至关重要的,但其研究结论难免会掺杂研究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缺乏一定的理性认识和客观依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校行政化这一研究议题在研究方法上进行更加客观和理性的选择,在研究视角上进行更加具体、微观且深入的分析。基于大众传播学理论,高校官方网站每个信息的发布都经过了新闻“把关人”的精心筛选与安排,信息发布的数量、信息发布的位置能够映射出高校对特定信息内容的价值倾向;此外,高校官方网站的内容会影响受众的价值倾向甚至行为选择。基于此,论文将从我国东北地区(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吉林省)215所高校官方网站内容的视角出发,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探析高校行政化的潜在表征形式。论文基于我国东北地区215所高校官方网站的内容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东北地区高校行政化表征主要包括:行政机构庞杂;管理功利化、绩效化导向严重;办学与管理自主决策的有限性。其次,论文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进一步探析高校行政化产生的弊端,结果显示,行政化削弱高校运行与发展效能;导致高校学术价值观错位;造成高校发展的同质化。最后,论文提出要在明确政府与高校权力之间合理边界的调节导向之下,寻求高校适度行政化发展的具体路径。

刘六生[9](2011)在《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由成为高等教育大国转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也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由此,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心也转为结构调整。这些转变都是带有根本性的变化,也正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要求。然而,根据我们国家现行高等教育三级管理体制并以省级管理为主的特征,要实现全局性的、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首先依赖于省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云南省为例系统探讨省域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主要以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和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分析工具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首先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部分观点的剖析确立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和论证思路;接着从省域高等教育功能取向与结构选择间的矛盾关系进行理论推演,导出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判别的理论准绳——省域高等教育各子结构及其合组的高等教育结构系统适应并适度超前于省域经济社会发展。接着以此理论准绳为指导,对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在系统探讨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历史变迁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问题诊断。研究发现,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存在两大突出问题——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配置显失公平;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结构适配性较差。然后在借鉴美国和我国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等教育结构影响因素及其对云南省的影响,提出了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并论述了相关对策得以实施和见效的保障措施。本研究作为一项综合性应用基础研究,其显着特征就是采取多重方法的整合运用。首先,在方法论层面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并以系统论为思想基础;其次,在具体研究手段上主要是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教育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即(1)运用文献法对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结构及其调整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并加以评价以获得本研究的基点和视角;(2)以云南省为个案,深入进行教育调查和时空比较,通过系统收集并处理云南省高等教育布局、形式、科类和层次四种子结构的相关数据,分析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的历史变迁和发展状况;(3)通过对高等教育结构影响因素现有各种表述的综合集成,提炼出高等教育结构的三大类影响因素即条件性因素、主体性因素和发展性因素;并以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判别准绳为依据,凝炼出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的主要问题。然而,由于省域高等教育结构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子系统,我们很难用一个公式或模型来精确地构建出特定时期完全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形态。因此,省域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只有相对的合理程度,没有绝对的最佳尺度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同规律,这也是本研究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在理论上提出了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的判别准绳,并对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通过论述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规律,归纳和总结了特定历史时期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与优劣得失,提出了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基于本研究内容的多层面性,其个案云南省又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和山区为一体的多重欠发达省区,对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问题的系统研究,这不但有助于云南省把握后发优势,促进其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也可为我国其它同类地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对策参考。

黄启兵[10](2006)在《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时间为叙述线索,以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史料来源,以制度分析为理论基础,以高校设置的重大事件为标志,梳理了晚清以来我国高校设置制度的变迁历史,总结归纳其特点,分析其成败得失,提出我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化路径。 晚清以来,我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化分别经历了晚清时期的制度初建,民国前期的制度反复,民国后期的渐趋成熟,共和国时期的制度初建、制度颠覆、制度重建四个大的时期。纵观近百余年来我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化历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从制度的起源来说,我国高校设置制度是移植外生与精英设计,具有“政治论”导向的特点;从其变迁过程来说,各个利益主体经过多元博弈下的冲突与协调,路径曲折: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高校设置呈现出若干历史的烙印,如院校之间的分分合合、高师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重点大学制度、分区布局原则、部门办学的冲突、私立高校的兴衰、教会大学的立案等等;从高校设置制度的特点来说,其制度变迁充满激进色彩,其制度导向充满了工具主义,其制度产生充满了理性设计与理想主义,充满了借鉴模仿的痕迹,其制度空间时而弹性时而刚性,其制度传承既有断裂也有绵延,对制度的重视程度既有制度神话也有制度虚无。 我国高校设置的历史变迁告诉我们:现今的高校设置方式都有其历史的渊源,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高校设置不可能割断历史,只能在历史中延续。同时,它也告诉我们:我国的高校设置需要制度化生存,尤其需要在具有连续性、一般性、开放性、本土化的制度中生存,要注重互动博弈的制度,警惕理性设计的自负,防止高校设置中的制度神话与制度虚无。

二、对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思考——兼谈大连大学医专的办学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思考——兼谈大连大学医专的办学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
        (二)“双一流”建设给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
    三、研究综述
        (一)关于教师教育大学化的研究
        (二)关于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
        (三)关于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的研究
        (四)关于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五)对已有研究的分析评价
    四、理论依据
        (一)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二)“三角协调模式”理论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双一流”建设与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 “双一流”建设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双一流”建设的提出
        二、“双一流”建设的内涵
    第二节 “双一流”与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关系
        一、“双一流”建设是促进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
        二、一流师范教育的发展可以促成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双一流”建设
第二章 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1949 年到20 世纪80 年代
        二、20 世纪80 年代至今
    第二节 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发展特点
        一、办学模式的动态化
        二、培养模式的特色化
        三、培养层次的多样化
第三章 当前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存在的困境审视
    第一节 三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重组型:广州大学
        二、兼并型:深圳大学
        三、外延型:五邑大学
    第二节 当前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存在的困境
        一、师范教育整体地位不高
        二、师范教育组织体系破碎
        三、师范教育目标定位不明
        四、师范教育培养特色缺失
    第三节 存在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政府层面
        二、社会层面
        三、高校层面
第四章 国外一流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经验——基于首尔大学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成为国际趋势
    第二节 韩国首尔大学教师教育的相关经验
        一、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完善且独立的招生方式
        三、务实的教育实习
        四、广泛的国际合作与教育研究
第五章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出路
    第一节 政府层面
        一、以质量为核心,建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动态调整机制
        二、尝试将“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推广到地方综合性大学
    第二节 社会层面
        一、在思想观念上认同地方综合性大学举办师范教育
        二、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地方综合性大学开展师范教育
    第三节 高校层面
        一、建立专门负责师范教育的机构
        二、引入分流机制,进行二次选拔
        三、增设教师技能课程,强化教育教学实践
        四、改进培养方式,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2)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呼唤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变革
        (二)本科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对审核评估标准进行价值取向分析
        (三)怀特海价值理论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改进的启示意义
        (四)个人对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的兴趣与关注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本科教学
        (二)审核评估标准
        (三)价值
        (四)评价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综述
        (一)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研究文献统计概览
        (二)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研究进展
        (三)国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进展
        (四)国内外本科教学评估研究反思
    二、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综述
        (一)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文献统计概览
        (二)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进展
        (三)国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进展
        (四)国内外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研究反思
    三、国内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一)我国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文献数量统计概览
        (二)我国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进展
        (三)国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的文献数量统计概览
        (四)国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进展
        (五)国内外怀特海价值理论研究反思
第二章 怀特海的价值理论
    一、怀特海价值理论形成的“在其所在”
        (一)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主义诗篇激发了怀特海的灵感
        (二)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科学割裂的历史背景
        (三)怀特海对新康德主义价值理论批判的诠释
    二、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作为主体性的价值
        (二)价值的三重图式:自我、他者及整体的关系
        (三)价值的多种维度:善、真、美、冒险及平和
        (四)评价理论:价值世界的内在活动
    三、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及局限
        (一)怀特海价值理论的价值
        (二)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局限
第三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历史与文本分析
    一、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标准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本科教学评估标准的研究和准备(1985-1990年)
        (二)开展本科教学评估标准试点和探索(1990-2001年)
        (三)开展水平评估标准的阶段(2002-2008年)
        (四)依次开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审核评估标准(2009年-至今)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文本分析
        (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特点
        (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的词频及编码分析
        (三)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的价值关系分析
第四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现状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一)调查的目的
        (二)调查的意义
    二、调查的对象、程序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的程序与方法
    三、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一)《本科教学评估认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本科教学评估认知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二)审核评估标准认知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三)审核评估标准需求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四)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五)调查内容的关系机制分析
    五、调查结果讨论
        (一)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部分讨论
        (二)相关分析讨论
        (三)结构方程模型讨论
第五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选择的取向问题
        (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的实用倾向对情感的忽视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选择技术化倾向对伦理性的忽略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制定的价值主体缺位
        (一)学生与教师主体的缺位
        (二)审核评估标准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的混淆
        (三)审核评估标准中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关系错位
    三、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价值矛盾
        (一)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
        (二)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
    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与价值的分割
        (一)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割裂审核评估标准的实践与评价
        (二)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的分野
        (三)体美劳三育维度与德智维度的疏离
第六章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改进
    一、正确定位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选择
        (一)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目标选择应重视价值理性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现价值手段的选择应结合技术性与伦理性
    二、确定本科教学审核标准的价值追求
        (一)融入审核评估标准以多元价值主体
        (二)重梳自我、他者与整体性的价值关系
        (三)尊重审核评估标准变革中的逻辑
    三、处理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内容中的价值冲突
        (一)审核评估标准内容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接纳
        (二)审核评估标准内容多样与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接受
    四、实现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的价值融合
        (一)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融合
        (二)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
        (三)审核评估标准实践与评价中五育评估维度的交融
结论
    一、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价值研究的总结
    二、对未来审核评估标准改进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本科教学评估认知问卷
    附录2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认知问卷
    附录3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满意度问卷
    附录4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需求问卷
    附录5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访谈协议
    附录6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访谈提纲
    附录7 国家及各省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列表
    附录8 抽样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列表
    附录9 访谈情况记录表
    附录10 文本及调查图表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设计
2 差异性: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性期待
    2.1 历史已然: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源流的差异性
    2.2 当下实然(一):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的差异性
    2.3 当下实然(二):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差异性
    2.4 未来应然: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角色定位的差异性
    2.5 发展必然: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价值期待的差异性
3 趋同性: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现实问题
    3.1 趋同的培养目标
    3.2 趋同的学科结构
    3.3 趋同的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件要求
    3.4 趋同的研究生招考标准
    3.5 趋同的研究生教育资源获取渠道
    3.6 趋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4 趋同导向:阻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因素
    4.1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概述
    4.2 名为三级管理实为中央集权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
    4.3 精英式的研究生教育制度设计及其构成
    4.4 一元化的学位制度设计及其构成
    4.5 不健全的制度实施机制
    4.6 路径依赖:对趋同导向制度因素的全方位解释
5 案例分析
    5.1 A校:上升型
    5.2 B校:维持型
    5.3 C校:徘徊型
6 多样性: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路径
    6.1 中央层面的宏观制度变迁路径
    6.2 省级层面的中观制度变迁路径
    6.3 高校层面的微观制度变迁路径
7 结语
    7.1 本研究的立论基础
    7.2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7.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7.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1 本人研究成果
附录2 三种调查问卷
附录3 十次授权审核中的地方高校名单
附录4 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状态数据表
附录5 部(委)属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状态数据表

(4)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论
    1.1 问题提出:应对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新常态
    1.2 选题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 基本概念与研究述评
    2.1 基本概念
    2.2 文献研究
    2.3 文献评述
3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理论基础
    3.1 地方政府竞争的基础理论
    3.2 地方政府行为的理性假设
    3.3 地方政府竞争的外部性
4 高等教育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的演化路径——地方分权的视角
    4.1 地方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职能与权限的演化
    4.2 “条块分割”高等教育格局的形成与演化
    4.3 “块块分割”高等教育格局的形成与演化
5 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表现及效应
    5.1 “块块分割”的主要表现
    5.2 “块块分割”的效应分析
6 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制度分析——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
    6.1 职责所在:高等教育是地方分权下区域发包的重要内容
    6.2 担纲操盘:地方政府直接介入辖区高等教育发展
    6.3 利益驱动:高等教育是地方政府之重要利益所在
    6.4 晋升博弈:高等教育是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竞争的重要领域
    6.5 约束乏力: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制度建设滞后
7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块块分割”形成的微观解释
    7.1 中央政府调控缺位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
    7.2 中央政府强力调控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
    7.3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行为的实证研究
    7.4 囚徒困境式晋升锦标赛的博弈分析
8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基本原则与治理对策
    8.1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基本原则
    8.2 规范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基本对策
9 结论与讨论
    9.1 基本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学研究、学术会议
附录3 图表目录

(5)湖南省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理论意义
        三、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国内研究综述
        四、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论文研究展望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办学特色建设阶段、模式与考查标准
    第一节 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阶段分析
        一、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萌芽阶段
        二、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大学办学特色建设与形成的模式
        一、大学办学特色建设与形成的自发模式
        二、大学办学特色建设与形成的核心领导人模式
        三、大学办学特色建设与形成的外力作用模式
    第三节 影响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形成因素的分析
        一、政策导向
        二、社会需求
        三、竞争压力
        四、办学基础
        五、校长、教师
    第四节 我国大学办学特色的考查标准
        一、办学理念
        二、学科专业建设
        三、人才培养模式
        四、校园文化
第三章 湖南省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调查内容
        一、“办学理念”维度调查
        二、“学科专业建设”维度调查
        三、“人才培养模式”维度调查
        四、“校园文化”维度调查
    第二节 湖南省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成功之处
        一、办学特色意识加强,提出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发展战略
        二、发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重视办学特色的历史传承
        三、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办学特色形成与地域优势相结合
    第三节 湖南省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不足之处
        一、对大学办学特色的涵义认识不清
        二、办学理念趋同化、办学定位理想化
        三、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
        四、大学专业设置的趋同
    第四节 湖南省属本科院校缺乏办学特色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制约
        二、我国高等院校办学传统的影响
        三、我国高等院校领导者方面的原因
第四章 基于湖南省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建议
    第一节 凝炼独特的办学理念
        一、办学理念要在传承中创新
        二、办学理念要引导和服务本省发展
        三、办学理念要有区域特色
        四、办学理念要体现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培育学科专业特色
        一、坚持特色发展,凸显品牌意识
        二、实施分层建设,凸显竞争意识
        三、注重以人为本,凸显团队意识
        四、强化地方特色,凸显服务意识
    第三节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二、精心地设计人才培养过程
        三、与时俱进地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第四节 构建大学特色校园文化
        一、强化学科特色,培育学科文化
        二、注重文化传承,孕育校园文化
        三、引入地域文化资源,培育地方文化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辽宁省地方行业特色型大学战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一) 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研究的现状
        (二) 对我国大学发展战略研究的现状
        (三) 对辽宁省行业特色型大学以及发展战略研究的现状
    三、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四、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六、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分析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一) 行业特色型大学
        (二) 战略规划
        (三) 大学战略规划
    二、 大学战略规划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 战略管理理论
        (二) 核心竞争力理论
        (三) 高校战略规划制定的相关原理
第三章 辽宁省地方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 我国行业院校的发展历程
        (一) 我国行业院校的产生(依托行业办学:1949-1976)
        (二) 改革开放后我国行业院校的发展(快速发展:1978-1997)
        (三) 我国行业院校的变革与发展(体制变革:1998 年至今)
    二、 辽宁省行业院校的发展历程
        (一) 辽宁省行业院校的产生(1949-1976)
        (二) 改革开放后辽宁省行业院校的发展(1978-1997)
        (三) 辽宁省行业院校体制改革与发展(1998 年至今)
第四章 辽宁省地方行业特色型大学战略规划管理的背景
    一、 高校外部环境变革为高校战略管理提供机遇
        (一) 高等教育改革推动行业院校管理体制变革的新形势
        (二)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提供机遇
    二、 辽宁省地方行业特色型大学内部环境面临挑战
        (一) 原有行业优势逐渐被弱化
        (二) 办学经费逐渐减少
        (三) 学科专业的行业特色逐步淡化
第五章 辽宁省地方行业特色型大学战略规划的案例分析
    一、 发展现状和形势分析
    二、 战略指导思想
    三、 发展思路
    四、 战略目标
    五、 战略发展要素
        (一) 3 所高校的战略发展要素共性分析
        (二) 3 所高校战略发展要素差异分析
    六、 工作任务和战略措施
        (一) 加强校园建设和办学基础条件建设
        (二) 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落实规划提供组织保障
    七、 辽宁省地方行业特型大学战略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战略规划内容不完整,战略管理环节部分缺失
        (二) 战略分析方法有偏差
        (三) 忽视战略规划的阶段性
        (四) 规划内容缺乏一定的可行性
第六章 辽宁省地方行业特色型大学战略规划的建议
    一、 健全战略管理环节
        (一) 进行全面系统地战略分析
        (二) 制定具体而切合实际的战略目标
        (三) 建立和完善战略评估体系
    二、 科学运用战略分析方法
    三、 合理划分战略规划阶段
    四、 增强战略规划内容的可行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高校行政化表征及其适度行政化调节策略研究 ——基于东北地区高校官方网站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高校行政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1.国内高校行政化研究述评
        2.国外高校行政化研究述评
    (四)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的设计
        2.研究方法的选择
    (五)创新之处
二、高校职能定位及其运行机制的理论分析与现实呈现
    (一)高校的职能定位与运行机制
        1.高校职能的拓展与三重定位
        2.高校的组织属性与运行机制
        3.高校实现良性运行机制特征
        4.高校的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
    (二)过度行政化:高校运行的现实机制
        1.高校组织机构形态视角下的高校行政化
        2.高校组织机构职能视角下的高校行政化
        3.高校组织机构目标视角下的高校行政化
    (三)适度行政化:高校未来发展与改革的主题
        1.高校适度行政化发展的内涵与宏观政策保障机制
        2.适度行政化:高等教育“放管服”政策的有效回应
        3.适度行政化:高等教育的多元主体治理模式
三、高校官方网站:高校行政化管理的表征与研究新视角
    (一)高校官方网站的大众传播特点与功能分析
        1.高校官方网站:大众传播媒介类型之一
        2.高校官方网站大众传播媒介的双重特点
        3.高校官方网站具有大众传播的特定功能
    (二)中美高校官方网站内容比较分析
        1.中美高校官方网站首页内容功能差异分析
        2.中美高校官方网站新闻报道主题比较分析
    (三)高校官方网站内容凸显高校管理导向
        1.高校官方网站“把关人”的作用
        2.高校官方网站内容的“议程设置”导向
    (四)高校官方网站内容:高校行政化的表征
        1.高校官方网站新闻报道内容凸显高校行政化表征
        2.高校官方网站导航栏目内容凸显高校行政化表征
四、高校行政化表征的内容分析与实证分析—基于东北地区高校官方网站
    (一)研究样本的选取
        1.样本选取来源与缘由
        2.新闻报道样本选取时间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1.研究方法的选择
        2.研究工具的选择
    (三)高校官方网站新闻报道内容分析过程与描述
        1.内容分析框架与分析单元
        2.信度与效度分析
        3.研究结果的分析
    (四)高校官方网站首页导航栏目的实证分析
        1.数据统计
        2.实证分析
    (五)研究结论分析
        1.高校行政机构庞杂,行政管理驱动
        2.高校管理功利化、绩效化导向严重
        3.高校办学与管理自主决策的有限性
五、高校行政化主导运行机制的弊端分析
    (一)访谈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1.访谈对象的确定
        2.访谈提纲的拟定
        3.访谈的实施过程
    (二)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归类
    (三)高校行政化带来的弊端
        1.行政化削弱高校运行与发展效能
        2.行政化导致高校学术价值观错位
        3.行政化导致高等学校发展同质化
六、高校运行与管理适度行政化的调节导向与路径选择
    (一)适度行政化调节导向:确立政府与高校权力之间的合理界限
        1.寻求政府管与不管之间合适的“度”
        2.健全法制对于政府与高校权力的细化规定
    (二)适度行政化调节路径之一:政府要强化对高校的宏观管理与服务
        1.政府需要不断优化宏观调控机制
        2.积极推进有限政府角色的形成
        3.政府要完善服务式的治理方式
    (三)适度行政化调节路径之二:高等学校要不断优化自主办学的机制
        1.加强高等教育自主办学内部系统的协同性
        2.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自主办学外部系统的协调性
    (四)适度行政化调节路径之三:社会要为高校发展提供监督评价机制
        1.确立社会监督评价机构的法律地位
        2.确保社会监督评价机构的积极参与
        3.保障社会机构监督评价客观性与公正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东北地区高校官方网站网址统计表
附录二 东北地区高校管理机构和教职工人数统计表
附录三 《高校行政化的表征及其适度行政化调节策略—基于东北地区高校官方网站的分析》访谈提纲
致谢

(9)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现有相关研究及评述
    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思路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省域高等教育的功能取向
    第二节 省域高等教育的结构选择
    第三节 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的理论参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的问题诊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第二节 我国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对策探讨
    第一节 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追溯历史与聚焦制度
    一、问题之源
    二、方法之镜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体系结构
    六、其他问题
第一章:困境中的突围:晚清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旁采泰西:洋务学堂的建立与发展
    二、“西学”东渐: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与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三、传统的断裂:书院改制与高校设置
    四、新制度的创始:壬寅学制、癸卯学制与高校设置
    五、旧制度的终结:科举制的废除与高校设置
    六、新机构的组建:学部的建立与高校设置
    七、最后的挽歌:存古学堂的兴衰与高校设置
第二章:混乱中的秩序:民国前期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制度的转型与变革:学制演变与高校设置
    二、分区设置与地方兴学:高校设置的地区布局
    三、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高等师范的独立设置问题
    四、兴学与整顿:法政学校、私立大学的兴起与治理
    五、还我主权:收回教育权运动与教会大学立案
第三章 动荡中的规范发展:民国后期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理性设计的限度:大学院、大学区制与高校设置
    二、规范办学的制度化(上):公立高校的整顿与高校设置
    三、规范办学的制度化(下):私立高校的整顿与高校设置
    四、战火中的迁移与调整:抗战期间的高校设置
    五、走在回家的路上:抗战胜利后的高校回迁与调整
    六、红色的高等学校:非国统区的高校设置
第四章:悲欢离合中沉浮:共和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制度初建与制度绵延:共和国初期的高校设置
    二、制度借鉴与重新洗牌:院系调整与高校设置的单科化
    三、大跃进与大调整: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高校设置
    四、制度虚无中的“教育革命”:“文化大革命”中的高校设置
    五、恢复增设与制度重建:“文化大革命”后的高校设置
    六、制度健全、重中之重与合并狂潮:世纪转折点上的高校设置
第五章:历史的轨迹与制度化生存
    一、制度化历程:我国高校设置变迁路径的制度分析
        1、移植外生、精英设计与“政治论”导向:高校设置制度的起源
        2、冲突与妥协中的多元博弈:高校设置制度的变迁
        3、迂回曲折的发展历程:高校设置的制度化路径
        4、断裂与绵延的交织:高校设置制度变迁中的路径转向与路径依赖
    二、历史的烙印:我国高校设置的若干特点分析
        1、分分合合的演绎:院校的分离与合并
        2、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高等师范院校的设置
        3、重点发展:重点大学制度与学术金字塔
        4、均衡布局:高校地区布局问题
        5、归于一统与分散办学:部门办学问题
        6、两条腿走路与一条腿独行:私立高校的兴衰
        7、外人办学与教育主权:教会大学的立案与消亡
    三、历史的教训与制度化生存:高校设置制度的若干特点分析
        1、激进与渐进:高校设置制度的连续性问题
        2、目标与制度:高校设置制度的一般性问题
        3、刚性与弹性:高校设置制度的开放性问题
        4、移植与本土:高校设置制度的本土化问题
        5、理性设计与互动博弈:高校设置制度的原发性问题
        6、制度神话与制度虚无:高校设置制度的两极化问题
    四、回顾与前瞻:基本结论及今后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对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思考——兼谈大连大学医专的办学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困境与出路[D]. 方梦. 深圳大学, 2019(09)
  • [2]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怀特海价值理论的审思[D]. 林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3]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 李素芹.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8)
  • [4]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研究[D]. 蒋华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5]湖南省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研究[D]. 唐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6]辽宁省地方行业特色型大学战略规划研究[D]. 吴蕊. 沈阳师范大学, 2013(08)
  • [7]对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思考——兼谈大连大学医专的办学特色[J]. 李加林,周殿运.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1(S2)
  • [8]高校行政化表征及其适度行政化调节策略研究 ——基于东北地区高校官方网站的分析视角[D]. 张丽丽.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9]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D]. 刘六生.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4)
  • [10]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 黄启兵.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思考——兼论大连大学医学院的办学特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