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泰国十大企业集团概览(上)(论文文献综述)
王秋兰[1](2005)在《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从企业制度的视角入手,对东亚家族企业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全文分七章。第一章概述了家族企业理论。第二章分析了东亚家族企业所有权制度的形成基础,指出家族所有权制度是投资者对历史的路径依赖因素和既存的经济制度约束做出的制度适应。第三章分析了东亚家族企业内部的所有权、管理、决策和信息传递以及员工雇佣和激励制度。第四章拓展了家族企业制度的概念,详细分析了环绕企业的外部制度互补结构,包括非市场、弱银行型银企关系、政府统制型政企关系和中间型企业间关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第五章分析了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竞争优势及其经济绩效。第六章则深入剖析了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失衡与变革的必要性以及变革的成效与问题。第五章和第六章共同对东亚家族企业早期的成功和近期的失败做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第七章分析了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其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制度约束,并以东亚家族企业为借鉴,为中国家族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
汪洋[2](1996)在《泰国十大企业集团概览(上)》文中提出近20多年来,随着泰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企业机构和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迅速发展壮大.在各行各业的激烈竞争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化、改组、兼并与收购,逐步形成了数十个大型企业集团或跨国企业集团,它们在泰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日益充当着重要角色.本刊现将泰国十个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与中国有着经贸往来的企业集团分三期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汪洋[3](1996)在《泰国十大企业集团概览(下)》文中研究说明近20多年来,随着泰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企业机构和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迅速发展壮大.在各行各业的激烈竞争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化、改组、兼并与收购,逐步形成了数十个大型企业集团或跨国企业集团,它们在泰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日益充当着重要角色.本刊现将泰国十个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与中国有着经贸往来的企业集团分两期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汪洋[4](1996)在《泰国十大企业集团概览(中)》文中提出近20多年来,随着泰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企业机构和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迅速发展壮大.在各行各业的激烈竞争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化、改组、兼并与收购,逐步形成了数十个大型企业集团或跨国企业集团,它们在泰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日益充当着重要角色.本刊现将泰国十个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与中国有着经贸往来的企业集团分两期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梁林园[5](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加强交流合作,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根基,而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是民心工程,是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陕西省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在其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为主线,沿着文献梳理—理论探讨—现状分析—经验借鉴—国际交流合作策略的理念、机制及路径的整体思路进行展开。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理念、合作模式及机遇,从高职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按照引进国外教育资源、中外合作项目、教师及学生流动、学校国际化政策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国际交流合作形式对陕西省38所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现状进行归纳分析,确定出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程度层次不齐,大多数院校国际化定位不清、优势特色品牌专业及课程体系与国际职业标准体系相差较远,招收留学生数量与高等本科教育相差较大,引智工作尚需大力加强。其次,运用国别合作度指数评价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程度,进而选取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三个国家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为对象,分析其成功经验,研究发展过程中的特殊规律和共同规律,得出其成功经验为:第一,借鉴先进职教模式,结合国情进行“本土化”;第二,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是提升职业院校影响力的重要策略;第三,开展多方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的最有效途径。最后,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和陕西省“五大中心”建设,提出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目标、理念及发展对策,运用SWOT分析法对陕西省38所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过程中的优势劣势进行组合分析,同时提出其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策略机制,其中8所省一流高职院校应采取SO增长策略、以特色专业建设推进机制为主,其他三种推进机制为辅的国际交流合作思路,加速发展其国际化进程,而30所高职院校应采取WO扭转型策略,结合组织保障机制、互惠互利机制、协同发展及特色专业建设机制共同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在自身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后,借助有力条件向SO增长策略转变,同时采取组织保障机制和特色专业建设机制共同推进高职院校向一流高职院校迈进;而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有效措施是:第一,强化政府和院校主体功能,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新机制;第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师生国际化交流水平;第三,积极开展特色品牌建设,构建特色品牌专业学科群;第四,联合“走出去”企业开发国际化教学标准,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第五,建立信息交流新机制,增强信息互通渠道。
刘本书[6](2012)在《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末叶以来,由于微型企业在消除贫困、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国外学者对微型企业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虽然微型企业的问题在我国也开始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关文件,但是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微型企业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本文在对重庆市微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回顾重庆市自1997年直辖以来微型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的数据,实证分析影响微型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各因素的作用大小,通过建立一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得出了微型企业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对重庆市微型企业就业贡献的生产函数,得出重庆市微型企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与其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都是正相关的关系。重庆市微型企业的生产总值就业弹性为0.20,这说明微型企业的生产总值每增加1%,将会增加0.20%的就业人员;微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弹性为0.57>0,这说明微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将会增加0.57%的就业量;同时也说明微型企业中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就业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而不是像其他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投资额与就业互相替代关系。最后,针对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证分析结果,对进一步促进重庆市微型企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服务微型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服务体系;完善微型企业的产业布局;提高微型企业信用等级以及构建微型企业的融资体系等。希望这些建议能够给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一些参考。
李婧[7](20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法律体系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任何国家法律体系的构建都是该国法治实践的产物,是与一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分不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来的。从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到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再到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贯穿期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因此,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基本条件、历史脉络,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基本经验,探讨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2010年,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时间。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共识。然而,在审视已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进行理性的面向未来的回顾与反思。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为核心话题,着眼于整体把握这一法律体系构建的过程与全局,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重点从理论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和概括。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律思想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是中国特色法律体系构建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与中国特色法律体系构建是一个相互伴随的演进过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而形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奠定了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第二章着力从实证的角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置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分别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以及社会建设四大方面,较为深入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基础,提出只有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才能真正构建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三章侧重从比较的视角,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国际背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要始终坚持立足国情、科学借鉴、合理扬弃、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借鉴原则。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借鉴内容。第四章主要从历史的维度观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本文首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历史渊源进行了考察,重点对这一法律体系构建的基本脉络进行了梳理,以其构建的重心定位和主要特点为依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三阶段说”。第五章重点从宏观层面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原则、框架和特征。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民主、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整体框架应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的统一,并从总体上概括并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所突显的“三个着力于”的特征。第六章从问题入手进行经验总结,进而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议。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在观念、制度和操作层面,面临着如何继续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指导、如何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怎样吸收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等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郭竞成[8](2004)在《金融转型的比较制度理论与中国实证:以外在货币模型为起点的逻辑演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图将青木昌彦的比较制度分析理论、金融发展理论、转型经济学在金融层面的最新成果有机结合,探索建立一个以计划体制为起点的金融转型的比较制度理论框架,并根据此理论框架对中国金融转型进行解释、分析和预测。 第1章到第6章完成了金融转型的比较制度理论的构建,可概括为一个起点、三条主线、两个阶段。 一个起点即金融转型起点——外在货币模型。此模型以格利和肖(1973)的外在货币模型为基础,加入计划体制特点,借助“域”概念将所有要素纳入“制度化关联的共时结构”。得到一个兼容金融发展理论和体制转型理论的框架。此框架自在自为、内在逻辑一致,各域相互补充、相互关联、相互嵌入,形成一个超稳定结构。在此超稳定结构中,资源配置通过政府中介(准水平层级制+限额交易+精神激励)完成,银行部门从属于政府,带标签的外在货币成为实现政府中介的重要工具。“外在货币模型”是全文基础,包含了金融转型的所有要素。按照青木昌彦建立的“制度化关联的共时结构—主观博弈模型—制度化关联的历时结构”的制度演进框架,以“外在货币模型”为起点进行逻辑演绎和理论推导,金融转型的比较制度理论得以建立。 以外在货币模型为起点,三条主线贯穿整个金融转型理论体系。 第一条主线是银行的演进:政府货币系统—体制内银行体系—市场化多元化的银行体系,银行实现从政治域到组织域再到交易域的角色转换。沿这条主线,考察银行体系信息结构变化、市场结构变化、治理结构变化、以及在信息结构层面上银行与企业的耦合。这条主线使金融中介理论与组织信息结构理论相融合。 第二条主线是货币的演进:外在货币—内在货币。沿这条主线,考察货币属性的变化、货币外延和结构的改变、货币职能的改变和金融资产的多样化;货币属性变化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变化中的货币的制度整合作用。这条主线将金融深化理论纳入体制转型的逻辑框架。 第三条主线是资源配置中介的演进:政府中介—银行中介—金融中介。不同阶段的资源配置中介对应不同的融资惯例,融资惯例经历了这样一个演进过程:从准水平层级制+限额交易到关系型融资再到关系型融资+市场导向型融资。这条主线将金融功能的演进与资源配置的变化相结合。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金融转型的比较制度理论与中国实证 两个阶段包括第一次金融转型和第二次金融转型,对两次金融转型的研究,沿三条主线展开。 以外在货币模型为起点,开始第一次金融转型(3一4)。转型动因是意识形态危机和激励机制改变导致的政府策略性行动,表现为政府主导的强制的制度变迁。转型中,政府货币系统转变为体制内银行,外在货币开始向内在货币转变,资源配置由政府中介转变为银行中介,资源配置惯例由准水平层级制转变为关系型融资,银行金融功能大大增强。 实体经济变动和预算约束硬化导致第二次金融转型:体制内银行向市场化、多元化的银行体系转变,内在货币确立主体地位,资源配置由银行中介转变为金融中介,体制外银行体系和证券市场开始发展,资源配置的组织惯例由关系型融资转变为关系型融资和市场导向型融资并重,银行金融功能市场化。 按照第1到6章建立的金融转型的比较制度分析理论框架,对中国金融转型的起点和两次转型进行了经验描述,并对中国第二次金融转型中出现的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脱节现象做了分析和解释。 根据金融转型的三条主线,运用高等计量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转型中银行体系结构变化、外在货币向内在货币演进、金融功能演进及其与实体经济关系、金融功能演进与资金闲置关系进行了数量分析。 对中国金融转型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金融转型经验与本文理论框架相印证;第一次金融转型中,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结合紧密,支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第二次金融转型中,金融改革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出现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脱节的问题。金融改革滞后表现在:金融改革没有触及国家银行治理结构、银行体系市场结构改进不明显、银行体系垄断程度较高;第一次金融转型中货币总量扩张导致货币化,银行金融功能大大增强,第二次金融转型中外在货币向内在货币演进,内在货币取得主导地位,金融效率显着提高,与此同时银行金融功能市场化,出现严重不对称,造成资金闲置。
二、泰国十大企业集团概览(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泰国十大企业集团概览(上)(论文提纲范文)
(1)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本文研究涉及的范围 |
二、本文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四、论文结构安排与观点说明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家族企业的一般分析 |
第一节 家族企业的含义及分类 |
一、家族企业的含义 |
二、家族企业的分类 |
第二节 家族企业起源的理论解释 |
一、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 |
二、艾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 |
第三节 西方家族企业的历史演变与所有权变迁 |
一、古典家族企业阶段(从15、16 世纪到19 世纪中叶) |
二、近代家族企业(19 世纪60、70 年代-20 世纪40 年代).. |
三、现代家族企业(20 世纪40 年代以后) |
四、家族企业所有权变迁的其他推动因素 |
第四节 家族企业与经济发展 |
一、家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的代表性观点 |
二、家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的动态分析框架 |
第二章 东亚家族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的制度基础 |
第一节 企业所有权及其决定 |
一、企业所有权的含义及意义 |
二、企业所有权决定的不同维度 |
第二节 东亚家族所有权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 |
一、儒家伦理维护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传统的影响 |
二、华人移民历史的影响 |
三、韩国殖民历史的影响 |
第三节 二战后东亚家族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面临的制度约束 |
一、非正式的制度约束:深厚的儒家文化传统 |
二、正式的制度约束:法律制度与市场体系 |
第四节 制度适应:制度互补、制度替代 |
一、制度互补:家族所有权与深厚的儒家文化传统 |
二、制度替代:家族所有权与不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市场体系 |
第三章 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结构——内部体制 |
第一节 东亚家族企业的所有权安排 |
一、东亚家族企业的所有权集中在家族手中 |
二、家族控股股东通过现金流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对企业实行超额控制 |
三、家族控股股东获得超额控制权的具体方式 |
第二节 东亚家族企业的管理、决策和信息传递体制 |
一、经营管理权多集中在家族成员手中 |
二、家长制管理:泛家族主义 |
三、家长制管理:权威型决策机制 |
四、A 型信息传递体制 |
第三节 双重雇佣与激励制度 |
一、东亚的人际关系模式与劳动契约 |
二、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双重员工聘用与激励制度 |
第四章 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结构——环绕企业的外部制度互补结构 |
第一节 非市场、弱银行型银企关系 |
一、东亚家族企业银企关系的内容 |
二、东亚家族企业银企关系的特点:非市场、弱银行型 |
三、非市场、弱银行型银企关系形成的制度环境 |
第二节 中间型企业间关系 |
一、企业、市场与中间组织 |
二、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企业网络 |
三、家族企业集团内外部网络 |
第三节 政府统制型政企关系 |
一、发达市场经济中的政企关系 |
二、赶超型经济与权威主义政府对政企关系的影响 |
三、东亚政府统制型政企关系的特点 |
第五章 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竞争优势及经济绩效 |
第一节 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竞争优势 |
一、家族企业具有创业优势 |
二、家族企业具有决策优势 |
三、家族企业具有成本优势 |
四、家族企业具有关系网络优势 |
第二节 东亚家族企业的实力及其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 |
一、东亚家族企业的快速发展及实力 |
二、家族企业在东亚各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第三节 东亚家族企业与经济发展 |
一、家族企业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
二、家族企业在出口中的作用 |
三、家族企业在提供就业与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 |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失衡与变革 |
第一节 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内在矛盾与缺陷 |
一、获得金融资本和管理资本与家族控制权之间的矛盾 |
二、创业者有限的生命周期与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
三、家族式经营管理制度的弊端 |
四、家族上市公司中家族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的利益 |
五、家族企业的外部制度互补结构会滋生企业道德风险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失衡 |
一、80 年代中期以后东亚家族企业面临的经济制度环境 |
二、80 年代中期以后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失衡与金融危机 |
三、经济全球化对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直接挑战 |
第三节 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变革 |
一、东亚家族企业制度变革的内容 |
二、东亚家族企业制度变革的成效 |
三、东亚家族企业制度变革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七章 中国的家族企业及其未来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家族企业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家族企业内部体制的制约 |
二、融资体系的制约 |
三、法律法规及外部政策环境的制约 |
第三节 对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循序渐进向现代企业转型,尽量延长两权合一的有效期 |
二、完善家族企业的融资体系,建立良性银企合作关系 |
三、理顺政企关系,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
四、建立家族企业协作网络,提高企业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3)泰国十大企业集团概览(下)(论文提纲范文)
亚洲电讯公司 |
曼谷置地产业集团 |
伍氏企业集团 |
汇商银行金融集团 |
向日葵企业集团 |
(4)泰国十大企业集团概览(中)(论文提纲范文)
泰国国际航空公司 |
秦纳瓦电讯企业集团 |
(5)“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一带一路”产生背景 |
1.1.2 “一带一路”视角下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必要途径 |
1.1.3 “一带一路”视角下陕西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内在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一带一路”建设内涵 |
2.1.1 “一带一路”建设理念 |
2.1.2 “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模式 |
2.1.3 “一带一路”建设机遇 |
2.2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及其国际交流合作 |
2.2.1 职业教育 |
2.2.2 高等职业教育 |
2.2.3 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 |
2.2.4 高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评价指标 |
2.3 理论基础 |
2.3.1 SWOT分析法 |
2.3.2 戴维斯分类法 |
2.4 本章小结 |
3.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现状与分析 |
3.1 陕西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情况分析 |
3.1.1 省市参与度指数评价指标介绍 |
3.1.2 陕西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情况分析 |
3.1.3 陕西省高职院校基本情况分析 |
3.2 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现状 |
3.2.1 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形式 |
3.2.2 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特点 |
3.3 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
3.3.1 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优势分析 |
3.3.2 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劣势分析 |
3.3.3 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外部机遇 |
3.3.4 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面临的挑战 |
3.4 陕西省一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典型个案分析 |
3.4.1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合作经验 |
3.4.2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合作经验 |
3.4.3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经验 |
3.4.4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合作经验 |
3.5 本章小结 |
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基本经验与启示 |
4.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合作情况分析 |
4.1.1 国别合作度指数评价指标介绍 |
4.1.2 合作情况分析 |
4.2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
4.2.1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特点 |
4.2.2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经验 |
4.3 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
4.3.1 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特点 |
4.3.2 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经验 |
4.4 韩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
4.4.1 韩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特点 |
4.4.2 韩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经验 |
4.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启示 |
4.5.1 借鉴先进职教模式,结合国家特色进行“本土化” |
4.5.2 交流合作是经济全球化下高职院校提升影响力的重要策略 |
4.5.3 多方合作是高职院校提升国际影响力最有效途径 |
4.6 本章小结 |
5.“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策略 |
5.1 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理念及目标 |
5.1.1 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理念 |
5.1.2 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目标 |
5.2 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机制 |
5.2.1 陕西省高职院校SWOT要素组合分析 |
5.2.2 陕西省高职业院校国际交流合作推进机制 |
5.3 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路径 |
5.3.1 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强化政府和院校主体功能 |
5.3.2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师生国际化交流水平 |
5.3.3 积极开展特色品牌建设,构建特色品牌专业学科群 |
5.3.4 联合“走出去”企业开发国际标准,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 |
5.3.5 建立信息交流新机制,增强信息互通渠道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相关成果 |
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研究访谈提纲 |
(6)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选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4.1 微型企业范围的说明 |
1.4.2 微型企业的数据来源说明 |
1.5 新颖之处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文献回顾 |
2.1 国外有关本选题研究的相关文献 |
2.1.1 国外对微型企业的称谓和划分标准 |
2.1.2 国外对发展微型企业的作用分析研究 |
2.1.3 国外对微型企业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2.1.4 国外对促进微型企业发展扶持政策的研究 |
2.1.5 国外对影响微型企业就业吸纳能力因素研究 |
2.2 国内有关本选题研究的相关文献 |
2.2.1 国内对微型企业的称谓和划分标准 |
2.2.2 国内对发展微型企业的作用分析研究 |
2.2.3 国内对影响微型企业发展的因素研究 |
2.2.4 国内对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2.2.5 国内对影响微型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因素分析 |
2.3 文献评述及个人见解 |
第三章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的现状 |
3.1 重庆市直辖以来微型企业的发展现状 |
3.1.1 重庆市微型企业的数量逐年递增 |
3.1.2 重庆市微型企业吸纳就业的数量迅速增加 |
3.1.3 重庆市微型企业的地理区域分布比较 |
3.1.4 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人群的分布比较 |
3.1.5 重庆市微型企业中所属行业比例比较 |
3.1.6 重庆市微型企业受助资金及纳税情况比较 |
3.2 重庆市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
3.2.1 重庆市率先提出扶持微型企业的发展 |
3.2.2 重庆市微型企业的扶持对象及扶持产业 |
3.2.3 重庆市对微型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 |
3.2.4 重庆市对微型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 |
3.2.5 重庆市对微型企业的融资担保扶持政策 |
3.2.6 重庆市对微型企业的行政规费减免政策 |
3.3 当前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不足 |
3.3.1 微型企业的创业者群体总体文化素质偏低 |
3.3.2 微型企业投资行业结构不尽合理 |
3.3.3 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供给不足 |
3.3.4 对微型企业中“九类人群”的认定标准把握困难 |
3.3.5 尚未形成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融资服务及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四章 重庆市微型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重庆市微型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因素 |
4.2 重庆市微型企业就业吸纳情况分析 |
4.3 对影响微型企业的就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
4.3.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4.3.2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针对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中的不足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
5.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微型企业稳定发展 |
5.1.1 建立与微型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
5.1.2 依据《反垄断法》整顿现有市场上的垄断行为,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 |
5.2 建立健全微型企业服务体系—为微型企业发展提供完善服务 |
5.2.1 简化微型企业申办流程和纳税管理制度 |
5.2.2 完善微型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 |
5.2.3 引导重庆市各区县建立微型企业孵化基地 |
5.2.4 立足工商职能,强化部门协作 |
5.3 完善微型企业的产业分布格局—挖掘就业潜力 |
5.3.1 重点扶持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微型企业 |
5.3.2 微型企业重点向第三产业发展 |
5.4 保障微型企业的稳定发展—防止微型企业倒闭、裁员 |
5.4.1 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和间接增加微型企业的生产总值数额 |
5.4.2 提高微型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
5.4.3 发展微型企业集团的组织模式 |
5.5 提高信用等级、构建融资体系—增强微型企业融资能力 |
5.5.1 完善财务管理,提高微型企业的信用等级 |
5.5.2 建立专门为微型企业服务的融资平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研究的进一步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特色和创新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律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法律思想 |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实践依据 |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二、政治体制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三、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四、推进体制改革与社会建设的广泛开展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国际借鉴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国际背景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借鉴原则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借鉴内容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历史脉络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历史渊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基本脉络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原则、框架与特征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框架结构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主要特征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基本经验与完善的思考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的基本经验 |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8)金融转型的比较制度理论与中国实证:以外在货币模型为起点的逻辑演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目录 |
0 前言 |
0.1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金融转型理论的基础 |
0.2.2 金融发展和改革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
0.2.3 金融转型的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 |
0.2.4 影响金融转型的深层原因:制度 |
0.3 基本思路 |
0.4 体系结构 |
0.5 金融转型理论的逻辑结构 |
0.6 论文创新点 |
1 金融转型的起点:外在货币模型 |
1.1 计划体制下的外在货币模型 |
1.2 外在货币模型中的域 |
1.2.1 组织域:准水平层级制 |
1.2.2 交易域:限额交易 |
1.2.3 社会交换域:意识形态灌输 |
1.2.4 政治域:准发展型国家 |
1.3 外在货币模型的内在一致性 |
2 外在货币模型中的外在货币及其运行 |
2.1 外在货币模型中的三种外在货币 |
2.2 外在货币的属性 |
2.3 外在货币的标签 |
2.3.1 工资标签 |
2.3.2 非工资标签 |
2.3.3 带标签的货币对外在货币模型的整合 |
2.4 外在货币的运行:限额交易和金融抑制 |
2.4.1 限额交易 |
2.4.2 金融抑制 |
3 第一次金融转型的动因 |
3.1 外在货币模型中低效率的金融安排 |
3.1.1 低效率金融安排 |
3.1.2 政治约束对金融转型的意义 |
3.2 外在货币模型的意识形态危机:主观博弈分析 |
3.2.1 意识形态危机与外在货币模型制度演进 |
3.2.2 共有信念危机的长期存在及其扩散 |
3.3 激励机制改变与银行产生 |
3.3.1 意识形态危机与相关域的变化 |
3.3.2 准发展型国家困境和银行产生 |
4 第一次金融转型: |
4.1 “体制内银行”的产生和银行中介的形成 |
4.1.1 银行体系从政治域中的脱胎和发展 |
4.1.2 政府与银行的纵向信用联系 |
4.1.3 企业的松绑与重新捆绑:“移植性嵌入” |
4.2 外在货币向内在货币转化 |
4.2.1 外在货币内在化的载体-银行体系 |
4.2.2 外在货币内在化促进经济增长 |
4.2.3 性质改变中的货币是联结新旧体制的中介 |
4.3 从政府中介到银行中介过程中融资惯例的改变 |
4.3.1 关系型融资机理及其与银行中介的互补性 |
4.3.2 关系型融资租金 |
4.3.3 政府金融政策-金融约束 |
4.3.4 银行软预算约束 |
5 第二次金融转型的动因 |
5.1 实体经济变动 |
5.1.1 实体经济变化对银行体系转型的需求 |
5.1.2 实体经济变动对货币内在化渠道转型的需求 |
5.1.3 实体经济变化对关系型融资转型的需求 |
5.2 政府预算约束硬化 |
5.2.1 财政约束和金融约束硬化是金融成功转型的关键 |
5.2.2 硬化预算约束符合政府效用函数 |
6 第二次金融转型 |
6.1 市场化多元化银行体系的建立 |
6.1.1 从组织域到交易域:体制内银行体系的市场化 |
6.1.2 体制外银行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
6.1.3 组织信息结构的变化 |
6.1.4 银行竞争的利弊 |
6.2 从银行中介到金融中介 |
6.2.1 预算约束硬化与治理结构改变 |
6.2.2 关系型融资危机:体制内银行信贷萎缩 |
6.2.3 证券市场的内生性和优势发挥的阶段性 |
6.2.4 银行体系与证券市场的竞争 |
6.3 内在货币确立主体地位 |
6.3.1 外在货币内在化载体-金融体系 |
6.3.2 货币逐利是内在化的动力 |
6.3.3 金融资产多元化 |
6.3.4 金融转型理论框架小结 |
7 中国金融转型综述 |
7.1 中国计划体制下的货币与金融 |
7.1.1 计划体制的经济运行:政府中介 |
7.1.2 外在货币及其标签 |
7.1.3 金融抑制 |
7.2 中国第一次金融转型 |
7.2.1 转型动因:意识形态危机、激励问题、政府策略性行动 |
7.2.2 国家专业银行的产生与扩展 |
7.2.3 贷管理体制演进与货币渐进内在化 |
7.2.4 源配置由政府中介转变为银行中介 |
7.3 中国第二次金融转型 |
7.3.1 转型动因:货币化租金消失 |
7.3.2 银行体系规范化、市场化、多元化 |
7.3.3 货币内在化机制确立 |
7.3.4 资源配置活动从组织域到交易域的变迁 |
7.4 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脱节 |
7.4.1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脱节的表现 |
7.4.2 加入WTO后“脱节”加剧 |
7.4.3 “脱节”的机理 |
7.4.4 对策思路与政策建议 |
8 中国金融转型三条主线的理论和实证考察 |
8.1 中国银行体系演进的理论与实证考察 |
8.1.1 市场结构取向的银行改革及其不确定性 |
8.1.2 治理结构取向的银行改革及其复杂性 |
8.1.3 两种银行改革思路在中国的讨论 |
8.1.4 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 |
8.2 中国外在货币向内在货币演进的考察 |
8.3 中国银行金融功能演进的理论与实证考察 |
8.3.1 中国银行金融功能与经济增长 |
8.3.2 中国银行金融功能与资金闲置(银行存差) |
8.3.3 中国银行金融功能演进的制度轨迹 |
8.3.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泰国十大企业集团概览(上)(论文参考文献)
- [1]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D]. 王秋兰. 吉林大学, 2005(03)
- [2]泰国十大企业集团概览(上)[J]. 汪洋. 经济世界, 1996(01)
- [3]泰国十大企业集团概览(下)[J]. 汪洋. 经济世界, 1996(03)
- [4]泰国十大企业集团概览(中)[J]. 汪洋. 经济世界, 1996(02)
- [5]“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策略研究[D]. 梁林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研究[D]. 刘本书. 重庆工商大学, 2012(01)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研究[D]. 李婧.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0)
- [8]金融转型的比较制度理论与中国实证:以外在货币模型为起点的逻辑演绎[D]. 郭竞成. 浙江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