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图版说明(论文文献综述)
刘实佳[1](2020)在《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东段侏罗-白垩纪放射虫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广泛分布了大量的中生代深水沉积硅质岩,是限定蛇绿岩和新特提斯洋盆时代的重要生物地层约束。放射虫作为其中唯一具有时代意义的化石种类,在开展缝合带内生物地层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的泽当地区侏罗-白垩纪硅质岩中发现的放射虫化石,以及缝合带中段日喀则地区冲堆组中的放射虫组合为研究对象,对比缝合带东段和中段的放射虫动物群特征,以期完善该地区放射虫生物地层框架。结合硅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恢复含放射虫硅质岩地层在新特提斯洋中的沉积环境,进而探讨新特提斯洋的演化过程。本文系统描述了放射虫化石共68属160种(含未定种),它们均产自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泽当地区的近朗沟剖面、老公山剖面、卓雪渡口南剖面以及缝合带中段日喀则地区的群让Ⅰ、群让Ⅱ剖面的层状硅质岩中。从近朗沟剖面的9块样品中,获得了丰富的中侏罗世放射虫化石,包括25属42种。初步建立了 3个放射虫组合,自下而上依次为:Laxtorum(?)jurassicum组合、Quarticellaovalis组合和Stichocapsarobusta组合。这些组合大致分别相当于西特提斯地区的放射虫UAZones 1-2带、UAZone 4带和UAZone 6带,时代分别为中侏罗世阿林期、晚巴柔期和中巴通期。在老公山剖面出露的硅质岩块体中共识别出放射虫19属28种(含未定种),其放射虫化石组合可与西特提斯区放射虫化石带对比,大致分别相当于UAZone 13、UAZone 17和UAZone 22带,时代从晚侏罗世提塘期中晚期至早白垩世阿普特期。从放射虫化石的时代分布来看,该硅质岩块体的岩层层序是倒转的。由于硅质岩块体位于超基性岩之上,可能为新特提斯洋深水沉积的残片,其中放射虫化石的发现可为蛇绿岩体形成的时代限定提供重要的依据。从卓雪渡口南剖面硅质岩中获得了相当精美的放射虫化石,包括29属54种。其放射虫组合可与O’Dogherty(1994)在西特提斯地区建立的UA 1-11组合对比,大致相当于Asseni带顶部及Turbocapsula带,时代为早白垩世晚巴雷姆期至阿普特期。这一组合面貌与日喀则地区冲堆组中的硅质岩所产的放射虫组合基本相同。日喀则地区群让Ⅰ剖面和群让Ⅱ剖面出露了以枕状熔岩、硅质岩及砂页岩为主的冲堆组地层,其中硅质岩层中含有丰富的保存较好的放射虫化石,本文分别鉴定出25属62种和29属60种,整体组合面貌可与O’Dogherty(1994)建立的Asseni带顶部及Turbocapsula带作对比,时代为早白垩世晚巴雷姆期至阿普特期。与上述卓雪渡口南剖面硅质岩放射虫化石组合可以很好对比。对卓雪渡口南剖面及群让Ⅰ剖面、群让Ⅱ剖面中所产的硅质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等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卓雪渡口南剖面硅质岩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和深水盆地的过渡环境;群让Ⅰ剖面中硅质岩部分样品接受的陆源碎屑较多,部分样品接受的较少,沉积环境为大陆边缘至大洋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群让Ⅱ剖面中紫红色层状硅质岩也为靠近陆源的大陆边缘沉积硅质岩。依据卓雪渡口南剖面硅质岩与日喀则地区群让Ⅰ剖面和群让Ⅱ剖面硅质岩在岩性特征、所含放射虫动物群面貌和时代以及岩石地球化学表现出的高度相似性,本文认为卓雪渡口南剖面的硅质岩段很可能是冲堆组向东延伸的一部分,它与日喀则弧前盆地并无关联。上述研究成果补充完善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和中段的侏罗-白垩纪放射虫生物地层格架,为解释新特提斯的演化等重要地质事件提供了可靠的时代依据。通过探讨了相关放射虫硅质岩形成的沉积背景及物质来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新特提斯洋的演变过程。
王天洋[2](2020)在《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提斯造山带是地球上最复杂的构造域之一,其不仅记录多重古陆及其间陆壳碎块间的相互作用、汇聚拼合、隆升事件的发生;而且也记录了多重特提斯洋盆的演化及消亡过程。这些事件决定了它在全球构造和洋陆变迁等重大地质问题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约束中特提斯洋和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时限是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系统演化的关键,它们的俯冲闭合与拉萨-羌塘地体的碰撞、印度-亚洲板块的碰撞、青藏高原的隆升及整个东亚大陆发生挤压等众多相关地质过程密切相关,并深刻影响了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本论文选取特提斯构造域的主体青藏高原为研究区,聚焦于西藏地区白垩纪-古近纪海相沉积记录,分别就日土、江孜、吉隆和亚东地区选取典型剖面进行详细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同时运用沉积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的方法,对江孜北家剖面和吉隆桑单林剖面白垩纪-古近纪沉积进行物源分析,确定桑单林剖面中白垩系蹬岗组砂岩为印度板块物源,而古近系桑单林组中的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为亚洲板块;北家剖面下白垩统加不拉组为印度板块物源,而古近系甲查拉组为亚洲板块物源。在物源分析的基础上,对从北家和桑单林剖面中获取的放射虫化石进行详细鉴定和系统分析,并与全球低纬度放射虫组合进行对比。通过基于构建共生物种确定性离散序列的数学模型-单一关联法对放射虫进行生物年代学分析,建立了白垩纪放射虫带UAZ RK1-6,以及古近纪放射虫带UAZ RP1-4。进而约束印度-亚洲板块的初次碰撞时间发生在61.8 Ma(UAZRP1)之前;同时将该数学模型运用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日土地区)获取的放射虫化石,建立共存延限带UAZ1-5。结果表明在早白垩世晚期阿尔布期(Albian)时(UAZ5,101 Ma),中特提斯洋仍然存在。本论文还将由亚东古鲁浦剖面的古近纪海相沉积序列中新发现的15属29种介形虫,与喜马拉雅各地区沉积层序及全球特提斯域介形虫生物组合进行对比分析,划分出Gyrocythere grandilaevis、Loxoconcha mataiensis 和 Alocopocythere transversa 生物带。结果显示,在始新世中期,全球特提斯域介形虫动物群面貌极其相似,表明其很可能栖息于相似的海洋环境中。此外,藏南最高海相沉积地层遮普惹组中产出的丰富的浮游/底栖有孔虫、介形虫、翼足虫、钙质超微化石组合表明西藏南部地区乃至整个特提斯域在始新世晚期仍处于开放的浅海环境中,广阔的新特提斯洋海道仍然存在。
黄圭成[3](2006)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西段蛇绿岩及铬铁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长达1500km以上,进一步分为东段(曲水—墨脱)、中段(昂仁—仁布)和西段(萨嘎以西)三部分,西段又分为北亚带(达机翁—萨嘎)和南亚带(达巴—休古嘎布)。以往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中段和东段,由于环境恶劣,西段的研究程度很低。本文首次对西段的达巴—休古嘎布蛇绿岩带及共生的铬铁矿进行了野外和室内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完成了大量样品的分析与测试,取得较详实的基础地质矿产资料。主要进展与认识如下: 1、较准确地圈定了岩带内主要蛇绿岩体的边界和岩相带。岩体由地幔岩系组成,缺少蛇绿岩剖面上部的洋壳单元。岩体规模大,岩相分带明显,出现较大面积的纯橄榄岩相和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相,各相带之间渐变过渡。主要岩石类型是方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极少(单斜辉石含量5~7%),具有典型的变质岩结构构造特征,矿物显微塑性变形普遍发育。地幔橄榄岩中有少量镁铁—超镁铁岩脉侵入,它们与通常在蛇绿岩剖面中见到的席状岩墙群不同。 2、地幔橄榄岩REE含量与球粒陨石相比是亏损或强烈亏损,其分布型式分为四种类型:Ⅰ、LREE亏损型,Ⅱ、LREE富集型,Ⅲ、MREE亏损型,即“U”字型,Ⅳ、Ce正异常型。与雅鲁藏布江东段和中段、国外阿尔卑斯蛇绿岩带相比要复杂得多。Ce正异常是本区独具的特点,可能隐含有特殊的成因意义。不相容微量元素与原始地幔相比总体上是亏损的,分布曲线与MORB有显着差别,而且各岩体有所不同。PGE含量及分布型式与原始地幔一致,分馏不明显。镁铁质岩脉的REE和不相容元素分布型式与N-MORB一致。这些岩脉的Pb、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与印度洋MORB的亲缘关系,而与东地中海地区Vourinos、Samail和Troodos等蛇绿岩体显然不同。 3、达巴—休古嘎布蛇绿岩带是印度大陆北缘小洋盆的洋壳碎片,此种洋壳具有类似大洋中脊的性质,并有向岛弧环境转变的趋势,这种构造环境既不能归结为SSZ,也不同于大洋中脊,而是被动大陆边缘小洋盆所特有。该洋盆的形成和演化与新特提斯洋主体是准同步的,蛇绿岩的形成时代为中侏罗—早白垩世(123—173Ma)。 4、本区铬铁矿由矿浆结晶形成。地幔岩石的部分熔融使成矿物质进入熔体,经过聚集,与熔体分离,富集成矿浆,最终由矿浆结晶堆积成致密块状矿体。而浸染状矿化体可能是成矿物质没有能够充分聚集成为矿浆,在含矿熔体中结晶形成。 5、根据蛇绿岩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岩体规模,岩石类型,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矿化特征等,与国内外同类铬铁矿床的含矿岩体对比研究,认为达巴—休古嘎布蛇绿岩带有较好的成矿前景。指出区内找矿靶区是:(1)拉昂错岩体西北部的纯橄榄岩相及其周边的方辉橄榄岩分布区,(2)东坡岩体北部的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相分布区,(3)东坡岩体东南部纯橄榄岩相分布区,(4)当穷岩体的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相分布区。其中拉昂错岩体最有希望取得找矿突破。
梁银平[4](2012)在《西藏西南萨嘎—仲巴白垩纪—古新世放射虫动物群及古海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及新特提斯洋的关闭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碰撞的启动时间及特提斯洋的闭合方式一直是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的时间,地质学家从古地磁、沉积学、古生物、构造演化、岩相古地理等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迄今为止,对这一问题存在70Ma、65Ma、60Ma、55Ma、55-50Ma、40Ma和≤35Ma等几种观点。而对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方式,目前普遍接受的是从印度西北部现存的最高海相层资料得出的自西向东迁移的碰撞方式。然而,雅江缝合带中段岗巴一带34Ma藏南最高海相层位——朋曲组的发现,似乎指示新特提斯的闭合开始于东西两侧而后向中间迁移。利用沉积响应特别是藏南海相地层的形态及空间配置来识别碰撞的时间以及恢复新特提斯的演化过程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之一。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是青藏高原南部最重要的大地构造界线,代表了特提斯洋消减闭合的部位,记录了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的丰富信息。缝合带及其南侧古近纪地层特别是海相地层的研究对于讨论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启动时间及碰撞方式非常重要。本次研究采样点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萨嘎-仲巴一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北喜马拉雅特提斯沉积褶冲带。根据放射虫属种在剖面上的分布特点,在萨嘎桑单林剖面S31识别出晚白垩世放射虫Archaeospongoprunum tehamaensis带和Dictyomitra lamellicostata-Squinabollum fossilis组合以及晚古新世Lamptonium-Calocycloma组合。其中,Archaeospongoprunum tehamaensis带分布在萨嘎桑单林剖面S31第10层,共9属10种。时代为晚白垩世赛诺曼期;Dictyomitra lamellicostata-Squinabollum fossilis组合分布在萨嘎桑单林剖面S31的第11层,共含放射虫化石6属7种,可以与Alievum superbum带对比,时代为晚白垩土伦期。Lamptonium-Calocycloma组合分布在剖面S31第16层,仅含3属4种,可与西北大西洋Bekoma campechensisi带可以对比,时代为古新世晚期。在剖面S32中识别出古新世晚期放射虫Orbula comitata-Lychnocanomacostata组合,该组合产于剖面S32第3,4,6层,丰度和分异度高,共11属18种,化石保存良好。可以与北大西洋Peritiviator(?) dumitricai亚带对比,时代为晚古新世赛兰特期,约60-59Ma。在仲巴加柱剖面S103识别出早白垩世放射虫Katroma bicornis-Pantanellium lanceola组合,晚白垩世放射虫组合Thanarla lacrimula-Tricapsula costata组合,Cryptamphorella conara-Pseudoeucyrtis tavricus组合,Cavaspongia antelopensis-Acaeniotyle umbilicata组合;建立古新世晚期放射虫带Buryella pentadica带。Katroma bicornis-Pantanellium lanceola组合分布于仲巴加柱剖面S103第27-28层。化石保存完好,分异度不高,共8属8种,其中3个未定种。可以与地中海Turbocapsula带阿普特期段对比,时代为早白垩世阿普特期。Thanarla lacrimula-Tricapsula costata组合分布于仲巴加柱剖面S103第4,6,9层。该组合放射虫化石保存完好,共11属14种。与地中海地区晚白垩世赛诺曼期Dactyliosphaera ailviae带对比,时代为晚白垩世赛诺曼期。(Cryptamphorella conara-Pseudoeucyrtis tavricus组合分布于剖面S103第37-39层下部。含放射虫化石13属16种。与Pogonias misslilis亚带和Dactyliosphaera silviae带对比,时代为阿尔必晚期-赛诺曼期。Cavaspongia antelopensis-Acaeniotyle umbilicata组合分布于仲巴加柱剖面S103第39层中上部和41,54,55层,共28属39种,化石保存完好。可与Alievium superbum带对比,时代为晚白垩世土仑期。Buryella pentadica带产出于剖面S103第12层,共15属23种,时代为59-56.5Ma。本文古新世放射虫组合中时代最新的Buryella pentadica带放射虫动物群对其进行古水深分析。该放射虫动物群丰度大,以罩笼虫类占优势,表明其形成于较深水环境。且罩笼虫中多数为分布于400-3000米的半深海-深海区,繁盛于1000米以下的罩型罩笼虫和1500米以下个体含量剧增的三脚钟型占优势,出现与1200米以下的长角锥状罩笼虫壳体形态相似的Bathropyramis magnifica。剖面S103古新世晚期放射虫动物群中罩笼虫的生态分布及其组合特征表明古水深为1000米以下。含古新世晚期放射虫动物群的沉积地层构造属性认识,对分析研究区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地层学研究表明,萨嘎桑单林剖面S31和S32包含了晚白垩世—古新世不同时代与性质的海相沉积;仲巴加柱剖面S103包含早白垩世阿普特期-古新世晚期不同时代的海相沉积。空间上这些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地层单元呈无序状分布,不同时代沉积地层间常常表现为断层接触。萨嘎、仲巴一带含放射虫沉积岩为不同时代的构造岩片,表明古新世晚期雅江缝合带西段仲巴加柱一带新特提斯洋的存在。此外,本次在实测剖面S103西北面的郭雅拉一带蛇绿质混杂岩中采集了玄武岩岩块样品。样品10G139-7的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显示该样品7个测年点年龄值较分散,其中最小值为59.1Ma,且该锆石为长柱状晶形,显示出弱的的分带性,具有岩浆锆石特征。而前人在盐多一带得到玄武岩全岩K-Ar年龄为52.85±1.38Ma,在萨嘎县牛库北的玄武质混杂岩基质得到玄武岩全岩K-Ar年龄为52.09±0.77Ma。对于同位素定年来说,含钾矿物封闭时间要晚于锆石,所以锆石测年的结果一般早于全岩K-Ar测定的年龄,故而本次定年比前人资料早6-7Ma。综合上述测年结果表明该玄武岩岩块形成于古新世晚期。仲巴一带古新世晚期玄武岩与深海放射虫动物群的共同出现表明,古新世晚期雅江缝合带西段仲巴加柱一带依然存在洋壳建造,处于洋壳俯冲演化到末期的残余洋盆阶段。从而判断,古新世晚期印度与欧亚两大板块在雅鲁藏布江西段的仲巴一带的陆陆碰撞仍未发生,新特提斯洋仍未闭合。通过与前人在研究区东部的岗巴-定日盆地的研究成果对比,可以看出古新世晚期藏南的古地理格局可概括为以萨嘎地区为界,其西为残余洋盆,以东为前陆盆地。即古新世晚期,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在岗巴定日一带已经完成,而在萨嘎和仲巴一带仍未发生。因此,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时间具有东早西晚的特征,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是由东向西进行。这一结论与生物古地理特征及岩相古地理演化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本文综合分析现有资料,提出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前西藏广大地区为相对广阔的特提斯洋,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是一个发展过程,可分为初始碰撞、主碰撞和后碰撞3个阶段,初始碰撞发生以后,仍然有残留海盆的存在,形成海相沉积。(1)70-56Ma.印度与欧亚板块发生初始碰撞,藏南残留海的开始形成。表现为约70Ma遮普惹山地区沉降速率急速增加;68Ma,东特提斯出现了明显的基底抬升,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并形成古喀斯特面,上白垩统沉积相和沉积模式发生突变。65Ma青藏高原大型周缘前陆盆地形成,岗巴地区古新统底部出现陆源砂岩和巨砾岩。泽普山地区晚白垩世-古新世印度板块被动大陆边缘连续海相地层中,沉积相和沉积模式在约70Ma发生急剧变化。且在不整合面之上,中马期待里赫特阶从泥灰质砂岩突然转变为硅质碎屑浊积岩,指示了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发生的最初接触。而在巴基斯坦西北缘,介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大洋沉积的消失表现为欧亚板块南缘66-55Ma的柱状增生楔和海沟地层逆冲到印度板块被动大陆边缘之上。这些沉积学与地层学特征均反映,70-56Ma亚洲板块的增生边缘加载在印度板块被动边缘之上,印度与欧亚板块沿雅江发生初始碰撞。随着初始碰撞的发生,在青藏高原腹地形成了成都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等大型的压陷盆地。初始碰撞后,在古新世期印度与欧亚板块间的汇聚并不是非常剧烈,因此,高原腹地的成都盆地、塔里木盆地内的古新统与上白垩统为整合接触。,印度与欧亚板块初始碰撞的发生使大印度与西藏之间已经建立了通道,从而使印度与亚洲之间生物群发生混杂与交流而具有相似性。表现为在印度板块Nagpard的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早期Taki组的沉积中发现劳亚大陆的典型哺乳动物,印度次大陆马斯特里赫特阶混有亚洲大陆的孢粉,两大陆古近纪的古动植物群在缝合带发生混合,雅江缝合带两侧有孔虫动物群在古新世以后趋于相同。在岩浆活动方面,初始碰撞的发生表现为主碰撞带中具同碰撞性质的林子宗火山岩时代为64.47~40.84Ma、南冈底斯白云母型强过铝花岗岩时代为56-50Ma。(2)55~45Ma.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高峰期,藏南新特提斯残留海逐渐消亡。这一阶段,两大陆之间的碰撞达到顶峰,岩浆活动强烈。冈底斯岩浆碰撞型岩体的年龄峰期集中在50Ma左右。曲水花岗岩中出现大面积与碰撞有关的岩体。而在青藏高原腹地,全面碰撞的发生导致高原北缘兰州-西宁压陷盆地和柴达木-可可西里-羌塘压陷盆地形成并开始沉积与碰撞有关的陆源粗碎屑的砾岩和含砾粗砂岩。在青藏高原东缘的玉树-川西-藏东一带开始形成一系列走滑拉分盆地。前人研究表明,53~48Ma,印度一欧亚大陆相对闭合速率急剧减小,如果这种闭合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归因于板块之间的碰撞,那么53~48Ma就可以作为两大陆发生碰撞峰期的时代。藏南白垩系-古近系古地磁显示55-50Ma印度大陆北缘与拉萨地块之间的缝合作用完成,该缝合作用的完成应该归因于两大陆之间发生的强烈碰撞作用。(3)45~34Ma.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全面碰撞,特提斯残留海完全退出西藏。标志碰撞结束的最早期磨拉石的出现、最高海相层时代、标志碰撞后陆内俯冲事件的白云母/二云母花岗岩以及广泛强烈的构造挤压变形事件均指示45-34Ma是陆—陆碰撞作用结束的时限。在这一阶段,印度与欧亚板块全面碰撞和藏南新特提斯残留洋消亡,藏南转入强烈的陆内汇聚时期。沿雅鲁藏布江谷地,分布有形成于始新世的厚层磨拉石和河流相砂砾岩,其中古-始新世柳区砾岩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山前最早期的外磨拉石沉积,标志着两大陆在古新世和始新世之交碰撞作用已经结束,藏南地区于此时进入隆升阶段。藏北拉萨附近林周盆地、仲巴地区的错江顶、麦拉山口、冈仁波齐峰Mount Kailash、札达地区日康巴、噶尔地区及日土地区等冈底斯一带的最高海相层均为早于始新世中期的含底栖大有孔虫的碳酸盐岩沉积。然而,在藏南的定日地区的朋曲组顶部超微化石组合时代为始新世末期(约34Ma),表明西藏最晚的海退期可能在始新世末。在构造变形方面,强烈的陆内汇聚表现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始新世末超镁铁岩片强烈仰冲推覆在晚白垩世日喀则群砂页岩之上,日喀则群及上覆海相古—始新统层发生强烈褶皱。冈底斯构造带锆石及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显示43~36Ma喜马拉雅存在反映岩石抬升事件的快速冷却剥露。冈底斯带约36~34Ma期间存在区域不整合面和沉积缺失,也证明约40Ma喜马拉雅初始隆升,冈底斯继续隆起。随着碰撞作用的完成,川西龙门山断裂于40-35Ma由左旋走滑转为右旋走滑,并在青藏高原东缘形成新的走滑拉分盆地,如囊谦盆地。林子宗群上部38.7±0.4Ma粗面英安岩的稀土元素丰度和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与方沸石碱玄质响岩、粗面岩和粗安岩相似,表明此时已处于碰撞晚期。综上所述,古近纪新特提斯洋的演化可以概括为,约70-56Ma,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东部构造结发生碰撞,随后碰撞作用以剪刀式向西发展,56-45Ma碰撞全面发生,新特提斯洋海水沿缝合带向西逐渐退缩,于大约34Ma完成碰撞,新特提斯残留海完全退出西藏,两大陆转入陆内汇聚阶段。
李新发[5](2020)在《藏南亚东堆纳地区始新世微体古生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藏南亚东地区古近纪海相沉积发育较好,可提供关于西藏特提斯洋晚期演化历史、古环境演变及其最终消亡时间的良好信息。本论文运用生物地层学方法,对亚东堆纳古鲁浦剖面遮普惹组砂页岩段(即区内最高海相层)进行了系统的微体古生物地层学研究,获得了门类众多、数量丰富的微体古生物,如底栖有孔虫、浮游有孔虫、翼足虫、微型双壳、微型腹足、海胆、放射虫、苔藓虫、以及少量的微型掘足、微型腕足、鱼牙、海百合等,并结合课题组已经报道的介形虫、轮藻、钙质超微、钙藻、孢粉等,将这一生物群命名为“堆纳生物群”。首次报道了西藏境内的浮游腹足类(2属4种,包括一个新种:Limacina yadongensisn.sp.)、并提出了“沿岸流模式”来解释翼足虫成因;鉴定微型底栖腹足8属11种(包括一个新种:Benthonellayadongensisn.sp.);分析了底栖腹足壳体表面遗留的被捕食痕迹,推测鱼类可能是捕食者;分析了壳体小型化的原因,认为壳体小型化可能是古盐度和古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首次报道了遮普惹组砂页岩段中的始新世放射虫,鉴定12种1 1属,划分两个组合带:Amphibrachium paleogenicum-Buryella clinata 组 合 蒋 和Heliodiscus pentasteriscus-Pseudostaurosphaera perelegans 组合带,时代为 Ypresian-Lutetian晚期;鉴定再沉积的白垩纪放射虫24种14属,并分析了再沉积化石的形成机制。根据生物群落特征及分布规律,划分出4种生物相,识别出两次海水进退旋回,认为:始新世初期藏南亚东地区曾出现过短暂的半封闭海湾环境;其后总体属于开放的残留盆地,期间海水出现过两次淡化过程,始新世末期水深已不足30 m。此外,鉴定浮游有孔虫119种24属,划分了 7个化石带:Morozovella formosa formosaa带,Morozovellaaragonensis 带,Acarininapentacamerata 带,Hantkenia nuttalli 带,Globigerinatheka subconglobata subconglobata 带,Morozovella spinulosa-Acarinina bullrooki 带,Globigerinatheka semiinvoluta 带,时代为 Ypresian中期至Priabonian中期(P7-P16),即研究区砂页岩段顶部时代(即最高海相层)可延续至Priabonian中期。通过区域对比,认为堆纳地区最高海相层的层位最高,其时代可以代表西藏境内新特提斯洋的消亡时间。
叶培盛[6](2004)在《拉萨地块中部蛇绿岩与逆冲推覆构造》文中指出蛇绿岩与逆冲推覆构造是造山带构造演化的2种不同地质记录,是现代大陆动力学研究的2个重要内容,在区域构造和造山带研究中占据重要学术地位。论文选择拉萨地块中部蛇绿岩和逆冲推覆构造为主攻方向,以西藏当雄幅(H46C002001)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构造专题研究及邻区对比观测为基础,通过野外地质测量、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古构造分析和多种方法同位素测年,研究拉萨地块中部纳木错西岸蛇绿岩、永珠藏布—果忙错蛇绿岩与拉萨地块北侧班公—怒江缝合带安多—东巧蛇绿岩、拉萨地块南侧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泽当—罗布莎蛇绿岩及纳木错逆冲推覆构造、旁多逆冲推覆构造,分析早中侏罗世、晚侏罗—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区域古构造环境及变迁过程,探讨不同时期区域构造样式、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历史和区域构造发展演化规律;深化了区域构造研究程度和认识深度,取得若干创新性研究成果。1、典型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分析:对纳木错西岸蛇绿岩、永珠藏布—果忙错蛇绿岩、安多—东巧蛇绿岩和泽当—罗布莎蛇绿岩进行了系统的剖面观测、岩石薄片鉴定、岩石化学分析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比分析。在纳木错西岸蛇绿岩片带发现枕状熔岩和放射虫硅质岩。揭示纳木错西岸、永珠藏布—果忙错、安多—东巧蛇绿岩带玄武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LREE亏损的平坦型,无负Eu异常,类似于大洋中脊玄武岩;泽当—罗布莎蛇绿岩带玄武岩呈现平缓向右倾斜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属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型。测出纳木错西岸蛇纹石化橄榄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66±26Ma,变质辉长岩全岩和单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73±10Ma,确定纳木错西岸蛇绿岩形成时代为166-173Ma。根据岩石地球化学参数和产出构造部位,推断永珠藏布—果忙错—纳木错蛇绿岩形成于弧间盆地古海底扩张环境,东巧—安多蛇绿岩带形成于规模比较小的古大洋环境,泽当—罗布莎蛇绿岩形成于比较慢速的海底扩张环境。2、纳木错逆冲推覆构造研究:发现纳木错西岸嘎龙垭韧性变形带、饿弄怒布舍糜棱岩带和生觉—各昌茶玉韧性剪切带,详细观测典型逆冲断层的地质特征、变形特点、运动方向和序次关系,分析逆冲断层、褶皱构造、韧性剪切带的几何配置关系和动力学成因联系;分析纳木错逆冲推覆构造的空间影响范围,向东延伸与嘉黎逆冲断裂相连接,向西延伸与果忙错—永珠藏布构造带相归并,与纳木错西岸蛇绿岩、永珠藏布—果忙错蛇绿岩共同组成拉萨地块中部最重要的区域构造,命名为纳木错—永珠缝合带(NYS)。通过生觉糜棱岩的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对地质温度压力计,测定变形变质温度为490-625℃,平均为547℃;形成压力为0.20-0.76GPa,平均为0.42Gpa;估算生觉—各昌茶玉韧性剪切带形成深度为12-15km。测定糜棱岩角闪石的39Ar-40Ar坪年龄为173.97±0.50Ma、斜长石的39Ar-40Ar坪年龄为109.45±0.50Ma,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43.6±3.8Ma,良好地揭示出纳木错西岸3期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发生时代。3、旁多逆冲推覆构造研究:厘定旁多逆冲推覆构造,自北向南划分为4个构造带:南部挤压滑脱构造带、中部叠瓦状逆冲断层带、北部高角度逆冲断层带及后缘逆冲推覆构造带,分别伴生紧闭倒转褶皱、斜歪倒转褶皱、直立—斜歪褶皱,组成白上而下倾角趋于变缓、自前缘向后缘产状逐步变陡、自北向南逆冲的铲型推覆构造。详细分析哈母前锋逆冲断层、下拉逆冲推覆断层、日阿—领布冲韧性剪切带及邦中逆冲推覆断层的地质特征、变形特点和运动方向,发现日阿—领布冲构造带自西向东变形深度逐步增大,表现为西段逆冲推覆、东段韧性剪切变形的显着分段活动特征,尚具有一定的右旋走滑分量。通过测定逆冲断层控制、切割侵入岩的同位素年龄及晚期吞噬、阻断逆冲断层的地质体时代分析,确定旁多逆冲推覆构造主要形成时代为古近纪中晚期(49-18.3Ma)。4、中生代区域古构造分析:通过分析典型蛇绿岩形成环境及相关沉积建造、火山活动、岩浆热事件、变质记录、构造变形,再造早中侏罗世、晚侏罗—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区域古构造环境及变迁过程。论证拉萨地块中部早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存在纳木错—永珠弧间古洋盆,提出中生代拉萨地块发育班公—怒江古大洋、班戈—桑雄古岛弧、纳木错—永珠弧间古洋盆、冈底斯岩浆弧和雅鲁藏布江古大洋,组成复杂的沟—弧—盆系统,构成古亚洲大陆板块南缘比较典型的活动大陆边缘。认为班公—怒江古大洋在早中侏罗世扩张增生的同时,开始向南俯冲消减,导致宁中花岗岩侵位和纳木错西岸生觉—各昌茶玉韧性剪切变形;至早白垩世完全闭合,形成班公—怒江缝合带;纳木错—永珠弧间古洋盆于早中侏罗世开始扩张增生,晚侏罗—早白垩世开始向北俯冲于班戈—桑雄岛弧带之下,早白垩世末期最终闭合,形成纳木错—永珠缝合带;雅鲁藏布江古洋盆自三叠纪开始扩张,早中侏罗世继续增生,晚侏罗—早白垩世在大规模扩张增生的同时,开始向北俯冲消减,于古近纪早期封闭,形成雅鲁藏布江缝合带(YZS)。探索性恢复侏罗—白垩纪古亚洲大陆南缘拉萨地块不同时期的沟—弧—盆体系。5、逆冲推覆构造组合与演化过程分析:发现北侧东巧—伦坡拉逆冲断裂(DLT)、中部纳木错逆冲推覆构造(WNT)、当雄南侧旁多逆冲推覆构造(SDT)具有相似的结构组成和相同的运动方向,存在有序的空间配置关系及动力学成因联系;主要逆冲断层均向北倾斜,呈叠瓦状叠覆关系,向地壳深部延伸会聚于中上地壳≥12-15km深度的缓倾斜构造滑脱面,构成拉萨地块北部影响宽度超过250km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NLT)。通过WNT糜棱岩的矿物对热年代学分析,发现纳木错西岸存在191-174Ma、174-144Ma、109.4Ma和44Ma四期区域性构造热事件,其中191-174Ma、174-144Ma、44Ma三期逆冲推覆运动导致的平均构造隆升速率分别为0.4mm/a、0.22mm/a、0.2mm/a。认为侏罗纪早中期(173-174Ma)、晚白垩世(约109Ma)、古近纪早期(约44Ma)WNT的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分别与班公—怒江古大洋板块南向俯冲、纳木错—永珠残余洋盆的萎缩和雅鲁藏布江古大洋板块的北向俯冲、新特提斯残余古大洋板块北向俯冲闭合及随后印度—欧亚陆—陆碰撞存在动力学成因联系。始新世中晚期—渐新世(≤18.3Ma),由于印度大陆快速北向俯冲,在中上地壳发生大规模拆离滑脱运动(NLT),在WNT南缘形成新的逆冲推覆构造(SDT),导致地壳大幅度挤压增厚和快速隆升。
夏斌,周国庆,李建峰,陈根文,刘维亮,王冉,董冰华[7](2012)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白朗县白岗尖晶石—石榴子石相二辉橄榄岩的相界反应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西藏白朗县白岗村蛇绿混杂岩中有一罕见的尖晶石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小岩块,被松软的蛇纹岩化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裹其中。岩块中发育有碎基单斜辉石、斜方辉石中出溶单斜辉石、切过出溶单斜辉石的贯入单斜辉石和外来碎粒单斜辉石及钙质辉石+铬尖晶石→钙铁石榴子石相界反应。同时,在岩块和包壳岩石的橄榄石中出现针状硅镁石出溶物。计算这些矿物的温度压力表明,它们的温度压力都处于>800℃,>1.8GPa以上的地幔石榴子石域超高压环境,而且,经历过一个上升→俯冲→上升的"N"字形历程。
李鑫[8](2013)在《西藏仲巴地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放射虫生物地层学研究》文中提出特提斯洋关闭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时限是认识喜马拉雅造山带和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热点问题。目前对特提斯闭合和欧亚-印度大陆碰撞时间有不同的认识,包括65-60Ma,55Ma,45Ma等。特提斯最终的消失和最高海相层位是认识印度-欧亚碰撞的最直接的证据,放射虫生物地层学是约束古海洋演化和碰撞事件的重要手段。论文以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仲巴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混杂岩中硅质页岩、硅质岩和印度被动大陆边缘海相沉积中放射虫生物地层学研究,共鉴定27属56种,建立放射虫化石带8个,确定其形成时代、形成环境,进而探讨特提斯地质演化,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依据放射虫生物地层学对于混杂岩的时代进行了限定。并结合基质与岩块的岩性组合和构造接触关系等研究,对于仲巴地区混杂岩的时代划分取得了新的认识。通过本次研究将仲巴西南地区混杂岩地层划分为坦瓦岩组、尔捌岩组、马泉河岩组、踏弄岩组四个混杂岩岩组,其中尔捌岩组、马泉河岩组、踏弄岩组为泥砂质混杂岩,它们的时代依次为:晚侏罗的基末利阶(Kimmeridgian)-早白垩的欧特里夫阶(Hauterivian)、晚侏罗的提塘阶(Tithonian)-早白垩的豪特里维阶(Hauterivian)、早白垩的凡兰吟阶(Valanginian)-欧特里夫阶(Hauterivian);坦瓦岩组为蛇绿质混杂岩,其时代为早白垩的贝里阿斯阶(Berriasian)-可普特阶(Aptian)。研究表明,本区混杂岩时代主体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而不是1:25万地质填图所提出的古近纪。通过对位于印度被动大陆边缘的深水沉积地层维美组和日朗组硅质岩、硅质页岩放射虫生物地层学研究,在维美组一段中发现了晚侏罗牛津阶(Oxfordian)和基末利阶(Kimmeridgian)的放射虫组合;在日朗组中发现了凡兰吟阶(Valanginian)-欧特里夫阶(Hauterivian)放射虫组合,表明印度大陆被动边缘在晚侏罗-早白垩一直存在位于CCD面之下的深海沉积。在原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石英砂岩夹硅质岩岩石组合中的发现了古新世晚期Buryella tetradica (RP5)和Bekoma campechensis (RP6) (63-58.5Ma)的典型分子,表明古新世晚期仲巴县去龙一带仍然存在特提斯洋,陆陆碰撞至少发生在古新世之后。
钟瀚霆[9](2016)在《雅鲁藏布缝合带中侏罗—早白垩世放射虫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新特提斯洋演化的意义》文中提出雅鲁藏布缝合带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代表了新特提斯洋消减闭合的部位。一直以来,该缝合带内的蛇绿岩带被公认是新特提斯洋岩石圈的残留。它们与雅鲁藏布缝合带中相关的海相地层共同记录了新特提斯洋演化及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雅鲁藏布缝合带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为认识新特提斯洋的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但是,目前关于雅鲁藏布缝合带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该蛇绿岩的同位素年代格架和地球化学属性等方面,对该缝合带内海相地层的古生物学和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使得对新特提斯洋的演化缺乏系统认识。本文以雅鲁藏布缝合带西段仲巴地区的侏罗-白垩纪含放射虫远洋硅质(泥)岩以及中段日喀则弧前盆地白垩纪冲堆组底部硅质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古生物地层学、沉积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等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在雅鲁藏布缝合带西段仲巴地区混杂岩带中实测了7条海相地层剖面。从其中放射虫硅质岩中,鉴定出了中生代放射虫31个属,42个种;识别出了4个侏罗纪放射虫组合和5个白垩纪放射虫组合。结合野外地质观察和构造分析,本文将该地区传统上被认为是正常沉积地层的桑单林组、郭雅拉组和盐多组理解为混杂岩,并将其分解为5个构造岩组:马泉河岩组、塔瓦岩组、尔捌岩组、衣桑岩组和踏弄岩组。根据江木那混杂岩中放射虫的年代序列,重建了大洋板块地层格架,揭示了新特提斯洋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演化过程,即在早阿普特期,从远洋放射虫硅质岩转变成陆源碎屑为主的泥岩,暗示了新特提斯洋开始俯冲,与蛇绿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吻合。而侏罗纪-白垩纪的放射虫年代,也否定了前人将该套地层定为始新世的认识。在雅鲁藏布缝合带中段纳虾、群让、则嘎普等地日喀则弧前盆地冲堆组海相地层实测了6条剖面。在其底部硅质岩中鉴定出早白垩世放射虫18个属,26个种,并识别出5个放射虫组合,显示其时代为晚巴列姆-晚阿普特期,与仲巴地区硅质泥岩时代一致。冲堆组上部碎屑岩在QFL图解中,均落入未切割岩浆弧-过渡岩浆弧区域。而碎屑锆石U-Pb年龄表现为显着的110Ma的单峰分布,与冈底斯岩浆岩年龄峰值吻合,表明冈底斯可能是冲堆组碎屑物的主要源区。通过上述研究,并结合冲堆组与蛇绿岩沉积不整合的接触关系,说明新特提斯洋在早白垩世晚期开始俯冲,日喀则弧前盆地开始发育,并接受来自冈底斯岛弧的碎屑物质。
李秋生,彭苏萍,高锐[10](2004)在《青藏高原莫霍面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莫霍面的发现 ,介绍其基本性质 ,然后对青藏高原莫霍面研究的重要进展进行了评述。在区域尺度上 ,被动源地震 (天然地震 )方法研究结果勾勒出青藏高原地壳及岩石圈底部的深部构造轮廓。然而受分辨率的限制 ,天然地震结果给出的地壳及上地幔结构的细节不足。近年来已经用分辨率达到几千米甚至百米级的主动源地震 (包括宽角反射与折射地震和深反射地震 )方法 ,揭示出青藏高原地壳及上地幔的精细结构。本文对近 30年来深地震探测获得的青藏高原各个地块的莫霍面深度、壳幔结构和上地幔盖层速度等基本数据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并对青藏高原莫霍面研究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图版说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图版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东段侏罗-白垩纪放射虫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1 国际侏罗-白垩纪放射虫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侏罗-白垩纪放射虫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工作量统计 |
1.6 创新点总结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邻区构造概况 |
2.2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构造背景 |
2.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构造背景 |
2.4 冲堆组的分布特征及归属争议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放射虫实体化石分析方法 |
3.2.2 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方法 |
第4章 剖面描述与玄武岩岩石学特征 |
4.1 泽当地区 |
4.1.1 老公山剖面(LGS) |
4.1.2 近朗沟剖面(JLG) |
4.1.3 卓雪渡口南剖面(ZXS) |
4.2 日喀则地区 |
4.2.1 群让Ⅰ剖面(QRS) |
4.2.2 群让Ⅱ剖面(QRSE) |
4.3 玄武岩岩石学特征 |
第5章 放射虫生物地层 |
5.1 泽当地区侏罗-白垩纪放射虫组合 |
5.1.1 老公山剖面晚侏罗-早白垩世放射虫组合 |
5.1.2 近朗沟剖面中侏罗世放射虫组合 |
5.1.3 卓雪渡口南剖面早白垩世放射虫组合 |
5.2 日喀则地区早白垩世放射虫组合 |
5.2.1 群让Ⅰ剖面早白垩世放射虫组合 |
5.2.2 群让Ⅱ剖面早白垩世放射虫组合 |
5.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与中段的放射虫动物群对比 |
5.3.1 中侏罗世放射虫动物群对比 |
5.3.2 晚侏罗-早白垩世放射虫动物群对比 |
第6章 硅质岩岩石地球化学 |
6.1 泽当卓雪渡口南剖面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
6.1.1 主量元素分析 |
6.1.2 稀土元素特征 |
6.2 日喀则地区群让Ⅰ和群让Ⅱ剖面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
6.2.1 主量元素分析 |
6.2.2 稀土元素特征 |
第7章 讨论 |
第8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8.1 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 |
第9章 系统古生物学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Ⅰ |
附录Ⅱ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2)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中特提斯洋演化过程 |
1.2.2 新特提斯洋演化过程 |
1.2.3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过程/时间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锆石分选与制靶 |
1.4.2.2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
1.4.2.3 放射虫处理方法 |
1.4.2.4 介形虫处理方法 |
1.4.2.5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2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
2.1 青藏高原地质格架 |
2.1.1 羌塘地体 |
2.1.2 拉萨地体 |
2.1.3 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带 |
2.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
3 研究区沉积地层格架 |
3.1 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划分 |
3.1.1 江孜地区白垩纪-古近纪地层 |
3.1.2 吉隆地区白垩纪-古近纪地层 |
3.1.3 亚东地区古近纪地层 |
3.2 藏北日土县白垩纪地层单位划分 |
3.3 地层实测剖面 |
3.3.1 吉隆桑单林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实测剖面 |
3.3.2 江孜北家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实测剖面 |
3.3.3 亚东古鲁浦古近纪实测剖面 |
3.3.4 日土约拉山白垩纪地层实测剖面 |
4 研究区生物地层与全球对比 |
4.1 新特提斯洋白垩纪-古近纪放射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
4.1.1 白垩纪放射虫生物地层格架 |
4.1.2 古近纪放射生物地层格架 |
4.1.2.1 北家剖面古近纪放射虫组合 |
4.1.2.2 桑单林剖面古近纪放射虫组合 |
4.2 中特提斯洋白垩纪放射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
4.3 新特提斯洋古近纪介形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
5 研究区物源分析 |
6 讨论 |
6.1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时限和过程 |
6.1.1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模型 |
6.1.2 印度板块-洋内岛弧碰撞模型 |
6.2 新特提斯洋消亡时限、生物古地理与古海洋环境 |
6.3 中特提斯洋消亡时限与古海洋环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及认识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西藏雅鲁藏布江西段蛇绿岩及铬铁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雅鲁藏布江西段地质简况 |
2.2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及铬铁矿 |
2.2.1 蛇绿岩 |
2.2.2 与蛇绿岩有关的铬铁矿 |
第三章 雅鲁藏布江西段蛇绿岩体特征及时代 |
3.1 蛇绿岩体特征 |
3.1.1 拉昂错岩体 |
3.1.2 东坡岩体 |
3.1.3 当穷岩体 |
3.1.4 休古嘎布岩体群 |
3.2 岩石结构构造 |
3.2.1 地慢橄榄岩的结构构造 |
3.2.2 镁铁—超镁铁质脉岩的结构构造 |
3.3 蛇绿岩的时代 |
3.3.1 国外特提斯蛇绿岩的时代 |
3.3.2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时代 |
3.3.3 达巴—休古嘎布蛇绿岩带的时代 |
第四章 蛇绿岩的矿物化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 地慢橄榄岩的矿物化学 |
4.1.1 橄榄石 |
4.1.2 斜方辉石 |
4.1.3 单斜辉石 |
4.1.4 铬尖晶石 |
4.2 岩石化学 |
4.2.1 地慢橄榄岩 |
4.2.2 镁铁岩脉(墙) |
4.3 地球化学 |
4.3.1 稀土元素 |
4.3.2 微量元素 |
4.3.3 铂族元素 |
4.3.4 同位素 |
第五章 达巴-休古嘎布陆缘洋盆与蛇绿岩的形成演化 |
5.1 蛇绿岩的起源 |
5.2 蛇绿岩的形成构造环境分析 |
5.2.1 地质方面 |
5.2.2 地球化学方面 |
5.2.3 讨论 |
5.3 陆缘洋盆的演化与蛇绿岩的形成模式 |
第六章 雅鲁藏布江西段铬铁矿矿化特征 |
6.1 铬铁矿床(点)特征 |
6.1.1 拉昂错岩体铬铁矿 |
6.1.2 东坡岩体铬铁矿 |
6.1.3 当穷岩体铬铁矿 |
6.1.4 休古嘎布铬铁矿 |
6.2 铬铁矿石的矿物组成 |
6.3 铬铁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
6.3.1 稀土元素 |
6.3.2 铂族元素 |
第七章 雅鲁藏布江西段铬铁矿成因及找矿方向 |
7.1 豆荚状铬铁矿成因探讨 |
7.2 豆荚状铬铁矿床的成矿与分布规律 |
7.3 成矿前景分析 |
7.4 雅鲁藏布江西段铬铁矿的找矿方向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个人简历 |
(4)西藏西南萨嘎—仲巴白垩纪—古新世放射虫动物群及古海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1.1.1 桑单林地区 |
1.1.2 加柱地区 |
§1.2 选题及科学意义 |
1.2.1 选题来源 |
1.2.2 选题的科学意义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单元 |
2.1.1 构造单元的划分 |
2.1.2 各构造单元地质特征 |
§2.2 地层 |
§2.3 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4 高压变质岩 |
2.4.1 蓝片岩 |
2.4.2 榴辉岩 |
§2.5 断裂构造 |
2.5.1 雅鲁藏布江断裂(YZF) |
2.5.2 藏南拆离系(STDS) |
2.5.3 主中央逆冲断裂(MCT) |
2.5.4 主边界逆冲断裂(MBT) |
2.5.5 主前锋逆冲断裂(MFT) |
第三章 实测地层剖面和沉积相 |
§3.1 萨嘎桑单林剖面S31 |
3.1.1 剖面描述 |
3.1.2 岩石地层划分及特征 |
3.1.3 剖面沉积相分析 |
§3.2 萨嘎桑单林剖面S32 |
3.2.1 剖面描述 |
3.2.2 岩石地层划分及特征 |
3.2.3 剖面沉积相分析 |
§3.3 仲巴加柱剖面S103 |
3.3.1 剖面描述 |
3.3.2 岩石地层划分及特征 |
3.3.3 剖面沉积相分析 |
第四章 放射虫生物地层 |
§4.1 放射虫生物带划分及特征 |
4.1.1 白至纪放射虫带/组合 |
4.1.2 古新世放射虫带/组合 |
§4.2 放射虫生物带生物地层对比与时代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放射虫古生态及古海盆分析 |
§5.1 古水深分析 |
§5.2 古海盆分析 |
5.2.1 含放射虫沉积地层构造属性 |
5.2.2 玄武岩岩块错石年龄 |
第六章 藏南古海盆时空演化 |
§6.1 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时间 |
6.1.1 碰撞的定义 |
6.1.2 碰撞前 |
6.1.3 初始碰撞 |
6.1.4 主碰撞 |
6.1.5 后碰撞 |
§6.2 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穿时性 |
6.2.1 沉积学证据 |
6.2.2 古生物证据 |
第七章 主要放射虫化石分类及系统描述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5)藏南亚东堆纳地区始新世微体古生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交通位置 |
2.1.2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构造背景 |
2.2.2 藏南古近纪地层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剖面 |
第四章 生物地层学研究 |
4.1 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学 |
4.1.1 浮游有孔虫概述 |
4.1.2 亚东堆纳始新世浮游有孔虫 |
4.1.3 西藏境内特提斯洋封闭时间 |
4.2 微型腹足生物地层学 |
4.2.1 腹足概述 |
4.2.2 亚东堆纳始新世微型腹足 |
4.2.3 腹足被捕食分析 |
4.3 浮游腹足(翼足虫)生物地层学 |
4.3.1 翼足虫研究历史 |
4.3.2 亚东堆纳始新世翼足虫 |
4.4 放射虫生物地层学 |
4.4.1 研究现状 |
4.4.2 亚东堆纳始新世放射虫 |
4.5 再沉积放射虫 |
4.5.1 藏南地区白垩纪放射虫研究概述 |
4.5.2 年代学意义 |
4.5.3 成因机制 |
4.5.4 古环境意义 |
第五章 生物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及认识 |
6.2 存在问题 |
第七章 化石属种描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Ⅰ 个人简历 |
附录Ⅱ 科研成果 |
(6)拉萨地块中部蛇绿岩与逆冲推覆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一节 区域地层系统 |
第二节 区域岩浆活动 |
第三节 区域变质作用 |
第四节 区域构造背景 |
第五节 第四纪地质特征 |
第二章 蛇绿岩及构造意义 |
第一节 纳木错西岸蛇绿岩 |
第二节 永珠藏布—果忙错蛇绿岩 |
第三节 东巧—安多蛇绿岩 |
第四节 泽当—罗布莎蛇绿岩 |
第五节 蛇绿岩形成环境与时代分析 |
第三章 纳木错逆冲推覆构造 |
第一节 结构和组成 |
第二节 逆冲断层 |
第三节 褶皱构造 |
第四节 韧性剪切带 |
第五节 构造样式与形成时代 |
第四章 旁多逆冲推覆构造 |
第一节 结构和组成 |
第二节 逆冲断层 |
第三节 褶皱构造 |
第四节 韧性剪切带 |
第五节 构造样式与形成时代 |
第五章 区域古构造演化 |
第一节 中生代古构造格局 |
第二节 逆冲推覆构造发展演化过程 |
参考文献 |
论文版图Ⅰ |
论文版图Ⅱ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完成科研报告、出版专着及发表论文目录 |
(7)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白朗县白岗尖晶石—石榴子石相二辉橄榄岩的相界反应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白岗蛇绿混杂岩中二辉橄榄岩岩块岩相学 |
3 白朗白岗蛇绿混杂岩二辉橄榄岩岩块核部的四类辉石及相界反应 |
3.1 四类辉石 |
(1) 碎基中重结晶单斜辉石 (Cpx1) |
(2) 斜方辉石中出溶的单斜辉石 (Cpx2) (图版I-4、5) : |
(3) 斜方辉石中的贯入单斜辉石条 (Cpx3) (图版I-6) : |
(4) 碎粒单斜辉石 (Cpx4) |
3.2 相界反应 |
4 样品的矿物学分析测试方法 |
5 白朗白岗蛇绿混杂岩中尖晶石—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代表性矿物成分 |
5.1 单斜辉石 |
5.2 铬尖晶石 |
5.3 石榴子石 |
5.4 橄榄石、斜方辉石 |
6 尖晶石—石榴子石相界反应的讨论及其温压计算 |
6.1 1、2、3阶段单斜辉石的温压计 |
6.2第4阶段钙质单斜辉石+铬尖晶石→钙铁石榴子石反应温压估算 |
6.3 第5阶段橄榄石具超高压含水硅镁石形成温压估算 |
6.4 橄榄石蛇纹石化—斜方辉石绢石化阶段的温压估算 |
7 白岗尖晶石—石榴子石相二辉橄榄岩包块地质意义的讨论 |
8 结论 |
(8)西藏仲巴地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放射虫生物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托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托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 |
1.2.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放射虫组合研究成果 |
1.2.2 研究区有关微体古生物研究成果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剖面、路线的选取与测量 |
1.3.2 岩相薄片分析与剖面、路线沉积地层学研究 |
1.3.3 放射虫化石的挑选 |
1.3.4 放射虫鉴定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交通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条件 |
2.1.2 研究区交通状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第3章 放射虫采样地层剖面 |
3.1 研究区地层 |
3.2 蛇绿质混杂岩剖面 |
坦瓦岩组((J_3-K_1)MT) |
3.3 泥沙质混杂岩剖面 |
3.3.1 尔捌岩组((J_3-K_1)ME) |
3.3.2 马泉河岩组((J_3-K_1)MM) |
3.3.3 踏弄岩组((J_3-K_1)ML) |
3.4 有序地层剖面 |
3.4.1 维美组1段---晚侏罗世剖面 |
3.4.2 日朗组----早白垩剖面 |
3.4.3 古新世晚期剖面 |
第4章 放射虫组合及时代 |
4.1 样品中放射虫组合及时代 |
4.1.1 坦瓦岩组((J_3-K_1)MT)样品中放射虫组合 |
4.1.2 尔捌岩组((J_3-K_1)ME)样品中放射虫组合 |
4.1.3 马泉河岩组((J_3-K_1)MM)样品中放射虫组合 |
4.1.4 踏弄岩组((J_3-K_1)ML)样品中放射虫组合 |
4.1.5 维美组1段---晚侏罗世放射虫组合及时代 |
4.1.6 日朗组----早白垩放射虫组合及时代 |
4.1.7 古新世晚期——放射虫组合及时代 |
4.2 放射虫组合 |
4.2.1 Striatojaponocapsa plicarum带(JR4) |
4.2.2 Kilinora spiralis带(JR6) |
4.2.3 Hsuum Maxwelli带(JR7) |
4.2.4 Loopus primitives带(JR8) |
4.2.5 Pseudodictyomitra carpatica带(KR1) |
4.2.6 Cecrops septemporatus带(KR2) |
4.2.7 Buryella tetradica带(RP5) |
第5章 地层对比与重建 |
第6章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 |
图版1 |
图版2 |
图版3 |
图版4 |
图版5 |
图版6 |
图版7 |
图版8 |
图版9 |
图版10 |
图版11 |
图版12 |
图版13 |
图版14 |
图版15 |
图版16 |
图版17 |
图版18 |
图版19 |
图版20 |
图版21 |
图版22 |
图版23 |
图版24 |
图版25 |
图版26 |
图版27 |
图版28 |
图版29 |
图版30 |
图版31 |
图版32 |
图版33 |
图版34 |
图版35 |
图版36 |
图版37 |
图版38 |
图版39 |
图版说明 |
坦瓦岩组((J_3-K_1)MT) |
尔捌岩组((J_3-K_1)ME) |
马泉河岩组((J_3-K_1)MM) |
踏弄岩组((J_3-K_1)ML) |
维美组1段 |
日朗组 |
古新世晚期 |
附表 |
个人简历 |
(9)雅鲁藏布缝合带中侏罗—早白垩世放射虫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新特提斯洋演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雅鲁藏布缝合带放射虫年代学 |
1.2.2 雅鲁藏布缝合带混杂岩 |
1.2.3 雅鲁藏布缝合带中段下白垩统冲堆组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工作量统计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雅鲁藏布缝合带及邻区主要岩石构造单元 |
2.1.1 冈底斯岩浆弧 |
2.1.2 日喀则弧前盆地 |
2.1.3 雅鲁藏布蛇绿岩带 |
2.1.4 增生楔 |
2.1.5 特提斯喜马拉雅 |
2.2 雅鲁藏布缝合带地层 |
2.2.1 雅鲁藏布缝合带西段侏罗—白垩纪地层 |
2.2.2 雅鲁藏布缝合带中段日喀则群 |
2.3 雅鲁藏布缝合带混杂岩 |
第3章 实测剖面与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岩组 |
3.1 仲巴地区 |
3.1.1 纳久(Py)剖面 |
3.1.2 则塌躲(Pyz)剖面 |
3.1.3 别龙夹拉(YDA)剖面 |
3.1.4 别龙夹拉(YDB)剖面 |
3.1.5 别龙夹拉(YDC)剖面 |
3.1.6 郭玛拉(GYA)剖面 |
3.1.7 石块地(ZEOS)剖面 |
3.1.8 硅质岩岩石学特征 |
3.1.9 江木那混杂岩与大洋板块地层学 |
3.2 日喀则地区 |
3.2.1 纳虾(Nx)剖面 |
3.2.2 群让(QR)剖面 |
3.2.3 群让(QRS2)剖面 |
3.2.4 群让(QRS3)剖面 |
3.2.5 群让(QRS4)剖面 |
3.2.6 则嘎普(ZS)剖面 |
第4章 放射虫生物地层 |
4.1 放射虫组合划分及特征 |
4.1.1 仲巴地区侏罗纪放射虫组合 |
4.1.2 仲巴地区白垩纪放射虫组合 |
4.1.3 日喀则白垩纪放射虫组合 |
4.2 放射虫生物群对比与时代讨论 |
4.2.1 仲巴地区侏罗纪放射虫组合 |
4.2.2 仲巴地区白垩纪放射虫组合 |
4.2.3 日喀则地区白垩纪放射虫组合 |
4.3 放射虫组合时代的地质意义 |
第5章 冲堆组沉积学与锆石放射性年代学 |
5.1 冲堆组沉积学特征 |
5.1.1 纳虾剖面冲堆组的沉积特征 |
5.1.2 群让剖面冲堆组的沉积特征 |
5.2 冲堆组砂岩岩屑组成 |
5.3 冲堆组锆石U-Pb年代学 |
5.3.1 砂岩碎屑锆石 |
5.3.2 凝灰岩岩浆岩锆石 |
5.4 冲堆组形成时间与构造归属的讨论 |
第6章 主要放射虫化石分类及系统描述 |
第7章 结论与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仲巴及日喀则地区放射虫化石图版 |
日喀则冲堆组锆石U-Pb数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10)青藏高原莫霍面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莫霍面的发现、意义及基本数据 |
2 莫霍面性质及主要类型 |
3 青藏高原莫霍面基本特征 |
3.1 青藏高原莫霍面的轮廓特征 |
3.1.1 天然地震约束的形态特征 |
3.1.2 天然地震约束的上地幔顶部的速度特征 |
3.2 青藏高原各块体莫霍面特征及其与缝合带、深大断裂的关系 |
3.2.1 青藏高原各块体的莫霍面特征 |
(1) 高喜马拉雅: |
(2) 北喜马拉雅又称为特提斯喜马拉雅: |
(3) 拉萨地块: |
(4) 羌塘地块: |
(5) 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地块: |
(6) 东昆仑—柴达木地块: |
3.2.2 莫霍面变化与缝合带及深大断裂的关系 |
4 关于弱反射莫霍面问题的讨论 |
5 关于Pn 波问题的讨论 |
6 结语 |
(1) 青藏高原莫霍面埋藏深度及其横向变化: |
(2) 青藏高原地壳平均速度和上地幔盖层速度: |
(3) 青藏高原各地块拼合关系: |
(4) 莫霍面的性质: |
四、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图版说明(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东段侏罗-白垩纪放射虫及其地质意义[D]. 刘实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2]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D]. 王天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3]西藏雅鲁藏布江西段蛇绿岩及铬铁矿研究[D]. 黄圭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4]西藏西南萨嘎—仲巴白垩纪—古新世放射虫动物群及古海盆研究[D]. 梁银平.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5)
- [5]藏南亚东堆纳地区始新世微体古生物研究[D]. 李新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拉萨地块中部蛇绿岩与逆冲推覆构造[D]. 叶培盛.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4(03)
- [7]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白朗县白岗尖晶石—石榴子石相二辉橄榄岩的相界反应及其意义[J]. 夏斌,周国庆,李建峰,陈根文,刘维亮,王冉,董冰华. 地质论评, 2012(03)
- [8]西藏仲巴地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放射虫生物地层学研究[D]. 李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8)
- [9]雅鲁藏布缝合带中侏罗—早白垩世放射虫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新特提斯洋演化的意义[D]. 钟瀚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10]青藏高原莫霍面的研究进展[J]. 李秋生,彭苏萍,高锐. 地质论评,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