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入产出法在企业节能降耗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铭[1](2020)在《稀土磁性材料企业碳排放核算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政府对碳排放量的重视和监督,碳排放已被作为衡量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我国稀土产量排名居世界领先位置,但目前尚未有关于稀土企业及产品的碳排放核算研究。因此,如何测量稀土企业及其产品的碳排放量尤为重要,对稀土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内蒙古某稀土磁性材料企业为研究对象,依据行业碳排放核算指南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确定该稀土磁性材料企业的碳排放核算范围,建立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核算该企业2018年碳排放量。核算结果显示,企业全年碳排放量为49717.64吨,外购电力产生的碳排放量占企业总碳排放量的91.2%,由此提出采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并对两种发电方式的减排效益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二者均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但太阳能发电不具有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现阶段采用太阳能发电是不具有可行性的。由于稀土产品生产工艺复杂、使用的化学试剂种类繁多,产品生命周期评价过程复杂等原因,导致收集数据和核算过程有一定难度,这也是目前公开文献中还未有关于稀土产品碳足迹研究的原因之一。本文在此挑战下立足于该稀土磁性材料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核算其主要产品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的碳足迹,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并结合产品生产工艺,核算从铁矿石采矿阶段到产品完工阶段的碳排放量,同时,考虑到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设备占企业生产资源的比例较大,因此在核算过程中考虑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其他间接碳排放部分。核算结果显示,产品碳足迹总量为53.3134kgCO2eq/kg,铁矿石采矿工序碳排放量最显着,选矿工序碳排放量最小。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看,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比为66.56%,其中电力消耗部分贡献了50.8%,由此得出,在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生产过程中电力的投入为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了三种发电方式下的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最后,基于对该稀土磁性材料企业以及产品的碳排放量核算分析,分别从企业碳排放层面和产品碳足迹层面,提出加强节能管理、优化能源结构、加入碳排放交易市场以及发展低碳工艺技术、引进环保设备的企业低碳管理对策建议。
王中奇[2](2020)在《工业企业绿色投入产出表编制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对环境问题近年来逐渐重视,在生态文明建设这方面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过去,各级政府与企业在面对高速经济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身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尤其是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企业,在市场环境下,为追求效益最大化多通过提高产能强化自身的竞争力,这种规模生产引起环境破坏问题随之而来。面对因过度生产和资源不合理利用引起生态问题,政府针对污染较大的工业企业多采取罚款等手段,相关工业企业也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承担的环境投入。然而环境投入带来的回报见效慢,投入回报率低,往往在生产中被管理人员忽视,少数企业甚至不惜高额罚款而过度追求产能带来的收益。过低的环境投入见效低,同时又不会减少因环境问题带来的额外成本,过高的环境投入又会造成利润减少。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相关污染较大的企业被关停的数不胜数。因此,为了使企业适应社会要求,需要引入适合的环境投入核算辅助管理人员调整生产战略规划。投入产出分析与应用对追溯资源利用和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联系挖掘起到重要的作用,针对国家地区层面应用较广,面向企业的较少。可应用到环境投入分析,适用于环保税的应税污染物核算研究不多,因此,本论文以实现适用于当前社会要求下工业企业绿色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并应用于企业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法和实地调研收集研究所用的数据资料。其次,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和政策对环保重视的要求下,优化并改进原有的绿色投入产出表,方便企业核算和发掘生产、治污与环境之间的问题。然后结合不同生产结构的企业,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对原料和产品与污染物流向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制定相应的绿色投入产出表。最后建立与企业匹配的绿色投入产出模型,与行业平均比对,发掘实际管理忽视的问题,进而反馈到实际生产中,改进生产策略或优化环境投入分配。研究发现:论文基于相关工业企业环境经济投入分析编制的绿色投入产出表,实现工业企业投入产出与环境投入中应税污染物量核算,通过改善生产结构,发掘关键产污、治污上主要问题,从系统的角度评价企业的环境经济责任。较现有企业核算体系而言,在满足企业的生产规划核算需求同时,更清晰的发掘成本控制、污染物产出和治理关键点。应用案例选取污染较大的煤炭洗选行业和化工行业的企业,通过应用案例展示,量化环境各种投入指标,建立对应的绿色投入产出分析表,发掘各自企业对应的问题,辅助企业优化关键环节,并发掘各自潜藏的生产或管理问题。通过对煤炭洗选行业洗选用料成本分析,挖掘出该企业管理制度相关不足。通过对化工企业产能的资源预算,发掘出该生产战略下,污染物产出问题严重,治污效率底下,需要调整治污结构,降低应税污染物量的产出。总体而言,绿色投入产出表编制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理论上,面对当前社会环境与市场需求,面对不同生产结构下的复杂问题,绿色投入产出表编制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价值上,将工业工程对企业改善问题由传统的自下而上推动优化转向了自上而下的精准改善,提高企业投入产出效率,让企业在没有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环境下效益更大化。
彭世通[3](2020)在《发动机再制造系统能效提升及其宏观环境效益研究》文中指出制造业涉及面广,能耗总量巨大,大力推进制造业能效提升是工信部《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的重要议题。再制造作为一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战略新型制造模式,高度契合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受到学术界、工业界以及政府组织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势头方兴未艾,高能效运行是循环经济战略对再制造系统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因此,开展再制造系统能效提升及其环境效益评估研究,可为高能效再制造生产实践提供基础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再制造系统以废旧零部件为毛坯,导致生产过程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能耗形式兼具强动态不确定性、非线性时变和复杂多约束性,致使再制造系统能效提升的难度加大。为了切实可行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再制造系统的能源使用效率,本文围绕发动机再制造系统不确定性、能效提升方法、能效提升的宏观环境效益,结合理论分析、建模仿真、优化算法设计、企业实地调研等方式展开研究工作。首先,探讨了发动机再制造系统不确定性内涵和类型,研究不确定性的数学描述和传递分析方法;然后,建立再制造系统多层次的能效优化模型,提出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适应性的预测和求解算法;最后,构建非线性环境评估模型,揭示再制造系统能效提升的宏观环境效益。本研究具有多学科、跨领域、综合性强的特点,具体研究内容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发动机再制造系统不确定性数学描述和分析方法。首先,阐述了发动机再制造系统的不确定性内涵、类型以及不确定规划模型。然后,在经典的图形评审技术(Graphical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GERT)中引入随机性、模糊性和灰色不确定性参数,构建了含多元不确定性的GERT网络模型,并阐述了基于梅森拓扑方程、等价传递函数和矩母函数性质的模型目标参数解析方法。最后,将该网络模型应用于废旧发动机连杆修复的工艺过程描述,求解各个工艺路线分支概率、加工时间和能耗的范围。在利用Arena仿真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研究引入快速检测技术和高效修复技术所产生的系统扰动和传递效应对完工时间和能耗的影响。该模型能够准确、快速计算不确定条件下再制造生产指标值。(2)提出了集成设备选择和参数优化的两阶段再制造设备能效优化方法。在第一阶段,针对再制造工艺设备多样性的问题,综合考虑设备能耗特性、经济性及技术性指标,分别采用能量足迹、生命周期成本、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度量各指标值,构建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的模糊决策模型,以选择合理的再制造设备。在第二阶段,提出改进的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并用于建立所选设备的效率(能效和材料利用率)预测模型;基于能耗和材料消耗监测实验数据,将该模型与传统响应曲面法所得模型进行对比;利用典型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即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II,NSGA-II),获得约束条件下能效最优时的加工参数组合。最后,通过发动机曲轴修复实例以及激光熔覆加工实验,验证两阶段能效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设备能效经验模型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激光熔覆设备参数优化表明,在相同粉末利用率约束下,优化值比经验值的能效高可出50%。(3)研究了再制造工艺链节能调度模型及其启发式与元启发式求解算法。首先,根据发动机再制造系统设备组织特点、设备间交互特性以及能耗的状态依附特性,在阐明模糊数运算法则以及系统约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加工时间、工艺路线不确定性以及并行机、批处理机同时存在的问题,采用减少待机能耗策略,建立面向节能的再制造工艺链层生产调度数学模型。其次,作为一种元启发式方法,提出基于激素调节机制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并进行操作算子设计。然后,作为一种启发式方法,构建了面向调度的赋时变迁Petri网模型,根据优化目标设计了 A*算法的三种启发式函数,为避免状态空间爆炸问题,提出了动态窗搜索的新规则。最后,发动机缸体再制造加工工艺链实例表明,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和整合新动态窗搜索规则的A*算法分别使工艺链能效提升9.7%和7.6%,且后者求解效率比前者高出两个数量级。(4)提出了面向发动机再制造系统能效提升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模型。该模型包含五个基本模块:生产模块、贸易模块、收入支出模块、市场均衡模块、环境模块。基于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市场闭合等经济学理论或规则,构建各模块的代数方程组,采用参数标定、企业调研、文献查找等手段得到模型的数据集,包括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份额参数、替代弹性系数、环境排放系数等。通过通用代数建模系统(General Algebraic Modeling System,GAMS)平台编程和模拟,完整且系统地揭示了发动机再制造部门不同能效提升量下的各经济部门产出变化以及对应环境排放净削减量。使用敏感性分析方法验证了 CGE模型的稳健性。
孙鹏[4](2019)在《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色流通是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以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可持续为主要目标的多环节流通活动。回顾流通活动发展的历史,从简单商品流通到社会化商品流通,再到社会化大流通,更多无形的、柔性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更高级的要素被纳入流通过程,原来以实物流转为主体的商流分流为商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等要素,共同支撑起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速度也不断提高,流通活动不再是经济发展某一领域的分支,而是构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而更多反映着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阶段的特征。同时,流通活动进一步与绿色经济相融合并逐步显现出绿色发展的特征,进而逐步演变成绿色流通活动。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绿色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内容分散、观点片面,同时与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理论相互交织、概念难以区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能够集各家绿色理念为一体的完整的绿色流通理论,这为研究和构建绿色流通理论预留了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如何从现有绿色经济理论和学说中提炼绿色思想,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流通经济有效融合,构建出可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绿色流通理论,并从理论和实证视角考察我国绿色流通发展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达成研究目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了解绿色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在此基础上对绿色流通理论的核心思想、定义等进行提炼。通过定性分析法,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线,分析研究绿色流通的特征、环节、发展要求等内容,尝试回答绿色流通是什么、怎样发展等问题。运用数学分析,如熵值法、计量统计、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数量研究方法,对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各环节、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关联关系进行测度、检验,分析影响绿色流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的关键因素。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绿色流通并不等同于绿色经济,绿色流通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流通,绿色经济在总体上包含绿色流通,而绿色流通奠定了绿色经济的形成基础,两者呈现相互包容和促进的关系。(2)绿色流通理论是建立在诸多理论基础上的综合学说。绿色商流、绿色物流运行子系统,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系统构成了绿色流通活动的主要内容。效率、和谐、循环、低耗、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实践要求。(3)绿色消费驱动是绿色流通的主要驱动机理,政府行为、市场机制、技术进步、资源约束等对绿色流通形成倒逼机制,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绿色流通活动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4)2000年至2016年间,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呈总体上升、局部波动态势,制造业结构转型、外商投资进入、绿色发展理念推广、国际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的大规模经济刺激等因素,都对不同阶段的绿色流通实践产生影响。(5)我国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主要环节的绿色化改进空间和作用规模存在差异,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因产能过剩拉长了资本流通时间,同时与再次生产资料环节联系不紧密弱化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传导效应,生活资料流通环节中能源消耗、物流总成本、商业成本等因素制约了绿色转型,说明我国的绿色消费驱动正处于从第二向第三阶段转型的过程。上述研究拓展了绿色流通的研究范畴,对绿色流通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考察。最终,本文以绿色发展为价值判断基础,聚焦提炼各理论中的绿色发展共识,将绿色发展理念有机融入到流通经济学之中,构建了以人与自然之间要素流转的绿色流通循环为基础的绿色流通理论框架。研究导出以绿色消费驱动绿色流通的发展机理,论证了市场经济规律对推进绿色流通实践的基础性作用,证明了绿色流通活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必要性。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以及各环节、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使得定期测度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成果成为可能。形成了以绿色商流和绿色物流的运行系统以及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的绿色支撑系统为基础的绿色流通分析框架,为流通经济中各子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祝庆[5](2019)在《中美贸易隐含碳量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量和贸易额不断增长,同时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也不断上升,使中国成为了全世界的第一大碳排放国,中国正在面临着国际社会给予的巨大碳减排压力。近十年来中国碳排放量成倍增长与国家贸易规模扩大的联系紧密,特别是中美贸易来往日益密切,中美贸易中的中国始终是隐含碳的净出口国,而美国通过国际贸易享受中国制造的同时将隐含碳排放转移到中国,既保护了本国环境又得到生活消费品,成为了贸易中的最大受益者。在上述背景下,研究中美贸易隐含碳量对中国争取碳排放权和减少碳减排任务至关重要。文章主要思路:首先介绍了现阶段中美双边贸易的现状以及两国的碳排放现状,为后面分析隐含碳排放提供基础。然后,本文基于美国学者的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估模型测算美国进口中国产品减少的隐含碳量和美国出口到中国的隐含碳量,测算得出美国进口中国商品的隐含碳量大于美国出口到中国商品的隐含碳量。经过比较发现中美贸易隐含碳量存在巨大差距,分析得出如果两国没有贸易,那么美国国内的碳排放量将会大大增加,而且增加的这部分碳量刚好等于从中国进口商品而减少的碳排放量。中国多承受隐含碳排放量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贸易规模扩大,贸易结构不合理以及宽松的环境规制,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处于高碳能源消耗的状态,并且能源利用效率低于美国,因此提出了调整贸易结构,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减排经验等政策建议。
吴雅[6](2019)在《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及提升路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碳排放所导致的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已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中国不仅承受着来自国际社会的碳减排压力,还面临着国内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多重挑战。为此,中国提出2030年左右尽早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以及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的减排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城市作为碳排放的主要发源地和聚集地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城市的低碳建设成效便成为我国减排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许多国家进行了大量的低碳城市建设实践与探索,通过产业转型、能源优化、技术革新等手段取得了一定的低碳建设成效,但低碳城市建设实践普遍存在“轻过程重结果”的现象。换言之,忽视了低碳城市建设的过程,而只关注低碳城市建设的结果,从而导致城市无法准确定位自身所处的低碳建设演变过程,以至于在低碳建设过程中存在众多盲区或薄弱环节。此外,我国城市数量众多,城市的差异性决定了其低碳建设模式及路径不能千篇一律,而要结合自身城市特征及发展现状来设计因城而异的低碳城市建设路径。以往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宏观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一般参考意义的低碳城市建设路径,例如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技术支撑和完善政策机制等,缺乏基于城市特征来设计提升路径的理论方法。事实上,只有紧密结合城市特征的路径,才能有效地用于指导城市的低碳建设。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包括:(1)归纳总结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现状。选取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中的城市如纽约、东京和伦敦等及我国低碳试点城市为研究对象,梳理这些城市在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生活、低碳产业和低碳能源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并总结这些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经验,识别出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实践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进一步设计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奠定理论基础。(2)识别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过程,构建反映低碳城市建设过程的特征变量,探索低碳城市建设过程的演变规律。低碳城市建设的过程识别是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通过建立城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得到城市从高碳演变为低碳需要依次跨越碳强度、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总量3个拐点。基于此,得出低碳城市建设需要经历四个过程,即碳排放强度高峰前阶段(过程P-Ⅰ)、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过程P-Ⅱ)、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阶段(过程P-Ⅲ)以及碳排放总量稳定下降阶段(过程P-Ⅳ)。然后,运用Kaya恒等式识别反映低碳城市建设过程的主要特征变量,并探析这些特征在低碳城市建设各过程中的演变规律。通过选取北京、纽约和新加坡为样本城市,对所得出的低碳城市建设过程的演变规律的有效性进行了定量验证,结果显示北京市处于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阶段(过程P-Ⅲ),而纽约和新加坡都处于碳排放总量稳定下降阶段(过程P-Ⅳ)(3)识别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的内部传导结构进行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针对我国低碳试点城市颁布的相关文件,基于LDA主题模型识别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识别出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碳汇和低碳管理制度等7大类别。在此基础上,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了影响因素间的层级结构,并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对各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深度挖掘,得到低碳技术水平(T1)和能源结构(EN1)是决定城市低碳建设水平高低的最关键因素。这些研究成果为设计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路径提供了理论方向。(4)基于经验挖掘理论,结合低碳城市特征变量和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提出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的设计方法。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包含三部分。首先,将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作为认识低碳城市建设存在问题的突破口,梳理国内外城市为解决各类问题所积累的实践经验,结合城市特征相关数据,以构建包含“问题-经验-特征”三个维度的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经验库。其次,基于相似度匹配算法,构建目标城市所面临的目标问题与案例经验的匹配机制,得到解决目标问题的最佳实践经验。最后,借鉴挖掘的经验,并进一步结合目标城市自身情况,设计出提升目标城市低碳建设水平的路径。该部分的研究内容选取了沈阳市的能源结构优化为目标问题进行范例分析,模拟了沈阳市能源结构提升路径的设计流程。论文通过理论模型构建和实证案例分析,深度剖析了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的设计方法。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轻过程重结果”的不足,不仅丰富和完善了现有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体系,还可以帮助地方政府认识自身所处的低碳建设过程和低碳建设潜力。影响因素的识别为管理决策者制定有针对性地低碳建设措施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本文提出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设计方法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制定符合自身城市特征的提升路径,进而为提高低碳建设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江承潮[7](2017)在《基于大用户能效的需求响应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高耗能企业是我国能源消费大户,降低高耗能企业的能耗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支撑和保证。目前,能效管理工作没有从机制入手,无法从机制上引导工业大用户自发地提升自身能效。因此,本文寻求一种基于大用户能效的需求响应机制,通过将能效奖惩机制引入当前电力市场中,实现以市场化手段激励工业大用户提升能效。需求响应系统包括用户侧与发电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大用户及发电企业。本文首先研究大用户能效计算及评价模型,以及火电机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大用户能效的需求响应机制。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高耗能企业能效计算模型研究在能源投入产出法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高耗能企业通用投入产出汇总表,建立了基于投入产出法的高耗能企业能效通用计算模型,构建能源投入产出法与计算多工序企业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之间的联系,为高耗能企业能效评价奠定基础。以钢铁企业为例,计算该钢铁企业典型月工序能耗、吨钢综合能耗,通过能效对标的方法,分析该钢铁企业能效提升潜力。(2)跨行业的大用户能效评价模型研究为实现跨行业的工业大用户能效评价,本文提出一种跨行业能效评价方法:基于等效节能量的能效评价方法,包含等效节能量指标计算、评价步骤等,为设计基于大用户能效的需求响应机制奠定基础。该大用户能效评价方法具有测算方法简便易行、工程应用可行性高、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等优点。(3)火力发电机组能效综合评价模型研究为综合评价火力发电机组能效与环保水平,本文提出火电机组综合能效的概念。选取供电标准煤耗率、烟尘排放浓度、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以及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共同构成能效综合评价指标集,建立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到火电机组能效的综合评价,建立火力发电机组能效综合评价模型,为需求响应机制中考虑火力发电机组能效、鼓励节能高效机组发电奠定基础。(4)基于大用户能效的需求响应机制研究提出了基于大用户能效的需求响应机制,与传统需求响应机制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是在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基础上考虑大用户能效。建立涉及用户侧、发电侧、电力市场的需求响应系统仿真模型,根据仿真结果研究实施基于大用户能效的需求响应机制对提升高耗能企业能效的作用及其对大用户总用电量、购电成交额等关键指标的影响,并对基于大用户能效的需求响应机制进行优化,为政府部门和电网公司制定合理引导电价政策和奖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李长英[8](2015)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引擎”,生产性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及分工细化等因素的综合刺激下得到迅猛发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已成为服务经济体系中增长速度最快和活力最盛的部门。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某些层面上受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的影响,深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作用于制造业的内在机理和路径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必然要求。当前总体来看,相关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二者之间关系的论述分析相对较多,但对生产性服务业作用于制造业的内在机理及路径分析的相关研究仍有待完善。因此,文章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世界经济体和国内外典型地区的具体情况,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两者关系等进行相关综述;在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作用于制造业发展的概念模型的理论基础上,基于我国2002-2010年的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并测算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以及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以此阐述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产生的推动及拉动作用;与此同时,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资源配置、生产及交易成本等不同角度进一步论述生产性服务业作用于制造业的机理和具体路径;最后,针对当前二者在协调发展过程中潜存的一些问题而归纳提炼出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以进一步促进二者互动发展。
赵佳骏[9](2015)在《基于投入产出法的钢铁企业能耗分析模型研究》文中提出钢铁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户,节能潜力巨大。目前,很多钢铁企业仍采用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进行统计、分析和管理,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因此,寻求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的能耗计算分析方法,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钢铁企业节能降耗的关键。本文以某钢铁企业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利用投入产出法构建钢铁企业能耗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钢铁企业的能耗及其影响因素,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基础能源管理系统中。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钢铁企业能耗计算模型研究改进了钢铁企业投入、产出的定义,提出了一种能耗指标的通用计算方法。以某钢铁企业为例,应用理想化原则和产品消耗分摊原则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了各子系统投入产出表,建立了钢铁企业能耗计算模型,为企业能耗分析奠定基础。(2)钢铁企业能耗分析方法研究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进行了e-p分析,验证了能耗计算模型的准确性;采用横向对标的方法,分析了该钢铁企业的能耗指标与重点钢铁企业平均水平的差距;采用指标组成分析的方法,指出了炼铁工序的能耗对吨钢综合能耗的影响最大;结合企业终端产品能值的形成过程,验证了产品能值作为能耗分析指标的合理性。(3)钢铁企业能耗指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钢铁企业能耗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电折标系数下的吨钢综合能耗,并分析了折标系数的变化对能耗指标的影响;研究了炼铁系统高炉焦比变化对能耗指标的影响过程及结果;研究了炼钢系统铁钢比变化对能耗指标的影响过程及结果,同时研究了废钢价格对炼钢工序废钢利用率的影响。对节能措施改善企业能耗水平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企业对余热余能资源的利用程度。(4)基础能源管理系统的研究设计了基础能源管理系统的软硬件架构,通过定义报表工具和能源信息维护搭建了系统支撑平台,完成了计划管理、实绩管理和能耗分析模块的功能实现。(5)钢铁企业能耗分析模型的应用将能耗分析模型应用于基础能源管理系统中,以月为单位对企业能源消耗进行了中长期预测,预测结果作为企业能源计划编制的参考。同时,利用产品产量的预测优化了企业的生产布局,分析了产品配套对企业能源消耗的影响。
马光宇[10](2014)在《钢铁联合企业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钢铁工业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工业化支撑产业,也是高耗能行业。电力作为钢铁生产中仅次于煤炭的重要能源之一,几乎涉及到钢铁生产工序的每一个环节,来源包括自发电和外购电两种。钢铁生产以高温冶炼、加工为主,伴生大量的余热余能及副产煤气资源。如何高效利用这部分资源产生电力,提高企业的自发电比例,同时提高主要用电设备的用电效率,降低用电消耗,是钢铁企业应对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有效措施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举措。以此为研究背景,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长流程钢铁联合企业电力系统的生产工艺、消耗特点及其发展历程;建立了电力生产系统的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电力消耗系统的吨钢耗电成本模型以及建立钢铁企业电力系统决策平台;最后,以鞍钢本部和鞍钢鲅鱼圈为典型应用上述模型,提出了鞍钢电力系统优化方案及实施后的预期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多数钢铁联合企业长流程的特点,剖析了钢铁企业在利用余热余能、富余煤气及燃煤自备电厂发电方面的生产工艺、消耗特点及其发展历程。(2)建立了钢铁企业电力生产系统的电力投入产出模型,对鞍钢本部和鞍钢鲅鱼圈电力生产系统的燃料消耗、电力产品的能值和成本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根据电力产品能值,提出了钢铁企业的最优发电原则;根据电力产品成本及外购电价格,提出了钢铁企业的低成本用电方案:①在峰段及平段,应利用企业的自发电系统使其满负荷运行,保障燃煤电厂的发电负荷,发挥电力生产系统最大的发电能力,以降低外购电量;②在谷段,在保证余热余能和富余煤气发电机组满负荷发电的前提下,减少燃煤电厂的发电负荷,增加外购电量。(3)建立了吨钢电耗模型和吨钢电耗成本模型,以此为工具对鞍钢本部和鲅鱼圈的电力消耗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鞍钢本部的吨钢电耗及吨钢电耗成本指标分别较鞍钢鲅鱼圈高23%和36.7%。如果鞍钢本部不考虑冷轧工序,其吨钢电耗及吨钢电耗成本指标分别较鞍钢鲅鱼圈高7.1%和20.6%。从降低吨钢电耗及其成本的角度,提出主要措施如下:①节约各工序的耗电量,主要是轧钢和能源加工与转换工序;②提高设备的电能利用效率,开展重点设备节电;③提高余热余能、富余煤气资源的发电效率,提高自发电比例。(4)以鞍钢作为我国传统钢铁联合企业的代表,系统分析了其近10年来电力系统随企业产能规模、加工深度和节能发电新技术进步的发展趋势。同时以2010年的生产数据为基础,对鞍钢本部和鲅鱼圈电力生产系统的发电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鞍钢电力消耗系统进行分析,找出鞍钢电力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发电系统的季节性不平衡。主要受北方气候的影响,供暖期大部分余热余能用来供暖,发电系统停止运行;②TRT发电技术受煤气温度、炉顶压力及煤气量的影响与先进钢铁企业相比差距较大;③高炉煤气泄露量偏高;④电力系统产消不平衡,外购电策略亟待完善。(5)根据鞍钢本部和鲅鱼圈生产现状,应用自行开发的钢铁企业电力系统决策平台,对我国典型钢铁联合企业的自发电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年产1500万吨钢铁联合企业不考虑外购动力煤发电的前提下,自发电比例达91%,尚有9%的电力需要外购。年产500万吨钢铁企业自发电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且有2%的电力外供。同时年产1500万t钢铁联合企业的焦钢比、铁钢比及转炉煤气回收量每提高1%,自发电比例分别增加1.51%、0.99%及0.09%。因此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增加煤气量,提高自发电比例:①提高转炉煤气回收量;②按照焦炭与煤、废钢与生铁的市场价格,合理调整焦钢比、铁钢比。(6)根据鞍钢本部和鲅鱼圈电力系统的产消现状,运用系统节能思想,从钢铁企业电力生产系统、电力消耗系统、电力产消平衡等三个方面提出鞍钢本部和鞍钢鲅鱼圈电力生产系统和电力消耗系统的优化措施。结果显示:鞍钢本部可提高自发电比例5.25%,降低吨钢耗电成本22元;鲅鱼圈可提高自发电比例14%,降低吨钢耗电成本36元。
二、投入产出法在企业节能降耗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投入产出法在企业节能降耗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稀土磁性材料企业碳排放核算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结构框架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碳足迹定义与标准 |
2.1.1 碳足迹定义 |
2.1.2 碳足迹核算标准 |
2.2 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产品碳足迹研究现状 |
2.3.1 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现状 |
2.3.2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产品碳足迹研究现状 |
2.4 企业碳排放管理的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3 稀土磁性材料企业碳排放核算 |
3.1 企业碳排放核算边界 |
3.2 碳排放源信息 |
3.3 碳排放核算模型 |
3.3.1 燃料燃烧的碳排放 |
3.3.2 生产过程的碳排放 |
3.3.3 外购电力的碳排放 |
3.4 核算结果分析 |
3.5 电力减排效益分析 |
3.5.1 风力发电的减碳效益 |
3.5.2 太阳能发电的减碳效益 |
3.6 本章小结 |
4 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产品碳足迹核算 |
4.1 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生产工艺 |
4.1.1 矿石采选阶段 |
4.1.2 烧结钕铁硼毛坯阶段 |
4.1.3 烧结钕铁硼机加工阶段 |
4.2 生命周期评价法核算碳足迹 |
4.2.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4.2.2 功能单位的选取 |
4.2.3 系统边界的确定 |
4.3 碳足迹计算模型 |
4.4 数据来源 |
4.4.1 初级活动水平数据 |
4.4.2 次级活动水平数据 |
4.5 核算结果分析 |
4.5.1 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的直接与间接碳排放核算分析 |
4.5.2 固定资产折旧对产品碳足迹的影响分析 |
4.5.3 不同电力碳排放因子对产品碳足迹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稀土磁性材料企业低碳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企业碳排放层面对策建议 |
5.1.1 加强节能管理 |
5.1.2 优化能源结构 |
5.1.3 加入碳交易市场 |
5.2 产品碳足迹层面对策建议 |
5.2.1 发展低碳工艺技术 |
5.2.2 引进环保设备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2)工业企业绿色投入产出表编制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 研究路线 |
2 相关理论与方法基础 |
2.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投入产出分析 |
3 工业企业绿色投入产出表编制研究 |
3.1 工业绿色投入产出表编制基本原则与流程 |
3.2 工业绿色投入产出表基本结构与功能 |
3.3 工业企业绿色投入产出核算模型推导 |
3.4 与现有投入产出表对比分析 |
4 煤炭企业应用案例 |
4.1 选煤厂的基本情况概述 |
4.2 企业绿色投入指标测定及量化 |
4.3 各生产过程之中的联系 |
4.4 环境治理与成本问题 |
4.5 绿色投入产出模型相关计算 |
4.6 绿色投入产出分析运用 |
4.7 企业运营优化与对策 |
5 化工企业应用案例 |
5.1 化工厂的基本情况概述 |
5.2 企业绿色投入指标测定及量化 |
5.3 各生产过程之中的联系 |
5.4 因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失 |
5.5 化工厂绿色投入产出价值表 |
5.6 绿色投入产出分析模型求解 |
5.7 绿色投入产出分析运用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发动机再制造系统能效提升及其宏观环境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再制造不确定性研究意义 |
1.1.2 再制造设备层能效提升研究意义 |
1.1.3 再制造工艺链层能效提升研究意义 |
1.1.4 能效提升的宏观环境效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再制造过程不确定性研究现状 |
1.2.2 设备层节能降耗研究现状 |
1.2.3 工艺链层能耗建模和优化研究现状 |
1.2.4 能效提升的环境效益评估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及课题来源 |
1.3.1问题的提出 |
1.3.2 课题来源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再制造系统不确定性数学描述和分析 |
2.1 再制造系统不确定性的内涵 |
2.1.1 再制造设备层的不确定性 |
2.1.2 再制造工艺链层的不确定性 |
2.2 不确定性类型及规划 |
2.2.1 不确定性类型及数学方法 |
2.2.2 不确定规划 |
2.3 基于网络模型的不确定性表征与分析 |
2.3.1 经典GERT网络模型 |
2.3.2 信号流图基础理论 |
2.3.3 含多元不确定性的GERT网络模型及其解析方法 |
2.4 应用实例 |
2.4.1 研究目标及主要步骤 |
2.4.2 含多元不确定性的GERT模型及其参数 |
2.4.3 系统运行时间和能耗的不确定性分析 |
2.4.4 基于Arena仿真的GERT模型验证 |
2.4.5 不确定性扰动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决策与优化两阶段的再制造设备能效提升方法 |
3.1 能源效率内涵及评价方法 |
3.1.1 能源效率指标的广义内涵 |
3.1.2 能源效率评价方法 |
3.2 再制造设备的多目标决策模型 |
3.2.1 再制造设备评价指标 |
3.2.2 基于TOPSIS的模糊决策方法 |
3.3 再制造设备的能效预测模型 |
3.3.1 响应曲面法 |
3.3.2 改进的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 |
3.4 实例分析 |
3.4.1 修复设备多目标决策 |
3.4.2 激光熔覆系统效率监测实验 |
3.4.3 效率预测模型 |
3.4.4 参数优化及其贡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节能调度的再制造工艺链能效提升方法 |
4.1 面向节能的调度模型 |
4.1.1 问题描述 |
4.1.2 生产工艺链节能相关方法 |
4.1.3 数学模型 |
4.2 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 |
4.2.1 激素调节机制 |
4.2.2 算法实施流程 |
4.3 面向调度的Petri网模型和A*算法 |
4.3.1 Petri网基础理论 |
4.3.2 赋时Petri网结构 |
4.3.3 面向调度的赋时变迁Petri网 |
4.3.4 A*算法的启发式函数 |
4.3.5 动态窗搜索方法 |
4.4 应用案例 |
4.4.1 实例问题描述 |
4.4.2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调度模型求解 |
4.4.3 基于Petri网和A*算法的调度模型求解 |
4.4.4 算法性能评估与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发动机再制造系统能效提升的宏观环境效益研究 |
5.1 面向发动机再制造能效的CGE模型框架 |
5.1.1 模型基本框架 |
5.1.2 生产部门划分 |
5.2 CGE模型子模块构建 |
5.2.1 生产模块 |
5.2.2 贸易模块 |
5.2.3 收入支出模块 |
5.2.4 市场均衡模块 |
5.2.5 环境模块 |
5.3 模型的数据基础 |
5.3.1 SAM表组成结构 |
5.3.2 替代弹性系数和份额参数标定 |
5.3.3 环境排放系数 |
5.4 模拟结果分析 |
5.4.1 宏观经济影响 |
5.4.2 宏观环境效益 |
5.4.3 敏感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生产部门划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绿色流通研究范畴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流通理论界定 |
2.1.1 流通内涵的多重视角剖析 |
2.1.2 绿色流通概念界定 |
2.1.3 绿色流通内涵特征 |
2.1.4 绿色流通与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流通基础理论 |
2.2.2 社会再生产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4 绿色经济及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研究 |
3.1 我国绿色流通主要领域发展概述 |
3.1.1 绿色商业运营环境改善不彻底 |
3.1.2 绿色物流改进效果不明显 |
3.1.3 绿色消费引导效果不及预期 |
3.2 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绿色流通驱动机理分析 |
3.2.1 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绿色实现原理 |
3.2.2 绿色消费市场势力由弱到强的阶段发展分析 |
3.2.3 绿色消费对绿色流通环节的往复推动效应 |
3.3 系统关联视角下绿色流通倒逼机理分析 |
3.3.1 政府行为的引导激发 |
3.3.2 市场机制的推动效应 |
3.3.3 资源储能的现实约束 |
3.3.4 技术进步的绿色实践 |
3.4 市场经济运行视角下绿色流通作用机理分析 |
3.4.1 绿色流通系统关联作用 |
3.4.2 绿色流通协同发展作用 |
3.4.3 绿色流通生态改善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要求及整体水平测度分析 |
4.1 中国特色绿色流通实践的发展要求 |
4.1.1 效率是绿色流通的本质要求 |
4.1.2 和谐是绿色流通的重要内涵 |
4.1.3 循环是绿色流通的运转基础 |
4.1.4 低耗是绿色流通的实践特征 |
4.1.5 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动态追求 |
4.2 绿色流通实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原则 |
4.3 基于动态循环特性的绿色流通指标体系研究设计 |
4.3.1 效率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2 和谐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3 循环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4 低耗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5 可持续层次的指标设计 |
4.4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的指标测度 |
4.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4.4.2 熵值法数理分析原理 |
4.4.3 基于熵值法的绿色流通实践水平综合测度 |
4.5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发展评价分析 |
4.5.1 2000年至2004年初期稳定发展阶段 |
4.5.2 2005年至2006年快速提升阶段 |
4.5.3 2007年至2012年波动发展阶段 |
4.5.4 2013年至2016年稳步提升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的路径研究 |
5.1 绿色流通子系统的绿色检验 |
5.1.1 绿色商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2 绿色物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3 信息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4 资金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5 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2 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与整体的动态协调关系 |
5.2.1 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2 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及模型原理 |
5.2.3 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 |
5.2.4 绿色流通子系统与整体间协调关系分析 |
5.3 绿色流通子系统间比较分析 |
5.4 绿色流通子系统发展路径选择 |
5.4.1 推进绿色流通的路径选择 |
5.4.2 推进绿色物流的路径选择 |
5.4.3 提升绿色支撑效应的路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路径研究 |
6.1 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再认识 |
6.2 生产与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3 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流通环节的比较分析 |
6.3.1 初次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传导效应显现 |
6.3.2 绿色消费驱动二阶到三阶之间特征明显 |
6.3.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对流通环节的绿色贡献较弱 |
6.4 绿色流通主要环节发展路径选择 |
6.4.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4.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4.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推进我国绿色流通的政策建议 |
7.1 不断提升绿色消费驱动势能 |
7.2 加快推动地方绿色流通立法 |
7.3 持续优化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发展环境 |
7.4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 |
7.5 运用综合评价手段推动绿色流通实践 |
7.6 营造鼓励绿色发展政务环境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美贸易隐含碳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
一、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量研究方法回顾 |
二、关于碳排放责任认定原则研究回顾 |
三、中美贸易隐含碳量的研究回顾 |
第三节 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
一、论文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论文的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二氧化碳及碳排放 |
二、隐含碳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
二、产业区位重置假说 |
三、国际碳排放责任制 |
四、投入产出法理论和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第二章 中美贸易现状及两国的碳排放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双边货物贸易现状 |
一、中国出口美国货物现状 |
二、中国进口美国货物现状 |
第二节 中美碳排放现状分析 |
一、中美碳排放发展现状分析 |
二、中美碳排放现状比较 |
第三章 中美贸易隐含碳排放量的测算与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美国进出口中国产品隐含碳量测算 |
一、美国进口中国产品减少的碳排放量测算 |
二、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隐含碳量测算 |
第二节 中美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差距比较分析 |
一、美国进口中国隐含碳量的行业分析 |
二、美国出口隐含碳量到中国的行业分析 |
第四章 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多承受隐含碳量的原因 |
第一节 中国贸易规模、贸易结构、环境规制的问题 |
一、中国贸易规模扩大和不合理的出口贸易结构 |
二、中国较低的环境标准和宽松的规章制度 |
第二节 中美的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利用效率显着不同 |
一、中美能源消费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
二、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于美国 |
第五章 避免中国多承受隐含碳量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调整贸易产品结构,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一、改善贸易产品结构,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
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合理分配碳排放权和减排责任 |
第二节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借鉴发达国家减排经验 |
一、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 |
二、学习发达国家减排经验,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及提升路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低碳城市建设的内涵 |
2.1.1 低碳城市建设的相关概念 |
2.1.2 低碳城市建设的特征 |
2.1.3 低碳城市与其他典型形态城市的对比辨析 |
2.2 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3 低碳经济理论 |
2.2.4 创新驱动理论 |
2.2.5 相关理论的综合运用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现状 |
2.3.2 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 |
2.3.3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
2.3.4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路径 |
2.3.5 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研究 |
3.1 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 |
3.1.1 国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现状 |
3.1.2 国内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现状 |
3.1.3 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启发 |
3.2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SWOT分析 |
3.2.1 SWOT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 |
3.2.2 内部优势(Strengths) |
3.2.3 内部劣势(Weaknesses) |
3.2.4 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 |
3.2.5 外部挑战(Threats) |
3.3 本章小结 |
4 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过程和特征分析 |
4.1 问题描述 |
4.2 研究方法 |
4.2.1 城市碳排放计算方法 |
4.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
4.2.3 Kaya恒等式 |
4.3 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过程分析 |
4.4 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特征分析 |
4.4.1 城市特征和城市碳排放的相互作用机理 |
4.4.2 城市特征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分析 |
4.5 低碳城市建设演变规律的实证分析 |
4.5.1 样本城市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
4.5.2 样本城市的低碳演变过程分析 |
4.5.3 样本城市的低碳特征演变规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2 研究方法 |
5.2.1 文本主题模型LDA |
5.2.2 解释结构模型ISM |
5.2.3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
5.2.4 研究步骤 |
5.3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
5.3.1 低碳城市相关政策文本收集 |
5.3.2 政策文本预处理 |
5.3.3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
5.4 基于ISM方法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分析 |
5.4.1 组建ISM专家组 |
5.4.2 构建邻接矩阵 |
5.4.3 计算可达矩阵 |
5.4.4 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构建 |
5.5 基于ANP方法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
5.5.1 构建ANP网络结构 |
5.5.2 构造判断矩阵 |
5.5.3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设计研究 |
6.1 问题描述 |
6.2 研究方法 |
6.2.1 经验挖掘理论 |
6.2.2 相似度匹配算法 |
6.3 基于经验挖掘理论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的设计原则 |
6.4 基于经验挖掘理论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提升路径的设计方法 |
6.4.1 建立低碳城市实践经验库 |
6.4.2 匹配目标问题的最佳实践经验 |
6.4.3 设计目标城市的低碳建设水平提升路径 |
6.5 提升路径设计方法的应用范例分析 |
6.5.1 目标问题的界定 |
6.5.2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6.5.3 针对目标问题的提升路径设计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目录 |
C 附表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基于大用户能效的需求响应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我国能源消耗情况 |
1.1.2 电力体制改革与实施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能效计算模型研究现状 |
1.2.2 跨行业的工业大用户能效评价研究现状 |
1.2.3 需求响应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大用户能效计算模型 |
2.1 引言 |
2.2 投入产出法 |
2.2.1 投入产出法基本概念 |
2.2.2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
2.2.3 投入产出表 |
2.3 大用户能效指标计算 |
2.3.1 能源投入产出基本概念 |
2.3.2 能源投入产出基本表 |
2.3.3 能效指标计算方法 |
2.3.4 节能潜力分析 |
2.4 实际算例 |
2.4.1 工序能耗计算算例 |
2.4.2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算例 |
2.4.3 能效指标对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行业的大用户能效评价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等效节能量的能效评价方法 |
3.2.1 基于等效节能量的能效评价步骤 |
3.2.2 基于等效节能量能效评价方法的优点 |
3.3 实际算例分析 |
3.3.1 数据说明 |
3.3.2 基于等效节能量能效评价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火电机组能效综合评价 |
4.1 引言 |
4.2 综合评价方法 |
4.2.1 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
4.2.2 综合评价的基本流程 |
4.2.3 综合评价模型 |
4.3 火电机组能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3.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4.4 火电机组的综合评价 |
4.4.1 评价等级 |
4.4.2 评价指标权重 |
4.4.3 模糊矩阵 |
4.4.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火电机组能效综合评价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大用户能效的需求响应系统仿真 |
5.1 引言 |
5.2 基于大用户能效的需求响应机制设计 |
5.2.1 能效奖惩机制 |
5.2.2 电力市场交易机制 |
5.3 基于大用户能效的需求响应系统仿真 |
5.3.1 仿真模型 |
5.3.2 仿真数据说明 |
5.3.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基于大用户能效的需求响应机制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等主要科研成果 |
(8)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关理论综述 |
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 |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延 |
2.2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
2.2.1 规模逐渐扩大,趋于战略地位 |
2.2.2 服务外包化 |
2.2.3 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
2.2.4 呈现多层次集聚式发展 |
2.3 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 |
2.3.1 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2.3.2 当前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
2.4.1 供给推动论 |
2.4.2 需求引导论 |
2.4.3 互动发展论 |
2.4.4 融合发展论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概念模型及机理分析 |
3.1 生产性服务业作用于制造业发展的概念模型 |
3.2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作用的机理分析 |
3.2.1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
3.2.2 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制造业的资源配置 |
3.2.3 生产性服务业降低制造业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 |
3.2.4 电子商务倒逼制造业升级 第4章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
4.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1 指标选取 |
4.1.2 数据来源 |
4.2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推动作用的测度 |
4.3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拉动作用的测度 |
4.4 小结 第5章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
5.1 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协调产业间关系,促进两者共同发展 |
5.1.1 推动工业区集群式发展,鼓励中小制造业企业集群式创新 |
5.1.2 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交流信息平台 |
5.2 重视制造业研发创新,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优势 |
5.2.1 提高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利用率,充分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 |
5.2.2 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优势,拉动制造业持续发展 |
5.3 完善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体系,为制造业升级储备人才 |
5.3.1 建立有针对性的培训体系,支持高层次猎头公司的发展 |
5.3.2 将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成制造业的人才保留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
(9)基于投入产出法的钢铁企业能耗分析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源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2.2 钢铁企业能耗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投入产出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投入产出法 |
2.1 投入产出法基础 |
2.1.1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
2.1.2 载能体及其分类 |
2.1.3 能值 |
2.1.4 折标系数 |
2.1.5 投入、产出定义 |
2.2 能源投入产出模型 |
2.2.1 能源投入产出表基本表式 |
2.2.2 数据预处理原则 |
2.2.3 产品分配方法 |
2.2.4 产品能值计算方法 |
2.3 能耗指标计算方法 |
2.3.1 能耗指标 |
2.3.2 工序能耗计算方法 |
2.3.3 吨钢综合能耗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铁企业投入产出法建模 |
3.1 钢铁企业结构 |
3.1.1 钢铁企业能源结构 |
3.1.2 集成度 |
3.2 钢铁企业投入产出表及能耗计算模型 |
3.2.1 钢铁企业投入产出表基本表式 |
3.2.2 各子系统投入产出表的构建 |
3.2.3 工序能耗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4 吨钢综合能耗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 典型月的钢铁企业能耗计算 |
3.3.1 典型月的各子系统投入、产出情况 |
3.3.2 典型月的投入产出表产品目录 |
3.3.3 典型月的计算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铁企业能耗分析及节能潜力挖掘 |
4.1 钢铁企业能耗指标分析 |
4.1.1 吨钢综合能耗E-P分析验证 |
4.1.2 能耗指标的横向对标 |
4.1.3 吨钢综合能耗组成分析 |
4.2 钢铁企业产品能值分析 |
4.2.1 产品能值的指标合理性验证 |
4.2.2 钢铁企业产品能值组成分析 |
4.3 钢铁企业能耗指标影响因素及节能分析 |
4.3.1 电折标系数对能耗指标的影响分析 |
4.3.2 炼铁系统能耗指标影响因素及节能分析 |
4.3.3 炼钢系统能耗指标影响因素及节能分析 |
4.4 钢铁企业节能措施效果研究 |
4.4.1 烧结余热回收 |
4.4.2 熄焦技术 |
4.4.3 高炉炉顶余压发电技术 |
4.4.4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 |
4.4.5 完善能源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能耗分析模型在基础能源管理中的应用 |
5.1 基础能源管理系统 |
5.1.1 系统架构 |
5.1.2 报表工具 |
5.1.3 能源信息维护 |
5.2 基础能源管理功能模块 |
5.2.1 计划管理 |
5.2.2 实绩管理 |
5.2.3 能耗分析 |
5.3 能耗分析模型的应用 |
5.3.1 能耗指标的计算 |
5.3.2 能源消耗中长期预测 |
5.3.3 生产布局的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的科研项目 |
(10)钢铁联合企业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钢铁工业能耗现状分析 |
1.2 钢铁工业电力系统研究现状 |
1.2.1 负荷预测 |
1.2.2 负荷调度和优化 |
1.2.3 系统节能理论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钢铁联合企业电力生产系统简介 |
2.1 自备电站发电 |
2.1.1 热电联产发电(CHP) |
2.1.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CPP) |
2.2 余热余能发电 |
2.2.1 干熄焦发电(CDQ) |
2.2.2 烧结余热发电 |
2.2.3 高炉炉顶余压发电(TRT) |
2.2.4 高炉冲渣水余热发电 |
2.2.5 转炉饱和蒸汽发电 |
2.2.6 加热炉低温烟气余热发电 |
2.3 小结 |
第3章 钢铁联合企业电力系统模型化研究 |
3.1 电力投入产出法 |
3.1.1 电力投入产出分析法 |
3.1.2 电力投入产出模型 |
3.2 电力系统e-p分析法 |
3.2.1 吨钢电耗模型 |
3.2.2 吨钢耗电成本模型 |
3.3 电力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 |
3.3.1 评价体系建立的条件 |
3.3.2 单位产品电耗评价 |
3.3.3 自发电发电能力评价 |
3.3.4 电力预测模型 |
3.4 小结 |
第4章 鞍钢电力系统 |
4.1 电力生产系统 |
4.1.1 鞍钢本部电力生产系统 |
4.1.2 鞍钢鲅鱼圈电力生产系统 |
4.2 电力消耗系统 |
4.2.1 鞍钢本部电力消耗系统 |
4.2.2 鞍钢鲅鱼圈电力消耗系统 |
4.3 小结 |
第5章 鞍钢电力系统优化 |
5.1 鞍钢电力分析决策系统 |
5.1.1 电力消耗系统 |
5.1.2 电力生产系统 |
5.1.3 电力分析系统 |
5.1.4 电力预测系统 |
5.2 鞍钢电力生产系统分析 |
5.2.1 鞍钢本部电力生产系统分析 |
5.2.2 鞍钢鲅鱼圈电力生产系统分析 |
5.2.3 鞍钢电力生产系统自发电与外购电成本比较 |
5.3 鞍钢电力消耗系统分析 |
5.3.1 鞍钢本部电力消耗系统分析 |
5.3.2 鞍钢鲅鱼圈电力消耗系统分析 |
5.3.3 鞍钢本部和鲅鱼圈电力消耗系统对比分析 |
5.4 鞍钢电力生产系统优化 |
5.4.1 鞍钢本部电力生产系统优化 |
5.4.2 鞍钢鲅鱼圈电力生产系统优化 |
5.5 鞍钢电力消耗系统优化 |
5.5.1 鞍钢本部电力消耗系统优化 |
5.5.2 鞍钢鲅鱼圈电力消耗系统优化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及获奖情况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
四、投入产出法在企业节能降耗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稀土磁性材料企业碳排放核算与分析[D]. 张铭.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2]工业企业绿色投入产出表编制及其应用研究[D]. 王中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发动机再制造系统能效提升及其宏观环境效益研究[D]. 彭世通.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4]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 孙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5]中美贸易隐含碳量比较研究[D]. 祝庆.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低碳城市建设的演变规律及提升路径设计研究[D]. 吴雅. 重庆大学, 2019(10)
- [7]基于大用户能效的需求响应系统研究[D]. 江承潮. 东南大学, 2017(04)
- [8]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D]. 李长英.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3)
- [9]基于投入产出法的钢铁企业能耗分析模型研究[D]. 赵佳骏. 东南大学, 2015(08)
- [10]钢铁联合企业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 马光宇. 东北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