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是否已迈入工业化社会(论文文献综述)
方芳,陆海婧[1](2022)在《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发展路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空心化问题较为突出、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安全程度较低的发展现实,结合我国工业互联网"三步走"战略目标,即"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到203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形成国际先进的技术及产业体系;到本世纪中叶,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支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从关键技术自主安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两个角度推动工业互联网"感、传、支、用"四个层面发展的技术路线,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目标落地与实施提供参考。
王灵桂,洪银兴,史丹,洪永淼,刘俏,周文[2](2021)在《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会议精神,《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策划了"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邀请经济学领域6位知名学者选择不同的视角,畅谈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以飨读者。
周晓庆[3](2021)在《近代以来重农思想的演变:农业变迁的逻辑》文中指出近代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的"重农思想"在不断演变,这是影响自鸦片战争以来农业农村发展衰兴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一百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形态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共有的规定,也是普遍规律。一个社会,主流农业思想的重农程度越高,其农业农村的发展就越好,而重农程度高的主要标志是"重农思想"内涵的丰富性,不仅重视农业生产,也要关心农民权益和农村发展;既要重视数量的增加,又要关注质量的提升。农业和农村发展只有在内涵不断丰富的"重农思想"引领下,不断完善三农理论和政策体系,方可行稳致远。
洪阳[4](2021)在《发达省份率先迈入高收入阶段的基本做法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十四五"是我国迈入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按照世界银行的收入分组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处于低收入组。经过多年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离高收入国家门槛越来越近,除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外,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已经率先迈入高收入阶段。工业发展的强力拉动、积极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技术创新引领和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发挥等五个方面,是四省的基本做法。结合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抢抓发展机遇、加强地方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保持稳定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的思考,为我国其他省份迈向高收入阶段提供案例经验参考。
白继山[5](2021)在《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迅速地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第一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16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970.6倍,年均增长11.0%。而在上述瞩目成绩的背后,也需认识到,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投资回报率的下降,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驱动要素应逐步实现从劳动力要素驱动主导到资本要素驱动主导,再到知识要素驱动主导的升级过程。2012年之后,中国经济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跨越的进程中,从供给侧来看,全要素生产率(TFP)提升是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来源。工业作为中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其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投入拉动向TFP增长驱动转变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跃迁。目前对于中国工业TFP增长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大部分研究均局限在新古典增长框架下进行,使用索洛余值的方式理解TFP增长。根据诱致性技术变革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可知,TFP增长来源于技术进步,而研发行为本身具有偏向(Biased)特征,并总是体现为使用充裕要素和节约稀缺要素。如果打破新古典中性TFP增长的设定方式,则能够为研究技术进步打开新的局面,特别是在技术进步存在偏向特性的情况下,探讨这种偏向是否适宜于中国工业TFP的增长,将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话题。工业技术进步偏向应如何定义和测度?不同的技术进步偏向,其产生的来源有何不同?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如何判断,其评价维度有哪些?中国工业的高速经济增长究竟多大程度来源于非中性的技术进步?中国在工业化前期、中期、后期阶段,是否拥有不同的技术进步偏向?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产生的来源是什么,地区和行业层面有何差异特征?若以技术进步偏向是否促进了工业TFP增长作为适宜性的评价标准,中国工业宏观、地区和行业层面的技术进步偏向是否适宜,目前有何提升空间?中国工业宏观、地区和行业层面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才能通过调节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在一个能够体现非中性技术进步的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框架下,构造了技术进步偏向的识别方程,明确技术进步偏向的判定标准和依据;然后进一步根据Acemoglu(2002)的导向型技术进步理论,明确了技术进步偏向产生的两种决定效应;并在一个嵌入技术进步偏向的经济核算框架,以技术进步偏向是否促进了工业TFP增长作为适宜性的评价标准,对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进行了定义,并明确了适宜性的评价维度与总体原则。随后,本文基于中国工业宏观层面、31个省份的地区层面以及35个行业层面的全面数据,通过分析中国工业要素禀赋以及要素稀缺性的演进历程,明确了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诱致基础;然后通过使用Klump等(2012)提出的非线性三方程联立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采用非线性似不相关估计(NLSUR)方法,对中国工业宏观、地区层面和行业层面技术进步偏向进行全方位的识别,明确中国工业三个层面技术进步偏向的演变历程以及决定机制。再次,本文进一步使用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评估框架,从两个维度对中国工业在宏观、地区和行业层面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进行全面评估,明确现有的技术进步偏向是否适宜,确定未来适宜性的可改进空间。最后,在明确了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改进方向之后,本文对中国工业宏观、地区和行业层面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明确未来通过何种途径,才能提高三个层面的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加强技术进步偏向对于工业TFP增长的促进作用,为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通过研究,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从理论上来看,工业技术进步的偏向由市场规模决定效应和价格决定效应联合决定,前者倾向于促使技术进步偏向于充裕要素,后者倾向于促使技术进步偏向于稀缺要素,两种决定效应的作用力完全相反,效应更强的一方决定了技术进步偏向的最终走向。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存在两个评价维度,其中第一个维度是判断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进行耦合之后,是否促进了工业TFP增长;第二个维度是判断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效率的比较优势进行耦合之后,是否促进了工业TFP增长。当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禀赋比较优势或者要素效率比较优势耦合之后,两者对工业TFP增长的总效应为正,技术进步偏向方能满足适宜性的要求,从而保障工业TFP的增长。(2)从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诱致基础来看,宏观层面资本持续深化引发的市场规模决定效应以及劳动成本上升带来的价格决定效应均存在加强的趋势,但近期劳动力稀缺引发的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可能引发价格决定效应作用出现快速增强的特征,从而诱发工业技术进步朝着劳动偏向转换。此外,中国东、中、西部省份和资源、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诱致基础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3)从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演变历程与决定机制来看,工业宏观、地区和行业层面的技术进步大多呈现出由资本偏向转为劳动偏向的趋势,价格决定效应取代市场规模决定效应,成为影响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主导效应,绝大部分行业和地区技术进步偏向的决定机制已经完成了转换,但不同地区和行业的技术进步偏向转折点存在先后差异。其中,东部和中部省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发生转折的时间较早,约在2004年左右;而西部省份发生2006年前后。另一方面,资源密集型行业在2001-2016年期间未出现明显的技术进步偏向转折,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在2008年转为劳动偏向。(4)从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的评估结果来看,由于技术进步偏向和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耦合作用对工业TFP增长的影响均十分微弱,技术进步偏向和要素效率比较优势耦合作用对工业TFP增长的影响均十分明显,因此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判断均由第二个维度的评估结果所决定,说明在中国工业劳动效率水平更具优势的情况下,只有劳动偏向的工业技术进步才是适宜的。随着工业技术进步完成了资本偏向到劳动偏向的转变,工业宏观、地区和行业层面的技术进步偏向总体上呈现出了由强非适宜状态向弱适宜状态的过渡,也就是技术进步偏向和要素效率比较优势的耦合作用由抑制工业TFP增长,转向促进TFP增长所影响。其次,西部省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转折早于东部和中部省份,但东部和中部省份的适宜性程度高于西部省份。最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偏向较早转为弱适宜状态,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弱适宜状态尚未完全稳定,资源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强非适宜问题仍然十分突出。(5)从影响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主导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深化程度以及劳动稀缺性是影响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主要因素。在确定劳动偏向为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适宜性状态之后,具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和劳动稀缺性的上升,能够提升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程度;资本深化水平的提升则将降低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程度。需注意的是,各因素对工业地区和行业层面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作用方向和力度,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凝练了三条提升工业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程度的政策建议:一是从宏观层面来看,在工业技术进步偏向已经完成由资本偏向转为劳动偏向的状态下,需顺应人口红利消失的现实背景,既要在内因方面,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增强其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价格决定效应,提高技术进步的劳动偏向程度;也要在外因方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由此内外结合,提高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程度,从而为工业TFP增长注入更多动力。二是从地区层面来看,对于东部和中部省份来说,应进一步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保持适宜性程度稳定在较高水平,其中东部省份还可以通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促进适宜性程度的提高;中部省份可以通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促进适宜性程度的提高,并重点加强人力资本水平对适宜性的促进作用。西部省份应紧跟中部和东部省份的脚步,尽快促使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跨过门槛,早日成为提升工业技术进步劳动偏向适宜性的重要推动力,加快提升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程度。三是从行业层面来看,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应通过提升行业规模、盈利水平、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将其技术进步偏向性稳定在适宜状态,并不断提升其适宜性程度。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来说,应通过增加研发水平,扩大其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优势。对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来说,应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扩大其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优势。对于资源密集型行业来说,应推进其技术进步偏向的决定效应重新回到市场化调节之中,并有效发挥各影响因素对其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影响,推进其技术进步偏向由非适宜状态尽快转向适宜状态,并以适宜性转变成为扭转其TFP负增长的契机。
李青[6](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范瑞滨[7](2020)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文中提出从鸦片战争至今,中国人民经过艰难探索,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准确把握近代以来中国探索现代化的历程,揭示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这是中国现代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近代以来探索现代化的历程是与世界历史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强调世界历史具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并注重把握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注重研究世界历史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我们把握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把握中国的现代化与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凭借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我们能更加深刻地把握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本论文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首先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中国现代化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进行了揭示和阐述;接下来以大历史的长焦距,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历史性的审视,意图勾画出经200年来中国从被动卷入世界历史、新中国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改革开放主动参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历史的结构性改革,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变化历程的时代画卷,阐明中国现代化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揭示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及其独特样态进行了结构性的分析并揭示了其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关系。中国现代化作为一项旷古未见之宏大事业,有着极为复杂的内在结构和层次,论文分别从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及其历史型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布展,以及在新的历史时代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等几个具有典型性的核心要素入手,来分析和揭示中国现代化道路及其成就的独特结构和本质特征,意图通过这种结构性分析,揭示和阐释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关系、揭示出其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遵循和发展。“引言”和“结语”之外,论文正文分为六章。论文的“引言”主要简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阐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国现代化问题成为诸多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在此基础上,着重梳理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中国现代化研究的两种范式,即“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通过对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化相关研究成果的评析,揭示出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简要论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观点。第一章阐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以及运用其研究中国现代化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构建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理论。它确定了世界历史的科学内涵,阐释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借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历程进行研究,可有效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方向,把握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把握资本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作用,把握人类社会的未来形态。第二章审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程。本论文将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进行分析,阐明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和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阐明了民主革命为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提供的政治保障。然后,本论文依次剖析了中国在冷战时期独立自主的进行现代化探索、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现代化新阶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第三章剖析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本论文在阐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对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十月革命经验的运用和借鉴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体现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特点,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进一步开创了多样化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第四章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在把握马克思列宁社会主义阶段论思想的基础上,本论文剖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内涵,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阶段所具有的历史性和阶段性,以及它为中国社会主义更高发展阶段的探索所奠定的基础。同时,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本论文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成了世界历史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五章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本论文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为理论基础,有效把握了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两制关系,适应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利用资本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注重驾驭资本、消除资本的消极影响,同时强调了利用和驾驭资本的历史性和阶段性。本论文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利用和驾驭资本实现现代化所具有的创造性贡献。第六章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地位。本论文在梳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剖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揭示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世界历史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构成了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共同体的主要形式,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重要途径。在“结语”中,对论文分析和阐述的观点和逻辑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在阐明中国现代化进程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运用和发展的基础上,揭示本论文的四个主要结论:第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世界历史这一重大背景与具体的条件,历史性透视表明没有共产党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无法真正启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第二,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闭关锁国、没有改革开放,不可能建成真正的社会主义;第三,世界历史发展的当代进程表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世界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的顺利推进不可能缺乏中国的现代化;第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构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新发展形态。
许智豪[8](2020)在《河南省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及优化调控》文中研究表明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可持续发展向来是土地合理利用的热点问题。探究不同社会经济水平阶段下,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情况十分值得研究,可以为不同经济阶段下的城乡建设用地的利用,提出可持续且高质量的发展路径。本文首先划分了河南省各市的经济阶段及变迁规律,按照研究区城市不同的经济水平,将研究区分为三种类型的经济水平区域,分析不同区域的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系统和城市建设用地转型系统,进行耦合协调分析,基于不同的经济区域进行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结构优化,按照经济阶段规划各市相关经济-用地指标,按照总量-强度划分类型区,进行分区管控,并提出措施。研究结果如下:(1)城乡建设用地和经济阶段交互分析:按照各市的经济阶段发展周期及现状,划分经济发达水平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区域及经济平稳发展区域。分区域讨论不同转型时期,发达区域用地转型经历了产业升级转型、合理扩张转型、结构稳定转型。高速发展区域经历了产业升级结构优化转型、合理扩张转型。经济平稳发展区域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经历了产业结构转变和产业升级转型。量化分析不同经济阶段得耦合程度发现,工业化初期,协调程度较低,工业化中期协调结果先飞速提升而后下降,工业化后期达到了较高的协调程度。(2)城乡建设用地配置优化:按照不同的经济发展区域,差别化配置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测算城市工矿及农村建设用地盘活潜力。预测2035年城市及农村常住人口变化,差别化配置不同经济区域的人均新增标准,预测2035年城镇及农村居民点用地上限。进一步合理优化用地结构,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按照人均标准法测算各市建设用地挖潜的潜力。(3)管控类型区划分及相关指标规划:利用四象限法,按照总量-强度双控,划分不同的管控类型区。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城市扩张Ⅰ型、Ⅱ型,将农村居民点按照整理时序分为Ⅰ到Ⅳ级,并提出相关管控措施。参考北京市所处不同经济阶段时的地均GDP增长及经济阶段周期,为河南省不同经济类型区域,2035年的地均GDP做出规划。
王效云[9](2020)在《拉美国家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图用演化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解读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困境。在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曾是最有希望实现对发达国家赶超的发展中国家,然而,20世纪80年代爆发的债务危机,似乎证明曾经的辉煌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危机扭转了之前良好的赶超势头,并促成了经济发展模式的大转型。人们因危机爆发而否定之前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寄希望于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然而,新自由主义没能将拉美国家重新拉回到赶超轨道上,反而使拉美经济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而且危机和动荡不断,拉美国家随之落入到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之中。与此同时,社会方面出现了倒退,贫困和两级分化加剧,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不满于新自由主义的失败,21世纪以来拉美一些国家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其中以委内瑞拉的21世纪社会主义最为突出。这一新的发展理论和模式将矛头指向积怨已深的社会矛盾,试图通过再分配领域的改革缓和社会矛盾,减少贫困,在经济领域则实行国有化,将重要部门的私有产权变为国有产权,以便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然而,这一发展模式在21世纪最初十年展现出颇具希望的势头之后,很快归于沉寂了,这些国家陷入了更深的混乱中。拉美国家的人民从来没有放弃改变命运的努力,他们对有可能改变落后现状的理论和模式抱有极大地热情,拉美国家因此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试验田。然而,拉美国家至今仍没有找到那条真正能使其实现赶超的正确的发展道路。为什么自进口替代工业化以来的所有发展模式,在拉美国家都失败了?如何看待拉美国家面临的发展困境?摆脱发展困境的突破口和出路在哪里?本文以演化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采用较长时期的历史视角,针对拉美国家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以来的发展模式,抽取演化发展经济学市场、技术与制度的三个关键考察角度,进行经济发展的长历史纵向分析和对比东亚经济发展的横向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生产结构是拉美国家陷入发展困境的根源。经济发展是生产结构特定的,只有报酬递增的高质量生产活动才能带来发展,而拉美国家生产结构却专业化于低端的、远离技术中心的、报酬不变或递减的生产活动。正是因为这样的生产结构,使得拉美国家缺乏对知识、技术和创新的内在需求,无法启动技术和创新这一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的特质,意味着产品市场基本都是完全竞争的,难以为国民福利的增加提供基础;低端的生产活动生产环节少、产业链条短,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也难以形成产业间的协同效应。造成这种生产结构的原因,在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使拉美国家在工业化完成之前,就放弃对高端产业的保护和扶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失败,不是因为政府对经济的选择和干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所,政府干预是实现赶超和发展的前提,而是因为政府干预的方式和方向出现偏差,没有遵循工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为其营造有序运转的大规模市场和建立相应的内生技术能力。对于拉美国家来说,要突破经济发展困境,就要在生产领域谋求大变革,综合借助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和技术政策等有利于生产和创新的工具,建立和发展高质量的生产活动,改变当前的生产结构。
许天成,瞿商[10](2020)在《迈入5G时代的“半工业化”》文中研究说明半工业化是传统手工业与近现代大机器工业的桥梁和纽带。当代半工业化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经济逻辑,并对中国的工业化作出了相应的贡献。当前,中国工业化进程仍在深化、完成的过程中。"劳动替代资本和技术"这个半工业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并没有改变,但由于中国人口发展进程、经济结构性变迁等阶段性的现实影响,劳动已经显现出量价失衡。在5G通信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冲击下,新时代劳动替代资本和技术的方式以及其适应性演化中展现的新特征值得密切关注。5G时代半工业化仍将继续存在,并将影响中国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化进程后半段的适应性演化方向。展望半工业化在5G时代的存续与发展,有助于认识中国工业化后半程的内涵与可能路径,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对策选择。
二、我国是否已迈入工业化社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是否已迈入工业化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发展路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 |
1.1 发达国家依托工业互联网落实“再工业化”战略 |
1.2 我国工业互联网迈入2.0阶段 |
2 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发展路线 |
2.1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技术需求 |
2.1.1 关键支撑技术需求 |
2.1.2 前瞻性场景应用技术需求 |
2.2 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发展路线图 |
2.2.1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技术基础 |
2.2.2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技术突破路径选择 |
2.2.3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技术路线图 |
3 结论 |
(2)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携手在新起点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一、“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
二、新发展理念将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更大动力 |
三、以“五个统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创新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大贡献 |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三、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 |
四、工业现代化的创新驱动之路 |
坚守建设工业强国之初心、开创工业发展新道路 |
百年党史中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导言 |
二、中国经济发展基本历史经验 |
1. 始终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为中心 |
2. 建立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
3. 确认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将经济建设作为工作中心 |
4. 坚持渐进式改革方法论 |
5. 不搞私有化,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
6.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7.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8. 发挥政府和市场调节“两只手”的作用,并保持两者的动态平衡 |
9. 主动对外开放,大胆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 |
1 0. 坚持“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和创新驱动的新发展方式 |
三、结论 |
碳中和与中国经济增长逻辑 |
一、碳中和提出的战略意义与时代背景 |
二、碳中和是新发展阶段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最大动能 |
三、对碳中和认知的几个误区 |
四、碳中和愿景下中国经济模式转型实施路径 |
五、结语 |
用中国经验丰富和发展市场经济理论内涵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对标西方市场经济 |
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
三、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 |
四、现代化高水平市场经济一定是坚持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 |
(3)近代以来重农思想的演变:农业变迁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鸦片战争后,尽管出现了“参仿西法”“急兴农学”的观念启蒙,但传统的“以农为本”思想被“师夷长技以制夷”和“重商主义”所挤压,中国农业在与以近代科学为引领的西方近代农业的碰撞中走向衰弱 |
二、甲午战争后传统“农本”思想回归促使兴农运动兴起,西方“农业之法”引进,中西方农业逐渐融合,中国农业由近代农业思想观念启蒙向建立近代农业科学体系转变,开启了农业近代化进程 |
三、民国时期,在实业救国、工商救国失败的背景下,在重农主义派“以农立国”与重工主义派“以工立国”的激烈争论中,乡村建设、农村复兴运动归于失败,农业发展停滞,农村经济衰微 |
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进程中,新中国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以农为本”思想精华,把“以农业为基础”作为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推动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 |
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突破和发展传统“重农思想”,把尊重农民意愿和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从重农业生产向重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转变,并以“重中之中”理念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解决温饱、奔向小康 |
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拓展丰富重农思想内涵,坚持“重中之中”和“优先发展”理念,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变革 |
七、结语 |
(4)发达省份率先迈入高收入阶段的基本做法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达省份率先迈入高收入阶段的基本情况 |
二、迈入高收入阶段省份的成功实践 |
(一)工业发展的强力拉动是成功迈入高收入阶段的前提 |
(二)积极融入全球贸易体系是成功迈入高收入阶段的助推器 |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成功迈入高收入阶段的基本条件 |
(四)技术创新引领是成功迈入高收入阶段的基本动力 |
(五)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的发挥是成功成长为高收入阶段的重要支撑 |
三、启示与思考 |
(一)抢抓发展机遇 |
(二)加强地方干部队伍建设 |
(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
(四)保持稳定的发展环境 |
(5)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与价值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价值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1.2 新古典增长理论 |
2.1.3 内生增长理论 |
2.1.4 新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工业技术进步的测度 |
2.2.2 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测算 |
2.2.3 工业技术进步偏向及其适宜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技术进步偏向的定义 |
3.1.1 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 |
3.1.2 非中性技术进步 |
3.1.3 技术进步偏向的定义 |
3.2 技术进步偏向产生的决定效应 |
3.2.1 市场规模决定效应 |
3.2.2 价格决定效应 |
3.3 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概念界定与评价维度 |
3.3.1 Kmenta级数展开的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框架 |
3.3.2 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定义 |
3.3.3 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两种评价维度 |
3.3.4 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总体判断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诱致基础 |
4.1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
4.1.1 指标选择 |
4.1.2 数据说明 |
4.2 工业资本深化的禀赋变化路径 |
4.2.1 宏观层面工业资本深化的禀赋变化路径 |
4.2.2 地区层面工业资本深化的禀赋变化路径 |
4.2.3 行业层面工业资本深化的禀赋变化路径 |
4.3 工业要素稀缺性的变化趋势 |
4.3.1 宏观层面工业要素稀缺性的变化趋势 |
4.3.2 地区层面工业要素稀缺性的变化趋势 |
4.3.3 行业层面工业要素稀缺性的变化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演变历程与决定机制 |
5.1 技术进步偏向的识别方法 |
5.1.1 标准化的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 |
5.1.2 要素效率增长率的动态改进 |
5.1.3 非线性供给面系统估计方程 |
5.1.4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2 中国工业要素替代弹性的识别结果 |
5.2.1 宏观层面工业要素替代弹性的识别结果 |
5.2.2 地区层面工业要素替代弹性的识别结果 |
5.2.3 行业工业层面要素替代弹性的识别结果 |
5.3 中国工业要素效率改进的测算结果 |
5.3.1 宏观层面工业要素效率改进的测算结果 |
5.3.2 地区层面工业要素效率改进的测算结果 |
5.3.3 行业工业层面要素效率改进的测算结果 |
5.4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演变历程与决定机制 |
5.4.1 宏观层面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演变历程与决定机制 |
5.4.2 地区层面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演变历程与决定机制 |
5.4.3 行业层面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演变历程与决定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评估 |
6.1 中国工业TFP增长率的演变历程 |
6.1.1 宏观层面工业TFP增长率的演变历程 |
6.1.2 地区层面工业TFP增长率的演变历程 |
6.1.3 行业层面工业TFP增长率的演变历程 |
6.2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第一维度评估结果 |
6.2.1 宏观层面适宜性的第一维度评估结果 |
6.2.2 地区层面适宜性的第一维度评估结果 |
6.2.3 行业层面适宜性的第一维度评估结果 |
6.3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第二维度与总体评估结果 |
6.3.1 宏观层面适宜性的第二维度与总体评估结果 |
6.3.2 地区层面适宜性的第二维度与总体评估结果 |
6.3.3 行业层面适宜性的第二维度与总体评估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7.1 研究假设 |
7.2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
7.2.1 指标选择 |
7.2.2 数据说明 |
7.3 模型构建与估计方法 |
7.3.1 模型构建 |
7.3.2 估计方法选择 |
7.4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7.4.1 宏观层面工业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7.4.2 地区层面工业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7.4.3 行业层面工业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现状评析 |
四、 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 |
1. 研究思路 |
2. 主要观点 |
五、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 研究方法 |
2.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一、 世界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 |
二、 资本主义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换” |
三、 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未来发展 |
四、 世界历史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
第二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历史性审视 |
第一节 近代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及中国革命探索 |
一、 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及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 |
二、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民主革命探索 |
第二节 新中国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一、 融入社会主义阵营及社会主义改造 |
二、 在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融入世界历史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 |
一、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
二、 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 |
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发展布局的调整 |
2.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
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
4.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 |
一、 中国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 逆全球化运动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三、 新时代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三章 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及其历史建构 |
第一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来源 |
一、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 |
二、 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来源 |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 |
一、 世界历史与近代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 |
二、 世界历史与中国革命的转变 |
三、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 |
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对“一国胜利论”的运用和发展 |
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多样化的无产阶级革命模式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化建设国情基础的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来源 |
一、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
二、 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
三、 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 |
四、 毛泽东的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
第二节 世界历史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 |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现代化的实现 |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世界历史方位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握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国情 |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各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划时代创新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和世界历史条件 |
一、 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两制关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二、 世界历史下的必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 |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 |
一、 世界历史下资本的两面性与资本对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
二、 世界历史下社会主义原则的坚守与资本作用的历史性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握了世界历史的发展特点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利用和驾驭资本的社会主义模式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和驾驭资本提供借鉴 |
第六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发展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思想背景 |
一、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来源 |
1. 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内涵 |
2. 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发展阶段 |
3. 自由人联合体的主要特征 |
二、 新中国和平外交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中国新时代远大规划和部署 |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条件 |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规划 |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性质 |
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维度 |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层次 |
4.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把握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然途径 |
结语 |
一、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提供理论指导 |
二、 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8)河南省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及优化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经济阶段划分 |
1.2.2 土地利用转型 |
1.2.3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 |
1.2.4 建设用地转型与经济耦合协调 |
1.2.5 建设用地优化配置及管控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理论依据 |
2.0 研究相关概念 |
2.1 研究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理论 |
2.1.2 协同发展理论 |
2.1.3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1.4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2.1.5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2 研究逻辑框架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资源条件 |
3.2 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3.2.1 城镇化现状 |
3.3 河南省建设用地现状 |
3.3.1 建设用地利用强度较低 |
3.3.2 基础设施用地水平不高 |
3.3.3 农村居民点利用粗放 |
3.3.4 土地闲置现象严峻 |
3.4 数据来源说明 |
4 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分析 |
4.1 钱纳里经济阶段划分的标准及特征 |
4.2 河南省经济发展阶段划分 |
4.2.1 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4.2.2 河南省经济发展阶段变迁 |
4.3 各市经济阶段变迁及经济分区 |
4.3.1 河南省各市经济发展变迁 |
4.3.2 河南省经济发展分区 |
4.4 河南省各地建设用地转型分析 |
4.4.1 经济发达区域建设用地转型 |
4.4.2 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建设用地转型 |
4.4.3 经济平稳增长区域建设用地转型 |
4.5 经济阶段与建设用地转型耦合分析 |
4.5.1 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4.5.2 耦合协调度分析 |
5 建设用地配置优化 |
5.1 河南省各市人口预测 |
5.2 城市工矿用地总需求量预测 |
5.3 城市工矿用地潜力测算 |
5.4 农村建设用地总量预测 |
5.5 农村建设用地潜力测算 |
6 建设用地的优化调控 |
6.1 不同经济阶段建设用地管控 |
6.1.1 河南省建设用地发展 |
6.1.2 不同经济阶段建设用地发展 |
6.2 基于需求-强度指数管控类型划分 |
6.2.1 城市建设用地管控类型划分 |
6.2.2 农村居民点管控类型划分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2.1 可能的创新点 |
7.2.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拉美国家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理论述评 |
第一节 演化发展经济学理论 |
第二节 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理论 |
第三节 市场发育和创造理论 |
第四节 理论述评 |
第三章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发展机制和逻辑 |
第二节 市场的创造、培育和保护——发展的起点和动力 |
第三节 知识、创新与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第四节 制度与政策——发展的保障 |
第五节 总结 |
第四章 市场角度的考察 |
第一节 拉美国家的市场特征 |
第二节 制约市场扩张的背后因素——土改的延误与失败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技术角度的考察 |
第一节 拉美地区科技发展状况综述 |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考察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制度与政策角度的考察 |
第一节 简要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需求侧的考察 |
第三节 供给侧的考察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困境的总结 |
第二节 启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10)迈入5G时代的“半工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当代半工业化的历史演化 |
(一)改革开放前半工业化艰辛起步:“有传承”“有需求”“有目标” |
(二)改革开放后半工业化快速发展:“接得住”“吃得下”“跑得快” |
(三)迈入5G时代:半工业化仍然存在并继续发展 |
劳动-技术-资本:当代半工业化的逻辑基础 |
(一)劳动替代资本和技术的历史逻辑 |
(二)劳动替代资本和技术的经济逻辑 |
迈入5G时代的半工业化何去何从 |
(一)劳动力量价背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替代资本的影响 |
(二)新技术革命与产业转型升级下劳动替代技术的影响 |
(三)迈入5G时代的“半工业化”的托底功能和瓶颈问题 |
四、我国是否已迈入工业化社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发展路线研究[J]. 方芳,陆海婧.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 2022(01)
- [2]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J]. 王灵桂,洪银兴,史丹,洪永淼,刘俏,周文. 中国工业经济, 2021(12)
- [3]近代以来重农思想的演变:农业变迁的逻辑[J]. 周晓庆. 古今农业, 2021(04)
- [4]发达省份率先迈入高收入阶段的基本做法与思考[J]. 洪阳. 理论探索, 2021(05)
- [5]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适宜性的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D]. 白继山. 西南大学, 2021(01)
- [6]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D]. 范瑞滨.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8]河南省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特征及优化调控[D]. 许智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9]拉美国家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视角[D]. 王效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10]迈入5G时代的“半工业化”[J]. 许天成,瞿商. 探索与争鸣,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