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酚胺治疗应用的生理基础

儿茶酚胺治疗应用的生理基础

一、儿茶酚胺类治疗应用的生理学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王张[1](2009)在《基于代谢组学的民族药灯盏细辛、沙棘有效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等复杂疑难疾病方面相对于单一化学成分药物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对民族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现代认识和研究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尤其应在民族药的有效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提炼,建立一套体现民族医药特点、系统论和还原论相结合的研究新方法。苗药灯盏细辛和藏药沙棘分别是临床上用于防治缺血性中风和胸痹心痛的疗效确切的常用药,二者的应用历史悠久,在民族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很多藏药成方制剂中均含有沙棘膏,且均被药典收载,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此外二者的药效物质基础都是业已证明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治疗作用的黄酮类有效成分,故以苗药灯盏细辛和藏药沙棘为例进行研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推广价值。目的在民族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结合系统化学生物学的思路和代谢组学的方法,以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苗药灯盏细辛和防治胸痹心痛证的藏药沙棘为例,尝试建立基于代谢组学的民族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的新方法。方法应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和肾上腺素加冰水致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分别进行苗药灯盏细辛和藏药沙棘的药效学研究;同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和主成份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等模式识别技术对造模和给药前后大鼠的尿液进行代谢谱型分析,开展基于代谢组学的民族药有效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药效学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明显地减少脑梗死面积,改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病变,并能促进尼氏小体数量的增加,这可能是通过减少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促进因子——Bax蛋白表达,对抗缺血再灌注后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的;亦能明显促进神经功能缺失体征的提前恢复;综合各指标的结果提示,量-效关系不规则,疗效由强到弱依次为:低剂量>高剂量>中剂量。沙棘提取物能够明显降低急性血瘀动物的血液粘稠度和红细胞浓度,减弱红细胞的聚集能力和血液的凝固能力,最终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浓、粘、凝、聚”等异常特征;其中又以沙棘提取物高剂量和低剂量的作用最明显。(2)基于代谢组学的有效性评价:灯盏细辛注射液和沙棘提取物能使模型动物的代谢谱型向正常动物回归,其中低剂量优于高剂量,后者又优于中剂量。(3)基于代谢组学的作用机制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减弱或取消了外界刺激因素“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对机体的作用,使模型大鼠的代谢谱型向正常动物回归,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犬尿喹啉酸、琥珀酰鸟氨酸和亮氨酰脯氨酸等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关,它们又有可能涉及“色氨酸-犬尿喹啉酸”和“琥珀酰鸟氨酸-尿素循环-NO”等代谢途径。沙棘提取物减弱或取消了外界刺激因素“肾上腺素结合冰水”对机体的作用,使模型大鼠的代谢谱型向正常动物回归,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苯丙氨酸、色氨酸、琥珀酰鸟氨酸、犬尿喹啉酸、鹅去氧胆酸和胆酸等潜在生物标志物有关,它们有可能涉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儿茶酚胺类”、“色氨酸-5-羟色胺”、“琥珀酰鸟氨酸-尿素循环-NO”和“胆固醇-胆汁酸”等代谢途径。结论本文证实了代谢组学对苗药灯盏细辛和藏药沙棘有效性的评价与传统药效学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代谢组学还揭示了民族药所调控的机体潜在生物标志物及其代谢途径,丰富了民族药的作用机制研究;此外本文揭示了急性血瘀“证”本质的生化物质基础,故代谢组学可以作为民族药的有效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的新方法,亦拓宽了民族药现代研究的思路。创新点(1)本文揭示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代谢谱型及灯盏细辛注射液调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2)本文揭示了急性血瘀“证”的生化物质基础为一系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阐释了沙棘提取物对其的影响;(3)探索了代谢组学结合药效学的手段来进行民族药有效性评价的新方法。

杨济宁[2](2019)在《白藜芦醇在代谢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我国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患病人数高达2.9亿,死亡率居于首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给国民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干预措施来防治心血管疾病刻不容缓。生活方式和膳食模式的改变是近年来我国CVD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其中,由高脂膳食(high-fat diet,HFD)引起的血脂异常、肥胖、代谢紊乱等均是CVD的重要危险因素。当摄入的脂肪超过肝脏的代谢负荷后,可诱发血脂代谢紊乱,从而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并进展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后者是CVD的病理基础。而AS进一步发展可产生冠状动脉堵塞,从而造成心肌细胞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因此,通过膳食途径对代谢性疾病进行干预是一种经济且有效的手段。其中,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的多酚类植物化学物,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抗炎等作用有效改善CVD,但其中的机制尚未阐明。肝脏是脂肪代谢的核心器官,有脂肪蓄积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CVD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提示RSV可通过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介导的通路改善HFD引起的多种代谢性疾病,因此,PKA可能成为RSV防治代谢性CVD的重要靶点。多项体外研究表明PKA密切参与到肝脏脂肪代谢调节中,然而,由于PKA的亚基种类较多,难以建立PKA完全敲除的动物模型,因而关于PKA对肝脏脂肪代谢的体内研究尚缺乏直接证据。此外,HFD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是AS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动力学与细胞氧化还原稳态关系密切。我们前期发现RSV可以调节内皮细胞的氧化还原稳态,但RSV在调节内皮细胞线粒体动力学过程中的作用靶点仍有待研究。防治CVD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心肌细胞在病理性应激情况的存活能力。既往的研究提示在成年心室肌细胞中,单核心室肌细胞(mononucleated ventricular myocytes,MVMs)比双核心室肌细胞(binucleated ventricular myocytes,BVMs)分化程度更低,且具有一定的增殖潜力,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受限于研究方法,MVMs与BVMs在基因层面的特征及对病理刺激因子的反应性一直未能得到全面的揭示。深入研究两种心肌细胞的差异对于理解心肌细胞的生理学特征、提高心肌细胞在病理条件下的存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1.建立肝脏特异性PKA活性抑制性小鼠模型,研究PKA在体内对HFD的代谢反应及转录组变化,为PKA在脂肪代谢中的作用提供有效的体内研究模型,并探索PKA作为代谢性CVD防治靶点的潜力。2.阐明RSV在调节内皮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和抗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代谢性CVD的防治提供膳食营养干预策略。3.揭示MVM和BVM在基础状态下和受压状态下的转录组特征,并从转录组差异提示的结果出发深入研究MVM和BVM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及RSV分别对两种细胞在受压条件下的存活情况和抗氧化应激损伤的效应,完善RSV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过表达“loxP-PKA抑制肽-绿色荧光蛋白(PKAi-GFP)-loxP”基因的小鼠,通过与Alb-cre工具鼠交配后得到在肝脏特异性过表达PKAi-GFP小鼠模型(PKAi小鼠),并用蛋白免疫印记方法验证肝脏组织中PKAi-GFP表达,用RT-qPCR检测多种组织中PKAi-GFP的表达水平,用PKA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PKAi肝脏组织中PKA活性被抑制程度。分别研究普通饮食(chow diet,CD)和HFD诱导下PKAi小鼠与同窝对照小鼠的体重、肝脏指数、肝脏内甘油三酯的含量,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中脂滴聚集,并通过第二代RNA测序技术揭示转录组变化及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PKA在HFD刺激下改变的通路。2.利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建立氧化应激模型,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活力并确定最适建模浓度和时间。利用流式细胞术和酶标仪检测DCFH-DA探针标记的细胞内ROS,用脂质过氧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试剂盒检测RSV干预后HUVEC内氧化应激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和酶标仪检测JC-1探针标记的线粒体膜电位;共聚焦显微镜和电子镜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变化;利用蛋白印迹检测线粒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利用siRNA分别敲降TyrRS和PARP1后,检测TyrRS-PARP1通路在RSV调节线粒体动力学、氧化应激中的作用。3.通过RNA模板5’末端的转换机制测序技术(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RNA template-sequencing,SMART-seq)检测基础状态下和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刺激下的MVM与BVM转录组,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两者的差异性特征;利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技术检测MVM和BVM在基础状态和ISO刺激下的凋亡率;分别利用JC-1、DCFH-DA标记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ROS,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并分析MVM和BVM在基础状态和ISO刺激下荧光强度;利用DCFH-DA标记细胞内活性氧、Rhod-2标记线粒体钙,在共聚焦显微镜时间扫描模式下检测ISO刺激后MVM和BVM线粒体钙和ROS的变化。RSV预处理心肌细胞后,用台盼蓝标记死细胞,分别检测MVM和BVM的死亡率,共聚焦显微镜检测DCFH-DA标记的细胞内ROS。结果1.抑制肝脏内PKA活性可促进HFD诱导的肝脏内甘油三酯蓄积。1.1通过loxP/cre系统建立了肝脏内条件性PKA活性抑制小鼠模型(PKAi小鼠),其肝脏中特异性表达有PKAi-GFP,且抑制了PKA 61%的活性。1.2小鼠肝脏中PKA活性被抑制后,在普通饮食喂养下,体重、肝脏指数、肝脏内甘油三酯的含量与对照小鼠无差异;而在HFD诱导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PKAi小鼠肝脏指数增加、肝脏内出现更严重的脂肪蓄积。1.3转录组研究显示:在基础饮食下,PKAi和对照小鼠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提示PKA主要参与到了脂肪代谢。而两种小鼠在HFD诱导后:PKAi小鼠主要发生热休克蛋白相关的应激反应相关通路,而对照小鼠则主要体现在免疫系统应答的改变。2.RSV通过激活TyrRS-PARP1通路抗PA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2.1 HUVEC在200μM PA处理24h后,细胞活力下降至对照组的47%,该处理方案用于该研究中建立HUVEC氧化应激模型。在该模型中,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内ROS升高、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而RSV可以抑制以上变化。2.2在HUVEC氧化应激模型中,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线粒体成碎片化形态,且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OPA1,MFN1和MFN2)表达下降,而RSV处理可减少线粒体碎片化程度,上调融合相关蛋白;但当TyrRS、PARP1被抑制后,RSV对线粒体膜电位、形态学及融合相关蛋白的调节作用消失。3.RSV通过减轻ISO诱导的BVM氧化应激降低心肌细胞死亡率。3.1 MVM和BVM基础状态下的转录组有显着的差异,其中MVM中高表达的基因主要集中在RNA合成、抗凋亡方面,而BVM中高表达的基因则主要集中在蛋白质分解和P53介导的凋亡通路。3.2在添加ISO作为病理刺激的情况下,BVM比MVM更容易发生凋亡,其机制与BVM比MVM在ISO刺激后产生的ROS更多、维持线粒体膜电位能力更弱、发生线粒体钙超载速度更快有关。RSV的干预可以通过抑制BVM中ROS的产生而增加BVM的存活率,但对MVM的ROS及存活率没有显着影响。3.3 ISO诱导后的MVM和BVM转录组变化也存在显着差异。MVM在ISO刺激后倾向于发生自噬、减少细胞内的合成类的代谢活动从而降低细胞功能;而ISO刺激后的BVM则倾向于发生合成代谢来代偿性使细胞的功能活跃。结论1.成功建立并验证了一种全新的基于loxP/cre系统的肝脏特异性PKA活性抑制转基因小鼠模型,该小鼠肝脏的转录组发生显着改变,且在HFD喂养后较快出现肝脏内甘油三酯的蓄积。2.RSV可以通过激活TyrRS-PARP1通路调节内皮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变化,从而改善PA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3.MVM和BVM是在转录组层面和生理功能层面具有显着差异的两种心肌细胞亚群。在病理刺激下,MVM比BVM更易存活,两种细胞应对病理性刺激的反应方式不同,而RSV的干预可以通过减轻BVM氧化应激而提高其存活率。综上,本研究探索了膳食营养干预防治代谢性CVD的作用和新机制。RSV是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保护性因子,对其作用机理的揭示为防治CVD提供了新思路。

纪晓霞[3](2019)在《非腹部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并发急性胃肠损伤危险因素及预后评估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非腹部疾病所致呼吸衰竭(RF)并发急性胃肠损伤(AGI)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响发病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通过对RF并发AGI发病及死亡风险的预测,为实施早期干预性治疗提供预警,降低RF并发AGI患者的病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连续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ICU住院的RF患者。根据是否并发AGI,分为AGI+及AGI-组。将RF并发AGI患者按照临床结局不同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分别对AGI+组与AGI-组以及AGI+组中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的人口学数据、急性生理学数据及预后等进行比较,然后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分别以是否发生AGI和RF并发AGI患者是否死亡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RF患者并发AGI的危险因素以及影响RF并发AGI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共纳入214例RF患者,并发AGI者100例占46.7%,无AGI患者114例占53.3%。其中AGI+组死亡44例,病死率44%,AGI-组死亡18例,病死率15.8%,AGI+组病死率明显高于AG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F并发AGI的患者中Ⅰ、Ⅱ、Ⅲ、Ⅳ级的构成比依次为66%、25%、9%、0%,其中无AGI IV级患者发生,与AGI等级相对应的病死率依次为33.8%、57.7%、77.8%(P<0.05),提示随着RF并发AGI患者病死率随着AGI分级升高而增加。(2)AGI+组与AGI-组进行比较分析,AGI+组MAP、Pa02、PaO2/Fi02低于AGI-组,而儿茶酚胺类使用比例、糖皮质激素使用比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WBC、Lac、CK、CK-MB高于AG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02<60mmhg(OR=2.090,95%(CI:1.065~4.104,P=0.032)及儿茶酚胺类药物使用(OR=2.489,95%CI:1.383~4.483,P=0.025)是 RF 患者发生 AGI 的危险因素。(3)AGI+组中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分析,死亡组男性比例、儿茶酚胺类药物使用、机械通气比例、机械通气时间、Lac、WBC、APACHE-II评分、器官衰竭数目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AP<70mmhg(OR=1.139,95%CI:1.121~1.159,P=0.001)及器官衰竭数目(OR=1.583,95%CI:1.117~2.243,P=0.010)是RF并发AGI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氧分压<60mmhg及儿茶酚胺类药物使用是RF患者发生AGI的危险因素,平均动脉压<70mmhg及器官衰竭数目是RF并发AGI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早期预测AGI以及尽早干预提供参考。

吕春晓[4](2015)在《基于儿茶酚胺类成分变化的开心散药效物质基础及相关成分的药动学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促智经典名方开心散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1.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及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的造模方法建立了 AD大鼠模型。术后2周进行行为学测试、脑组织病理学切片检查和与学习记忆相关物质的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开心散给药组大鼠定向游泳实验中到达安全台的潜伏期显着缩短,probe test中,在原安全台所在象限的游泳距离显着延长,穿越安全台的次数显着增加;脑组织病理学切片检查结果表明,给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逐渐恢复正常;学习记忆相关物质的检测结果表明,开心散给药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着升高,丙二醛(MDA)的含量和总乙酰胆碱酯酶(T-ChE)的活性明显降低。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开心散对AD有一定的预防与治疗作用。2.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酪氨酸(Tyr)、3-甲氧-4-脱氧苯乙醇(MHPG)、香草扁桃酸(VMA)和高香草酸(HVA)的UFLC-MS/MS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尿液中酪氨酸(Tyr)、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E)、甲氧基肾上腺素(ME)、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3-甲氧基酪胺(3-MT)、多巴胺(DA)、二羟苯乙酸(DOPAC)、3,4-脱氧苯乙醇(DHPG)、3-甲氧-4-脱氧苯乙醇(MHPG)、3,4-脱氧苦杏仁酸(DOMA)、香草扁桃酸(VMA)、高香草酸(HVA)和左旋多巴(DOPA)的UFLC-MS/MS方法。血浆和尿液样品经过简单的蛋白沉淀处理后,以ODS-EP色谱柱进行分离。所建立方法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化合物平均提取回收率均大于60%。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基质效应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空白组、模型组、开心散给药组和阳性药组进行相关物质的浓度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中的Tyr,VMA和HVA浓度显着降低,MHPG的浓度显着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开心散给药组大鼠血浆中的Tyr,MHPG,VMA和HVA的浓度有一定恢复,与阳性药组的各物质浓度无显着性差异。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尿液中的 Tyr,NME,ME,E,NE,3-MT,DA,DOPAC,DOMA,VMA,HVA和DOPA的含量降低,DHPG和MHPG的浓度显着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开心散给药组大鼠尿液中14种化合物的浓度也得到了恢复,趋向空白组,与阳性药组的各物质浓度无显着性差异。证明开心散对AD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以尿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浓度为例,采用R3.1.2程序中LASSO数据包,建立了逻辑回归模型,得到区分AD大鼠与空白大鼠的方程为y=118.2-1.0931ogTyr-1.1621og3-MT-4.6771ogDA-1.0111ogDOPAC+1.2611ogMHPG-13.181ogHVA,为 AD的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3.采用GC-MS方法对开心散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UPLC-Q/TOF MS方法对开心散中的体外成分及体内入血成分进行鉴定。采用UFLC-MS/MS方法测定了开心散中18个活性成分的含量。GC-MS方法鉴定出4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37个来自石菖蒲,4个来自人参,2个来自远志,1个来自茯苓;UPLC-Q/TOF MS共鉴定出92个化合物,其中53个来自远志,36个来自人参,3个来自茯苓,分别为人参皂苷类,三萜酸类,远志糖酯类,远志皂苷类和远志(?)酮类;对大鼠灌胃开心散后血浆样品进行了分析,鉴定了 26个入血成分,其中18个来自人参,5个来自远志,3个为代谢产物,分别为人参皂苷类、远志(?)酮类、远志皂苷类和西伯利亚远志糖酯类。采用UFLC-MS/MS方法建立了开心散中18个化合物的同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岛津UFLC液相,Venusil MP C18(100 mm × 2.1 mm,3.0 μm)色谱柱,0.05%甲酸水—0.05%甲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AB 4000 QTRAP负离子MRM模式进行检测。各待测物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回收率均符合样品分析要求。该方法为全面评价开心散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4.建立了大鼠体内远志(?)酮Ⅲ(POL)、人参皂苷Rb1(GRb1)、人参皂苷Rd(GRd)、人参皂苷Re(GRe)、人参皂苷Rg1(GRg1)和土莫酸(TUM)的UFLC-MS/MS方法。血浆样品经过乙酸乙酯-异丙醇(1:1,v/v)进行液液萃取,在Venusil MP C18(100 mm × 2.1 mm,3.0 μm)色谱柱上,以0.01%乙酸水—甲醇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MRM正负离子切换模式进行检测。各化合物的LLOQ均在0.2-1.5 ng/ml之间。所建立的方法各化合物平均提取回收率均大于60%,方法的专属性、线性与范围、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基质效应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健康和A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开心散后6种化合物的血药浓度,并对6种化合物的药动学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健康大鼠相比,POL和GRd在AD大鼠体内的吸收峰浓度AUC0-t,AUC0-∞和Cmax显着升高,GRb1在AD大鼠体内的达峰时间Tmax显着缩短;而AD大鼠体内的GRe,GRd和TUM的各项药动学参数均无显着性差异。

祁月红[5](2020)在《交感神经浸润促进胃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胃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的发病率较高,每年新发病例数约40万。胃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尽管手术技术及各种放疗和化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但其预后仍不很理想,其死亡率仍占各类癌症死亡率中第二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交感神经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已知交感神经系统(SNS)通过释放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来调节神经、内分泌、心血管、消化、呼吸、生殖和免疫系统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研究认为应激相关的精神心理压力可能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β肾上腺能受体在食管癌、乳腺癌、鼻咽癌和结肠癌等癌细胞膜上高表达。如果交感神经侵入癌组织,其释放的大量NE可作用于β受体,继而通过β受体下游信号通路而影响癌细胞的行为,包括细胞增殖、凋亡、血管形成及癌细胞转移等。然而,有关交感神经对胃癌的影响,报道很少。我们推测交感神经系统与胃癌的进展、转移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首先通过一些在线工具(如UALCAN、GEPIA和Timer等)筛选出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基因及其与胃癌预后的影响;继而收集了46例人胃腺癌根治术后的组织标本,对交感神经侵入胃癌组织作了形态学(交感神经分布)和功能(递质NE,β受体,受体后信号分子,以及胃癌恶化的可能效应分子)鉴定,并在癌组织水平研究了交感神经在胃癌组织中芽生和侵入的分子机制;进一步在胃癌细胞水平研究了异丙肾上腺素(ISO)对胃癌癌细胞增殖、迁移及浸润的影响及机制。第一部分生物信息学分析β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及对胃癌预后的影响目的:利用在线胃癌数据库筛选出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基因,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及相关基因与高表达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及对胃癌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在线网络数据库(UALCAN、GEPIA和Timer等网站)进行TGCA数据库数据挖掘和分析。这些在线网络资源是资料相当全面的、用户使用简单方便的用于分析癌症组学的数据库,可以提供:A.方便访问癌症组学数据(TCGA MET500);B.提供癌症的生物标志物或验证某些潜在感兴趣的基因;C.提供基于基因表达的图表、两个或多个基因相关性分析及病人生存信息等。这些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下一步实验研究提供证据。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基因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两两基因间的相关性,计算Spearman秩相关系数(R),以便反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结果:筛选出了胃癌患者的癌组织中前50个高表达基因;其中,CHI3L1(YKL-40)是第28位的高表达基因。在RNA水平上CHI3L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尤其在胃癌分期中的Ⅰ期升高显着(P<0.01);神经生长因子(NGF)高表达组的胃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与低表达组相比明显下降(P=0.008);癌组织中巨噬细胞高度浸润的胃癌患者较低浸润患者的累计生存率明显降低(P=0.004);ADRB1和ADRB3的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比较对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72,P=0.63);ADRB2的高表达组显着降低胃癌患者的生存率(P=0.02);CHI3L1基因与ADRB1基因无明显相关性(Cor=-0.096,P=0.051),而CHI3L1基因与ADRB2或ADRB3基因相关性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且存在正相关(P=0.00197,Cor=0.152,P=0.0346,Cor=0.104)。基因相关性分析结果:CHI3L1与STAT3正相关(R=0.48,P<0.001);CHI3L1与MAPK1正相关(R=0.41,P<0.001);CHI3L1与MAPK3正相关(R=0.35,P<0.001);CHI3L1与MMP9正相关(R=0.66,P<0.001);CHI3L1与SDC1正相关(R=0.37,P<0.001);同时也发现SDC1高表达组总生存率显着降低(P=0.031)。结论:β肾上腺能受体信号可能通过ERK/STAT3-YKL40促进胃癌的进展;MMP9和Syndecan-1是YKL-40的下游效应分子。第二部分交感神经侵入人胃癌组织的证据以及β肾上腺能受体信号通路促进胃癌进展的研究目的:在人胃癌组织水平上研究交感神经浸润癌组织的状况,交感神经递质NE的水平,以及β肾上腺能受体信号调节YKL-40的表达及下游效应分子MMP9和Syndecan-1等的表达变化及其促进胃癌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了46例行胃腺癌(STAD)根治术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标本严格区分为癌组织(STAD)和癌旁组织(adjacent)两类。用免疫组化、HPLC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交感神经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分布、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β受体(ADRB)及下游的一些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同时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CD206、CHI3L1、MMP9和Syndecan-1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交感神经(以酪氨酸羟化酶(TH)作为标志,S100作为神经髓鞘的标志)严重侵入胃癌组织中,交感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癌巢之间的间质中,且离癌巢越近的部位交感神经分布密度越高。与交感神经芽生有关的NGF、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以及高亲和力NGF受体TrkA在癌巢的边缘或癌巢之间的间质也有高度表达。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ADRB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主要分布于癌细胞膜上;?3-AR在胃癌组织中也有一定程度的高表达,而?1-AR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量很低,几乎为阴性。此外,YKL-40、CD206和MMP9均高度表达在癌巢之间的间质区;Syndecan-1和CD31主要表达在癌组织血管内皮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的NGF、TrkA、ADRB2、GAP43、TH、S100、YKL-40、Syndecan-1、MMP9、CD206和CD31的表达均显着增加(P<0.005)。HPLC-ED检测发现,胃癌组织中的交感神经递质NE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结论:胃癌组织中的高水平NGF通过高亲和受体TrkA促进大量交感神经浸润;浸润的交感神经通过NE-β2-AR-YKL-40-MMP9/Syndecan-1通路促进胃癌的进展。第三部分在体外水平上研究β肾上腺能受体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浸润的影响及机制目的:在细胞水平上阐明β-AR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浸润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分别培养两种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AGS在六孔板中,每种细胞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ISO)组(10μmol/L ISO),ISO+ICI组(10μmol/L ISO和25μmol/L ICI118,551(β2-AR特异性阻滞剂))。加入ISO或ISO+ICI药物处理后处理后24 h后,用CCK8法检测两种细胞的增殖活性;用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和浸润能力,用Western Blot检测检测NGF、CHI3L1、MMP9、Syndecan-1、STAT3、pSTAT3、ERK、pERK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别标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O组的两种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浸润能力明显增加(P<0.05),且ISO组的NGF、CHI3L1、MMP9、Syndecan-1、pSTAT3和pERK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ICI处理抑制了ISO的上述作用(ISO+ICI组)(与ISO组相比,P<0.05或P<0.01)。结论:β2-AR激动剂通过PKA-ERK/STAT3-YKL40信号通路促进两种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浸润(转移),胃癌细胞产生的MMP9和Syndecan-1主要是通过降解基质和促进血管形成促进胃癌增殖和转移。研究总结1.由于癌组织中的NGF、TrkA和GAP43高表达,导致交感神经严重浸润人胃癌组织。2.侵入胃癌组织的交感神经通过释放其递质NE,激动癌细胞β2-A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PKA-ERK/STAT3,促进YKL-40的表达,后者促进MMP9和Syndecan-1的表达,最终促进胃癌的进展。因而NE-β2-AR-PKA-ERK/STAT3-YKL-40信号通路是交感神经浸润促进胃癌进展的主要机制,这一机制在胃癌细胞系上也得到了验证。3.我们首次用金标准HPLC-ED法测定胃癌组织中神经递质NE的水平。4.在胃癌细胞系上证明激动β2-AR可上调NGF的表达,而拮抗β2-AR后NGF的表达显着下调,同时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浸润能力也被抑制,提示阻断交感神经和β2-AR信号通路可抑制胃癌的进展。5.交感神经浸润促进STAD进展的信号通路可能是:NE-β2-AR-PKA-ERK/STAT3-YKL-40-MMP9/syndecan-1

姚欢杰,王凯璇,马丽,郭文治[6](2020)在《难治性血管扩张性休克的定义、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文中提出血管扩张性休克,也称为分布性休克,其特征是全身血管阻力降低、氧摄取受损导致的广泛性血管扩张。难治性血管扩张性休克(refractory vasodilatory shock,RVS)则是由无法控制的血管扩张以及血管对高剂量的血管收缩药低反应发展而来,这类休克常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儿茶酚胺类药物仍是治疗血管扩张性休克的一线药物,但大剂量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可能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因此,单独或合并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新型血管升压药物,如加压素(vassopressin,V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1]等可大大降低儿茶酚胺的不良反应,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一些辅助药物如氢化可的松、维生素B1,以及抗坏血酸等也可用于扩张性休克的辅助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笔者主要对RVS的定义、机制,以及目前的几种新型升压药物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休克治疗方面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张轩[7](2018)在《ADRB2介导慢性应激调控胃癌发展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胃癌位列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胃癌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四。中、日、韩等东亚国家的发病率高于欧美,2017年我国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提示我国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第二位,每年新增胃癌病例数约40%发生在中国。男女发病率之比约2:1,发病年龄高峰为5060岁,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诸多因素导致胃癌地域分布差别的不均一性,其中环境是导致这一差异的重要因素。现今,随着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社会心理因素对肿瘤的影响愈发引起众多学者关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社会心理压力可以促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并降低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心理干预和免疫治疗已构建为癌症综合治疗的重要组分,但鉴于缺乏显效的治疗靶点,临床心理干预的有效性尚未达成一致。因此,深入研究精神心理应激如何引发胃癌发生、促进其发展以及转归调控,从而为应激相关胃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机体感受应激刺激后,发生相应的适应性反应并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SAM)释放儿茶酚胺类等交感神经递质,对肿瘤细胞生长、微环境血管生成实施影响。诸多研究及临床证据亦表明SAM的活化、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增高对多种实体肿瘤的生长、转移均有促进效应,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发挥其诸多生理效应是经由结合并激活细胞表面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将胞外的信息传递至胞内从而引发其后续一系列效应。近年来诸多体外研究证实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可抑制乳腺癌、口腔癌和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因此有必要研究机体在慢性应激状态下,胃癌细胞表面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活化后对其发挥哪些生物学调控效应。本研究首先通过检测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中各型ADRB的表达水平,从而进一步确立何种ADRB的激活介导了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对胃癌的生长调控。从而着重研究该类ADRB的活化通过何种方式促进胃癌细胞的生长、转移。并通过构建慢性应激模型,来深入研究各型ADRB激动剂、阻断剂及ADRB2干扰在这一模型中对胃癌的发展、转移是否发挥进一步影响。这样不仅可以明确慢性应激状态能否对胃癌的发展、转移实施影响,而且更可为临床治疗胃癌、改善病患预后提供新的靶点。研究方法:1.首先RT-PCR验证各型ADRB在人胃粘膜细胞、各胃癌细胞系表达情况,Western-blot进一步验证。2.临床标本进一步验证胃癌组织中ADRB2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关系。3.根据验证结果,利用体内、体外实验方法评价可能受ADRB2影响的胃癌生物学功能;4.不同浓度外源性ADRB激动剂、阻断剂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Edu实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细胞比例等实验方法,体外检测活化及阻滞ADRB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系增殖及存活能力的影响。构建sh-ADRB2慢病毒质粒、包装纯化慢病毒;通过ADRB2干扰胃癌细胞系进一步验证ADRB2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调控;分析正常胃粘膜细胞株和胃癌细胞株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阻断及干扰ADRB2后胃癌细胞内cAMP变化;利用Western-blot检测胞内与细胞增殖、核转录相关的关键蛋白JNK、ERK、AP-1、NFκB、CREB、STAT3的表达情况,以及使用信号通路抑制剂观察是何种信号通路介导了上述作用,进一步机制层面进行验证。5.单纯慢性应激状态对裸鼠皮下成瘤能力、机体一般状态、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6-OHDA选择性损毁小鼠外周交感神经后,观察慢性应激对裸鼠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激动和阻滞ADRB信号后对慢性应激状态下裸鼠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ADRB1是否参与其中发挥效应;sh-ADRB2细胞系裸鼠皮下成瘤能力的改变。这些结果与体内HPA轴持续激活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分析观察体内胃癌细胞存活能力的调节。6.建立尾静脉注射转移瘤模型:验证慢性应激状态是否通过ADRB2影响胃癌细胞株在裸鼠体内的侵袭、转移能力。Western-blot进一步验证小鼠胃癌组织中与转移、侵袭相关VEGF、MMP-2、MMP-7、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ADRB2在胃癌中特异性高表达;胃癌组织中ADRB2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大小、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2.慢性应激状态下,儿茶酚胺类物质能够促进胃癌发展、转移,并且这些促进效应通过活化ADRB2信号实现。3.在体外实验中,我们采用双向调控ADRB2的活性,证实了ADRB2与配体结合后通过激活ERK1/2,JNK MAPK信号通路及活化NF-κB,AP-1,CREB,STAT3等转录因子,从而调控胃癌细胞系的增殖和存活。4.ADRB2通过调控CyclinD1/CDK4/CDK6/p-Rb蛋白表达水平,影响胃癌细胞周期的进程;ADRB2通过影响Bcl-2家族、caspase-3蛋白的表达,从而介导胃癌细胞凋亡水平的调控。5.慢性应激状态可促进胃癌细胞体内增殖、转移能力。ADRB2阻滞剂可干扰胃癌细胞株体内成瘤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抗慢性应激对移植瘤的促生长作用。6.慢性应激致ADRB2信号通路激活后,移植瘤组织中VEGF、MMP2、MMP7、MMP9的表达均增强,且儿茶酚胺类激素可以增强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导致了血管形成、转移能力的增加,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播散。ADRB2激动剂能够明显促进胃癌细胞在裸鼠体内肝肺转移能力,ADRB2阻滞剂能够明显抑制这种转移能力。7.ADRB2阻滞后可激活凋亡信号通路,从而促使胃癌细胞凋亡,继而衰减了胃癌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结论:本课题从体外胃癌细胞系、慢性应激动物实验模型和临床标本三个方面,首次证明了慢性应激状态下诱导ADRB2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在胃癌进展和转移中起关键作用。在实验中我们发现,ADRB2的表达水平同肿瘤的大小、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正相关。激活ADRB2信号通路能够增强胃癌细胞系体外增殖、侵袭能力以及体内成瘤能力,而阻滞、干扰ADRB2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促进胃癌细胞凋亡;ADRB2信号激活后可引发胞内cAMP的过度聚集,从而激活ERK1/2,JNK MAPK通路和活化NF-κB,AP-1,CREB,STAT3等转录因子从而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及存活。以上研究为更好研究慢性应激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胃癌进展、转移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同时也提示临床应用ADRB2阻滞剂可作为治疗胃癌一个新策略。

李智[8](2020)在《多巴胺β羟化酶的表达特征及其对缢蛏生长和变态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缢蛏是我国四大经济海洋养殖贝类之一,在其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重要的幼虫变态时期,该时期也是影响苗种产量和养殖效益的重要阶段。神经递质是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化学物质之一,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对贝类的生长和幼虫变态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多巴胺β羟化酶是儿茶酚胺合成过程中重要的合成酶,催化多巴胺向去甲肾上腺素转化,其作用十分重要。目前针对贝类多巴胺β羟化酶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在应用RNAi方法研究贝类幼虫的研究也几乎未见报道。本文鉴定了缢蛏两个多巴胺β羟化酶的序列并研究其表达特征以及在缢蛏生长和幼虫变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进一步阐明贝类幼虫变态的机制以及提高苗种繁育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1.从缢蛏转录组数据库中比对获得两个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序列片段,并进行验证和cDNA全长的克隆,分别命名为ScDβH和ScDβH-α。ScDβH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1959 bp,包含15 bp的5’末端非翻译区(UTR),222 bp 3’-UTR,以及1722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73个氨基酸残基。该基因的预测分子量为64.50 k Da,理论等电点为5.40。ScDβH-α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2079bp,包含67 bp的5’末端非翻译区(UTR),272 bp的3’-UTR以及1740 bp的ORF,编码579个氨基酸残基。该基因的预测分子量为64.97 k Da,理论等电点为5.35。系统发育树的结果表明,DβH基因分为两大支,缢蛏DβH基因与无脊椎动物DβH基因的其中一支聚在一起,且ScDβH和ScDβH-α属于同一亚型的DβH基因。2.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cDβH和ScDβH-α基因在缢蛏7个成体组织(包括肝胰腺、鳃、足、性腺、外套膜、血淋巴、水管)和7个幼虫发育时期(胚胎期,担轮期,D型期,壳顶期,匍匐期,单水管期,稚贝期)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ScDβH和ScDβH-α在各个组织中广泛表达。ScDβH基因在肝胰腺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血淋巴和鳃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织。ScDβH-α基因在肝胰腺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水管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低,而在其他组织中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差异不显着。ScDβH和ScDβH-α基因在前期幼虫发育阶段的表达量均不高,两个基因分别从匍匐期和壳顶期开始,基因的表达量逐渐上升,直至稚贝,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高。3.筛选了多巴胺β羟化酶适合的抑制剂及其浓度。对三个多巴胺β羟化酶抑制剂,包括Nepicastat HCl(Nep),Fusaric acid(Fus),Disulfiram(Dis)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表明Nep为最适合的抑制剂,且其最适浓度为1μg/ml(即1 mg/L)。应用Nep抑制剂,对变态发育时期的缢蛏幼虫进行了浸泡实验,结果表明,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缢蛏幼虫的变态发育,并对其存活率有一定的影响。在缢蛏稚贝的生长实验中,发现在Nep抑制剂组,稚贝的体重和壳长被显着抑制。4.利用RNAi技术,检测DβH基因在缢蛏幼贝生长和幼虫变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首先设计并筛选出合适的siRNA链,以及合适的siRNA浓度(1.1μg/ml)。其次,利用浸泡技术对缢蛏幼虫进行了RNAi实验。结果显示,siRNA组的变态率被显着抑制,高浓度siRNA组的存活率也显着降低。利用RNAi注射技术对缢蛏幼贝进行了RNA干扰实验,siRNA组,幼贝的壳长和体重均被显着抑制。进一步检测了DβH所在通路下游的相关生长因子,表明当DβH基因部分沉默后,相关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被不同程度地抑制。研究结果揭示了DβH基因对缢蛏幼贝生长和幼虫变态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

邹昱[9](2019)在《儿茶酚胺影响β—淀粉样蛋白和α—突触核蛋白聚集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着数千万人,它们的发病分别与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的聚集密切相关。寻找能够抑制蛋白聚集的抑制剂是目前AD和PD治疗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有效的抑制剂在药物研发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近年来,多种实验(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表明,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能够减缓Aβ和αS纤维化动力学进程,抑制αS和Aβ的聚集,降低聚集体毒性。然而儿茶酚胺抑制αS和Aβ聚集、破坏αS和Aβ类纤维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晰。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对Aβ和αS聚集体结构和聚集动力学的影响,对比不同浓度下儿茶酚胺抑制Aβ和αS聚集的分子机制,为AD和PD的药物设计提供了有用的线索。同时,由于运动作为一种应激,能够影响儿茶酚胺的分泌,而运动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公认的促进健康的方式,已经证实能够通过减少Aβ和αS聚集体的生成、促进聚集体清除、抑制其神经毒性等预防AD和PD,延缓其发病进程。因此,本文的研究也为进一步揭示运动预防、缓解AD和PD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增强采样的副本交换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三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肾上腺素(Epinephrine,EP)对全长/关键片段Aβ和αS蛋白聚集的影响。所有的模拟和分析均使用GROMACS软件以及自己编写的程序,蛋白力场使用AMBER力场,小分子力场使用GAFF力场。研究结果:(1)NE极大地降低了Aβ1-42二聚体链间β-sheet和长β-strand的含量,抑制了β-haipin结构的形成。NE与Aβ二聚体的结合减少了链间的平均接触面积和主链间氢键的数目。NE和Aβ1-42二聚体有五个主要的结合位点,其中位于核心疏水区域的K16LVFFA21位点和C端区域的31IIGLMV36疏水位点是两个最重要的结合位点。NE与疏水氨基酸I41、I31和L17以及芳香族氨基酸Y10、F4和F20有着较低的结合能,主要与带负电的氨基酸(E11、E22、D7、E3、D23和D1)形成氢键,与氨基酸R5之间存在着阳离子-π作用。NE降低了Aβ类纤维的β-sheet含量,减少了Aβ类纤维的氢键数目,与氨基酸D1、A2、D23以及A42形成氢键。(2)随着寡聚体尺寸(二聚体到五聚体)的增加,αS44-96(希腊钥匙状核心区域)的Cα-均方根差不断减小,β-sheet几率不断增加。DA/NE均能降低αS44-96三聚体和四聚体的β-sheet几率,NE降低幅度更大。与DA相比,NE形成了更多的主链氢键。未加小分子的三聚体中,半数E46-K80盐桥未受到影响,在四聚体中,大部分盐桥被保存下来,在加入DA/NE后,E46与K80距离变大,距离分布变宽。DA/NE结合αS寡聚体有三个主要的结合位点,其中,两个结合位点非常相似:氨基酸57-70和81-83,不同的位点位于N端区域(氨基酸45-52),DA更倾向于结合在该区域。DA/NE破坏αS存在两种破坏模式,其中结合在αS寡聚体turn区域破坏相邻β-sheet结构是最主要的破坏模式。(3)DA和NE均能有效降低Aβ1-40三聚体的β-sheet几率,且随着浓度的升高,β-sheet几率在不断降低,EP在三个浓度下对Aβ三聚体β-sheet结构的影响较小。DA破坏Aβ三聚体β-sheet区域主要集中于N端2-10和C端32-37,NE主要降低N端氨基酸1-10和C端34-38的β-sheet几率。DA和NE能够减少Aβ三聚体氢键数目,EP对Aβ三聚体氢键形成无影响。不同浓度下DA分别与氨基酸D7、F20和H14有着最高的接触概率,氨基酸H13、G9和K28在三个不同的浓度下与NE有着最高的结合概率,F4、H14和M35在三个体系中分别和EP有着最高的结合概率。(4)DA、NE和EP均能降低αS68-78(NACore)六聚体β-sheet几率,且随着浓度的增加,β-sheet几率逐渐减少,NE的破坏效果强于DA和EP。具体到氨基酸来看,在所有体系中,αS聚集关键氨基酸A76和V77的β-sheet几率有着较大幅度的减少。加入不同浓度的三个小分子后,六聚体的溶剂可及表面积均有所增加,链间接触数目减少。对小分子和蛋白间的接触概率进行分析发现,DA主要与G73、V77和A78三个氨基酸有着重要接触,NE主要与氨基酸T72、A76、V77和A78有着较高的接触概率,EP结合位点较为分散,三个小分子均与氨基酸V77和A78有着较高的接触。研究结论:(1)作为第一篇研究NE抑制全长Aβ1-42聚集的模拟工作,我们发现NE能够很好地抑制Aβ1-42二聚体β-sheet和β-haipin结构的形成,使Aβ二聚体变得更加无序,同时富含coil结构。NE通过结合两个Aβ聚集关键区域(核心疏水区域和C端疏水区域)来有效地抑制Aβ纤维化。疏水作用、芳香堆积作用、氢键作用和阳离子-π作用协同驱动了NE的结合。同时,NE可以与Aβ类纤维的氨基酸形成氢键来破坏Aβ类纤维的稳定。(2)对于αS44-96纤维形成而言,三聚体是关键核,四聚体是最小稳定核。当DA/NE吸附到αS三聚体和四聚体时,它们通过强烈破坏β-sheet结构和链间E46-K80盐桥来影响αS类纤维的稳定,且NE的破坏效果要强于DA。对于DA/NE而言,两个相同的结合位点被识别出来:氨基酸57-70和81-83。一个不同的位点同样被发现,位点位于N端区域氨基酸45-52。DA/NE与αS的结合主要由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驱使。DA/NE破坏αS主要存在两种破坏模式,其中,结合在αS寡聚体turn区域破坏相邻β-sheet结构是最主要的破坏模式。(3)DA和NE均能通过降低N端和C端氨基酸β-sheet几率来破坏Aβ1-40三聚体β-sheet结构,且随着DA和NE浓度的升高,β-sheet几率在不断降低,而EP对Aβ三聚体β-sheet结构的影响较小。在三个小分子中,DA对Aβ三聚体β-sheet结构有着最好的破坏效果。DA和NE能够阻止主链氢键的形成,诱导Aβ三聚体形成无序的构象,从而影响聚集体的稳定性。DA能够结合在N端氨基酸6-14、核心疏水区域19-20和C端氨基酸38-40上,主要由静电作用和芳香堆积作用驱使;NE主要结合在N端氨基酸4-11、核心疏水区域20-25和C端氨基酸38-40上,而EP结合N端氨基酸3-11和14-16、核心疏水区域17-20以及C端氨基酸32-40上,芳香堆积作用和疏水作用共同作用于EP与蛋白的结合。(4)DA、NE和EP均能通过降低αS68-78(NACore)六聚体β-sheet几率来破坏蛋白的β-sheet结构,NE的破坏效果强于DA和EP。三个小分子与NACore六聚体的相互作用能够阻止NACore六聚体主链上氢键的形成,增加六聚体溶剂可及表面积,减少链间接触数目,从而破坏NACore六聚体的稳定。结合概率分析表明疏水作用主要驱使着小分子与蛋白的相互作用,疏水氨基酸V77和A78在两者结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黎璐[10](2011)在《LuxS/AI-2和儿茶酚胺类激素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表达的调控》文中提出细菌之间的交流方式通常是指的群体感应现象,即在细菌的群体内部,以群体密度为基础,通过自诱导型信号分子调节细菌自身的基因表达。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能采用不同的种特异性信号分子对细菌各种行为进行调控,而LuxS/AI-2系统在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中,都普遍存在,参与细菌的毒力和代谢中各种行为的调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信号交流现象不局限于细菌之间的交流,也有细菌和其宿主之间的信号交流。在应激和疾病感染中,细菌能够主动的对宿主的激素分子做出响应,调节生长和毒力,在应激,疾病和免疫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课题以猪的重要呼吸道病原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APP)为对象,研究了LuxS/AI-2系统和宿主儿茶酚胺类激素对APP的基因表达以及相关表型的调控。1. LuxS/AI-2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表达的调控LuxS是细菌甲硫氨酸代谢的甲基化循环中的一个酶,其催化产生的AI-2分子在一些细菌中是一个群体感应信号分子。LuxS/AI-2在不同细菌的代谢和毒力调控中有着多重功能。APP的培养上清液中存在AI-2活性的分子,并且luxS基因对APP在宿主体内存活是必需的。在本人以往的研究中,已经证实APP的luxS基因是有功能的,其直接参与AI-2分子的合成,并且影响生物被膜形成和毒力。为了全面研究LuxS/AI-2在APP中的功能,本研究通过生物芯片技术比较了luxS突变体和亲本菌在对数生长早期,中期,后期和平台期的基因表达谱差异,分别得到了138,113,351和58个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RT-PCR对芯片结果进行了验证。差异表达基因中,有很多参与APP感染的基因,这与luxS突变体毒力下降的现象是一致的。其中,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pgaABC在突变体的对数生长早期上调,9个粘附相关基因在对数生长后期下调,并且有一批铁摄取和代谢相关基因在四个生长时期分别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表达。在luxS突变体中使用基因互补和AI-2分子互补同时对以上三个毒力相关表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luxS突变体生物被膜增强,对宿主细胞的粘附能力减弱,但这些变化与不是由于缺乏AI-2引起的;而AI-2分子本身可以不依赖于LuxS增强APP的生物被膜和粘附能力。同时,在铁限制的环境下,APP能够通过分泌的AI-2分子调节生长能力,即luxS突变体的生长缺陷可以被AI-2分子恢复。这些结果表明APP的LuxS和AI-2分子对APP的毒力特征具有多效性。除了感染相关基因以外,还有大量糖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对这些基因参与的代谢通路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对数生长后期糖代谢基因变化最大,此时APP细胞外的AI-2分子水平开始迅速下降,因此糖代谢的变化可能与AI-2的摄取或转运有关。通过在丰富培养基和人工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糖类后检测APP的生长能力和胞外的AI-2水平,发现AI-2的转运可能与碳源的选择性利用和碳源的需要量有关。APP核糖转运器操纵子在对数生长后期下调,验证了该转运器中的糖结合蛋白RbsB2能够结合AI-2分子,因此,核糖转运器可能是APP的AI-2分子受体之一。在同一时期,一些在其他细菌中具有广泛调控功能的基因也差异表达,这些基因在LuxS/AI-2对APP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可能起到重要的枢纽作用。此外,差异表达基因中有少量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和硫代谢基因,表明在APP中,LuxS在AMC和甲硫氨酸相关代谢中也是有作用的,但本研究使用条件下LuxS突变对这些代谢的影响较小。2.儿茶酚胺类激素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表达的调控细菌能利用哺乳动物的一些应激激素来调控自身的感染过程,这种反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APP在应激情况发生时,感染率升高,疾病的发展结果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为了研究APP是否能够感染宿主的应激激素,本研究通过表达谱芯片的方法比较了APP经过儿茶酚胺类激素肾上腺素(Epi)或去甲肾上腺素(NE)处理后和未处理对照之间的基因转录水平差异,并且进一步通过荧光定量RT-PCR对芯片结果进行了验证。在对数生长后期,有158个基因在受到Epi处理后发生了差异表达,而受到NE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05个。这些基因参与APP的各种生物学功能,对基础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较少,而包括了较多的毒力和感染相关基因。说明了APP能响应动物的应激激素,调节自身的基因表达。在差异表达基因中,只有18个Epi和NE共同调控的基因。这些基因包括了毒力因子ApxI的结构基因apxIA,生物被膜形成基因pgaB,粘附素基因APL0443以及一些可能的激素响应系统相关基因tyrP2, ygiY-ygiX(qseC-qseB)和narQ-narP。对受到Epi和NE影响的毒力和感染相关基因以及调控基因分别做了查找和分析。两种激素对APP调节的基因不尽相同,并且差异表达基因中存在着共同的和各自不同的调控基因,说明APP中可能存在着多种对不同激素的感应和调节系统。对毒力相关表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表明Epi促进APP的细胞毒性而NE则能抑制APP的细胞毒性,这种影响与两种激素对apxIA的调控规律一致。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能阻断Epi和NE对APP细胞毒性的效应。尽管pgaB受到了两种激素的影响,但APP的生物被膜形成没有受到Epi和NE的影响。将激素添加到APP生长过程的情况下,NE能促进APP对宿主细胞的粘附力,而Epi则没有作用,并且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能阻断NE对APP粘附力的影响。将Epi和NE添加到APP与宿主细胞互作时,两种激素都能增强APP的粘附力,并且这种作用只能被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所阻断。除了受到Epi和NE共同调控的粘附因子APL0443的作用,其他受到影响的粘附基因可也能参与了激素对APP粘附力的作用。

二、儿茶酚胺类治疗应用的生理学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茶酚胺类治疗应用的生理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代谢组学的民族药灯盏细辛、沙棘有效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词及生物标志物的中英文对照表
引言
    1、民族药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颇具优势
    2、民族药的现代化研究思路分析
    3、代谢组学为民族药有效性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4、研究思路
第一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苗药灯盏细辛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
    1、苗药灯盏细辛对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性研究
    2、苗药灯盏细辛调控缺血性中风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机制研究
    3、总结
第二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藏药沙棘防治急性血瘀证的有效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
    1、藏药沙棘对血瘀证的有效性研究
    2、藏药沙棘调控血瘀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作用机制研究
    3、总结
第三章 结论和讨论
    1、结论
    2、讨论
    3、本文的创新点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一、苗药灯盏细辛及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民族药有效性评价的新进展和新思路探讨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2)白藜芦醇在代谢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肝脏内PKA活性抑制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及转录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白藜芦醇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成年小鼠心室肌细胞的生理特征和转录组研究及白藜芦醇对其保护效应的干预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ROS介导的信号转导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与科研成果
致谢

(3)非腹部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并发急性胃肠损伤危险因素及预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基于儿茶酚胺类成分变化的开心散药效物质基础及相关成分的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与治疗概述
        1.1.1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方法
        1.1.2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法
    1.2 儿茶酚胺类成分的研究概述
        1.2.1 儿茶酚胺类化学结构及其与AD的关系
        1.2.2 儿茶酚胺类成分的分析方法
    1.3 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1.3.1 合成类药物
        1.3.2 中药
    1.4 开心散的研究概况
        1.4.1 经方溯源与配伍概述
        1.4.2 开心散各组成药味化学成分与药理学研究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开心散对AD模型大鼠的预防治疗作用
    2.1 大鼠AD模型的建立
    2.2 实验方法
        2.2.1 行为学测定
        2.2.2 脑组织病理学检查
        2.2.3 学习记忆相关物质的测定
    2.3 实验结果
        2.3.1 Morris水迷宫实验
        2.3.2 大鼠海马CA1区的病理切片结果
        2.3.3 学习记忆相关物质的测定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儿茶酚胺类成分变化的开心散药效学研究
    3.1 大鼠血浆中儿茶酚胺类成分及其代谢物的检测
        3.1.1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3.1.2 溶液制备
        3.1.3 血浆样品预处理
        3.1.4 方法学确证
        3.1.5 实际样品测定和数据处理
        3.1.6 实验结果
    3.2 大鼠尿液中儿茶酚胺类成分及其代谢物的检测
        3.2.1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3.2.2 溶液制备
        3.2.3 尿液样品预处理
        3.2.4 方法学确证
        3.2.5 实际样品测定和数据处理
        3.2.6 实验结果
        3.2.7 应用尿液儿茶酚胺代谢轮廓的差异区分AD大鼠与正常大鼠
    3.3 小结
第四章 开心散中化学成分的质谱分析
    4.1 开心散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鉴定分析
        4.1.1 样品溶液制备
        4.1.2 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
        4.1.3 鉴定结果
    4.2 开心散中主要成分的LC-MS鉴别分析
        4.2.1 样品溶液制备
        4.2.2 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
        4.2.3 鉴定结果
        4.2.4 主要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解析
    4.3 开心散中多个成分的UFLC-MS/MS方法同时测定
        4.3.1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4.3.2 溶液制备
        4.3.3 方法学验证
        4.3.4 样品测定
    4.4 开心散入血成分的鉴定
        4.4.1 给药方案和样品采集
        4.4.2 血浆样品预处理
        4.4.3 鉴定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开心散中主要成分体内药动学研究
    5.1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5.2 溶液制备
    5.3 血浆样品预处理
    5.4 方法学确证
    5.5 给药方案和样品采集
    5.6 实际样品测定和数据处理
    5.7 实验结果
    5.8 小结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学位论文自愿预先检测申请表

(5)交感神经浸润促进胃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生物信息学分析β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及对胃癌预后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方法
        1.2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基因及YKL-40 的表达
        2.2 NGF的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与胃癌患者的预后
        2.3 β 肾上腺信号与YKL-40 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及生存预后
    3 讨论
        3.1 NGF-交感神经相互作用影响胃癌预后
        3.2 交感神经可能是通过YKL-40 调节胃癌的进展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交感神经浸润人胃癌组织的证据以及β肾上腺能受体信号通路促进胃癌进展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的收集和处理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5 组织免疫荧光染色
        1.6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
        1.7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D)法检测胃癌组织中的NE水平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胃癌组织内交感神经浸润明显,β-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显着增强
        2.2 胃癌组织中YKL-40,CD206,Syndecan-1,MMP9和CD31 的表达变化
    3 讨论
        3.1 交感神经和NGF相互作用促进交感神经在胃癌组织中的浸润
        3.2 胃癌组织中的浸润的交感神经可释放大量递质NE,并主要通过激动癌细胞膜上的β2-AR促进胃癌的进展
        3.3 交感神经递质通过调控YKL-40 的表达促进胃癌的增殖和转移
        3.4 交感神经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向M2方向转化促进胃癌的进展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在细胞水平上研究β肾上腺能受体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浸润的影响及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细胞培养
        1.3.1 细胞复苏
        1.3.2 细胞传代
        1.3.3 细胞冻存
        1.4 细胞增殖实验(CCK-8 法)
        1.5 细胞迁移实验
        1.6 细胞浸润实验
        1.7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水平
        1.8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激活β2-AR 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浸润
        2.2 体外激活胃癌细胞的β2-AR导致NGF、YKL-40、Syndecan-1和MMP9 的表达上调以及ERK和STAT3 的磷酸化水平增高
    3 讨论
        3.1 胃癌细胞是NGF的来源之一
        3.2 激动胃癌细胞的β2-AR可通过STAT3/ERK促进YKL-40 的表达
        3.3 YKL-40 通过增加Syndecan-1和MMP9 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浸润
    4 结论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难治性血管扩张性休克的定义、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RVS的定义与机制
2 RVS的药物治疗
    2.1 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药
    2.2 非儿茶酚胺类升压药物
        2.2.1 血管加压素
        2.2.2 血管紧张素Ⅱ
        2.2.3 辅助药物

(7)ADRB2介导慢性应激调控胃癌发展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ADRB2在胃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ADRB2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及机制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ADRB2介导慢性应激调控胃癌进展及机制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Abbreviations)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多巴胺β羟化酶的表达特征及其对缢蛏生长和变态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儿茶酚胺类多肽在无脊椎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1.1 儿茶酚胺类多肽的概述
        1.1.1 儿茶酚胺概述
        1.1.2 多巴胺
        1.1.3 多巴胺β羟化酶
        1.1.4 去甲肾上腺素
        1.1.5 肾上腺素
    1.3 展望
第二章 缢蛏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cDNA克隆、序列特征和时空表达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序列分析
        2.2.2 结构分析
        2.2.3 系统发育树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缢蛏多巴胺β羟化酶抑制剂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抑制剂的筛选
        3.2.2 抑制剂对缢蛏幼虫变态的影响
        3.2.3 抑制剂对稚贝生长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缢蛏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对幼虫变态和生长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2.1 缢蛏DβH基因的siRNA筛选
        4.1.2.2 siRNA浸泡幼虫实验
        4.1.2.3 siRNA对幼贝生长的影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两个缢蛏DβH基因的siRNA的筛选
        4.2.2 siRNA对缢蛏幼虫变态的影响
        4.2.3 siRNA对缢蛏幼贝生长的影响
    4.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及投稿论文和成果
致谢

(9)儿茶酚胺影响β—淀粉样蛋白和α—突触核蛋白聚集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阿尔兹海默病
        2.1.1 阿尔兹海默病概述
        2.1.2 阿尔兹海默病与β-淀粉样蛋白聚集
        2.1.3 β-淀粉样蛋白领域研究基础、热点与前沿分析
    2.2 帕金森病
        2.2.1 帕金森病概述
        2.2.2 帕金森病与α-突触核蛋白聚集
        2.2.3 α-突触核蛋白研究基础、热点与前沿分析
    2.3 儿茶酚胺与蛋白聚集
        2.3.1 儿茶酚胺与β-淀粉样蛋白聚集
        2.3.2 儿茶酚胺与α-突触核蛋白聚集
    2.4 运动与儿茶酚胺
        2.4.1 运动对于人体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
        2.4.1.1 急性运动对于人体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
        2.4.1.2 长期训练对于人体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
        2.4.2 运动对于大鼠脑内儿茶酚胺的影响
    参考文献
3 研究方案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分析法
    4.2 分子动力学方法
        4.2.1 常规分子动力学模拟
        4.2.2 副本交换分子动力学模拟
        4.2.3 常用软件
        4.2.4 分子力场
        4.2.4.1 分子力学
        4.2.4.2 常用的分子力场
        4.2.4.3 分子力场的相互作用项
        4.2.4.4 小分子力场构建
        4.2.5 参数设置
        4.2.5.1 常规分子动力学模拟
        4.2.5.2 副本交换分子动力学模拟
        4.2.6 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5 研究内容
    5.1 去甲肾上腺素抑制阿尔兹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聚集、破坏β-淀粉样蛋白类纤维的分子机制研究
        5.1.1 前言
        5.1.2 材料和方法
        5.1.3 结果和讨论
        5.1.4 结论
    5.2 α-突触核蛋白希腊钥匙状核心区域关键成核及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破坏聚集的研究
        5.2.1 前言
        5.2.2 材料和方法
        5.2.3 结果和讨论
        5.2.4 结论
    5.3 不同浓度儿茶酚胺影响β-淀粉样蛋白聚集的分子机制研究
        5.3.1 前言
        5.3.2 材料和方法
        5.3.3 结果与讨论
        5.3.4 结论
    5.4 不同浓度儿茶酚胺影响α-突触核蛋白NACore聚集的分子机制研究
        5.4.1 前言
        5.4.2 材料和方法
        5.4.3 结果与讨论
        5.4.4 结论
    参考文献
6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LuxS/AI-2和儿茶酚胺类激素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表达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略缩词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概述
        1.1.1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危害
        1.1.2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病原学
        1.1.3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1.1.4 小结
    1.2 细菌与细菌的信号交流
        1.2.1 细菌群体感应机制概述
        1.2.2 LuxS与AI-2合成途径
        1.2.3 LuxS/AI-2参与的调控通路
        1.2.4 LuxS在甲基化循环(AMC)中的作用
        1.2.5 LuxS与AI-2的功能研究进展
        1.2.6 小结
    1.3 细菌与宿主的信号交流
        1.3.1 微生物内分泌学概述
        1.3.2 宿主的激素信号
        1.3.3 细菌对宿主激素信号的响应
        1.3.4 细胞表面的激素受体
        1.3.5 细菌对宿主免疫分子的感应
        1.3.6 小结
第2章 LuxS/AI-2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表达的调控
    2.1 目的和意义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细胞系和培养方法
        2.2.2 luxS互补菌株的构建
        2.2.3 APP表达谱芯片设计
        2.2.4 细菌总RNA的提取
        2.2.5 芯片杂交与扫描
        2.2.6 数据分析
        2.2.7 荧光定量RT-PCR
        2.2.8 AI-2分子的活性检测
        2.2.9 生物被膜形成检测
        2.2.10 粘附能力检测
        2.2.11 RbsB2重组蛋白的克隆与表达
    2.3 结果与分析
        2.3.1 RNA样品的收集与制备
        2.3.2 表达谱芯片的杂交与数据处理
        2.3.3 luxS突变体中差异表达基因概况
        2.3.4 对芯片结果的荧光定量RT-PCR验证
        2.3.5 luxS突变体中与APP感染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2.3.6 LuxS和AI-2在APP生物被膜,粘附力和铁代谢中的功能
        2.3.7 luxS突变体中与APP甲硫氨酸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2.3.8 luxS突变体中与APP糖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2.3.9 APP在添加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能力的检测
        2.2.10 APP在添加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中AI-2分子水平的检测
        2.3.11 APP的RbsB2对AI-2分子结合能力的检测
    2.4 讨论
        2.4.1 LuxS和AI-2在APP毒力和感染中的作用
        2.4.2 LuxS和AI-2在APP代谢中的作用
    2.5 结论
第3章 儿茶酚胺类激素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表达的调控
    3.1 目的和意义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细胞系和培养方法
        3.2.2 APP表达谱芯片设计
        3.2.3 细菌总RNA的提取
        3.2.4 芯片杂交与扫描
        3.2.5 数据分析
        3.2.6 荧光定量RT-PCR
        3.2.7 细胞毒性实验
        3.2.8 生物被膜形成检测
        3.2.9 粘附能力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RNA样品的收集与制备
        3.3.2 表达谱芯片的杂交与数据处理
        3.3.3 受到肾上腺素(Epi)和去甲肾上腺素(NE)调控的基因概况
        3.3.4 对芯片结果的荧光定量RT-PCR验证
        3.3.5 受到Epi和NE共同调控的基因
        3.3.6 Epi调控的基因
        3.3.7 NE调控的基因
        3.3.8 Epi和NE对APP细胞毒性的影响
        3.3.9 Epi和NE对APP生物被膜的影响
        3.3.10 Epi和NE对APP粘附能力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微生物内分泌学与呼吸道病原菌
        3.4.2 儿茶酚胺对APP铁摄取基因的调控
        3.4.3 Epi和NE对APP的调控方式
        3.4.4 Epi和NE对APP毒力因子的调控
    3.5 结论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四、儿茶酚胺类治疗应用的生理学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代谢组学的民族药灯盏细辛、沙棘有效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D]. 王张.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02)
  • [2]白藜芦醇在代谢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杨济宁.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3]非腹部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并发急性胃肠损伤危险因素及预后评估研究[D]. 纪晓霞. 苏州大学, 2019(04)
  • [4]基于儿茶酚胺类成分变化的开心散药效物质基础及相关成分的药动学研究[D]. 吕春晓. 沈阳药科大学, 2015(01)
  • [5]交感神经浸润促进胃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D]. 祁月红.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6]难治性血管扩张性休克的定义、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J]. 姚欢杰,王凯璇,马丽,郭文治. 武警医学, 2020(05)
  • [7]ADRB2介导慢性应激调控胃癌发展的机制研究[D]. 张轩.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8]多巴胺β羟化酶的表达特征及其对缢蛏生长和变态发育的影响[D]. 李智. 上海海洋大学, 2020
  • [9]儿茶酚胺影响β—淀粉样蛋白和α—突触核蛋白聚集的分子机制研究[D]. 邹昱.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10]LuxS/AI-2和儿茶酚胺类激素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表达的调控[D]. 黎璐.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儿茶酚胺治疗应用的生理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