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试题(附答案和答案)

1988年10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试题(附答案和答案)

一、1988年10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试题选登(附答案与题解)(论文文献综述)

丁伟[1](2015)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文中指出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时代背景前提条件下,商务印书馆于1915年3月正式创建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首先开办英文一科,这是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专门函授学校,它不仅正式拉开了中国近代函授教育的序幕,亦成为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的嚆矢。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函授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在上海一地及全国范围之内,始终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地位。在长达数十年的函授教育办学生涯中,这三所函授学校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在中国函授教育史、中国早期远程教育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述三所私立专门函授学校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先后开设了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的不同门类专业,均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函授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中,其英文科创办时间较早、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持续时间较长、毕业学员人数较多、办学声誉较为显著,因此这三所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相当突出,格外引人瞩目。商务印书馆最早从欧美引进的这种不受地域限制、打破时空藩篱的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从1915年至1946年期间,近代民营出版机构为民国社会工、商、学、政界等各个领域培养了多达6万多人的具有由"普通英语语言+一般社会用途英语+商业用途英语"知识、技能构成的多元化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据统计,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的英文科学员广泛分布在全国22个省及5个院辖市行政区域范围之内。函授学员遍布中国各地的众多行业领域,他们凭借自己所具备的英语语言优势,为推动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仅仅从在读学员人数和学员分布情况的角度来衡量,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已经相当突出了。更为可贵的是,商务、中华、开明将起源、发轫于欧美国家的这种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函授教育引入到中国的英语教育领域之际,都没有简单地完全照搬欧美的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著特征的学历函授教育体制。在近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考察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而是对此进行了合理的扬弃和本土化的创新。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始终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的双轨教学体制,以中等教育为主体、兼顾高等教育,彰显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动态性地设置课程体系,努力做到办学体制、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以期更好的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如果将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历史轨迹连成一体,可以发现,后者与前者相比,既有借鉴与传承,又有超越与创新,其英语函授教育体制呈现出了更加灵活多变、更加富有弹性、更加具有本土色彩的显著特点。这三大民营出版重镇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在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史上演绎了光彩夺目的篇章,有力促进了英语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科学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进程。晚清以降,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所体现出来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实用性、民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这也是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内涵。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诞生,并取得一定的发展,这一重大教育事件本身就是中国教育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它有效缓解了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为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开辟了另外一条接受系统的学历教育、提升文化素质的校外新途径。毫无疑问,仅仅从英语函授教育自身发展的层面而言,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所从事的这种迥别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开放式英语远程教育事业,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就已经起到了重要推手的作用。在民国初期,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并没有被各级政府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可和接受。此后,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所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示范和推动下,上海市教育局在1931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在1943年7月分别颁布、实施了专门针对函授学校的管理法规。至此,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经过25年的曲折发展,终于在国家教育管理制度系统之内,占有了一席之地,最终进入了民国各省市的公立师范院校,与普通学校并行同时发展,得以被大力推广和普及。可以这么说,函授教育制度在民国社会能够得以发展和普及,民营出版机构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对此功不可没。民营出版机构充分凭借其自身拥有的高素质人才智力资源和丰富的纸质媒介资源,开办了长达数十年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大力推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而且在经营出版事业的若干层面上也有效推动了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不仅为数以万计的在职人员提供极有针对性的英语函授教育,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职业人士的英语素质,加快西学在华传播的历程;而且还为社会各界培养、输入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有力促进了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近代民营出版机构长期开办英语函授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其中蕴含着某种教育规律,这些教育规律对当今的高等外语函授教育、函授教育及成人教育事业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不仅如此,通过办理英语函授教育,进而推动自身出版事业的发展,这对当今的出版文化事业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马睿颖[2](2012)在《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排比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九套大学英语专业(以下简称“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包括许国璋主编的《英语》、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胡文仲主编的《大学英语教程》、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李筱菊主编的《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黄源深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杨立民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何兆熊主编的《综合教程》以及何其莘和童明编著的《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等教材的初版及修订版,其内容涉及教材的编写依据,编写理念,编写体例,课文主题以及教辅配套材料。通过对50年来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主导教材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英语教育思想和观念随着社会政治的变迁而转变,主要体现于以下诸方面:第一,从单纯传播语言知识到注重发展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转变。第二,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第三,从以单词、句子教学为中心向注重语义、语篇教学的转变。第四,从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向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转变。第五,从强调学习结果到重视学习过程的转变。对这九套教材全方位的详析与对比揭示出一种突出的发展走向:我国英语专业精读教材(包括改称为“综合英语”的教材)精读性质逐渐淡化,综合性质大大加强。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外语界引进并深受外国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的影响,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要。本课题研究有以下意义:一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语言观;二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外语学习观;三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与其社会文化的相关性;四是通过梳理,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的选择教材,让教材更好地发挥作用。论文就英语专业精读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评估理论以及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矛盾等三个方面理清我国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发展走向并提出建议。

伏泉[3](2013)在《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关于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整体性研究,通过回顾和整理新中国成立至今与我国日语高等教育相关的发展情况,并结合新中国六十多年来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中日关系的变化,分析我国日语高等教育的成长轨迹,在整理前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形势和社会教育观念的变化对日语高等教育产生影响的机制和原理,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探讨了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日语高等教育活动规律。本论文由引论、上篇、下篇三部分构成。引论部分首先简要地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性质和地位做一确定,归纳一些对论题研究有启示性意义的高等教育学普遍理论以及教学分析视角、教学过程各要素的评价方法等,为论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思路和指导。接着对论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做了介绍,此外还介绍了目前有关我国外语教育史的研究现状和国内外特别针对我国日语高等教育史开展过的先行研究,找到论文要达到的目标和突破的问题点。为了能够使论题具有更完整的历史脉络,注重历史发展的继承和延续,引论还对我国古代和近代的日语教育做了简要回顾,梳理了日语教育在古代中国的早期传播和近代中国的初步发展,为研究做了铺垫。论文正论部分的上篇是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概述,分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创始阶段(1949--1966)、文革前期的空白断档和后期的恢复过渡阶段(1966--1977)、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阶段(1977--1999)、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跨越式发展阶段(1999至今)四个阶段,分别从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本科日语专业建设、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公共日语课建设、其他各类日语高等教育建设、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和文件期刊、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这七个方面展开,在总体概观中,结合了有代表性的院校个案,比较了这些个案的共性和差异。在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中,从国内政治运动、经济形势、与日本的外交关系、与日本的经济贸易往来等几个方面考察,明确不同时期的日语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大环境。在本科和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中,从创建的院校数量、招生规模、课程设置、使用的教材特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考察。在公共日语课建设中,重点从科技日语教学特点、教材建设、侧重读写的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考察。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主要从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研究会、大平班等几个角度考察,文件期刊主要从教学计划和大纲、《日语学习》等几个期刊考察,社会服务主要从科技日语书籍、广播和电视日语教材的角度考察。正论部分的下篇是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的思考,在基于上篇史实基础上,涉及了十一个方面的观点:即:国内环境和中日关系与日语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日语高等教育始终体现着教育活动本质和中国特色、四类院校在日语人才培养上既有区别又有共性、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虽呈现多样但本质不变、六十年在语言技能训练方法上积累了很多经验、人才培养目标是语言技能上的“专”和专业领域内的“通”、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共同存在并反映社会的不同需求、教师评价体系是影响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专业日语与公共日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办好中学日语对日语高等教育有促进作用、日语高等教育中有着日本友好力量的参与。最后,论文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作了归纳,对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论文除了参考著作文献外,还对六十年来,特别是前四十年里全国高校主要使用的日语教材进行了分析,通过教材探究编写者的思路和还原当时的教学情况。此外,论文还通过走访,整理了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洛阳外国语学院七所院校的日语专业老前辈对过去教学回忆的口述内容,将这些活的历史也作为材料引用在论文中。这些院校都是在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中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对日语高等教育贡献大、代表性强的院校,可以说,以他们为代表的这些院校是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火种,有了他们,才有了今天发展的局面。通过访谈获得的信息充实了论文细节,力图重现这些院校在日语教育草创期里的具体做法和有益经验。论文通过回顾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对专业内的不同培养方向以及与其他学科专业课程复合的模式进行了思考,通过分析教材特点,分析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和曾经一度流行的听说领先教学法、直接教学法等方法,对不同时代和条件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运用技能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找到了教师在结合中国学生实际创造有本土化特色的日语教学方法上的智慧。论文通过多角度梳理史实,重温了一代又一代教育者在教学和科研中付出的努力,也看到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机制,探讨了在多方合力作用下的日语高等教育这一社会活动的规律。

曾能建[4](2010)在《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发展,教育先行。教师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目前,福建教师教育正处于转型时期,教师培养模式、教师培养主体、教师准入机制等,都亟待改革和创新。研究教师教育,我们需要国际视野,也需要反观历史。本研究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等,梳理建国以来福建省六十年的教师教育状况,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总结教训,探索福建目前教师教育的历史基础,研究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改革路径,为教师教育的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建国以来福建教师教育的发展,按照时间序列可纵向地分为五个阶段:初步发展(1949-1965),教师教育的断裂(1966-1976),教师教育的复兴(1977-1991),教师教育的稳步发展(1992-2000),教师教育的现代化建设(2001-2009)。在六十年的发展中,既有加强教师职业思想教育、保证教师队伍稳定等经验,又有“文革”破坏教师教育体系,导致教师培养链条断裂等教训。基于历史考察,本文分析探讨了当前福建教师教育的主要问题: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模式改革问题、中小学教师准入机制的完善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升问题,以及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和措施。最后一章,在对福建教师教育历史的考察,以及对当前教师教育改革问题的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福建教师教育发展的展望。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吸取文革期间教师教育中断导致师资不足、师资水平不高的教训,坚持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分析了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认为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提出在完成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后,要改革完善教师的培养模式,将学前教师和小学教师定位于师专层次的培养,初中教师以师范院校本科教育为主,高中教师可以由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以4+0、4+1或4+2模式培养。福建教师教育正面临着从满足数量需求向质量提高的重大转变,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要放在提高教师教育素质上,注重提升教师教育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平;要提高教师素质,就要不断完善优秀人才从教的培养选拔机制。

王安华[5](2011)在《学而优则“仕” ——1978年后的中国大学场域与权力精英生产研究》文中认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是人围绕权力展开的活动的集合。什么人掌握权力,采取何种方式统治;什么人被统治又为何认可统治。这一组关系构成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学所关心的基本问题。那些掌握权力的人,或被称为“统治者”、“统治精英”,构成了这对关系中的一方主体。对这一群体、社会集团或阶级的研究,形成了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议题——“精英主义”理论。传统的精英主义理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更偏向于政治哲学范畴。近世以降,比较政治学者注意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精英不仅主导了现代化进程,而且深深卷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并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历史性更替,精英群体的特质发生了改变。对中国而言,由政治精英群体主导的“改革开放”开启了现代化转型过程,转型对利益关系和分层结构的影响,又集中地体现在其后的精英转换过程中,推动精英形成和更替模式的改革。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新产生的政治压力,不仅改变了旧精英的处境、对新精英的要求,也改变了大众的利益诉求;而新政治精英和新大众的互动,又反过来影响改革开放的进程。换句话说,对当前中国精英团其尤其是新精英生产的研究,是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和未来的重要路径。“大学生”是中国近现代政治精英群体的一个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作为掌握现代知识和技术的年轻人,他们在科举传统被打破后,成为替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继承人,肩负起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而教育场域正日益成为一个人获取政治权力的重要途径:其一,教育机构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动力与人才储备;其二,教育过程规范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通过授予文凭,赋予个体获取职业的基本素养与能力,由此间接地决定了个体在政权体系中的起点和位置;其三,高等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居于顶点,是现代国家的教育中心;20世纪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大规模增长和国家间竞争的增强,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学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大学,在历史传统与现实需求影响下,呈现出独特的政治生态。改革开放以来,它历经恢复、扩张、改革,与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既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映射了其中的问题。从政治学视角审视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和高等教育场域的发展情况,将它与政治精英更替、社会阶层流动等问题联系起来,分析、阐释其政治内涵,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从精英主义理论出发,通过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运用教育政治学的工具,对改革开放以后新精英生产与大学场域的关系进行研究。对精英主义理论的综述试图提炼精英群体的基本特征和更替原因,从而提出“准精英生产”和“大学场域”的概念。政治经济学从政治、经济两个维度对改革开放前后精英群体及大学场域的变化进行分析,描述了这种变化是如何被融合、反映到准精英生产过程中,并通过哪些制度或机制实施的。教育政治学的理论工具为认识和分析大学场域提供了基本视角。准精英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它的研究应当始终被置于中国的历史背景、社会现实和制度框架中,并在社会转型的政治语境中,理解这一具有丰厚历史意味和现实影响的现象。本文将讨论这些问题:首先,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与结果,对权力(政治)精英的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在此过程中,大学场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其次,大学生作为“准精英”群体相应地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其获取精英资格取决于哪些条件?最后,大学场域是通过何种制度、机制对大学生的权力(政治)精英身份获得发挥影响的,这些机制又在多大程度上分化了大学生群体?那些未能获得权力(政治)精英身份的大学生,是成为了分层结果的接受者,还是构成了一个相对于精英群体存在的底层群体或“影子精英”群体?本文除导言外,共分六章。导言对准精英生产、大学场域及两者关系作了简要的界定和概述,并对精英主义理论和教育政治学进行了文献综述。这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本文第一章提出了精英生产模式的变化主要是随合法性变化而变化的。1949年后,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是以“革命”为基础的。因此,这一时期的精英生产是革命化的,大学场域是政治场域的附属,而不是精英生产的独立场域。第二章指出,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合法性根基从“革命”转向“建设”,精英类型从政治、经济两个维度发生了转型。在有序社会的条件下,大学成为精英代际生产的主要场域,其制度与机制同时受到政治与经济变革的影响。第三章从考试制度切入,探究科举制度废除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对中国精英生产的影响,认为它在为准精英的“素质”提供合法性证明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种隐性的不平等。第四章从政府、市场与大学关系探讨了大学内、外部治理中的制度、机制对准精英生产的影响,并指出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制度性不平等的存在导致了准精英与准大众的分野。第五章提出了职业获取与准精英身份确认的关系,分析了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体制洞”及人际关系网络等非正式制度在职业获取过程中的作用。这一作用在准精英生产中造成了遗传性不平等。第六章作为结论章,对全文观点作了简要总结,试图在合法性转换、精英生产模式和大学场域的制度与机制之间建立起一种理论联系,及其现实政治影响和理论意义,以期对精英主义的一般理论进行补充。

曹汉斌[6](2001)在《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试图以教育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调查法、访谈法、现场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影响作弊的多种原因进行全面剖析。1.引言 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对此作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就是通过对考试作弊的研究,揭示大学考试制度中的弊端,挖掘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根源,并且对此做出一些颇具说服力的理论解释。2.文献综述 我们把考生单个人的夹带偷看和照抄他人答卷等等的违反考试纪律行为称为作弊;而把考场内外勾结、考生互相传抄答案或考生与监考人员串通起来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称为集体作弊。考场内外的循私舞弊由来已久,早在唐朝就已开始。当时叫“行卷”。后来,有权有势的考生结成朋党,用重金贿赂考官,在考场上扶藏书文抄袭,或者约请“枪手” 冒名顶替。直到今天,大面积的集体作弊仍然不少。九十年代以来,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由高年级向低年级发展,由单干向合伙发展,由考场内向考场外发展。3.实证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调查法、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对大学生的考试与作弊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归纳出大学生对命题、监考、阅卷的看法,并且对作弊心理和作弊原因的进行推断。4.理论阐述 i.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考试制度不完善:考 曹汉斌:上学佐为拭o&竹乃伪叼宠试题目的创造性不足,命题的难度不够;监考人员监考时有的严、有的松,导致考场不公;阅卷教师的标准有时宽有时严,增加了学生的侥幸心理;对作弊学生的处罚过于严厉,教师抓作弊时只好“手下留情”。 n.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根源还在于社会助长系统的存在。唯分数论的社会评价体系导致学生“为了考试及格而作弊\社会分配的不公,不正之风的盛行,使大学生价值观趋于功利化,出现了为求“公平”而作弊的集体越轨行为。 iii.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根源还在于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扭曲和不当的归因。“破罐于破摔”的自卑心理 和“要么过关,要么倒霉”的赌博心理,都会诱发作弊。在特殊的考试情境中,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大学生是否诚实应考,依赖于不诚实所获得的奖励、不诚实被发现的概率、社会所能允许的限度等等。5.结论与建议L从历史上看,有考试就有作弊。考试越科学越合理,作弊的可能性越小,成绩越真实。n.考试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如果过分的强调考试成绩,学生就会想方设法作弊。从目前情况看,小学生考试有作弊的,中学生考试有作弊的,成人考试也有作弊的,大学生考试作弊不足为奇。这是应试教育所导致的必然结果。iii.教师要在引导、鼓励、促进学生转变上下功夫,而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课程、选教材、选老师、选考试方式、选修业年限,真正实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

李晶[7](2010)在《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据2006年统计,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同时也带来了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不同程度的无序、资源浪费、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碰撞等诸多矛盾。虽然我国的教育方针将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并举,但笔者查阅我国教育研究专著以及教育学教材中,尚未将美育作专门研究予以论述。1997年,北京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滕守尧先生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高等艺术教育绝对不应该只是一种专业教育,更不应该只是一种职业的技能或技法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之中坚,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笔者结合自身高等艺术教育专业教学与研究等实践经历,为丰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按照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根据高等教育管理理论,采用教育建模的科学思维方法,从高等艺术教育人文教育、专业艺术教育角度,对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人”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包括专业艺术学习者和全体高等学校学习者,笔者以五千年人类文明史的艺术教育为研究的起点,分析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上的可能性,探究其“原型”和“修改型”。抓住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层级关系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探究艺术教育产生之初古今中外艺术教育发生发展过程,明晰模式建构的规律:艺术教育分为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普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两类,专业艺术教育、职业艺术教育、师范艺术教育、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等四种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从认识论、教学论、课程论的理论出发总结构建出18种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意在重点建构好普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建构独有价值的有为有位的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笔者深入我国的艺术教育培养体系,针对现今四种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案例,从办学理念、院系设置、教师队伍和课程设置方面分析特征。尤其指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大众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国家重视,需要认真建构。笔者分析了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人”进行全面培养教育的价值取向。根据审美价值系统理论,对高等艺术教育培养模式“人”的全面培养的特殊性进行取证分析,对高等艺术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病理分析,认为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对人一生有影响,对人生有作为,给人一份尊敬和人格尊严的业绩;使每个人都能对社会有责任心,有贡献;使高等艺术教育成为全社会向往和崇敬的科学、文化、技术教育,高等艺术教育便实现了人才培养,社会文明传承的完美价值。本文共六章。第一章概述,主要交待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框架和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第二章研究中外艺术教育产生发展,在各种变化碰撞中专业艺术教育、普通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线索。第三章、第四章,对各类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案例分析。第五章是模式构建价值取向分析。第六章从教育决策、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提出构建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论文的创新点有四:一是第一次从高等艺术教育的视角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先例,此研究具有研究推广价值;二是此研究对古今中外艺术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作了系统梳理分析。择取了古今中外艺术教育产生、发展的大量素材,通过比较分析、提炼2大类、4种、18项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艺术教育创生培养模式提供了范例和思路;三是此研究通过对中外艺术教育典型案例分析,结合当前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提出要加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创新的观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四是此研究从人才培养模式的个体本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要从人的发展角度,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角度来改革发展高等艺术教育。在学习国外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重视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顺应社会对高等艺术教育的需求,构建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

董显辉[8](2013)在《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文中提出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合理与否事关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成为职业教育结构理论的基本问题。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的目的在于阐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构成因素之间的合理关系,助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本研究以结构功能主义为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在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历史与现实判断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研究理论,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现状的实证,发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建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是在内外因素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的,在不同历史阶段各因素对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影响力不同。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显性”的政治因素的影响不断减弱,经济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强,科技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层次上移;第二,美国和台湾地区已逐步构建起层次完整,衔接畅通,与普通教育类型相互贯通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适应了经济和人发展的需要;第三,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存在层次间目标划分不明确、层次结构比例失调、衔接不畅以及各层次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等问题;第四,职业教育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人才类型和职业资格标准等级的结合。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及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不同层次职业活动的内容是其教育的内容;第五,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师资队伍和教育评价具有趋同性,并呈现一体化趋势;第六,当前的职业教育层次的衔接是形式的衔接非实质的衔接。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层次间的衔接主要集中在学制的衔接,其主要目的或是为了解决生源问题,通过政策是可以解决的,这是形式的衔接,而真正本质的衔接是课程衔接,只有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才可能实现中高职的本质衔接,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李宇婷[9](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研究》文中指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学科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培养优秀且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是实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目标和使命的物质载体。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我国师范教育以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史入手,在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及历史节点之后,挑选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典型教材作为个案去进行分析,总结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最后给出如何改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建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史,一定程度上是我国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重要体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自出现以来,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在研究其历史进程中,我们大致把这段历程分为:国文教授法和国语教授法时期、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语文教材教法时期、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语文教育学时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通过对历史的深入剖析,可以清晰的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规律。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典型教材进行的分析。首先是根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历史脉络,确定典型教材的选择依据,通过参考文献以及专家咨询来确定教材分析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之上,对每本教材的具体分析均是按照教材分析框架的五个维度来进行的,分别是教材的自然信息、编写主线、呈现方式、内容结构、价值取向。自然信息主要包括出版时间、出版社、作者简介、取材依据和使用用途。呈现方式主要包括版式设计、图文风格、栏目设置。内容结构包括编写框架和章节特色。而编写主线和价值取向均是深入解读教材后进行的阐释与分析。依据针对典型教材的具体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总体特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通过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课程及教材体系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1)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历史反映了我们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及教学规律认知的发展历程;(2)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折射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实然样态;(3)新时代我国高质量教育发展需求下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应树立体现学科属性的编写价值取向。

袁雪钧[10](1989)在《1988年10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试题选登(附答案与题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四)词汇选择1. She died after a long…… (A) disease (B) sickness (C) illness (D) failing2. When they arrived at the crossroads. they went the wrong…… (A) way (B) direction (C) route (D) street3. He is the most……singer in his country. (A) preferred (B) known (C) favourite (D) popular4. He……to hit me if I didn’t do as he said. (A) pretended (B) thought (C) threatened (D) warned5. He doesn’t work but he gets a good……from his investments. (A) wage (B) earning (C) income (D) salary6, He was a good runner so he……escape from the police.

二、1988年10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试题选登(附答案与题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88年10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试题选登(附答案与题解)(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选题意义及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理论及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结构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办学历史背景与办学条件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办学主观条件
    第三节 办学客观条件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办学经历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起(1915年—1918年)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发展(1919年—1931年)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盛(1932年—1937年)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衰落(1938年—1946年)
第三章 英语函授教育的办学特点、效果及问题
    第一节 办学特点的总结
    第二节 显著的办学效果
    第三节 存在的办学问题
第四章 主要历史作用、启示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近代函授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推动民国社会的进步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现代启示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大学英语专业教育在国内外语界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语界对我国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编写原则的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语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理论的研究现状
        四、国内大学英语教材与英语课程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二、本选题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可行性分析
        一、本选题研究拟采取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二、本选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论文选题的学术意义
第二章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西方语言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一、现代语言学时期(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
        二、当代语言学时期
        三、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借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第二节 西方教学法流派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一、国外教学法流派简介
    第三节 西方语言哲学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第四节 国外外语教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材编写的影响
    第五节 国外英语教材评估理论对我国外语教材的影响
        一、Cunningsworth的教材评估体系
        二、Jo McDonough与Christopher Shaw的细则
        三、MichaelP.Breen与Christopher N.Candlin的指南
        四、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困境
第三章 建国后起步阶段(1949-1977)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第一节 建国后高校英语教学起步阶段的教学概况
    第二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1-8册)介绍
        一、许国璋主编《英语》(1-4册)
        二、俞大絪主编《英语》第5-6册
        三、徐燕谋主编《英语》第7-8册
    第三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语言观
    第四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外语学习观
    第五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社会文化观
第四章 改革开放起始阶段(1978-1985)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第一节 改革开放起始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概况
    第二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研究
        一、许国璋主编《英语》1-8册(1979-1981年修订版)介绍
        二、许国璋主编《英语》1-4册(1992年修订版)介绍
        三、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语言观
        四、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外语学习观
        五、许国璋主编《英语》:社会文化观
    第三节 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研究
        一、《高级英语》1-2册(1980年初版)介绍
        二、《高级英语》1-2册(1995年修订版)介绍
        三、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语言观
        四、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外语学习观
        五、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社会文化观
    第四节 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研究
        一、《大学英语教程》1-6册(1983-1987年初版)介绍
        二、《大学英语教程》1-6册(1992-1996年修订版)介绍
        三、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语言观
        四、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五、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第五节 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一、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二、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第五章 改革开放发展阶段(1986-1997)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第一节 改革开放发展阶段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概况
    第二节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研究
        一、《新编英语教程》1-4册(1986年版)介绍
        二、《新编英语教程》5-8册(1994-1997年版)介绍
        三、《新编英语教程》:语言观
        四、《新编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五、《新编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第三节 李筱菊《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研究
        一、《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1-4册(1987年版)介绍
        二、《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1-4册(2000年版)介绍
        三、《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语言观
        四、《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外语学习观
        五、《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社会文化观
    第四节 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一、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二、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第六章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1998-2010)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上)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概况
    第二节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研究
        一、《新编英语教程》(1998-2008年修订版)介绍
        二、《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语言观
        三、《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外语学习观
        四、《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社会文化观
    第三节 杨立民主编《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研究
        一、《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6册(2002年版)介绍
        二、《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语言观
        三、《现代大学英语精读》:外语学习观
        四、《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社会文化观
    第四节 黄源深主编《综合英语教程》研究
        一、《综合英语教程》1-6册(1998-2003年第一版)介绍
        二、《综合英语教程》1-6册(2005-2007年第二版)介绍
        三、《综合英语教程》:语言观
        四、《综合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五、《综合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第七章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1998-2010)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下)
    第五节 何兆熊主编《综合教程》研究
        一、《综合教程》教材1-8册(2005-2008年版)介绍
        二、《综合教程》:语言观
        三、《综合教程》:外语学习观
        四、《综合教程》:社会文化观
    第六节 何其莘、童明主编《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研究
        一、《文化透视英语教程》(2004-2010年版)介绍
        二、《文化透视英语教程》:语言观
        三、《文化透视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四、《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第七节 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一、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二、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第八章 后方法时代及其启示
    第一节 外语教学:能动与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外语教学:以教师自主为核心的三维系统
    第三节 外语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一、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英语专业教材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 外语教学:特定性、实践性和可行性
    第五节 外语教学:策略研究
第九章 总论:结语与建议
    第一节 结语
        一、改革开放起始、发展和创新阶段九套大学主导教材的特色研究
        二、九套大学英语主导教材关于听、说、读、写项目设计情况比较
    第二节 我国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与建议
        一、重新审视新一代英语专业教材的编写原则
        二、加强中国英语专业教材评估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三、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矛盾
        四、局限与超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要旨
凡例
引论
    1、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性质和地位的认识
        1.1 、教育与中国教育
        1.2 、教育与教学
        1.3 、高等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
        1.4 、外语教育与外语高等教育
        1.5 、日语在外语高等教育中的特殊性
    2、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的研究范围、意义和方法
        2.1 、研究范围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方法
    3、中国的外语教育史研究现状和日语教育史先行研究
        3.1 、中国的外语教育史研究发展
        3.2 、中国的日语教育史先行研究
    4、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日语教育概观
        4.1 、古代中国的日语教育(明代—清代)
        4.2 、近代中国的日语教育(国民政府)
        4.3 、近代中国的日语教育(日本占领地区)
        4.4 、近代中国的日语教育(中国共产党)
        4.5 、近代日语教育研究成果
    5、引论总结
上篇 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6、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创始阶段(1949--1966)
        6.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6.1.1 、国内
        6.1.2 、中日关系
        6.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6.2.1、 整体规模
        6.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6.2.2.1 、北京大学
        6.2.2.2 、洛阳外国语学院
        6.2.2.3 、北京对外贸易学院
        6.2.2.4 、北京外国语学院
        6.2.2.5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2.6 、上海外国语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6.2.2.7 、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师范学院
        6.2.2.8 、大连日语专科学校
        6.3 、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
        6.4 、公共日语课建设
        6.5 、该阶段小结
    7、文革前期的空白断档和后期的过渡阶段(1966--1977)
        7.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7.1.1 、国内
        7.1.2 、中日关系
        7.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7.2.1 、整体规模
        7.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7.2.2.1 、北京大学
        7.2.2.2 、洛阳外国语学院
        7.2.2.3 、北外、北外贸、北二外
        7.2.2.4 、上外、上外贸
        7.2.2.5 、吉林大学
        7.2.2.6 、辽宁外语专科学校
        7.2.2.7 、其他
        7.3 、公共日语课建设
        7.4 、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
        7.5 、该阶段小结
    8、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阶段(1977--1999)
        8.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8.1.1 、国内
        8.1.2 、中日关系
        8.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8.2.1 、整体规模
        8.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8.3 、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
        8.4 、公共日语课建设
        8.5 、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文件、期刊
        8.6 、其他各类日语高等教育
        8.7 、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
        8.8 、该阶段小结
    9、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跨越式发展阶段(1999 至今)
        9.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9.1.1 、国内
        9.1.2 、中日关系
        9.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9.2.1 、整体规模
        9.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9.3 、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
        9.4 、公共日语课建设
        9.5 、其他各类日语高等教育
        9.6 、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文件、期刊
        9.7 、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
        9.8 、该阶段小结
下篇 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的思考
    10、国内环境和中日关系与日语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
        10.1 、国内环境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
        10.1.1 、正影响
        10.1.2 、负影响
        10.2 、中日关系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
        10.2.1 、正影响
        10.2.2 、负影响
        10.3 、二者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力比较
        10.4 、日语高等教育对内外环境的影响
    11、日语高等教育始终体现着教育活动本质和中国特色
    12、四类院校在日语人才培养上既有区别又有共性
    13、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虽呈现多样但本质不变
    14、六十年在语言技能训练方法上积累了很多经验
    15、人才培养目标是语言技能上的“专”和专业领域内的“通”
    16、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共同存在并反映社会的不同需求
    17、教师评价体系是影响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18、专业日语与公共日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8.1 、大学日语
        18.2 、第二外语(日语)
    19、办好中学日语对日语高等教育有促进作用
    20、日语高等教育中有着日本友好力量的参与
结语
    21、日语高等教育六十年来的教育轨迹和思想
        21.1 、日语高等教育六十年来的教育轨迹
        21.2 、日语高等教育六十年来的教育思想
        21.3 、对未来我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大事记
谢辞

(4)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目的与价值
    四、研究总体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架构
    六、文献综述
    七、研究创新
    八、研究说明
第一章 "文革"前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初步发展(1949-1965)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师范院校的早期改革
    第三节 师资培训的早期变革
第二章 "文革"期间福建中小学师资培养的断裂(1966-1976)
    第一节 "文革"对师资培养体系的彻底破坏
    第二节 "教育革命"对师资培养的干扰
    第三节 错误路线导致教师质量的严重滑坡
第三章 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复兴(1977-1991)
    第一节 师范院校的恢复与发展
    第二节 教师进修院校培训功能的发挥
    第三节 师范教育非正式途径的拓展
    第四节 民办教师队伍的整顿
第四章 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的稳步发展(1992-2000)
    第一节 推动三级师范体系向二级师范体系过渡
    第二节 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
    第三节 稳步推进教师继续教育
    第四节 改善教师待遇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第五章 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的现代化建设(2001-2009)
    第一节 现代师资培养体系的探索
    第二节 继续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
    第三节 师资培养中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第四节 师资培养路径的拓展
第六章 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模式的改进
    第一节 教师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二节 改进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策略
    第三节 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四节 解决教师职后培训问题的策略
第七章 福建中小学教师准入机制的完善
    第一节 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制度的实施
    第三节 确保新教师入职教育质量的构想
第八章 福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升
    第一节 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完善农村教师的补充机制
    第三节 大力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
    第四节 实施县域内教师校际交流
第九章 福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对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宏观认识
    第二节 教师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教师教育内部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
第十章 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展望
    第一节 坚持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第二节 加快构建开放灵活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第三节 改革完善教师的培养模式
    第四节 注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平
    第五节 不断完善优秀人才从教的培养选拔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学而优则“仕” ——1978年后的中国大学场域与权力精英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当代中国的权力精英生产与教育政治
    第1节 问题的提出
    第2节 重要说明
        一、当代中国的精英、准精英与大学生
        二、大学:准精英生产的权力场域
    第3节 文献综述
        一、精英主义理论:源起、发展与中国经验
        二、教育政治学:分析的视角与工具
        三、教育政治视角下的精英生产
    第4节 研究方法
第1章 从革命到建设:精英生产方式的转型
    第1节 合法性与精英生产
        一、合法性驱动与精英转换的动力
        二、合法性转换与精英生产模式转换
        三、知识分子:准精英的来源
    第2节 1978年以前中国共产党的精英生产
        一、革命精英的生产与精英生产的革命化
        二、知识分子:改造对象还是精英来源?
        三、革命精英生产中的大学
    第3节 接管与改造:作为革命场域的大学
        一、建国初高等学校的转换与发展
        二、教育革命中的大学:"红"与"专"
        三、大学迷思:地位、作用与意义
    第4节 本章小结
        一、合法性界定
        二、准精英来源
        三、生产模式和场域的转换
第2章 改革开放:精英转型与大学场域的新发展
    第1节 政治精英重塑与新精英选拔
        一、新的合法性
        二、从革命精英向现代政治精英转型
        三、准精英生产与大学的政治连接
    第2节 市场经济对大学场域的影响
        一、市场经济与大学使命
        二、经济精英的产生
        三、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的冲突与融合
        四、市场经济对大学场域的意义与影响
    第3节 大学场域中的政治与经济结构
        一、改革开发中的大学发展脉络
        二、大学制度与机制的基本结构
        三、精英与大众:大学场域的一个核心问题
    第4节 本章小结
        一、改革开放:转型时期中有序社会的精英更替
        二、结构不平等的复制:精英循环与再生产的共存
        三、精英生产:大学场域在有序社会中的作用与意义
第3章 阶梯与城墙:高考招生中的准精英选拔与合法性获取
    第1节 中国的考试传统与精英的合法生产
        一、科举制度与考试帝国
        二、精英权威的来源及其认可
        三、科举制度的历史遗产:合法性供给
    第2节 科举制的废除:新的知识与考试形式
        一、清末与民国:新知识与新形式的萌芽
        二、革命政权中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三、恢复高考的政治学阐释
    第3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经济中的高考制度
        一、1978年后的大学入学考试改革
        二、大学扩招的经济动力:规模效应和精英稀释
        三、自主招生与招生大战:再精英化的努力
    第4节 本章小结
        一、考试与中国社会流动
        二、高考:大学场域的入场券
        三、隐性的不平等:知识差异、家庭差异与地区差异
第4章 规训与筛选:准精英生产的政治经济逻辑
    第1节 政府、市场与大学
        一、国家与大学的基本关系:控制与监督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控制与大学发展
        三、市场化还是市场参与:市场力量的作用
    第2节 市场逻辑与新壁垒的产生
        一、对扩招的再检视:真的是大众化吗?
        二、大学准入的新壁垒:收费制度
        三、重点大学制度:筛选机制与资源支持
        四、国际化市场中的精英流动与竞争
    第3节 国家意志与对准精英的规训
        一、大学治理结构之分析
        二、政治规训机制
        三、专业训练机制
        四、官本位大学与准精英的发展取向
    第4节 本章小结
        一、准精英生产中的不平等问题
        二、制度性不平等:"文凭"中的政治经济资本
        三、准精英与准大众的二元分野
第5章 传递与固化:政治遗传与准精英"高度"的获取
    第1节 政治遗传:毕业分配与准精英生产
        一、政权交接与精英的代际生产
        二、毕业分配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三、准精英的控制式生产
    第2节 经济遗传:竞争就业与准精英的代际再生产
        一、制度转换的影响
        二、社会关系资源与准精英的出路
        三、代际传递与准精英再生产
    第3节 案例分析:"院长门"事件和"蚁族"
        一、准精英的"靶向性"制造
        二、高学历底层群体:大学生蚁族
        三、世袭还是再生产:流动机遇与社会心理
    第4节 本章小结
        一、职业获取与准精英身份的确认
        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三、遗传性不平等:合理性与合法性之争
第6章 结论:以大学场域为基轴的准精英生产
    第1节 合法性:新知识与新精英
        一、合法性转换驱动下的精英转换
        二、新知识与新精英
        三、大学场域的知识生产
    第2节 控制式生产与三种机制:转型社会与精英阶层固化
        一、大学:转型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悖论
        二、不平等的现实和对平等的追求
        三、有序社会中的精英阶层固化与政治忠诚
    第3节 未来精英与高学历底层:大学场域的二元产出
        一、素质与高度:共通点与分水岭
        二、未来精英与高学历底层:合作、对抗还是融合
        三、政治向心力与离心力:体制内与体制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3. 实证研究
    3.1 个案调查
    3.2 问卷调查
    3.3 访谈调查
4. 理论阐述
    4.1 从教育学来探讨
    4.2 从社会心理学来探讨
    4.3 从教育心理学来探讨
5. 结论与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问题的提出
    1.2 题解
        1.2.1 培养模式与人才的关系分析
        1.2.2 艺术教育与人才、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1.2.3 "模式"与艺术教育、人才、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1.3 文献综述
        1.3.1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1.3.2 高等艺术教育办学模式研究综述
        1.3.3 高等艺术教育模式建构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历史分析法
        1.5.3 比较法
第二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2.1 艺术教育产生与发展
        2.1.1 国外艺术教育产生与发展
        2.1.2 我国艺术教育产生与发展
        2.1.3 兼容并蓄发展中的国内外艺术教育
    2.2 高等艺术教育特殊性分析
        2.2.1 艺术教育的高级阶段
        2.2.2 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2.2.3 区别于一般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2.3 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与发展
        2.3.1 国外个别人才培养模式至体系化人才培养模式走向
        2.3.2 我国贵族专利、民间兴办至国家统一人才培养模式走向
        2.3.3 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及级别走向
    结语
第三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3.1 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3.1.1 认识论与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1.2 教学论与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1.3 课程论与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1 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2 师范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3 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4 综合型大学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结语
第四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4.1 专业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4.1.1 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的模式建构理念
        4.1.2 与国际接轨的"艺术中心"蕴涵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4.1.3 课程蕴涵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4.1.4 小结
    4.2 综合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4.2.1 兼收并蓄、求实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理念
        4.2.2 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4.2.3 体现采集民族影视表演音乐元素设置课程
        4.2.4 小结
    4.3 师范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4.3.1 "教师教育,面向全国,跻身一流"的办学理念
        4.3.2 为目标和未来教育教学的专业教育服务
        4.3.3 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4.3.4 小结
    4.4 职业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4.4.1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4.4.2 课程体现符合职业、市场需求的培养模式
        4.4.3 小结
    4.5 国外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例举
        4.5.1 将高新科学技术融于艺术创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4.5.2 深入发掘研究西方古典艺术的人才培养模式
        4.5.3 充分发扬本民族艺术流派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
        4.5.4 启示
    结语
第五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价值取向分析
    5.1 个体发展的"需要"
        5.1.1 艺术家成长要素分析
        5.1.2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分析
        5.1.3 个体本位学习目的分析
    5.2 社会发展的"需要"
        5.2.1 精神文明发展需求
        5.2.2 物质文明发展需求
    5.3 高等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病理分析
        5.3.1 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中的病理分析
        5.3.2 培养对象与社会需求存在的病理分析
        5.3.3 高等艺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病理分析
    结语
第六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策研究
    6.1 "促进民族文明发展"的教育决策分析
        6.1.1 神圣的使命
        6.1.2 继往开来
        6.1.3 目标与评估
    6.2 专业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办学理念
        6.2.1 人文性与专业性完美结合的学科本色
        6.2.2 专业性与普及性的艺术教育特色
        6.2.3 学科交叉辅助艺术教育特色
    6.3 培养人才的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6.3.1 专业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6.3.2 人文科学课程设置
        6.3.3 深入高等教育各领域的课程设置
    6.4 艺术教师专业发展
        6.4.1 专业化角色定位
        6.4.2 专业化角色不断更新
        6.4.3 享受艺术继续教育终身学习
        6.4.4 引领学习者传承文化,促进交流,走向文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1:上海音乐学院课程例举
    附2:广西艺术学院课程例举
    附3:湖南师大音乐学院课程例举
后记

(8)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名称释义与研究立意
    1.2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缘起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缘起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价值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职业教育
        1.4.2 现代职业教育
        1.4.3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4.4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1.4.5 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
        1.4.6 职业教育层次衔接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5.1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研究
        1.5.2 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衔接的研究
        1.5.3 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1.6 研究问题的提出
        1.6.1 理论视角
        1.6.2 实践视角
    1.7 研究目的和内容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内容
    1.8 研究的基本理论预设
    1.9 研究视角、思路、方法、技术路线和论文框架
        1.9.1 研究视角
        1.9.2 研究思路
        1.9.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9.4 论文框架
    1.10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10.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10.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演变
    2.1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级数的演变
        2.1.1 1902-1912 年期间职业教育层次级数
        2.1.2 1912-1927 年期间的职业教育层次级数
        2.1.3 1927-1949 期间的职业教育层次级数
        2.1.4 1949 年后职业教育层次级数
    2.2 建国后职业教育层次规模演变
        2.2.1 1950-1965 年的职业教育层次规模
        2.2.2 1966-1976 年期间的职业教育层次规模
        2.2.3 二十世纪 80 年代初到 90 年代初的职业教育层次规模
        2.2.4 二十世纪 90 年代初至今的职业教育层次规模
    2.3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演变的经验与启示
        2.3.1 经济、政治等因素对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层次的影响程度
        2.3.2 政策是调控职业教育层次与规模的直接手段
        2.3.3 技术水平决定职业教育层次高低
        2.3.4 职业教育层次变化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又要适时变革
        2.3.5 职业教育层次的变革既要借鉴又要本土化
        2.3.6 职业教育层次起点随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第三章 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3.1 我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3.1.1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
        3.1.2 职业教育层次间的衔接
        3.1.3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
        3.1.4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经验
    3.2 美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3.2.1 职业教育层次的变化
        3.2.2 职业教育层次间的衔接
        3.2.3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
        3.2.4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经验
    3.3 美国和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启示
        3.3.1 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3.3.2 加强职业教育各层次间的衔接
        3.3.3 授予高职高专毕业生“副学士学位”
        3.3.4 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
第四章 功能选择下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4.1 职业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1.1 结构、功能的概念
        4.1.2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1.3 职业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2. 职业教育的功能
        4.2.1 教育的一般功能
        4.2.2 职业教育的特有功能
    4.3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4.3.1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要素
        4.3.2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特点
    4.4. 功能选择下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4.4.1 职业教育功能的选择与层次结构调整
        4.4.2 影响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因素
        4.4.3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类型
        4.4.4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主体和模式
        4.4.5 功能选择下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合理性
第五章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5.1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
        5.1.1 职业教育各层次培养目标现状
        5.1.2 职业教育层级间的衔接状态
        5.1.3 各层次职业教育的规模情况
        5.1.4 职业教育层次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吻合情况
        5.1.5 职业教育层次满足学生终身教育需要的调查
        5.1.6 职业教育各层次管理归属情况
    5.2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的问题
        5.2.1 职业教育层次划分依据不合理,各层次培养目标不清晰
        5.2.2 职业教育层次衔接不畅,衔接重形式轻内涵
        5.2.3 职业教育各层次规模比例失衡,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5.2.4 专业结构比例失衡,难以满足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
        5.2.5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不完善,难以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
        5.2.6 各类各层职业教育管理不统一
第六章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适应性调整
    6.1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
        6.1.1 应用型本科与专业学位教育归属职业教育类型
        6.1.2 多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需要相应的职业教育培养
        6.1.3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指导职业教育层次的划分
    6.2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建议
        6.2.1 依据人才类型与职业资格标准划分职业教育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6.2.2 打通职业教育层次之间的衔接通道,满足学生升学的意愿
        6.2.3 调整各层次合理的比例,满足人才层次需求
        6.2.4 调整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提高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
        6.2.5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6.2.6 调整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协调各层次职业教育发展
    6.3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保障
        6.3.1 资金投入是实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基础
        6.3.2 制度是实现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关键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一 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升学意向调查问卷
附录二 高职院校学生升学意向调查问卷
附录三 在校本科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意向的问卷
致谢

(9)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
        1. 教育需要:卓越教师的培养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2. 学科现状:学者及教师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材关注不够
        3. 个人兴趣:着眼于反思与重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体系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
        1. 专家咨询法
        2. 文本分析法
    (五)研究思路
一、研究现状述评
    (一)概念界定
        1. 教材
        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体系
    (二)文献综述
        1. 学科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
        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材体系研究
    (三)研究述评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溯源
    (一)师范教育百年回顾
        1. 清末独立师范教育体系的确立
        2. 民国初期师范教育的改革
        3. 国民政府时期师范教育的曲折发展
        4. 新中国建设初期师范教育的改革
        5. 改革开放初期师范教育的振兴
        6.2001 年以来师范教育的新发展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演进过程
        1. 国文教授法和国语教授法时期
        2. 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
        3. 语文教材教法时期
        4. 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
        5. 语文教育学时期
        6.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演进过程
        1. 第一阶段(1950-1978 年)
        2. 第二阶段(1978-2000 年)
        3. 第三阶段(2000 年-至今)
    (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轨迹
        1. 学科内容日趋丰满
        2. 学科定位渐趋清晰
        3. 研究视角日益多元
        4. 研究范式趋向深入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总体态势分析
    (一)出版情况概述
        1. 基本信息检索
        2. 出版信息提取
    (二)使用情况分析
        1. 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2. 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教材
        3. 小学教育专业(专科)指定教材及全国高等教育考试自学辅导丛书
        4. 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科书
    (三)搜集成果汇总
        1. 搜集过程
        2. 搜集成果
    (四)小结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典型教材分析
    (一)典型教材选择依据
        1. 历史时期的阶段划分
        2. 编写人员的学术信息
        3. 选择教材的框架结构
    (二)分析工具编制过程
        1. 教材分析框架的初构
        2. 教材分析框架的再构
        3. 教材分析框架的构成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典型教材分析
        1. 自然信息总览
        2. 编写主线分析
        3. 呈现方式分析
        4. 内容结构概说
        5. 价值取向探析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发展的总体特征
        1. 编写标准由混乱走向统一
        2. 编写主线以语文学科教学和教育学为主
        3. 呈现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
        4. 编写内容围绕课程标准的五大领域进行拓展
        5. 价值取向隐性化
五、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历史发展反映了我们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及教学规律认知的发展历程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折射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实然样态
        3. 新时代我国高质量教育发展需求下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应树立体现学科属性的编写价值取向
    (二)研究讨论
        1. 研究反思
        2. 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1988年10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试题选登(附答案与题解)(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D]. 丁伟. 浙江大学, 2015(07)
  • [2]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D]. 马睿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3)
  • [3]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D]. 伏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4]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 曾能建.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1)
  • [5]学而优则“仕” ——1978年后的中国大学场域与权力精英生产研究[D]. 王安华. 复旦大学, 2011(12)
  • [6]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研究[D]. 曹汉斌. 西北师范大学, 2001(01)
  • [7]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李晶.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8]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D]. 董显辉. 天津大学, 2013(12)
  • [9]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研究[D]. 李宇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1988年10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试题选登(附答案与题解)[J]. 袁雪钧. 英语知识, 1989(01)

标签:;  ;  ;  ;  ;  

1988年10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试题(附答案和答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