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出血致感觉减退-共济失调-偏瘫19例报告

丘脑出血致感觉减退-共济失调-偏瘫19例报告

一、丘脑出血致感觉减退—共济失调—轻偏瘫19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张雯君[1](2012)在《夹脊穴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经过该研究,观察夹脊穴对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冀为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选择。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纳入的9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三组:传统穴组30例、夹脊穴组加传统穴组30例夹脊穴组30例。传统穴组:参考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第六版教材《针灸学》取穴,即上肢:合谷、曲池、肩髑、手三里、外关;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髀关。均取患侧。每周针灸6次,4周为一疗程,合共3个疗程。每次留针加电针20分钟;(2)夹脊穴组加传统穴组:传统穴组与夹脊穴组处方相加。每周针灸6次,4周为一疗程,合共3个疗程。每次留针加电针20分钟:(3)夹脊穴组:双侧C1、C2,双侧T3、T4、T5,患侧C5、C6、C7、T1,患侧L3、L4、L5、S1夹脊穴。颈、胸椎直剌,腰、骶椎向上或向外上方斜刺,避开横突。颈、胸椎进针1~1.5寸,腰、骶椎进针2.5~3寸。每周针灸6次,4周为一疗程,合共3个疗程。每次留针加电针20分钟。治疗前后分别使用手法肌力检查法、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定法、Brunnstrom评定标准、平衡功能评定法、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对夹脊穴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治疗前后分别使用手法肌力检查法、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定法、Brunnstrom评定标准、平衡功能评定法、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1)手法肌力检查评分三组治疗后肌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2)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分夹脊穴加传统穴组与夹脊穴组治疗后Ashworth痉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而传统穴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3) Brunnstrom评分三组治疗后Brunnstrom评分提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4)平衡功能评分三组治疗后平衡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5)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治疗后MA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夹脊穴组与传统穴组对于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均具有明显的效果,能较快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缓解肢体痉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加快病情恢复,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雷婉慈[2](2012)在《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腹针对脑卒中患者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探索针灸治疗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的方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共纳入符合本研究标准的脑卒中患者90例,全部来自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和神经科住院病人。采用PEMS3.1统计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腹针组)和对照组(体针组)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体针组)取穴百会、印堂、肩髃、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根据病人辩证应用补泻手法,留针30min。治疗组(腹针组)在体针治疗基础上采用腹针疗法,取穴引气归元、建里、健侧商曲、气旁,双侧滑肉门,患侧外陵、上下湿点,针刺同时配合活动,以患部感觉障碍减轻为度,留针30min。两组治疗均为6天一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天,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观察指标为:(1)患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选用简式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motor scale, FMMS)评定,(2)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选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IHSS)量表评定,(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选用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定。观察时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分别运用FMMS、NIHSS和BI进行评定。结果1.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积分、伴发症积分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FMMS量表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感觉功能积分、运动功能积分、关节活动度积分及关节疼痛积分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MS各项积分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与治疗2周后比较,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感觉功能积分及关节疼痛积分在治疗2周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运动功能积分及关节活动度积分在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治疗均可提高FMMS量表积分,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感觉功能上疗效优于对照组。3.两组NIHSS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积分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积分在治疗2周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均较前有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2周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提示经腹针和体针治疗后均可降低NIHSS量表积分,但两组在改盖NIHSS量表积分上疗效无差异。4.两组BI指数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BI指数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两组患者BI指数在治疗2周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均较前有提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2周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BI量表积分上疗效无差异。5.安全性观测:两组病例中没有出现明显晕针、弯针、断针等不良反应。结论腹针和体针均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具有治疗作用,均能降低残障率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腹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更具优势。

贾志华[3](2009)在《丘脑梗塞59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根据丘脑(Thalamus)的解剖、相应功能及供血情况,对丘脑梗塞(Thalamic infarction)的发病年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研究。我们对2008年4月~2009年2月于我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59例丘脑梗塞的患者进行病例收集及随访,结果显示丘脑梗塞多发生于中老年人(46~65岁占丘脑梗塞62.7%);高血压为中老年组丘脑梗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56%),吸烟史为青年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其它危险因素还有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房颤等;发病部位以外侧核群型最常见,多由丘脑膝状动脉病变所致,多表现为完全的丘脑综合征即偏身感觉障碍,亦可损伤丘脑内侧、前侧及后侧,出现丘脑语言、中线旁综合征(典型的表现为“三联征”即意识障碍、智能障碍及垂直凝视麻痹)等症状;丘脑梗塞的诊断主要依据头部CT及MRI;丘脑梗塞的预后良好,经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对症支持治疗后,30%以上痊愈,其余均好转,可出现肢体麻木感、丘脑痛、躯体化障碍等后遗症,无死亡病例。

王浩[4](2008)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血管解剖、病因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搜集我院21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有特殊的血管解剖特点;主要病因是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其危险因素有高血脂、吸烟、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瞳孔异常、眼球运动障碍为主;影像学可以同时发现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面和枕叶两处或者两处以上的病灶;本病治疗原则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同;预后差,病死率、致残率高。结论:我们应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有足够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警惕其并发症出现,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王晓峰[5](2007)在《脑心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临床发现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出现脑源性心脏损害,称为脑心综合征(cerebro—cardiac syndrome,CCS),主要表现为ECG改变、心律失常和心肌酶活性升高等,影响患者预后,增加猝死的危险性。此病中医学没有对应的病名,可归属于祖国医学中“中风”、“胸痹”、“心悸”等病症范畴。目前,尚缺乏对CCS的辨证分型标准。尽管己有相关的一些研究,但仍缺乏该病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病的中医药规范化辨证施治,进一步影响了中医临床整体疗效的提高。本研究拟采用流行病学结合现代数理统计的方法,以初步探讨CCS的中医基本证候分布情况,指导该病的临床治疗。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采用流行病学结合现代数理统计的方法,以初步探讨脑心综合征(CCS)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研究方法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设计“CCS中医证候调查表”;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30例病例进行信息采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对调查资料进行录入、核查;在文献证候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比较权威的CCS相关中医证候辨证参考标准,制订出此次“CCS的中医基本证候计算机辨证量表”,并通过专家组盲法测试该量表的效度和信度。然后采用计算机对每份病例进行逐一辨证,得出此次调查病例的基本证候,进一步采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统计。研究结果从总体的CCS基本证候来看,频次分析表明,排在前4位的是:气虚血瘀证(37例,占28.5%)、风痰瘀阻证(36例,占27.7%)、痰湿蒙神证(15例,占11.5%)及痰热腑实证(14例,占10.8%)。结合变量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出:气虚血瘀、风痰瘀阻是CCS的基本病机;气虚血瘀证、风痰瘀阻证、痰湿蒙神证及痰热腑实证是CCS最常见的基本证候;加上阴虚风动证、风痰火亢证、痰热闭窍证和瘀血内阻证共8大证候为CCS的常见证候。研究结论气虚血瘀、风痰瘀阻是CCS的基本病机;气虚血瘀证、风痰瘀阻证、痰湿蒙神证及痰热腑实证是CCS最常见的基本证候,以上四个证候加上阴虚风动证、风痰火亢证、痰热闭窍证和瘀血内阻证是CCS的常见证候。

贺光应,田建川,张立新,郭亚,李强[6](2000)在《丘脑性感觉障碍共济失调12例报告》文中指出

王淑贞,李义召,郭斌,迟兆富,郭洪志[7](1998)在《小量脑出血与腔隙综合征一附39例报告》文中认为临床报告39例经颅脑CT证实的小量脑出血,均表现为腔隙综合症。对其临床表现特征及颅脑CT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小量脑出血,若占位效应不明显,对周围脑组织破坏损伤程度轻微及远离脑室系统,临床可表现为腔隙综合征。表现为腔隙综合征的小量脑出血预后良好,及时行颅脑CT检查对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朱冬梅,胡庆祝[8](1998)在《疼痛性偏身感觉脱失综合征2例》文中认为

赵风兰,马英奎[9](1997)在《同侧共济失调轻偏瘫症(附29例报告)》文中指出

夏先争,齐月仙[10](1994)在《不同病因致共济失调-轻偏瘫综合征8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不同病因致共济失调-轻偏瘫综合征8例报告夏先争都江堰市中国水利水电十局职工医院(611830)齐月仙新疆库尔勒州人民医院共济失调-轻偏瘫本系腔隙性梗塞的临床类型之一,对其他病因所致者鲜见报导。本文报告8例其他病因所致共济失调-轻偏瘫综合征如下。临床资...

二、丘脑出血致感觉减退—共济失调—轻偏瘫19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丘脑出血致感觉减退—共济失调—轻偏瘫19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夹脊穴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
        1.1 中风病名的源流
        1.2 历代对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
        1.3 夹脊穴的渊源
        1.4 夹脊穴的定位与数目
        1.5 夹脊穴针刺方法及选穴方法
        1.6 夹脊穴的机理探讨
第二部分 现代医学对脑血管病的认识
    1.脑血管病的概念
    2.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3.脑血管病的类型
        3.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2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
        3.3 脑栓塞
        3.4 腔隙性脑梗塞
        3.5 出血性脑梗塞
        3.6 脑出血
        3.7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终止、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3.结果
        3.1 一般资料研究结果
        3.2 治疗前各组比较
        3.3 治疗后各组评分比较
        3.4 治疗后各组间评分指标比较
        3.5 三组治疗前后修改的Ashworth痉挛级别变化比较
        3.6 三组治疗前后Brunnstrom评定变化比较
        3.7 三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变化比较
        3.8 三组治疗前后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分(MBI)变化比较
    4 讨论
        4.1 研究设计思路
        4.2 夹脊穴组方与刺法分析
        4.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1.1.1 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1.2 感觉的传导通路
        1.1.3 感觉障碍的临床分型
        1.1.4 感觉与运动的关系
        1.1.5 感觉功能评价现况
        1.1.6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治疗概况
        1.1.7 小结
    1.2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1.2.1 中医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病名的认识
        1.2.2 中医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病因病机的认识
        1.2.3 脑卒中的中医辨证分型
        1.2.4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概况
    1.3 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理论基础及依据
        1.3.1 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作用机理
        1.3.2 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脱落标准
        2.1.6 剔除标准
        2.1.7 中止试验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随机方法
        2.2.2 治疗方法
        2.2.3 观察指标
        2.2.4 不良事件及处理
        2.2.5 病人依从性保证
        2.2.6 统计学处理
        2.2.7 技术路线
    2.3 结果分析
        2.3.1 一般资料分析
        2.3.2 病例脱落及不良事件情况
        2.3.3 治疗干预结束后及随访期间的疗效评价
    2.4 讨论
        2.4.1 现代医学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现状
        2.4.2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现况
        2.4.3 研究结果分析
        2.4.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6
    附录2: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执行
    附录3:随机表
    附录4: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IHSS)
    附录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法)
    附录6:简式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MOTOR SCALE, FMMS)
    附录7:不良事件情况
致谢

(3)丘脑梗塞5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缩略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丘脑解剖及功能
    2.2 病因及发病部位
    2.3 临床表现
    2.4 临床综合症
    2.5 诊断及鉴别诊断
    2.6 治疗
    2.7 预后
第3章 临床资料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 临床表现
    3.3 影像学检查所见
    3.4 治疗与预后
第4章 讨论
    4.1 发病年龄及部位
    4.2 病因
    4.3 临床特点
    4.4 诊断及鉴别诊断
    4.5 治疗及预后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师及作者简介

(4)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前言
    临床资料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综述二
致谢

(5)脑心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西医研究现状
    二、中医研究现状
    三、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 病例来源
        (二) 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
        (二) 调查表设计
        (三) 流行病学调查及计算机辨证方法
        (四) 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 一般情况
        (二) 脑心综合征的症状分析
        (三) 脑心综合征基本证候分析
        (四) CCS主要证候气虚血瘀证与风痰瘀阻证在性别、年龄、心电图改变类型、脑卒中类型中出现频次的差异性分析
    四、分析与讨论
        (一) 一般情况分析
        (二) CCS的症状分析
        (三) CCS的中医证候分布
        (四) CCS主要证候气虚血瘀证与风痰瘀阻证在性别、年龄、心电图改变类型、脑卒中类型中出现频次的差异性分析
        (五) 研究方法学
        (六) 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丘脑出血致感觉减退—共济失调—轻偏瘫19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夹脊穴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D]. 张雯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2]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D]. 雷婉慈.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3]丘脑梗塞59例临床分析[D]. 贾志华. 吉林大学, 2009(09)
  • [4]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D]. 王浩. 浙江大学, 2008(09)
  • [5]脑心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D]. 王晓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2)
  • [6]丘脑性感觉障碍共济失调12例报告[J]. 贺光应,田建川,张立新,郭亚,李强.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0(02)
  • [7]小量脑出血与腔隙综合征一附39例报告[J]. 王淑贞,李义召,郭斌,迟兆富,郭洪志.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03)
  • [8]疼痛性偏身感觉脱失综合征2例[J]. 朱冬梅,胡庆祝. 航空航天医药, 1998(02)
  • [9]同侧共济失调轻偏瘫症(附29例报告)[J]. 赵风兰,马英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7(01)
  • [10]不同病因致共济失调-轻偏瘫综合征8例报告[J]. 夏先争,齐月仙. 华西医学, 1994(01)

标签:;  ;  ;  ;  ;  

丘脑出血致感觉减退-共济失调-偏瘫19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