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以短养长 促进林业生产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吴恒,朱丽艳,王海亮,郭小阳,张锋,孙昌平[1](2019)在《新时期林下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模式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从林下经济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不同时期林下经济的定义,对比林下经济模式的转变。基于统计年鉴数据,采用GM(1,1)灰色模型对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林下经济是今后林区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一种生态友好型经济,包括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景观利用等;新时期林下经济将更加突出行业交叉,突显跨界经济效益,注重复合模式的运用;根据GM(1,1)灰色模型预测,2020年林下经济总产值占林业产业产值的比例将达到41.60%,森林旅游占林下经济总产值比例将达到41.62%,林下经济将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增长点;新时期林下经济是生态与产业的结合,扶贫与科技的结合,康养与民生的结合。
龚如清[2](2019)在《湖南省岳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下经济是从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发展而来的一种林业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己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湖南省岳阳县虽然森林面积只有38.98%,但其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为其发展林下经济奠定了基础。本文运用生态学、产业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岳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制约因素,对林禽和林药两种模式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并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经验,提出进一步发展岳阳县林下经济的对策。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是林下经济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归纳了林下经济与林业专业合作社这两个概念,阐述了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产业经济学理论;第三部分阐述了岳阳县自然地理、经济与林业发展概况。分析了岳阳县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总结出岳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四种模式分别为:林药模式、林禽模式、林菌模式与林游模式,岳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的五种产业组织形式为:“农户”组织形式、“公司”组织形式、“合作社”组织形式、“合作社+基地+农户”组织形式、“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组织形式;第四部分从规划体系、管理水平、技术与人才、规模、资金、保障措施、市场风险七个方面分析岳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五部分选取岳阳县林下经济发展中较为典型的林禽与林药模式的合作社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其发展的制约因素;第六部分选取上海市崇明县向化镇百凤家禽专业合作社的林下养鸡、福建省南靖县大力发展林药与林游模式,总结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第七部分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对岳阳县林下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邵权熙[3](2008)在《当代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林业的发展与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密切相关。从宏观上来看,林业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巨系统,林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从林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林业经历了一个由侧重林业经济系统到林业生态系统建设为主导的过程,各个时期林业发展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总结、揭示林业与生态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找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林业发展模式并制定出相应的林业战略,是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林业以及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详细梳理,对林业生态系统、林业经济系统、林业社会系统进行了系统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论述了林业系统与生态系统、林业系统与经济系统、林业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有如下几点:(1)林业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林业建设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转变的必然,也是世界林业发展的趋势所在。(2)森林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发展又是林业发展的主导。森林资源对人类的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承载力,但是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压力只有控制在不超越其承受能力的范围内才能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3)林业与社会系统发生着广泛的联系,具有紧密的关系。社会技术进步、教育发展对于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林业发展也可以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进步。同时,森林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对林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研究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是由森林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耦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具有其独特的系统特征,紧密的子系统相互作用机制,完善的系统运行目标,以及完整的系统结构体系。本文在研究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得出的结论主要有:合理的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及运行机制可以达到良好的系统耦合功效,实现系统目标。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具有多种形式,随着林业的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也会经历由低水平耦合到高水平耦合的发展过程。最后,本文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林业发展战略演进,以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理论为基础,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体,提出一个以林业产业为载体,以林业社会系统为支撑的林业生态建设市场化战略。
何治民[4](2018)在《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文中提出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进行扶贫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其后,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各地扶贫攻坚举措从原来的“吃大锅饭”转向“精准到户”模式,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S村从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的扶贫举措,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如开展“异地产业扶贫”,在外村租地发展猕猴桃种植业;在村内发展黄桃和冬桃的种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引入S村山泉水产业等。通过3年多的扶贫攻坚,S村在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S村的扶贫举措中,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同时在基层落实过程中的一些扶贫措施,值得认真讨论。从总体上来看,S村在这一阶段的扶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然而,虽然S村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如何将脱贫成效持续下去,在接下来的扶贫实践和乡村振兴中实现其可持续性,将是学者们和扶贫工作者们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S村的脱贫工作,主要聚焦于贫困个体,扶贫的措施针对的是贫困户。要实现整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这显然是不够的,需要从贫困群体的整体角度,分析出造成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以便针对致贫主因,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而致贫主因,往往是当地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以及长期的政策效应积累等众多非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需要查阅历史资料,并结合当代民族学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发现,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在历史上并不一直处于贫困状态。相反地,在某些历史时期内,当地经济处于很高的水平。对比当代的贫困现状,不难发现,造成当地由富转贫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桐油、油茶、生漆、杉木等众多林产品丰富,当地少数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本土知识,能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本地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时期,当地就处于富裕状态,而一旦优势资源被闲置或者被人为干预不允许利用,就会落到贫困的地步。因此,要想实现S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目标,如何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特色的资源,变得至关重要。S村是我国十四个连片特困区的典型代表,既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更是生态资源丰富的区域。这些处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往往和S村一样,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资源的闲置,才造成当地的贫困。因此,通过对S村的扶贫实践进行反思,能对我国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措施的制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鲁明新[5](2018)在《当代武陵山区油茶产业衰落的社会成因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陵山区位于我国云贵高原东北部的边缘地带,是一片新月形的低山丘陵地带。由于这一地区地表崎岖不平、山河交错、河谷分切,以至于生态类型复杂多样。代表性的生态类型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此外,还错杂分布着湿地生态系统与疏树草地生态系统。凡属于喀斯特山区,则呈现为藤乔丛林生态系统。由此,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土家族、壮族、苗族、侗族、水族、瑶族、布依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为了适应所生息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而形成的生计方式为“多业态复合经营”。具体而言,传统意义上的农林牧副等产业总是表现为多样复合运行。其中油茶、茶叶、白蜡、五倍子等林副产品的产出,总是和用材林、大田农业、畜牧业一并展开,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却又各有侧重。这一地区的油茶产业则是“多业态复合经营”的高效产业之一。实施“多业态复合经营”,特别是用材林和林副产品的生产,都需要对其进行连片经营、封闭式管理、持续性投入以及综合利用。故而所产出的产品也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强调的是,油茶产业自古既是武陵山区人们的重要经济支柱,又是当地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兴盛之状;然而近年来,武陵山区油茶产业却逐渐走向衰落。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该地区油茶产业不断走向衰落的局势,所持的观点与对策长期未能形成共识。其中,多将产业衰落的主因归结于生产技术落后、投入资本不足,以及有效管理制度的缺失等。但如果就该地区的油茶产业盛衰历史而言,此类认识和观念有明显的认识偏颇。因此,面对众多纷杂的原因时,通过对武陵山区中的花垣县麻栗场村与永顺县长光村油茶产业盛衰过程研究,结合比较汰选法,将以上观点在时空方面、文化方面以及生态系统方面逐一同发展油茶产业的上述四项前提进行比对。得出武陵山区油茶产业衰落的社会主因在于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后,未能及时依据油茶产业属性完善此项生产制度,以至于林权碎片化日趋严重并普遍蔓延。这才是该产业衰败的关键原因。为此,如何促使联产责任承包制与林副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形成有机结合,便成了当下复兴油茶产业急需深思的关键问题。复兴油茶产业的过程中首先需在观念上做出必要的反思和调整,如若不然该产业便难以重现辉煌。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如要寻找出精准的复兴对策,只能从油茶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着手。利用政策的杠杆、借助当下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推动这一地区成立油茶产业合作社,助推其进行企业化转型,实行企业化管理、最终实现连片经营。才是切实可行的复兴武陵山区油茶产业的必由之路。也才能有效的助推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致富。
李明娟[6](2013)在《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持续发展战略已被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国有森工企业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主体之一,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同时也是资源的消耗者和环境的保护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国有森工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家发展进入“十二五”时期,这既是国有森工林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实施天保工程“二期工程”的起始阶段,也是我国后金融危机时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有森工企业面临着转变以往向森林资源要效益的生产发展局面,由规模扩张模式快速转向质量提升增长模式的重要转型期。以国有森工企业这个微观主体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切入点,从社会生态经济人的视角分析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探求能够提升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发展模式,对于拓展企业财务管理视野,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建立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增强森工企业经营活力,实现国有森工企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国有森工企业这个微观经济主体为对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林业分类经营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以及协调发展理论等为理论支撑,从森林资源状况、经济状况及职工生存状况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现状,表明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是森工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基础,通过深入分析国有森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最终目的,指出国有森工企业本质上也是谋取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利益相统一与最优化的组织,是经济人、社会人和生态人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因此将国有森工企业视为社会生态经济人,从社会生态经济人的视角分析并构建了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的三重因素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森林资源、财务质地、治理效能三个子系统,18个指标变量在内的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提出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提升的对策。
李明志[7](1986)在《发展林业应当走自己的道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西是全国林业重点省区之一。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我省林业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付出极大努力,去开拓林业发展的新路子。今年,我国开始步入第七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时期,做好这个时期的林业工作,对实现江西经济腾飞和"四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七五"期间,我省发展林业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呢?我个人认为,必须突出"两个重点"(林业基础建
徐超[8](2013)在《福建省三明地区发展林下经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下经济是在我国林业发展战略实现根本转变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生事物,发展林下经济,事关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林业结构调整、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福建省三明地区是福建省林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试点最早、改革绩效最好的地区之一,林下经济活动的探索和尝试也比较活跃。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福建省三明市发展林下经济展开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本研究希望能够解决林下经济是什么、发展林下经济需要谁来参与、哪些因素影响了农民参与林下经济发展、选择什么样的战略发展林下经济等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做了以下工作:(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林下经济的概念进行界定。(2)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找出林下经济的利益相关者并进行分类,分析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并进行博弈分析。(3)在对福建三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对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行为和意愿的内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还特别针对农民参与林下经济培训的意愿做了影响因素分析。(4)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利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建三明地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福建省林下经济层次结构模型和判断矩阵,得出结论。最后,笔者讨论了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5)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作者尝试着对福建省林下经济进行顶层设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笔者认为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在不减少单位林地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增加该单位林地经济效益的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总和。第二,现阶段,我国发展林下经济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是: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企业和农户。只有当政府支持、林业主管部门积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农民能从参与林下经济发展中获得比单独发展或从事其他劳动更高收益时,才能形成共同发展林下经济的合力,产生最大效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第三,目前影响农户参与林下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林地面积、非农收入占比和对林下经济的认知程度;影响农户参与林下经济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是否有企业参与、是否有林下经济培训、是否有林下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是否有充裕的资金等;笔者发现林农有意愿发展林下经济却没有实际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相关培训,而影响林农参与林下经济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对林下经济的认知程度、培训地点的远近以及能否学到实用技术。第四,福建三明林下经济的优势弱于劣势,内生动力不足;而其发展的机遇远大于威胁,若能有效地利用外部机遇并将外部威胁程度影响降到最小,则林下经济发展空间大。其林下经济战略选择的顺序依次为WO战略,SO战略,WT战略和ST战略。第五,构建了林下经济顶层设计框架,包括技术与基础设施框架、业务框架、保障框架、机制框架以及绩效框架。提出福建三明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邢美华[9](2009)在《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林业被定位于以提供木材为主导的产业部门,源源不断的提供工业原料使得我国森林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依赖于森林资源发展的林区面临着严重的“三林”问题。“三林”问题集中表现为林业生产力低下,而林业产出率不高的症结主要在于林业发展的制度设计滞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的需求。200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福建、江西、辽宁和浙江四省率先进行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2006年底在全国全面推开。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即将在全国全面推开之际,以黑龙江伊春国有林区为试点的林权制度改革也同时开展,打破了50多年来国有林区国有国营的经营管理体制。在新一轮林权制度改革在各地轰轰烈烈开展之际,本文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基于资源利用视角分析此次林改的绩效,并从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两方面深入评价其改革效果,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生态目标,及其促进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体系。本文借助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丰富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及不合理利用的制度因素,运用一定的统计和数理分析方法从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及其林业产业发展、森林生态保护三方面对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进行评价,并构建了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与目标实现的保障体系。运用翔实的实地调查资料,对国有林区的伊春和集体林区的福建、江西、湖北的林权制度改革对其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数理分析方法,以福建省为例,对其林改前后林业产业竞争力及结构效益、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以及森林生态效益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林改对区域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的影响。在我国提出的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背景下,构建林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并就如何实现目标进行阐述,以探究林改对林区产业及生态的影响与林区目标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存在着诸如利用效率低、加工工艺落后、利用数量不足等问题,产权制度不明晰是制约我国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关键因素,新一轮以“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对我国林区资源利用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林区林业资源利用有了明显好转,林区产业都有了进一步发展,森林生态效益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林改配套制度的不完善,林业资源利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林业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林业生态保护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顺利实现我国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构建的目标,需要从制度和政策两方面予以保障。通过以上章节内容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本文从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出发,将研究视角定位于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区林业资源利用的影响上,并由表及里,从对林业资源利用本身影响的分析深入到对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两方面影响的分析,并就如何顺利实现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从而使本文的研究视角具有新意。(2)构建了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林业具有优先提供生态效益的属性,本文在一般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指标并进行了内涵界定,同时将生态化目标引入林业产业结构的评价之中,创造性的构建了一个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生态化为内容、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3)在研究结论上,揭示了当前林权制度改革尚难以实现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深层原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目标实现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林区发展的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两大目标体系,并据此构建了两大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出有利于推进“两大体系”目标实现的一系列保障措施。这对完善林权改革政策、指导林区林改实践和不断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叶蓓[10](2018)在《社会动员视域下的福建妇女耕山队(1958-1965)》文中研究表明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占人口半数的妇女便始终与党并肩同行,中国共产党亦重视发挥妇女的能动作用,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将其纳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轨道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的潜在劳力进一步被挖掘,妇女解放与党的事业结合得更为紧密。五十年代末,以上山开荒为主要任务的妇女耕山队,因契合妇女的生理特点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应运而生。在中国共产党广泛的社会动员之下,福建妇女普遍通过参加妇女耕山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福建妇女耕山队作为特定时代中国劳动妇女投身国家建设具有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是新中国妇女史不同寻常的篇章。本文将福建妇女耕山队置于社会动员视域下展开研究,突出社会动员在福建妇女耕山队的衍生与演进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探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级组织在良好的运作环境下逐步展开社会动员,进一步阐释运作方式、分析动员特征,并对福建妇女耕山队的社会动员进行考量,从而为新形势下社会动员模式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坚持以短养长 促进林业生产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以短养长 促进林业生产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湖南省岳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2.1 国内研究评述 |
1.2.2 国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2 林下经济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林下经济 |
2.1.2 林业专业合作社 |
2.2 相关理论 |
2.2.1 生态学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3 岳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
3.1 岳阳县自然地理概况 |
3.2 岳阳县经济概况 |
3.3 岳阳县林业发展概况 |
3.4 岳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
3.4.1 岳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
3.4.2 岳阳县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 |
3.4.3 岳阳县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 |
3.4.4 岳阳县林下经济的产业组织形式 |
3.4.5 岳阳县林下经济龙头企业 |
4 岳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4.1 整体规划体系不完整 |
4.2 管理水平低 |
4.3 缺少技术支持与专业人才 |
4.4 产业规模总量不大,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 |
4.5 资金制约因素大 |
4.6 政府保障措施不够 |
4.7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
5 岳阳县林下经济发展案例分析 |
5.1 岳阳县盛源林业专业合作社案例分析 |
5.1.1 岳阳县盛源林业专业合作社概况 |
5.1.2 岳阳县盛源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分析 |
5.1.3 岳阳县盛源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效益分析 |
5.1.4 岳阳县盛源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5.2 岳阳县半山林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案例分析 |
5.2.1 岳阳县半山林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概况 |
5.2.2 岳阳县半山林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分析 |
5.2.3 岳阳县半山林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经济效益分析 |
5.2.4 岳阳县半山林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6 国内林下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
6.1 上海市崇明县种草养鸡模式 |
6.1.1 项目背景 |
6.1.2 项目开展情况 |
6.1.3 成功经验 |
6.2 福建省南靖县林药模式与森林自然资源生态型林下经济 |
6.2.1 南靖县林药模式 |
6.2.2 南靖县林药模式与林游模式结合发展 |
6.2.3 成功经验 |
7 岳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 |
7.1 健全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
7.2 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 |
7.3 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引进人才 |
7.4 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
7.5 加大资金支持 |
7.6 加强保障力度 |
7.7 强化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当代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及评述 |
1.2.1 研究综述 |
1.2.2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体系结构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逻辑框架 |
2 理论基础简述 |
2.1 耦合论 |
2.1.1 耦合概念 |
2.1.2 系统耦合 |
2.1.2.1 系统耦合概念 |
2.1.2.2 农业系统耦合 |
2.1.2.3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
2.1.2.4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的衡量方法 |
2.1.3 耦合论在林业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的运用 |
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1 产业结构概念及其分类 |
2.2.1.1 产业的涵义 |
2.2.1.2 产业结构 |
2.2.2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
2.2.3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2.4 林业产业结构及其演进 |
2.2.4.1 林业产业结构 |
2.2.4.2 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 |
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1 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
2.3.1.1 生态经济系统概述 |
2.3.1.2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 |
2.3.1.3 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关系 |
2.3.2 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
2.4 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论 |
2.4.1 系统论内涵 |
2.4.2 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论 |
2.4.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论 |
2.4.4 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理论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容 |
2.5.1.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5.1.2 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解释 |
2.5.2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5.2.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 |
3 基本概念与相关范畴 |
3.1 系统与系统耦合 |
3.1.1 系统 |
3.1.1.1 系统概念 |
3.1.1.2 复杂系统及其特征 |
3.1.1.3 系统分析及特点 |
3.1.2 耦合 |
3.1.2.1 耦合及耦合度概念 |
3.1.2.2 系统耦合 |
3.1.2.3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
3.2 林业与林业系统 |
3.2.1 林业及其作用 |
3.2.1.1 林业概念及特点 |
3.2.1.2 林业地位、作用 |
3.2.2 林业生态体系 |
3.2.3 林业产业体系 |
3.2.4 林业社会体系 |
4 林业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 |
4.1 林业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表现形式 |
4.1.1 森林生态系统 |
4.1.1.1 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 |
4.1.1.2 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中的地位与作用 |
4.1.2 湿地生态系统 |
4.1.2.1 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
4.1.2.2 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
4.2 林业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4.2.1 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4.2.2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
4.3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新林业历史性转变 |
4.3.1 转变原因 |
4.3.1.1 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的需求由木材需求转向生态需求 |
4.3.1.2 宏观环境的巨变,使林业建设方向的转变成为历史的必然 |
4.3.1.3 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也是世界林业发展的大趋势 |
4.3.2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林业历史性转变对林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
5 林业系统与经济系统关系研究 |
5.1 林业与经济关系表现形式 |
5.1.1 森林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
5.1.1.1 森林资源对经济的直接作用 |
5.1.1.2 森林资源对经济的间接作用 |
5.1.2 经济发展对林业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
5.2 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 |
5.2.1 我国森林资源状况 |
5.2.1.1 我国森林资源的变动情况 |
5.2.1.2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
5.2.1.3 我国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 |
5.2.2 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
5.2.2.1 森林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承载力 |
5.2.2.2 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
5.2.3 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测度 |
5.2.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林业 |
5.2.3.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再认识 |
5.3 林业投资与林业经济关系 |
5.3.1 我国林业投资现状分析 |
5.3.1.1 我国林业投资总量分析 |
5.3.1.2 我国林业投资结构分析 |
5.3.1.3 我国林业投资主体分析 |
5.3.2 林业投资与林业经济发展关系 |
6 林业系统与社会系统关系研究 |
6.1 林业与社会关系表现形式 |
6.1.1 林业与社会文明 |
6.1.2 宗教与林业的联系 |
6.1.3 林业科技及教育 |
6.1.4 林业文化 |
6.1.5 社区林业与社会林业 |
6.1.6 城市林业 |
6.2 林业系统与科技进步关系 |
6.2.1 技术进步与林业技术进步 |
6.2.2 技术进步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
6.2.3 推动我国林业技术进步的措施 |
6.3 林业系统与教育发展关系 |
6.3.1 林业教育对林业发展的意义 |
6.3.2 加强林业教育的措施 |
6.4 林业系统与就业关系 |
6.4.1 我国林业就业现状分析 |
6.4.2 林业吸纳劳动力潜力分析 |
6.4.3 增强林业系统就业能力的措施 |
6.5 林业制度与林业发展关系 |
6.5.1 林业制度与林业发展关系概述 |
6.5.2 林业制度创新的几个方面 |
6.5.2.1 产权制度 |
6.5.2.2 投融资制度 |
6.5.2.3 林业税费制度 |
6.5.2.4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6.6 林业系统与生态文明 |
6.6.1 森林文化 |
6.6.1.1 森林文化的概念 |
6.6.1.2 森林文化的内容 |
6.6.1.3 森林文化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意义 |
6.6.2 林业与生态文明 |
6.6.2.1 生态文明概述 |
6.6.2.2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
7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阐释 |
7.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构建 |
7.1.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定义 |
7.1.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特征 |
7.1.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子系统构成 |
7.1.4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相互作用机制 |
7.1.4.1 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
7.1.4.2 多系统作用机制分析 |
7.1.4.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相互作用方式 |
7.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运行目标分析 |
7.2.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运行总体性目标 |
7.2.1.1 森林生态平衡目标 |
7.2.1.2 林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目标 |
7.2.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运行分目标体系 |
7.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结构分析 |
7.3.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
7.3.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结构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
8 构建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探讨 |
8.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建立的指导思想 |
8.1.1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 |
8.1.2 积极的森林生态平衡思想 |
8.1.3 林业经济活动压力与森林资源的承受力平衡思想 |
8.1.4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
8.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内容 |
8.2.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构成条件 |
8.2.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方式与耦合模式内容 |
8.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运行机制及效应分析 |
8.3.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运行机制分析 |
8.3.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效应分析 |
8.4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形态及划分 |
8.4.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形态 |
8.4.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形态划分 |
8.4.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过程 |
8.5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耦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8.5.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耦合评价概述 |
8.5.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耦合评价指标建立原则 |
8.5.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
8.5.4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耦合评价方法 |
9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演绎中国林业发展战略构想 |
9.1 我国林业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 |
9.1.1 林业发展奠定基础阶段(1949~1956 年) |
9.1.2 以“木材经济”为主的林业发展(1956~1978 年) |
9.1.3 永续利用,综合经营的林业发展战略(1978~1992 年) |
9.1.4 林业分区分工发展的战略(20 世纪90 年代初~90 年代中期) |
9.1.5 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20 世纪中期) |
9.1.6 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20 世纪末至今) |
9.2 构建中国林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9.3 构建中国林业发展战略的原则 |
9.4 以林业产业为载体,以林业社会系统为支撑的林业生态建设市场化战略 |
9.4.1 战略的提出 |
9.4.2 林业产业载体战略 |
9.4.3 林业社会系统支撑战略 |
9.4.4 林业生态建设市场化战略 |
10 结论及创新 |
10.1 结论 |
10.2 创新 |
10.3 论文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主要成果目录清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Ⅰ |
导师简介 Ⅱ |
致谢 |
(4)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
一、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 |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 |
三、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的研究 |
四、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 |
五、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与精准扶贫的研究 |
六、文章中“关键词”的界定与解读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
三、研究价值、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 |
四、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
第一节 S村概况 |
一、花垣县概况及历史沿革 |
二、S村概况 |
第二节 富饶的资源与贫困的经济 |
一、富饶的资源 |
二、贫困的经济 |
第三章 S村的贫困对象识别 |
第一节 贫困对象识别问题 |
一、贫困对象识别标准 |
二、贫困对象精准识别与建档立卡 |
三、贫困对象瞄准偏差 |
四、贫困对象瞄准偏差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S村贫困对象识别与社会争议 |
一、“光棍”SLJ与贫困对象精准识别 |
二、低保对象识别的瞄准偏差 |
第四章 S村的民族生境与产业扶贫策略 |
第一节 S村土地“稀缺”与“飞地”扶贫 |
一、S村的土地“稀缺” |
二、异地扶贫的理论依据 |
三、S村“飞地”扶贫的实施 |
第二节 “飞地”扶贫成效与问题分析 |
一、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 |
二、企业在扶贫中的作用 |
三、扶贫对象在扶贫中的作用 |
第三节 S村的在地扶贫产业 |
一、S山泉水项目 |
二、“11.3”工程和“418”项目 |
三、S村蔬菜产业 |
第五章 S村的习俗特点与旅游产业开发策略 |
第一节 S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
一、S村乡村旅游资源 |
二、S村的乡村旅游开发 |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与苗族传统习俗 |
一、S村苗族传统习俗 |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苗族传统习俗的缓慢调适 |
第三节 S村乡村旅游扶贫的思考 |
一、S村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扶贫成效 |
二、S村乡村旅游开发需要关注的问题 |
第六章 S村传统生计的生态原理 |
第一节 传统生计方式的实质 |
第二节 传统养蜂业的复兴与脱贫成效 |
一、孤儿LXL |
二、LXL的养蜂脱贫之路 |
第三节 S村林副产业与生态扶贫问题 |
一、S村林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
二、S村桐油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
三、S村油茶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
第七章 S村的生态脱贫之路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生态民族学的理论源流 |
二、文化生态与贫困问题 |
第二节 S村的可持续脱贫 |
一、生态环境是可持续脱贫的根基 |
二、民族文化是可持续脱贫的工具 |
三、历史记忆是提高可持续脱贫的路径选择的指南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类 |
二、著作类 |
三、论文类 |
四、网络文献类 |
五、外文文献类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1:六盘山区等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 |
附录2: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分县名单 |
附录3: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
附录4:湖南省贫困退出验收细则 |
附录5:湖南关于推进立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 |
附录6: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
附录7:花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
附录8:S村精准识别的贫困户 |
(5)当代武陵山区油茶产业衰落的社会成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由 |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文献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田野点的自然与人文特征 |
第一节 田野点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田野点的自然与生态背景 |
一、自然环境 |
二、植物物种 |
三、动物物种 |
四、畜牧情况 |
第三节 田野点的民族文化构成 |
一、生计方式 |
二、宗教信仰 |
三、价值观念 |
第三章 油茶产业盛衰过程简述 |
第一节 油茶产业的辉煌期 |
一、税收方面 |
二、商业活动 |
三、朝廷贡品 |
四、种植面积 |
五、茶油产量 |
第二节 油茶产业的低迷期 |
一、偷盗现象猖獗 |
二、劳动力转移 |
三、市场环境影响 |
第三节 油茶产业的衰败期 |
一、民众轻视油茶产业 |
二、民众肆意破坏油茶林 |
三、茶油不再是民众唯一食用油 |
第四章 油茶产业当代现状与认识困境 |
第一节 油茶产业当代现状 |
一、油茶新品种的不断开发 |
二、油茶产业的管理组织 |
三、政府对油茶产业的扶持 |
第二节 当前认识困境 |
一、技术困境论 |
二、经济困境论 |
三、制度困境论 |
第五章 油茶产业常态运行下的文化生态特征 |
第一节 多业态复合经营 |
一、概念 |
二、条件 |
三、类型 |
四、效益 |
第二节 油茶产业四大属性特征 |
一、连片经营 |
二、封闭管理 |
三、持续投入 |
四、综合利用 |
第三节 油茶产业与文化 |
一、信仰方面 |
二、规约文化 |
第六章 油茶产业的衰败主因 |
第一节 比较汰选法 |
第二节 比较汰选法的四方面比对 |
一、因果关系的时空比对 |
二、因果关系的内容比对 |
三、因果关系的生态系统比对 |
四、因果关系的文化比对 |
第三节 油茶产业衰落的主因分析 |
一、油茶林权碎片化,破坏了发展油茶产业的封闭管理属性 |
二、油茶林权碎片化,破坏了发展油茶产业须连片经营的根本属性 |
三、油茶林权碎片化,破坏了发展油茶产业需长期投入的属性 |
四、油茶林权碎片化,破坏了油茶产业的综合利用属性 |
第七章 油茶产业复兴对策 |
第一节 重建多业态经营体制 |
一、注重观念引导,强化生态意识,实施生态补偿政策 |
二、强化保险意识,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
三、注重本土知识技术,培养本土人力资源 |
四、实行集体产权认证,培育特色农业项目 |
第二节 产业调整及支持条件 |
一、政策支持 |
二、资金支持 |
三、技术条件 |
四、市场条件 |
五、油茶资源 |
第三节 油茶产业复兴的预期效果 |
一、生态建设 |
二、经济建设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森工企业 |
2.1.2 持续经营能力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2.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2.3 可持续发展与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的关系 |
2.3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
2.3.1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的发展 |
2.3.2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的实质 |
2.3.3 林业分类经营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
2.4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4.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
2.4.2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
2.4.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对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的作用 |
2.5 协调发展理论 |
2.5.1 协调发展的内涵 |
2.5.2 协调发展的特征 |
2.5.3 协调发展与企业持续经营的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3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现状分析 |
3.1 国有森工企业基本情况概述 |
3.1.1 国有森工企业性质 |
3.1.2 国有森工企业在林业系统工业企业中的地位 |
3.1.3 国有森工企业的作用 |
3.2 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状况 |
3.2.1 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总体状况 |
3.2.2 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变化情况 |
3.2.3 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综合评价 |
3.3 国有森工企业经济状况 |
3.3.1 总产值分析 |
3.3.2 木材产量分析 |
3.3.3 接续产业分析 |
3.3.4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
3.4 国有森工企业职工生存状况 |
3.4.1 就业状况分析 |
3.4.2 职工收入状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理论分析与框架构建 |
4.1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视角的选择 |
4.1.1 经济人假定的缺陷 |
4.1.2 国有森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最终目的 |
4.1.3 社会生态经济人视角的确定 |
4.2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系统的设计原则 |
4.3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的三重因素分析 |
4.3.1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
4.3.2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三重影响因素的确定 |
4.3.3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三重因素的相互关系 |
4.3.4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三重因素的循环关系 |
4.3.5 三重因素与持续经营能力的关系 |
4.4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总体框架 |
4.5 本章小结 |
5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 建立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 |
5.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 |
5.3 国有森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性 |
5.3.1 国有森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目标具有双重性 |
5.3.2 国有森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社会性 |
5.3.3 国有森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
5.4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5.4.1 森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5.4.2 财务质地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5.4.3 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5.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模型设计 |
6.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6.1.1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 |
6.1.2 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 |
6.1.3 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 |
6.1.4 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的优势 |
6.2 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结构及参数设计 |
6.2.1 BP神经网络模型简介 |
6.2.2 BP神经元 |
6.2.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 |
6.2.4 BP神经网络模型算法的数学描述 |
6.3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6.3.1 层数设计 |
6.3.2 输入层的设计 |
6.3.3 隐含层神经元节点数的确定 |
6.3.4 输出层的设计 |
6.3.5 激活函数的选取 |
6.4 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模型的训练与检验 |
6.4.1 数据的采集 |
6.4.2 数据的预处理 |
6.4.3 模型的训练及仿真评价 |
6.4.4 人工神经网络在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中的运用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提升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对策建议 |
7.1 国有森工企业实施商品林资源细分经营 |
7.1.1 商品林细分经营对持续经营能力提升的作用 |
7.1.2 实施商品林细分经营的依据 |
7.1.3 商品林细分经营标志及基本分类 |
7.2 国有森工企业构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经济 |
7.2.1 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废弃”的生产经营模式 |
7.2.2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 |
7.2.3 发展企业多元化经营 |
7.2.4 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
7.3 实现企业由物力资源依托型向人力资源依托型的转变 |
7.3.1 转变忽视人力资本投资观念 |
7.3.2 明确人力资本产权关系 |
7.3.3 稳定林业从业人员队伍 |
7.4 建立森工企业持续经营政策保障体系 |
7.4.1 体制、政策保障 |
7.4.2 资金保障 |
7.4.3 法律保障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福建省三明地区发展林下经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林下经济现有文献研究 |
2.1.2 林下经济概念研究 |
2.2 国内林下经济实践进展 |
2.2.1 国内林下经济的发展历程 |
2.2.2 国内各地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现有政策概述 |
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3.1 国外林下经济研究的主要特点 |
2.3.2 农林复合经营 |
2.3.3 社会林业 |
2.4 国外林下经济的实践情况 |
3. 林下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生态学理论 |
3.1.1 生态系统理论 |
3.1.2 生态位理论 |
3.2 经济学理论 |
3.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3.2.2 土地经济学理论 |
3.3 社会学理论 |
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2 社会林业理论 |
4. 现阶段福建省三明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
4.1 研究地区背景介绍 |
4.2 研究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情况 |
4.3 研究地区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
4.3.1 忽视研究,规划简单 |
4.3.2 管理水平粗放 |
4.3.3 市场意识淡薄 |
4.3.4 农民畏惧风险,科技知识匮乏 |
4.3.5 销售渠道单一 |
4.3.6 规模较小 |
4.3.7 产业形态初级 |
4.3.8 缺乏企业参与 |
4.3.9 基础设施投入蔳弱 |
4.4 本章小结 |
5. 林下经济利益相关者分析 |
5.1 林下经济利益相关者界定 |
5.2 林下经济利益相关者识别 |
5.2.1 林下经济利益相关者初选 |
5.2.2 专家意见征询 |
5.2.3 专家意见的定量分析 |
5.3 林下经济利益相关者分类 |
5.3.1 分类方法 |
5.3.2 定量分类结果 |
5.4 林下经济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及博弈分析 |
5.4.1 林下经济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 |
5.4.2 林下经济核心利益相关者动态博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6.1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
6.2 模型的选择与设计 |
6.3 农户参与林下经济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6.3.1 变量选取与说明 |
6.3.2 模型估计 |
6.3.3 结果分析 |
6.4 农户参与林下经济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6.4.1 变量选取与说明 |
6.4.2 模型估计 |
6.4.3 结果分析 |
6.4.4 林农参与林下经济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SWOT的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
7.1 SWOT分析方法 |
7.2 福建省发展林下经济的SWOT分析 |
7.2.1 优势分析 |
7.2.2 劣势分析 |
7.2.3 机遇分析 |
7.2.4 威胁分析 |
7.3 福建省林下经济的AHP-SWOT分析 |
7.3.1 方法选择 |
7.3.2 构建福建省林下经济层次结构模型及判断矩阵 |
7.3.3 一致性检验 |
7.4 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
7.5 本章小结 |
8. 林下经济的顶层设计 |
8.1 顶层设计的涵义 |
8.2 林下经济顶层设计分析 |
8.3 林下经济顶层设计框架构建 |
8.4 福建省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建议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林业资源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林权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 |
1.3.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4 文献分析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2 范畴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及范畴界定 |
2.1.1 林业资源与森林资源 |
2.1.2 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
2.1.3 林业三次产业划分 |
2.1.4 林业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
2.1.5 林权与林权制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权及制度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产业结构及优化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现代林业理论 |
3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问题剖解 |
3.1 两种发展观与两种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
3.1.1 基于传统发展观的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
3.1.2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林业资源利用模式 |
3.1.3 林业资源传统利用模式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的比较分析 |
3.2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模式的演变分析 |
3.2.1 1949—1978年的木材主导利用模式 |
3.2.2 1979—1992年的综合利用模式 |
3.2.3 1992年—现在以生态功能为主的多功能利用模式 |
3.3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1 林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2 木材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3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4 森林景观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3.5 森林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4 林业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冲突 |
3.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2 林业资源利用中的基本矛盾 |
4 我国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制度因素探析 |
4.1 影响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分析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经济水平 |
4.1.3 技术水平 |
4.1.4 政策环境 |
4.1.5 制度 |
4.1.6 影响因素评述 |
4.2 我国林业资源的权属状况 |
4.2.1 我国林业资源的权属划分 |
4.2.2 集体林区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3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单一国家所有制的弊端 |
4.3 明晰产权是实现林业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前提 |
4.3.1 我国当前林业资源产权 |
4.3.2 产权制度安排的重要性 |
4.3.3 产权明晰的基本要求 |
4.3.4 明晰产权的主要途径 |
4.4 以产权明晰为主要标志的林权制度改革 |
4.4.1 我国历次林权制度变革 |
4.4.2 当前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现状 |
5 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林业资源利用评价 |
5.1 林业资源利用的评价内容 |
5.2 集体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
5.2.1 调查区域林改的基本情况 |
5.2.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5.2.3 林改区域林地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2.4 林改区域林木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2.5 林改区域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2.6 林改区域景观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
5.3 国有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
5.3.1 研究区域林改的基本情况 |
5.3.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5.3.3 林改区域林业资源利用情况 |
5.4 林权改革区域林业资源利用总体现状评价 |
5.4.1 林地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5.4.2 林木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5.4.3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5.4.4 景观资源利用方面:成效与不足 |
6 基于林业资源利用的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6.1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6.1.1 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6.1.2 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6.1.3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水平的基本判断 |
6.2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竞争力及结构效益分析 |
6.2.1 SSM分析方法概述 |
6.2.2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6.2.3 福建省林改前后林业产业变化情况分析 |
6.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容及评价方法 |
6.3.1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容及评判标准 |
6.3.2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新拓展 |
6.3.3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方法 |
6.3.4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6.4 我国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的实证分析 |
6.4.1 研究区域林业产业结构概况 |
6.4.2 研究区域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状况分析一以福建省为例 |
6.4.3 结论与政策含义 |
7 基于林业资源利用的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7.1 我国林区生态环境总体状况分析 |
7.1.1 主要发挥生态效益的森林资源分布 |
7.1.2 我国林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 |
7.2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7.2.1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理论回顾 |
7.2.2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
7.2.3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设置 |
7.3 我国林区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
7.3.1 调查区域森林资源状况及生境特征 |
7.3.2 调查区域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
7.3.3 评价结果分析 |
8 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林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目标的构建 |
8.1 我国林业“两大体系”战略的提出 |
8.2 我国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的构建 |
8.2.1 林业产业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8.2.2 林业生态在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8.2.3 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的制定 |
8.2.4 实现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的林业资源利用原则 |
8.3 我国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目标的构建 |
8.3.1 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构建目标的基本要求 |
8.3.2 林区发达林业产业体系构建的基本方针与原则 |
8.3.3 基于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目标实现的林区林业产业发展顺序 |
8.4 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目标的构建 |
8.4.1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
8.4.2 林区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的目标界定 |
8.4.3 林区完备生态体系构建的原则及重点措施 |
9 林区林业“两大体系”目标实现的政策保障体系 |
9.1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9.1.1 加拿大林业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
9.1.2 德国林业产业与生态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
9.1.3 日本林业产业与生态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实践 |
9.1.4 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协调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
9.2 林权改革中对林区林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影响 |
9.2.1 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实施的基本分析 |
9.2.2 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
9.2.3 这些问题对林区目标体系构建的影响 |
9.3 实现林区发展目标的制度与政策保障:基本框架构建 |
9.3.1 制度保障 |
9.3.2 政策保障 |
9.4 林区发展目标实现的制度保障 |
9.4.1 林权证抵押贷款开展 |
9.4.2 森林保险制度构建 |
9.4.3 采伐限额制度完善 |
9.4.4 公益林保护制度创新 |
9.5 林区发展目标实现的政策设计 |
9.5.1 政府对林企与林农的支持方向 |
9.5.2 切实增强林业企业发展能力 |
9.5.3 不断加大对林农的信贷支持 |
9.5.4 进一步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 |
9.5.5 积极开展各类生态工程建设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全文主要结论 |
10.2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著作一览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10)社会动员视域下的福建妇女耕山队(1958-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发展概况(1958-1965) |
第一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的孕育与演进 |
一、农业合作社中耕山队的产生 |
二、异军突起:“平和十八女将” |
三、两面旗帜:“林海娘子军”与玉溪妇女耕山队 |
第二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的类型与分布 |
一、福建妇女耕山队的组织类型 |
二、福建妇女耕山队的地域分布 |
第三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若干问题探析 |
一、“耕山先锋地”与第一支妇女耕山队的衍生要素探析 |
二、以玉溪妇女耕山队为例探析福建妇女耕山队组织特征 |
三、福建妇女耕山队与外省妇女林业队的比较分析 |
第二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运作环境及主客体 |
第一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运作环境 |
一、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的政治环境 |
二、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的经济环境 |
三、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主客体 |
一、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运作组织 |
二、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动员对象 |
第三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展开及运作方式 |
第一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展开 |
一、动员准备:思想改造与经验借鉴 |
二、抓好头头:妇女耕山队队长以一带多 |
三、多方渗透:广泛动员妇女群众 |
第二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方式 |
一、宣传教育 |
二、情感调动 |
三、典型示范 |
四、评比竞赛 |
第四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特征分析 |
第一节 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双重激励 |
一、激励法与社会动员相始终 |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二节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沟通 |
一、党的事业与妇女诉求相契合 |
二、动员主客体之间的互动 |
第三节 集体发动与个别串连有机结合 |
一、组织架构与人员配备 |
二、集体发动为主,个别串连为辅 |
第五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若干考量 |
第一节 乡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半边天” |
第二节 女性主体意识与无性别观念的冲突 |
第三节 耕山女与国家、家庭之间的互动及效应 |
第四节 历史的承续: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附录1 福建妇女耕山队大事年表(1958-1965) |
附录2 福建妇女耕山队口述资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坚持以短养长 促进林业生产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林下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模式思考[J]. 吴恒,朱丽艳,王海亮,郭小阳,张锋,孙昌平. 林业经济, 2019(07)
- [2]湖南省岳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研究[D]. 龚如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3]当代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研究[D]. 邵权熙.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4]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D]. 何治民. 吉首大学, 2018(02)
- [5]当代武陵山区油茶产业衰落的社会成因探析[D]. 鲁明新. 吉首大学, 2018(02)
- [6]国有森工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研究[D]. 李明娟.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1)
- [7]发展林业应当走自己的道路[J]. 李明志. 江西林业科技, 1986(01)
- [8]福建省三明地区发展林下经济实证研究[D]. 徐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9]林权制度改革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目标·政策设计[D]. 邢美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10]社会动员视域下的福建妇女耕山队(1958-1965)[D]. 叶蓓.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