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耐寒测试六大新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龙[1](2021)在《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文中指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高产优质,适口性好,经济价值高,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其生态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有大面积栽培。本研究以国外引进和国内审定登记的10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观察测定和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从种子、幼苗、田间植株直至根系入手对材料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理化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并利用转录组分析技术筛选研究与苜蓿抗寒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旨在探究苜蓿耐寒响应机理,为苜蓿耐寒品种选育、种质创新及分子育种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低温条件下,所有苜蓿材料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均呈下降趋势,萌发高峰期随温度降低而后延。6℃的温度条件为苜蓿材料萌发的临界温度,超过该温度全部品种发芽率均高于50%;低于该温度发芽率不及或部分达到50%。品种间简化活力指数、根长和发芽率差异显着,且与萌发时的温度条件相关,可以作为评价指标鉴定萌发期苜蓿的抗寒性。依据这几个指标的表现,经隶属函数筛选分析初步判定龙牧806、龙牧801、草原3号、肇东和公农2号苜蓿的耐寒能力较强。(2)苜蓿材料中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之势,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EC)呈升高趋势,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明显。低温处理6h后,品种龙牧801的Pro、SP和SS含量均最高,而草原3号和公农2号的SOD、POD活性最高;处理8h后,龙牧801和龙牧806的MDA含量及EC最低,龙牧801的SP和SS含量最高,而龙牧806和肇东苜蓿CAT、POD活性最高。据此可将全部材料按抗寒性等级分类,龙牧801、龙牧806和肇东苜蓿属于强抗寒性品种,草原3号、公农2号为较强抗性品种,敖汉、中苜1号、皇后苜蓿抗寒性较弱,420、赛迪苜蓿抗寒性较差。(3)品种越冬率与中性洗涤纤维、饲草产量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光合速率、叶片水汽压、可变荧光(Fv)、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呈显着正相关(P<0.05);越冬率与株高、节间长、相对饲用价值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品种草原3号、肇东、龙牧806、龙牧801和中苜1号苜蓿饲草产量较高,龙牧806和中苜1号苜蓿饲用品质优良,适宜在呼和浩特地区种植。(4)冬季尽管苜蓿停止生长,但根系内部的生理生化活动一直延续。随地温降低,根系内Pro、SS、SP、MDA、脱落酸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普遍升高,至最冷的1月(气温、地温均最低)达到峰值,此后随温度回升有所下降;而EC也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秋眠等级越低、越冬率越高的品种,变化趋势越明显,且其根系内各种内含物的含量与活性在最冷时期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简言之,最冷时期根系内含物含量与活性的测定分析是甄别苜蓿品种抗寒性强弱的有效手段,依此排列的品种抗寒强弱顺序依次为:龙牧801>龙牧806>肇东>草原3号>公农2号>中苜1号>敖汉>皇后>420>赛迪。苜蓿越冬率与根颈大小及位置密切相关,根颈越大、入土越深、则翌年苜蓿越冬率越高。(5)从苜蓿根颈中共获得444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鉴定出7个低温响应转录基因和关键信号转导通路DEGs,分别从属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过氧酶体通路和转录因子家族(MYB、B3、AP2/ERF、WRKY),且主要富集在细胞部分(cell part)、细胞膜部分(membrane part)、对刺激反应(response to stimulus)和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等细胞生理、代谢过程。7个DEGs经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得出的结果与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趋于一致。论文研究探索出苜蓿种子萌发的临界温度,明确了根颈大小、入土位置与苜蓿越冬相关,提出幼苗期和越冬期苜蓿叶片和根系内各种内含物含量与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品种抗寒性鉴定的重要指标。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并优化苜蓿抗寒性鉴定评价体系,结合代谢组学或蛋白组学,深入揭示苜蓿抗寒响应机理。
张伟[2](2020)在《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天山郁金香(Tulipa thianschanica Regel)为百合科(Liliaceae)郁金香属(Tulipa)多年生野生花卉,分布于中国新疆西部和中亚地区,花色艳丽、花型独特、抗性强。经过漫长的进化适应,郁金香种子形成了特有的休眠机制。然而,休眠特性是导致郁金香种子萌发率低和萌发不整齐的根本原因,限制了郁金香的育种进程。本研究利用生理生化测定方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MS/MS),对天山郁金香种子的休眠特性进行分析;并系统研究了温度、激素、层积等因子对打破休眠和萌发的影响,建立了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的方法;利用Illumina/Solexa Hiseq 2500测序技术,对冷层积不同天数的天山郁金香种子进行测序,获得相应的转录组信息和mi RNA数据,从分子水平探讨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的机理,这有助于人工调控郁金香种子的萌发、缩短种子休眠时间,同时对郁金香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对天山郁金香种子生物学特征和休眠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天山郁金香种子不存在吸水障碍,即种子休眠的原因不是由种皮的机械性束缚导致的。天山郁金香种子粗提液显着抑制白菜种子胚根的生长,证实内源萌发抑制物质的存在;随着提取液浓度被稀释,抑制作用逐渐减弱。不同极性有机溶剂梯度提取抑制效应表现为甲醇相>乙酸乙酯相>丙酮相>正己烷相>水相。不同层积下,天山郁金香种子内源代谢物质含量变化显着,表现为层积1 d供能物质含量较高,层积20 d后显着下降,层积40 d再度升高。淀粉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均随层积时间的变化而变动,层积前期(1-20d),酶活力较弱,而层积后期(30-40 d),酶活力显着升高。UPLC-MS/MS测定发现天山郁金香种子中内源ABA含量随着种子的吸水、后熟和休眠的打破先升高后降低,层积20 d时,ABA含量最高,为38.7μg/kg,GA3的含量变化与ABA的变化趋势相反,细胞分裂素ZR和生长素IAA的含量持续升高。2.通过温度、激素和层积试验,建立了高效的郁金香种子破眠方法。结果表明,4℃处理条件下,天山郁金香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为80.67%,其次为变温4/16℃,种子萌发率为55.60%,而当温度高于16℃,天山郁金香种子不再萌发。外源赤霉素的施加显着提高了天山郁金香种子的萌发率,最优施加浓度为100 mg/L,激动素也能促进种子的萌发,但不显着。相比外源激素的单独施用,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种子的萌发促进作用更高效,最优浓度的激素组合为GA3 100 mg/L+KT 10 mg/L。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生理休眠(PD)、休眠解除(DR)、非休眠(ND)3个发育时期的天山郁金香种子进行RNA-seq分析,共获取大于72 Gb的数据量,样本平均数据为8.13 Gb,注释得到102090条Transcript和40460个无冗余Unigenes。差异基因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和植物激素生物合成与信号转导等代谢途径中注释到的数目较多,3大代谢途径中共筛选120个与休眠解除代谢相关的Unigenes,并以激素合成与代谢相关基因作为参考,对25个差异进行了q RT-RCR的验证。ABA和GA合成与信号转导基因存在显着的拮抗关系;促进休眠解除的植物激素,IAA和ETH合成基因均上调表达。同时对包括5个基因家族,共47个转录因子进行了表达分析,层积后期,b ZIP-like和b HLH-like基因表达显着下调,而DREB-like,MYB-like和WRKY-like基因均显着富集且上调。4.构建3个mi RNA测序文库,共注释到34个mi RNA家族信息,其中包括14个新家族和20个已知家族信息,均可能参与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过程。富集到的差异mi RNA中,Tpmi RNA167和Tpmi RNA395上调表达。Tpmi RNA166靶向抗氧化反应关键酶,且均下调表达。PC-5p-84014和Tpmi RNA159分别靶向Tp PYL和Tp DELLA转录因子,进而影响ABA/GA含量,靶基因Tp CYP707A1上调表达,减弱ABA合成信号,这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对种子从休眠态到萌发态的转变至关重要。Tpmi RNA160和Tpmi RNA164参与IAA信号转导过程,并与ABA相互作用,进而参与休眠的解除。Tpmi RNA5072在低温贮藏期间持续下降,其潜在的靶基因可能被激活以参与能量代谢和氧化物质清除的过程,进而促进种子萌发。
邓佳佳[3](2020)在《基于地理试题情境分析的综合思维素养培养研究 ——以近五年新课标全国Ⅰ卷为例》文中指出
孙大江[4](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提出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刘政[5](2019)在《中国安息香属(安息香科)的形态分类修订》文中指出安息香属(Styrax L.)隶属于安息香科(Styracaceae),全世界约有140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以及热带的美洲。我国一直沿用的是1907年Perkins提出的分类系统,而国外学者对本属植物的研究大多使用Fritsch的分类系统;随着近年来我国本属植物新种的发表以及部分学者对本属植物研究的深入,以往的分类系统渐渐无法满足需要,我国的安息香属植物分类问题也迫切需要得到解决。为此,本文以中国安息香属植物的原始文献(描述)、模式标本、野外实地采集样本以及大量来自世界各大标本馆的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我国安息香属植物进行分类修订,主要结论如下:本次修订参照Fritsch的分类框架,中国安息香属植物仅有Ser.Cyrta(落叶)与Ser.Benzoin(常绿),借鉴了他选择的部分性状(如花冠裂片质地等),在结合黄淑美(中国植物志)的部分分类观点(如花序等)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标本的鉴定,本文认为小枝基部叶片着生方式以及叶柄长短是可以考虑作为本属分类性状的,其中一些性状(如果实具喙)在整个属的分类上可能存在争议,但是在对部分种的识别上可能会更具优势。数量分类学的研究表明,Q型聚类结果支持前人关于S.hemsleyanus与S.huanus、S.japonicus与S.grandiflorus的分类处理,但是关于S.hookeri的分类处理可能会存有疑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平方欧氏距离15处,可将我国原有的31种安息香属植物分为5类:第一类有S.perkinsiae、S.roseus、S.rugosus、S.limprichtii、S.confusus、S.faberi、S.wilsonii、S.macrocarpus、S.zhejiangensis、S.formosanus、S.wuyuanensis、S.supaii;第二类有S.calvescens、S.dasyanthus、S.tonkinensis;第三类有S.hemsleyanus、S.huanus、S.obassia;第四类有S.chrysocarpus、S.macranthus、S.grandiflorus、S.japonicus、S.odoratissimus、S.rhytidocarpus、S.agrestis、S.serrulatus;第五类有S.hainanensis、S.suberifolius、S.benzoides、S.chinensis、S.argentifolius。R型聚类结果显示了部分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在平方欧氏距离20处,可将22个相关性状分为3类,第一类反映花量及小枝基部叶片着生方式的性状;第二类反映了本属植物习性与叶柄的相关性;第三类解释了果实不同开裂方式的可能原因,以及花序的形状可能会与花的大小有关。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性状的累积贡献率不是很高,这可能与本属植物较为原始,演化过程中性状存在较多的变异相关。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分类名实处理、后选模式指定和补充描述与分类学订正:本次修订中,中国安息香属植物27种,73条异名记录;6变种(其中S.japonicus var.calycothrix依照黄椰林的处理并入S.japonicus),6条对应的变种异名记录,4条无效的变种名(S.agrestis var.curvirostratus、S.serrulatus var.latifolius、S.serrulatus var.rugosus和S.serrulatus var.mollissimus均已被分出升级为种,在我国没有分布),以及2存疑种(S.bashanensis、S.casearifolius),共整理中国安息香属植物名称记录至少约118条;本次修订默认了前人关于S.grandiflorus、S.huanus以及S.hookeri的分类处理,关于S.zhejiangensis的分类处理仍建议作单独类群;通过性状分析以及标本比较发现,S.argentifolius可考虑归并入S.suberifolius,S.wuyuanensis可考虑归并入S.formosanus之中,由于标本的缺乏以及未对这些种进行实地考察,本次修订仍默认为单独的分类群;对S.formosanus、S.odoratissimus的相关异名进行了修订整理,S.henryi可以作为异名并入S.formosanus,而植物志中对S.formosanus var.hayataianus的处理存在较大问题,该异名应并入S.formosanus中;S.finlaysonianus与S.odoratissimus存在较大差异,S.finlaysonianus不应该作为异名并入S.odoratissimus;关于S.bashanensis与S.casearifolius的相关处理仍保持存疑,其中S.bashanensis应该更接近S.odoratissimus,而不是S.hookeri;而S.casearifolius可能更接近S.tonkinensis。本文对S.agrestis、S.benzoides、S.confusus var.microphyllus、S.henryi、S.japonicus var.calycothrix、S.grandiflorus、S.rugosus、S.serrulatus、S.suberifolius进行了后选模式的修订;其中,S.grandiflorus与S.rugosus的后选模式修订是在黄椰林分类的基础上而进行的补充。除了修订一些性状的描述(如S.rugosus),本文还对黄椰林关于S.japonicus、S.roseus的描述以及S.odoratissimus的分布等进行了修订,台湾存在S.japonicus的分布,而不仅仅是S.formosanus;S.roseus的模式产地应该是巫山,而不是瓦山;此外,S.benzoides在我国仅有的一份标本存在疑问,我国可能没有该种的分布,不过由于标本的稀少以及缺乏相关实地考察,本次修订仍默认我国存在该种的分布,有待后面深入调查研究;本次修订没有找到后人采集的S.hainanensis标本,目前该种可能已经濒危,植物志记载的部分描述存在疑问(如花的描述),本次修订对此也进行了纠正。
李洁琼[6](2019)在《基于甲虫小胸鳖甲低温转录组的免疫相关基因的发掘及差异表达基因抗菌肽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ctipennis)隶属于鞘翅目拟步甲科,是新疆的特有种,分布在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该地区气候严酷,冬季漫长严寒,具有季节性温差和夏季昼夜温差巨大的特点。甲虫M.punctipennis适应当地环境,进化出了对寒冷和极端温度变化等多种逆境胁迫的适应性,而对其耐寒性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昆虫对极端荒漠环境的适应性机制。在低温条件下,昆虫不仅要应对低温胁迫,而且由于其细胞代谢降低,还会受到微生物病原体的胁迫。因此,昆虫的耐寒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它们与病原体等生物应激源的相互作用,因而了解低温如何激活昆虫的免疫反应十分必要。目前,相关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M.punctipennis成虫越冬期持续近5个月,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低温激活了多种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然而,低温与免疫反应之间的功能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从转录水平上回答低温激活甲虫M.punctipennis免疫系统的哪些基因,以及这些免疫相关基因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的转录水平有何不同,即寒冷如何激活免疫。本研究利用甲虫M.punctipennis低温转录组数据注释和筛选了免疫相关基因并初步绘制了其免疫应答信号通路图,同时利用转录组数据比较了在短时低温胁迫与野外越冬个体之间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存在的差异,详细分析了两种低温条件下其模式识别受体、免疫信号转导及调控因子和免疫效应因子的转录变化。此外,对低温诱导后表达水平显着上调的抗菌肽基因进行表达和初步的功能分析。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基于甲虫M.punctipennis转录组数据挖掘免疫相关基因:甲虫M.punctipennis转录组测序获得198,206个基因,其中共注释49,034个基因,占转录组的24.74%,通过注释信息和手动筛选获得了107个免疫相关基因的1750个同源基因,这些基因主要编码模式识别受体、免疫信号转导及调控因子和免疫效应因子。甲虫M.punctipennis的Toll、MAPK-JNK-p38和JAK-STAT免疫相关通路大多数是完整和保守的;其免疫相关的细胞过程,如自噬、凋亡和RNA干扰基本也是保守的;其具有多种免疫效应物,如抗菌肽、溶菌酶、酚氧化酶、几丁质酶、热休克蛋白和抗氧化酶等。然而,其他昆虫中普遍存在的IMD、FADD和domeless等保守免疫相关基因在M.punctipennis中没有注释到。根据筛选的免疫相关基因初步绘制了M.punctipennis免疫通路图。研究结果为后续分析低温对甲虫M.punctipennis免疫反应的影响提供了基础。(2)转录水平分析低温对甲虫M.punctipennis免疫反应的影响:从转录组水平比较了甲虫M.punctipennis短时低温胁迫组以及野外越冬组与常温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详细分析了两种低温条件下其模式识别受体、免疫信号转导及调控因子和免疫效应因子的转录变化。结果表明,在短时低温胁迫(冷驯化),与自然越冬(深度冷适应)条件下,寒冷对甲虫M.punctipennis免疫系统的调节方式不同。越冬甲虫的模式识别受体、丝氨酸蛋白酶等调制因子、Toll和MAPK-JNK-p38信号通路以及细胞自噬过程被激活,IMD和JAK-STAT信号通路以及RNAi和细胞凋亡过程受到抑制,而免疫效应因子抗菌肽、溶菌酶、酚氧化酶、热休克蛋白、几丁质酶、抗氧化酶显着上调。与此不同的是在短时低温胁迫下,甲虫的IMD和JAK-STAT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内RNAi过程上调,而酚氧化酶显着下调。越冬低温条件下,甲虫M.punctipennis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多细胞有机体过程和肽酶通路,而-4℃短时低温条件下则主要参与胁迫响应过程和外泌体通路。短时低温胁迫和自然越冬条件下,免疫相关基因对低温反应的差异可能与冬季同时存在的其他应激因素,如干燥和饥饿的影响有关。研究结果为后续从生理生化水平上检测低温对甲虫M.punctipennis免疫系统的影响提供了基础。(3)筛选甲虫M.punctipennis的RT-qPCR内参基因并验证其转录组数据:从甲虫M.punctipennis转录组测序数据挑选了5个候选内参基因:延伸因子1α(EF1α),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β肌动蛋白(ACTB)、18S核糖体RNA(18s rRNA)和α-微管蛋白(TUB),使用RT-qPCR技术检测了它们在甲虫M.punctipennis的不同组织、不同发育历期、低温处理不同时间的成虫和幼虫个体中的表达量,通过ΔCt值以及RefFinder、BestKeeper、GeNorm和NormFinder等多种统计方法评估5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发育历期甲虫中稳定性较高的内参基因是EF1α、GAPDH和ACTB,其不同组织中稳定性较高的是EF1α,低温下较稳定的是EF1α和TUB,可在甲虫M.punctipennis中通用的稳定内参基因是EF1α、TUB和ACTB。然后以EF1α、TUB为内参,使用RT-qPCR技术检测了甲虫M.punctipennis的10个基因在低温处理样本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其表达规律与低温转录组数据中基本一致。研究结果验证了转录组数据并为甲虫在不同试验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提供了参考,有利于后续在甲虫M.punctipennis基因表达研究中获得更加可靠准确的数据。(4)甲虫M.punctipennis差异表达基因Mpattacin的表达及功能初步分析:前期研究发现甲虫M.punctipennis低温转录组中抗菌肽攻击素attacin基因显着上调表达,克隆鉴定了其中2个转录水平高、序列差异大的attacin基因:MpAtt1和MpAtt2,其氨基酸序列具有28.1%的一致性,而核苷酸序列具有38.3%的一致性。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β-折叠为主,三级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具有AttacinC结构域和Gloverin结构域,属于AttacinC家族,含有N-端信号肽。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Mpattacin和其他鞘翅目attacin在进化过程中分歧比双翅目attacin与鳞翅目attacin更早。原核表达纯化融合蛋白MpAtt1和MpAtt2,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活性,而对白色念珠菌无抑菌活性。RT-qPCR的结果表明,在4℃与-4℃低温胁迫不同时间后,MpAtt2上调表达的倍数高于MpAtt1,且Mpattacin对4℃低温胁迫表现出更强的响应能力,而在-4℃低温下响应程度较弱,在4℃9 h和-4℃7 h时达到峰值。MpAtt1和MpAtt2在肠道和马氏管内高表达,其中MpAtt1在脂肪体中也高度表达,而4℃处理9 h后,MpAtt2在肠道和马氏管内的mRNA水平显着上升。对低温下大量表达的攻击素Mpattacin的研究表明Mpattacin可能具有低温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的荒漠甲虫M.punctipennis免疫信号通路,与模式生物果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低温诱导其免疫系统在转录水平发生变化,支持了昆虫的免疫系统可被冷胁迫刺激的假说。其中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和细胞过程响应低温的机制与果蝇的也有不同之处,对甲虫M.punctipennis免疫通路的转录激活机理需要进一步在生理水平上进行严格的功能验证。低温下大量表达的MpAttacin蛋白可能在甲虫耐寒性机制中发挥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在甲虫M.punctipennis中发现一些新型的多功能蛋白质。
王太航[7](2019)在《西藏辣椒地方品种营养品质评价与辣味基因表达谱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主体位置,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被誉为植物资源宝库。历史上因交通落后,制约了农作物品种的广泛交流,这对地方品种的演化形成创造了条件。辣椒传入西藏约100多年历史,至今形成了诸多地方品种,其有着特殊的口感品质,深受当地农牧民的喜爱。目前对其研究相对较少,为有效利用这些种质资源,本研究对20个地方品种开展了品质评价,对其中3个地方品种利用RNA-Seq技术就果实胎座辣椒素合成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20个地方品种中,平均单果重和株高在不同品种间差异巨大;根据果形指数可将其分为3类,即线椒类、指形椒类、锥形椒类。(2)在20个地方品种中,辣椒果实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VC、VA及游离氨基酸、辣椒素等品质指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地方品种是48(59.03±5.27 mg/g)、10(55.90±10.97 mg/g)和24(55.37±5.79 mg/g);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是品种53(203.11±1.55μg/mg)、47(178.68±22.34μg/mg)、9(159.29±5.24μg/mg)、28(154.78±24.38μg/mg)和0(153.61±15.72μg/mg);VC含量最高的是品种24(156.65±12.52 mg/g)、53(154.26±8.48 mg/g)和25(149.66±13.09 mg/g);VA含量最高的是品种48(0.6047±0.0621 mg/100g)、8(0.5003±0.0393mg/100g)和49(0.4967±0.1125 mg/100g);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品种53(58.47±0.48μg/100g)和23(52.42±2.61μg/100g);辣椒素含量最高的是品种6(2934.27±179.14 mg/kg)和10(2915.64±192.24 mg/kg)。品种48具有高可溶性蛋白质和VA含量,品种53具有高可溶性糖、高VC、高游离氨基酸含量。(3)根据辣椒素含量的差异,选择辣椒素含量最高的6号、含量中等的25号和含量最低的4号3个地方品种用RNA-Seq技术分析,共获得54.41Gb Raw_bases,各样品Clean_reads共37 293 138.67条,Q30碱基百分比在96%以上。通过筛选,找到差异表达基因集合279个上调基因,对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后,初步筛选出8个与辣椒素类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4)对差异表达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对其进行表达验证,推测出LOC107857229、LOC107870553、LOC107849953、LOC107851643、LOC107854372、LOC107867296、LOC107843092等7个基因与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一致,故认为这些基因与辣椒素类物质的合成呈正相关,是调控辣椒素类物质积累的重要基因。
黄金[8](2018)在《保定地区异色瓢虫不同越冬时期生物学特性与滞育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重要的生防天敌昆虫,对于蚜虫等田间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冬季设施农业中蚜虫危害严重,亟需一种高效、环保的蚜虫防治方法。为此,本试验对河北保定地区异色瓢虫不同越冬时期的生物学特性与滞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将自然越冬的异色瓢虫定期取样放入长光周期与适宜温度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对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寿命、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等生物学参数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对不同越冬时期雌虫的卵巢发育情况进行了测量和记录,得出异色瓢虫雌虫不同越冬时期的滞育规律,并根据以上数据探讨如何保护与利用越冬代异色瓢虫,结果如下:(1)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雌虫产卵前期先增加后减少,冬至日前后(12月15日)异色瓢虫产卵前期最长,平均达到20天。整个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产卵量逐渐增加,越冬后期可以稳定在600粒左右。但是越冬滞育会显着降低异色瓢虫生殖力,与未经历越冬的雌虫相比,雌虫产卵量明显下降。异色瓢虫不同越冬时期的取样后存活时间与产卵历期变化具有一致性。经历越冬可明显增加雌虫的寿命。在越冬期结束时,异色瓢虫的成虫存活率为60%,雌虫存活率要明显高于雄虫。(2)随着异色瓢虫越冬时期的延长,雌虫卵巢管长度变短,卵巢整体缩小,冬至日前后,雌虫卵巢管长度最短,平均为521.1μm。此后,卵巢逐渐发育。结合不同越冬时期雌虫的产卵前期和卵巢的发育情况,保定地区越冬代异色瓢虫在整个越冬阶段,雌虫的滞育程度先加深后减轻,11月初至11月底为滞育诱导期,此后直至次年的3月中旬为滞育维持期,在冬至日前后滞育程度最深,3月中旬到4月中旬为滞育解除期。(3)1月中旬至3月中旬,异色瓢虫产卵前期较短,产卵量与其他越冬时期相比相对较多,存活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1月中旬至3月中旬是利用保定地区越冬代异色瓢虫的最佳时期,越冬初期(11月初)至1月中旬这段时间应对越冬代异色瓢虫的种群及其越冬场所进行保护。此研究为冬季在设施农业中保护利用异色瓢虫提供了理论参考。
刘立志[9](2018)在《高中语文句群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语文句群研究曾掀起一阵浪潮,在理论上取得非常大的进展,教学实践上也多有成效,但在“汉语语法淡化”和弘扬人文性的趋势下,二十一世纪的高中语文句群教学日渐被冷落。句群知识是汉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知识体系,它彰显着个人对汉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和思维品质的高低。因此,对于语言表达、语义理解、文化传承等来说,切不可忽视的应是句群层面。如今高中语文教育改革,对句群教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着教育立人的理念,笔者希望语文教育界能重视并发展句群教学。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准确地定义句群教学等核心概念,并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把握句群教学的现状,再通过逻辑分析,归纳原因,提出解决句群教学难题的教学策略。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首先,笔者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句群、句群教学、教学策略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明确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应当掌握的句群知识内容。其次,详细地阐述句群教学的兴起与价值。此章节是本论文的基石,为下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笔者经过多方式的调查后发现,句群教学目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句群教学被淡化,二是句群训练缺乏系统性。深入探究后,可知其中的深层原因主要有:忽视语法教学;学生心理排斥;教学方式欠妥和评价方式落后。这一章将句群教学现状的问题和原因明晰地呈现出来,笔者就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教学策略。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笔者针对调查出的问题和原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有效的高中语文句群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学理念和具体教学两个方面提出来。教学理念层面主要强调思想上的重视,如课程改革不可弱化句群教学等。具体教学层面则提出三种策略:一是成科学体系的系统化教学策略,二是有教学重点的独立化教学,三是更新教学方法的综合化教学。并就实际教学案例,讲解了综合化教学中的图解式、训练式、表达式三种教学方式。本论文希望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后,能让语文句群教学不停留于碎片式教学,实现其价值,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切实提高。希望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李罡[10](2018)在《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文中认为泥河湾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拥有丰富的第四纪沉积物,蕴藏着距今200万年至新石器时代史前各时期的文化遗存近200余处。自上世纪20年代初被发现以来,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科研背景和工作基础。泥河湾盆地成为挑战人类非洲起源说的重要区域之一,被誉为“世界东方人类的故乡”,其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等方面在国际学界占据显要位置。本文主要以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兼顾其相关学科,对近百年泥河湾盆地科研历程分五阶段进行阶段研究评述,是初步构建泥河湾考古研究史的初步尝试。泥河湾盆地的科考活动最初始于1921年,直至1948年召开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才将泥河湾层地质时代定为早更新世,这一阶段的科考活动主要集中在对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研究方面。早期地质学者发现了泥河湾盆地发育面积广大的河湖相地层,“泥河湾层”得以建名及被初步研究,泥河湾哺乳动物群得以确立,并引起国际学术界对泥河湾的关注。学者们提出泥河湾层蕴藏远古人类遗迹的早期猜想并引发相关讨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成为泥河湾盆地研究活动的主力。“泥河湾层”成为我国华北地区早更新世标准地层之一。我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迎来新的发展,同属于泥河湾层发育区的山西大同盆地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遗址。泥河湾盆地成为寻找更古老人类遗存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在对火山及新构造运动方面也有相关研究。1965年,在阳原盆地发现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泥河湾盆地进入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发展时期。19721974年,发现、发掘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虎头梁遗址群。19731977年发掘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将早期北京猿人文化和晚期的峙峪文化联结起来,充当了过渡桥梁。1978年,发现距今约136万年的小长梁遗址,在国内学术界产生极大影响。此后大规模旧石器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蓬勃发展,并取得显着成就。新的考古发掘技术开始被尝试和推广,碳-14年代测定法、铀系法、古地磁年代测定手段等开始应用于对考古遗址的分析及研究。泥河湾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遗址的考古发现和遗址数量的不断扩充,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发展序列,丰富了旧石器文化内容,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的完善。泥河湾盆地成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地区。同时,在对古生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泥河湾层的划分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1990年开始,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进入辉煌时期。一系列发现及科研成果,促成中美考古合作项目的启动,飞梁、东谷坨遗址发掘得以实施,新的发掘技术得到推广,研究水平明显提高;石制品拼合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遗址的埋藏环境、人类行为学研究受到重视;更古老的文化遗存被发现,人类的活动历史追溯到距今约200万年;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重大学术课题取得初步成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泥河湾遗址群的保护工作受到重视;古地磁测年技术得到较好的应用,相关领域也有新的进展。2012年,作为国内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之一的泥河湾专题博物馆建成使用。泥河湾盆地科研工作持续推进,并取得巨大成果,为考古学界及中央、地方政府所认可,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得以立项。2013年项目启动,围绕马圈沟遗址、侯家窑遗址等开展发掘、调查工作,多学科、多科研单位研究力量注入到泥河湾的学科发展中,使多角度认识和解决泥河湾盆地考古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可能,也使一些学术分歧和模糊认识获得以新角度和新思维进行探讨和确认的条件。项目开展后,对泥河湾盆地地质、地貌及古环境、旧石器考古及古人类学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多学科、多学术机构对泥河湾的共同研究,使泥河湾盆地的旧石器考古学迎来继周口店发掘之后的又一次复兴。
二、耐寒测试六大新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耐寒测试六大新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苜蓿生态生物学 |
1.2 苜蓿品种适应性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萌发期耐寒性研究 |
1.3.2 幼苗期耐寒性研究 |
1.3.3 形态结构与抗寒性 |
1.3.4 秋眠性与抗寒性 |
1.3.5 根系性状与抗寒性 |
1.3.6 抗寒基因表达研究 |
1.3.7 转录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萌发期耐寒性 |
2.3.2 幼苗期耐寒性 |
2.3.3 生物学特性与农艺性状 |
2.3.4 越冬期根系生理 |
2.3.5 越冬后期根系性状 |
2.3.6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萌发期种子对低温的响应 |
3.1.1 恒温梯度下种子萌发特性 |
3.1.2 变温梯度下种子萌发特性 |
3.1.3 萌发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
3.2 幼苗期生理及基因对低温的响应 |
3.2.1 苜蓿幼苗对低温的生理响应 |
3.2.2 幼苗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
3.2.3 抗寒基因对低温的响应 |
3.3 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与抗寒性 |
3.3.1 生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 |
3.3.2 耦合作用及相关性分析 |
3.3.3 光合荧光特性 |
3.4 越冬期根系生理对低温的响应 |
3.4.1 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变化 |
3.4.2 根系膜系统及酶活性变化 |
3.4.3 根系抗寒性综合评价 |
3.5 越冬后期的根系构成 |
3.5.1 根颈直径、入土深度及主根直径 |
3.5.2 侧根数、侧根直径、位置及根颈干重 |
3.5.3 根系表面积、体积、根长及根尖数 |
3.5.4 根颈体积和表面积 |
3.5.5 地下生物量 |
3.5.6 根系构成与耐寒相关性分析 |
3.6 转录组分析 |
3.6.1 测序及数据组装 |
3.6.2 功能注释 |
3.6.3 DEGs鉴定 |
3.6.4 差异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
3.6.5 转录因子 |
3.6.6 qRT-PCR验证 |
4 讨论 |
4.1 萌发期苜蓿抗寒性 |
4.2 幼苗期苜蓿抗寒性 |
4.3 生长期苜蓿抗寒性 |
4.3.1 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与抗寒性 |
4.3.2 光合荧光特性与抗寒性 |
4.4 苜蓿根系生理与抗寒性 |
4.5 苜蓿根系构成与抗寒性 |
4.6 转录组分析 |
4.6.1 抗氧化系统与抗寒性 |
4.6.2 转录因子参与抗寒性 |
4.6.3 激素信号转导与抗寒性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野生郁金香种质资源及其育种利用研究进展 |
1.1.1 野生郁金香种质资源研究 |
1.1.2 野生郁金香育种现状与利用前景 |
1.2 植物种子休眠与休眠解除机理研究进展 |
1.2.1 种子休眠的分类 |
1.2.2 种子休眠与休眠解除的机理 |
1.3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1 RNA-seq技术的发展历程 |
1.3.2 RNA-seq技术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 |
1.4 园艺植物miRNA研究进展 |
1.4.1 miRNA的合成与作用机制 |
1.4.2 miRNA在种子休眠与萌发机制中的研究 |
1.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种子的采集 |
2.1.2 种子形态指标测定 |
2.1.3 种子吸水率及生活力的测定 |
2.1.4 种子休眠特性的测定 |
2.1.5 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生理指标的测定 |
2.1.5.1 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的测定 |
2.1.5.2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1.5.3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2.1.5.4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
2.1.5.5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
2.1.6 种子休眠解除过程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2.1.6.1 样品的提取与纯化 |
2.1.6.2 色谱与质谱条件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天山郁金香种子的形态特征 |
2.2.2 天山郁金香种子的透水性及生活力 |
2.2.3 天山郁金香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4 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主要储藏物质的变化 |
2.2.5 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关键酶的变化 |
2.2.6 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2.3 讨论 |
2.3.1 天山郁金香种子形态与休眠的关系 |
2.3.2 天山郁金香种子粗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3 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供能物质及其相关酶的动员 |
2.3.4 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代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山郁金香种子破眠方法的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种子萌发试验 |
3.1.2 种皮处理 |
3.1.3 温度处理 |
3.1.4 激素处理 |
3.1.5 层积处理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种皮对天山郁金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2 温度对天山郁金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3 激素对天山郁金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4 层积对天山郁金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种皮和温度调控天山郁金香种子的萌发 |
3.3.2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天山郁金香种子的萌发 |
3.3.3 层积处理调控天山郁金香种子的萌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相关基因的筛选及表达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核酸提取 |
4.1.3 cDNA文库构建和转录组测序 |
4.1.4 转录组De novo组装和基因功能注释 |
4.1.5 差异基因表达量及表达特性分析 |
4.1.6 差异表达GO和 KEGG富集分析 |
4.1.7 候选差异基因q RT-PCR表达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种子总RNA质量检测 |
4.2.2 RNA测序和拼接 |
4.2.3 转录组测序重复相关性评估 |
4.2.4 转录组序列功能注释 |
4.2.4.1 GO分类 |
4.2.4.2 egg NOG分类 |
4.2.4.3 KEGG代谢通路分析 |
4.2.5 差异表达特性分析 |
4.2.5.1 差异表达基因GO显着富集分析 |
4.2.5.2 差异表达基因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 |
4.2.6 休眠解除相关基因筛选 |
4.2.6.1 淀粉和蔗糖代谢相关差异基因 |
4.2.6.2 能量转换途径相关差异基因 |
4.2.6.3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差异基因 |
4.2.7 差异表达基因的q RT-PCR验证 |
4.2.8 休眠解除相关转录因子分析 |
4.3 讨论 |
4.3.1 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RNA测序及功能注释 |
4.3.2 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调控的代谢途径 |
4.3.3 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调控的转录因子 |
4.3.4 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相关miRNA鉴定及表达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种子的采集与预处理 |
5.1.2 总RNA提取及mi RNA文库构建 |
5.1.3 miRNA靶基因的鉴定及功能注释 |
5.1.4 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
5.1.5 miRNA靶基因的荧光定量验证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低温层积不同时期种子miRNA测序结果 |
5.2.2 保守miRNA的识别与鉴定 |
5.2.3 新的miRNA的识别与鉴定 |
5.2.4 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miRNA差异表达分析 |
5.2.5 miRNA靶基因预测及功能注释 |
5.2.6 miRNA及其靶基因表达分析 |
5.3 讨论 |
5.3.1 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miRNA动态表达模式 |
5.3.2 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miRNA的调控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 |
(4)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
1.2.2 环境感知 |
1.2.3 川西林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查阅 |
1.6.2 典型调查法 |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
1.7 相关理论基础 |
1.7.1 环境心理学 |
1.7.2 景观符号学 |
1.7.3 人文地理学 |
1.7.4 心理物理学 |
1.7.5 景观形态学 |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
2.1.1 川西林盘概念 |
2.1.2 川西林盘渊源 |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
2.3.1 川西林盘意境 |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
2.3.3 意境的体现 |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
2.4.1 文化渊源 |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
2.4.3 小结 |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
3.2.4 根据功能划分 |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
3.4.3 总结 |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
4.1.1 体系内容概述 |
4.1.2 体系建构依据 |
4.1.3 小结 |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
4.2.1 SD语义差异法 |
4.2.2 认知地图 |
4.2.3 写真投影法 |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
4.2.5 景观图示语言 |
4.2.6 景观基因图谱 |
4.2.7 典型植物调查 |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
4.3.1 体系目标 |
4.3.2 体系意义 |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
5.1 研究概述 |
5.1.1 研究内容 |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2.1 准备阶段 |
5.2.2 评定实验阶段 |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
5.2.4 小结 |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3.3 小结 |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4.3 小结 |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
5.5.2 色彩节奏分析 |
5.5.3 图形-背景分析 |
5.5.4 色彩坐标分析 |
5.5.5 小结 |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
5.6.5 小结 |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
5.7.5 小结 |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
5.8.2 典型植物概况 |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
5.8.6 小结 |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
5.9.1 入口意象 |
5.9.2 建筑意象 |
5.9.3 植物意象 |
5.9.4 空间意象 |
5.9.5 色彩意象 |
5.9.6 边界意象 |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
5.10.1 独特性 |
5.10.2 整体性 |
5.10.3 复合性 |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中国安息香属(安息香科)的形态分类修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INDEX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安息香属的建立与确认 |
1.2 安息香属主要分类系统 |
1.3 近年来安息香属研究历史回顾 |
1.3.1 国外学者对安息香属植物的研究 |
1.3.2 中国学者对安息香属植物的研究 |
1.3.3 目前我国安息香属植物分类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安息香属植物形态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安息香属植物种间叶形态变异 |
2.2.2 安息香属植物种间花形态变异 |
2.2.3 安息香属植物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 |
第三章 中国安息香属植物形态分类修订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喙果安息香(S.agrestis) |
3.2.2 银叶安息香(S.argentifolius) |
3.2.3 滇南安息香(S.benzoides) |
3.2.4 灰叶安息香(S.calvescens) |
3.2.5 中华安息香(S.chinensis) |
3.2.6 黄果安息香(S.chrysocarpus) |
3.2.7 赛山梅(S.confusus) |
3.2.8 垂珠花(S.dasyanthus) |
3.2.9 白花龙(S.faberi) |
3.2.10 台湾安息香(S.formosanus) |
3.2.11 厚叶安息香(S.hainanensis) |
3.2.12 老鸹铃(S.hemsleyanus) |
3.2.13 西藏野茉莉(S.hookeri) |
3.2.14 野茉莉(S.japonicus) |
3.2.15 楚雄安息香(S.limprichtii) |
3.2.16 大果安息香(S.macrocarpus) |
3.2.17 玉铃花(S.obassia) |
3.2.18 芬芳安息香(S.odoratissimus) |
3.2.19 皱果安息香(S.rhytidocarpus) |
3.2.20 皱叶安息香(S.rugosus) |
3.2.21 齿叶安息香(S.serrulatus) |
3.2.22 栓叶安息香(S.suberifolius) |
3.2.23 裂叶安息香(S.supaii) |
3.2.24 越南安息香(S.tonkinensis) |
3.2.25 小叶安息香(S.wilsonii) |
3.2.26 婺源安息香(S.wuyuanensis) |
3.2.27 浙江安息香(S.zhejiangensis)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安息香属分类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2 可能的新种或新变种 |
3.3.3 中国安息香属植物异名修订 |
附各种分布图 |
附27种植物标本图片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数量分类学研究 |
4.1.1 安息香属植物聚类分析 |
4.1.2 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
4.2 中国安息香属植物的修订 |
4.2.1 分类名实处理 |
4.2.2 后选模式指定 |
4.2.3 补充描述与分类学订正 |
4.3 修订的不足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
4.3.1 本次修订中存在的不足 |
4.3.2 标本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4.4 安息香属研究与利用展望 |
4.4.1 园林景观应用 |
4.4.2 木材资源类 |
4.4.3 药用资源类 |
4.4.4 香料资源类 |
4.4.5 油料资源类 |
4.4.6 饮料资源(制茶)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6)基于甲虫小胸鳖甲低温转录组的免疫相关基因的发掘及差异表达基因抗菌肽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昆虫低温生态与免疫应激及防御研究进展 |
1 低温环境下的生态免疫学:免疫在昆虫越冬存活中的作用 |
1.1 昆虫免疫的热依赖性 |
1.2 昆虫越冬的季节性免疫 |
1.3 冬季气候变化对昆虫免疫的影响 |
1.4 生物热力学与生态免疫学研究的前景 |
2 昆虫低温应激和免疫防御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2.1 生理水平研究昆虫低温应激和免疫防御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2.2 分子水平研究昆虫低温应激和免疫防御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3 抗菌肽Attacin在昆虫免疫系统和耐寒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4 小胸鳖甲耐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基于小胸鳖甲转录组的免疫相关基因发掘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样品采集、处理及测序 |
1.2 原始序列拼接组装 |
1.3 unigene功能注释和分类 |
1.4 重要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和比较 |
2 结果 |
2.1 基于昆虫数据库的M.punctipennis测序数据的组装及功能注释 |
2.2 M.punctipennis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
2.2.1 模式识别受体基因的筛选 |
2.2.2 免疫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筛选 |
2.2.3 免疫效应因子的筛选 |
2.3 M.punctipennis免疫信号通路汇总图 |
3 讨论 |
3.1 模式识别受体 |
3.2 免疫信号通路 |
3.2.1 调制因子 |
3.2.2 免疫信号通路及其调控 |
3.3 免疫效应因子 |
4 总结 |
第三章 转录水平分析低温对小胸鳖甲免疫反应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样品采集、处理及测序 |
1.2 原始序列拼接组装 |
1.3 unigene功能注释和分类 |
1.4 差异表达及富集分析 |
1.5 低温响应的免疫相关DEG共表达分析 |
1.6 免疫相关基因DEG共表达模块与温度的关联分析 |
1.7 低温响应的免疫相关基因DEG参与的通路网络分析 |
2 结果 |
2.1 M.punctipennis低温转录组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分析 |
2.2 低温转录组中免疫相关的DEG分析 |
2.3 低温转录组中免疫相关DEG的 GO功能分类 |
2.4 低温转录组中免疫相关DEG的 KEGG聚类分析 |
2.5 低温转录组中免疫信号传导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2.6 M.punctipennis免疫相关基因的共表达分析 |
2.6.1 免疫相关基因聚类成共表达模块 |
2.6.2 M.punctipennis免疫共表达模块与温度的关联 |
2.7 M.punctipennis免疫相关基因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网络 |
3 讨论 |
3.1 RNA-Seq分析M.punctipennis DEG的综合概况 |
3.2 RNA-Seq分析M.punctipennis免疫相关基因DEG的综合概况 |
3.3 低温下M.punctipennis免疫信号通路的转录变化 |
3.4 与低温紧密相关的M.punctipennis免疫相关基因 |
3.5 与低温紧密相关的M.punctipennis免疫相关通路 |
4 结论 |
第四章 小胸鳖甲RT-qPCR内参基因筛选和表达稳定性分析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昆虫饲养 |
1.2 M.punctipennis试虫处理 |
1.3 提取试虫样本的总RNA和反转录cDNA |
1.4 内参基因的选择及引物设计 |
1.5 构建标准质粒 |
1.6 RT-qPCR检测候选内参基因 |
1.7 RT-qPCR验证RNA-seq差异表达分析结果 |
1.8 数据处理和分析 |
2 结果 |
2.1 M.punctipennis总 RNA的质量 |
2.2 绘制标准曲线评价引物的扩增效率及特异性 |
2.3 M.punctipennis5 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
2.4 M.punctipennis不同发育历期的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 |
2.5 M.punctipennis不同组织的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 |
2.6 M.punctipennis不同温度处理样品的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 |
2.7 M.punctipennis所有供试样本的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 |
2.8 M.punctipennis转录组差异性表达分析结果的验证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五章 小胸鳖甲冷诱导的抗菌肽Attacin克隆及表达分析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M.punctipennis成虫采集及饲养 |
1.2 试虫的处理与RNA的提取 |
1.3 Mpattacin基因克隆ORF全长序列 |
1.4 Mpattacin生物信息学分析 |
1.5 RT-qPCR分析Mpattacin基因表达水平 |
1.6 Mpattacin原核表达及纯化 |
1.7 蛋白抑菌活性检测 |
2 结果 |
2.1 冷诱导的Mpattacin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2.2 Mpattacin二级结构的分析 |
2.3 Mpattacin三级结构与基序、结构域分析 |
2.4 Mpattacin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 |
2.5 Mpattacin基因荧光定量PCR的标准曲线 |
2.6 Mpattacin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谱 |
2.7 Mpattacin响应低温胁迫的表达谱 |
2.8 Mpattacin原核表达纯化与功能分析 |
3 讨论 |
3.1 Mpattacin的克隆和抑菌活性分析 |
3.2 Mpattacin的低温表达谱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西藏辣椒地方品种营养品质评价与辣味基因表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辣椒概述 |
1.2 辣椒的起源与传播 |
1.3 辣椒的分类与生物学特性 |
1.4 辣椒的价值 |
1.4.1 营养价值 |
1.4.2 药用/保健价值 |
1.4.3 工业价值 |
1.5 辣椒种植现状与存在问题 |
1.5.1 辣椒种植现状 |
1.5.2 辣椒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
1.6 辣椒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6.1 辣椒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 |
1.6.2 辣椒种质资源的评价 |
1.7 辣椒种质资源的辣味基因RNA-Seq研究 |
1.7.1 转录组测序(RNA-Seq)概述 |
1.7.2 利用RNA-Seq技术对辣味相关合成基因的研究进展 |
1.7.3 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分子方面的创新利用 |
1.8 西藏地方辣椒品种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8.1 资源搜集的不全面性 |
1.8.2 缺乏对专业的种质资源保存机构 |
1.8.3 西藏辣椒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局限性 |
1.9 选题背景 |
1.10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0.1 本研究的目的 |
1.10.2 本研究的意义 |
1.11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藏辣椒地方品种营养品质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测试项目及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果形指数的辣椒品种间的聚类分析 |
2.2.2 不同地方品种果实单果重的差异分析 |
2.2.3 不同地方品种植株株高的差异分析 |
2.2.4 不同地方品种果实品质差异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西藏辣椒地方品种转录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取样 |
3.1.2 提取RNA与质量测定 |
3.1.3 Read文库构建及Illumina测序 |
3.1.4 转录组数据与辣椒基因组序列比对 |
3.1.5 基因功能注释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辣椒果实胎座RNA提取结果分析 |
3.2.2 转录组数据与辣椒基因组对比结果分析 |
3.2.3 Reads在参考基因组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 |
3.2.4 测序结果均一性检测 |
3.2.5 处理两两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3.2.6 3个不同品种间辣椒差异表达基因韦恩图分析 |
3.2.7 差异表达基因数据与基因功能注释结果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西藏辣椒辣味合成相关的基因及表达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筛选 |
4.1.2 候选基因qRT-PCR验证与结果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279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类 |
4.2.3 279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Pathway显着富集分析 |
4.2.4 279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基因功能注释分析 |
4.2.5 原始数据的核对筛选 |
4.2.6 qRT-PCR验证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保定地区异色瓢虫不同越冬时期生物学特性与滞育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异色瓢虫的生物学特性与研究进展 |
1.1.1 异色瓢虫的形态特征 |
1.1.2 生活习性 |
1.1.3 猎物与天敌 |
1.2 异色瓢虫的人工利用 |
1.2.1 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2.2 人工扩繁 |
1.2.3 最适冷藏温度 |
1.2.4 人工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昆虫滞育的研究概况 |
1.3.1 昆虫滞育的诱导 |
1.3.2 昆虫滞育的维持 |
1.3.3 昆虫滞育的解除 |
1.3.4 异色瓢虫滞育与滞育解除的判定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虫源 |
2.1.2 试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2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滞育规律研究 |
2.2.3 异色瓢虫滞育与滞育解除的判定方法 |
2.2.4 数据获取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生物学参数 |
3.1.1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产卵前期 |
3.1.2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产卵历期 |
3.1.3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产卵量 |
3.1.4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雌虫寿命 |
3.1.5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雌虫的取样后存活时间 |
3.1.6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存活率 |
3.2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滞育规律 |
3.2.1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雌虫卵巢管的长度 |
3.2.2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雌虫的卵室数量与卵黄沉积程度 |
3.2.3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雌虫的卵巢发育等级 |
3.2.4 不同越冬时期雌虫的滞育率 |
4 讨论 |
4.1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生物学特性 |
4.2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滞育规律 |
4.3 越冬代异色瓢虫的保护和利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高中语文句群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语文句群教学概述 |
第一节 语文句群教学的概念界定 |
一、句群 |
二、句群教学 |
三、句群教学策略 |
第二节 句群教学的地位与价值 |
一、句群教学的兴起与演变 |
二、句群教学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关系 |
第二章 高中语文句群教学实施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现状调查情况分析 |
一、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
二、教师访谈情况分析 |
三、高中语文句群教学问题归纳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句群教学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忽视语法教学 |
二、学生心理排斥 |
三、教学方式欠妥 |
四、评价方式落后 |
第三章 句群教学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重视句群教学 |
一、课程改革不可弱化句群教学 |
二、语文教材应系统呈现句群知识 |
三、语文教师应重视句群教学 |
第二节 实施句群教学的有效策略 |
一、系统化教学,形成科学体系 |
二、独立化教学,把握教学重点 |
三、综合化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
第四章 句群教学的范例分析 |
一、图解式教学 |
二、训练式教学 |
三、表达式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对泥河湾盆地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四、范例说明 |
第一章 泥河湾盆地的发现及初步研究(1921~1948) |
第一节 泥河湾的发现 |
一、泥河湾教堂的文森特神甫 |
二、桑志华和北疆博物院 |
三、巴尔博命名“泥河湾层” |
四、桑志华的6次泥河湾之旅 |
第二节 泥河湾哺乳动物群 |
一、身为神甫的科学家——德日进 |
二、泥河湾哺乳动物群的确立及对泥河湾古人类的预测 |
第三节 粗糙的手斧 |
一、步日耶的发现 |
二、关于“手斧”的争论 |
第四节 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 |
一、泥河湾层的划分 |
二、中国的“维拉方层”——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层 |
第五节 滥觞于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泥河湾旧石器考古 |
第二章 北方下更新统标准地层的建立和新的认识(1949~1964) |
第一节 标准地层的确立及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
一、华北地区的早更新世标准地层 |
二、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
第二节 泥河湾盆地火山活动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一、火山活动的(早期)研究 |
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第三节 峙峪遗址的发现 |
第四节 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及古人类遗存的猜想 |
第三章 旧石器考古的发展及相关领域的大发现(1965~1989) |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时期 |
一、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三部曲(1965~1980年) |
二、泥河湾旧石器考古文化序列的进一步完善(1981~1989年) |
三、对1984~1989年的调查试掘时期的评价 |
四、一些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大量发现 |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
二、鱼类化石 |
三、软体动物化石群的研究 |
四、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五、孢粉分析 |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的新进展 |
一、生物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二、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三、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
第四节 大同火山的研究进展 |
第五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
三、泥河湾盆地古地理环境研究 |
第六节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及第四纪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 |
第四章 承前启后(1990~2011) |
第一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辉煌时期 |
一、中美合作的开展及影响 |
二、主要旧石器遗址的发现 |
三、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的新进展及存在问题 |
四、泥河湾盆地的考古工作者 |
五、综合研究及理论与方法论的进展 |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
二、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三、孢粉分析 |
四、叠层石的发现和研究 |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研究 |
一、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二、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
第四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
第五节 火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第五章 泥河湾发展的新机遇——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方兴未艾(2012~2016) |
第一节 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及相关研究机构组建的意义 |
一、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 |
二、其他研究机构的建立 |
三、对泥河湾的规划、保护,让文物活起来 |
第二节 东方人类探源工程 |
一、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启动 |
二、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研究内容 |
三、目前进度及已取得的成果 |
第三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新进展 |
一、旧石器考古发掘及调查活动 |
二、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
第四节 其他领域的进展 |
一、哺乳动物化石 |
二、地层学方面的进展 |
三、新构造火山运动 |
四、古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耐寒测试六大新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D]. 王晓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天山郁金香种子休眠解除机制研究[D]. 张伟.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3]基于地理试题情境分析的综合思维素养培养研究 ——以近五年新课标全国Ⅰ卷为例[D]. 邓佳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5]中国安息香属(安息香科)的形态分类修订[D]. 刘政.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6]基于甲虫小胸鳖甲低温转录组的免疫相关基因的发掘及差异表达基因抗菌肽的初步研究[D]. 李洁琼. 新疆大学, 2019(10)
- [7]西藏辣椒地方品种营养品质评价与辣味基因表达谱分析[D]. 王太航. 西藏大学, 2019(12)
- [8]保定地区异色瓢虫不同越冬时期生物学特性与滞育规律的研究[D]. 黄金.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5)
- [9]高中语文句群教学策略研究[D]. 刘立志.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D]. 李罡. 河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