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生产技术改造的认识与实践

硫酸生产技术改造的认识与实践

一、硫酸生产技术改造的认识和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提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王怀震[2](2021)在《复合肥转鼓造粒中除尘器的分段组合及除尘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粉尘颗粒物的危害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特别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于人体的危害更大,可能会引起呼吸道疾病,严重的还可能引起各种病变。为了保护环境,降低粉尘颗粒物的污染,各种清理粉尘的技术被逐渐开发了出来,并迅速应用于各行各业。粉尘的性质对于除尘方式的选择和搭配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粉尘颗粒物的性质不同,各种除尘方式的除尘效率也不尽相同,例如旋风除尘对于吸水性较大的粉尘在阴雨天的除尘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布袋除尘对于腐蚀性较大的粉尘的使用周期也将大大缩短,文丘里洗涤对水溶性较强的粉尘的清除效果也有所降低。复合肥转鼓造粒生产中的造粒工段、散点工段、干燥工段、冷却工段等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粉尘,各工段产生的粉尘性质并不一样,而且粉尘源头浓度也不一样。本文主要探究了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转鼓造粒车间的除尘设计、运行工况、粉尘性质,系统地研究了适合转鼓造粒工艺的一套除尘系统,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实践,在实时监测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本研究重点选择布袋、重力、旋风除尘系统截留的粉尘进行性质分析(密度、含水率、热重分析、XRD、XPS等),并对干燥、冷却两工段除尘系统的工况进行测定,测定指标主要有颗粒物、SO2、氮氧化物、温度、湿度和风量。通过科学分析确认这两条除尘系统对于复合肥粉尘的清理状况,并且结合除尘系统的设计细则来探讨复合肥粉尘的清除机制。对于复合肥粉尘的散点和进料口等处的粉尘清理工作,设计了科学的粉尘收集装置,并对车间内的粉尘清理工作提出了一些科学性的建议,不仅使施工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而且降低了粉尘对设备的腐蚀程度,为员工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本论文探究了各级除尘技术对于复合肥粉尘的清除特点,这对下一步新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复合肥粉尘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复合肥行业尾气的超低排放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宋春秀[3](2021)在《基于循环经济的化工园区及企业的产业链分析与优化》文中认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快速发展的经济与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越发难以调和。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是依据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引人类开展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是一种和谐共生关系。本论文研究了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以构成循环经济产业链为指导方法,对J公司以及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本文对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的产业链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设计了甲醇产业链、乙烯产业链、芳烃产业链和碳四烃产业链,通过物质和能量流的关联,大大提高了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本文通过对多家公司的污染物排放当量E’t与公司产品增值进行计算,提出了“入园参考线”,为园区的进一步招商提供指导建议。处在参考线下方的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位于参考线上方的公司需要督促其开展清洁生产和技术升级。本文还对J公司产业链现状进行分析,以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的建设要求为指导,综合分析了J公司现有的热电联产工业、氯碱工业、硫酸工业、邻对位工业和脂肪醇生产装置,建议增加小套脂肪醇装置、脂肪醇造粒装置,来丰富产业链的产品,实现现有产业链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通过企业内的原料和资源的有效共享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的产生量。

肖家庚[4](2021)在《废铅蓄电池粉碎拆解清洁生产管理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铅蓄电池的市场扩大,废旧铅蓄电池的产量和需求量也相应的增长,对铅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目前原生铅资源逐年减少,所以越来越多目光关注于再生铅的生产。铅同时具有污染性,废铅蓄电池中含有大量的废铅资源,粉碎拆解作为废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的一环,其生产过程同样具有污染性,可以通过清洁生产方法理论对其进行管理,降低污染的排放。据统计,我国从事废铅蓄电池粉碎拆解的企业约300家,大多相关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在生产管理中存在很多缺陷,然而我国目前并没有对废铅蓄电池粉碎拆解进行清洁生产相关研究。本文将通过搜集大量清洁生产有关文献和资料,掌握清洁生产的理论和方法,对废铅蓄电池粉碎拆解企业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大多相关企业在清洁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建立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为相关企业提供了解企业清洁生产状况的工具。从引进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健全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和完善信息披露三方面提出清洁生产管理改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提升相关公司的清洁生产水平,提高废铅资源的回收率,促进我国清洁生产发展。

柳直[5](2020)在《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文中认为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转折期。多年的农村斗争环境使中共的城市经济管理经验近乎空白,因此,中共初入城市,如何做好城市经济建设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关于中共城市经济建设的研究,建国后的很丰富,解放战争时期的较少,且散见于城市接管研究中的经济管理部分。既无法展现历史的复杂面向,更看不到中共在初次接触城市经济时由稚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旅大作为中共最早接触的工业大城市,是中共进行经济管理的学习场所与试验场,为研究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而,本文以中共旅大经济重建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厘清其经过、述析其得失、总结其经验,借以探究中共最初是如何探索与学习,掌握管理城市经济的能力。旅大作为中共领导下的特殊解放区,既负有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责任,还担负着支援前线战争的任务,这一切都离不开旅大生产的发展。然而,中共的经济重建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中共接手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乱摊子”。二是中共干部长期在农村工作,对管理工业城市非常陌生,缺乏经验。三是旅大正处于苏军军事管制之下,如何与苏军和睦相处,取得苏军的信任,以便顺利开展工作,是旅大中共需要面对的崭新的问题。旅大中共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地着手旅大经济重建工作。解决民众基本生活问题,安定民生是经济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前提。解放之初,社会经济处于停顿和混乱状态,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存。其时旅大有三至五万人经常处于失业与半饥饿状态,居住环境更是破败不堪。为此,旅大中共采取整顿粮市、开荒等方式增加粮食;组织无业贫妇和老弱病残等做鞋、织网以解决其生活出路;发动住宅调整运动使贫苦民众迁入新居。民生问题的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使初入旅大的中共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开动机器,开展工业生产既是保证本地民众充分就业的重要手段,亦是支援前线的内在需求。旅大中共与苏军充分沟通协商,从其手中陆续接收了一批日本遗留的大型工厂,先后克服了资金、技术、原料、管理等难题,恢复与发展了民用工业,组织与创办了军事工业。几年间,旅大中共大力发展公营工业,奖励与扶持私营工业,在中苏合营企业中虚心学习技术与管理经验。旅大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既保障了民众基本需求,大批军工产品又有力地支援了战争。旅大因港兴市,依靠外地粮食、原料的输入及加工品的输出得以发展并带动市内商业繁荣。可以说,对外贸易是旅大的生命线。解放之初,旅大对外受国民党封锁,海、陆交通断绝,市内摊贩充斥街头,奸商横行,市场秩序混乱。为此,旅大中共积极发展公营商业,保护与扶助正当私商,有计划地组织消费合作社以调剂市场,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加强贸易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粮食与工业原料的进口及成品的推销。旅大商业步入正轨,保障了民生与生产的发展。作为苏军军管区,旅大的货币发行权掌握在苏军手中。由于红军票流通量过多,导致旅大物价不断上涨。为此,苏军决定实施货币“贴帖”,降低货币流通量以稳定币值。但是,效果并不显着,物价仍在缓慢增长。于是,随着东北全境解放,1948年11月中苏双方商定再次实行货币改革,以彻底解决物价与货币发行权问题。“关东币”的发行提高了币值,降低了物价,改善了民众生活。增强了中共的经济力量,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也表明苏方对旅大的经济控制逐步松动,中共在经济领域的发言权得到提升。城市与乡村互相依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支持。过去,旅大农民饱受殖民统治者与封建地富的双重剥削,亟需中共实行土地改革,改变生产关系。考虑到旅大多市郊农村的现实情况与苏军军管的特殊性,中共将调整土地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前采取逐步削弱地富势力的方针;建国后,实施土地调剂。旅大土改成功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农副产品、工业原料等,并成为工业品的消费市场,促进了旅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旅大作为中共最早尝试经济建设的大工业城市,对初来乍到的中共来说,是城市新环境。中共面临着管理大工业的挑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也找不到模式可以模仿。旅大中共边摸索边学习,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成效显着。经济上,农业生产逐年提高,工业恢复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规模与水平,商业与贸易日渐繁荣,物价稳步下降,失业现象被彻底消灭,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性质上,基本确立了以公营企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而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也使旅大成为新中国生产型城市的典型。中共在旅大的经济重建表明,在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中,干部要转换思想,与时俱进。既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与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推行中共的经济政策,将发展工业生产作为经济工作重点。又要积极开展方针政策宣传、妥善照顾各阶层利益以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为经济重建提供保障。

史晓玲[6](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张楷祥[7](2020)在《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安装与调试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磷酸二氢钾不仅在农业上可用作几乎所有农作物均可施用的高效磷钾复合肥,而且在现代医学、化学化工及食品工业中可用作必不可少的培养剂、强化剂、膨松剂和发酵助剂或原料等,因此,对磷酸二氢钾制备工艺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建成低耗高效的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对发展高效农业和扩大磷酸二氢钾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磷酸二氢钾生产技术复杂且设备繁多,针对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安装与调试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对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以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30kt/a设施农业用磷酸二氢钾项目的生产装置为研究对象,针对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在投料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故障,对这些问题和故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原因分析与技术改造研究,在该生产装置中反复运行调试后提出整改措施,并在实施整改后多次进行试生产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磷酸二氢钾装置试车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结晶机运行控制困难,基于磷酸二氢钾结晶理论,具体研究磷酸二氢钾结晶机操作条件对结晶的影响,再结合其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其结晶最佳运行工况。对本生产装置而言,确保磷酸二氢钾结晶机最佳运行的工况组合为:结晶机操作温度夏季时为36~38°C,冬季时为33~35°C,结晶机运行稳定易于控制;结晶机循环流量改变是调整磷酸二氢钾结晶产量和颗粒大小的重要手段,本装置正常生产时宜按3台循环泵全开75%左右频率进行工作。2.针对磷酸二氢钾装置关键问题——磷酸二氢钾在分离过程中离心机取出率低和晶体物料易堵塞设备和管道系统的两个问题,一是从卧式离心机滤布类型选择和离心机运行参数优化两方面进行分析调试,使该离心机结晶取出率由起初的36~49%在中后期提高到72~83%;二是从该离心机进口工艺管道、布料器、滤布洗涤水三个着力点进行分析提出改造方案,解决晶体物料堵塞离心机和管道的问题,使该离心机平均故障频次从每天10余次下降到10天1次。3.对于氯化铵浓缩结晶体系中存在游离氨严重影响生产环境的问题,通过测量分析计算增加氨气洗涤回收装置,从而杜绝氨浪费的同时消除安全和环境风险,此外,还对氯化铵浓缩结晶工艺系统提出优化方案,并在其试生产过程中经验证可行,分析优化前后利弊,为本生产装置未来进一步实施节能降耗找到突破口。4.针对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的试生产中发现的其它一般非关键问题,也进行了四项有效的整改措施:一是采用皮带给料机代替原设计双螺旋给料机作为磷钾肥干燥系统给料装置,以解决系统生产能力瓶颈的问题;二是增加干磷钾肥包装机结合原除尘尾气风机,以改善其操作环境问题;三是增加筛分设备将成团物料去除,以确保磷酸二氢钾产品质量和包装机的稳定运行问题;四是将全装置机泵的机封冷却水引用为萃取洗涤用水,以解决其用水的有效利用问题。通过本论文对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在试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一般问题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在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上进行反复调试验证,由此使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的工艺参数或工艺路线得到调整和优化,并使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30kt/a设施农业用磷酸二氢钾项目的生产装置实现了连续稳定高效运行,最终实现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既为有机萃取法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的运行优化积累一定的经验,也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为今后有机萃取法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继续优化提供一些技术方法。

冯书静[8](2020)在《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温州矾矿指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及周边乡镇的明矾石矿区。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考察温州矾矿大岗山、水尾山和鸡笼山三个矿段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田野调查材料和口述史资料,展开技术史视角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本论文不仅弥补了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对全面认识和揭示温州矾矿工业遗址、工业考古与技术史的关系,以及工业考古个案研究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文献资料,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以及特定时期内矾矿的历史影响;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探讨各遗址的历史年代问题及遗址布局存在的科学内涵,考察温州矾矿“水浸法”炼矾工艺及设施改进;依据历史文献和口述史资料,复原并绘制焙烧炉炉型结构示意图,展示温州矾矿焙烧及炉型演进情况;比较古今中外炼矾工艺,探讨温州矾矿炼矾工艺技术的独特性;基于本文对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研究,总结关于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观点如下:保存和复原包含在温州矾矿工业遗址中的信息和数据。系统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初步确定其历史年代,即温州矾矿明矾业最晚始于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三月庚辰日;清早期为民营生产模式,清中期开始官营,清末出现民营股份制经营模式;民国(1912-1949)期间的经营模式为官督商办;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矾矿于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从私营、公私合营逐渐走向国有企业模式。系统梳理中国历代明矾产地分布情况,结合温州矾矿历史阶段的明矾外销,探讨温州矾矿明矾业的历史重要性;发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温州矾矿明矾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贸易交流中心。对温州矾矿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进行全面而详细的阐释。田野调查研究认为,温州矾矿开采最开始采用露天法,清朝时期采用无留柱窿道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其中,溪光采矿遗址和雪花窟遗址均为无留柱窿道法;溪光采矿遗址约为清代中期或更早,雪花窟采矿遗址大约为晚清时期;水尾山深洋矿洞群和鸡笼山南洋矿洞群均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对于采矿业来讲,矿产资源本身的储量、质量及开采技术可行性是其工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但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需要却是采矿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矾矿炼矾车间选址和布局,按照工业地理学理论建设,反映出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之间的互补与联系。对温州矾矿技术发展特征及内涵进行新解释。综合分析发现,温州矾矿600多年来一直沿用“水浸法”炼矾工艺,其核心为煅烧-风化-溶解-结晶;虽然该工艺比较保守,但其各生产工序的设施在不断演进。其中,借助CAD复原焙烧炉,考察炉型演变序列,阐释业已消逝的传统焙烧技术,为明矾生产工艺过程的特殊见证;结合矾矿明矾产量,对焙烧炉生产技术与明矾产量关进行了新解释。同时,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前,温州矾矿的加温溶解主要采用逆流循环洗涤法;矾矿炼矾场址的各工序按地势由高到低布置,遵照物料运输最省力原则,其对机械化生产前的工厂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工业考古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将其扩展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比较分析西方工业考古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工业考古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历史文献考察和田野考古调查,借助多种理论、方法和技术,阐释工业遗址的历史价值、科技内涵等内容。同时,工业考古为技术史研究提供详实的物质证据和数据信息,技术史反过来又有助于工业考古阐释其背后的技术特征及内涵和工业社会等深层次内容。

马青艳[9](2020)在《天安化工年产80万吨硫磺制酸工艺优化》文中认为硫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有关化学工业方面的应用尤为重要,被誉为化学工业的发动机。硫磺制酸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投资少、公用工程和动力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余热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一期8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于2005年3月建成投产,工艺上采用快速熔硫、机械过滤器除去杂质、机械雾化燃烧、“3+1”两转两吸、四塔两槽浓酸吸收流程,尾吸处理SO2,其总转化率达99.83%,吸收率达99.95%。该装置自投产以来,生产稳定,能耗低,经济效益较高。但随着装置运行时间的推移,再加硫酸具有强腐蚀性的特点,近年来逐渐出现了一系列疑难问题,通常只有降低生产负荷至才能维持运行,甚至有时就只有停车检修,严重影响装置的稳定运行,亟待进行技术改造。本论文针对8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衍生的系列问题,系统地对该装置的转化、吸收、尾气洗涤、余热综合利用等工段进行技改优化,具体内容如下:1.对核心设备转化器进行理论核算,计算结果表明,转化器的工艺参数包括通气量、触媒装填量等都符合要求,设备设计参数即转化器直径、承重面积、许用应力也都满足要求。说明转换器能够满足现行国标要求,可以开展后续的技改工作。2.针对干吸系统干燥塔阻力升高严重影响生产负荷进行技改,将干燥塔内原来的乱堆填料更换成125Y型S型陶瓷波纹规整填料,同时将干燥塔的纤维除雾器更换成金属丝网除雾器,工程验证表明,干燥塔的阻力已降到适宜的范围内,能够保证装置的顺利运行。3.针对干燥酸温升高影响生产负荷的问题,找到主要原因是由于循环冷却水的水质影响,从而需要加强循环水质的管理,坚持每班按时按量加药,按周期对循环水质进行清洗、预膜和正常处理程序。通过水质的处理使换热效果大大提高,酸温能够降到指标以内,恢复了装置的生产能力。4.针对新增低温位热能回收装置投用后,一吸塔出口酸雾量超标的问题,摸索出一些最合适本系统的控制手段:(1)尽量提高高温吸收塔的进塔酸温和出塔酸温,同时还应提高进塔气温。(2)严格控制干燥塔出口的水分。(3)对现有的一吸塔酸循环系统进行改造,合理的控制二级吸收酸量。(4)尽量提高二级吸收酸度。5.尾气洗涤装置的优化是通过增加除沫层高度、增加一根加水管、控制好吸收塔液位三项措施来实施。经过改造后的生产实践证明,该装置尾气排放指标能够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6.对整个系统的热效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通过硫磺制酸工艺优化,硫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从-0.199 tce/t降到了-0.217 tce/t,降低了9.0%,硫酸的单位生产成本降低了46.7419元,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对8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进行了系统的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能够使其真正发挥出大型硫磺制酸装置的优越性,并更好的符合现行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为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赖世贤[10](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二、硫酸生产技术改造的认识和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酸生产技术改造的认识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复合肥转鼓造粒中除尘器的分段组合及除尘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粉尘颗粒物的理化性质
        1.1.1 粉尘颗粒物的分类
        1.1.2 粉尘颗粒物的物理性质
        1.1.3 粉尘颗粒物的化学性质
    1.2 除尘技术及其在复合肥除尘中的问题
        1.2.1 重力沉降室
        1.2.2 旋风除尘器
        1.2.3 布袋除尘技术
        1.2.4 云雾抑尘技术
        1.2.5 生物纳膜抑尘技术
        1.2.6 电除尘技术
        1.2.7 喷淋洗涤塔
        1.2.8 文丘里洗涤器
        1.2.9 其他除尘技术
    1.3 复合肥生产工艺及复合肥尾气多级除尘措施
        1.3.1 常见复合肥生产方式
        1.3.2 复合肥多级除尘技术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表征方法
        2.1.3.1 密度测试
        2.1.3.2 接触角测试
        2.1.3.3 含水率测试
        2.1.3.4 安息角测试
        2.1.3.5 滑动角测试
        2.1.3.6 FT-IR表征
        2.1.3.7 TGA表征
        2.1.3.8 SEM表征
        2.1.3.9 EDX表征
        2.1.3.10 XRD表征
        2.1.3.11 XPS表征
    2.2 除尘系统设计及工况测量
        2.2.1 干燥工段的除尘设计
        2.2.2 冷却工段的除尘设计
        2.2.3 除尘系统的工况测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除尘系统实际工况分析
        3.1.1 湿度测定
        3.1.2 温度测定
        3.1.3 颗粒物含量测定
        3.1.4 尾气气体成分测定
        3.1.5 风速与风量
    3.2 复合肥粉尘表征
        3.2.1 粉尘直观图分析
        3.2.2 密度测试
        3.2.3 接触角测试
        3.2.4 含水率测试
        3.2.5 安息角测试
        3.2.6 滑动角测试
        3.2.7 FT-IR表征
        3.2.8 TGA表征
        3.2.9 SEM表征
        3.2.10 EDX表征
        3.2.11 XRD表征
        3.2.12 XPS表征
4 讨论
    4.1 除尘方式的选择
    4.2 除尘器工况的测量
    4.3 除尘器截留粉尘的理化性质分析
    4.4 分段除尘器的拓展应用
5 结论
6 创新之处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基于循环经济的化工园区及企业的产业链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循环经济的由来
    1.2 循环经济的实施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研究背景
        2.1.1 自然资源不足
        2.1.2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2.1.3 可持续发展理念
        2.1.4 循环经济理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2.2.2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2.3 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
        2.3.1 企业内部循环经济模式
        2.3.2 生态工业园区模式
        2.3.3 循环型经济社会
    2.4 循环经济的特征
        2.4.1 本质特征
        2.4.2 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
        2.4.3 循环经济的环境特征
    2.5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2.5.1 减量化原则
        2.5.2 再利用原则
        2.5.3 资源化原则
        2.5.4 安全原则
    2.6 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2.6.1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6.2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6.3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
    2.7 本文研究内容
第三章 化工园区的产业链分析与优化
    3.1 园区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综合经济实力
        3.1.2 环境质量状况
        3.1.3 循环经济工作基础
    3.2 园区产业链分析
        3.2.1 园区规划及功能划分
        3.2.2 园区现有产业链分析
        3.2.3 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面临的问题
    3.3 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及总体设计
        3.3.1 有利条件
        3.3.2 制约因素
        3.3.3 总体设计
    3.4 园区产业链优化建议
        3.4.1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化工及新材料产业
        3.4.2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3.4.3 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
        3.4.4 加强园区运行管理
    3.5 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分析和完善
        3.5.1 园区产业链分析
        3.5.2 园区产业链完善招商要求
    3.6 小结
        3.6.1 特点
        3.6.2 建议
第四章 企业的产业链分析与优化
    4.1 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4.1.1 重视技术创新,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4.1.2 完善环保管理体系,提升环保绿色发展优势
        4.1.3 循环经济工作基础
    4.2 循环经济产业链总体优化原则
        4.2.1 企业—产业双重推进
        4.2.2 输入—过程—输出三环防治
    4.3 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化
        4.3.1 与园区其他企业的外部循环系统
        4.3.2 内部的循环经济
        4.3.3 循环经济产业链分链优化
    4.4 小结
        4.4.1 特点
        4.4.2 建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4)废铅蓄电池粉碎拆解清洁生产管理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清洁生产的研究发展
        1.2.1 国内清洁生产的发展
        1.2.2 国外清洁生产的发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清洁生产相关理论概念
        2.1.1 清洁生产定义
        2.1.2 清洁生产内容
    2.2 绿色企业文化
    2.3 专家咨询法
    2.4 层次分析法
第三章 废铅蓄电池拆解清洁生产现状分析
    3.1 废铅蓄电池拆解企业现状
    3.2 粉碎拆解工艺流程分析
    3.3 企业排污状况
    3.4 有关政策和标准
    3.5 清洁生产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3.5.1 清洁生产意识淡薄
        3.5.2 清洁生产信息披露不充分
        3.5.3 未全程实施清洁生产管理
        3.5.4 绩效考核制度中缺少清洁生产控制
第四章 废铅蓄电池拆解清洁生产评价
    4.1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依据和原则
        4.1.1 建立依据
        4.1.2 构建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4.3 指标的选取
        4.3.1 生产工艺及装备
        4.3.2 资源与能源消耗
        4.3.3 污染物排放
        4.3.4 环境管理
    4.4 构造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
    4.5 指标权重值和一致性检验
        4.5.1 计算权重值
        4.5.2 一致性检验
        4.5.3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4.6 评分准则依据和标准
        4.6.1 评分准则依据
        4.6.2 评分标准
    4.7 最终评价等级的确定
第五章 废铅蓄电池处理企业清洁生产管理改善建议
    5.1 管理改善秉持原则
    5.2 树立观念,提高意识
    5.3 引进先进清洁生产技术
    5.4 建立健全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5.4.1 建立管理控制中心
        5.4.2 细化责任
        5.4.3 集体决策
        5.4.4 实时监控环境风险
        5.4.5 建立问责奖惩机制
        5.4.6 定期进行清洁生产分析
    5.5 完善清洁生产信息披露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解放初期旅大经济困境
    第一节 中共旅大政权之建立
        一、“旅大”简介
        二、苏军进驻旅大
        三、中共建党建政
    第二节 历史遗产与新生问题
        一、殖民地城市经济遗产
        二、诸多棘手的经济问题
    第三节 重建经济的挑战
        一、苏军接收后的旅大经济
        二、管理城市经验的稚嫩
        三、不得不考虑的苏联因素
第二章 保障民生:解决民众基本生存问题
    第一节 整顿粮市和开荒增产
        一、整顿市场以规范粮市
        二、开垦荒地以增加粮产
    第二节 为贫困民众创造就业机会
        一、订购军鞋——为无业妇女谋生计
        二、生产自救——为失业工人找出路
    第三节 调整住宅为民安居
        一、两级分化的居住场所
        二、调剂优劣住房的努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建工业:民用与军需并重
    第一节 恢复与发展民用工业
        一、工业停废与市场旺需
        二、适时整顿公营和私营工业
        三、民用工业成绩检视
    第二节 发展军工企业满足军需
        一、解放战争提出的新任务
        二、军工企业的贡献与经验
第四章 商业探索:服务生活与生产
    第一节 整顿畸形繁荣的市场
        一、混乱无序的低端商业
        二、多方整顿成效初显
    第二节 创办消费合作社的新举措
        一、创建与整理
        二、成效与不足
    第三节 促外贸服务生活与生产
        一、贸易对旅大的重要性
        二、促进外贸的举措与成效
第五章 货币改革:为经济重建护航
    第一节 第一次币改——货币“贴帖”
        一、解放前后旅大货币金融状况与问题
        二、货币“贴帖”过程
    第二节 第二次币改——关东币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二、币改经过与问题处理
    第三节 货币改革的影响
        一、对旅大经济的作用
        二、经济之外的多重效应
第六章 市郊土改:发展农村与服务城市
    第一节 建国前的温和土改
        一、土改的特殊背景
        二、削弱地富土地和调整雇佣关系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土改深化——土地调剂
        一、进一步土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土地调剂的运作与博弈
    第三节 土地改革成效
        一、旅大农村土改的经济绩效
        二、土改对旅大城市的影响
结语
    一、旅大经济重建成绩
        (一) 经济层面
        (二) 经济之外层面
    二、经济重建的经验
        (一) 稳固政权是前提
        (二) 对苏关系是基础
        (三) 工业建设是重点
        (四) 宣传动员是推力
        (五) 统一战线是法宝
        (六) 干部思想是保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安装与调试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磷酸二氢钾的用途及其生产技术发展状况
        1.1.1 磷酸二氢钾的性质及主要用途
        1.1.2 磷酸二氢钾生产技术发展状况
        1.1.3 各类磷酸二氢钾生产工艺的对比
        1.1.4 我国磷酸二氢钾的产品标准和生产概况
        1.1.5 有机萃取法磷酸二氢钾生产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1.2 30kt/a设施农业用磷酸二氢钾项目概况
        1.2.1 生产装置工艺流程简介
        1.2.2 安装工程概况及核心设备易发故障
        1.2.3 装置各工段生产流程简述
        1.2.4 项目建设概况
    1.3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目标
第二章 磷酸二氢钾装置关键问题的分析及调试整改
    2.1 磷酸二氢钾结晶运行问题分析及最佳控制工况
        2.1.1 磷酸二氢钾结晶基本理论及本装置浓缩结晶流程
        2.1.2 磷酸二氢钾结晶运行问题及分析
        2.1.2.1 结晶机高温操作条件下存在的问题
        2.1.2.2 结晶机低温操作条件下存在的问题
        2.1.2.3 结晶时间对结晶机运行控制的影响
        2.1.3 结晶机最佳控制工况探索
        2.1.3.1 结晶机操作温度的影响
        2.1.3.2 搅拌的影响
        2.1.3.3 母液杂质对结晶机操作的影响
        2.1.3.4 母液pH值和设备管道材质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2 磷酸二氢钾离心机调试及整改
        2.2.1 滤布类型对取出率的影响
        2.2.2 离心机运行参数对取出率的影响
        2.2.2.1 不同转速对分离的影响
        2.2.2.2 不同刮刀间隙的要求
        2.2.2.3 物料开关调整
        2.2.2.4 清洗次数调整
        2.2.3 离心机管道改造
        2.2.3.1 离心机进料管改造
        2.2.3.2 离心机布料器改造
        2.2.3.3 滤布清洗水改造
    2.3 氯化铵浓缩结晶体系的改造
        2.3.1 氯化铵结晶体系游离氨影响安全环境的问题及分析
        2.3.1.1 氯化铵浓缩结晶体系运行过程
        2.3.1.2 游离氨的来源
        2.3.2 新增氨气回收装置
        2.3.3 氯化铵浓缩结晶生产过程优化
        2.3.3.1 结晶系统优化方案
        2.3.3.2 优化后试车情况分析
    2.4 本章小结
        2.4.1 结晶机运行调试优化小结
        2.4.2 磷酸二氢钾离心机调试整改小结
        2.4.3 氯化铵结晶体系改造小结
第三章 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其它问题整改
    3.1 湿磷钾肥打散机进料系统改造
        3.1.1 湿磷钾肥打散机进料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1.2 湿磷钾肥打散机进料方式的更改
    3.2 干磷钾肥包装系统改造
    3.3 磷酸二氢钾产品包装系统改造
        3.3.1 磷酸二氢钾产品包装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3.2 磷酸二氢钾产品包装系统改造
    3.4 泵机封水系统改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4.1 结论
    4.2 论文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工业考古研究
        1.1.1 工业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1.1.2 国外工业考古研究
        1.1.3 国内工业考古研究
    1.2 明矾史研究
        1.2.1 国外明矾史研究
        1.2.2 国内明矾史研究
    1.3 温州矾矿相关研究
    1.4 小结
2 论文选题
    2.1 研究内容及意义
    2.2 研究思路及框架
    2.3 研究方法
    2.4 史料来源
    2.5 创新点
3 温州矾矿历史文献考察
    3.1 地理、地质概况
    3.2 历史沿革
        3.2.1 明清时期
        3.2.2 民国时期(1912-1949)
        3.2.3 新中国成立后
    3.3 生产状况
    3.4 运输销售
    3.5 采矿炼矾工艺技术
        3.5.1 采矿工艺技术
        3.5.2 主要炼矾工艺技术
        3.5.3 其他炼矾工艺技术
    3.6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
        3.6.1 资源综合利用
        3.6.2 矿区整改及环境治理
    3.7 工人教育及企业办社会
    3.8 小结
4 温州矾矿田野考古调查
    4.1 采矿遗址
        4.1.1 溪光采矿遗址
        4.1.2 水尾山采矿遗址
        4.1.3 雪花窟采矿遗址
        4.1.4 南洋400平硐
        4.1.5 南洋312平硐
    4.2 炼矾遗址
        4.2.1 鸡角岭炼矾遗址
        4.2.2 溪光炼矾遗址
        4.2.3 福德湾炼矾遗址
        4.2.4 主厂区炼矾遗址
        4.2.5 其他炼矾遗址
    4.3 小结
5 温州矾矿炼矾工艺及设施演进
    5.1 “水浸法”炼矾工艺化学原理
    5.2 焙烧及其设施
        5.2.1 第一代焙烧炉
        5.2.2 第二代焙烧炉
        5.2.3 第三代焙烧炉
        5.2.4 第四代焙烧炉
    5.3 风化及其设施
        5.3.1 无底木桶浸取设施
        5.3.2 石-竹-草结构风化车间
        5.3.3 砖-瓦-木结构风化车间
    5.4 溶解及其设施
        5.4.1 逆流循环洗涤溶解
        5.4.2 滚筒洗砂-蒸汽加温溶解
    5.5 结晶及其设施
        5.5.1 简易结晶设施
        5.5.2 矿硐内结晶设施
        5.5.3 半机械化结晶设施
    5.6 小结
6 讨论
    6.1 温州矾矿历史价值
        6.1.1 遗址年代问题
        6.1.2 温州矾矿在中国明矾石矿中的历史情况
        6.1.3 历史时期内的明矾外销
    6.2 温州矾矿技术价值
        6.2.1 炼矾工艺技术特征及内涵
        6.2.2 焙烧炉演变序列
        6.2.3 中外非金属矿工业遗存比较
    6.3 工业考古的几点思考
        6.3.1 基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6.3.2 中国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之关系
7 结语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7-2019年间对温州矾矿相关人员的采访情况
附录B 温州矾矿老窑(即二代焙烧炉)二十四工种岗位资料
附录C 解放前温州矾矿使用的部分生产工具草图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天安化工年产80万吨硫磺制酸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硫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2 硫酸的性质
    1.3 硫酸的制备方法
    1.4 硫酸的国内外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
        1.4.1 国内硫酸的生产概况
        1.4.2 国外硫酸的生产概况
        1.4.3 硫酸的市场行情
        1.4.4 世界硫酸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内容
        1.5.4 预期目标
第二章 80万吨/年硫磺制酸工艺及相关理论计算
    2.1 80万吨/年硫磺制酸工艺
    2.2 硫酸产品规格
    2.3 理论计算分析
        2.3.1 硫磺制酸转化器所存在的问题
        2.3.2 转化工段理论计算分析
        2.3.3 转化器设备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干吸工序中干燥塔的优化
    3.1 干吸工序中干燥塔优化的必要性
    3.2 干吸原理及流程
        3.2.1 干吸原理
        3.2.2 干吸工艺流程
    3.3 干吸工序干燥塔存在的问题
        3.3.1 填料层阻力分析
        3.3.2 塔填料阻力计算及分析
        3.3.3 除雾器阻力分析
    3.4 工程技改实施
        3.4.1 更换干燥塔填料
        3.4.2 更换除雾器
    3.5 生产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循环水系统工艺优化
    4.1 酸冷却器运行异常现象及循环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4.2 循环水工艺流程
    4.3 干吸酸温异常原因分析
        4.3.1 影响酸冷却器换热效果的原因分析
        4.3.2 酸冷却器的换热效果
        4.3.3 循环冷却水水质的处理
    4.4 循环水系统的优化探讨
        4.4.1 循环水损失和补水量
        4.4.2 循环水损失的原因
        4.4.3 循环水优化的思路探讨
        4.4.4 针对损失原因进行分析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80万吨硫酸装置新增HRS优化改进
    5.1 低温位热能回收原理
    5.2 增加HRS技改前后流程简介
        5.2.1 未增加HRS前工艺流程
        5.2.2 新建HRS后工艺流程
    5.3 增加HRS技改后的优缺点
        5.3.1 HRS能够产生蒸汽和回收热能
        5.3.2 增加HRS技改后缺点
    5.4 造成酸雾量高的原因分析
        5.4.1 工艺生产特点造成的酸雾高
        5.4.2 塔内吸收率低造成的酸雾量高
    5.5 改进措施
        5.5.1 控制硫酸饱和蒸汽
        5.5.2 控制吨酸喷淋量
        5.5.3 控制好吸收酸温度
    5.6 生产实施及验证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尾气洗涤改造后的优化
    6.1 概述
    6.2 尾气洗涤原理
    6.3 存在问题及分析
        6.3.1 前序工段送来的吸收气酸雾含量
        6.3.2 氨洗涤塔内酸雾吸收效果
        6.3.3 尾洗塔塔内泡沫较多
        6.3.4 氨洗涤塔内除雾器补雾不完全
    6.4 工程技改实施
        6.4.1 尾洗塔内增加一除沫层
        6.4.2 增加一根加水管
        6.4.3 其它措施
    6.5 验证效果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硫磺制酸工艺优化的技术经济分析
    7.1 硫磺制酸的节能
        7.1.1 废热锅炉原理
        7.1.2 废热锅炉工艺流程
    7.2 节能效益
    7.3 经济效益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谢辞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10)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硫酸生产技术改造的认识和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复合肥转鼓造粒中除尘器的分段组合及除尘特性的研究[D]. 王怀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3]基于循环经济的化工园区及企业的产业链分析与优化[D]. 宋春秀. 浙江大学, 2021(01)
  • [4]废铅蓄电池粉碎拆解清洁生产管理改善研究[D]. 肖家庚.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5]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D]. 柳直. 山东大学, 2020(04)
  • [6]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7]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安装与调试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 张楷祥.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D]. 冯书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9]天安化工年产80万吨硫磺制酸工艺优化[D]. 马青艳.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标签:;  ;  ;  ;  ;  

硫酸生产技术改造的认识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