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良谋出自平凡处(十一)──拥抱艺术多发明(论文文献综述)
肖学周[1](2010)在《闻一多诗学语言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从语言的角度推进闻一多诗学体系的建构。全文分三章,第一章分析闻一多的诗学语言观念及其模式。闻一多的诗学语言观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四原素”说(即幻象、感情、音节、绘藻),“杂语”式诗歌语言(包括“三美”说和“弹性”说)和“鼓点”式诗歌语言。对于闻一多诗学来说,任何语言都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因此,本文把闻一多诗学语言放在诗歌空间里加以探讨。诗歌空间源于现实空间和内心空间在词语里的汇合。现实空间的核心是身体,内心空间的核心是思维,诗歌空间的核心是词语,从身体感觉到内心思维,再到词语表达,它们明显具有内在的连续性。所谓创作其实就是实现这三个空间的转换:从现实空间到内心空间的转换,以及从内心空间到诗歌空间的转换。而闻一多的诗歌语言模式正是在现实空间、内心空间和诗歌空间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对应关系: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即再现语言;对主观感受的表现,即抒情语言;对客观世界与主观感受契合关系的发现和表达,即象征语言;对客观现实所做的批评或讽喻,即智性语言。这就是闻一多诗歌语言的主要模式。第二章探讨的是闻一多诗学语言的弹性和限度问题。闻一多经历了从“纯诗”到“杂诗”的转变过程,这既是他诗歌探索的内在逻辑,也是特定诗歌境遇压迫的结果。从“纯诗”到“杂诗”其实就是从纯粹的诗歌语言转向驳杂的诗歌语言。简言之,即对诗歌语言的弹性和限度加以试验。因此,闻一多二十年代提出“三美”,有意将“绘画的美”、“音乐的美”和“建筑的美”融入诗歌。四十年代,他又提出诗歌的小说化和戏剧化理论,力图将小说语言和戏剧语言引入诗歌当中。这就是闻一多不断发展的诗歌语言观。如果说“三美”已呈现出“非诗化”的倾向,那么,诗歌的小说化和戏剧化则意味着“非诗化”更进了一步。本章适当扩展闻一多的“非诗化”观点,提出诗歌的“舞蹈美”和“雕塑美”问题,并将闻一多的诗歌批评纳入讨论范围。这样以来,闻一多诗学的整体格局包括视觉空间中的线条语言(绘画美)、听觉空间中的韵律语言(音乐美)、静态空间中的造型语言(建筑美)、动态空间中的肢体语言(舞蹈美)、现实空间中的冲突语言(戏剧性)和内心空间中的智性语言(诗性批评)。第三章意在挖掘闻一多诗学语言的来源及其转化途径。闻一多诗学语言是继承与创新的产物。翻译实践构成了闻一多诗学语言的重要资源,而翻译实践又与文化观念交织在一起,二者处于相互激发的状态。闻一多站在融合中西的独特文化立场上,以富于个性的批评精神,在不同时期坚持“予受并重”的主张,尽管在具体实践中,这种主张往往受到现实语境的制约和影响,呈现出一些变异情况,但从总体上说,闻一多的文化观念是健全的。在考查其翻译实践和文化观念的整体背景下,本章试图勾勒一条从闻一多诗学语言来源到诗歌文本的转换轨迹,并揭示其变异情形及文化观念。本章具体讨论闻一多诗学语言与中外文学语言传统的内在关系,其主体是“赋比兴”语言、唯美语言和象征语言,核心是律诗和商籁体。结论部分旨在归纳闻一多诗学语言的意义和影响,并试图从中找出推进当前新诗发展的某些可能。大体上,从诗歌形式、诗歌语言以及诗体演进三方面探讨自由与格律、文本与现实以及诗歌与非诗的关系。在自由与格律方面,坚持新诗应以格律为核心,讲究形式感;在文本与现实的关系方面,强调新诗应与现实形成丰富的对应关系,而不能满足于语言游戏;在诗歌与非诗方面,赞同新诗的发展是个不断“非诗化”的过程,但“非诗化”存在着相应的限度。当代先锋诗歌有拓展诗歌边界之功,但也应小心谨慎,以免使诗歌成为“非诗”。
宋巍[2](2006)在《中国古典武侠小说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侠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类型之一,长久以来其价值与影响均受到学界的重视。八十年代后,武侠小说研究走向深化,出现了一大批水平较高的研究论着和论文。遗憾的是,梳理研究古典武侠小说发展演变历程的工作却一直被忽视。尽管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已有多部武侠小说史出版,但作者研究的重心都集中在民国以后,对古典武侠小说往往一笔带过。可以说,对本源研究的匮乏使得武侠小说研究出现后劲不足的态势。因此,笔者从上古神话开始,对武侠小说的发展演变作了历史的纵向系统关照,同时横向比较了其他形式文学作品对武侠小说的影响,并提出来武侠小说的发展历史昭示了武侠小说类型化、通俗化的演变趋势的观点,指出武侠小说是大众审美胜利的文学产物。 第一章,着重探讨了上古神话与武侠小说的渊源。指出侠义精神的源于上古先民的原始道德,其中包括先民在和残酷的自然环境斗争中产生的奉献牺牲精神、原始社会生存的压力下产生的尚武嗜血之风(这也是原始野性的部分残留)和基于生存考虑的对“力量”和“勇武”的赞美,上述三方面构成了最早的侠义精神。此外,上古神话中围绕英雄构建世界和展开故事的文学手法以及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对后来的武侠小说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三章,从秦汉文学现实出发,分析了先秦诸子和两汉史家对武侠的论述记载文字。认为秦汉以来的史传、诗文的文学创作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的产生。《史记》、《汉书》中记录的大量在当时社会中确实存在的侠客。这些侠客虽然和武侠小说中的“武侠”不同,但他们的事迹和史学家对他们的评论为武侠小说的产生作了文学上的准备。尤其是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对侠客的评论:“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戹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成为后来武侠小说创作在思想和伦理道德方面的立足点。 第四章,从分析魏晋武侠小说雏形和魏晋游侠诗两个方面入手,指出魏晋时期是中国武侠小说形成过程中的萌芽期。在魏晋时期,武侠小说初步确立了夺宝、复仇、行侠、成长的叙事主题,形成了“好奇而通俗”的美学风格和塑造了具有超人特征的侠客形象。魏晋六朝盛行的游侠诗歌开文学化描写侠客的先河,用文人旁观的视角将原本残酷带有些许黑暗的侠客世界进行了美化,游侠诗的诗化语言、武功描写和侠客意象对武侠小说产生重要影响。 第五章,唐代文人“着意好奇”的文学追求和当时社会好武昂扬的时代精神
肖文[3](1997)在《良谋出自平凡处(十一)──拥抱艺术多发明》文中研究指明
李成林[4](2011)在《《汉书》文学研究》文中提出《汉书》是文、史两臻其美的名着。本文着眼《汉书》的文学特质,从结构、叙事和语言三个方面探抉析微,力争有所新见。加上引言和附录,全文共有五个板块的内容。引言部分,对《汉书》的写作历程,其“雅”、“壮”、“博”等文学个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写法上力避平铺直叙式介绍,而是将《汉书》问世后产生的巨大反响,班固的个人气质和文学修养,以及班氏的家族传统等因素结合在一起,还原《汉书》写作的本始语境,既知人论世,又深入作品。对全文的写作提纲挈领。第一章讨论了《汉书》的结构,着眼点由大及小:《汉书》《表》的结构具有分层递进的锥体特征。《古今人表》似存羼伪问题,做初步探讨;十《志》则整齐排列,并注重内部的动态互补;十二《纪》自足地形成了合抱型的小结构。若再联系列传部分,则整部《汉书》是一种圆中套圆的结构体系,呈现得内敛、有序、严肃,合于《汉书》雅正的总体文学风貌。(第一节)《汉书》作为断代史,非常成功地利用了合传和类传的形式,将所要记录的人物按照某一标准进行归类,合于一传,既能显出其共性,以便可以代表历史进程的某个阶段,或者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又须保持各个人物的个性特色,显出同中之异。《汉书》合传、类传的设置,规模《史记》,但不拘于《史记》成法,将各种人物按块划分、按时排序,表现得整饬有序,凸现了历史演进的阶梯性,而且有效地集中和突出了人物特点。就《汉书》某合传或类传中各组成单元的关系而言,大致可概括为三种类型,即并列式编排、串联式编排和交错式编排。(第二节)我们又专门抽取《元后传》为讨论对象,深入分析了《汉书》篇章结构安排之妙。发现它对外与前后各篇关系紧密,自觉融入全书的结构构思,共同为表达作者的某种史意服务;对内则在导引、断续、对比、照应、线索交错、适时调节以及使用警句进行提动等方面,都有精心安排,匠心独具。(第三节)第二、三章讨论了《汉书》语言方面的技巧和独具的特色:《汉书》“雅”的文学个性在语言上有集中的体现,班固喜用一些能够营造雅的风貌的字词,而弃用一些恶俗的语词;《汉书》语言的雅,是典雅而非其它,表现在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骈俪化程度很深、骈语形态多样,和语言、情感等的止而不乖。(第二章第一、二节)两汉之间,大赋的写作逐渐走向征实、可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志乘或类书的价值和意义,是谓赋的史化;而同时,史传着作的语言却走向了赋化的道路。(第三节)《汉书》设计人物语言和对话艺术也多独到之处。语言切合人物身份、性情,并善于描摹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对话方面,善于营造气氛,虚字和修辞手法的使用也使对话摇曳多姿,对辩论、书信等,班固也特重加以描摹和利用。另外,《汉书》还经常使用省写式的对话,别具情韵。(第三章第一、二节)修辞方面,除了大量的对偶和排比,《汉书》中比喻和引用两种修辞手法也用得比较频繁和出彩;虚字中尤以“矣”、“然”二字的遣用特具精神。(第三、四节)《汉书》的语言还有随遇而迁的特色,即作者的叙述语言适应所记对象,根据对象的不同而调整相应的语言风格。可归结为三个方面:“武有武法”,“文有文法”,“赋家赋法”。(第五节)第四、五章围绕《汉书》的叙事特色进行了探讨:通过将《汉书》与《史记》及其续作进行比较,对《汉书》的叙事特点作一宏观把握。肃正、严密,不拘定法、富于变化,同时表现得恢宏、大气,凌越近作而能远绍《史记》,这是《汉书》叙事的一般面貌。(第四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在叙事框架上,《汉书》往往能打破常态的叙事模式,综合运用多种叙事手法;从结构的整体着眼,《汉书》在叙事上块状分明;它还有“依事立体”的重要特征,分三个方面:空间地理的铺展、历史时间的衔接和文化脉络的传承。(第五章第一节)《汉书》叙事的一般特点,计有典型化倾向,善于营造特定情境,独到的战争描写,注重突出细节,叙事风格多变,长于对比、断续之法,讲究遣词用字等。(第二节)班固注重在《汉书》堆积的叙事文字中进行调节,而不使滞重,原其手段,概有数端:精美的景物描写,列女角色的穿插,合理的虚构艺术,利用诗歌的调节作用,以叙事作为调节,幽默讽刺的笔调等。(第三、四节)附录部分梳理了《汉书》之前史着叙事理路的嬗变路径,作为对前文内容的参照和补充。
汪沛[5](2007)在《徐渭文化心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如同欧洲的文艺复兴以“人的发现”成为中古社会向近古社会转型的标帜一样,中晚明文艺思潮也以对个体意识的张扬和人性、人欲的肯定,而成为一个载负着空前历史意义的历史时段。在复古与新变的交织、传统与异端的扭结中,徐渭以被袁宏道的发现和塑造为契机,以一个“文化英雄”的身份重新出现在晚明喧嚣的文坛上,文学史就此呈现出需要因之而深入反思和改写的趋向。徐渭“无之而不奇”(发狂、自残、杀妻、入狱)的经历和多向的才华,吸引了无数探究的目光。他突出狂士的身份和特殊的“心疾”即疯癫的病症,无意中展现出在文化和生活方面都失去平衡的一种典型的社会文化症结。同时徐渭被时人赋予的“奇”和“异”的总定位,也显示出一种与封建正统文化既格格不入、又息息相关的新的价值观念和人文追求。以徐渭研究为个案,用文化研究的开阔视野多角度切入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症候分析,正为我们深度探究晚明文化转型的内在脉络,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契机。从审美到文化,徐渭研究思路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更加贴近生活、关注人性的学术观念和文化心态的转变,告诸往而知来者,以便能更理性地把握和创造好今天的人文生态。个社会会在它成员所展现的心智疾病之中正面地自我表达。本文的研究就以此为视点入手,将徐渭的个案研究置于整个晚明社会时代、心学与理学思潮、士人心态史的总体背景中,一方面考察其个体心灵、命运遭际、思想病变与社会时代的关系,揭示他在文化心理史上的典型意义;另一方面,从文艺创作及实践的角度,通过对作品的细读,以更深入地从把握作家、作品与时代思潮、文坛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借此透视晚明思想文化的演变轨迹和发展动力。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围绕徐渭之“病”进行了一个系统的社会文化考察。分别从社会经济与风俗的多样化趋向、皇权与私欲的顽固症结、科举取士的单向度选择等角度,分析徐渭所处的社会时代症候。徐渭从小到大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和价值预设,成年后受到的精神与物质的二重摧残、在古道与世情之间的文化选择,以及自我的理想勾勒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对造成他的“心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徐渭幕府政治的经历与病变的文化心理分析,准确而独到地揭示了徐渭之“病”所蕴含政治与文化的多重隐喻。第二章从徐渭哲学思想的渊源入手,追溯徐渭心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剖析他他旁涉佛、老,广泛汲取多种思想资源为己所用的思想图景。这在中晚明士人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第三章探及徐渭的文艺思想宗旨,既展示了徐渭在复古与创新方面的实绩和以“真我”与“本色”的为特色的文艺理论,又深入接橥了徐渭与文坛后七子的一段复杂的公案,探析了徐渭艺苑失位的社会文化缘由。第四章从徐渭的具体文艺实践入手,全面展示了徐渭在诗歌、散文、书法、绘画、戏剧等五个方面所开辟的俗与趣的文艺新视域。第五章凸现徐渭与当时的山人群落和士大夫阶层的典型的恩怨交往,从与时人的命运、情感与心灵的共振中发掘时代的精神特质。第六章进一步拓宽视野,表现徐渭所处的纵向的时代思想景观,为中晚明的不同阶层狂士、畸人及其带来的尊“情”、求“趣”的文学观念传神写照,进而反思晚明文学思潮的是非功过,以此结束全文。
顾春芳[6](2008)在《中国话剧女导演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之后,中国剧坛崛起的女导演群体构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从北京的陈颙、张奇虹、林荫宇、陈薪伊、曹其敬;上海的苏乐慈、雷国华,到四川的查丽芳,广东的王佳纳,还有近两年较活跃的青年导演田沁鑫。这些女导演虽然在创作观念和创作风格上呈现各自的特质,但是同作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话剧导演,在她们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的导演事业的进程中,以女性的细腻敏锐的婉约风格或奔放热情的豪迈气息诠释着历史、现实和人生。女导演日益成为中国戏剧艺术不可忽视的力量,她们踌躇满志地登上戏剧艺术的圣坛,创造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意义,富有个性特征和审美内涵的戏剧作品,为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戏剧艺术的发展和中国戏剧与国际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本论文所要涉及和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撷取中国话剧导演群体中有代表性十多位女导演,从她们丰富多彩、见功见力的舞台作品出发,论证她们对于中国话剧演出艺术史的无可争议的主体地位和卓着贡献;第二,力求对话剧演出史中关于女导演作品的整体意义,以及女性导演创作所具有的社会学和文化学层面的意义,予以深入归纳和总结,以期进一步完善对于中国话剧演出史的总体认识;第三,对于每一位导演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予以深入剖析和解读,以期发现和梳理女性导演作品的美学特征和美学意义。在此基础上完善十一个部分的研究架构。第一章“中国话剧女导演创作概述”。着重分析了三个阶段:现实主义话剧创作、新时期探索话剧以及九十年代以来现代意识和精神的求索的过程中女导演的群体创作及其崛起的社会和文化根源,现实和美学意义,从整体俯瞰新时期以来的中国话剧转型过程中“女性戏剧的第二次高潮”----女性导演的群体崛起。从北京的陈颙、张奇虹、林荫宇、陈薪伊、曹其敬;上海的苏乐慈、雷国华,到四川的查丽芳,广东的王佳纳,还有近两年较活跃的青年导演田沁鑫等。这些女导演虽然在创作观念和创作风格上呈现各自的特质,但是同作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话剧导演,在她们的艺术生涯中同样浸染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追求,不懈之努力,在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的导演事业的进程中,以女性的细腻敏锐的婉约风格或奔放热情的豪迈气息诠释着历史、现实和人生,为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戏剧艺术的发展和中国戏剧与国际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第二章“现实主义话剧演出艺术的拓荒者”。着重分析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孙维世的现实主义话剧理论和实践。作为写实主义话剧艺术的拓荒者和传播者,她参与缔建“两大剧院”,她和那个时代的戏剧家们发展并传承了中国话剧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历史传统,也积极参与了话剧“民族化”探索的漫长历程,在美学观念的争鸣、坚守和开拓中,从理论到实践均起到了积极的传播和启蒙作用。在她身上,我们发现中国知识分子心理构成的普遍形态在其作品和言说中的深刻附丽,通过作品的分析的同时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时代政治对于艺术家创作的深刻影响。第三章“燃烧生命熔铸艺术的话剧祭司”。就陈颙导演的舞台作品中所呈现的崇高的史诗化的英雄气概以及浪漫主义的革命情怀,深入探讨了其艺术风格中所蕴含的高尚的审美旨趣和艺术人格。高度评价导演在作品创造中所坚持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观念,以及在戏剧观的大讨论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她始终坚持对于真善美的事物和精神的弘扬,坚持美好理想和道德信仰的传播,凝结了并体现了五六十年代导演的群体风范。热情燃烧、凌志飞扬。把自己的生命和激情全部播撒在话剧艺术的舞台上,是燃烧生命熔铸艺术的话剧祭司第四章“女性的历史洞察力”。通过《于无声处》、《寻找男子汉》、《扎龙屯》等几部话剧作品的分析,发现在历史转型期女性导演敏锐的历史洞察力,概括女导演对于现实世界的深刻审视和深度思索,以及她们所自觉承载的对民族和文化发展的责任感,从总体上归纳出中国话剧女性导演群落的独立姿态和精神风骨。第五章“阴柔阳刚之美学形态”。针对陈新伊和曹其敬等导演创作风格上呈现的豪放之气,从美学上澄清了男性对位阳刚,女性对位阴柔的错误的审美定位,分析了女导演作品中存在的“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的美学风格和内在意蕴;对于理想男性的塑造包含着女性对于理想世界和理想异性的美的想象和期望,故而历史中卓尔不群的君子和崇高悲剧中的英雄成为了女性导演较多涉及的题材和人物;肯定了女导演对于传统诗学中“闺阁情调”的审美突破,进而探究了她们的舞台诗作呈现出旋风和烈火般的激情的文化和历史动因。第六章“女性形象的重塑”。简要分析历代文学中女性形象,既发现在男性思维模式中女性被或丑化、或玩偶化的传统,也发现了导源于启蒙思想下的男性对于女性处境的同情以及对于女性形象富有启蒙意义的塑造;也概括了女导演对于戏剧人物形象的贡献中,许多新女性形象的重塑,标志着女性艺术家自觉地呼唤和推崇有独立精神和启蒙精神的女性的理想典范。中国话剧女导演创作中美好的女性形象地再塑,很强有力的说明了女导演在理想世界里改造妇女命运和性格的意识和愿望。第七章“唯美浪漫的诗性思维”。概括了女导演创作中呈现的诗性思维的共性,母爱的精神以及博爱的情怀。几乎每一位女导演都排演过儿童剧,她们在儿童剧的创作领域中有着男导演们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因为他们是女人,是母亲,所以她们自然而然地把“母爱”的精神和“爱”的教育播洒进儿童剧的天地。此外,她们以爱的方式感受着世界和人生,以爱的情怀关怀着剧中人物的命运,以爱的语言启迪着话剧观众,在她们的作品中往往渗透出浓重的“情”和无限的“爱”,并且产生意味隽永和荡气回肠的艺术感染力。从而令她们的作品染上了浓重的母性的气息。第八章“现代精神与舞台创作”。新时期探索戏剧的发展阶段之后,女导演的创作中出现了具有现代精神和世界意识的舞台创作,其中有对“荒诞派戏剧”的思考和实践;有对于经典题材的解构与重构;也有着古典精神在现代形式中的复苏和回归,共同呈现了理性价值、反思精神以及对于社会、道德、文化发展的自觉责任。第九章“搭建女性言说的舞台”。撷取女导演创作中有着较为鲜明的“女性主义”创作风格的作品予以女性主义角度的评论和分析。以期确定女导演自觉地用女性主义的角度和视角审视世界和时代的创作起点,发现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的舞台写作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之含义。第十章“悲悯意识和人文关怀”。在九十年代的话剧演出舞台上,在歌颂型作品大行其道,商业化戏剧莺歌燕舞的文化氛围中,田沁鑫等女导演的作品中呈现出了严肃而又深沉的思考品格,她们的舞台创作不是锦上添花似的颂歌,也非从众随俗化的吟唱,而是渗透出艺术家深刻的悲悯意识和人文关怀。让我们触摸到了自“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所担负起文化启蒙的自觉行为和历史使命在当代的延续。第十一章“商业社会中的严肃命题”。在被商业化和歌颂型戏剧所包围的戏剧创造环境中,九十年代的导演呈现了难能可贵的理性思辨精神和文化责任感。他们借用现代的戏剧形式承载严肃的社会命题,或发问、或追寻、或批判,主动承担起重建信仰和价值体系的时代责任和文化使命。结语部分将对中国话剧女导演群体至于话剧演出史的贡献,其整体崛起的社会和文化两方面的意义,以及其创作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局限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展望话剧女导演参与话剧发展史的未来方向。此项研究从二零零二年开始,逐渐系统地关注女导演创作群体的观念、作品以及其作品中渗透的审美内涵,从一开始研究作品的美学意义延伸到批评的领域,以期填补中国话剧女导演研究的空隙,丰富戏剧研究的内涵,更全面地掌握女性导演美学的发展,丰富我们对于女性导演美学的理论认识,并且进一步厘清女导演在中国戏剧文化中所扮演的创造者与传播者的积极角色。也许关于女导演美学的研究和梳理还有大量的空间可以探究,对于该课题的思考在有限的时间里也许无法做到穷尽和完美,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思考和回答,还有诸多的思想有待更新和修正,个人的力量是有限和渺小的,希望这项研究作为一个新的视角,吸引更多的学者参与中国话剧演出史的重写。
程洁[7](2010)在《上海竹枝词研究》文中认为在上海地区,竹枝词这种文学样式曾经十分壮观,不仅数量庞大,内容丰富,而且创作者众多。本文首次对上海竹枝词进行了整体研究。所谓整体研究,一是指时间跨度上从元代至解放前;二是指包括文本、功能、作者等在内较为系统的研究。除绪论、结语及附录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上海竹枝词研究的基本问题。首先通过厘清风俗诗、风土诗、民俗诗以及人类学诗等概念,明确上海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诗性智慧的集体无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风土诗为中心的感性载体,以及历史诗学的思维与策略,四位一体,构成了上海竹枝词独特的外观形态与深层结构。上海竹枝词是一部诗性的风土志。无论是内容、写作手法,还是创作群体,都表明上海竹枝词的诗性身份不妨碍它“以诗补史”的价值与信度。第二章介绍上海竹枝词的主要内容。通过以“兴观群怨”为纲、以风土为目这种建构性的分类,以及传统的诗文细读的分析方式,清晰地展示出上海竹枝词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诗性风土志,它全方位地表现了上海地区数百年来的风土与社会。第三章论述上海竹枝词的功能。上海竹枝词以丰富的内容和宏大的气魄建构出了上海文化模式,这是上海竹枝词的一个重要功能。纵观物质与景观文化以及行为与观念文化,上海竹枝词描述和建构了一种“诗性”的现代性文化模式。近代市场意识、社会平等观念、肯定人欲、追求自由的伦理观念、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等等,既具现代性特征,又兼具诗性特征,诗性与现代性共同作用,造就出上海自在、开放的文化精神。从文化变迁角度看,该文化模式中的“诗性”与“现代性”一直处于变化、调适状态。与现代性建构相比,诗性建构越来越趋于弱势,当前,诗性精神几乎沦丧殆尽。上海竹枝词“诗性”的现代性建构对于上海地区文化精神的阐释具有独特价值。第四章分析上海竹枝词的作者群体。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学术背景使得“诗性”的现代性文化模式在知识者身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呈现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启蒙心态。上海开埠之后,这群生活在条约口岸的知识者在传统与现代中挣扎、徘徊。上海竹枝词中隐含的民族文化观、民俗民众观及地域文化观,充分体现出知识者意识中传统与现代的较量,以及知识者们面临文化冲突时的犹豫与矛盾。现代性的发生最终引发了知识阶层的心灵绎动,遂有这一诗性风土志的书写。就竹枝词而言,它因自身的民间性而获益,成为知识者用以建构现代性的审美工具。自心而生的竹枝词,也是一部知识者走向现代性的心灵史。第五章思考上海竹枝词当下的生存危机。全球化这柄双刃剑的消极一面使得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加上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样式的挑战,介于口传与书写之间的上海竹枝词失去了创作和传播的群体与渠道,流传了千年的记述工具已然处于濒危境地。保护上海竹枝词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一方面,竹枝词是我们民族和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意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的今天,我们必须全力加以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上海文化模式中的“诗性”精神正处于历史最弱势,城市精神的迷失也隐喻在竹枝词的式微之中,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坐视蕴涵巨大诗性力量的竹枝词趋向枯萎而无动于衷,必须从诗性主体的重建与诗性土壤的培育两方面逐步推进对竹枝词的保护与传承,让诗性的书写运动在这个现代都市继续下去。
韩晓[8](2006)在《中国古代小说空间论》文中研究表明从时间的角度切入小说文本,描述小说叙事的时间流程,是小说研究,尤其是古代小说研究的经典方法。本论文则选择从空间角度切入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空间,是小说的重要元素之一,涉及到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表达、审美旨趣和艺术价值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论文立足本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特质,通过对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系列空间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整体把握,尝试搭建中国古代小说空间理论的体系。论文的前言部分,主要是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的述评、研究对象的界定以及研究途径的规划。论文的第一章探究了小说空间的哲学渊源。这种探究主要是以剖析中国古代的空间意识为核心,体察古人的空间思维,对小说空间进行一种文化观照。论文并未简单地按照历时顺序,泛泛罗列中国古代有关空间的论说话语,而是采用了纵向对比与横向联系的结合来梳理空间意识的发展脉络。中国古代空间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简单的方位认知到深邃的宇宙思索两个层次,并在总体上表现出与时间意识关系密切、与社会人生息息相关、具有相对性和综合性三大特点。中国古代的空间意识及其所显露的三大特点,对古代小说的空间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研究古代小说的空间问题提供了重要参照。从第二章到最后一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论文的第二章集中回答了什么是小说空间、小说空间的构成要素、小说空间的构成特点以及空间表现的主要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古代小说的空间,是小说中包含着人物与故事的地域片段。它既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若干片段的组合排列。由此,古代小说的空间又包含了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静态空间主要指小说中具体可感的空间风貌,如处所状况、景物安排等等。动态空间主要指小说的空间叙事,即小说是如何通过空间的转换来完成故事情节以及小说在叙事中所体现出来的共时性与画面感。不同形态的小说空间,都具有四类构成要素:地域内容、社会内容、景物内容和人物内容。在小说空间的构成上,则显示出四个主要特点:1、以人为本,主客一体;2、包罗万象,组构自由;3、静止与流动相结合;4、封闭与开放相统一。这一章实际上相当于建构小说空间的理论体系的一个总论。第三章侧重静态空间的研究,深入分析了超现实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在古代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超现实空间与现实空间虽处于不同的时空维度,但彼此却可时时交通。二者的并立、互动乃至融合,是中国古代小说重要的空间现象,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空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第四、五两章则侧重动态空间的研究,探讨了古代小说的空间叙事和空间结构。论文在此首先分析了作为空间叙事基本单位的场景以及古代小说叙事的场景化特点。然后,讨论了古代小说叙事空间转换与衔接的基本方式与主要特点;提炼了古代小说空间结构的两种主要类型,即板块式与套盒式。最后,勾勒了古代小说空间叙事的发展轨迹。这一部分的研究,既有对打斗场景等具体的场景类型的深入解剖,也包括对空间叙事的操作流程的整体把握,在侧重动态研究的同时,显示出了从微观研究到宏观研究的攀升。论文的第六章系统地阐述了小说空间与思想内蕴的关系。这主要包括叙事的空间化与小说寓意的表达、空间设置与反讽效果的形成、作品的空间建构所蕴涵的对于生存空间的思考三个问题。前者相当于该节的总基调,而后两者则是局部空间和整体空间的不同和声。这一章是从空间的结构形式到思想内容以及审美价值的延伸。它说明透过作者的描述,不仅可以了解作品的空间形象和空间构造,也可以知晓作者对于宇宙万物和社会人生的态度。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基于空间与时间的如影随形,论文对一些问题的探讨注意了空间与时间、横向与纵向、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联系与区别;基于空间的原人性与辐射性,论文把人的因素纳入小说空间的考察范围之中,以小说人物为基点而旁涉其他,希望能够尽量展呈综合的空间图景。论文还注意了勾画作品面貌与营造理论体系的结合:在具体文本的搜检与剖析中,以经典作品为挈领,以其他众多小说为羽翼;在抽象理论的诠次与构建中,立足以小说评点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并适度借鉴西方语言学、叙事学等相关理论学说。也正因如此,在论文的撰写当中,始终品尝着一种努力寻求不同维度的平衡状态所带来的精神痛楚。
李仲广[9](2005)在《闲暇经济论》文中认为现代闲暇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给本文提出了研究有闲经济的现实要求,文章导论分析了有闲经济研究的现状与局限,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和任务。本文的所使用的理论基础为闲暇理论与经济学。 休闲历来是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日益增强,未来社会将进入“休闲时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与闲暇基本实现同步增长,人们需要丰富的精神产品,更需要充裕的时间来消费、体验这些产品;我国在走向全面小康社会之时,也在走向全面的“休闲时代”。 与闲暇在社会中的作用相适应的是,本文第一章对闲暇经济研究评述时发现,历史上许多思想家也在理论上提出了从以工作为中心到以闲暇为中心的论断,即闲暇中心论。近代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闲暇经济,这些研究都强调了闲暇经济的重要性。 第二章分析了闲暇的经济性质。根据马克思闲暇二分法,本文把闲暇划分为第一闲暇和第二闲暇两种,用以研究闲暇时间的内部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第一闲暇是用于消费普通产品和恢复身心等活动的时间,第二闲暇是从事精神、智力、交往等高级活动的时间。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闲暇的二重性,那么闲暇就具有生产性和消费性,本文从闲暇的概念、目的和闲暇活动的层次等角度证明了这一点,并且进一步深入地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探讨了闲暇消费理论和闲暇生产理论。 第三章考察了闲暇总量的决定。总的来看,闲暇取决于时间禀赋、工资率和财富收入。从整个生命周期看,人们对工作和闲暇时间的安排取决于时间的相对价值;当闲暇时间比较便宜或收益较高时,人们才增加闲暇时间。从短期看,根据工资率变化,可以得出对应于不同工资率的闲暇时间轨迹,这就是闲暇曲线。闲暇总量的决定还可以根据Lancaster模型和Becker模型所提供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继第三章之后,第四章深入分析闲暇总量与工资率变动的关系。闲暇悖论揭示了闲暇-工资替代约束下闲暇增加的可能性,我们从闲暇成本(工资的替代
李晓卉[10](2017)在《后朦胧诗与元曲的解构美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朦胧诗与元曲虽然在文学史上相隔千年,但它们都对传统文学从根基上进行反叛,从而呈现出一种共同的解构主义美学倾向,即反对文学有一个固定的中心,文学不再是承载他者的工具,而是表现自我的主体。同时,后朦胧诗歌与元曲反对文学的有一个固定的解释,诗人认为诗歌的意义应该是语境化的、多解的、与前代作品联系的,甚至是无解的。自由精神是后朦胧诗与元曲最重要的精神,一切规则都不再存在,可以表达一切,可以用一切方式表达。第一章主要研究后朦胧诗与元曲的解构重心,后朦胧诗与元曲对精神化的性进行了解构,将性还原到肉体的层面,同时突出了女性主动的性欲望、性意识。后朦胧诗元曲还对具有社会价值的死亡进行解构,死得“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其实没有区别。诗人同时还对日常生活进行了解构,否认日常生活底下还存在深沉的本质规律,他们只在粗糙原始的生活本身中感受快乐。后朦胧诗与元曲同时还对文化进行超越,他们认为文化那一层层隐喻、象征,遮蔽了宇宙本原。英雄也是他们的解构目标,他们将英雄还原为人。第二章主要讨论的是后朦胧诗与元曲“反叛”的艺术呈现,后朦胧诗与元曲破除了能指与所指的固定关系,元曲与后朦胧诗也转变为“辞丰义约”与“言之无物”,后朦胧诗与元曲还大量对于前人的经典作品进行有意误读,将原作的典雅崇高改写为幽默通俗。狂欢化的手法在元曲与后朦胧诗中也经常得以展现,释放语言与生命的激情,他们还打破普通话的话语霸权,在诗歌中大量使用方言,使得诗歌呈现一种与以往不一样的语感。第三章主要探究了后朦胧诗与元曲的自由精神,首先是酒神精神,元曲与后朦胧诗在作品中大力张扬无理性,诗歌中有强烈的自我意志灌注。还有就是游戏精神,他们的诗歌有时并想传达任何价值观,写作只是为了好玩,为了有趣。还有元曲与后朦胧诗中的极端精神,他们像极端分子一般在诗歌的领域狂飙突进。黑色幽默精神在他们作品中也十分明显,以笑写悲,悲喜交融,用幽默地方式去揭示世界背后的残酷荒诞。最后一章论述了元曲与后朦胧诗的写作神话,笔者认为元曲与后朦胧诗的写作是“共工怒触不周山”式的,他们的撞断的“不周山”就是德里达所说的“在场”,或者说中心和本质,他们将传统文学的根基撞断了。而他们的创造就好比天柱撞断后倾泻下来的洪水,那些丑的、脏的、情色的、本我的、非理性、非道德的东西得以直接展现在人们眼前。
二、良谋出自平凡处(十一)──拥抱艺术多发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良谋出自平凡处(十一)──拥抱艺术多发明(论文提纲范文)
(1)闻一多诗学语言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闻一多诗学语言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回到闻一多”:意义和难度 |
第二节 闻一多的诗歌成就及其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框架 |
第一章 闻一多诗学语言观念及模式 |
第一节 闻一多的诗学语言观念 |
一、闻一多的诗歌道路 |
二、语言变革时代的形式焦虑与个体抉择 |
三、闻一多诗学语言观念的演变轨迹 |
第二节 诗歌空间与诗歌语言 |
一、诗歌空间问题的提出 |
二、从现实空间到诗歌空间 |
三、诗歌语言在诗歌空间中的两重性 |
四、闻一多诗中的时空体 |
第三节 闻一多诗歌语言的主要模式 |
一、闻一多诗中的再现语言:《春光》 |
二、闻一多诗中的抒情语言:《大鼓师》 |
三、闻一多诗中的象征语言:《闻一多先生的书桌》 |
四、闻一多诗中的智性语言:《奇迹》 |
第二章 闻一多诗学语言的弹性与限度 |
第一节 视觉空间中的廓线与色彩:绘画美 |
一、闻一多的美术成就 |
二、闻一多诗中的绘画语言 |
三、东方文化的画廊:《忆菊——重阳前一日作》 |
第二节 听觉空间中的韵律语言:音乐美 |
一、听觉空间中的诗歌合流 |
二、闻一多诗中的音乐美 |
三、可歌可泣的悼亡之作:《也许——葬歌》 |
第三节 静态空间中的造型语言:建筑美 |
一、建筑美的可行性与自由度 |
二、诗歌的雕塑美问题 |
三、双层建筑的卓越尝试:《心跳》 |
第四节 动态空间中的肢体语言:舞蹈美 |
一、闻一多的“脚镣”之舞 |
二、演讲者的自由舞 |
三、激情的爆发与节制:《发现》 |
第五节 现实空间中的冲突语言:戏剧性 |
一、闻一多的叙事欲望与戏剧活动 |
二、口语叙事及其戏剧性的范例:《天安门》 |
第六节 内心空间中的智性语言:诗性批评 |
一、闻一多的诗性批评及其语言风格 |
二、激情与沉思融合的奇迹:《唐诗杂论》 |
第三章 闻一多诗学语言的来源及其转化 |
第一节 闻一多的翻译实践与文化观念 |
一、闻一多的翻译实践 |
二、闻一多的文化观念 |
第二节 闻一多诗学语言的中国血脉 |
一、“赋比兴”语言及其现代转化 |
二、从律诗到新格律诗 |
三、意象采集和故事新编 |
第三节 闻一多诗学语言的外来营养 |
一、唯美语言、象征语言及其汉化尝试 |
二、商籁体的翻译与创作 |
第四节 中西合璧的典范:《死水》 |
一、《死水》的创作时间 |
二、《死水》研究述评 |
三、《死水》的美与丑 |
结论 闻一多诗学语言的当代意义 |
第一节 闻一多的地位及其影响 |
第二节 诗歌形式:在格律与自由之间 |
第三节 诗歌语言:在文本与现实之间 |
第四节 诗体演进:在诗歌与非诗之间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2)中国古典武侠小说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上古神话与武侠小说 |
第一节、武侠小说的接受基础——上古神话的原始道德与侠义精神 |
一、死亡的欢歌——华夏上古神话的死亡结局 |
二、复仇的正义——华夏上古神话的复仇故事 |
三、武器的迷信——华夏上古神话的兵器崇拜 |
第二节、武侠小说的叙事远祖——结构上古神话的叙事模式和武侠小说 |
一、神话叙事中“以英雄为中心”展开故事的叙事结构和武侠小说的关系 |
二、上古神话中的“英雄——神界”的叙事环境和武侠小说的关系 |
三、上古神话中讲求“叠加”的叙事手法和武侠小说的关系 |
第二章 先秦文学和武侠小说 |
第一节、先秦文学中的“武”与“侠” |
一、先秦文学中的“武” |
二、先秦文学中的“侠” |
第二节、武侠小说视野下的先秦“武”、“侠” |
第三章 两汉文学和武侠小说 |
第一节、两汉文学中的武侠 |
一、两汉史传中的的名侠 |
二、两汉侠客的伟大人格及两汉的“侠崇拜” |
三、两汉“侠崇拜”现象的影响 |
第二节、武侠小说视野下的两汉武侠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武侠小说 |
第一节、好奇通俗——魏晋南北朝武侠小说的审美风格 |
一、奇幻题材的选择——魏晋武侠小说审美风格的第一个表现 |
二、超人形象的塑造——魏晋审美风格的第二个表现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武侠小说的叙事主题 |
一、魏晋武侠小说中的“夺宝”主题 |
二、魏晋武侠小说中的“复仇”主题 |
三、魏晋武侠小说中的“行侠”主题 |
四、魏晋武侠小说中的“成长”主题 |
第三节、武侠小说视野下的魏晋游侠诗 |
一、魏晋游侠诗的诗化语言对武侠小说的影响 |
二、魏晋游侠诗的武功描写对武侠小说的影响 |
三、魏晋游侠诗的侠客意象对武侠小说的影响 |
第五章 唐代武侠小说 |
第一节 唐代武侠小说兴盛的原因 |
一、尚武崇侠的时代精神提供了武侠小说创作的动力 |
二、享乐重趣的社会风尚营造了促进武侠小说创作的社会环境 |
三、武侠小说的历史发展促进了武侠小说自身走向成熟 |
第二节、唐代武侠小说的创作概况 |
一、唐代武侠小说作者概况 |
二、唐代武侠小说作品概况 |
三、唐代武侠小说代表作品赏析 |
第三节 唐代武侠小说的成就 |
一、唐代武侠小说在人物形象上的创造性突破 |
二、唐人武侠文学在内容描写上的创造性突破 |
三、唐代武侠小说在叙事结构上的创造性突破 |
第四节、唐代武侠小说的艺术成就 |
一、在艺术方法上,由忠实采录到自觉虚构 |
二、在情节特色和结构体制上,由简单叙事到复杂叙事 |
三、在人物塑造上,由正面描写到虚实结合描写 |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武侠小说 |
第一节、宋元时期的文言武侠小说 |
第二节、宋元时期的白话武侠小说及武侠小说的通俗化趋势的开始 |
一、“说话”和“话本”的产生和发展 |
二、宋元话本中的白话武侠小说和公案小说 |
三、宋元武侠小说的“俗化” |
第三节、武侠小说视野下的元代戏剧 |
一、元代公案剧对武侠小说的影响 |
二、元代水浒剧对武侠小说的影响 |
第七章 明清的武侠小说 |
第一节、明清武侠小说的繁荣原因 |
一、明清经济的多样化局面是武侠小说繁荣的根本推动力 |
二、明清小说理论的发展是武侠小说繁荣的理论原因 |
三、传统武术的发展为武侠小说创作繁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武学依据 |
第二节、划时代的武侠小说巨着——《水浒传》 |
一、《水浒传》的着者、版本和主要内容 |
二、武侠小说视野下的《水浒传》之思想内涵的创新 |
三、武侠小说视野下的《水浒传》之艺术手法的创新 |
第三节、明清时期的其他长篇武侠小说 |
一、明清时期的历史武侠小说及《禅真逸史》、《水浒后传》、《飞龙全传》 |
二、明清时期的神魔武侠小说及《绿野仙踪》 |
三、明清时期的侠义公案小说及《施公案》系列 |
四、明清时期的儿女英雄武侠小说及《好逑传》、《绿牡丹全传》 |
第四节、明清时期的短篇武侠小说 |
一、明清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及其成就 |
二、明清时期的文言武侠小说及其成就 |
结语——走向大众的武侠小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汉书》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
二 |
三 |
第一章 《汉书》的结构特色 |
第一节 分体结构特色 |
一 《表》体结构 |
二 《志》体结构 |
三 《纪》体结构 |
第二节 合传、类传论 |
一 多设合传、类传的原因探析 |
二 《汉书》合传、类传的特点和优点 |
第三节 篇章结构探妙 |
一 外向型结构 |
二 内向型结构 |
第二章 《汉书》的语言个性(上) |
第一节 雅的总体风貌 |
第二节 典雅探微 |
一 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 |
二 语言的骈俪 |
三 "正"之视域里的情感、语言和叙事 |
第三节 《汉书》语言的赋化倾向 |
一 赋的史化 |
二 史的赋化 |
第三章 《汉书》的语言个性(下) |
第一节 人物语言 |
第二节 对话艺术 |
第三节 修辞艺术 |
第四节 虚字遣用 |
第五节 语言的随遇而迁 |
第四章 《汉书》的叙事艺术(上) |
第一节 《史》《汉》叙事风格的递变 |
一 从奇到正 |
二 由疏而密 |
第二节 《汉书》对近世史传文风的振起 |
第五章 《汉书》的叙事艺术(下) |
第一节 叙事框架 |
一 灵活多变的叙事模式 |
二 叙事的块状特征 |
三 依事立体 |
第二节 叙事的一般特点 |
一 典型化叙事 |
二 善于营造情境 |
三 独到的战争描写 |
四 注重突出细节 |
五 叙事风格多变 |
六 对比、断续之法 |
七 讲究遣词用字 |
第三节 叙事的调节 |
一 精美的景物描写 |
二 "列女"角色的穿插 |
三 合理的虚构艺术 |
四 诗歌的调节作用 |
五 以叙事作为调节 |
第四节 幽默讽刺的笔法 |
附录 先秦史着叙事理路的嬗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徐渭文化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自造”与“重构” 从徐渭被“发现”的文化现象谈起 |
二、“范式”与“案例” 徐渭研究的文化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徐渭之“病”的社会文化考察 |
第一节 徐渭所处的社会时代症候分析 |
一、社会经济与风俗 多样化的趋向 |
二、皇权与私欲 个性与纲常间的悖论 |
三、科举仕途 单向度的选择 |
第二节 徐渭之病——政治与文化的多重隐喻 |
一、徐渭的自我勾勒 曾许凤雏应不忝,由来龙性本难驯 |
二、二重摧残——对物质的“不情之廉” |
三、身体的隐喻 谁云只是你,安知不是我 |
第二章 徐渭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徐渭的心学思想形成 |
一、阳明心学要义 “良知即是天理” |
二、王畿与徐渭 觅心无处所,将洗落何边 |
三、季本与徐渭 “绝学千年启,斯文一线传” |
第二节 徐渭哲学的践履与开创 |
一、“生则有效于时”的现实关怀 |
二、《论中》 旧话题中开出新视域 |
第三节 徐渭的三教合一思想 |
一、三教合一的思想渊源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
二、佛性本来同水月 徐渭的佛教观 |
三、“以知人身理,而与造化谋” 徐渭的道教观 |
第三章 徐渭的文论和他的文坛公案 |
第一节 复古与创新 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
一、“彼之古者,即我之今也”的文学新变论 |
二、“随其所宜而适”的文学体用论 |
第二节 “真我”与“本色” 徐渭的文艺理论 |
一、“摩情”、“本色”的创作方法论 |
三、“冷水浇背,陡然一惊”的创作效果论 |
第三节 趋附与背逆 徐渭与后七子的一段公案 |
一、徐渭在文坛的地位 |
二、徐渭与“后七子”的关系表现 |
二、徐渭与王世贞的“交往” |
四、徐渭与王世贞的同与异 |
第四章 徐渭的文艺实践 俗与趣的文艺新视阈 |
第一节 徐渭的诗歌 |
一、日常生活琐事进入诗歌 |
二、个人情感毫无遮掩的表露 |
三、童心天趣领悟生活 |
四、语言清新平白而又出人意表 |
第二节 徐渭的散文 |
一、优美凝练的写景之文 |
二、平白坦易的抒怀之文 |
三、颇富卓见的赠序代文 |
第三节 徐渭的书法 |
一、书画合一的写意性 |
二、书法的“真我面目” |
三、“媚”的审美标准 |
四、“书丹”之法 “心为上,手次之,目口末” |
第四节 徐渭的绘画 |
一、绘画的抒怀写意性 |
二、表现内容的世俗性 |
三、游戏笔墨的机趣性 |
四、“韵”与“神”的评论标准兼酒的艺术动因 |
第五节 徐渭的戏剧 |
一、“英雄气大”的情感体验与强烈的价值追求 |
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弥缝转挪——变相艺术 |
三、独特的戏剧手法与戏谑泼辣的语言风格 |
第五章 徐渭的交往 |
第一节 徐渭笔下的山人 |
一、入而不用的共同命运 王寅 |
二、避而不入的别样人生 杨珂 |
三、滑稽恢突的自我解脱 陈鹤 |
第二节 徐渭与张元忭 |
一、礼法与际遇之间的恩怨 |
二、潜在的共通性 |
第六章 晚明个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回响与反思 |
第一节 狂士、畸人的狂欢与悲鸣 |
一、仕路无门者的悲与狂 |
二、仕宦者的狂与适 |
第二节 晚明文学的突破与飞跃 |
一、“尊情”的文学观 |
二、“求趣”的文学观 |
第三节 对阳明心学与中晚明文人的反思 |
一、阳明心学的是非功过 |
二、文人的精神出路与冲突 |
三、东林学派的兴起与心学的沉寂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6)中国话剧女导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
二 |
三 |
第一章 中国话剧女导演创作概述 |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戏剧之序曲 |
第二节 新时期话剧转型 女性导演之崛起 |
第三节 中国话剧女导演整体崛起的历史文化根源 |
第二章 现实主义话剧演出艺术的拓荒者 |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剧模式的历史传承 |
第二节 现实主义话剧演出样式的典范 |
第三节 话剧“民族化”探索的积极参与 |
第三章 燃烧生命熔铸艺术的话剧祭司 |
第一节 崇高的英雄史诗 浪漫的革命情怀 |
第二节 美好理想的传播 导演风范的确立 |
第三节 戏剧观念的积极开拓 演出样式的勇敢创新 |
第四章 女导演的历史洞察力 |
第一节 个体对于时代的承担与反思 |
第二节 寻找失落的民族气质 |
第三节 民间风土的记忆与思辨 |
第五章 阴柔阳刚之美学形态 |
第一节 豪放之气与婉约之态 |
第二节 她是旋风 她是烈火 |
第三节 男性塑造的美学模式 |
第六章 女性形象的重塑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捏塑“男人”的女娲 |
第三节 女性传统形象的颠覆 |
第七章 唯美浪漫的诗性思维 |
第一节 创作,蘸着母爱的乳汁 |
第二节 以“爱”的方式感受和表现世界 |
第三节 象征意象与诗性蕴藉 |
第八章 现代精神与舞台实验 |
第一节 荒诞派戏剧的歌者 |
第二节 经典题材的解构和重构 |
第三节 诠释经典的现代立场和个性视角 |
第九章 搭建女性言说的舞台 |
第一节 对女性不幸根源的拷问 |
第二节 舞台女性写作的首次尝试 |
第三节 女性写作的中国式探索 |
第十章 悲悯意识和人文关怀 |
第一节 残酷的存在和死亡的挣扎 |
第二节 寻找失落的人文主义理想 |
第三节 女导演的悲悯意识和艺术良知 |
第十一章 商业社会中的严肃命题 |
第一节 怀旧风尚的时代反讽 |
第二节 残酷、恶心、疯狂----现代悲剧主题的审视 |
第三节 信仰缺失的救赎意识 |
结语 |
导演简介 |
参考文献 |
求学期间论文成果 |
致谢 |
(7)上海竹枝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概述 |
二、相关研究回顾与新问题提出 |
三、本文的主要理论视点、思路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上海竹枝词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竹枝词与风土诗 |
一、概念的厘清 |
二、风土诗概说 |
第二节 上海竹枝词的基本特性 |
一、"上海"的时空界定 |
二、上海竹枝词的创作群体与作品数量 |
三、上海竹枝词的主要特点 |
四、上海竹枝词"以诗补史"的信度 |
第二章 内容:一部诗性风土志 |
第一节 "兴观群怨"分类法 |
一、"兴观群怨"说 |
二、"兴观群怨"分类的具体标准 |
第二节 上海竹枝词内容的具体分类 |
一、可以兴 |
二、可以观 |
三、可以群 |
四、可以怨 |
第三章 功能:"诗性"现代性的文化模式建构 |
第一节 物质与景观文化的建构 |
一、开埠前:诗性的江南水乡画面 |
二、开埠后:诗性的现代都市场景 |
第二节 行为与观念文化的建构 |
一、劳动方式 |
二、消费方式 |
三、休闲方式 |
四、信仰方式 |
五、小结:"诗性"现代性的文化模式 |
第三节 "诗性"现代性建构的独特价值 |
一、上海独立的主体意识凸显 |
二、上海文化认同逐渐形成 |
三、展示了海派文化的优越性 |
四、呈现启蒙现代性的演进轨迹 |
第四章 作者:走向现代性 |
第一节 现代性意识生成的背景 |
一、政治经济背景 |
二、风土观念背景 |
三、文化学术背景 |
四、创作的动因与目的 |
第二节 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
一、民族文化观 |
二、民俗民众观 |
三、地域社会观 |
第三节 传统竹枝词的现代性书写 |
一、传统方式为何被采用 |
二、现代意识如何被书写 |
第五章 上海竹枝词在当下的文化危机 |
第一节 上海竹枝词的生存危机 |
一、上海竹枝词的生存现状 |
二、上海竹枝词濒危的原因 |
第二节 上海竹枝词的保护与传承 |
一、保护的意义与难点 |
二、措施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上海民间散佚竹枝词拾遗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古代小说空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古代小说空间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小说空间研究的相对薄弱 |
第二节 古代小说空间问题的理论建构 |
第三节 古代小说空间问题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古代小说空间的哲学渊源 |
第一节 古代空间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
一 辨方正位 |
二 玄理哲思 |
第二节 古代空间意识的总体特色 |
一 与时间意识关系密切 |
二 与社会人生息息相关 |
三 具有相对性与综合性 |
第二章 古代小说空间的构成 |
第一节 小说空间的构成要素 |
一 地域内容 |
二 社会内容 |
三 景物内容 |
四 人物内容 |
第二节 古代小说空间构成的主要特点 |
一 以人为本主客一体 |
二 包罗万象组构自由 |
三 静止与流动相结合 |
四 封闭与开放相统一 |
第三节 古代小说空间表现的主要方式 |
一 直接由叙述者全面地描写空间 |
二 间接通过人物片面地描写空间 |
三 叙述者和人物相结合分步展现空间 |
第三章 超现实空间与现实空间 |
第一节 超现实空间的产生原因 |
一 鬼神信仰与宗教学说 |
二 创作承传与心理需要 |
第二节 超现实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相互关系 |
一 差别明显的异度空间 |
二 交流互动的阴阳双鱼 |
第三节 超现实空间与现实空间的魅力整合 |
一 主题的深化与完整 |
二 人物的奇异与厚实 |
三 叙事的灵活与圆融 |
第四章 空间叙事的基本单位——场景 |
第一节 场景与古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
一 场景与场面 |
二 小说叙事的场景化 |
第二节 小说场景的主要类型 |
一 场景类型划分 |
二 重要类型举隅 |
第五章 古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
第一节 叙事空间的转换与衔接 |
一 空间的转换与衔接拼成故事 |
二 空间转换与衔接的方式技巧 |
三 空间转换与衔接的主要特色 |
第二节 叙事空间的结构与布局 |
一 "间架" |
二 板块与套盒 |
第三节 古代小说叙事的空间化 |
一 空间单元的两种关系 |
二 历时性情节的空间化叙事 |
三 共时性情节的叙事技巧 |
四 古代小说叙事空间化的发展轨迹 |
第六章 古代小说的空间艺术与思想内蕴 |
第一节 空间化与寓言性 |
一 形成寓言的空间手段 |
二 传达寓意的空间层次 |
第二节 空间设置与反讽构成 |
一 反讽概论 |
二 产生反讽的空间境况 |
第三节 生存空间的建构与思考 |
一 《水浒》、《三国》:政治空间的追求与扞卫 |
二 《金瓶》、《红楼》:物质空间与情感空间的对垒 |
三 《西游》、《儒林》:精神信仰的秉持与失落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闲暇经济论(论文提纲范文)
声明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闲暇 |
(二) 休闲 |
(三) 有闲 |
二、本文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提高和完善闲暇研究的理论水平 |
(二) 实际意义:促进闲暇经济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
(三) 闲暇研究与企业经营管理 |
三、本文内容与逻辑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
第一章 闲暇经济研究综述 |
一、现代闲暇经济的发展 |
二、国外闲暇经济研究评述 |
(一) 从以工作为中心到以闲暇为中心的转移:休闲思想史视角的考察 |
(二) 文献综述:闲暇经济研究的视角 |
(三) 经济学家眼里的休闲经济 |
(四) 休闲管理研究领域的贡献 |
三、中国休闲思想的形成脉络及现代闲暇经济研究评述 |
(一) 《诗经》及先秦文化:休闲思想的产生 |
(二) 隐逸文化与田园生活 |
(三) 唐宋璀璨的休闲文化:休闲思想的发展 |
(四) 明清休闲:追求精致的艺术化生活 |
(五) 近代休闲思想:物欲主义下的人文光芒 |
(六) 现代休闲研究:休闲成为重要的经济现象 |
四、当前闲暇经济研究的局限性与本文的主旨 |
小结 |
第二章 闲暇的经济性质 |
一、闲暇的二重性 |
(一) 闲暇二分法 |
(二) 从闲暇的概念与目的看闲暇二重性 |
(三) 闲暇层次论 |
二、闲暇消费观 |
三、闲暇的生产性 |
(一) 经济哲学基础 |
(二) 生产性闲暇:消费与生产功能合而为一 |
四、闲暇生产函数 |
(一) 新消费者理论与生产性闲暇定义 |
(二) 贝克尔的闲暇生产模型 |
五、闲暇与人力资本生产 |
(一) 马克思关于闲暇与劳动能力素质的思想 |
(二) 闲暇与人力资本 |
(三) 人力资本生产函数 |
(四) 税收政策与闲暇学习型人力资本投资 |
六、闲暇生产性质的实例 |
(一) 闲暇活动的效益 |
(二) 闲暇生产人力资本的实例:扩展的兰德伯格标准 |
小结 |
第三章 闲暇总量的决定 |
一、闲暇需求函数 |
二、动态闲暇选择 |
(一) 两时期模型 |
(二) 多时期模型 |
(三) 实证:生命周期闲暇分配模型 |
三、闲暇曲线 |
四、用 Lancaster模型分析闲暇选择 |
五、用 Becker模型分析闲暇选择 |
小结 |
第四章 闲暇-工资替代约束下闲暇的增加 |
一、闲暇悖论 |
二、工资变动与闲暇增加的可能 |
(一) 比较静态分析 |
(二) 动态分析:工资率变动对闲暇的影响 |
(三) 时间弹性与闲暇决策 |
(四) 工资税与闲暇总量 |
(五) 收入偏好与闲暇 |
(六) 从真实闲暇成本看休闲活动的增加 |
(七) 实证 |
三、闲暇收益与闲暇的增加 |
(一) Alessandro Cigno模型 |
(二) 闲暇-工作收益对比模型 |
四、Ramsey-Cass-Koopmans模型 |
五、旅行经济模型:一个工资约束下选择闲暇的例子 |
(一) 模型构建 |
(二) 可能的旅行方式选择情况 |
(三) 工资率与旅行方式选择实证 |
小结 |
附录 |
第五章 闲暇-收入双重约束下的消费者选择 |
一、有闲者模型构造 |
二、有闲者选择静态分析 |
三、全价格与有闲者动态均衡 |
四、实证:旅游消费的经验模型 |
(一) 有关旅游需求的统计分析 |
(二) 旅游需求的经验模型 |
(三) 对旅游需求变动的解释 |
小结 |
第六章 经济发展对闲暇的影响 |
一、外生收入与闲暇 |
二、技术进步、劳动效率与闲暇 |
(一) 技术进步对对旧生产方式的淘汰 |
(二) 技术进步对闲暇的负面影响 |
(三) 技术进步与闲暇的相互促进 |
(四) 劳动效率与闲暇 |
(四) 生产要素质量对劳动时间的节约 |
三、均衡增长下的闲暇增长模型 |
四、实证:人类社会进入闲暇时代 |
(一) 理论研究 |
(二) 统计实证 |
小结 |
第七章 闲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一、总体分析模型 |
(一) 闲暇总量与经济增长 |
(二) 闲暇结构与经济增长 |
二、消费性闲暇与经济增长 |
(一) 模型 |
(二) 模型讨论 |
三、闲暇具有生产属性时的内生增长模型 |
(一) 基本模型 |
(二) 竞争均衡 |
(三) 闲暇与稳态经济增长率 |
四、闲暇具有学习属性时的内生增长模型 |
(一) 学习性闲暇时间的决定 |
(二) 学习性闲暇与内生增长 |
小结 |
附录1 定理7.1证明 |
附录2 定理7.2证明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10)后朦胧诗与元曲的解构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后朦胧诗与元曲的界定 |
二、后朦胧诗与元曲的解构美学内涵 |
三、后朦胧诗与元曲的解构美学形成原因 |
四、以俗为美的世俗化审美观 |
五、研究现状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后朦胧诗与元曲的解构重心 |
第一节 后朦胧诗与元曲中对于性的还原 |
第二节 后朦胧诗与元曲对死亡的凝视 |
第三节 后朦胧诗与元曲对于日常生活的体验 |
第四节 后朦胧诗与元曲对文化的逃离 |
第五节 后朦胧诗与元曲对于英雄的平视 |
第二章 后朦胧诗与元曲“反叛”的艺术呈现 |
第一节 后朦胧诗与元曲中“能指群的漂游” |
第二节 后朦胧诗与元曲中的“误读” |
第三节 后朦胧诗与元曲中的“狂欢化” |
第四节 后朦胧诗与元曲中的“方言” |
第三章 后朦胧诗与元曲的自由精神 |
第一节 后朦胧诗与元曲的酒神精神 |
第二节 后朦胧诗与元曲的游戏精神 |
第三节 后朦胧诗与元曲的极端精神 |
第四节 后朦胧诗与元曲中的黑色幽默精神 |
第四章 关于后朦胧诗与元曲的写作神话 |
第一节 后朦胧诗与元曲的破坏——不周山的崩塌 |
第二节 后朦胧诗与元曲的创造——洪水的倾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良谋出自平凡处(十一)──拥抱艺术多发明(论文参考文献)
- [1]闻一多诗学语言问题[D]. 肖学周. 河南大学, 2010(10)
- [2]中国古典武侠小说史论[D]. 宋巍. 陕西师范大学, 2006(11)
- [3]良谋出自平凡处(十一)──拥抱艺术多发明[J]. 肖文. 发明与革新, 1997(01)
- [4]《汉书》文学研究[D]. 李成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5]徐渭文化心态研究[D]. 汪沛.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4)
- [6]中国话剧女导演研究[D]. 顾春芳. 上海戏剧学院, 2008(06)
- [7]上海竹枝词研究[D]. 程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8]中国古代小说空间论[D]. 韩晓. 复旦大学, 2006(02)
- [9]闲暇经济论[D]. 李仲广.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2)
- [10]后朦胧诗与元曲的解构美学[D]. 李晓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