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强水保意识 加大治理力度 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防灾减灾作用──南丰县’98特大洪涝灾害过后的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四川省人民政府[1](2021)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川府发[2021]18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现将《四川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8月30日四川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前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水安全重要讲话和治水兴水重要论述精神,
陈璐[2](2021)在《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水利现代化建设分阶段分地区稳步推进,自东部部分省市率先探索实践起,到全国各地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其在治水理念、基础设施、技术手段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而从整体来看,各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程度不同、指标之间不协调、短板效应影响明显,建设现状与发展目标尚存一定差异。因此,开展各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及短板分析,对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明确水利现代化内涵和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7项指标的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基于云模型分析了其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利用阻碍度模型对各省水利发展短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提升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横向区域对比了 2018年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通过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聚类,31个省份可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包括北京、上海、江苏以及天津,其水利现代化程度最高,已达到Ⅳ-级;第二梯队中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为Ⅲ+级,梯队内部包含三个层次,重庆、山东以及浙江等地更加偏向于Ⅳ-级,贵州、山西以及河北等地处于Ⅲ+级中位水平,陕西、甘肃以及黑龙江等地占比达该梯队的61.54%,其水利现代化水平更加偏向于Ⅲ-级;第三梯队仅包含西藏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为Ⅲ-级。(2)从五大维度分析了 2018年省域水利现代化差异。水生态修复滞后与水管理能力差异是导致省域水利现代化仍存在不均衡的主要因素,省域间差异性明显,水生态修复整体水平较低,仅8个省域位于平均线以上。水资源控制、水环境治理及水安全保障方面,各省域间评价结果相差较小。(3)从纵向年度分析了省域水利现代化发展趋势。水利现代化建设特征由2011年的由东向西逐渐减弱变化为均衡发展,等级聚集度逐渐增高,各省域间水利现代化水平差距逐步缩小,41.93%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部分省份的水生态修复与水管理能力指数出现回弹,表明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增长仍属于依靠增强水安全保障力度与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的粗放型增长,而非全要素提升的集约式增长。(4)基于障碍诊断模型分析了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并提出了提升策略。水生态修复滞后是我国各省域水利发展普遍面临的短板,水资源控制是东北、京津冀、西北地区的突出短板,水环境治理滞后是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较突出的短板,水管理能力低下对水利发展的阻碍作用暂无明显的地区差异。并结合各区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别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五个方面提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升策略,为提升我国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水平提供一定的支撑。
李玉婷[3](2021)在《雨洪韧性视角下的乡村规划研究》文中认为
河池市人民政府[4](2021)在《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政发[2021]1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和驻河池中直区直各单位:现将《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5月17日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目录第一章立足新起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池新征程第一节发展的新起点第二节面临的新环境第三节二〇三五年新愿景
景阳[5](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频发地区,常年面临着暴雨或干旱的极端天气,生长于此的传统村落在发展中,为了应对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有着独特的人居环境智慧体现在其村落的营建中。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传统村落理水经验与营建特色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劳动人民在生存发展中积累的理水智慧与营建技巧,从而进行更适宜农村地区的抗涝防旱设计,并且改善水旱环境相似的村庄的景观质量。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传统村落的理水经验和营建特色进行调查研究,并总结转译成为图示化成果进行运用与设计试验,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总结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旱环境特征,基于不同的水旱特征情况将区内的传统村落分为:靠崖型、地坑型、地表型三种类型,并在每个类型下选择了三个样本共计九个样本村落,进行了实地的营建调查,包含村落选址、形态布局、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调查研究。其次梳理了九个样本传统村落的调研成果,探寻其中所蕴含的理水经验,从选址与形态布局、排蓄体系构造、水设施与公共空间、水设施与交通空间以及农业相关理水措施五个方面,进行凝练之后通过图示化的语言进行总结表达。最后结合前文总结的内容,在蒲城县蔡邓村进行传统村落理水经验传承设计试验,提出集雨防涝的规划结构组织,从居民宅院到组团单元进行一种可复制的模式设计,再到整个村庄的景观结构和集雨场地分布进行设计试验,达到降低村庄内涝灾害风险,改善村庄景观质量,提升村庄公共空间品质,增添村民生活幸福感的目的。同时也为周边面临类似水旱问题的村庄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设计的手段达到抗旱防涝的目的。
张涵[6](2021)在《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文中认为为解决城市雨水控制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及其建设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其相应的绿色海绵设施也在公园绿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具有独特地形条件的山体公园而言,如何有效提升海绵化改造后的综合效益,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能否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如何在已建和未建的城市山体公园中开展海绵化改造设计是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建设中的关键内容。本文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综合评价识别现状建设问题,将海绵城市与山体修复结合探讨有效提升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效益的改造设计策略。本文以“背景研究——理论研究——评价研究——策略研究——实践研究”的总体思路,从综合评价角度出发,探究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方法及策略。首先,通过梳理研究背景明确了公园绿地向海绵型绿地转变的必然性,明确了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以提升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建设成效及市民满意度的必要性,梳理海绵城市、城市山体公园、综合评价的概念及国内外进展,并通过典型案例总结设计要点,为后文设计策略提供经验与借鉴。其次,对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通过对综合评价方法可行性分析及比较,确定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出包含生态环境效益、社会功能效益及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指标模型,确定了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的重点因子。再次,文章重点对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的建设措施及设计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城市山体公园地质条件独特、径流冲刷严重、生态恢复性差的特点,以问题及指标权重为导向,综合海绵城市理念与山体修复策略,得出规划层面中分类指导海绵区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的指导,实践技术层面整合海绵技术、选择适宜的海绵设施,构建公园水文管理系统,耦合地形、水体、道路及广场、植物要素的海绵化改造设计方法。最后,在对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实地调研及市民满意度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策略应用到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中解决当前问题,满足使用者需求,发挥公园复合功能,将其打造成雨水处理网络完善、具备综合效益的城市山地立体海绵体。进一步论证了在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中结合综合评价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李治兵[7](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温燕华[8](2020)在《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典型小流域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是北京、河北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地处北方干旱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较大、面临水少、水脏的严峻形势,严重影响流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近年来,随着北京、河北地区生态治理体系的不断优化,环境改善效果显着,但是由于人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生态治理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依然存在。为解决此类问题,本文以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为工程北背景,提出一种治理与发展相结合的模式,以达到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和提高经济的目的,从而实现小流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经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梳理了流域内点源污染、面源污染、社会和地理等多方面问题,并采用ArcGIS技术和遥感(RS)方法分析小流域地理现状;从流域生态状况、环境污染、社会发展以及地理状况4个层面确定流域功能区划分指标;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流域划分成“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生态保护区”三大功能区;分别确定各功能区的治理目标和治理措施,得到适用于该密云水库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其中“生态修复区”以实施封禁保护为主,加强监督管理和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区”主要以环境治理、生态修复为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生态保护区”主要以河流湿地系统为对象,实现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目的。通过进一步计算经济、生态、社会和保土蓄水效益评价密云水库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证明本研究治理模式的可行性。在基本实现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区域经济,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改善人民生活状态,减少自然灾害等,为其他相似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谭江华[9](2020)在《重庆市大渡口区跳磴河水质现状及其提升途径分析》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速度,与此同时,资源的消耗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居民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催生了我国城镇化的飞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能源的消耗、机动车保有量、居民的生活品质等在不断的增加,伴随而来的是污染物排放量的几何式增长。大量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水体中能够造成水体的污染,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也会随着降雨的作用使得污染物流进到水体中,而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也会随着大气的干湿沉降作用再次沉降到水体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布局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在党的十八大(2012年)报告中,至此,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是当今城市发展的必然之路,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提出,为未来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思潮。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保障,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离不开优质的水资源的供应,因此保护水资源对人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又是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率远低于国际人均水平,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是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的,这也是我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在于保护水生态环境、改善水环境质量,使得人类的发展和水生态系统之间保持稳定平衡的关系,达到和谐共存的局面。为此,我们就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努力发展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为此,重庆市大渡口区以此为契机,着手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本文以重庆市大渡口区跳磴河为研究对象,对大渡口区内跳磴河的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对跳磴河水生态文明改造的过程进行思考分析。通过本文的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2017年9月之前,跳磴河河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水质为劣Ⅴ类;随着对跳磴河整治工作的开展,水质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为Ⅴ类水质。2、跳磴河水质污染主要受到COD(出境处,32.20±7.72 mg·L-1)、总磷(出境处,0.43±0.18 mg·L-1)、铵态氮(出境处,2.30±1.47 mg·L-1)和粪大肠菌群(出境处,24688±5443 mg·L-1)的影响,跳磴河沿岸工业废水以及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是造成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3、调查发现,跳磴河沿岸居民的环保意识较差,污水处理不彻底,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足当前的污水处理量,沿岸水利设施等改造工作仍未完成。4、随着重庆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推进,跳磴河开展了一系列的整治工作。同时也暴露了水环境保护上的诸多问题,如水利工程质量不能满足现今的洪涝防护、维护不够及时、群众环保意识薄弱、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政策体系不完善、执法管理者的水生态文明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5、针对发现的问题,建议加大执法力度、深化水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健全并完善相关的政策体系、强化水资源的配置及管理、加快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加强水污染的治理。
初亚奇[10](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二、增强水保意识 加大治理力度 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防灾减灾作用──南丰县’98特大洪涝灾害过后的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强水保意识 加大治理力度 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防灾减灾作用──南丰县’98特大洪涝灾害过后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水利现代化概述 |
2.1.1 水利现代化的提出与发展 |
2.1.2 水利现代化内涵研究 |
2.1.3 水利现代化建设体系 |
2.1.4 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经济学 |
2.2.3 系统评价理论 |
2.3 评价方法及模型 |
2.3.1 确权方法 |
2.3.2 云模型 |
2.3.3 障碍诊断模型 |
2.3.4 最小方差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
3.1 评价框架研究 |
3.2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选取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评价指标设置 |
3.3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3.3.2 评价指标体系可靠性检验 |
3.3.3 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
3.4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模型 |
3.4.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3 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模型 |
3.4.4 评价准则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测度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预处理 |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变异系数法计算权重 |
4.2.2 熵权法计算权重 |
4.2.3 客观组合权重 |
4.3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横向区域分析 |
4.3.1 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的聚类分析 |
4.3.2 五大功能模式现代化水平分析 |
4.3.3 综合区域水利现代化水平分析 |
4.4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纵向年度分析 |
4.4.1 基于省域年度均值的跨期分析 |
4.4.2 基于五大功能年度均值的跨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析及提升策略 |
5.1 水利现代化阻碍度模型 |
5.1.1 阻碍度模型 |
5.1.2 基于最优值的阻碍度模型 |
5.2 省域水利现代化障碍因子诊断 |
5.3 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析 |
5.3.1 基于最小方差法的阻碍模式分析 |
5.3.2 单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
5.3.3 双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
5.3.4 三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
5.3.5 四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
5.4 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升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1,3.4 相关概念辨析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黄土丘陵沟壑区环境特征及传统村落类型 |
2.1 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环境特征 |
2.1.1 地貌特征 |
2.1.2 水旱环境特征 |
2.2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水文化特色 |
2.2.1 营建与水文化 |
2.2.2 生产与水文化 |
2.2.3 生活与水文化 |
2.3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分布 |
2.3.1 黄土高原传统村落分布状况分析 |
2.3.2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2.4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
2.4.1 传统村落分类原则 |
2.4.2 不同类型村落的水旱特征对比 |
2.4.3 基于分类的典型案例选取 |
2.5 本章小结 |
3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样本调查 |
3.1 靠崖型村落营建调查 |
3.1.1 样本村落基本概况 |
3.1.2 村落选址与形态布局 |
3.1.3 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 |
3.2 地坑型村落营建调查 |
3.2.1 样本村落基本概况 |
3.2.2 村落选址与型态布局 |
3.2.3 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 |
3.3 地表型村落营建调查 |
3.3.1 样本村落基本概况 |
3.3.2 村落选址与型态布局 |
3.3.3 排蓄体系及相关构筑物 |
3.4 本章小结 |
4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理水经验解析与启示 |
4.1 顺应环境的村落选址与形态布局 |
4.1.1 趋利避害——村落选址原则 |
4.1.2 因地制宜——形态布局理念 |
4.2 村水相融的村落营建手法 |
4.2.1 村落排蓄体系构建 |
4.2.2 水设施与公共空间 |
4.2.3 水设施与交通空间 |
4.3 节水利农的生产水设施建设措施 |
4.3.1 宏观流域层面下的措施及分析 |
4.3.2 中观村落层面下的措施及分析 |
4.3.3 微观农地层面下的措施及分析 |
4.4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启示 |
4.4.1 防先于治的抗灾意识 |
4.4.2 自然做功的节能理念 |
4.4.3 丰蓄枯用的平衡智慧 |
4.4.4 水对空间的提升手法 |
4.5 本章小结 |
5 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传承设计试验 |
5.1 试验对象选取 |
5.1.1 选取原则 |
5.1.2 对象确定 |
5.1.3 蔡邓村概况 |
5.2 蔡邓村现状问题分析 |
5.2.1 无排水组织易内涝 |
5.2.2 缺乏绿地公共空间 |
5.3 雨水利用导向下蔡邓村基本居住单元规划模式探索 |
5.3.1 规划原则 |
5.3.2 规划策略 |
5.3.3 规划模式探索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6)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解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概念解析 |
2.1.1 海绵城市 |
2.1.2 城市山体公园 |
2.1.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 |
2.1.4 综合评价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海绵城市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2 海绵城市效益评价国内外研究近况 |
2.2.3 综合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4 综合评价在海绵城市效益中的应用 |
2.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典型案例研究 |
2.3.1 重庆悦来新城会展公园 |
2.3.2 青岛市崂山区浮山生态公园 |
2.3.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2.3.4 典型案例要点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研究 |
3.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
3.1.1 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
3.1.2 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
3.1.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
3.2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3.2.3 指标释义 |
3.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3.3.1 计算指标权重 |
3.3.2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3.4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效益评价标准 |
3.4.1 确定评价等级 |
3.4.2 建立评价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4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策略研究 |
4.1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4.1.1 必要性 |
4.1.2 可行性 |
4.2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目标 |
4.2.1 立体海绵体目标 |
4.2.2 雨水管理目标 |
4.2.3 生态改善目标 |
4.2.4 突出城市山体公园的海绵多功能目标 |
4.3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思路 |
4.4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原则 |
4.4.1 海绵化改造与山体保护并重原则 |
4.4.2 生态、生活、美观、功能统筹兼顾原则 |
4.4.3 场地适宜性与安全性原则 |
4.4.4 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原则 |
4.4.5 海绵措施与山体文脉相结合原则 |
4.5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策略 |
4.5.1 规划层面:建设与管理双向指导 |
4.5.2 技术层面:海绵设施与景观设计要素耦合 |
4.6 公园尺度的建设与管理 |
4.6.1 明确适宜建设区域 |
4.6.2 加强社会管理 |
4.7 单元尺度的关键技术措施应用 |
4.7.1 整合技术系统 |
4.7.2 细化公园水文管理 |
4.7.3 强化景观设计要素耦合 |
4.8 本章小结 |
5 综合评价视角下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海绵化改造设计实践研究 |
5.1 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
5.1.1 基础概况 |
5.1.2 现状海绵化改造概况 |
5.2 现状海绵化改造综合评价 |
5.2.1 实地调研评价 |
5.2.2 市民满意度综合评价 |
5.2.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3 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 |
5.3.1 改造设计目标 |
5.3.2 改造设计策略 |
5.3.3 改造设计依据 |
5.4 总体改造设计 |
5.4.1 海绵设施总体布局 |
5.4.2 改造分区 |
5.5 分区改造设计 |
5.5.1 继续保持区 |
5.5.2 改善提升区 |
5.5.3 重点加强改造区 |
5.6 海绵技术设施布局与节点设计 |
5.6.1 渗透技术设施 |
5.6.2 调蓄转输技术设施 |
5.6.3 截污净化技术设施 |
5.6.4 储存技术设施 |
5.6.5 雨水资源化利用 |
5.7 专项改造设计 |
5.7.1 竖向设计与径流组织 |
5.7.2 植物种植设计 |
5.7.3 科普系统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经历 |
攻读学位期间设计获奖情况 |
(7)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8)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典型小流域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小流域治理概况 |
1.3.2 国内小流域治理概况 |
1.3.3 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数据来源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治理问题分析 |
2.1 流域基本概况 |
2.1.1 小流域划分过程 |
2.1.2 小流域划分结果 |
2.1.3 小流域水系现状 |
2.1.4 小流域自然现状 |
2.2 分析主要问题 |
2.2.1 土地利用问题 |
2.2.2 水土流失问题 |
2.2.3 污水处理问题 |
2.2.4 垃圾处理问题 |
2.2.5 点源污染问题 |
2.2.6 面源污染问题 |
2.2.7 社会经济不均衡问题 |
2.3 小结 |
第3章 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功能区聚类分析 |
3.1 划分原则及分区指标 |
3.1.1 分区原则 |
3.1.2 分区指标 |
3.2 分区方法 |
3.3 分区结果 |
第4章 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综合治理方案 |
4.1 流域规划目标 |
4.2 生态修复区建设 |
4.3 生态治理区建设 |
4.3.1 经济林建设 |
4.3.2 水土保持林措施 |
4.3.3 强风化岩坡面治理 |
4.3.4 节水灌溉措施 |
4.3.5 生活垃圾处理 |
4.3.6 污水收集处理 |
4.3.7 村庄美化措施 |
4.3.8 农厕改造措施 |
4.3.9 农路建设措施 |
4.4 生态保护区建设 |
4.4.1 生态护岸措施 |
4.4.2 河道清淤措施 |
4.4.3 湿地 |
4.5 流域规划措施总体布局 |
4.6 效益预测 |
4.6.1 经济效益预测 |
4.6.2 社会效益预测 |
4.6.3 生态效益预测 |
4.6.4 保土蓄水效益预测 |
4.7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重庆市大渡口区跳磴河水质现状及其提升途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环境与水生态文明 |
1.2 水质评价和河流健康评价 |
1.2.1 水质评价 |
1.2.2 河流健康评价 |
1.2.3 国内生态系统健康和河流健康评价研究现状 |
1.3 城市水体污染源 |
1.4 城市水污染防治技术(黑臭水体) |
1.5 城市水环境管理 |
1.5.1 城市水管理的机理和原则 |
1.5.2 城市水管理仍然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大渡口区概况及样品采集 |
3.1 研究区域(大渡口区概况) |
3.2 研究河流(跳磴河) |
3.3 样品采集及分析 |
3.4 评价标准 |
3.5 评价方法 |
第4章 跳磴河水质现状分析 |
4.1 跳磴河水质状况 |
4.2 跳磴河水质季节性变化分析 |
4.3 跳磴河水质与降水量的关系 |
4.4 跳磴河水质评价 |
4.5 跳磴河水污染源 |
4.6 跳磴河水功能区划分 |
4.7 跳磴河水环境问题分析 |
4.7.1 大渡口区水资源保护利用现状 |
4.7.2 跳磴河水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
4.7.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章 跳磴河水质提升路径分析 |
5.1 总体思路 |
5.2 提升路径 |
5.2.1 截断水体污染源 |
5.2.2 营造生态河流水岸线 |
5.2.3 改善水环境质量 |
5.2.4 建设水生态文明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
2.1.3 研究评述 |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评述 |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
3.3.1 理论基础 |
3.3.2 理论框架 |
3.3.3 技术路线 |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
5.1.1 自然条件现状 |
5.1.2 水土资源分析 |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增强水保意识 加大治理力度 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防灾减灾作用──南丰县’98特大洪涝灾害过后的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的通知[J].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7)
- [2]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D]. 陈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雨洪韧性视角下的乡村规划研究[D]. 李玉婷.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河池市人民政府. 河池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5)
- [5]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生态理水经验研究[D]. 景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6]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D]. 张涵. 山东农业大学, 2021(12)
- [7]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8]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典型小流域治理研究[D]. 温燕华.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9]重庆市大渡口区跳磴河水质现状及其提升途径分析[D]. 谭江华. 西南大学, 2020(05)
- [10]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