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五注射液生产工艺的一点改进

草五注射液生产工艺的一点改进

一、草乌注射液制作工艺的一点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王薇[1](2019)在《北京市癌痛治疗现状调查分析及草乌甲素治疗轻中度癌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尽管大部分的癌性疼痛可以通过适当治疗得到缓解,但是现实中仍然有大量癌症患者忍受着疼痛的折磨,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全球范围内的癌痛治疗总体水平呈现增长趋势,但是结合社会经济水平具体分析,表现出癌痛控制水平的贫富差距。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癌痛控制水平越高;发展中国家的癌痛控制状况不容乐观。以吗啡人均年消耗量衡量,我国的癌痛控制水平常年处于世界落后位置。分析我国癌痛治疗不充分的原因,涉及到医护人员治疗水平不足、患者依从性差、科普宣传不充分.、麻醉药品管理繁琐等多方面。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是患者对镇痛药物的副作用顾虑严重而拒绝使用药物。对此,我们除了加强科普宣教、努力消除患者顾虑以外,还可以考虑从中药中寻找疗效确切、副作用更少的镇痛药物提供帮助。中医从理论上对包括癌痛在内的多种痛证有着系统的认识,目前不论临床研究还是实验室研究都有许多研究结果发表。中药镇痛治疗资源丰富,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机制研究并不深入;临床研究质量不高。需要严谨设计下的临床研究,以便提供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规范及推广中药在治疗癌性疼痛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一:北京地区癌痛治疗调查研究目的:为了了解北京地区癌痛治疗中镇痛药物应用的现状,调查研究了患者、医生对镇痛药物的顾虑、应用情况、副作用情况等,通过与既往调查结果的比较,了解目前癌痛管理工作的改进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按照入组标准筛选出使用阿片类药物的癌痛患者以及提供镇痛治疗的医生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问卷中的所有问题均选自既往2010年调查研究中所用问卷(FENPAI4090研究)。患者的问卷所涉及的问题包括患者对疼痛程度、疼痛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评价。医生问卷内容包括其对于癌痛知识的了解和对镇痛药物的看法。所有被调查者均在统一指导用语下自行填写问卷。结果与既往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北京地区共12家医院的270例患者、161例医生参与调查。(1)患者方面:口服是主要的阿片类药物治疗方式:疼痛难以忍受迫不得已使用镇痛药物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多,为51.48%;即使疼痛难以忍受,也拒绝使用镇痛药物的患者比例提高到12.22%,增长明显,主要原因是顾虑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镇痛治疗的满意程度为53.70%,有明显改善: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副反应大”,为50%;患者药物治疗中出现过的副作用比例最高的三项分别是便秘(62.22%)、恶心(54.81%)、呕吐(34.07%)。(2)医生方面:最常用的治疗癌痛的药物依次为强阿片类(92.55%)、NSAIDS(48..15%)、弱阿片类(34.16%):选择药物寸考虑的因素主要是疼痛程度(88.2%)、疼痛类型(78.88%)、药效可靠(71.43%);最常见的疼痛类型是混合性疼痛(78.26%);23.6%的医生对使用阿片类药物有顾虑,主要是担心药物的副作用(86.84%),对成瘾性的担心比例在降低;最令人担心的副作用是呼吸抑制(50.93%);最影响患者依从性、最常见的副作用都是便秘(54.66%、96.27%);医生认为制约癌痛治疗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病人有顾虑(82.610%)、药品管理繁琐(47.2%)、培训不够(44.1%)。结论:北京地区癌痛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改进,镇痛不足的情况正在改善、规范化治疗程度在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医患双方仍然对阿片类药物使用有顾虑;医患双方均关注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目前强阿片类药物和NSAIDS是最常用的药物类型,应该加强NSAIDS药物的临床监管。研究二:中药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疗效的META分析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已经发表的有关中药单独应用治疗轻中度癌痛对比标准治疗方案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期望对其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从而为中药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提供更科学的循证医学诅据。方法:以“癌性疼痛”或“癌痛”结合“中药”或“中医药”结合“临床研究”或“RCT”为检索词,检索中文数据库;以“cancer pain”和“TCM”为检索词,检索英文数据库。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出现意见分歧,邀请第三位研究人员进行协助解决;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资料;通过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筛得到396篇中文文献,二次筛选后得到8篇文献。初筛得到71篇英文文献,二次筛选后均未纳入。8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纳入病例985例,其中对照组426例,试验组559例。纳入文献的JADAD评分1-3分,属于低质量文献。(1)2篇文献比较了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的变化,这2篇文献对照组均是强阿片类药物(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控释片),试验组是单纯中药治疗(加味乌头汤加减、华蟾素胶囊)。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试验组在治疗后疼痛评分数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O.44,95%CI[-3.30,2.42]),P=0.76。(2)7篇文献比较了镇痛总有效率,其中有1篇研究对象为轻中度癌痛,1篇为中度癌痛,1篇为中重度癌痛,其余4篇文献入组时无疼痛程度要求,但是包含有轻中度癌痛。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试验组的镇痛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08,95%CI[0.77,1.52]),P=0.66。(3)4篇文献研究对象是轻中度癌痛患者,对照组均为非留体类抗炎药或弱阿片类(曲马多)或两者复合制剂(舒尔芬片、氨酚待因片),试验组为单纯中药口服治疗(桂参止痛合剂、天蟾胶囊、癌痛平胶囊、自拟抗癌止痛方)。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试验组的镇痛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11,95%CI[0.75,1.63]),P=0.61。漏斗图显示图形两侧基本对称,说明偏倚风险较小。5篇文献描述中药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对比非留体类抗炎药、弱阿片类药物,疗效相当,通过描述看出副作用更少,但是发表文献质量偏低。研究三:草乌甲素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的随机对照非劣效临床研究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评价草乌甲素治疗轻度、中度癌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为其用于轻中度癌痛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单中心、区组随机、阳性对照、非劣效性设计,按照入组标准:(1)筛选出轻度癌痛患者,进行基线评估及调查,随机1:1分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 Bid,试验组口服草乌甲素片0.4mg Bid。(2)筛选出中度癌痛患者,进行基线评估及调查,随机1:1分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口服曲马多缓释片0.1 Q12h,试验组口服草乌甲素片0.4mg Tid。观察时间1周。结束后再次进行评估及调查。观察指标包括疼痛评分变化、BPI评估量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入组92例患者,其中轻度癌痛患者36例,中度癌痛患者56例,有9例未完成研究出组。(1)轻度癌痛患者对照组18例(出组1例)、试验组18例(出组1例),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59.33士9.74、56.83±15.74,ID-PAIN评分分别为0.39±0.47、0.44±0.50,治疗前两组平均NRS评分分别为1.88±0.90、2.30±0.75,两组相比无差异。经过7天治疗后,对照组与试验组平均NRS评分分别为1.24±(0.73、1.71±0.67,均较治疗前相比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轻度癌痛患者7天治疗中,每日平均NRS评分在对照组和试验组之间无差异。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在对照组和试验组没有差别。(2)中度癌痛患者对照组28例(出组3例)、试验组28例(出组4例),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61.79±9.36、62.46±10.18,ID-PAN评分分别为0.43±0.50、0..54±0.82,治疗前两组平均NRS评分分别为3.43±1.21、3.14±1.09,两组相比无差异。经过7天治疗后,对照组与试验组平均NRS评分分别为2.12±0.91、2.25±1.36,均较治疗前相比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中度癌痛患者7天治疗过程中,第2天试验组疼痛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的6天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癌痛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在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轻度癌痛患者使用草乌甲素治疗与使用标准药物布洛芬缓释胶囊相比,疗效相当、副作用比例无差异。中度癌痛患者使用草乌甲素治疗与使用标准药物曲马多缓释片相比,起效略慢,从第3天开始能达到疗效相当,但是副作用的发生显着减少,权衡利弊具有优势。

侯跃飞[2](2014)在《草乌炮制方法传承与规范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草乌为临床上常用的毒性中药,因其有大毒,一般炮制后使用,但是目前炮制工艺各地各法,不统一,造成市场上的制草乌饮片质量参差不齐,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为解决制草乌饮片质量不稳定问题,本研究对草乌的炮制方法传承与规范化应用进行了研究,为制定规范化的炮制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围绕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全面系统地查阅了有关草乌的古代、近代及现代文献,对收集的文献按古今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药理毒理、现代炮制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临床应用研究分类整理分析,为后期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分别制备了不同部位、不同炮制程度的草乌炮制品,观察其性状,采用HPLC法测定各炮制品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含量,比较各炮制品的传统质量及生物碱成分的含量差异,以阐释"净制(去残茎)、分档、浸泡至内无干心、煮至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传统炮制经验的科学内涵。第三,采用常压煮、热压煮、热压蒸三种加热方式分别制备不同炮制时间的草乌炮制品,观察传统性状,检测三种双酯型和三种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以分析炮制程度与饮片性状、生物碱成分的相关性,寻找用于草乌炮制过程控制的指标,筛选草乌炮制工艺。第四,以筛选出的草乌常压煮制工艺制备10批中试样品,观察10批制草乌的传统性状,测定其水分,并采用HPLC法测定其6种生物碱的含量,考察10批制草乌饮片质量的稳定性。第五,采用HPLC法检测了 6批生草乌和11批制草乌中6种生物碱的含量,分析测定的生、制草乌生物碱的含量与药典规定质量标准的差异,对药典生、制草乌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参照药典制草乌的炮制方法,制备不同浓度醋泡、醋泡醋煮、清水泡醋煮的炮制品,观察其外观性状,检测6种生物碱的含量,考察醋对制草乌传统质量及生物碱成分的影响。结果首先,草乌残茎的生物碱含量较低,是质量较差的非药用部位,若残茎在草乌药材中所占比例较高可能影响临床疗效;草乌按密度分档后再炮制有利于节约工时,使饮片的质量均一,并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在原药材整齐,直径范围在0.6cm~1.8cm时,按大小分档后炮制意义不大;草乌浸泡至内无干心再进一步炮制有利于饮片切制,使饮片的外观质量佳;草乌煮至"内无白心",双酯型生物碱的总量符合药典要求,单酯型生物碱成分变化适中,饮片外观质量佳。其次,草乌常压煮制4~6h,断面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且易于切制,符合药典规定的传统质量要求。双酯型生物碱的总量低于药典规定的不得过0.040%的限量,单酯型生物碱的总量虽高于药典规定的范围,但含量变化趋于平稳,初步确定草乌常压煮制时间为4~6h。热压炮制后,草乌中双酯型生物碱降低速率更快,单酯型生物碱总量随热压煮制时间延长先升高,30min达最高点,随后缓慢降低,随热压蒸制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到90min达最高点,随后缓慢降低。此外,热压煮法与常压煮法相比大大缩短工时。第三,10批中试制草乌的传统质量无明显差异,含水量无明显差异(P>0.05),6种生物碱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10批制草乌的3种单酯型生物碱的总量范围在0.188%~0.247%,明显高于2010版药典规定的0.020%~0.070%。第四,6批生草乌中双酯型生物碱总量范围在0.412%~0.731%,其中4批高于药典规定的双酯型生物碱之和在0.10%~0.50%;11批制草乌中单酯型生物碱总量范围在0.162%~0.493%,均远远高于药典规定的单酯型生物碱之和在0.020%~0.070%。最后,醋可能减少草乌浸泡过程中生物碱的流失;抑制草乌煮制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醋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结论"净制(去残茎)、按密度分档、浸泡至内无干心、煮至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等传统炮制经验均有一定科学性,有必要传承下去。以符合传统饮片质量要求和双酯型生物碱较低,单酯型生物碱变化适中为质量标准时,炮制时间可作为草乌常压和热压炮制过程控制的量化指标。优选的炮制工艺制备的制草乌的质量基本稳定,为建立SOP提供了科学依据。认为2010版药典中规定的制草乌单酯型生物碱之和在0.020%~0.070%的含量范围有待调整,修订草乌及制草乌的质量标准对保证草乌饮片的质量稳定、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刘忠英[3](2005)在《中药化学成分在炮制、配伍和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转运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中药有效成分在炮制、配伍和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转运机制进行了研究。将微波辅助提取法(MAE)应用于中药刺五加的研究,优化提取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实验条件;将三种微波提取方法(高压密封、常压回流和常压流动微波提取法)与索氏提取法相比较,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提取时间短,提取产率显着提高。对刺五加叶提取液进行了HPLC-DAD-MSn分析,建立了测定刺五加提取液中金丝桃苷、芦丁、槲皮苷和槲皮素的HPLC 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利用HPLC 法分析了刺五加中黄酮类化合物在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比较微波辅助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可以得到更多的化学组分和更高提取产率。首次从刺五加叶中提取分离出绿原酸。对淫羊藿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提取条件对朝鲜淫羊藿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提取率及其两者比值的影响,并将高压微波辅助提取(PMAE)与常压微波辅助提取(AMAE)、超声提取(UE)和传统加热回流提取(RE)进行了对比研究. PMAE提取时间最短,提取产率最高;AMAE 虽然提取产率没有明显提高,但提取时间大大缩短;UE 虽然也缩短的提取时间,但提取产率却明显降低。利用HPLC-DAD-MSn 分离测定了淫羊藿中主要的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并研究了淫羊藿中化学成分在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考查了提取压力和提取时间对化学成分的影响规律,发现了在一定的提取压力下或超过一定的提取时间后,朝藿苷C 分解为淫羊藿苷。研究了在水煎过程中生附子中生物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和水浴加热均能够使附子中的双酯型生物碱降解,转化为单酯型生物碱。微波加热降解的速度较快。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草乌的炮制方法;测定了各种附子的炮制品和制草乌中生物碱的含量表明,各种附子的炮

徐莛婷[4](2012)在《通络骨质宁膏的基质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络骨质宁膏为贵州省同济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黑膏药,基质含铅硬膏,使用时存在过敏及重金属释放吸收。本课题对其进行基质改革,将通络骨质宁黑膏药改革为新型的中药外用贴膏。内容包括:1提取工艺的研究:以通络骨质宁膏处方药材总固体物得率、青藤碱的含量为指标,采用L9(3‘)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溶剂浓度、用量、提取时间和次数进行优选,优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为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提取2h,第二次加入红花和老鹳草提取1小时。2成型工艺研究:以方案一和方案二对比实验,采用贴膏感官评价和黏附力测定为主要指标,按L,。(45)正交试验组合进行试验,进行综合评分,优选通络骨质宁贴的基质组成为:松香:蜂蜡:麻油:羊毛脂=10:2:1:1,并对优选出来的基质进行重金属检查。3离体透皮试验优选透皮促进剂:采用透皮扩散试验仪进行离体透皮试验,以HPLC法测定含不同促渗剂的通络骨质宁膏中青藤碱的透皮率,优选出最佳促渗剂为:1%氮酮-1%薄荷脑。4质量标准研究:对通络骨质宁贴中的主要单味药进行了薄层鉴别,测定通络骨质宁贴的含膏量,初黏力,持黏力,青藤碱含量。5通络骨质宁贴的初步药效学试验: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阳性对照组,通络骨质宁贴高、中、低剂量组,通络骨质宁膏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扭体法和热板法对小鼠进行镇痛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通络骨质宁贴高、中、低剂量组,通络骨质宁膏高、中、低剂量组的镇痛作用和抗炎作用均具有显着性差异。

郭晶莹[5](2014)在《治疗风寒血瘀及肾虚型腰痛的新制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腰痛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首要疾病,四季均可发病,其发病率较高,约有80%的成年人有过腰痛的经历。司机、护士、体力劳动者因工作具有重复性、反复性,使得人体腰部长期受到同种作用力的伤害,更容易患有腰痛,包括功能上的损伤和器质上的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等。随着现代医学的深化,腰痛病证越来越细化,各种腰椎类疾病,腰肌劳损,骨质疏松,神经性病变,肾内科疾病皆可引起腰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腰痛的发病率是一种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发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腰痛的新药研究。百草通络丸是大庆某中医诊所多年用于治疗腰痛的一种中药验方,原方以散剂形式给药,基本方为杜仲、龙骨、赤芍、三七、当归、土鳖虫等十九味中药组成,具有补肾壮骨,活血化瘀,祛风通络,除湿止痛的药理作用。主要用于风寒湿型、血瘀型及肾虚型腰痛并伴有下肢麻木屈伸不利。本文按照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医院新制剂研究指导原则,从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药效及毒理学等方面对百草通络丸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获得百草通络丸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原药材60℃烘干3h,混合粉碎(三七单独粉碎)一起过100目筛。辐射灭菌,以水为粘合剂,挤压法制备粒径5.0mm的水丸,60℃干燥,使含水量达到8%。并包碳衣。质量控制方面:对包括大黄、红花、杜仲、地龙和蜈蚣等药材建立了显微定性鉴别方法,对独活、乳香、三七、川芎/当归、大黄、制草乌等建立了薄层定性鉴别方法,对赤芍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定性鉴别方法。对制草乌建立了乌头碱的薄层限量检查方法。10批供试品进行含水量检查、重量差异检查、溶散时限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相关项下要求。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该药物稳定性良好。主要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百草通络丸具有抗炎镇痛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等药理作用。毒理学研究结果显示:该药无急性和长期毒性反应。本文主要进行百草通络丸新制剂开发的研究工作,建立了百草通络丸的质量评价方法,完成了稳定性、药效学和毒理学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可为广大患者提供一种治疗风寒血瘀及肾虚型腰痛的新制剂。

薛远亮[6](2011)在《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文献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整理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的古今文献,总结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的渊源发展和应用方法,对比分析古今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方药的运用规律,初步探讨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古代、现代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软膏、膏药、外洗、药熨和摩捈10个方剂数据库。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以上各类药物的使用频数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相应的高频药物,并对高频药物的四性、五味、归经、功用等进行频数分析,从药性理论角度分析用药的特点。将中药复方中的药物根据是否使用该药进行分类,该方若含有此药计为“1”,若无此药计为“0”,输入SPSS 17.0软件包,对全部高频药物采用组间连接的方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合专业知识确定类的数目,选择较理想的分类。结果:各种骨折外治方法高频药物中药味以辛味、苦味、甘味为主;药性以温性、寒性、平性为主;归经以归肝经、脾经、心经、肾经的药物为主;多用具有活血化瘀、温里、解表、补虚、理气等功用的药物。聚类分析得到的药物组合每组大多有以上各类药物组成。结论:中医骨折药物外治多用解表、理气和芳香类和辛香走窜的药物以透表达络、引药入里到达病处。药物到达体内一部分直接聚集到骨折部位以消肿止痛;另一部分刺激骨折部位周围的穴位,通过经络系统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还有一部分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和内服药物相似作用。通过对高频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还可将骨折外治药物分为含有挥发油类、含生物碱类、含微量元素类、镇痛止痛类、镇静类、促进血肿吸收骨痂形成类、减轻炎性反应类、提高免疫类、局部麻醉类、利水消肿类、及促进凝血、止血类等新类别。

刘志敏[7](2005)在《那如-3巴布剂的透皮吸收特性及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变的机理》文中提出1 目 的 将蒙药那如三味丸由水丸改制成巴布剂,即由口服剂型改为经皮给药剂型;探讨那如-3 巴布剂组方药物的透皮吸收特性及促进那如-3 巴布剂透皮吸收的机理;比较那如三味丸口服给药与那如-3 巴布剂经皮给药不同给药途径吸收后的血药浓度;观察那如-3 巴布剂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疗效,探讨那如-3 巴布剂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抗炎镇痛机理。 2 方 法 2.1 用水煎、大孔树脂分离法提取制备草乌提取物;用醇提法提取制备荜茇浸膏;用水煎过滤提取法提取制备诃子浸膏。 2.2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和乌头碱含量、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含量。 2.3 用改良 Franz 扩散池法收集草乌提取物、荜茇浸膏透皮接受液和那如-3 巴布剂的透皮接受液,用 HPLC 法测定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和乌头碱、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透皮扩散量和那如-3 巴布剂中新乌头碱和胡椒碱的透皮扩散量,计算透皮速率常数。 2.4 采用家兔颈动脉取血,乙醚萃取血样,HPLC 法测定血浆中新乌头碱、乌头碱和胡椒碱的含量,观察那如三味丸灌胃(口服)和那如-3 巴布剂腹部贴敷不同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变化。 2.5 用弗氏完全佐剂(FCA)0.1ml 注射于 SD 雄性大鼠左后足跖皮下致炎,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以足跖肿胀度、足跖肿胀抑制率、关节炎指数、继发性前肢肿胀和耳部红斑及尾部结节出现率、踝关节病理改变等为指标,观察那如-3 巴布剂的抗炎作用。 2.6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的IL-1、TNFα和PGE2水平。 2.7 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测痛法测定小鼠的疼痛抑制率;用热板测痛法测定小鼠舔足潜伏期(时间),作为痛阈指标,观察那如-3 巴布剂的镇痛作用。 3 结 果 3.1 实验第一部分 蒙药那如-3 巴布剂的研制和透皮吸收特性研究 3.1.1 用水煎、大孔树脂分离法和醇提等提取方法提取制备出草乌提取物、荜茇浸膏和诃子浸膏。用 HPLC 法进行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为每 g 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含量为 3.9470mg、乌头碱含量为 0.6898mg。每 g 荜茇浸膏中胡椒碱含量为 73.8239mg。 3.1.2 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和HPLC法测定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和乌头碱、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透皮速率,结果:高、中、低浓度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的透皮速率分别为78.8052μg/cm2·h、35.7333μg/cm2·h、39.7052μg/cm2·h;乌头碱的透皮速率分别为18.3909μg/cm2·h、15.9628μg/cm2·h、13.5627μg/cm2·h。高、中、低浓度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透皮速率分别为 265.5747μg/cm2?h、208.2002μg/cm2?h、176.5923μg/cm2?h。 3.1.3 以那如-3 巴布剂主药中的指标成分新乌头碱和胡椒碱的透皮速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二组分促透剂氮酮、丙二醇各为 2%、4%和 6%时的透皮速率。结果:氮酮、丙二醇2那如-3 巴布剂的透皮吸收特性及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变的机理各为 4%时新乌头碱的透皮速率为最大,24h累计渗透量为 26.1781μg/cm2,高于 2%组和 6%组,三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氮酮、丙二醇各为 6%时胡椒碱的透皮速率为最大,24h累计渗透量为 199.2911μg/cm2,高于 2%组和 4%组,但三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3.1.4 在对巴布剂基质初步优化的基础上,涂布制备出成品那如-3 巴布剂,并对部分质控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那如-3 巴布剂的膏体含水量约 30%;粘度适中,剥离基本无残留,透气性好;高、中、低剂量那如-3 巴布剂的剥离强度分别为 3.75、3.89、4.16牛顿(N);拉力分别为 37.85、39.90、40.30 牛顿(N);皮肤追随性评分分别为 4.6、4.6、4.8 分,符合巴布剂皮肤追随性要求。3.1.5 对那如-3 巴布剂中草乌有效成分新乌头碱以及荜茇中的主要成分胡椒碱的透皮速率进行测定,结果:高、中、低剂量那如-3 巴布剂中新乌头碱的透皮速率为 8.1256μg/μg/cm2?h、7.7501μg/cm2?h、7.1239μg/cm2?h;胡椒碱的透皮速率为 93.7196μg/cm2?h;84.8898μg/cm2?h;76.6839μg/cm2?h。3.2 实验第二部分 那如-3 巴布剂和口服剂不同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测定3.2.1 用 HPLC 法测定口服(灌胃)给药那如三味丸和透皮给药那如-3 巴布剂后家兔血中的新乌头碱含量,结果:灌胃给药后 1h 血浆含量为 0.1079μg/ml,在 6h 达到高峰,为 1.0567μg/ml,至 24h 已降至 0.1993μg/ml。那如-3 巴布剂透皮给药后 1h 还检测不到血中的新乌头碱,6h 为 0.6375μg/ml,12h 为 0.7110μg/ml,至 24h 为 1.0730μg/ml 。3.2.2 用 HPLC 法测定口服(灌胃)给药那如三味丸和透皮给药那如-3 巴布剂后家兔血中的胡椒碱含量,结果:灌胃给药后 1h 血浆含量为 2.2143μg/ml,在 3h 达到高峰,为 25.0140μg/ml,6h 为 20.1719μg/ml,以后很快下降,至 24h 已降至 0.9435μg/ml。那如-3 巴布剂透皮给药后 1h 还检测不到血中的胡椒碱,3h 时血浆中胡椒碱的含量为4.8668μg/ml,6h 为 7.0277μg/ml,12h 为 7.4760μg/ml,至 24h 为 8.1269μg/ml。3.3 实验第三部分 那如-3 巴布剂的抗炎镇痛作用观察及机理研究3.3.1 用弗氏完全佐剂(FCA)0.1ml 注射于 SD 雄性大鼠左后足跖皮下致炎,成功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实验各组大鼠出现典型

杨美清[8](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总结田建辉治疗妇科癌的用药规律》文中认为目的应用数据挖掘分析法研究田建辉主任医师中医药治疗妇科癌的用药规律和特点,总结导师的学术特征及诊疗思路,以促进临床经验的继承,进一步发扬中医药治疗妇科癌的优势及临床应用的推广。方法收集田建辉主任医师治疗的妇科癌患者,宫颈癌157例、卵巢癌100例、子宫内膜癌50例,共307例,1,133张处方,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处方用药进行信息规范化处理,并构建各个疾病的数据库。采用Excel软件将妇科癌患者的西医诊断、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类、治疗经过等条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为主要的数据挖掘工具将中药处方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及熵聚类分析,挖掘出田建辉在治疗妇科癌的主要核心处方、用药归经及四气五味、中药的剂量特点、虫类药物的应用时机以及临床常见并发症的中医药随症加减,从临证药物应用规律方面探讨田建辉治疗妇科癌的临证经验、诊疗思路,促进中医药经验的有效传承。结果1.宫颈癌患者157例,年龄多分布在30~59岁,以Ⅰ~Ⅱ期为最多见,共占82.2%,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73.2%),从确诊时至田建辉门诊平均时间隔为90日~1年,54.8%的患者已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的西医综合治疗,常出现淋巴回流障碍(52例)、骨髓抑制(36例)及放射性肠炎(24例)等并发症;卵巢癌者100例,年龄多集中在40~69岁,Ⅲ~Ⅳ期者占所有卵巢癌的67.0%,病理类型以上皮细胞癌中的浆液性细胞癌为主(77.7%),有85.0%进行了手术+化疗治疗,常出现骨髓抑制(30.0%)及神经毒性(25.0%)的并发症;子宫内膜癌者50例,年龄多在50~69岁,以Ⅰ和Ⅲ期为最常见,分别占54.0%及26.0%,多数表现为子宫内膜样腺癌(70.0%),其中经过手术+化疗和手术+放疗+化疗患者的百分比各占36.0%,而骨髓抑制为最常见的并发症。2.核心处方中的用药规律:治疗妇科癌的1,133张处方中得出的核心药物组合结果为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山药、生黄芪、菟丝子、蜀羊泉、土茯苓、龙葵、莪术、黄、败酱草、鸡内金、稻芽、酸枣仁、大枣、炙甘草,共19味药。导师的中药剂量特点是:熟地黄和白术在30-36 g,泽泻、牡丹皮及知母为30 g,龙胆草在12 g,灶心土、生黄芪及金钱草在60 g,地骨皮30-45g及珍珠母90 g。常用的西成药有康赛迪胶囊(23.1%)、养正消积胶囊(19.9%)、参丹散结胶囊(10.1%)等。善于补者的动物类药物常用鹿角、龟板及鳖甲;善于攻者为天龙、干蟾皮、蜂房、蜈蚣、全蝎及水蛭。3.对症治疗并发症的用药规律:骨髓抑制者常用石韦、黄精、枸杞子、地榆、仙鹤草;放射性肠炎或靶向药物引起腹泻以木香、方儿茶、黄连、灶心土、康复新液及培菲康配伍使用;周围神经毒性引起的关节疼痛用蝎蜈胶囊、徐长卿、姜黄、蕲蛇、透骨草,肢体麻木用桂枝、细辛、海风藤、威灵仙、制草乌;尿潴留者配伍煅牡蛎、桑螵蛸、石菖蒲、桂枝、熟附子及干姜,伴发尿路感染者用金钱草、瞿麦、滑石;消化道反应引起的恶心呕吐者加以姜半夏、姜竹茹、枳壳、厚朴;放射性膀胱炎或疾病本身引起的带下异常者加白芷、白蔹、鸡冠花、蒲公英;淋巴回流障碍者以禹州漏芦、当归、半夏、制天南星、水蛭、桃仁治疗。4.宫颈癌处方中的用药规律: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莪术、蜀羊泉及黄组合,以补益肝肾、清热利湿、解毒抗癌为核心的处方。宫颈癌多表现为肝肾阴虚,其次为脾肾阳虚,湿热下注;药物多归肝、肾、脾经。结论田建辉诊疗妇科癌疾病在刘嘉湘教授“扶正治癌”的理论体系指导下,“从肝肾论治”,认为肝肾二脏亏虚、冲任督带失调是该组疾病发生之本,痰湿、瘀血、癌毒为本病之标。治疗上注重中西融合,辨证为主、辨病为辅,扶正为主,兼顾攻毒;注意防治综合治疗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田建辉善用血肉有情之品原因有二,善于补者以填补奇经八脉为主、善于攻者以毒攻毒加强祛邪的力量。同时主张从窍通、气通、神通方面保持患者在“通”态为防治妇科癌的观点。本研究以统计数据验证田建辉治疗妇科癌的用药规律,丰富了中医“异病同治”及“奇经八脉”用药体系,重视“通以治癌”的观点。

刘岚[9](2008)在《成药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及铁牛七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 L.)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类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药用植物资源。乌头属植物大多数为民间药用植物,代表性的药用植物乌头、草乌、附子均为我国药典所收录,近年来,铁棒锤和雪上一支蒿也常作为要药用于成药制剂中。陕西太白山上生长的铁棒锤(Aconitum szechenyianum Gay.)又名铁牛七,是陕西民间常用的道地草药,中药常以其根入药,性热,味辛苦,有大毒,具有活血祛瘀、祛风除湿、消肿败毒、兴奋精神、消炎镇痛等功效。由于乌头属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剧毒的双酯型生物碱,而且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国内外学者在成药内在质量的客观评价方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已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指标。但采用HPLC同时测定含有乌头属药材的成药中四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未见报道,而关于铁牛七化学成分的研究也不多见。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为乌头属成药及铁牛七药材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提供参考方法。本论文包括引言和研究报告两部分内容第1章引言1.1乌头属植物及其成药测定的研究现状包括乌头属药材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毒性以及成药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测定方法等4部分内容。1.2铁棒锤及生物碱的研究概况包括铁棒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生物碱的性质与分类、提取,以及乌头类生物碱的研究应用及发展方向等。第2章研究报告分为三个部分:HPLC同时测定成药中四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铁牛七中宋果灵的提取及测定;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分离铁牛七化学成分。2.1 HPLC同时测定成药中四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我们选择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市售常用中成药、藏药和蒙药(均含有乌头属药材)为研究对象,优化其中生物碱的提取条件,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外标法进行宋果灵、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四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同时测定。四种生物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5μg(r=0.9996),0.1~2.0μg(r=0.9995),0.1~3.0μg(r=0.9996)和0.1~2.5μg(r=0.9997)。实验中考察了四种生物碱测定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样品的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此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样品加标回收率也较高,适用于中成药万通筋骨片、附子理中丸,藏药安神丸和蒙药嘎日迪五味丸中四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同时测定,为含有乌头属药材的成药药品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方法。2.2铁牛七中宋果灵的提取及测定我们考察了传统溶剂回流和微波辅助提取两种提取方法对铁牛七中宋果灵提取率的影响。首先采用传统溶剂回流法,考察了浸泡时间对宋果灵提取率的影响;然后利用交互实验考察了3种提取溶剂和8种浸泡溶酶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考察了提取次数和萃取次数;最后采用所选出的浸泡溶媒、浸泡时间、提取溶剂和萃取次数,利用响应表面法考察了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在微波辅助提取中对宋果灵提取率的影响。得到铁牛七中宋果灵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传统溶剂回流提取法:1%氨水浸泡0.5h后,5倍量氯仿提取3次,每次2h,1%HCl萃取3次,10%NaOH中和,定容,测定。得到铁牛七中宋果灵含量为9.37 mg.g-1。微波辅助提取法:1%氨水浸泡0.5 h后,在450W下12倍量氯仿提取3次,每次9min,1%HCl萃取3次,10%NaOH中和,定容,测定。得到铁牛七中宋果灵含量为9.26 mg.g-1。对两种提取方法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二者没有显着性差异,但微波辅助提取能大大缩短提取时间,而产率与传统溶剂回流提取相当。2.3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分离铁牛七化学成分采用氯仿回流提取得脂溶性粗总碱,稀盐酸萃取后分为酸萃取液和氯仿层两部分,主要对氯仿层中亲酯性成分进行研究。无水乙醇溶解氯仿层后,溶液部分用快速中压液相制备色谱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初步分离。分别收集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液组分,其中,水洗所得A1部分含有大量糖份。用C-18柱进一步分离A1后,再用活性炭柱层析进行纯化。依次用水、10%、20%乙醇水溶液梯度洗脱,分别收集各洗脱峰。经过上述一系列复杂的分离纯化后,得到唯一一个纯化合物,命名为C1,经HR、1HNMR、13CNMR、2D谱和TOF-MS解析,出人意料的是,该化合物竟是亲水性的蔗糖,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李英华[10](2006)在《生脉饮中5-HMF来源机制及炮制对五味子中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饮片入药,生熟异治是中医药有别于其它传统医药的重要标志,复方配伍与依法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显明特色之一。生脉饮作为我国着名的传统中药方剂之一,具益气生津、止渴止汗、“回阳救逆”之功效,由人参、麦冬和五味子三味药组成。北五味子是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Schisandra Chinesisi(Ture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酸、甘,温。入肺、心、肾经。具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能。不同五味子炮制品功效不同,生品长于敛肺止咳,生津敛汗;醋制品可增强涩精止泻作用;酒制品能增强温补作用;蜜制品补肺益肾作用增强。本文简单介绍了生脉饮的研究概况、中药常见炮制方法和常用辅料,综述了五味子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前后中药功效变化、五味子化学成分研究现状及五味子药理学功效研究进展。针对目前生脉饮中5-HMF来源机制不明确、五味子炮制过程中炮制黑润程度难以量化控制、炮制辅料用量不一、密闭程度未做统一规定及目前五味子质量评价指标单一等现状,结合五味子传统用药一般采用水煎剂、酊剂或丸散剂入药的实际状况,本论文验证了酸性环境和糖加入量对生脉饮中5-HMF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五味子浸泡、煎煮和炮制来研究五味子中5-HMF的来源机制;提出了以生物学活性得到众多科研工作者认可的总木脂素、五味子乙素、水浸率、醇浸率及仍有争议的活性成分5-HMF含量作指标来探讨五味子炮制原理,为五味子炮制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体内容包括生脉饮中5-HMF来源的研究、炮制对五味子外观性状及重量、对五味子中5-HMF含量、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及其溶出率、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及其溶出率、对五味子醇浸率和水浸率的影响等。(1)生脉饮中5-HMF来源的研究建立了一种直接分析中药煎煮液中5-HMF含量的分析方法,避免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加热可能产生5-HMF的影响。色谱条件如下:Diamonsil C18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95∶5=V/V),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1μl—10μl,检测时间20 min,5-HMF分离度>1.5,理论塔板数为>4000,峰对称性为0.96,样品中5-HMF精密度的RSD为0.71%,稳定性RSD为1.23%,重现性RSD为1.5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9%,均符合我国药典对药物分析的要求。研究了无机酸模拟的五味子酸性环境对5-HMF产生的影响、改变果糖和葡萄糖的加入量模拟糖的改变、改变五味子加入量及五味子和麦冬共同煎煮与五味子单独煎煮时对5-HMF产生的影响,结果无机酸模拟的五味子相似的酸性环境产生的5-HMF量远低于五味子存在时产生的量,果糖和葡萄糖加入量改变并不能明显增加5-HMF的产生,5-HMF产生量和五味子加入量几乎呈线性关系,麦冬和五味子共同煎煮与五味子单独煎煮产生的5-HMF量基本无差异。生脉饮中的5-HMF主要来源于五味子而不是五味子和麦冬的配伍。研究了生五味子和不同炮制五味子饮片在浸泡和煎煮过程中5-HMF产生的情况,比较了五味子在煎煮和炮制过程产生5-HMF的差别,并研究了蜂蜜、葡萄糖和果糖与五味子共同炮制及在模拟煎煮、炮制条件下单独煎煮和炮制蜂蜜、葡萄糖、果糖后5-HMF产生的情况。结果浸提液和煎煮液中生五味子含极少量5-HMF,不同厂家炮制的五味子中5-HMF含量差别非常大。炮制和煎煮过程中五味子产生5-HMF量差别非常明显,五味子和糖共同炮制后5-HMF含量明显增加,醋制五味子中5-HMF不但没增加反而略降低。说明五味子中5-HMF主要来源于五味子炮制过程中的糖分解,但起主要催化作用的不是酸,而可能是金属元素、水蒸汽及空气中的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次验证了5-HMF来源于炮制过程。(2)炮制对五味子中5-HMF含量的影响首次研究了炮制时间、温度及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5-HMF含量的影响,发现随炮制时间和炮制温度的增加,蜜制、醋制、酒制和蒸制五味子中5-HMF含量明显增加。蜜制五味子中5-HMF含量随炮制时间的延长及辅料用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加,酒制和醋制五味子随辅料用量的增加5-HMF呈现略下降的趋势。醋制五味子中5-HMF的量随用量增加而降低,进一步说明酸在五味子的5-HMF形成过程中起的作用不是最主要的。炮制温度、时间及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5-HMF产生都有一定影响。5-HMF对各炮制因素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可以考虑作为一个控制五味子炮制程度的评价指标引入到质量监控体系中来。(3)炮制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和五味子乙素溶出率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快速简捷、高灵敏度的测定各五味子饮片中五味子乙素的分析方法。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水-乙腈(70∶23∶7,V/V),Diamonsil C18柱(250×4.6mm,5μm),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4 nm,进样量:1-2μl,检测时间:35 min,分离度>1.5,理论塔板数为>4000,峰对称性为0.95,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均符合05年版中国药典的标准,灵敏度提高到原来254nm下的3.5倍。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炮制时间、温度及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乙素含量及其溶出率的影响。发现生五味子、酒制、蒸制和醋制五味子的五味子乙素含量及其溶出率差异不明显,而蜜制五味子使五味子乙素含量明显下降。各五味子样品残渣中五味子乙素比原样品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要高。除蜜制品外,炮制前后五味子乙素含量及其溶出率变化不明显,说明五味子乙素不是炮制后引起五味子功效改变的关键成分,也不是起引起五味子炮制后护肝作用增强的主要成分,对各炮制因素的不敏感决定其不能作为炮制程度指标。根据五味子乙素在煎煮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现象提出参考化工过程的物料平衡法建立一种化学成分平衡法来研究中药的功效成分或毒性成分。通过比较原药材、煎煮后残渣的成分减少、增加或消失的情况,结合水煎剂中的成分变化情况来筛选主要功效成分或者毒效成分更加科学。该方法主要针对中药多数采用水煎方式入药,而只有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才能进入体内真正发挥作用而提出的。(4)炮制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及总木脂素煎出率的影响用五味子乙素作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炮制温度、时间及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具亚甲二氧基结构的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及其溶出率的影响。结果炮制辅料对五味子总木脂素含量影响最大。蜜制五味子随辅料用量的增加五味子总木脂素含量明显增加,而酒制和醋制五味子不但没促进五味子木脂素含量增加反而比生品五味子总木脂素含量有所降低。各炮制品残渣的总木脂素含量明显低于生品残渣的总木脂素含量,而醋制品残渣中总木脂素含量要比其它制品中总木脂素低,结合炮制对五味子总木脂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总木脂素的溶出率应该以醋制品和蜜制品最高,说明用总木脂素的含量考察五味子制品的护肝作用有一定道理。五味子残渣中具亚甲二氧基的五味子乙素含量增加而总木脂素含量降低,说明现有的总木脂素含量测定方法并未真正反映发挥生物学活性的成分的含量,而在五味子醋制品煎煮过程中减少最多或者蜜制品中增加最多的木脂素成分可能是发挥护肝作用的主要的活性成分。因此目前采用Ecgrine反应测定的总木脂素中只有部分成分可能是五味子在炮制前后功效改变的物质基础,若要精确测定具有护肝作用木脂素的含量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更有针对性的测定方法。从液相色谱图来看,五味子蜜制、生品、酒制品、醋制品及蒸制品在各色谱峰的含量变化上有一定差别。蜜制五味子和生品的5分钟之前的峰面积明显比醋制品、酒制品和蒸制品峰面积大,酒制品和醋制品改变的色谱峰种类也各不相同。可能5分钟之前的色谱峰跟蜜制及生品五味子的润肺镇咳作用有关,而酒制品改变的色谱峰可能跟滋补作用有关,醋制品改变的色谱峰跟增强护肝作用有关。(5)炮制对五味子水浸率及醇浸率的影响通过研究炮制时间、温度及辅料用量对五味子水浸率和醇浸率的影响发现:炮制时间、炮制温度及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水浸率都有一定影响,水浸率可作为五味子饮片或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个辅助质量指标引入到五味子质量控制体系中。五味子醇浸率作为质量评价指标引入质量评价体系的可参考性远不及水浸率合理,因醇浸率对炮制时间、炮制温度和炮制辅料用量的敏感程度远不如水浸率明显,且五味子炮制品特别是醋制品的护肝效果优于生品,但生品的醇浸率要高于醋制品和酒制品。说明醇浸率很难作为五味子护肝评价指标。从炮制对五味子水浸率、5-HMF含量、总木脂素、五味子乙素和醇浸率的影响来看,五味子水浸率、总木脂素和5-HMF含量可作为质量指标引入到质量控制体系中来。较好的炮制方法为沸水浴炮制,蜜制五味子炮制4-6小时、蜂蜜加入量60-80g/100g五味子;酒制五味子炮制4小时、黄酒加入量10-20g/100g五味子;醋制五味子炮制6小时、米醋加入量40-60g/100g;蒸制五味子炮制6小时。目前记载的一般辅料用量为酒制15-20g/100g药材、醋制20g/100g药材、蜜制30g/100g药材可能是根据经验对药材的拌匀外观程度而来,并未研究对实际成分的影响作为依据的炮制方法值得商榷。炮制时间只是靠炮制后感观指标的黑润状态来控制,并未有实验数据说明此时的各种指标成分的具体变化的做法需要进行改进。

二、草乌注射液制作工艺的一点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乌注射液制作工艺的一点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癌痛治疗现状调查分析及草乌甲素治疗轻中度癌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综述一:癌性疼痛管理现状
        1 癌性疼痛全程管理的内涵
        1.1 癌性疼痛的定义
        1.2 癌性疼痛管理的内容
        2 全球癌性疼痛管理现状
        3 我国癌性疼痛的管理现状
        3.1 中国癌性疼痛的管理水平处于全球落后地位
        3.2 影响我国癌性疼痛管理水平的因素
        3.3 我国推行癌痛规范化治疗工作后的进步
        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现状
        1 中医对癌性疼痛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证型
        2 中药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现状
        2.1 内治法
        2.2 外治法
        3 中药治疗癌性疼痛的机制研究
        3.1 单味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
        3.2 中药复方镇痛机制的研究
        3.3 中药注射液镇痛机制的研究
        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北京地区癌痛治疗调查研究
    1 前言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完成时间
        2.3 研究问卷
        2.4 问卷调查完成时间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入组情况
        3.2 患者调查结果及分析
        3.3 医生调查结果及分析
    4 讨论
        4.1 镇痛不足的现状正在改进
        4.2 癌痛治疗规范化程度正在提高
        4.3 患者的需求转变,医生关注的重点也相应转变
        4.4 医患中仍然存在对阿片类药物的顾虑
        4.5 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已经成为医生、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4.6 NSAIDS药物的临床监管需要加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中药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疗效的META分析
    1 前言
    2 方法
        2.1 文献检索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结局指标
        2.5 文献资料提取
        2.6 文献质量评价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文献资料分析
        3.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3.4 META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META分析的优势
        4.2 中药应用于癌痛治疗的优势
        4.3 结果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草乌甲素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的随机对照非劣效临床研究
    1 前言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诊疗标准
        3.1 对照组治疗方案
        3.2 试验组治疗方案
        3.3 爆发痛的治疗方案
        3.4 不良反应处理方案
        3.5 研究流程
        3.6 疗效判定
        3.7 统计分析方法
    4 结果
        4.1 患者入组情况
        4.2 患者一般资料
        4.3 平均疼痛评分的变化及比较
        4.4 每日平均疼痛评分比较
        4.5 不良反应情况
    5 讨论
        5.1 非劣效性临床研究的特点
        5.2 结果分析
        5.3 草乌甲素的镇痛作用
        5.4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1 疼痛评估工具
    2 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
    3 药物剂量换算表
    4 ID-PAIN量表
致谢
附录

(2)草乌炮制方法传承与规范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古今炮制历史沿革
    2 化学成分及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3 药理、毒理作用及炮制对药理、毒理作用的影响
    4 炮制工艺研究
    5 质量标准研究
    6 临床应用研究
    7 小结与讨论
前言
实验研究
    第一章 草乌传统炮制经验的科学阐释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草乌炮制过程控制指标的探索性研究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草乌常压煮法中试工艺研究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草乌和制草乌的药典质量标准适用性研究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五章 醋对制草乌传统质量及生物碱成分的影响研究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3)中药化学成分在炮制、配伍和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转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言
    1.1 中药研究的化学法
    1.2 中药中常见的化学成分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2.1.1 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分布
        1.2.1.2 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研究
        1.2.1.3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和测定方法
        1.2.2 皂苷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2.2.1 皂苷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分布
        1.2.2.2 皂苷的生理活性
        1.2.2.3 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和和检测
        1.2.3 二萜生物碱的研究概况
        1.2.3.1 二萜生物碱的分类
        1.2.3.2 二萜生物碱的毒性和药理活性
        1.2.3.3 二萜生物碱的分离和测定
    1.3 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1.3.1 有效成分提取技术概述
        1.3.2 索氏提取法
        1.3.3 超声辅助提取法
        1.3.3.1 原理
        1.3.3.2 超声辅助提取法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1.3.4 微波辅助提取
        1.3.4.1 微波提取方法的原理和加热机理
        1.3.4.2 影响微波辅助提起效率的因素
        1.3.4.3 微波辅助提取法的分类
        1.3.4.4 MAE 技术在中草药和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1.3.4.5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与其他提取技术比较
    1.4 中药炮制和中药复方的化学物质基础
        1.4.1 中药炮制的概念及内容
        1.4.2 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
        1.4.3 中药炮制的作用及基本方法
        1.4.4 中药复方配伍的化学研究
        1.4.4.1 单味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1.4.4.2 复方中药化学成份的研究
    1.5 中药有效成分在提取、炮制和配伍中的化学变化
        1.5.1 中药有效成分在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1.5.2 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1.5.2.1 水解
        1.5.2.2 异构化
        1.5.2.3 氧化
        1.5.2.4 置换
        1.5.2.5 分解
        1.5.2.6 缩合
        1.5.3 中药配伍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1.5.3.1 沉淀
        1.5.3.2 成分间的相互作用
        1.5.3.3 pH 对化学成分溶出的影响
        1.5.3.4 氧化还原反应对复方化学成份的影响
        1.5.3.5 剂型改变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6 中药有效成分的代谢
        1.6.1 概述
        1.6.2 药物的转运和转化
        1.6.2.1 被动转运
        1.6.2.2 主动转运
        1.6.3 利用Caco-2细胞体外模型研究药物吸收
        1.6.3.1 Caco-2 细胞体外模型
        1.6.3.2 Caco-2 细胞模型在药物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1.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刺五加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测定
    2.1 中药刺五加的研究现状
        2.1.1 刺五加中的化学成分
        2.1.2 刺五加的药理作用
    2.2 刺五加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的提取
        2.2.1 实验部分
        2.2.1.1 仪器和设备
        2.2.1.2 试剂和材料
        2.2.1.3 实验方法
        2.2.2 结果与讨论
        2.2.2.1 乙醇浓度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2.2.2.2 提取压力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2.2.2.3 微波提取对时间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2.2.2.4 最佳微波提取条件的选择
        2.2.2.5 刺五加叶中总黄酮和总皂苷提取方法比较
    2.3 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MSn 研究
        2.3.1 实验部分
        2.3.1.1 仪器和设备
        2.3.1.2 试剂和材料
        2.3.1.3 实验方法
        2.3.2 结果与讨论
        2.3.2.1 刺五加提取液的HPLC-MSn 分析
        2.3.2.2 HPLC 测定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学评价
    2.4 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微波辅助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2.4.1 实验部分
        2.4.1.1 仪器和设备
        2.4.1.2 试剂和材料
        2.4.1.3 实验方法
        2.4.2 结果与讨论
        2.4.2.1 溶剂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的影响
        2.4.2.2 压力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和化学变化的影响
        2.4.2.3 微波辅助提取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和化学变化的影响
        2.4.2.4 微波辅助提取法与索氏提取法比较
    2.5 刺五加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和表征
        2.5.1 绿原酸的化学结构、提取分离方法和药理作用
        2.5.2 实验部分
        2.5.2.1 仪器和设备
        2.5.2.2 试剂和材料
        2.5.2.3 HPLC-UV、HPLC-DAD-MSn 、ESI-MSn、和NMR 实验条件
        2.5.2.4 绿原酸的分离
        2.5.2.5 绿原酸的制备
        2.5.3 结果与讨论
        2.5.3.1 各流分的HPLC-UV 分析
        2.5.3.2 化合物X 的提取、分离和表征
    2.6 结论
    2.7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淫羊藿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测定
    3.1 中药淫羊藿的研究现状
        3.1.1 淫羊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3.1.2 淫羊藿的药理研究进展
    3.2 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MSn 法研究
        3.2.1 实验部分
        3.2.1.1 仪器和设备
        3.2.1.2 试剂和材料
        3.2.1.3 实验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淫羊藿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的提取
        3.3.1 实验部分
        3.3.1.1 仪器设备
        3.3.1.2 试剂和材料
        3.3.1.3 样品制备及提取方法
        3.3.1.4 样品的分析
        3.3.2 结果与讨论
        3.3.2.1 提取溶剂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3.3.2.2 提取压力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3.3.2.3 提取时间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3.3.2.4 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3.4 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3.4.1 实验部分
        3.4.1.1 仪器设备
        3.4.1.2 试剂和材料
        3.4.1.3 样品制备及提取方法
        3.3.1.4 样品的测定
        3.4.2 结果与讨论
        3.4.2.1 溶剂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的影响
        3.4.2.2 压力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及其化学变化的影响
        3.4.2.3 提取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及其化学变化的影响
        3.4.2.4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产率的比较
    3.5 结论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乌头类中药中生物碱在炮制和配伍过程中化学变化的研究
    4.1 乌头类中药的化学成分
        4.1.1 附子
        4.1.2 草乌
    4.2 乌头类中药的药理研究
        4.2.1 附子的药理作用
        4.2.2 草乌的药理作用
    4.3 乌头类生物碱的减毒增效研究概况
        4.3.1 炮制
        4.3.2 配伍
    4.4 加热对附子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影响
        4.4.1 实验部分
        4.4.1.1 仪器与试剂
        4.4.1.2 药材
        4.4.1.3 实验方法
        4.4.2 结果与讨论
        4.4.2.1 HPLC-UV 谱图
        4.4.2.2 标准曲线
        4.4.2.3 加热过程中双酯类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的变化
    4.5 炮制对草乌中化学成分的影响
        4.5.1 实验部分
        4.5.1.1 仪器和试剂
        4.5.1.2 实验方法
        4.5.2 结果与讨论
        4.5.2.1 优选草乌炮制方法
        4.5.2.2 乌头类中药和草乌炮制品中生物碱含量比较
    4.6 附子与其它中药配伍后的化学变化
        4.6.1 实验部分
        4.6.1.1 仪器和试剂
        4.6.1.2 实验方法
        4.6.2 结果与讨论
    4.7 结论
    4.8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利用Caco-2 单细胞层模型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
    5.1 Caco-2 细胞模型
    5.2 Caco-2 单层细胞模型的特点
    5.3 细胞模型在中药吸收研究方面的应用
    5.4 实验部分
        5.4.1 仪器与试剂
        5.4.2 实验方法
        5.4.2.1 Caco-2 细胞的培养
        5.4.2.2 单细胞层紧密性与完整性的检测
        5.4.2.3 药物分子跨膜转运实验
        5.4.2.4 样品的分析
        5.4.3 结果与讨论
    5.5 结论
    5.6 参考文献

(4)通络骨质宁膏的基质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部分
    第一部分 通络骨质宁贴的提取工艺研究
        1 处方及工艺分析
        2 药材鉴定
        3 青风藤药材含量测定
        3.1 仪器与试药
        3.2 青风藤药材的含量测定
        4 通络骨质宁贴的提取工艺研究
        4.1 仪器与试药
        4.2 方法与结果
        5 结论
    第二部分 通络骨质宁贴的成型工艺研究
        1 通络骨质宁贴的基质研究
        1.1 方案一
        1.2 方案二
        2 结论
        3 通络骨质宁贴与通络骨质宁膏重金属检查对比试验
        3.1 仪器与试剂
        3.2 溶液制备
        3.3 方法与结果
        4 结论
    第三部分、离体透皮率优选渗透促进剂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试验动物
        3 试验方法与结果
        3.1 含不同促渗剂通络骨质宁贴的制备
        3.2 透皮率试验方法(franze扩散池法)
        3.3 含量测定
        4 结论
    第四部分 通络骨质宁贴的质量标准研究
        1 名称
        2 处方
        3 制法
        4 性状
        5 薄层鉴别
        5.1 红花的薄层鉴别
        5.2 草乌的薄层鉴别
        5.3 血竭的薄层鉴别
        5.4 老鹳草的薄层鉴别
        5.5 半夏的薄层鉴别
        5.6 铁筷子的薄层鉴别
        5.7 见血飞的薄层鉴别
        5.8 桑枝的薄层鉴别
        6 检查
        6.1 含膏量检查
        6.2 耐热性检查
        6.3 赋型性检查
        6.4 黏附性检查
        7 含量测定研究
        7.1 提取溶剂的考察
        7.2 提取时间的考察
        7.3 提取溶剂量的考察
        7.4 萃取次数、萃取溶剂量的考察
        7.5 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7.6 结论
        8 质量标准草案
        9 通络骨质宁贴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9.1 试验条件
        9.2 检查项目及方法
        9.3 试验结果
        9.4 结论
    第五部分、通络骨质宁贴的初步药效学研究
        1 材料
        1.1 药品和试剂
        1.2 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方法
        2.1 镇痛试验
        2.2 抗炎试验
        3 实验结果
        3.1 镇痛实验结果
        3.2 抗炎实验结果
        4 结论
讨论与创新之处
    讨论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治疗风寒血瘀及肾虚型腰痛的新制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 制剂中各药味研究概况
    2 处方主药的主要化学成分
    3 中成药质量控制研究概况
    4 小结
第2章 制备工艺研究
    2.1 主要仪器
    2.2 处方
    2.3 实验方法
    2.4 包衣
    2.5 最佳工艺的验证
    2.6 贮藏
    2.7 小结
第3章 质量标准研究
    3.1 性状
    3.2 定性鉴别
    3.3 乌头碱限量检查
    3.4 水分含量检查
    3.5 重量差异检查
    3.6 溶散时限检查
    3.7 微生物限度检查
    3.8 小结
第4章 稳定性研究
    4.1. 实验样品及规格
    4.2. 方法
    4.3. 检验项目及方法
    4.4. 测定频度的制定
    4.5. 结果
    4.6. 小结
第5章 药效学研究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设计
    5.3 实验内容
    5.4 小结
第6章 毒理学研究
    6.1 急性毒性的研究
    6.2 长期毒性的研究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6)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文献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整理与研究
    一、闭合性骨折名称简述
    二、骨折的病因
        (一) 外因
        (二) 内因
    三、骨折病机
        (一) 脏腑、经络病机
        (二) 皮肉、筋骨病机
        (三) 气血、精津病机
    四、骨折外治辨证
        (一) 骨折外治
        (二) 骨折肿胀外治法
        (三) 中医五体辨证理论
    五、骨折中药外治的作用
        (一) 整体作用
        (二) 局部作用
        (三) 综合作用
    六、骨折中药外治方法
        (一) 敷贴药
        (二) 搽擦药
        (三) 熏洗湿敷药
        (四) 热熨药
    七、骨折外治方药源流
        (一) 殷商战国到秦汉时期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 隋唐时期
        (四) 宋金元时期
        (五) 明清时期
    八、骨折中药外治的现代研究
        (一) 骨折中药外治的优势
        (二) 临床疗效研究
        (三) 骨折中药外治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机制研究
        (四) 经皮吸收与中药经皮给药
    九、骨折中药外治方法作用机理研究
        (一) 膏药作用机理研究
        (二) 熏洗作用机理研究
        (三) 药熨作用机理研究
    十、活血化瘀机制研究
        (一) 活血化瘀影响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
        (二) 活血化瘀影响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的生成
        (三) 活血化瘀可加速骨折早期钙盐沉积
        (四) 活血化瘀增加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数量
        (五) 印证活血化瘀有关理论
第二部分 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一、设计思路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资料与方法
    二、统计结果
        (一) 中药学研究(频数分析)
        (二) 组方配伍研究(聚类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一、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的用药规律
        (一) 性味归经功用规律
        (二) 药物应用规律
    二、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作用机理初步探讨
        (一)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
        (二) 药物作用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论文摘要

(7)那如-3巴布剂的透皮吸收特性及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变的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文献综述
    一、经皮给药系统和巴布剂的研究概况
        1 经皮给药制剂之一-巴布剂
        2 经皮给药的促渗方法研究
        3 中药的经皮给药研究
        4 经皮给药的体内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近况和中药治疗
        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机理研究
        2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
        3 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三、蒙药那如三味丸及其成分的研究
        1 蒙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和治疗
        2 蒙药那如-3 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3 那如三味丸药物成分的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第一部分 蒙药那如-3 巴布剂的研制和透皮吸收特性研究
        实验一 那如-3 巴布剂组方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实验二 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实验三 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含量测定
        实验四 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乌头碱的透皮速率测定
        实验五 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透皮速率测定
        实验六 那如-3 巴布剂主药的透皮速率测定和优化促渗剂的比例
        实验七 制备那如-3 巴布剂和部分质控指标测定
        实验八 那如-3 巴布剂中新乌头碱的透皮速率测定
        实验九 那如-3 巴布剂中胡椒碱的透皮速率测定
        实验第一部分 结论
        实验第一部分 参考文献
    实验第二部分 那如-3 巴布剂和口服剂不同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测定
        实验一 那如-3 透皮给药与口服给药的新乌头碱血药浓度测定
        实验二 那如-3 透皮给药与口服给药的胡椒碱血药浓度测定
        实验第二部分 结论
        实验第二部分 参考文献
    实验第三部分 那如-3 巴布剂的抗炎镇痛作用观察及机理研究
        实验一 那如-3 巴布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跖肿胀度的影响
        实验二 那如-3 巴布剂对AA 大鼠关节炎病理改变的影响
        实验三 那如-3 巴布剂对AA 大鼠血清IL-1、TNFα、PGE2 水平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
        实验四 那如-3 巴布剂的镇痛作用观察
        实验第三部分 结论
        实验第三部分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数据挖掘总结田建辉治疗妇科癌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田建辉治疗妇科癌的用药研究
    1.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处方筛选标准
        1.4 处方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历采集
        2.2 原始资料的文档构建与信息录入
        2.2.1 原始资料数据库构建
        2.2.2 基本信息数据库构建
        2.2.3 规范化后数据库构建
        2.3 数据挖掘平台病历录入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与基本信息内容
        2.5 数据挖掘方法与用药规律内容
        2.5.1 频次分析
        2.5.2 关联规则分析
        2.5.3 熵聚类分析
    3.研究结果
        3.1 妇科癌患者一般情况
        3.2 妇科癌处方的用药规律
    4.分析与讨论
        4.1 基本信息的分析与讨论
        4.1.1 宫颈癌
        4.1.2 卵巢癌
        4.1.3 子宫内膜癌
        4.2 用药规律的分析
第二章 田建辉治疗宫颈癌的用药研究
    1.研究资料
    2.研究方法
        2.1 数据挖掘分析内容
        2.2 数据挖掘分析法
    3.研究结果
        3.1 中药频次统计分析
        3.2 关联规则分析
        3.3 熵聚类分析
    4.分析与讨论
    5.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三章 田建辉治疗妇科癌典型医案分析
    医案1:温阳化气法治疗导尿管拔除后遗症一则
    医案2:凉血透疹法治疗化疗后药毒一则
    医案3:从妇科癌验案一则探讨“通以治癌”的临床应用
    医案4:田建辉治疗阴火口苦验案一则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妇科癌临床分期标准
    附录2:症状与中药名称前后规范化
    附录3:文献综述 中医药防治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4: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9)成药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及铁牛七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乌头属植物及其成药测定的研究现状
        1.1.1 化学成分
        1.1.2 临床应用
        1.1.3 毒性
        1.1.4 成药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测定方法
    1.2 铁棒锤及生物碱的研究概况
        1.2.1 化学成分
        1.2.2 药理作用
        1.2.3 毒性
        1.2.4 生物碱的性质与分类
        1.2.5 生物碱的提取
        1.2.6 乌头类生物碱的研究应用及发展方向
第2章 研究报告
    2.1 HPLC同时测定成药中四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
        2.1.1 仪器与试药
        2.1.2 实验部分
        2.1.3 结果与讨论
        2.1.4 小结
    2.2 铁牛七中宋果灵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
        2.2.1 仪器与试药
        2.2.2 实验部分
        2.2.3 结果与讨论
        2.2.4 小结
    2.3 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分离铁牛七化学成分
        2.3.1 仪器与试药
        2.3.2 实验部分
        2.3.3 结果与讨论
        2.3.4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生脉饮中5-HMF来源机制及炮制对五味子中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前言
    第一节 生脉饮研究概述
        1 生脉饮的研究发展历史
        2 生脉饮的药理学研究
        3 生脉饮化学成分研究
    第二节 五味子研究概述
        1 五味子炮制历史沿革
        1.1 五味子炮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1.2 炮制对五味子功效及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2 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2.1 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2.1.1 五味子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2.1.2 五味子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2.1.3 五味子中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2.1.4 五味子中其它化学成分的研究
        2.2 五味子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2.2.1 五味子护肝作用的研究
        2.2.2 五味子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2.2.3 五味子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2.2.4 五味子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
        2.2.5 五味子对呼吸系统作用的研究
        2.2.6 五味子的其它生物学活性研究
        2.2.7 五味子的毒性研究
    第三节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学活性影响的研究概述
        1 中药的炮制方法及常用辅料
        1.1 中药的炮制方法
        1.1.1 中药净制技术
        1.1.2 中药切制技术
        1.1.3 中药炮制技术
        1.2 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
        1.2.1 液体辅料
        1.2.2 固体辅料
        2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
        2.1 炮制对中药中某种已知功效成分影响的研究
        2.2 炮制对中药中已知功效的某大类化合物总含量影响的研究
        2.3 炮制对中药中醇浸率、水煎率含量影响的研究
        2.4 炮制对中药中微量元素含量影响的研究
        3 炮制对中药生物学活性影响的研究
    第四节 课题研究背景
        1 5-HMF研究简介
        2 立项依据
第二章 生脉饮中5-HMF来源机制的研究
    前言
    第一节 5-HMF分析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1.2 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供试液的制备
        2.2 色谱分析条件及系统适应性考察
        2.3 工作曲线的建立
        2.4 精密度的考察
        2.5 稳定性考察
        2.6 重现性考察
        2.7 加样回收率考察
        3 结果与讨论
        3.1 系统适应性
        3.2 线性关系
        3.3 精密度
        3.4 稳定性
        3.5 重现性
        3.6 加样回收率
        4 结论
    第二节 生脉饮中5-HMF来源的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与试剂
        1.2 试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分析方法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加糖量对五味子中5-HMF产生的影响
        3.2 五味子量及酸性环境改变对麦冬煎煮过程中5-HMF产生的影响
        3.3 五味子和麦冬共煎及五味子单煎对5-HMF产生的影响
        4 结论
    第三节 五味子中5-HMF来源机制的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与试剂
        1.2 试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分析方法
        2.2 浸泡时间对五味子中5-HMF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制备
        2.3 煎煮时间对五味子中5-HMF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制备
        2.4 不同来源的五味子加入量对5-HMF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制备
        2.5 煎煮时间和加热温度对生五味子产生5-HMF含量影响的样液制备
        2.6 煎煮和炮制过程对五味子产生5-HMF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制备
        2.7 五味子中5-HMF来源于炮制过程中还原糖分解的验证样品溶液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浸泡时间对五味子中5-HMF产生量的影响
        3.2 煎煮时间对五味子饮片中5-HMF产生量的影响
        3.3 不同来源的五味子加入量改变对煎煮液中5-HMF含量测定的影响
        3.4 煎煮温度和时间对生五味子中5-HMF产生量的影响
        3.5 炮制和煎煮过程对五味子中5-HMF产生含量的影响
        3.6 五味子中5-HMF主要来源于炮制过程中还原糖的分解
        4 结论
    本章小结及建议
第三章 炮制对五味子外观性状及重量的影响
    1、实验材料和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炮制温度影响的样品制备
        2.2 炮制时间影响的样品制备
        2.3 炮制辅料用量影响的样品制备
        2.4 炮制对五味子样品重量的影响
    3 实验结果
        3.1 蒸制后的各五味子样品
        3.2 醋制后的各五味子样品
        3.3 酒制后的各五味子样品
        3.4 蜜制后的各五味子样品
        3.5 炮制后的五味子样品的重量变化情况
    4 结论
    本章小结及建议
第四章 炮制对五味子中5-HMF含量影响的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与试剂
        1.2 试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分析方法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中5-HMF产生量的影响
        3.2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中5-HMF产生量的影响
        3.3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5-HMF产生量的影响
    4 结论
    本章小结及建议
第五章 炮制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及其溶出率的影响
    第一节 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1.2 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供试液的制备
        2.2 色谱分析条件及系统适应性考察
        2.3 工作曲线的建立
        2.4 精密度的考察
        2.5 稳定性考察
        2.6 重现性考察
        2.7 加样回收率考察
        3 结果与讨论
        3.1 系统适应性
        3.2 线性关系
        3.3 精密度
        3.4 稳定性
        3.5 重现性
        3.6 加样回收率
        4 结论
    第二节 炮制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1.2 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分析方法
        2.2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2.4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的影响
        3.2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的影响
        3.3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的影响
        4 结论
    第三节 炮制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煎出量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1.2 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分析方法
        2.2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乙素溶出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乙素溶出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2.4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乙素溶出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乙素溶出率的影响
        3.2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乙素溶出率的影响
        3.3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乙素溶出率的影响
        4 结论
    本章小结及建议
第六章 炮制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及其溶出率的影响
    第一节 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1.2 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供试液的制备
        2.2 精密度的考察
        2.3 稳定性考察
        2.4 工作曲线的建立
        2.5 重现性考察
        2.6 加样回收率考察
        3 结果与讨论
        3.1 精密度
        3.2 稳定性
        3.3 线性关系
        3.4 重现性
        3.5 加样回收率
        4 结论
    第二节 炮制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1.2 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分析方法
        2.2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2.4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的影响
        3.2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的影响
        3.3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的影响
        4 结论
    第三节 炮制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溶出量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1.2 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分析方法
        2.2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溶出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溶出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2.4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溶出量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炮制时间对五味中总木脂素溶出率的影响
        3.2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总木脂素溶出率的影响
        3.3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溶出率的影响
        4 结论
    本章小结及建议
第七章 炮制对五味子水浸率和醇浸率的影响
    第一节 炮制对五味子水浸率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1.2 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测定方法
        2.2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水浸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水浸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2.4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水浸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水浸率的影响
        3.2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水浸率的影响
        3.3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水浸率的影响
        4 结论
    第二节 炮制对五味子醇浸率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1.2 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测定方法
        2.2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醇浸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醇浸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2.4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醇浸率影响的样品溶液的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炮制时间对五味子醇浸率的影响
        3.2 炮制温度对五味子醇浸率的影响
        3.3 炮制辅料用量对五味子醇浸率的影响
        4 结论
    本章小结及建议
第八章 总结与建议
    第一节 实验总结
    第二节 建议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四、草乌注射液制作工艺的一点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癌痛治疗现状调查分析及草乌甲素治疗轻中度癌痛的临床研究[D]. 王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12)
  • [2]草乌炮制方法传承与规范化应用研究[D]. 侯跃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6)
  • [3]中药化学成分在炮制、配伍和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转运机制的研究[D]. 刘忠英. 吉林大学, 2005(06)
  • [4]通络骨质宁膏的基质改进研究[D]. 徐莛婷. 贵阳中医学院, 2012(04)
  • [5]治疗风寒血瘀及肾虚型腰痛的新制剂研究[D]. 郭晶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05)
  • [6]闭合性骨折中药外治文献证治规律研究[D]. 薛远亮.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
  • [7]那如-3巴布剂的透皮吸收特性及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变的机理[D]. 刘志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8]基于数据挖掘总结田建辉治疗妇科癌的用药规律[D]. 杨美清.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成药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及铁牛七化学成分研究[D]. 刘岚.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
  • [10]生脉饮中5-HMF来源机制及炮制对五味子中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D]. 李英华. 浙江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草五注射液生产工艺的一点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