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生矮化病毒株系寄主反应及对花生致病力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云奇[1](2017)在《小RNA深度测序在柑橘新发病毒的鉴定及TuMV诱导的抗病毒新机制中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果树资源丰富,各类水果总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因此其经济重要性不言而喻。病毒病害可影响果树植株的正常生长,甚至给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失。果树病毒病害种类较多,其中部分病害的病原至今未能确认,因此果树病毒病害的检测与鉴定对于生产及防治至关重要。果树病毒往往缺乏相应的草本寄主,在木本植物内的复制积累量低,分布不均且具有季节性差异,存在潜伏侵染的现象,且果树组织中多富含多糖多酚等复杂成分,这些因素限制了传统病毒检测方法在果树病毒上的鉴定工作。高通量测序技术(如小RNA深度测序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果树病毒检测和鉴定的效率,用于可鉴定包括柑橘在内的果树未知病毒,挖掘更多病毒种类。小RNA(small RNA,sRNA)深度测序技术具有快速、准确及高通量等优点,为植物病毒快速检测鉴定的新方法。本研究利用s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两种不同种类的柑橘病毒,并以此探讨该技术在果树病毒鉴定中的应用;同时本文将对病毒侵染寄主植物(拟南芥及柠檬)后sRNA表达谱进行分析,以期为果树病毒的致病机理的研究及其防治提供新思路。通过sRNA深度测序技术,从采自重庆地区的表现黄化脉明症状的柠檬样品中鉴定到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通过序列拼接最终获得了该病毒全长基因组序列,研究发现其分离物CQ与CYVCV土耳其分离物Y1、云南分离物YN及巴基斯坦分离物PK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7.3%、98.8%及97.6%,同时对病毒编码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也进行了分析。聚类分析表明,分离物CQ属于甲型线性病毒科(Alphaflexiviridae)柑橘病毒属(Mandarivirus)。除此之外,本文首次分析了CYVCV侵染柠檬后的病毒小RNA(virus-derived small interfering RNAs,vsiRNAs)表达谱特征,CYVCV vsiRNAs以21-及22-nts两种为主,它们在CYVCV基因组上连续且不均匀分布,源于病毒负链的vsiRNAs丰度比正链高。本研究对CYVCV vsiRNAs 5’-端碱基偏好性也做了分析,结果暗示了这些vsiRNAs可能与柑橘体内不同的Argonaute(AGO)蛋白结合进而行使各种生物学功能。该样品为CYVCV单独侵染。柑橘褪绿矮缩病(Citrus chlorotic dwarf disease,CCDD)也是柑橘上发现的一种病毒病害,最早发现于土耳其。本章继续利用sRNA深度测序技术对采自中国云南地区的表现褪绿畸形症状的柠檬样品进行病原鉴定。对sRNA表达谱分析后发现,类似于CYVCV,源自于病毒的contigs几乎覆盖了分离物CCDaV-TK4(Citrus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CCDaV,GenBank No.JQ920490)的全基因组。通过引物设计及实验成功获得该病毒基因组全长信息,全长为3642-nts。序列分析发现其与分离物CCDaV-TK4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高达99.3%,其基因组与其它双生病毒结构类似,如单链环状dna、茎环结构及其内部的九核苷酸序列等。聚类分析表明该分离物ccdav-cn001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didae)。本研究同样分析了ccdavvsirnas的表达谱,vsirnas以22-、21-及24-nts为主,病毒正义链vsirnas的丰度要高于反义链。结合vsirnas表达谱,预测并验证了该病毒基因组反义链存在一个内含子结构。分离物ccdavcn001是ccdav的第二条全长基因组序列,其发现丰富了ccdav的序列信息。通过上述两种不同种类柑橘病毒的鉴定,表明了srna深度测序技术在果树病毒快速鉴定方面的优势,同时对两种病毒vsirnas表达谱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和推动了我们对柑橘抗病毒分子机理的理解。基因沉默是真核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基于srna活性的基因表达调节机制,目前抗病毒基因沉默的研究多集中在草本植物上,木本植物上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将继续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对拟南芥的抗病毒机理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包含柑橘在内的果树抗病毒分子机理研究提供思路。本章研究对象为芜菁花叶病毒(turnipmosaicvirus,tumv-gfp),它是侵染十字花科植物的一种重要病毒。本研究通过对tumv-gfp侵染拟南芥后诱导的小rna表达谱进行分析,发现与黄瓜花叶病毒突变体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Δ2b,cmv-Δ2b)侵染拟南芥的结果类似,tumv-gfp侵染拟南芥后也能够诱导一类21-ntssrna的富集,此类srna由拟南芥1000多个编码基因产生,主要集中于基因的编码区域和及核糖体rrna的负链,由于此类srna是由病毒诱导所致,因此它们被命名为vasirnas(virus-activatedsirnas)。进一步数据分析及杂交实验验证了vasirnas的合成依赖于rdr1(rna-dependentrnapolymerase1)及dcl4(dicer-like4)。拟南芥突变体ein5(ethylene-insensitive5)健康植株本身可以产生一类21-ntssrna,而当接种tumv-gfp后ein5中vasirnas的积累量明显提高,表明ein5可以增强vasirnas通路;tumvmrna在ein5植株中的积累量降低和在rdr1中积累量升高,表明此通路可能具有抗病毒活性。cmv-Δ2b与tumv-gfp侵染拟南芥后诱导的rdr1共同靶标基因有369种,表明两种病毒侵染拟南芥均可诱导上百种内源基因产生vasirnas,该结果暗示了拟南芥的vasirnas合成通路针对不同病毒的侵染可能具有普遍性。vasirnas可导致寄主内源基因表达下调,基因功能分析发现这些内源基因多与植物基本的生命活动相关,推测这些编码基因的表达为病毒提供了其复制增殖需要的能量及原料,寄主关闭这些内源基因或对病毒在寄主细胞内的复制增殖造成不利影响,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本研究试图探究拟南芥vasirnas通路在柑橘上是否同样具有普遍性,以cyvcv侵染柠檬后的小rna表达谱为研究对象,以甜橙作为参考基因组,分析发现来源于柠檬编码基因及rrna区域的21-ntssrna,其丰度在cyvcv侵染前后基本不变,该结果说明CYVCV侵染柠檬后,并没有产生类似于拟南芥vasi RNAs的通路或柠檬体内vasiRNAs通路不明显,其背后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该结果为vsiRNAs机制在果树寄主上的首次尝试。
周广灿[2](2015)在《我国致大豆花叶病的两种Potyvirus病毒的演化与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是最大的植物病毒属之一。该属的一个重要成员,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 SMV),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大豆生产的严重威胁。与此同时,多种与SMV演化关系较近的potyvirus病毒也可以感染大豆,其潜在威胁不容忽视。为了调查现阶段引起我国大豆花叶病的Potyvirus病毒种类,本研究于2013年5-8月在江苏、湖北、江西、以及黑龙江等多个省份的大豆产区采集了具有典型花叶症状的大豆叶片共370份,运用混合样品转录组测序鉴定和Potyvirus病毒兼并引物RT-PCR检测鉴定花叶症状大豆叶片中Potyvirus病毒的种类。混合样品转录组测序结果发现有两种Potyvirus病毒最为富集,分别是SMV与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ean common mosaic virus, BCMV)。同时,用Potyvirus病毒兼并引物RT-PCR检测到72份阳性样品,其中33份鉴定为SMV,38份鉴定为BCMV和1份鉴定为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 WMV)。因此,我们推测SMV和BCMV是现阶段引起我国大豆花叶病的两种主要的Potyvirus病毒。为了探究SMV与BCMV各自的演化特征,我们根据Potyvirus病毒兼并引物PCR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分别选取33份SMV阳性样品中的14份、38份BCMV阳性样品中的30份和实验室前期保存的4份SMV样品对各样品中SMV或BCMV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分别汇集GenBank中的SMV或BCMV基因组序列对SMV或BCMV的演化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分析。1、SMV演化特征研究运用获得的18条我国的SMV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中来源于世界多个国家的65条SMV基因组序列和已报到的6种14条与SMV演化关系较近且演化位置清楚的Potyvirus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作为外类群),对SMV的演化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首先,基因重组分析发现SMV种群内部基因重组频繁并检测到32个独立的基因重组事件。然后,运用去除基因重组片段的SMV的基因组序列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了较完整和可靠的SMV系统演化关系树。这个由83条来源于世界多个国家的SMV基因组序列构建的SMV演化关系树由4个演化支(Ⅰ、Ⅱ、Ⅲ和Ⅳ)组成。来源于我国的SMV基因组序列存在于4个演化支中,并且许多SMV基因组序列位于基部演化支(Ⅰ和Ⅱ)中,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SMV与其宿主大豆一起起源于中国的假说。SMV种群结构分析显示我国SMV种群与韩国和美国SMV种群之间均有较大程度的遗传分化。SMV编码基因总体上受到纯化选择的作用以消除有害突变对SMV的影响,而P1基因、HC-Pro基因的5’端区域和P3基因中的一些区域受到较强的选择作用,并且在SMV编码蛋白中鉴定出一些受到正选择(dN/dS>1)的氨基酸位点。2、BCMV演化特征研究BCMV是广为人知的菜豆类植物的病原体,有关其危害大豆的报道很少。本研究在具有花叶症状的大豆叶片中获得30条BCMV的全基因组序列。然后,我们运用这30条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中的16条BCMV基因组序列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BCMV的演化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BCMV系统演化分析显示感染大豆的BCMV(group Ⅰ)与感染花生的BCMV(group Ⅱ)各自形成独立的演化分支,并与其它分离源的BCMV(group Ⅲ)演化关系较远,表明BCMV种群演化过程中的不同BCMV株系/分离物的遗传分化及对不同宿主的适应.BCMV编码基因遗传变异分析显示,与其他基因相比,P1基因、P3基因、6K2基因和CP基因的5’端序列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与SMV类似,BCMV种群在演化的过程中存在频繁的种内基因重组并受到纯化选择的影响,而BCMV编码基因中一些受到较强选择作用的基因区域或受到正选择作用的氨基酸位点可能会影响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和有利于病毒的演化。另外,通过分析SMV种群与BCMV的演化特征发现在两种群之间存在种间基因重组现象。最后,通过磨擦接种20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大豆品系,检测了我国4个代表性SMV株系/分离物(分支Ⅰ的XFQ001、SX-Z和SC6-N及分支Ⅱ的SC7-N)的致病性,并初步比较了其与美国SMV G1-G7株系的致病性差异。结果表明:除XFQ001与G1在致病性上比较类似(仅在一个大豆品系上的致病表型不同)以外,SC6-N、SC7-N和SX-Z与美国株系的致病性差异均较大。另外,本研究选取的4个BCMV株系/分离物,DXH015(group I-a)、HZZB011(group I-b)、 HZZB012(group I-c)和CDXQ003(group I-c),可以通过磨擦接种有效地感染多个大豆品系并产生系统性花叶或坏死症状,表明由BCMV引起的大豆花叶病是我国大豆生产的潜在威胁。为了有效地防治BCMV对我国大豆生产的危害和指导大豆抗病育种,本研究对大豆中抗BCMV基因资源进行了初步筛选,首次发现了大豆品系Sewuon97、Raiden和V94-5152中可能携带优良的抗BCMV基因,并通过建立杂交系对Sewuon97中的抗BCMV基因进行了初步定位研究。总地来说,本课题的研究发现将有助于了解现阶段引起我国大豆花叶病的主要Potyvirus病毒种类、我国SMV株系/分离物与其他国家SMV株系/分离物的演化关系、SMV种群和BCMV种群的演化特征,以指导病毒学家和大豆育种学家设计检测和防治SMV和BCMV的方法。
康彦平,晏立英,雷永,廖伯寿[3](2015)在《河北省藁城花生病毒病的RT-PCR检测及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文中认为采用RT-PCR技术对采自河北省农林科学研究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藁城堤上试验基地的12份花生叶片样品进行花生病毒病的检测,结果表明:从表现花叶和矮化症状的10份样品中检测到花生条纹病毒(peanut stripe virus,PStV),检出率高达90%,未检测到花生矮化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对其中2个PStV分离物cp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该cp全长864 bp。这两个分离物与已报道的PStV其他株系的cp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4%99.2%和94.7%99.7%,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5%99.7%和95.8%100.0%。PStV cp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这两个分离物与中国大陆其它分离物及美国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而与中国台湾、泰国和越南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远。
周泽科[4](2013)在《江西烟草主要病害病原物种、生理小种及生化型鉴定》文中认为目前危害江西烟草种植的病害种类众多,其中以烟草青枯病、烟草黑胫病、烟草病毒病危害最为严重。为了明确江西烟草主要病害病原的种类归属及生理分化,并继而为江西烟草抗病品种选育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采用cDNA反转录合成、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目的基因片段克隆、核苷酸序列测定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江西烟草青枯病、烟草黑胫病、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病原物进行分子鉴定,并利用鉴别寄主、生物化学测定等方法对烟草青枯病菌、烟草黑胫病菌的生理小种及生化型进行鉴定,实验取得如下结果:(1)通过对16S rDNA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1500bp)测定及序列同源性分析,明确了江西烟草青枯病病原为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鉴别寄主接种和生化型测定结果表明,江西烟草青枯菌均属1号生理小种,在生化型划分上属生化型Ⅲ-1,推测认为江西烟草青枯病菌致病性差异不明显。(2)通过对rDNA-ITS测序(892bp)测定及序列同源性分析,将江西烟草黑胫病病原鉴定为疫霉菌属烟草专化性菌系(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生理生化测定及鉴别寄主接种表明,供试的烟草黑胫病菌在生理小种划分上均属生理小种1号。(3)通过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分别获得江西烟草普通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全长480bp、657bp和801bp CP基因序列,根据CP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认为CMV江西分离物属CMV亚组Ⅰ,PVY江西分离物在株系划分上为N株系。(4)系统发育树显示,江西烟草青枯病菌、烟草黑胫病菌、TMV、CMV和PVY在进化变异过程中受寄主选择作用不明显,而主要受地域发生的影响。
钱程[5](2013)在《西芹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及其诱导抗生研究》文中认为由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侵染而引起的黄瓜枯萎病,是世界性的根际土传病害,一般年限发病率为10~30%,给黄瓜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会带来“3R”问题,且污染环境。嫁接换根虽说可以从根本上防治枯萎病,但是由于嫁接技术相对有难度,嫁接后管理繁琐,嫁接后黄瓜品质下降等原因导致实际生产中推广面积有限。利用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诱导抗病性技术进行防治已经成为新的病害控制措施。本实验在培养基条件下,用西芹鲜根、鲜根际区物及种子的丙酮、乙醇和蒸馏水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分别进行处理1代和每代处理而后连续培养,每1代均测定不同处理病菌的菌落直径及其田间致病力,用以筛选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与此同时,测定每1代不同处理病菌分泌的毒素—镰刀菌酸含量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用以研究不同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的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致弱作用机理。随后用筛选到的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作为诱导物进行了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50mg mL-1的西芹鲜根、根际区物及种子的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分别处理1代后,不同处理均表现为第1代枯萎病菌的直径受抑制作用最强,以后随着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各处理与其对照间差异不显着,抑制作用逐渐减小。鲜根、根际区物及种子的3种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致病力有致弱作用,各处理的病情指数随着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至第6代时,西芹鲜根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7.5、29.2和28.3;西芹根际区物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8.3、27.5和28.3;西芹种子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处理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9.2、28.3和28.3。实验通过西芹鲜根、根际区物、种子的3种浸提液1代处理后,继代培养6代未能获得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2.50mg mL-1的西芹鲜根、根际区物及种子的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分别每代处理黄瓜枯萎病菌后,其中丙酮、乙醇浸提液处理对继代培养第1~5代黄瓜枯萎病菌具有化感抑制作用,而蒸馏水浸提液处理对继代培养第1~5代病菌的生长既表现为抑制作用又表现为促进作用。鲜根、根际区物及种子的3种浸提液对继代培养第1~5代黄瓜枯萎病菌的致病力具有致弱作用,且随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不同处理病菌的致病力表现为逐渐降低。至第5代时,西芹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的致病力为0,根际区物乙醇浸提液处理的致病力为6.7%,种子乙醇浸提液处理的致病力为3.3%,实验通过西芹鲜根丙酮、根际区物乙醇和种子乙醇浸提液的每代处理筛选到了3株黄瓜枯萎病菌的弱毒菌株。3.50mg mL-1的西芹鲜根、根际区物及种子的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处理1代对第1~6代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镰刀菌酸含量具有减小作用。不同浸提液处理抑制黄瓜枯萎病菌分泌果胶酶、纤维素酶能力逐渐减小。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处理1代后,不同处理黄瓜枯萎病菌分泌的镰刀菌酸含量及纤维素酶活性同其致病力均表现为极显着正相关。50mg mL-1的西芹鲜根、根际区物及种子的丙酮、乙醇、蒸馏水浸提液每代处理显着抑制第1~5代黄瓜枯萎病菌镰刀菌酸的产生,显着降低果胶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积累,即对黄瓜枯萎病菌产毒素和产细胞壁降解酶的能力具有致弱作用。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的浸提液每代处理后,不同处理黄瓜枯萎病菌的致病力同其继代培养过程中分泌的镰刀菌酸含量、纤维素酶活性及β-葡糖糖苷酶活性呈极显着正相关。低镰刀菌酸含量、低果胶酶活性可作为筛选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辅助指标。4.实验筛选的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FOC-RA-5、FOC-SE-5和FOC-RSE-5的致病力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弱毒菌株FOC-RA-5可显着激发黄瓜对枯萎病的抗性,表现为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比对照一定程度上降低。采用浸根和蘸胚根的诱导方法优于灌根、注射、喷雾处理,挑战接种后15d,两种方法的相对防效仍在50%以上,是最佳诱导方法。诱导物浓度越高,相对防治效果越显着,1.0107个ml-1是最佳诱导接种浓度;中等浓度挑战物处理,相对防治效果最好,1.0106个ml-1是最佳挑战接种浓度。弱毒菌株FOC-RA-5诱导处理黄瓜植株后,相对防效随诱导间隔期的延长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间隔期为72h的处理相对防效最大,是最佳诱导间隔期。此外,黄瓜幼苗经多次诱导处理可以显着提高黄瓜的诱导抗病能力,3次诱导处理在整个调查期间防治效果达83%以上,为最佳诱导次数。
肖洋[6](2010)在《花生矮化病毒病抗性的遗传分析及抗性分子标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与经济作物,我国花生总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由于花生相对于其他油料作物具有产油效率、种植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其市场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在影响我国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因素中,矮化病毒病(Peanut stunt virus,PSV)是北方主产区花生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PSV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但是,目前国内外尚缺乏高抗PSV的花生品种,仅在花生属野生种中发掘到免疫和高抗的种质,并已将二倍体野生种的PSV抗性转移到栽培种花生中。因此,研究明确源于野生花生的PSV抗性的遗传特性和建立抗性的分子标记,是深化花生矮化病毒病抗性遗传改良必须优先解决的课题。本研究以源自野生花生的抗PSV种间杂种后代ICGV86699与感病的栽培种花生杂交构建的重组近交系(RIL)群体为材料,通过人工接种矮化病毒、症状观察和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评价群体分离家系PSV抗性的差异,分析抗性遗传特性,并通过EST-SSR多态性标记的开发,结合应用基因组SSR标记技术,鉴定与PSV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为深化花生矮化病毒病抗性育种提供理论、技术和材料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本课题组已获得的6万多条ESTs和GenBank中已登陆ESTs的序列设计了99对EST-SSR引物,优化了这些引物PCR的扩增条件,其中91对引物在6个栽培种花生材料中均能得到清晰的扩增产物,12对引物能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增加了可用于栽培种花生研究的多态性SSR引物。(2)以抗矮化病毒病的种间杂种花生种质ICGV86699与感病品种“远杂9102”杂交构建了重组近交系群体,对该群体(F6代)94个家系在网室进行PSV人工接种后,观察病害症状并进行ELISA检测,根据抗性鉴定结果分析抗性的遗传特性。RIL群体不同家系对矮化病毒病的抗性反应存在显着差异,鉴定出一批抗性水平高而且农艺性状较好的家系。通过不同遗传模型的比较分析,首次明确了花生对矮化病毒病的抗性受2对连锁并具累加效应的主效基因控制。由于抗性的遗传基础较为简单,容易通过杂交在不同品种间转移,为抗性材料在育种中的利用奠定了理论依据。(3)利用353对SSR引物对RIL群体的两个亲本进行PCR扩增,其中56对引物在两个亲本间可检测出多态性,多态性引物占可扩增引物的15.8%。利用多态性引物对RIL群体94个家系的DNA进行PCR扩增,结合各个家系接种病毒后的ELISA鉴定结果,得到1个与花生矮化病毒病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XY38”,标记与抗性基因间的交换值为7.4%,换算后分子标记与抗性基因间的遗传距离为7.5cM,具有作为抗性育种辅助选择技术的潜力。
李得孝[7](2009)在《大豆花叶病(SMV)抗性基因鉴定、分子验证、基因聚合与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花叶病(SMV)是全球主要大豆产区分布最广的病毒性病害之一。全球范围内大豆种质交流和新的强毒力病毒株系的不断出现,使大豆安全生产面临挑战。大豆花叶病毒归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寄主范围狭窄,主要局限于豆科植物。可通过受侵染的种子,蚜虫和机械接种传播。植株受SMV侵染后,通常出现三种反应:无症状或仅在接种叶有局部致死斑(抗病类),致死(局部致死或整株致死)及花叶症状(感病类)。大豆对SMV的侵染反应受寄主基因型、病毒株系、侵染时期和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的影响。依据一套大豆鉴别材料的表型反应,美国已鉴定出7个SMV病毒株系(G1-G7),而在中国和日本,利用不同的大豆材料鉴定出不同的病毒株系,但各地鉴定的株系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有待建立统一的病毒株系鉴别体系。美国利用Cho & Goodman(1979)的鉴别体系已经鉴定出位于大豆不同连锁群(MLG-F,-B2,-D1b)上的3个抗性基因位点(Rsv1,Rsv3,Rsv4),并在Rsv1位点发现9个等位基因。对SMV和大豆互作中是否存在“一因多效”现象,国内外专家的认识存在分歧。中国学者认为大豆对不同病毒株系的抗性受不同基因控制,不存在“一因多效”现象,而美国专家认为,SMV抗性基因的作用是“多效的”。分子标记作图的结果表明,中国报道的抗性基因位点与美国鉴定的基因基本重合。本研究在美国大豆花叶病鉴别体系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如下研究:(1)发掘大豆种质中新的SMV抗病基因,为大豆抗SMV育种提供多样化抗源,提高大豆抵抗病毒侵袭的能力;(2)结合经典遗传研究,探讨利用与抗性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确定抗性基因的可能性;(3)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聚合多个抗性基因,创制大豆新抗源,为广谱持久抗性材料的选育提供有用的育种种质;(4)研究抗性基因杂合状态下,温度对致死反应的影响,深化对大豆抗病基因与病毒互作机制的认识。研究用6个株系(G1~G3,G5~G7)鉴定了127份大豆材料的抗性反应、甄别这些材料中携带的可能抗性基因。结果显示:84份材料携带Rsv1位点上的抗性基因,分别是Rsv1-y 42份, Rsv15份,Rsv1-k 19份,8份Rsv1-t, 8份Rsv1-r, 1份Rsv1-n, 1份Rsv1-h;Rsv3位点材料各3份;16份材料可能携带Rsv1, Rsv3,或Rsv4位点上的新基因,比较其与已报道的9个抗性基因对不同病毒株系的反应模式,发现其中9份材料(Kosuzu, Suzumaru, PI 398877, Jitsuka, Clifford, and Tousan 65, Cosica, PI 61944,和PI 61947)可能携带Rsv1位点的新基因,2份(PI 339870 and PI 399091)可能携带Rsv3位点的新抗性基因,5份(KAERI-GNT-220-7, PI 398593, PI 438307, Rhosa和Beeson)可能携带Rsv4位点的新抗性基因。另外,18份材料全抗6个株系,可能携带Rsv1-h, Rsv4, Rsv1Rsv3, Rsv1Rsv4,或Rsv3Rsv4基因。遗传等位测验显示中国大豆品种J05携带两个独立的大豆花叶病抗性基因Rsv1和Rsv3。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证实J05携带两个抗性基因。用SMV-G1接种的F(2J05 x Essex)单株,结果很好地符合3:1的分离比例,Rsv1位点附近的三个SSR标记,Satt114, Satt510和Sat154,可在亲本J05和Essex中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并与F连锁群的基因紧密连锁,证实J05中含有SMV G1的抗性基因Rsv1;选感SMV-G1的F2单株的F2:3家系接种SMV-G7株系,表现型出现1:2:1的分离比例,证实J05中存在Rsv3并与B2连锁群的两个SSR标记Satt726和Sat424紧密连锁;但与基因Rsv4紧密连锁的两个标记Satt296和Satt542与SMV的抗性分离表现相互独立,表明J05中不含Rsv4基因。Rsv1和Rsv3位点的这些标记可用于J05中SMV抗性基因选择和聚合的有效分子工具。试验以J05(Rsv1Rsv3)和V94-5152(Rsv4)做抗性基因供体,利用分子标记聚合Rsv1, Rsv3和Rsv4三个SMV抗性基因。用J05 x V94-5152的F2:3, F3: 4,和F4:5家系筛选携带三个抗性基因的聚合个体。8个与三个抗性基因连锁的PCR标记被用于分子辅助选择。两个SSR标记(Sat154和Satt5 10)和一个基因特异性标记(Rsv1-f/r)被用于筛选携带Rsv1的单株; Satt560和Satt063用于筛选Rsv3;Satt266, AI856415和AI856415-g用于筛选Rsv4。有五个F4:5家系在所有8个标记位点上都重合,推测可能已经聚合了3个SMV抗病基因。迄今在大豆种质中已鉴定出了3个SMV抗性基因位点,Rsv1, Rsv3和Rsv4。Rsv1位点的大多数基因对一些SMV株系(而非全部)表现抗病;Rsv3对G5- G7表现抗病,对G1- G4表现感病;Rsv4对G1-G7表现在幼苗早期抗病。Rsv1位点的抗性基因常表现剂量效应,出现杂合致死;而当与特定的SMV株系互作时,可出现纯合体的致死反应。研究利用一套Essex等基因系和F1杂种,探究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SMV的致死反应与抗性基因的剂量效应(基因型纯合对基因型杂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MV侵染导致的致死症状受外界温度的影响。SMV接种携带Rsv3和Rsv4的植株,不论基因纯合或杂合,在所有温度下皆表现无症状。在纯合状态下,V94-3971(Rsv1)、PI 96983 (Rsv1)和V262 (Rsv1-n)植株接种G7或G1后,茎尖致死转化成花叶的温度阈值中分别为30oC, 33oC和33oC。但在杂合状态下,G7接种的F1(V94-3973 x Essex)的温度阈值为29oC;G7接种的F1(Essex x PI 96983)为30oC;G1接种的F1(V262 x Essex)为31oC。而且,在G1接种的F1(V262 x Essex)和G7接种的F1(V94-3973 x Essex)杂合体中,还观察到不完全致死症状,即致死和花叶症状是混合出现的。茎尖致死对温度的反应受抗性基因、基因剂量效应、和细胞核背景的影响,细胞质效应可能存在但很有限。
张竹青[8](2009)在《辣椒病毒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我国11个省(市)辣椒病毒病毒原种类、不同生态区生产的辣椒种子带毒情况进行了检测和鉴定,对辣椒种质资源进行了广泛的鉴定筛选,对辣椒生理指标与病毒病抗性关系以及种子处理和防虫栽培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辣椒毒原种类的鉴定TMV仍为处于第一的主要毒原,ChiVMV上升为了第二,CMV为第三,PVY为第四,ToMV为第五,BBWV-2为第六,PMMoV为第七,BBWV-1为第八,PVMV为第九。病毒的复合侵染现象普遍,237份样本中有188份样本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最高的同时感染8种病毒。2、种子带毒情况检测采用RT-PCR和DAS-ELISA两种方法进行了种子携带CMV、TMV和ChiVMV检测。CMV的检出率为28.07%,TMV的检出率为26.31%,没有检测到ChiVMV;DAS-ELISA检测的灵敏度略低于RT-PCR。线椒种子的带毒率低于泡椒和尖椒;种子携带CMV的比率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携带TMV的比率晚熟品种>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海南、山西生产的种子带毒率略低。3、辣椒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对203份辣椒材料进行了苗期接种CMV、TMV鉴定,筛选出高抗CMV材料1份,高抗TMV材料2份,抗CMV材料26份,抗TMV材料32份。11份材料兼抗CMV、TMV,27份材料抗其中一种病毒,而对另一种为中抗。接种后病毒相对含量检测表明,发病越重病毒相对含量越高,发病越轻病毒相对含量越低。4、辣椒生理指标与病毒病抗性相关研究成株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单位面积纤维素与对病毒病的抗性呈显着正相关,苗期叶片中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与TMV抗性呈显着正相关,与CMV抗性相关不显着,苗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病毒病抗性相关不显着。5、接种CMV、TMV前后辣椒叶片中某些生理生化变化研究接种1~3天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升高,第5天开始下降,第9天起抗、耐病品种叶绿素含量开始上升,而感病品种则持续下降;接种后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下降,接种CMV和TMV下降的时间不一致;接种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先缓慢升高,达到酶活高峰后下降,抗、感品种酶活高峰存在差异;接种后PAL活性有两个酶峰,第1~2天有一个小高峰,第5天达到第二个酶活高峰,然后开始下降,品种抗性愈强,酶活性愈高。6、种子处理和防虫栽培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用两种方法处理种子的防病效果要比用单一方法好,单一处理中干热、湿热和10%Na3PO4处理的效果比温汤处理效果要好;防虫栽培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效果明显。
郭洪参[9](2009)在《山东花生颈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东省的花生种植面积比较大,是中国花生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近几年,花生颈腐病越来越重,在山东花生主要种植区已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调查,发现花生幼苗和衰老花生包括荚果特别容易受到侵染。一般田块平均发病率5%10%,在发病严重的地块可高达50%以上,已成为花生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更好地控制病害的发生,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20072008年,采集山东省的13个县(市)苗期和成株期发病花生样本。通过室内分离发现病害主要是由颈腐病病菌引起的。选择了其中6个不同地方的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发病症状与田间病株症状一致,再分离得到了同一种病原物。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并结合其rDNA-ITS区域的序列分析,确定引起山东花生颈腐病的病原菌是棉色二孢(Diplodia gossypina)异名为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2.对花生颈腐病病菌(D. gossypina)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花生颈腐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48,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在35℃高温下培养能够产生红色色素使培养基变粉红色。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但是长时间光照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2℃处理10min。3.通过5种不同的接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牙签接种比较适合在温室内对花生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的接种。采用简单可靠的牙签接种法在温室内对14个花生品种(系)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几乎所有供试花生品种(系)表现感病,而仅有一个品种表现中度抗病。4.室内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和6种除草剂对花生颈腐病菌(D. gossypina)的毒力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常用杀菌剂对花生颈腐病病原菌毒力非常强。除草剂对病原菌的毒性差别很大。其中,高盖草克最好,EC50为33.2529μg·ml-1。最差的是精稳杀得,EC50高达971.5540μg·ml-1。5.对山东省花生颈腐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在花生主产区苗期发病率高,主要危害茎基部及分枝,并与土质、气候、栽培方式密切相关。一般有两次发病高峰期,第一次出现在6月中旬,全省花生主产区普遍发生。8月中下旬以后,随着植株衰老,病情缓慢上升进入第二个发病高峰期。田间试验表明好力克+多菌灵、腈菌唑+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百泰防治效果分别为92.36%、76.74%、79.8%和78.35%。
刘媛媛[10](2009)在《黄瓜花叶病毒和花生斑驳病毒分子变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生最普遍、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病毒。花生斑驳病毒(Peanut mottle virus,PeMoV)遍及世界花生各产区,主要侵染豆科植物。本研究从莱芜、青州、日照及泰安表现黄色花叶症状的普通烟草或矮牵牛上获得5个CMV分离物(LW、QZ、RZ、ND1、ND2),并测定了这5个CMV分离物5个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根据2b基因可以把CMV分离物分为两个组,而根据其它基因可以把CMV分离物分为三个组(I、II和III组)。其中,根据CP、MP、2a和2b基因划分的I组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IA和IB) ,而根据1a基因划分的I组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亚组(IA、IB和IC)。RZ是一个亚组间重排体,而其它4个分离物均属于IB亚组。2b基因处于正向或多样化选择,其它4个基因处于负向或纯化选择。用RT-PCR方法从山东青岛、寿光、青州、临朐、安丘、泰安、文登、东营、沂源和蒙阴表现花叶、条纹或斑驳症状的28个花生叶片样品上检测出CMV,克隆并测定了这些分离物RNA3 3′端序列。对CMV分离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可以把CMV分离物分为三个组(I、II和III组),I组可以进一步划分为IA亚组和IB亚组。这28个CMV花生分离物均属于IB亚组,并与GenBank中两个花生分离物单独成簇。CMV花生分离物CP基因处于负向或纯化选择。种群统计分析发现CMV种群在花生上呈爆发扩张趋势。用RT-PCR方法从2个花生样品中检测到PeMoV,并克隆了其3′末端序列。这是我国首次用PCR技术检测到PeMoV。但目前为止,只在青岛检测到此病毒。PeMoV CP基因处于负向(或纯化)选择,尚未发现重组的证据。
二、花生矮化病毒株系寄主反应及对花生致病力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生矮化病毒株系寄主反应及对花生致病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RNA深度测序在柑橘新发病毒的鉴定及TuMV诱导的抗病毒新机制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柑橘病毒病及其它两种病毒病的研究概述 |
1.1.1 柑橘病毒病及疑似病毒病害 |
1.1.2 黄瓜花叶病毒 |
1.1.3 芜菁花叶病毒 |
1.2 植物病毒检测技术 |
1.2.1 生物学鉴定法 |
1.2.2 电子显微镜检测法 |
1.2.3 血清学方法 |
1.2.4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2.5 深度测序技术 |
1.3 基因沉默 |
1.3.1 植物基因沉默概述 |
1.3.2 基因沉默通路上的重要元件 |
1.3.3 小RNA的分类 |
1.3.4 植物病毒介导的植物抗病毒基因沉默 |
第二章 引言 |
第三章 利用小RNA深度测序鉴定柑橘黄化脉明病毒 |
3.1 技术路径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感病样品材料 |
3.2.2 常用试剂、耗材及仪器 |
3.2.3 PCR引物序列 |
3.3 实验方法 |
3.3.1 柑橘总RNA的抽提 |
3.3.2 逆转录PCR |
3.3.3 RACE方法 |
3.3.4 PCR产物割胶回收 |
3.3.5 T-载体连接 |
3.3.6 蓝白斑筛选 |
3.3.7 质粒抽提 |
3.3.8 核酸序列分析 |
3.3.9 小RNA表达谱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RNA质量检测 |
3.4.2 病毒小RNA拼接 |
3.4.3 CYVCV基因组分析 |
3.4.4 CYVCV单独侵染柠檬 |
3.4.5 vsiRNAs分布特征 |
3.4.6 vsiRNAs 5’-端碱基偏好性分析 |
3.5 讨论 |
第四章 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柑橘褪绿矮缩病毒 |
4.1 技术路径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病毒材料 |
4.2.2 常用试剂 |
4.2.3 探针及引物序列 |
4.3 实验方法 |
4.3.1 柑橘总RNA的抽提 |
4.3.2 柑橘总DNA的抽提 |
4.3.3 引物设计 |
4.3.4 PCR反应 |
4.3.5 分子克隆 |
4.3.6 质粒抽提 |
4.3.7 基因组分析方法 |
4.3.8 小RNA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RNA样品质量检测 |
4.4.2 基因组序列拼接 |
4.4.3 基因组分析 |
4.4.4 vsi RNAs表达谱 |
4.4.5 内含子结构预测分析 |
4.5 讨论 |
第五章 TuMV诱导的拟南芥抗病毒新机制的研究 |
5.1 本章实验技术路线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植物材料 |
5.2.2 病毒材料 |
5.2.3 常用试剂 |
5.2.4 主要仪器设备 |
5.2.5 Northern杂交所用到的探针序列- |
5.3 实验方法 |
5.3.1 农杆菌侵染 |
5.3.2 TuMV-GFP病毒粒子抽提 |
5.3.3 病毒接种 |
5.3.4 拟南芥RNA抽提 |
5.3.5 小RNA克隆 |
5.3.6 小RNA数据分析 |
5.3.7 Northern杂交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TuMV诱导拟南芥产生一类 21-nts的小RNA |
5.4.2 vasiRNAs的产生依赖于RDR1 |
5.4.3 vasiRNAs的实验验证 |
5.4.4 RDR1的靶标基因 |
5.4.5 CYVCV诱导的柠檬内源小RNA的表达 |
5.5 讨论 |
第六章 讨论及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第七章 创新点及前景展望 |
7.1 创新点 |
7.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I 论文中常见的英文名缩写及中文对照 |
附录II 本论文中部分病毒的斜体与非斜体附表 |
附录III 拟南芥内源小RNA的探针序列信息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课题参加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我国致大豆花叶病的两种Potyvirus病毒的演化与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大豆及其病毒病 |
2 植物病毒的检测方法 |
3 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对大豆的危害 |
4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 |
4.1 SMV生物学特征 |
4.2 SMV株系的划分 |
4.3 抗SMV基因位点的研究 |
4.3.1 栽培大豆中抗SMV基因位点的研究 |
4.3.2 野生大豆中抗SMV基因资源的筛选 |
4.3.3 SMV与抗病基因的相互作用 |
4.4 SMV的防治 |
4.4.1 选育和运用抗性大豆品系进行防治 |
4.4.2 通过转基因进行防治 |
4.4.3 通过交叉保护进行防治 |
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现阶段引起我国大豆花叶病的Potyvirus病毒种类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1.3 实验方法 |
1.3.1 植物总RNA的提取 |
1.3.2 转录组测序鉴定花叶症状大豆叶片中Potyvirus病毒的种类 |
1.3.3 兼并引物RT-PCR鉴定花叶症状大豆叶片中Potyvirus病毒种类 |
1.3.3.1 Potyvirus病毒兼并引物的设计 |
1.3.3.2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 |
1.3.3.3 PCR产物检测 |
1.3.3.4 PCR产物纯化 |
1.3.3.5 DNA片段连接pEASY-Blunt Zero克隆载体 |
1.3.3.6 将连接产物转入Trans1-T1化学感受态细胞 |
1.3.3.7 测序结果比对及病毒种类的鉴定 |
2 结果 |
2.1 转录组测序鉴定花叶症状大豆叶片中Potyvirus病毒的种类 |
2.1.1 两个混合转录组测序样品(North组和South组)的组成 |
2.1.2 测序原始数据预处理 |
2.1.3 转录组测序鉴定Potyvirus病毒种类 |
2.1.4 转录组测序鉴定Potyvirus病毒种类的RT-PCR验证 |
2.2 兼并引物鉴定花叶症状大豆叶片中Potyvirus病毒种类 |
3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大豆花叶病毒(SMV)的演化与致病性研究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1.2 SMV的RT-PCR检测、鉴定及全基因组测序 |
1.3 SMV编码基因的多样性分析 |
1.4 SMV重组分析和系统演化树的构建 |
1.5 SMV种群结构及其编码基因所受选择压力分析 |
1.6 四个我国SMV株系在美国和我国大豆鉴别寄主上的致病性分析 |
2 结果 |
2.1 SMV检测、鉴定和全基因组测序 |
2.2 SMV基因组及各编码基因的变异性分析 |
2.3 SMV基因重组分析与系统演化树的构建 |
2.4 我国SMV种群与世界其他国家SMV种群分化分析 |
2.5 SMV编码基因所受选择压力分析 |
2.6 四个我国SMV株系的致病性及与美国SMV株系的致病性差异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CMV)的演化与致病性研究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1.2 BCMV的RT-PCR检测、鉴定及全基因组测序 |
1.3 BCMV编码基因的多样性及所受选择压力分析 |
1.4 BCMV系统演化树的构建和重组分析 |
1.5 四个系统演化关系较远BCMV株系/分离物的致病性分析 |
2 结果 |
2.1 BCMV的检测、鉴定和全基因组测序 |
2.2 BCMV基因组及各编码基因的变异性分析 |
2.3 全基因组水平BCMV系统发育树的构建与重组分析 |
2.4 BCMV编码基因所受选择压力分析 |
2.5 新采集四个BCMV株系/分离物的致病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大豆品系Suweon97中抗BCMV基因的探索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杂交亲本 |
1.1.2 BCMV株系 |
1.1.3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引物 |
1.1.4 试剂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田间杂交 |
1.2.2 BCMV接种 |
1.2.3 DNA提取及检测 |
1.2.4 PCR扩增筛选两亲本间多态性SSR Marker |
1.2.5 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SA)进行抗BCMV基因的初步定位 |
2 结果 |
2.1 PCR筛选两杂交亲本间的多态性SSR Marker |
2.2 大豆中抗BCMV基因的初步探索 |
3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3)河北省藁城花生病毒病的RT-PCR检测及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材料 |
1. 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RT - PCR 扩增 |
2. 2 PSt V cp 序列分析 |
2. 3 PSt V cp 的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3 讨论 |
(4)江西烟草主要病害病原物种、生理小种及生化型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烟草主要病害研究概况 |
1 烟草青枯病研究概况 |
1.1 烟草青枯病的危害及症状 |
1.2 病原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
1.3 青枯菌生理分化 |
1.4 16S rDNA 基因的研究 |
2 烟草黑胫病研究概况 |
2.1 烟草黑胫病发病症状 |
2.2 病原菌形态 |
2.3 病原菌生理学特性 |
2.4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类地位 |
2.5 病原菌的寄主范围 |
2.6 烟草黑胫病致病性与生理分化研究 |
2.7 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
2.8 ITS 序列分析的研究应用 |
3 主要烟草花叶型病毒病研究概况 |
3.1 烟草病毒病的危害 |
3.2 我国三种花叶型烟草病毒病的发生与分布 |
3.3 三种病毒病研究进展 |
3.4 病毒检测常用技术 |
4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烟草青枯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及生理分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样品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供试试剂 |
1.4 病原菌分离纯化 |
1.5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1.6 病原菌分子鉴定 |
1.7 烟草青枯菌的生理分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
2.2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2.3 烟草青枯菌 16S rDNA 的扩增 |
2.4 16S rDNA 的克隆 |
2.5 16S rDNA 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及序列同源性分析 |
2.6 烟草青枯菌生理小种的测定 |
2.7 烟草青枯菌生物型的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烟草黑胫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及生理小种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样品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供试试剂 |
1.4 病原菌的分离及菌种保存 |
1.5 病原菌形态鉴定 |
1.6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1.7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1.8 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原菌的分离 |
2.2 病原菌形态鉴定 |
2.3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4 ITS 序列 PCR 扩增 |
2.5 ITS 扩增片段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
2.6 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四章 烟草 TMV、CMV及 PVY的分子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样品 |
1.2 供试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引物设计 |
1.5 植物总 RNA 的提取 |
1.6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1.7 病毒 CP 序列的 PCR 扩增及产物纯化回收 |
1.8 PCR 产物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
1.9 各病毒 CP 序列的比对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毒病发病调查及样品采集 |
2.2 烟草病叶总 RNA 的提取 |
2.3 病毒 CP 序列的 PCR 扩增 |
2.4 CP 扩增片段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
2.5 CP 序列同源性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小结与展望 |
1 研究成果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西芹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及其诱导抗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瓜类枯萎病的研究概况 |
1.1.1 症状及病原 |
1.1.2 发病规律 |
1.1.3 致病机理 |
1.1.4 防治措施 |
1.2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概况 |
1.2.1 植物化感作用 |
1.2.2 植物化感物质种类 |
1.2.3 植物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
1.2.4 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化感作用 |
1.3 弱毒菌株的筛选研究概况 |
1.3.1 弱毒菌株的概念 |
1.3.2 病毒弱毒株的筛选 |
1.3.3 病原细菌弱毒株的筛选 |
1.3.4 病原真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1.4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概况 |
1.4.1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概念 |
1.4.2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特点 |
1.4.3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诱导因子 |
1.4.4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机理 |
1.5 弱毒菌株诱导抗病性的研究概况 |
1.5.1 病毒弱毒株的诱导抗病性 |
1.5.2 病原细菌弱毒株的诱导抗病性 |
1.5.3 病原真菌弱毒菌株的诱导抗病性 |
1.6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处理 1 代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研究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西芹鲜根浸提液处理 1 代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2.2.2 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 1 代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2.2.3 西芹种子浸提液处理 1 代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2.3 讨论 |
2.3.1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处理 1 代后不同处理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生长情况 |
2.3.2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处理 1 代后不同处理黄瓜枯萎病菌致病力的变化 |
2.4 小结 |
2.4.1 西芹鲜根浸提液处理 1 代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2.4.2 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 1 代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2.4.3 西芹种子浸提液处理 1 代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3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每代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西芹鲜根浸提液每代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3.2.2 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每代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3.2.3 西芹种子浸提液每代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3.3 讨论 |
3.3.1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每代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3.3.2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每代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3.4 小结 |
3.4.1 西芹鲜根浸提液每代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3.4.2 西芹根际区物浸提液每代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3.4.3 西芹种子浸提液每代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4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弱化黄瓜枯萎病菌毒力(致弱作用)机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研究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处理 1 代后病菌分泌的毒素—镰刀菌酸含量 变化 |
4.2.2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处理 1 代后病菌分泌的 CWDEs 活性变化 |
4.2.3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处理 1 代后黄瓜枯萎病菌的致病力与其分泌的毒素及 CWDES 的关系 |
4.2.4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每代处理后病菌分泌的毒素—镰刀菌酸含量变化 |
4.2.5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每代处理后病菌分泌的 CWDEs 活性变化 |
4.2.6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每代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的致病力与其分泌的毒素及 CWDEs 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处理 1 代对黄瓜枯萎病菌毒力的致弱作用 |
4.3.2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每代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毒力的致弱作用 |
4.4 小结 |
4.4.1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处理 1 代对黄瓜枯萎病菌毒力的致弱作用 |
4.4.2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每代处理对黄瓜枯萎病菌毒力的致弱作用 |
5 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致病力稳定性的研究 |
5.2.2 最佳诱导方法及部位的筛选 |
5.2.3 最佳诱导接种浓度的筛选 |
5.2.4 最佳挑战接种浓度的筛选 |
5.2.5 最佳诱导间隔期的筛选 |
5.2.6 最佳诱导次数的筛选 |
5.3 讨论 |
5.3.1 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致病力的稳定性 |
5.3.2 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诱导抗病性 |
5.4 小结 |
5.4.1 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致病力的稳定性 |
5.4.2 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诱导抗病性 |
6 结论 |
6.1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处理 1 代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6.2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每代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 |
6.3 西芹鲜根物质及种子浸提液弱化黄瓜枯萎病菌毒力(致弱作用)机理 |
6.4 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诱导抗性的研究 |
7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花生矮化病毒病抗性的遗传分析及抗性分子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的现状 |
1.1.1 国内外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
1.1.2 我国花生产业的优势与发展前景 |
1.2 花生矮化病毒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
1.2.1 花生矮化病毒病的分布与危害 |
1.2.2 花生矮化病毒病的病原与特性 |
1.2.3 花生矮化病毒病的症状表现 |
1.2.4 花生矮化病毒病的发病条件 |
1.2.5 花生矮化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
1.3 花生矮化病毒病抗性的遗传改良 |
1.3.1 花生抗矮化病毒病种质材料的发掘 |
1.3.2 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病毒抗性育种中的作用 |
1.4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1.4.1 分子标记技术发展 |
1.4.2 SSR 分子标记技术在基因标记中的应用 |
1.4.3 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抗性鉴定方面的应用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栽培种花生 EST-SSR 引物的开发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栽培种花生 DNA 的质量检测 |
2.2.2 EST 序列拼接 |
2.2.3 EST-SSR 分布频率及特点 |
2.2.4 EST-SSR 引物设计及多态性检测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花生对矮化病毒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主要试剂和设备 |
3.1.3 PSV 接种和抗性鉴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接种后花生植株的症状表现 |
3.2.2 花生亲本及 RIL 群体的 PSV 抗性的 ELISA 检测 |
3.2.3 花生矮化病毒病的抗性遗传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花生矮化病毒病抗性分子标记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花生材料及基因组 DNA |
4.1.2 SSR 引物 |
4.1.3 方法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花生亲本及 RIL 群体对矮化病毒病抗性的鉴定结果 |
4.3.2 亲本间差异 SSR 引物筛选 |
4.3.3 极端抗病和极端感病材料间差异SSR引物筛选 |
4.3.4 与 PSV 抗性相关的 SSR 分子标记的获得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大豆花叶病(SMV)抗性基因鉴定、分子验证、基因聚合与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豆与大豆花叶病的遗传互作 |
1.1.1 大豆花叶病毒侵染的表观特征 |
1.1.2 大豆花叶病毒侵染对大豆的影响 |
1.1.3 大豆花叶病毒的特征与传播 |
1.1.4 大豆花叶病毒基因组及其功能分化 |
1.1.5 大豆花叶病毒分类 |
1.1.6 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间的互作 |
1.1.7 大豆花叶病株系进化和毒力变化 |
1.1.8 大豆对花叶病毒的抗性机制 |
1.1.9 SMV 是进行遗传研究的一个模式系统 |
1.2 大豆花叶病的抗性遗传研究30 年回顾 |
1.2.1 大豆花叶病毒抗性单基因 |
1.2.2 SMV 抗性谱广的双基因组合 |
1.3 中国大豆花叶病研究现状 |
1.3.1 SMV 病毒特征研究 |
1.3.2 侵染大豆的病毒种类 |
1.3.3 SMV 病症反应研究 |
1.3.4 中国的SMV 株系分类系统 |
1.3.5 病毒与寄主的协同进化 |
1.3.6 中国大豆花叶病毒株系与国外株系的比较 |
1.3.7 中国SMV 病症划分标准 |
1.3.8 SMV 抗性鉴定与抗性遗传分析 |
1.4 目前尚需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大豆花叶病抗性鉴定与新基因初步推断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利用一套大豆鉴别寄主对SMV 株系的同一性进行验证 |
2.2.2 与 RSV1 位点 8 个已知等位基因反应型类似的大豆种质 |
2.2.3 与 RSV3 和 RSV4 基因的反应型类似的大豆种质 |
2.2.4 可能携带新的抗性基因或等位基因的大豆种质 |
2.2.5 对六个SMV 株系表现全抗的大豆种质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依据一套SMV 鉴别体系可进行抗性基因的初步推断 |
2.3.2 RSV1 是变异最丰富、数量最多、分布也最广的基因位点 |
2.3.3 低频率基因 RSV3 和 RSV4 已出现新的等位基因变异,有望成为新的 SMV 抗源 |
第三章 J05 大豆SMV 抗性基因的SSR 标记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鉴定群体构建与SMV 抗性鉴定 |
3.1.2 分子标记的选择 |
3.1.3 DNA 提取与PCR 检测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分子标记证实 J05 携带控制 SMV-G1 抗性的 RSV1 基因 |
3.2.2 分子标记证实 J05 携带控制 SMV-G7 抗性的 RSV3 基因 |
3.2.3 分子标记证实 J05 不携带 RSV4 基因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大豆花叶病毒抗性基因聚合与分子辅助选择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品种材料与SMV 鉴别 |
4.1.2 标记选择和PCR 检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特异分子标记及其多态性 |
4.2.2 基因聚合程序和分子辅助选择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温度对抗性基因纯合和杂合大豆植株的SMV 致死反应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感G1 和G7 大豆材料病症表达对温度的反应 |
5.2.2 携带 RSV1 和 RSV1-N 基因的大豆植株致死症状对温度的反应 |
5.2.3 携带 RSV3 和 RSV4 基因的大豆植株的抗性表达对温度的反应 |
5.3 讨论 |
5.3.1 感病大豆植株上由SMV 导致的花叶症状受温度影响 |
5.3.2 温度对携带纯合和杂合抗性基因植株的SMV 致病症状的影响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辣椒病毒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附录: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前言 |
1.辣椒病毒病的种类及危害特点 |
1.1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
1.1.1 CMV的核酸组成 |
1.1.2 CMV的亚组与株系 |
1.2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 |
1.3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 |
1.4 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 |
1.5 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 |
1.6 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 |
1.7 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 |
1.8 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 |
1.9 辣椒叶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VMV) |
1.10 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 |
2.辣椒病毒病检测和鉴定技术 |
2.1 检测技术 |
2.1.1 生物学方法 |
2.1.2 电子显微镜观察 |
2.1.3 免疫学方法 |
2.1.4 以核酸为基础的病毒检测方法 |
2.1.4.1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 |
2.1.4.2 核酸杂交技术(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 |
2.1.4.3 双链RNA分析(Double-stranded RNA,dsRNA) |
2.1.4.4 芯片技术检测法 |
2.2 辣椒亲本及育种材料抗病性鉴定技术 |
3.植物抗病反应研究进展 |
3.1 叶绿体、叶绿素的变化 |
3.2 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3.3 酶活性的变化 |
4.辣椒病毒病防治 |
4.1 辣椒病毒病的主要症状 |
4.2 辣椒病毒病的传播途径 |
4.3 病毒病的防治研究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我国部分省(市)辣椒病毒病毒原种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样本采集及抗血清来源 |
1.1.2 溶液的配制 |
1.1.3 所用仪器 |
1.2 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地区9种病毒检出率高低 |
2.2 不同毒原检出比率 |
2.3 样本感染病毒数 |
3 小结 |
4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生态区生产的辣椒种子带毒情况检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植物材料 |
1.1.2 试剂和仪器 |
1.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2 方法 |
1.2.1 溶液的配制 |
1.2.2 RT-PCR方法的优化 |
1.2.2.1 病毒RNA的提取方法 |
1.2.2.2 cDNA的合成 |
1.2.2.3 PCR扩增 |
1.2.2.4 DNA Marker和产物的检测 |
1.2.3 DAS-ELIsA检测 |
1.2.4 带毒种子苗期带毒的RT-PCR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纯度 |
2.2 RT-PCR体系的修正 |
2.3 样品CMV检测结果 |
2.4 样品TMV检测结果 |
2.5 样品chiVMV的检测 |
2.6 不同类型品种种子带CMV、TMV的差异 |
2.7 不同熟期品种种子带CMV、TMV的差异 |
2.8 不同产地品种种子带CMV、TMV的差异 |
2.9 不同年份生产种子带CMV、TMV的差异 |
2.10 不同产地、不同生产时间生产的同一品种种子带毒情况 |
2.11 种子同时感染CMV、TMV的情况 |
2.12 带毒种子苗期检测结果 |
3 小结 |
4 讨论 |
第四章 辣椒种质资源抗CMV、TMV鉴定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辣椒材料和育苗 |
1.2 供试病毒及培养 |
1.3 接种时间和接种方法 |
1.4 分级标准 |
1.5 接种幼苗病毒相对含量的测定 |
1.6 优良材料田间自然鉴定和植物学性状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辣椒种质资源抗CMV鉴定研究 |
2.2 辣椒种质资源抗TMV鉴定研究 |
2.3 辣椒种质资源对CMV、TMV的兼抗性 |
2.4 辣椒种质资源对CMV的抗性与对TMV抗性之间的关系 |
2.5 部分接种苗病毒相对含量的检测 |
2.6 优良材料的植物学性状及利用 |
3 小结 |
4 讨论 |
第五章 辣椒抗病毒病生理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辣椒材料 |
1.1.2 试剂和仪器 |
1.1.3 接种毒原 |
1.2 方法 |
1.2.1 抗病性鉴定 |
1.2.2 叶绿素含量测定 |
1.2.3 叶片中纤维素含量测定 |
1.2.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2.5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1.2.6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
1.2.7 相关及回归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田自然鉴定及苗期接种鉴定结果 |
2.2 未接种CMV、TMV条件下,辣椒固有的抗病生理特性研究 |
2.2.1 叶绿素含量与抗病性的相关分析 |
2.2.2 纤维素含量与抗病性的相关分析 |
2.2.3 蛋白质与抗病性的相关分析 |
2.2.4 过氧化物酶(POD)与抗病性相关分析 |
2.2.5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抗病性的相关分析 |
2.3 辣椒接种CMV、TMV后,诱导的抗病生理特性研究究 |
2.3.1 接种前后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2.3.2 接种前后辣椒叶片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2.3.3 接种前后辣椒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
2.3.4 接种前后辣椒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 |
3 小结 |
4 讨论 |
第六章 种子处理和防虫栽培下辣椒病毒病发生规律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种子处理 |
1.2.2 栽培及管理 |
1.2.3 病害调查及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子处理对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不同栽培方式下病毒病的发生情况 |
2.3 同一栽培方式下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病毒病的防病效果 |
2.4 不同处理和不同栽培方式下病毒病的扩展情况 |
2.5 不同处理和不同栽培方式下的产量比较 |
3 小结 |
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讨论及进一步研究计划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讨论及进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山东花生颈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花生主要病害研究概况 |
1.1 花生青枯病 |
1.2 花生病毒病 |
1.3 花生线虫病 |
1.4 花生叶斑病和网斑病 |
1.5 花生白绢病 |
1.6 花生颈腐病 |
2 花生颈腐病病原菌研究现状及相关属的分类地位 |
2.1 花生颈腐病病原菌研究现状 |
2.2 色二孢分类地位 |
2.3 Diplodia 与相近属Sphaeropsis、Macrophoma 的关系 |
2.4 Diplodia 与相近属Lasiodiplodia(=Botryodiplodia)的关系 |
3 分子生物学在病原研究中的应用 |
3.1 可溶性蛋白和同工酶电泳技术 |
3.2 RFLP 技术在分类中的应用 |
3.3 RAPD 技术在分类中的应用 |
3.4 核酸序列直接分析 |
3.5 其它相关基因分析 |
4 病原物致病因素及代谢产物研究 |
4.1 病原物胞外酶 |
4.2 病原物激素 |
4.3 病原物毒素 |
5 综合防治 |
5.1 农业防治 |
5.2 化学防治 |
5.3 生物防治 |
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花生颈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原菌的分离 |
2.2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2.3 病原菌的形态学 |
2.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和分析 |
2.1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pH 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2.3 不同温度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2.4 高温条件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2.5 不同光照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2.6 病原菌致死温度测定 |
2.7 病原菌液体培养生长状况及滤液活性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花生品种抗颈腐病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室内不同接种方法 |
2.2 品种抗性鉴定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花生颈腐病病原菌室内药剂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药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杀菌剂室内筛选 |
2.2 除草剂室内筛选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花生颈腐病发病规律调查和田间防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害调查 |
1.2 药剂防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山东花生颈腐病普查 |
2.2 田间发病动态调查 |
2.3 药剂拌种防治 |
2.4 药剂喷雾防治 |
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对应章节 |
(10)黄瓜花叶病毒和花生斑驳病毒分子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黄瓜花叶病毒的研究进展 |
1. 黄瓜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1.1 寄主范围及症状 |
1.2 传播方式 |
1.3 形态特性 |
2. 黄瓜花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2.1 病毒基因组的结构 |
2.2 病毒基因的功能 |
2.2.1 1a 蛋白 |
2.2.2 2a 蛋白 |
2.2.3 2b 蛋白 |
2.2.4 MP 蛋白(3a 蛋白) |
2.2.5 衣壳蛋白(CP 蛋白) |
2.3 病毒卫星RNAs |
2.4 黄瓜花叶病毒的分类 |
二、花生病毒病 |
1. 花生的经济重要性 |
2. 花生病毒种类 |
3. 四种主要花生病毒概况 |
3.1 黄瓜花叶病毒 |
3.2 花生矮化病毒 |
3.3 花生条纹病毒 |
3.4 花生斑驳病毒 |
三、植物病毒的遗传变异 |
1. 突变 |
2. 重组 |
3. 重排 |
4. 选择压力、瓶颈效应及奠基者效应 |
四、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黄瓜花叶病毒5 个分离物的分子变异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病毒样品的采集 |
1.1.2 菌株和载体 |
1.1.3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
1.1.4 引物合成 |
1.2 实验方法 |
1.2.1 病毒的纯化 |
1.2.2 植物总RNA 的提取 |
1.2.3 引物设计 |
1.2.4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
1.2.4.1 反转录 |
1.2.4.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扩增) |
1.2.5 PCR 产物回收 |
1.2.6 目的片段的连接 |
1.2.7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2.8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 |
1.2.9 改良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
1.2.10 重组质粒鉴定 |
1.2.11 序列测定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以5 种CMV 分离物的RT-PCR 结果 |
2.2 重组质粒的电泳鉴定 |
2.3 重组质粒的PCR 鉴定 |
2.4 序列测定 |
2.5 黄瓜花叶病毒的分子变异分析 |
2.5.1 序列一致率分析比较 |
2.5.2 重组分析 |
2.5.3 系统进化分析 |
2.5.4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花生上黄瓜花叶病毒和花生斑驳病毒分子变异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病毒样品的采集 |
1.1.2 菌株和载体 |
1.1.3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
1.1.4 引物合成 |
1.2 实验方法 |
1.2.1 植物总RNA 的提取 |
1.2.2 引物设计 |
1.2.3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
1.2.4 PCR 产物回收 |
1.2.5 目的片段的连接 |
1.2.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2.7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 |
1.2.8 改良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
1.2.9 重组质粒鉴定 |
1.2.10 序列测定、拼接及系统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瓜花叶病毒检测结果与分析 |
2.1.1 RT-PCR 检测结果 |
2.1.2 重组质粒的电泳鉴定及PCR 鉴定 |
2.1.3 序列测定 |
2.1.4 分子变异分析 |
2.1.4.1 序列一致率分析比较 |
2.1.4.2 系统进化分析 |
2.1.4.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4.4 种群统计分析 |
2.2 花生斑驳病毒检测结果与分析 |
2.2.1 RT-PCR 检测结果 |
2.2.2 重组质粒的电泳鉴定及PCR 鉴定 |
2.2.3 序列测定 |
2.2.4 分子变异分析 |
2.2.4.1 系统进化分析 |
2.2.4.2 序列一致率分析比较 |
2.2.4.3 氨基酸序列分析 |
2.2.4.4 花生斑驳病毒遗传多样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花生矮化病毒株系寄主反应及对花生致病力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RNA深度测序在柑橘新发病毒的鉴定及TuMV诱导的抗病毒新机制中的研究[D]. 于云奇. 西南大学, 2017(11)
- [2]我国致大豆花叶病的两种Potyvirus病毒的演化与致病性研究[D]. 周广灿. 南京大学, 2015(02)
- [3]河北省藁城花生病毒病的RT-PCR检测及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J]. 康彦平,晏立英,雷永,廖伯寿.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5(01)
- [4]江西烟草主要病害病原物种、生理小种及生化型鉴定[D]. 周泽科.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2)
- [5]西芹浸提液处理后黄瓜枯萎病菌弱毒菌株的筛选及其诱导抗生研究[D]. 钱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10)
- [6]花生矮化病毒病抗性的遗传分析及抗性分子标记研究[D]. 肖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2)
- [7]大豆花叶病(SMV)抗性基因鉴定、分子验证、基因聚合与表达研究[D]. 李得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8]辣椒病毒病研究[D]. 张竹青. 湖南农业大学, 2009(08)
- [9]山东花生颈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研究[D]. 郭洪参.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10]黄瓜花叶病毒和花生斑驳病毒分子变异分析[D]. 刘媛媛.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