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雁北西部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潘换换,吴树荣,姬倩倩,杜自强,张红[1](2021)在《山西煤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驱动力》文中研究说明煤炭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巨大,其经济效益备受关注,然而煤田为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却往往易被忽视。本研究基于山西煤田1986、2000、2015年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等,采用InVEST模型估算土壤保持量和产水量,CASA模型估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RWEQ模型估算防风固沙,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模拟山西煤田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986—2015年,研究区土壤保持服务、产水服务、植被生产服务和防风固沙服务呈持续增长态势。土壤保持服务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河东煤田北部和沁水煤田东北部,低值区分布在大同煤田西南部边缘;产水服务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沁水煤田东北部,低值区分布在西山煤田和沁水煤田西北部;植被生产服务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沁水煤田东南部,低值区分布在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和河东煤田北部;防风固沙服务低值区和高值区在研究区中的位置不固定。生态系统服务簇可分为4类,第一类属于土壤保持服务簇,主要分布在宁武煤田北部、河东煤田北部和沁水煤田北部;第二类属于产水服务簇,主要分布在霍西煤田和沁水煤田南部等地区;第三类属于植被生产服务簇,主要分布在沁水煤田局部;第四类属于防风固沙服务簇,主要分布在河东煤田南部和沁水煤田局部。土壤保持服务受气温、数字高程模型(DEM)、工业产值影响较大,q值分别为0.5、0.3、0.2;产水服务受降水、气温、DEM影响较大,q值分别为0.8、0.3、0.2;植被生产服务的工业产值、降水、气温q值分别为0.7、0.6、0.2;防风固沙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降水、气温和DEM,q值分别为0.7、0.3、0.3。煤田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及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与自然和人为因素紧密相关,因此,保持自然和人为因子与生态服务之间良好的协调关系,有助于为煤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及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孙丽,许昌,高梓洋,吴专,孟羽嘉,暴甜[2](2021)在《山西人祖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分析》文中指出通过现场调查,了解人祖山保护区自然地理和环境要素概况以及生态系统胁迫因素,摸清人祖山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群落组成、群落结构等,进而确定了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状况,以掌握珍稀保护级别的植物种的地理分布和环境,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植被与群种。
段霄[3](2021)在《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附近地区地貌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貌是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研究区域地貌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可为认识研究区地貌环境,以及开展该区域自然地理、生态、生物、灾害防治等的研究奠定基础,提供支撑。以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附近地区(以下简称大山包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以数字高程模型数据、1:20万区域地质图、1:5万地形图等为基础数据,利用Arc GIS10.2软件平台编制大山包地区地貌专题图,就大山包地区主要地貌形态、类型、演化与区划作了分析,同时在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等理论指导下,以landsat8为数据源,结合相关气候实测和推算数据、植被野外调查资料、土壤实验数据、黑颈鹤分布点等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数理统计和最大熵模型等方法,分别分析了海拔梯度的气候、植被、土壤效应及地貌的土地利用、黑颈鹤生境效应,结论如下。(1)地貌形态及类型特征大山包地区海拔高度等级以亚高海拔(73.15%)为主,其次是中海拔(20.64%)和低海拔(6.21%)。起伏度范围值0~2874m,平均起伏度为1240.1m,起伏高度类型以大起伏山地(38.69%)为主,其次是中起伏山地(24.28%)和小起伏山地(13.51%)。中部丘状高原面显着,地势由中部向西部、南部急剧下降、向北部和东部缓慢降低。河谷切割深,地势起伏大,发育有六级层状地貌。平均坡度22.9°,以斜坡(28.36%)和缓坡(26.89%)为主,其次是缓陡坡(20.24%)和急坡(11.01%)。半阳坡(25.64%)和阴坡(25.61%)略高于半阴坡(23.95%)和阳坡(23.42%)。沟谷密度为0.99km/km2,且东部较西部沟谷密度高。基本地貌类型为山地,以喷出岩类侵蚀剥蚀大起伏亚高山(18.22%)为主,其次是喷出岩类侵蚀剥蚀中起伏亚高山(13.82%)和喷出岩类侵蚀剥蚀极大起伏亚高山(10.17%),地貌成因类型有河流地貌、沟谷地貌、喀斯特地貌、重力地貌、构造地貌、玄武岩地貌等。高原面上发育的河谷,横断面大都呈浅“U”型,河床比降小,水流平缓,而高原面下的河谷,普遍深切狭窄,横断面大都呈“V”型,河床比降大,侵蚀切割强。高原面平均海拔和起伏高度分别为3030m和43.12m,基本地貌类型以亚高海拔丘陵(91.06%)为主,其次是亚高海拔平原(8.94%)。不同海拔段上灾害点密度大小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差异较大,从二者交互结果看,海拔400~1000m为降水+距居民点距离(q=0.635)、1000~1500m和2000~2500m均为距道路距离+降水(q=0.365、0.348)、1500~2000m为面积-高程积分+土地利用(q=0.195)、2500~3000m为距道路距离+距断层距离(q=0.200)、3000~3500m为面积-高程积分+距道路距离(q=0.199)。(2)地貌演化与区划地貌发育处于壮年期,面积-高程积分平均值为0.501地表动力过程和水土流失较强烈。地貌空间分异显着,可划为金沙江大起伏亚高山峡谷小区(Ⅰ)、大山包亚高海拔丘状高原小区(Ⅱ)、龙树河小起伏亚高山山原宽谷小区(Ⅲ)三个地貌小区,三者平均海拔分别为1668.8m、2878.9m、2356m,平均起伏度分别为:2878.9m、84.6m、255.9m,沟谷密度分别为:0.85km/km2、0.84 km/km2、1.57km/km2,平均HI值分别为:0.496、0.542、0.431,坡度分别以缓陡坡(28.77%)、缓坡(37.60%)、缓坡(37.83%)为主,其次均为斜坡(24.26%、29.44%、34.26%)、坡向分别以半阳坡(27.64%)、阴坡(25.51%)、阳坡(25.16%)为主,其次分别为半阴坡(27.43%)、半阴坡(24.48%)、半阳坡(24.83%),基本地貌类型分别以碳酸盐岩类喀斯特大起伏亚高山(17.58%)、喷出岩类侵蚀剥蚀亚高海拔丘陵(86.84%)、喷出岩类侵蚀剥蚀小起伏亚高山(41.09%)为主,其次分别是碳酸盐岩类喀斯特大起伏中山(15.17%)、喷出岩类侵蚀剥蚀小起伏亚高山(6.67%)、喷出岩类侵蚀剥蚀亚高海拔丘陵(24.68%)。(3)地貌生态环境效应(1)海拔梯度气候效应:东、西坡气候差异明显,东坡气温、降水及其垂直递减率和垂直递增率均大于西坡,且东坡和西坡气温均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降水量均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升高。西坡气候垂直带谱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东坡气候垂直带谱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2)海拔梯度植被效应:西坡从金沙江、牛栏江河谷到山顶独石包包,植被类型依次为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暖温性针叶林(云南松林等)—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华山松林等)、温性稀树灌木草丛—寒温灌丛、亚高山草甸、亚高山沼泽化草甸。(3)海拔梯度土壤效应:西坡从金沙江、牛栏江河谷到大山包山顶,土壤垂直带谱为燥红土—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土壤表土层、心土层和平均砂粒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粉粒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p H值随海拔升高有降低的趋势,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硅铝率和硅铝铁率随海拔升高均呈降低趋势。(4)地貌的土地利用效应: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海拔、坡度、坡向、地形位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显着差异,土地利用综合强度指数和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和坡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5)地貌的黑颈鹤生境效应:不同地貌因子等级上的鹤群点数量和密度具有显着差异,表明黑颈鹤对不同地貌环境存在明显选择性,最大熵模型训练集与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880和0849,表明该模型对黑颈鹤分布的预测结果达到良好水平,对黑颈鹤生境影响的地貌因子以起伏高度(55.6%)为主,其次是坡位(16.8%)、坡度(14.2%)和海拔(7.5%)。
杨建辉[4](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马和平[5](2019)在《色季拉山藓类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色季拉山是我国青藏高原亚高山寒温带的代表性区域,也是西藏半干旱区到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在该区域开展藓类植物研究对探讨亚高山寒温带和相关过渡区苔藓植物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色季拉山苔藓植物的样方调查和采集,采用经典分类方法,对3000余号标本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该区域共有藓类植物24科82属216种。其中,有8个优势科,5个优势属和11个优势种。色季拉山藓类植物区系具有温带性质,兼具东亚特点,体现了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2.研究区藓类植物在不同的植被类型和坡向上具有明显差异。物种丰富度以方枝柏-急尖长苞冷杉林内最高,α多样性在急尖长苞冷杉林带最大,在杜鹃林和方枝柏林中较小,在高山灌丛中最小。β多样性研究说明,在东坡:β多样性在方枝柏—杜鹃林带最大,在高山灌丛和方枝柏-急尖长苞冷杉林带最小。在西坡:β多样性在急尖长苞冷杉林带最大,在高山灌丛和急尖长苞冷杉林带最小。3.该区藓类植物的垂直分布可划分为3个带:(1)山地温带凉润暗针叶林藓类植物带(海拔3600 m及以下区域):种类组成较单一。(2)亚高山寒温带冷湿暗针叶林藓类植物带(海拔3700~4300 m):是种类组成最为丰富的分布带。(3)亚高山、高山冷湿灌丛草甸植被藓类植物带(海拔4400 m及以上区域):该带藓类植物数量明显减少。在这3个带中,海拔4400 m区域广泛分布着丛藓科、丝瓜藓属。在海拔3700~4400 m区域,广泛分布着金发藓科、真藓科和提灯藓科、丝瓜藓属、小金发藓属和棉藓属,而在海拔3600 m区域丝瓜藓属和小金发藓属则分布较多。4.按着生基质该区域藓类植物群落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土生群落、石生群落、树附生群落、岩面薄土群落和湿生群落。其中,土生群落最多,湿生群落最少。其生活型可以划分为:平铺型、树型、扇型、丛集型和交织型。其中,丛集型种数最多,悬垂型最少。5.应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分析了藓类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色季拉山藓类植物重要的环境因子是海拔,海拔梯度作为许多环境因子的综合反映,这些因子影响着植物群落的分布及物种多样性,进而影响着藓类植物的分布。其它因子还包括土壤p H值、土壤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和郁闭度等。此外,凋落物盖度也会对藓类植物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生境异质性和气候因子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藓类植物的分布、多样性和生长状况,且其对藓类植物的影响并不是某种因子的单纯作用。本研究探讨了色季拉山藓类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不同生境下的藓类植物物种分布特点,丰富了西藏的苔藓植物本底资料,为本区藓类植物的后期研究提供了参考。
张晓芹[6](2018)在《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地理分布与气候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西北旱区(干旱和半干旱区)突出的环境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该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以适应性良好的生态经济型树种造林成为缓解人地矛盾的理想选择。气候是宏观尺度上影响物种分布的决定性因子,其与物种分布的关系研究及时空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预测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入了解该区常见生态经济型树种的适宜区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仅有助于提高造林的成效,而且对于实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共赢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了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乌柳(Salix cheilophila)和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10个典型生态经济树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3个来自BIOCLIM、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和Kria指数的气候因子和来自标本馆、出版文献的物种出现记录,通过物种分布模型(Max 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工具结合,模拟了10个树种当前(1950-2000年)气候情景下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分析了生境适宜性与气候因子的关系,预测了未来2070s(2060-2080年)四种温室气体排放浓度情景(RCPs)下树种适宜区的变化,并确定了各树种的最优造林区。主要结论如下:(1)沙枣、小果白刺和多枝柽柳的潜在适宜区面积最大,跨越了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有明显干旱季节的湿润区。黑果枸杞、梭梭、沙拐枣和胡杨主要局限于西北干旱区,文冠果、乌柳和柠条锦鸡儿主要集中于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2)湿润指数是影响大多数树种适宜性的最重要因子,其对沙拐枣、梭梭和胡杨的贡献率均超过50%,然而对柠条锦鸡儿和乌柳则不足5%。最湿月降水量、年均降水量、寒冷指数也较为重要,其中最湿月降水量对黑果枸杞的影响最大,年均降水量对文冠果的影响最大。(3)与热量相关的气候因子在影响沙枣、柠条锦鸡儿的分布方面起到较重要的作用,与水文相关气候因子对于其它树种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多数树种生境适宜性对水文相关因子的响应曲线呈正偏态分布,对热量相关因子的响应曲线呈高斯分布。(4)沙枣在高浓度排放情景(RCP8.5)下适宜区范围扩张幅度最大,其适宜区净增加率高达57.5%。柠条锦鸡儿在低浓度排放情景(RCP2.6)下适宜区范围缩减幅度最大,其适宜区消失率高达61.4%。多数树种的当前适宜区在低浓度排放情景下缩减,而在高浓度排放情景下扩张,并且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加,缩减趋势逐渐减弱,扩张趋势逐渐增强。(5)所有树种当前的东部边缘适宜区将会缩减,不同树种缩减的幅度不同。在西北干旱区分布的树种,将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及河西走廊的北部获得新增适宜区。多数树种适宜区范围的地理质心向西移动,移动速度约每十年453km。多数树种适宜区范围的海拔质心移动不明显,以约每十年122m速度略微向低处或高处移动;乌柳例外,在四种情景下以每十年约1873m的速度向更高海拔移动。本研究结果表明MaxEnt模拟的各树种潜在适宜区的范围与实际调查的数据基本一致。不同区域的树种,对不同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不同,多数树种当前的适宜区是稳定的,能够适应持续的气候变化。分布在西北干旱区的树种,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适宜区面积将会增加,未来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及河西走廊北部可以进一步增加沙枣、小果白刺、梭梭等本地树种的造林面积。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同时能够为管理者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造林措施时提供参考。
代光辉[7](2018)在《气候变化下中国七种木本油料树种的潜在分布》文中指出林业生物柴油因其易转化利用和“不与粮争地”的特点,是一种深具发展潜力的生物能源。发展林业生物柴油需要选择适宜的区域。而木本油料树种生长期和结果期长,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其现在适宜分布区,还应考虑气候变化下规划区是否仍然适宜。同时,一些木本油料树种具有环境适应性强、能产生大量繁殖体的特点,在大规模种植时需考虑其对敏感生态系统的潜在入侵可能性。忽视这些问题会增加林业生物柴油发展的风险,并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冲击。本研究首先选择了适用的物种分布模型,并用其预测了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RCP2.6和RCP8.5)下气候变化对《全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规划的七种木本油料树种潜在分布区的影响,并分析了规划中所指定的重点发展区域的合理性,此外还分析了这些树种的入侵可能性并预测其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模拟气候影响的模型选择上,除SRE模型外,其余九种模型对七种树种的模拟表现均很好(AUC值高于0.9,TSS值高于0.8),但是10种算法预测的树种空间分布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分布区边缘地区。集合模型的模拟精度(AUC值0.989-0.996,TSS 值 0.882-0.958)高于单独的模型算法(AUC 值 0.762-0.991,TSS 值 0.624-0.948),故选择集合模型对树种未来分布进行模拟。(2)未来气候变化下,七种树种的分布范围均向高纬度地区移动,高排放情景下其移动距离(33 km-195 km)高于低排放情景(31 km-100 km)。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Airy S haw)、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六种树种潜在分布南界均有缩减,但其往高纬度地区扩张的范围抵消了这种减少,整体而言,这六种树种潜在分布面积增加,范围在0.3%-12.9%之间。光皮树(Swida wilsoniana(Wanger.)Sojak)虽然其分布范围向高纬度地区扩散,但分布南界缩减范围大于其扩散范围,净潜在分布面积缩减10%-34%。(3)黄连木、无患子、光皮树、麻疯树四个树种预测的未来潜在分布区与《全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的重合率达到80%以上,其中黄连木、无患子、光皮树的重合率达93%,说明对于这四个树种的规划是合理的。文冠果预测的潜在分布区与规划重点发展区域重合率低于75%。因此,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应慎重考虑发展区域于未来气候条件下该树种的适宜性。(4)七个树种中麻疯树具有潜在的入侵可能性,在2050s和2070s两个时期,其在低排放情景下可分别对11和14个保护区构成威胁,即可能新扩散到这些保护区,受影响面积分别为2329 km2和2333 km2,将分别对七种和九种受保护的珍稀植物,以及三种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构成影响。高排放情景则可分别对15和20个保护区构成威胁,受影响面积分别为3312 km2和3453 km2,并将分别对八种和九种受保护的珍稀植物和三种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构成影响。
孙松林[8](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罗启龙[9](2017)在《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前人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林木的分布、种植、利用等,都有相应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未能厘清。本文结合先秦两汉时期出土文献、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献,对这一时期天然林木的分布及其变迁、人工植林的发展、林业职官的设立、社树崇拜以及林木在生活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考察内容涉及先秦两汉时期自然史、历史地理、科技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社会史等领域。孢粉、考古及历史文献等资料显示,先秦秦汉时期,我国林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春秋以后,我国多数地区气温有所波动,树种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春秋至东汉期间,东北地区受气候变凉的影响,乔木植被中针叶林比率有所增加,落叶阔叶林减少,同时森林分布范围缩小;黄淮海平原地区针、阔叶乔木随气候变化互有消长;黄土高原塬区未有森林生长,河谷及山地植被以阔叶木占优的混交林为主。西北草原与荒漠区植被随气候逐渐变干,耐旱类草本植被覆盖范围有所扩大,乔木植被随之减少。云贵地区受气候变凉的影响,常绿林逐渐减少,而四川地区的常绿及落叶林则均有增长;岭南地区的常绿林一直处于主要地位,广西地区受温度降低的影响针叶林也有所增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波动剧烈,常发生常绿阔叶林与针叶、阔叶林的混交林交替演变。除气候因素外,人类活动也影响着天然植被的变化。受秦汉时期经济、政治、军事的影响,除东北地区天然林木保存较好外,其余北方地区林木破坏严重。但这一时期南方地区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影响相对较弱。加之该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植被易于再生。因此,南方广大地区的天然林木在秦汉时期得以较好地保存。先秦两汉时期生产技术较快发展。林木的生产技术涵盖了栽培、采伐与运输等方面。这一时期,人们总结了各类树种的物候与生长习性,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林木的栽培技术。此时人们已能够依据不同树种的自身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时间及栽种地点。除播种种植林木外,已开始使用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培育树木。在定植之后,时人对保熵、霜冻害、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整枝等护林工作亦提出了严格细致的要求。在林木种植技术趋于成熟的前提下,当时民居周边、私人园林、皇家苑囿、道路旁以及军事区均植有大量的人工林。而不同区域树种的选择,则受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秦汉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采伐林木的效率也得以提高。在林木采伐的时机的选择上,则需要考虑木材质量、国家政策以及民俗禁忌等多种因素。至于采伐后林木的运输,则主要以水运为主。另外,这一时期,官方与私人中的林木买卖现象亦较为普遍。先秦两汉时期并未设立专门的林业管理机构,林业的相关事宜是由不同部门的职官兼理。殷商时,管理农业、田猎及手工业的官员均涉及到林业的管理,但当时不同部门官员的林木管理权的划分尚未形成定制。至周代,管理林木的官员更加多元化,其职权也更加明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均设有林官。秦国林木主由“吴人”与“少府”负责,随着六国逐渐统一,“吴人”之权渐减。秦至西汉,山林川泽管理权由中央设“少府”与“木官”管理,其所出物产归于皇室及诸侯王。至东汉,山林川泽的管理权及物产改由地方政府负责;秦汉苑囿先后由少府及水衡都尉掌管,其下设有“苑丞”及“禁圃”等兼管苑中林木事务;当时的林木种植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宫室、陵寝内的树木则由“将作大匠”主管;此外,秦汉时所设的“将作大匠”、“司空”以及中央与地方所辖的各类工官主要管理林木的开采与利用。树木自古与社密切相关,先秦两汉时期亦不例外。根据考古及文献资料显示,远古时期的社即立于丛林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丛社逐渐成为传统。至殷商时,它已在国家社祭当中占有重要地位。降至周代,情况发生改变。受当时礼仪制度的要求,各阶层社的大小、形制以及设立地点均有限制。在此情况下,丛社已无法符合礼制要求,其地位有所降低,人工所立树社随之兴起。但由于传统惯性作用,丛社在西周时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至秦汉,人们立社已不完全出于宗教的因素,更多的情况是将社视为土地与政权的象征。在此情况下,统治者对官方所立社的规模与形制均有严格细致的要求。因而“丛社”在这一时期已不再属于官方的祭祀体系之中,其地位大不如前。与此同时,受时人树神崇拜与生殖崇拜等观念的影响,“树社”逐渐成为“社”的主要形式。树本身生命力与生殖力强盛等特质,乃是树社广泛形成的主要原因。先秦两汉时期,木材已普遍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其中建筑与葬具为消耗木材的大宗,而乐器当中,使用木材的情况也愈加普遍。关于建筑,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带有榫卯的木构结构。至夏商周三代,木构架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叉手”式结构。春秋战国时期梁架及木柱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并且可能出现了两榀梁架组合的复合梁架,技术进一步的完善为这一时期宫室建筑大面积兴起奠定了基础。至汉代,高台阁楼式的木构建筑盛行,反映出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已较前朝有所进步。我国古代之所以选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应当和其便于运输、稳定性高、易于修缮、替换等特质有关。乐器方面,远古时期的大鼓多为木质,但由于音质不佳,至后世为铜鼓所代替,小鼓仍用木质,但仅作为大鼓的辅助乐器。西周及其后世常用的礼制乐器——“柷”与“敔”亦多为木质,二者用于音乐演奏的开始与结束。此外,筑、琴与瑟等弦乐器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兴盛,由于当时粘合技术不够理想,三者多用独木斫成。由于其音色较好,秦汉时期弦乐器逐渐成为乐器当中的主流。关于葬具,棺形成的初期,并未使用木材。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木质棺使用逐渐普遍,并成为一种身份地位象征。且随着椁的产生,木质葬具的使用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在木种的使用上,亦有等级限制。降至西汉,出现黄肠题凑等形式,标志着木质棺椁的使用规模达到了顶峰。但由于当时林木破坏严重,至东汉时棺椁制度衰落,木质椁逐渐被石质椁代替,但使用木棺的习俗则一直被延续。木材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起着支持作用。
李一琳[10](2016)在《基于GIS和MaxEnt技术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历史分布区变化及保护区GAP分析的研究》文中认为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中国特有的濒危雉类,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UCN)列为易危(vulnerable,VU)等级。80年代以来,有关褐马鸡的研究逐渐深入到生物学、生态学、分子遗传学等多个领域,但有关分布以及保护的研究相对较少,急需关注和研究。利用GIS技术、MaxEnt模型和GAP分析方法研究其生境偏好,潜在适宜生境分布,通过分析森林覆盖率与其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能够帮助了解限制该受胁物种分布的关键制约因素,潜在适宜生境的分布情况,以及当前保护区存在的保护空缺,并进而制定相应的保护对策。本研究根据众多历史书籍文献中记载的历史分布记录和《中国鸡形目鸟类分布数据库》中的数据,比较褐马鸡历史分布和当前分布的差异,利用随机森林和TreeNet模型分析褐马鸡的生境偏好,通过GIS技术和MaxEnt模型分析历史分布区变化的状态,探索森林覆盖率与褐马鸡分布的关系,利用MaxEnt模型和GAP分析技术对褐马鸡的潜在适宜生境以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进行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因子对MaxEnt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褐马鸡偏好1600~2100m海拔,6~16°斜坡和缓坡上的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生境选择中主要回避居民区和道路,与居民区和道路的最近距离分别保持在0.4km和 0.6km 以外。(2)褐马鸡的历史分布范围广而连续,涉及陕西、山西、河北三省;当前分布呈断裂的孤岛型,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四个省市。2000年的时间逐渐消失了大面积的历史分布区,其中以山西的历史分布区退缩最为严重。MaxEnt模型证明了褐马鸡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的分布较之历史分布呈退缩状态。(3)当森林覆盖率大于10%时,褐马鸡在山西北部、东北部、中部、东南部和西部都有分布。森林覆盖率在48%时,褐马鸡在山西各区的存在均值最高。当森林覆盖率小于10%时,褐马鸡在山西北部、东北部、中部和东南部局部消失。山西省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与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呈同步性,随着山西森林覆盖率降低,褐马鸡局部灭绝,因此森林覆盖率的降低和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密不可分。由此推测,10%的森林覆盖率可能是保持褐马鸡小种群存活的最低临界值。(4)研究区内褐马鸡的适宜生境总面积约20,744km2,包括2,319km2的最适宜生境和18,425 km2的中度适宜生境。另外,山西北部(朔州)、中部(沁源)、东北部(五台)及河北小五台山的北部有少量适宜生境分布在研究区之外。GAP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只有8.9%的适宜生境被现有的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覆盖。有18,896 km2的适宜生境,包括9%的最适宜生境(1,861 km2)和82.1%的中度适宜生境(17,035 km2)在保护区之外成为保护空缺区域。(5)通过比较不同的样本和环境因子的组合,发现MaxEnt模型在不同的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背景下所得预测结果不同。建议在使用MaxEnt模型预测物种潜在分布时,应先对样本进行筛选,慎重选择预测环境因子,以保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利用GIS技术和MaxEnt模型探索了褐马鸡历史分布区的变化与森林覆盖率的关系,发现褐马鸡的分布变化与当地的森林覆盖率关系密切,历史分布区退缩严重:用GAP分析技术获得了当前保护空缺区域,在保护区外存在大面积的适宜生境,因此建议加强褐马鸡分布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省级保护区及保护区外适宜生境的监测与保护。
二、山西雁北西部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雁北西部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煤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驱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3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1.3.1 土壤保持服务 |
1.3.2 产水服务 |
1.3.3 植被生产服务 |
1.3.4 防风固沙服务 |
1.3.5 生态系统服务簇 |
1.3.6 地理探测器模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山西煤田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 |
2.2 山西煤田生态系统服务簇及其空间分布 |
2.3 山西煤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因素 |
3 讨 论 |
4 结 论 |
(2)山西人祖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山西人祖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3.1 调查范围 |
3.2 调查方法 |
(1)调查方法。 |
(2)取样原则。 |
(3)取样方法。 |
(4)调查内容。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植物区系基本构成 |
4.2 植被分布 |
4.3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
4.4 其他资源植物 |
5 珍稀植物综合价值评价 |
6 结语 |
(3)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附近地区地貌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貌研究进展 |
1.2.2 地貌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大山包地区概况 |
2.1.1 范围界定 |
2.1.2 地质 |
2.1.3 地貌 |
2.1.4 气候和水文 |
2.1.5 植被和土壤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地貌形态与类型特征 |
2.3.2 地貌演化与区划 |
2.3.3 地貌生态环境效应 |
第3章 地貌形态与类型特征 |
3.1 地貌形态特征分析 |
3.1.1 海拔 |
3.1.2 起伏度 |
3.1.3 坡度、坡向及坡谱 |
3.1.4 地势起伏和层状地貌 |
3.2 地貌类型特征分析 |
3.2.1 基本地貌类型 |
3.2.2 地貌成因类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貌演化与区划 |
4.1 地貌演化特征 |
4.1.1 地貌演化简史 |
4.1.2 地貌演化特征定量分析 |
4.2 各小区地貌特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貌生态环境效应 |
5.1 海拔梯度气候效应 |
5.1.1 气温海拔梯度变化 |
5.1.2 降水海拔梯度变化 |
5.1.3 气候垂直带谱 |
5.2 海拔梯度植被效应 |
5.3 海拔梯度土壤效应 |
5.3.1 土壤垂直带谱 |
5.3.2 土壤理化性质海拔梯度变化特征分析 |
5.4 地貌的土地利用效应 |
5.4.1 基于海拔分异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
5.4.2 基于坡度分异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
5.4.3 基于坡向分异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
5.4.4 基于地形位指数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
5.4.5 地貌分异的土地利用强度及多样性特征分析 |
5.5 地貌的黑颈鹤生境效应 |
5.5.1 地貌因子与鹤群点关联性分析 |
5.5.2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黑颈鹤生境与地貌环境变量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地貌形态及类型特征 |
6.1.2 地貌演化与区划 |
6.1.3 地貌生态环境效应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色季拉山藓类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苔藓植物生态学研究 |
1.2.1 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2 苔藓植物生态群落类型研究 |
1.3 苔藓植物地理区系研究 |
1.4 苔藓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
1.4.1 苔藓植物分布与大环境之间的关系 |
1.4.2 苔藓植物分布与小环境之间的关系 |
1.4.3 苔藓植物垂直分布的研究 |
1.5 国内外苔藓植物研究进展 |
1.5.1 国外苔藓植物研究进展 |
1.5.2 国内苔藓植物研究进展 |
1.6 西藏苔藓植物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目标 |
2.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5 技术路线 |
2.6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
3.1 色季拉山的自然概述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质地貌 |
3.1.3 水文特征 |
3.1.4 气候区带 |
3.1.5 土壤状况 |
3.1.6 其他状况 |
3.2 色季拉山的森林植被特点 |
3.2.1 地理位置种类的丰富性与分布的规律性及联系性 |
3.2.2 森林的生长与生境的相关性 |
3.3 调查范围和样地选择 |
3.4 研究方法 |
3.4.1 野外调查及标本采集 |
3.4.2 室内分类与样品分析 |
第四章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多样性及区系研究 |
4.1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物种组成研究 |
4.1.1 藓类植物种类组成 |
4.1.2 优势科的组成概况 |
4.1.3 优势属的组成概况 |
4.1.4 优势种的组成概况 |
4.2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物种多样性 |
4.2.1 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分布 |
4.2.2 不同植被类型的藓类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
4.3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分布东西坡差异比较分析 |
4.4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4.4.1 区系成分 |
4.5 讨论 |
4.5.1 不同植被类型的藓类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
4.5.2 东西坡藓类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差异比较分析 |
4.5.3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区系分析 |
4.6 小结 |
4.6.1 藓类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
4.6.2 东西坡藓类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差异比较分析 |
4.6.3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区系分析 |
第五章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垂直分布、群落生态特征及其生活型研究 |
5.1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垂直分布研究 |
5.1.1 藓类植物垂直分布带的划分 |
5.1.2 不同海拔梯度藓类植物科、属、种数量的分布 |
5.1.3 藓类植物垂直分布带的划分 |
5.1.4 藓类植物优势科与海拔分布 |
5.1.5 藓类植物优势属的种数统计与海拔分布 |
5.1.6 藓类植物沿海拔的分布格局 |
5.2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的群落类型特征 |
5.2.1 山地温带凉润暗针叶林藓类植物带 |
5.2.2 亚高山寒温带冷湿暗针叶林藓类植物带 |
5.2.3 亚高山、高山冷湿灌丛草甸植被藓类植物带 |
5.2.4 色季拉山不同藓类植物群落类型的种数统计与海拔分布 |
5.3 色季拉山不同藓类植物生活型特征 |
5.4 讨论 |
5.4.1 藓类植物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
5.4.2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生活型研究 |
5.5 小结 |
第六章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6.1 环境因子选择 |
6.2 色季拉山东坡藓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
6.3 色季拉山西坡藓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
6.4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
6.4.1 藓类植物生物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6.4.2 藓类植物盖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6.4.3 藓类植物分布与基质之间的关系 |
6.4.4 藓类植物丰富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多样性 |
7.1.2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7.1.3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垂直分布特征 |
7.1.4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生活型特征 |
7.1.5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
7.2 意义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色季拉山藓类植物名录 |
附录 Ⅱ 缩略词 |
附录 Ⅲ 相关图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地理分布与气候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研究 |
1.2.2 物种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 |
1.2.3 物种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2.4 物种分布模型 |
1.2.5 MAXENT模型 |
1.2.6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的现状分布 |
2.2.2 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的潜在分布 |
2.2.3 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的未来分布 |
2.3 研究方法 |
2.3.1 物种选择原则 |
2.3.2 数据获取 |
2.3.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不同树种的特性及现状分布 |
3.1 生物学特性 |
3.2 生态与经济价值 |
3.3 分布现状 |
第4章 不同树种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物种分布及气候数据的获取 |
4.1.2 模型参数的选择 |
4.1.3 模型性能的评价 |
4.1.4 重要气候因子及响应曲线 |
4.1.5 潜在气候适宜分布区及气候阈值 |
4.1.6 限制因子制图与MESS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模型性能 |
4.2.2 主导气候因子 |
4.2.3 响应曲线 |
4.2.4 潜在适宜分布区 |
4.2.5 气候阈值 |
4.2.6 限制因子与MESS分析 |
4.3 讨论 |
4.3.1 主导气候因子及响应曲线 |
4.3.2 潜在适宜分布范围 |
4.3.3 不确定性分析及应用 |
4.4 小结 |
第5章 未来气候变化对适宜分布区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模拟方法 |
5.1.3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未来气候变化对适宜分布区范围的影响 |
5.2.2 未来气候变化下适宜分布区范围质心沿经纬度的变化 |
5.2.3 未来气候变化下适宜分布区海拔质心的变化 |
5.2.4 不同树种最优造林区 |
5.3 讨论 |
5.3.1 气候变化对不同树种适宜区范围的影响 |
5.3.2 适宜区范围对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 |
5.3.3 适宜区范围质心的迁移方向 |
5.3.4 不确定性分析及应用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气候变化下中国七种木本油料树种的潜在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我国木本油料树种研究现状 |
1.2.2 气候变化对木本油料树种的影响研究 |
1.2.3 木本油料树种入侵性研究 |
1.2.4 林业生物柴油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或挑战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内容 |
2.3.1 预测模型比较选择 |
2.3.2 气候变化对七种主要木本油料树种潜在分布的影响 |
2.3.3 《全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中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合理性分析 |
2.3.4 七种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入侵性评价及其可能影响分析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2.5 研究方法 |
2.5.1 数据来源 |
2.5.2 模型建立 |
2.5.3 未来气候条件下七种木本油料树种分布区域变化分析 |
2.5.4 《全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中重点区域适宜性评估 |
2.5.5 七种木本油料树种入侵性及其影响分析 |
3 预测木本油料树种潜在分布的物种分布模型比较选择 |
3.1 光皮树模型比较选择 |
3.1.1 模型精度评估 |
3.1.2 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
3.2 麻疯树模型比较选择 |
3.2.1 模型精度评估 |
3.2.2 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
3.3 黄连木模型比较选择 |
3.3.1 模型精度评估 |
3.3.2 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
3.4 文冠果模型比较选择 |
3.4.1 模型精度评估 |
3.4.2 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
3.5 无患子模型比较选择 |
3.5.1 模型精度评估 |
3.5.2 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
3.6 乌桕模型比较选择 |
3.6.1 模型精度评估 |
3.6.2 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
3.7 油桐模型比较选择 |
3.7.1 模型精度评估 |
3.7.2 模型模拟结果比较 |
3.8 讨论 |
3.9 小结 |
4 气候变化对木本油料树种潜在分布的影响 |
4.1 集成模型的精度 |
4.1.1 基于理论方法验证的模型精度 |
4.1.2 基于独立数据验证的模型精度 |
4.1.3 实地调查 |
4.2 木本油料树种当前潜在分布 |
4.2.1 木本油料树种当前潜在分布面积 |
4.2.2 木本油料树种当前潜在分布的空间特征 |
4.3 木本油料树种潜在分布区域变化 |
4.3.1 空间分布位置的变化 |
4.3.2 迁移距离的变化 |
4.3.3 面积的变化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全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规划种植区域的适宜性 |
5.1 空间区域分析 |
5.2 规划区域与预测潜在分布区的重合率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七种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入侵可能性及其影响分析 |
6.1 筛选的具入侵性木本油料树种 |
6.2 对保护区的影响 |
6.2.1 对保护区总体影响 |
6.2.2 受影响保护区空间分布范围 |
6.2.3 受影响的树种和生态系统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7.3 论文的创新点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查询树种分布参考文献 |
附录2 环境变量对初始模型的贡献率 |
附录3 WEED RISK ASS ESSMENT评分系统 |
附录4 筛选出来的267个保护区 |
(8)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聚落 |
1.3.2 传统聚落 |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
1.3.4. 聚落景观 |
1.3.5. 景观特征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数据 |
1.5.4. 研究框架 |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质土壤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水系 |
2.1.5. 动物植被 |
2.1.6. 自然灾害 |
2.2. 历史人文环境 |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
2.2.3. 语言文字 |
2.2.4. 风俗习惯 |
2.2.5. 宗教信仰 |
2.3. 社会经济环境 |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
8.3.5. 景观基因图谱 |
8.4. 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
9.2. 主要创新点 |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秦汉时期自然林业的分布与变迁——兼谈文献中树种的考证 |
第一节 东北地区 |
第二节 黄淮海平原及其周边 |
第三节 黄土高原区 |
第四节 西北草原与荒漠区 |
第五节 云贵川地区 |
第六节 岭南地区 |
第七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 |
小结 |
第二章 秦汉时期林木种植与采伐述论 |
第一节 林木的种植技术 |
第二节 林木种植情况述论 |
第三节 秦汉时期木材的采伐与贩运 |
小结 |
第三章 秦汉时期林业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夏、商、周林业职官考论 |
第二节 春秋战国至秦代的林业职官辨析 |
第三节 汉代林业职官述论 |
小结 |
第四章 秦汉时期社树制度的嬗变——兼谈立树于社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主考辨 |
第二节 社树制度的嬗变 |
第三节 立树于社的原因探析 |
小结 |
第五章 秦汉木材三题研究 |
第一节 宫室建筑 |
第二节 木质乐器 |
第三节 丧葬用途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基于GIS和MaxEnt技术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历史分布区变化及保护区GAP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褐马鸡的研究进展 |
1.1.2 褐马鸡的保护现状 |
1.1.3 物种分布的研究进展 |
1.1.4 物种分布模型(SDMs)在物种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
1.1.5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物种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
1.1.6 保护空缺分析(GAP分析) |
1.2 数据分析方法 |
1.2.1 随机森林 |
1.2.2 主成份分析 |
1.2.3 MaxEnt模型 |
1.2.4 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
1.2.5 假阴性率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1.4.1 影响褐马鸡分布的主要生境因子及其生境偏好 |
1.4.2 褐马鸡分布区的历史变化 |
1.4.3 森林覆盖率与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 |
1.4.4 褐马鸡潜在适宜生境评估及保护区GAP分析 |
1.4.5 不同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变量对MaxEnt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以褐马鸡分布为例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 |
2.2 森林资源 |
2.3 自然保护区概况 |
2.3.1 陕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3.2 山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3.3 河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3.4 北京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3. 影响褐马鸡分布的主要生境因子及其生境偏好 |
3.1 主要生境因子选择 |
3.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t检验 |
3.3.2 重要性评估 |
3.3.3 主成份分析 |
3.3.4 褐马鸡对生境因子的偏好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褐马鸡分布区的历史变化 |
4.1 分布数据来源 |
4.1.1 历史分布数据 |
4.1.2 当前分布数据 |
4.2 数据处理 |
4.2.1 分布记录图象化 |
4.2.2 MaxEnt模型 |
4.2.3 研究区域 |
4.3 结果 |
4.3.1 褐马鸡的分布范围 |
4.3.2 MaxEnt模型预测 |
4.4 讨论 |
4.4.1 褐马鸡的历史分布 |
4.4.2 褐马鸡的当前分布 |
4.4.3 MaxEnt模型验证 |
4.5 小结 |
5. 森林覆盖率与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 |
5.1 方法与分析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生境因子选择 |
5.2 结果 |
5.2.1 山西森林覆盖率的历史变化 |
5.2.2 褐马鸡的存在与森林覆盖率的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褐马鸡潜在适宜生境评估及保护区GAP分析 |
6.1 数据准备 |
6.1.1 研宛区域 |
6.1.2 样点和生境因子获取 |
6.2 保护区的GAP分析 |
6.2.1 生境图层处理 |
6.2.2 MaxEnt模型预测 |
6.2.3 GAP分析 |
6.3 结果 |
6.3.1 MaxEnt模型预测精度评估 |
6.3.2 褐马鸡适宜生境等级及自然保护区的GAP分析 |
6.3.3 当前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
6.4 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的GAP分析 |
6.5 小结 |
7. 不同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变量对MaxEnt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以褐马鸡分布为例 |
7.1 研究方法 |
7.1.1 研究范围 |
7.1.2 样本量与精度划分 |
7.1.3 环境变量 |
7.1.4 MaxEnt模型分析 |
7.2 研究结果 |
7.2.1 MaxEnt模型检验 |
7.2.2 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 |
7.3 样本和预测背景对MaxEnt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总结 |
8.2 保护建议 |
8.2.1 栖息地保护 |
8.2.2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
8.2.3 扩大保护区,开展再引入工作 |
8.2.4 控制人为干扰 |
8.2.5 开展科研教育 |
8.2.6 森林覆盖率的保障线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
四、山西雁北西部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煤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驱动力[J]. 潘换换,吴树荣,姬倩倩,杜自强,张红. 应用生态学报, 2021(11)
- [2]山西人祖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分析[J]. 孙丽,许昌,高梓洋,吴专,孟羽嘉,暴甜. 绿色科技, 2021(17)
- [3]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附近地区地貌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段霄.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色季拉山藓类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与环境关系的研究[D]. 马和平. 西藏大学, 2019(11)
- [6]西北旱区典型生态经济树种地理分布与气候适宜性研究[D]. 张晓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8(09)
- [7]气候变化下中国七种木本油料树种的潜在分布[D]. 代光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秦汉林业若干问题研究[D]. 罗启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10]基于GIS和MaxEnt技术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历史分布区变化及保护区GAP分析的研究[D]. 李一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