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平衡与身体平衡的关系研究

心理平衡与身体平衡的关系研究

一、心理平衡与物理平衡相关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政达[1](2022)在《核威慑机理:实力基础、信号传递和心理博弈》文中提出基辛格提出了威慑分析框架,认为威慑需要实力、使用实力的意志以及潜在的进攻者对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估等三方面因素的结合,但他没有对这一分析框架进行深入分析。本文跳出从战略稳定性角度分析核威慑的传统思路,把认知和心理因素植入核威慑分析之中,对基辛格建构的威慑分析框架进行了细化,并将其用于核威慑分析,把威慑的三个构成要素置换为核实力基础、核威慑信号传递和核威慑心理博弈三个变量,把核威慑界定为在核力量基础上通过信号传递进行的心理博弈。影响核武器数量规模的因素分为国家政策因素、确定一国核武器数量的直接依据、国家资源约束和国际环境的影响。核威慑信号传递包括口头信号传递、书面信号传递、捆绑信号传递和行动信号传递四种方式,每一种传递方式各有其传递路径。在核威慑心理博弈部分,分析了对核威慑正确认知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核力量平衡国家间的核威慑心理博弈、核力量悬殊国家间的核威慑心理博弈和导弹防御系统对核威慑心理博弈的影响。分析核威慑中核力量与使用核力量意志的关系、描述核威慑过程中信号传递的方式与路径和威慑与被威慑双方的心理博弈过程,对于分析核威慑有效性、维持大国间战略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杨子潇[2](2022)在《由“迎法下乡”遇冷看农民法律意识的生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在农民法律意识的生成机制中,"感知—判断决策—图式形成"是基础性内在结构,农民生活中的法治实践是外在影响因素。通过观察"迎法下乡"遇冷的现象可知,正负面法律信息与农民的"关系性距离",规避风险为目的的"判断标准",和既有图式对新判断结果的"顺应",是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生成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它们联通意识生成的内在结构与外在社会特征,形成了完整的法律意识生成机制。正是因为负面法律信息与农民的"关系性距离"更近,农民对法律的避险功能产生消极判断,法律图式又顺应了这些新判断,导致出现了"迎法下乡"遇冷的现象。

杜小双[3](2021)在《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理解并促进有效教师学习,外语教师学习研究的理论视角不断演变,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为理解教师学习的过程和规律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三名高中英语教师通过开展研究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进行了历时18个月的研究,收集了访谈、观察、反思日志、实物资料等多种数据资料,追踪描摹教师学习和认知变化的过程,分析、阐释了这一过程的复杂动态特征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1)三位案例教师通过专业学习不同程度地改进了英语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她们的认知系统呈现不同的变化轨迹。三位教师的认知系统受到多次“扰动”,并发生自组织变化;其中两位教师的认知系统经历了调整和重组的过程,最后呈现质变的趋势;另一位教师的认知系统经过调整后趋于稳固,未见质变的趋势。(2)教师认知系统受到“扰动”,并因此产生认知冲突或失衡,是教师学习和发生改变的主要动因。她们经历的典型“扰动”事件包括撰写和修改研究报告、与指导教师交流、接受专家点评与反馈等。(3)教师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取决于教师认知系统内外要素之间的互动。随着学习活动的持续进行,教师认知系统内外要素及其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系统内、系统间各要素的互动和组合对教师学习构成支持或限制。比如,个人经历和身份认同的消极影响、知识基础的匮乏、机构文化的限制可能阻滞学习的发生;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与教师反思的交互或将促进学习的发生;“扰动”的力度和密度则极大地影响教师学习发生的可能性。(4)教师主观能动性(包括专业发展动机、身份、反思性等)参与系统互动,直接影响认知系统的变化。本研究对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本研究通过分析系统间的交互关系解释复杂动态的教师学习现象,加深了对教师学习本质的理解;第二,推动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比如扰动、涌现等)的具体化,增强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在实证研究中的适用度和操作性;第三,本研究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用于研究国内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学习过程,有利于推动国内外语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创新。本研究也将对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提供重要启示。为了创造有效教师学习发生的条件,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保持教师学习系统的多元差异性的交互性。教师培训项目应确保多元主体参与,利用系统间、多主体间的交互创造学习机会。第二,尽可能制造“扰动”以创造教师认知失衡的机会。教师学习活动应具备高阶性、挑战性和转化性的特点,教育教育者(或培训者)应充当促进者、批判者或“扰动者”,帮助教师打破认知与实践惯性。第三,设计和实施持续的、循环迭代的学习活动,确保教师在“学习(研究)-反思-实践”的循环过程中逐渐实现非线性的认知和实践转变;第四,重视和培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成长成为自觉、自主、批判的学习者。

谢静[4](2021)在《移动社区:沟通性视域下的第三地方——兼论新游牧主义的社区传播》文中研究表明借助于分析一种新的第三地方——移动社区,本研究力图从移动来理解社区,翻转传统的社区与移动的关系,构建基于新游牧主义的社区传播框架。移动社区的概念拓展了我们对于传播的理解:将移动视为一种社区传播,突出其特殊的形态与尺度,发掘"非再现式交流""流动式观看""并行式信息处理"等移动传播形式在构成社区中的作用。进而我们从"错杂交叠的社区版图""多轨并置的社区时间""陌生的熟人圈""再生产的物质层"等方面总结移动社区的沟通性状况,阐述了新游牧主义的构成性社区观念。

王蓦颖[5](2021)在《视知觉形式动力在MOBA游戏原画中的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MOBA类游戏作为电子竞技的重要分支近几年迅猛发展,作为全球最赚钱的免费游戏,它的收入来源主要源于购买皮肤等内购行为。游戏内的角色视觉形象是玩家在整个游戏中的关注点,但目前国内市场还存在大量千篇一律和乏味的角色造型,对于MOBA游戏原画设计的理论和设计方法还比较匮乏,急需视觉相关的审美理论来指导原画设计思维。从这一角度,通过阅读相关审美理论,选择视知觉理论来探索MOBA游戏原画的审美呈现。视知觉理论是阿恩海姆在格式塔心理学基础上继承发展研究的一套系统的艺术心理学理论,这个理论通过研究人的视知觉的能动性与艺术式样间的形式动“力”,把视觉式样的审美判断归结为“力”的呈现与“平衡”。当视觉式样能够恰到好处的表达自身的内含并得到用户的情感共鸣和愉悦体验,才随之有了良好的审美价值。论文主要从视知觉形式动力审美原理研究和基于这种理论的MOBA游戏原画艺术式样构建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论文全面阐述了视知觉形式动力的原理、表现和运作;其次重点分析了形式动力在MOBA游戏原画中的审美判断是通过一种动态的平衡倾向的心理感受,接着从整体形态和局部构成元素分别具体分析了MOBA游戏原画形象的视知觉形式动力平衡表达;再次,针对MOBA游戏原画形态,结合案例及相关图解,论述了视知觉形式动力具体对MOBA游戏原画形态的运作机制;最后,基于视知觉理论探讨MOBA游戏原画设计的策略和方法,从用户和原画设计师的角度进行设计实践。得出不论MOBA游戏原画式样如何构建,它的形象应该是符合人们对于形式动力的平衡需求,只有达到平衡才能让观者有良好的情感跟随和舒适审美体验;在视觉艺术领域尤其应该加强对人们视知觉的探索,例如积极的利用视知觉“整体到部分”的抽象选择,这样才能在视觉艺术方面更好的为人们带来便捷的体验;游戏原画设计师能否将设计的视觉式样恰到好处的传达自身内含和寓意,这才是审美体验的本质,也是更好表现作品视觉效果的途径。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6](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戴蒙蒙[7](2020)在《不同画面平衡状态下大学生视觉注意行为的眼动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手机、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媒介融合的加速,各媒介间的交融合作引发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图像阅读。“图像”是指人们的眼睛所能捕捉到的每一张、每一幅、每一帧画面,而图像阅读的过程可以理解为阅读画面的过程,伴随画面的阅读过程会产生视觉注意,那么画面本身的某些特征就会影响视觉注意行为。探究不同画面平衡状态下的大学生视觉注意行为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借助眼动设备能捕捉到人们的眼球运动情况,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科学准确的参考数据,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的情境选择,既考虑到实验开展的便利性,又参考了群体的代表性。本研究是通过眼动实验来验证不同画面平衡关系下某些视觉注意特征是否存在,从而挖掘画面中的方向和重力与视觉注意行为间的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研究的视角及主要内容。大学生作为图像阅读的热情“拥抱者”,研究这一群体在阅读图像时的视觉注意行为是教育领域值得探索的方向。以画面平衡为研究视角,通过眼动实验,探究画面中的线条以及左右、顶底重力关系与大学生视觉注意行为之间的联系,进而借鉴相关规律来帮助资源开发者合理设计教育教学资源。第二部分是眼动实验的设计及开展。实验设计主要包括素材的制作、评估和筛选、实验程序的编写以及实验被试的招募等环节,通过预实验的经验总结,最终确立正式实验方案。实验共有三组,第一组实验是验证画面中的线条是否对视觉注意行为产生影响,如果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否表现为一定的引导作用,阅读过程又是否会在线条的转折区域发生停留;第二组及第三组实验分别是验证画面中左右重力、顶底重力处于大于、小于和等于三种不同关系时,阅读顺序和注意力分配是否会发生变化,即视觉注意的轨迹和热点区域是否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第三部分是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实验共收集到45名被试的数据,主要是通过注视时长、注视点数目、注视次序、眼跳次数等指标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首先剔除眼球捕捉率较低的数据,然后借助Excel对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排序和条件筛选,再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画面平衡与视觉注意行为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画面中的线条会影响视觉注意的轨迹,视觉注意习惯跟随线条的引导,而且曲线(不含圆和螺旋线)的引导效果优于直线。另外,圆对视觉注意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人们习惯按照圆的顺时针方向进行阅读,在阅读螺旋线时,视觉注意习惯从螺旋中心向外移动;另一方面,画面中的左右重力关系会影响视觉注意的热点,当画面处于物理平衡(左重力=右重力)和视觉平衡(左重力>右重力)状态时,注意力会平均分配在左右两区域,当画面处于不平衡状态(左重力<右重力)时,注意力则会更多分配在重力大的一侧。除此之外,实验数据还揭示了画面中顶底重力关系的改变不会对视觉注意行为产生影响,视觉注意总是习惯从上向下移动,并且对顶部区域的关注更多。第四部分是实验结论的应用。根据实验结论进行逻辑推理可以得出三个方面的启示:第一,线条可以作为重要的视线引导元素被应用在资源的设计中;第二,通过调整画面左右重力的关系,能有效突出重要信息;第三,在顶底结构的画面中,内容要按照视觉习惯从上到下进行排放。这些规律能为教育领域的资源开发提供指导,使资源设计走向合理化。视觉注意行为作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种常见行为,会发生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下。研究教育情境下的视觉注意规律,对于教育领域来说是一次有价值的探索。“以人为本”、“学生主体”这些教学理念的实现,核心就在于尊重学生,这当然也包括尊重学生的视觉规律,探究这些规律,并在资源开发中运用好这些规律,将会开发出更符合学生认知的学习资源,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学习。

王文萌[8](2020)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生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农村留守儿童自2004年一直是国家政府和媒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学者推出多种研究成果都致力于解决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纵观学者的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多集中于“问题层面”,将留守儿童看作是心理发育不成熟,生活习惯不好,行为举止“夸张”的“问题儿童”。但从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当个体处在不利环境中时,同样有一部分可以发展良好的农村留守儿童。因此,应该充分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资本,挖掘内在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在此思想的引领下,本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资本进行深入探讨,剖析其内在生成机制。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在临汾市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选取五所农村小学,分别对农村小学中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并回收,统计有效问卷477份,有效回收率为93.35%。从中筛选出农村留守儿童样本240份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发展现状及各个维度的发展差异。之后根据教师评价和学习成绩两个维度,从留守儿童样本中筛选高、低两个极端的访谈对象32个。以“留守儿童面对逆境时发生的变化”为主题从“个体对自我的认知、经历父母外出工作时个体的变化、如何对父母外出进行心理调整”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对访谈获得的数据使用扎根理论进行数据处理之后识别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分析,探究内在运作规律。问卷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心理资本总体发展呈现较高水平,在性别、是否独生、不同留守类型方面均无显着差异。扎根理论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受个体、环境和活动三个因素的影响。借鉴叶澜的“二层次三因素”理论,个体既有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是其新的心理资本生成的基础,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心理资本生成的重要条件,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生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该理论指导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生成机制如下:当农村留守儿童面对风险后,个体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留守儿童会调动先前积累的心理资本来应对逆境风险,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新的心理资本,实现留守儿童新的心理平衡状态。如果新生成的心理资本大于逆境带来心理损失时,便会助力个体在面对下一风险时迎难而上,形成积极的心理平衡状态。反之,如果新生成的心理资本不足以抵抗逆境带来的心理损失时,便会导致个体在面临下一次风险时恐惧、退缩和避让,形成消极的心理平衡状态。一个心理素质较强(个体先天心理、生理基础及原有心理资本较高)的农村留守儿童,置身有利的外界环境(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高教师期望、和谐同伴关系和温馨学校环境)时,便能通过积极的情感投射,将留守风险引起的情感需求投射到他人(抚养人、教师和同伴)身上,得到积极的情感补偿,生成较强的心理资本。反之,一个心理素质较差(先天心理、生理基础及原有心理资本较低)的农村留守儿童,置身不利的外界环境(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低教师期望、紧张同伴关系和冷漠的学校环境)时,往往会通过消极的情感投射方式生成一些偏激、易怒的心理品质,从而生成较差的心理资本。

赵蕊[9](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杨佳[10](2020)在《阿恩海姆“力”与“平衡”的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鲁道夫·阿恩海姆是20世纪着名的美学家和艺术心理学家,他继承和发扬了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思想,将心理学运用在艺术作品的分析之中,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集大成者。他延续了格式塔心理学中通过实验心理学研究审美现象和艺术心理学的方式,将现代科学理论和美学艺术研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在他一生的学术研究生涯中,涉及了审美直觉、艺术心理学、艺术教育、建筑艺术、电影艺术研究等多个方面。作为整个20世纪艺术发展的见证者,阿恩海姆的思想无疑是对这个世纪艺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阿恩海姆提出的“视知觉”、“视觉思维”等开创性思想,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艺术,认识到视觉的重要性。《艺术与视知觉》作为阿恩海姆的代表作,是表达其美学、艺术心理学理论思想的重要着作。因此,本文将以新修订版的《艺术与视知觉》为研究基础,结合阿恩海姆其他书籍,对阿恩海姆“力”与“平衡”的美学思想等问题进行新的阐释。“力”的理论是阿恩海姆的主要理论,“平衡”思想也是视知觉理论中的重点,尤其是新版中对“力”的概念的修订以及“力”与“平衡”之间关系的论述。因此,本文将对“力”与“平衡”理论和艺术审美活动之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将从“力”与“平衡”的理论为切入点,来探究阿恩海姆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分析。希望借此论题,可以在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研究中更进一步。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来探究阿恩海姆视知觉中“力”与“平衡”的美学思想。第一个部分是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中“力”的概念和性质进行介绍,阐释“力”为何是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核心以及“力”的美学思想基础,探究阿恩海姆是如何提出这样不同以往的“力”的概念;第二部分是阐释“平衡”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其两大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且梳理出支撑阿恩海姆“平衡”思想的理论基础,分析“平衡”在其思想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是对“力”与“平衡”在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心理进行探究,论述两者在艺术活动中是如何构成了一种对抗统一的独特审美心理,并探究了两者审美心理对展开审美活动的影响;第四部分是研究“力”与“平衡”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性,并且论述“力”与“平衡”的视觉式样是如何展示出艺术的内容和意义,以及最终促成美感的产生。最后,在结语部分对阿恩海姆“力”与“平衡”的美学思想进行总结,分析其美学价值和意义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局限性。

二、心理平衡与物理平衡相关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平衡与物理平衡相关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核威慑机理:实力基础、信号传递和心理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一、核威慑分析框架
二、核武器数量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核力量规模的国家政策因素
        1. 拥核目的。
        2. 核战略类型。
        3. 核打击策略。
        4. 核打击战略。
        5. 利益集团推动和军种竞争。
    (二)确定核武器数量的直接依据
        1. 核打击对象和具体目标。
        2. 不可承受的损失标准。
        3. 先发制人打击损失和导弹防御系统的影响。
        4. 核武器战术技术性能和打击目标的特征。
    (三)影响核武器数量规模的国家资源因素
    (四)影响核武器数量规模的国际环境因素
三、核威慑信号传递:方式与路径
    (一)昂贵信号:口头信号传递
    (二)权威信号:书面信号传递
    (三)安全绑定:捆绑核威慑信号传递
    (四)实力展示:行动核威慑信号传递
四、核威慑认知:心理博弈
    (一)核威慑信号认知形成机制
    (二)核力量平衡国家间的心理博弈
    (三)核力量悬殊国家间的心理博弈
    (四)导弹防御系统对核威慑心理博弈的影响
五、结论

(2)由“迎法下乡”遇冷看农民法律意识的生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范畴与方法
二、法律意识生成的基本结构与“迎法下乡”遇冷
三、感知过程:“关系性距离”下的法律信息感知
四、判断决策过程:“规避风险”为标准
五、图式形成过程:由对新判断的“同化”转向“顺应”

(3)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现状
        1.1.2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职专业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外语教师学习理论与实践
        2.1.1 教师学习的定义
        2.1.2 外语教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沿革
        2.1.3 外语教师学习实证研究综述
        2.1.4 批判与反思
    2.2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学习
        2.2.1 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转向
        2.2.2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关键概念及其含义
        2.2.3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外语教师学习相关研究
        2.2.4 本节小结
    2.3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发展及相关研究
        2.3.1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渊源
        2.3.2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
        2.3.3 本节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3.1.1 研究问题
        3.1.2 分析框架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1 教师教育研究的质性研究范式
        3.2.2 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的合理性
    3.3 研究场域
        3.3.1 H项目和F大学培养基地
        3.3.2 H项目概述
        3.3.3 学员视角的H项目
        3.3.4 依托H项目开展的研究活动
    3.4 研究对象
        3.4.1 进入现场和初步接触研究对象
        3.4.2 研究对象背景信息
    3.5 数据收集过程
        3.5.1 访谈
        3.5.2 观察
        3.5.3 反思日志
        3.5.4 实物资料
        3.5.5 研究日志
    3.6 数据分析
        3.6.1 数据存储、转写与整理
        3.6.2 数据分析
    3.7 研究的可靠性与伦理
第四章 枫叶的学习与认知系统变化
    4.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4.1.1 开展研究之前:小说教学理念与实践
        4.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
    4.2 调整期:检视并发现实践问题
        4.2.1 扰动事件1:授课专家传递不同观点
        4.2.2 扰动事件2:导师反馈冲击固有思维
        4.2.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2.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3 稳固期:理念与实践保持不变
        4.3.1 扰动事件3:行动方案“搁浅”
        4.3.2 扰动事件4:专家意见“冷处理”
        4.3.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4 调整期:根据情境变化调整教学实践
        4.4.1 扰动事件5:“文学圈”学生不配合
        4.4.2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4.3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5 重组期:破除旧观念践行新身份
        4.5.1 扰动事件6:报告遭到导师团队批驳
        4.5.2 扰动事件7:学术导师深度介入指导
        4.5.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5.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6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建立新的平衡态
        4.6.1 教师认知系统建立新的平衡态
        4.6.2 与认知系统关联的其他系统及其要素的变化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梧桐的学习和认知系统变化
    5.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5.1.1 开展研究之前:读写教学理念与实践
        5.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失衡态
    5.2 调整期:辨析并确认实践问题
        5.2.1 扰动事件1:导师反馈推动理性思考
        5.2.2 扰动事件2:专家点评促进个人理解
        5.2.3 扰动事件3:导师面谈指向学习原理
        5.2.4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5.2.5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5.3 调整期:在行动中重构实践
        5.3.1 扰动事件4:导师现场观课指导
        5.3.2 扰动事件5:多方角色参与磨课
        5.3.3 教师认知系变化的涌现
        5.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5.4 重组期:持续深化理念和优化实践
        5.4.1 扰动事件6:中期汇报加强抽象思维
        5.4.2 扰动事件7:研究课继续优化教学操作
        5.4.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5.4.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5.5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恢复平衡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银杏的学习与认知系统变化
    6.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6.1.1 开展研究之前:文化教学理念与实践
        6.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平衡态
    6.2 调整期:问题的形成与论证
        6.2.1 扰动事件1: 课标带动教师反思和行动
        6.2.2 扰动事件2: 选题受到导师团队质疑
        6.2.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6.2.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6.3 调整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转化
        6.3.1 扰动事件3:语篇教学实践初体验
        6.3.2 扰动事件4:中期汇报获专家指导
        6.3.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6.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6.4 稳固期:实践转化未见成效
        6.4.1 扰动事件5:研究课未关注行动目标
        6.4.2 扰动事件6:撰写报告再获专家点评
        6.4.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6.4.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6.5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未发生质变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教师认知变化的复杂动态系统特征
        7.1.1 三位教师的认知变化轨迹
        7.1.2 三位教师的认知变化特点
    7.2 教师学习过程的复杂动态系统分析
        7.2.1 枫叶的学习过程
        7.2.2 梧桐的学习过程
        7.2.3 银杏的学习过程
        7.2.4 系统内、系统间互动对教师学习过程的影响
    7.3 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机制
        7.3.1 教师认知系统的“扰动”
        7.3.2 系统各要素在多个层级之间发生联动
        7.3.3 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重要作用
        7.3.4 教师认知的渐进式或突变式发展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2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
    8.3 本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启示
        8.3.1 保持教师学习系统的多元差异性
        8.3.2 制造“扰动”以创造教师认知失衡的机会
        8.3.3 设计和实施持续的、循环迭代的学习活动
        8.3.4 重视和培育教师的主体力量
    8.4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背景访谈提纲
附录二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以枫叶为例)
附录三 课堂观察笔记样例
附录四 教师反思日志样例
附录五 教师学习活动现场观察笔记(以银杏的开题答辩为例)

(4)移动社区:沟通性视域下的第三地方——兼论新游牧主义的社区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移动为基础的社区与社区传播
二、移动社区:新游牧时代的第三地方
    (一)第三地方
    (二)移动社区
三、作为社区传播的移动
    (一)移动传播的形态与尺度
    (二)移动传播的特殊形式
        1.非再现式交流。
        2.流动式观看。
        3.并行式信息处理。
    (三)移动传播的具身中介化
四、移动社区的沟通性状况
    (一)错杂交叠的社区版图
    (二)多轨并置的社区时间
    (三)陌生的熟人圈
    (四)再生产的物质层
五、结语

(5)视知觉形式动力在MOBA游戏原画中的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的背景
        1.1.1.1 游戏市场发展迅速MOBA游戏表现不凡
        1.1.1.2 MOBA游戏原画的市场需求分析
        1.1.1.3 MOBA游戏原画的特殊性
        1.1.1.4 MOBA游戏原画设计对于视知觉理论基础的需求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1 研究目的
        1.1.2.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与内容
        1.2.1 研究的对象
        1.2.2 研究的核心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1.1 关于对游戏原画设计的研究
        1.3.1.2 关于对MOBA游戏原画设计的研究
        1.3.1.3 关于视知觉理论应用的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2.1 关于MOBA游戏原画的相关研究
        1.3.2.2 关于视知觉理论的相关研究
        1.3.3 从研究现状看存在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课题特色与创新性
        1.5.1 课题特色
        1.5.2 创新性
第二章 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原理与MOBA游戏原画设计的表现
    2.1 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简述
        2.1.1 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
        2.1.2 由格式塔到视知觉形式动力的发展
    2.2 视知觉形式动力在MOBA游戏原画设计的表现
        2.2.1 动力与MOBA游戏原画
        2.2.2 视知觉形式动力核心——完形力
        2.2.2.1 完形与简化趋势
        2.2.2.2 动力机制
    2.3 视知觉形式动力在MOBA游戏原画设计上的运作
        2.3.1 动力式样构建
        2.3.2 动力的运作
        2.3.2.1 完形的美学认知机制
        2.3.2.2 简化与逆简化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视知觉形式动力在MOBA游戏原画中的审美判断分析
    3.1 平衡的形式动力审美观
        3.1.1 平衡的审美判断原理
        3.1.2 物理平衡与心理平衡
        3.1.3 平衡下的心理情感认同体验
    3.2 视知觉形式动力在MOBA游戏原画设计上的审美判断
        3.2.1 MOBA游戏原画形式动力平衡的审美判断分析
        3.2.2 意象创造
    3.3 MOBA游戏原画整体形象的视知觉动力表达与平衡分析
        3.3.1 MOBA游戏角色属性分类对视觉造型的影响
        3.3.2 角色整体轮廓剪影形状的力场平衡分析
    3.4 MOBA游戏原画细节元素的视知觉形式动力平衡分析
        3.4.1 MOBA游戏原画形态构成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3.4.2 MOBA游戏原画色彩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3.4.3 MOBA游戏原画材质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OBA游戏原画形态的视知觉形式动力作用分析
    4.1 完形机制的形式动力原理
    4.2 “完形”的动力运作机制
        4.2.1 相似法则对造型的启示
        4.2.2 接近法则对造型的启示
        4.2.3 视错觉法则对造型的启示
        4.2.4 异质同构法则对造型的启示
    4.3 简化与逆简化的形式动力运作
        4.3.1 简化与逆简化的动力机制原理
        4.3.2 MOBA游戏原画简化的形式动力运作
        4.3.3 MOBA游戏原画逆简化的形式动力运作
    4.4 意象生发与审美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视知觉形式动力的MOBA游戏原画设计分析与实践
    5.1 MOBA游戏原画整体剪影设计与角色意象匹配
    5.2 形式动力下MOBA游戏原画内型切分的具体表现
    5.3 审美的情感认同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致谢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纪要
附录3 关于MOBA游戏角色造型设计的问卷调查

(6)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吸烟
        1.1.1 吸烟现状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1.2 饮酒
        1.2.1 饮酒流行情况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1.3 不健康膳食
        1.3.1 膳食现状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1.3.2.2 高盐(钠)摄入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1.4 身体活动不足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1.5 超重、肥胖
        1.5.1 超重、肥胖现况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1.5.2.1 高血压
        1.5.2.2 冠心病
        1.5.2.3 脑卒中
        1.5.2.4 其他疾病
    1.6 社会心理因素
        1.6.1 抑郁、焦虑现况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1.6.2.1 应激
        1.6.2.2 抑郁
        1.6.2.3 焦虑
        1.6.2.4 A型行为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1.7 血脂异常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1.7.2 血脂异常现况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1.8 糖尿病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1.8.2 糖尿病现况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1.9 高血压
        1.9.1 高血压现况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2.1.1 血压
        2.1.2 静息心率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2.2.1 病史信息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2.3.2 临床合并症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3 危险因素干预
    3.1 行为干预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3.1.4.1 阶段目标
        3.1.4.2 优先原则
        3.1.5 随访管理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3.2 吸烟干预
        3.2.1 戒烟的益处
        3.2.2 戒烟的原则
        3.2.3 戒烟流程
        3.2.4 戒烟的措施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3.2.4.2 医学咨询
        3.2.4.3 5A技能
        3.2.4.4 5R干预技术
        3.2.4.5 戒烟药物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3.3 饮酒干预
        3.3.1 戒酒的益处
        3.3.2 戒酒的原则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3.3.4.2 干预内容
        3.3.5 持续监测
    3.4 膳食干预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3.4.4.1 膳食评估
        3.4.4.2 干预方案
        (1)一般人群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3.4.5随访管理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3.6 体重管理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3.6.4.1 咨询沟通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3.7.4.1 评估
        3.7.4.2 筛查
        3.7.4.3 干预
    3.8 血脂控制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3.9 糖尿病管理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3.9.4.1 筛查对象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9.4.3 降糖目标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3.9.4.5 降压治疗
        3.9.4.6 调脂治疗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3.9.4.8 体重管理
        3.9.4.9 血糖管理
    3.10 高血压管理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3.10.4.1 治疗目标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3.10.4.3 风险评估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3.10.4.5 药物治疗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3.10.5.2 老年高血压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10.5.8 代谢综合征
4 疾病干预
    4.1 冠心病
        4.1.1 概述
        4.1.2 诊断与分类
        4.1.2.1 诊断
        4.1.2.2 分类
        4.1.3 治疗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4.1.3.2 CCS的治疗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4.1.3.2.2 药物治疗
        4.1.3.2.3 血运重建
        4.1.3.3 共病的治疗
        4.1.3.3.1 心源性疾病
        4.1.3.3.2 心外疾病
        4.1.4 心脏康复
        4.1.4.1 药物处方
        4.1.4.2 患者教育
        4.1.5 随访管理
        4.1.6 预防
    4.2 脑卒中
        4.2.1 概述
        4.2.2 诊断与分类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4.2.2.2 诊断
        4.2.2.3 分类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4.2.4.1 高血压
        4.2.4.2 糖尿病
        4.2.4.3 血脂异常
        4.2.4.4 房颤
        4.2.4.5 心脏疾病
        4.2.5 预防
    4.3 慢性心衰
        4.3.1 概述
        4.3.2 诊断与分类
        4.3.2.1 筛查与识别
        4.3.2.2 诊断
        4.3.2.3 分类
        4.3.3 治疗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4.3.3.4 转诊治疗
        4.3.4 随访管理
        4.3.5 预防
    4.4 房颤
        4.4.1 概述
        4.4.2 诊断与分类
        4.4.2.1 诊断
        4.4.2.2 分类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4.4.3.1 节律控制
        4.4.3.2 心室率控制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4.5 外周动脉疾病
        4.5.1概述
        4.5.2 诊断与分类
        4.5.2.1 危险因素
        4.5.2.2 病因
        4.5.2.3 筛查对象
        4.5.2.4 诊断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4.5.3 治疗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4.5.5 预防
    4.6 动脉粥样硬化
        4.6.1 概述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4.6.2.1 危险因素
        4.6.2.2 临床表现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4.6.3 治疗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7.1 概述
        4.7.2 诊断与分类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4.7.2.2 危险因素
        4.7.2.3 病史
        4.7.2.4嗜睡程度评估
        4.7.2.5 辅助检查
        4.7.2.6 简易诊断
        4.7.2.7 分类、分度
        4.7.3 治疗
        4.7.3.1 治疗目标
        4.7.3.2 治疗方案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4.7.4 预防
        4.7.4.1 一级预防
        4.7.4.2 二级预防
        4.7.4.3 三级预防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5 其他关注问题
    5.1 抗栓治疗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5.1.2.1 STEMI
        5.1.2.2 NSTE-ACS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5.1.4.2 出血处理
    5.2 抗血小板治疗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5.3 治疗依从性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5.4 远程管理指导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6 投入产出分析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7)不同画面平衡状态下大学生视觉注意行为的眼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视觉注意行为研究的兴起
        二、研究意义: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一、图像阅读的相关研究
        二、视觉注意行为的相关研究现状
        三、画面平衡的相关研究
        四、眼动研究的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图像阅读的概念内涵
        二、画面平衡的概念内涵
        三、视觉注意行为的概念内涵
        四、眼动实验及数据分析概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启示
        一、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二、认知负荷理论
        三、注意理论
第三章 关于视觉注意眼动特征的预实验
    第一节 预实验准备及过程
        一、预实验目的
        二、预实验被试
        三、预实验设备
        四、预实验材料评估
        五、预实验过程
    第二节 预实验的问题及优化
        一、实验前讲解:避免实验过程被干扰
        二、仪器预调节:避免延长正式实验时间
        三、预留间隔时间:减少被试等待时长
        四、后测问卷指导:防止出现无效问卷
第四章 不同画面平衡状态下视觉注意行为的眼动实验设计及过程
    第一节 画面中线条引导作用的眼动实验
        一、假设来源
        二、实验假设
        三、实验目的
        四、实验材料选择
        五、实验设计
    第二节 画面中左右重力与视觉注意间关系的眼动实验
        一、假设来源
        二、实验假设
        三、实验目的
        四、实验材料选择
        五、实验设计
    第三节 画面中顶底重力与视觉注意间关系的眼动实验
        一、假设来源
        二、实验假设
        三、实验目的
        四、实验材料选择
        五、实验设计
    第四节 正式实验流程安排
        一、实验准备阶段
        二、正式实验阶段
第五章 视觉注意行为的眼动实验数据分析
    第一节 画面中的线条与视觉注意行为间的关系分析
        一、实验一基本数据统计筛选
        二、画面中的线条是否影响视觉注意行为
        三、图像阅读的过程是否跟随线条的引导力
        四、视觉注意的热点是否落于引导线条的转折处
        五、实验效果的后检验问卷分析
    第二节 画面中左右重力关系对视觉注意行为的作用分析
        一、实验二基本数据统计筛选
        二、不同左右重力关系下视觉注意行为的差异性比较
        三、实验效果的后检验问卷分析
    第三节 画面中顶底重力关系对视觉注意行为的作用分析
        一、实验三基本数据统计筛选
        二、不同顶底重力关系下视觉注意行为的差异性比较
        三、实验效果的后检验问卷分析
    第四节 实验总结
        一、实验目的总结
        二、实验结果总结
第六章 视觉注意规律对资源开发的启示
    第一节 线条的应用:视线引导的重要元素
        一、画面中的直线:突出知识点,连接信息链
        二、画面中的曲线:呈现生动设计,梳理知识脉络
        三、圆和螺旋线:引导阅读,突出主题
    第二节 左右重力关系:视觉热点的分配依据
        一、按照内容脉络,从左到右排放
        二、加重右侧重力,突出记忆内容
    第三节 顶底重力关系:视线注意的参考依据
        一、根据内容顺序,从上到下排放
        二、顶部放置信息,吸引视觉关注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过程及结果总结
    第二节 研究反思及展望
        一、实验过程反思
        二、研究及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实验素材的兴趣区编辑情况
附录二:实验效果的后检验问卷
附录三:实验编程及数据分析截图
附录四:眼动实验中的视觉轨迹图
致谢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8)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实践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心理资本
        1.3.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研究视角
        1.3.3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资本
        1.3.4 研究评析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结构安排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村留守儿童
        2.1.2 心理资本
        2.1.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
        2.1.4 生成机制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2.2.2 斯奈德的希望理论
        2.2.3 塞里格曼的乐观理论
        2.2.4 马斯腾的韧性理论
        2.2.5 叶澜的“二层次三因素论”
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总体情况
    3.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施测
        3.1.1 调查问卷设计
        3.1.2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3.1.3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1.4 问卷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表现
        3.2.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差异
4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
    4.1 样本的选择
    4.2 访谈的实施
    4.3 影响因素的识别
        4.3.1 开放性编码
        4.3.2 主轴性编码
        4.3.3 选择性编码
    4.4 理论饱和度分析
    4.5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影响因素分析
        4.5.1 个体因素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生成的基础
        4.5.2 环境因素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生成的条件
        4.5.3 活动因素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生成的决定性因素
5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生成机制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相关概念界定
        1.3.4 论文框架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2.1.1 地位从属阶段
        2.1.2 自我独立阶段
        2.1.3 主动表达阶段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2.3.1 生态美学
        2.3.2 构成美学
        2.3.3 意象美学
        2.3.4 感知美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3.2.1 仿生叙事语言
        3.2.2 自然叙事语言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3.3.1 适应性原则
        3.3.2 高效原则
        3.3.3 生态审美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4.1.1 分层构建
        4.1.2 体块穿插
        4.1.3 肌理塑造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4.3.1 中心消隐秩序
        4.3.2 逆抽象秩序
        4.3.3 无序的有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5.1.1 人文为根
        5.1.2 艺术为邻
        5.1.3 自然为居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5.3.1 相似性机制
        5.3.2 聚合性机制
        5.3.3 延续性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阿恩海姆“力”与“平衡”的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力”
    第一节 “力”的概念与式样
    第二节 从“张力”到“动力”
    第三节 “力”的美学思想基础
第二章 “平衡”
    第一节 “平衡”的性质与图式
    第二节 平衡的两大因素
    第三节 “平衡”的美学思想基础
第三章 “力”与“平衡”的审美心理
    第一节 优格式塔倾向
    第二节 异质同构中的“力”与“平衡”
    第三节 “力”与“平衡”的审美共鸣
第四章 “力”与“平衡”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力”——视知觉审美表现的关键
    第二节 “平衡”——审美意义的体现
    第三节 “力”与“平衡”是获得美感的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心理平衡与物理平衡相关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核威慑机理:实力基础、信号传递和心理博弈[J]. 王政达. 国际论坛, 2022(01)
  • [2]由“迎法下乡”遇冷看农民法律意识的生成机制[J]. 杨子潇. 求索, 2022(01)
  • [3]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D]. 杜小双.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4]移动社区:沟通性视域下的第三地方——兼论新游牧主义的社区传播[J]. 谢静. 南京社会科学, 2021(11)
  • [5]视知觉形式动力在MOBA游戏原画中的审美研究[D]. 王蓦颖.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6]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7]不同画面平衡状态下大学生视觉注意行为的眼动实验研究[D]. 戴蒙蒙.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8]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生成机制研究[D]. 王文萌.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阿恩海姆“力”与“平衡”的美学思想研究[D]. 杨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心理平衡与身体平衡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