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扫黄”斗争进行到底(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一[1](2015)在《青年色情消费研究:观视实践、意义构建和社会文化分析 ——以某校大学生为例》文中指出有关色情的争论,从古至今、旷日持久,最终都可归为“性”的争论——性存在、性生活、性环境、性别。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兴盛、私人终端的普及,以“AV影像”为代表的新一代色情媒介在当下青年群体中的流行,已演变成某种亚文化,并从日常生活领域逐渐向公共生活中渗透。另一方面,政府对于色情的规制一一“扫黄”政策的实施,在公领域的规制与私领域的反弹中形成了某种张力。色情在这种情况下,显现得更加难以捉摸。本文所谈的“色情”,是存在于录像带、碟片、视频文件中的影像的色情,是“性表演”的色情。笔者不急于直接构建现实层面的对象,而是迂回以其在青年观视实践中的再现作为切入点。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色情的观视者、色情的内涵以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色情研究上,以质性研究深入访谈为主,从主体建构视角出发,以青年的“私人看片史”为叙述轴构建出微观的、日常的性表达;从社会建构理论出发,以“作用于色情”的消费主义、政策规制、知识文化为背景构建出宏观的、社会的性话语。通过对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解释“AV影像”的获取与观视是如何在青年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实现、并被赋予了怎样的意义?如此的意义又怎样影响了当下年轻一代的日常生活、性”以及他们对当下社会的反思?在“公领域规制与私领域反弹形成的强烈张力”中,个体的观视行动又是如何寻求某种平衡的?通过“AV影像”的获取,从微观层面考察了色情于青年日常生活中的展现;通过影像的观视——和谁看、怎么看——从中观层面诠释了色情对青年群体、性别文化的影响;进而走向最后的宏观层面,探讨了色情是如何通过规训话语、消费话语逐步从日常走向公共的。通过对AV影像观视者的主体建构,将个人日常的表达与社会公共的话语进行有效衔接。一方面得到了“主体的声音”——观视者对于“色情/AV”的不同于主流话语的多元理解;另一方面收集了“他者的回响”——社会文化、消费等多层面对“色情”的建构。最终实现从微观的表达出发,通过消费、政治、文化等因素对其的影响进而走向色情的宏观话语,色情何以成为一种社会建构。
吴海民[2](1995)在《黄色档案》文中研究指明扫黄、打非正越来越成为一场为全社会所关注的严肃的斗争。这项斗争已经持续多年,目前的任务仍然很重。黄色书刊和音像制品泛滥的状况究竟怎样?这些年的扫黄、打非斗争出现了哪些反复?斗争的深入遇到了什么阻力,有哪些亟待解决的课题?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本刊发表吴海民的纪实文学《黄色档案》。
杨志军[3](2013)在《威权主义、政府治理与常态政治——“扫黄打非”作为当代中国运动式治理模式的典型》文中认为威权主义被西方学者普遍用来描绘中国政治发展形态,但是这种解释大多聚焦于中国政治转型过程,而忽视了政府治理模式与过程。当代中国党政机构普遍采用了一种"运动式治理模式"来支撑整体的经济增长奇迹和社会稳定大局。这种模式孕育于毛时代的政治动员,形成于改革开放时代的社会治理,成熟于新时期的政绩合法性基础,以专项行动为核心治理方式,"扫黄打非"是其最典型形态。在以作为"整治互联网和手机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的整体性运动式"扫黄打非"案例研究中,发现运动式"扫黄打非"坚持网上清理与网下打击相结合,其扇形结构符合领导小组的议事协调特点,坚持多部门协同联动和群众举报机制,最后遵循某种政治正确性。运动式扫黄打非遵循从政治权力的总体性支配到行政权力的技术性治理的转变逻辑。其本质属性是政治权力主体发动的迅疾治理过程;核心动因是政治权力主体基于党和国家重大会议盛事的动员保障工作以及回应社会民意需求的双重合法性要求;根本手段是政治权力主体以党政机构的职能发挥为抓手,依靠小组领导、权威训诫的方式开展行动。由此,在总体性权力支配的国家治理结构和技术性政策工具混合型使用的现实场域中,运动式治理模式面临"三个正视,两个难以"的困境。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角度来看,回归常态政治的政府治理需要三重维度的考量:在公共政策体系中,必须重视政策风格变迁的趋势;在国家治理导向中,必须找到国家-社会关系的实然形式;在地方治理实践中,必须构建本土的治理模式。进而形成打破威权主义魔咒的内在优势。
杨志军[4](2015)在《运动式治理悖论:常态治理的非常规化——基于网络“扫黄打非”运动分析》文中指出"运动式治理"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国家治理模式,其悖论内涵是以非常规方式开展常态化的治理行动。建国以来的运动式治理经历了从群众运动到严打运动再到专项治理的三大转变。聚焦专项治理时期的运动式治理,文章选取网络"扫黄打非"运动,即2007—2014年"整治互联网和手机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作为典型,从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网络"扫黄打非"运动的兴起及其工作机制、专项行动的个案成效四个方面加以考察,指出运动式治理悖论存在"决策经验主义"和"结果不确定性"两大基本内涵,具有四个基本特征:领导小组行使的政治权力凌驾于政府行政权力之上且常常混合不分;政治主体权力扩张与政治基体需求自主之间存在不同的运行轨迹;多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磨合才能产生整体共赢的效果;以数据展示行动的有效性和常态化并不意味着一种可持续的常态治理机制的建立。改革的时代需要改革的理论指导改革的实践,面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新型常态治理而非一种已有的常态治理行动被设为改革目标,运动式治理转型的关键是要在多元冲突中建立一个满足规范和共识的制度化过程。
冯芹[5](2018)在《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借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欢场”概念,考察和研究新媒体时代网民参与社会互动的空间形式和过程,及其所呈现的一种新型“欢场”文化现象——以新媒体技术为主导,以“娱乐”和“性”为主要元素,以扩散化传播为关系的网络狂欢现象。具体而言,新媒体“欢场”文化指涉着一个由网站、论坛、博客、APP等系列空间构建的涉“性”娱乐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文化场域。随着新媒体日益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欢场”文化盛行所带来的文化失范等负面效应引发了人们的许多质疑和忧虑。本研究借鉴媒介社会学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历史分析、话语分析、内容分析与案例分析等方法,在考察“欢场”文化生成的基础上探讨从近现代大众传媒到新媒体时代的“欢场”叙事,重点探讨“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媒介呈现,进而阐释“欢场”文化生产与公众、经济、文化等因素之间的权力关系,并对其价值和负面效应进行反思与批判。本研究力图从五个方面展开新媒体“欢场”文化的研究。第一,通过梳理古代文学中的“欢场”书写主题,在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欢场”文化的生成依据,探寻“欢场”与社会发展之关系,并进一步考察“欢场”由文学书写到新媒体叙事的连接脉络。近代报刊的产生刺激了媒介文化的欲望叙事及大众的感性诉求,孕育了近代“欢场”文化的传播特征。现代大众传媒通过议程设置的批判话语叙事和相关报道,在大众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中建构起了对“欢场”的刻板印象。新媒体时代,“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扩散已初步显现出“场域”的迹象,这一场域的生成可以从媒介技术的变革、声色惯习与文化资本、空间类型的集聚拓展、行动者的变化多元等分析中得到阐释。第二,参照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视角,将新媒体空间依据空间特性分为物理空间、想象空间和社会空间,通过对新媒体“欢场”文化扩散现状的梳理,探讨“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形态。首先梳理考察网站、论坛、博客、QQ群、微信、陌陌等“物理”空间中“欢场”形态的呈现。其次考察“欢场”文化在新闻客户端、综艺、影视、广告、直播中的渗透和扩散,探析这些新媒介形态如何以想象性为主的媒介叙述建构起“欢场”文化的第二空间。最后将社会转型期频发的道德隐私新媒体事件视为第三空间,强调其所蕴含的权力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探寻社会各方主体何以通过空间重构、话语实践及意义争夺展开社会道德、公权力等方面的关系博弈,从而在互动、抗争、协商中影响着“欢场”文化的生产与重构。第三,在梳理分析新媒体空间中“欢场”形态的基础上,以新媒体“欢场”的文化习性为主线,分别从新媒体“欢场”主体的语言、行为及身份上凝练出奇观特征、狂欢精神和快感宣泄的特征,并探讨这三大特征与“欢场”生成机制的关系以及在导引“欢场”文化建构特性中起到的作用。具体来看,新媒体“欢场”奇观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原欲/罪”奇观、名人“私生活”奇观和荧屏“污”奇观;狂欢精神体现在窥私的狂欢和以段子、神曲、恶搞等为表现形式的戏谑调侃的话语狂欢;快感宣泄则体现在基于欲望释放的生理快感、基于情感消费的精神快感和以利益诉求为目的的行动快感等方面。第四,通过考察新媒体“欢场”与公众、经济以及文化等外部场域之间的勾连,考察“欢场”文化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场域中复杂的生产张力。新媒体“欢场”文化也是性别权力争夺的重要场域,通过探讨女性如何运用身体、话语、行动等方式参与“欢场”文化的生产和建构,从性别角度阐释“欢场”文化再现的社会性别政治。以“海天盛筵”为个案进行分析,考察这一事件中各种权力主体的斗争和博弈以及对大众价值判断的影响。第五,强调新媒体“欢场”文化是消费社会出现的文化形态,对当下“欢场”文化引发网络社会道德的危机、媒介技术伦理与空间异化、消费欲望的异化等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本研究提出,探寻重构新媒体文化生态的行动策略,要通过审查监管和疏导引导,来健全新媒体文化的治理体系,通过互联网内容的完善,提升新媒体文化的责任与品格,同时要加强公民理性的培育,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从个体理性上升到公共理性,承担起塑造新文化形态的重要传播力量,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也是难题。
高厚,珊泉[6](2000)在《神圣约定》文中研究说明 行天道,出公理,则远者自亲;废天道,行私为,则子母相怨。《管子·形势解》政者,正也。君为正,而百姓从政矣;……《礼记·哀公问》
柳斌杰[7](2005)在《发挥主动性 掌握主动权 打好主动仗》文中研究说明
吕金生[8](2013)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和巩固“扫黄打非”长效机制》文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建立"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的长效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建立"扫黄打非"工作案件查处和日常监管的长效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建立"扫黄打非"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长效机制。
焦永强[9](2019)在《运动式治理的困境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A市创建文明城市为例》文中提出运动式治理长期存在于我国治理实践中,建国后主要体现在群众运动时期、严打运动时期与专项治理时期等三个时期。运动式治理在诸多领域有其适用性,能够实现一定的治理目标,运动式治理的长期存在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实践要求,具有路径的历史依赖性和现实合理性,保证了绩效的合法性,同时契合了我国政治治理生态。运动式治理虽长期存在,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违背了社会法治精神,助长了社会的投机心理,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减少了社会整体效益。本文以A市创建文明城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对A市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的深入访谈,分析A市在本次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采取的“最强”、“最严”、“最实”做法,在思想动员、激励构建、项目开展与部门整合方面实现了运动式创城与常态化创城的有机结合,提升了A市城市建设的软硬件水平。A市运动式创城方式对治理资源和治理能力的短时间集中运用不具有可持续性,通过总结A市创城过程中多元治理主体与政府多部门配合、法规先立与常态化并进等做法的转变,为实现运动式治理的路径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实现运动式治理的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运用系统性思维实现治理方式的转变。要树立常态化的治理意识,摒弃搞运动的思维方式,实现常态化的治理方式要保证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不断增强治理资源储备和提高治理能力的建设,同时实现法治化的制度保障。要随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实现运动式治理渐进转型,逐渐实现治理手段和治理效果的常态化。
孙健[10](2019)在《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道德治理”始见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道德治理进行了强调与重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论述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强大支撑和动力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把道德治理问题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使其成为国家治理的构成性要素。道德治理作为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形式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生性要素,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国方略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任务的时代语境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理价值与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为基本理论依据,在遵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将文献研究法、多学科协同研究法和功能研究法相统一,探讨了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的实践问题。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研究。主要界定了道德治理的内涵,并对与之相关的概念做了辨析,阐释了道德治理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二是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道德治理实践回顾与反思的研究。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道德建设和道德治理实践的梳理,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实现“治理”转向的进程中的经验,即推进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注重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结合、倡导参与主体的共建共享,并且从道德建设必须实现治理转向、道德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德法兼治、必须发挥重点人群的实践引领作用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治理演进生成的实践对于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进行道德治理实践的启示。三是关于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的机遇与挑战的研究。分析了道德治理实践在物质条件、领导保障、道德现状和文化资源等方面的时代机遇,与此同时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社会治理相对滞后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道德治理实践带来的现实挑战。四是关于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基本路径的研究。主要是加强党和政府建设为提升道德治理实践领导能力提供前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筑牢经济根基、加强人民群众道德教育为提升道德治理实践参与能力提供条件、完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奠定道德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提供法治保障等五个方面。
二、将“扫黄”斗争进行到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将“扫黄”斗争进行到底(论文提纲范文)
(1)青年色情消费研究:观视实践、意义构建和社会文化分析 ——以某校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背景 |
二、研究现状与反思 |
(一) 国外色情研究 |
(二) 国内现状 |
(三) 反思与借鉴 |
三、问题提出与内容 |
(一) 研究问题 |
(二) 主体架构 |
第二章 概念与方法 |
一、理论框架 |
二、概念界定 |
(一) “AV影像” |
(二) “色情” |
(三) “青年” |
三、研究方法 |
(一) 论方法:定性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 调查方案 |
(三) 分析与呈现 |
第三章 获取:时空、技术与日常生活 |
一、“色情”获取简史:图画、录像带与碟片 |
(一) 色情材料进化史 |
(二) 作为插曲的碟片时代 |
二、网络崛起:下载、在线与免费 |
(一) 网吧空间 |
(二) 私人电脑 |
三、技术、空间与性别政治:女生的情况 |
(一) 时间:信息与网络技术 |
(二) 空间:私人网络终端 |
四、AV影像与日常生活 |
五、小结 |
第四章 观视:群体、人际与意义构建 |
一、私人看片史:集体观视场景的欢腾 |
(一) 资源共享:一种沟通的可能 |
(二) 亲疏远近:内部关系的维系 |
(三) 氛围压力:集体场景的营造 |
二、意义:男性特质的建构? |
(一) “是男人就看”:性别化观视的理解 |
(二) “要让女人‘性’福”:男性气质的“消费” |
三、“典型案例”:女生的情况 |
(一) “独食”的意义:集体或个体? |
(二) 和男友一起:色情于两性关系中的运作 |
四、A片:女性新意义的赋予? |
(一) “流行话语”:作为群体交往、人际互动的维系 |
(二) “开一扇门”:补缺主流文化对于“性”的塑造 |
(三) “欲望放置”:作为自我性体验的习得 |
五、小结 |
第五章 社会与公共生活:色情的宏大话语 |
一、“黄片”:性环境与政策规制 |
(一) “性政治”:西方色情争议与规制 |
(二) “黄”:本土语境下的色情品问题 |
(三) “孤独的欢愉”:私人生活与公权力 |
二、“色情”:市场、消费与大众化 |
(一) “色情消费”:性、市场与资本主义 |
(二)“色情化”:情欲消费再生产 |
(三) “大众化”:AV文化的传媒幻象 |
三、色情的内涵与社会建构 |
(一) 诱惑本质:色情的诞生 |
(二) 三种内涵 |
(三) 一种社会建构 |
四、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
一、总结 |
(一) “主体之声”:青年观视行动的逻辑与意义 |
(二) “色情/AV影像”的微观-宏观之旅 |
二、反思 |
(一) 重新审视本土色情问题:反思“扫黄” |
(二) 为什么要看:反思“看黄” |
(三) 色情的社会建构逻辑:反思“黄”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运动式治理悖论:常态治理的非常规化——基于网络“扫黄打非”运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专项治理行动: 运动式治理的类型界定 |
三、行动常态中的非常规: 网络“扫黄打非”运动集中透视 |
( 一) 领导小组与议事协调 |
( 二)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 “扫黄打非” 运动 |
( 三) 工作机制: 电视电话会议与行动方案 |
( 四) 个案成效 |
( 五) 运动式治理悖论 |
四、结语与讨论: 迈向新常态 |
(5)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理论框架 |
一、空间、新媒体空间 |
二、场、场域 |
三、“欢场”、“欢场”文化 |
四、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欢场”:从文学书写到新媒体叙事 |
第一节 古代文学中的“欢场”书写 |
一、声色歌舞的“欢场”主题 |
二、晚清狭邪小说中的欢场书写 |
三、欲望宣泄、消遣享乐、消费倾向的“欢场”蕴涵 |
第二节 近代传媒中的“欢场”叙事 |
一、社会转型与近代报刊的欢场叙事 |
二、“黄色小报”的内容倾向 |
三、捧妓、“选花榜”:情色的舆论造势 |
四、商业广告的欲望叙事 |
第三节 现代传媒中的“欢场”叙事 |
一、作为社会问题的卖淫与嫖娼 |
二、酒吧、夜总会等欢场空间的暗喻 |
三、身体、性的煽情话语生产 |
四、从“小姐”到“女性工作者”:性别身份的建构 |
第四节 新媒体“欢场”的场域生成 |
一、技术动力:媒介技术的变革 |
二、场域结构:“声色”惯习与文化资本 |
三、空间拓展:类型的多元集聚 |
四、主体变化:“欢场”行动者的多元 |
第二章 新媒体空间中的“欢场”形态 |
第一节 情欲、技术、伦理与“性息”空间 |
一、网站:开启“性息”传播之门 |
二、论坛:性息交流的空间聚集 |
三、博客:草根女红人的成名空间 |
四、微信:“熟人+陌生人”的交往快感 |
五、陌陌:以“约炮”为名的陌生人社交 |
六、QQ群:隐秘的“温床” |
第二节 视觉欲望、身体情色与想象空间 |
一、新闻客户端中感官议题的呈现 |
二、新媒体娱乐“欢场”:综艺狂欢与明星消费 |
三、新媒体影视“欢场”:身体、情色与场景奇观 |
四、新媒体广告“欢场”:强化欲望叙事 |
五、网络直播“欢场”:窥私与“视淫” |
第三节 主体多元、话语博弈、价值重塑与社会空间 |
一、“道德隐私新媒体事件”及话语分析 |
二、主体多元:作为行动者的名人、明星、官员及公众 |
三、话语博弈:社会道德、公权力的抗争诉求 |
四、价值重塑:“公”与“私”界限的打破 |
第三章 新媒体“欢场”的特征 |
第一节 奇观特征与新媒体“欢场” |
一、赛博空间的潘多拉:“原欲/罪”的奇观 |
二、隐私窥探:名人“私生活”奇观 |
三、娱乐无极限:荧屏“污”奇观 |
第二节 狂欢精神与新媒体“欢场” |
一、快乐至上:欢场中的狂欢精神 |
二、道德为名:窥私的狂欢 |
三、戏谑调侃:段子、神曲、恶搞的话语狂欢 |
第三节 快感宣泄与新媒体“欢场” |
一、欲望释放:生理的身体快感 |
二、情感消费:感官愉悦的精神快感 |
三、利益诉求:抵抗的行动快感 |
第四章 新媒体“欢场”的权力关系 |
第一节 公众诉求与娱乐表达 |
一、娱乐消费与公众的感性诉求 |
二、情感动员与公众的抗争诉求 |
三、参与赋权与公众的表达诉求 |
第二节 资本催生与商业逻辑 |
一、资本运作:新媒体“欢场”的经济动力 |
二、流量诉求:实现价值增殖 |
三、商业逻辑:融入新媒体“欢场”的生产 |
第三节 文化“契合”与多元共生 |
一、与消费文化的“结盟” |
二、与网络亚文化的“契合” |
三、与精英文化的“博弈” |
第四节 性别政治与女性话语赋权 |
一、女性与“欢场”:从“主体虚位”到“高频率出场” |
二、另类的张扬:裸露、“写作”与展演 |
三、名利收益:主动发声与话语赋权 |
四、成名的幻象:阈限空间中的“欢场”女性 |
第五节 个案分析:“海天盛筵”事件 |
一、海天盛筵概述 |
二、情色化、狂欢化、奇观化的“欢场”特征 |
三、海天盛筵中的权力博弈 |
四、海天盛筵的批判反思 |
第五章 新媒体“欢场”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
第一节 网络社会道德的危机 |
一、网络道德观的失范 |
二、传统价值观的弱化 |
三、感官愉悦功能的夸大 |
四、公共理性的缺失 |
第二节 媒介技术伦理与空间异化 |
一、媒介技术与文化的悖论 |
二、媒介技术的伦理困境 |
三、“藏私”的空间危机 |
第三节 消费欲望的异化 |
一、诱导感官欲望消费 |
二、病态消费观的蔓延 |
三、女性身体消费的泛滥 |
第四节 重构新媒体文化生态 |
一、健全新媒体文化治理体系 |
二、提升新媒体文化责任与品格 |
三、加强公共理性的培育 |
结语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发挥主动性 掌握主动权 打好主动仗(论文提纲范文)
一、增强责任感发挥主动性 |
(一) 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将查处非法出版物作为“扫黄打非”工作的重中之重。 |
(二) 认真贯彻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各地行动迅速,工作主动。 |
(三) 主动出击,同一时间对全国27个省会城市出版物市场进行暗访检查,摸清情况全面整治,为“两节”、“两会”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
(四) 两次曝光非法报刊名单,取缔了一批非法报刊,加大了对非法报刊的打击力度。 |
(五) 以查办大案要案为突破口,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 |
二、把握规律性,掌握主动权 |
(一) 非法出版物在市场上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变化 |
(二) 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宣传品和非法宗教宣传品在一些地区蔓延,危害极大 |
(三) 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淫秽色情“口袋本”、有害卡通读物和不良游戏软件依然存在 |
(四) 盗版出版物仍是侵犯知识产权、扰乱出版物市场的突出问题 |
(五) 境内外非法盗版光盘生产活动出现了新的情况。 |
三、面对新情况,打好主动仗 |
(一)把握大局,在主动参与文化执法体制改革中壮大“扫黄打非”队伍 |
(二) 开拓创新,不断策划打好“扫黄打非”的主动仗 |
(三)精心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
(四)握紧拳头,开展几次有声有色的集中行动 |
四、研究新措施,把“扫黄打非”斗争进行到底 |
(一)要主动谋划,落实好今年行动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 |
(二)完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
(三)要主动抓队伍,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
(四)逐步建立“扫黄打非“工作的长效机制 |
(8)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和巩固“扫黄打非”长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按照“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建立“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的长效机制 |
二、按照“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建立“扫黄打非”案件查处和日常监管的长效机制 |
三、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建立“扫黄打非”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长效机制 |
(9)运动式治理的困境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A市创建文明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运动式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
一、运动式治理的内涵 |
二、运动式治理的特征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建国后运动式治理的历史演变与存在原因 |
第一节 建国后运动式治理的演变历程 |
一、群众运动时期 |
二、严打运动时期 |
三、专项治理时期 |
第二节 运动式治理存在的原因 |
一、运动式治理具有路径的历史依赖性 |
二、运动式治理能够保证绩效的合法性 |
三、运动式治理具有现实的合理性 |
四、运动式治理契合政治治理生态 |
第三章 运动式治理典型案例研究 |
第一节 A市“创建文明城市”案例分析 |
一、A市“创建文明城市”历程回顾 |
二、A市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主要做法 |
三、A市“创建文明城市”做法利弊分析 |
第二节 运动式创城的治理困境 |
一、运动式治理有悖法治精神 |
二、运动式治理助长投机心理 |
三、运动式治理影响政府公信力 |
四、运动式治理降低社会整体效益 |
第四章 运动式治理的转型路径 |
第一节 树立常态化治理意识 |
一、转变运动式治理思维 |
二、树立常态化治理意识 |
第二节 促进多元治理主体有效参与 |
一、拓展多元主体参与渠道 |
二、实现多元主体参与的制度保障 |
第三节 推进常态化治理模式 |
一、增强常态化治理资源储备 |
二、提高常态化治理能力 |
三、实现治理效果的常态化 |
第四节 提升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
一、制定良好的法律 |
二、营造良好的法律实施环境 |
三、建设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我国道德治理实践研究的相关概述与理论 |
2.1 道德治理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厘定 |
2.1.1 道德的内涵与功能 |
2.1.2 治理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
2.1.3 道德治理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
2.2 道德治理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教育与治理的主要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关于道德教育与治理的主要思想 |
2.2.3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 |
2.2.4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结构理论 |
2.2.5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管理理论 |
2.2.6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治理实践的回顾与反思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治理实践的回顾 |
3.1.1 改革开放前道德治理演进生成的实践 |
3.1.2 改革开放新时期道德治理演进生成的实践 |
3.1.3 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实践 |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治理实践的经验 |
3.2.1 推进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 |
3.2.2 注重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结合 |
3.2.3 倡导参与主体的共建共享 |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治理实践的启示 |
3.3.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实现治理转向 |
3.3.2 道德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
3.3.3 道德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3.3.4 道德治理必须坚持德法兼治 |
3.3.5 道德治理必须发挥重点人群的实践引领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面临的时代机遇与现实挑战 |
4.1 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面临的时代机遇 |
4.1.1 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为道德治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 |
4.1.2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道德治理实践提供坚强的领导保障 |
4.1.3 道德状况的日益好转为道德治理实践奠定坚定的信心 |
4.1.4 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丰富了道德治理实践的文化资源 |
4.2 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面临的现实挑战 |
4.2.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突与博弈对道德治理实践形成挑战 |
4.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给道德治理实践带来考验 |
4.2.3 社会治理相对滞后给道德治理实践提出难题 |
4.2.4 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给道德治理实践增添变数 |
4.3 本章小结 |
5 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的基本路径 |
5.1 加强党和政府建设为提升道德治理实践领导能力提供前提 |
5.1.1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
5.1.2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
5.1.3 加强公职人员政德教育 |
5.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筑牢经济根基 |
5.2.1 优化经济结构 |
5.2.2 转换增长动力 |
5.2.3 完善经济治理体系 |
5.3 加强人民群众道德教育为提升道德治理实践参与能力提供条件 |
5.3.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3.2 创新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
5.3.3 加强重点人群的思想道德教育 |
5.4 完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奠定道德基础 |
5.4.1 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系 |
5.4.2 完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道德话语体系 |
5.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提供法治保障 |
5.5.1 加快道德领域问题立法 |
5.5.2 建立法治实施监督保障体系 |
5.5.3 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状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四、将“扫黄”斗争进行到底(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年色情消费研究:观视实践、意义构建和社会文化分析 ——以某校大学生为例[D]. 王天一.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1)
- [2]黄色档案[J]. 吴海民. 青年文学, 1995(01)
- [3]威权主义、政府治理与常态政治——“扫黄打非”作为当代中国运动式治理模式的典型[A]. 杨志军. 第七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 2013
- [4]运动式治理悖论:常态治理的非常规化——基于网络“扫黄打非”运动分析[J]. 杨志军. 公共行政评论, 2015(02)
- [5]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D]. 冯芹. 苏州大学, 2018(12)
- [6]神圣约定[J]. 高厚,珊泉. 中国作家, 2000(08)
- [7]发挥主动性 掌握主动权 打好主动仗[J]. 柳斌杰. 中国出版, 2005(09)
- [8]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和巩固“扫黄打非”长效机制[J]. 吕金生. 出版发行研究, 2013(10)
- [9]运动式治理的困境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A市创建文明城市为例[D]. 焦永强. 青岛大学, 2019(02)
- [10]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的实践研究[D]. 孙健.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