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蔡新良,李巧玲[1](2019)在《打造“1+6”川字号区域旅游新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省域旅游多数是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由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双重因素叠加构建起来的单中心旅游线路系统,该系统在旅游业发展的早期有其客观性和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暴露出诸多弊端,甚至成为深化旅游业发展的障碍,特别是造成"中心区过度旅游"和"边远区旅游不足"等旅游不均衡发展的矛盾,而构建以流域旅游、方位旅游为平台的"多中心"对等区域旅游运营模式,则可以有效地克服"单中心"带来的种种弊端,充分有效地利用和释放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能量,扩大省域、地域旅游活动的存量和容量,拉动旅游投资成倍增长,将省域旅游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是区域旅游带有革命性、颠覆性的重大创新举措。以四川省域旅游为例,打造四川省"1+6"川字号"多中心"旅游体系,可作为区域旅游开发模式转型升级的一个参考。
吴大素[2](2016)在《民国重庆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民国重庆方志、旅行指南性书籍以及游记等文献资料所载旅游资源为数据基础,以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为旅游资源分类标准,统计获得民国重庆旅游资源总量。从历史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两个角度,将民国重庆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纬度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以下结论:民国重庆旅游资源总量大、类型齐全,以建筑设施与地文景观为主。随着时间演进,旅游活动作用下的民国重庆旅游资源经历了空间上逐渐由重庆城向周边县域扩展完善的发展历程,其类型结构亦由少到多,逐步丰富完备。在1930年以前,旅游资源集中在巴县(含重庆市)境内,以方志文献记载的传统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为主;1930年以后,游踪所至的旅游资源数量不断增加,重庆近郊地区的旅游资源不断开发建设,并逐具规模。在开发建设大后方的背景下,重庆周边如北碚嘉陵江峡区、南川金佛山、大足石刻等旅游资源成为考察旅游的焦点。民国重庆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一,集中分布于社会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如重庆市、巴县、北碚、江津等地区。二,随着时间推移,旧的旅游点消亡,新的旅游资源不断涌现,北碚峡区建设事业、南北温泉、南川金佛山等旅游资源成为旅游主要目的地。三,以重庆市区为中心,旅游资源沿公路、河流,呈点线、条带状分布。旅游资源分布的状况与重庆地区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积淀、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万利[3](2015)在《全民健身视阈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研究——以鄂西南武陵山片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为旅游业新型分支,走产业化道路,对促进民族地区相关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与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鄂西南少数民族自治州、县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旅游综合效益,尤其是当前热门的体育旅游效益相对较差,这与忽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重要性;政府引导职能转变不利;旅游产业配套设施不完善;体育文化旅游主题产品严重缺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欠缺,传统体育平台搭建不足等有关。
李晓通,张予云,张成胜[4](2015)在《资源生态化开发作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政策的人类学思辨》文中研究表明以人类学为视角,对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资源进行研究。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式样,也是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较高阶段,传承着以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为基本宗旨的生态文化伦理,折射出生态化开发的政策逻辑。以此为参照进行政策制订,必将进一步促进旅游生态文化创造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贾林东,张容[5](2010)在《民国时期西南旅游近代化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日事变发生后,国府西迁,西南地区成为战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重心,经政府竭力开发建设,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显着提高、人口不断扩充,各种事业无不蓬勃活跃,旅游业亦不例外。旅游机构、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活动无不呈现现代的活力,步入近代西南旅游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西南旅游的近代化发展,在民国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白海霞[6](2009)在《西南喀斯特旅游景观开发的空间组织研究》文中指出西南喀斯特资源不仅集中了全国喀斯特旅游绝大部分客源,也是西南旅游资源、旅游收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南乃至全国旅游中均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共性大,独特性小,以观光行为为主”的典型特点也使得西南喀斯特旅游景观开发面临着残酷的竞争现实,大多数旅游点(景区)生命周期很短,赢利能力弱,甚至亏损,西南喀斯特旅游景观开发迫切需要相关理论与方法支撑。本研究尝试从旅游景观空间组织、优化的角度寻求解决西南喀斯特旅游竞争问题和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途径,为研究区旅游规划的制订、不同层次的旅游合作及具体的旅游开发工作提供依据。本文先是对所涉及的两大基本名词“喀斯特地貌”和“喀斯特旅游景观”进行了概述,阐明了旅游空间结构和旅游空间组织的涵义和关系,在对西南喀斯特旅游的开发背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然后从研究区背景与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总结了西南喀斯特的分布与特征,喀斯特旅游景观的类型和价值,西南喀斯特基本涵盖了世界喀斯特的所有景观类型,并且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喀斯特分布规模最大,最集中,最典型,最有特色的,具有突出的世界价值和普遍价值;接着在明确区划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将其划分喀斯特旅游景观区、喀斯特旅游景观亚区、喀斯特旅游景观群和喀斯特旅游景观点,并阐述了各景观带组合特征,分析了旅游景观空间格局对西南喀斯特旅游业发展产生的影响;随后探讨了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旅游发展与竞争态势,提出西南喀斯特旅游的竞争特点为替代性竞争,几乎所有旅游景区都是以观光游为主,部分处于发展和巩固阶段,部分则处于衰落和停滞阶段,空间竞争激烈,而绝大部分则开发不足或尚未进行开发。同时不同景观单元存在互补性,有产生近邻正效应的可能性;然后从旅游景区空间组织,旅游产品的空间优化,旅游营销的空间整合及旅游合作的空间组织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改善西南喀斯特旅游的空间组织。值得指出的是,由于研究范围较大,资料收集的局限性,加上作者自身能力有限,对该题目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深化。
潘斌[7](2008)在《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云南勐仑旅游小城镇规划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新农村建设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而发展旅游小城镇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项有力举措,探索小城镇建设方向模式的有益尝试。建设旅游小城镇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工作推进的一项重点。因此,旅游小城镇规划作为此类小城镇建设的先导,成为规划研究的新热点。本论文研究在此背景之下提出,希望通过研究旅游小城镇的实质,补充完善已有规划内容框架体系,并针对核心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原则办法。希望对今后的旅游小城镇规划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建议。论文针对当前的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热点,从解决实际问题角度出发,试图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适合旅游型城镇的规划内容体系与方法。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总结,然后展开对旅游小城镇规划的研究,文章界定了旅游小城镇的性质、类型,旅游小城镇旅游资源的分类、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通过整理发现,在旅游小城镇建设中,规划的旅游指导存在缺位。于是,提出将旅游规划手段借鉴到小城镇规划中来,建立了旅游小城镇规划重点内容框架。针对旅游形象这一旅游的核心问题,文章提出塑造旅游小城镇形象的方法和总体原则。最后,文章以实践案例——云南勐仑旅游小镇规划为例,从三个层面进行剖析之后,旅游小城镇规划重点内容框架理论与形象塑造原则方法在案例中得到验证。论文主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整理出小城镇类型、发展模式和小城镇规划相关理论,梳理了旅游规划内涵和旅游规划研究进展,得出对研究有益的启示。第三章考察旅游小城镇旅游资源内容分类,提出旅游小城镇资源开发模式内容。第四章研究资源开发过程和旅游规划内容,提出旅游小城镇规划重点内容框架;第五章旅游小城镇特色形象塑造方法研究;第六章云南勐仑旅游小镇规划分析研究。结论部分包括总结与未来工作展望。
沈文馥[8](2006)在《闽西南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格局中,闽西南旅游协作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发挥领跑作用。唯有清晰产业定位、加大开发力度、塑造文化品牌,才能在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大闽南文化圈中做出贡献。
冯学钢[9](2004)在《皖西南旅游深度开发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皖西南地区具有开发旅游的多项优势,发展潜力很大。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交通通而不畅,旅游资源内涵挖掘不足,局部无序开发。因此,皖西南应采取旅游深度开发战略,进一步明确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整合旅游资源,构筑旅游板块,构建与周边地区竞合有序的旅游功能区;建设通达便捷的区域旅游交通体系;打造强有力的旅游品牌形象;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将皖西南建成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娱乐体验、宗教修学于一体的全国闻名的“人文山水”体验型旅游目的地。
沈娅[10](2004)在《大西南旅游圈旅游竞争与合作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市场竞争的趋势是在竞争中求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对于某一旅游地来说,为了实现自己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其它旅游地开展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叠加,以增强区域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增强区域旅游发展优势。因此研究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对区域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对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研究综述、分析大西南旅游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西南旅游圈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优势的比较分析,提出大西南旅游圈旅游竞争与合作的具体构想。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部分,其中第五部分是本文的中心内容。 1、综述评价了前人对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研究的状况,提出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的问题。 2、对研究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溯源和界定。 3、分析区域理论、系统论以及竞争优势理论这三大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它们在对分析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时的指导作用。 4、通过介绍大西南旅游圈发展现状及其空间组合情况和分析大西南旅游圈发展旅游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对大西南旅游圈有较全面的认识。 5、在对大西南旅游圈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优势进行比较分析等基础上,提出大西南旅游圈旅游竞争与合作的旅游资源共享与重组、旅游产品更新与开发、大西南旅游圈空间组合构建、建立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统筹编制规划和建立协调机制等具体构想。 6、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讨论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二、西南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民国重庆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三、学术研究回顾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资料与数据搜集 |
第一节 方志所载旅游资源 |
第二节 旅行指南书籍所写旅游资源 |
第三节 游记所见旅游资源 |
一、民国重庆游记着作 |
二、民国重庆期刊游记(文章) |
第二章 民国重庆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 |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 |
一、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
二、水域类旅游资源 |
三、气候天象与生物类旅游资源 |
四、小结 |
第二节 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 |
一、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 |
二、建筑设施类旅游资源 |
三、旅游商品与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 |
四、小结 |
第三章 民国重庆旅游资源的时空总特征 |
第一节 民国重庆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 |
一、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大,北碚、重庆市与江津相对丰富 |
二、“y”形旅游资源带与四大旅游资源区 |
第二节 民国重庆旅游资源的时间特征 |
一、旅游文献对旅游资源时间特征的折射 |
二、不同时期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重庆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民国重庆旅游资源单体名录 |
后记 |
(3)全民健身视阈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研究——以鄂西南武陵山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鄂西南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优势分析 |
(一) 旅游资源丰富 |
(二) 民俗风情独特 |
(三)文化底蕴深厚 |
(四) 政策环境优势 |
(五)发展前景光明 |
(六)交通趋于完善 |
三、鄂西南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现状 |
(一)恩施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现状 |
(二)长阳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现状 |
(三)五峰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现状 |
四、鄂西南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主观因素 |
1.主观意识制约 |
2.体制问题影响 |
3.资源利用不足 |
(二)客观因素 |
1.交通条件制约 |
2.体育旅游人才匮乏 |
3.体育旅游市场的知名度有待提高 |
4.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带动效应尚未凸显 |
5.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品牌效应不够 |
6.其他因素 |
五、鄂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
(一)加强政府导向,建立区域合作机制 |
(二)实施资源整合,重构旅游发展格局 |
(三)利用新兴媒介,转变广告宣传策略 |
(四)重视产品研发,大力开发旅游商品 |
(五)引进市场机制,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
(六)多方考察借鉴,加快旅游精品建设 |
(七)借助体育平台,促进三方共建共赢 |
(八)探究旅游行为,构建旅游人才体系 |
(九)剔除壁垒障碍,建立市场合作机构 |
(十)合理利用中介,实现旅游产业联动 |
(4)资源生态化开发作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政策的人类学思辨(论文提纲范文)
1 人类学作为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研究视角的学理基础 |
1.1 人类学的研究目标、范围和方法 |
1.2 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
2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文化起源、传承及其 “政策”哲思 |
2.1 民族史志中的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文化渊源 |
2.2 人类学基本理论视野下的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路径 |
2.3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文化渊源及传承方式折射出的 “政策”哲理 |
3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内涵、优势及开发状况分析 |
3.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分析 |
3.2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优势的分类解读 |
3.3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传统开发思路 |
4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生态化开发的政策解读 |
4.1 坚持生态化开发应是惠国惠民的宏观政策 |
4.2 生态化开发的具体政策保障 |
5 结语 |
(5)民国时期西南旅游近代化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国时期西南旅游近代化的背景 |
(一) 民国时期西南经济迅速发展 |
(二) 民国时期西南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
(三) 战时西迁人口的直接推动与影响 |
二、民国时期西南旅游近代化的表现 |
(一) 旅游专业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
(二) 旅游交通的改善 |
(三) 旅游食宿的进步 |
(四) 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与建设 |
(五) 旅游活动的旺盛 |
三、结语 |
(6)西南喀斯特旅游景观开发的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喀斯特与喀斯特旅游景观 |
1.2 旅游景观空间结构与旅游空间组织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设计 |
2 西南喀斯特旅游景观的类型与价值 |
2.1 西南喀斯特的分布及特征 |
2.2 西南喀斯特旅游景观类型 |
2.3 西南喀斯特旅游景观的价值 |
3 西南喀斯特旅游景观的空间格局 |
3.1 西南喀斯特旅游景观区划 |
3.2 西南喀斯特主要景观区的特征 |
3.3 旅游景观空间格局与西南喀斯特旅游业 |
4 西南喀斯特旅游发展与空间竞争 |
4.1 西南喀斯特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
4.2 西南喀斯特旅游的竞争态势 |
5 西南喀斯特旅游景观开发的空间组织 |
5.1 旅游景观的空间组织 |
5.2 旅游产品的空间优化 |
5.3 旅游营销的空间整合 |
5.4 旅游合作的空间组织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7)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云南勐仑旅游小城镇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小城镇建设背景 |
1.1.2 旅游小城镇建设在推动农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小城镇类型与发展模式划分 |
2.1.1 小城镇类型 |
2.1.2 小城镇发展模式 |
2.1.3 小城镇规划的相关理论 |
2.2 旅游规划的内涵 |
2.2.1 含义 |
2.2.2 类型 |
2.2.3 目的 |
2.3 旅游规划研究 |
2.3.1 国外旅游规划发展回顾 |
2.3.2 中国旅游规划研究综述 |
2.3.3 旅游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4 城镇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关系 |
2.3.5 小城镇旅游的特点 |
2.3.6 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现状 |
2.4 现有理论、规范对本次研究的启示 |
2.5 小结 |
第3章 小城镇旅游资源与旅游小城镇资源开发 |
3.1 小城镇旅游资源 |
3.1.1 小城镇景观与小城镇景观资源 |
3.1.2 小城镇旅游资源类型 |
3.1.3 小城镇旅游资源特征 |
3.1.4 旅游小城镇分类 |
3.2 旅游小城镇旅游资源开发 |
3.2.1 旅游资源开发基础理论 |
3.2.2 旅游小城镇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
3.2.3 旅游小城镇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3.3 小结 |
第4章 旅游小城镇规划内容重点 |
4.1 小城镇规划体系于旅游小城镇建设指导 |
4.2 旅游小城镇规划中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
4.2.1 旅游资源开发作用与流程 |
4.2.2 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旅游规划手段 |
4.2.3 旅游规划手段在旅游小城镇规划中的运用 |
4.3 旅游小城镇发展规划层面—旅游小城镇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与整体形象塑造 |
4.3.1 旅游小城镇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投资效益预测 |
4.3.2 旅游小城镇旅游业客源市场调查与技术分析 |
4.3.3 旅游小城镇景观意象与整体旅游形象塑造 |
4.4 旅游小城镇总体规划层面—旅游资源项目总体定位与布局 |
4.4.1 旅游小城镇旅游容量规划测定 |
4.4.2 旅游小城镇旅游产品策划 |
4.4.3 旅游小城镇空间结构布局规划 |
4.4.4 旅游小城镇旅游环境保护规划 |
4.5 旅游小城镇详细规划层面—旅游小城镇中旅游资源形象特色引导与创造 |
4.5.1 旅游小城镇第一印象区特色形象引导与创造 |
4.5.2 旅游小城镇核心区特色形象引导与创造 |
4.5.3 旅游小城镇景点特色形象设计引导 |
4.6 小结 |
第5章 旅游小城镇规划中特色形象塑造方法 |
5.1 旅游小城镇特色形象载体研究 |
5.1.1 城市意象系统理论 |
5.1.2 旅游城镇形象要素载体 |
5.2 旅游小城镇特色形象创造原则 |
5.2.1 主客体方面 |
5.2.2 时空辩证方面 |
5.2.3 一般重点方面 |
5.3 旅游特色形象塑造方法 |
5.3.1 发展规划层面 |
5.3.2 总体规划层面 |
5.3.3 详细规划层面 |
5.4 小结 |
第6章 综合实例分析 |
6.1 规划前的勐仑镇条件情况 |
6.1.1 旅游小城镇类型与自然条件概况 |
6.1.2 旅游资源现状 |
6.1.3 旅游发展现状 |
6.2 通过规划欲构建的城镇发展目标 |
6.2.1 城镇发展目标 |
6.2.2 目标特色与认识 |
6.3 旅游小城镇规划重点框架理论语形态塑造方法在案例中的体现和运用 |
6.3.1 发展规划层面和体现与运用 |
6.3.2 总体规划层面的体现与运用 |
6.3.3 详细规划层面的体现与运用 |
6.4 认识和结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清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闽西南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挥资源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 |
二、清晰产业定位, 做大闽南文化 |
(一) 定位的目标 |
(二) 定位的依据 |
(三) 定位的原则 |
三、加强区域协作, 加快旅游经济发展 |
(一) 增强旅游大产业意识 |
(二) 认真做好旅游规划 |
(三) 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 形成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 |
(四) 培植有实力的旅游龙头企业 |
(五) 加大市场营销的力度 |
(六) 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 带动闽南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
(9)皖西南旅游深度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具备旅游深度开发的多项优势 |
(一)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皖西南旅游开发 |
(二) 旅游资源优势突出 |
1、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居全省第二位 |
2、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和资源组合优势 |
(三) 区位与交通优势 |
(四) 旅游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 |
二、旅游深度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交通通而不畅 |
(二) 旅游资源内涵挖掘不足 |
(三) 局部无序开发 |
三、旅游深度开发的对策 |
(一) 明确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 |
(二) 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内涵, 开发系列旅游产品 |
(三) 整合旅游资源, 构筑旅游板块, 构建与周边地区竞合有序的旅游功能区 |
(四) 建设通达便捷的区域旅游交通体系 |
(五) 打造强有力的旅游品牌形象 |
(六) 转变经营管理模式, 创新经营管理机制 |
(10)大西南旅游圈旅游竞争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 导论 |
1.1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研究综述、评价 |
1.1.1 区域旅游合作的探讨 |
1.1.2 区域旅游竞争方面 |
1.2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1 研究区域旅游合作与竞争有利于区域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
1.2.2 将旅游竞争与合作相结合进行研究 |
1.2.3 目前相关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 |
1.2.4 实证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辩证分析方法 |
1.4.2 规范分析方法 |
1.4.3 比较法 |
2 、 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 |
2.1 区域、区域旅游 |
2.1.1 区域 |
2.1.2 区域旅游 |
2.2 区域旅游竞争 |
2.3 区域旅游合作 |
3 、 旅游竞争与合作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区域发展理论 |
3.2 系统论、旅游系统 |
3.3 竞争优势理论 |
3.3.1 比较优势理论的不足 |
3.3.2 竞争优势理论 |
4 、 大西南旅游圈概述 |
4.1 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简介 |
4.2 大西南旅游圈简介 |
4.2.1 大西南旅游圈发展现状 |
4.2.2 大西南旅游圈空间组合概况 |
4.3 机遇与挑战分析 |
4.3.1 发展机遇分析 |
4.3.1.1 西部大开发战略创造的机遇 |
4.3.1.2 大西南地区的经济协作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 |
4.3.2 挑战和困难 |
5 、 大西南旅游圈旅游竞争与合作研究 |
5.1 大西南旅游圈旅游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意义 |
5.1.1 有利于实现区域发展平衡 |
5.1.2 有利于打通节点,形成线路 |
5.1.3 有利于与东部开展旅游竞争与合作,促进全国旅游业的发展 |
5.2 总体构架 |
5.2.1 指导思想 |
5.2.2 原则 |
5.2.3 目标 |
5.3 各地区旅游业发展基础比较分析 |
5.3.1 区位优势分析 |
5.3.2 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
5.3.3 大西南旅游圈各省市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
5.4 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分析 |
5.5 旅游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5.5.1 各个省区的主要旅游产品 |
5.5.2 大西南旅游圈旅游产品竞争优势分析 |
5.6 大西南旅游圈旅游竞争与合作构想 |
5.6.1 旅游资源的共享和重组 |
5.6.2 旅游产品的更新和开发 |
5.6.3 空间组合构想 |
5.6.3.1 点的竞争 |
5.6.3.2 点线结合 |
5.6.3.3 点线面的结合 |
5.6.4 建立大西南旅游圈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 |
5.6.5 统筹编制旅游规划 |
5.6.6 建立跨区域的旅游管理协调机构和机制 |
5.6.6.1 建立协调机构 |
5.6.6.2 建立区域政府合作机制 |
6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西南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打造“1+6”川字号区域旅游新格局研究[J]. 蔡新良,李巧玲.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9(01)
- [2]民国重庆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研究[D]. 吴大素. 西南大学, 2016(02)
- [3]全民健身视阈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研究——以鄂西南武陵山片区为例[J]. 万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4]资源生态化开发作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政策的人类学思辨[J]. 李晓通,张予云,张成胜.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5(01)
- [5]民国时期西南旅游近代化述论[J]. 贾林东,张容.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2)
- [6]西南喀斯特旅游景观开发的空间组织研究[D]. 白海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09(S1)
- [7]旅游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云南勐仑旅游小城镇规划为例[D]. 潘斌. 同济大学, 2008(09)
- [8]闽西南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 沈文馥.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02)
- [9]皖西南旅游深度开发战略研究[J]. 冯学钢. 安徽大学学报, 2004(06)
- [10]大西南旅游圈旅游竞争与合作研究[D]. 沈娅. 云南师范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