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愉快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邓佳[1](2019)在《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美育虽然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经历了一段起起伏伏的状态,但随着1999年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美育才比较稳定地设置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中,而在最近6年,更是进入了发展盛世。特别是2013年年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42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标志着美育从缺失、提倡、落实,并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首先从如何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建议。同年,美育被纳入《教育法》以及《高等教育法》中,有了法律的保障,美育在学校中,特别是在高校中,成了必须要进行落实的教育。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美育做了新的部署和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形成多样化高质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虽然美育在政策上得到了重视,但在对大学生美育课程选修情况以及大学生美育观念的实践调研中发现,目前学校美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开设不够齐全,课程设置缺乏顶层设计,学生美育选修较为随意,美育观念比较狭隘,对美育内容不太熟悉,对传统艺术接受兴趣不强等。因此,根据以上背景与现实问题,需追问的是:目前不再是开不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的问题,而是如何开设高校美育课程?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目的是什么?高校美育课程应基于什么理念进行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目标是什么?其内容如何构成?教学实施方式?评价方式?高校应该开设哪些美育课程(课程门类)?这些美育课程门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课程结构)?课程的学分如何构成?以及当前是否有开课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本文着重对高校美育课程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本项研究遵循“问题提出——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于身心协调发展构建高校美育课程目标、内容、门类、结构——高校美育课程效应初步验证”的思路。首先本文以国家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近几年有关加强改进美育和高校美育的系列政策为背景,通过对若干高校大学生美育观念和高校美育课程开设及学习情况的调查,提出并分析了当前高校美育课程设置缺乏顶层设计、随意和零散等问题,并在对中外学者关于美育之于人格整体发展(身心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特殊功能的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提炼出基于大学生身体(生理)和心理基础,及其未来身心发展、专业发展、个性与创造性发展等目标为指向,设计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构想。对这一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五圈课程门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公共艺术美育课程、专业审美课程、活动审美课程(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审美化改造)、综合美育课程(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人生美等的跨界整合建构)和潜在美育课程(大学文化、环境、校训、氛围的审美建构与鉴赏)分别进行了论述,对中外大学在这五圈课程中某类课程的开设和实践案例,进行了简介和分析。提出了高校美育课程智能化建设的初步构想。在最后的第七章中,还对高校美育课程体系中的《高校美育-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综合美育课程的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一、高校美育课程的终极目标在于塑造完美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不仅具体到“审美素质、人文素养、全面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的具体发展目标中,更细化为“审美感觉系统的开发、审美认知系统开发、审美体验系统发展、审美表现技能运动系统发展、审美创造与全脑、全身心开发”的发展目标中,以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人文素养、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等全面素养、和培养专业审美鉴赏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等”发展目标中。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既需要传授美的高深知识(美的本质与规律),同时还需要补足美的基本知识(美的特征与分类)。并且目标与内容的选择应有所对应。三、构建了高校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以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第一圈高校美育综合课程:以系统培养学生基本审美素质为目标,囊括了美育基础知识、美的高深知识、审美生理心理方法性知识,及其各种美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综合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协调发展。第二圈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在于促进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的发展,这类课程又可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艺术与审美综合课程。该门课程的目标在于系统介绍艺术种类及其审美方式方法。第二类:艺术鉴赏类课程。目标在于提高艺术感知能力、体验能力、想象联想与理解能力。这一类课程又可以细化为两大类,一是艺术感知理论类课程,二是艺术体验与阐释性理解类课程。艺术感知理论类课程:在于从各种艺术门类中训练学生的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触觉感知、综合感知能力。艺术体验与阐释性理解类课程则要求学生能够体验艺术美,解释艺术,评论艺术,阐释艺术与人文的关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第三类:艺术表现技能训练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协调身心发展,塑造优美形体,开发运动机能。第四类: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遵循美的规律与技巧进行美的创造,促进大脑认知、情绪系统发展。第三圈课程为专业课程审美化:目的在于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和创新动机,培养专业审美素质。其中应特别注重艺术教育专业与文化素养结合的培养模式,艺术师范教育专业艺术实践能力与审美素质的提升训练,以及其余各专业应开设更多相关专业的审美欣赏类课程。第四圈为美育实践活动课程:这类活动课程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审美个性。第五圈为潜在课程:则是形成审美育人环境,创造身心协调发展的“场域”。总之,五圈课程从不同角度开发学生认知、情绪、运动系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愉悦、健康、协调发展。而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全市各级各类高校互联互通的MOOC平台,打造高校美育MOOC群,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制度,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并加强移动美育课程建设,以APP为终端;以及采取VR技术,加强审美体验。四、本文第七章,对综合性的《高校美育》课程的效应进行了初步验证。实验后得出结论:《高校美育》课程在有效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同时,能对受教育者人生价值观产生显着积极的影响。对其中的维度1人生目的、维度2生活方式、维度3人生手段、维度4人生态度的影响速度不同,影响最快的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是人的观念取向和行为选择尺度,伴随着人一生的成长和演变过程。短期教育(一门《高校美育》课程)可能动摇人生价值观中的易变成分尤其是人生态度产生短期效果,可以推断,长期而系统的教育(高校美育课程系统)就可能逐渐动摇人生价值观中的比较稳定的成分从而产生长期而系统的效果,这正好证明长期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总之,高校美育课程应对大学生精神世界进行“建构”,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同时,审美是最为深刻的一种教养,是人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
陈玉芳[2](2015)在《改革开放后上海中小学教育家办学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迎来了大发展时期,上海基础教育界涌现出一批本土特色明显的教育家,他们的办学思想与实践类型多样,路径各异,成效显着,辐射力强。从办学主体、办学起始与重心、办学线路、办学切入点四个方面对这些教育家办学个案进行分析后,发现段力佩、吕型伟、顾泠沅、刘京海四位教育家的办学理念与实践丰富而深刻,分属于不同类型,分布在不同时期,是上海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典型个案,因此本研究将四者确定为主要研究对象。段力佩校长带领着上海市育才中学锐意进取,持续创新,走在上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列,使“育才经验”分别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两次风靡全国教育界,成为中国学校改革的典范。吕型伟以多样化的教育改革实验和长期的课题研究引领着全国多所学校进行持续性整体改革,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对上海乃至全国中小学的办学理念和方式都产生了影响。顾泠沅以数学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带动了上海市青浦地区学校整体改革和质量提升,并且在“青浦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教育实验理论和“行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具有教育理论与实践双向建构的示范意义。刘京海校长创造性韵提出了“成功教育"思想,并设计、组织、实施了“成功教育”实验,不仅使上海市闸北八中从一所教学质量较差的学校变成了全国知名的明星学校,而且通过创新的办学方式——委托培养,带动着上海市许多薄弱学校提高了教学质量,如今“成功教育”正走向国际,在周边国家中逐步推广。研究了四例个案后,结合海派文化特征和文化模式理论,尝试总结改革开放后海派教育家办学的群体特征:他们领风气之先,理念超前,敢说敢做;他们心态开放,具有国际视野,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他们注重教育公平,爱无差等,以规范保障质量;他们务实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海派教育家们这些教育思想、精神特质、办学思想与实践,是当代上海乃至当代中国教育界最宝贵的财富。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周小李[4](2012)在《马克思教育观视域下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教育观的最终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宗旨皈依。如何改变当前我国“红红火火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做应试教育”的现状,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教育界,而且是整个社会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马克思没有关于教育学的专门着作,其着作的中译本也极少出现“素质”一词,但其教育哲学观、教育价值观、全面教育观、教育知行观中蕴含了丰富的素质教育思想,能为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指明正确的基本价值取向,提供立论基石和理论支撑,乃至框架内容。从马克思教育观中吸取营养,探究人的素质内涵、发展目标、结构体系与实现条件和路径,对构建和倡导更为科学的素质教育体系,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首先,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教育观的历史渊源、理论背景与演绎路径的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分析,揭示马克思的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全面教育观和教育知行观及其丰富内涵,将马克思的素质教育观概括为:教育目标和功能上体现为“两促”——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教育内容和对象上体现为“两全”——全面教育和全民教育;教育途径上体现为“两结合”——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主旨上要实现“一确证”——人的自由个性。其次,探究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教育中指导地位的确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零星式、广泛式和结合式地传播,马克思教育观也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其传播的基本特点是背景的多元性、接受的选择性、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相关性、传播的间接性和实践的革命性。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马克思教育观最终在新中国教育中确立了指导地位,并取得了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其中就有毛泽东的素质教育思想。再次,提出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是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一大新成果。我国素质教育理论源于马克思关于教育问题的一系列观点和论断,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是教育的目标和主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素质教育实现的根本途径等。在马克思教育观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的几届领导人对中国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构建了包括素质教育的立足点、目标、基石、关键、灵魂、重点、手段等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在本质上坚持了马克思教育观,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一套规范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运行机制,对马克思教育观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最后,针对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整体上显示出的人们对之把握的迷惘与自信的缺失,在对马克思关于人的素质、素质教育的概念作出新解读,并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面教育、个性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辨析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关于人的素质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一方面,构想了一个立体的素质教育逻辑结构框架,该框架将人的素质分为三类九种。第一类为提升个体生命品质的素质;第二类为提升个体适应与改造自然的素质;第三类为个体适应与改造社会的素质。每一大类之下又分九种素质。其中,身体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学习和创新素质贯穿于这三大类素质之中。身体心理素质是每个个体素质发展的基础,思想道德素质是个体素质发展的灵魂,学习和创新素质是个体素质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咨询法相结合设置权重赋值,构建了以能力与奉献为导向、以发展与激励为主线、师生共同参与的一套新的二元三级三段学生素质教育测评方法体系。构想一个立体的素质教育逻辑结构框架和一套新的学生素质教育测评方法体系,这是文章的落脚点,也是一大亮点和创新。总之,本文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人性论的角度对马克思教育观及马克思素质教育观进行了梳理,建构了马克思素质教育观的逻辑结构,对马克思关于人的素质及素质教育思想给予新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当代中国素质教育与马克思教育观之间的关系,提出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是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新成果的论断。并在剖析当前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新的学生素质教育内容体系和测评方法体系,丰富和发展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张皇姬[5](2020)在《中小型K12教育培训机构关键师资激励机制的研究 ——以A教育培训机构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和需求不断提升,公办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客观上为民办K12教育培训行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在这一行业中,大多数是中小型K12教育培训机构,然而中小型K12教育培训机构也却面临着关键师资离职率较高、关键师资成长受限制、企业文化贯彻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中小型K12教育培训机构关键师资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降低了行业竞争力,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激励机制不完善。当前,中小型K12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而关键师资就是教育培训机构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因此,切实有效的关键师资激励机制能起到鞭策的效果,调动起关键师资们的工作热情,提高关键师资队伍稳定性,降低流失率,使他们更好的为机构服务。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A教育培训机构为例,开展了关键师资激励机制研究。首先,对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期望理论、职业幸福感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学习了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最终确立了A教育培训机构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一是通过访谈法,了解到A教育培训机构关键师资的范围、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当前激励机制所持的态度、职业幸福感的强烈程度。二是通过电子调查问卷,掌握关键师资对现行激励机制、职业幸福感的现状。三是结合激励因素重要程度调查,从而整理出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本文从A教育培训机构实际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激励机制的措施,为A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关键师资激励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提高机构的管理效率、贯彻执行企业文化、提高关键师资绩效,也有助于关键师资发挥所长和实现个人价值,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幸福感,从而机构目标与关键师资个人目标的统一,提升A教育培训机构的行业竞争力。A教育培训机构是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的一个缩影,具有中小型K12教育培训机构很多共性的问题,A教育培训机构关键师资激励机制的完善,也为中小型K12教育培训行业解决关键师资激励问题提供了借鉴,有利于行业长足发展。
燕国材[6](2009)在《素质教育的回溯、成就与思考》文中认为论文讨论三个问题:一是回溯素质教育的发展历史。把它划分为酝酿萌发、初步实施、全面实施和内涵发展等四个阶段。二是总结素质教育的主要成就是:揭示了教育真谛,取得了基本共识,形成了五条教育理论,创造了八大教育模式。三是思考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认为采取内涵发展与外观发展匹配、内部动力与全面协调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独立自主与借鉴外国并重等手段,可以推进素质教育的积极发展。
何小花[7](2015)在《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愉快教学运用研究》文中认为愉快教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培养富有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在老师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情感基础上,富有激情地投入课堂教学,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古今中外教育家对愉快教学有着大量的论述和实践,但对愉快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研究却较少。本文试图在新课程下以“以学定教,为学而教”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吸取国内外愉快教学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愉快教学法应用现状,结合教学实践,针对相关问题,从师生关系,课堂氛围,教学内容与手段,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来思考,探索并提出可行的高中思想政治愉快教学策略,改变思想政治教学弊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为培育素质全面而富有个性的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许芳杰[8](2019)在《教师现场学习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教师教育研究正在发生着鲜明的实践转向。借鉴课程改革中一个颇有影响的隐喻:“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是跑的过程”,这个隐喻表明理论总是在实践中开显、生成并实现着自身。教师现场学习力的研究正是对这一研究背景的关照。论文以教师专业意识的当场构造为根系,以现象学视域中意识的构成性思想为解释理论,以生活体验研究为方法,来展开教师现场学习力的建构,为提升教师的学习品质带来新的理论探索。教师现场学习力的内涵与结构形成了本研究理论建构的基础。教师现场学习力的内涵,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现场学习力,因为教师现场学习力是关于“教师之教”的现场学习力,发生并涌现于教师专业意识当场构造与连续充盈的过程中,是保持教师专业生命活力的动态能量。在现象学视域中,意识的当下化构造意味着意识总是当场激活、建构着意识对象,同时对象也在意识中构造并显现自身。教师专业意识的当场构造与连续充盈符合意识构造发生的意向性特征、结构序列与过程阶段。在此理解之上,导出了教师现场学习力的双螺旋结构,这一隐喻直观显明了教师专业意识与教育现场的认识对象之间的意向性构成关系,即教师专业意识中的伴随情感、理论自觉的超越意识、对学科知识产生教育增益的追求、学习关系互惠意识、学习策略意识以及教育变革中的学习适应感等六个维度,与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教育对象、工作环境之间何以相互引发与缘构的关系。教师现场学习力的源发与生成是对教师现场学习力产生过程的合一论证。这一部分主要通过探寻教师专业意识在时间序列中发生的生活体验,获得教师专业意识从原初体验、萌生、发展到建立而产生出来的过程。这一部分采用生活体验研究的解释现象学方法论,从2016-2018年间,通过访谈与参与观察,对北京市、河北省、辽宁省等五个省市地区的三十多位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对其中部分教师进行了历时性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一百多份实证材料。通过对实证材料的分析发现,教师专业意识的当场构造,历经原生回忆、想象、理论充盈与再造的阶段,得以产生出关于“教师之教”的现场学习力。教师现场学习力的运作与显现回应的问题是教师现场学习力一旦产生出来,在教育现场中如何发挥作用。在教师现场学习力理论建构与产生过程的基础之上,从前述六个维度获得教师现场学习力能级差异状态的显现。具体表现为:停留于自然经验循环或缓慢增长的状态;经验积累下的反思状态;理论自觉地经验超越状态。在教师现场学习力呈现出来的积极或消极状态中,同时也显现出提升教师现场学习力的困难及实现的可能性。研究发现,教师伴随情感的强度,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科的知识与意义,反思意识的深度以及超越经验认识的理论意识,对于提升教师现场学习力发挥着关键作用。历经这一研究过程,既获得了现场学习力理论体系的生成,同时其构成性的思想又伴随教师工作与生活面貌的展开而自如地呈现于其中,并表现出教师现场学习力之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意义,为实现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带来鲜活的生机。同时,以意识构成性的现象学视域,进入教师现场学习力的研究,其一以贯之的特征使得本研究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样态.总是努力尝试达到本然同一的状态。
张钰[9](2019)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愉悦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是当今颇受推崇的教学形式。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是以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与教育性为基础,“寓教于乐”、“寓学于乐”,采用多样化的手段与方法,在愉悦自由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在心理情感上感到愉悦,在知识和思想上得到收获。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是适应当代学生思维风格的教学方式,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进行研究,能够深入促进高中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对强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推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愉悦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等概念入手,提出了愉悦教学的灵动性、情感性、审美性、适切性的特征以及价值导向、面向全体、长善救失、求真务实的原则,阐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剖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愉悦教学的必要性,并利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进一步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存在的问题,挖掘其背后的原由,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的策略,主要包含:一是从学校管理角度提出了完善教师管理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思政教育工作室,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地位的条件改善策略;二是从教育观念的角度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师生主体间双向互动的教学观、每位学生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的学生观的观念树立策略;三是从教学环节的新课导入、教材内容、授课过程、结课形式和教学语言等方面提出了有效优化策略;四是从教师的信息素养、自我管理素养和创新素养的培养方面提出了保障策略,从而不断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的开展。
孙雪[10](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改实验的理论运用分析》文中认为近些年来,国内有关教育理论、教育实验的研究十分丰富,既有关于二者之内涵、功能、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深刻论述,亦有关于二者关系的诸多探讨。然而,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改实验所依据的教育理论却缺少系统性分析,诸多研究要么陷入“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空泛议论之中,要么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语焉不详,尤其缺少对二者互动之社会背景的关注――为何某项实验在某一特定阶段以某一理论为依据,某项实验运用某一理论取得什么成效、存在什么问题,有关实验如何契合社会需要、推动教育发展,等等。这无疑是该领域研究的一大缺憾,亦是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系统梳理教改实验的发展历程及其依据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教改实验的价值取向,探讨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态势、在教改实验中的运用特点,并对二者互动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予以判断,进而提出个人的一些思考。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源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基于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以教改实验的具体目标为线索,对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教改实验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第三部分,从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效率与公平、工具价值与生命价值、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四个维度,分析教改实验及其运用理论的价值取向。第四部分,分析概括出改革开放以来教改实验的理论运用特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贯穿始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移植学习到本土创生、多种理论共同作用。第五部分,分析教改实验理论运用的成果、问题,展望教改实验之理论运用的趋势。
二、愉快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愉快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背景与问题 |
(一)政策背景 |
(二)实践背景: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研 |
(三)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一)美与美育 |
(二)高校美育课程 |
(三)身心协调发展 |
三、文献综述 |
(一)高校美育课程目标层次研究 |
(二)高校美育课程门类与内容研究 |
(三)公共艺术课程研究 |
(四)中西高校美育课程比较研究 |
(五)身体美育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
(六)审美心理与效应研究——认知、体验、价值观、意象 |
(七)审美生理与效应研究——感知系统、大脑皮质、边缘系统、运动系统 |
(八)美育心理、生理研究 |
(九)借鉴与不足 |
四、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一)目的 |
(二)思路 |
(三)方法 |
五、价值与创新 |
第一章 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 |
一、美:多样统一与和谐人格 |
(一)美的本质:和谐(多样统一) |
(二)教育的理念:人的本质力量和谐统一 |
(三)美与人格内外和谐 |
二、西方关于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 |
(一)古希腊:美与健全、和谐人格 |
(二)鲍姆嘉通:美育与感性认识的完善 |
(三)康德:美沟通真与善 |
(四)席勒:美育培养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 |
(五)霍华德·加德纳:重塑真善美 |
(六)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 |
三、国内美育教育家与健全人格教育理论 |
(一)先秦:乐教诗教与“仁”、“礼” |
(二)蔡元培:美育是“津梁”、“神经系” |
(三)现代美育理论奠基者:梁启超、王国维 |
(四)现代美育理论家:陶行知、丰子恺、朱光潜 |
(五)当代美育理论家:蒋孔阳、李泽厚、刘兆吉 |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身心协调发展 |
一、基于生理机制 |
(一)神经系统机制:感觉系统、中枢系统、情绪系统、运动系统 |
(二)其他生理系统 |
二、基于心理机制 |
(一)审美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思维 |
(二)美感体验:情绪、价值判断 |
(三)审美表现技能 |
(四)审美创造 |
三、基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现状 |
(一)生理系统发展特征 |
(二)心理发展特征 |
四、基于大学生身心未来发展 |
(一)高等教育法规定 |
(二)美育政策规定 |
第三章 高校美育课程目标与内容 |
一、高校美育课程目标 |
(一)审美素质:审美认知力、审美体验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 |
(二)人文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美育精神、大美与大爱 |
(三)全面素质:以美育美、以美寓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 |
(四)专业素质:专业审美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 |
(一)高校美育课程内容:高深知识(美的本质与规律) |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补充:基本知识(特征与分类) |
(三)高校美育课程目标与内容关系 |
三、高校美育课程教学与方法参考 |
(一)视点结构教学法 |
(二)多元教学法 |
四、高校美育课程评价参考 |
(一)质化评价方式 |
(二)量化评价方式 |
第四章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艺术审美与人文素养 |
一、政策推进 |
(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 号) |
(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 号) |
(三)《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 |
二、公共艺术课程 |
(一)限定性艺术选修课程 |
(二)公共艺术鉴赏类课程门类多样 |
(三)艺术技能课程 |
三、艺术教育与艺术美育 |
第五章 高校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
一、五圈课程结构 |
二、五圈课程门类 |
(一)综合美育课程 ——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
(二)艺术审美与训练选修课程——促进艺术审美素养发展 |
(三)专业课程审美化——促进专业审美素质发展 |
(四)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课程审美化——促进个性化发展 |
(五)潜在课程审美化——营造身心和谐发展“场域” |
三、互联网+各类美育课程 |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 |
(二)高校美育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设计 |
(三)移动美育课程:以APP为终端 |
(四)VR:加强审美体验 |
四、学分制是保障 |
第六章 国内外高校美育课程举隅 |
一、美国哈佛大学:《审美阐释理解》与美育课程体系 |
二、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专业艺术课程体系 |
三、北京大学: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审美课程 |
四、清华大学:理工专业审美课程 |
五、西北工业大学:艺术通识课程体系 |
六、北方工业大学:公共美育课程——大学美育 |
七、西南大学:美育传统与开放课程体系 |
八、重庆8所本科美育实验校特色美育课程 |
第七章 高校美育课程效应初步验证——《高校美育》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高校美育》课程——以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为主旨 |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构成与实验设计 |
三、《高校美育》人生价值观效应分析 |
四、实验结论与讨论 |
结语:新时代,新使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美育定义一览表 |
附录 2: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维度、项目 |
附录 3: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 |
附录 4: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
后记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改革开放后上海中小学教育家办学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文献综述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 何为教育家?何为教育家办学? |
(三) 国内外教育家办学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案 |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与框架 |
(四)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中小学教育家办学的多样性 |
第一节 办学主体:不同类型的教育家 |
一、教师型教育家 |
二、校长型教育家 |
三、理论研究者型教育家 |
四、行政工作者型教育家 |
第二节 办学起始与重心: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 |
一、鲜明的时代烙印:1978年前开始的教育家办学 |
二、与时俱进,融入国际:1978年后开始的办学探索 |
第三节 办学线路:行政主导与主动自发 |
一、行政主导的办学线路:更多政策和资源保障 |
二、主动自发的办学线路:更“接地气” |
三、行政主导与主动自发结合的办学线路 |
第四节 办学切入点:单科教改与学校整体改革 |
一、从单科教改入手:逐步迁移扩大 |
二、从学校整体改革开始:理念先行 |
第二章 当代上海教改先锋:段力佩与育才中学 |
第一节 段力佩:为育才而生 |
一、家学浸染:段力佩的教育渊源 |
二、教育实践与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段大炮” |
三、来到育才中学,教育改革起步 |
四、再回育才中学,大刀阔斧办教育 |
五、段力佩教育思想在育才中学的延续 |
第二节 “育才经验”:段力佩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十六字教学经验”——六十年代的教改样板 |
二、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法:在解决难题中形成 |
三、自编语文教材——以中国古典小说为内容 |
四、“男拳女舞” |
五、取消期中考试,改革期末考试 |
第三节 段力佩“三自”教育思想之创获 |
一、“育”与“学” |
二、“学校教育要为下一代着想” |
三、“自治自理、自学自创、自觉体锻” |
第三章 面向未来:吕型伟的多样化办学探索 |
第一节 上海教育改革史的亲历者 |
一、动荡中成长起来的教育救国论者 |
二、新中国的第一批校长 |
三、参与教育的顶层设计与论战工作 |
四、“文化大革命”中守住本心 |
五、引领上海教育变革的行政型学者 |
六、跨世纪教育整体改革项目的设计师 |
第二节 引领潮流的多样化办学探索 |
一、女子中学实验 |
二、农村学校改革实验 |
三、十年一贯制学校实验 |
四、开展教育整体改革实验,设计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 |
五、首倡社区教育 |
六、支持民办教育 |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 |
一、核心矛盾论 |
二、人才观 |
三、学校管理思想 |
第四节 德高望众的海上教育家 |
一、同行眼中的精神领袖 |
二、师生眼中的伟岸身影 |
三、儿女眼中睿智慈爱的家长 |
第四章 数学教改带动整体改革:顾泠沅的“青浦实验” |
第一节 顾泠沅教育求索路上的三个地方与三位人物 |
一、教育生涯的起始:苏步青的教诲 |
二、在青浦的三十年 |
三、作华东师大刘佛年校长的弟子 |
四、跟随吕型伟开展课题研究 |
五、在上海教科院做“行动教育” |
第二节 “青浦实验”——“回到教育科学的规律去” |
一、全面调查——实验的坚实基底 |
二、经验筛选——创新性实验研究方法 |
三、“尝试指导,效果回授”—“青浦实验”的核心成果 |
四、提炼基本原理——实验成果的升华 |
五、从全县到全国——“青浦经验”的推广 |
第三节 从单科教改实验到学校整体改革 |
一、“各科迁移、诸育并进” |
二、课程改革与学制改革 |
三、全县教育综合改革 |
第四节 “行动”与“和解”:顾泠沅的教育体悟 |
一、“不惘不怠,总能进步” |
二、“理想与现实和解” |
第五章 薄弱学校发展之道:刘京海与“成功教育” |
第一节 与薄弱学校和学习困难学生结缘 |
一、从事教育的最初十年:1974-1985 |
二、薄弱初中综合改革实验开始:1885-1990 |
三、“成功教育”思想形成:1990-1994 |
四、再回闸北八中:1994至今 |
五、“成功教育”扩大推广:2001至今 |
第二节 在解决难题中不断发展的“成功教育” |
一、怎样转变学习困难学生,提高薄弱初中教育质量? |
二、怎样解释和总结改革经验? |
三、怎样深化和推广改革经验? |
四、关于成功教育的争议 |
第三节 “成功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
一、“三个相信”——“成功教育”的基本理念 |
二、强调操作性:“成功教育”是理念更是方法 |
三、办学方式创新:委托管理办学 |
第六章 海派教育家办学的文化底色与群体特征 |
第一节 海派文化与海派教育家 |
一、海派文化的特征 |
二、海派文化与海派教育家的关系 |
第二节 领风气之先:海派教育办学群体特征之一 |
一、头脑灵活,理念超前 |
二、敢讲真话,特立独行 |
第三节 国际视野:海派教育办学群体特征之二 |
一、借鉴西方理论,参与国际教育交流 |
二、走上国际的舞台,宣传中国教育 |
第四节 注重教育过程公平:海派教育办学群体特征之三 |
一、关注“弱势群体”和“差生” |
二、以规范保障公平和质量 |
第五节 务实致用:海派教育办学群体特征之四 |
一、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
二、“沉下去”也“上得来” |
参考文献 |
[着作] |
[论文] |
[外文论着] |
附录 |
访谈提纲举例一:访顾泠沅 |
访谈提纲举例二:访刘京海 |
后记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马克思教育观视域下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研究现状 |
0.1.1 马克思教育观的研究现状 |
0.1.2 素质教育的研究状况 |
0.1.3 马克思教育观与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现状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思路 |
0.4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教育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
1.1 马克思教育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1.1.1 人的现实发展的紧迫要求 |
1.1.2 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3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与教育实践的必然产物 |
1.2 马克思教育观产生的理论渊源 |
1.2.1 血脉之源 |
1.2.2 灵魂之源 |
第二章 马克思教育观的内容与实质 |
2.1 马克思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
2.1.1 教育本质观 |
2.1.2 教育价值观 |
2.1.3 全面教育观 |
2.1.4 教育知行观 |
2.2 马克思教育观的实质 |
2.2.1 “两促”教育目的与功能 |
2.2.2 “两全”教育对象与内容 |
2.2.3 “两结合”教育途径 |
2.2.4 “一确证”教育主旨 |
第三章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 |
3.1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 |
3.1.1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
3.1.2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
3.2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教育中指导地位的确立及意义 |
3.2.1 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科学含义与模式 |
3.2.2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教育中指导地位的确立 |
3.2.3 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教育中指导地位确立的意义 |
3.3 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初见成效:毛泽东素质教育思想 |
3.3.1 教育目标实现“两改”——改造社会、改造国民 |
3.3.2 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实现“两全”——实施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 |
3.3.3 教育途径实现“两结合”——教育与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 |
3.3.4 教育方法注重“两因”——因势利导和因材施教 |
3.3.5 教育评价注重“两性”——全面性和实效性 |
第四章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是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新成果 |
4.1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缘起与发展 |
4.1.1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缘起 |
4.1.2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
4.2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
4.2.1 社会生产方式与教育 |
4.2.2 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
4.2.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4.3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
4.3.1 素质教育的立足点 |
4.3.2 素质教育的目标 |
4.3.3 素质教育的灵魂 |
4.3.4 素质教育的重点 |
4.3.5 素质教育的手段 |
4.3.6 素质教育的关键 |
4.3.7 素质教育的基石 |
4.4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对马克思教育观的新贡献 |
4.4.1 一个创新的理论体系 |
4.4.2 一套规范的运行机制 |
第五章 继续推进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
5.1 新观念:马克思教育观视域下素质教育的新解读 |
5.1.1 素质新义 |
5.1.2 素质教育新义 |
5.1.3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
5.2 重内容:马克思教育观指导下素质教育体系的新构想 |
5.2.1 素质结构模型图 |
5.2.2 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的新构想 |
5.3 硬制度:马克思教育观指导下素质教育测评体系的新构想 |
5.3.1 素质教育测评体系的指导原则 |
5.3.2 素质教育测评的目标体系 |
5.3.3 素质教育测评的方法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中小型K12教育培训机构关键师资激励机制的研究 ——以A教育培训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
第二节 弗鲁姆期望理论 |
第三节 职业幸福感相关理论 |
第三章 A机构关键师资激励机制现状 |
第一节 A机构现状 |
一、A机构简介 |
二、具有代表性的原因 |
三、关键师资的界定 |
第二节 A机构关键师资激励机制内容 |
一、绩效考核制度 |
二、企业文化 |
三、福利制度 |
四、培训制度 |
五、薪酬体系 |
第三节 A机构关键师资激励机制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
一、访谈调查 |
(一) 访谈对象 |
(二) 访谈内容 |
二、问卷调查 |
(一) 问卷调查的设计 |
(二) 调查问卷样本描述 |
三、问卷结果分析 |
(一) 激励机制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
(二) 激励因素重要程度调查结果分析 |
(三) 职业幸福感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A机构关键师资激励机制的困境与缘由 |
第一节 A机构关键师资激励机制困境 |
一、缺乏科学的薪酬结构 |
二、绩效考核形同虚设 |
三、奖金不具有行业竞争性 |
四、关键师资成长受到限制 |
五、关键师资职业幸福感不强 |
六、企业文化的贯彻执行程度低 |
第二节 A机构关键师资激励机制困境之缘由 |
一、管理理念和能力没有跟上时代步伐 |
二、管理层对关键师资的特性认识不足 |
三、激励措施实行的保障措施不到位 |
第五章 A机构关键师资激励机制的完善路径 |
第一节 完善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 |
一、公平原则 |
二、差异化原则 |
三、将机构目标与满足个人需求相结合 |
四、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二节 完善机制的基本思路 |
第三节 完善机制的具体措施 |
一、建立科学的薪酬福利结构 |
(一) 提高薪资福利水平 |
(二) 建立灵活的奖金制度 |
二、建立绩效考核工作组 |
三、促进关键师资成长 |
(一) 形成系统化的关键师资培训体系 |
(二)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激励 |
(三) 做好晋升激励 |
四、提升关键师资职业幸福感 |
五、夯实企业文化 |
(一) 推进企业制度文化落实 |
(二) 创建组织文化 |
(三) 发挥行为文化的作用 |
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素质教育的回溯、成就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素质教育的历史回溯 |
1. 酝酿萌发阶段(约1985—1990) |
2. 初步实施阶段(约1990—1999) |
3. 全面推进阶段(约1999—2007) |
4. 内涵发展阶段(约2007至今) |
二、素质教育的主要成就 |
1. 揭示了教育真谛 |
(1)“一提” |
(2)“四发” |
2. 取得了基本共识 |
3. 形成了5条教育理论 |
(1)教育独立论 |
(2)教育人本论 |
(3)学生主体论 |
(4)心理内化论 |
5. IN结合论. |
4. 创造了八大教育模式 |
(1)主体教育模式 |
(2)愉快教育模式 |
(3)情境教育模式 |
(4)和谐教育模式 |
(5)人格教育模式 |
(6)创造教育模式 |
(7)健康教育模式 |
(8)成功教育模式 |
三、素质教育的发展思考 |
1. 内涵发展与外观发展匹配 |
2. 内部动力与全面协调结合 |
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 |
4. 独立自主与借鉴外国并重 |
(7)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愉快教学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问题提出的缘由 |
1.1.2 问题提出的当今环境 |
1.2 愉快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愉快教学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愉快教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愉快教学内涵、依据、原则及必要性概述 |
2.1 愉快教学 |
2.1.1 愉快、愉快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愉快教学 |
2.1.2 愉快教学的特点 |
2.2 愉快教学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启示 |
2.2.2 心理学的情感教育理论及启示 |
2.2.3 素质教育的学生主体理论及启示 |
2.2.4 政策性文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愉快教学的原则 |
2.3.1 主体性原则 |
2.3.2 愉悦性原则 |
2.3.3 整体育人原则 |
2.3.4 创造性原则 |
2.4 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愉快教学的必要性 |
2.4.1 愉快教学的价值 |
2.4.2 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需要愉快教学 |
3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愉快教学法的运用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运用现状调查概述 |
3.1.1 问卷的设计思路 |
3.1.2 预测问卷的实施与处理 |
3.1.3 愉快教学的现状调查——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1.4 愉快教学的现状调查——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 存在问题分析 |
3.2.1 课堂愉快教学程度低,效果差 |
3.2.2 课堂愉快教学范围有限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传统师生角色定位根深蒂固 |
3.3.2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地位不高 |
3.3.3 重笔试成绩,忽略学生的综合评价 |
4 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运用愉快教学法基本策略思考 |
4.1 活跃课堂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
4.1.1 立足学生个性及心理特点,营造愉快、和谐课堂氛围 |
4.1.2 着重培养师生平等对话意识,构建情感师生关系 |
4.2 提升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和方式 |
4.2.1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
4.2.2 着眼课堂实际效能,创新教学方法和方式 |
4.3 关注最新时事,结合实际生活教学 |
4.3.1 充分挖掘最新时事热点,选择学生热衷关注的新闻材料 |
4.3.2 充分挖掘生活资源,选择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内容 |
4.4 提高对思想政治学科价值的认识 |
4.4.1 明确思想政治课的学科价值 |
4.4.2 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价值与功能 |
4.5 淡化分数观念,综合全面评价学生 |
4.5.1 淡化分数,无劣评价每位学生 |
4.5.2 注重激励,综合全面评价每位学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高中思想政治愉快教学运用现状调查(学生卷)》 |
附录二《高中思想政治愉快教学运用现状调查(教师卷)》 |
附录三 高中思想政治愉快教学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附录四 高中思想政治愉快教学教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教师现场学习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变革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教师学习:一个复杂的问题域 |
三、实践转向: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境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教师现场学习力的首倡 |
二、教师现场学习力的概念研究 |
三、教师现场学习力的内容研究 |
四、文献研究带来的启示 |
第五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与设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教师现场学习力的理论基础——现象学的启示 |
第一节 教师现场学习力的构成性反思 |
一、学习发生中知行学思的合一关系 |
二、认识过程中个别与普遍走向贯通 |
三、认识内在于实践的构成性反思 |
第二节 现象学意识构成性理论的启发 |
一、何为意识的构成性识度? |
二、意向性是意识构成的根本性质 |
三、意识从空乏到充盈的结构序列 |
四、意识主动发生与被动发生的阶段 |
第三章 教师现场学习力的内涵与结构 |
第一节 教师现场学习力的内涵 |
一、现场学习力的构成性识度:对词源的考察 |
二、教师专业意识的当下化构造与显现 |
第二节 教师现场学习力的结构 |
一、教师现场学习力的双螺旋结构 |
二、双螺旋结构之教师的专业意识 |
三、双螺旋结构之教育发生现场中的认识对象 |
四、双螺旋结构之教师现场学习力的居间构成 |
第四章 教师现场学习力的源发与生成 |
第一节 教师现场学习力生活体验研究的展开线索 |
一、教师专业意识从空乏到充盈的结构序列 |
二、教师专业意识主动构成与被动构成的过程 |
第二节 生活体验之一: 孩童时期教师现场学习力的原初体验 |
一、孩童受教的初体验 |
二、孩童施教行为的流露 |
三、教师专业意识当场构成的原生回忆 |
第三节 生活体验之二: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现场学习力的萌生 |
一、基础教育中对教师教学的觉察 |
二、基础教育中学科知识基础的获得 |
三、教师专业意识当场构成的想象 |
第四节 生活体验之三: 专业教育阶段教师现场学习力的发展 |
一、专业教育中教育教学认识的充实 |
二、专业教育中学科知识理解的深化 |
三、教师专业意识当场构成的理论充盈 |
第五节 生活体验之四: 工作现场中教师现场学习力的建立 |
一、工作现场中教育信念的重塑 |
二、工作现场中学科知识的增益 |
三、教师专业意识当场构成的再造 |
第五章 教师现场学习力的运作与显现 |
第一节 教师现场学习力具体维度的行为表现 |
第二节 教师现场学习力能级显现的描述状态 |
一、来自于教师同事对教师学习者的评价 |
二、教师现场学习力不同能级状态的自陈报告 |
第三节 教师现场学习力能级描述状态的评析 |
一、教师现场学习力三种能级描述状态的评析 |
二、教师现场学习力养成的现实困难与提升可能 |
第六章 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所荣获科研成果 |
(9)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研究缘起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综述 |
2.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问卷调查法 |
3. 访谈法 |
4. 观察法 |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 创新之处 |
2. 不足之处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愉悦教学的含义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的含义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的特征 |
1. 灵动性 |
2. 情感性 |
3. 审美性 |
4. 适切性 |
5. 深刻性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的原则 |
1. 价值导向原则 |
2. 面向全体原则 |
3. 长善救失原则 |
4. 求真务实原则 |
(四) 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1. 理论基础 |
2. 思想资源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
(一) 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求 |
(二) 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 |
(三) 适应当代高中学生思维风格的重要方式 |
(四) 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获得感的关键载体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现状调查 |
1. 调查概述 |
2. 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取得的成绩 |
3. 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不彻底 |
2. 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
3. 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存在偏差 |
4.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特点的影响 |
四、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的策略 |
(一) 转变教育观念,为愉悦教学奠定基础 |
1. 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观 |
2. 树立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观 |
3. 树立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的学生观 |
(二) 改善教学环节,为愉悦教学提供动力 |
1. 导入方式趣味化,营造愉悦 |
2. 教材内容生活化,调动愉悦 |
3. 教学过程情境化,体验愉悦 |
4. 结课形式多样化,升华愉悦 |
5. 教学语言幽默化,助推愉悦 |
(三) 提高教师素质,为愉悦教学提供保障 |
1. 不断学习,具有卓越的信息素养 |
2. 及时反思,具有恰当的自我管理素养 |
3. 与时俱进,具有良好的创新素养 |
(四) 优化学校管理,为愉悦教学创造条件 |
1. 完善教师管理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2. 建立思政教育工作室,定期开展学术交流 |
3. 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现状调查 |
附录(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改实验的理论运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改实验的研究 |
(二)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我国教改实验理论基础的研究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教改实验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理论运用 |
一、拨乱反正、强调“双基”时期(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中期) |
(一)社会背景 |
(二)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教改实验 |
二、关注非智力因素发展时期(80 年代中期—90 年代初) |
(一)社会背景 |
(二)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教改实验 |
三、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时期(90 年代初—21 世纪初) |
(一)社会背景 |
(二)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教改实验 |
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核心素养时期(21世纪初至今) |
(一)社会背景 |
(二)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教改实验 |
五、代表性教育理论概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教改实验之价值取向分析 |
一、从注重社会价值到彰显个人价值 |
(一)注重社会价值、忽视个人价值 |
(二)个体价值日趋彰显 |
(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日渐统一 |
二、从追求效率到注重公平 |
(一)效率至上、忽视公平 |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三)两者兼顾、偏重公平 |
三、从关注工具价值到唤醒生命价值 |
(一)偏重工具价值 |
(二)唤醒生命价值 |
四、从注重科学主义到强调人文主义 |
(一)注重科学主义 |
(二)强调人文主义 |
第三章 我国教改实验之理论运用特点分析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贯穿始终 |
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
三、从移植学习到本土创生 |
四、多种理论共同作用 |
第四章 我国教改实验之理论运用的成果、问题及趋势展望 |
一、教改实验之理论运用成果 |
(一)保证实践有序进行 |
(二)传播并证实原理论 |
(三)创生并发展新理论 |
二、教改实验之理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理论与实践不符 |
(二)理论的简单堆砌与叠加 |
(三)实验成果缺乏理论性 |
三、教改实验之理论运用的未来趋势 |
(一)适应社会发展 |
(二)教改实验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
(三)在教改实验中创造性运用理论 |
(四)创新与发展理论成果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愉快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D]. 邓佳. 西南大学, 2019(01)
- [2]改革开放后上海中小学教育家办学个案研究[D]. 陈玉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马克思教育观视域下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研究[D]. 周小李. 中南大学, 2012(03)
- [5]中小型K12教育培训机构关键师资激励机制的研究 ——以A教育培训机构为例[D]. 张皇姬.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素质教育的回溯、成就与思考[J]. 燕国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 [7]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愉快教学运用研究[D]. 何小花. 江西师范大学, 2015(03)
- [8]教师现场学习力的研究[D]. 许芳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高中思想政治课愉悦教学研究[D]. 张钰. 苏州大学, 2019(06)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改实验的理论运用分析[D]. 孙雪.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