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倡导“正规军帮助地方武装”的缘起与发展

毛泽东倡导“正规军帮助地方武装”的缘起与发展

一、毛泽东“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主张的由来及其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程才[1](2021)在《党领导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地方武装的组织制度建设探析》文中认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各级地方武装紧贴严峻斗争形势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正规军队的大力帮助下,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党领导地方武装的组织制度,对新时代党领导民兵的组织制度建设具有较大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法、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总结归纳新时代党领导民兵的组织制度建设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姓军为战、坚持党管武装的经验和启示。

李艳丽[2](2021)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民兵研究》文中指出

周侨杰[3](2021)在《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的统战工作研究(1937-1945)》文中认为开创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是中共中央华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统战工作是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开辟、发展和最终走向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1937—1945年,中共豫鄂边区党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除重点发展进步势力外,以中共中央制定的统战政策为指导,灵活的开展统战工作,团结了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开明地主和绅士,成功建立了豫鄂边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国内学术界研究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的成果较多,而研究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成果很少。中共豫鄂边区党委,在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政策指导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统战政策,为该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坚实政治基础。发展进步势力是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核心内容。中共豫鄂边区党委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建立民主政权、发展民主政治、实施减租减息政策的举措深得广大无产阶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拥护,因此其全心全意支持根据地的扩军、生产和安全保卫工作,为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奠定了基础。以实力击溃国民党地方军阀部队但并不深究其侵犯责任的举措,不仅使国民党地方军阀部队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有条件停战和合作抗战的要求,还成功孤立了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嫡系部队,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的策略进一步团结了根据地各阶级、阶层。由于起初中共在华中地区力量薄弱,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又是由多个小块根据地逐步聚集发展起来的,所以这块根据地的统战工作呈现出由底层到上层、依靠当地干部较多的特点。尽管这块根据地的统战工作非常出色,但还是存在左与右即执行统战政策时过于防范党外人士与执行统战政策时过于保守、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对根据地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但并不影响其统战工作的整体功绩。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历史经验,对当今党的统战工作依然有诸多有益价值。

常慧[4](2021)在《抗战时期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作为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培养游击干部的主要举措,是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军事合作的一个典范。通过对抗战时期南岳游干班办学缘起、办学过程、训练内容、历史意义等的研究,既是对南岳游干班本身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又是对中国共产党游击战理论研究的提升。同时,还能够体现抗战时期国民党对游击战和中国共产党认识历程的变化,丰富对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研究,并从历史的维度对今天的国共关系提供参照。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共合作的产物。它的创办,既离不开抗战初期国共合作的良好局面,又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在游击战方面的突出表现对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触动。同时,相持阶段日本军事重心转向敌后战场,国民党二期抗战重视游击战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游击战争理论的宣传,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南岳游干班的创立,既符合中国共产党团结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又适应了国民党第二期抗战的需要,是相持阶段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应有之物。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训练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关于游击战的战术和战斗要领的训练是其训练的重中之重。在训练过程中,南岳游干班始终贯彻“教、学、做”三合一和“管、教、训”三合一的原则,从军事、政治、精神三方面,对学员进行游击战术、军事基本技术、军事政治常识、党团业务、精神意志等细致而深入的训练,整体呈现出“政治教育与军事教育并重”,“学科为主、术科为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以培养擅长打游击战,精通党政军业务,信仰坚定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成功举办三期,共培养了3000多名游击干部。这些干部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游击战,成功开辟了一批敌后游击战场,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期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成员始终坚持团结抗日的方针,以积极的态度与国民党合作交流,既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也消除了部分误解,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为新时期培育军事干部、开展统战工作以及推进第三次国共合作提供了历史借鉴。

何瑞[5](2021)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是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成功创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30年代后,中国革命中心由南向北转移,红二十五军在党的领导下,积极顺应革命形势的变化进行长征,最终决定在以商洛为中心的鄂豫陕边界地区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在鄂豫陕边界地区的统治裂缝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成功创建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党的坚强领导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成功创建与发展的重要保证,省委、特委领导集体和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的正确决策,鄂豫陕边界地区良好的革命基础,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和地方革命武装的武装斗争,以及根据地群众的积极支持与配合等为根据地的成功创建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同步开展了政权组织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根据地建设活动。根据地建设活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根据地的发展,还对鄂豫陕边界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

张胜[6](2020)在《困境与转变:1941—1942年华中抗日根据地地方武装建设》文中认为全面抗战初期,中共领导的新四军在华中迅速发展壮大,然而华中地方武装却在主力部队大发展的同时困难重重。皖南事变后,华中抗日根据地形势更为艰难,地方武装作为保卫根据地的重要力量,其战略意义日益凸显。在中共领导下,华中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普遍建立,华中地方武装逐步获得了政治上和供给上的保障,规模也迅速扩大。至1942年秋,华中抗日根据地深入开展"精兵简政"运动,使地方武装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成为中共领导的重要抗日力量。

王盈琪[7](2020)在《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立足于学术界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同时将其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从狭义文化的角度对东北解放区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从文化结构角度分析,本文在文化的具体分类上采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标准。具体而言,包括东北解放区的现代科学技术、军事工业、卫生医疗、政治制度文化、军事制度文化以及艺术、音乐、戏剧、文学、新闻出版以及教育等文化现象。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基础,继而总结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背景,为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重点阐述了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在史实梳理的基础之上进行归纳。最后论述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经验,得出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对于新时代文化的重要启示,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作用,真正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东北解放区文化进行深入阐释:第一部分,绪论,包括对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综述及创新点等方面的阐释,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的概念界定、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对东北解放区文化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现状的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基础。第二部分,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对文化提出了基本的观点。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文化发展始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文化,提出了比较完善的文化观点。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于本文的文化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主要对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背景进行了论述,分别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现实基础三个方面展开。东北解放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文化、日本殖民者对东北地区的奴化教育以及光复前后东北人民的正统思想是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重要的历史背景。另外,东北解放战争的进程以及东北解放区同时进行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等是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分类标准,对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东北解放区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军事工业以及卫生医疗的发展。东北解放区的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文化和军事制度文化。东北解放区的精神文化包括创作出的丰富多样的文艺作品,新闻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等方面。第五部分,总结了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启示。爱国性是东北解放区文化的最重要的特征,同时体现了地域性、多样性以及时效性。随着东北解放区的文化的发展,彰显了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得以塑造,同时促进了东北解放区军事实力、经济建设、红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社会进步。纵观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能够得到基本的启示,文化发展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和政治建设服务,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必须要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综上所述,东北解放区的文化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主,一切为人民服务,代表了无产阶级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文化与旧社会文化工作的本质区别。东北解放区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必将对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曹欣欣[8](2020)在《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版本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毛泽东于1928年10月5日为中共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案的第一部分《政治问题及边界党的任务》,此文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经典着作之一。文章对大革命失败后国内的政治状况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进行了精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作了初步回答。此文的版本不少,本文以1949年10月为界限,将此文版本分为两个不同时期进行校勘、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参与《毛泽东选集》编辑时,对此文的修改,是本文研究、分析的重点,一方面详尽记述修改的情况,另一方面对毛泽东修改的原因做一些分析、论述。

刘亚琼[9](2020)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遗产保护体系的不断扩展,内涵的不断深化,红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跨区域遗产类型逐渐受到重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成为一项新的国家战略。但是目前关于红色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并不充分,现有研究中对红色文化遗产的布局分散、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类型复杂等特性认知不足,保护利用以点状革命文物为主,并且保护利用不平衡、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等问题严重。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突破文物保护的概念,将文物、乡村、自然环境与红色文化整合形成一个大系统,如何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界线,形成红色文化片区,如何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相适应,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成为本研究的难点。本研究希望通过“红色文化景观”理念,将各类红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整合形成系统,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分层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空间层次下适应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策略,以促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区域红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首先针对目前红色文化遗产特性认知不足、保护开发碎片化等问题,在对红色文化遗产特性重新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了红色文化景观的理念,分层次整合各类红色文化遗产要素,形成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的红色文化景观结构框架,形成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村镇单元三个层面,从不同深度梳理红色历史脉络,提取不同层面下红色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并从数量、类型、分布等方面分析不同时段的红色文化景观历时性分布特征以及红色文化景观整体空间格局。各层面之间上下指导,互相衔接。其中,大别山区域层面作为跨区域的红色历史文化空间,以红安新县红色文化景观极核中心最为突出,红安县层面是以村镇为单元的城乡一体化的红色文化景观片区,村镇单元层面则是山水林田村(镇)一体化的红色文化景观单元。最后,在红色文化景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框架,该框架分区域、市县、村镇三个研究层级,在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管理方面,构成历史文化展示系统、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空间管理系统。不同层级之间上下传导,逐级传递,各个系统之间相互支撑,互为依据。其中,大别山区域层面强调区域协同,红安县侧重城乡统筹,村镇层面主张山水林田村(镇)一体化。

柏晓斐[10](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文中认为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并未提出“军队形象”的概念,但其对八路军的形象给予了足够重视,为塑造八路军良好形象进行了持久努力。本研究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党史学、历史学为基础,借鉴或运用传播学、形象学、宣传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解决中共为何形塑八路军、如何形塑八路军、最终达到了何种效果、产生了何种影响的系列问题。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积极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动因。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出征前线。同时,中共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其中发动广大的群众参加抗战则是最重要一环。但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华北民众对中共及其军队存在误解,这使刚出征的八路军在动员、组织群众以及作战、生活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这不仅关乎全面抗战路线的践行效果,更直接影响着八路军的生存与发展。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打破民众的既存认知,消除误解,就成为中共必须迫切开展的工作。而随着抗战的推进,出于对中共的戒备和敌视,国民党不断造谣八路军“游而不击”,并诬蔑八路军“袭击友军”“擅自行动”,“破坏抗战”。日伪也积极进行宣传战,诬称八路军不堪一击,欺压百姓,并附和国民党,造谣八路军不对日作战,袭击国民党军队。受国民党、日伪造谣和诬蔑的影响,民间舆论一度也质疑或批评八路军未尽力抗战,妨害抗战。这又要求中共形塑八路军的活动必须持久开展。军队形象的塑造,以军队形象的定位为前提。全面抗战初期,立足于全国对日抗战的要求,依据红军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敌强我弱之实际,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快速找准了八路军的形象定位。在政治上,保证并声明八路军仍旧是党领导的军队;同时指出八路军依旧是人的军队,将为人民而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作风纪律上,强调要保持红军的优良作风,即官兵一致、民主团结,战斗勇敢、主动灵活,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等;同时仍旧要执行铁的纪律。在军事上,包含着两个互相依存并向前发展的方面:一是八路军将执行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二是,基于前,在地位和责任上,八路军将逐渐从战略支队转变为起决定作用和直接打垮日军的力量。军队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源像和媒介传播,但源像是媒介传播的依据。这就要求八路军在日常中必须有能获得外界认可的表现。对此,中共依据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并使之逐渐发展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建设,巩固了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进一步严格了八路军的群众纪律,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进行了整军运动与有限度的正规化,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同时,面对国民党破坏团结的新情况,始终不放弃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从而夯实了八路军坚决抗战、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乐于同国民党合作等形象的根本,为中共通过不同媒介和方法展示八路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夯实八路军形象根本的同时,中共借助多种媒介和方法对八路军的形象信息进行传播扩散。文字方面,主要借助报刊或标语口号宣传八路军的战绩、战斗英雄、与民众良好的关系以及坚持和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对友军的帮助,并驳斥国民党的造谣等;语音方面,通过大量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阐释八路军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力争并取得了军民团结、有着严格的纪律,并直接驳斥国民党诬蔑等,还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八路军的战绩等;文艺方面,积极利用歌、剧、图画、照片和电影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八路军英勇作战、爱护民众并赢得了民众支持、艰苦奋斗等等。同时,抗战时期诸多中外记者和观察家曾进入中共根据地观察和考察,中共借机向他们大力展示八路军,通过接受采访,进行座谈,作报告,带领到访者参观部队、医院和作战前线等方式宣传了八路军以有效的战略战术坚决作战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有着优良的作风和纪律达到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还积极维护同国民党合作等。军队形象最终作为认知主体对军队的评价和言说而存在。在中共形塑八路军之“行”与“言”的影响下,不同认知主体对八路军都持有认可态度。根据地民众认为八路军能打、有办法、不怕死,而且纪律严明,与民一家。日伪在事实上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登峰造极,并认为八路军是最坚决的抵抗者,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且纪律极严,获得了民众支持。外国记者和观察家也认为八路军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坚决抗战并乐于同国民党合作,还有着官兵一致、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在国统区民间舆论的真实言说中,八路军同样也是积极抗战、战绩优良,且纪律严明,重视民众并获得了民众支持。良好的军队形象具有重要感召力,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首先使八路军获得了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八路军发展壮大和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原因。其次扩大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影响,成为中共和八路军在根据地之外获得支持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共战时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的构建,也与中共形塑八路军有密切关系。

二、毛泽东“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主张的由来及其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主张的由来及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党领导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地方武装的组织制度建设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白色恐怖威胁和武装斗争需要,为党领导地方武装的组织制度建设创造了基本条件
二、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为党领导地方武装的组织制度建设给予了重要帮助
三、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的普遍建立和正确领导,为党领导地方武装的组织制度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
四、结论与启示

(3)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的统战工作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条件与必要性
    第一节 开展统战工作的条件
        一、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统战工作留存的基础
        三、各阶级合作抗战的诉求
        四、中共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指导
    第二节 开展统战工作的必要性
        一、迫使国民党联共抗日
        二、日军的殖民统治迫使各阶级阶层必须合作抗日
        三、实施中共中央建立华中抗日根据地战略的需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举措
    第一节 确立豫鄂边区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领导权
        一、党在豫鄂边区最高领导地位的确立
        二、按“三三制”原则建立各级抗日民主政权
        三、各阶级阶层对党在豫鄂边区统战政策的认同
    第二节 培养与吸收进步势力壮大革命阵营
        一、培养进步势力
        二、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党政军后备力量
        三、党领导进步势力加入党政军体系
    第三节 以实力维持与国民党合作抗日的局面
        一、以战讲和策略的基本精神
        二、与国民党军队实现有条件停战
    第四节 实施政治攻略、瓦解日伪势力
        一、敌伪工作机关
        二、完善瓦解日伪的政治政策
        三、争取伪军反正
    第五节 优待抗属
        一、抗属范围的划分
        二、优待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成效、特点及当代启示
    第一节 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成效
        一、由下层做起的统战工作使党牢固控制了基层
        二、统战工作促使当地党委和政府充分发挥了领导作用
        三、优抗政策的实施与效果
    第二节 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特点
        一、政策运用的灵活性
        二、执行手段的务实性
    第三节 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历史启示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统战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始终将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三、团结绝大多数人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一、协助中共中央实现了华中战略
    二、灵活而成功地运用了中共中央的统战政策
    三、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的统战工作具有较高的时代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一、史料和档案类
    二、着作类
    三、论文类
    四、其他
攻读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4)抗战时期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状况综述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重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重点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历史缘起
    2.1 国共合作的形成及两党的战场概况
        2.1.1 国共合作的形成
        2.1.2 国共两党的战场概况
    2.2 相持阶段中日双方战略指导的变化
        2.2.1 日本侵华政策的调整
        2.2.2 国共两党作战方略的调整
    2.3 中国共产党创办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努力
        2.3.1 中国共产党游击战理论的成熟
        2.3.2 中国共产党对举办训练班的建议
    2.4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创立
第3章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基本概况
    3.1 学员来源与编队
        3.1.1 学员来源
        3.1.2 学员编队
    3.2 师资力量与课程设置
        3.2.1 师资力量
        3.2.2 课程设置
    3.3 管理机构
        3.3.1 部班编制
        3.3.2 增设机构
第4章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训练内容
    4.1 军事训练
        4.1.1 以制胜要诀为重心,讲授游击战术
        4.1.2 以游击动作为中心,传授战斗要领
        4.1.3 以爆破技术为主体,讲解破坏动作
    4.2 政治训练
        4.2.1 革命人生观教育,培植“国家民族至上”意识
        4.2.2 编订政治工作教程,培育游击政工人员
        4.2.3 开展党团组训,培养三民主义游击战士
        4.2.4 灌输“鱼水”理念,推行民运工作
    4.3 精神训练
        4.3.1 以三民主义为中心,培育革命精神
        4.3.2 以礼义廉耻为基准,培养优良品德
        4.3.3 以自觉自动自治为目标,增进内在修养
第5章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训练方式及特点
    5.1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训练方式
        5.1.1 教、学、做三合一
        5.1.2 管、教、训三合一
    5.2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训练特点
        5.2.1 政治教育与军事教育并重
        5.2.2 学科为主,术科为辅
        5.2.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6章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6.1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历史意义
        6.1.1 培养了大批游击干部,推动了敌后游击战的发展
        6.1.2 扩大了游击战的影响,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
        6.1.3 促进了两党军事合作,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2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现实启示
        6.2.1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讲好中国故事
        6.2.2 以身作则,形塑良好政党形象
        6.2.3 坚持政治、军事、精神三重维度,培育新一代军事干部
        6.2.4 坚持既统一又独立的方针,推进统一战线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5)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旨趣
    二、选题意义
    三、创新点
    四、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背景
    第一节 国民党反动统治强化与中国革命中心转移
    第二节 红二十五军长征与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决策的形成
第二章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的历程
    第一节 中共鄂豫陕省委领导下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
    第二节 中共鄂豫陕特委领导下根据地的恢复与继续发展
第三章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成功创建并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 鄂豫陕边界地区良好的革命基础
    第二节 根据地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
第四章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在中共革命历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在鄂豫陕边界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困境与转变:1941—1942年华中抗日根据地地方武装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1941年前华中地方武装的发展困境
二、华中地方武装发展的契机
三、1941—1942年华中地方武装规模的扩大
四、1942年后华中地方武装素质的提升

(7)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1.2.1 文献综述
        1.2.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理论
        2.1.1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文化观点
        2.1.2 列宁主要文化观点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化理论
        2.2.1 毛泽东主要文化观点
        2.2.2 中共其他领导人主要文化观点
第3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产生的背景
    3.1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自然条件
        3.1.1 东北地区气候特点
        3.1.2 东北地区地理环境
        3.1.3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
    3.2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3.2.1 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建设
        3.2.2 伪满洲国的奴化教育
        3.2.3 光复前后东北人民的正统思想
    3.3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3.3.1 国共两党争夺东北
        3.3.2 东北解放区建设
第4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
    4.1 东北解放区物质文化
        4.1.1 科学技术
        4.1.2 军事工业
        4.1.3 卫生医疗
    4.2 东北解放区制度文化
        4.2.1 政治制度文化
        4.2.2 军事制度文化
    4.3 东北解放区精神文化
        4.3.1 创作文艺作品
        4.3.2 新闻与出版
        4.3.3 发展教育
        4.3.4 建设文化场馆
第5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启示
    5.1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
        5.1.1 表达文化的爱国性
        5.1.2 体现文化的阶级性
        5.1.3 突出文化的地域性
        5.1.4 反映文化的多样性
        5.1.5 强调文化的时效性
    5.2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作用
        5.2.1 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
        5.2.2 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形象
        5.2.3 提供了推进东北解放战争胜利进程的动力
        5.2.4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5.2.5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社会进步
        5.2.6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红色文化的发展
    5.3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启示
        5.3.1 文化事业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
        5.3.2 文化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
        5.3.3 文化必须为政治、经济建设服务
        5.3.4 文化发展要坚持文化自信
        5.3.5 文化发展要有时代性与针对性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博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四)不足之处
第1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写作背景、成文过程、主旨内容与历史意义
    1.1 写作背景
    1.2 成文过程
    1.3 主旨内容
    1.4 历史意义
第2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版本综述
    2.1 1949年10月以前的版本
    2.2 1949年10月以后的版本
    2.3 其他版本
第3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版本校勘与分析
    3.1 1949年10月以前的版本校勘与分析
        3.1.1 《两条路线》版与《六大以来选集》版异同
        3.1.2 《党的路线问题选集》版与《六大以来选集》版异同
        3.1.3 1948年东北书店《毛泽东选集》版与《六大以来选集》版异同
    3.21 949年10月以后的版本校勘与分析
        3.2.1 1951年《毛泽东选集》版与《人民日报》版异同
        3.2.2 1968年《毛泽东选集》版与1951年《毛泽东选集》版异同
        3.2.3 1991年《毛泽东选集》版与1951年《毛泽东选集》版异同
    3.3 1951年《毛泽东选集》版与1941年《六大以来选集》版校勘与分析
第4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现实意义及修改的思考
    4.1 现实意义
    4.2 修改的思考
        4.2.1 修改后的表述更明确、明了
        4.2.2 修改后的表述更准确、合理
        4.2.3 修改后的表述更科学
        4.2.4 修改体现了实事求是精神
        4.2.5 有些修改是因为社会、历史发生了变化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1.1.1 遗产体系: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国遗产体系扩展、内涵深化的自然结果
        1.1.2 整体保护: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
        1.1.3 活化利用:红色文化遗产是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从“革命文物”到“红色文化遗产”,界定红色文化遗产的特性
        1.2.2 从“红色文化遗产”到“红色文化景观”,分层次研究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和现状环境特征
        1.2.3 分层次探索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3.1 红色文化遗产概念界定
        1.3.2 研究时间范围界定
        1.3.3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1.3.4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2.1 全国红色历史脉络背景下大别山区域研究
        2.1.1 全国红色历史脉络梳理
        2.1.2 大别山区域:国家级历史文化空间
    2.2 红色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
        2.2.1 全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现状
        2.2.2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2.2.3 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2.3 红色文化遗产的特征
        2.3.1 遗产价值特征
        2.3.2 内涵属性特征
        2.3.3 构成要素特征
        2.3.4 时空分布特征
    2.4 “红色文化景观”的提出
        2.4.1 “景观”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
        2.4.2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研究红色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2.4.3 “红色文化景观”概念内涵
    2.5 小结
第三章 大别山区域的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3.1 大别山区域的历史环境
        3.1.1 大别山区域自然环境:山川交错,水网密布
        3.1.2 大别山区域政治军事:华中战略要地,南北咽喉
        3.1.3 大别山区域社会结构:多元文化交融,聚族而居
        3.1.4 大别山区域社会经济: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剥削严重
        3.1.5 大别山区域道路交通:西控平汉,驿路纵横
    3.2 大别山区域的红色历史脉络
        3.2.1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早期党组织与革命活动
        3.2.2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2.3 抗日战争时期:豫鄂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
        3.2.4 解放战争时期:中原解放区的发展
    3.3 大别山区域各类红色文化遗产分布特征
        3.3.1 红色山水环境概况
        3.3.2 红色村镇群落分布概况
        3.3.3 红色事件空间分布概况
    3.4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景观的历时分布特征
        3.4.1 大革命时期:以红安为核心零星扩散
        3.4.2 土地革命时期:一带一片一环三组两心
        3.4.3 抗日战争时期:沿平汉铁路、长江红色文化景观轴
        3.4.4 解放战争时期:沿鄂豫皖边红色文化景观带
    3.5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景观的整体空间格局特征
        3.5.1 整体空间结构:一带两轴两片、一环三组一心
        3.5.2 红色文化景观核心:红(安)新(县)
    3.6 大别山区域的现状基础条件
        3.6.1 交通条件:外联内不通
        3.6.2 社会经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原经济洼地
        3.6.3 生态环境:大别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3.7 小结
第四章 红安县和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4.1 红安县的历史环境
        4.1.1 红安县的自然环境:大别山地缘中心
        4.1.2 红安县的社会结构:宗族同源的村镇网络
        4.1.3 红安县的社会经济:湖北首富县
        4.1.4 红安县的交通体系:公路-水运十字格局
    4.2 红安县的红色历史发展脉络
        4.2.1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黄安县早期党组织和革命运动
        4.2.2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4.2.3 抗日战争时期:安礼、安麻、陂安南抗日根据地
        4.2.4 解放战争时期:黄安解放区
    4.3 红安县红色乡镇类型及分布特征
        4.3.1 红安县红色乡镇分类
        4.3.2 红安县各类红色乡镇分布概况
    4.4 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历时性研究
        4.4.1 大革命时期:以城关镇和七里坪为中心点状散射
        4.4.2 土地革命时期:“哑铃状”红色文化景观格局结构
        4.4.3 抗日战争时期:围绕县域边界的“环状”分布
        4.4.4 解放战争时期:南北向景观带
    4.5 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整体空间格局
        4.5.1 整体空间结构:一轴一环两片两核
        4.5.2 变迁特征:层级性、流动性、集群性
        4.5.3 以村镇为单元的城乡一体的红色文化景观片区
    4.6 村镇单元内部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4.6.1 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要素分类
        4.6.2 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4.7 村镇单元的现状城乡环境研究
        4.7.1 交通条件:对外趋向武汉,对内连通不足
        4.7.2 社会经济:机遇良好,贫困问题严重
        4.7.3 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不均衡,空心村问题严重
        4.7.4 差异化的城乡基底环境
    4.8 小结
第五章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5.1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研究思路
        5.1.1 “区域-市县-村镇”多层次立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框架
        5.1.2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保护目标及原则
    5.2 大别山区域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5.2.1 引入“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构建“大别山红色历史文化公园”
        5.2.2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展示框架
        5.2.3 协调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
        5.2.4 跨区域协同管理
    5.3 红安县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5.3.1 城乡一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框架
        5.3.2 城乡一体化的红色产业布局
        5.3.3 城乡一体化的交通设施建设
        5.3.4 城乡一体的管理平台
    5.4 村镇单元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5.4.1 山水林田村(镇)整体保护展示
        5.4.2 差异化的村镇功能产业活化
        5.4.3 多元参与,精准管理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红色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景观
        6.1.2 分层次的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6.1.3 分层次的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6.2 主要创新点
        6.2.1 完善和丰富了红色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特征
        6.2.2 红色文化景观:红色文化遗产整合利用方式的创新
        6.2.3 大别山跨区域红色文化景观格局研究
        6.2.4 分层级的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框架研究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意义
    0.2 学术史回顾
        0.2.1 军队形象塑造研究
        0.2.2 八路军形象塑造及与八路军形象塑造问题相关的研究
        0.2.3 已有研究评价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0.4.1 创新之处
        0.4.2 不足
    0.5 概念界定
第1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缘起与动因
    1.1 践行全面抗战路线与八路军立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1.1.1 中国走向全面抗战与红军改编出征
        1.1.2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八路军的抗战路线
        1.1.3 华北民众对中共军队的既存认知及其影响
    1.2 应对多方对八路军诋毁、造谣或质疑的客观要求
        1.2.1 国民党的舆论诋毁与造谣
        1.2.2 日伪的舆论攻击与造谣
        1.2.3 民间舆论的误解与质疑
第2章 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
    2.1 政治形象定位
        2.1.1 党领导的军队
        2.1.2 人民的军队
    2.2 作风纪律形象定位
        2.2.1 作风优良
        2.2.2 纪律严明
    2.3 军事形象定位
        2.3.1 敌我军事实力的审度
        2.3.2 游击战争:灵活的战略战术与从战略支队到起决定作用
第3章 夯实形象根本:积极作战、加强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共合作
    3.1 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
        3.1.1 配合友军作战与展开战略部署
        3.1.2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与创建根据地
        3.1.3 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
        3.1.4 在严重困难中坚持敌后抗战
        3.1.5 反攻与夺取抗战胜利
    3.2 加强军队建设
        3.2.1 八路军的思想政治建设
        3.2.2 八路军的作风纪律建设
        3.2.3 开展整军运动与八路军的正规化建设
    3.3 积极维护国共合作
        3.3.1 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维护
        3.3.2 国民党计划闪击延安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再次维护
第4章 多样“发声”与“展示”:积极宣传八路军
    4.1 文字宣传
        4.1.1 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
        4.1.2 标语口号的运用
    4.2 语音宣传
        4.2.1 讲与说: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
        4.2.2 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与军事宣传
    4.3 形象宣传
        4.3.1 歌、剧的创作及其表演
        4.3.2 图画:年画、壁画等宣传画的运用
        4.3.3 图像:电影、照片的拍摄与传播
第5章 人际宣传的典范运用:“他者”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1 1937-1939 年外国记者和观察家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2 1940年陈嘉庚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3 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4 美军延安观察组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5 国民党将领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第6章 来自“他者”的肯定: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
    6.1 根据地民众言说中的八路军
        6.1.1 军事形象:能打、有办法、不怕死
        6.1.2 政治、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一家亲
    6.2 日伪言说中的八路军
        6.2.1 军事形象:登峰造极的游击战
        6.2.2 政治形象:最坚决的抵抗者、政治信仰坚定
        6.2.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极严、军民协力
    6.3 外国记者和观察者言说中的八路军
        6.3.1 军事形象: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
        6.3.2 政治形象:坚定的抗战者、真诚的合作者
        6.3.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团结、艰苦奋斗
    6.4 国统区舆论对八路军的真实言说
        6.4.1 政治、军事形象:积极抗战、乐于同国民党合作
        6.4.2 作风纪律形象:官兵一致、纪律严明、军民关系融洽
第7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历史影响
    7.1 获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
        7.1.1 参军
        7.1.2 支前、拥军、劳军
        7.1.3 掩护、救护八路军
        7.1.4 收集、传递情报,掩护物资
    7.2 扩大影响与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支持
        7.2.1 中外记者和观察家对中共、八路军的宣传与支持
        7.2.2 少数国民党将领对中共和八路军的协助
    7.3 回击质疑与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之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毛泽东“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主张的由来及其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党领导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地方武装的组织制度建设探析[J]. 程才. 大学, 2021(37)
  • [2]山东抗日根据地民兵研究[D]. 李艳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的统战工作研究(1937-1945)[D]. 周侨杰.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4]抗战时期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研究[D]. 常慧.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5]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研究[D]. 何瑞.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6]困境与转变:1941—1942年华中抗日根据地地方武装建设[J]. 张胜.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20(04)
  • [7]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D]. 王盈琪. 吉林大学, 2020(01)
  • [8]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版本研究[D]. 曹欣欣. 湘潭大学, 2020(02)
  • [9]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D]. 刘亚琼. 东南大学, 2020(01)
  • [10]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D]. 柏晓斐. 湘潭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毛泽东倡导“正规军帮助地方武装”的缘起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