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党的历史 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史》序言(论文文献综述)
谭彩霞[1](2017)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体现出来的演进轨迹,大多可以在沉淀的实践与历史的反思中寻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总结党的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和“最基本的经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对党的历史作出的经验总结和理性反思,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识”的一次重要思想升华,兼具“以史为鉴”、“转识成智”的双重意蕴,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积淀了宝贵经验并奠定坚实基础。但系统研究《历史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着尚付阙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围绕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进行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既然是探索,必然要经历胜利与挫折的考验,也必然有正确与错误的较量。不论是正确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助推着思想认识的“成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呈现了,才有了分清是非、辨别真伪的基础,进而有了对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的坚持和扞卫。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定且自觉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在不断变化的实践以及历史经验的总结之上,实现了思想认识的一次次提高和升华。高度重视历史的学习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是党领导中国社会实现伟大变革的重要保证。《历史决议》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历史节点——延安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典范之作,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创造性举措,回应了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中国面临“两个前途”选择的历史转捩关头,中国革命乘势而进的现实诉求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需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明晰的理论自觉。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学习党的历史、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可以找到一切思想和各种趋向的根源,更加清醒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即正确的思想路线问题,进而在发展方向上给予及时的校正。《历史决议》所要解决的“历史问题”主要是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至1935年遵义会议前这段时期党的领导路线的问题。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而言,就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问题。《历史决议》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基本思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本线索,对党成立24年来的历史进行系统性总结和批判性审思,在审视“前车之覆”、澄清“路线是非”、剖析“错误之源”的基础上破除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曲解和教条式扞卫,在认知机制上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从根本上回答了“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旨归是要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解决“中国问题”。《历史决议》最伟大的成就,就是着眼于对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结合中国人民的探索实践所积淀的独创性历史经验,借助政治决议总结历史经验的严谨方式,初步建构起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主体框架,并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原则出发,深刻诠释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的历史缘由和内在合理性,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旗帜,使全党上下自觉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上来,形成认同和实践毛泽东思想的共识,并使之转化为创造历史的“实践力量”。这一立意呈现了用“中国经验”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内在逻辑。《历史决议》把阐释“历史”的科学性要求与“决议”作为规约的权威性要求结合起来,澄清了思想上的混乱,统一了思想上的认识,创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形式方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它的成功经验不仅为36年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吸纳,对于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深具意义。
胡兵[2](2019)在《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中共内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处于政党、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各个层级重要位置,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具有一定权力并能对政党和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属于中共执政骨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执政骨干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国家层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井冈山、延安、浦东干部学院和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共同构成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在培训执政骨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于2018年进行合并,继续积极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其它几所干部学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特色资源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执政骨干的理想信念、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在中国的“政党——政府”体制下,中共执政骨干大多具有双重身份:中共党员身份和具体职位身份。中共党员身份要求他们从属于中共的领导和组织体系,而具体职位身份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即使是非中共党员的领导干部,对中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也是他们工作的基本政治前提。因此,几所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都强调执政骨干政治意识和人民立场并重,既要忠诚于党的领导,又要忠诚于为人民服务;既要提升政治素养,又要提升行政能力。相比之下,国外的美国联邦行政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新加坡公务员学院等培训机构,以中高级公务员为培训对象,在进行文官培训的时候,并不要求个人政治上的忠诚和偏好,重点突出职业素质和个人发展方面内容,强调提高行政官员的国家意识、职业能力和个人素质。作为培训执政骨干的主要渠道之一,中共中央党校的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自1933年马克思主义学校成立以来,中共中央党校在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不同时期,中共中央党校因中共的中心任务变化,在发挥宣传、培养和教育干部方面的作用也各有侧重。建党之初,中共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鼓动和宣传人才”以传播马列主义理论,灌输阶级斗争精神。延安时期,中央党校通过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风运动,解决“思想不统一、行动不统一”的问题,从而达到“改变作风”、“团结干部,团结全党”的目的。改革开放时期,中央党校提出“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口号,由短期轮训干部转向正规化培训部干部主,重视执政骨干能力提升。新形势下的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再次回归到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题,将培养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增强党性锻炼作为主要任务。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坚持“党校姓党”原则,突出“理论基础”和“党性修养”两方面内容,重视提高执政骨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为此,中央党校先后进行几次教学改革,调整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大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分量,突出主业主课,强调“用学术讲政治”,以保证执政骨干不会“在政治方向上发生偏差”。除了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之外,中共中央党校也重视培养执政骨干各种能力,全面增强其执政本领。在重视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同时,中共中央党校严格学员管理,把学员管理当作是促进中共执政骨干加强党性锻炼、实现党校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学员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员全面负责学员管理,深入了解学员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反映学员意见和要求。除此之外,中共中央组织部也选派联络员到中央党校,深入考察学员,对学员学习期间表现情况作出评价,并协助组织员共同开展学员管理工作。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积极创新学员管理方式,进一步严格学员管理。首先,探索建立党性教育贯通机制、学员党性锻炼成果系统集成机制和党性教育保障机制,将党性教育贯穿于学员管理全过程。其次,建立健全学员管理制度,从学风、作风、纪律等方面对加强学员管理提出严格要求。再次,完善学员管理机制,健全学员常规管理机制、创新学员互动交流机制、完善教学管理沟通协商机制、严格学员学习培训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对学员到课率、就餐率和请假情况进行逐月检查,督促学员学习期间严格自律,强化党性锻炼,提升管理效果。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对执政骨干的教育培训,旨在通过灌输中共意识形态和加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再塑执政骨干“信仰”、“忠诚”及相关品质。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中共中央党校强调“主义”认同与问题研究并重,统一思想与能力提升并重,理论宣传与组织培养并重,党性锻炼与党性教育并重。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严格学员管理,也是促使执政骨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手段,从技术层面体现了中共从严治党的要求。在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中共中央党校重视坚持“党校姓党”,坚持政治优先,坚持与时俱进,以保证再塑执政骨干的效果。
谭晓玲[3](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方华[4](2020)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全体人民精诚团结、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落脚点。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充分肯定了以“文化建设促进人民精神团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显着优势”,作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重要部署,并且强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被提升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离不开既有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离不开对党领导文化建设历史及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党领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及当代价值,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引言部分,概括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问题。文章的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和考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阐明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部分从理论探索和理论形成两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进行研究。在理论探索方面,文章梳理了党对于科学化、大众化、民族化文化思想的理论探索,分析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并最终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在理论形成方面,文章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及最终形成进行分析研究,阐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在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事业中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实践进行研究和梳理。分别从党在扩大文化队伍、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进行党内文化建设、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等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阐明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阐明了这一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经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事业中的价值体现及重要启示。
刘汉峰[5](2018)在《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体系中的宝贵财富。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着名的理论家,同时又是一段时期内担任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职务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曾游学美、日、俄,对哲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均有涉猎。张闻天的学术背景和积累在中国共产党内是非常少见的。这种经历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的重要来源。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张闻天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有一个重要规律,就是他的一切研究都是围绕着如何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这样一个主题进行的。因此,张闻天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都有着很强的党的建设属性。即使研究他的经济方面的论着,也可以发现他的研究实际在范畴上属于政治经济关系研究,而最后的落脚点仍然是党的领导、甚至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对于这一点而言,目前学界认识并不是很清晰。本文指出并阐明了这一规律,并以“大党建”为框架对张闻天各个时期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归纳,形成了这部论文。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这首先与他的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他从莫斯科回国后不久,即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此后长期担任党中央重要领导职务。这个经历使张闻天有条件对中国共产党党内建制进行分析研究,乃至改革完善。所以,对党内建制工作的贡献就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第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中的第二个特点是在党的价值观念上的突出贡献。这其中包括三个主要方面:民主思想、党群关系思想和党性思想。这三个方面的思想也是张闻天自身行为方式的指南和写照,在共产党人中可以说是知行合一的典范。具体看这三个方面是这样的:张闻天党内民主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在他作为党中央总负责人的位置上党内开始形成了集体领导模式。这个模式的形成一方面是党内民主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这个模式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的成功贡献了极为重要的力量,因此这个模式逐步发展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重要历史经验中的重要部分。张闻天党群众关系思想是一个比较严整系统的思想系统。他从党的学说的角度对党与群众关系进行了定位。他的“领导群众论”涉及了党中央后来总结提出的群众观点的重要内容。与其他领导人不同的是,张闻天提出了群众的民主权益问题。这比一般性地论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显然是深入了一个大的层级。此外,他对党的策略与群众、实际之间的关系阐述也很有新意。这说明他对实际的认识既体现了事物的客观规律的一面,也强调了人的客观规律的一面。这也是张闻天党群观与众不同之处。至于张闻天的党性思想,则是与他的民主思想与党群关系思想密切相关的。正是由于张闻天具有很高的民主素养和群众观念,所以他的党性素养和党性观念都是很强的。这个强的一面不仅仅是通过思想,而很多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张闻天始终能够做到“知行合一”,他的行为与他的思想始终是统一的,这也就形成了他鲜明的“政治人格”,这也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修养。自从教条主义转变到正确路线上来以后,他在政治上始终保持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这与他的政治人格有很大关系,亦与其党性修养有很大关系。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中的第三个特点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做出了独特贡献。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这两大理论是党的建设理论体系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成功地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没有对这两个理论的科学认识是不可想象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而言,本文从区分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出发,分析了这一理论形成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张闻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同毛泽东等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对这个理论的形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应该说,张闻天的贡献是独特的。张闻天在这个理论形态形成的过程中,无论在思想理论还是在实际行动上都发挥着其他人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正是张闻天的历史价值和责任所在。对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而言,如何科学认识无产阶级专政,是张闻天对党的基础理论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无产阶级领导全体人民向共产主义迈进过程中的历史阶段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组成部分。无产阶级专政期间要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运动,抓住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才能为向共产主义过度提供条件、打下基础,因此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认识就是必须聚焦的重大理论问题。张闻天始终坚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认为党的主要政治任务就是把所有活动集中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这个目标上。张闻天指出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如果不能迅速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就不可能是巩固的。为了阐释这个原理,张闻天对生产关系两重性进行精彩地分析。这个分析是对马克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科学诠释。这对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贡献的这些特点用通俗一点的语言归纳出来,就是“一二三”,即一个建制问题,两个重大理论问题,三个基本观念问题。“一二三”既是张闻天革命思想的核心内容,又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严整的党的建设框架下的思想理论体系。正因为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特殊贡献和价值,因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最后一部分关于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当代价值和启示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牢牢把握理论创新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问题。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保证党的建设始终保持生机勃勃。总之,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具有非常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的,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这一份中国共产党内难得的思想养料,是永远值得崇敬的。
窦永记[6](1992)在《学习党的历史 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史》序言》文中研究表明 为了适应党校系统中共党史教材建设和向广大党员系统地进行中共党史教育的需要,由从事四十多年党史教育和科研工作的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刘孝良教授主编,杨家宝、何世俊副教授为副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史》一书,作为向我党建党七十周年的献礼,已与广大读者见面。
彭金钢[7](2013)在《论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贡献》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有重视中共党史研究的优良传统。早在创党初期,蔡和森、瞿秋白等党的早期领导人就已经开始撰写相关着述、报告,回顾党的发展历程,总结革命经验教训,用以指导革命实践。然而,这还只是一些白发的、零散的研究活动。中共党史研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日常工作,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严谨、成熟的学科,是延安时期在毛泽东的重视与努力下开始的。毛泽东既构建了中共党史研究的学科理论体系,又对党的历史作过许多重要论述,他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至今仍然对这门学科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的主体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贡献这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正文部分分五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性的认识;第二章主要介绍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研究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第三章主要介绍毛泽东重视并身体力行地进行党史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出版工作;第四章主要介绍毛泽东对中共党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科学评价以及他对中国革命与建设规律的科学表述;第五章主要介绍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研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对这门学科的发展带来的启示。探讨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贡献,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这门学科的来龙去脉、重要地位与发展方向,还可以管窥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站在思想文化的高度上去深刻领悟毛泽东这位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的独特魅力。
陶文杰[8](2015)在《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及经验总结》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史。善于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和优势之一。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段“黄金时代”,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中的重要一段。延安时期的党史学习作为延安时期学习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当今在学习党史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经验。本文具体共分为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前言简要概述了本课题选题缘由、学界的研究概况、研究方法等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内容。正文从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原因入手,由三章组成,如下:第一章,主要梳理了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历史脉络。即延安时期开展党史学习的历史必然性,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历史进程考察以及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特点。本部分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第二章,着重述论了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即有助于纠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偏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有利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者。本部分是文章的主体。第三章,重点阐释了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启示。即要善于从党史学习中总结经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思想滋养;要从党史学习中把握国情,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现实基础;要在党史学习中放眼未来,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找准方向。本部分是文章的落脚点。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思想作了总结,并对当今党史学习实践的开展以及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方向作了一定的展望。
张强利[9](2021)在《延安时期干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研究工作,为了克服广大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领不足”的问题,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干部学校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为干部教育提供了学习材料。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教材建设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所做的重要理论贡献、重要建设经验,对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的学习、研究、开发、编着仍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延安时期干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教材建设的必要性来看,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党员人数迅速增加,党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大量存在,党的一些领导人及广大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不高,对“真”“假”马克思主义识别能力不强,为了提升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党中央从战略高度确立了“干部教育第一”的工作方针。延安时期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使得党中央有条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党的领导干部和大批专家学者、高级知识分子加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的队伍中,壮大了教材建设的力量。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前干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其不足。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前,党内“左”倾教条主义思想没有彻底清除,这些思想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通过对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对其特征进行归纳,研究发现这一时期主要以马恩列斯类着作、苏联教科书、各干部学校的自编教材、讲授提纲及讲义、中央领导人的着作、党的文件等作为教材,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有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不足,不足之处有教材普遍缺乏,有些教材脱离中国革命实际,部分教材内容晦涩难懂等。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后干部学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的建设情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来,在教材领域,延安整风开始后,教材建设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干部学校使用的教材真正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原则和标准,将毛泽东和一些中央领导人的着作、“二十二个整风文件”和《整风文献》当作核心教材,同时有选择性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着作,主要选择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符合,能够指导中国革命的着作学习。此外,干部学校将党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策略和时事、以及党报党刊作为教材。这些教材的共同特点是与中国革命实际联系紧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材已经形成。延安时期干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为“大学习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准备了学习资料,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研究延安时期干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的基本情况,对当今中共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有着重要意义,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以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地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支撑。
唐立平[10](2016)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一刻也离不开哲学方法的指导。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学习和运用,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用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产生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满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需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整体性视角,着眼于建党以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为理论和研究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形成发展、逻辑构成及其价值意义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揭示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掌握和运用方法论的基本规律及经验,为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一步发展做力所能及的尝试和探索。本文包括六个部分。其中,引言、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前提性研究,主要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的条件和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三章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探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总体结构、基本趋势及特征;第四章是价值性研究,主要围绕成功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所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研究。第五章是发展性研究,主要围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适用困境,进行原因分析,并思考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可能路径。引言主要阐释和说明问题的缘起,对研究的背景、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介绍与评述,对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之处作必要的说明,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概念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产生理论成果的方法论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改造中国的实践过程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所形成的方法理论体系”(2)。第一章主要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的条件。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论之基;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文化之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践之源;西方近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方法论、主要流派的方法论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借鉴之镜。第二章侧重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阶段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方法演进及其特色等。第三章着重探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趋势、总体结构及其基本特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在时间向度、空间向度和本体向度分别具有向前发展、向上提升、向内探寻的基本趋势;其总体结构主要由具有哲学意义的一般方法、各实践领域的特殊方法及完成实际任务的具体方法基本维度构成;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特征主要从发展趋势、内容结构和功能价值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第四章重点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意义。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运用中的成就进行归纳,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成功运用的经验进行总结,即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和特点、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价值是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哲学基础,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予理论指导,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方法支撑。第五章主要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一步发展的路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理论、实践和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运用全面联系的观点,从主体、客体和综合因素三个方面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一步发展,从理论路径、实践路径与制度路径三个层面进行探讨研究。
二、学习党的历史 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史》序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习党的历史 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史》序言(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4 相关问题的说明 |
第2章 新的历史境遇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机遇与挑战 |
2.1 中国革命乘势而进的现实诉求 |
2.1.1 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战胜利在望 |
2.1.2 关于两种前途命运的斗争正在深入 |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困境 |
2.2.1 “左”右错误羁绊 |
2.2.2 共产国际时时掣肘 |
2.2.3 理论水平尚属粗浅 |
2.3 中国共产党顺势而为的主动考量 |
2.3.1 思想基础:正反经验对比形成的认识觉悟 |
2.3.2 政治保证:自觉成熟主体的形成 |
2.3.3 外部因素:相对“安定”的环境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历史决议》的酝酿与形成 |
3.1 多面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 |
3.1.1 领导群体对党的历史经验的多面总结 |
3.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与改造学习 |
3.1.3 1941年“九月会议”与《结论草案》 |
3.2 延安整风为《历史决议》的制定准备条件 |
3.2.1 教化先行:在学习文件中整顿“三风” |
3.2.2 成功示范:边区党历史争论问题的解决 |
3.2.3 中心环节:在广泛讨论中走向共识 |
3.3 《历史决议》是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结晶 |
3.3.1 《历史决议》的正式起草与审议通过 |
3.3.2 “原则通过”后的“再完善” |
第4章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 |
4.1 《历史决议》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基础 |
4.1.1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实践反思的唯物史观 |
4.1.2 列宁提出的党性原则与斯大林的《联共党史》 |
4.1.3 毛泽东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历史观 |
4.2 《历史决议》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价值意蕴 |
4.2.1 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 |
4.2.2 总结历史经验是端正思想路线的重要途径 |
4.2.3 党的历史是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 |
4.3 《历史决议》确立思想路线问题的主要方略 |
4.3.1 审视“前车之覆”,以明主观教条之危害 |
4.3.2 澄清“路线是非”,以辨“主义”之真假 |
4.3.3 剖析“错误之源”,以正致力之方向 |
第5章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公开确认 |
5.1 理论自觉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
5.1.1 中国共产党对“理论贫困”的自觉认识 |
5.1.2 中国共产党创造“主义”的自觉行动 |
5.1.3 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渐趋成熟 |
5.2 “掌握群众”与毛泽东思想的价值认同 |
5.2.1 思想统一的本质在于“掌握群众” |
5.2.2 “马克思主义实践家”身份的认同 |
5.2.3 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传播与接受 |
5.3 《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认 |
5.3.0 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
5.3.1 “创造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
5.3.2 根植于中国革命实践的正确理论 |
第6章 《历史决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评析 |
6.1 《历史决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 |
6.1.1 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基调 |
6.1.2 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遵循 |
6.1.3 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方法 |
6.2 《历史决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的局限 |
6.2.1 以“路线斗争”为主线的“中国化”叙事 |
6.2.2 “毛泽东的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混同 |
6.3 从1945到198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逻辑 |
6.3.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题的再确立 |
6.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新概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及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中共干部教育培训研究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框架思路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干部教育培训概况 |
第一节 干部教育培训相关概念 |
一、干部与中共执政骨干 |
二、干部教育培训 |
三、党校干部教育培训 |
第二节 国内干部教育培训概况 |
一、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 |
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
三、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 |
第三节 国外高级公务员培训比较 |
一、美国联邦行政学院 |
二、法国国立行政学院 |
三、新加坡公务员学院 |
小结 |
第三章 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宣传与培养并重:建党初期的党校教育 |
一、建党初期对党校教育的认识 |
二、各地创办党校的尝试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教育 |
第二节 统一思想: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党校教育 |
一、初到延安的中共中央党校教育 |
二、六届六中全会后的党校教育方针和任务变化 |
三、整风运动中的中共中央党校教育 |
第三节 素质提升: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央党校干部正规化教育 |
一、干部教育正规化的提出 |
二、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正规化的内容 |
三、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正规化的改革发展 |
第四节 主义认同:新形势下的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 |
一、“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定位 |
二、“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 |
三、党校工作“九条经验” |
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教学改革 |
第一节 中共中央党校教学概况 |
一、教务部 |
二、教研部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主要内容 |
一、党的理论教育 |
二、党性教育 |
三、能力培训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教学改革 |
一、教学内容调整: |
二、教学方法创新 |
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学员管理 |
第一节 中共中央党校学员管理概况 |
一、学员管理部门 |
二、学员部主要职能 |
三、组织员 |
四、联络员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学员管理创新 |
一、在学员管理中贯穿党性教育 |
二、建立健全学员管理制度 |
三、完善、创新学员管理机制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长沟流月去无声——致谢 |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 |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 |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专制 |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现实条件 |
(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
(二)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三)苏区的文化建设及其经验借鉴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科学化的探索 |
(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文化问题 |
(二)对中国新文化建设道路的思考 |
(三)以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一切学问的基础 |
二、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大众化的探索 |
(一)“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提出 |
(二)“左联”对文艺大众化发展的推动 |
(三)由文艺大众化向文化大众化的转变 |
三、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民族化的探索 |
(一)唤醒全民族的民族化文化意识 |
(二)提出文化民族化问题 |
(三)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
四、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任务的提出 |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正式形成 |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
一、壮大革命文化队伍 |
(一)党对革命文化队伍的关怀与领导 |
(二)陕甘宁边区文化团体的蓬勃发展 |
(三)文化团体的历史贡献 |
二、大力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 |
(一)开展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
(二)进行道德建设,引领根据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
(三)指导文艺工作,明确文艺发展方向 |
(四)重视新闻宣传,营造抗日救国舆论氛围 |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 |
(一)深化马列主义理论研究 |
(二)加强哲学研究 |
(三)重视史学研究 |
(四)全面推进其它各领域社会科学研究 |
四、进行党内文化建设 |
(一)提高全党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
(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与增强党性修养 |
(三)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五、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 |
(一)党在国统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
(二)党在沦陷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总体评价 |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
(一)宣传与学习相结合 |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
(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贡献 |
(一)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
(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
(三)创生出民族文化的新样态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创新 |
(二)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坚持文化建设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价值取向 |
(四)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 |
(一)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相统一 |
(二)将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先进文化的现实发展相统一 |
(三)将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与文化效能相统一 |
(四)将繁荣先进文化的实践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相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相关学术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张闻天思想研究与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 |
1.2.2 张闻天思想研究的基本脉络与基本方面 |
1.2.3 张闻天思想研究的基本特点 |
1.2.4 张闻天思想主要领域与内容的研究及进展情况 |
1.2.5 张闻天思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3 主要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1.3.1 写作基本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发展阶段 |
2.1 “五四”前后的思想启蒙时期 |
2.1.1 寻求革命思想是张闻天认识和追求共产主义事业的思想起点 |
2.1.2 对中国革命形势的思考与实践比较后实现了向共产主义思想的转变 |
2.2 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初步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时期 |
2.2.1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党内政治生活 |
2.2.2 在红色教授学院期间的理论思考 |
2.3 留俄回国后至中央苏区时期 |
2.3.1 共产国际理论和政策的执行者 |
2.3.2 对错误思想路线的初步反思 |
2.4 从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 |
2.4.1 摆脱教条主义路线转变到正确路线上来 |
2.4.2 为中国共产党走向发展成熟作出独特贡献 |
2.5 从东北走向全国胜利 |
2.5.1 建立东北根据地,争取全局胜利的思想 |
2.5.2 研究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
2.6 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
2.6.1 庐山会议前后一个时期的思想认识 |
2.6.2 对无产阶级专政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肇庆文稿 |
第3章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逻辑构架与主要内容 |
3.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
3.1.1 实事求是是张闻天始终如一的追求 |
3.1.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实际” |
3.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大党建”研究视野下的初步探索 |
3.2.1 张闻天思想中的内在逻辑规律 |
3.2.2 把握张闻天思想内在逻辑规律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的基础 |
3.3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相互关系 |
3.3.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系统性特征 |
3.3.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4章 张闻天关于党的建制科学化的思想 |
4.1 建制的规范化、科学化是党的建设中一项基础工作 |
4.1.1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制的基本内涵 |
4.1.2 中国共产党早期建制工作的创立与规范化发展概况(1920—1930) |
4.2 张闻天对党的建制科学化的贡献 |
4.2.1 探索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科学化 |
4.2.2 党要加强对每一部门工作的具体领导 |
第5章 张闻天关于党如何开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理论新境界的思想 |
5.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东方发展道路独特性问题的阐发 |
5.1.1 马克思的“俄国公社”观以及对东方革命道路重大命题的提出 |
5.1.2 列宁关于俄国式革命道路的追求与实践 |
5.2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实现形式的探索与建树 |
5.2.1 张闻天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认识与初步实践 |
5.2.2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
5.3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成果——毛泽东思想形成作出的理论贡献 |
5.3.1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理论 |
5.3.2 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 |
第6章 张闻天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党领导政治经济工作的思想 |
6.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阐述 |
6.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提出与阐释 |
6.1.2 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
6.2 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 |
6.2.1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引入与初步阐释 |
6.2.2 关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准备阶段 |
6.2.3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发展中逐步深化 |
6.3 张闻天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共产党如何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
6.3.1 研究探索利用资本主义 |
6.3.2 深入阐述无产阶级专政下政治与经济若干理论问题 |
第7章 张闻天关于党内民主的思想 |
7.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思想 |
7.1.1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党内民主原则的阐述 |
7.1.2 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形成和确立 |
7.2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中的民主思想 |
7.2.1 陈独秀、李大钊对民主的认识 |
7.2.2 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领导人对民主的认识以及党内民主观念的发展状况 |
7.3 张闻天民主价值观的形成及实践 |
7.3.1 张闻天民主价值观的初步形成 |
7.3.2 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指导下的制度建设 |
7.4 张闻天民主价值观念与民主作风 |
7.4.1 民主的价值要通过党的教育得以落实 |
7.4.2 发扬民主是坚持党性的表现 |
第8章 张闻天关于党群关系的思想 |
8.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 |
8.1.1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紧密联系群众的根本原因 |
8.1.2 列宁丰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与群众关系理论 |
8.2 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理论的探索 |
8.2.1 中国共产党对群众及群众工作的认识 |
8.2.2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与成熟 |
8.3 张闻天党群关系论的主要内容 |
8.3.1 张闻天党群关系论对群众路线理论的重要贡献 |
8.3.2 张闻天党群关系论的基本框架和要义 |
8.4 联系群众、联系实际的中心环节是调查研究 |
8.4.1 马列主义政策策略离不开群众和实际这两个基本工作 |
8.4.2 调查研究是决定一项工作成败的主要关键 |
8.4.3 调查研究是为了熟悉群众 |
第9章 张闻天关于党性修养的思想 |
9.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性的阐述 |
9.1.1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党性概念 |
9.1.2 列宁的党性观 |
9.2 中国共产党对党性问题的认识与党的自身建设水平的提高 |
9.2.1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实践对加强自身建设进行的曲折探索 |
9.2.2 延安时期在发展与巩固党的过程中酝酿并逐渐形成了党性观念 |
9.3 张闻天党性修养的思想与实践 |
9.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体现了追求真理与自我改造相结合的坚定性 |
9.3.2 正确把握党的政策和策略思想——体现了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自觉性 |
9.3.3 加强共产党员自身修养思想——体现了恪守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一贯性 |
第10章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
10.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总体特点 |
10.1.1 时代要求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形成发展的总前提 |
10.1.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发展的基本特点 |
10.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
10.2.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理论价值 |
10.2.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实践价值 |
10.2.3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文化价值 |
10.3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留下的思考与启示 |
10.3.1 坚持和发扬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始终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 |
10.3.2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长期历史任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论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毛泽东一贯重视中共党史研究 |
第一节 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性 |
第二节 毛泽东论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性 |
第二章 构建了中共党史学科的理论体系 |
第一节 客观上奠定了中共党史学科的哲学基础 |
第二节 明确了中共党史学科的研究内容、历史分期、研究方法与原则 |
第三章 重视党史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编辑出版工作 |
第一节 主持《六大以来》等3本“党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
第二节 主持建国后《毛泽东选集》第1版的编辑出版工作 |
第四章 对中共党史做出过许多有价值的论述 |
第一节 对中共党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 |
第二节 对中共党史上重要人物的客观评价 |
第三节 对中国革命与建设规律的科学表述 |
第五章 给中共党史研究进一步发展带来的启示 |
第一节 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研究中共党史的立场、观点与方法 |
第二节 弘扬毛泽东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与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课题来源及意义 |
(一)课题来源 |
(二)课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实践的历史考察 |
一、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开展的原因 |
(一)统一全党思想的需要 |
(二)指导革命实践的需要 |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需要 |
二、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开展的历程 |
(一)动员发起阶段(1938.09—1939.12) |
(二)全面开展阶段(1940.01—1942.06) |
(三)总结深化阶段(1943.09—1945.04) |
三、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的特点 |
(一)学习制度完备 |
(二)学习原则正确 |
(三)学习方法科学 |
(四)学习形式多样 |
(五)学习教材丰富 |
第二章 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
一、有助于纠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偏差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几次偏差 |
(二)延安时期党史学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纠偏 |
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
(一)延安时期党史学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二)延安时期党史学习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
三、有利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
(一)从“思想路线”概念的提出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
(二)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过程中的作用 |
四、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 |
(一)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得到提高 |
(二)党员干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增强 |
第三章 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
一、必须善于从党史学习中总结经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思想滋养 |
(一)以科学的历史观对待党史学习 |
(二)在党史学习中总结经验 |
(三)在历史经验总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必须从党史学习中把握国情,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现实基础 |
(一)把握国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 |
(二)学习党史要与认识国情相结合 |
(三)在把握国情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三、必须在党史学习中放眼未来,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找准方向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没有终点的事业 |
(二)党史学习要放眼未来 |
(三)在党史学习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9)延安时期干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1.视角新 |
2.内容新 |
一、延安时期干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
1.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2.提高党员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党从战略高度确立了“干部教育第一位”的工作方针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的可能性 |
1.延安时期相对稳定的局部执政环境 |
2.党对干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的高度重视 |
3.党的领导干部加入到教师队伍中 |
4.大批高级知识分子奔赴延安 |
二、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前干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及其不足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的基本情况 |
1.翻译马恩列斯类着作、苏联教科书作为教材 |
2.自编教材、讲授提纲、讲义 |
3.中央领导人的着作 |
4.党的政策、方针、文件 |
5.时事报告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的不足 |
1.教材普遍缺乏 |
2.有些教材脱离中国革命实际 |
3.部分教材内容晦涩难懂 |
三、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后干部学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的建设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建设问题的提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建设的基本情况 |
1.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教材 |
2.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符合,能够指导中国革命的马恩列斯原着 |
3.以学习党的历史为主的教材 |
4.以党报党刊为主的教材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建设的新特征 |
1.以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为指导 |
2.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始终 |
3.注重对党史的研究 |
4.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实际 |
四、延安时期干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 |
(一)历史影响 |
1.为“大学习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准备了学习资料 |
2.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 |
3.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
4.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当代启示 |
1.教材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 |
2.教材应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的有力引导 |
3.教材建设应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 |
4.干部教育的教材建设要遵循分类分级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基本概念释义 |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的条件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论之基 |
1.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
2.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文化之根 |
1.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法思想 |
2.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
3.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观思想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践之源 |
1.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总结 |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 |
3.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 |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借鉴之镜 |
1.西方近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方法论思想 |
2.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的方法论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形成时期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本形成的历史条件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本形成的演进及标志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本形成的特色方法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成熟时期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成熟的历史条件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成熟的演进及标志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成熟的特色方法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曲折发展时期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曲折发展的历史原因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曲折发展的方法演进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曲折发展的历史影响 |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继续推进时期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继续推进的历史条件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继续推进的历程及标志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继续推进的特色方法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总体结构及其特征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向度 |
1.时间向度:始终追求向前发展的趋势 |
2.空间向度:始终致力于向上提升的趋势 |
3.本体向度:始终坚持向内探寻的趋势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总体结构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一般方法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特殊方法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具体方法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发展趋势上的特征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内容结构上的特征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功能价值上的特征 |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审视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成功运用取得的成就 |
1.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
2.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 |
3.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成功运用的基本经验 |
1.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 |
2.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及特点 |
3.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相结合 |
4.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
1.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哲学基础 |
2.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予理论指导 |
3.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方法支撑 |
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丰富发展的前瞻与探索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适用困境 |
1.理论层面的问题 |
2.实践层面的问题 |
3.制度层面的问题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适用困境的成因分析 |
1.主体方面的原因 |
2.客体方面的原因 |
3.综合方面的原因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丰富发展的路径探索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理论路径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实践路径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制度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学习党的历史 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史》序言(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 谭彩霞. 湖南大学, 2017(06)
- [2]新时代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研究[D]. 胡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D]. 方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D]. 刘汉峰.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6]学习党的历史 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史》序言[J]. 窦永记.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1992(01)
- [7]论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贡献[D]. 彭金钢.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8]延安时期党史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及经验总结[D]. 陶文杰. 安徽师范大学, 2015(06)
- [9]延安时期干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材建设研究[D]. 张强利. 延安大学, 2021(12)
- [10]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D]. 唐立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