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novation and Dispersion of the Old City in Shanghai(论文文献综述)
张帆,孙瑞琪,钱辰丽[1](2021)在《规划实施视角下的荆州古城疏散困境思考及建议》文中指出"古城疏散"战略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极为常见,荆州市在21世纪初就提出该战略,然而在具体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却屡遭困境,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有效的策略对荆州以及与之类似的欠发达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荆州古城疏散规划编制的背景和过程,其次总结归纳规划实施三大阶段,分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背后的原因,并对比其他古城疏散经验,建议荆州古城应在古城疏散战略贯彻指导下以渐进方式精细化推进规划实施。具体建议包括加强规划衔接、贯彻古城疏散战略,优化工作方式、统筹古城内外开发,提升产业策划、拓展保护资金渠道,推动规划转化、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以提高古城疏散工作的严肃性、科学性、持续性和人文性。
涂志华,卢道典,成翠萍[2](2021)在《老城区危旧房改造困境及政府角色探讨——以南京市鼓楼区乐业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是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改善民生、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继续对余下的"硬骨头"进行改造,面临着改造对象更难、改造要求更高、项目平衡更难、安置方式更难的困境,危旧房改造进入到二次危改时代。要完成中央提出的2020年要基本完成城镇地区棚户区改造的任务,就必须改变传统思路、创新改造模式。文章以位于南京市老城区的鼓楼区乐业村地块为研究对象,在剖析改造对象特征、改造难度、矛盾实质的基础上,以有机更新、微更新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区分改造对象、创新征收模式、创新盈利模式、提升空间品质的新型改造模式。在新的改造模式中,政府承担着整体谋划改造方案(规划方案、资金方案、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改造实施(组织征收与置换、组织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改造扶持政策(土地出让政策、金融扶持政策、不动产登记政策、税费优惠减免政策)等重要角色。文章最后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黄维,井艳彤[3](2021)在《基于城市修补的景德镇老城小微空间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增量发展模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途径的背景下,城市更新成为现阶段城市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而在景德镇老城中,大量的小微空间成为承载基础设施和居民公共活动的重要空间,是景德镇老城公共空间提升的关键。景德镇河东老城小微空间面积小,数量多,形式多样,功能复合,服务范围广。可以有效得增加绿化率,改善生态,提供邻里交流空间,并有一定的防灾功能。在景德镇老城小微空间的改造实践中,遵循保留街区历史信息,保存社区记忆;基于周边建筑功能,调整小微空间使用需求;利用现状,尽可能扩大小微空间范围;发挥弹性功能,激活街区活力等设计原则,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的绿地系统。同时,发动公众参与,使小微空间成为继承和发扬城市历史文化提供了契机。
蔡天抒,伍炜,岳隽[4](2021)在《寒地地区特大城市宜居性建设探索——基于哈尔滨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发展逐渐从"解决人的基本温饱需求"转向"满足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宜居环境建设成为当前城市工作关注的焦点。受高纬度地区漫长寒冷的冬季气候影响,"北雁南飞"已成为中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新趋势,北方寒地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日渐突显。而我国对于寒地城市宜居环境建设的研究多集中于居住区、公共空间和景观规划等微观层面,对城市总体战略层面如何应对寒冷气候问题的策略研究较少。本文基于哈尔滨市空间战略规划的实践,针对其摊大饼式的城市结构、供需失衡的公共资源,提出以"组团"模式破解寒地地区特大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问题。一是协调空间格局,梳理特大城市的内部功能关系;二是匹配气候特征,优化寒地城市的配套设施供给布局。本文试图建构一套适应寒地地区特大城市的"宜居性组团"发展模式,以弥补宏观层面寒地城市宜居性研究的缺失。
董琳,石飞[5](2021)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对于城市记忆的服务功能——以维也纳老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维也纳老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见证了维也纳自哈布斯堡王朝以来的兴衰荣辱。同时作为世界现代宜居城市之一,维也纳的机动性规划与老城的历史风貌相得益彰,因此研究以维也纳老城的道路交通系统的设计规划为基础,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作为认知城市记忆的重要路径在塑造和发展城市记忆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根据其承载、串联、发展、更新城市记忆的服务功能探寻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服务城市记忆,推动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相融合的实践经验和策略。
张玉婧[6](2021)在《防疫背景下城市规划反思——以长垣老城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围绕疫情下规划的反思工作展开,探讨对未来城市设计在防灾规划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尽力提高地块的防灾能力,完善中心城区的治理水平。全文主要由理论探讨和实践运用两部组成。在理论讨论部分,论文有规划领域专家的建议出发,总结在小尺度城市设计中防灾规划的设计重点。在实践运用部分针对长垣老城城市设计的具体项目,建立多角度的疫情发生后的规划反应体系。
范晓鹏[7](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魏旭强[8](2021)在《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旧美术馆于1997建成,是当时自治区唯一的专业性美术馆。随着时间推移和新美术馆的建成,承载了一代人历史记忆的旧美术馆逐渐变得闲置下来,面临着是该拆还是该留的尴尬处境。我国目前大量性存量建筑的适应性更新已经成为当下各地建筑师面临和探讨主要问题。然而,在建筑设计策划阶段,存量建筑的发展方向如何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需求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本文试图引入社会学领域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呼和浩特旧美术馆旧建筑案例进行使用人群调研访谈分析研究,形成理论模型,并以此为依据反映社会居民对于内蒙古旧美术馆建筑的改扩建策划意向。文章首先对旧美术馆相关的50人进行深度访谈,整理分析并总结各访谈案例中使用者对当前美术馆的更新意向,得到1186个标签619个概念和194个初始范畴,通过进一步的提炼与归纳,围绕旧建筑评价(、宏观定位、使用意向和建筑改造意向等4个主导方向形成共61个附属范畴客观反映了使用者对于内蒙古旧美术馆评价与改造的意向,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公众参与视角下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模型。本研究分析了公众参与视角下旧建筑改造的的总体意向,并将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分为五类,包括旧美术馆评价、宏观定位、功能意向、展览意向、建筑改造意向五个维度。内蒙古旧美术馆不仅是本地域9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代表,也承载了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应当保留并改扩建;内蒙古旧美术馆应该补充新美术馆的缺陷,继续为普通民众提供民间美术类作品的展示场所,并为社区提供相应的艺术文化服务,其主要功能意向依然是展示功能尽量做到展示类型多元化,展示形式多样化;内蒙古旧美术馆建筑尽量设计入口缓冲,增加停车和室外活动场地,在建筑空间方面尽量增加空间的舒适度和灵活度,增加休闲空间,尽量在材料、灯光、色彩等方面,既要尊重历史建筑,又要营造现代气息和地域特色,形成新的地域建筑景观。综上所述,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调查表明扎根理论在旧建筑更新过程中,在设计策划阶段通过扎根理论基于公众认知的意向调查是可行的,既激活了旧建筑场所功能空间的活力,又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对未来旧建筑改扩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邢兆连[9](2021)在《苏锡常老城建筑风貌的特征及传承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李鹏超[10](2021)在《文化政治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改造 ——以中华巴洛克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二、Renovation and Dispersion of the Old City in Shanghai(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novation and Dispersion of the Old City in Shanghai(论文提纲范文)
(1)规划实施视角下的荆州古城疏散困境思考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荆州古城疏散规划编制回顾 |
1.1 规划编制背景 |
1.2 规划编制过程 |
2 荆州古城疏散规划实施过程 |
2.1 艰难筹备阶段(2006-2012年) |
2.2 停滞调整阶段(2013-2015年) |
2.3 复起高峰阶段(2016年至今) |
3 荆州古城疏散困境的相关思考 |
3.1 古城疏散困境的相关问题分析 |
3.1.1 发展策略动荡,增加疏散难度 |
3.1.2 地方财政吃紧,阻碍疏散进展 |
3.1.3 项目执行不严,损害疏散效果 |
3.2 与其他古城疏散经验的对比分析 |
4 关于荆州古城疏散的相关建议 |
4.1 加强规划衔接,贯彻古城疏散战略 |
4.2 优化工作方式,统筹古城内外发展 |
4.3 提升产业策划,拓展保护资金渠道 |
4.4 推动规划转化,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
5 结语 |
(2)老城区危旧房改造困境及政府角色探讨——以南京市鼓楼区乐业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提出:二次危改面临的困境 |
1.1 改造对象更难 |
1.2 改造要求更高 |
1.3 项目平衡更难 |
1.4 安置难度更大 |
2 文献研究综述 |
2.1 理论及政策研究 |
2.2 案例及实施机制研究 |
3 南京市鼓楼区乐业村地块危旧房改造的困境及改造模式破题 |
3.1 乐业村地块概况和存在问题 |
3.2 改造的难点 |
3.2.1 改造对象难,产权复杂征收难度大 |
3.2.2 改造要求高,地段重要保护占主导 |
3.2.3 项目平衡难,改造成本高 |
3.2.4 居民安置难,政策限制多 |
3.3 矛盾的实质:居民、政府、开发商三者角色冲突 |
3.4 改造模式的破题 |
3.4.1 区分改造对象 |
3.4.2 创新征收模式 |
3.4.3 创新盈利模式 |
3.4.4 提升空间品质 |
4 政府角色探讨 |
4.1 整体谋划改造方案 |
4.1.1 规划方案 |
4.1.2 资金方案 |
4.1.3 实施方案 |
4.2 统筹推进改造实施 |
4.2.1 组织征收与置换 |
4.2.2 组织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 |
4.2.3 组织基础设施建设 |
4.3 创新改造扶持政策 |
4.3.1 土地出让政策 |
4.3.2 金融扶持政策 |
4.3.3 不动产登记政策 |
4.3.4 税费优惠减免政策 |
4.3.5 其他政策 |
5 对策及建议 |
5.1 政府积极作为 |
5.2 保护与开发并重 |
5.3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
5.4 功能品质与环境品质并重 |
(3)基于城市修补的景德镇老城小微空间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1.1 从增量规划到存量规划的转变 |
1.2 基于城市修补理论的空间提升 |
1.3 公共空间提升对景德镇老城城市修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1.4 小微空间是景德镇老城公共空间提升的关键 |
2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概述 |
2.1 景德镇河东老城历史研究 |
2.2 景德镇河东老城小微空间现状 |
2.3 研究方法浅析 |
3 小微空间改造 |
3.1 历史街区小微空间的特点 |
3.1.1 面积小,数量多,形式多样 |
3.1.2 功能复合,服务范围广 |
3.2 小微空间对历史街区的重要意义 |
3.2.1 增加绿化率,改善生态 |
3.2.2 提供邻里交流空间 |
3.2.3 防灾功能 |
3.3 景德镇老城小微空间的改造实践 |
3.3.1 保留街区历史信息,保存社区记忆 |
3.3.2 基于周边建筑功能,调整小微空间使用需求 |
3.3.3 利用现状,尽可能扩大小微空间范围 |
3.3.4 发挥弹性功能,激活街区活力 |
3.3.5 发动公众参与 |
4 结语 |
(4)寒地地区特大城市宜居性建设探索——基于哈尔滨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哈尔滨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症结 |
2.1 特大城市空间组织缺乏整合,引发摊大饼式的城市病 |
2.2 公共资源供需失衡,难以适应寒地地区的气候条件 |
3 理论基础:以“组团”破解寒地地区特大城市宜居性问题 |
3.1 特大城市应对城市病的研究 |
3.2 寒地城市宜居性建设的研究 |
3.3 以“组团”为基本单元的寒地地区特大城市宜居性建设 |
4 哈尔滨构建寒地地区特大城市“宜居性组团”的战略路径 |
4.1 以寒地居民能容忍的出行时间为尺度,划定组团规模大小 |
4.2 基于“疏解、限制、更新、培育”的寒地产业梳理,明确各组团功能方向 |
4.3 结合城市未来发展动力轴线强弱的判定,调配各组团增量用地空间 |
4.4 分圈层实施差异化的设施配套标准与交通组织方式 |
4.5 分圈层实施差异化的自然空间形态与绿地供给模式 |
5 结语 |
(5)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对于城市记忆的服务功能——以维也纳老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城市记忆 |
3 维也纳老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
3.1 维也纳老城概况 |
3.2 维也纳老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
3.2.1 优化步行空间 |
3.2.2 实施停车管理 |
3.3.3 发展公共交通 |
4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服务城市记忆的功能 |
4.1 承载 |
4.2 串联 |
4.3 传播 |
4.4 更新 |
5 服务城市记忆的交通优化策略 |
5.1 开放空间与街道设计的合理融合 |
5.2 创新、多层次交通的便捷衔接 |
5.3 关注弱势群体的特殊设计 |
5.4 城市更新的精细化发展设计 |
6 结语 |
(6)防疫背景下城市规划反思——以长垣老城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冠病毒疫情背景概述 |
2 城市规划领域专家建议 |
2.1 在城市群治理层面,坚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体形态的发展方向,加强城市之间关联,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促进信息化发展 |
2.2 在城市治理层面,重视总规中的城市人口的计算、城市战略留白空间的预留、防灾体系的建立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梳理 |
2.3 在社区治理层面,发挥规划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
3 思考与反思 |
3.1 在规模划分方面应同时考虑社区生活圈的建立与建设密度的控制 |
3.2 在公共领域层面,应建立公共空间体系分级分时的使用规则 |
3.3 公共卫生体系构建应当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 |
3.4 在交通规划方面,建立救援与避难通道并结合疫情灵活调整交通管制措施 |
3.5 在生态环境方面,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衡关系 |
3.6 引导城市家具与小型基础设施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建设 |
4 规划实践 |
4.1 划分管控单元与人口 |
4.2 公共领域分类管控 |
4.3 医疗卫生设施布局 |
4.4 交通管理 |
4.5 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及城市家具布局 |
4.5.1 垃圾转运 |
4.5.2 垃圾箱 |
4.5.3 公厕 |
4.5.4 智慧灯杆 |
5 结语 |
(7)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旧建筑有机更新的相关研究 |
1.3.2 使用者参与的建筑策划研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范围 |
1.7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旧建筑 |
2.1.2 微更新 |
2.1.3 公众参与 |
2.1.4 使用者为中心 |
2.2 扎根理论概述 |
2.2.1 扎根理论的起源 |
2.2.2 扎根理论发展及特点 |
2.2.3 扎根理论研究程序 |
2.2.4 扎根理论的应用 |
2.3 旧建筑更新案例分析 |
2.3.1 国外相关旧建筑更新案例研究 |
2.3.2 国内相关旧建筑更新案例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旧美术馆概述 |
3.1 内蒙古旧美术馆简介 |
3.1.1 内蒙古旧美术馆建设背景 |
3.1.2 内蒙古旧美术馆区位分析 |
3.2 内蒙古旧美术馆历史沿革 |
3.3 内蒙古旧美术馆建筑本体调查 |
3.3.1 调查概述 |
3.3.2 建筑空间尺度 |
3.3.3 建筑功能组成 |
3.3.4 交通流线分析 |
3.3.5 建筑立面造型及材料 |
3.3.6 建筑周边环境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调查 |
4.1 扎根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
4.1.1 使用者需求的改扩建研究 |
4.1.2 扎根理论的可行性 |
4.2 调研数据收集 |
4.2.1 样本选择 |
4.2.2 半结构式访谈 |
4.2.3 访谈提纲 |
4.2.4 设备应用 |
4.2.5 数据整理 |
4.2.6 人群态度 |
4.3 调研数据分析 |
4.3.1 开放式编码 |
4.3.2 主轴式编码 |
4.3.3 选择式编码 |
4.4 理论建构 |
4.4.1 旧建筑评价 |
4.4.2 宏观定位 |
4.4.3 使用需求 |
4.4.4 建筑改造意向 |
4.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旧美术馆调查结果分析 |
5.1 旧美术馆评价分析 |
5.1.1 优点 |
5.1.2 缺点 |
5.2 宏观定位分析 |
5.2.1 层次定位 |
5.2.2 特色定位 |
5.3 建筑功能意向分析 |
5.3.1 主要功能需求——展示功能 |
5.3.2 次要功能需求——社区服务功能 |
5.3.3 附属功能需求——商业休闲功能 |
5.4 美术展示意向分析 |
5.4.1 展示方式 |
5.4.2 展示类型 |
5.4.3 展示内容 |
5.5 建筑改造意向分析 |
5.5.1 建筑空间 |
5.5.2 建筑造型 |
5.5.3 建筑环境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研究创新 |
6.2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附录C 访谈问卷(样卷) |
附录D 文本整理(样本) |
附录E 扎根理论开放式编码汇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Renovation and Dispersion of the Old City in Shanghai(论文参考文献)
- [1]规划实施视角下的荆州古城疏散困境思考及建议[A]. 张帆,孙瑞琪,钱辰丽.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传保护), 2021
- [2]老城区危旧房改造困境及政府角色探讨——以南京市鼓楼区乐业村为例[A]. 涂志华,卢道典,成翠萍.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规划实施与管理), 2021
- [3]基于城市修补的景德镇老城小微空间提升研究[A]. 黄维,井艳彤.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 2021
- [4]寒地地区特大城市宜居性建设探索——基于哈尔滨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A]. 蔡天抒,伍炜,岳隽.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总体规划), 2021
- [5]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对于城市记忆的服务功能——以维也纳老城为例[A]. 董琳,石飞.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 2021
- [6]防疫背景下城市规划反思——以长垣老城设计为例[A]. 张玉婧.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 2021
- [7]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公众参与视角下的内蒙古旧美术馆更新意向调查研究[D]. 魏旭强.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9]苏锡常老城建筑风貌的特征及传承设计研究[D]. 邢兆连. 江南大学, 2021
- [10]文化政治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改造 ——以中华巴洛克项目为例[D]. 李鹏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