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盐酸百蕊草素注射液的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安徽凤阳制药厂[1](1976)在《盐酸百蕊草素注射液的制备》文中研究表明 本品系自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中提取的生物硷的盐酸盐结晶,经加工制成的无色澄明灭菌水溶液。成份含量:每2毫升含:盐酸百蕊草素晶体250毫克(约相当生药10克)、三氯叔丁醇0.375%。制法:一、盐酸百蕊草素结晶提取工艺路线
柴逸峰,朱臻宇,李翔[2](2008)在《药物分析(Ⅰ)》文中认为对国内药物分析在20052006年的主要进展进行评述。内容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薄层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和其它分析方法等。另外,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不同联用技术进行分别评述。共引用文献3294篇。
关亮俊[3](2019)在《苦豆子化学成分分析及槐定碱、13,14-去氢槐定碱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为豆科槐属植物,全株味苦性寒,有毒,具有清肠、燥湿的功能,用于急性菌痢、肠炎,为西北地区习用的一种药物。本论文在对苦豆子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并对其中具有开发价值的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本论文共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对苦豆子的临床应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生物碱的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后续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苦豆子化学成分研究苦豆子药材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经过溶剂萃取并结合多种柱色谱技术(硅胶、聚酰胺、C18、Sephadex LH-20等)分离后,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利用理化鉴别及多种波谱分析技术(ESI-MS、1H NMR、13C NMR以及HMBC、HMQC)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共鉴定了 13个化合物,其中生物碱类成分9个,分别为槐果碱(sophocarpine),苦参碱(matrine),N-甲基金雀花碱(N-metylcytisine),槐定碱(sophoridine),金雀花碱(cytis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氧化槐果碱(oxysophocarpine),槐胺碱(sophoramine),13,14-去氢槐定碱(13,14-dehydrosophoridine)。黄酮类成分 1 个,为Butein 4-O-β-D-glucopyanoside。其他类成分3个,分别为β-香树脂醇(β-amyrin),胡萝卜苷(dauco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通过文献检索,化合物β-香树脂醇(β-amyrin),Butein 4-O-β-D-glucopyanoside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对苦豆子化学成分的分离,进一步丰富了苦豆子药材的化学成分内涵,为其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三部分槐定碱、13,14-去氢槐定碱制备工艺研究1.苦豆子中槐定碱、13,14-去氢槐定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首先建立了苦豆子中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优选,为制备工艺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要求,并从4个产地的药材中优选出了X产地的药材。2.提取工艺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以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提取率为指标,对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次数进行了考察,优选最佳提取工艺。通过综合分析,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D8,乙醇浓度为E8%,提取F8次,每次提取C3 h。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提取率分别可达86.14%和 83.09%。3.富集纯化工艺研究。通过对六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进行筛选,选定G4型大孔树脂作为富集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填料,并对上样液pH,上样量,水洗体积,洗脱剂,洗脱剂的pH和用量进行了考察,确定了大孔树脂富集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工艺为:上样液浓度为Hg生药/mL,上样液pH为I2,上样量为J mL药液/mL树脂。待树脂吸附后,先用水洗K个柱体积,再用L2%的乙醇洗脱3个柱体积,最后用pH为M3的L4%乙醇洗脱N个柱体积。收集L4%的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浸膏。硅胶柱色谱纯化工艺为:以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水(O2)为洗脱剂,湿法装柱,使径高比为Q2。取树脂L4%的洗脱物,与硅胶1:1拌样,按P2的上样量上样,洗脱剂洗脱,合并含有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流份,回收溶剂,R回流提取,回收R得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混合物粗品。混合物粗品经加氢还原,重结晶后,即可得槐定碱精品。另取混合物粗品经过二次柱色谱分离后,经重结晶后即可得13,14-去氢槐定碱精品。4.纯度检验。利用TLC和HPLC法,在不同展开系统和紫外多波长下对自制的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纯度进行了检验,并对水分和灰分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自制的槐定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的纯度均在98.5%以上,水分和灰分均小于0.1%。
CHAI Yi-feng*,ZHU Zhen-yu and CHEN Xiao-fei(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School of Pharmacy,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Fenxi Shiyanshi,2010,29(9):78~122[4](2010)在《药物分析(Ⅰ)》文中研究指明对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药物分析在2008至2009年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内容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薄层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和其它分析方法等。另外,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不同联用技术进行分别评述。共引用文献3392篇。
关力,李丽[5](2012)在《复方百蕊菌毒清注射液的制备及体外抑菌试验》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畜禽疾病日益复杂化,群发、混合感染情况日趋严重,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菌株出现得越来越多,使用剂量也越来越大,药物残留也越来越严重,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健康[1-2]。为了避免或逐步减少化学药物防治动
蒋林英[6](2008)在《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是目前国内医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从中药注射剂的实际出发,对其质量标准相关的内容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认为目前注射剂安全性研究中尚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课题。我们从研究角度考虑,认为其中比较突出的三个问题:其一是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尤其是中药复方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使其可测成分的含量达到从以前的25%的含量增加到80%,从而更有利于控制制剂的质量,为更好的确保安全性提供一定的前提;其二是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检查,对目前的安全性检测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使其检测方法更方便使用,特异性更强;其三是要开展对中药注射剂中辅料的检测和杂质检查研究,辅料作为注射剂其中的原料,临用前的相关检测也是必要的,能保证注射剂的部分来源的安全,从而更好的控制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正是中药注射剂的现状,本论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重点设计了四个研究内容:①结合现有的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尤其是多成份制成的中药复方注射剂,所测成份应大于总固体量的80%,注射剂中含有多种结构类型成份的,应分别采用HPLC和/或GC等定量方法测定各主要结构类型成份中至少一种代表性成份的含量,此外,应对未测定的其他成份进行研究;②以H3粉针为例,对中药注射剂中糖类和氨基酸多肽类成份进行分析研究;③针对现有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对中药注射剂中热源检查和内毒素检查进行分析和对比;④对中药注射剂常用辅料进行探索性分析和研究。
胡长鸿[7](1980)在《中草药注射剂工艺和质量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近十年来,中草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品种已达1400多种。但由于目前多数中草药有效成分不明确或不很明确,所以在制成注射剂时,质量较难控制。为提高中草药注射剂质量,作者根据目前情况,就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一、关于中草药注射剂制备工艺问题;二、关于中草药注射剂质量标准问题。
刘彦芳[8](2005)在《山奈素对裸鼠原位种植人胃癌组织ki67和bcl-2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山奈素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应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及电镜观察了山奈素对胃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及药物作用后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率及形态学变化。体内实验建立胃癌的裸鼠原移植转移模型,经分组用药后,应用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免疫组化等方法,测定移植胃癌组织凋亡率及ki67、bcl-2蛋白的表达,以期对山奈素的抑瘤抗转移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山奈素对胃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253.96μg/ml,抑瘤率为49.66%,山奈素作用后的胃癌组织ki67、bcl-2蛋白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山奈素具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转移、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王莲[9](2007)在《鱼腥草再生体系建立及不同居群综合性状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uuynia cordate Thunb.)的全草,药食兼用,具有抗炎抑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是鱼腥草注射液的主要原料。目前,已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药用植物之一。本实验一方面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鱼腥草再生体系,另一方面以挥发油、甲基正壬酮、总黄酮、绿原酸、槲皮素、游离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粗脂肪、可溶性总糖等为综合评价指标,对不同居群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为鱼腥草遗传资源的保护、优良品种选育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鱼腥草再生体系的建立本研究通过不定芽发生途径和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筛选出了鱼腥草再生植株培养的最适培养基和最佳外植体,建立了一套高效快速的鱼腥草离体再生体系。鱼腥草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1 mg/L;最适外植体为芽。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2,4-D 0.1 mg/L+NA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MS+IBA 1.0 mg/L。最适蔗糖浓度为30g/L,最适PH为5.8。多因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鱼腥草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2,4-D 1.0 mg/L+6-BA 0.5 mg/L;疏松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改良MS+2,4-D2.0 mg/L+6-BA 0.5 mg/L;在改良的MS+6-BA 1.0 mg/L固体培养基上既可以使胚性愈伤组织进一步诱导产生体细胞胚,又可直接诱导叶片、叶柄产生体细胞胚。体细胞胚在无激素的培养基即可发育成苗,形成完整植株。再生植株在V蛙石+V珍珠岩+V营养土=1∶1∶1的基质中成活情况最好,成活率可达96%。2.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居群的鱼腥草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有差异。所测居群鱼腥草染色体数目有20、22、24、26、30和32,其中染色体数目20、26、30、32属首次发现。3.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居群的鱼腥草在根、地上茎、地下茎、叶等器官在解剖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据实验结果推测,鱼腥草解剖结构中地上茎、地下茎和叶等器官中油细胞数目、维管束数目以及栅栏组织排列的疏松程度与鱼腥草的挥发油含量有一定关系。油细胞数目和维管束数目多,栅栏组织排列疏松,其挥发油含量较高。4.药用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群鱼腥草中挥发油、甲基正壬酮、总黄酮、绿原酸、槲皮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水蒸汽蒸馏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表明:巢湖居群挥发油含量最高可达0.229%,黄山居群和合肥居群次之,分别为0.162%和0.142%,湖北居群含量最低,仅为0.082%。气相色谱法测定甲基正壬酮含量结果表明:霍山居群含量最高为0.102 mg/g,巢湖和广德居群次之,分别为0.094 mg/g和0.093mg/g,铜陵居群含量最低为0.015 mg/g。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黄山居群含量最高为13.26mg/g,组培苗次之,为11.84 mg/g,铜陵、安庆和石台居群含量也较高,分别为10.62 mg/g、10.61 mg/g、10.04 mg/g,四川泸州居群含量最低为4.37 mg/g。HPCE法测定绿原酸和槲皮素含量的结果表明:巢湖居群中绿原酸含量最高为3.44mg/g,铜陵次之为3.05 mg/g,四川内江居群鱼腥草中含量最低,为0.31 mg/g;组培苗中槲皮素含量最高为7.26 mg/g,巢湖次之,为5.14 mg/g,石台居群中含量最少,为1.17 mg/g。综合以上指标评价,巢湖鱼腥草虽然并非所有评比项目都名列前茅,但多数有效成分的含量均较高,品质较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5.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群鱼腥草在各种营养成分上也存在差异。各居群都含有游离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粗脂肪、可溶性总糖等丰富的营养成分。游离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各居群在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绩溪居群氨基酸总含量最高为2186.13 mg/kg,石台居群次之,为1108.23 mg/kg,霍山居群最低,为400.71 mg/kg。矿质元素测定结果表明:各居群鱼腥草矿质元素中K、Ca含量较高,安庆居群的K含量最高,为6243 mg/kg,合肥居群Ca含量最高,为1237 mg/kg,黄山居群Fe含量最高,为1289 mg/kg,组培苗中Fe含量最低,仅为12 mg/kg;霍山居群Zn含量最高,为8.0 mg/kg,在所有居群中未检出重金属元素Pb和Cd。维生素测定结果表明:组培苗Vc含量最高为36.4μg/g,广德居群次之,为27.96μg/g,黄山居群中不含Vc,绩溪居群维生素总含量最高,为396.59μg/g,安庆居群最低为41.33μg/g。可溶性总糖测定结果表明:广德居群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为3.91%,铜陵居群次之,为3.82%,自贡居群含量最低,为1.07%。粗脂肪测定结果表明:四川都江堰居群粗脂肪含量最高,为7.82%,滁州居群次之,为7.22%,巢湖居群含量最少为2.35%。综合以上指标评价,绩溪居群鱼腥草营养成分较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二、盐酸百蕊草素注射液的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盐酸百蕊草素注射液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3)苦豆子化学成分分析及槐定碱、13,14-去氢槐定碱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苦豆子植物资源研究 |
2 苦豆子临床应用 |
3 苦豆子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4 苦豆子生物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5 苦豆子生物碱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
前言 |
第二章 苦豆子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化学成分提取分离 |
第二节 化学成分结构鉴定 |
第三章 槐定碱、13,14-去氢槐定碱制备工艺研究 |
第一节 苦豆子中槐定碱、13,14-去氢槐定碱含量测定 |
第二节 提取工艺研究 |
第三节 富集、纯化工艺研究 |
第四节 纯度检验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复方百蕊菌毒清注射液的制备及体外抑菌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时间、地点 |
1.2 药物和试剂 |
1.3 菌种 |
1.4 百蕊毒清注射液的制备 |
1.5 稳定性试验 |
1.6 热原质检查 |
1.7 体外抑菌试验 |
2 结果 |
2.1 稳定性试验结果 |
2.2 热原质检查结果 (见表1) |
2.3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见表2) |
3 讨论与小结 |
(6)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药注射剂的技术要求 |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中各类物质的测定与检查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药注射剂中总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一节 中药注射剂中总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中各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药注射剂中氨基酸多肤的含量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氨基酸的含量测定的条件选择 |
3 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热源检查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过敏源的检查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中药注射剂中常用辅料的检测与杂质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杂质检查 |
4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论文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
论文发表情况 |
(8)山奈素对裸鼠原位种植人胃癌组织ki67和bcl-2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山奈素体外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实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第二部分: 胃腺癌SGC-7901裸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三部分: 山奈素对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细胞KI67和BCL-2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综述 |
(9)鱼腥草再生体系建立及不同居群综合性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鱼腥草生物学特性及栽培育种研究 |
1.1 生物学特性研究 |
1.2 栽培研究 |
1.3 组织培养研究 |
1.4 遗传多样性研究 |
2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
2.1 药用成分 |
2.2 营养成分 |
3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研究 |
3.1 抗菌作用 |
3.2 抗病毒作用 |
3.3 抗炎作用 |
3.4 抗过敏作用 |
3.5 平喘、镇咳作用 |
4 鱼腥草的临床应用研究 |
5 鱼腥草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 |
5.1 药用价值开发 |
5.2 食用价值开发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仪器和试药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试剂和药品 |
3 试验方法 |
3.1 鱼腥草再生体系的建立 |
3.1.1 不定芽发生途径 |
3.1.2 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
3.2 不同居群鱼腥草的细胞学研究 |
3.3 不同居群鱼腥草比较解剖学研究 |
3.4 不同居群鱼腥草化学成分研究 |
3.4.1 不同居群鱼腥草的药用成分研究的方法 |
3.4.2 不同居群鱼腥草营养成分比较 |
4 统计分析 |
结果与分析 |
1 鱼腥草再生体系的建立 |
1.1 不定芽发生途径 |
1.1.1 不同外植体及不同培养基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1.1.2 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及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1.1.3 不同蔗糖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1.1.4 不同植物激素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
1.1.5 不同植物激素对鱼腥草不定根分化的影响 |
1.1.6 试管苗的移栽 |
1.2 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
1.2.1 不同外植体及不同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1.2.2 不同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1.2.3 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期光照条件对体胚发生的影响 |
1.2.4 植物激素对体细胞胚分化的影响 |
1.2.5 试管苗的移栽 |
2 不同居群鱼腥草的细胞学比较研究 |
2.1 组培苗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2.2 安徽合肥居群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2.3 安徽巢湖居群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2.4 安徽芜湖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2.5 安徽广德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2.6 安徽铜陵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2.7 安徽滁州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2.8 安徽黄山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2.9 安徽绩溪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2.10 安徽石台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2.11 安徽霍山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2.12 安徽安庆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2.13 四川都江堰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2.14 四川泸州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2.15 四川自贡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2.16 四川内江鱼腥草染色体观察及核型分析 |
3 不同居群鱼腥草的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
3.1 根的解剖结构 |
3.2 茎的解剖结构 |
3.2.1 地上茎的解剖结构 |
3.2.2 地下茎的解剖结构 |
3.3 叶的解剖结构 |
4 不同居群鱼腥草化学成分含量比较 |
4.1 不同居群鱼腥草药用成分比较研究 |
4.1.1 挥发油含量 |
4.1.2 甲基正壬酮含量 |
4.1.3 总黄酮含量 |
4.1.4 槲皮素、绿原酸含量 |
4.2 不同居群鱼腥草中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
4.2.1 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
4.2.2 矿质元素含量 |
4.2.3 维生素含量 |
4.2.4 可溶性总糖和粗脂肪含量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发表论文 |
四、盐酸百蕊草素注射液的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 [1]盐酸百蕊草素注射液的制备[J]. 安徽凤阳制药厂. 中草药通讯, 1976(01)
- [2]药物分析(Ⅰ)[J]. 柴逸峰,朱臻宇,李翔. 分析试验室, 2008(08)
- [3]苦豆子化学成分分析及槐定碱、13,14-去氢槐定碱制备工艺研究[D]. 关亮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1)
- [4]药物分析(Ⅰ)[J]. CHAI Yi-feng*,ZHU Zhen-yu and CHEN Xiao-fei(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School of Pharmacy,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Fenxi Shiyanshi,2010,29(9):78~122. 分析试验室, 2010(09)
- [5]复方百蕊菌毒清注射液的制备及体外抑菌试验[J]. 关力,李丽.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13)
- [6]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相关研究[D]. 蒋林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2)
- [7]中草药注射剂工艺和质量的研究进展[J]. 胡长鸿. 中草药, 1980(03)
- [8]山奈素对裸鼠原位种植人胃癌组织ki67和bcl-2表达的影响[D]. 刘彦芳. 第二军医大学, 2005(06)
- [9]鱼腥草再生体系建立及不同居群综合性状比较研究[D]. 王莲. 安徽农业大学,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