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甲氨基偶氮苯诱发大白鼠肝癌中染色质组蛋白变化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潘效红[1](2019)在《基于光学探针研究还原胁迫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文中提出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肝癌发病重灾区,病例占全球肝癌病例的50%以上,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亚洲乃至全球之首位,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肝癌属于实体恶性肿瘤,低/缺氧是实体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缺氧可通过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化疗后肝癌的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手术、消融、肝移植、动脉介入治疗、化疗及联合治疗。由于肝癌前期症状较隐蔽,早期诊断困难,临床明确诊断时多数患者已处于中晚期。对于中晚期的肝癌患者,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肿瘤的低/缺氧微环境会使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降低,产生耐药性。因此,研究还原性抗肿瘤药物在低/缺氧条件下的抗肿瘤机制,可为探索能够提高低/缺氧性肿瘤化疗效果的方法、寻找能够利用肿瘤低氧微环境的药物提供借鉴,这是目前低/缺氧性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硒具有还原性且具有抗癌作用,但硒的抗癌机理尚未研究清楚,尤其是在肿瘤低氧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尚无研究报道。硒化氢(H2Se)是膳食硒类化合物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是一种高还原性硒化物,具有很高的挥发性和反应性,很难直接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检测到,以往由于缺乏检测方法,其作用尚未被阐明。本研究借助能够特异性检测H2Se的荧光探针揭示硒的一种新的抗肝癌机制。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低氧)的条件下,药理浓度的亚硒酸钠作用于肝癌细胞后,细胞内H2Se水平明显升高,而且H2Se水平的升高发生在细胞死亡之前。H2Se水平升高的同时也伴随着还原胁迫标志性分子NAD(P)H和GSH的升高。活性氧检测结果显示,在此过程中H2O2含量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低氧条件下,H2Se在细胞内的积累引起了还原性胁迫而非氧化胁迫。然而,在常氧条件下,药理浓度的亚硒酸钠作用于肝癌细胞后,细胞内H2Se水平并没有升高,而是出现了H2O2含量升高的现象,产生了氧化胁迫。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氧条件下,亚硒酸钠作用于肝癌细胞后代谢产生的H2Se能够打断HMGB1蛋白内的二硫键使HMGB1蛋白处于还原状态,还原型的HMGB1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信号分子作用,诱导细胞发生自噬。清除H2Se后自噬明显减弱。在此,自噬发挥了双重作用:轻度的自噬能够抑制细胞凋亡,而过度的自噬最终导致细胞发生自噬相关性死亡。不同的是,常氧条件下,亚硒酸钠代谢产生的H2Se迅速被氧化生成活性氧,进而引起氧化胁迫;氧化型HMGB1蛋白分泌到细胞外,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这些结果表明,H2Se在亚硒酸钠诱导的肝癌细胞死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H2Se发挥不同的作用,可将H2Se作为硒治疗癌症的研究靶点,探索提高硒治疗低/缺氧性肿瘤效果的新方法。天然抗氧化剂(如白藜芦醇、姜黄素、雷公藤红素等)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抵抗环境理、化因子和自身代谢产生的活性氧而生成的自我保护性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姜黄素和雷公藤红素除了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其抗肿瘤机制并不明确,研究结果存在较大争议。本论文借助能够特异性检测还原胁迫标志性分子NAD(P)H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发现,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低氧)的条件下,药理剂量的白藜芦醇、姜黄素或雷公藤红素诱导肝癌细胞死亡之前均出现了NAD(P)H升高的现象,而活性氧含量无明显变化。NAD(P)H的增多导致了还原性胁迫而非氧化胁迫;然而,在常氧条件下,白藜芦醇、姜黄素和雷公藤红素诱导细胞死亡过程中NAD(P)H含量并没有明显变化。推测,在肿瘤缺氧微环境下,天然抗氧化剂可能通过还原性胁迫诱导肿瘤细胞死亡。为了进一步研究还原胁迫的作用,我们选取白藜芦醇为例借助转录组学研究手段分析了低氧条件下天然抗氧化剂的抗肝癌机制。氧化还原相关基因分析显示,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肝癌细胞后氧化还原相关基因表达上调的比例占94.2%。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氧化还原过程、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调控和发挥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功能。对氧化还原酶活性功能进一步分析发现,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细胞后,氧化还原酶可催化NAD(P)+生成NAD(P)H,而常氧条件下氧化还原酶则催化NAD(P)H生成NAD(P)+。这与用NAD(P)H荧光探针检测的结果(低氧下白藜芦醇作用后NAD(P)H水平升高,而常氧下无明显变化)是一致的。抗氧化酶基因分析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细胞后,具有显着差异的抗氧化基因表达全部上调。以上结果提示,低氧下白藜芦醇作用于肝癌细胞后没有引起氧化胁迫而是产生了还原性胁迫。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作用肝癌细胞后主要激活了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和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分析还发现,白藜芦醇作用肝癌细胞后,出现了一些低氧条件下表达上调而常氧条件下表达下调的基因或低氧条件下表达下调而常氧条件下表达上调的基因。这些在不同氧气条件下表达相反的基因可作为还原胁迫研究的靶点。总之,本论文研究结果揭示了硒和天然抗氧化剂治疗低/缺氧性肿瘤的新机制,明确了还原胁迫在低/缺氧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为硒和天然抗氧化剂类药物治疗低/缺氧肿瘤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并提出还原剂类/抗氧化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应该在相应的肿瘤低氧条件下进行,因为不同的氧气条件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这可能也是导致许多理论研究结果与临床测试不符的原因之一。
林钦,黄红霞,张莉,严恒,李道霞,刘美,李晓瑜,黄瑛[2](2017)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豆制品中二甲基黄、二乙基黄》文中认为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豆制品中二甲基黄、二乙基黄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HPLC-MS/MS)方法。对提取溶剂及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粉碎后的样品经乙腈提取,提取液以H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二甲基黄、二乙基黄在3 min内流出并完全分离,两者在0.0510μg/L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二甲基黄在0.550μg/kg的加标回收率为90.0%93.4%,RSD为0.5%5.1%,二乙基黄在0.550μg/kg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4.6%93.8%,RSD为1.1%4.6%,检出限两者均为0.2μg/kg。该方法操作简捷、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豆制品中二甲基黄、二乙基黄的检测。
邵丹[3](2015)在《多功能纳米粒子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肝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以手术切除为基础、并辅助化疗、热疗等综合治疗部分改善了肝癌的治疗效果,但是肝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仍然较低。由于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情隐匿、潜伏期长、肿瘤生长迅速导致早期诊断困难,而且治疗后的耐药、复发和转移成为了肝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精确诊断、提高药物的靶向性、降低治疗的毒副作用成为目前肝癌诊治的挑战。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兴起为攻克临床上肝癌诊治的难题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作为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的结晶,纳米医学已成为当前最具有转化潜力的交叉学科之一。纳米药物载体是为纳米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无机纳米粒子作为纳米材料领域的后起之秀,以其独特的纳米结构和性能以及良好的稳定性、高产量、低成本等优势备受纳米医学工作者的关注。目前整合了诊断和治疗特点的多功能纳米平台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此类多功能无机纳米材料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通过多种分子影像学手段实现对肿瘤的早期精确诊断。(2)联合多种治疗手段协同治疗肿瘤,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副作用。(3)对药物的肿瘤靶向运输、释放和治疗效果进行实时示踪,指导并调整给药剂量,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的上述优点,本博士论文紧绕改善肝癌诊治效果这一中心目标,针对临床肝癌诊治中早期诊断难、传统化疗毒性大、效果差以及基因治疗靶向性差三大挑战,分别以量子点和磁性介孔二氧化硅两种无机纳米粒子为基础,发展智能分子设计、纳米特性控制、靶向分子修饰等纳米药物技术,构筑高效、安全的多功能纳米平台,开发具有靶向肝癌的基因治疗和降低肝癌化疗毒副作用的新型纳米药物,揭示其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的分子机制;利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对药物在体内的运输和释放过程进行实时示踪,并对肝癌治疗效果与生物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价;终而实现肝癌的诊治一体化。本论文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为了实时示踪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我们成功的将量子点偶联TK基因,证实生物偶联既不影响量子点的发光特性,也不影响TK基因的生物学活性,实时示踪发现TK基因于转染24h进入胞核并表达TK蛋白,确定24h为GCV的最佳给予时间,并在体内外成功对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的抗肝癌效果进行监测,提示量子点可以作为示踪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的理想载体。(2)为了实现自杀基因的靶向肝癌治疗,我们成功构筑叶酸脂质体担载量子点自杀基因复合体(FL/QD-TK),证实其可在体外靶向和选择性杀伤叶酸受体高表达肝癌细胞,并可在体内外可视化示踪TK基因运输和治疗效果,同时具备了较好的生物安全性,提示FL/QD-TK作为一种潜在的高效低毒的纳米基因药物有望应用于肝癌的诊治一体化。(3)为了驾驭镉系量子点的生物毒性用于肝癌治疗,我们成功的制备出量子点脂质复合体(QD-LC),证实其可通过巨胞饮途径大量内吞进入肝癌细胞产生大量的ROS,通过线粒体依赖的Caspase凋亡途径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QD-LC还可抑制肝癌微小瘤灶的形成,并在实现肝癌荷瘤有效治疗的同时具备了较好的生物安全性,提示可利用镉系量子点内源性毒性实现肝癌的选择性治疗。(4)为了提高化疗药物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并降低毒副作用,我们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出粒径合适、形貌均一的Janus型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s),担载化疗药物DOX得到的Janus型M-MSNs-DOX具备了外加磁场介导的作用,证实Janus型M-MSNs-DOX可在体内外实现选择性肝癌治疗的效果,并具备了较好生物安全性。我们还证实外加磁场可增强Janus型M-MSNs-DOX的肝癌细胞内吞作用和在肿瘤部位的富集,且不影响其生物安全性。最后我们在体内外成功实现了肝癌诊治一体化的目标,提示Janus型M-MSNs有望解决肝癌化疗靶向性差、毒副作用大的弊端,实现肝癌的诊治一体化。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构筑多功能纳米诊治平台,对肝癌靶向自杀基因治疗的监测、利用纳米毒性选择性治疗肝癌以及实现高效低毒的肝癌化疗策略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不仅成功实现了肝癌的诊治一体化,也为早日实现肝癌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周瑶[4](2010)在《六味地黄丸入血成分及山奈酚对自杀基因系统杀伤肝癌细胞的增效作用》文中提出一、研究目的及意义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复发和死亡率高,患者生存质量差。肿瘤的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理念,一经出现就引起肝癌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肝癌的基因治疗尤其是自杀基因治疗为患者带来了希望,但单纯自杀基因治疗,由于目前载体转染效率较低、靶向性不够等问题没解决,仍有部分肿瘤细胞残余导致肿瘤复发,这是该疗法存在的重大缺陷。旁观者效应即转染基因的阳性细胞对未转染基因的阴性细胞的杀伤效应是自杀基因治疗的显着特点,因而增强旁观者效应目前已成为提高肿瘤自杀基因治疗疗效的重要策略。前期研究表明:体内体外实验中六味地黄丸对自杀基因系统治疗肿瘤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增效作用与免疫机制和缝隙连接机制相关。六味地黄丸对肿瘤自杀基因疗法增效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是什么?其增效作用的机制如何?本实验拟通过体外实验六味地黄丸主要入血成分入手对其进行论证。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之上继续筛选对自杀基因疗法有确切增效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通过研究以期为临床自杀基因疗法联合中药复方和单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建立提供实验数据和科学依据。二、研究方法:1.六味地黄丸主要入血成分对CBRH7919细胞株tk/GCV系统治疗的影响:按CBRH7919/tk占总细胞数10%的比例混合CBRH7919与CBRH7919/tk细胞,用适当终浓度的各入血成分单体及单体混合成分与终浓度为15.7μM的GCV分别和联合作用10%CBRH7919/tk细胞,各入血成分单体的终浓度分别为:①丹皮酚/马钱素/混合成分:25、50、100 u M;②莫诺苷/5-羟甲基-2-糠酸/獐牙菜苷:37.5、75、150μM。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用金正钧Q值分析各入血成分与自杀基因治疗系统联合作用对旁观者效应是否具有协同性。2.六味地黄丸主要入血成分混合组分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制备及对CBRH7919细胞株tk/GCV系统治疗增效作用的量效关系: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消毒室剖腹取脾,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与药物混合组分共同培养72h,制成含药上清;不加药物混合组分培养72h,制成空白上清。按CBRH7919/tk占总细胞数10%的比例混合CBRH7919与CBRH7919/tk细胞,用7.5%、15%、30%的含药上清和空白上清与终浓度为15.7μM的GCV分别和联合作用10%CBRH7919/tk细胞,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用金正钧Q值分析含药上清和空白上清与自杀基因治疗系统联合作用对旁观者效应是否具有协同性。3.含药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对大鼠肝癌细胞自杀基因治疗增效作用的缝隙连接机制:设7.5%含药上清组、15%含药上清组、7.5%空白上清组、15%空白上清组,WesternBlot法检测含药上清和空白上清对CBRH7919细胞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设置对照组、7.5%含药上清组、15%含药上清组、7.5%含药上清联合GCV组、15%含药上清联合GCV组、7.5%含药上清联合GCV+30μM甘草次酸组、7.5%含药上清联合GCV+60μM甘草次酸组、15%含药上清联合GCV+30μM甘草次酸组、15%含药上清联合GCV+60μM甘草次酸组、单独GCV组、GCV+30μM甘草次酸组、GCV+60μM甘草次酸组。GCV的终浓度为15.7μM,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观察GJIC抑制剂甘草次酸对含药上清联合tk/GCV系统对CBRH7919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4.山奈酚对CBRH7919细胞株tk/GCV系统治疗增效作用的量效关系:按CBRH7919/tk占总细胞数10%的比例混合CBRH7919与CBRH7919/tk细胞,设置对照组、15μM山奈酚组、30 u M山奈酚组、60μM山奈酚组、GCV组、15μM山奈酚联合GCV组、30μM山奈酚联合GCV组、60μM山奈酚联合GCV组,GCV的终浓度为15.7μM,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用金正钧Q值分析山奈酚与自杀基因治疗系统联合作用对旁观者效应是否具有协同性。5.山奈酚对大鼠肝癌细胞自杀基因治疗增效作用的缝隙连接机制:设对照组、15μM山奈酚组、30μM山奈酚组、60μM山奈酚组,细胞接种荧光示踪法测定山奈酚对CBRH7919细胞GJ功能的影响;RT-PCR法检测山奈酚对CBRH7919细胞Cx43mRNA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山奈酚对CBRH7919细胞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设置对照组、20μM山奈酚组、40μM山奈酚组、20μM山奈酚联合GCV组、40μM山奈酚联合GCV组、20μM山奈酚联合GCV+30μM甘草次酸组、20μM山奈酚联合GCV+60μM甘草次酸组、40μM山奈酚联合GCV+30μM甘草次酸组、40μM山奈酚联合GCV+60μM甘草次酸组、单独GCV组、GCV+30μM甘草次酸组、GCV+60μM甘草次酸组。GCV的终浓度为15.7μM,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观察GJIC抑制剂甘草次酸对山奈酚联合tk/GCV系统对CBRH7919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6.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彗星电泳实验检测山奈酚联合CBRH7919细胞株tk/GCV系统治疗对癌细胞周期并分析其对凋亡指数的影响:按CBRH7919/tk占总细胞数10%的比例混合CBRH7919与CBRH7919/tk细胞,设置对照组、15μM山奈酚组、30μM山奈酚组、60μM山奈酚组、GCV组、15μM山奈酚联合GCV组、30μM山奈酚联合GCV组、60μM山奈酚联合GCV组, GCV的终浓度为15.7μM,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各组细胞周期相和各组细胞凋亡指数;彗星电泳实验通过观察其平均光密度值和彗星尾距以分析山奈酚联合tk/GCV系统治疗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三、研究结果1.六味地黄丸主要入血成分对CBRH7919细胞株tk/GCV系统治疗的影响:25μM、50μM、100μM丹皮酚分别联合10%tk/GCV组的实际抑制率(17.23%、17.89%、18.46%)低于理论抑制率(19.73%、21.10%、22.75%),金正均Q值分别为0.87、0.85、0.81,均小于1.15,为相加作用;25μM、50μM、100μM马钱素分别联合10%tk/GCV组的实际抑制率为13.17%、13.86%、12.22%,理论抑制率为14.01%、12.15%、12.84%,金正均Q值分别为0.94、1.14、0.95,均小于1.15,为相加作用;75μM莫诺苷联合GCV后细胞抑制率与相应浓度莫诺苷组极为接近,37.5μM、150μM莫诺苷分别联合GCV后细胞抑制率较相应浓度莫诺苷组反而降低,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37.5μM、75μM、150μM5-羟甲基-2-糠酸分别联合10%tk/GCV组的实际抑制率(3.00%、2.71%、1.01%)低于理论抑制率(5.45%、5.86%、2.48%),金正均Q值分别为0.55、0.46、0.41,均小于0.85,为拮抗作用;37.5μM獐牙菜苷联合GCV组的细胞抑制率为-3.2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为细胞增殖作用,75μM、150μM獐牙菜苷联合10%tk/GCV组的实际抑制率(7.47%、2.88%)接近理论抑制率(7.25%、2.72%),金正均Q值分别为1.03、1.06,均小于1.15,为相加作用:25μM、50μM、100μM混合成分联合10%tk/GCV组的实际抑制率(4.06%、5.44%、7.37%)低于理论抑制率(14.65%、14.07%、11.13%),金正均Q值分别为0.28、0.39、0.66,均小于0.85,为拮抗作用。2.六味地黄丸主要入血成分混合组分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制备及其对CBRH7919细胞株tk/GCV系统增效作用的量效关系:7.5%、15%、30%空白上清联合10%tk/GCV组的实际抑制率(10.49%、13.16%、19.94%)低于理论抑制率(12.43%、15.33%、21.42%),金正均Q值分别为0.85、0.86、0.93,均小于1.15、大于等于0.85,为相加作用;7.5%、15%、30%含药上清联合10%tk/GCV组的实际抑制率(22.72%、26.68%、30.50%)显着高于理论抑制率(15.18%、15.27%、13.64%),金正均Q值分别为1.50、1.75、2.24,均大于1.15,具有协同增效作用。3.含药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对大鼠肝癌细胞自杀基因系统增效作用的缝隙连接(GJ)机制:空白上清不能提高Cx43蛋白的表达,含药上清对Cx43蛋白表达可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高浓度的含药上清能提高Cx43蛋白的表达,低浓度则抑制其表达。7.5%含药上清联合GCV在30μM GA(甘草次酸,GJ抑制剂)阻断后细胞抑制率(27.32%)低于GA阻断前(27.83%)(P>0.05);7.5%含药上清联合GCV在60μMGA阻断后细胞抑制率(29.56%)高于GA阻断前(27.83%)(P>0.05);15%含药上清联合GCV在30μM和60μMGA阻断后细胞抑制率(31.40%、24.79%)与GA阻断前(34.09%)相比降低(30μMGA阻断时P>0.05;60μMGA阻断时P<0.01),提示含药上清对CBRH7919细胞GJ功能可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高浓度时具有促进作用;含药上清对大鼠肝癌细胞自杀基因治疗系统的增效作用与缝隙连接机制有关。4.山奈酚对CBRH7919细胞株tk/GCV系统增效作用的量效关系:15μM、30μM、60μM山奈酚联合10%tk/GCV组的实际抑制率(23.44%、28.75%、53.81%)显着高于理论抑制率(15.34%、18.52%、43.58%),金正均Q值分别为1.53、1.55、1.24,均大于1.15,具有协同增效作用。5.山奈酚对大鼠肝癌细胞自杀基因治疗增效作用的缝隙连接机制:山奈酚能促进CBRH7919细胞的GJ功能,且呈量效依赖关系;山奈酚对CBRH7919细胞Cx4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且具有量效依赖关系;20μM、40μM山奈酚联合GCV在30μM和60μMGA阻断后细胞抑制率(26.74%、39.55%;24.62%、32.93%)与GA阻断前(45.06%;55.11%)相比明显降低(P<0.01)。6.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彗星电泳实验检测山奈酚联合CBRH7919细胞株tk/GCV系统治疗对癌细胞周期并分析其对凋亡指数的影响:山奈酚联合GCV后细胞周期S期阻滞率大幅提高,15、30、60μM的山奈酚联合GCV组的凋亡率(13.88%、24.06%、38.23%)明显高于15、30、60μM的山奈酚组(8.94%、13.53%、17.80%)和单独GCV组(15.44%);彗星电泳实验显示15、30、60μM的山奈酚联合GCV后较单纯中药组和单独GCV组细胞核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彗星尾距显着增加。四、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从六味地黄丸的主要入血成分中分离得到的五种化合物及五种化合物的混合成分与六味地黄丸对肿瘤自杀基因疗法的增效作用无直接的药效关系,含药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对CBRH7919细胞HSV-tk/GCV系统治疗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增效作用可能与缝隙连接机制有关;初步筛选出可提高CBRH7919细胞HSV-tk/GCV系统治疗旁观者效应的中药活性成分山奈酚,其增效作用可能与缝隙连接机制和细胞凋亡机制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可能是通过提高Cx43表达、诱导凋亡、调节细胞周期而共同达到协同增效作用。
雒喜忠[5](2009)在《Tec激酶区作用蛋白RAI 16的功能和分化调控机理初步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肿瘤是一种多基因、多步骤、多因素、多网络的病理机制复杂的疾病,细胞分化障碍是肿瘤形成的本质,利用某些化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为正常细胞或近似正常细胞的肿瘤的诱导分化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新的治疗模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Tec(tyrosine kinase expresse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是一种存在于胞质内的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是肝干细胞和肝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的蛋白激酶连接分子。我们在前期工作中以Tec激酶结构域(KD)作为“钓饵”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构建于转录激活结构域(AD)载体的人胎肝cDNA文库,经营养缺陷选择、诱导筛选及初步鉴定,发现并确证了一个新的阳性克隆。筛库所得基因片段经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无同源性序列,确定为RAI16(Homo sapiens retinoic acid induced 16)基因,已被GeneBank收录(编号为BC052237),组织来源为脑Ⅳ型星状细胞瘤,其编码蛋白为人视黄酸诱导蛋白16。进而以RAI16蛋白为切入点,利用相关的生物信息学站点及计算机软件,对RAI16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中获得其编码蛋白质结构方面的重要信息,从而根据结构预测其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RAI16蛋白含6个PKC磷酸化结合位点,8个CK2磷酸化结合位点,3个酪氨酸(Tyr)磷酸化结合位点, 5个豆蔻酰化位点,2个酰胺化位点,1个ATP/GTP-结合位点、无跨膜区结构域,具有一段由3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且其切割位点位于30~31aa之间,因此推测RAI16蛋白可能为RA信号通路中一类胞浆内重要的“新”信号蛋白分子。关于RAI16文献报道很少,功能研究报告更是空白,从其命名知晓,为一种RA诱导蛋白。由于诱导分化剂相关的信号转导过程是揭示其作用机理的关键,结合RA在肿瘤细胞分化中的突出作用和RAI16蛋白的功能的“未知性”,我们选择肝癌细胞为对象,将课题切入点定位于“Tec作用蛋白RAI16的新功能和分化调控机理研究”上,以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中Tec酪氨酸激酶与RAI16蛋白相互作用的现象为线索,从肝癌细胞诱导分化和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角度,通过抗体制备、真核表达载体和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检测、免疫组化、激光共聚焦分析、Northern blotting、Western blotting、MTT、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和Metrigel细胞侵袭实验等多种方法明确RAI16的表达谱和亚细胞定位,分析RAI16在肝再生、肝癌形成和ATRA对肝癌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探讨RAI16对肝癌细胞诱导分化、细胞周期、细胞增殖与凋亡、迁移与侵袭力等多种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索RAI16蛋白“新”功能,并进一步认识和阐明RAI16在RA诱导肝癌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作用,本研究将为肿瘤细胞诱导分化信号转导分子机理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为肝癌分子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研究内容和方法1.用纯化的RAI16蛋白合成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采用一种快速免疫法制备RAI16多克隆抗体,ELISA追踪检测抗体效价,Protein A亲和层析法纯化特异性IgG抗体,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抗体的特性,初步检测RAI16在大鼠再生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RAI16的功能提供抗体。2.以ATRA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提取总RNA和总蛋白,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TRA诱导后RAI16的表达情况,分析ATRA与RAI16在细胞诱导分化中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RAI16在诱导分化中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3.以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为载体,从含有全长RAI16基因片段的质粒克隆模板中,利用PCR方法钓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与目的载体用EcoRI和XhoI分别进行酶切。纯化酶切产物后进行定向连接,构建pEGFP-C1-RAI16,经酶切及测序鉴定。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pEGFP-C1-RAI16后的亚细胞定位;Western blot分析检测其对HepG2细胞RAI16蛋白水平和诱导分化作用;利用MTT实验检测pEGFP-C1-RAI16质粒转染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4.以真核表达质粒pDC315-EGFP为载体,从含有全长RAI16基因片段的质粒克隆模板中,利用PCR方法钓取RAI16基因,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DC315-EGFP分别以EcoR I进行酶切。纯化酶切产物后进行定向连接,构建穿梭质粒pDC315-EGFP-RAI16。经测序鉴定后,利用AdMax腺病毒包装系统构建重组腺病毒Ad-RAI16,并进行包装、扩增、纯化和滴度测定;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感染Ad-RAI16后的亚细胞定位;通过Western blotting、MTT、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和Metrigel细胞侵袭实验等多种方法分析RAI16对肝癌细胞诱导分化、细胞周期、细胞增殖与凋亡、迁移与侵袭力等多种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和阐明RAI16在RA诱导肝癌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1.成功制备了兔抗人RAI16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显示该抗体的效价达到1:125 000,相对亲和力常数为10-510-6 M-1。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提示该抗体能与RAI16蛋白特异性结合。RAI16在肝、心脏、食管、胃、脑、胰腺等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而且在肝脏再生和肝癌形成过程中其表达呈上调趋势。2. ATRA诱导后RAI16的表达明显上调,并且呈时效性关系;MTT检测结果显示:ATRA能够抑制HepG2在体外的增殖,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组细胞生长均2d开始明显受抑(P<0.05),组内不同处理天数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TRA能够促进肝癌细胞分化和凋亡,抑制细胞DNA合成,使其停滞于G1期。3. RAI16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效应:经测序分析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GFP-C1-RAI16。转染HepG2细胞发现RAI16主要定位于胞质内内质网等细胞器中,且能显着抑制细胞增殖和分化分子AFP、γ-GT的表达。4. RAI16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效应:经测序分析质粒表达检测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腺病毒Ad-RAI16。感染HepG2细胞发现RAI16主要定位于胞质内内质网等细胞器中;能显着抑制细胞增殖、抑制分化分子AFP、γ-GT的表达和Wnt通路信号传导分子β-Catenin的表达;抑制细胞迁移,削弱细胞侵袭能力。结论1.成功制备兔抗人RAI16多克隆抗体并进行了特异性亲和纯化,抗体效价和纯度良好;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显示制备抗体特异性良好。RAI16在多种组织中表达,并参与了肝再生和肝癌形成过程的调控。2. ATRA能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分化和凋亡;能显着增强RAI16的表达。RAI16可能在ATRA的诱导分化过程发挥重要作用。3.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RAI16,RAI16蛋白定位于胞质内内质网等细胞器中;并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促进分化的作用。4.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RAI16。进一步研究表明RAI16能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其分化和凋亡;可直接通过调控Wnt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肝癌细胞的诱导分化。
陈彩霞[6](2009)在《新抗肿瘤抗生素NC0604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博莱霉素是1966年日本的梅泽滨夫等人首先从轮枝链霉菌(Streptomycesverticillus)的发酵产物中发现的。它是一种糖肽类的抗肿瘤抗生素。自被发现以来,已广泛用于鳞状细胞癌、恶性淋巴瘤、睾丸癌及卵巢癌等的联合化疗中。博莱霉素有着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能够介导激活分子氧,并序列选择性降解DNA,且不会引起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这在抗肿瘤药物中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是博莱霉素能够剂量依赖性的导致肺纤维化,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博莱霉素族新化合物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我们在博莱霉素族化合物的筛选过程中,从轮枝链霉菌平阳变种(Streptomycesverticillus var.pingyangensis n.var)-Q835的发酵液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组分,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吸附树脂和CM-Sephadex C-25葡聚糖凝胶[NH4+]型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此新活性组分纯品;经各种光谱学分析手段(IR、UV、ESI-Q-TOF2-MS、NMR)确定其具有与博莱霉素相同的母核结构,但末端侧链不同,并被确证为amidepropyl spermidine,经查新确定为一博莱霉素族的新化合物,遂将其命名为NC0604。对NC0604的抗菌谱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并且对一些杆菌类及革兰氏阴性菌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通过MTT法和克隆形成率法检测了NC0604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发现其抗瘤谱广、抗肿瘤作用好,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口腔上皮癌KB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大肠癌HCT116细胞、人胃癌BGC-823细胞及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DOX等都表现出了优于博莱霉素的抗肿瘤活性。用雌性Babl/c小鼠皮下接种鼠肝癌H22细胞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在10mg·kg-1、5mg·kg-1和2mg·kg-1三个给药剂量下,博莱霉素对鼠肝癌H22的抑制率分别为75.96%、59.01%和47.41%;而NC0604对鼠肝癌H22的抑制率分别为91.45%、79.69%和69.97%。NC0604在10mg·kg-1、5mg·kg-1、2mg·kg-1三个剂量时对鼠肝癌H22的抑制率分别为同剂量博莱霉素的1.20倍、1.35倍和1.48倍。用雄性昆明种小鼠检测了NC0604的肺毒性,通过生化指标检测即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和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的形态学变化评价了NC0604的肺毒性情况,并与博莱霉素族的其他几个化合物进行了比较,证明NC0604的肺毒性比博宁霉素略强,但明显低于博莱霉素、平阳霉素和博安霉素。对NC0604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发现NC0604能引起HepG2细胞活性氧自由基增加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功能障碍,并将细胞周期阻断于G2/M期。NC0604处理过的HepG2细胞通过Hochest 33342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具有凋亡特征的染色质凝集,并通过凋亡相关的蛋白分子检测进一步表明NC0604具有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由此提示NC0604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ROS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障碍及进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博莱霉素族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比较独特,而该族化合物的各成员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也各有特点,对于NC0604作用机制,仍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刘向国[7](2008)在《松果菊苷对大鼠肝癌细胞GJIC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目的及意义:通过检测吴茱萸碱、松果菊苷、淫羊藿苷及葫芦巴碱对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GJIC功能的影响,以筛选出能促进CBRH7919细胞GJIC功能的中药活性成分;并进一步定量检测筛选出的活性成分对CBRH7919细胞GJIC功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检测该活性成分对CBRH7919细胞HSV-tk/GCV系统旁观者效应的影响,以了解该活性成分对GJIC功能是否有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检测该活性成分对CBRH7919细胞Cx26和Cx32表达的影响,以期探讨该活性成分影响CBRH7919细胞GJIC功能的机制,为临床综合治疗肿瘤和拓展中药的新用途提供实验依据。二、研究方法:1.检测吴茱萸碱、松果菊苷、淫羊藿苷及葫芦巴碱对CBRH7919细胞的作用:分别用终浓度为OμM、0.078125μM、0.15625μM、0.3125μM、0.625μM、1.25μM、2.5μM的吴茱萸碱和终浓度为0μM、12.5μM、25μM、50gM、100μM、200μM、400μM的松果菊苷及淫羊藿苷以及终浓度为0μM、25μM、50μM、100μM、200μM、400μM、800μM葫芦巴碱作用CBRH7919细胞48hr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前后各组细胞的数目和形态;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2.检测吴茱萸碱、松果菊苷、淫羊藿苷及葫芦巴碱对CBRH7919细胞GJIC功能的影响:分别用终浓度为0.25gM吴茱萸碱和50gM松果菊苷及淫羊藿苷以及100μM葫芦巴碱作用CBRH7919细胞48hrs,然后采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scrape-loading dyetransfer assay,SLDT)检测各组细胞GJIC功能。3.检测松果菊苷对CBRH7919细胞GJIC功能的影响:分别用终浓度为25μM、50μM、100μM的松果菊苷作用CBRH7919细胞24hrs和48hrs,然后采用预标记双染料传输技术(preloading and dye transefe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GJIC功能。4.检测松果菊苷对CBRH7919细胞HSV-tk/GCV系统旁观者效应的影响:用终浓度为25μM、50μM、100μM的松果菊苷与终浓度为15.7μM的GCV分别和联合作用CBRH7919Rk细胞以及含10%CBRH7919/tk+细胞的CBRH7919/tk±混合细胞48hr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前后各组细胞的数目和形态;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抑制率,两两比较分析各组细胞抑制率的差异和旁观者效应大小,并用金正钧Q值分析松果菊苷与HSV-tk/GCV系统联合的相互作用是否具有协同性。5.检测松果菊苷对CBRH7919细胞Cx26和Cx32表达的影响:分别用终浓度为25μM、50μM、100μM的松果菊苷作用CBRH7919细胞24hrs和48hrs,然后采用FITC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倒置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表达Cx26和Cx32的阳性细胞数及荧光强度;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组细胞Cx26和Cx32的表达量。三、研究结果:1.吴茱萸碱、松果菊苷、淫羊藿苷及葫芦巴碱对CBRH7919细胞的作用:镜下观察可见,空白对照组细胞生长状况良好,贴壁很稳,密度高,细胞呈梭状、菱形、三角形或多边形;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吴吴茱萸碱0.625μM及以上浓度组、松果菊苷200μM及以上浓度组、淫羊藿苷200μM及以上浓度组、葫芦巴碱400μM及以上浓度组均出现细胞数目减少、贴壁的细胞非常少、细胞碎片很多、细胞大部分死亡(细胞变圆、脱落),吴茱萸碱各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7.81±0.01%、111.25±0.01%、103.26±0.01%、87.00±0.02%、71.91±0.01%、64.81±0.02%;松果菊苷各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4.90±0.03%、112.26±0.02%、112.79±0.01%、112.31±0.01%、91.44±0.02%、60.79±0.01%;淫羊藿苷各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2.89±0.01%、106.49±0.01%、113.64±0.03%、115.12±0.02%、109.19±0.01%、99.97±0.02%;葫芦巴碱各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9.84±0.02%、98.76±0.02%、97.06±0.02%、87.27±0.00.02%、85.31±0.04%、84.72±0.04%。2.吴茱萸碱、松果菊苷、淫羊藿苷及葫芦巴碱对CBRH7919细胞GJIC功能的影响:空白对照组细胞的荧光染料主要出现在划痕旁1列细胞中,半定量为(±),荧光亮度低,细胞间染料传输功能差;与空白对照组细胞相比,细胞经0.25μM吴茱萸碱作用48hrs后的CBRH7919细胞中,荧光染料出现在划痕附近至划痕旁的2~3列细胞内,半定量为(++),荧光亮度增加,细胞间染料传输功能增强;细胞经50μM松果菊苷作用48hrs后的CBRH7919细胞中,荧光染料出现在划痕的附近细胞内至划痕以外的5~6列甚至7~8列细胞内,半定量为(++++),形成连片状的荧光染色,荧光亮度明显增加,细胞间染料传输功能显着增强;细胞经50μM淫羊藿苷及100μM葫芦巴碱作用48hrs后的CBRH7919细胞中,荧光染料出现在划痕附近至划痕旁的1~2列细胞内,半定量为(+),荧光亮度稍增加,细胞间染料传输轻微增强。3.松果菊苷对CBRH7919细胞GJIC功能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经松果菊苷作用24hrs后,松果菊苷25μM组、50μM组、100μM组的红色和绿色荧光皆阳性的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增加,并且随着松果菊苷浓度的增加,红色和绿色荧光皆阳性的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逐渐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经松果菊苷作用48hrs后,松果菊苷25μM组、50μM组、100μM组的红色和绿色荧光皆阳性的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进一步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增加的幅度明显增大。但松果菊苷终浓度100μM组与终浓度50μM组相比,红色和绿色荧光皆阳性的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不再上升,比终浓度50μM组略低。4.松果菊苷对CBRH7919细胞HSV-tk/GCV系统旁观者效应的影响:镜下观察发现,空白对照组和松果菊苷组细胞生长状况良好,细胞贴壁很稳,细胞密度高,细胞呈梭状、菱形、三角形或多边形;GCV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密度减低,小部分细胞死亡(细胞变圆、脱落);松果菊苷联合GCV组均出现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密度减低、贴壁的细胞减少、细胞死亡(细胞变圆、脱落)数增加;用25μM、50μM、100μM浓度的松果菊苷联合10%tk+/GCV组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6.74±0.05、17.16±0.06、18.88±0.07,与单纯10%tk+/GCV组(7.31±0.08)和相应的各浓度单纯松果菊苷组(2.31±0.07、3.11±0.05、4.62±0.04)的抑制率相比明显要高。各组细胞实际抑制率和理论抑制率的两两比较及金正钧Q值计算结果显示,25μM、50μM、100μM浓度下的松果菊苷联合10%tk+/GCV组的实际抑制率(分别为16.74、17.16、18.88)显着高于理论抑制率(分别为9.45、10.19、11.59),金正钧Q值分别为1.77、1.68、1.62,均大于1.15,说明其增效作用为协同作用。5.松果菊苷对CBRH7919细胞Cx26和Cx32表达的影响: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经松果菊苷作用后,CBRH7919细胞表达Cx26和Cx32的阳性细胞数增多、荧光强度增强。Western-blot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经松果菊苷作用后,CBRH7919细胞Cx26和Cx32的表达量增加,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四、结论:1.吴茱萸碱对细胞对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有较强的细胞毒性;松果菊苷、淫羊藿苷及葫芦巴碱对CBRH7919细胞的细胞毒性较弱。2.在筛选的四种中药活性成分中,松果菊苷能显着促进和恢复CBRH7919细胞GJIC的功能,故选取松果菊苷作为进一步观察影响CBRH7919细胞GJIC功能的药物。今后在研究药物影响细胞GJIC的实验中,划痕标记染料示踪实验可以作为初步筛选待选药物的指标。3.松果菊苷具有上调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 GJIC功能的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效应依赖关系。4.松果菊苷联合HSV-tk/GCV系统能显着地提高tk+、tk-混合细胞对GCV的敏感性,具有明显增强HSV-tk/GCV系统的杀伤效应的作用,而且松果菊苷对HSV-tk/GCV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增效作用是一种协同性相互作用。松果菊苷可能通过提高HSV-tk/GCV系统旁观者效应来实现这种协同性增效作用,其机制可能主要是松果菊苷促进和恢复了CBRH7919细胞GJIC的功能。5.松果菊苷对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 Cx26和Cx32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而且可能促进Cx26和Cx32的靶向输送,使表达的Cx26和Cx32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有利于细胞间通讯。6.松果菊苷可能通过促进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 Cx表达、成熟与定位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Cx介导的GJIC功能,重新建立细胞间连接,进而提高HSV-tk/GCV系统旁观者效应来实现与HSV-tk/GCV系统协同性增效作用。
冷波[8](2007)在《文蛤抗癌活性多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为严重的的主要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中国,癌症已经取代心血管疾病成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是名副其实的“头号杀手”。从天然生物中筛选出能与癌症发生、发展、形成等过程中各调节靶点特异结合的活性成分,已成为寻找抗癌药物的新热点,也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生物医药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相比于传统抗癌药物毒副作用大、特异性差、易产生抗性等缺点,生物来源的抗癌活性多肽具有多功能性、功能反应灵敏性、稳定性、高营养价值且低毒副作用、无抗原性、结构简单易于合成等优点。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不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报道文蛤具有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功效,对肝癌、肺癌、胃癌、甲状腺肿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还能够发挥降糖,降血脂,抗突变、抗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抗癌资源。在优化纯化方案的基础上,本论文采用破碎、有机沉淀、分子筛和HPLC等方法从文蛤中提取了具有抗癌活性的多肽,PAGE电泳显示为单一条带,将它命名为MP1。采用MTT法和细胞计数法分别研究了文蛤多肽MP1对肝癌细胞SMMC-7721、胃癌细胞SGC-7901和BGC-823等多种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MP1在较低的浓度下就能对上述几种细胞产生明显的抗癌活性,其IC50均低于5μg/mL,具有较好的广谱抗癌活性;结果还表明,经5.0μg/mL文蛤多肽MP1处理的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缓慢,倍增时间延长,细胞生长抑制率达89.4%。采用光学显微镜、H.E.染色法、扫描电镜法、透射电镜法及流式细胞技术等方法,初步研究了文蛤多肽对体外培养的肝癌SMMC-7721细胞的细胞形态、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期初步探讨文蛤多肽抗癌的分子机理。结果发现:处理后的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出现了细胞群体数量减少、体积变小、畸形形变、微绒毛减少、贴壁性能减弱、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新月形并边缘化、产生凋亡小体和出泡现象等一系列凋亡特征的改变。流式细胞技术结果说明,经MP1处理后,SMMC-7721处于G0/G1期和M期的细胞明显减少,而S期细胞增多,并在G0/G1期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凋亡率为9.29%。实验结果说明,文蛤抗癌多肽(MP1)能有效地抑制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的增殖活动,可通过改变肝癌细胞的形态及细胞周期而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并引起细胞的凋亡。为进一步研究文蛤抗癌多肽抑制癌细胞的分子机制,本论文还利用蛋白组学双向电泳技术初步探讨了在经文蛤抗癌多肽作用前后肝癌细胞SMMC-7721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图谱分析找到136个差异蛋白,其中96个表达下调,40个表达上调。对其中部分差异较明显的点进行了鉴定,最终鉴定出11种差异蛋白。其中6个蛋白表达下调,5个蛋白表达上调。这些差异蛋白中有分子伴侣蛋白、细胞骨架蛋白、锌指蛋白、代谢相关蛋白、调控蛋白等。表明经文蛤多肽作用后癌细胞从结构组成及其稳定性到生理代谢都发生了变化。论文最后对部分差异点的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尝试提出了文蛤抗癌活性多肽抑制癌细胞的可能途径。
刘东兴[9](2007)在《维生素D3类似物ED-71对肝癌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原发性肝癌是病死率很高的恶性疾病,除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外,肝癌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寻找有效预防和治疗肝癌的药物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ED-71属甾体激素,有效成分为1,25-(OH)2D3类似物,对钙磷离子的调节作用减弱,可以作为高效的细胞分化诱导剂,能有效的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调节抑癌基因的表达,同时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等,近年来关于ED-71的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近期研究显示维生素D3类似物ED-71对白血病和一些实体瘤有诱导分化作用,表现出较大的抗肿瘤潜力,但该药对肝癌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分三个部分观察ED-71对肝癌的抑制和预防作用。1、研究维生素D3类似物ED-7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对凋亡的作用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2、探讨维生素D3类似物ED-71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从mRNA和蛋白两个水平观察ED-71是否通过诱导抑癌基因P21WAF1/CIP1、P27kip1的功能实现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抑制,是否通过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而促进了细胞的凋亡3、建立大鼠肝癌试验动物模型,观察维生素D3类似物ED-71对模型动物肝癌发生的作用,探讨ED-71在动物体内预防和治疗肝癌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以RPMI 1640为基本培养基进行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培养、传代、冻存、复苏等工作。利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值活性的影响,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ED-71干预后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生长状态和形态学改变,落射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超微结构改变、细胞集落形成法观察细胞的生长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的周期改变和凋亡。2、半定量RT-PCR法检测抑癌基因P21WAF1/CIP1、P27kip1和凋亡相关基因IGFBP-3的mRNA在HepG2细胞中用药前后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观察P21WAF1/CIP1、P27kip1、IGFBP-3蛋白在HepG2细胞中处理前后的表达情况。3、以二乙基亚硝胺(Dieth Lintrosamine,DEN)建立大鼠的肝癌实验动物模型。解剖实验动物,观察ED-71对实验大鼠肝癌结节数量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ED-71对大鼠肝肿瘤组织中肝脏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lacental type,GST-P)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细胞阳性率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ED-71对大鼠肝组织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检测ED-71对大鼠肝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1、细胞形态观察显示ED-71明显改变了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形态和生物学行为。HepG2细胞经ED-71(药物浓度分别为10-7 mol·L-1,10-6 mol·L-1)作用24h后,细胞形态由多角形转变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胞质向外周伸出树枝样突起,细胞间连接减少,细胞核浆比例减小,细胞核核仁消失,肾形核多见,细胞分裂相减少,贴壁细胞明显减少。随ED-71作用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上述改变更为明显,有凋亡小体形成,部分细胞出现细胞膜裂解,细胞结构模糊,胞浆胞核分界不清,细胞核核膜不完整,细胞胞体破裂呈碎片样,失去正常的细胞形态和结构。瑞式染色细胞核较对照组变淡,细胞分裂相减少2、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值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ED-71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生长。ED-71 10-8mol·L-1,10-7mol·L-1,10-6mol·L-1,10-5mol·L-1作用48小时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5.84%,36.28%,52.03%,52.10%;10-8mol·L-1,10-7mol·L-1,10-6mol·L-1,10-5mol·L-1作用72小时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8.32%,58.22%,72.31%,78.46%。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P<0.01。3、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显示:ED-71可显着影响人肝癌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分布,ED-71 10-8mol·L-1,10-7 mol·L-1,10-6 mol·L-1,10-5 mol·L-1作用于HepG2细胞48h,观察到G0/G1细胞明显增加(P<0.01),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G2/M期细胞变化不明显(P>0.05)。ED-71可以引起人肝癌细胞株发生细胞周期阻滞,即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4、FCM检测细胞凋亡(FITC/PI法)显示:ED-71(10-8mol·L-1,10-7mol·L-1,10-6 mol·L-1,10-5 mol·L-1)作用HepG2 48h细胞凋亡率分别达(27.3±2.3)%,(33±6)%,(35±5)%,(48±7)%,明显高于对照组(8±4)%(P<0.05)。差异有显着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HepG2细胞核染色均匀,绝大多数细胞核可见淡蓝色荧光,ED-71 10-6mol·L-1作用48h后HepG2细胞出现细胞核变小,染色质聚集呈不均匀块状并发出粉红色荧光。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发现用药后(ED-71 10-6 mol·L-1,作用细胞72h)细胞核明显缩小,核浆比减小,核仁减少、浓缩甚至消失,核内异染色质明显增多,并沿核膜边缘聚集增多,核膜完整。细胞浆内充满大小不等空泡,胞浆有部分溶解,出现了自噬体,细胞表面微绒毛变粗变短,数量减少甚至消失,细胞膜及核膜均基本完整,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5、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P21WAF1/CIP1、P27kip1表达水平非常低。1×10-8、1×10-7、1×10-6、10-5mol/L浓度的ED-71作用于HepG2细胞24h,RT-PCR检测药物作用组细胞P21WAF1/CIP1、P27KIP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细胞显着增加(p<0.05)。1×10-8、1×10-7、1×10-6、10-5mol/L浓度的ED-71 HepG2细胞48h,Western-biot检测结果显示P21WAF1/CIP1、P27kip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ED-71作用HepG2细胞24h后,可以检测到细胞中IGFBP-3mRNA表达水平显着增加,ED-71作用HepG2细胞48h后,Western-biot检测结果显示细胞中IGFBP-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加(均p<0.05)。6、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以DEN按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的给药方式建立大鼠肝癌模型,实验结束(20周)时模型组的大鼠均发生肝癌,并且未有大鼠意外死亡。ED-71可以明显减少大鼠肝癌结节的数量(P<0.05)。ED-71显着降低大鼠肝组织GST-P及PCNA细胞的阳性率、提高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的增殖周期,结果显示,在第12和20周时,ED-71组动物肝脏细胞G0/G1期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而S期和G2/M期细胞则减少。说明在DEN诱导的大鼠肝癌模型中,ED-71可以阻滞肝细胞的增殖于G0/G1期。在诱癌过程中,各模型组动物AFP的水平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而ED-71组动物AF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ED-71显着降低了诱癌过程中大鼠体重降低和肝重增加的程度。ED-71对实验大鼠的血液中钙磷的代谢无显着影响。结论1、恶性肿瘤的诱导分化作为治疗肿瘤的新策略和新的方向,近年来备受关注。寻求应用高效低毒的诱导分化剂是这一策略的核心和目标。肿瘤细胞培养是研究癌变机理、抗癌药的敏感性、肿瘤细胞和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手段。人肝癌细胞株HepG2,保存了较完整的生物转化代谢酶及其活性,其细胞学遗传特点和人类无种属差异性,可作为体外遗传毒理学实验的有效工具。本研究显示维生素D3类似物ED-71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生长,使细胞形态发生显着的改变,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减弱,并且随ED-71作用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上述改变更为明显。ED-71使人肝癌细胞发生细胞周期阻滞,G1期的细胞增加,G2和S期的细胞减少。细胞的凋亡率增加,ED-71诱导了细胞的凋亡。以上结果提示维生素D3类似物ED-7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确有诱导分化作用,具体表现为能明显改变细胞的形态,抑制细胞的生长能力,显着降低细胞的增殖分裂能力,使细胞发生周期阻滞,即细胞停滞在G0/G1期,同时增加细胞的早期凋亡率。2、调控生长的基因(如原癌基因等)和调控抑制生长的基因(如抑癌基因等)的协调表达是调节控制细胞生长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这两类基因相互制约,维持正负调节信号的相对稳定。细胞周期是细胞增殖分化的最后共同通路。P21WAF1/CIP1是属于细胞周期负调节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有资料证实在转化细胞中P21WAF1/CIP1的表达对增长停滞和细胞周期阻滞起到关键的作用。P27kip1作为细胞周期的负调控因子,具有阻止细胞通过G1/S期转换的“关卡”作用,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使细胞有机会修复损伤的DNA或DNA复制中产生的错误。临床研究证实P27kip1表达降低或缺失与肝内转移、肿瘤复发及生存期缩短显着相关,P27kip1可作为HCC的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并抑制凋亡,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IGF作用受其结合蛋白IGFBP调节,其中IGFBP3是主要的调节蛋白,它通过竞争抑制IGF与其受体结合,从而阻断IGF的效应,表现为抑制生长和促进凋亡。我们的结果显示,维生素D3类似物ED-71能诱导HepG2细胞中抑癌基因P21WAF1/CIP1、P27kip1基因的重新表达,同时提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的表达。ED-71处理后P21WAF1/CIP1、P27kip1、IGFBP-3蛋白质的合成增加。提示可能通过以上途径发挥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和促进凋亡作用。3、DEN在大白鼠所诱发的肿瘤多为肝细胞癌,和人肝细胞癌比较相似。从治疗和预防的角度来看,抑制癌前细胞的增生或促进癌细胞的分化都有重要意义。GST-P在大鼠肝癌病灶中高度表达,而在正常大鼠肝细胞基本不表达,因此GST-P被认为是大鼠肝癌形成的最好的实验性肿瘤标记。AFP是肝癌较特异的标志物,对肝癌的诊断及术后复发的提示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结果显示,ED-71可以显着减少癌结节及GST-P阳性细胞的数量、降低AFP的水平,该结果说明:ED-71可以减少DEN诱导的大鼠肝癌模型的肝癌的发生,对DEN诱导大鼠肝癌有预防作用,并诱导其凋亡。4.本次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ED-71预防高危人群肝癌的发生及治疗后复发提供了令人鼓舞的理论及细胞学和动物实验依据。
刘玉荣[10](2007)在《三氯化镧对肝细胞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研究是建立在既往对三氯化镧(LaCl3)体外抗肝癌作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观察三氯化镧对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体内的抗肿瘤作用,并初步研究其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CNA、p16、CyclinD1及CDK4表达的影响。在体内实验证实三氯化镧确切的抗肿瘤作用之后,体外对其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加以证实。继而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及相关基因CyclinD1、p16 mRNA表达及pRb信号传导通路等方面对三氯化镧促进肝癌细胞周期阻滞机理作进一步的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0.5mg/kg LaCl3组及0.1mg/kg LaCl3与10mg/kg 5-Fu联合用药组对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有显着抗肿瘤作用。并使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4,CyclinD1及PCNA表达下降,p16表达上调。2.LaCl3体外能显着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并可通过作用于p16/CDK4/CyclinD1/pRb通路将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阻滞在G0/G1周期。本研究首次利用体内、体外实验,从蛋白到基因水平完整的研究了三氯化镧的抗肝癌作用及其机理,为其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并为肝细胞癌的临床治疗开辟新径。
二、二甲氨基偶氮苯诱发大白鼠肝癌中染色质组蛋白变化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甲氨基偶氮苯诱发大白鼠肝癌中染色质组蛋白变化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光学探针研究还原胁迫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肝癌及其缺氧微环境 |
1.1.1 肝癌现状 |
1.1.2 肝癌的治疗方法 |
1.1.2.1 手术切除 |
1.1.2.2 肿瘤消融 |
1.1.2.3 经动脉治疗 |
1.1.2.4 化疗 |
1.1.3 肿瘤缺氧微环境 |
1.1.3.1 实体恶性肿瘤缺氧的病理生理学 |
1.1.3.2 HCC缺氧相关机制 |
1.1.3.2.1 HIF-1α在 HCC中的作用 |
1.1.3.2.2 HIF-2α在 HCC中的作用 |
1.1.3.2.3 HMGB1在HCC中的作用 |
1.1.3.2.4 Beclin1在HCC中的作用 |
1.1.3.3 缺氧对抗肿瘤药物的影响 |
1.1.3.4 靶向低氧治疗肿瘤 |
1.2 氧化还原平衡紊乱对肿瘤发展的影响 |
1.2.1 氧化胁迫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
1.2.1.1 氧化胁迫 |
1.2.1.2 RO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1.2.1.3 清除活性氧作为抗癌疗法 |
1.2.1.4 增加活性氧作为抗癌疗法 |
1.2.2 还原胁迫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
1.2.2.1 还原胁迫 |
1.2.2.2 还原胁迫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
1.3 肿瘤细胞凋亡与自噬 |
1.3.1 肿瘤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
1.3.2 肿瘤细胞自噬及其机制 |
1.3.3 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关系 |
1.3.3.1 自噬抑制凋亡 |
1.3.3.2 自噬激活凋亡 |
1.3.3.3 自噬与凋亡一样促进细胞死亡 |
1.4 分子荧光探针在肿瘤氧化还原研究中的应用 |
1.4.1 用于活性氧检测的探针及其应用 |
1.4.1.1 检测O_2~(·-)的探针 |
1.4.1.2 检测H_2O_2 的探针 |
1.4.2 用于还原胁迫标志性分子检测的探针及其应用 |
1.4.2.1 检测NAD(P)H的探针 |
1.4.2.2 检测GSH的探针 |
1.5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借助硒化氢荧光探针研究低氧条件下亚硒酸钠诱导肝癌细胞产生还原胁迫的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细胞培养 |
2.2.3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2.2.4 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 |
2.2.5 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 |
2.2.6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
2.2.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pG2 细胞内H2O2或H2Se的含量 |
2.2.8 移植瘤小鼠模型制作 |
2.2.9 小鼠活体成像观察实体瘤内H2O2或H2Se的含量 |
2.2.10 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组织内抗氧化酶的表达 |
2.2.11 小鼠肿瘤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 |
2.2.12 小鼠肿瘤组织内过氧化氢酶活性检测 |
2.2.13 小鼠肿瘤组织内NADPH/NADPt的测定 |
2.2.14 小鼠肿瘤组织内GSH/GSHt的测定 |
2.2.15 小鼠实体肿瘤大小的测定 |
2.2.16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亚硒酸钠在不同的氧气条件下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
2.3.1.1 MTT法检测Na_2SeO_3 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对HepG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3.1.2 LDH释放法检测Na_2SeO_3对HepG2 细胞的毒性 |
2.3.1.3 Na_2SeO_3 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对HepG2 细胞形态的影响 |
2.3.2 亚硒酸钠在治疗肝癌过程中氧化胁迫的检测 |
2.3.2.1 低氧条件下,Na_2SeO_3对HepG2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2.3.2.2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肿瘤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2.3.2.3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瘤组织内抗氧化酶表达水平和活性的影响 |
2.3.3 亚硒酸钠治疗肝癌过程中还原胁迫的检测 |
2.3.3.1 低氧条件下,Na_2SeO_3 诱导HepG2 细胞死亡过程中H2Se含量变化检测. |
2.3.3.2 Na_2SeO_3 治疗小鼠实体肿瘤过程中肿瘤内H2Se含量变化检测 |
2.3.3.3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瘤组织内NAD(P)H和 GSH表达量的影响 |
2.3.3.4 Na_2SeO_3 对小鼠实体瘤大小的影响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硒化氢靶向HMGB1 蛋白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自噬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细胞培养 |
3.2.3 ELISA检测分泌到细胞外的HMGB1 |
3.2.4 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 |
3.2.5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 |
3.2.6 H2Se的制备 |
3.2.7 非变性凝胶电泳检测HMGB1 氧化还原性 |
3.2.8 质谱法检测溶菌酶的氧化还原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H2Se作用靶点探寻 |
3.3.2 HMGB1 蛋白氧化还原型分析 |
3.3.3 H2Se还原HMGB1 蛋白检测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硒化氢引起的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细胞培养 |
4.2.3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4.2.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pG2 细胞内的H2Se含量 |
4.2.5 Caspase3和Caspase9 活性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2Se与细胞自噬关系研究 |
4.3.2 H2Se介导的细胞自噬与凋亡关系研究 |
4.3.3 H2Se介导的细胞自噬信号通路检测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借助NAD(P)H荧光探针探究天然抗氧化剂诱导肝癌细胞产生还原胁迫的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细胞培养 |
5.2.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pG2 细胞内NAD(P)H或 H2O2 的含量 |
5.2.4 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 |
5.2.5 移植瘤小鼠模型制作 |
5.2.6 小鼠活体成像观察实体瘤内NAD(P)H或 H2O2 的含量 |
5.2.7 小鼠肿瘤大小的测量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低氧条件下,三种天然抗氧化剂诱导Hep G2 细胞死亡过程中NAD(P)H含量变化检测 |
5.3.2 低氧条件下,三种天然抗氧化剂对HepG2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5.3.3 三种天然抗氧化剂治疗肝癌小鼠后,小鼠肿瘤内NAD(P)H含量变化检测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借助转录组学研究低氧条件下白藜芦醇的抗肝癌作用机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细胞培养 |
6.2.3 实验分组 |
6.2.4 总RNA提取 |
6.2.5 测序实验流程 |
6.2.6 信息分析流程 |
6.2.7 数据统计学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样本表达量分析 |
6.3.2 白藜芦醇处理组和对照组间表达量差异基因分析 |
6.3.3 氧化还原相关基因分析 |
6.3.4 低氧和常氧下白藜芦醇作用后表达上调和下调相反的基因分析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2)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豆制品中二甲基黄、二乙基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材料与试剂 |
1.3 对照溶液配制 |
1.3.1 对照储备液 |
1.3.2 基质对照工作液 |
1.4 样品前处理 |
1.5 液相色谱与质谱条件 |
1.5.1 色谱条件 |
1.5.2 质谱条件 |
2 结果与验证 |
2.1 样品提取条件的优化 |
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
2.3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2.4 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 |
2.5 方法验证 |
3 结束语 |
(3)多功能纳米粒子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肝癌的诊治现状 |
1.3 基于纳米平台的肿瘤诊治一体化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1.5 参考文献 |
第2章 量子点标记自杀基因靶向治疗肝癌的体内外研究 |
2.1 引言 |
2.1.1 肝癌的自杀基因治疗 |
2.1.1.1 自杀基因治疗的分类及原理 |
2.1.1.2 HSV-TK 自杀基因治疗的应用 |
2.1.1.3 自杀基因治疗肝癌的挑战 |
2.1.2 量子点的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2.1.2.1 量子点的性质、修饰和标记 |
2.1.2.2 量子点示踪基因的运输和表达 |
2.1.2.3 量子点在诊治一体化的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2.1.3 叶酸脂质体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2.1.3.1 叶酸受体的分布和性质 |
2.1.3.2 叶酸脂质体的特性和靶向策略 |
2.1.3.3 叶酸脂质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2.1.4 肝癌自杀基因治疗中当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2.1.5 本部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
2.1.5.1 研究目的 |
2.1.5.2 研究内容 |
2.1.5.3 创新性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主要药品和试剂 |
2.2.1.2 仪器 |
2.2.1.3 试剂配制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CdTe/CdS 核壳 QD 的合成 |
2.2.2.2 JM109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2.3 HSV-TK 质粒的转化与提取 |
2.2.2.4 QD-TK 的偶联 |
2.2.2.5 FL/QD-TK 的制备 |
2.2.2.6 QD-TK 和 FL/QD-TK 的表征 |
2.2.2.7 细胞培养 |
2.2.2.8 分组给药和细胞活性检测 |
2.2.2.8.1 细胞转染 |
2.2.2.8.2 CdTe/CdS 核壳量子点细胞毒性的分组和给药 |
2.2.2.8.3 CdTe/CdS QD-TK 联合 GCV 抗肿瘤的分组和给药 |
2.2.2.8.4 近红外量子点细胞毒性的分组和给药 |
2.2.2.8.5 近红外 QD-TK 联合 GCV 抗肿瘤的分组和给药 |
2.2.2.8.6 FL/QD-TK 细胞毒性的分组和给药 |
2.2.2.8.7 FL/QD-TK 联合 GCV 抗肝癌的分组和给药 |
2.2.2.8.8 MTT 法检测细胞活性 |
2.2.2.9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和治疗效果 |
2.2.2.9.1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QD-TK 细胞内吞 |
2.2.2.9.2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FL/QD-TK 内吞 |
2.2.2.9.3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 QD-TK 联合 GCV 抗肿瘤作用 |
2.2.2.10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 |
2.2.2.11 Western Blot 法分析 TK 蛋白表达 |
2.2.2.12 动物饲养和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
2.2.2.12.1 动物饲养 |
2.2.2.12.2 BALB/c 裸小鼠人肝癌皮下荷瘤模型的建立 |
2.2.2.13 HepG2 微小瘤灶形成实验 |
2.2.2.14 Bel-7402 荷瘤裸鼠活体成像及生物分布检测 |
2.2.2.15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
2.2.2.16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
2.2.2.16.1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 |
2.2.2.16.2 Bel-740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安全性评价 |
2.2.2.17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dTe/CdS QD-TK 的合成和表征 |
2.3.2 CdTe/CdS QD-TK 的细胞毒性研究 |
2.3.3 CdTe/CdS QD-TK 联合 GCV 对 Hela 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 |
2.3.4 细胞水平监测 CdTe/CdS QD-TK 对 Hela 细胞的杀伤作用 |
2.3.5 近红外 QD-TK 的合成、表征和细胞毒性 |
2.3.6 近红外 QD-TK 的细胞分布和表达研究 |
2.3.7 细胞水平评价和监测近红外 QD-TK 联合 GCV 抗肝癌作用 |
2.3.8 整体水平监测和评价近红外 QD-TK 联合 GCV 抗肝癌作用 |
2.3.9 FL/QD-TK 的合成和表征 |
2.3.10 FL/QD-TK 的细胞毒性作用检测 |
2.3.11 FL/QD-TK 的肝癌细胞靶向性研究 |
2.3.12 FL/QD-TK 联合 GCV 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的研究 |
2.3.13 FL/QD-TK 体内肝癌靶向成像和生物分布研究 |
2.3.14 FL/QD-TK 联合 GCV 体内靶向抗肝癌作用和生物安全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2章 量子点脂质复合体选择性治疗肝癌的体内外研究 |
3.1 引言 |
3.1.1 镉系量子点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 |
3.1.1.1 镉系量子点的暴露途径 |
3.1.1.2 镉系量子点的生物分布、代谢、排泄过程 |
3.1.1.3 镉系量子点的细胞内吞和分布 |
3.1.2 镉系量子点的生物毒性和分子机制 |
3.1.2.1 镉系量子点的细胞毒性 |
3.1.2.2 镉系量子点的体内毒性 |
3.1.2.3 镉系量子点的毒性机制 |
3.1.2.4 展望和小结 |
3.1.3 利用纳米粒子内源毒性治疗肿瘤 |
3.1.3.1 肿瘤细胞——微环境的同与不同 |
3.1.3.2 纳米粒子——打破肿瘤微环境平衡 |
3.1.3.3 以毒攻毒——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
3.1.4 利用量子点选择性治疗肝癌当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3.1.5 本部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
3.1.5.1 研究目的 |
3.1.5.2 研究内容 |
3.1.5.3 创新性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1.1 主要药品和试剂 |
3.2.1.2 仪器 |
3.2.1.3 试剂配制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QD-LC 的合成和表征 |
3.2.2.2 细胞培养 |
3.2.2.3 分组给药和细胞活性检测 |
3.2.2.4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 |
3.2.2.5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内吞 |
3.2.2.6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率 |
3.2.2.7 ELISA 定量检测 ROS 水平 |
3.2.2.8 Western Blot 法分析蛋白表达 |
3.2.2.9 动物饲养和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构建 |
3.2.2.9.1 动物饲养 |
3.2.2.9.2 ICR 小鼠肝癌 H22 皮下荷瘤模型的建立 |
3.2.2.10 H22 微小瘤灶形成实验 |
3.2.2.11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研究 QD-LC 在 H22 皮下移植瘤重分布研究 |
3.2.2.12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
3.2.2.13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
3.2.2.13.1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分组治疗效果 |
3.2.2.13.2 H22 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安全性评价 |
3.2.2.14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QD-LC 的合成和表征 |
3.3.2 QD-LC 的细胞毒性作用研究 |
3.3.3 QD-LC 对细胞的内吞作用和机制研究 |
3.3.4 QD-LC 对杀伤肝癌细胞机制研究 |
3.3.5 QD-LC 对微小瘤灶生长影响的研究 |
3.3.6 QD-LC 对小鼠肝癌 H22 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研究 |
3.3.7 QD-LC 治疗小鼠肝癌 H22 皮下移植瘤的安全性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4章 磁性介孔二氧化硅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1.1 M-MSNs 的分类和合成 |
4.1.1.1 核壳 M-MSNs |
4.1.1.2 空心 M-MSNs |
4.1.1.3 卫星 M-MSNs |
4.1.1.4 沉积 M-MSNs |
4.1.2 M-MSNs 与成像 |
4.1.2.1 M-MSNs 与核磁共振 T1 加权成像 |
4.1.2.2 M-MSNs 与核磁共振 T2 加权成像 |
4.1.2.3 M-MSNs 与多模式成像 |
4.1.3 M-MSNs 与治疗 |
4.1.3.1 M-MSNs 用于磁靶向输送药物 |
4.1.3.2 M-MSNs 用于可控释放药物 |
4.1.3.2.1 基于磁核的 M-MSNs 磁热响应性释药 |
4.1.3.2.2 基于介孔表面功能化的 pH、酶、氧化还原响应性释药 |
4.1.3.2.3 基于 M-MSN 外表面的质子泵响应释药 |
4.1.3.3 M-MSNs 用于磁热治疗 |
4.1.3.4 M-MSNS 用于诊治一体化 |
4.1.4 Janus 型 M-MSNs |
4.1.4.1 Janus 型纳米粒子 |
4.1.4.2 Janus 型 M-MSNs |
4.1.5 肝癌化疗中当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4.1.6 本部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
4.1.6.1 研究目的 |
4.1.6.2 研究内容 |
4.1.6.3 创新性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主要药品和试剂 |
4.2.1.2 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Fe3O4纳米粒子的合成 |
4.2.2.1.1 Fe3O4纳米粒子的合成原理 |
4.2.2.1.2 Fe3O4纳米粒子的合成步骤 |
4.2.2.2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 |
4.2.2.2.1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原理 |
4.2.2.2.2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步骤 |
4.2.2.3 FITC 标记的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达 |
4.2.2.4 羧基化的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 |
4.2.2.5 PEG 化的 Janus 型 M-MSNs 的合成 |
4.2.2.6 药物吸附、释放和浓度测定 |
4.2.2.6.1 DOX 吸附实验 |
4.2.2.6.2 DOX 释放试验 |
4.2.2.6.3 DOX 浓度测定 |
4.2.2.6.4 DOX 与 M-MSNs-PEG 作用测定 |
4.2.2.7 Janus 型 M-MSNs-DOX 表征 |
4.2.2.8 细胞培养 |
4.2.2.9 分组给药和细胞活性检测 |
4.2.2.9.1 M-MSNS 的分组和给药 |
4.2.2.9.2 M-MSNs-DOX 的分组和给药 |
4.2.2.9.3 SRB 法检测细胞活性 |
4.2.2.10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和药物释放 |
4.2.2.10.1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吞 |
4.2.2.10.2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DOX 释放 |
4.2.2.1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吞和药物释放 |
4.2.2.11.1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内吞 |
4.2.2.11.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吞机制 |
4.2.2.11.3 流式细胞术检测定量 DOX 的释放 |
4.2.2.12 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内吞 |
4.2.2.13 生物透射电镜研究细胞内吞 |
4.2.2.14 动物饲养和小鼠肝癌模型的构建 |
4.2.2.14.1 动物饲养 |
4.2.2.14.2 BALB/c 裸小鼠人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的建立 |
4.2.2.14.3 ICR 小鼠肝癌 H22 原位荷瘤模型的建立 |
4.2.2.15 小鼠肝癌核磁共振成像 |
4.2.2.16 小鼠肝癌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
4.2.2.16.1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
4.2.2.16.2 ICR 小鼠肝癌 H22 原位荷瘤模型的分组和给药 |
4.2.2.17 小鼠肝癌模型治疗效果的评价 |
4.2.2.17.1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治疗效果的评价 |
4.2.2.17.2 ICR 小鼠肝癌 H22 原位荷瘤模型治疗效果的评价 |
4.2.2.18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安全性评价 |
4.2.2.19 BALB/c 裸小鼠肝癌 HepG2 皮下荷瘤模型的生物分布检测 |
4.2.2.19.1 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组织脏器铁分布 |
4.2.2.19.2 ICP-OES 检测组织脏器铁含量 |
4.2.2.19.3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M-MSN-FITC 组织脏器分布 |
4.2.2.19.4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 DOX 组织脏器分布 |
4.2.2.20 M-MSN-DOX 溶血性评价 |
4.2.2.21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形貌 M-MSNs 的生物分布和溶血性研究 |
4.3.2 M-MSNs-PEG 的合成与表征 |
4.3.3 M-MSNs-PEG 的细胞毒性作用检测 |
4.3.4 M-MSNs-PEG 的细胞内吞作用检测和机制研究 |
4.3.5 磁场增强 M-MSNs-PEG 的细胞内吞研究 |
4.3.6 M-MSNs-PEG 的载药和释药研究 |
4.3.7 磁场增加 M-MSNS-DOX 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
4.3.8 M-MSNs-DOX 增强肝癌体内 MR 成像效果研究 |
4.3.9 磁场增强 M-MSNs-DOX 治疗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的效果研究 |
4.3.10 M-MSNs-DOX 治疗肝癌皮下移植瘤的安全性评价和生物分布研究 |
4.3.11 磁场增强 M-MSNs-DOX 治疗小鼠原位肝癌的效果和药物分布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不足之处 |
5.3 研究展望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主要承担和参与的项目 |
在学期间获得的专利 |
在学期间获得的奖励 |
在学期间参加的会议和活动 |
致谢 |
(4)六味地黄丸入血成分及山奈酚对自杀基因系统杀伤肝癌细胞的增效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一、肿瘤自杀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
1. 自杀基因治疗概述 |
2. 自杀基因旁观者效应及机制 |
3. GJIC的物质基础以及与肿瘤的关系 |
二、肝癌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
1.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与治疗现状 |
2. 原发性肝癌的基因治疗 |
三、六味地黄丸的药理作用及入血成分的研究进展 |
1. 六味地黄丸组方及药理作用研究 |
2. 六味地黄丸入血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
3. 六味地黄丸入血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四、淋巴细胞培养上清的主要成分及相关研究进展 |
1. 淋巴细胞培养上清的主要成分及相关概述 |
2. 淋巴因子与肿瘤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
五、山奈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 山奈酚药理作用 |
2. 山奈酚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六味地黄丸主要入血成分对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株HSV-tk/GCV系统旁杀伤效应的影响 |
第一章 六味地黄丸主要入血成分对CBRH7919细胞株tk/GCV系统治疗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六味地黄丸主要入血成分混合组分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制备及对CBRH7919细胞株tk/GCV系统增效作用的量效关系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六味地黄丸主要入血成分混合组分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对CBRH7919细胞自杀基因系统增效作用的缝隙连接机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山奈酚对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细胞株HSV-tk/GCV系统旁杀伤效应的影响 |
第一章 山奈酚对CBRH7919细胞株tk/GCV系统增效作用的量效关系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山奈酚对CBRH7919细胞自杀基因系统增效作用的缝隙连接机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山奈酚对CBRH7919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存在问题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本文中使用的缩略语 |
附录Ⅱ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Tec激酶区作用蛋白RAI 16的功能和分化调控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索引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Tec 激酶区作用蛋白RAI 16 的功能和分化调控机理初步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RAI 16 合成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ATRA 诱导下RAI 16 在肝癌细胞HepG2 中的表达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RAI 16 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RAI 16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Adenovirus-RAI 16 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和RAI 16 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肝癌诱导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撰写发表的文章 |
(6)新抗肿瘤抗生素NC0604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附图 |
专利和论文 |
致谢 |
(7)松果菊苷对大鼠肝癌细胞GJIC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GJIC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1.1 GJIC的结构及物质基础 |
1.2 Cx分子的结构、分布及功能 |
1.3 GJIC的功能及其调控 |
1.4 肿瘤中GJIC的变化 |
1.5 肿瘤GJIC异常的分子机制 |
1.6 影响肿瘤GJIC的因素 |
1.7 恢复GJIC功能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
1.8 用于检测GJIC及其蛋白的方法 |
2.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 |
2.1 肿瘤的溯源 |
2.2 肿瘤的病因病机 |
2.3 肿瘤的治法 |
3.中药及中药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
4.中药活性成分对GJIC影响的研究进展 |
5.本研究相关的几种中药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5.1 吴茱萸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5.2 松果菊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5.3 淫羊藿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5.4 葫芦巴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6.大鼠肝癌细胞株CBRH7919的生物学特性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吴茱萸碱、松果菊苷、淫羊藿苷及葫芦巴碱对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的作用 |
1.材料 |
2.方法 |
3.统计方法 |
4.结果 |
5.讨论 |
实验二 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吴茱萸碱、松果菊苷、淫羊藿苷及葫芦巴碱对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 GJIC功能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实验三 预标记双染料传输法检测松果菊苷对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 GJIC功能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实验四 松果菊苷对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 HSV-tk/GCV系统旁观者效应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统计方法 |
4.结果 |
5.讨论 |
实验五 松果菊苷对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 Cx26和Cx32表达的影响 |
1.材料 |
2.方法 |
3.统计方法 |
4.结果 |
5.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本论文使用的缩略语 |
附录Ⅱ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文蛤抗癌活性多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 癌症的危害及治疗方法 |
1.1.1 癌症的危害 |
1.1.2 癌症的治疗方法 |
1.1.2.1 手术治疗 |
1.1.2.2 放射治疗 |
1.1.2.3 化学药物治疗 |
1.1.2.4 生物治疗 |
1.2 海洋抗癌生物活性物质研究 |
1.2.1 肽类 |
1.2.2 大环内酯 |
1.2.3 多糖及其衍生物 |
1.2.4 生物碱 |
1.2.5 萜类 |
1.2.6 其他 |
1.3 文蛤及其生理活性研究 |
1.3.1 抗癌作用 |
1.3.2 免疫增强作用 |
1.3.3 降糖、降血脂作用 |
1.3.4 其它功能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文蛤 |
2.1.2 癌细胞株 |
2.1.3 实验仪器 |
2.1.4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文蛤抗癌活性多肽的分离纯化 |
2.2.2 蛋白浓度测定 |
2.2.3 肿瘤细胞培养及细胞生物学效应的测定 |
2.2.3.1 细胞复苏 |
2.2.3.2 传代 |
2.2.3.3 文蛤抗癌活性多肽对几种体外培养癌细胞的浓度效应比较 |
2.2.3.4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 |
2.2.3.5 MP1对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 |
2.2.3.6 MP1对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形态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
2.2.3.7 MP1对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超微结构的影响 |
2.2.3.8 MP1对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周期的影响 |
2.2.4 MP1对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蛋白质组学的影响 |
2.2.4.1 样品处理 |
2.2.4.2 第一向等电聚焦胶电泳(IEF) |
2.2.4.3 第二向SDS-PAGE电泳 |
2.2.4.4 银染色 |
2.2.4.5 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 |
2.2.4.6 扫描和图象处理 |
2.2.4.7 蛋白质胶内酶切 |
2.2.4.8 质谱结果检索 |
3、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文蛤抗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
3.1.1 文蛤抗癌活性物质分离纯化条件的优化 |
3.1.2 文蛤抗癌活性物质的纯度鉴定 |
3.2 文蛤抗癌活性多肽对癌细胞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
3.2.1 MTT法测定比较文蛤抗癌活性多肽对几种癌细胞抑制作用 |
3.2.2 文蛤抗癌活性多肽对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 |
3.2.3 文蛤多肽对肝癌SMMC-7721细胞形态和显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
3.2.4 文蛤抗癌活性多肽对肝癌SMMC-7721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
3.2.5 文蛤抗癌活性多肽对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周期的影响 |
3.3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文蛤抗癌活性多肽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1 文蛤多肽作用前后人肝癌细胞SMMC-7721表达蛋白的变化 |
3.3.2 差异点质谱分析结果 |
4、讨论 |
4.1 文蛤抗癌活性多肽的纯化及其细胞生物学效应 |
4.2 文蛤抗癌活性多肽作用肝癌细胞SMMC-7721后蛋白的差异表达分析 |
4.2.1 α烯醇酶 |
4.2.2 醛糖还原酶 |
4.2.3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
4.2.4 角蛋白8 |
4.2.5 核纤层蛋白 |
4.2.6 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
4.2.7 锌指蛋白 |
4.3 多肽作用机制的推测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7、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9)维生素D3类似物ED-71对肝癌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论文正文 |
第一部分 论文一:维生素D_3类似物ED-71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论文二:维生素D_3类似物ED-71对人肝细胞抑癌基因和促凋亡因子的诱导表达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论文三:维生素D_3类似物ED-71对人肝癌动物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以其意义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1 Effects of 2β-(3-hydroxyproxy)-calcitriol on induction of IGFBP-3 and apoptosis of human liver carcinoma cell line HepG_2 in vitro |
英文论文2 Effects of 2β-(3-hydroxyproxy)-calcitriol on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liver carcinoma cell line and induction of P~(27kip1) |
(10)三氯化镧对肝细胞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缩写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肝细胞癌及治疗进展 |
1.1 手术治疗 |
1.2 非手术治疗 |
1.3 生物治疗 |
1.4 中医中药治疗 |
2 稀土元素的生物学活性及抗肿瘤作用 |
2.1 稀土元素的一般化学性质 |
2.2 稀土元素的生物学活性 |
2.3 稀土元素的抗肿瘤作用 |
3 细胞周期调控与肝癌 |
3.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
3.2 细胞周期蛋白 |
3.3 CDK 抑制蛋白 |
3.4 pRb 通路 |
第二章 三氯化镧抗小鼠肝癌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
第一节 三氯化镧对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整体药效学观察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附图 |
第二节 三氯化镧抗小鼠肝癌机理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附图 |
第三章 三氯化镧体外抗肝癌作用及机理研究 |
第一节 三氯化镧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附图 |
第二节 三氯化镧对 SMMC-7721 细胞 pRb 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附图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二甲氨基偶氮苯诱发大白鼠肝癌中染色质组蛋白变化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光学探针研究还原胁迫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机制[D]. 潘效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豆制品中二甲基黄、二乙基黄[J]. 林钦,黄红霞,张莉,严恒,李道霞,刘美,李晓瑜,黄瑛. 中国测试, 2017(01)
- [3]多功能纳米粒子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D]. 邵丹. 吉林大学, 2015(08)
- [4]六味地黄丸入血成分及山奈酚对自杀基因系统杀伤肝癌细胞的增效作用[D]. 周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5]Tec激酶区作用蛋白RAI 16的功能和分化调控机理初步研究[D]. 雒喜忠. 第三军医大学, 2009(03)
- [6]新抗肿瘤抗生素NC0604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D]. 陈彩霞.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10)
- [7]松果菊苷对大鼠肝癌细胞GJIC影响的研究[D]. 刘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8]文蛤抗癌活性多肽的研究[D]. 冷波. 厦门大学, 2007(08)
- [9]维生素D3类似物ED-71对肝癌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D]. 刘东兴. 山东大学, 2007(03)
- [10]三氯化镧对肝细胞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的探讨[D]. 刘玉荣. 吉林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