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美读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张彦丽[1](2019)在《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叙述了历史的变迁和发展,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学习文言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有助于学生获得审美熏陶,提升审美境界。而且,随着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变迁,审美鉴赏与创造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文言文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子集,必然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重任。美读作为一种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审美创造,陶冶心志的审美阅读活动,能使审美主体深入文本内核,同作者(文本)在鲜活的生命律动中展开审美交往,从而在审美创造中体味物我同化、通融一体时的生命悸动,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使审美主体产生“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愉悦。本论文以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为研究内容,以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美读为研究基础,结合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课程标准中的相应要求,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调查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的具体实践策略,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美的能力。本论文分为五章,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所选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等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中的相关概念做出界定。第一章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分别从现状调查、存在问题、原因探析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明确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章是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理论依据,即主体间性、读者中心、审美心理和因声求气,这些依据为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是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实践依据,从“悦耳悦目”的形式感知、“悦心悦意”的内容感悟、“悦志悦神”的内涵体悟三方面探索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的实践路径。第四章是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的实践策略,分别从聚焦审美文本、紧扣审美目标、聚焦审美内涵、注重审美体验四方面总结,达到从形式到内容,从外在到内在,对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实践策略作系统、完整阐述的目的。第五章是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案例解析,主要摘取了《赤壁赋》和《陈情表》教学设计中的具体片段,从感知、想象、情感角度切入进行解析,为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提供参考范例。
梁亚菲[2](2019)在《苏教版小学高段诗歌教学美育调查研究 ——以C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语言文字学习和人文教育的丰富资源,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诗歌中蕴含的丰富美育因素,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洗涤。然在实际诗歌课堂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更强调诗歌的教育功能,而相对忽略诗歌审美功能等问题。因此,对诗歌美育进行更加深入研究具有必要性,更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价值。这项研究以C小学语文教师和五、六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小学高段诗歌教学美育课堂进行调查研究。整个研究过程经历了准备阶段、前期研究阶段、研究阶段、统计与分析阶段和总结修改阶段,研究内容涉及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中诗歌选文的美育内容、C小学高段诗歌教学美育的现状、成因分析及教学建议等。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C小学在诗歌教学美育中仍存在维持实用教学观念、缺乏诗歌教学美育的实践、忽视学生审美主体地位等问题,基于所存在问题,该研究提出:加强诗歌美育理念学习,引导学生发现美;重构师生双方审美地位,共同参与审美活动;提高教师诗歌审美素养,塑造审美课堂;优化课堂环节,凸显美育因素等四个方面的教学建议。这是一次诗歌教学美育思维的创新尝试,期望探索出符合高段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设想,以达到促进学生心灵的发展,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肖诗莹[3](2017)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普及,培养发展学生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言文作为记录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当下初中文言文教学依然存在“重讲轻读”“重应试轻能力”“重异轻同”等问题,如何完善和丰富文言文教学值得探究。作为一种阅读方式,美读既关注读的内容和过程,也强调读的方式方法;既强调读的情感,也强调读的形式和效果,其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有益于理解文本的意蕴、情感,获得自身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是引导学生独立感悟文言文的美质和提高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有益尝试。本文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目标与建议,试对初中文言教学中美读进行专题研究。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起及对象,从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关于美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及方法。第二章对比分析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以阐述美读在文言文教学的意义。第三章依托《课程标准》、遵循美感规律明确了美读的基本原则及应用标准。第四章以完整的语文课堂教学为前提,以美读应用的原则作为标准,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落实四方面进行美读的应用策略研究。第五章结合美读应用策略,选取初中文言文中文质兼美的篇目《岳阳楼记》进行了美读应用的教学设计。
余泽晶[4](2020)在《初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直觉力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审美直觉力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之美的直接感受的能力,是人们能够在对美的关照中不假思索地产生的精神愉悦。审美直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并将事物的整体美反映出来,也是人在片刻间对美的感觉信息进行了内在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是一个客观与主观、感性与理性达到统一的过程。文学作品有其独特的语言体系统,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读者通过阅读文本,以感受到其中传递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得到美的体验和愉悦。因此,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审美直觉能力,有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开拓学生的创造性,为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学生价值取向的正确选择以及健全人格的发展。全文一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围绕了新课标中提出的审美教育目标阐述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整理了当下研究概况;第二部分围绕审美直觉力与文学作品,阐述了审美直觉力的内涵、特点以及影响审美直觉力的因素和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审美直觉力的意义;第三部分通过实践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总结出当前实际教学的审美直觉力培养中,教师教与学生学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调查问题,提出了培养审美直觉力应遵循的原则;第五部分,根据审美直觉力的影响要素以及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方法,即丰富文学体验、建构文学图式、营造文学情境、增强文学鉴赏,以期培养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审美直觉力。
陈舒玥[5](2017)在《初中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于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忽视学生审美素养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此探究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策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定量研究法、定性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观察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初中学生的审美素养的培养未得到重视,以及观察到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旧采用分层、归纳主题、概括大意的方法教授诗歌,并且在学生的问卷反馈中也体现出对诗歌兴趣的丧失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改变诗歌教学方法,以审美教育提高初中学匀诗歌的兴趣和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素养。首先,本文从诗歌教学、审美素养和美学理论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首先明白是什么,方知怎么做。其次,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所提出的课程要求,探讨了通过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意义,并设立了相应培养目标。参照了有关问卷调查以及自身听课经验发现,如今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分析原因后,结合具体理论依据制定了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初中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为了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晰,本文将审美素养的培养分为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心理的建构、审美兴趣的培养和培养审美情感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最终研究出具体可行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希望通过在诗歌教学中进行上述的审美能力、审美心理、审美兴趣和审美情感的培养方法能够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学生个人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打下基础。
马里瑶[6](2020)在《基于叶朗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受教育功利化的影响,教育主客体愈来愈关注学生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同步发展。生命教育、审美教育等新型理念层出不穷。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和谐人格的养成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精神涵养。人生境界是一个较为深奥抽象的范畴,将“境界”作为解读人生进阶的独立视角是值得商榷研究的,尤其将其纳入中学语文教学之后,对于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反观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师生对审美教育关注颇少,人生境界教育更无从谈及。究其根源,现行中学语文课程教育忽略了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课程培养学生完满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诉求。因此,师生对于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缺乏根本性认知,实际教学中没有将人生境界教育落到实处,仅仅是在文本讲解过程中轻描淡写的点拨一二。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教师素养方面也未能以日常生活层面、工作事业层面、审美诗意层面为切入点设计课堂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语文课程教育是一项洗涤心灵的工程,需要充分体悟人生境界,积极探索人生进阶路径,为培养学生和谐、完满的人格打下坚实基础。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人生境界教育的发展,提升人生境界同样需要语文教育的传承和发展。语文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人生境界教育资源,因此语文教学应贯穿人生境界的意识和品质,使学生获得生命的智慧和心灵的净化。鉴于语文课程得天独厚的人生境界教育资源,论文将立足于叶朗的境界理论即日常生活层面、工作事业层面、审美诗意层面,致力于人生境界视角,结合教育学、语文教学、哲学(美学)等知识,以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教师素养,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层面为研究框架,通过文献收集与分析、问卷调查与分析、教师访谈与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期对人生境界教育现状和实践状况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郑朵朵[7](2014)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朗读教学正面临着诸多困境:部分语文教师对朗读指导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学语文课堂上朗读时间的萎缩,以及部分师生对朗读的误解,即认为其耗时耗力却不讨好等。针对这种现状,笔者通过梳理中国历史上较有代表性的读论,试图勾勒出中国传统读论的发展脉络,从而探索出适合当下语文教学的新读论——美读。笔者在叶圣陶、王尚文等前辈的美读论的基础上,从审美教育的角度重新定义美读,分析作为审美精神活动的美读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基本要素、心理过程,进一步明晰审美教育视角下的美读的内涵与意义。同时,笔者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了解中小学朗读教学现状,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美读的教学策略:聚焦审美文本、丰富审美感知、唤醒审美想象、加深审美理解、激活审美情感、点亮审美表达、落实美读评价。最后,基于对美读教学发展的展望,提出构建美读课的设想,并进一步指出“美读课”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以及美读活动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具体实践。本论文从美读着笔展开研究,一方面是为了明确语文课堂上应如何读,另一方面试图通过美读帮助学生确立审美的人生态度,拥有诗意的人生。美读是一种展示自我生命本质力量的读,它的表达形式不仅包括有声语言,还包括丰富的身体语言。从目阅到口诵,是无声到有声的飞跃;从口诵到朗读,是有声到抑扬顿挫的飞跃;从朗读到美读,是抑扬顿挫到手舞足蹈的飞跃。在美读的手舞足蹈之间,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化、情感得以释放、精神得以放飞,自我价值得以确认。学生既体验着美,又创造着美,成为真正的语文学习的主宰者。
任路敏[8](2020)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美育功能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文是工具性学科,也是人文性学科,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传递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精神方面的发展,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怡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以期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发挥语文学科的美育功能的前提就是要开发、利用好语文教材美育资源。中学现行的语文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本文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研究法,首先对部编本七八九年级共六册语文教材进行梳理,分别分析其在内容方面和形式方面所蕴含的美育因素。其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这些美育因素的功能,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哪些效用。最后,从三个方面探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美育功能的实施策略。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概念阐释、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研究价值。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分别从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分析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美育因素。选文系统主要根据文体划分,探究了教材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散文、诗词、议论文、小说的美育因素;助读系统主要探究插图、单元导语的美育因素;练习系统主要探究课后练习题设计和读读写写的美育因素。第二节分别从教材的结构安排和装帧方面探究了它的美育因素。结构方面主要分析了教材的单元设计及阅读、写作、名着导读等各要素的分布,装帧方面主要分析了教材的版式设计以及封面设计。第二章在第一章分析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美育素材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些美育素材对学生能够起到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怡心的功能。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从做好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美育功能实施的前提与准备、培养教育主体开发与利用语文教材美育资源的能力和教学过程灵活运用语文教材美育资源三个方面,为教师提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美育功能实施的策略,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参考。
邓佳[9](2019)在《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美育虽然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经历了一段起起伏伏的状态,但随着1999年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美育才比较稳定地设置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中,而在最近6年,更是进入了发展盛世。特别是2013年年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42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标志着美育从缺失、提倡、落实,并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首先从如何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建议。同年,美育被纳入《教育法》以及《高等教育法》中,有了法律的保障,美育在学校中,特别是在高校中,成了必须要进行落实的教育。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美育做了新的部署和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形成多样化高质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虽然美育在政策上得到了重视,但在对大学生美育课程选修情况以及大学生美育观念的实践调研中发现,目前学校美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开设不够齐全,课程设置缺乏顶层设计,学生美育选修较为随意,美育观念比较狭隘,对美育内容不太熟悉,对传统艺术接受兴趣不强等。因此,根据以上背景与现实问题,需追问的是:目前不再是开不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的问题,而是如何开设高校美育课程?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目的是什么?高校美育课程应基于什么理念进行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目标是什么?其内容如何构成?教学实施方式?评价方式?高校应该开设哪些美育课程(课程门类)?这些美育课程门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课程结构)?课程的学分如何构成?以及当前是否有开课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本文着重对高校美育课程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本项研究遵循“问题提出——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于身心协调发展构建高校美育课程目标、内容、门类、结构——高校美育课程效应初步验证”的思路。首先本文以国家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近几年有关加强改进美育和高校美育的系列政策为背景,通过对若干高校大学生美育观念和高校美育课程开设及学习情况的调查,提出并分析了当前高校美育课程设置缺乏顶层设计、随意和零散等问题,并在对中外学者关于美育之于人格整体发展(身心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特殊功能的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提炼出基于大学生身体(生理)和心理基础,及其未来身心发展、专业发展、个性与创造性发展等目标为指向,设计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构想。对这一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五圈课程门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公共艺术美育课程、专业审美课程、活动审美课程(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审美化改造)、综合美育课程(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人生美等的跨界整合建构)和潜在美育课程(大学文化、环境、校训、氛围的审美建构与鉴赏)分别进行了论述,对中外大学在这五圈课程中某类课程的开设和实践案例,进行了简介和分析。提出了高校美育课程智能化建设的初步构想。在最后的第七章中,还对高校美育课程体系中的《高校美育-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综合美育课程的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一、高校美育课程的终极目标在于塑造完美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不仅具体到“审美素质、人文素养、全面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的具体发展目标中,更细化为“审美感觉系统的开发、审美认知系统开发、审美体验系统发展、审美表现技能运动系统发展、审美创造与全脑、全身心开发”的发展目标中,以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人文素养、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等全面素养、和培养专业审美鉴赏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等”发展目标中。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既需要传授美的高深知识(美的本质与规律),同时还需要补足美的基本知识(美的特征与分类)。并且目标与内容的选择应有所对应。三、构建了高校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以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第一圈高校美育综合课程:以系统培养学生基本审美素质为目标,囊括了美育基础知识、美的高深知识、审美生理心理方法性知识,及其各种美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综合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协调发展。第二圈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在于促进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的发展,这类课程又可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艺术与审美综合课程。该门课程的目标在于系统介绍艺术种类及其审美方式方法。第二类:艺术鉴赏类课程。目标在于提高艺术感知能力、体验能力、想象联想与理解能力。这一类课程又可以细化为两大类,一是艺术感知理论类课程,二是艺术体验与阐释性理解类课程。艺术感知理论类课程:在于从各种艺术门类中训练学生的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触觉感知、综合感知能力。艺术体验与阐释性理解类课程则要求学生能够体验艺术美,解释艺术,评论艺术,阐释艺术与人文的关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第三类:艺术表现技能训练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协调身心发展,塑造优美形体,开发运动机能。第四类: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遵循美的规律与技巧进行美的创造,促进大脑认知、情绪系统发展。第三圈课程为专业课程审美化:目的在于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和创新动机,培养专业审美素质。其中应特别注重艺术教育专业与文化素养结合的培养模式,艺术师范教育专业艺术实践能力与审美素质的提升训练,以及其余各专业应开设更多相关专业的审美欣赏类课程。第四圈为美育实践活动课程:这类活动课程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审美个性。第五圈为潜在课程:则是形成审美育人环境,创造身心协调发展的“场域”。总之,五圈课程从不同角度开发学生认知、情绪、运动系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愉悦、健康、协调发展。而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全市各级各类高校互联互通的MOOC平台,打造高校美育MOOC群,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制度,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并加强移动美育课程建设,以APP为终端;以及采取VR技术,加强审美体验。四、本文第七章,对综合性的《高校美育》课程的效应进行了初步验证。实验后得出结论:《高校美育》课程在有效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同时,能对受教育者人生价值观产生显着积极的影响。对其中的维度1人生目的、维度2生活方式、维度3人生手段、维度4人生态度的影响速度不同,影响最快的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是人的观念取向和行为选择尺度,伴随着人一生的成长和演变过程。短期教育(一门《高校美育》课程)可能动摇人生价值观中的易变成分尤其是人生态度产生短期效果,可以推断,长期而系统的教育(高校美育课程系统)就可能逐渐动摇人生价值观中的比较稳定的成分从而产生长期而系统的效果,这正好证明长期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总之,高校美育课程应对大学生精神世界进行“建构”,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同时,审美是最为深刻的一种教养,是人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
焦文文[10](2017)在《《乡愁》课例比较研究 ——基于教学价值生成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关于课例比较的研究日趋丰富,课例比较研究的价值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对名师公开课课例进行研究成为课例比较研究的主流,这类课例专业性和系统性更强,凝结着名师的教育智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就语文学科来说,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不同文本类型的教学使得语文课堂异彩纷呈。但在诗歌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将关注点聚焦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上,对现代诗的教学关注较少。究其原因,许多语文教师认为现代诗不好教,考试涉及的也不多等等,种种类似的想法导致现代诗教学现状并不乐观,现代诗的教学价值也并未被完全挖掘。所以,对现代诗的相关公开课例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提炼出现代诗教学的艺术,感受现代诗歌的教学魅力,对提高现代诗教学的关注度和实现现代诗的教学价值有很大的帮助。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针对语文学科来说,“语文核心素养”可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语文核心素养”虽然是一个新概念,但更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内在的教学价值。所以,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也可以看作是教学价值生成的过程。基于上述理解,笔者选取洪镇涛、王君、余映潮、潘庆玉四位名师的公开课课例,从他们执教的余光中先生的现代诗《乡愁》课例出发,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理念,对四个课例进行比较研究,对四位名师在现代诗课堂中的教学价值生成进行个性的提炼和共性的概括,并从中得到对教师教学的启发。现代诗的教学价值可以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层面进行阐释,在对现代诗进行教学价值阐释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现代诗作品来加深理解。笔者认为现代诗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文学思维的教学价值,丰富学生审美体验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文化陶冶的教学价值。通过阐释现代诗的教学价值,可以证实现代诗教学还存在许多潜在的教学价值需要教师进一步挖掘探究。就《乡愁》一诗来说,它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个方面所体现出的教学价值又是独具特色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提高学生诗歌语言赏析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思维多向训练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怡悦审美情趣的教学价值,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情结的教学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量展现《乡愁》的教学价值表达,而四位名师的课堂就从不同的层面对本诗的教学价值生成做出了很好的诠释。笔者对四位名师《乡愁》课例中的教学价值生成结合“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依次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分别提炼出四位名师在这四方面所呈现的教学价值生成特色,并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部分,对他们共同的教学价值追求进行了概括。研究认为虽然四位名师在上述四方面的教学价值生成上各具特色,但他们在教学价值追求方面都体现出对语言运用训练和诗歌朗读训练的重视,也都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审美陶冶。最后,笔者结合研究成果阐述本研究对教师教学的启发,认为教师要合理开发教学价值,要精心进行教学预设,要敏锐把握教学生成,要灵活运用生成方法。
二、以美读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美读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现状调查 |
一、调查简介 |
二、数据统计 |
第二节 存在问题 |
一、课标要求落实欠佳 |
二、诵读环节设计单薄 |
三、教学方式传统机械 |
四、文本诵读有声无情 |
第三节 原因探析 |
一、文言文本现代疏离 |
二、教学目的急功近利 |
三、审美内涵无意忽略 |
四、学生阅读方法不当 |
第二章 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理论依据 |
第一节 从主体间性走向读者体验 |
一、主体间性与美读教学 |
二、读者中心与美读体验 |
第二节 从审美心理走向因声求气 |
一、审美心理与美读移情 |
二、因声求气与美读感悟 |
第三章 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实践依据 |
第一节 “悦耳悦目”的形式感知 |
一、诉诸视觉的形式美 |
二、诉诸听觉的吟诵美 |
第二节 “悦心悦意”的内容领悟 |
一、诉诸内容的智与美 |
二、诉诸情感的情与理 |
第三节 “悦志悦神”的内涵体悟 |
一、内化于心的感悟 |
二、外化于行的践行 |
第四章 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实践策略 |
第一节 聚焦审美文本 |
一、感受语言魅力 |
二、把握深层内涵 |
第二节 紧扣审美目标 |
一、体悟真挚情感 |
二、迁移审美体验 |
第三节 聚焦审美内涵 |
一、营造良好氛围 |
二、追求情感共鸣 |
第四节 注重审美体验 |
一、注重美读体验 |
二、提升美读能力 |
第五章 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案例解析 |
第一节 赋体教学案例展现与解析——以《赤壁赋》为例 |
一、赋体案例展现 |
二、赋体案例解析 |
第二节 表体教学案例展现与解析——以《陈情表》为例 |
一、表体案例展现 |
二、表体案例解析 |
结语 |
附录1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2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苏教版小学高段诗歌教学美育调查研究 ——以C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文献搜集的途径 |
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设计 |
第二章 小学诗歌教学美育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美育与语文美育 |
二、诗歌的内涵与分类 |
第二节 小学诗歌教学美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小学诗歌教学美育的必要性 |
二、小学诗歌教学美育的可行性 |
第三章 苏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科书中诗歌选编分析 |
第一节 小学高段语文教科书中诗歌选文的具体呈现 |
一、小学高段诗歌的呈现形式分析 |
二、苏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科书中诗歌作品的分布情况 |
三、苏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科书中诗歌作品的主题分析 |
四、苏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科书中诗歌作品的朝代分析 |
第二节 苏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中诗歌选文的具体解读 |
一、苏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中诗歌选文的内容美 |
二、苏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中诗歌选文的形式美 |
第四章 C小学高段诗歌教学美育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对C小学语文教师诗歌教学美育现状的调查 |
一、C小学语文教师对讲授诗歌的喜爱程度 |
二、C小学语文教师对苏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科书中美育因素的满意程度 |
三、C小学语文教师对诗歌美育的了解程度 |
四、C小学语文教师对诗歌美育的关注程度 |
五、C小学语文教师对诗歌美育的理解程度 |
第二节 对C小学高段学生诗歌学习美育现状的调查 |
一、C小学高段学生对诗歌的喜爱程度以及学习诗歌的原因 |
二、C小学高段学生对诗歌的掌握程度 |
三、C小学高段学生对诗歌美育的认识程度 |
四、C小学高段学生对诗歌审美行为的选择偏向 |
第三节 小结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第四节 C小学高段诗歌教学美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
一、实用观念阻碍诗歌美育的实施 |
二、教师缺乏诗歌教学美育的实践 |
三、学生诗歌审美主体地位的缺失 |
第五章 C小学高段诗歌教学美育现状的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加强诗歌美育理念学习,引导学生发现美 |
第二节 重构师生双方的审美地位,共同参与审美活动 |
第三节 提高教师诗歌审美素养,塑造审美课堂 |
一、积累美育理论知识,拓宽文学理论视野 |
二、注重提高教学中运用美的能力 |
第四节 优化课堂环节,凸显美育因素 |
一、多样导入,激发审美兴趣 |
二、诵读体悟,引发审美感知 |
三、设计问题,触发审美想象 |
四、以悟引写,诱发审美创造 |
第五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苏教版小学语文高段教科书中诗歌篇目一览表 |
附录B 教师问卷 |
附录C 学生问卷 |
附录D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E 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对象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对象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文言文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美读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美读应用的理据分析 |
2.1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2.1.1 重讲轻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
2.1.2 重应试轻能力,忽视人文内涵 |
2.1.3 重异轻同,忽视语言的古今联系 |
2.2 美读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
2.2.1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
2.2.2 有助于引导学生感悟文言文的美质 |
2.2.3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第3章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美读应用原则及标准 |
3.1 美读应用的基本原则 |
3.1.1 依托《课程标准》 |
3.1.2 遵循美感规律 |
3.1.3 符合认知心理过程 |
3.2 美读应用的评价标准 |
3.2.1 情感性 |
3.2.2 形式性 |
3.2.3 效果性 |
第4章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美读应用的策略研究 |
4.1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
4.1.1 明确文本情况 |
4.1.2 分类制定目标 |
4.2 选择形式,有声有色 |
4.2.1 有声语言 |
4.2.2 无声语言 |
4.2.3 其他语言 |
4.3 设计过程,有理有据 |
4.3.1 初读文本,感知形式 |
4.3.2 品读文本,理解内容 |
4.3.3 悟读文本,赏析情感 |
4.4 落实评价,有得有失 |
4.4.1 多种形式评价结合 |
4.4.2 及时、延时评价结合 |
4.4.3 优缺点评价结合 |
第5章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美读应用的教学设计 |
5.1 美读应用文本《岳阳楼记》的选取理据 |
5.1.1 文质兼美 |
5.1.2 符合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 |
5.2 美读应用文本《岳阳楼记》的教学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初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直觉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审美直觉的研究 |
1.2.2 审美直觉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审美直觉力与文学作品教学 |
2.1 直觉力的内涵 |
2.2 审美直觉力的内涵 |
2.3 审美直觉力的特点 |
2.3.1 审美直觉力具有整体性特点 |
2.3.2 审美直觉力具有选择性特点 |
2.3.3 审美直觉力具有瞬间性特点 |
2.3.4 审美直觉力具有情感性特点 |
2.3.5 审美直觉力具有形象性特点 |
2.3.6 审美直觉力具有创造性特点 |
2.4 审美直觉力的影响因素 |
2.4.1 感知是审美直觉的基础 |
2.4.2 图式是审美直觉的组织原则 |
2.4.3 情境是引起审美直觉产生的条件 |
2.4.4 体验的获得是审美直觉作用的结果 |
2.5 培养审美直觉力的意义 |
2.5.1 促进思维发展 |
2.5.2 增强审美能力 |
2.5.3 丰富生命体验 |
2.6 文学作品教学中培养审美直觉力的优势 |
2.6.1 文学作品的审美性有利于审美直觉力的培养 |
2.6.2 文学作品的情境性有利于审美直觉力的培养 |
2.6.3 文学作品的情感性有利于审美直觉力的培养 |
3.初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审美直觉力培养现状分析 |
3.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3.2 现状调查情况及分析 |
3.2.1 学生调查及情况分析 |
3.2.2 教师调查及情况分析 |
3.3 学生在审美直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1 理解片面,认知模糊 |
3.3.2 感知迟钝,急功近利 |
3.3.3 重视结果,缺少体验 |
3.3.4 理解浅层,缺乏深度 |
3.4 教师在审美直觉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3.4.1 重理性轻感性 |
3.4.2 重局部轻整体 |
3.4.3 重知识轻情感 |
3.4.4 重结果轻过程 |
4.初中生审美心理特征及审美直觉力培养的原则 |
4.1 初中生审美心理特征 |
4.1.1 初中生审美心理的转换性 |
4.1.2 初中生审美心理的封闭性 |
4.1.3 初中生审美心理的易变性 |
4.2 审美直觉力培养遵循原则 |
4.2.1 遵循体验性原则 |
4.2.2 遵守个性化原则 |
4.2.3 遵守能动性原则 |
5.初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审美直觉力的策略 |
5.1 丰富文学体验,奠定审美直觉基础 |
5.1.1 丰富阅读方式,感知作品内容 |
5.1.2 增加生活阅历,促进文学理解 |
5.1.3 拓展艺术理论,感悟文学内涵 |
5.2 建构文学图式,积累审美直觉经验 |
5.2.1 领略诗歌意境,建构意境图式 |
5.2.2 品味散文语言,建构情感图式 |
5.2.3 赏析小说形象,建构形象图示 |
5.3 营造文学情境,激发审美直觉产生 |
5.3.1 强化情感铺垫,培养虚静心境 |
5.3.2 结合课文特点,创造情境 |
5.3.3 多媒体辅助,渲染氛围 |
5.4 增强文学鉴赏,深化审美直觉能力 |
5.4.1 归纳文学作品,促进理性认识 |
5.4.2 支持多元解读,加深理性认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初中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阐释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诗歌教学 |
2.1.2 审美素养 |
2.2 理论依据 |
2.2.1 美学理论 |
2.2.2 审美教育理论 |
第3章 初中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意义和目标 |
3.1 审美素养的培养意义 |
3.2 审美素养的培养目标 |
3.2.1 培养能够感受美、鉴赏美的审美能力 |
3.2.2 建构能够理解美、领悟美的审美心理 |
3.2.3 培养主动发现美的审美趣味 |
3.2.4 丰富学生的多种审美情感 |
第4章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诗歌教学现状调查概况 |
4.2 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4.3 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4.3.1 从学习者方面来审视 |
4.3.2 从教育者方面来审视 |
第5章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探究 |
5.1 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 |
5.1.1 以美读带动审美感知力 |
5.1.2 以意象培养独特的审美想象力 |
5.1.3 以真情培养丰富的审美情感力 |
5.1.4 以认识培养深刻的审美理解力 |
5.2 审美心理建构的意义和方法 |
5.2.1 针对性地进行分项侧重的审美训练 |
5.2.2 注意从不同角度启发审美 |
5.3 审美趣味培养的策略 |
5.3.1 借助文本,培养多向的感受力 |
5.3.2 发散审美想象,激活审美感受力 |
5.3.3 培养审美判断,建构广泛的审美感受力 |
5.3.4 感染心灵,培养敏锐的情感力 |
5.4 审美情感培养的目标与措施 |
5.4.1 语文教师的审美情感素养 |
5.4.2 学生审美情感素养的培养 |
第6章 典型案例探究 |
6.1 案例阐释 |
6.2 案例探究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基于叶朗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3.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可行性条件 |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日常生活层面教育 |
3.1.2 工作事业层面教育 |
3.1.3 审美诗意层面教育 |
3.2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3.2.1 主观条件 |
3.2.2 客观条件 |
4.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4.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4.1.2 问卷编制的确立 |
4.2 调查现状分析 |
4.2.1 教师现状分析 |
4.2.1.1 教师问卷分析 |
4.2.1.2 教师访谈分析 |
4.2.2 学生现状分析 |
4.3 调查启示 |
5.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存在的问题 |
5.1.1 教学设计呈现同质化倾向 |
5.1.2 教学活动缺乏自主创造性 |
5.1.3 教学评价缺乏个性化观照 |
5.1.4 教师素养呈现多级化趋势 |
5.2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5.2.1 教学目标设计不均衡 |
5.2.1.1 强调知识与能力,忽视了工作事业层面教育 |
5.2.1.2 强调过程与方法,忽视了审美诗意层面教育 |
5.2.1.3 强调情感与价值,忽视了日常生活层面教育 |
5.2.2 教学活动实施不到位 |
5.2.2.1 阅读教学缺乏人生境界教育 |
5.2.2.2 写作教学缺乏人生境界教育 |
5.2.2.3 口语交际教学缺乏人生境界教育 |
5.2.3 教学评价指标不协调 |
5.2.3.1 日常生活层面评价浅显化 |
5.2.3.2 工作事业层面评价过度化 |
5.2.3.3 审美诗意层面评价隐性化 |
5.2.4 教师素养体系不完善 |
5.2.4.1 日常生活层面的学习内容不够深 |
5.2.4.2 工作事业层面的学习实践不够多 |
5.2.4.3 审美诗意层面的学习悟性不够高 |
6.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的对策建议 |
6.1 以人生境界为切入点,确立和丰富教学目标 |
6.1.1 立足课程标准,围绕日常生活层面设定教学目标 |
6.1.2 立足课程标准,围绕工作事业层面设定教学目标 |
6.1.3 立足课程标准,围绕审美诗意层面设定教学目标 |
6.2 以人生境界为支撑点,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 |
6.2.1 基于人生境界视角实施阅读教学活动 |
6.2.2 基于人生境界视角实施写作教学活动 |
6.2.3 基于人生境界视角实施口语交际教学活动 |
6.3 以人生境界为着眼点,革新教学评价指标 |
6.3.1 以日常生活层面为内容,丰富教学评价指标 |
6.3.2 以工作事业层面为内容,丰富教学评价指标 |
6.3.3 以审美诗意层面为内容,丰富教学评价指标 |
6.4 以人生境界为立足点,建构教师素养体系 |
6.4.1 基于日常生活层面的教师素养体系建构 |
6.4.2 基于工作事业层面的教师素养体系建构 |
6.4.3 基于审美诗意层面的教师素养体系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四) 研究方法 |
一、美读:本研究的逻辑起点 |
(一) 问题重重的朗读困境 |
(二) 寻找突围之路——美读 |
(三) 美读的重新定位 |
1. “美”的内涵 |
2. “读”的泛指与特指 |
3. 美读的境界 |
二、美读的形成与演绎 |
(一) “读”论发展的共同旨归 |
1. 诵读记忆类 |
2. 熟读精思类 |
3. 精读品吟类 |
4. 传统吟诵类 |
(二) 美读研究的学术争鸣 |
三、美读的本体论 |
(一) 美读的生成机制 |
1. 诗意生活的呼唤 |
2. 语文教科书的审美价值 |
(二) 美读的基本特征 |
1. 审美双重性 |
2. 学生是主体 |
3. 活化是关键 |
(三) 美读的基本要素 |
1. 语言 |
2. 形象 |
3. 情感 |
(四) 美读的心理过程 |
1. 美读准备 |
2. 美读体验 |
3. 美读效应 |
四、美读的教学策略 |
(一) 聚焦审美文本 |
1. 打探学情,了解美读能力 |
2. 根据学情,选择美读文本 |
(二) 丰富审美感知 |
1. 敏化感觉,洞见美读文本 |
2. 打通感觉,走进美读文本 |
(三) 唤醒审美想象 |
1. 积累素材,充实表象储备 |
2. 注重启发,鼓励创造想象 |
(四) 加深审美理解 |
1. 知人论世,深化美读理解 |
2. 课外链接,拓展美读外延 |
(五) 激活审美情感 |
1. 善用配乐,渲染美读氛围 |
2. 适用视频,创设美读情境 |
(六) 点亮审美表达 |
1. 掌握技巧,塑造美读形象 |
2. 调动身体,活化美读形象 |
(七) 落实美读评价 |
1. 互评为主,突出主体意识 |
2. 分层评价,尊重美读差异 |
3. 长短互见,推动美读进步 |
4. 注重过程,指向美读发展 |
五、美读的发展构想 |
(一) 美读课的初步构建 |
1. 美读课的育人理念 |
2. 美读课的教学目标 |
3. 美读课的教学流程 |
4. 美读课的评价标准 |
(二) 美读课对教师的素养要求 |
1. 卓越的美读观念 |
2. 美读课的设计能力 |
3. 较高的美读水平 |
4. 美感洋溢的教学语言 |
(三) 美读实践在小学与中学 |
1. 小学美读 |
2. 中学美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美育功能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概念阐释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价值 |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美育因素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美育因素 |
一、选文系统的美育因素 |
二、助读系统的美育因素 |
三、练习系统的美育因素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形式的美育因素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结构的美育因素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装帧的美育因素 |
第二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美育功能 |
第一节 以美育德,培育高尚情操 |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
二、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
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美教育 |
第二节 以美启智,培养创新能力 |
一、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 |
二、发展学生想象与创造能力 |
第三节 以美怡情,提升审美素养 |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
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
三、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
第三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美育功能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美育功能实施的前提和准备 |
一、充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 |
二、正确处理美育与应试的关系 |
三、遵循美育要求,设定语文美育教学目标 |
第二节 培养教育主体开发与利用语文教材美育资源的能力 |
一、提高教师开发与利用教材美育资源的能力 |
二、鼓励学生参与开发与利用教材美育资源 |
第三节 教学过程灵活运用语文教材美育资源 |
一、针对不同文体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
二、借助教材美育资源,创设语文实践活动 |
第四节 检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美育功能实现效果 |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二、确立客观的评价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背景与问题 |
(一)政策背景 |
(二)实践背景: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研 |
(三)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一)美与美育 |
(二)高校美育课程 |
(三)身心协调发展 |
三、文献综述 |
(一)高校美育课程目标层次研究 |
(二)高校美育课程门类与内容研究 |
(三)公共艺术课程研究 |
(四)中西高校美育课程比较研究 |
(五)身体美育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
(六)审美心理与效应研究——认知、体验、价值观、意象 |
(七)审美生理与效应研究——感知系统、大脑皮质、边缘系统、运动系统 |
(八)美育心理、生理研究 |
(九)借鉴与不足 |
四、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一)目的 |
(二)思路 |
(三)方法 |
五、价值与创新 |
第一章 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 |
一、美:多样统一与和谐人格 |
(一)美的本质:和谐(多样统一) |
(二)教育的理念:人的本质力量和谐统一 |
(三)美与人格内外和谐 |
二、西方关于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 |
(一)古希腊:美与健全、和谐人格 |
(二)鲍姆嘉通:美育与感性认识的完善 |
(三)康德:美沟通真与善 |
(四)席勒:美育培养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 |
(五)霍华德·加德纳:重塑真善美 |
(六)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 |
三、国内美育教育家与健全人格教育理论 |
(一)先秦:乐教诗教与“仁”、“礼” |
(二)蔡元培:美育是“津梁”、“神经系” |
(三)现代美育理论奠基者:梁启超、王国维 |
(四)现代美育理论家:陶行知、丰子恺、朱光潜 |
(五)当代美育理论家:蒋孔阳、李泽厚、刘兆吉 |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身心协调发展 |
一、基于生理机制 |
(一)神经系统机制:感觉系统、中枢系统、情绪系统、运动系统 |
(二)其他生理系统 |
二、基于心理机制 |
(一)审美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思维 |
(二)美感体验:情绪、价值判断 |
(三)审美表现技能 |
(四)审美创造 |
三、基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现状 |
(一)生理系统发展特征 |
(二)心理发展特征 |
四、基于大学生身心未来发展 |
(一)高等教育法规定 |
(二)美育政策规定 |
第三章 高校美育课程目标与内容 |
一、高校美育课程目标 |
(一)审美素质:审美认知力、审美体验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 |
(二)人文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美育精神、大美与大爱 |
(三)全面素质:以美育美、以美寓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 |
(四)专业素质:专业审美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 |
(一)高校美育课程内容:高深知识(美的本质与规律) |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补充:基本知识(特征与分类) |
(三)高校美育课程目标与内容关系 |
三、高校美育课程教学与方法参考 |
(一)视点结构教学法 |
(二)多元教学法 |
四、高校美育课程评价参考 |
(一)质化评价方式 |
(二)量化评价方式 |
第四章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艺术审美与人文素养 |
一、政策推进 |
(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 号) |
(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 号) |
(三)《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 |
二、公共艺术课程 |
(一)限定性艺术选修课程 |
(二)公共艺术鉴赏类课程门类多样 |
(三)艺术技能课程 |
三、艺术教育与艺术美育 |
第五章 高校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
一、五圈课程结构 |
二、五圈课程门类 |
(一)综合美育课程 ——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
(二)艺术审美与训练选修课程——促进艺术审美素养发展 |
(三)专业课程审美化——促进专业审美素质发展 |
(四)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课程审美化——促进个性化发展 |
(五)潜在课程审美化——营造身心和谐发展“场域” |
三、互联网+各类美育课程 |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 |
(二)高校美育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设计 |
(三)移动美育课程:以APP为终端 |
(四)VR:加强审美体验 |
四、学分制是保障 |
第六章 国内外高校美育课程举隅 |
一、美国哈佛大学:《审美阐释理解》与美育课程体系 |
二、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专业艺术课程体系 |
三、北京大学: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审美课程 |
四、清华大学:理工专业审美课程 |
五、西北工业大学:艺术通识课程体系 |
六、北方工业大学:公共美育课程——大学美育 |
七、西南大学:美育传统与开放课程体系 |
八、重庆8所本科美育实验校特色美育课程 |
第七章 高校美育课程效应初步验证——《高校美育》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高校美育》课程——以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为主旨 |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构成与实验设计 |
三、《高校美育》人生价值观效应分析 |
四、实验结论与讨论 |
结语:新时代,新使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美育定义一览表 |
附录 2: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维度、项目 |
附录 3: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 |
附录 4: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
后记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乡愁》课例比较研究 ——基于教学价值生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乡愁》赏析的文献综述 |
(二)《乡愁》课堂实录与点评的文献综述 |
(三)教学价值、教学价值生成的文献综述 |
(四)语文核心素养的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一)课例的概念界定 |
(二)教学价值的概念界定 |
(三)教学价值生成的概念界定 |
(四)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课例比较分析法 |
第一章 现代诗的教学价值阐释 |
一、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教学价值 |
(一)学习现代诗语言的凝练性 |
(二)学习现代诗语言的跳跃性 |
(三)学习现代诗语言的含蓄性 |
二、培养学生文学思维的教学价值 |
(一)注重文学思维的启发 |
(二)拨动文学思维的琴弦 |
三、丰富学生审美体验的教学价值 |
(一)从现代诗的语言品评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
(二)从现代诗的意象赏析中,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性 |
(三)从现代诗的意蕴建构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性 |
四、促进学生文化陶冶的教学价值 |
(一)感受现代诗的文化奥秘 |
(二)体验现代诗的文化风味 |
第二章 《乡愁》教学价值的系统分析 |
一、提高学生诗歌语言赏析的教学价值 |
(一)意象的巧妙选择 |
(二)情感的逐渐升华 |
二、促进学生思维多向训练的教学价值 |
(一)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思维情趣 |
(二)发展想象,促进创新思维养成 |
三、培养学生怡悦审美情趣的教学价值 |
(一)朗读吟诵,体味诗歌的语言美 |
(二)赏析感悟,领悟诗歌的画面美 |
四、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情结的教学价值 |
(一)魂牵梦绕的中国情 |
(二)诗歌里的文化寻根 |
第三章 《乡愁》课例教师简介与教学流程阐述 |
一、教师简介 |
(一)洪镇涛简介 |
(二)王 君简介 |
(三)余映潮简介 |
(四)潘庆玉简介 |
二、四位老师《乡愁》课堂的基本流程阐述 |
(一)洪镇涛教学过程 |
(二)王 君教学过程 |
(三)余映潮教学过程 |
(四)潘庆玉教学过程 |
第四章 《乡愁》课例教学价值生成比较研究 |
一、选取教学价值生成视角的意义 |
二、四位老师《乡愁》课例教学价值生成的比较 |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教学价值生成 |
1. 洪镇涛:美读感染中增强诗文语感 |
2. 王 君:反复“咀嚼”中深入诗的灵魂 |
3. 余映潮:语言细品里习得朗诵技巧 |
4. 潘庆玉:填词对比中把握语言特质 |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的教学价值生成 |
1. 洪镇涛:辩证思维的激烈碰撞 |
2. 王 君:发散思维的巧妙运用 |
3. 余映潮:分析思维的合理使用 |
4. 潘庆玉: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激发 |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的教学价值生成 |
1. 洪镇涛:由浅入深,加强学生审美陶冶 |
2. 王 君:沉入词语,促进学生审美理解 |
3. 余映潮:诱发感情,丰富学生审美体验 |
4. 潘庆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审美想象 |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的教学价值生成 |
1. 洪镇涛:字斟句酌中感受诗歌魅力 |
2. 王 君:分析品读里弥散文化芬芳 |
3. 余映潮:熏陶感染中深化文化理解 |
4. 潘庆玉:情感陶冶里传递家国情怀 |
三、《乡愁》课例中共同的教学价值追求 |
(一)注重语言运用训练 |
(二)注重诗歌朗读训练 |
(三)注重学生思维启发 |
(四)注重进行审美陶冶 |
四、本研究对教师教学的启发 |
(一)教师要合理开发教学价值 |
(二)教师要精心进行教学预设 |
(三)教师要敏锐把握教学生成 |
(四)教师要灵活运用生成方法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以美读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文言文美读教学实践研究[D]. 张彦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2]苏教版小学高段诗歌教学美育调查研究 ——以C小学为例[D]. 梁亚菲.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读研究[D]. 肖诗莹. 湖南大学, 2017(07)
- [4]初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直觉力培养研究[D]. 余泽晶.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初中诗歌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研究[D]. 陈舒玥.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6]基于叶朗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研究[D]. 马里瑶.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7]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读研究[D]. 郑朵朵. 浙江师范大学, 2014(02)
- [8]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美育功能实施研究[D]. 任路敏.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9]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D]. 邓佳. 西南大学, 2019(01)
- [10]《乡愁》课例比较研究 ——基于教学价值生成的视角[D]. 焦文文.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