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文献着录规则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吴萍萍,叶继元[1](2019)在《中国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着录规范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参考文献引用是否规范,着录是否标准,可以作为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参考指标。文章以我国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图书馆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14 534篇文后参考文献的着录规范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存在参考文献表的排列编号有误、参考文献项目的缺失及错误等失范问题,提出了制定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健全学位论文审查制度等建议,以提高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着录规范性、准确性,从而提高硕士论文的质量。
赵燕[2](2017)在《网络参考文献的选择和引用》文中指出随着网络环境及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学术研究中以网络文献作为引文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向。文章分析了网络参考文献的特性及存在的局限,并就如何正确、规范地选择和引用网络文献展开论述。
王佩[3](2016)在《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网络引文引用内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将引用内容这一概念引入网络引文分析之中,旨在通过对网络引文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正文中所体现的引用内容特征的分析,发现科研人员在引用网络文献时的引用位置、多次引用和引用语义特征以及引用行为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网络参考资源的发展现状,为规范网络文献的引用作出建议。本文构建了以引用内容为核心的网络引文分析框架,将引用内容这一概念分解为引用在论文正文中所处的位置、多次引用现象和引用内容文本的语义特征这三个维度进行解析,对网络引文在人文社科研究论文中的数量和功能进行全面而立体的解读。选取SpringerLink平台收录的、被SSCI索引的132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11至2015年发表的36465篇科研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自行编写的引用内容抽取系统,自动识别、提取和存储了论文文后着录的68934条网络引文款目以及论文中出现的100961条引用内容,并对其进行了基于引用内容的网络引文分析,揭示了人文社科研究人员在引用网络文献时的位置偏好、多引现象特征和引用语义特征。在网络引文的位置分布方面,对样本数据中论文的章节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对论文的整体篇幅、章节数量、章节篇幅和章节标题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对网络引文的引用内容在论文中的总体位置分布、在不同章节中的分布、在不同章节内部的分布进行了考察。发现人文社科论文的章节结构基本符合科研论文的IMRaD四节式结构特征,网络引文中约三成出现在论文的开头,即引言、背景介绍、文献综述部分,约五成分布在论文的主体论述部分,即方法、结果和讨论部分,在论文的结尾部分网络引文出现的数量较为稀少。在论文的章节内部,作者倾向于在引言的开头部分和最末尾处密集引用网络文献。在网络引文的多引现象方面,对网络引文款目与引用内容之间的绝对数量关系和数量比例关系进行了考察,根据多引次数的多寡将网络引文划分为不同效用级别,并对不同效用级别的网络引文在论文中的位置分散和集中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网络引文多引现象的数量特征呈两极分化,即在文后着录的网络文献越多、则在正文中引用该文献的次数越多,而在文后着录的网络文献越少、则在正文中引用该文献的次数越少,多数的高效用级别的网络引文存在于少数论文中;中等效用级别的网络引文在论文章节中的位置比高效用级别的网络引文更为集中,中等效用级别网络引文在论文中的分散呈现一种首尾呼应的模式:高效用级别网络引文更多分散在不同章节中,多次反复引用的行为体现了网络引文与论文不同论述内容和功能之间的高度切合。在网络引文的引用内容语义特征方面,通过对引用内容进行词性标注和TF-IDF权重计算的方式对人文社科论文中引用了网络引文的内容开展语义特征分析,从而对引用性质做出判断。使用作用名词和行为动词作为网络引文引用功能的语义特征,使用连接词、正面形容词和负面形容词作为网络引文引用倾向的语义特征。对引用内容进行语义特征词汇提取后发现,网络引文的功能特征为向人文社科研究以卫生、儿童、教育、人口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的方式提供了研究范例和研究项目方面的参考,作者在引用网络文献时的行为特征表现为利用网络文献对所论述的问题进行描述和阐释,并在网络文献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发展自身的理论和论述;网络引文引用内容的倾向特征为以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的论述为主,将网络文献作为研究证据而引用,通过对网络文献的引用对研究问题进行推理或者反证,论述中以正面引用为主,不会在论述过程中过多采用具有强烈负面感情色彩的词汇。基于以上三个维度的分析和总结,结合网络引文的学科分布、域名分布、文件类型分布和可获取特征,对样本数据中网络引文进行了总体分析,并以来源于政府及其行政机构网站的政府网络引文为例,对政府网络引文的引用内容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政府网络文献在公共卫生学领域受到最多认可,其中以对网页文件和PDF文档文件的引用数量最多,作者倾向于在论文的开头密集引用政府网络文献作为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的支撑材料,并且部分作者选择在论文的不同章节反复引用同一政府网络文献、用以支持不同论述功能的研究内容;在引用中,政府网络文献多以陈述性、事实性文献出现,作者多倾向于对政府网络文献进行正面引用,并且在不同学科中对政府网络文献不同侧面的特征进行了肯定。通过基于引用内容的网络引文分析,发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网络引文引用行为中引用内容的分布密度、引文款目和引用内容的匹配度、网络文献的省力引用、以及网络引文的着录质量差异方面的特征和问题,从网络引文规范与选择问题、网络文献引用行为的引导、正视网络引文存在的弊端与优势这三个角度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王冰收[4](2014)在《应重视基于P-W的网络文献的引用和着录》文中指出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学术研究查询收集资料更多的是通过网络进行。引用了网络文献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要有着录,以体现网络信息真实的学术价值。目前网络文献的着录存在《国标》规定不详细,缺乏具体操作指引,使作者、编者、数据库工作者提取着录信息问题较多。为规范网络引文着录,建议:(1)信息服务商完善网页的标准化以使得着录数据容易获取;(2)加强《国标》网络引文着录的解读与研究,并形成规范以使作者及编辑着录时有据可依;(3)网络引文的可获得及稳定性,不能仅仅依赖网络信息的长期保存,应充分利用编辑部或图书馆资源,建立一套被引网络信息的长期保存系统。
马双双,崔金贵,陈燕[5](2014)在《新媒体环境下电子文献着录问题分析与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学术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着录大都采用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该规则是依据当时的文献载体的形式制定,如今8年过去了,新媒体技术使得文献载体的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显然,2005版的《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中有关电子文献着录规则已经不能满足所有新媒体的文献类型。调查发现,在学术期刊的实际编辑工作中对优先出版、OA出版文献的着录格式五花八门,对网络媒体与纸媒着录方式存在模糊认识。因此,依据新媒体的文献特点,对期刊学术论文中的电子文献着录格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借鉴国外一些着录情况,提出思考建议,以期澄清一些模糊认识,推动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赵坚[6](2010)在《谈网络环境与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的编目环境、编目范围、编目对象、编目手段、编目方式、编目格式、编目职能和对编目人员的要求等,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回顾了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的新变化,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加强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的对策,即:(1)加强书目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2)充分利用联机联合编目的优势;(3)逐步开展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编目;(4)提升文献信息资源组织层次;(5)提高编目人员的综合素质。
任瑞娟,刘丽斌,濮德敏,米佳[7](2010)在《中文DOI路在何方——从参考文献着录与DOI的关系探讨中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的发展方向》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外,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系统(DOIs)在原文获取、引文链接与数字版权管理中已有广泛的应用。中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系统(ChDOIs)的建立与发展迫在眉睫。从参考文献着录与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的关系这一独特视角出发,理清DOI多重解析的原理和具体应用模式,以及中文信息资源面对DOI多重解析在实际运行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调研部分电子资源平台上DOI在参考文献中的标引情况后,详细分析了中文DOI发展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并提出ChDOIs的发展建议,即自主建立系统、文后着录DOI、分割标引参考文献。图2。参考文献20。
郭伟,陈丽华[8](2009)在《网络文献概念的重新定义及范围界定》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比电子文献与网络文献的区别,建议将网络文献作为一种单独的文献类型从现归属的电子文献中分离出来。根据网络文献的特点,重新定义了网络文献的概念,界定了网络文献的范围,提出了应将第一载体为纸质的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从网络文献中分离出来的观点。
江清悠[9](2009)在《学报文后参考文献引用与着录情况思考——以福建省高校学报为例》文中认为通过抽样调查分析福建省高校学报2008年参考文献着录情况,发现大部分学报基本能按规则着录,但也存在一些不规范地方。通过分析其不规范的原因,结合日常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认为,除了编者和作者要重视对参考文献的规范着录,同时着录规范的制定也应对网络公告作为文献有更明确的界定。
冯英华,屈卫群,吴双,赵燕秋,周文娟[10](2008)在《网络文献资源引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通过对近10年来8个学科网络引文的年际变化、学科知识结构、表达规范性和可追溯性等方面的计量分析,揭示了网络引文的发展规律,为规范网络引文、掌握网络信息资源交流规律、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对网络文献共享以及保障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网络文献着录规则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文献着录规则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着录规范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参考文献表及注释 |
3.1.1 注释的缺失 |
3.1.2 参考文献表的排列编号有误 |
3.2 参考文献着录项目的缺失 |
3.3 参考文献着录项目的错误 |
3.3.1 文献类型着录有误 |
3.3.2 引用的期刊名有误 |
3.3.3 参考文献着录格式的错误 |
3.3.4 参考文献着录符号的错误 |
4 建议 |
4.1 制定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统一参考文献着录形式规则 |
4.2 健全学位论文审查制度, 提高对参考文献着录的重视程度 |
4.3 加强有关文献管理软件应用的培训, 提高参考文献着录的准确性 |
4.4 增强学术规范意识, 努力成为“好的学者” |
5 结语 |
(2)网络参考文献的选择和引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参考文献的特性 |
1.1 网络参考文献的优势 |
1.1.1 强时效性。 |
1.1.2 超地域性。 |
1.1.3 链接丰富。 |
1.2 网络参考文献的局限 |
1.2.1 具有不确定性和不规范性。 |
1.2.2 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 |
2 网络参考文献的选择依据 |
2.1 依据参考文献的基本要求来选择 |
2.1.1 联网的学术数据库。 |
2.1.2 权威的学术性网站。 |
2.1.3 合适的网络书刊。 |
2.2 依据研究者的写作目的来选择 |
3 网络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 |
3.1 真实性原则 |
3.2 必要性原则 |
3.3 适量性原则 |
3.4 规范性原则 |
(3)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网络引文引用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外研究进展 |
0.2.2 国内研究进展 |
0.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0.3 创新点 |
1 研究设计与过程 |
1.1 研究目标、框架与内容 |
1.1.1 研究目标 |
1.1.2 研究框架 |
1.1.3 研究内容 |
1.2 研究范围 |
1.2.1 人文社会科学 |
1.2.2 网络引文 |
1.2.3 引用内容 |
1.2.4 SpringerLink平台数据 |
1.3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3.1 全文数据获取 |
1.3.2 文本解析 |
1.3.3 自然语言处理 |
1.3.4 网络引文特征提取 |
1.3.5 引用内容文本特征提取 |
1.3.6 统计与分析 |
1.4 本章小结 |
2 人文社科论文网络引文引用内容的位置分析 |
2.1 人文社科论文的结构分析 |
2.1.1 人文社科论文的概况 |
2.1.2 人文社科论文的篇幅特征 |
2.1.3 人文社科论文的章节特征 |
2.2 网络引文在人文社科论文中的位置分布 |
2.2.1 网络引文人文社科论文中的总体分布 |
2.2.2 引用内容在人文社科论文章节中的分布 |
2.3 本章小结 |
3 人文社科论文网络引文的多引现象分析 |
3.1 网络引文多引现象的数量分析 |
3.1.1 网络引文款目与引用内容的数量关系分析 |
3.1.2 网络引文的效用级别分析 |
3.2 网络引文多引现象的位置分布 |
3.2.1 不同效用级别网络引文的位置分布 |
3.2.2 中高效用级别网络引文的位置分布 |
3.3 本章小结 |
4 人文社科论文网络引文引用内容的语义特征分析 |
4.1 网络引文引用功能的语义分析 |
4.1.1 网络引文引用功能的语义特征 |
4.1.2 网络引文引用功能的总体特征分布 |
4.2 网络引文引用倾向的语义分析 |
4.2.1 网络引文引用倾向的语义特征 |
4.2.2 网络引文引用倾向的总体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引用内容的人文社科论文网络引文分析 |
5.1 网络引文在人文社科论文中的总体分布 |
5.1.1 网络引文的学科分布 |
5.1.2 网络引文的域名分布 |
5.1.3 网络引文的文件类型分布 |
5.1.4 网络引文的可获取度 |
5.2 人文社科论文中政府网络引文引用内容的实证研究 |
5.2.1 政府网络引文的总体分布 |
5.2.2 政府网络引文的引用位置分析 |
5.2.3 政府网络引文的多引现象分析 |
5.2.4 政府网络引文的语义特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人文社科论文中网络引文内容特征与讨论 |
6.1 人文社科论文中网络引文引用内容特征 |
6.1.1 引用内容的分布密度 |
6.1.2 引文款目与引用内容的匹配度 |
6.1.3 网络文献的省力引用 |
6.1.4 网络引文的着录质量差异 |
6.2 人文社科论文中网络引文的讨论 |
6.2.1 网络引文规范与选择问题 |
6.2.2 网络文献引用行为的引导 |
6.2.3 正视网络引文存在的弊端与优势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应重视基于P-W的网络文献的引用和着录(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文献的定义及外延 |
2 适合作为引文的网络文献 |
3 网络引文发展趋势 |
4 网络文献的引用和着录 |
4. 1 网络文献引用的问题 |
4. 2 网络引文着录信息的获取 |
4.2.1作者自己抽取数据着录 |
4. 2. 2 自动获取各着录数据元素 |
4. 3 网络引文着录中存在的问题 |
(5)新媒体环境下电子文献着录问题分析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媒体环境下电子文献着录规则的不足 |
1. 1 电子文献着录规则不能满足新媒体文献类型 |
1. 2 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着录混淆 |
1. 3 优先出版、OA出版文献的着录格式五花八门 |
2 国外电子文献着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
3 结语 |
(6)谈网络环境与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的发展历程 |
(一) 手工编目阶段 |
(二) 计算机脱机编目阶段 |
(三) 计算机联机编目阶段 |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的新变化 |
(一) 编目环境的变化 |
(二) 编目范围的变化 |
(三) 编目对象的变化 |
(四) 编目手段的变化 |
(五) 编目方式的变化 |
(六) 编目格式的变化 |
(七) 编目职能的变化 |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的对策 |
(一) 加强书目数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工作 |
(二) 充分利用联机联合编目的优势 |
(三) 逐步开展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编目 |
(四) 提升文献信息资源组织层次 |
(五) 提高编目人员的综合素质 |
四、 结束语 |
(8)网络文献概念的重新定义及范围界定(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文献概念 |
2 网络文献的范围界定 |
(9)学报文后参考文献引用与着录情况思考——以福建省高校学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参考文献引用与着录情况分析 |
(一) 着录格式不统一 |
(二) 着录体例不统一 |
1. 顺序编码制[5]1 0: |
2. 着者-出版年制[5]1 0: |
(三) 着录要素不全或错误 |
(四) 转引文献和不相关文献 |
(五) 注释与参考文献混用 |
二、提高参考文献着录规范的方法 |
(一) 提高编辑人员的规范意识和能力 |
(二) 重视对作者进行文献意识的培养 |
(三) 加强交流, 共同提高 |
三、有待完善的规范 |
四、结束语 |
(10)网络文献资源引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引文年际变化的调查与分析 |
2 网络引文学科变化的调查与分析 |
3 网络引文的域名分析 |
4 网络文献可追溯性的调查与分析 |
4.1 网络引文可追溯性的年份分析 |
4.2 不同着录格式网络引文的可追溯性分析 |
5 总结与思考 |
5.1 针对国内网络引文量少的现象提一些建议 |
5.1.1 完善国内网络环境,进一步普及网络技术。 |
5.1.2 丰富国内网络资源,充分挖掘网络资源。 |
5.2 针对网络文献的学科分布不均提一些建议 |
5.2.1 加强学科导航体系建设。 |
5.2.2 合理分配各种网络信息资源,避免信息资源的垄断。 |
5.2.3 构建合理的学科核心网站和学术性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体系。 |
5.3 针对网络文献引文的不规范提一些建议 |
5.4 针对网络文献可追溯率低的现状提一些建议 |
四、网络文献着录规则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着录规范的调查与分析[J]. 吴萍萍,叶继元. 图书馆, 2019(04)
- [2]网络参考文献的选择和引用[J]. 赵燕.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03)
- [3]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网络引文引用内容分析[D]. 王佩. 武汉大学, 2016(12)
- [4]应重视基于P-W的网络文献的引用和着录[J]. 王冰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02)
- [5]新媒体环境下电子文献着录问题分析与探讨[J]. 马双双,崔金贵,陈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02)
- [6]谈网络环境与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J]. 赵坚. 河北科技图苑, 2010(05)
- [7]中文DOI路在何方——从参考文献着录与DOI的关系探讨中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的发展方向[J]. 任瑞娟,刘丽斌,濮德敏,米佳.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02)
- [8]网络文献概念的重新定义及范围界定[J]. 郭伟,陈丽华.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9(04)
- [9]学报文后参考文献引用与着录情况思考——以福建省高校学报为例[J]. 江清悠. 武夷学院学报, 2009(04)
- [10]网络文献资源引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冯英华,屈卫群,吴双,赵燕秋,周文娟. 新世纪图书馆, 2008(01)
标签: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论文; 文献研究法论文; 文献分析法论文; 文献论文; 文献回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