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气质量——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分层采样方法(续)(论文文献综述)
曹晏风[1](2021)在《兰州市大气降水水化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降水通常可以有效地从大气中清除气溶胶颗粒和溶解的气态污染物,是对大气颗粒物最有效的大气净化机制。降水的化学组分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在一些人类活动密集的地方,人为排放甚至决定了降水的化学组成。兰州受到能源排放大以及特殊的地形、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兰州大气污染中大气颗粒物以及SO42-污染比较突出。因此,对兰州市大气降水中水化学组分的研究便显得尤为迫切且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系统采集长时间序列的兰州及郊区的大气降水样品,基于水化学方法,测量大气降水中化学组分,研究不同时间尺度(年内、季节、事件内)下大气降水水化学的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市区与郊区大气降水化学组成的区域差异;以SO42-为主利用数学方法定量计算硫酸盐人为源的贡献量;通过对人类活动因子、大气污染因子、气象因子(风速、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等)与大气降水中离子含量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兰州市大气污染现状与成因。结果表明:(1)兰州市不同采样点其水化学组成及降水酸碱性特征各不相同。研究区主要离子组分为Ca2+和SO42-。高降水量伴随着各离子的高年湿沉降通量。不同采样点平均pH值由大到小为永登>榆中>皋兰>安宁,整体都呈碱性。Ca2+是所有采样点降水中最主要的中和化合物,四个采样点AP/NP(中和潜力)值均小于1。降水事件的AAI值大部分分布在100%以下,但个别降水事件中AAI指数(氨可利用性指数)远大于100%。研究区大气降水中各离子浓度远高于中国东南地区,但降水的酸度要远小于东南站点的降水酸度。最后,将本研究中兰州市大气降水中水化学组分浓度与前人对该地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离子浓度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兰州市不同采样点2019年5月~2020年9月降水中主要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离子浓度波动显着。具体来看,降水水化学组成随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变化特征;大气降水中各离子组分浓度随月份的变化呈现出干季(10月~次年4月)较高,湿季(5~9月)较低的趋势;事件内降水不同时间间隔采集的降水中的各个离子组分浓度变化各不相同,同一时间间隔内采集的降水中大部分离子组分浓度变化保持一定的变化规律,整个变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初期高浓度阶段、平缓阶段和反弹阶段。基于年尺度的降水中各离子组分浓度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不同采样点的降水中各个离子浓度分布不一致。(3)不同采样点的海水富集因子和土壤富集因子组分保持一致,大部分离子相对于海洋和地壳都呈现富集状态。研究区内的降水化学组分的海源和非海源贡献量各不相同,离子间贡献量也存在差异。总体上各个采样点大气降水化学组分来源主要由人类活动排放和地壳物质输入为主,海洋组分输入很少。人为硫酸盐贡献量因区域分布而不同。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所有离子来源大体划分为四类,分别为地壳混合来源、工业来源、交通来源和农业来源。另外,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大气降水中各种化学组分和气象因子、大气质量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因子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以上离子组分来源分析提出相应的大气治理对策。
杨东上[2](2021)在《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NO2反演算法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光学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监测手段,已经用于各种地球观测和气象观测研究中。尤其是基于光学遥感技术在不同观测平台上的开发和应用,产生了很多重要的发现和认识。自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的光学遥感技术,这促进了依赖光谱学的分析方法在大气监测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它也推动着环境科学和大气科学的发展,如对大气中污染气体及痕量气体的监测,使人们认识到这些污染气体的来源和传输通道,并为污染治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目前,基于DOAS的光谱遥测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卫星、机载和地基观测平台,在地球大气污染模式的建立,污染气体分布和变化规律的总结,气体浓度的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相比较于其他大气污染监测手段,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一是光学遥测方法中利用了光在大气中的传输特性,是其他物理化学方式所不具备的,因此可用于包括外太空、大气层、地表等多种空间监测,其次,由于其采用的DOAS算法将自然光作为分析介质,相比较于化学发光法等适用性和局限性较大的分析手段,具有反演速度快,观测范围广的特点。随着污染溯源和大区域监测的需求,基于DOAS技术的卫星遥测平台成为人类了解大气污染物如NO2分布和变化趋势的重要方式之一。由欧空局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面向紫外可见波段的多个高光谱探测载荷已在卫星遥测领域取得众多的成就,而我国也在2018年5月成功发射了第一个紫外可见高光谱大气污染探测载荷-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MI),以弥补我国星载平台基于光谱分析进行污染气体监测上的空白。但由于载荷定标不充分并受到仪器关键元器件的限制,同时受到夫琅禾费参考谱采集中未知光谱结构引入等因素的影响,导致NO2反演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条带现象,降低了浓度反演的精度,因此研究中主要针对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的紫外可见波段,讨论研究了 EMI的对流层NO2浓度获取的总体流程,包括EMINO2反演算法的优化、NO2遥感条带处理,对流层平流层NO2分层以及数据产品的验证和应用。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一是对EMI NO2反演算法的研究和优化。本论文首先对EMI DOAS反演NO2算法中各参量的选择进行讨论,然后分析了 NO2反演结果的精度和条带特性。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最优波段选择方案,构造了 AHP-DOAS反演算法。此外研究发现不同空间维像元反演过程中存在的明显的固定拟合残差,基于此,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残差结构进行分析。经以上修正后,获取了准确的NO2柱浓度产品,为进一步的数据产品的分析和验证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二是提出了对EMINO2斜柱浓度条带修正。经过EMI NO2反演算法的优化后,遥感条带现象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条带现象。研究评估了矩匹配法和傅里叶变换法在去除NO2条带上特点和效果,最后选择傅里叶变换滤波的条带去除方法,实现了对EMINO2柱浓度的修正。三是基于EMI的数据产品的对流层-平流层NO2浓度分层。利用对流层平流层分离技术,分析了 STREAM对流层-平流层分层方法在EMINO2产品应用上的可行性,根据NO2的全球分布特征,比较了 STREAM法和参考区域法(RSM)对平流层-对流层NO2分层效果。四是EMI NO2浓度结果的验证和应用。为进一步验证NO2数据产品的可靠性,利用在京津冀地区的地基多轴DOAS的NO2浓度反演结果,对EMI数据产品进行验证。TROPOMI和地基数据产品与EMI的对比结果表明了针对EMI仪器的NO2反演算法优化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此外基于EMI NO2数据产品及地基NO2遥测数据对京津冀地区的NO2分布和变化进行分析,评估了 2018年-2019年北京NO2污染情况,利用统计学相关方法及气象数据信息,研究了该地区NO2的污染传输特性。再次证明了EMI在监测区域NO2污染上的重要意义。
王维维[3](2020)在《大气污染天地空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建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今以细颗粒物和臭氧为主的大气复合污染以及区域性的环境污染是我国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传统单一的环境监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环境管理的需求,本文通过集成课题提供的监测技术,建成复杂地形下的天地空一体化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体系,形成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发展数据融合与综合应用平台,在成渝地区开展技术应用示范,实现环境现状质量展示、污染物溯源、污染预测预警等。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围绕成都的传输通道,主要有向南经乐山达宜宾、泸州;向北影响绵阳、德阳。围绕重庆的传输通道,主要是沿川东褶皱带的西南-东北方向传输,南充-合川-重庆-泸州。盆地中部城市传输通道,为南充-遂宁-资阳-眉山-雅安。2.初步形成复杂地形下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开展天地空一体化监测,应具备的两个尺度的监测能力,分别为:区域传输尺度和局地重点源区尺度。区域传输尺度的观测需要在现有监测站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区域输送特征,在关键输送通道上补充立体监测能力,体现天地空一体化在污染物立体分布监测方面的优势。对于局地重点源区,需要在更小的空间尺度和更短的时间尺度上迅速获取大气污染物的三维空间分布,应充分利用DOAS系统、车载走航系统和无人机监测系统的污染物实时追踪能力。3.利用联合观测以及应用平台得到一些初步的结论。长寿观测点的NOx日间维持较低的浓度,早间浓度升高,主要受当地交通源的影响,在夜间浓度持续升高,可能是由于局地排放的关系。在夏季日间,NO的浓度下降和NO2浓度升高,可能与日间高温有关。局地的太阳辐射日变化是臭氧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NO与O3反应使夜间浓度维持平稳。地面观测表面,观测点冬季的PM2.5比冬季的浓度多出一倍以上,从垂直方向上的探测可以知道近地面2.5μm以上的大粒子较多,高空2.5μm以下的小粒子为主,夜间颗粒物受局地排放影响大。4.根据分析乐山冬季的污染情况,冬季混合层高度较低,在12月的一次污染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是PM10,通过分析主要是南下的冷空气将甘肃、陕西省的沙尘传输到了乐山观测点。
汪晶[4](2020)在《拉萨市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现状分析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垃圾产量持续增长,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问题成为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我国城镇垃圾集中处理处置最直接、简单的处置方式是卫生填埋,其具有技术成熟、处理费用低等诸多优点。同时,其二次污染问题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填埋场气体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也是倍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目前西藏高原地区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产排现状及影响方面研究鲜见报道,相关污染防控缺乏数据支持。拉萨市垃圾填埋场是长期以来拉萨市及周边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主要去向,至今已有十六年运行时间。是目前西藏规模最大、运行时间最久的垃圾填埋场。拉萨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填埋气体作为垃圾填埋场不可避免二次污染物,将不可避免地对周边环境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和危害,是拉萨垃圾填埋场所在区域做好环境污染防控工作重点关注对象之一。本论文以拉萨市垃圾填埋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样,分析测试了填埋场主要恶臭污染物,并对照国家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对填埋场恶臭污染物排放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对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排放现状进行监测,分别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及综合指数法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对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污染物排放污染源恶臭气体理论臭气浓度及其贡献率进行分析,并对垃圾卫生填埋场甲烷气的产量进行预测,分析了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减排潜能及其效益,为垃圾填埋场填埋场气体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取得的成果主要有:1.拉萨市垃圾填埋场厂界、周边敏感点及污染源中氨(NH3)、三甲胺(C3H9N)、硫化氢(H2S)、甲硫醇(CH3SH)、甲硫醚(CH3)2S、二甲二硫醚(C2H6S2)、二硫化碳(CS2)、苯乙烯(C8H8)、臭气浓度9项指标进行监测,厂界及敏感点硫化氢均不超出国家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其余指标均未检出。2.对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源进行理论恶臭浓度、臭气强度及其贡献率的计算,在14:00时的恶臭浓度最高,日均浓度贡献率最大的含硫化合物是三甲胺、硫化氢;污染源处硫化氢的恶臭强度达到“明显臭味”的水平,臭气强度大,需要跟踪关注硫化氢的产排情况。3.对拉萨市垃圾填埋场甲烷产生量进行了预测,发现甲烷产量较低。对拉萨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甲烷减排途径及其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拉萨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发电效益较低。考虑到设备成本较高,填埋气甲烷发电不具备经济可行性。建议拉萨市垃圾填埋场对排放的甲烷气体进行火炬燃烧处理,防止随意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陈真[5](2020)在《新保护地体系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认为2019年《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成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推动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对生态旅游的功能、角色、定位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正在开展的生态旅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已然对区内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背景下,本文尝试梳理新保护地体系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的具体要求,构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有益探索。本文在系统总结生态旅游及其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不同发展阶段特点,构建了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构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目标线性加权求和函数法建立指标评价评估模型,最后以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构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库即起步难的创建期——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发展慢的成长期——政府指导企业参与的适度游憩型;规范化的成熟期——政府指导市场主导的深度融合型。并分析提出当前最适宜的模式是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2)建立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目标层—准则层—亚准则层—指标框架,准则层由制度、社会、环境和生态四个部分构成,评价指标共42个。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建立了指标评价评估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与标准化处理,建立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3)对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证研究该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得分是39.53分,处在可持续发展准备阶段。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该保护区可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生态旅游优化调整:树立生态伦理观,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管理体制;突出生态教育特质,开展深度生态旅游体验;建立高质量解说系统,完美实现寓教于游;实施最佳环境管理,定期开展可持续发展评估。
王彪[6](2019)在《影响薏米品质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分析 ——以官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发展名特优农产品经济,是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官路薏米久负盛名,如何科学合理规划、科学种植、扩大其经济效益,是政府和科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地球化学、数理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学等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对土壤元素、地质背景等与薏米品质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研究,同时对土壤、薏米金属元素进行安全评价,科学指导规划种植,深度挖掘薏米品质特色,树立自有品牌。结论如下:研究区内土壤通过养分划分得出K、Ca、Mg、N、水解性氮、有机质、S、Cu、Zn丰富,P、速效磷、速效钾、B、Mn、Mo缺乏。与福建A层土壤背景值比较Ni、Sr、Cd、Pb、Hg、Cr富集,Se、Ge、As贫乏。Cu、Ni、Zn、As、Cd、Pb、Hg、Cr符合国家标准。清洁、尚清洁土壤占比90.03%。薏米籽实Cd、As、Pb、Hg、Cr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薏米对Mo、Zn、Se、Cd需求较高,富集能力较强。薏米Ge和土壤K负相关,薏米Sr和表层土壤Mn、K、Cl正相关,薏米Se和表层土壤Cr、Ca、Ni元素中等相关。蛋白质与土壤元素K、有效磷正相关,Cr、Mg、Ni负相关,和薏米籽实Cd、Pb正相关,与Ge、Se负相关。氨基酸组分与土壤Mo、Pb、有效磷正相关,和薏米籽实As、Cd、Pb正相关。甘油三油酸酯与土壤元素Cr、Cl、Mg、Ni正相关和薏米籽实Se正相关。处于Pt1n地质单元的薏米对Mo、Se元素吸收有明显优势。研究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质环境、适宜的气候,水资源为官路薏米提供了充足的矿物质营养、适宜的温度,适时适量的水分、充足的光照等等保障了官路薏米品质。综合考虑研究区内Pt1n、J1l地质背景下的薏米品质较优。
许鹏[7](2019)在《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环境风险评估》文中指出垃圾焚烧飞灰为固体废弃物经焚烧处理后产生的副产物,因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而被归类为危险固体废弃物,目前处理方式主要为化学药剂稳定化与水泥固化后填埋处理。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化,未来继续采用填埋处理的成本势必提高,只有实现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才可切实解决垃圾焚烧飞灰处置的问题。碱活化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用以替代传统土木工程材料的一种技术,碱活化浆体除了具备水泥浆体胶结后所产生的坚固、耐用、可塑性外,更具有优异的抗化学侵蚀、抗冻融、抗中性化等特性,碱活化浆体可用于固化及稳定化危废中的有害重金属。不同于水泥制备过程中需要天然原料的消耗、高温的锻烧及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碱活化技术所使用的材料主要为矿渣粉及粉煤灰等工业副产物,除了减少碳排放及空气污染问题,还可一并处理工业所产生的固废问题。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目前国内两种主流垃圾焚烧炉所产生垃圾焚烧飞灰的理化特性,进而考查了在水洗与非水洗预处理条件下,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炉的垃圾焚烧飞灰添加比例,经碱活化制备砖材的抗压强度,最后还开展了垃圾焚烧飞灰绿色砖材浸出行为模式的环境风险评估。该研究成果可为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实现其资源化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对目前国内垃圾焚烧炉的两种主流炉形,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炉所产生飞灰的元素组成分析表明,炉排炉焚烧飞灰中Ca O:Si O2:Al2O3的平均占比为32.83%:3.90%:1.06%,并且含有高达23.08%的可溶性氯盐;流化床焚烧飞灰中Ca O:Si O2:Al2O3的平均占比为29.62%:14.38%:5.00%,含5.42%的可溶性氯盐,不同组成的飞灰原料可能影响后续碱活化材料的工程性质。另一方面,为了解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的性质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也搜集了不同区域的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飞灰,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焚烧飞灰在元素组成及重金属浸出行为间的规律,结果表明焚烧飞灰的性质差异主要来源于炉床形式的固体废弃物,相比之下与区域的相关性较小。考查水洗预处理和非水洗预处理条件下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炉的垃圾焚烧飞灰不同添加比例经碱活化制备砖材的抗压强度,并与矿渣粉、粉煤灰及碱活化药剂调配后所产制的碱活化砖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未经过水洗预处理条件下,当焚烧飞灰添加量分别为20%、30%和40%时,由流化床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抗压强度分别为36.67MPa、33.11MPa和28.69MPa,而由炉排炉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抗压强度分别为20.19MPa、15.16MPa和11.34MPa;在经过水洗预处理的条件下,当焚烧飞灰添加量为20%、30%和40%时,由流化床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强度分别为38.25MPa、35.27MPa和32.76MPa,而由炉排炉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强度分别为25.05MPa、20.46MPa和16.25MPa。通过分析所制备砖材的微观结构及晶相组成,发现影响其工程性质的主要原因是焚烧飞灰中的元素组成及氯盐含量差异。后续的浸出试验结果显示,砖材中重金属浸出值均未超出规范限值,表明重金属在碱活化砖材中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整体而言,流化床焚烧飞灰适宜作为碱活化工程材料,而炉排炉焚烧飞灰则需适当的前处理手段再采用碱活化技术进行资源化。为了评估焚烧飞灰碱活化砖材的环境兼容性,采用欧盟的CEN/TS 14429 p H值相关联性测试对焚烧飞灰及添加焚烧飞灰的碱活化砖材进行实验,考查不同p H值环境条件下的重金属浸出情况。结果表明,两种焚烧飞灰在被产制为碱活化砖材后,液体中重金属浸出的种类及浓度皆有减少,且在酸中和能力上有趋向一致的倾向。经长时间浸泡的砖材,其碱度持续释放至环境当中,超过累积时间36d后有下降并稳定的趋势,最终炉排炉飞灰所制砖材的p H值稳定于11.84,流化床飞灰所制砖材的p H值稳定于11.24。重金属累积浸出结果表明,除重金属Ba、Cr以外,其它重金属均低于定量极限,初步推断钡为浸出物质耗尽的浸出行为模式,而铬由于为两性元素的原因而释放至浸出液当中,该元素累积浸出量属于微量,故在环境使用上评估无明显危害性。对垃圾焚烧飞灰三种处理方案的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其显着性排序依次为垃圾飞灰碱活化制绿色砖材、直接烧结制砖、简单固化填埋,这主要是由于垃圾飞灰碱活化产制绿色砖材具有较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可产出具有价值的产品、具备改善环境的作用、低耗能制程、使用大量废弃物、副产物及飞灰利用率较高等优点。鉴于垃圾飞灰碱活化制备绿色砖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将该技术做进一步推广应用。
孟慧瑄[8](2019)在《秦皇岛市大气污染治理监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大气污染的治理与监管一直是我国政府重点工作,学者也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很多城市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都处于超标状态,近些年极端雾霾天气也频频出现,这为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产生活都带来了不利影响。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京津冀地区辐射东北的重要节点城市。虽然政府较为重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打响“蓝天保卫战”三年规划,并实施了冬防攻坚、旅游旺季环境执法等多项专项行动;但仍不能达到环境标准的要求,大气污染问题还不能完全得到控制。因此,研究秦皇岛大气污染形势及相应的防治对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2016-2018年影响秦皇岛大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发现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PM2.5和PM10)、二氧化氮与臭氧,并纵向分析了2016-2018年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横向比较了河北省其他城市的污染情况。然后站在秦皇岛大气污染监管层面上,分析了近今年大气监管基本概况,以及目前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然后对目前秦皇岛市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发现其环境监管协作机制、大气环境执法、基层环境监管均存在难题,这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秦皇岛市对大气环境治理的监管。最后本文从完善机制制度,提高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基层环保部门建设、加强宣教培训这四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为我国大气环境监管提供可供借鉴的对策。
熊丽林[9](2019)在《PM2.5诱导的炎性反应对心血管内皮的损伤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PM2.5是一种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其化学成分多样、复杂的混合颗粒物。PM2.5作为空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虽然目前研究揭示PM2.5诱导的炎性反应及继发的血管内皮损伤是心血管毒效应的重要机制,但是关注点大多集中在PM2.5导致了炎性效应后果上。对于血管炎症级联反应如何激发,炎性、粘附、血小板活化等血管炎性损伤相关细胞因子的来源及受哪些因素调控,以及炎性因子如何作用于血管内皮引起内皮功能紊乱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另外,评价PM2.5毒性效应时,仅仅考虑颗粒物本身还不够,还应充分评估其化学成分的毒性效应。鉴于此,本论文拟以大气PM2.5对南京居民心血管疾病的死因关系研究为切入点,通过人群健康效应大数据、固定群组人群重复测量观察、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mRNA转录组测序,并在人群调查研究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结果基础上,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整体动物实验,进一步深入探讨PM2.5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作用机制,以寻找调控PM2.5炎性损伤级联反应的关键基因、PM2.5致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重要金属组分、评价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敏感指标及潜在的预防靶标,为PM2.5引起人群心血管疾病的防护提供理论依据。一、PM2.5对心血管疾病死亡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目的:了解2013-2017年南京市大气PM2.5日平均浓度及心血管疾病日死亡人数的变化趋势,定量评估南京市大气PM2.5对居民各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南京市每日大气污染物资料(PM2.5、SO2、NO2、O3)、气象资料(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资料,根据ICD-10编码进行疾病分类。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广义相加模型,调整了长期时间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后,定量研究2013-2017年南京市PM2.5在夏季、冬季、过渡季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心血管疾病总死亡,以及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死亡的影响,并计算PM2.5浓度增加每10μg/m3时,每日因各类疾病死亡人数的超额危险度。结果:(1)2013-2017年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为PM2.5,且所有大气污染物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情况均呈季节性变化,除O3浓度夏季高于冬季外,其余均表现为冬季高于夏季。(2)单污染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M2.5对心血管疾病总死亡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从全年水平看,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43%(95%CI:0.080.78%)。PM2.5对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夏季高于冬季和过渡季,且4565岁组更为敏感。在心血管疾病病种分层中,PM2.5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效应在滞后7天(Lag7)最明显,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风险增加1.02%(95%CI:0.401.64%);PM2.5对动脉粥样硬化、冠脉供血不足、心绞痛等缺血性心脏病,以及高血压的效应均在滞后当天最明显,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10%(0.591.60%)和1.11%(0.142.09%)。(3)在双污染物及多污染物模型中调整其他污染物后,PM2.5对不同种类心血管疾病的效应较单污染物模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提示污染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结论:PM2.5可以增加南京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冠脉供血不足、心绞痛等缺血性心脏病,以及高血压死亡风险,且以夏季、4565岁组更敏感,但没有观察到PM2.5与心律失常死亡的相关性。二、PM2.5及金属成分对血清金属和心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人群重复测量研究目的:从人群水平探讨PM2.5及其金属成分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效应和机制,寻找导致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主要金属成分,以及外周血中评价该类损伤的敏感指标。方法:利用重大活动保障期间政府采取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带来的大气质量暂时改善,选择一组31人健康中年人群,在南京青奥会举办前、举办期间及举办后进行连续5次纵向、多时点的重复测量研究;跟踪观察在此期间大气PM2.5及金属成分浓度、人群金属血清浓度,以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相关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PM2.5金属成分(Al、Cr、Mn、Hg、Sb、Pb、Cd、Ni、As)与相应血清金属间、PM2.5与细胞因子(IL-18、IL-10、IL-1β、TNF-α、CRP、MCP-1、P-selectin、ICAM-1、VCAM-1、sCD40L)间、各血清金属与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以此探讨PM2.5及金属成分对体内金属负荷的影响,以及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效应和机制。结果:严格的大气污染控制政策,使得大气PM2.5浓度在青奥期间下降33.82%,PM2.5金属成分,除了Be外(75%的PM2.5样品Be浓度低于检测限),Al、Cr、Mn、Hg、Pb、Cd、Ni、Tl、Se、Sb和As浓度在青奥会期间均下降,下降幅度前6位的金属为Hg、Mn、As、Cd、Pb、Se,其下降幅度分别为37.85%、33.13%、30.77%、29.45%、18.89%和16.18%。青奥会后,PM2.5浓度及上述金属成分浓度均回升,上升幅度前6位金属为Cd、Be、Hg、Pb、As、Ni,其上升幅度分别为63.04%、50.00%、30.45%、21.31%、21.20%和15.40%。该组人群血清金属浓度变化趋势总体与此变化趋势一致,大多数表现为青奥会期间浓度下降,赛事结束大气污染控制政策解除后回升,其中2448h PM2.5Ni与血清Ni、07d PM2.5Cd与血清Cd存在正相关。在研究的10种参与炎性、血管粘附、血小板激活等与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效应相关的细胞因子中,血清IL-1β、IL-18、sCD40L、VCAM-1、CRP等亦在青奥中下降,青奥后回升。大气PM2.5与血清IL-1β、IL-18、sCD40L、ICAM-1、VCAM-1和P-selectin浓度存在正相关,正相关效应大多出现在1324h和024h。大气PM2.5与血清IL-10在712h、024h表现为负相关。另外,血清金属浓度与血清细胞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清Sb的效应尤为明显,与MCP-1、TNF-α和IL-18存在正相关;血清As与ICAM-1、血清Al与IL-18、血清Mn与VCAM-1存在正相关。结论:PM2.5可以通过激发全身性炎性级联反应,分泌多种炎性、粘附、血小板活化相关细胞因子,以血管内皮为主要攻击标靶,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PM2.5金属成分参与了此过程,在本研究中Sb、As、Al和Mn的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效应较为显着。血清白介素类炎性因子IL-1β、IL-18、IL-10,参与血管粘附的ICAM-1、VCAM-1分子和血小板活化标记物sCD40L、P-selectin等细胞因子联合使用,可以作为PM2.5致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综合评价指标。三、PM2.5对EA.hy926细胞毒性及mRNA转录组分析目的:弄清PM2.5如何激发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级联反应、各类炎性因子如何相互作用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该过程受哪些机制调控及金属离子是否参与其中?以转录组学较完整地了解PM2.5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潜在复杂机制,为进一步的分子机制探讨提供线索。方法:用mRNA表达谱芯片的方法,对PM2.5处理的EA.hy926细胞进行mRNA转录组测序。染毒剂量由MTT法细胞活性检测、细胞周期试验和细胞凋亡试验来确定。mRNA表达谱芯片结果,通过差异表达mRNA筛选、GO分析、KEGG分析、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等生物信息分析方法,了解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差异基因富集的主要生物过程和通路。结果:mRNA转录组测序设2个处理组:没有明显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改变的2.5μg/cm2较低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接近80%,出现明显细胞凋亡和S期阻滞的10μg/cm2较高剂量组。通过差异表达mRNA筛选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2.5μg/cm2剂量组中有107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其中75个基因表达上调,32个基因表达下调。在10μg/cm2剂量组中,有440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其中297个基因表达上调,143个基因表达下调。高剂量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由GO分析、KEGG分析等生物信息分析,PM2.5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机制在2.5μg/cm2低剂量组以炎性反应为主,多个炎性相关通路和多种金属离子相关的生物学过程被激活,ROS负担也已开始增加。在10μg/cm2高剂量组,氧化应激和炎症级联反应进一步加重,粘附、血小板激活、血管收缩等效应突出;此外,吞噬、脂质代谢异常、纤维化等亦不能忽视。为了检验测序结果的可靠性,且为下一章机制研究提供线索,选择了与炎性、粘附、氧化应激相关的10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RT-qPCR验证,其中8个基因的RT-qPCR结果与mRNA表达谱芯片结果一致,说明测序结果可靠。结论:PM2.5激活了与膜受体介导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粘附效应、内吞作用、代谢异常,以及多种金属离子参与的生物过程和通路。mRNA信号网络分析提示PM2.5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由多个参与氧化应激、炎性和粘附生物过程的基因相互调控和作用。四、NOX1在PM2.5致心血管内皮炎性损伤中的作用目的:进一步验证和探讨NOX1在PM2.5对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方法:用NOX1抑制剂ML090对PM2.5染毒EA.hy926细胞进行干预,比较ML090干预前后,ROS水平及IL-1β、IL-18、IL-10、ICAM-1、VCAM-1和P-seletin等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的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用平均粒径1μm的金属铝粉代替PM2.5染毒EA.hy926细胞,通过检测金属Al对EA.hy926细胞NOX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此验证PM2.5金属成分是否参与了NOX1介导的氧化应激和血管炎性损伤。最后,对小鼠进行PM2.5动态吸入染毒,从整体动物水平观察血清中前炎性因子浓度的变化,以及心、肺、肾等脏器血管内皮NOX1和ICAM-1的表达。结果:EA.hy926细胞经PM2.5染毒后,在多个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相关细胞因子(IL-18、IL-10、VCAM-1、ICAM-1和P-seletin)水平尚未明显变化的2.5μg/cm2较低剂量组,NOX1基因表达水平和ROS水平已显着升高。ML090干预使PM2.5诱导的NOX1过表达水平下降了54.38%。同时,ML090干预后ROS水平、IL-1β、IL-18、ICAM-1水平较PM2.5染毒组显着下降,IL-10水平升高。C57BL/6小鼠0.4mg/m3 PM2.5吸入染毒,染毒3d和7d,小鼠血清IL-18和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均显着升高,染毒14d,肺、心脏和肾NOX1和ICAM-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M2.5染毒使小鼠肺泡壁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的NOX1和ICAM-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心肌间质血管内皮细胞ICAM-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但是心肌间质血管内皮细胞NOX1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未观察到染色增强。另外,本研究选择了在PM2.5金属成分构成比中较高的金属Al对EA.hy926细胞染毒观察NOX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金属Al使NOX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结论:NOX1参与了PM2.5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ROS堆积和血管炎性反应,其可能是PM2.5致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调控基因,下调NOX1可以降低ROS,减轻PM2.5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金属Al对NOX1基因表达上调作用,提示PM2.5金属成分可能参与了NOX1调控ROS生成和血管炎性反应过程。综上,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PM2.5诱导的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是其致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多种心脏疾病的重要机制,且该过程是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粘附等多个基因、多种生物功能和多条通路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结果。PM2.5炎症级联反应激活了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其中血清白介素类炎性因子IL-1β、IL-18、IL-10,参与血管粘附的ICAM-1、VCAM-1分子和血小板活化标记物sCD40L、P-selectin等细胞因子联合使用,可以作为PM2.5致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综合评价指标。在PM2.5心血管炎性反应激活、级联反应增强过程中,ROS的地位不容忽视,NOX1可以通过ROS影响IL-1β、IL-18、IL-10、ICAM-1等因子的水平,从而调控PM2.5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NOX1对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的调控作用,可以是PM2.5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引起,也可以是PM2.5经呼吸道进入机体,对肺、肾等多脏器ROS及血管炎症因子影响而产生的全身性反应。PM2.5金属成分在致血管内皮炎性损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些金属可能参与了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粘附反应相关的多个生物过程和通路。在PM2.5金属成分致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炎性损伤中,可对Sb、As、Al和Mn的毒性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姜昊[10](2019)在《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地球大数据是集地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基础上的交叉融合学科方向,以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方法研究地球科学数据和信息的相关关系,从而发现地球系统圈层相互作用的知识。本文是以地球大数据为对象、以服务知识发现为目标、以信息服务方法为手段,按照数据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全生命周期模型,从数据信息内容服务和知识发现过程服务的角度出发,研究地球大数据的信息服务模型、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方法、元数据关联检索方法以及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理论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方法,实现了数据云服务系统建设,解决了面向地球大数据知识发现的信息服务流程模型问题以及云服务系统架构问题,能够为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提供基础服务平台。构建地球大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的数据闭环、信息闭环和知识闭环及其步骤流程,根据SWOT分析研究并提出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的总体模型、方法流程和标准规范。研究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系统对专业用户、决策用户和公众用户的服务模式,以及内容处理类和过程管理类的11种服务功能。提出利用“面向服务的架构”和“综合系统架构”的混合型架构理念来设计地球大数据信息云服务系统的整体架构,采用数据库集群分类存储的方法设计系统的数据服务架构,采用微服务的方法设计系统的分析服务架构。支撑数据云服务系统的建设并作系统性能比较,结果显示该系统性能基本可满足需求,搭建方法具备性价比优势。(2)提出了一种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的元数据关联模型,实现了以科学目标、应用领域和服务方向为内容关键词的关联,解决了地球大数据元数据模型的通用性和关联性的问题,能够服务于知识发现内容的检索。按照“核心元数据+内容关键词+语义映射”的思路,从“子集、实体、元素”三级层次关系,设计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属性维度、状态维度、关联维度5个子集,共16个实体和42个元素作为核心元数据模型,并制作核心元数据模型的UML图和数据字典。利用跟踪矩阵方法研究元数据的知识关联、应用关联和服务关联等关联维度的内容关键词;建立核心元数据模型与其他元数据国际标准之间的语义映射互操作。对数据云服务系统作扩展开发,实现地球大数据研究湖泊面积变化案例中数据源的检索。(3)首次提出了一种面向知识发现的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方法,实现了数据信息内容和知识发现过程的一体化评价,解决了以全生命周期角度评价信息服务可信度的问题,能够服务于知识发现内容和过程的验证。结合数据监护概念,从数据质量、模型和信息可用性及知识满意度三个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地球大数据研究湖泊面积变化的成果为对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从数据完整性、数据准确性、数据一致性、模型可用性、模型结果可用性出发,构建16个一级评价指标和31个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等级,通过模糊评价矩阵计算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作验证。
二、大气质量——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分层采样方法(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气质量——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分层采样方法(续)(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市大气降水水化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大气降水水化学研究历程 |
1.2.2 大气降水水化学研究内容 |
1.2.3 大气降水水化学研究方法 |
1.2.4 兰州市大气降水水化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土壤植被特征 |
2.2 研究资料 |
2.2.1 样品的采集 |
2.2.2 实验分析 |
2.2.3 其他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地球化学指数法 |
2.3.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章 兰州市大气降水水化学组成 |
3.1 大气降水水化学一般特征 |
3.1.1 化学组分统计描述 |
3.1.2 降水化学月体积加权浓度特征 |
3.1.3 年湿沉积通量 |
3.2 大气降水的酸碱性 |
3.2.1 大气降水pH特征 |
3.2.2 大气降水中和因子与中和潜力 |
3.2.3 大气降水氨可利用性指数 |
3.3 兰州市降水离子浓度与其他站点对比 |
3.4 小结 |
第4章 兰州市大气降水水化学组分的时空变化 |
4.1 大气降水中水化学组分的时间变化 |
4.1.1 降水离子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 |
4.1.2 降水离子组分的年内变化特征 |
4.1.3 事件内降水中离子组分的时间变化特征 |
4.2 大气降水中水化学组分的空间变化 |
4.3 小结 |
第5章 兰州市大气降水水化学组分来源与环境因子分析 |
5.1 基于富集因子的大气降水水化学源贡献 |
5.1.1 地壳与海洋富集因子分析 |
5.1.2 三源贡献率 |
5.1.3 大气降水中硫酸盐人为来源量 |
5.2 基于统计分析的大气降水水化学源贡献 |
5.2.1 离子组分间关系统计探究 |
5.2.2 气象因子与离子浓度关系研究 |
5.2.3 人类活动因子与离子浓度关系研究 |
5.2.4 大气质量因子与离子浓度关系研究 |
5.3 基于降水化学组分来源的大气治理对策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NO2反演算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气污染气体的监测及研究意义 |
1.2 卫星遥感监测大气痕量气体 |
1.2.1 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大气监测 |
1.2.2 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及其参数介绍 |
1.2.3 EMI数据产品说明 |
第2章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原理及应用 |
2.1 基于吸收光谱学分析大气成分 |
2.2 DOAS基本概念及原理 |
2.2.1 经典吸收光谱理论概要 |
2.2.2 DOAS原理 |
2.2.3 EMI的NO_2斜柱浓度反演 |
2.3 大气质量因子计算及辐射传输模型 |
2.3.1 大气化学模型在反演中的应用 |
2.3.2 大气质量因子计算 |
2.3.3 辐射传输模型 |
2.3.4 查找表的创建 |
第3章 针对EMI光谱反演NO_2浓度的算法优化 |
3.1 基于AHP算法对NO_2最优反演波段选取的理论方案及建立 |
3.2 光谱拟合残差结构的去除方案及比较 |
3.3 结果验证和实验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EMI NO_2数据产品的条带现象剖析和处理 |
4.1 条带噪声的产生原因及分类 |
4.2 基于EMI NO_2的条带处理方法 |
4.3 结果验证和分析 |
4.3.1 实验模拟及效果评估 |
4.3.2 真实实验结果及验证 |
4.4 小结 |
第5章 EMI NO_2总柱浓度的对流层-平流层分层 |
5.1 NO_2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中的分布情况概要 |
5.2 NO_2平流层对流层分离方法 |
5.3 基于STREAM的EMI NO_2的对流层平流层分层技术 |
5.4 小结 |
第6章 EMI NO_2数据产品验证和应用 |
6.1 EMI NO_2数据产品验证 |
6.1.1 京津冀地区地基多轴DOAS实验设置及反演 |
6.1.2 星-地对流层NO_2柱浓度对比及相关性分析 |
6.1.3 星-地对流层NO_2柱浓度不确定度分析 |
6.2 利用EMI对华北地区NO_2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
6.3 基于EMINO_2数据产品对澳大利亚森林火灾监测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大气污染天地空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建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监测技术手段多样化 |
1.2.2 国产技术和设备趋于成熟 |
1.2.3 光学探测技术迅速发展 |
1.2.4 卫星遥感观测能力不断提升 |
1.3 研究来源、内容、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平台与仪器 |
2.1 地基平台 |
2.2 空基平台 |
2.3 天基平台 |
第3章 监测网络与设计 |
3.1 成渝地区传输通道识别 |
3.1.1 气象数据分析 |
3.1.2 空气质量数据 |
3.1.3 成渝地区重要城市污染物扩散模拟 |
3.1.4 成渝地区传输通道 |
3.2 监测点位选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体系基础研究 |
4.1 天基观测技术开发 |
4.2 空基观测平台搭建和实现 |
4.2.1 区域大气污染无人机走航试验 |
4.2.2 自由对流层与边界层物质能量交换综合探测试验 |
4.3 地基观测设备研发 |
4.3.1 地基高分辨率痕量气体二维观测技术 |
4.3.2 边界层颗粒物、温湿廓线观测技术 |
4.3.3 全景扫描污染气体成像DOAS系统 |
4.4 区域大气污染走航车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观测技术体系 |
5.1 天基观测体系构建 |
5.2 空基观测体系构建 |
5.3 地基观测网络构建 |
5.4 数据应用平台建设 |
5.5 相关辅助设施配备 |
5.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和环境效益分析 |
6.1 乐山的一次污染过程 |
6.1.1 地面主要污染物分布特征 |
6.1.2 颗粒物的垂直分布特征 |
6.1.3 颗粒物的来源 |
6.2 长寿夏季O_3污染过程分析 |
6.2.1 地面NO_x分布特征 |
6.2.2 地面O_3的分布特征 |
6.2.3 O_3的垂直分布特征 |
6.3 激光雷达立体同化典型案例分析 |
6.4 实施本监测体系环境效益与经济技术分析 |
6.4.1 环境效益 |
6.4.2 技术经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4)拉萨市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现状分析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填埋气体概述 |
1.2.1 恶臭气体概念及特点 |
1.2.2 温室气体概念及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填埋场恶臭气体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填埋场甲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拉萨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采样分析 |
2.1 拉萨市垃圾填埋场概况 |
2.2 监测指标及分析方法 |
2.2.1 相关标准 |
2.2.2 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拉萨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现状 |
3.1 恶臭气体浓度 |
3.1.1 拉萨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厂界浓度 |
3.1.2 拉萨市垃圾卫生填埋场下风向区域 |
3.1.3 填埋场环境敏感点恶臭气体 |
3.1.4 拉萨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污染源 |
3.2 评价方法 |
3.3 恶臭污染现状 |
3.3.1 填埋场厂界周边恶臭气体 |
3.3.2 填埋场厂界下风向区域恶臭气体 |
3.3.3 填埋场周边敏感点 |
3.3.4 恶臭污染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拉萨垃圾填埋场甲烷释放量分析及评价 |
4.1 甲烷释放量预测及评价 |
4.2 甲烷的减排途径及其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新保护地体系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 |
1.1.2 新保护地体系的核心理念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新保护地体系建设对生态旅游提出的新要求 |
1.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目的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框架 |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旅游 |
2.1.2 保护地体系 |
2.2 研究综述 |
2.2.1 保护地体系研究 |
2.2.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 |
2.2.3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
2.2.4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2.5 研究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人与自然共生理论 |
2.3.2 旅游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3 生态环境伦理学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构建 |
3.1 时代大背景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实判断 |
3.1.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是特殊的准公共产品 |
3.1.2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级保护区的功能和任务 |
3.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关键问题 |
3.2.1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误差 |
3.2.2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
3.3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构建 |
3.3.1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内涵 |
3.3.2 开发原则和战略部署 |
3.3.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
3.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实选择——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 |
4 政府主导的生态教育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
4.2 指标选取的方法与原则 |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
4.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3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指标体系初选 |
4.3.2 专家咨询 |
4.3.3 构建指标评价方法 |
4.3.4 指标说明与计算 |
4.4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专家咨询 |
4.4.2 数据分析 |
4.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可持续发展评价评估模型 |
4.5.1 评价指标的量化与标准化处理 |
4.5.2 可持续发展评价评估模型 |
4.5.3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等级 |
5 阳际峰国际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
5.1 案例地选择与概况 |
5.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5.3 评估结果分析 |
5.4 保护区生态旅游优化调整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第一轮) |
附件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第二轮) |
附件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第三轮) |
附件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征询表(AHP) |
致谢 |
(6)影响薏米品质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分析 ——以官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3.2.1 研究方法 |
1.3.2.2 技术路线 |
1.3.2.3 完成的工作量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质演化历史 |
2.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3 土壤概况 |
2.2.4 水文地质概况 |
2.3 官路的种植现状 |
2.3.1 官路薏米的分布现状 |
2.3.2 官路薏米的品种、用途与经济价值 |
第三章 工作方法 |
3.1 样品的采集、加工 |
3.1.1 浅层土壤样品及配套作物薏米采集 |
3.1.2 深层土壤剖面样品采集 |
3.1.3 样品加工与检测 |
3.2 分析方法、分析质量 |
第四章 研究区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 表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1 表层土壤中常量元素特征 |
4.1.2 表层土壤有益微量元素特征 |
4.1.3 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特征 |
4.1.4 层土壤有效态与全量间关系 |
4.2 土壤剖面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土壤的垂直剖面特征 |
4.2.2 元素垂直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 |
4.2.2.1 深层土壤剖面常量元素分层分布及迁移特征 |
4.2.2.2 深层土壤剖面薏米微量元素分层分布及迁移特征 |
第五章 薏米品质特征分析及对比 |
5.1 薏米品质特征 |
5.1.1 薏米感官品质,加工品质与卫生品质特征 |
5.1.2 薏米营养品质与药用品质特征 |
5.1.3 薏米元素含量特征 |
5.1.3.1 薏米中有益元素含量特征 |
5.1.3.2 薏米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5.2 不同产地薏米品质比较 |
5.2.1 不同产地薏米蛋白质、Zn比较 |
5.2.2 不同产地薏米氨基酸各组分比较 |
5.2.3 不同产地薏米甘油三油酸酯比较 |
5.3 小结 |
第六章 薏米品质与生态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分析 |
6.1 官路薏米品质与对应表层土壤元素的相关性 |
6.1.1 薏米蛋白质与对应表层土壤元素的相关性 |
6.1.2 薏米氨基酸各组分与对应表层土壤元素的相关性 |
6.1.3 薏米甘油三油酸酯与对应表层土壤元素的相关性 |
6.2 薏米元素与表层土壤PH相关性 |
6.3 薏米元素与表层土壤化学元素相关性 |
6.4 薏米品质与薏米元素的相关性 |
6.4.1 薏米蛋白质与薏米元素的相关性 |
6.4.2 薏米氨基酸各组分与薏米元素的相关性 |
6.4.3 薏米甘油三油酸酯与薏米元素的相关性 |
6.5 薏米对元素的选择吸收 |
6.5.1 薏米有益微量元素吸收特征 |
6.5.2 重金属元素吸收特征 |
6.6 薏米品质与地质单元的关系 |
6.6.1 研究区内不同地质单元对薏米蛋白质的影响 |
6.6.2 研究区内不同地质单元对薏米氨基酸各组分的影响 |
6.6.3 研究区内不同地质单元对薏米甘油三油酸酯的影响 |
6.6.4 研究区内不同地质单元中的薏米有益微量元素吸收系数 |
6.6.5 研究区内不同地质单元中的薏米重金属元素吸收系数 |
6.7 影响浦城官路薏米品质的其他因素 |
6.7.1 地理因素对薏米生长的影响 |
6.7.2 气候、水资源对薏米生长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环境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垃圾焚烧飞灰物化特性及污染特征 |
1.2.1 垃圾焚烧飞灰的产生与其物化特性 |
1.2.2 垃圾焚烧飞灰的污染特征及生物毒性 |
1.3 国内外焚烧飞灰处理处置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常温处理处置技术 |
1.3.2 高温处理处置技术 |
1.3.3 生物/化学提取处置技术 |
1.4 国内外焚烧飞灰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作为混凝土辅料再生利用技术 |
1.4.2 作为原材料(生料)烧制水泥再生利用技术 |
1.4.3 烧制轻质粒料再生利用技术 |
1.4.4 碱活化反应再生利用技术 |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实验材料及器材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实验器材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2.3.1 材料分析方法 |
2.3.2 浸出特性试验方法 |
2.3.3 固化污泥击实试验 |
2.3.4 基本化学参数分析 |
2.4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效益评价模型 |
2.4.1 评价指标体系 |
2.4.2 构造判断矩阵 |
2.4.3 确定指标权重 |
第3章 垃圾焚烧飞灰组分的基本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特性比较 |
3.2.1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外观及粒径分布 |
3.2.2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的微观形貌及矿物晶相 |
3.2.3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的元素组成 |
3.2.4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的热重热流分析 |
3.3 基于GIS垃圾焚烧飞灰现况调查 |
3.3.1 基于GIS分析垃圾焚烧飞灰组成调查 |
3.3.2 基于GIS分析垃圾焚烧飞灰浸出试验调查 |
3.4 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特性比较 |
3.4.1 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的元素组成 |
3.4.2 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的重金属浸出行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理化特性 |
4.1 引言 |
4.2 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绿色砖材的工程性质研究 |
4.2.1 垃圾焚烧飞灰碱活化绿色砖材配比设计 |
4.2.2 垃圾焚烧飞灰添加量对于绿色砖材的强度分析 |
4.2.3 预处理后垃圾焚烧飞灰对于绿色砖材的强度研究 |
4.3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砖材物理特性 |
4.3.1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砖材矿物晶相组成 |
4.3.2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砖材微观结构SEM |
4.4 含垃圾焚烧飞灰的砖材化学特性 |
4.4.1 含垃圾焚烧飞灰的砖材的腐蚀性质鉴别 |
4.4.2 含垃圾焚烧飞灰的砖材浸出毒性鉴别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垃圾焚烧飞灰绿色砖材浸出行为模式的环境风险评估 |
5.1 引言 |
5.2 垃圾焚烧飞灰的浸出行为 |
5.2.1 垃圾焚烧飞灰的酸(碱)中和能力 |
5.2.2 pH值对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
5.3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的浸出行为 |
5.3.1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的酸(碱)中和能力 |
5.3.2 pH值对垃圾焚烧飞灰砖材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
5.4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长期浸出行为 |
5.4.1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桶槽试验-pH变化 |
5.4.2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桶槽试验-重金属浸出情形 |
5.5 垃圾焚烧飞灰基绿色砖材效益评价 |
5.5.1 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效益分析 |
5.5.2 构造判断矩阵 |
5.5.3 确定指标权重 |
5.5.4 效益综合评价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秦皇岛市大气污染治理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大气污染治理监管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大气污染治理监管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大气污染治理 |
2.1.2 大气污染治理监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责任政府理论 |
2.2.4 源头治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秦皇岛大气污染治理监管现状分析 |
3.1 秦皇岛大气污染情况现状 |
3.1.1 秦皇岛大气污染组成与变化 |
3.1.2 秦皇岛大气污染变化原因 |
3.1.3 河北省各市大气质量横向比较 |
3.2 秦皇岛大气污染治理监管主体与职责 |
3.2.1 市环保局部门内部划分及职责 |
3.2.2 其他负有大气污染治理责任的部门及职责 |
3.3 秦皇岛大气污染治理监管采取的措施 |
3.3.1 事前监管 |
3.3.2 事中监管 |
3.3.3 事后监管 |
3.4 秦皇岛大气污染治理监管措施成效 |
3.4.1 数字化监测系统初步完成 |
3.4.2 环境执法逐渐严格 |
3.4.3 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基本建立 |
3.4.4 重点监管与常规监管相结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秦皇岛大气污染治理监管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
4.1 秦皇岛大气污染治理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4.1.1 部门间联合执法的协调和衔接不足 |
4.1.2 对排污企业与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不到位 |
4.1.3 基层环境监管机构的权利与责任不匹配 |
4.2 秦皇岛大气污染治理监管存在不足的原因 |
4.2.1 条块矛盾与跨部门合作效率低 |
4.2.2 良好的环境监测行业生态尚未形成 |
4.2.3 基层环保部门责任管理体制尚未完善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秦皇岛市大气污染治理监管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监管中的协作与衔接 |
5.1.1 健全部门间协作机制 |
5.1.2 健全环保部门与公检法部门的合作机制 |
5.1.3 完善区域联防联控制度 |
5.2 提高监督执法力度以塑造良好环境监测生态 |
5.2.1 加强对排污企业环境执法 |
5.2.2 完善对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 |
5.2.3 健全环境随机执法机制 |
5.3 重视并加强基层环保部门管理体制建设 |
5.3.1 完善基层权力与责任机制 |
5.3.2 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PM2.5诱导的炎性反应对心血管内皮的损伤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进展 |
1.1.1 PM_(2.5)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
1.1.2 PM_(2.5)金属成分的毒性作用研究 |
1.1.3 PM_(2.5)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研究 |
1.1.4 重大活动环境保护在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
1.2 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主要思路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PM_(2.5)对心血管疾病死亡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现场 |
2.1.2 资料收集 |
2.1.3 统计学方法 |
2.1.4 评价标准 |
2.2 结果 |
2.2.1 描述性分析 |
2.2.2 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描述 |
2.3 讨论 |
2.3.1 南京大气污染物的一般水平和特征 |
2.3.2 PM_(2.5)对心血管疾病死亡数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PM_(2.5)及金属成分对血清金属和心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人群重复测量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设计思路 |
3.1.2 青奥会期间污染控制政策 |
3.1.3 调查时间 |
3.1.4 调查地点 |
3.1.5 研究对象 |
3.1.6 调查内容 |
3.1.7 质量控制 |
3.2 南京青奥会期间PM_(2.5)及金属成分浓度变化 |
3.2.1 资料收集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方法 |
3.2.4 结果 |
3.3 PM_(2.5)及金属成分对人血清金属、心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方法 |
3.3.3 结果 |
3.4 讨论 |
3.4.1 南京青奥会期间PM_(2.5)及金属成分浓度变化 |
3.4.2 PM_(2.5)及金属成分对人血清金属、心血管内皮炎性损伤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PM_(2.5)对EA.hy926 细胞毒性及m RNA转录组分析 |
4.1 PM_(2.5)对EA.hy926 细胞毒性研究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结果 |
4.2 PM_(2.5) 染毒EA.hy926 细胞的MRNA转录组分析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 |
4.3 讨论 |
4.3.1 PM_(2.5)对EA.hy926 的一般细胞毒性 |
4.3.2 PM_(2.5) 染毒EA.hy926 细胞的mRNA转录组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NOX1在PM_(2.5)致心血管内皮炎性损伤中的作用 |
5.1 体外细胞实验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结果 |
5.2 整体动物实验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范式的演变 |
1.1.2 地球科学数据特点和知识发现的需求 |
1.1.3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的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研究问题 |
1.2.1 空间信息服务的概念 |
1.2.2 空间信息服务系统 |
1.2.3 空间信息服务的元数据 |
1.2.4 空间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 |
1.2.5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模型 |
2.1 地球大数据的特点 |
2.1.1 数据规模 |
2.1.2 数据类型 |
2.1.3 数据流转 |
2.1.4 数据真实性 |
2.1.5 数据价值 |
2.2 地球大数据生命周期模型 |
2.2.1 生命周期模型案例分析 |
2.2.2 地球大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的设计 |
2.3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参考模型 |
2.3.1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SWOT分析 |
2.3.2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总体模型 |
2.3.3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方法流程 |
2.3.4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标准规范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方法 |
3.1 信息服务系统用户服务模式 |
3.2 信息服务系统服务功能 |
3.2.1 内容功能类服务 |
3.2.2 过程管理类服务 |
3.2.3 服务用户需求 |
3.3 信息云服务系统架构 |
3.3.1 系统整体设计 |
3.3.2 数据服务子系统 |
3.3.3 分析服务子系统 |
3.4 数据云服务系统搭建和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的元数据关联方法 |
4.1 方法设计思路 |
4.2 核心元数据模型 |
4.2.1 案例分析 |
4.2.2 核心元数据模型设计 |
4.3 内容关键词关联 |
4.4 语义互操作关联 |
4.4.2 数据集类词汇映射 |
4.4.3 数据资源类词汇映射 |
4.5 元数据关联方法应用实验 |
4.5.1 实验目的和案例分析 |
4.5.2 关联矩阵关键词 |
4.5.3 关联检索测试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方法 |
5.1 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流程 |
5.1.1 数据监护方法 |
5.1.2 评价内容和流程设计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5.2.1 数据质量指标 |
5.2.2 信息和模型可用性指标 |
5.2.3 知识满意度指标 |
5.3 信息服务可信度的评价方法 |
5.3.1 评价方法分类 |
5.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3.3 指标权重赋权法 |
5.4 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实验 |
5.4.1 案例分析 |
5.4.2 建立评价指标集 |
5.4.3 计算评级指标权重 |
5.4.4 建立评价等级和模糊评价矩阵 |
5.4.5 计算评价结果 |
5.4.6 评价结果判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INSPIRE系统、EOSDIS系统和GEOSS系统比较分析 |
附录2 《变化星球的繁荣发展:空间地球观测十年战略》主要内容 |
附录3 GEO社会受益领域和在研项目 |
附录4 哥白尼计划信息服务 |
附录5 评价打分单因素指标统计表 |
附录6 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的指标权重调查表(部分) |
附录7 地球大数据湖泊面积变化研究的成果评价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大气质量——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分层采样方法(续)(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市大气降水水化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D]. 曹晏风.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NO2反演算法研究及应用[D]. 杨东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大气污染天地空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建立研究[D]. 王维维.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2)
- [4]拉萨市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现状分析及评价研究[D]. 汪晶. 西藏大学, 2020(02)
- [5]新保护地体系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 陈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6]影响薏米品质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分析 ——以官路为例[D]. 王彪. 河北地质大学, 2019(06)
- [7]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环境风险评估[D]. 许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8]秦皇岛市大气污染治理监管研究[D]. 孟慧瑄. 燕山大学, 2019(06)
- [9]PM2.5诱导的炎性反应对心血管内皮的损伤及分子机制研究[D]. 熊丽林. 东南大学, 2019
- [10]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方法研究[D]. 姜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