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铝线变压器鉴定会议报导(论文文献综述)
李姣[1](2020)在《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36年资源委员会发展工矿企业的三年计划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批准,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以下简称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建便在此三年计划之中。1936年7月中央电工器材厂筹备委员会在南京成立,以恽震为主任委员。筹备委员会成立后,一面采用借助他山之计,与欧美厂家洽订技术合作合同,并派青年工程师出国实习;一面勘定设厂地点。经勘定以湖南湘潭附近的下摄司为厂址,购地千亩,兴工建筑厂房。不料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揭幕,运输困难,筹备工作进行迟缓。1938年10月汉口沦陷,湘潭逼近前方,感受到威胁,中央电工器材厂奉资源委员会的命令一部分迁桂林,一部分迁昆明。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1939年7月1日结束筹备工作,正式成立。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奉资源委员会的命令,负责遵照政府工业复员方策,接办收复区敌伪电工事业。同时中央电工器材厂自身也进行了调整、改组与增设。1947年7月1日改组为公司制企业,并改名为中央电工器材厂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该厂实现了从旧有的工厂组织形式向现代公司制的转变。本文将采用企业史的研究模式,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建及战争迁移、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展演变、战后调整改制三个主要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抗战初期中国电工器材行业的发展情况做简要的论述,并分析中央电工器材厂成立的原因,理清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发展沿革,并对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组织系统情况进行论述。第二部分,对中央电工器材厂的人事管理、生产管理、材料购入管理、出品情况、营业方式、业务方针、历年营业概况进行论述,探讨中央电工器材厂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的先进性,并分析中央电工器材厂是如何应对各分厂分散、人员众多的管理问题,如何改进出品品质、增加产量、提高工作效率等生产问题,如何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形预定生产方针、决定年度生产计划等问题。第三部分,通过研究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厂训、厂刊、厂歌、工余生活等,探讨中央电工器材厂自身的办企特色;也深入剖析中央电工器材厂在中国电器业的行业地位;以及从中央电工器材厂对资源委员会的作用,重新认识它们之间的厂、会关系。这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笔者将从企业特色、行业地位、新的厂会关系等方面,重新给中央电工器材厂更为确切的历史定位。第四部分是结束语,主要考察了中央电工器材厂在抗战军兴的大时代背景下,其出品价格受到国民政府的管制等方面的影响,不能随市场波动而作出适时调整。以及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被接管后的历史命运和恽震为新中国人民政府的电工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中央电工器材厂作为一个国营事业单位,在资源委员会创办的电工行业内,以中央电工器材厂的规模最大,供应最广。中央电工器材厂本是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建立,其历年的出品数量直接支援和增强全民族的抗战力量。其次中央电工器材厂在致力于自身蓬勃发展的同时,对资源委员会的一些制度方针、管理措施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厂、会关系。此外,中央电工器材厂人才云集,设备精良,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发展极为迅速。该厂是中国电工器材行业的摇篮,众多的发明创造将中国的电工器材制造行业在历史中推动一大步,对整个中国电工器材业也有重要的贡献。
本刊编辑部[2](1967)在《全国铝线变压器鉴定会议报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SJL-20~5600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下铝綫变压器系列分别在六个生产厂经一年多试制后,于1966年10月26日到10月31日在沈阳召开了鉴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水电部、变压器研究所和变压器制造厂等共36个单位84名代表。会议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本着"抓革命,促生产"的精神,认真领会"以铝代铜"的党的技术政策。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节约用铜,"以铝代铜"是党的一项长远的技术政策,是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的具体措施,
刘莉[3](2009)在《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标定及可接受风险研究》文中认为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价研究作为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完成国务院2004年所提出的“在未来的十五年内(2020年以前)使我国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能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价研究起步较晚,是地震工程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课题之一,更是现代社会对地震工程界提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进行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标定及可接受风险研究不仅可以使城市灾害损失定量化评价成为可能,而且可为评价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提供客观的度量标准,有助于科学合理地指导城市的防震减灾决策。本文在广泛收集城市各类灾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城市防震减灾研究成果,运用经济学和运筹学基本原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原有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价方法,优化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估体系,构建了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估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完善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根据评价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三大准则(城市遭遇地震时可能发生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震后恢复时间)和影响这三大准则的六大指标(城市地震危险性分析能力、城市地震监测和预报能力、城市工程性设施抗震能力、城市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的影响能力、城市灾害管理能力和城市震后应急救助及恢复重建能力)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范围,完善并发展了其下的各个子系统,优化形成了完整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体系框架。收集并整理各个领域的专家调查意见,考虑到在群组决策时,由于客观事实的复杂性和人的认识的多样性,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本文采用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即针对信息不全的层次分析方法和不确定型的层次分析方法,充分有效的利用了所收集到的全部的专家意见,提取了更多的有效信息,得到了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三大准则和六大指标的权重。同时根据各个指标系统内部不同评价目标的特性,对各个指标的子系统的权重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使得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更加合理有效。2、提出了工程性设施抗震能力的评价方法根据建(构)筑物和生命线系统对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不同作用方式,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根据“七五”~“十一五”期间的震害预测资料,确定了影响城市建(构)筑物抗震能力的四个因素,即抗震设防情况、建筑年代、结构类型和场地条件,并采用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思想,建立了城市建构筑物抗震能力指数的评价方法。提出了生命线系统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价方法。一方面考虑生命线系统各个子系统对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单独作用,根据专家调查意见,应用熵权双基准法,对各项信息进行无量纲化(功效系数法)处理,计算出各项信息的权重,然后在信息表中确定两个基准点(理想点和反理想点),再计算出各项子系统在整体评价中的优属度,确定了各个系统的单独作用。另一方面,考虑生命线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的耦联关系,根据我国“七五~九五”期间所作过震害预测的城市和1993年以来进行过地震损失评估的城市统计结果,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评价了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最后将这二者结合,综合了主观意见和客观资料,从而可以有效合理的评价生命线系统各个子系统的防震减灾能力。3、建议了地震灾害可接受风险的界定标准首次在地震灾害的评价体系中引入风险管理的概念,详细阐述了可接受风险的基本概念和可接受风险的评价过程及方法,同时结合各个国家及不同行业的可接受风险标准,在统计我国多年来各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损失结果、以及多次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建议了我国地震灾害可接受风险的界定标准。4、提出了综合度量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参数及计算方法运用模糊数学中的灰色关联度原理,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的抗震能力综合成为度量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参数,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建议了划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强弱的标准。同时,利用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对国内外十个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价,验证了本文该模型的合理性。
钱英[4](2006)在《我国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权变观念、整合观念及实用观念出发,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作业成本法应用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理论的应用与方法的改进。本文从会计层面和技术层面对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的进行了解析。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基础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作业成本法的引导模型,给出了作业成本法的选择流程。提出了通用成本性态模型在应用上的改进,运用简化的多层贡献毛益法,构造了多品种量本利分析模型,对多层次作业成本模型进行了改进。本文从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的视角,系统分析了平衡计分卡与作业预算内在的机理,将平衡计分卡、作业预算及作业管理最终和企业的战略同企业日常运营活动联系起来,给出了基于作业预算的成本管理纵向整合的实施程序,对标准成本系统进行了改进,提出作业基础标准成本系统,对其中的难点标准资源消耗量的确定进行了研究。对于作业基础预算中最为关键的最佳销量的预测环节,构建企业各种产品/服务的需求函数,建立了产品组合利润函数,求出最佳销量组合。为了更好地发挥作业成本法的优越性,系统地研究了作业成本法与相关理论的融合,与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及制约理论的相互融合。 在案例研究中,以某变压器有限公司JS厂为研究对象,对企业现行成本计算系统进行了量化评估,建立了JS厂作业成本法的简化的引导模型。以苏北某家采用JIT的先进制造企业ZW公司为例,运用改进的多层次成本作业模型以及多种产品组合基于作业成本的量本利分析模型,计算了各个作业的剩余能力引起的资源浪费,得出了各产品的保本点与保本保利点。以YDB公司为例,对ABC—EVA整合系统进行了运用,同时,以ZW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约束条件下作业成本法的改进方法,进行了实例模拟,得出了符合实际的成本信息。
朱昌平[5](2010)在《流体中低浓度异质物含量的超声检测原理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如何有效利用不存在二次污染的技术高效治理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当今科技界的热点研究课题,论文面向实际应用,开展了基于声学检测的有害气体六氟化硫泄露在线监控、污水处理的超声电子设备、基于声学与电子技术的变压器油含水量的检测等实际课题中的基础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首先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流体中低浓度异质物含量的超声检测原理进行了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简化相关条件,推导出了适合于实际工程应用情况的理论公式,进而通过三种实验证明了公式对于空气中低浓度六氟化硫的含量、超声水处理中水中低浓度空化泡的含量、变压器油中低浓度水的含量的超声检测方法的可行性。论文在完成流体中低浓度异质物含量的超声检测原理研究后,接着从三个方面开展了应用研究。论文在污水处理的超声电子设备方面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研究:一是根据实际水处理试验,提出了适用于水处理的超声电源电路的频率等参数优化设计的方案,增强了水处理超声电源研发的针对性;二是利用先进的通信电路原理对超声电源与超声水处理反应器间匹配的技术进行了探讨,采用传输线变压器、智能芯片、可调电感实现了宽频率范围内阻抗的自适应共轭匹配变换,提高了超声电源电路向超声水处理反应器输出的有效电功率;三是提出了超声检测空化泡含量和窄脉冲法测量高声强的两种方法与方案,为从事超声水处理研究人员提供了测量声空化效应与声强的新手段,进而为验证实验中声场参数条件的可信性、增强研究成果的可重复性打下了基础。论文在六氟化硫泄漏的在线监控方面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是提出了超声集中检测方法,良好解决了因采集器过多而出现的安装麻烦等问题;二是通过差分及补偿方法有效改善了检测精度不高和误报等问题。论文在变压器油含水量检测方面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建立了变压器油中微水含量超声检测的总体方案;二是对检测方案中的超声乳化和信号采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部分研究成果获2009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三等奖,有些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刘安平[6](2009)在《IPC-208B型原子力显微镜系统改进及其压电微悬臂的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简称SPM)已经成为纳米检测与加工不可缺少的研究仪器。尤其是原子力显微镜(AFM)凭借其原子量级(0.1nm)的精度,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纳米机电以及微纳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纳米检测与加工领域中的深入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重庆大学恒瑞纳米技术工作站在现有的IPC-208B型原子力显微镜系统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原子力显微镜系统的性能,拓展其应用,并致力于研究开发多工作模式的原子力显微镜。本论文在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庆大学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开展了IPC-208B型原子力显微镜系统性能改进、最新实验应用及其压电微悬臂的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①系统研究以AFM为主的SPM的工作原理、发展概况以及应用情况,详细论述了压电微悬臂的理论和国内外应用发展,重点论述了压电微悬臂在AFM系统中的研究现状。②介绍实验室近几年在IPC-208B型原子力显微镜系统改进及其最新应用实验方面的工作。系统介绍AFM.IPC-208B型机系统组成,重点介绍显微镜镜体中的步进电机、压电陶瓷、微悬臂、变速系统;改进方面在AFM系统配备了AFM微悬臂调节装置,微悬臂调节机构采用可拆卸式的装置,兼顾了AFM系统功能与STM系统功能,提高了仪器的应用价值。为微悬臂和探针增设探针调节监测装置(2D调节),增强调整的准确性,提高调整效率,避免撞针情况的发生,提高微悬臂的可操作性;选择压电陶瓷扫描器进行下扫描设置,使扫描范围由原来的1000×1000 nm2扩大为10×10μm2,实现大范围扫描;详细论述该系统在微加工、生物医药样品表征、铁磁和铁电材料表征和高分子聚合物纤维材料表征方面的最新的应用进展。③对AFM系统的压电微悬臂进行设计。根据微悬臂形变与位移传感原理,在AFM压电微悬臂设计原理、讨论其工作模式原理的基础上,给出完整的压电微悬臂结构及系统设计,提出硅底+电极+压电薄膜+电极四层结构;分析对比PZT与ZnO两种压电材料的特点,并分析压电微悬臂感应和执行两种工作方式;研究了微悬臂及其探针的加工工艺;分析压电微悬臂的特点,在与其他方式微悬臂的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压电微悬臂在AFM中的应用前景。④对AFM压电微悬臂进行有限元分析及ANSYS仿真。根据有限元和ANSYS仿真原理,按照原子力显微镜工作环境和要求,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微悬臂模型,采用ANSYS软件对模型进行静力分析求解得到压电分析结果:电压随作用力或位移的变化关系,具有较好的线性度。深入分析模型中的各个参数:长度、宽度、厚度等对电压产生的影响,得到3阶模态振动图及固有频率模态分析结果,并讨论不同尺寸参数对模态频率的影响;分析不同探针位置对模态频率和灵敏度的影响,并对是否考虑延伸端进行性能对比分析;采用电压/位移(△U/△D)对模型的灵敏度进行标度,做各尺寸参数对灵敏度的影响分析;总结仿真分析结果,综合考虑压电微悬臂尺寸的影响,优化分析结果:选择微悬臂长度为200μm,宽度为50μm,延伸端长度为20μm,延伸端宽度为10μm,压电层厚度为1μm,硅底厚度为1.5μm,电极厚度为0.2μm时,微悬臂的一阶频率为f=44.972kHz,灵敏度K=1.71mv/nm。按照AFM探针起伏为0—100 nm计算,压电信号变化范围在0—171 mv,为AFM微悬臂的研制提供参考。
袁林伟[7](2010)在《电磁搅拌作用下铝熔炼炉内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文中指出电磁搅拌技术是铝合金熔炼工艺中所采用的一项先进技术,其特点是在熔炼炉生产中利用电磁搅拌器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对铝液进行无接触搅拌,使熔体内温度与成分趋于均匀,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节省能耗的目的。系统地研究电磁搅拌过程中的铝液内物理场的分布规律,有助于全面了解搅拌效果,并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因而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本文以企业委托课题“生产铝合金扁锭用50t铝熔炼炉仿真与优化研究”为依托,针对50t铝熔炼炉以及炉底电磁搅拌器,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依照电磁场理论、流动传热理论以及顺序耦合方法,对铝液内的磁场、流场以及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优化了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电磁搅拌器在周围空间产生交变磁场,其变化周期等于加载的交流电流周期。该磁场为行波磁场,基准工况下以1.44m/s的速度沿炉膛长轴方向向进铝面匀速移动;电磁力场也呈现相似规律,其移动速度为前者的两倍;在水平面内,磁感应强度与电磁力均由左指向右,由边缘向中部逐渐增大,电磁力合力指向进铝面且偏向出铝面;在垂直截面内,磁感应强度与电磁力皆由铝液底面指向上表面,沿炉膛高度方向衰减,且电磁力衰减速度更快,其沿炉膛高度方向穿透深度约为0.4m;铝液底层的电磁搅拌器垂直投影区,磁感应强度与电磁力均较大,为搅拌作用的核心区域。电磁搅拌器工作50秒后,整个熔体的流动趋向稳定,中心区域的流体受到指向进铝面且偏向出铝面的电磁力,在出铝面靠近燃烧器侧与炉门面靠近进铝面附近形成两个逆时针的漩涡,这与现场观测结果相吻合;搅拌一分钟后,铝液中最大流速为0.470m/s,炉内大部分区域铝液流速在0.1~0.3m/s之间,靠近燃烧器侧的出铝面和炉门面附近区域流速较大,漩涡中心以及进铝面附近流动很弱;此时,熔体区温度分布趋于均匀,温差由搅拌开始时的56.8K缩小为7.0K,电磁搅拌作用十分明显。合理的电流频率和电流强度有利于强化电磁搅拌效果并使搅拌器高效工作。对于装料50t的铝熔炼炉,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选择频率范围为1.2-1.8Hz,电流强度在700-750A之间是合适的;在实际生产中,应先调整搅拌器电流频率,再考虑改变电流强度;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适当缩短搅拌时间和适当增加装料量。
王平艳[8](2006)在《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炼铝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综合评述了金属铝的各种生产方法及用途,并对全世界的铝土矿资源及我国铝工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综合评述。通过论证,从铝土矿到氧化铝的生产方法中无论是拜耳法还是烧结法或联合法都会面临铝土矿资源日渐缺乏的难题,而且这些方法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污染环境;而从氧化铝到金属铝的冰晶石熔盐电解过程又是一个能耗高、基建投资大、污染也大的过程。针对现行炼铝方法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对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炼铝过程进行了研究,以期寻找一种新的炼铝方法。 铝土矿中的铝是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的,但因直接还原得到的金属铝与其它杂质无法分离而不能用还原剂将其直接还原出来。作者研究在真空条件下用碳热还原低价氯化物分解法(简称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从铝土矿直接炼铝,主要基于以下原理:借助于铝的低价化合物高温稳定,低温分解得到金属铝和铝的三价化合物的特性,在铝土矿与焦炭的反应系统中通入三氯化铝的气体,此时铝土矿、焦炭、与三氯化铝反应,得到一氯化铝(AlCl),得到的一氯化铝在反应系统中温度较低的部分分解得到金属铝和三氯化铝,三氯化铝经过收集可以循环使用,即在整个反应系统中三氯化铝仅仅起到了将铝土矿中三氧化铝直接碳还原的媒介作用,但由于它的存在使还原反应温度大大下降,而且可以得到比较纯的金属铝,从而使从铝土矿直接碳还原生产金属铝的过程成为可能。由于本原理中高温下形成低价氯化铝的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因此作者选择在真空下进行,这样可使该步反应容易进行。 通过设备研究,作者设计出了适合于本反应系统的真空炉,该反应设备—真空炉,用电加热,真空炉内的温度分布主要有四个区域:高温区、中温区、低温区、原料三氯化铝的升华区,在同一个设备里实现了铝土矿与焦碳、三氯化铝的反应,一氯化铝的分解反应,三氯化铝的冷凝回收以及原料三氯化铝的单独加热。 本实验研究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以工业氧化铝为原料,以煤为还原剂,以三氯化铝为氯化剂,进行条件实验,得出反应温度、还原剂煤的种类、还原剂与氧化铝的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从工业氧化铝炼铝的影响规律。实验得到纯度为84%~88%的金属铝。通过此阶段的实验分析,找出了每次实验所得金属的量不规律、AlCl3回收量小以及金属铝纯度只能达到88%的原因。为实现从铝土矿炼铝打下基础。第二步进行以铝土矿为原料的条件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还原剂煤的种类、还原剂与氧化铝的配比、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从实验结果得知:①焦碳、木炭、煤三种还原剂中,用焦碳做还原剂较木炭和煤合适;②较合适的反应温度为1370
杜影[9](2009)在《乙炔封端聚酰亚胺树脂及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中设计制备了两个系列乙炔封端的聚酰亚胺预聚体,其一是采用含有异丙基柔性结构单元的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和封端剂3-乙炔基苯胺(APA)直接制备了较低分子量的预聚体。其二是分别以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3,3′,4,4′-联苯四酸二酐(s-BPDA),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为酸酐,以1,3-双(3-氨基苯氧基-4′-苯甲酰基)苯二胺(BABB)为二胺和3-乙炔基苯胺(APA)作为封端剂分别制备了具有相似结构不同分子量的预聚体。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流变仪对预聚体的加工性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预聚体具有相对较宽的加工窗口和较低的熔体粘度。同时根据粘度-温度关系建立数学表达式,计算得出树脂流变理论公式。通过红外跟踪测试确定了预聚体较为合理的交联固化条件。将制备的预聚体采用模压法进行加工得到了热固性的聚酰亚胺薄膜,并对聚合物薄膜进行了各项性能测试。采用其中的一种树脂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初步的评价测试并进行了长期的耐老化性能测试,复合材料在室温及高温下具有较为优异的力学性能,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基本得到了保持。利用扫描电镜进行拉伸后断面的观察,老化前后断面形貌没有发生变化。
二、全国铝线变压器鉴定会议报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铝线变压器鉴定会议报导(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价值、研究特色与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设与发展演变 |
第一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设 |
一、资源委员会的电器事业 |
二、中国电器事业的重要奠基人恽震 |
三、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组织系统 |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发展 |
一、湘潭各厂的内迁与发展 |
二、分厂的设立与发展 |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的革新 |
一、各分厂抗战胜利后的迅速扩张 |
二、公司制改革 |
第二章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管理经营模式与出品情况 |
第一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管理体制 |
一、人事管理 |
二、文书管理 |
三、生产管理 |
第二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经营机制 |
一、营业方式与业务方针 |
二、历年营业概况 |
第三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材料与出品情况 |
一、材料管理 |
二、出品情况 |
第三章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企业特色 |
第一节 厂、会关系 |
一、资源委员会的统一领导 |
二、会属企业的一般特征 |
第二节 企业文化 |
一、忠信敏确 |
二、企业刊物 |
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业余生活 |
第三节 行业地位 |
一、中央电工器材厂的自主谋划 |
二、发起组织“中国电工社” |
三、设立电器工业经济研究委员会 |
结语 |
参考资料 |
附录 |
致谢 |
(3)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标定及可接受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概论 |
2.1 引言 |
2.2 城市地震灾害概述 |
2.2.1 城市的概述 |
2.2.2 城市地震灾害概述 |
2.3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概述 |
2.3.1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概念 |
2.3.2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特点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内容 |
3.1 引言 |
3.2 地震危险性分析能力 |
3.3 地震监测预报能力 |
3.3.1 地震监测 |
3.3.2 地震预报 |
3.4 城市工程性设施抗震能力 |
3.4.1 城市建构筑物抗震能力 |
3.4.2 城市生命线系统 |
3.4.3 城市次生灾害 |
3.4.4 城市地震地质灾害 |
3.5 城市政治、经济、人文资源及对外辐射能力 |
3.5.1 城市政治状况 |
3.5.2 城市经济状况 |
3.5.3 城市人文情况 |
3.5.4 对外辐射影响能力 |
3.6 城市灾害管理能力 |
3.6.1 政府职能 |
3.6.2 法律法规及其保障体系 |
3.6.3 非政府组织的减灾管理能力 |
3.7 城市应急救助与恢复重建能力 |
3.7.1 概述 |
3.7.2 城市的紧急救助阶段 |
3.7.3 城市的恢复和重建 |
3.8 小结 |
第四章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本指标的权重确定 |
4.2.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4.2.2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
4.2.3 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的建立 |
4.3 工程性设施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生命线系统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3.2 生命线子系统内部指标权重 |
4.4 其他五项评价指标内部权重的确定方法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标准 |
5.1 引言 |
5.2 地震危险性分析能力评价内容 |
5.3 监测预报能力评价内容 |
5.4 工程性设施抗震能力评价内容 |
5.4.1 建构筑物抗震能力评价内容 |
5.4.2 生命线系统抗震能力评价内容 |
5.4.3 次生灾害防御能力评价内容 |
5.4.4 地震地质灾害防御能力评价内容 |
5.5 城市政治、经济、人文资源及对外辐射能力评价内容 |
5.6 城市灾害管理能力评价内容 |
5.7 应急救助与恢复重建能力评价内容 |
5.8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防震减灾指标能力评价 |
6.1 引言 |
6.2 工程性设施抗震能力评价 |
6.2.1 建构筑物抗震能力评价 |
6.2.2 生命线系统抗震能力评价 |
6.2.3 次生灾害及地质灾害抗震能力评价 |
6.3 其他五项指标的抗震能力评价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准则研究 |
7.1 引言 |
7.2 人员伤亡 |
7.2.1 建构筑物抗震能力指数与人员伤亡之间的对应关系 |
7.2.2 人员伤亡的确定 |
7.3 经济损失的确定 |
7.3.1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的确定 |
7.3.2 地震间接经济损失的确定 |
7.3.3 救灾直接投入费用 |
7.4 城市震后恢复时间的确定 |
7.5 小结 |
第八章 城市地震可接受风险研究 |
8.1 引言 |
8.2 可接受风险水平 |
8.3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系统的可接受风险研究 |
8.3.1 个人生命风险的可接受水平 |
8.3.2 社会生命风险的可接受水平 |
8.4 小结 |
第九章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标定 |
9.1 引言 |
9.2 城市地震可接受水平 |
9.3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等级划分 |
9.4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综合指数的确定 |
9.4.1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9.4.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目标决策模型 |
9.4.3 算例分析 |
9.5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引言 |
10.2 本文的研究结论 |
10.3 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我国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1.3 课题来源 |
1.2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
1.2.1 成本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分析 |
1.2.2 传统成本分摊方法及其面临的问题 |
1.2.3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造成的后果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成本计算与应用理论的发展 |
1.3.2 作业成本法应用理论的研究脉络与研究框架 |
1.3.3 作业成本法应用理论研究现状的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本文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作业成本法应用基础的改进 |
2.1 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的解析 |
2.1.1 从会计层面对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的解析 |
2.1.2 成本计算方法改进的机理 |
2.1.3 从技术层面分析成本计算方法的变迁 |
2.2 作业成本法引导模型的建立 |
2.2.1 影响成本计算方法的因素分析 |
2.2.2 作业成本法应用基础改进的依据 |
2.2.3 作业成本法的引导模型 |
2.2.4 作业成本法引导模型中选择流程的研究 |
2.2.5 作业成本法设计前需要考虑的因素分析 |
2.3 成本动因的选择设计 |
2.3.1 成本动因的辨证分析 |
2.3.2 成本动因设计的理论依据 |
2.3.3 作业成本动因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作业基础经营决策基本方法的改进 |
3.1 通用成本模型及其改进 |
3.1.1 通用成本性态模型 |
3.1.2 通用成本性态模刑在应用上的改进 |
3.2 多层次成本作业模型的改进 |
3.2.1 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技术程序 |
3.2.2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多层次成本核算模型 |
3.2.3 多层成本作业模型的改进 |
3.3 多种产品组合量本利分析模型的改进 |
3.3.1 作业基础量本利分析模型 |
3.3.2 作业基础量本利模型与传统量本利模型比较 |
3.3.3 多品种产品组合量本利分析模型的简化求解 |
3.4 考虑相关条件的作业成本的计算 |
3.4.1 考虑资本成本和费用的作业成本的计算 |
3.4.2 考虑约束资源的作业成本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作业基础成本管理方法的改进 |
4.1 基于作业预算的成本管理纵向整合的提出 |
4.1.1 成本管理纵向移合的实施程序 |
4.1.2 成本管理纵向整合的理论依据 |
4.2 标准成本系统的改进 |
4.2.1 作业基础标准成本系统的建立 |
4.2.2 作业基础标准成本系统中关键量的计算 |
4.2.3 作业基础标准成本系统的实施 |
4.3 作业基础标准成本系统下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
4.3.1 作业成本差异的理论分析与计算 |
4.3.2 作业成本差异的计算实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研究 |
5.1 作业成本法应用基础改进的案例研究 |
5.1.1 案例企业的概况及目前变压器行业的竞争态势 |
5.1.2 对JS厂现行成本计算系统的评估 |
5.1.3 JS厂作业成本法的选择及引导模型的建立 |
5.1.4 作业成本法实施基础改进的验证 |
5.1.5 作业成本信息的应用 |
5.2 作业基础经营决策基本方法改进的案例研究 |
5.2.1 多层次成本作业模型改进的案例研究 |
5.2.2 多种产品组合量本利分析模型改进的案例研究 |
5.3 考虑相关条件的作业成本计算的案例研究 |
5.3.1 考虑资本成本和费用的作业成本的计算 |
5.3.2 考虑约束资源的作业成本的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
6.2 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相关数据表 |
附录 B: 常用缩略语释义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主持的项目 |
致谢 |
(5)流体中低浓度异质物含量的超声检测原理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本文课题的研究进展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篇章结构 |
2 超声在含异质物流体中传播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声波在理想流体中的传播特性 |
2.3 弹性各向同性固体中的声波方程及特性 |
2.4 粘滞流体中的声波方程及特性 |
2.5 悬浮液声波形式的一般表示 |
2.6 含异质物流体中的声波波速 |
2.7 时间差分与悬浮液波速关系 |
2.8 时差与悬浮浓度关系的实验验证 |
2.9 本章小结 |
3 微量六氟化硫浓度超声检测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六氟化硫浓度超声检测研究 |
3.3 六氟化硫气体超声检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
3.4 六氟化硫超声检测集散式系统的实现 |
3.5 六氟化硫超声检测集中式系统的实现 |
3.6 六氟化硫超声检测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 |
3.7 借鉴矿井通信技术开展地铁 WLAN 的六氟化硫超声检测系统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4 超声水处理系统与检测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水处理超声电源电路频率参数优化的研究 |
4.3 超声功率源的宽带匹配方法研究 |
4.4 超声水处理换能器声强与声空化效应测量方法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变压器油含水量超声检测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研究 |
5.3 系统总体实现 |
5.4 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
5.5 本章小结 |
6 全文的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IPC-208B型原子力显微镜系统改进及其压电微悬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及其发展概况 |
1.3 扫描探针显微镜工作原理 |
1.3.1 扫描隧道显微镜 |
1.3.2 原子力显微镜 |
1.3.3 原子作用力及传感检测方法 |
1.4 SPM 的主要应用 |
1.4.1 在表面科学中的应用 |
1.4.2 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
1.4.3 在微纳加工中的应用 |
1.5 压电传感微悬臂及其在AFM 系统中的应用 |
1.5.1 传感器原理及压电式传感器 |
1.5.2 压电微悬臂及其应用 |
1.5.3 AFM 压电微悬臂的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课题的来源及其研究意义 |
1.6.1 本论文课题的来源 |
1.6.2 本论文课题的研究意义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8 本章小结 |
2 IPC-208B 型原子力显微镜系统改进及应用进展 |
2.1 引言 |
2.2 IPC-208B 型原子力显微镜系统组成 |
2.2.1 镜体 |
2.2.2 数据采集系统 |
2.2.3 扫描系统 |
2.2.4 计算机控制与处理 |
2.3 运行及操作 |
2.4 AFM.IPC-208B 系统的改进 |
2.4.1 AFM 微悬臂及调节装置 |
2.4.2 2D 调节监视系统与3D 光学系统 |
2.4.3 下扫描设置 |
2.5 应用进展 |
2.5.1 微加工 |
2.5.2 生物医药样品表征 |
2.5.3 铁磁和铁电材料分析 |
2.5.4 高分子聚合物纤维材料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AFM 压电微悬臂设计 |
3.1 引言 |
3.2 AFM 微悬臂形变与位移传感 |
3.3 压电微悬臂工作原理 |
3.3.1 作传感器工作原理 |
3.3.2 作执行器工作原理 |
3.4 AFM 压电微悬臂结构及系统设计 |
3.4.1 微悬臂结构设计 |
3.4.2 压电微悬臂AFM 系统设计 |
3.4.3 AFM 探针工作模式及微悬臂的振动 |
3.5 压电传感材料的选择 |
3.6 压电微悬臂及探针工艺 |
3.6.1 压电微悬臂微加工工艺 |
3.6.2 探针制作工艺 |
3.7 压电微悬臂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
3.7.1 压电微悬臂的特点 |
3.7.2 压电微悬臂与其他方式微悬臂的对比分析 |
3.7.3 压电微悬臂的应用前景 |
3.8 本章小结 |
4 AFM 压电微悬臂的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理论及ANSYS 仿真 |
4.2.1 有限元理论 |
4.2.2 ANSYS 仿真软件 |
4.3 压电分析及其所需的材料参数 |
4.3.1 压电分析 |
4.3.2 所需的材料参数 |
4.3.3 结构描述 |
4.4 AFM 压电微悬臂的 Ansys 仿真分析 |
4.4.1 创建模型 |
4.4.2 静力分析 |
4.4.3 参数分析 |
4.4.4 模态分析 |
4.4.5 灵敏度分析 |
4.4.6 不同针尖位置的仿真对比分析 |
4.5 优化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电磁搅拌作用下铝熔炼炉内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电磁搅拌技术介绍 |
1.2.1 熔炼炉工艺概况 |
1.2.2 电磁搅拌原理 |
1.2.3 电磁搅拌器的分类 |
1.2.4 电磁搅拌的优点 |
1.3 工程背景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电磁搅拌技术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
2.1.1 国外电磁搅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历史 |
2.1.2 国内电磁搅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历史 |
2.1.3 电磁搅拌技术的发展趋势 |
2.2 国内外电磁搅拌过程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电磁搅拌数值计算方法概述 |
2.3.1 磁场计算方法 |
2.3.2 流动传热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磁搅拌过程数值计算模型 |
3.1 电磁场基本理论 |
3.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3.1.2 一般形式的电磁场微分方程 |
3.1.3 电磁场中常见边界条件 |
3.2 流动传热的基本理论 |
3.2.1 流动传热基本方程 |
3.2.2 湍流模型 |
3.2.3 流动传热边界条件 |
3.3 电磁搅拌过程的计算模型 |
3.3.1 电磁搅拌过程的无量纲参数分析 |
3.3.2 电磁搅拌过程基本控制方程 |
3.4 电磁搅拌过程耦合计算方法 |
3.4.1 ANSYS中磁场与流体动力学分析模块 |
3.4.2 ANSYS中耦合场分析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磁搅拌过程多场耦合仿真及结果分析 |
4.1 电磁搅拌多场耦合仿真计算方法 |
4.1.1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4.1.2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4.2 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1 特征点磁场计算结果 |
4.2.2 瞬态磁场分布规律 |
4.2.3 瞬态电磁力分布规律 |
4.2.4 铝液底面磁场动态变化特征 |
4.2.5 铝液底面电磁力动态变化特征 |
4.2.6 铝液内部磁感应强度与电磁力幅值分布 |
4.2.7 磁感应强度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比较 |
4.3 电磁搅拌流动与传热的仿真结果 |
4.3.1 电磁搅拌流场计算结果 |
4.3.2 电磁搅拌温度场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工艺参数对电磁搅拌效果的影响 |
5.1 搅拌器电流频率对铝液内磁场、流场与温度场的影响 |
5.2 搅拌器电流强度对铝液内磁场、流场与温度场的影响 |
5.3 铝液高度对铝液内磁场、流场与温度场的影响 |
5.4 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炼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氯化法炼铝的原理 |
1.2 目前铝冶炼方法的现状 |
1.2.1 铝土矿资源及我国铝土矿资源所面临的困境 |
1.2.1.1 世界铝土矿资源的现状 |
1.2.1.2 我国的铝土矿资源 |
1.2.1.3 我国铝土矿资源所面临的问题 |
1.2.2 氧化铝的生产及我国氧化铝生产的工业状况 |
1.2.2.1 氧化铝的生产方法 |
1.2.2.1.1 拜尔法 |
1.2.2.1.2 碱石灰烧结法 |
1.2.2.1.3 联合法 |
1.2.2.1.4 其它方法 |
1.2.2.2 我国氧化铝生产的工业状况 |
1.2.3 铝的现有生产方法及其存在的缺点 |
1.2.3.1 电解法生产铝的原理、流程 |
1.2.3.2 我国电解法生产铝的工业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
1.2.3.3 电解法炼铝存在的缺点 |
1.2.4 炼铝新方法的研究 |
1.2.4.1 电热法炼铝 |
1.2.4.2 高炉炼铝 |
1.2.4.3 低价卤化物分解法 |
1.2.5 低价卤化物分解法炼铝的优点 |
1.3 氯化法炼铝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炼铝的热力学分析 |
2.1 常压下单纯用碳热还原氧化铝的热力学研究 |
2.2 常压下低价铝化合物法炼铝的热力学分析 |
2.3 低价铝化合物分解碳热还原法直接从氧化铝提炼铝的热力学分析 |
2.3.1 液态金属铝298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H_(f298~(?))和标准摩尔熵(S_(298)~(?))的计算及其计算途径 |
2.3.2 气态AlCl_3298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H_(f298~(?))和标准摩尔熵(S_(298)~(?))的计算 |
2.3.3 常压下氧化铝、碳与三氯化铝反应生成低价氯化铝的热力学分析 |
2.3.4 真空下氧化铝、碳与三氯化铝反应生成低价氯化铝的热力学分析 |
2.3.4.1 真空下主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2.3.4.2 真空下平行副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2.3.4.3 真空下铝土矿中其它杂质发生的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2.4 低价氯化铝(AlCl)分解的热力学分析 |
2.4.1 常压下低价氯化铝(AlCl)分解的热力学分析 |
2.4.2 真空下低价氯化铝(AlCl)分解的热力学分析 |
2.5 真空炉中液态的金属铝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再氧化的可能性 |
2.6 氧化铝碳热还原氯化法炼铝过程的理论热效应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设备的设计 |
3.1 历史上出现过的反应设备 |
3.2 历史上出现过的反应设备所存在的问题 |
3.3 作者自行设计的反应设备——真空炉 |
3.3.1 真空炉的设计及工作原理 |
3.3.2 控温测温系统 |
3.3.3 真空炉内的温度分布 |
第四章 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从氧化铝炼铝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路线选择 |
4.2 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从氧化铝炼铝的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机理 |
4.2.2 实验原料 |
4.2.3 实验设备 |
4.2.4 实验操作 |
4.2.5 条件实验 |
4.2.5.1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4.2.5.2 氧化铝与煤的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
4.2.5.3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4.2.5.4 煤的种类对反应的影响 |
4.2.5.5 考察Fe_2O_3、SiO_2、TiO_2等成分对反应的影响 |
4.3 对实验产物的化验分析 |
4.3.1 对所得到金属进行的扫描电镜、能谱及XRD分析 |
4.3.2 对反应炉渣进行的XRD分析 |
4.4 本阶段实验存在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与建议 |
第五章 真空碳热还原氮化法从铝土矿炼铝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机理 |
5.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原料 |
5.4 实验操作 |
5.5 条件实验 |
5.5.1 还原剂对反应的影响 |
5.5.2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5.5.3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5.5.4 反应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
5.6 对实验所得产物的化验分析 |
5.6.1 金属化学分析及XRD定量分析 |
5.6.2 至下而上数第1蒸发冷凝盘所得到金属的电镜及能谱分析 |
5.6.3 残渣的XRD分析及化学分析 |
5.6.4 顶蒸发盘中所收集到的AlCl_3粉末的XRD分析 |
5.6.5 反应系统中元素铝的收入与支出 |
5.7 本章的结论与建议 |
第六章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乙炔封端聚酰亚胺树脂及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复合材料及树脂基复合材料概述 |
1.2.1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特性 |
1.2.2 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技术 |
1.2.3 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的应用 |
1.3 高性能树脂基体的分类及其加工性能 |
1.3.1 改善高性能树脂基体的加工性能 |
1.4 高性能聚酰亚胺(PI)树脂 |
1.4.1 聚酰亚胺简介 |
1.4.2 聚酰亚胺的性质特点 |
1.4.3 聚酰亚胺的类型及应用研究 |
1.5 用于先进复合材料的聚酰亚胺基体树脂 |
1.6 乙炔基封端的聚酰亚胺 |
1.6.1 乙炔基聚酰亚胺的发展简介 |
1.6.2 乙炔封端聚酰亚胺的固化 |
1.7 本论文设计思想 |
第二章 乙炔封端的聚酰亚胺分子设计与合成 |
2.1 引言 |
2.2 原料 |
2.3 样品表征 |
2.4 预聚体的合成 |
2.5 聚合物薄膜的制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合物的基本性能 |
3.1 引言 |
3.2 预聚体的溶解性研究 |
3.3 预聚体的热性能研究 |
3.4 交联过程研究 |
3.5 熔体粘度 |
3.5.1 熔体粘度的测试 |
3.5.2 流变特性研究 |
3.6 凝胶特性 |
3.7 力学性能 |
3.8 热稳定性 |
3.9 化学亚胺化法制备预聚体的加工性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酰亚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材料和仪器设备 |
4.3 复合材料的分析和测试条件 |
4.4 复合材料的制备 |
4.4.1 复合材料制备过程 |
4.5 复合材料的性能 |
4.5.1 复合材料的孔隙率的测定 |
4.5.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5.3 后固化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树脂和复合材料的高温热老化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树脂高温老化后的性能 |
5.3 复合材料的老化失重 |
5.4 复合材料老化后的力学性能 |
5.5 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全国铝线变压器鉴定会议报导(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研究[D]. 李姣. 西南大学, 2020(01)
- [2]全国铝线变压器鉴定会议报导[J]. 本刊编辑部. 变压器, 1967(01)
- [3]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标定及可接受风险研究[D]. 刘莉.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09(11)
- [4]我国企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D]. 钱英. 河海大学, 2006(03)
- [5]流体中低浓度异质物含量的超声检测原理与应用研究[D]. 朱昌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10(06)
- [6]IPC-208B型原子力显微镜系统改进及其压电微悬臂的研究[D]. 刘安平. 重庆大学, 2009(10)
- [7]电磁搅拌作用下铝熔炼炉内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D]. 袁林伟. 中南大学, 2010(02)
- [8]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炼铝的研究[D]. 王平艳. 昆明理工大学, 2006(10)
- [9]乙炔封端聚酰亚胺树脂及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D]. 杜影. 吉林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