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猫体内麦地那龙线虫形态学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祺,阮卫,王笑笑,陈华良,叶亚君,赵明,姚立农[1](2021)在《浙江省1例输入性罗阿丝虫病的诊断与病原学鉴定》文中提出目的对浙江省1例输入性罗阿丝虫病患者进行诊断与病原学分析。方法对患者眼科手术取出的线虫进行形态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患者手术中取出的虫体,肉眼及镜检观察无法判断虫种;虫体DNA经PCR扩增,产物序列与罗阿丝虫(GenBank登录号DQ995497.1)的ITS1基因相似性为100%。患者外周血中查见微丝蚴,提取DNA后进行PCR,扩增片段序列与罗阿丝虫(Gen Bank登录号:DQ995497.1)ITS1的相似性为100%。血清丝虫IgG4抗体检测呈弱阳性。结论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结合形态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患者确诊为输入性罗阿丝虫病例。
高远[2](2018)在《马五种盅口亚科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比较与进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马的盅口亚科线虫是马属动物大肠内重要的寄生虫,隶属于圆线科。当虫体大量寄生时会导致宿主贫血、被毛粗乱、消瘦、腹泻,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死亡,给养马业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该类线虫以种类多、寄生数量大为特征,而这类线虫的分类一直以来都有所争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盅口亚科线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学、流行病学及疾病防控等方面,对于该类线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遗传进化、亲缘关系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对马的五种盅口亚科线虫(蝶状盅口线虫、碗形盅口线虫、鼻状杯环线虫、异齿盆口线虫、微小杯冠线虫)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然后扩增其线粒体基因组,对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和进化分析,构建进化树,探讨盅口亚科线虫与其他线虫的亲缘关系。本研究中的蝶状盅口线虫、碗形盅口线虫、鼻状杯环线虫、微小杯冠线虫和异齿盆口线虫形态学特征均与文献资料描述相符,五种线虫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别与Gen Bank上已发表相应线虫的ITS序列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9.9%、99.6%、99.8%、99.7%和99.2%,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准确地鉴定了五种线虫。扩增获得蝶状盅口线虫、碗形盅口线虫、鼻状杯环线虫、微小杯冠线虫和异齿盆口线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3822 bp、13838 bp、13846 bp、13826 bp和13817 bp,均包含了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 RNA,2个r RNA和2个非编码区,所有基因均在同一条链上且转录方向相同。五种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的AT含量明显偏高,分别为75.70%(蝶状盅口线虫)、76.12%(碗形盅口线虫)、74.74%(鼻状杯环线虫)、76.77%(微小杯冠线虫)和74.65%(异齿盆口线虫)。五种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变化为84.195.1%,其中碗形盅口线虫和蝶状盅口线虫的同源性最高,蝶状盅口线虫和异齿盆口线虫同源性最低,三种三齿属线虫与盅口亚科线虫同源性高于同一亚科的马圆线虫。同时也发现目前圆线超科已获得线粒体基因组的20种线虫的基因排列顺序完全相同。以串联的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作为基因标记重新构建盅口亚科线虫与其他线虫之间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三齿属线虫与盅口亚科线虫的进化关系较近,而与同一亚科的马圆线虫亲缘关系较远,进一步验证了三齿属线虫应归属于盅口亚科的假说。本研究首次获得了蝶状盅口线虫、碗形盅口线虫、鼻状杯环线虫、微小杯冠线虫和异齿盆口线虫的线粒体全基因,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目前已获得的20种圆线超科线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基因排列完全一致,且基于线粒体基因组进一步验证了三齿属线虫应归属于盅口亚科的假说。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线虫线粒体数据库,也为今后圆线科线虫系统发生学、分子分类学等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基因标记。
师亚丽[3](2018)在《我国结膜吸吮线虫分离株的鉴定及遗传多态性研究》文中指出结膜吸吮线虫,可寄生于家畜、野生食肉动物及人的结膜囊内,导致结膜吸吮线虫病,主要表现为结膜炎,结膜充血,泪腺分泌物增加,严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甚至失明。1910年在印度犬的结膜囊内首次发现结膜吸吮线虫,1917年在我国的北京和福州首次发现人感染病例。目前,世界多地均有结膜吸吮线虫病的报道,但大多数病例出现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因此结膜吸吮线虫又称为东方眼虫。我国是结膜吸吮线虫感染病例最多的国家,已有超过600例病例报道。近年来,结膜吸吮线虫病发病数在我国部分地区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新现的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尽管我国多地存在结膜吸吮线虫病的威胁,但有关结膜吸吮线虫的系统性鉴定及遗传多态性研究仍比较薄弱,本研究首先对我国3例结膜吸吮线虫临床分离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并对其线粒体基因组进行重测序,然后对我国11个地区的虫体分离株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为结膜吸吮线虫病的预防及控制策略奠定基础。材料与方法1结膜吸吮线虫的鉴定:分别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中部地区的三条结膜吸吮线虫临床分离株进行观察,并对关键形态部位进行拍照、描述和记录,根据分类检索表,对其进行物种鉴定。2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及组装:使用长PCR扩增法对结膜吸吮线虫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扩增,在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上进行高通量测序。然后使用FastQC v.0.11.5软件对原始的测序读长进行质量评价,接着使用CLC Genomic Workbench v.7.0.4软件将这些修饰过的序列标注到结膜吸吮线虫两个参考线粒体组(NC018363和AP017700)序列上。最后,使用MITOS对线粒体基因进行注释,并提交至GenBnak数据库。3结膜吸吮线虫种群的遗传多态性分析:选用五个分子标记:cytb、cox1、12S rDNA、ITS1和18S rDNA对结膜吸吮线虫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使用DnaSP v5.10软件估算每个分子标记的单倍型数量、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单倍型之间的中介连接网络关系使用Network v5.0软件进行绘制。种群之间的遗传差异性水平用FST值进行评估。使用Arlequin程序中的岐点分布分析来估计结膜吸吮线虫种群结构变化。同样使用Arlequin程序中的Tajima’s D检验和Fu’s FS检验推断种群是否发生过种群扩张。此外,基于cox1序列比较全球不同地区不同宿主结膜吸吮线虫分离株间的遗传差异。4系统发育分析:分别用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BI)进行结膜吸吮线虫cox1单倍型的系统发育模式分析。MP分析在PAUP*4b10中进行,BI分析在MrBayes v3.2中进行。结果1结膜吸吮线虫形态特征:观察到雌虫的主要特征有:结膜吸吮线虫特有的口囊特征;在虫体后半部,子宫内中充满未成熟的卵和生殖细胞;虫体前部横向条纹的角质层比尾端更明显;包含短瓣结构的阴门位于虫体的前部。雄虫的主要特征有:和雌虫相比,雄虫的口囊不明显,口腔张开时呈圆形或椭圆形,雄虫有两个不同的交合刺,左边的较长,右边较短呈典型的月牙型,虫体尾端弯曲,雄虫尾部有5对乳状突起。2结膜吸吮线虫线粒体组的特征及比较:结膜吸吮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具有12个PCGs、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所有基因的排列顺序及蛋白基因编码方向与长度均相同。在线粒体基因中,一些基因存在重叠区域。22个tRNA基因长度范围在53到66个碱基之间。在cox3和丙氨酸(trnA)基因之间,存在一段较长(316 bp)的非编码区。来自不同地区的结膜吸吮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相似性为98.22%。蛋白编码基因序列之间相似性最高的是nad4L,最低的是atp6。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的为cox1,最低的是nad6。线粒体核糖体大小亚基rDNA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9.95%和96.71%。3结膜吸吮线虫分离株的多态性及遗传差异比较:我国11个地区的32个结膜吸吮线虫临床分离株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全球不同地区的cox1基因共鉴定出21个单倍型,欧洲国家的结膜吸吮线虫均为Hap1,结膜吸吮线虫Haps2–8和haps10–12主要存在于犬分离株中。Hap9和haps13–21主要存在于临床分离株中。21个单倍型的比对发现37处核苷酸变异。种群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欧洲和亚洲国家种群的差别大于中国,韩国,日本种群间的差别。中性检测及岐点分布分析结果均不支持结膜吸吮线虫种群存在扩张效应。4系统发育重建:在旋尾目线虫中,颚体科与龙线科+嗜子宫科+泡翼科+吸吮科+筒线科+丝状科+盘尾丝虫科组成的分枝是姊妹类群。在较大的分枝中,最早分化出来的是龙线虫科和嗜子宫科。盘尾丝虫科作为一个单系分支,是最晚分化出来的。来自欧洲和亚洲国家的结膜吸吮线虫种群被分成两个亚群,这两个种群在更新世中期开始分化。结论1基于光镜和电镜的形态特征,所有的临床分离株均被鉴定为结膜吸吮线虫。2在结膜吸吮线虫线粒体基因中,nad6基因显示出较高的序列变异,可作为结膜吸吮线虫种群遗传学研究的靶基因。3在cox1序列中有5个核苷酸位点可以将结膜吸吮线虫欧洲和亚洲分离株进行区分。欧洲和亚洲种群的遗传差异要大于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种群之间的差别。4欧洲和亚洲的结膜吸吮线虫种群可以分为两个亚群,且这两个亚群在更新世中期开始分化。5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吸吮科、盘尾丝虫科、丝状科、筒线科、泡翼科、龙线科和嗜子宫科的亲缘关系较近。
段红[4](2016)在《三种三齿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扩增与亲缘关系分析》文中认为三齿线虫是寄生于马、驴、骡等马属动物大肠内的小型圆线虫。它呈世界性分布,可导致宿主贫血和卡他性炎症、创伤和溃疡,胃肠道障碍、营养不良、消瘦,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三齿线虫的研究仅限于虫体形态学、流行病学、病原诊断及综合防治等方面,关于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及亲缘关系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的虫体采自然感染马匹,经形态学鉴定为锯齿三齿线虫(Triodontophorus serratus)、短尾三齿线虫(T.brevicauda)和日本三齿线虫(T.nipponicus)后,采用PCR方法对三种三齿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扩增、分析。结果:锯齿三齿线虫、短尾三齿线虫和日本三齿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分别为13 794 bp、14 305 bp、13 701 bp。每个线粒体基因组均包含36个基因,即12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 RNA基因和2个r RNA基因;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分别为2个、3个和2个。三种三齿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6.5%(锯齿短尾)、86.4%(短尾日本)、85.6%(日本锯齿),12个蛋白编码基因串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3.6%(锯齿短尾)、93.4%(短尾日本)、92.8%(日本锯齿)。三种线虫12个蛋白编码基因长度相同,编码基因长度顺序为:nad5>cox1>nad4>cytb>nad1>nad2>cox3>cox2>atp6>nad6>nad3>nad4L。三种三齿线虫的基因排列顺序均属于GA3型。为探讨三种三齿线虫之间及与其它圆线虫间的亲缘关系,以串联的12个蛋白编码基因氨基酸序列为基因标记,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及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三种方法构建的进化树相同或相似,进化树形成两个大的分支,寄生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线虫各形成一个分支;三种三齿线虫位于消化系统这一分支上,且与杯环属和圆线属形成一个小的分支,三齿属与杯环属的关系较圆线属近,锯齿三齿线虫与短尾三齿线虫的关系较日本三齿线虫近。本研究首次获得了锯齿三齿线虫、短尾三齿线虫和日本三齿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不仅对寄生线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库进行了补充,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三齿属线虫的遗传变异、分子分类和进化奠定了基础。
宿文文[5](2015)在《马圆形线虫和马尖尾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扩增与序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马圆形线虫(Strongylus equinus)是寄生于马、骡、驴等马属动物结肠和盲肠内的一种线虫,引起贫血、腹泻、水肿等症状。马尖尾线虫(Oxyuris equi)俗称马蛲虫,也寄生于马、驴等马属动物的结肠和盲肠内,引起胃肠道障碍、营养不良、消瘦等症状。感染两种线虫均能导致马属动物生产性能的下降,且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马圆形线虫和马尖尾线虫的研究仅限于虫体形态学、流行病学、病原诊断及综合防治等方面,而关于两者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及进化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首先从自然感染的马大肠内采集马圆形线虫和马尖尾线虫虫体,经形态学鉴定后,采用步移PCR方法扩增马圆形线虫和马尖尾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同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马圆形线虫和马尖尾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4545bp和13641bp,均含有12个蛋白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 gene)、2个rRNA基因(rRNA gene)、22个tRNA基因以及分别为3个(马圆形线虫)和1个(马尖尾线虫)非编码区(noncodingregion)。马圆形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核苷酸组成为:A=31.06%, G=15.72%, C=6.18%,T=47.07%, A+T含量为78.10%。马尖尾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核苷酸组成为:A=18.89%,G=26.31%, C=5.87%, T=48.93%, A+T含量为67.82%。马圆形线虫的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明显偏好碱基T和A,而马尖尾线虫明显偏好碱基T和G,二者的线粒体全基因组中碱基T的含量最高,碱基C的含量最低。马圆形线虫的基因排列顺序属GA3型,马尖尾线虫的基因排列顺序属GA13型。其次,利用线粒体基因组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构建进化系统发生树,探讨马圆形线虫和马尖尾线虫在线虫中的分类地位。以串联的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氨基酸序列为基因标记,采MP、ML及BI法分别对两种虫体构建系统发生树。马圆形线虫的进化树形成两个大的分支,寄生于消化系统的线虫为一个分支,寄生于呼吸系统的为另一分支;马圆形线虫位于消化系统的分支上,与普通圆线虫的亲缘关系最近。马尖尾线虫进化树也形成两个大的分支,丝虫目为一个分支,蛔目、圆形目和尖尾目为另一分支,且各目又单独形成一个小的分支,马尖尾线虫位于尖尾目的分支上,与Wellcomia siamensis和蠕形住肠线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通过本研究,首次获得了马圆形线虫和马尖尾线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进一步丰富了寄生线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库。同时,基于线粒体基因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从分子水平上探讨马圆形线虫和马尖尾线虫在线虫中的分类地位和进化关系。
娄艳[6](2014)在《两种鼠蛲虫线粒体基因遗传变异研究及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鼠蛲虫(Pinworm)是小鼠等啮齿类动物的重要线虫,主要包括四翼无刺线虫(Aspicularis tetraptera)和隐匿管状线虫(Syphacia obvelata),它们寄生于鼠类的结肠和盲肠内,轻度感染时无明显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可见直肠脱、肠套叠、肠炎及消瘦等症状。小鼠作为重要的实验动物,感染这两种蛲虫后会干扰其免疫功能,进而影响小鼠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本研究开展对四翼无刺线虫和隐匿管状线虫的亲缘关系、遗传变异、线粒体基因组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不同地理来源两种鼠蛲虫线粒体部分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别对采自黑龙江、江苏、甘肃和云南实验小鼠体内的四翼无刺线虫以及采自吉林、广东、北京和甘肃实验小鼠体内的隐匿管状线虫的线粒体部分基因,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x1),细胞色素b(cytb),核糖体大亚基(rrnL)(隐匿管状线虫)和NADH脱氢酶亚基1和5(nad1和nad5)序列进行扩增。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样本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四翼无刺线虫和隐匿管状线虫五段基因的部分序列中,种内(0-0.5%,0-1.0%)和种间(13.7-17.0%,14.0-17.5%)变异最小的均是cox1;四翼无刺线虫种内和种间变异最大的分别是nad1(0-1.8%)和cytb (24.5-34.7%),而隐匿管状线虫的种内(0-2.8%)和种间(35.8-37.2%)变异最大的均是rrnL,而且核苷酸的变异位置主要为第三密码子。采用MP、ML和BI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的结果相似,四翼无刺线虫与隐匿管状线虫在同一进化分支上,这表明两种蛲虫亲缘关系较近。第二,扩增了四翼无刺线虫和隐匿管状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对整个基因组序列进行完整测序和序列分析,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探讨两种鼠蛲虫与尖尾科其他线虫的进化关系。结果获得的四翼无刺线虫和隐匿管状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长度分别为13700bp和14235bp,均包括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区。两种线虫基因组碱基组成相似。基因排列顺序(gene arrangement)属GA8类型。以无尾感器亚纲的猪鞭虫为外群,以串联的线粒体12个蛋白编码基因为基因标记,采用MP、ML和BI三种方法构建进化树的结果相似,圆线目、蛔目、丝虫目、旋尾目和尖尾目各为一独立分支,在尖尾目分支中,两种鼠蛲虫的亲缘关系较Wellcomia siamensis和蠕形住肠线虫的关系近,这一研究结果与传统分类方法一致,说明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是研究寄生虫系统发生的良好标记基因。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不同地区小鼠体内两种蛲虫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变异情况进行了探讨,证实两种鼠蛲虫的种内变异较小,种间差异较大;首次获得了实验小鼠四翼无刺线虫和隐匿管状线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基于线粒体基因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从分子水平上明确了四翼无刺线虫和隐匿管状线虫与其他线虫的进化关系。本实验为其他寄生虫群体遗传学、系统发生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春仁[7](2013)在《牛羊仰口线虫PCR-RFLP鉴别方法的建立及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文中指出牛仰口线虫(Bunostomum phlebotomum)和羊仰口线虫(Bunostomum trigonocephalum)是寄生于牛、羊小肠内的一类吸血线虫,俗称牛羊钩虫。牛羊感染钩虫会出现贫血、消瘦、生长缓慢、下颌水肿等症状,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仰口线虫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牛、羊感染此病,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先前研究认为钩虫有很强的宿主特异性,一般情况下并不交叉传播。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有些种类的钩虫可以感染多种宿主,如羊仰口线虫主要寄生于绵羊和山羊,但也可感染牛;牛仰口线虫主要寄生于牛,有时也可感染羊。而两种仰口线虫形态十分相似,使得从形态学上准确鉴定虫种难度加大。鉴于此,本研究第一部分内容是在分子水平上建立一种鉴别牛仰口线虫和羊仰口线虫的方法,并以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序列为基因标记探讨两种仰口线虫的亲缘关系。首先根据已发表的钩口科线虫核糖体DNA (rDNA)核苷酸序列,设计牛仰口线虫和羊仰口线虫rDNA ITS通用引物。分别提取牛仰口线虫和羊仰口线虫的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获得两种仰口线虫的rDNA ITS序列,通过对ITS序列的酶切位点分析,选用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对两种虫体的rDNA ITS PCR产物进行酶切,结果发现羊仰口线虫ITSrDNA序列被切成两段,而牛仰口线虫ITS rDNA序列则没有变化,成功建立了鉴别两种线虫的PCR-RFLP方法。该法简单、特异、而且需要DNA量较少,适合临床使用。利用rDNA 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牛仰口线虫和羊仰口线虫处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其它钩口科线虫近,但为两种不同的虫种。由于线粒体DNA(mtDNA)具有进化速度快、基因突变率高、母性遗传等特点,是研究寄生虫系统发生学、群体遗传学和分子分类的理想分子标记。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内容是研究不同宿主和不同地理来源羊仰口线虫线粒体部分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对来自于黑龙江、云南、吉林、陕西四省绵羊和山羊的40条羊仰口线虫成虫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x1)基因、细胞色素b(cytb)基因、烟酰胺脱氢酶亚基Ⅰ(nad1)基因和亚基Ⅴ(nad5)基因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应用生物学软件对样本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4段线粒体基因的种内变异情况分别为0.5%-1.6%(pcox1)、0.4%-1.7%(pcytb)、0.4%-1.2%(pnadl)和0.2%-1.9%(pnad5),在这4段线粒体部分基因序列中,核苷酸的变异位置大多发生在第三密码子位置,在第一密码子位置和第二密码子位置很少发生变异;与钩口科的犬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间的种间差异分别为12.1-14.2%(pcox1)、13.7-16.0%(pcytb)、17.6-19.4%(pnad1)和16.0-21.6%(pnad5),说明羊仰口线虫线粒体各段基因种内变异很小,但种间变异较大。线粒体基因组学是研究不多但很重要的分子生物学领域。尽管线虫种类繁多,但目前关于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研究却相对有限。截止目前,线粒体全基因组被完整或接近完整测序的线虫仅68种,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研究资料还相当欠缺。本研究第三部分内容是扩增羊仰口线虫和牛仰口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对整个基因组序列进行完整测序和序列分析,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阐明羊仰口线虫、牛仰口线虫与其他线虫的进化关系。本研究采用PCR方法获得的羊仰口线虫和牛仰口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别为13771bp和13803bp,均包括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和22个tRNA基因,缺乏ATP8基因。羊仰口线虫编码蛋白质基因序列长10290bp,rRNA基因序列长1654bp,非编码区序列长324bp。整个线粒体基因组核苷酸组成为:A=27.8%,C=6.4%,G=17.0%,T=48.8%, A+T占76.5%,G+C占23.5%。牛仰口线虫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长10294bp,rRNA基因序列长1655bp,非编码区序列长346bp。整个线粒体基因组核苷酸组成为:A=26.8%,C=6.2%,G=16.9%,T=50.1%,A+T占76.9%,G+C占23.1%。两种虫体基因组碱基组成相似,明显偏好碱基A和T,整个基因组T的含量最高,而C的含量最低,这与其他钩口科线虫线粒体DNA中碱基分布相似。两种线虫的基因排列与圆线目的多数线虫相同,属GA7排列。以串联的线粒体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为基因标记,采用MP、BI和NJ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的结果一致,无尾感器亚纲和有尾感器亚纲为两个大的分支,每个目的虫体各为一独立分支,在目的分支下,同科或同属虫体较近。在钩口科的这个进化类群中,仰口属为一分支,板口属和钩口属为另一分支,牛仰口线虫中国牦牛株与澳大利亚奶牛株关系最近,与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犬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关系较羊仰口线虫远。这与利用ITS rDNA建树分析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线粒体全基因序列是研究寄生虫分子种系发生的良好基因标记。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鉴别牛仰口线虫和羊仰口线虫的PCR-RFLP方法,为其它近缘虫种或隐匿种的鉴别提供了参考;研究了不同宿主和不同地理来源羊仰口线虫线粒体部分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态性,证实羊仰口线虫种内变异较小,种间差异较大;获得了羊仰口线虫和牛仰口线虫中国牦牛株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丰富了线虫线粒体基因组资料,基于线粒体基因组蛋白编码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从分子水平上明确了羊仰口线虫、牛仰口线虫及其他线虫的进化关系,证明了线粒体全基因序列是研究寄生虫分子分类、遗传变异和系统发生的又一个良好基因标记。该项研究为其它钩虫和重要寄生虫系统发生学、群体遗传学和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徐小林[8](2013)在《基于信息证据的鄱阳湖区血吸虫感染高风险区域识别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关于鄱阳湖的研究历来受到各学科、各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视,其中关于血吸虫、血吸虫病及钉螺的研究就是最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随着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性防治策略的实施,湖区的血吸虫病防治已取得显着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该区域的血吸虫病传染源流动性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表现形式复杂等,防控任务十分艰巨。如何更有效地采取措施对血吸虫病传播链条进行干预,特别是有针对性地识别血吸虫感染的“高风险环境”,评价人群、家畜活动的“高风险行为”及钉螺的孳生、繁殖规律,继而采取更为有效的干预和制定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成为血吸虫病防治及科研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学及科学知识图谱角度,对关于鄱阳湖相关领域的研究,特别是血吸虫、血吸虫病及钉螺相关研究进行情报学分析,探索研究前沿、热点;基于此,结合空间信息技术及方法,通过阳性钉螺及牛粪探索识别血吸虫感染“高风险环境”,并对相关因素,如人群和家畜与高风险区域产生交互作用的环境和社会行为活动及高风险区域内水位对钉螺孳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为鄱阳湖区血吸虫病及钉螺防控提供科学借鉴及参考。整体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科学计量及信息可视化的鄱阳湖相关领域研究分析通过文献计量学及信息可视化图谱对鄱阳湖相关研究领域进行归纳总结,发现该领域围绕血吸虫、血吸虫病及钉螺;水资源、环境及气候;洪灾及其影响等7类主题展开研究,近年发文量增长迅速。其中最主要的研究主题是血吸虫、血吸虫病及钉螺(在引用次数>10的高被引文献中占46%),但发文量随时间呈波动趋势。对探测到的16个鄱阳湖区血吸虫、血吸虫病及钉螺相关研究领域的主题绘制出战略坐标图,找到该领域研究的研究前沿及热点,其中新颖度和关注度最高的是血吸虫病综合性防治策略。依据与血吸虫、血吸虫病及钉螺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及可能研究方向,为以下三部分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理论及相关技术的文献支撑。第二部分沿鄱阳湖6县血吸虫病疫情电子地图的建立本部分研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及Google Earth等平台,通过绘制鄱阳湖区沿湖南昌、新建、都昌、鄱阳、余干以及星子等6县血吸虫病疫情分布电子地图以及钉螺分布洲滩图,对疫情进行简要分析,并对疫情、螺情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为第三部分研究需要运用到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及电子化地图奠定基础。第三部分鄱阳湖区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高风险区域的识别本部分通过收集2010年沿鄱阳湖6县的阳性钉螺及阳性野粪信息,以及人畜疫情数据,结合第二部分建立的空间数据库及电子地图,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的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高风险区域进行识别。综合分析识别的血吸虫感染高风险区域以及人群、家畜活动频繁洲滩信息,最终得到需要重点控制的血吸虫感染高风险区域。结果共得到182个高风险区域洲滩。结合这些重点血吸虫感染高风险区域的人群感染情况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除都昌县以外,其余5县探测到的高风险区域的人感染水平均高于该县的平均水平(P<0.01),但在每个行政村的表现结果比较复杂。本部分研究结果提示,借助空间信息技术及方法,综合分析钉螺及野粪的疫情资料及人畜接触洲滩的行为,能有效探索识别人群和家畜血吸虫感染高风险区域,为血吸虫病及钉螺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部分血吸虫感染高风险区域内相关因素研究识别高风险区域的目的即为了控制孳生于这些区域的钉螺,以及预防人群、家畜在高风险区域内接触疫水等高风险行为,进而控制以及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本部分研究以都昌县沿鄱阳湖的有螺洲滩及棠荫水文站不同年份(2004-2009年)每月的水位为研究材料,探讨水位变化对钉螺孳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大尺度县域水平,活螺密度、感染螺密度与查螺前1月、查螺前2月及前1个枯水期的水位呈正相关;活螺密度与查螺当月水位呈负相关;有螺面积比和钉螺感染率和前1个丰水期水位成正相关。在小尺度行政村水平,因每个村每年查螺的洲滩不同,表现比较复杂。研究结果提示,水位对钉螺孳生的影响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理环境有所不同,所以在制定螺情控制的策略措施中,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本研究初步分析了血吸虫感染高风险区域的环境及人群、家畜社会行为活动,结果提示该区域的活动人群主要通过放牧、洗手等方式接触疫水;他们对牛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缺乏认识,导致“封洲禁牧”等措施的实施阻力较大。
郭东方[9](2009)在《甲苯咪唑急性毒性及在异育银鲫体内药动学与残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甲苯咪唑对异育银鲫的急性毒性;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异育银鲫肌肉组织中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氨基甲苯咪唑和羟基甲苯咪唑法;研究了25℃水温下甲苯咪唑在异育银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1.研究了甲苯咪唑浸泡和口灌对异育银鲫的急性毒性。浸泡组浓度分别为0.5、1、2、4、8 mg/L,96 h观察异育银鲫各组死亡情况,得到LC50>1.05 mg/L,安全浓度为0.333 mg/L。口灌组剂量分别按100、200、400、800、1600 mg/kg体重给药,96 h观察异育银鲫各组死亡情况,得到LD50>244.2 mg/kg,安全量为68.68 mg/kg。2.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异育银鲫肌肉组织中甲苯咪唑(MBZ)及其代谢物氨基甲苯咪唑(MBZ-NH2)和羟基甲苯咪唑(MBZ-OH)的方法。异育银鲫肌肉组织用乙酸乙酯提取,萃取物旋转蒸发至干后用1 mL二甲基甲酰胺-0.05 mol/L磷酸盐缓冲液(3:7,v/v)定容。色谱条件:Waters symmetry 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33:67,v/v);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为298 nm;检测温度为室温。在10~120μg/kg添加水平,MBZ,MBZ-NH2,MBZ-OH回收率分别为81.2%~86.3%,70.6%~75.0%,86.5%~93.0%。MBZ的检出限为2μg/kg,MBZ-OH和MBZ-NH2检出限为3μg/kg。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甲苯咪唑(MBZ)在异育银鲫血浆及组织中的浓度,数据经3P97药动学程序分析。结果表明:a)25±1℃的水温条件下,异育银鲫单剂量口灌MBZ 20 mg/kg,血药经时过程符合二室开放式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吸收速率常数Ka 0.235 h-1;消除半衰T(1/2)β 52.26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180.07μg·h/mL;表观容积分布Vd/F 2.47 L/kg;清除率CL(s)0.111(mL/h)/kg;达峰时间T(peak)6.20 h;浓度Cmax4.14μg/mL。b)异育银鲫多剂量(20 mg/kg)给药后,以MBZ及其代谢物氨基甲苯咪唑(MBZ-NH2)和羟基甲苯咪唑(MBZ-OH)的和作为标示残留物,其在异育银鲫肝脏中浓度最高,消除时间最长。以肝脏为靶组织,25±1℃的水温条件下,建议休药期为18 d。
李亮[10](2007)在《黄海鱼类寄生宫脂属线虫分类学研究(蛔总科:针蛔科)》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5月至2006年10月间,作者对黄海鱼类寄生线虫进行了区系调查,共解剖鱼类标本950尾,隶属94种,得到大量的线虫标本。在此基础上,对黄海鱼类寄生的宫脂属线虫成虫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此次调查共发现宫脂属线虫7种,其中新种3种:狮子鱼宫脂线虫,新种Hysterothylacium liparis n.sp.采自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 (Gilbert & Burke)的肠、胃和肠盲囊;中华宫脂线虫,新种Hysterothylacium sinensis n.sp.采自星鳗Astroconger myriaster (Brevoort)、蛇鲻Saurida elongate (Temminck & Schlegel)、鲯鳅Coryphaena hippurus Linnaeus、鱚Sillago cuvier (Forskal)、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 (Houttuyn)和带鱼Trichiuridae haumela (Forskal)的肠;蛇鲻宫脂线虫,新种Hysterothylacium sauridaen.sp.采自蛇鲻S. elongata (Temminck & Schlegel)的肠。我国新纪录种2种:费氏宫脂线虫Hysterothylacium fabri (Rudolphi, 1819)采自日本红娘鱼Lepidotrigla japonica (Bleeker)、竹夹鱼Trachurus japonicus (Temminck & Schlegel)、白姑鱼A. argentatus (Houttuyn)、星鳗A. myriaster (Brevoort)的肠;塔斯马尼亚宫脂线虫Hysterothylacium tasmaniense (Johnston & Mawson, 1945)采自鮟鱇 Lophius litulon(Jordan)的胃。我国已报道种2种:内弯宫脂线虫Hysterothylacium aduncum (Rudolphi, 1802)采自鮟鱇 L. litulon(Jordan)、鳕鱼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绵鳚Zoarces elongatus Kner、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 (Schmidt)、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 Jordan & Starks、细纹狮子鱼L. tanakae (Gilbert & Burke)、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 (Houttuyn)、史氏鳐Raja smirnovi、马鲅Scomberomorus niphonius (Guvie& Valenciennes)、鬼鲉Inimicus japonicus (Cuvier & Valenciennes)、银鲳Stromateoides argenteus (Euphrasen)、青鳞鱼Harengula zunasi Bleeker、斑鰶Clupanodon punctatus (Temminck & Schlegel)、星鳗A. myriaster (Brevoort)、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 (Cuvier & Valenciennes)的肠、胃、肠盲囊、胃盲囊;厦门宫脂线虫Hysterothylacium amoyense (Hsü, 1933)采自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 (Forskal)的肠。根据对本次所采标本的描述,对罗大民描述的灰海鳗宫脂线虫Hysterothylacium muraenesoxin (Luo, 1999)的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确认灰海鳗宫脂线虫为厦门宫脂线虫H. amoyense (Hsü, 1933)的同物异名。同时对宫脂属线虫各个种的分类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编制了该属种的分类检索表。
二、我国猫体内麦地那龙线虫形态学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猫体内麦地那龙线虫形态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1例输入性罗阿丝虫病的诊断与病原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1 病例 |
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 方法 |
3.1 形态学观察 |
3.2 免疫学检测 |
3.3 核酸检测 |
3.3.1 核酸提取 |
3.3.2 PCR扩增 |
3.3.3 PCR产物电泳及测序分析 |
结 果 |
1 临床诊治资料 |
2 病原体形态学观察 |
3 免疫学检测 |
4 核酸检测 |
5 患者随访 |
讨 论 |
(2)马五种盅口亚科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比较与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盅口线虫病 |
1.1.1 病原及病原形态 |
1.1.2 生活史与流行 |
1.1.3 致病作用和临床症状 |
1.1.4 诊断 |
1.1.5 防控 |
1.2 寄生虫虫体鉴定 |
1.2.1 形态学鉴定 |
1.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3 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
1.3.1 已完成的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情况 |
1.3.2 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特点 |
1.3.3 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虫体的采集 |
2.1.2 主要的实验仪器 |
2.1.3 主要的试剂 |
2.1.4 溶液的配置 |
2.1.5 培养基的制备 |
2.1.6 主要应用的生物信息学软件 |
2.2 方法 |
2.2.1 虫体的形态学鉴定 |
2.2.2 虫体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3 线粒体基因组的扩增 |
3 结果 |
3.1 五种虫体形态学鉴定 |
3.2 五种虫体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3 线粒体基因组扩增结果 |
3.3.1 五种线虫的线粒体基因组的各个片段的扩增与鉴定 |
3.3.2 五种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 |
3.3.3 亲缘关系分析 |
4 讨论 |
4.1 线虫的鉴定 |
4.2 线粒体全基因组 |
4.2.1 线粒体全基因组整体特征分析 |
4.2.2 线粒体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
4.2.3 线虫线粒体tRNA和rRNA基因 |
4.2.4 非编码区 |
4.3 进化分析 |
5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我国结膜吸吮线虫分离株的鉴定及遗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我国结膜吸吮线虫临床分离株的鉴定 |
1 研究背景 |
2 样本采集及数据收集 |
3 材料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结膜吸吮线虫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样本采集及数据收集 |
3 材料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结膜吸吮线虫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遗传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三种三齿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扩增与亲缘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三齿线虫病 |
1.1.1 病原 |
1.1.2 三种三齿线虫的形态特征 |
1.1.3 三齿线虫的生活史 |
1.1.4 三齿线虫的流行病学 |
1.1.5 三齿线虫病的临床症状及危害 |
1.1.6 三齿线虫病的防治 |
1.2 线虫mt DNA的研究概况 |
1.2.1 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特点 |
1.2.2 线粒体基因组的应用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虫体样本 |
2.1.2 主要仪器 |
2.1.3 试剂和酶 |
2.1.4 溶液的配制 |
2.1.5 培养基的配制 |
2.1.6 主要应用软件 |
2.1.7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 方法 |
2.2.1 虫体总DNA的提取 |
2.2.2 三种三齿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各部分的扩增及测序 |
2.2.3 三种三齿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拼接与分析 |
2.2.4 系统发生的研究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三种三齿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中各段基因序列的扩增及鉴定 |
3.2 三种三齿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分析 |
3.2.1 三种三齿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分析 |
3.2.2 三种三齿线虫t RNA和r RNA基因 |
3.2.3 三种三齿线虫的非编码区 |
3.2.4 三种三齿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顺序和密码子的使用 |
3.2.5 亲缘关系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三种三齿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3.3.2 蛋白编码基因的特征 |
3.3.3 tRNA基因和r RNA基因 |
3.3.4 非编码区 |
3.3.5 进化分析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马圆形线虫和马尖尾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扩增与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马圆形线虫病和马蛲虫病 |
1.1.1 病原 |
1.1.2 马圆形线虫和马尖尾线虫形态特征 |
1.1.3 生活史 |
1.1.4 流行病学 |
1.1.5 马圆形线虫病和马蛲虫病的症状及危害 |
1.1.6 马圆形线虫病和马蛲虫病的防控 |
1.2 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
1.2.1 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完成概况 |
1.2.2 线虫线粒体的特点 |
1.2.3 线粒体基因组在线虫中的应用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马圆形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及进化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马圆形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中各段基因序列 PCR 扩增及鉴定 |
2.2.2 马圆形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2.2.3 序列分析 |
2.2.4 进化分析 |
2.3 讨论 |
2.3.1 马圆形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2.3.2 蛋白编码基因特征 |
2.3.3 核糖体 RNA 基因和 tRNA 基因 |
2.3.4 非编码区 |
2.3.5 进化分析 |
第三章 马尖尾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及进化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马尖尾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中各段基因序列 PCR 扩增及鉴定 |
3.2.2 马尖尾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3.2.3 序列分析 |
3.2.4 进化分析 |
3.3 讨论 |
3.3.1 马尖尾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3.3.2 蛋白编码基因特征 |
3.3.3 核糖体 RNA 基因和 tRNA 基因 |
3.3.4 非编码区 |
3.3.5 进化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两种鼠蛲虫线粒体基因遗传变异研究及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鼠蛲虫及蛲虫病 |
1.1.1 病原 |
1.1.2 生活史 |
1.1.3 流行病学 |
1.1.4 蛲虫病的症状及危害 |
1.1.5 蛲虫病的防控 |
1.2 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
1.2.1 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完成概况 |
1.2.2 线虫线粒体特点 |
1.2.3 线粒体基因组在线虫中的应用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地区两种鼠蛲虫线粒体部分基因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四翼无刺线虫线粒体 pcox1、pcytb、pnad1和 pnad5基因扩增结果 |
2.2.2 隐匿管状线虫线粒体 pcox1、pcytb、prrnL、 pnad1和 pnad5基因扩增结果 |
2.2.3 四翼无刺线虫线粒体基因序列分析 |
2.2.4 隐匿管状线虫线粒体基因序列分析 |
2.2.5 两种蛲虫的进化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两种鼠蛲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生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四翼无刺线虫各基因序列 PCR扩增及鉴定 |
3.2.2 隐匿管状线虫各基因序列 PCR扩增及鉴定 |
3.2.3 四翼无刺线虫和隐匿管状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 |
3.2.4 序列分析 |
3.2.5 进化分析 |
3.3 讨论 |
3.3.1 四翼无刺线虫和隐匿管状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3.3.2 蛋白编码基因特征 |
3.3.3 核糖体基因和 tRNA基因 |
3.3.4 非编码区 |
3.3.5 进化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牛羊仰口线虫PCR-RFLP鉴别方法的建立及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1 牛、羊仰口线虫及仰口线虫病 |
1.2 寄生虫分子分类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
1.3 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牛仰口线虫与羊仰口线虫PCR-RFLP鉴别方法的建立 |
1.1 材料与方法 |
1.2.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不同地区羊仰口线虫线粒体cox1、cytb、nad1及nad5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羊仰口线虫和牛仰口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生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基于信息证据的鄱阳湖区血吸虫感染高风险区域识别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基于科学计量及信息可视化的鄱阳湖相关领域研究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沿鄱阳湖6县血吸虫病疫情电子地图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鄱阳湖区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高风险区域的识别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血吸虫感染高风险区域内相关因素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全文小结 |
致谢 |
附件 |
(9)甲苯咪唑急性毒性及在异育银鲫体内药动学与残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的名称和化学结构 |
2 甲苯咪唑药效学研究进展 |
2.1 甲苯咪唑杀虫作用机理 |
2.2 甲苯咪唑在人体中的运用概述 |
2.3 甲苯咪唑在哺乳动物中的应用概况 |
2.4 甲苯咪唑在水产中的应用概况 |
3 甲苯咪唑毒理学研究进展 |
3.1 甲苯咪唑对人体的毒性 |
3.2 甲苯咪唑对哺乳动物的毒性 |
3.3 甲苯咪唑对水生动物的毒性 |
4 甲苯咪唑检测方法概况 |
4.1 滴定法 |
4.2 光谱法 |
4.3 色谱法 |
5 甲苯咪唑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 |
6 甲苯咪唑残留研究概况 |
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甲苯咪唑对异育银鲫的急性毒性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浸泡用药对异育银鲫的毒性 |
2.2 灌胃用药对异育银鲫的毒性 |
3 讨论 |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异育银鲫肌肉中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色谱条件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磷酸盐缓冲液与定容溶液的配制 |
1.4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2 流动相的改进 |
2.3 提取条件与定容液的优化 |
2.4 方法的线性范围 |
2.5 回收率与精密度 |
2.6 检测限 |
第四章 甲苯咪唑在异育银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仪器与色谱条件 |
1.3 药品及试剂 |
1.4 磷酸盐缓冲液和定容溶液的配制 |
1.5 试验设计与采样 |
1.6 样品预处理 |
1.7 工作曲线的制备及回收率与精密度测定 |
1.8 休药期(WDT)的确定 |
1.9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工作曲线方程与相关系数 |
2.2 回收率与精密度 |
2.3 MBZ在各组织中的浓度 |
2.4 MBZ在异育银鲫体内的药动学 |
2.5 多次给药后MBZ及其代谢物在异育银鲫组织中的浓度分布 |
2.6 多次给药后标示残留物在异育银鲫组织中残留消除规律 |
3 讨论 |
3.1 MBZ在异育银鲫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
3.2 标示残留物在异育银鲫组织中残留特征 |
3.3 休药期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10)黄海鱼类寄生宫脂属线虫分类学研究(蛔总科:针蛔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鱼类寄生线虫分类学研究进展 |
第二节 鱼类寄生宫脂属线虫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现代生物技术在鱼类寄生线虫分类中的应用 |
第二章 黄海鱼类寄生宫脂属线虫成虫分类学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总结 |
论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我国猫体内麦地那龙线虫形态学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1例输入性罗阿丝虫病的诊断与病原学鉴定[J]. 张家祺,阮卫,王笑笑,陈华良,叶亚君,赵明,姚立农.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1(04)
- [2]马五种盅口亚科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比较与进化分析[D]. 高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8(08)
- [3]我国结膜吸吮线虫分离株的鉴定及遗传多态性研究[D]. 师亚丽. 郑州大学, 2018(01)
- [4]三种三齿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扩增与亲缘关系分析[D]. 段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6(08)
- [5]马圆形线虫和马尖尾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扩增与序列分析[D]. 宿文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5(08)
- [6]两种鼠蛲虫线粒体基因遗传变异研究及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D]. 娄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4(08)
- [7]牛羊仰口线虫PCR-RFLP鉴别方法的建立及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D]. 王春仁. 吉林农业大学, 2013(11)
- [8]基于信息证据的鄱阳湖区血吸虫感染高风险区域识别及相关因素研究[D]. 徐小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3(12)
- [9]甲苯咪唑急性毒性及在异育银鲫体内药动学与残留研究[D]. 郭东方.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10]黄海鱼类寄生宫脂属线虫分类学研究(蛔总科:针蛔科)[D]. 李亮. 河北师范大学, 2007(07)